牙的田子为相写法

卧钩的写法教学设计(2014)下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卧钩的写法教学设计(2014)下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3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172个被误读的历史真相(3)
在浩瀚的历史海洋里,究竟有多少被粉饰的史事?究竟有多少被隐藏的真相?本书精选了人们对历史的172个传统误解,多是人们习见习闻的历史问题,特别是那些被历史学家疏漏的问题。涵盖了诗词、成语、语言、文献、地理、姓名、自然等九大部分,没有繁琐、艰深的语言,篇幅短小,深入浅出,考据严谨。为你擦去历史厚重的粉妆,让你在轻松阅读中看到历史的本来面目,助你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运用相关文史知识。&
第1节:负荆请罪的廉颇是个年轻人
蔺相如不曾为相
真看廉颇非英雄
第4节:真看廉颇非英雄(2)
第5节:蔡桓公讳疾忌医了吗
第6节:"坑杀"就是活埋吗(1)
第7节:"坑杀"就是活埋吗(2)
第8节:"指鹿为马"别有用心
第9节:泰山五大夫松本是一棵树
第10节:漂母是做什么的
秦朝之后,是否有个楚朝
"西楚霸王"等于"西楚伯王"
第13节:"西楚霸王"等于"西楚伯王"(2)
第14节:项羽根本不能过江东
第15节:汉高祖写得一手好诗(1)
第16节:汉高祖写得一手好诗(2)
第17节:铜雀台怎能锁二乔
第18节:马谡病死狱中
第19节:周处不可能从师"二陆"
第20节:马叫变驴叫
第21节:李白酒量并不大
刘墉非宰相,更非罗锅
第22节:清代台湾水师怎么到黑龙江的(1)
第23节:清代台湾水师怎么到黑龙江的(2)
第24节:为什么称火炮为"神威无敌大将军"
第25节:到底是谁烧了圆明园
第31节:蒋介石与"中正式"步枪
第32节:抗日战争第一枪是在哪里打响的(1)
第33节:抗日战争第一枪是在哪里打响的(2)
第34节:抗战殉国第一将是谁(1)
第35节:抗战殉国第一将是谁(2)
第36节:马占山"上将"之谜(1)
第37节:马占山"上将"之谜(2)
第38节:"七七事变"发生在7月8日
第39节:平型关大捷不等于平型关战役(1)
第40节:平型关大捷不等于平型关战役(2)
第41节:地雷战中的科学家(1)
第42节:地雷战中的科学家(2)
第43节:地雷战中的科学家(3)
第44节:地雷战中的科学家(4)
第45节:地雷战中的科学家(5)
第46节:地雷战中的科学家(6)
第47节: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一战--申地房子战斗(1)
第48节: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一战--申地房子战斗(2)
第49节:谢文东向摄影机投降
第50节:去台湾前,蒋介石只当了几个月"总统"
第51节:"靓女",古已有之
第52节:《诗经》中的"小说"(1)
第53节:《诗经》中的"小说"(2)
第54节:"鸡鸣"不一定是鸡叫
第55节:《山鬼》说背景(1)
第56节:《山鬼》说背景(2)
第57节:"辽东鹤"是辽东人
第58节:"更上一层楼",诗人在几层
第59节:"黄鹤楼"怎么"黄"的(1)
第60节:"黄鹤楼"怎么"黄"的(2)
第61节:"临行密密缝"解密
第62节:春夜为何喜雨
第63节:公孙大娘是老大娘吗
第64节:新解"只是近黄昏"(1)
第65节:新解"只是近黄昏"(2)
第66节:《惠崇春江晚景》-苏轼拿画家开涮
第67节:是"有女如芸"
第68节:"惟楚有材"的"惟"
第69节:"学富五车"本指写书
第70节:运什么成风
第71节:"血气方刚"说的是中年人
第72节:不要误解"不以为然"
第73节:"沉鱼落雁"的大转弯
第74节:邯郸学的什么步
什么是"害群之马"
第75节:"踌躇满志"的断句
第76节:纸上谈兵,冤了赵括
第77节:"抱薪救火"实是"抛薪救火"
第78节:"土崩瓦解"不是土崩瓦解
第79节:"人自为战"本不是各自作战
第80节:夜郎是怎么自大的
第81节:想梅止渴
第82节:"三顾茅庐"当释"三问茅庐"
"期期艾艾"的故事
第83节:两个"难兄难弟"
第84节:"蛛丝马迹"之"马"
第85节:"狗"与"犬"之别
马的骑与乘
第86节:"一不作,二不休"的"作"
第87节:"牛鬼蛇神"是几种怪物
第88节:诗读"处"处,不可随便
第89节:"猫熊"变"熊猫"
天下第一别字--冒
第90节:普通话的"普通"
第91节:"仲秋"与"中秋"
第92节:"仁丹"与"人丹"
第93节:"雄关漫道"莫误解
"汨罗江"与"汩罗江"
第94节:"绿林好汉"、"绿营兵"怎么念
第95节:孔子真像"丧家之狗"
第96节:孔子假说
第97节:"白起,小竖子耳"是骂人吗
第98节:从"三军可夺帅"的"夺"说起
第99节:草船借箭:孙权-周瑜-诸葛亮
第100节:《三峡》不是郦道元写的
第101节:《三峡》写的只是巫峡
第102节:听好"丝竹"弦外音
"钩鱼"不可作"钓鱼"
第103节:水泊梁山文化人
第104节:《水浒》的怪绰号
第105节:鲁智深为啥偏吃狗肉
第106节:悟空为什么偏姓孙
第107节:弼马温是什么官
第108节:赵翼的《论诗》对吗
第109节:谁偷了《龙沙剑传奇》
第110节:《冷泾游草》何处可找(1)
第111节:《冷泾游草》何处可找(2)
第112节:并无冯婉贞其人
第113节:"流沙坠简"是什么
第114节:战国楚汉中在哪里(1)
第115节:战国楚汉中在哪里(2)
第116节:"胡城县"是何县
第117节:"杏花村"何处寻
第118节:东北有个东京城
第119节:"铺"地名密码
第120节:宋代无"汴梁"
第121节:最长的长城--金长城
第122节:黑龙江省的得名
第123节:上海与下海
第124节:1928年前没有"井冈山"之名
第125节:被蒋介石误读的"黄埔"
第126节:正说我国省、直辖市、自治区名称由来(1)
第127节:正说我国省、直辖市、自治区名称由来(2)
第128节:正说我国省、直辖市、自治区名称由来(3)
第129节:"满洲"不是地名
第130节:渤海湾在哪里
第131节:为什么"姓"是"女"旁(1)
第132节:为什么"姓"是"女"旁(2)
第133节:"亚父"当是范增绰号
第134节:为什么三国人多是单字名
第135节:阿斗的名怎么读
第136节:唐僧不是一个人(1)
第137节:唐僧不是一个人(2)
第138节:逗号点出"汉钟离"
第139节:陆羽原本无姓名
第140节:太监"李莲英"还是"李连英"
《红楼梦》的人名密码
第节:邯郸学的什么步
邯郸学的什么步
现在对邯郸学步这个成语解释是:有一个燕国人,到了赵国都城邯郸,看到那里的人走路姿势很美,就跟着学了起来。结果不但学得不像,而且连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了,只好爬着回家。
学人家学得不像,固然可笑。可一个好好的人非要去学别人走路,这更为可笑。然而,看着可笑其实并不可笑,实际上,这个人并不是因为邯郸人走路好看才去学的,邯郸学步另有原因。
邯郸学步出自《庄子&秋水》,是庄子驳斥辩论家公孙龙的话,原文为:子往矣!且子独不闻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从且子独不闻可以看出,邯郸学步这件事当时应该是人人皆知的。寿陵,别的书上不见记载,可能是一个不大的城邑;未成年人称为余子。邯郸学步应该是实有其事,并非庄子瞎说。如果仅是戏说,辩论家公孙龙是不能服的。
现在模特得学走路,军人得学走路,学走路也就是这两种人。学可是学,都在用于特殊场合,平时走路是没人学的。这个寿陵青年,为什么非得要到邯郸去学走路呢?了解了古代的礼法,问题就明白了。
《礼记》成书于周代,跟庄子的时代相不远,是一部专门规范礼法的书,人们饮食起居等生活细节都得按着书中所说的去做。其中的《曲礼》篇是讲举止的,有许多是关于走路的规矩,如见父之执,不谓之进不敢进,不谓之退不敢退,为人子者&&行不中道,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遭先生于道,趋而进,正立拱手,从长者而上丘陵,则必乡(向)长者所视。登城不指,城上不呼。将上堂,声必扬。户外有二屦,方闻则入,言不闻则不入。将入户,必视下。帷薄之外不趋,堂上不趋,执玉不趋。趋就是快步走,许多场合是不可以趋的,而有的场合又不可不趋。上于东阶则先右足,上于西阶则先左足。连上哪个台阶,先迈哪只脚都是有规矩的。
以上只是举例,更多的繁琐说头,足以让人头晕目眩。这样多的关于走路的礼法,不经过学习是掌握不了的。那个寿陵青年,应该是个预备贵族,所以他必须得先从走路学起。其实,不仅仅是寿陵青年,当时所有的贵族青年都得先学走路。而邯郸是赵国的国都,是个最讲礼仪的地方,所以小城邑的寿陵青年才到邯郸学走路。
学习走路,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鸣玉佩。
玉是古人品质、身份的标志。玉佩在身上,不仅是看的,还有听的意义。《诗经&秦风&终南》:君子至止,黻衣绣裳,佩玉将将。将将就是人走动时玉发出的声音。《礼记&玉藻》:既服,习容,观玉声乃出。穿好衣服后,还要复查一下自己的容貌,听听佩玉发出的声音,然后才能出门。《礼记&玉藻》又说:古之君子必佩玉,右徵角,左宫羽,趋以《采齐》,行以《肆夏》,周还中规,折还中矩,进则揖之,退则扬之,然后玉锵鸣也。故君子在车,则闻鸾和之声,行则鸣佩玉,是以非辟之心,无自入也。通过走路的步伐加上揖、扬等手的动作,使玉发出的声音能够配合《采齐》、《肆夏》的节奏,玉发出的声音应该是极好听的。柳宗元《小石潭记》中写了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就是以玉声喻水流声音之美。
既要走路,又得让玉发出美妙而中律之音,这样的功夫,不经过艰苦努力的学习,是掌握不了的。
也正是因为走路这样难学,那个寿陵青年才没有学好。他走起路来,身上的玉声一定不好听。玉声音难听,是很丢面子的事,为了面子,寿陵青年只好匍匐着回家了。
什么是害群之马
危害集体的人,就叫害群之马。可是,追根溯源,现在的害群之马与原始的害群之马意思竟然是反的。
成语害群之马出自《庄子&杂篇&徐无鬼》。
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适遇牧马童子,问涂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小童辞。黄帝又问。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
黄帝要到具茨山去见大隗,却迷了路。正巧遇上一位牧马的小孩子,就向小马倌问路,黄帝问:你知道具茨山吗?小马倌答:知道。黄帝又问:你知道大隗居住在什么地方吗?少年回答:是的。黄帝说:奇怪了,这么个小孩子,不但知道具茨山,而且知道大隗居住的地方。请问怎样治理天下。小孩说:俺不懂。黄帝又问,孩子才说:这治理天下,跟放马有什么两样吗?也不过是除去一切对马群有害的东西罢了!也就是去除过分、任其自然罢了!黄帝行了大礼,口称天师。
这个牧马的小孩子说的害马,本指损伤马的自然本性。
北宋刘安世《应诏言事》:盖此等行为巇崄若小得志则复结朋党恣其毁誉如害群之马岂宜轻议哉这时才有了害群之马,但意思跟庄子说的已经不一样了。
我自己曾经牧过马,也问过年长的牧民,他们认为,马有优劣,但并没有一种能够对马群造成危害的害群之马,烈马恰恰是好马,驽马不好,但对马群并无危害。
不但没有害群之马,也没有害群之牛、害群之猪、害群之羊,只有害群之人。人自己不好,却用马来说话。
第节:踌躇满志的断句
踌躇满志的断句
成语踌躇满志出自《庄子&内篇&养生主》,就是通常说的《庖丁解牛》。通行的版本是下面这样: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庖丁替梁惠王宰牛,手触的地方,肩靠的地方,脚踩的地方,膝顶的地方,都发出声响,这些声音没有不合乎音律的,竟然同《桑林》、《经首》的节奏合拍。
梁惠王说:高,实在是高!你是怎么有这么高的手艺的?
庖丁放下刀子说出了一套宰牛而不伤刀的道理,接着说: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断句应该是: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为什么这样说?
一、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本是整齐、对称的句子。《庄子&外篇&田子方》中有:方将踌躇,方将四顾,何暇至乎人贵人贱哉可见,踌躇与四顾是同义词。
二、踌躇本意是犹豫不决,而满志是达到目的。犹豫不决同时又得意,这两种相对的情绪不应该同时出现。
三、提刀、善刀是解牛的两个过程,提刀是将要开始,善刀是解牛结束。开始前,庖丁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这是说庖丁虽然技艺高超,但是一点儿不敢掉以轻心,他并不是上去就下刀,而是提刀观察,四顾周围,面对大牛也是踌躇的,也是要寻找最佳路径的。而满志达到目的后,将刀擦拭好,保存起来。
四、这些话全是庖丁回答梁惠王的,踌躇满志就是牛。一个厨子,宰个牛就敢在大王面前牛哄哄,说自己踌躇满志,被宰的将是他自己。庖丁是不敢在大王面前踌躇满志的,实际上,人家一点儿也没牛,是断句断错了。
五、解一回牛,庖丁就踌躇满志,庖丁吹牛,这样的人想要技艺高超也难。
重新断句后,成了这样: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翻译过来是:将要解牛时,提着刀站在那儿,因为解牛的事而环顾四周,小心翼翼,犹豫不决;任务完成后,还是小心翼翼地将刀保管起来。
您看,这有多顺溜!
第节:纸上谈兵,冤了赵括
纸上谈兵,冤了赵括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的儿子赵括,从小熟读兵书,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因此很骄傲,自以为天下无敌。《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公元前年,秦军又来犯,赵军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县附近)坚持抗敌。那时赵奢已经去世。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他年纪虽高,打仗仍然很有办法,使得秦军无法取胜。秦国知道拖下去于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话。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
明朝刘如孙根据这个有名的历史故事,写了一首诗《湘南杂咏》,其中有一句朝野犹夸纸上兵。后来,人们便引申出纸上谈兵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只会空谈教条,却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说赵括纸上谈兵,其实有点冤枉了赵括。
首先,赵括的时代还没有纸,没有纸就说人家是纸上谈兵,这有些牵强。
更主要的是,要历史地看赵括,看长平之战。
秦赵长平之战时,秦国经过变法已经非常强大,其国力远在其他六国之上,赵国虽然偶尔有过局部的胜利,但想要真的战胜秦国已经是不可能的事,败势已经不可逆转。长平之败应该是历史的必然。
战争开始前,大将赵奢已死,蔺相如病笃,赵王只得派廉颇出战。可是廉颇初战就失利了,没办法,不得不坚壁不出,死守在营垒里。
让赵括替代廉颇,并不是赵括主动请战,更非赵括暗中买官,而是赵王的旨意,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组织安排、上峰命令。退一步讲,即使赵括请战,作为一个青年人,大敌当前,欲为国抗敌,也无可非议。问题是在这么重要的问题上,中央政府,实际上是专制制度下的赵王,不该让毫无战争经验的赵括带兵打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说: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任命赵括为主帅,是赵王的错。
刘向《列女传》说:
赵将马服君赵奢之妻,赵括之母也。秦攻赵,孝成王使括代廉颇为将。将行,括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曰:始妾事其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赐币帛,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尽臧之。乃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王以为若其父乎?父子不同,执心各异。愿勿遣。王曰:母置之,吾计已决矣。括母曰:王终遣之,即有不称,妾得无随乎?王曰:不也。括既行,代廉颇。三十余日,赵兵果败,括死军覆。王以括母先言,故卒不加诛。
《列女传》小说也,不可当真。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至九月,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来攻秦垒,欲出。为四队,四五复之,不能出。其将军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计曰: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阬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
可见,直到赵括战死时,赵军仍旧能够保持有四十万的主力,赵括显然不是纸上谈兵之辈。而长平之战差一点儿成为武安君白起的滑铁卢。武安君在随后的邯郸之战中拒绝出任指挥官,指出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伤亡过半,国内空&&秦军伤亡过半,这是赵括的杀敌成果。
胡三省说赵之丧师蹙国,不特以赵括代廉颇之故,亦由不用虞卿之计联楚、魏以合纵牵制对抗秦也(《资治通鉴》卷五胡注)。这是说,赵国战败是由不得赵括的。
当代诗人熊东遨《过长平古战场》:莫笑将军括,将军未惜生。这是说,赵括一直战斗到最后,英勇战死,为国捐躯,应该表彰。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说,赵国之所以用赵括为将,是因为秦国用了反间计,秦人说: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可是,我们想想,秦人也不是傻子,他们不会一点儿依据都没有就把赵括端出来吧?如果赵括一点儿作为也没有,只是看了许多兵书,这反间计能成功吗?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说: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这话《列女传》也说了,通过这话可以看出,长平之战前,赵括已经成为赵国的将了,赵括不但已经是赵将,而且还得到了赵王所赐金帛。赵王是不会无缘无故就赏赐赵括的,一定是长平之战前赵括已经立过战功,是打过仗的,而且打过胜仗。
赵括并不只是纸上谈兵。
第节:抱薪救火实是抛薪救火
抱薪救火实是抛薪救火
战国末年,秦国日益强大,不断侵吞东方六国,扩大自己的版图。其中,秦国曾经三次进攻魏国,占领魏国许多的土地,魏国军民也伤亡惨重。魏安釐王四年(公元前年),秦国又派军队攻打魏国,魏国请韩、赵两国援助,可惜兵力太弱,联军被杀十五万,最后还是被打败。魏将段干子提议割地向秦国求和,战略家苏代却持反对的意见,他说:秦国想并吞魏国,只割让土地是无法满足秦国的野心的,就像抱薪救火,柴没烧完,火是不会灭的。
苏代的话见于《史记&魏世家》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比喻用错误的方法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一般理解是:抱着柴草去救火。抱就是抱。这不是引火烧身吗?薪不尽,火不灭,这抱着薪的人不早烧死了吗?
《康熙字典》抱字条说:与抛通,弃也,掷也。抛字条下又曰:或作抱。由此可见,成语抱薪救火原意当为抛薪救火也,就是向火势扔柴。薪不尽,火不灭,是说柴不扔完,火就烧不完。
《史记&李将军列传》: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间,络而盛卧广。行十余里,广佯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鞭马南驰&&《史记集解》引徐广曰:一云抱儿鞭马南驰也。《汉书&李广传》也作抱儿鞭马南驰。推堕与抱是同义词,抱儿鞭马南驰,就是推下胡人少年打马向南跑。这抱就是抛。
《史记&三代世表》:姜嫄以为无父,贱而弃之道中,牛羊避不践也。抱之山中,山者养之。又捐之大泽,鸟覆席食之。姜嫄怪之,于是知其天子,乃取长之。
这是个著名的传说:姜嫄踩了一个大脚印,就怀有身孕,生下一个孩子。姜嫄认为这个孩子没有父亲,脸面上不好看,就将孩子扔在道上,可是牛羊都不踩这孩子;姜嫄又把孩子扔到山里,山里人将他收养了;姜嫄又把孩子扔到水泽里,鸟儿们飞来用羽毛给孩子当被褥,给他叼来吃的东西。姜嫄感到惊奇,知道这个孩子不是凡人,将来会有天下,就养大了他。这个孩子就是中华民族的始祖后稷。
抱之山中就是扔到山里,抱就是抛,与弃、捐是一个意思。
第节:土崩瓦解不是土崩瓦解
土崩瓦解不是土崩瓦解
土崩瓦解是个常用的成语,比喻的是崩溃了,彻底垮台了。许多人认为土崩瓦解这四个字的原意,自然就是土崩了,瓦碎了。多数辞典就是这么解释的,《辞源》解释土崩瓦解说:像土倒塌,瓦碎裂,比喻溃败不可收拾。这么解释对不对呢?不对。因为土崩瓦解不是土崩了,瓦解了,而是房子倒塌了。
正常情况下,是不存在土倒塌的问题的,要是说陡处的土倒塌了,多少还有一点儿垮台、崩溃的意思,可是瓦碎裂了,可就跟垮台、崩溃搭不上边儿了。古时那种瓦片并不大,以小瓦块的碎裂描述崩溃之势是远远不够的,是不恰当的。
土崩瓦解这个成语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总结秦的灭亡时说:秦之积衰,天下土崩瓦解,虽有周旦之材,无所复陈其巧,而以责一日之孤,误哉!唐人张守节《史记正义》解释说:言秦国败坏,若屋宇崩溃,众瓦解散也。张守节将瓦解释为众瓦解散,这样的解释是合理的。很明显,秦之积衰,天下土崩瓦解是个比喻句,意思是说,由于秦国的弊病积累已经很久了,它的灭亡就像是房子倒塌一样。房子垮塌时,土墙倒了,房顶上本来排列有序的瓦片,忽地一下子全散开了,落到地上。这样的阵势,用于比喻秦国的灭亡才是合适的。
土崩瓦解是房子倒塌时的部分现象,土崩瓦解是房子倒塌的借代。土崩瓦解的原意,并不是像《辞源》解释的那样像土倒塌,瓦碎裂。
第节:人自为战本不是各自作战
人自为战本不是各自作战
成语是固定了的语言,它已经有了自己的特定含义,而这含义与它的出处常常是相差很远的,怕的就是有人用成语的意思阅读古代作品。人自为战就是一例。
现在,成语人自为战的意思是,每一个人各自单独作战或干事情,而它的原来意思根本就不是这样。
人自为战与成语背水一战出自同一故事。《史记&淮阴侯列传》说,韩信带了几万不大听指挥的兵远道攻打赵王歇,而赵王有兵二十余万,据井陉之险以逸待劳。战斗开始,韩信说灭了赵军再吃饭,就将一万人背水布阵。赵军见了韩信这等的阵势不禁哈哈大笑。可是战斗的结果却是韩信大胜,赵军大败。战后总结时,有人问韩信:兵法上讲,布阵应背后是山陵,前方是水泽,这回将军您却让我们背水布阵,还说,灭了赵军后再吃饭,当时大伙全不服,可是最后咱们竟然打胜了,这是用的什么战术?
韩信说: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众将军这才全服了。
韩信这里说的人人自为战,没有一点儿各自单独作战的意思,而是说,每一个人都为自己生存而尽力作战。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建安九年(公元年)秋七月,(袁)尚还救邺,诸将皆以为此归师,人自为战,不如避之。
第节:夜郎是怎么自大的
夜郎是怎么自大的
夜郎自大是最难听的贬义成语之一,因为这个成语,夜郎国为人熟知,但一点儿光彩也没有。可是,我们看看历史,就觉得夜郎自大并不是简单的自高自大,而是情有可原。
我们是通过《史记&西南夷列传》才知道曾经有个夜郎国的。
其实汉王朝及汉之前的王朝也并不知道有个夜郎。是汉武帝想要通过西南地区寻求到一条通向身毒(印度)的通道,才知道有一个夜郎。
汉武帝的使者是先到滇国的,一到滇国,滇王就问汉使者: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自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使者还,因盛言滇大国,足事亲附。天子注意焉。
滇王与夜郎侯的事,在《史记》中也不是著名篇章,以后也并不大为人注意。到了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绛妃》才有了驾炮车之狂云,遂以夜郎自大。恃贪狼之逆气,漫以河伯为尊。这才有了成语夜郎自大,成语夜郎自大就是从这儿来的。从此,夜郎背上了坏名声。
我觉得夜郎委屈有下面几点:
一、汉孰与我大是滇王说的,并不是夜郎君说的。《史记》只说了及夜郎侯亦然,也就是说,夜郎王只是说出了与滇王类似的话,但到底是不是说了汉孰与我大,并不清楚。
二、再说了,即使是夜郎王说的也是汉孰与我大,这也算不上是自大。汉孰与我大只是问一下,打听打听,并没有说:我比汉朝大或者我与汉朝一样大。
三、只许你汉朝自大,人家问一下就不行了,就得受贬斥,若这话是汉使者说的,就不会遭到非议,其实这是汉朝自大。
四、不知道汉朝有多大,原因是道不通故,是条件所限,并不是滇王、夜郎王自己有妄自尊大的缺点。互相不了解,其实,不光是滇王、夜郎国君对汉不了解,汉也同样对滇、夜郎不了解。怨不得人家。
五、《史记&西南夷列传》说: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就夜郎王眼光所及,与周围比较,夜郎、滇也确实是大。
成语还是成语,原来怎么用还怎么用,但是,我们不应该因此贬低夜郎。
有意思的是,世纪末,竟然出现了抢夜郎的闹剧。夜郎国的疆域、中心区域在哪里?这个问题是学者们分歧最大、争论最为激烈的话题。目前,贵州省内就有安顺、桐梓、六枝、望谟、惠水、长顺和三都等地,认为古夜郎的中心在今天自己的行政区域内。云南省的宣威,广西和湖南也认为在自己的区域之内。各方都能引经据典,甚至找出学术论文。有的县甚至都想改名为夜郎县。夜郎又成了香饽饽。
据记载,夜郎国灭于西汉末期,汉成帝河平年时(公元前前年),夜郎与南方小国发生争斗,不服从朝廷调解。汉廷新上任的牂牁郡守陈立深入夜郎腹地,斩杀了夜郎末代国王,平定了叛乱。此后,夜郎不再见于史籍。夜郎国存在了约三百多年。以后,晋朝曾在贵州设置过夜郎郡。唐初在今贵州石阡一带曾设置过夜郎县。不久在今湖南新晃一带又设置过夜郎县。宋代也短时间在湖南新晃设置过夜郎县,这是历史上最后一个叫夜郎的县名。但后来的这些夜郎郡、夜郎县与原来的夜郎是不是同一地,至今也弄不清楚。
夜郎国的具体位置,史籍记载都很简略,只说临牂牁江,其西是滇国。牂牁江是汉代以前的水名,今人根据其向西南通抵南越国都邑番禺(今广州)的记载,考订为贵州的北盘江和南盘江。多数人认为,夜郎国的地域,主要在今贵州的西部,可能还包括云南东北、四川南部及广西西北部的一些地区。在考古发掘未提供出可靠证据前,这样的争论必然还将继续下去。
第节:想梅止渴
看到这个标题,您一定说,错了,是望梅止渴不是想梅止渴。您说得对,我这样写主要是想说,望梅止渴等于想梅止渴虽然并没有想梅止渴这个成语。
望梅止渴源于《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
行军路上找不到水,渴得要命。聪明的曹操想出一招,说:前面有个大梅子林,梅子非常大,又甜又酸又解渴。士兵们一听,嘴里出了口水,于是不觉得渴了。
曹操说的梅林根本不存在,曹操是利用了条件反射,让士兵想到梅子口皆出水,达到暂解渴的目的。
望最常见的意思是:往远看,别的意思很少用。于是,有人以为,望梅止渴的望就是远望,这就错了,这里的望其实是想。曹操所说的梅子根本不存在,是他想出来的,是想梅止渴。
望当想讲的例子,还有许多:
望文生义,就是并不理解,靠想象推测;望而生畏,是一想就害怕,用不着看到;望而却步,是一想到某件事就害怕不敢前进了;得陇望蜀,是得到了陇地又想得到蜀地;望穿秋水,是期盼得眼睛都坏了,并不一定是真的用眼睛看;望风而逃,是听到一点儿信息就跑了,也是想出来的;望其项背,是希望达到别人的程度;望子成龙,是盼望孩子成才。
现代汉语中不少词中的望也是这个意思,如盼望、期望、愿望。
还有一个望最要当心,那就是望洋兴叹的望,这个望不是远看,也不是想、盼。
望洋兴叹出自《庄子&秋水》: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若是海神的名。河伯望洋向若而叹是抬起来头对海神说话。望洋并不是朝着海洋看。望洋是个单纯词,这种词不能拆开来用,只能是望洋,不能说望着洋、望海洋。
望闻问切的望也容易出问题。这个望是中医的一种诊断方法,医生望诊时,多数是面对面的,不会后退几步离你远远地看。《扁鹊见蔡桓公》中的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就是望诊,两个人在朝堂上,已经很近了,这个望不是远看的意思。
第节:三顾茅庐当释三问茅庐
三顾茅庐当释三问茅庐
三顾茅庐又作三顾草庐,是最常用的成语。多数人认为三顾茅庐,就是刘备三次到草庐中看望诸葛亮,这里的顾就是看望。这样的解释不能说错,但是并没有解释到位,并不是恰当的解释。三顾茅庐最恰当的解释应该是三问茅庐,而不是三拜茅庐、三看茅庐。
三顾茅庐这个成语,出于诸葛亮自己写的著名的《出师表》,原文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咨就是问、询问,咨臣以当世之事就是:问我当时的局势。刘备三次到草庐中,确切地说是看望了诸葛亮,但是,看望并不是主要目的,主要目的还是因为有解决不了的难题,要向诸葛亮咨询。问才是刘备的主要目的。将三顾茅庐解释为三次到茅庐询问,才是恰当的。这样解释,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中的顾与后面的咨正好形成了呼应,表述才成为一个整体。
现在顾最常用的义项的确就是看望,但是,它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义项,就是问。
释顾为问,在古代汉语中是可以举出不少例子的。《国语&晋语八》:訾柘死,范宣子谓献子曰:昔者吾有訾柘也,吾朝夕顾焉。范宣子说的意思是,訾柘死了,我没有人可以经常咨询了。而绝不是说,訾柘死了,我没有人可以经常看望了。杜甫写诸葛亮祠的《蜀相》三顾频烦天下计,可以说是对三顾茅庐最好的解说。顾的宾语是计,这三顾频烦天下计,怎么也不可以解释为三拜频烦天下计,只能说是三问频烦天下计。现在常用的顾问是个同义并列结构的合成词,顾就是问,问就是顾。当顾问的人,责任就是解答别人的咨询。
期期艾艾的故事
成语期期艾艾是形容人口吃的,并不常用。可是,它的出处却极有意思。
这期期艾艾,其实是两个时代不同的事。
先说期期。这事记载在《史记&张丞相列传》。西汉开国有一位名臣,名叫周昌。这个人帮助刘邦打过天下,立过大功,以刚直不阿闻名,但是有个毛病,就是说话不行,一到关键时就磕巴上了。这刘邦得了天下,坐了皇帝位,就有点洋洋得意,丢了当年战争年代的好作风,整天就知道寻欢作乐。这天,刘邦正跟宠爱的戚夫人在一块起腻,周昌心里极为不满,也不通报一声,推门就闯进去了。刘邦气不打一处来,就骑在周昌脖子上问:你说,我是何如君主?这周昌上来犟劲,脖子一梗,说:陛下即桀纣之主也!刘邦拿这人也没办法,只好笑笑拉倒。刘邦欲废太子另立戚夫人的独生子如意。周昌又大闹起来,刘邦问他有什么想法,他说: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这期期是周昌着急时发出的声音,没有意义,后来,期期就成了口吃的意思。
艾艾出自《世说新语&言语》。三国时灭蜀的大将邓艾,虽然率军打仗无人可比,但说话也不利索,别人问起他的名时,他就艾艾艾地艾个不停。司马昭看邓艾这样子,就拿他取笑开涮,你说艾艾的,你的名里到底是几个艾?邓艾虽然口讷,但脑子灵得很,一看这是拿自己开玩笑,就说:凤兮凤兮,故是一凤。
邓艾说的凤兮凤兮,是《论语&微子》里的话,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邓艾的意思是,接舆讲的凤兮凤兮虽然是两个凤但说的却是一个凤,我说的也是一个艾,你连《论语》都没读明白,啥也不懂。回答得干净利索。听的人全哈哈大笑。司马昭想拿人家生理缺陷开玩笑,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
第节:两个难兄难弟
两个难兄难弟
现在,难兄难弟这个成语,常用的意思是,彼此同处于困难境地的人,彼此共患难过的人。两个难全读&。其实,还有一个成语难兄难弟,难的读音是&。
《世说新语&德行》: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于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这段话的意思是:东汉时,陈元方的儿子和陈季方的儿子,都夸说自己的父亲功德高,争论不休,就去问爷爷陈太丘。爷爷说:元方很好,好得做他的弟弟都很难了;季方也很好,好得做他的哥哥也很难了。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后来,转化为成语难兄难弟,成语中的难兄即难为兄,难弟即难为弟。意思是:兄弟全都很好,难分高低。宋人许月卿《赠黄藻诗》中难兄难弟夸京邑,莫负当年梦惠连用的就是原意。
《现代汉语词典》中有难兄难弟&ō&&,又有难兄难弟&ō&&。现在常用的难兄难弟&ō&&是由原来的那个演化而来的。由于音意不同了,一个成语分成了两个,要是从岁数上说,念&ō&&的是兄,&ō&&的是弟。
第节:蛛丝马迹之马
蛛丝马迹之马
蛛丝马迹是人人皆知的成语,比喻事情留下来的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一般的辞典的解释全是说,马迹就是马经过后留下的痕迹或马脚印。可是,仔细一推敲,你就会发现,这样的解释是很难成立的。
从事理来说,蛛丝是很不明显的,那么与之并列的马迹也应该是很不明显的,可是,马是个庞然大物,在没有水泥路、柏油路的古代,马留下的蹄印与痕迹应该是很明显的。蜘蛛的丝与高头大马的迹,可以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是很难相提并论的。
从结构来说,很明显,这一成语中蛛丝与马迹是并列的结构关系,蛛丝就是蛛的丝,是偏正关系,那么,马迹也应该是马留下的痕迹,也是偏正关系了。蛛丝这种东西与马留下的痕迹,相去极远,蛛丝马迹并列在一起就很勉强了。
清人夏敬渠《野叟曝言》七十九回:蛛丝虫迹,屋漏蝙涎,不即不离,有意无意,其妙如何。蛛丝马迹又可以写成了蛛丝虫迹,可见,这马应该是一种虫,而不是高头大马的马。那么这留下马迹的马到底应该是什么呢?
老厨房中,经常可以看到高处挂着蜘蛛网,这自然就是蛛丝了。而也是在老厨房中,还有一种经常出没的小虫子,叫灶马。这灶马爬过的地方留下一条条不很明显的痕迹,这就是马迹。灶马爬过的痕迹与蜘蛛网经常在一起出现,两者又都不很明显。所以说,蛛丝马迹的马应该是灶马的马。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三:灶马,处处有之,穴灶而居。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虫篇:灶马,状如促织,稍大,脚长,好穴于灶侧。俗言,灶有马,足食之兆。可见,灶马又可简称为马。
语文出版社出版的《通用成语词典》说蛛丝马迹的马,指灶马,一种穴居于柴灶旁的昆虫,这是正确的。
第节:狗与犬之别
狗与犬之别
现在,狗、犬意思几乎是相等的,狗就是犬,犬就是狗。要说区别,也有那么一点:一、犬文言一点,狗通俗一点。军犬不叫军狗,警犬不叫警狗,犬牙交错不说狗牙交错,犬吠一般不说成狗吠,狗叫一般也不说成犬叫。二、犬用于贬义较少,狗用于贬义较多。犬马之劳,不说成狗马之劳,犬子是自谦,狗子是骂人,狗特务也不叫犬特务,狗屁也不说犬屁,狗东西不说犬东西。总之,二者差别是微小的。
在古代,狗、犬的差别可就比现在大多了。
甲骨文的犬极像狗的样子,是个象形字。狗从犬,句声,是个形声字。依文字发展规律,应当是先有犬,后有狗。《礼记&曲礼上》:效犬者,左牵之。《尔雅&释畜》中说:未成豪,狗。未成豪就是没有长出刚毛,没长出刚毛的就是小狗崽子。
成语画虎类犬,出自《后汉书&马援传》,原文是:画虎不成反类狗。人们理解为:画只老虎,却画成了狗。可是,画得再不像,虎也不至于画成狗的样子,画成猫倒也说得通,若真的能画成狗来,说明还是会画画的,只是画错了对象。其实,这个狗并不是我们说的狗。
《尔雅&释兽》中说:熊虎丑,其子狗。丑意思是类,这句话的意思是:熊虎类的崽称为狗。清代大学者郝懿行解释《尔雅》的书《尔雅义疏》说:今东齐、辽东人通呼虎之子为羔,羔即狗之转。郝懿行认为,山东、辽宁一带人,所说的虎羔、熊羔的羔,是狗的读音转变,本来是狗,后来变成羔。如此看来,画虎类狗的意思应是:想画只大老虎,结果画出个小虎崽。老虎威风凛凛,可是小虎却一点威风也没有,不信到动物园一看就知道了。
别字弄出的文曲星
文曲星是传说中的星宿,人们说它是主持文运的,文曲星临头,文人就要有好运了。可是,这文曲星的曲谁也解释不了。曲有好几个义项,可是哪一个也跟文对不上。这是怎么回事?原来文曲二字,本是文典,是写错了字,才弄出个文曲星。
文曲二字,最早见于《荀子&正论》,在这篇文章的末尾有聚人徒,立师学,成文曲。这句话影响很广,于是文曲二字,就成了文学的代词。
古代认为天上的星宿,与地上的事物是有对应关系的,斗魁上六星总称为文昌星,是主宰文运的。唐裴庭裕《东观奏记》中写道:初,日官奏文昌星暗,科场当有事。可见,文昌星对地上之人是很有影响的,人们是很相信并重视它的。大约是在宋代,人们又因为荀子的名句聚人徒,立师学,成文曲,称文昌星为文曲星了。
《水浒》开篇就是:文曲星乃是南衙开封府主龙图阁大学士包拯,武曲星乃是征西夏国大元帅狄青。由文曲星又引申出了武曲星。
直到清代学者王念孙在他所著《读书杂志&荀子六成文曲》中,指出《荀子&正论》聚人徒,立师学,成文曲的曲是传抄中的误字,正确的应该是典,应该是聚人徒,立师学,成文典,这样一来,一直解释不通的文曲才解释明白了。
马的骑与乘
至于乘马,早在王亥之前好几代的相土时期就已经学会了,但不太普遍,大多是贵族的专有。迁徙队伍中,更多的是负重行走的奴隶,簇拥在牛车、马骑的四周,蹒跚而行。
余秋雨《古道西风&一》
《世本&作篇》确实说了相土作乘马。但是,这乘马就是用马驾车,与骑无关。相土作乘马在《荀子&解蔽》作乘杜作乘马。王先谦注:杜与土同。乘马四马也。四马驾车,起于相土,故曰作乘马。
《左传正义》:古者服牛乘马,马以驾车,不单骑也。《礼记&曲礼上》:前有车骑,则载飞鸿。《礼记正义》说:古人不骑马,经典无言骑者,当是周末时礼。程树德不同意这些观点,但他在年著的《说文稽古篇&骑马之始》论证之后说:是骑马之俗,当始商末周初也。
中学语文课本中曾有一篇《古代的车马》,选自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课文说:战国以前,车马是相连的。一般地说,没有无马的车,也没有无车的马。因此,古人所谓御车也就是御马,所谓乘马也就是乘车。我们认为春秋时代可能有骑马的事,但那只是极个别的情况。到了战国时代,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才从匈奴学来了骑马。后来骑马之风才渐渐盛起来的。
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第十六章第九节《车》说:殷代的车,不但存在于卜辞文字中,并有实物出土。但就是没有骑马的证据。《甲骨文编》中从马的字有好多,但是没有骑字。
盘庚时代骑马的事目前根本证实不了,说簇拥在牛车、马骑的四周,冒出了马骑,天马行空,奇了。
第节:一不作,二不休的作
一不作,二不休的作
一不作,二不休,干就干到底。这是我们下决心干什么事的时候常说的话。可是,你要知道了这个作原本的意思,可能要出一身冷汗。
一不作,二不休,出自一个故事。
唐德宗时,一支军队在长安叛变,拥立原卢龙节度使朱泚(读ǐ)为皇帝。朱泚自称大秦皇帝,任张光晟(读&)为节度使兼宰相。唐德宗命令李晟领兵讨伐朱泚,逼近长安。张光晟率兵与李晟军对阵。张光晟见李晟军声势浩大,知道自己不是对手,就暗中派心腹去与唐军统帅李晟联络,表示出归降朝廷的意思。李晟一听当然表示欢迎,并说如果张光晟真的投降,一定向朝廷上奏,免他叛乱之罪。
可这个张光晟亲自护送朱泚出城,待朱逃跑远了,他又返回长安,这才率领残部向李晟投降。
张光晟投降后,李晟如约向德宗上奏章,要求对张光晟减罪,并给予任用。
张光晟对李晟感恩不尽,两个人成了好朋友。李晟每次举行宴会,总要邀请张光晟参加,并且奉为上宾。一次宴会上,华州节度使路元光冲着张光晟大怒道:决不与反贼同席!李晟见众怒难犯,只得把张光晟软禁起来,听任朝廷处理。不久,德宗下旨,认为张光晟罪不可赦,理应处死。李晟无法再为张光晟说情,只好眼看着张光晟被行刑。
张光晟临死前说:传语后人:第一莫作,第二莫休。
这件事记载在唐朝人赵元一的《奉天录》卷四里。
吕叔湘先生在《语文杂谈》中认为,张光晟说的作不是一般的作为,而是专指作贼、作乱。张光晟的话意思是,首先是不要作乱,如果已经作乱了,就要干到底。
张光晟先是跟着朱泚作乱,后来又投降朝廷,作乱了但是没有干到底,结果是被朝廷处死。张光晟说一不作,二不休,实际是对自己投降朝廷的后悔。
第节:牛鬼蛇神是几种怪物
牛鬼蛇神是几种怪物
只要是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人,没有一个不知道牛鬼蛇神的。可是要问这四个字是什么意思,能说明白的却极少。
当年,造反派批斗四个走资派,写了牛、鬼、蛇、神四个大字,一个人脖子上挂一块牌子。牌子一挂,下面大笑起来,挂牛的摇晃着脑袋,很得意的样子,脖子上有神的,更有些神气了。气得造反派赶紧扯下了牌子。事后,那个牛说:我是牛,人民的老黄牛,我没有错误。那个神说:我是神,神全是好的。这是故意曲解牛鬼蛇神的自我解嘲。
牛鬼蛇神出自唐代杜牧《樊川集》中的《李贺集序》: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在这里,牛鬼蛇神说的是两种东西:牛头的鬼与蛇身的神,比喻荒诞虚幻的事物。
可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牛鬼蛇神却成了坏人的代名词,意思转变了,牛鬼蛇神成了四种东西。
年月日,毛泽东有个《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其中说:最近一个时期,有一些牛鬼蛇神被搬上舞台了。有些同志看到这个情况,心里很着急。我说,有一点也可以,过几十年,现在舞台上这样的牛鬼蛇神都没有了,想看也看不成了。我们要提倡正确的东西,反对错误的东西,但是不要害怕人们接触错误的东西。单靠行政命令的办法,禁止人接触不正常的现象,禁止人接触丑恶的现象,禁止人接触错误思想,禁止人看牛鬼蛇神,这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当然我并不提倡发展牛鬼蛇神,我是说有一点也可以。某些错误东西的存在是并不奇怪的,也是用不着害怕的,这可以使人们更好地学会同它作斗争。大风大浪也不可怕。人类社会就是从大风大浪中发展起来的。在这里,牛鬼蛇神转化成了错误的文艺作品。
后来,到了文化大革命,人们滥用牛鬼蛇神,将一切可以横扫的对象,都称为牛鬼蛇神。直到现在,牛鬼蛇神也恢复不回原来的意义了,已经没有人用它比喻荒诞虚幻了。
第节:诗读处处,不可随便
诗读处处,不可随便
处有两个读音:一是读ǔ,意思是居住、置身在某地、安排;再一个是读&。处读&时,通释:地方,是表示方位的。可是在古代诗词中,处除了表示方位外,还可以表示时间,译为时。
李白《秋浦歌》: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何处就是何时,自然是说:从什么时候有了白发,而绝不是说,从什么地方得来的白发。
李白《对酒忆贺监》: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金龟换酒处就是:金龟换酒时。
韩愈《早春》: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一年春好处明显说的是时间,就是:一年春好时。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遥知的不可能是某山某地,而是时间。登高处应译为:登高的时候;不可译成:登高的地方。
王湾《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乡书何处达,不是乡书到达什么地方,而是说乡书什么时候能到达。
五代牛希济《生查子》: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处处怜芳草意思是常常怜芳草,而不是到什么地方都怜芳草。
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年年肠断处就是年年断肠的时候。
柳永《雨霖铃》:留恋处,兰舟催发。留恋处,就是难舍难分的时候。处就是时候,并不是地方。
仅以上各例就说明,在古诗词中读&的处,在多数情况下是表示位置的,但绝不可一概而论,有许多场合是表示时间的。现代汉语的处处就是各个地方,仅是表示方位的,所以,很容易以今解古。
家喻户晓的孟浩然的《春晓》中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许多人以为处处闻啼鸟,就是听到到处是鸟叫声。其实,正确的解释应该是,时时听到鸟叫声。
诗人不觉晓,是因为夜来风雨声干扰了睡眠。夜里没有睡好,想睡个早觉又没睡成的原因是处处闻啼鸟,鸟叫声使他没能好好睡个早觉。闻啼鸟是闻,是听到的。花落知多少,是诗人的推测,这说明诗人虽然已经醒了,但是并没有外出,甚至没有起床。这个时候,窗外的世界是通过听觉感知的,而不是通过视觉看到的。没有出门的人,只是靠闻,是很难分辨啼鸟是分布各处还是集中于一树的。因为诗人只是听到啼鸟时时不断,而不是知道啼鸟的分布情况,所以,处处闻啼鸟的处处,应该解释为时时,而不可解释成到处。处处闻啼鸟,实为鸟声不绝之意。
急切想要欣赏春景的诗人,因为夜,因为风雨,而没能投入春之中。拂晓了,风雨停了,人却上来了困劲儿。是眯一阵儿,还是出去看春诗人处于矛盾之中。
再睡一会儿吧,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再躺一会儿吧,叽叽喳喳&&啼鸟用一阵一阵的春之声,撩拨着诗人,让他想到花落知多少,让他按捺不住。《春晓》写的是春对诗人的勾引,诗人禁不住春的诱惑,而不是看春、赏春。
后来孟浩然肯定是出门了,肯定是投入春的怀中了,但是,诗已结束,那些全不写了。颂春的诗许许多多,多是对春的直接描绘,孟浩然则只写了听春、想春,于是就高了别人一头。若是将处处闻啼鸟依常人之解,释为听到到处都是鸟叫声,将只是听到的解释成了全面的听看结合,那就等于是让诗人进入了屋外的春天,那样就转回了通俗的窠臼,多了直白,失了含蓄。
第节:猫熊变熊猫
猫熊变熊猫
国宝熊猫是人人皆爱的动物。一种名为九节狼的浣熊科动物也叫熊猫,为了区别,将平时所说的熊猫叫大熊猫,管九节狼叫小熊猫。
其实,熊猫本来是叫猫熊的,是人们错称为熊猫的。
我国古代称熊猫为貘,《说文解字》:貘似熊而黄黑色,出蜀中。年,法国人戴维到四川省宝兴县考察,看到了这种西方人不曾见过的怪兽的皮,一时,引起了欧美博物界的轰动。经动物学家的研究,当时认为这是一种熊科动物(后来,另立熊猫为独立一科),而且外貌极像黑熊,又有些像猫,于是正式定名为猫熊。我国学术界也认可了猫熊这一名称。
抗日战争期间,在重庆举办了一次动物标本展览,正式对公众展出了猫熊这种动物的标本。当时人们写汉字的顺序还都是从右到左。可是写猫熊时,却依了英文的书写顺序,从左到右了。结果,猫熊让观众念成了熊猫。这次展览,是熊猫首次在大众面前亮相,影响很大,熊猫之名也传播开了。
其实,学术界一直是用猫熊的,比如《辞海》就以大熊猫为正条,在大熊猫条下做了详细解说,而在猫熊条中仅说即大熊猫,不作具体解释。
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宣传媒体是猫熊、熊猫并用,平分秋色。自从熊猫成为国宝,走出国门后,它的地位日渐提高,人们习惯用熊猫,而猫熊渐渐湮没无闻。到现在,若有人叫出猫熊来,反而会叫人惊奇。
天下第一别字冒
天下第一别字,是哪一个?还真不是那些罕见的生僻字,也不是那些容易混淆的形近字,而是感冒的冒、冒险的冒、冒犯的冒。有些常用字就因为我们对它太熟悉了,而忽视它的写法,最常用的冒字,就是一例。
许多人都以为这个冒字上面就是个曰,下面是个目。错就错在这里,冒字的上面并不是曰,而是冃。
这个冃就读&,它与曰的区别是,下面那两横不与别的笔画相连。古文字中的冃是个象形字,就是画了一顶古人的帽子,那两横是帽子上的装饰物。
由冃组成的冒,上面是一顶帽子,下面是一只眼睛,帽子盖在眼睛上,这只眼睛其实是代表了整个的脑袋瓜。最早的帽就是冒,并没有那个头巾的巾。因为一个冒字还表示别的义项,负担太重了,后来人们又给冒加上巾,造出个形声字帽,冒帽分工。冒专管向外透出等意义,头上的帽子这个意思交给帽专管。至此,我们可以看出帽字的演变历程是:冃冒帽。
不常用的陌生字,人们还查查字典,问问别人,可像冒这样的天天见面的老哥们儿,也就没有人太注意它了,于是错在不知不觉中;没有与冒易混的形近字,没有别的字与之形体相近,错了也就不容易发觉了。
第节:普通话的普通
普通话的普通
有个喜剧小品:一个大款用方言跟别人对话。人家说:你说的我们听不懂,用普通话好不好?大款说:我又不是普通人啦为什么说普通话啦?这个大款是将普通话的普通当成了与特殊相对的那个普通了,他认为普通话中普通的意思就是平常的、一般的,普通话自然就是平常的一般的话了。听起来好像是笑话,其实,的确有许多人并不知道普通话这三个字的真正意义,真的是认为普通话的普通,就是与特殊相对的那个普通。
那么,普通话的普通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普通话的普通其实是普遍通行的节缩,与平时说的那个普通并不是一码事。语言学家王力先生在他的《汉语浅谈》中专门设了个小标题什么是普通话,他说:什么是普通话呢?普通话就是通行全国的话。普通话就是普遍通行的话。
其实普通话这个词早在清朝末年就已经有了。年,切音字运动积极分子朱文熊写了一本名为《江苏新字母》的书,书中将汉语分为三类,其中有一类就名为普通话。他说,普通话是各省通用之话。
朱文熊提出普通话这一说法后,并没有得到广泛的使用,当时人们称各省普遍通用之话为蓝青官话,蓝青本意为颜色混杂、不纯粹,蓝青官话是指夹杂了各地方言的北京话。因为这种话多是在官场使用,所以称为官话。后来,大家都开始说这种人人都明白的话了,使用这种话已经不再仅限于官了,民国初年就出现了国语一词,国语代替了官话。较之官话,国语有了民的味道。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进行文字改革时,语言专家对普通话这一词的使用进行过严肃的科学论证,称官话显然是不可以的;称国语也是不妥的。因为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用汉语,还不能称普遍通用的汉民族共同语为国语。直接使用普遍通行的汉语又嫌音节过长,于是才采用了节缩的方式,称之为普通话。
第节:仲秋与中秋
仲秋与中秋
商品广告上,有的写仲秋节,有的写中秋节,甚至有的日历上也有两种写法。仲秋节、中秋节到底是哪一个对?还是全都对?
咱们先看看仲秋与中秋各是什么意思。
古人排序时用孟、伯、仲、叔、季,就相当于现在的第一、第二、第三。这其中,孟与伯,表示第一个;仲表示的是第二个;叔与季,有以后的意思。古人的字中常有这几个字,如曹操字孟德,他就是老大;孙权字仲谋,他就是老二;许慎字叔重,他可能是老三,也可能是老三以后的。
古人说季节时,也用孟、仲、季。春天共是三个月,第一个月就是孟春,第二个月就是仲春,第三个月就称季春。孟秋是七月,仲秋是八月,季秋是九月。所说的仲秋,就是秋天的第二个月。
农历八月十五那个节,的确是在秋天的第二个月,但是这个节日是个时点,并不是时段,这个节是秋天中的最中间的那一天,而不是一个月,所以说只能是中秋节而不应该是仲秋节。《辞海》中秋说:夏历八月十五日。因在秋季的正中,故称。
仲读&,是表示次序的;中秋节的中读ō,这个中是表示位置的。仲、中,写法不同,读音不同,意思也不一样。
中秋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的祭月活动。太阳和月亮,是几乎所有原始民族都祭祀的。我国的周代,祭月已经成为制度。祭月的时候,要求月亮是圆满明亮的,而农历八月十五日,这天秋高气爽,是望月的最佳时间,又逢农闲,于是这天就成了祭月的日子。因为这天是秋天的最中间一天,所以称中秋节。
中秋节最要紧的是吃月饼,其实,远在宋代就已经有月饼了。写于宋代的《梦粱录》、《武林旧事》已经有月饼这个词了,但那时可并不是家家、人人吃月饼,到了明清,月饼才成了家家必食的节日食品。
第节:仁丹与人丹
仁丹与人丹
小时候,我们在东北的一些街道墙上常见用蓝白两色写的仁丹。大人说,这是日本鬼子画的暗号:标志这条路是死路还是通路。后来,知道这并不是传说而是真的。
仁丹本是一种药,曾在日本风靡一时。
甲午战争后,日本人占领了我国台湾。为了避暑,台湾人早就学会了用月桃种子砂仁制造清凉解暑药。一个叫森下博的日本军人,从台湾当地居民那儿学到了这种制作方法,回日本后,求教药剂师及汉学家,制成了仁丹。仁丹的成分为甘草、阿仙药、桂皮、茴香、生姜、丁香、益智、缩砂、木香、薄荷脑、龙脑、甘草、芳香性精油。其中缩砂就是砂仁。
这种药取名仁丹。取名的日本人认为,取丹字,可以兼容道家炼丹兼修身养性的形象;取仁字,所谓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深入东亚民族人心。年,仁丹出笼问世,在日本一路畅销,甚至占据了中国市场。
年,上海总商会通电全国,号召开展抵制日货的反日爱国运动,一呼百应,各地商家拒绝日货,日本货在中国遭受灭顶之灾,然而,仁丹仍然盘踞在中国市场。
中医出身的上海商人黄楚九对日本仁丹在中国大地横行义愤填膺,决心反击仁丹。
年黄楚九得到叫做诸葛行军散的古方,同时参考自己祖传的七十二症方,反复研制,终于研制出新的方剂,做成小粒药丸,取名为人丹。
人丹寓意以人为本。人丹因为含有桔梗、樟脑、小茴香等,保健脾胃的功能更强一些,比仁丹好。为了生产人丹,黄楚九还组建了一个龙虎公司。
人丹上市后,黄楚九大力宣传,凡是贴着仁丹广告的地方,都贴上醒目的人丹广告,人丹、仁丹展开大竞销。日本人自然不甘示弱,日本人想出鬼点子,在仁丹广告及说明书上用了中文、英文、蒙文、满文、藏文、回文等六种文字,但是怎么折腾,日本仁丹还是渐渐落败。
日本人眼看人丹要将仁丹打败,便控告人丹是冒牌、侵权,要求中国政府勒令停产。黄楚九聘请上海著名大律师,与日商打起了官司。官司一直打到北京最高法院机关,到年才作出终审裁决,判定人丹与仁丹各不相干,可以同时在市场上销售。
诉讼让黄楚九损失万余元,但人丹的名声从此扩大,销路大增。这场官司的胜诉,给中国人出了一口恶气。
当时在我国城市和乡村的墙上涂画着一幅旧式军人半身像的仁丹广告,其实这是日本侵略军的路标。它的奥秘就在那两撇八字胡上当两撇胡子微微上翘时,说明此路畅通无阻;当胡子的左角下垂时说明左转不通;当胡子的右角下垂时说明右转不通;当胡子的两角都下垂时,就是死路一条。侵略中国之前,日本鬼子就在中国大街小巷画满了仁丹。侵华战争中,日本鬼子就是在这种广告的指引下,走街串巷,大肆搜捕中国军民的。
日本鬼子的这一阴谋,不久就被中国军民识破。鬼子到来前,中国人把墙上的仁丹胡子重新画一下,与原来的标志相反了。这样日军来时,照着仁丹胡子的指向,结果迷了路。
第节:雄关漫道莫误解
雄关漫道莫误解
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周年,集电视剧《雄关漫道》在中央台第一套节目黄金时段播出。《雄关漫道》再现了红军第二、六军团在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的领导下,强渡乌江、突破金沙江、过雪山草地,行程二万余里,最后与一、四方面军胜利会师的历史故事。
弘扬长征精神,歌颂革命先驱,电视剧《雄关漫道》是一部极好的作品。美中不足的是雄关漫道这个标题。
一看便知,雄关漫道出自毛泽东著名的词《忆秦娥&娄山关》,全词是: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依电视剧标题,雄关漫道只能理解为雄关与漫道两个并列的名词。其实,这背离了毛泽东原作的意思。
将漫道理解为漫漫长路是不对的。一、长路不能如铁。二、《忆秦娥&娄山关》是毛泽东对红军攻占娄山关战斗的描写,大娄山东西走向横亘在贵州入四川的要道上,娄山关更是大娄山的一个险要的关口。当时的战场,只有雄关,是绝不可能有长路的。三、漫漫长路,说的是路长,而红军长征基本走的不是路,而是雪山、草地,如果只是路长,长征不就轻松了吗?将漫道理解为漫漫长路降低了长征的难度。
雄关漫道真如铁的雄关无疑是名词,即雄伟的关隘。漫道就不是名词了,道是说的意思,漫是别、不要的意思。《现代汉语词典》中说:漫道同慢道,漫说,别说。可见雄关漫道并不是两个名词的并列。雄关漫道其实是漫道雄关,意思是不要说雄关。
不要说雄关什么也表达不了,只有跟后面的真如铁才能构成句子。雄关漫道真如铁,意思是:不要说雄关如铁一样坚固。
如此看来,只是雄关漫道,并不能表达完整的意思,作为标题是不妥的。
电视剧是根据同名长篇小说《雄关漫道》改编的,听说还有一部描绘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革振兴的电视剧《雄关漫道》。可见,对雄关漫道的误解是不少的。
也有以雄关漫道真如铁为标题的文章,这样行不行呢?也不行。
雄关漫道真如铁,只是说了不要说雄关如铁一样坚固,仍然不是完整的表述。雄关漫道真如铁加上后面的而今迈步从头越才是完整的意思,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不要说雄关坚固如铁,现在我们越过去了。这才是完整的意思。
汨罗江与汩罗江
汨罗江在湖南省,全长不过公里,若不是因为屈原,不会有多少人知道这条江。
汨罗江的汨字,读密音,右边是个日字,现在,将汨罗江的汨写成汩(读古),是典型的别字。
有意思的是,汨罗江的汨本来就是汩,是写了别字才成汨的。
汨字只有一个用处,就是用于汨罗江,别的地方没有用汨的,这个汨是什么意思呢?字典从来不说,只说它是汨罗江的汨,别的啥也不说,这也挺怪的。
《辞源》汨罗江条说:水名。在湖南省东北部。上游汨水,流经湘阴县分为二支,南流者曰汨水,一经古罗城曰罗水,至屈潭复合故曰汨罗。而《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集解、索隐都说:汨水在罗,故曰汨罗。
《辞源》在汩字条说:汩、汨古义相近,篆变为隶,形又相混。古籍中从曰从日常互通用。
可见,古代汨、汩本来就是分不清的,汨是在从篆书演变为隶书的过程中,因字形相近误写出来的。
当然了,我们不是古代人,还是得写汨罗江,不能写成汩罗江。
在甲骨文中,父亲的父,是一只手拿着一根棍子,后来才变成现在的样子。起笔那一小撇,其实本是一竖,那就是一根棍子。
棍子对于最古的人类来说,有两种用处:一是生产的工具,二是作战的武器。从父的样子,可以看出父亲的社会作用,他们是家庭的生产主力,也是家庭的保卫者。父亲的负担真是不轻啊!当父亲很不容易。
最早的中国人,是将所有的父辈全称为父的,后来为了区别,比父亲年长的前面加了伯,年少的加了叔。
因为父在社会中最受尊敬,所有的成年男子都可以称为父,古文字中,有许多人名的后面加上了父,有的人取名时也用上父,这个父有时写成甫。杜甫,字子美。甫与美是同义词,甫有了美好的意思。《诗经&大雅&常武》篇中记载一次出征的周朝将领有大师皇父、程伯休父,这些个父,也是男子美称。
第节:绿林好汉、绿营兵怎么念
绿林好汉、绿营兵怎么念
有的人将绿(&)林好汉念作绿(ǜ)林好汉,他还说出了道理:好汉们出没的地方就是绿色的森林,所以称为绿(ǜ)林好汉。可是这样的读法和解释都是错误的,因为这绿(&)林好汉是出自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
西汉末年,王匡、王凤等人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聚集在现在湖北省的大洪山一带,这地方的山名叫做绿(&)林山。因为这次农民起义,引发了其他地区的农民大起义,最终推翻了王莽政权,产生了东汉王朝。后来,人们就以起义的地名称这次起义为绿(&)林起义。以后,称聚集山林反对官府的人为绿(&)林好汉,渐渐地那些打家劫舍的土匪,也自称为绿(&)林好汉。
因为绿(&)林好汉出自地名,所以不能念成绿(ǜ)林好汉。
应该注意的是,出自历史的绿(&)林起义开头字母要用大写,这是因为,汉语拼音规则中规定,地名开头大写的要求。
此外还有两处绿是读&的。
一是鸭绿江。鸭绿江是古代朝鲜语的音译,并不是江水绿如鸭子的头。
二是绿营。清朝军队中,满洲、蒙古等少数民族和一部分汉族编为八旗,称八旗兵;汉族编为绿营,称绿营兵。绿营得名于旗帜,他们的旗帜经常是绿颜色的。既然是来源于绿颜色,读成ǜ应该是不算错的,但是,现在的字典上注音就是&,所以还以读&为好。
第节:孔子真像丧家之狗
孔子真像丧家之狗
伟大的孔子自知伟大,因此从来没有对南坡的阳光感到得意,也没有对北坡的风雪感到耻辱。那次是在郑国的新郑吧,孔子与学生走散了,独个儿栖栖惶惶地站在城门口,有人告诉还在寻找他的学生:有一个高个儿老头气喘吁吁地像一条丧家犬,站在东门外。学生找到他后告诉他,他高兴地说:说我像一条丧家犬?真像!真像!他的这种高兴,让人着迷。
余秋雨《古道西风&五》
现在的丧家犬,人人明白,是骂人话,是说坏人走投无路,丧读&。看得出来,文章意思是说孔子让人家给辱骂了,但他没有感到耻辱反而还高兴,故而说他的这种高兴,让人着迷。
文章说的这事,出自《史记&孔子世家》,原文是: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古代,狗与犬的差别比现在大。《尔雅&释畜》中说:未成豪,狗。未成豪就是没有长出刚毛,没长出刚毛的就是小狗崽子。
《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的丧家之狗,丧读ā。丧家之狗就是有丧事人家的小狗崽。
再看看《史记&孔子世家》原文,我们知道,那个郑人其实并没有骂人的意思,只是说,孔子一个人待在那里,样子像办丧事人家的小狗。大家忙于办丧事,没人搭理小狗了,这时的小狗样子有点儿可怜。实话实说,比喻而已,并无贬义。
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其实是对恰当比喻的欣赏,觉得人家说的一点儿没错,而不是感到耻辱。
丧(ā)家之狗确实是丧(&)家犬的源头,但是,意思却不是原来的了;在别的场合丧家之狗与丧家犬也许可以没有区别,就是在说孔子这个故事的时候,它们不一样了。这类成语有很多,写文章的人不知道是不行的。
第节:孔子假说
国学热,最热是孔子。于是乎,到处都是子曰,到处都是孔子说。然而,有一些子曰、孔子说并不是真的子曰、孔子说,是假说,孔子根本没说过。
《咬文嚼字》杂志在上海公布了年中国出现频率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十大语文差错。食色,性也一语,出自《孟子&告子上》,是告子说的,常被人引为孔子的名言,成为十大差错之一。
和为贵一词出自《论语》,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主张借礼的作用来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孔子说: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又说: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上面文字出自《光明日报》的《中国人的人生智慧》,这同一篇文章,就有两处误用了孔子说。
礼之用,和为贵,出自《论语&学而篇第一》,话不是孔子说的,而是有子的话。有子即孔子的学生有若。原文是: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见于《论语&尧曰篇第二十》,也不是孔子说的,这些话只是文中陈述,并不是孔子语录。
其他场合误用的就更不用说了。孔子说,误用多,问题很严峻,大家很生气。
下面将常见的假孔子说列出。
吾日三省吾身。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篇第一》)
言而有信。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学而篇第一》)
温、良、恭、俭、让。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学而篇第一》)
三思而后行。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公冶长篇第五》)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泰伯篇第八》)
任重而道远。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篇第八》)
循循善诱。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子罕篇第九》)
四海之内皆兄弟。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颜渊篇第十二》)
日知其所亡。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子张篇第十九》)
学而优则仕。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子张篇第十九》)
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张篇第十九》)
误引孔子的话大致有四种情况:一、孔子学生说的,当成孔子说的;二、孟子等人说的,不见于《论语》,说成孔子说的;三、《论语》中弟子说孔子的话,当成孔子自己的话;四、《论语》中陈述的话,当成孔子的话。至于对孔子话的误解,那就更多了,这里没法说了。
第节:白起,小竖子耳是骂人吗
白起,小竖子耳是骂人吗
《史记&平原君列传》毛遂自荐一节说,毛遂自荐,随平原君到了楚国,按剑而前,对楚王说: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以楚之强,天下弗能当。白起,小竖子耳,率数万之众,兴师以与楚战,一战而举鄢、郢,再战而烧夷陵,三战而辱王之先人。此百世之怨,而赵之所羞,而王弗知恶焉。中学教材及其他注释对小竖子的解释全是:相当于小子,是古代骂人的话,在这里有轻视白起的意思。
如此注释,并不符合作者的原意和文章的语境。白起,小竖子耳应该译成:白起不过是个小官罢了。小竖子解释为小官,才符合原意。
《周礼&天官&内竖》:内竖,掌内外之通令凡小事。竖本来是一种小官的名称,后来才变成了骂人的话。
白起是秦国赫赫有名的大将,《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只说了白起者,眉人也,没有介绍他的先人家世,可见白起并不是出身于名门。《史记&白起王翦列传》:昭王十三年,而白起为左庶长,将而击韩之新城。左庶长这是有记载的白起最初的官爵。商鞅变法后,明确规定了秦国爵位为等,从最高的二十等至一等分别是:彻侯、关内侯、大庶长、驷车庶长、大上造(即大良造)、少上造、右更、中更、左更、右庶长、左庶长、五大夫、公乘、公大夫、官大夫、大夫、不更、簪袅、上造、公士。其中,公乘以下是民爵,五大夫以上才是官爵。左庶长,在秦国二十等爵中属于第十等,是官爵中仅高于五大夫的爵位,刘劭《爵制》:左右庶长即左右褊裨将军也。《续汉书&百官志》刘昭注:自左庶长皆将军也,所将庶人更卒,故以为名。可见,左庶长是统领庶人的,从左庶长开始才刚刚够得上将军,左庶长不过是最小的将军。与白起后来的官爵比起来,这左庶长只能算是小吏了。当然在左庶长之前,白起一定还做过更小的官。《史记&穰侯列传》说:昭王十四年,魏冉举白起。一个举字,证明了白起的地位原来并不高。可是在短短的时间内,白起由左庶长、左更、大良造,一直达到被封为最高地位的君。这个白起正是一下子由褊裨副将的小竖升上来的暴发户。这样的人,是最容易让人揭小竖子这老底的。
白起的最高爵位是武安君,这也是当时秦国的最高爵位,白起得到武安君的爵位,原因恰恰就是攻打楚国,《史记&白起王翦列传》:白起攻楚,拔鄢、邓五城。其明年,攻楚,拔郢,烧夷陵,遂东至竟陵。楚王亡去郢,东走徙陈。秦以郢为南郡。白起迁为武安君。一个本来不大的褊裨小官,因攻打各国有功而屡屡升迁,这已让六国之人很难受,而因打楚国有功白起升为武安君,这对于楚人来说更是难以承受的耻辱。
在当时的情况下,赵国最重要的是与楚国定从,是使楚王能够与赵国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秦国。这个时候,光是吓唬楚王是没有用的,大骂白起、轻视白起不但没用,而且是离题太远。毛遂高就高在抓住了楚王的心理,强调白起本来是个小人物,可是因为攻打楚国而得了荣誉,以白起,小竖子耳,率数万之众,把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的楚国打得大败,这一事实与辱王之先人,这百世之怨、赵之所羞的对比,激起楚王的自尊,进而达到合从的目的。毛遂讲话的中心是辱、怨、羞这几个字。说白起,小竖子耳强调白起之小,以突出这个中心。毛遂的本事不在于勇气,而在于说服,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白起,小竖子耳,说白起本是小人物,就是毛遂善于心理分析、善于击中要害的具体体现。这是一处妙笔。如果理解成了毛遂是在骂人,是在骂白起,那就破坏了毛遂的形象,也偏离了文章中心,同时也有损司马迁的笔法。
白起,小竖子耳,耳用于句尾,一是表示限止,译为不过&&罢了,这是最常用的;二是表...
分享这篇日志的人也喜欢
热门日志推荐
人人最热标签
分享这篇日志的人常去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完成注册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必须由6-20个字符组成
下载人人客户端
品评校花校草,体验校园广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像田子的logo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