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梨木虱的好配方太多了怎么治疗

梨木虱的生活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_病虫害防治_果树技术网
梨木虱的生活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片中脉及叶绿锯齿上产卵,叶背极少。成虫生殖力强,平均每雌虫产卵295粒左右。第2代成虫大致出现在6月中旬,第3代成虫出现在7月中旬、第4代成虫出现在8月下旬,且多为越冬型,少部分发生早的仍可产卵,在9月下旬出现第五代成虫,该代全部部为越冬型。
  梨木虱的发生与温度和降雨有密切关系,在高温干旱的季节或年份发生较重。反之,雨水多、气温低,则发生轻。
  梨木虱的天敌很多,据观察主要有花镜、中华草岭、瓢虫、蓟马、寄生蜂和肉食性螨等。其中以瓢虫的抑制作用最大。
  四、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防治梨木虱应重点放在前期,抓关键期,并树立全年性综合防治的观念。采用农业、物理、生物和化学等防治措施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有效的控制,使其为害程度降到最低。
  (一)农业防治 早春秋末清洁果园,刮树皮结合施基肥,将落叶、杂草清理集中,同肥料一起深埋;秋末灌冻水等措施,可有效地消灭越冬成虫,同时对越冬的梨小食心虫、黄粉蚜等害虫也起到杀灭作用。
  (二)人工物理防治 在梨木虱第2代若虫期,大约5月底6月初,集中3&4天的时间,对树头、背上、外围等部位未停止生长的新梢摘去顶部5-6片叶以上未展开的部分,并立即深埋。此时梨木虱不但世代整齐,而且梨树果台副梢基本上停止生长,正是摘心的最佳期。据统计,这个时期35.2%-98,7%未停止生长的新梢上有梨木虱,95%以上的梨木虱都集中在这个部位。此时摘梢与常规的药剂防治效果相比,相当于用药2-3遍。
  (三)生物防治 在6-7月份,正常情况下可不施药剂,依靠麦田迁回来的角纹瓢虫及花蝽等天敌可控制梨木虱的种群数量。对第三代梨木虱的为害,即使施药,也要选择对天敌益虫无毒害作用的药物,以充分发挥灭敌的作用。
  (四)化学防治 应掌握在各代若虫初孵化尚未大量产生粘液以前,及时用药进行防治。
  1、越冬成虫出蛰盛期用药 一般在鸭梨花吐白期(本地约在3月中旬),越冬成虫为出蛰盛期,正好是第一代卵出现的初期,这是药剂防治的最有利时机。此时,叶片尚未形成,成虫暴露在枝条上,用药及时准确可达到彻底防治的目的。用药时应选择晴朗天气的上午,对树体地上部分的茎、干、枝、芽重喷不受温度影响主杀成虫的药剂,如 5%高效氯氰菊酯2000倍液,或2.5%澳氰菊酯2500倍液,效果显著。对于上年梨木虱为害严重、基数大的梨树,可在一周后再喷一次,选择既杀成虫又杀卵的药剂,如300倍的保得,或5%来福灵3500倍液,或50%对硫磷1500倍液。
  2、第一代若虫发生期
------分隔线----------------------------梨木虱的生活特点与防治对策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梨木虱的生活特点与防治对策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梨木虱防治方法
梨木虱防治方法
夏季梨木虱(黄绿色)
春季出蛰的越冬梨木虱(灰褐色)
梨木虱产卵
梨木虱若虫
梨木虱危害
   随着梨树面积的不断扩大,原为次要害虫的中国梨木虱(俗称梨木虱),其危害也逐年加重,并上升为主要害虫,如何有效地遏制中国梨木虱危害,已成为梨农急需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一、梨木虱介绍:
   又名梨虱子。以成虫与若虫吸食梨芽、叶及嫩梢汁液,以若虫为害为主。叶片受害后发生褐色枯斑,严重时全叶变褐,引起早期落叶。若虫分泌大量粘液,诱发煤污病。新梢被害后发育不良。果实受害后果面呈烟污状,影响外观品质。梨木虱的为害使树势削弱,当年产量受损,花芽分化受阻,给来年产量造成极大的损失。
   二、梨木虱的为害症状:
   1、梨木虱以成虫和若虫刺吸汁液,主要危害叶片,亦可危害芽、花蕾、果实和嫩枝。受害叶片叶脉扭曲,叶面皱缩,产生枯斑,逐渐变黑,严重时导致落叶。成虫在不同时期产卵的部位不同。越冬代成虫将卵产在1-2年生枝条的叶痕处,待发芽、开花后有利于初孵幼虫就近取食。
   2、若虫喜欢在叶柄和叶丛基部(前期)、卷叶内、叶果粘贴处、果袋内、密闭果园的叶背面和其他阴暗处为害。在梨木虱若虫孵化后1-2天就从尾部分泌出一种无色透明的线状蜡质物,随即又分泌一种无色透明的粘稠液体附着在其周围,以后粘液逐渐增加而将若虫包埋。若虫只有在蜕皮时才爬出粘液,蜕皮后继续产生分泌物,使分泌物大量堆积,到一定程度后从叶上滴落到下部的叶、果或地面上,常造成叶片粘连,并诱发煤烟病,污染叶片和果实,影响光合作用;新梢受害后,生长萎缩,树势衰弱,影响花芽分化,这不仅严重影响梨树产量的提高,也导致果品品质和商品价值的降低。
   三、梨木虱的形状:
   1、成虫:似蝉形,分冬型和夏型两种。冬型体长3.0mm左右,体灰褐色;有黑色斑纹,前翅后缘区有明显褐斑。夏型体长2.5~2.7mm左右,体色多为淡黄绿色,翅上无斑纹。
   2、卵:长0.6-0.7毫米,长椭圆型,一端尖细,连接一根长细柄;一端钝圆,有刺状突起,固着于植物表面。冬型成虫早春产卵为黄色,夏型成虫夏季产卵为乳白色。
   3、若虫:体扁圆型。初孵若虫体型小,似针尖,活跃,爬行快。第1代初孵若虫体色淡黄,复眼红色。夏季各代初孵若虫为乳白色,若虫稍大以后即转为绿色,但晚秋末代老若虫为褐色。若虫经四次蜕皮羽化为成虫。2龄若虫最活跃爬行最快。3龄若虫翅芽增大呈褐色,突出在两侧。
   四、梨木虱的发生规律与习性:
   梨木虱的发生与温度和降雨有密切关系,在高温干旱的季节或年份发生较重。反之,雨水多、气温低,则发生轻。 
   在东北地区1年发生3~5代,以冬型成虫在落叶、杂草、土石缝隙及树皮缝内越冬,在早春4月份出蛰,花芽鳞片露白为出其不意出蛰盛期,在梨树发芽前即开始产卵十枝叶痕处,发芽展叶期将卯产十幼嫩组织茸毛内叶缘锯齿间、叶片主脉沟内等处。落花60%时是第1代梨木虱卵孵化盛期,落花90%时,孵基本都孵出若虫。若虫多群集为害,在果园内及树冠间均为聚集型分布。若虫有分泌粘液的习性,在粘液中生活、取食及为害。直接为害盛期为6~7月份,因各代重叠交错,可为害到8月份,雨季到来,由于梨木虱分泌的教液招致杂菌,在相对湿度大于65%时,发生霉变。致使叶片产生褐斑并坏死,造成严重间接为害,引起早期落叶。
   五、梨木虱的防治方法:
   1、彻底清除树的枯枝落叶杂草,刮老树皮、严冬浇冻水,消灭越冬成虫。
   2、梨木虱除第l代若虫较整齐外,各代有世代重叠现象,成虫、若虫、卵同时存在,且若虫常淹没于其分泌的粘液内,或潜人蚜虫危害的卷叶内,药剂往往难以接触虫体,给防治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欲想有效地防治中国梨木虱,必须抓住两个防治有利时期,适时用药防治。这两个有利时期,即为越冬成虫出蛰盛期(鳞片露白至鳞片脱落之间)和第1代卵孵化盛期(落花90%时,孵基本都孵出若虫)。
   *六、粘液形成后用药:
   进入6月下旬,如果前期梨木虱控制得好,这一年的梨木虱为害基本上就被控制住了,以后可不作为防治的重点,在防治梨小食心虫、红蜘蛛等害虫的同时兼治即可。如果控制的不好,梨木虱各种虫态都有,世代重叠,叶片的粘液较多,给防治造成困难,此时可采用下述方法进行防治。
   1、烟草石灰水法:
   其用量配方是:烟草3份,生石灰1份,水60份。先用10份开水浸泡1份烟叶于盆中并加盖,待水温不烫时用手搓揉烟叶,然后把烟叶捞出,放在另外10份水中继续搓揉烟叶,重复上面操作2-3次,以没有较浓叶汁为止。另外用10份水把1份生石灰配成石灰乳,用粗布过滤除渣,喷施前将烟叶水倒入石灰乳中,并加足水量搅拌均匀,即成烟草石灰水,经施用验证,烟草石灰水杀虫率达95%以上。
   2、草木灰浸提液加喷杀虫剂
   草木灰浸提液的制法是:先将1份草木灰放在15份水中,并搅拌,使草木灰充分溶解(一般15分钟左右)。然后滤去灰渣,配成3%草木炭浸提液。该液为碱性,梨木虱粘液呈酸性,二者中和反应,经3~4小时之后,粘液便被全部溶解,梨木虱虫体暴露出来,接着喷施兼杀梨木虱成虫、若虫和卵的复配药剂,可比不喷草木灰液单喷药剂的效果提高37.5%。而且草木灰中含有以钾为主的多种矿质营养,能使梨果表面洁净、光亮、果点小、可溶性固形物提高0.5,可谓一举两得。  
   3、洗衣粉加杀虫剂
   在没有草木灰的情况下,可在用药前喷5000倍的碱性洗衣粉来冲洗和溶解叶片的粘液,经3~4小时之后再喷药,还可把中性洗衣粉或害立平增效剂直接加入药剂中一起喷施,效果也很显著。
   4、雨后用药
   7月份以后,各地降雨相对增多,抓住降雨之后的有利时机,及时用药,可明显提高防治效果。
南果梨网 .cn
辽宁敞亮人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石海龙
地址:辽宁省海城市&电话/微信:&&QQ:
辽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梨木虱防治最佳时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