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减速机信息网经济减速因为什么

中國經濟減速預示大問題?
&& 11:43:20&&
  中評社香港8月10日電/ 美國《國家利益》雜誌8月9日載文《中國注定會垮掉?》,摘要如下:
  繁榮或許結束了。中國經濟增長已降至7.7%。相比其他國家仍屬於高速增長。歐洲人、美國人甚至日本人可能說,“我們要這樣多好”。但北京過去35年中不必面對曠日持久的經濟減速,如今卻迫在眉睫。這引發了若經濟減速加劇可能預示什麼的討論。
  中國會步向動蕩嗎?理由似乎站得住腳:驚人增長及隨之而來的生活水平提高,一直是維持穩定和公眾支持的關鍵。抑或北京手段高明、外匯充足,增長放慢沒什麼大不了?別指望專家給答案:大家看到的是一樣的數據,只是結論不同。
  保羅.克魯格曼確信,中國減速預示著“大問題”。他和其他悲觀論者將中國經濟成功歸因於龐大廉價勞動力、損害消費的大規模投資及人為壓低人民幣等。舊模式雖有效,但開始瓦解。這似曾相識。上世紀60年代,蘇聯經濟就是在此種情況下放慢。當前歐洲深陷衰退、美國經濟乏力,印度及巴西經濟減速,中國因而更難繼續仰賴對外出口維持快速增長。
  駁斥克魯格曼末日景象的專家則堅信,北京面對增長放慢會做出調整,通過“再平衡”減少對出口的需求。聽起來不錯,但可能不那麼容易。首先,“再平衡”的說法過於簡單。它讓人想到騎車人左右搖擺,稍微調整重心,就能如履平地。其實沒這麼簡單。儘管過去30年中國人均收入大增,但仍遠落後於美歐日韓,全球僅排第123位。中國仍有12%的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這個比例不大,甚至低於美國,也比1981年時的逾80%大有下降,但這相當於1.3億人無法產生經濟學家所講的“有效需求”。收入差距,是再平衡的另一障礙。在人均收入低下的國家,收入差距越大,就越難快速培育出消費驅動的增長。中國的挑戰不限於經濟,還有越來越多的抗議……&
  結論是什麼?沒人能準確預測,增長放慢到何種程度會引發動蕩?是否經濟與政治危機存在必然關聯?不過,資本逃離中國、有錢人申請移民激增,表明精英們在做兩手準備。克魯格曼或許誇大了,但再平衡一派也過於樂觀。可以肯定的是:中國領導人如今身處未知水域。既有增長模式效用下降,不能再當成指引。他們或許有分歧——不僅對解決方案,也對問題根源。但存在一點共識,即要立刻做出艱難抉擇,且不得不在遠比過去35年不利的形勢下做出。
&相關新聞:
( 08:05:38)
( 17:47:02)
( 15:22:23)
( 10:43:25)
( 07:07:39)
( 14:27:39)
( 09:53:20)
( 07:14:35)
( 09:59:39)
( 06:54:34)【字号: 】 【】 【】
【财经早餐】中国经济减速原因是什么?
作者: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国进入“十二五”以来,GDP未能实现两位数增长,在国内外分析家中产生了经济悲观情绪。  大多数悲观论都把中国经济减速归结为需求方面的原因。  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P,中国当代最有影响力的学者之一,他从人口红利角度解释了中国经济的中长期增速之源。  他在《求是》杂志上刊文认为,经济下滑是人口趋势等因素造成的,是供给端的问题,不能用需求端的刺激政策去解决。  蔡P认为,在人口红利消失、制造业比较优势减弱,从而供给因素制约投资需求的情况下,刺激性政策除了通过补贴等方式保护落后产能,并不会对竞争性的实体经济产生推动作用。  “人口红利消失导致潜在增长率的下降,意味着以往的增长源泉已经式微,经济发展方式必须从劳动力和资本投入驱动型,转向主要依靠创新和生产率提高驱动型。”蔡P给出建议。  而安信证券高善文博士在点评二季度GDP数据时,他认为二季度比较现实的情况是内需仍然比较弱。只要不发生黑天鹅事件,三季度的总体经济活动在本质上和二季度不会有太明显的变化,四季度总体经济活动比三季度有所改善是大概率事件。  【政经】  1、中央巡视第二轮巡视10省市:桂、沪、青、藏、浙、冀、陕、黑、川、苏。  专项巡视单位: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科学院、一汽集团。  2、李克强:必须保证完成今年经济目标,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推出和落实更多向社会资本开放的项目。  3、国务院办公厅:取消副部级以下领导干部用车和一般公务用车,改为公务交通补贴。  4、国土部:二季度地价温和上涨,土地供应回落。  5、农业部:启动2014年农产品安全风险评估。  【区域】  1、上海:出台加快创业投资发展的若干意见,连续三年每年新增安排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资金10亿元。  2、四川:发布川东北经济区发展规划,建设以南充、达州为核心,沿江、沿线为发展带的“双核五带”城市群。  3、江西:出台加快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意,高新技术通航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宏观】  1、中国天量增持美债,前5月增持1072亿美元创记录。  2、1-6月,国有企业实现营业总收入亿元,同比增长5.9%(1-5月为5.3%)。  3、1-6月,国有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2211.1亿元,同比增长8.9%(1-5月为6.9%)。  【金融】  1、“山西公路大王”华通路桥集团董事长王国瑞被调查,公司短融债面临兑付危机。  2、P2P网贷平台爱钱帮模仿娱乐宝,首次投资电影。  【产经】  1、肯德基中国业绩反弹,二季度销售额飙升21%。  2、交通部:逐步实现出租汽车电召统一接入管理。  3、两部委:放开房地产咨询收费和下放经纪收费管理权限。  4、国家统计局:中国6月铁矿石产出同比+7.3%,至1.393亿吨。  【公司】  1、劲胜精密:拟定增募资6亿元扩大产能。  2、苏宁环球:1亿元收购苏宁文化。  3、石基信息:子公司获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许可。  4、重庆百货:拟出资9000万元发起设立消费金融公司。  5、南京高科:拟斥资不超15亿元参与南京银行定增。  6、宜华木业:正核实实控人传闻,重组正在推进。  7、焦作万方:拟收购万吉能源,涉足油气资源开发。  【业绩】  1、广安爱众:中期业绩预计实现倍增。  2、国投新集:上半年亏损6.47亿元。  3、中国中冶:上半年新签合同1782亿元,同比大增62%。  4、大恒科技:上半年业绩预减八成。  5、西昌电力:上半年业绩预减80%至100%。  6、中南传媒:子公司上半年合同1.42亿,同比增长158%。  7、浙江震元:中期利润分配拟10转增10股。  【观点】  1、国研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三四线城市出现空城化不可避免。  2、申银万国董事长李剑阁:中国的增长速度有可能经历一个下行阶段,进入7-8%的中速增长区间。  3、瑞银集团:预计短期内中国经济复苏,长期存在不确定。  【纪检】  1、河北移动副总经理刘欣涉嫌违纪,接受调查。  2、呼和浩特市金川工业园区党委书记白海泉,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调查。  3、内蒙古原统战部长王素毅,受贿1073万余元,一审被判无期。  4、青海省经委原副巡视员宋景涛,被开除党籍。  【亚洲】  1、泰国旅游局:中国大陆及台湾游客免除3个月签证费,此政策8月―10月执行。  2、根据联合国人道主义要求,以色列和哈马斯同意停火五小时。  3、日本7月路透短观制造业景气判断指数19,前值19。  4、第六次两岸经合会将在8月5日召开,两岸8月中旬将重启货贸谈判。  【美洲】  1、美国对俄罗斯实施最严厉制裁。  2、中国巴西秘鲁将共建连接大西洋与太平洋铁路。  3、美联储褐皮书:美国经济全面扩张,制造业持续扩张,各地消费者支出均增加。  4、美国6月工业产出环比增0.2%,预期+0.3%;二季度工业生产年化增速创15个季度来新高。  5、美国6月PPI环比增0.4%,好于预期的0.2%,前值为-0.2%。  6、时代华纳拒绝默多克旗下21世纪福克斯提出的85美元/股收购,股价暴涨20%。  【欧洲】  1、欧央行行长德拉吉:TLTRO贷款更有针对性,银行用LTRO贷款购买政府债券套利的空间大幅缩减。  2、英国至5月三个月ILO失业率6.5%,创近五年半新低。  3、德国央行行长魏德曼:如果不花费时间整固财政预算,欧元区债务危机可能会再次爆发。  4、意大利经济部长Padoan称,因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政府短期政策调整空间更受限了。  【指数】  1、标普涨0.42%;纳指涨0.22%;道指涨0.45%。  2、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1个基点,收于2.54%。  3、8月份交割的纽约黄金期货价格上涨0.2%,收于1299.6美元/盎司。  4、8月份交割的WTI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报收于每桶101.2美元,上涨1.2%。  5、人民币兑美元收报6.2047,终结四连跌,上涨0.05%,上日收报6.2080。  6、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连日大跌,今日大跌3.5%,达到755点。  7、欧元兑美元大跌0.3%。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特别链接: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高盛预计未来三年中国经济会减速的原因
  昨日,高盛下调了中国年的GDP增速预期,将和2018年的GDP增速预期分别下调0.3、0.4和0.4个百分点至6.4%、6.1%和5.8%,称看到实体经济增长的替代性指标显示,经济进一步放缓、周期性波动更大。而上周高盛还认为中国经济到今年年底会有所好转,第四季度增速可达8%。那为什么高盛又预计未来三年中国经济会减速呢?  如下图所示,7月-8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和中国官方制造业PMI平均增长陷入“双底”,但实际GDP年增长仍在7%,这体现出工业在经济体中压力最大,压力来自出口、地方政府基建活动受限、信贷环境收紧等,同时也可能体现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被低估。  报告中,高盛总结了观察各类替代性经济增长指标的主要结论:  长期平均增长仍然强劲  此前学界研究对中国过去30多年的名义飞速增长是否夸大了实情结论不一,最新研究总体认为,中国的长期增长能力并没有被夸大多少,或者根本没有夸大。  经济活动的转折点在官方指标中得到充分体现  替代性指标也显示了很相似的转折点。实际上,就在全球金融危机后没多久,中国统计局的制造业PMI等一些官方指标就比替代性指标――如汇丰/财新中国PMI更早出现转折。  替代性指标展示的周期性波动更大  除CAI(即辅助GDP衡量经济活动的Current Activity Indicator)之外的所有高盛替代性指标都显示,中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更大。即使只是在制造业内部对比,不是在整体活动范围考虑,也显示波动更大。  以替代性指标衡量,当前经济增长更疲弱。  下图显示了消费行业的增长下滑明显加速。  同时报告认为,中国政府政策的不确定性上升。旨在抑制地方政府表外融资的监管政策有所放松,重振基建支出转而成为政策重心所在。股市表现大起大落,削弱了短期内通过股市降低债务融资依赖度的潜力。  人民币突然贬值3%从宏观角度看幅度并不大,但这是在过去二十年来人民币兑美元一直保持稳定/升值这一主导趋势下的突然走弱,引发中国资本加速外流,并加大了今后更大幅度波动的风险。  展望今年最后五个月的前景,高盛预计8月和9月仍会疲弱,10-12月有望好转,因为华北一些工厂停产和(,)爆炸等短期拖累影响会消失、不确定性对经济的冲击应该有所减少、中国政府已经且还会进一步给予政策支持。
(责任编辑:HF055)
09/01 13:0708/28 13:1708/27 08:5108/27 08:4708/27 06:2908/26 17:0508/26 12:0608/26 11:17
黄金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策划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彭博:中国经济的减速可怕吗|中国经济|金砖国家|新常态_新浪财经_新浪网
彭博:中国经济的减速可怕吗
  新浪美股北京时间28日讯 关于今年中国经济增长减速的事情,人们已经说了太多太多,但即便如此,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依然还是在以接近7%的速度前行。
  彭博资讯介绍称,根据他们的经济学家调查,中国当下的增长预期依然三倍于美国,近五倍于欧元区,十倍以上于日本。
中国的增长预期依然了得
  那么,为什么大家还要为中国担心呢?
  当我们将今年预计当中6.9%的增长速度与过去十年10%的平均水平相比,就会发现一个3.1个百分点的缺口。要知道,美国2008年和日本1990年代经济的下滑大致也不过如此了。
中国经济减速幅度不小
  从这个角度说来,问题还是出在中国过去的成功上面,这个世界已经习惯了醒来的巨龙两位数的增长速度。
  毋庸赘言,作为一个巨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增长速度原本就应该超过那些发达国家。可是,即便在金砖国家当中,将2015年表现和近十年表现进行比较时,中国也是比较稳健的。
俄罗斯与巴西堪称剧变
  关键并不在于现在怎样,而是在于将来会怎样。比如前面提到过美国和日本的低迷,日本是1990年代跌倒,现在都没有爬起来,而美国则是2010年之后就走向了复苏。彭博12月经济学家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经济学家都相信,中国经济未来若干年增长速度都将减缓。
中国经济的新常态
  在悲观主义者看来,这意味着中国正在走向1970年代以来最疲软的时期,而在乐观主义者看来,这却是又一段稳健但繁荣的扩张时期。你是哪种观点呢?(子衿)
文章关键词: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济减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