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室流出道切面编程室间隔缺失1.33㎜,怎么办?

没人见过的病例
希望得到救治_心脏病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8,772贴子:
没人见过的病例
希望得到救治收藏
超声描述:
主动脉: 窦部
肺动脉主干: 17mm,右支:10mm,左支9mm,室间隔:(D/S)
10.0、/12.4mm
左室后壁:
9.6/12.0mm左心室: (前后径D/S) 55/38mm左心房:(前后径S)38mmEDV:149ml
CO:5.2L/min
CI:3.3L/min.m2(M型法)1.多切面示:三尖瓣位未见正常的瓣叶及其活动,为强回声纤维光带。多普勒示:三尖瓣位未见血液流通过2.右室腔明显减小,左室腔扩大,房间隔大不缺失,可疑单心房。室间隔肌底部连续中断,段端回声增强,缺损孔径约10-12mm,室水平双向分流血液。大血管短轴切面示:右室壁增厚,右室流出道前壁增厚约10mm,致右室流出道狭窄,最窄处内径10mm,肺动脉、双侧分支宽径正常范围。3.心包腔内未见积液暗区回声。超声提示:先天性心脏病:
三尖瓣闭锁
房缺,可疑单心房,室缺,右室流出道狭窄 左室腔扩大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左室流出道阻塞
症状体征/左室流出道阻塞
左室流出道阻塞见于20%-30%的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严重者有、气急。可有心绞痛发作,这是由于舒张压降低影响冠状动脉血流、左心室肥厚心肌耗氧量增加或由于伴同冠状动脉口狭窄病变等原因所造成。晚期可出现心力衰竭。体征包括心尖波动向左下方移位,叩诊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听诊特点有:
①胸骨右缘第2肋间闻及响亮、高调舒张期吹风样杂音,而杂音以胸骨左缘第3肋间最明显(后者因心心脏顺时针转位)。
②杂音可响亮,音乐性或海鸥音样,伴舒张期。
③主动脉根部扩大,经瓣环喷射血流量大以及瓣环的钙化使患者虽无主动脉瓣狭窄但可出现响亮的收缩期喷射性杂音,以胸骨右缘第2肋间最明显,向颈部传导可伴震颤;杂音以收缩早期为主,此与风湿性主动脉瓣狭窄中、晚期增强者不同。同时可闻及动脉收缩早期喷射音。
④可有Austin-Flint杂音,该杂音不伴收缩期前增强及第一等,可与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相鉴别。
⑤严重反流可出现明显周围血管征,如脉压增大、水冲脉、枪击声、搏动征、、等。
病理生理/左室流出道阻塞
左室流出道阻塞1.左心室代偿期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使左心室在舒张期一方面接受左心房回流血液;另一方面还需接受从主动脉反流血液,引起左心室容量过量。早期的舒张末期容量可正常或稍有增高,但随后进行性反流可通过心肌纤维的滑动、肌节增多和心肌肥大而引起舒张末期压增高和心腔扩张。上述代偿机制促使心搏出量增多和左心室射血分数超过50%。收缩期大量心搏出量射入体循环,可引起收缩压增高。肥大心肌可保持收缩期室壁的顺应性和维持后负荷在正常范围,但心肌需氧量增加。主动脉瓣反流血液进入左心室可使主动脉舒张压进行性降低,引起冠状动脉血流减少,因而严重的慢性主动脉瓣反流可产生下缺血。
2.失代偿期慢性主动脉瓣反流的进行性容量负荷过重可持续数年后,才发生心肌收缩功能(变力)损害,使最终射血分数和变力下降,随着心腔扩张、心肌肥大机制的限度,使左室充盈压明显增高,进一步使左房压和肺静脉压增高,导致。
诊断检查/左室流出道阻塞
1.胸部X线&&&&
主要为左室肥厚扩大,主动脉结常较细小,部分呈狭窄后扩张。
示左室肥大或伴劳损。
可以明确左室流出道阻塞部位,包括主动脉瓣狭窄、瓣上狭窄及瓣下狭窄。同时注意观察左室功能和室间隔厚度、二尖瓣瓣叶运动方向等。
4.左心室导管检查和造影&&&& 可显示左心室和主压差大小,明确诊断和阻塞程度。造影检查可清晰显示狭窄部位。
治疗方案/左室流出道阻塞
左室流出道阻塞(一)手术适应证
1.有临床症状,左室扩大或左室肥大伴劳损,左心导管检查显示左心室-主收缩压差>6.67kPa(50mmHg)。2.婴幼儿出现急性心力衰竭,内科治疗效果差者,应尽早手术。3.无明显临床症状,无扩大或肥厚,导管检查狭窄程度轻,可延缓手术,定期随访观察。
(二)手术治疗原则和要点
1.主动脉瓣狭窄
(1)主动脉瓣成形术:适用于狭窄、部分狭窄。主要作融合的交界切开,但在近瓣环处应保留1~2mm的融合交界,而不予切开。
(2)主动脉瓣置换术:适用于不宜作瓣膜成形术或成形术失败者,最常用于成人主动脉瓣狭窄。如根部细小,应行主动脉根部加宽术,以免残留左室流出道梗阻。
2.主动脉瓣下狭窄
(1)纤维膜状型狭窄:经主动脉切口,牵开主动脉瓣,切除纤维膜状狭窄,注意防止损伤主动脉瓣、二尖瓣前瓣和心脏传导束。如有继发性室间隔肌性肥厚,应切除肥厚心肌。
(2)隧道型狭窄:狭窄段局限者,可经主动脉切口行切除术。否则,应视具体的病理改变,行主动脉心室成形术、室间隔成形术、或心尖-主动脉转流术等,解除左室流出道梗阻。
(3)肌性狭窄:一般经主动脉切口行室间隔肥厚切除术,部分需同时作左室切口。对伴有二尖瓣大瓣前向运动者,可同时作二尖瓣置换术。
根据病变类型和程度,选用纤维隔膜切除术,狭窄段切除对端吻合术或人造移植术等。
手术治疗/左室流出道阻塞
左室流出道阻塞①经左心房径路修补VSD者,一般先修补,然后疏通左心室流出道,心脏复苏后行左心室流出道跨环或不跨环补片。这样做有两点好处:一是避免修补VSD时缝线缝在没有内膜的心肌组织上撕裂而造成残余漏;二是可以减少心肌缺血时间,减轻心肌损伤。
②为保护左心室功能,尽量减小切口长度。左心室流出道表面有异常冠状动脉横跨者,可采用右心室横切口,这是一种可直接缝合的切口;另一种方法是采用纵切口完成。我们常采用纵切口,这样在必要时可向上跨过肺动脉瓣环。跨环切口最好直接经过瓣膜前交界以使肺动脉瓣保留一些功能,以减少肺动脉瓣反流。疏通左心室流出道时勿损伤前乳头肌。大部分婴幼儿可经左心房切口和(或)肺动脉切口修补VSD和疏通流出道,避免切开右心室。其实我们作左心室切口是为方便解除流出道狭窄而非为修补室间隔缺损。
③最常见的漏斗部梗阻的肥厚肌束要尽量切除,一般从隔束开始切除,小心保留其适当的厚度以免室间隔穿孔。用直角钳穿过肥厚的肌束后面,然后再横断之,既不会造成室间隔过薄也不会穿孔。切除壁束时不要过深,以免伤及主动脉瓣。一般来说,婴儿病例不需要切除壁束,仅切开即可。
④左心室流出道和肺动脉重建通过的标准:体质量在10kg以内的病人1mm/kg;10~20kg的病人10mm+1mm/2kg(超过10kg以上的部分);超过20kg的病人15mm+1mm/10kg(超过15kg以上的部分),然后在此基础上增加1~2mm。
⑤左心室流出道重建材料:我们一般采用同种组织,如处理的自体心包片或冷冻贮存同种异体带瓣血管。自体心包片既柔软又富有韧性,比较适合婴幼儿,同种带单瓣异体血管片跨环补片可以有效地防止术后肺动脉瓣反流,利于术后恢复。在植入带瓣血管片时,最重要的是将植入瓣与病人后瓣叶处于同一水平,在正式连续缝合前将植入瓣叶与病人肺动脉瓣环处两侧各固定一针可以有效地防止瓣叶错位。
⑥停体外循环后常规测量右心室流入道与流出道压力阶差,无压差最佳。个别病人左心室压力虽略高,但从流入道、流出道到肺动脉分支有一阶梯性压力下降,若在1.33~2.67kPa之间,由于左心室高压耐受性较好,术后恢复也会顺利,术后杂音会渐渐消失。如果从流入道到肺动脉分支压力均高且无压差,很可能存在外周动脉发育不良,导致术后管理困难。
⑦VSD并RVOTO术前心脏彩超易漏诊,故术中经左心房径路修补VSD后应常规探查右心室流出道,以防遗漏造成不良后果。
⑧术前诊断为单纯室间隔缺损的病人,心外探查疑有左心室流出道狭窄,应于术中测右心室流入道至流出道压力阶差,确定是否存在狭窄。有些病例因通过室间隔缺损的直接冲击右心室壁造成局部心内膜纤维增生,可致右心室流出道轻度狭窄。术中如不予处理,术后必将存在心脏杂音。手术切除增生的内膜,效果良好。
并发症/左室流出道阻塞
左室流出道阻塞本病常发生心律失常、心脏性猝死、、感染性心内膜炎和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1.心律失常肥厚型心肌病易并发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为其突出特点。室性心律失常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律失常和心房颤动也较常见,严重者可发生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室颤或停搏、可引起。
2.心脏性猝死是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主要死亡方式,猝死占死亡病例的一半以上,有报道猝死占死亡病例的78%,猝死的原因为严重,主要是室性心动过速和室颤。
3.动脉栓塞易并发动脉栓塞,发生率约9%,形成血栓的主要部位是左心耳,进展到肥厚型心肌病扩张期;也可以在左心室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形成栓子,造成动脉栓塞,以多见。
4.感染性心内膜炎通常发生在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发生率约5%~10%,感染灶好发于二尖瓣、主动脉瓣、室间隔上部接触性损伤部位的心内膜非梗阻性肥厚型,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极少见。
5.心力衰竭该病由于心肌肥厚,心室舒张的顺应性降低,早期即可引起左心舒张功能不全,左室舒张末压和左心房压升高;随病情进展,可伴发左心室扩张和收缩功能障碍,出现严重心力衰竭症状,称肥厚型心肌病扩张期,发生率约14%~16%。
食疗方法/左室流出道阻塞
食疗1.香蕉1小根,2汤匙。将香蕉去皮研碎,加入等量冲好的绿茶水中,再加蜂蜜调匀后代茶饮。每日一次,连用一周。
2.海带30克,生藕片50克,冰糖20克,水煎煮熟,吃、藕片饮服汤汁,每天1次,连服30次为1个疗程。
3.佛手10克,薏苡仁30克,黑木耳6克,瘦猪肉50克,经常煮汤服用,每天1次,疗程不限。
4.山楂250克打碎,桃仁50克(捣烂),共浸在蜂蜜500克中,1周后即可使用。每日3次,每次1汤匙,开水冲服。
5.龙眼肉20个,红糖适量,水煎汤,每天晚上食1次。
6.大枣30克,30克,核桃仁30克,炖汤食用,每天晚上1次。
7.大枣15枚,山楂30,山楂叶30克,柠檬30克,煎煮汤食,每天1剂,每日2次。
8.柠檬生吃每日2次,每次50克。
9.紫皮大蒜30克去皮,在沸水中煮去辣味捞出。用100克,洗净,放入大蒜水中煮至熟烂,再放入劳出的大蒜煮开即可服食。
10.羊心1个,红花10~15克。将羊心洗净,取红花加水1杯浸泡,加盐少许,红花液浓后,徐徐涂满羊心,炙熟食用,发2~3次食完。
11.鲜香菇90克。洗净,锅内放少量食油,油烧热后下香菇,稍翻炒入盐少许,加水煮汤食用。随意食,常服有效。
12.黑木耳5克,冰糖15克。将木耳浸泡一夜,洗净后和共放入碗中,上锅隔水蒸约1小时,每日晚睡前温服。连服有效。
保健贴士/左室流出道阻塞
&注意防止损伤主动脉瓣、二尖瓣前瓣和心脏传导束。如有继发性室间隔肌性肥厚,应切除。
1、有临床症状,左室扩大或左室肥大伴劳损,左心导管检查左心室-主动脉收缩压差>6.67kPa(50mmHg)。
2、出现急性心力衰竭,内科治疗效果差者,应尽早手术。
3、无明显临床症状,无左心室扩大或肥厚,导管检查狭窄程度轻,可延缓手术,定期随访观察。
相关词条/左室流出道阻塞
参考资料/左室流出道阻塞
1 http://www.yongyao.net/jbhtml/zskcdzs.htm
2 http://www.yongyao.net/jbhtml/fhxxjb.htm
3 中国医药大全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高血压杂志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43次
参与编辑人数:7位
最近更新时间: 03:17:15
贡献光荣榜经导管国产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治疗嵴内型室间隔缺损
作者:[1]&单位:江西省人民医院[1]&&
文章号:W<font color=#7082&&
文字大小:
&&&&& 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VSD)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分为膜部、漏斗部室缺和肌部室缺,漏斗部室缺又分为干下型和嵴内型。膜部室间隔缺损及肌部室缺的介入治疗在国内外已广为开展近年来VSD封堵治疗迅速在各地开展积累了较多的经验但对病例选择仍然有一定的条件限制尤其是嵴内型室间隔缺损(IVSD)由于解剖位置特殊,如何采用最佳的封堵方法仍在探索过程中。&&& 我院自2003年开展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以来,对8例IVSD)患者进行了封堵治疗,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收集自2003年1月至例进行VSD封堵治疗的病人中,其中有8例IVSD患者男6例女2例年龄4~44 (21.00 ±13.10) 岁。体检胸骨左缘第3~4 肋间可闻及2/6~4/6级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音增强或分裂。所有患者术前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缺损在大动脉短轴切面位于12点至1点半位置,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示缺损紧靠主动脉右冠瓣。室间隔缺损大小4~7 mm(5.00±1.10mm) 心室水平左到右分流。&&& 2.介入操作方法:常规消毒铺巾、利多卡因局麻后(不能配合手术的换患儿采用全麻)穿刺右股动、静脉分别置入血管鞘,全身肝素化后,经右股动脉送入5F猪尾导管至左心室, 取右前斜450~60。体位行左心室造影,确定VSD的诊断及分流束的宽度。建立股静脉-右室-VSD-左室-股动脉的动静脉轨道,从股静脉侧沿导丝送入7~9F输送长鞘通过VSD至左室到升主动脉,根据术前TTE测量的缺损大小及术中造影所示的分流量大小选择大于缺损2~3mm的ADO封堵器(上海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生产),沿输送长鞘送入,在升主动脉打开封堵器左室伞面回撤封堵器及输送鞘至VSD处使左室伞面紧贴VSD左室面固定输送钢揽回撤输送鞘打开右室伞面,使封堵器左右伞面分别位于VSD的左右室侧。重复TTE检查和左心室造影确定封堵器位置良好,无残余分流主动脉瓣无明显返流,右室流出道无狭窄。即可释放封堵器拔除血管鞘手术结束。&&& 3.术后用药:手术后静滴抗生素3天预防感染;口服肠溶阿司匹林100mg(儿童3mg/ kg)1次/d6个月。&&& 4.随访:术后一周内每日复查心电图,72h复查超声心动图。术后三个月、六个月、一年复查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 结果&&&& 8例患者左心室造影显示直径4~7mm平均(5.00±1.10)mm。均采用国产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封堵成功,ADO型号为6-8mm~14-16mm(7.5±2.78~9.5±2.78)。术后TTE检查和左心室造影确定封堵器位置良好,无残余分流 房室瓣返流,右室流出道无狭窄,一例出现微量主动脉瓣返流。X线透视时间13.2~45.2(25.2 ±6.7)min手术时间38~110(52.3±12.3)min。无房室传导阻滞和束支传导阻滞等不良反应。&&&& &讨论&&&& 近年来膜部VSD的封堵治疗迅速在各地开展而且积累了较多的经验但对IVSD的封堵治疗仍在探索过程中。&&&& 漏斗型VSD位于右室流出道,其中干下型VSD位于肺动脉瓣下,上缘即为肺动脉瓣环,无肌组织。IVSD位于室上嵴左侧,四周均为肌肉组织,缺损上缘与主肺动脉瓣之间通常有1~3mm的距离。由于IVSD解剖位置特殊,高且靠前。TTE检查时心尖五腔切面往往不能探及,我们通常取大动脉短轴切面和非标准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缺损在大动脉短轴切面位于12点至1点半位置,在此切面测量缺损大小及与肺动脉瓣的距离;在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示缺损紧靠主动脉右冠瓣,在此切面测量缺损大小及与肺动脉瓣的距离。&&&& IVSD较膜部VSD位置偏左过隔血流方向从右后向左前左心室造影时采用左前斜45°~60°加头25°的体位则缺损重叠于心影中其大小、位置与主动脉的距离均不能显示清楚。采用右前斜45°~60°加头25°的体位时正好处于切线位能较清楚地显示由后向前的分流束但缺损的开口部分仍重叠于心影中不能显示清楚。我们的体会是左心室造影对IVSD仅能起诊断作用,对于判断缺损的大小、位置无较大作用。IVSD大小的判断、封堵器的选择应以TEE判断为主。&&& 而IVSD位于室上嵴左侧,四周均为肌肉组织,缺损上缘与主肺动脉瓣之间通常有1~3mm的距离。膜部室间隔为膜性结构,是室间隔最薄的部分,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腰长仅2mm,而IVSD四周均为较厚的肌肉组织,甚至有的IVSD在肌肉中斜行穿过,从严格意义上讲IVSD为肌部室间隔缺损。我们曾用对称性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封堵IVSD一例,右室盘面呈球状,表明腰短右盘受压释放不良。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ADO)左室面直径较腰部大2-3mm,腰长7mm,相对更适合IVSD。本组中一例病例TEE检查IVSD呈管状斜行穿过室间隔,缺损细长,ADO的腰被挤压成长管状封堵于IVSD。由于IVSD位置特殊,动静脉轨道向前向左与缺损成角弯曲,释放封堵器时会产生“解纽扣”现象,造成封堵失败。选用直径较大长腰的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不易从左室滑脱,增加手术成功率。&&& IVSD紧临主动脉瓣,以往认为置入封堵器易发生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本组8例从X-R影像下观察,封堵器置入后紧靠主动脉瓣,但仅一例出现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同样的现象我们也在高位膜部VSD封堵治疗中观察到。可能的原因是IVSD上缘与主动脉瓣瓣根有一定距离,主动脉瓣关闭时与瓣根存在一弧型三角间隙,封堵器位于此间隙中,不影响瓣膜的启闭功能。封堵器置入后紧靠主动脉瓣长期相互作用是否会引起主动脉瓣损伤?目前我们观察尚未发现,需长期临床随访观察。本组病例中有一例缺损部位接近干下,紧靠肺动脉瓣根,TTE测得缺损大小为7mm。我们选用6-8ADO封堵成功。对主肺动脉功能均无影响。 &&&& IVSD位于右室流出道,位置高、前、左,操作时建立的动静脉轨道向前向左呈S型扭曲,输送长鞘头端推送入左室心尖几乎不可能,我们通常采用升主动脉内释放封堵器的方法进行封堵,操作时应动作轻柔,伴随主动脉瓣的开启逐渐回撤封堵器,以免损伤主动脉瓣。&&&& 封堵时我们多采用带导丝操作,术中保留动静脉轨道导丝,至封堵器左右盘面打开封堵于缺损处确认封堵成功后即可撤除导丝。带导丝操作的好处在于保留了动静脉轨道,如果封堵器型号不合适可沿原轨道更换封堵器重新封堵,而不需重建动静脉轨道,避免重复操作,缩短手术时间。带导丝操作时输送长鞘的选择应较常规偏大。&&&& IVSD位置离传导束有一定距离,封堵后引起传导障碍的少见,本组8例患者均未见束支阻滞或房室传导阻滞&&&& 总之,我们的经验认为使用国产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堵闭IVSD安全、有效、成功率高,长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转载请注明:内容转载自365医学网&
?上一篇:?下一篇:
相关文章所属病种
作者简介单位:江西省人民医院简介:洪浪,男,1963年7月出生,籍贯江西永新,1985年7月毕业于江西医学院医疗系,从事心血管临床及介
该作者其他相关文章
课件下载排行
音频在线听
音频排行榜请选择栏目:
当前位置: &&&&&& > 正文
左室流出道怎么是室间隔和二尖瓣前叶之间的
 来源:&&   |
【提问】左室流出道怎么是室间隔和二尖瓣前叶之间的,不是主动脉瓣吗
【回答】学员liutongyun,您好!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所谓左心室流出道,就是左心室可以分为两半,流入道和流出道,以二尖瓣前瓣为分界。
流出道就是左心室流向主动脉那边的这一半。
★问题所属科目:---心血管系统
|奖学金获奖名单
1、凡本网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医学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12288;&#12288;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4、联系方式:
编辑信箱:
电话:010-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面向切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