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水肿伴颅内慢性闭塞再开通出血意识障碍慢性肺部疾病时禁用什么药物

一列列车行驶在北京居庸关长城附近盛开的山桃花海中。
上了年纪的大爷大妈准点前来,早出晚归,堪比上下班。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1.慢性肺心病患者提示右心功能不全的主要体征是
  A.双下肢水肿
  B.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C.心脏向左扩大
  D.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P2)亢进
  E.肝大,触痛阳性
  答案:B
  解析:由于慢性肺心病肺部病变引起的肺血管床减少及缺氧致肺动脉痉挛、血管重塑,导致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厚扩大,最终发生右心功能不全。右心功能不全的体征包括:1、水肿,首选出现在身体最低垂部位,常为对称性可压陷性。2、颈静脉征:颈静脉搏动增强、充盈、怒张是主要体征,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更具特征性。故本题选B。3、肝脏肿大,因淤血肿大常伴压痛。4、心脏体征,右心室扩大而出现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反流性杂音。A、E非主要体征故不选。C、D不是右心功能不全的体征。
  2.引起左室后负荷增高的主要因素是
  A.肺循环高压
  B.体循环高压
  C.回心血量增加
  D.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E.红细胞压积增大
  答案:B
  解析:肺循环高压可使右心室的后负荷即压力负荷增加。故不选A。体循环高压可使左心室收缩期射血阻力增加,所以左心室后负荷增加。故选B。回心血量增加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引起血液反流,造成容量负荷即前负荷增加。故不选CD。红细胞压积增大即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容积的比值增大,可为血液浓缩引起。故不选E。
  3.洋地黄中毒的心电图变化最常表现为
  A.室性期前收缩
  B.ST-T呈鱼钩样改变
  C.Q-T间期缩短
  D.心房颤动
  E.房室传导阻滞
  答案:A
  解析:洋地黄中毒的心电图表现:最常见者为室性期前收缩,多表现为二联率,非阵发性交界区心动过速,房性期前收缩,心房颤动及房室传导阻滞。故选A。不选CDE。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又伴有传导阻滞是洋地黄中度的特征表现。洋地黄可引起心电图ST-T改变,但不能据此诊断洋地黄中毒。故不选B。
  4.不是由于容量负荷过重所致心力衰竭的疾病是
  A.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B.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C.二尖瓣关闭不全
  D.室间隔缺损
  E.动静脉瘘
  答案:E
  解析:心脏负荷过重包括压力负荷(后负荷)过重和容量负荷(前负荷)过重。心脏容量负荷过重见于以下两种情况:1)心脏瓣膜关闭不全,血液返流。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等;2)左、右心或动静脉分流性先天性心血管病如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此外,伴有全身血容量增多或循环血量增多的疾病如慢性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心脏的容量负荷也必然增加。所以选项A、B、C和D所致的心力衰竭是由于容量负荷过重造成的。动静脉瘘引起的心脏病是由于心排出量减低,不能满足高水平的代谢要求,属于高排出量性心力衰竭。故根据题意此题选E。
  5.右心衰竭体循环瘀血的表现是
  A.端坐呼吸
  B.心原性哮喘
  C.劳力性呼吸困难
  D.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
  E.肝颈返流征阳性
  答案:E
  解析:右心衰竭体循环淤血时,会有水肿、颈静脉征,肝脏肿大和心脏体征。其中的颈静脉征包括颈动脉搏动增强、充盈、怒张是右心衰的主要体征,肝颈静脉返流征阳性则更具有象征性。故此题选E正确。而端坐呼吸、心原性哮喘、劳力性呼吸困难和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属于左心衰竭的症状。
  6.洋地黄中毒所致的室性心动过速忌用
  A.利多卡因
  B.普罗帕酮
  C.苯妥英钠
  D.氯化钾
  E.直流电复律
  答案:E
  解析:下列情况不适于或需延期电复律,1)病情危险且不稳定,例如严重的心功能不全或风湿活动,严重电解质紊乱和酸碱不平衡;2)心房颤动发生前心室率缓慢,疑诊病窦综合症或心室率可用药物控制,尤其是老年患者;3)洋地黄中毒引起的房颤;4)不能耐受预防复发的药物。所以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室速,不宜用电复律,应给予药物治疗。故此题选E。
  7.慢性心力衰竭时推荐使用的β-受体阻断剂是
  A.所有已上市的β-受体阻断剂
  B.美托洛尔
  C.阿替洛尔
  D.普萘洛尔
  E.吲哚洛尔
  答案:B
  解析:心力衰竭时心脏的代偿机制虽然在早期能维持心脏排血功能,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将对心肌产生有害的影响,加速患者的死亡。代偿机制中交感神经兴奋性的增强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β受体阻断剂可对抗这一效应。为此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少学者在严密观察下审慎的进行了β受体阻断剂治疗心衰的临床验证,其中一项较大规模的临床试验应用美托洛尔治疗缺血性或非缺血性心肌病心衰,与对照组相比其结果证实患者不仅可以耐受用药,还可明显提高运动耐量降低死亡率。故本题选B。
  8.对未经治疗的患者,以下检查项目,哪项结果正常时最有助于排除心力衰竭
  A.心电图
  B.胸部X线检查
  C.冠状动脉造影
  D.血浆利钠肽水平
  E.血浆肌钙蛋白水平
  答案:B
  解析:X线可显示心影大小及外形,为心脏病的病因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根据心脏扩大的程度和动态改变也间接反映心脏功能状态,所以如果X线表现正常,则可基本排除心力衰竭。超声心动图比X线更准确,但选项中只有X线检查,故本题选B。
  9.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症状加重的最常见诱因是
  A.过度劳累
  B.摄入液体过多
  C.心肌缺血
  D.室性期前收缩
  E.呼吸道感染
  答案:E
  解析:心力衰竭患者症状加重的诱因包括过度劳累或情绪激动,摄入液体过多,心律失常,呼吸道感染,治疗不当和原有心脏病变加重或并发其它疾病,其中最常见的诱因为呼吸道感染,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选项E。
  10.改善急性左心衰竭症状最有效的药物是
  A.利尿剂
  B.洋地黄
  C.钙离子拮抗剂
  D.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
  E.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答案:A
  解析:急性左心衰竭时先取患者坐位,吸氧,给吗啡镇静,并给快速利尿以缓解肺水肿,同时给血管扩张剂和洋地黄类药物,急性左心衰竭的症状主要为急性肺水肿,故改善急性左心衰竭症状最有效的药物是利尿剂,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选项A。
  11.急性肺水肿抢救时不宜选用
  A.依那普利
  B.吗啡
  C.呋塞米
  D.硝普钠
  E.氨茶碱
  答案:A
  解析:抢救措施:(1)病人取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2)高流量氧气吸入(10-20ml/min纯氧鼻管吸入)。(3)吗啡,仍是治疗急性肺水肿极为有效的药物。但是肺水肿伴有颅内出血、神志障碍、慢性肺部疾病时禁用吗啡。(4)快速利尿,呋塞米20-40mg静注,于2min内推完。(5)四肢轮流结扎降低前负荷。(6)血管扩张剂可选用硝普钠或硝酸甘油静滴。(7)强心甙,适用于有心房颤动伴快速心室率或已知有心脏增大伴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者。禁用于重度二尖瓣狭窄伴窦性心律者。(8)氨茶碱,对解除支气管痉挛特别有效。心原性哮喘与支气管哮喘不易鉴别时亦可应用。依那普利为ACEI类药物,不用来治疗急性肺水肿,故答案选A。
  12.男性,72岁,因持续性胸痛6小时入院,查体双肺底有少量湿簦锒衔毙孕募」K馈8没颊咝墓δ芊旨段
  A.NYHA分级Ⅲ级
  B.NYHA分级Ⅳ级
  C.NYHA分级n级
  D.Killip分级H级
  E.Killip分级m级
  答案:D
  解析: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心力衰竭称为泵衰竭,按Killip分级可分为:Ⅰ级尚无明显心力衰竭;Ⅱ级有左心衰竭,肺部&50%,Ⅲ级有急性肺水肿,全肺大、小、干、湿簦艏队行脑葱孕菘说炔煌潭然蚪锥蔚难鞫ρП浠时咎庋D,选项A、B、C、E均不正确。
  13.男性,20岁,活动后心悸气急2月。检查发现肝大,质地中等,表面平滑、有压痛,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下肢压陷性水肿。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肝硬化腹水
  B.肝癌伴腹水
  C.肝结核伴结核性腹膜炎
  D.肾病综合征伴腹水
  E.右心衰竭、肝淤血伴腹水
  答案:E
  解析:右心衰竭以体静脉淤血的表现为主,症状有:消化道症状(胃肠道及肝淤血引起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是右心衰最常见的症状);劳力性呼吸困难。体征:1.水肿特征为首先出现于身体最低垂的部位,常为对称性可压陷性。2.颈静脉征颈静脉搏动增强、充盈、怒张是右心衰的主要体征,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则更具特征性。3.肝脏肿大常伴压痛4.心脏体征可有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反流性杂音。故答案选E。
  14.风心病患者,突发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血压120/80mmHg,心率140次/分,心律绝对不齐。首选药物是
  A.普罗帕酮(心律平)
  B.利多卡因
  C.毛花甙丙(西地兰)
  D.可拉明
  E.胺碘酮
  答案:C
  解析:根据题中患者的临床表现,可以考虑患者并发了急性左心衰,故考虑首选药物为洋地黄类强心药,所以选择西地兰。故此题选C正确。
  15.心脏骤停的病理生理机制最常见的是
  A.心室颤动
  B.室性心动过速
  C.电机械分离
  D.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E.心室停顿
  答案:A
  解析: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心脏骤停的病理生理机制最常见为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室颤和室速),其次为缓慢性心律失常或心室停顿,较少见的是无脉性电活动(电机械分离)。故本题选A。不选BCDE。
  16.心脏性猝死最主要的病因是
  A.二尖瓣脱垂
  B.心肌病
  C.主动脉瓣狭窄
  D.冠心病及其并发症
  E.急性心肌炎
  答案:D
  解析:心脏性猝死是指急性症状发作后1小时内发生的以意识骤然丧失为特征的由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心脏性猝死中约80%由冠心病及其并发症引起,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选项D。
  17.心室颤动引起阿斯综合症时,最有效的抢救方法是
  A.静脉注射利多卡因
  B.皮下注射肾上腺素
  C.植入心脏起搏器
  D.非同步电击复律
  E.口对口人工呼吸
  答案:D
  解析:心室颤动是心脏骤停时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及时的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虽可维持心脑功能,但极少能将室颤转为正常心律,中止室颤最好的方法为非同步电击复律,故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18.心脏性猝死最主要的病因是
  A.二尖瓣脱垂
  B.心肌病
  C.主动脉瓣狭窄
  D.冠心病及其并发症
  E.急性心肌炎
  答案:E
  解析:心脏性猝死是指急性症状发作后1小时内发生的以意识骤然丧失为特征的、由心脏原因引起的死亡。绝大多数的心脏性猝死发生在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约80%由冠心病及其并发症引起,各种心肌病引起心脏性猝死约占5%-15%,是冠心病易患年龄前心脏性猝死的主要原因,故该题选D,选项A、B、C、E均不正确。
  19.合并冠状动脉痉挛性心绞痛的高血压患者宜首选
  A.β受体阻滞剂
  B.利尿剂
  C.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D.钙通道阻滞剂
  E.α受体阻滞剂
  答案:D
  解析:高血压合并稳定性心绞痛应选择β受体阻滞剂和长效钙通道阻滞剂;发生过心肌梗死患者应选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可使血管发生痉挛,所以当合并冠状动脉痉挛时不可使用,故答案选D。
  20.关于血管紧张素Ⅱ对肾小球入球及出球小动脉的收缩作用,正确的是
  A.对入球小动脉的收缩作用大于出球小动脉
  B.对入球小动脉的收缩作用小于出球小动脉
  C.对入球小动脉的收缩作用等于出球小动脉
  D.对入球小动脉无收缩作用
  E.对出球小动脉无收缩作用
  答案:B
  解析:实验证明,出球小动脉对血管紧张素Ⅱ的敏感性较高,在血管紧张素Ⅱ浓度较低时,主要引起出球小动脉收缩。血管紧张素Ⅱ浓度较高时,入球小动脉也明显收缩,使GRF降低。故答案选B。
  21.属于α受体阻滞剂的降压药是
  A.卡托普利
  B.硝苯地平
  C.维拉帕米
  D.阿替洛尔
  E.哌唑嗪
  答案:E
  解析:常用降压药可归纳为五大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还包括α受体阻滞剂(哌唑嗪、特拉唑嗪、多沙唑嗪),其副作用多,目前只用于复方制剂或联合治疗。故E正确。A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B为高通道阻滞剂,C为抗心律失常药,D为β受体阻滞剂。故本题选A。
  22.妊娠患者最不宜选用的降压药为
  A.利尿剂
  B.α受体阻滞剂
  C.β受体阻滞剂
  D.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
  E.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答案:E
  解析: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降压机理如下:①抑制循环中RAS;②抑制组织中的RAS;③减少神经末稍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④减少内皮细胞形成内皮素;⑤增加缓激肽和扩血管性前列腺素的形成;⑥醛固酮分泌减少和/或肾血流量增加,以减少钠潴留。副作用有一时性蛋白尿、高血钾、窦性心动过缓、头痛、血管神经性水肿、刺激性干咳、过敏、男性乳房发育及畸胎。妊娠高血压绝对禁用ACEI,因可使胎儿畸形。所以育龄妇女尽量慎用。ABCD虽为降压药但可用于妊娠妇女,故答案选E。
  23.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压控制的目标值是
  A.130/80mmHg
  B.&130/85mmHg
  C.&135/85mmHg
  D.<140/90mmHg
  E.&150/90mmHg
  答案:A
  解析:在糖尿病患者群中,高血压的发病率是正常人群的1.5~3倍。糖尿病与高血压并存相当常见,是患者发生动脉硬化和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将大大增加冠心病、脑卒中和微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性。糖尿病患者需积极控制血压,血压的降低比血糖的降低在心血管事件方面更重要。降压治疗可延缓或阻止肾功能损害进展,延长寿命。在糖尿病患者中降压治疗不仅减少大血管并发症,而且显著减少微血管并发症。对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须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即能维持主要脏器的灌注压就可,这样可加强抗肾病的疗效。
  24.男性,40岁,陈旧性心肌梗死3年,高血压病史4年,体检:BP150/95mmHg,心率90次/分,降压治疗宜首选
  A.α受体阻滞剂
  B.β受体阻滞剂
  C.利尿剂
  D.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
  E.神经节阻断剂
  答案:B
  解析:高血压合并稳定性心绞痛的降压治疗,应选择β受体阻滞剂和长效钙拮抗剂;发生过心肌梗死者应选择ACEI和β受体阻滞剂,预防心室重构。尽可能选用长效制剂,减少血压波动,控制24小时血压,尤其是清晨血压。故答案选B。
  25.女,34岁,血压210/130mmHg,下列哪项可以作为肾血管性高血压的主要诊断依据
  A.无高血压家族史
  B.右上腹连续性高调血管杂音
  C.近期发生的高血压
  D.血浆肾素水平增高
  E.氮质血症
  答案:B
  解析:进展迅速或突然加重的高血压,应怀疑肾血管性高血压。本症大多有舒张压中、重度升高,体检时上腹部或背部肋脊角处可闻及血管杂音。大剂量快速静脉肾盂造影、多普勒超声、放射性核素肾图有助于诊断。分侧肾静脉肾素活性测定可预测手术治疗效果。
  26.下列各项临床表现中最不支持心绞痛诊断的是
  A.疼痛多在睡眠中发生
  D.含服硝酸甘油,疼痛在3~5分钟内缓解
  C.疼痛在劳累时发生,运动、情绪激动可诱发
  D.反复出现的局限性心前区刺痛,每次持续仅2~3秒
  E.疼痛常在休息时发生,持续可达30分钟以上
  答案:D
  解析:心绞痛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疼痛的特点:部位在胸骨后可波及心前区,界限不清楚。疼痛常为压迫、发闷,也可有烧灼感。疼痛在劳累时发生,运动、情绪激动可诱发。在睡眠中发生提示与晨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等昼夜节律变化有。含服硝酸甘油,疼痛在几分钟内缓解。故不选ABC。不稳定型心绞痛可在休息时发作,持续时间可&20分钟。故不选E。心脏神经症患者可有短暂的几秒钟刺痛或持久的隐痛,疼痛部位躲在左胸乳房下心尖部附近,或经常变动。故选D。
  27.Q波型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特征为
  A.宽而深的Q波,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T波倒置
  B.宽而深的Q波,ST段降低,T波抬高
  C.宽而深的Q波,ST段降低,T波倒置
  D.浅而宽的Q波,ST段降低,T波抬高
  E.浅而宽的Q波,ST段抬高,T波倒置
  答案:A
  解析:Q波型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特征:1、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上型,在面向坏死区周围心肌损伤区的导联上出现。2、宽而深的Q波,在面向透壁心肌坏死区的导联上出现。3、T波倒置,在面向损伤区周围心肌缺血区的导联上出现。故选A。其他选项均不符。
  28.最易引起房室传导阻滞的是
  A.前壁心肌梗死
  B.下壁心肌梗死
  C.侧壁心肌梗死
  D.后壁心肌梗死
  E.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答案:B
  解析:前壁心肌梗塞易发生束支传导阻滞,以室性心律失常为主。故不选AE。下壁心肌梗塞时,常累及心脏传导系统,引起窦性缓慢性心律失常及房室传导阻滞,重时可导致阿斯发作。故选B。后壁较少引起心律失常,故不选。室上性心律失常多见于心房梗塞。
  29.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最常用的溶栓剂是
  A.肝素
  B.尿激酶
  C.去纤酶
  D.蝮蛇抗栓酶
  E.阿司匹林
  答案:B
  解析: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疗法中,常用的溶栓药物为1、尿激酶。2、链激酶,应注意寒战、发热等过敏反应。3、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用此药前先用肝素静脉注射,用药后继续以肝素持续静脉滴注,以后改为皮下注射,连用3-5天。故选B,不选A。阿司匹林为抗血小板药物,故不选E。去纤酶是由蛇毒中提取的,具有显著抗凝血和增强纤溶系统活性作用。蝮蛇抗栓酶是由蛇岛蝮蛇分离出来的,其主要成分为精氨酸酯酶,有类血浆素样凝血酶活性。CD不是常用药。
  30.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表现的主要鉴别点是
  A.疼痛部位
  B.疼痛性质
  C.疼痛程度
  D.疼痛放射部位
  E.疼痛持续时间
  答案:E
  解析:心绞痛与心肌梗死的疼痛的鉴别,疼痛的部位相同,疼痛的性质相似,疼痛的程度
  心肌梗死更剧烈,疼痛放射的部位相同,心绞痛疼痛持续的时间短,15分钟以内。心肌梗死疼痛的时间较长,数小时或1~2天。故疼痛的持续时间是二者的主要鉴别点。
  31.心脏性猝死最主要的病因是
  A.二尖瓣脱垂
  B.心肌病
  C.主动脉瓣狭窄
  D.冠心病及其并发症
  E.急性心肌炎
  答案:D
  解析:心肌梗死时可有室颤,是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特别是入院前主要的死因。心肌梗死的并发症中,心脏破裂,少见,常在起病1周内出现,多为心室游离壁破裂,造成心包积血引起急性心脏压塞而猝死。故本题选D。
  32.急性心肌梗死,其闭塞的冠状动脉最常见的是
  A.左冠状动脉回旋支
  B.右冠状动脉
  C.左冠状动脉主干
  D.右冠状动脉加左冠状动脉回旋支
  E.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答案:E
  解析:绝大多数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内可见在粥样斑块的基础上有血栓形成使管腔闭塞。冠状动脉病变时,有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闭塞,右冠状动脉闭塞,左冠状动脉回旋支闭塞,左冠状动脉主干闭塞,其中以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为最常见,故本题选E。
  33.心肌梗死24小时内并发急性左心衰竭时,最不宜应用
  A.吗啡
  B.洋地黄
  C.利尿剂
  D.硝酸甘油
  E.多巴酚丁胺
  答案:B
  解析:急性左心衰竭时先取患者坐位,吸氧,给吗啡镇静,并给快速利尿以缓解肺水肿,同时给血管扩张剂和洋地黄类药物,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在急性期24小时内不宜用洋地黄类药物,故本题答案为选项B。
  34.不属于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的是
  A.吸烟
  B.高血压
  C.酗酒
  D.年龄
  E.高胆固醇血症
  答案:C
  解析: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1.年龄、性别2.血脂异常,高胆固醇血症3.高血压4.吸烟5.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次要危险因素有肥胖;从事体力活动少,脑力活动紧张,经常有工作紧迫感者;西方的饮食方式;遗传因素;性情急躁、好胜心强,不善于劳力结合的A型性格者。而酗酒并不是冠心病的主要因素,少量饮酒可软化血管。故答案选C。
  35.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最早升高的血清心肌酶是
  A.肌酸磷酸激酶
  B.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
  C.乳酸脱氢酶
  D.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
  E.肌钙蛋白I
  答案:D
  解析: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在起病后4小时内增高,16-24小时达高峰,3-4天恢复正常。肌酸磷酸激酶、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三者在心肌梗死发病后6-10小时开始升高,按序分别于12小时、24小时及2-3天内达高峰,又分别于3-4天、3-6天及1-2周内回降至正常。肌钙蛋白I起病3-4小时后升高,11-24小时达高峰,7-10天降至正常。故答案选D。
  36.Killip分级,心功能Ⅲ级指
  A.未闻及肺部艉偷谌囊
  B.肺部有簦舻姆段∮1/2肺野
  C.肺部有簦舻姆段Т笥1/2肺野(肺水肿)
  D.肺部可闻及散在的哮鸣音
  E.血压&70/40mmHg
  答案:C
  考点:Killip分级(2005)
  解析:Killip分级:Ⅰ级尚无明显心力衰竭;Ⅱ级有左心衰竭,肺部&50%肺野;Ⅲ级有急性肺水肿,全肺大、小、干、湿簦虎粲行脑葱孕菘说炔煌潭然蚪锥蔚难鞫ρП浠9蚀鸢秆C。
  37.大部分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是
  A.冠状动脉内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血栓形成
  B.冠状动脉痉挛,血栓形成
  C.动脉粥样斑块逐渐进展直至完全阻塞冠状动脉管腔
  D.冠状动脉炎,血栓形成
  E.冠状动脉栓塞,继发血栓形成
  答案:A
  解析:急性心梗的基本病因是冠脉粥样硬化,造成一支或多支血管官腔狭窄和心肌血供不足,而侧支循环未充分建立。在此基础上,一旦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达1小时以上,即可发生心梗。绝大多数的心梗是由于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破溃,继而出血和官腔内血栓形成,而使官腔闭塞。故本题选A。
  38.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滴注硝酸甘油的起始剂量是(μg/min)
  A.10~20
  B.30~40
  C.50~70
  D.80~90
  E.100~200
  答案:E
  解析:硝酸甘油0.3mg或硝酸异山梨酯5-10mg舌下含服或静注,以10μg/min开始,每3-5分钟增加10μg/min。静脉持续滴注硝酸甘油(硝酸甘油50~l00mg加入250ml液体中)的起始剂量为10~150μg/min,每5~10分钟增加5~10μg/min,直至达到最佳的血液动力学效应。小剂量的硝酸甘油(30~40μg/min)主要扩张静脉,大剂量者(150~500μg/min)引起动脉扩张。用药时间持续超过24小时可能产生耐药性。故该题目选E。
  39.与心肌梗死相关的室壁瘤主要发生于
  A.左心室
  B.左心房
  C.室间隔
  D.右心室
  E.右心房
  答案:A
  解析:与心肌梗死相关的室壁瘤主要发生于左心室。左心室心肌梗死后,心室壁心肌全层坏死,约10~38%的病例坏死的心肌逐渐被纤维疤痕组织所替代,形成室壁瘤。故本题答案是A。
  40.最容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的是
  A.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B.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C.急性高侧壁心肌梗死
  D.急性后壁心肌梗死
  E.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答案:E
  解析:房室传导阻滞是指冲动在房室传导过程中受到阻滞。是心律失常的一种。心律失常可分为快速心律失常和缓慢心律失常两类。快速心律失常中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尤其是室性期前收缩。室上性心律失常包括房性早搏、室上性心动过速、房扑、房颤,室上性心律失常被认为可能是心力衰竭的表现之一,或心房梗死及心电不稳定等原因所致。缓慢性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缓、窦房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多伴发于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故本题选E),这种房室传导阻滞部位常在希氏束以上,常为可逆的。10%~20%的AMI患者合并有束支传导阻滞,严重时亦可引起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阻滞部位常位于希氏束以下,常为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引起,多为不可逆的,可进展发生猝死。总之,前壁心梗常易引起快速性心律失常,下壁心梗易引起缓慢性心律失常。故本题答案是A。
  41.有关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损伤标记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肌红蛋白起病后2小时内升高,12小时内达到高峰,24~48小时恢复正常
  B.肌钙蛋白起病后6小时内升高,5~6天恢复正常
  C.CK-MB起病后4小时内增高,16~24小时达高峰,3~4天恢复正常
  D.AST在起病6~10小时开始升高,3~6天恢复正常
  E.LDH在起病6~10小时后升高,1~2周内恢复正常
  答案:B
  解析:肌红蛋白(Mb)、心肌肌钙蛋白(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急性心肌梗死时,心肌肌钙蛋白cTnT和cTnI,在心肌梗死后(3~6h)血中浓度很快升高,cTnI与11~14小时达到高峰,7~10天降至正常,cTnT与24~28小时达到高峰,10~14天恢复正常,故B是错的,其余选项都是对的。故本题答案是B。
  42.男,48岁,发作性胸痛一月,每次发作含硝酸甘油后缓解,考虑冠心病心绞痛。最常用的检查方法是
  A.心脏X线摄片
  B.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
  C.放射性核素检查
  D.动态心电图
  E.超声心动图
  答案:B
  解析:心电图是发现心肌缺血,诊断心绞痛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其中心电图负荷试验最常用的是运动负荷试验。动态心电图较耗时。心脏X线检查可无异常发现。放射性核素检查可显示心肌梗死后瘢痕区与运动后缺血区。超声心动图可检测到缺血区心室壁的运动异常。故此题选B正确。
  43.急性心梗第3周出现发热和心包摩擦音,血沉30mm/h,血白细胞6.1&109/L,中性粒细胞55%,可能是
  A.急性心梗的反应性心包炎
  B.心脏破裂
  C.急性心梗后综合征
  D.伴发病毒性心包炎
  E.室壁瘤
  答案:C
  解析:急性心梗的并发症包括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心脏破裂,栓塞,心室壁瘤和心肌梗死后综合征。其中心肌梗死后综合征表现为心包炎,胸膜炎或肺炎,有发热,胸痛等症状,与题干的症状相符,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选项C。
  44.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疑有早期心源性休克末梢循环改变,血压90/70mmHg,尿比重1.016,中心静脉压13cmH2O。治疗时应首选
  A.肾上腺素
  B.低分子右旋糖酐
  C.西地兰
  D.硝普钠
  E.心痛定
  答案:B
  解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疑有早期心源性休克末梢循环改变时,原因为心肌广泛坏死,心排血量急剧下降,及神经反射引起的周围血管扩张,治疗主要为补充血容量,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选项B。
  45.男性,58岁,6个月前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V1~V5导联ST段持续抬高3mm,近3个月偶于快跑时出现胸闷,持续1小时。体检:心界向左侧扩大,心尖搏动弥散。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心包炎
  B.心室膨胀瘤
  C.变异型心绞痛
  D.梗死后心绞痛
  E.急性心肌梗死
  答案:B
  解析:心肌梗死的并发症:①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②心脏破裂;③栓塞;④心室壁瘤,主要见于左心室,发生率5-20%。体格检查可见左侧心界扩大,心脏搏动范围较广,可有收缩期杂音。心电图ST段持续抬高。⑤心肌梗死后综合症。故答案选B。
  46.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A.草绿色链球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淋球菌
  D.肺炎球菌
  E.肠球菌
  答案:B
  解析:链球菌和葡萄球菌分别占自体瓣膜心内膜炎病原微生物的65%和25%,急性者,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少数由肺炎球菌,淋球菌,A族链球菌和流感杆菌引起,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选项B。
  47.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最重要方法是
  A.免疫学检查
  B.心电图检查
  C.X线检查
  D.血培养
  E.常规生化检查
  答案:D
  解析:阳性血培养对本病诊断有重要价值,凡有提示细菌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如发热伴有心脏尤其是主动脉关闭不全杂音,贫血,血尿,脾大,白细胞增高和伴或不伴栓塞时,血培养阳性,可诊断本病,故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48.女,28岁,发热半月,弛张热型,伴恶寒、关节痛。体检:皮肤瘀点、Osler结节,心脏有杂音,考虑为感染性心内膜炎。确诊的直接证据来自
  A.血液学检查
  B.X线和心电图检查
  C.超声心动图
  D.免疫学检查
  E.组织学和细菌学检查
  答案:E
  解析:感染性心内膜炎以发热为最常见症状,可有弛张性低热,有背痛和肌肉关节痛,急性者呈爆发性败血症过程,有高热寒战。80%-85%的患者可闻心脏杂音。血培养是诊断此病的最重要方法。故选E。其他选项均不是确诊的直接证据。故不选ABCD。
  49.女性患者,心脏联合瓣膜病10年,发热1月,体温为37.2~37.6℃,厌食,消瘦,贫血貌。确诊手段首选
  A.胸部X线
  B.血培养
  C.测定血红蛋白
  D.心肌酶检查
  E.测定血沉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中所述,“心脏联合瓣膜病10年,发热1月,体温为37.2~37.6℃,厌食,消瘦,贫血貌”,该患者在心脏瓣膜病的基础上,出现了感染症状,为确定感染细菌或病毒的具体类型,首选的检查手段是血培养。故本题选B。
  50.下列不属于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常见临床表现的是
  A.先有发热、然后出现心悸、胸闷
  B.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C.可合并各种心律失常
  D.常出现器质性心脏杂音
  E.心动过速与发热程度平行
  答案:E
  解析: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约半数发病前有病毒感染前驱症状,发热,全身倦怠感,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然后出现心悸、胸痛、呼吸困难、浮肿甚至Adams-Strokes综合征。体检可见与发热程度不平行的心动过速,各种心律失常,可听到第三心音或杂音。故选E。其他选项均是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常见临床表现,故不选。
  51.对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诊断最有意义的是
  A.心电图出现深而不宽的病理性Q波
  B.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有响亮的收缩期杂音
  C.用力后心前区闷痛及晕厥史
  D.超声心动图发现舒张期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厚度之比&1.3
  E.可闻第三心音及第四心音
  答案:D
  解析:对于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超声心动图是临床上主要的诊断手段,可显示室间隔的非对称性肥厚,舒张期室间隔的厚度与后壁之比≥1.3,间隔运动低下。有梗阻的病例可见室间隔流出道部分向左心室内突出、二尖瓣前叶在收缩期前移、左心室顺应性降低致舒张功能障碍等。故本题选D。
  52.扩张型心肌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
  A.充血性心力衰竭
  B.猝死
  C.栓塞
  D.食欲不振
  E.肺部感染
  答案:A
  解析: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表现,起病缓慢,多在临床症状明显时放就诊,如有气急、甚至端坐呼吸、浮肿、肝大等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时,始被确诊。主要体征为心脏扩大,常客听到第三心音或第四心音,心率快时呈奔马率。故此题选A正确。
  53.可使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心脏杂音减弱的药物是
  A.硝酸甘油
  B.地高辛
  C.异丙肾上腺素
  D.亚硝酸异戊酯
  E.普萘洛尔
  答案:E
  解析:目前,主张应用β受体阻滞剂及钙通道阻滞剂治疗。在所有选项中只有E普萘洛尔是β受体阻滞剂。本病应避免使用增强心肌收缩力的药物,如洋地黄等以及减轻心脏负荷的药物,以减少加重左室流出道梗阻。故本题选E。
  54.扩张型心肌病左、右心室同时衰竭时,与临床症状和体征最有关的因素是
  A.静脉回流增加
  B.肺淤血
  C.心排量减少
  D.心律失常
  E.心肌缺血
  答案:C
  解析:扩张型心肌病症状以充血性心力衰竭为主,其中以气急和浮肿为最常见。最初在劳动或劳累后气急,以后在轻度活动或休息时也有气急,或有夜间阵发性气急。由于心排血量低,患者常感乏力,故该题目选C。
  55.诊断心肌病最常用的辅助检查是
  A.心电图
  B.超声心动图
  C.冠状动脉造影
  D.心内膜心肌活检
  E.胸部X线检查
  答案:B
  解析:心肌病是一组以心肌病变为主的心脏病,临床表现主要有心脏扩大、心肌肥厚伴充盈受限、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猝死等。随着心肌病发病率的上升,对其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不仅对早期治疗,而且对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都具有重要意义。超声心动图的应用为心肌病的临床诊断以及各种治疗方法的探索提供了一条便捷的途径。心肌病患者超声心动图检查需要观察的指标主要有:左房室腔大小、左室收缩与舒张功能、右室腔大小、右室收缩功能及收缩压、二尖瓣及三尖瓣反流程度、心室同步运动和收缩储备功能等。故本题选B。
  56.男,42岁,劳累时心悸、气短2年,腹胀、尿少3天。心电图示心房颤动,心室率110次/分;胸部X线示心胸比值65%,肺瘀血。有助于该患者诊断的辅助检查是
  A.心电向量图
  B.超声心动图
  C.心导管检查
  D.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
  E.心脏核素检查
  答案:B
  解析: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与辅助检查(劳累时心悸、气短2年,腹胀、尿少3天。心电图示心房颤动,心室率110次/分;胸部X线示心胸比值65%,肺瘀血)可以初步考虑患者患有扩张型心肌病。超声心动图早期即可有心腔轻度扩大,后期心室均扩大,室壁运动普遍减弱,提示心肌收缩力下降。故此题选B正确。心导管检查早期近乎正常。心脏核素检查可见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用于辅助诊断心绞痛。
  57.男性,42岁,运动时胸闷1周。体检: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粗糙的喷射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出现病理性Q波。超声心动图示室间隔流出道部分向左心室内突出,二尖瓣前叶在收缩期向前方运动。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室间隔缺损
  B.风湿性主动脉瓣狭窄
  C.肥厚型心肌病
  D.急性心肌梗死
  E.劳力型心绞痛
  答案:C
  解析: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体格检查可有心脏轻度增大,能听到第四心音;在胸骨左缘第3-4肋间听到较粗糙的喷射性收缩期杂音;心尖部也常可听到收缩期杂音。心电图II、III、aVF导联可出现深而不宽的病理性Q波。超声心动图可见室间隔流出道部分向左心室内突出,二尖瓣前叶在收缩期向前移。故答案选C。
  58.女性,10岁,诊断为重症心肌炎,心脏听诊可能出现的特征性体征是
  A.开瓣音
  B.S2固定分裂
  C.钟摆律
  D.S1增强
  E.P2增强
  答案:C
  解析:心肌严重病变时,第一心音失去原有性质且明显减弱,第二心音也减弱,使得两心音极为相似,当心率增快时,收缩期与舒张期时限几乎相等,听诊类似钟摆,故称钟摆律,见于大面积急性心肌梗死和重症心肌炎,故本题选C;选项A.开瓣音见于二尖瓣狭窄且瓣膜尚柔软时,故不选;选项B.S2固定分裂见于先天性房间隔缺损,故不选;选项D.S1增强常见于二尖瓣狭窄,故不选;选项E.P2增强见于肺动脉高压,故不选。
  59.男性,36岁。近5个月于剧烈活动时常发生黑朦及短暂意识丧失。查体: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3/6级收缩期喷射样杂音。超声心动图示:舒张期室间隔厚度与左室后壁之比为1.6,最可能的诊断为
  A.急性心肌梗死
  B.原发性高血压
  C.主动脉瓣狭窄
  D.肥厚型心肌病
  E.先天性心脏病
  答案:D
  解析:肥厚性心肌病的特征为心室肌肥厚,典型者在左心室,以室间隔为甚,偶尔可呈同心性肥厚。左心室腔容积正常或减小。常见的体征为:①心浊音界向左扩大。②胸骨左缘下段心尖内侧可听到收缩中期或晚期喷射性杂音,向心尖而不向心底传播,可伴有收缩期震颤,见于有心室流出道梗阻的患者。约半数患者同时可听到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杂音。③第二音可呈反常分裂,是由于左心室喷血受阻,主动脉瓣延迟关闭所致。第三音常见于伴有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故结合该患者的体征及超声心动图所见,该患最可能的诊断是肥厚性心肌病,故本题答案是D。
  60.风湿性心瓣膜病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时,最支持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的是
  A.体温38.5℃
  B.胸痛并有胸膜摩擦音
  C.超声心动图显示有赘生物
  D.白细胞增高
  E.心电图ST-T改变
  答案:C
  解析:感染性心内膜炎指因细菌、真菌和其它微生物(如病毒、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等)直接感染而产生心瓣膜或心室壁内膜的炎症,有别于由于风湿热、类风湿、系统性红斑性狼疮等所致的非感染性心内膜炎。本病的基本病理变化为在心瓣膜表面附着由血小板、纤维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和感染病原体沉着而组成的赘生物。故超声心动图上发现赘生物的话,是最直接的证据了。故本题答案是C。
  61.下列不属于心包穿刺的指征是
  A.心脏压塞
  B.为证实心包积液的存在
  C.为明确心包积液的性质
  D.心包积脓
  E.心包内药物治疗
  答案:B
  解析:心包穿刺的主要指征是心脏压塞和未能明确病因的渗出性心包炎而证实心包积液的存在,可以用超声心动图,简单易行,迅速可靠,所以不属于心包穿刺的指征,故根据题意,此题选B。
  62.奇脉最常见于
  A.急性左心衰竭
  B.动脉导管未闭
  C.大量心包积液
  D.高血压病
  E.室间隔缺损
  答案:C
  解析:奇脉是指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系左室搏血量减少所致。当有心脏压塞或心包缩窄时,吸气时一方面由于右心舒张受限,回心血量减少而影响右心排血量,右心室排入肺循环的血量减少,另一方面由于肺循环受吸气时胸腔负压的影响,肺血管扩张。这些因素致使肺静脉回流入左心房血量减少,因而左室排血也减少,形成吸气时脉搏减弱,甚至不能触及。故本题选C。
  63.急性心包炎心包积液时最突出的症状是
  A.心前区疼痛
  B.发热
  C.呼吸困难
  D.声音嘶哑
  E.吞咽困难
  答案:C
  解析:呼吸困难是心包积液时最突出的症状,可能与支气管、肺受压及肺淤血有关。呼吸困难严重时,患者呈端坐呼吸,身躯前倾、呼吸前速、面色苍白,可有发绀。也可因压迫气管、食管而产生干咳、声音嘶哑及吞咽困难。此外尚可有发冷、发热、心前区或上腹部闷胀、乏力、烦躁等。故本题选C。
  64.奇脉见于
  A.右心功能不全
  B.二尖瓣狭窄
  C.高血压
  D.大量心包积液
  E.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答案:D
  解析:奇脉是指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系左室搏血量减少所致,常见于心脏压塞或心包缩窄时,故本题正确答案是选项D。
  65.下列哪项不是风湿性心包炎的表现
  A.心前区疼痛
  B.呼吸困难
  C.有心包摩擦音
  D.心音增强
  E.颈静脉怒张
  答案:D
  解析:风湿性心包炎的表现为心前区疼痛,心包摩擦音,呼吸困难,颈静脉怒张和心音低而遥远,并有心包叩击音,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选项D,其余四项都是风湿性心包炎的表现,故不选。
  66.Beck三联征是指
  A.血压突然下降,颈静脉显著怒张,心音低钝遥远
  B.血压突然下降,颈静脉显著怒张,心音增强
  C.血压突然下降,颈静脉显著塌陷,心音低钝遥远
  D.血压突然下降,颈静脉显著塌陷,心音增强
  E.血压突然升高,颈静脉显著怒张,心音低钝遥远
  答案:C
  解析:心包压塞时出现明显心动过速、血压下降、脉压变小和静脉压明显上升,如心排血量显著下降,可产生急性循环衰竭、休克等。如积液积聚较慢,可出现亚急性或慢性心脏压塞,表现为体循环静脉淤血、颈静脉怒张、静脉压升高、奇脉等。血压突然下降,颈静脉显著塌陷,心音低钝遥远,为Beck三联征,是心包压塞的特征。故答案选C。
  67.提示心包积液的体征是
  A.Musset征
  B.脉短绌
  C.Ewart征
  D.Roth斑
  E.Duroziez征
  答案:C
  解析:心脏浊音界向两侧增大,皆为绝对浊音区;心尖搏动弱,位于心浊音界左缘内侧或不能扪及;心音低而遥远;在有大量积液时可在左肩胛下出现浊音及左肺受压迫所引起的支气管呼吸音,称心包狭窄征(Ewart征);少数病例中,在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心包叩击音。故本题选C。选项A,点头征和选项E,Duroziez征,双期杂音均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选项B脉短绌:指脉率少于心律者为脉短绌,常见于期前收缩、心房颤动。选项DRoth斑见于风心病。
  68.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最常见的病因是
  A.结核性心包炎
  B.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
  C.化脓性心包炎
  D.放射性心包炎
  E.创伤性心包炎
  答案:A
  解析: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是累及心包壁层及脏层的慢性炎症过程。引起心包纤维化及增厚,限制心脏的舒张活动,从而降低心脏功能。其病因在我国仍以结核性为最常见,其次为化脓性或创伤性心包炎演变而来,少数与心包肿瘤、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和放射性心包炎等有关,部分患者原因不明。故本题答案是A。
  69.男性,24岁,因气促1周就诊,查体颈静脉怒张,血压90/75mmHg,心界向两侧扩大,心率120次/分,律齐,心音遥远,肝肋下3指,移动性浊音(―),最可能的诊断为
  A.冠心病
  B.肝硬化
  C.急性纤维蛋白性心包炎
  D.急性渗出性心包炎
  E.肺栓塞
  答案:D
  考点:急性渗出性心包炎(2004)
  解析:急性渗出性心包炎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查体发现心脏浊音界向两侧扩大,心尖搏动弱,听诊心音低而遥远,积液量大影响静脉回流时,可出现体循环淤血,颈静脉怒张,肝脾肿大等,故根据题干,该患者的症状体征符合急性渗出性心包炎的表现,故本题选D。
  (70~72题共用题干)
  男,44岁,因发热、胸痛伴心包摩擦音,曾用非激素类抗炎药。2周后,呼吸困难加重,心率110次/分,律齐,心音遥远,血压90/70mmHg。肝脏肿大,下肢浮肿。
  70.患者近2周出现的病情变化,提示
  A.肾功能不全
  B.心脏压塞
  C.右心功能不全
  D.肝硬化
  E.粘液性水肿
  答案:B
  解析:根据患者的症状与体征(发热、胸痛伴心包摩擦音,曾用非激素类抗炎药。2周后,呼吸困难加重,心率110次/分,律齐,心音遥远,血压90/70mmHg。肝脏肿大,下肢浮肿)考虑患者最可能出现心脏压塞,故此题选B正确。
  71.病人还存在具有诊断价值的体征是
  A.水冲脉
  B.交替脉
  C.奇脉
  D.重搏脉
  E.短绌脉
  答案:C
  考点:心脏压塞的特殊体征(2001)
  解析:水冲脉指脉搏骤起骤落,犹如潮水涨落,是由于周围血管扩张或存在分流、返流所致。前者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严重贫血、脚气病等,后者见于主动脉关闭不全、动静脉瘘等;奇脉是指吸气时脉搏减弱或消失,系左室搏血量减少所致,当有心脏压塞或心包缩窄是会出现,故此题选C正确。重搏脉主要见于肥厚型梗阻性心脏病;短促脉见于心房颤动。
  72.首选的治疗措施是
  A.毛花甙丙(西地兰)
  B.呋塞米(速尿)
  C.抗生素
  D.心包穿刺
  E.体外反搏
  答案;D
  考点:心脏压塞的治疗(2001)
  解析:各中心包炎如出现压塞综合症,均应行心包穿刺排液以缓解症状,而心包穿刺的指征主要是心脏压塞和未能明确病因的渗出性心包炎,所以此患者的首选治疗措施是心包穿刺。故此题选D正确。
  73.休克病人治疗过程中中心静脉压为20cmH2O,血压120/80mmHg,处理原则为
  A.适当补液
  B.收缩血管
  C.舒张血管
  D.补液试验
  E.充分补液
  答案:C。
  解析:休克的处理原则:尽早去除引起休克的原因,尽快恢复有效循环血量、纠正微循环障碍,增进心脏功能和恢复人体的正常代谢;改善氧输送。此病人中心静脉压为20cmH2O(正常值5~10cmH2O),血压120/80mmHg,提示充血性心力衰竭,应立即舒张血管。故本题选C。
  74.外科救治感染性休克时不正确的做法是
  A.应用抗菌药物
  B.补充血容量
  C.待休克好转后手术处理感染灶
  D.使用皮质激素
  E.采用血管扩张药物治疗
  答案:C
  解析:感染性休克的外科救治:1补充血容量;2控制感染(应用抗菌药物);3纠正酸碱失衡;4使用皮质激素;5采用血管扩张药物治疗。控制感染应与休克并行,而不能待休克好转后手术处理感染灶。故本题选C。
  75.男,42岁,2年前出现左下肢行走10余分钟后胀痛。休息片刻缓解,再行走后疼痛又出现。无吸烟史,发病前半年左足部外伤已治愈,体格检查:左下肢皮色较苍白,左足背动脉未触及。最可能的诊断是
  A.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症
  B.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C.雷诺病
  D.多发性大动脉炎
  E.结节性动脉周围炎
  答案:B
  解析: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
  是一种发生在周围血管的慢性、闭塞性、炎症性疾病
  多伴有继发性神经病变,主要发生于四肢的中、小动脉和静脉
  尤以下肢多见。患者出现的间歇性跛行,左下肢皮色较苍白,左足背动脉未触及等症状和体征支持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故选B。
  76.男性,20岁,1小时前被刀刺伤来诊,血压(60/50mmHg),面色苍白,呼吸困难,颈静脉怒张,呼吸音尚好,心音遥远,创口在左锁骨中线第4肋间,最可能的诊断
  A.肺损伤
  B.开放气胸
  C.心包积血
  D.血胸
  E.张力气胸
  答案:C
  解析: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静脉压升高、颈静脉怒张,心音遥远、心搏微弱,脉压小、动脉压降低或失血性休克等”,可知其最可能的诊断为穿透性心脏损伤(心包积血)。故选C。肺损伤可有呼吸困难、咯血等表现,开放性气胸患者主要表现为明显的呼吸困难、鼻翼扇动、口唇发绀、颈静脉怒张。血胸患者临床表现可有:低血容量表现,呼吸急促,肋间隙饱满,气管向健侧移位,患侧呼吸音减弱等。张力性气胸患者主要表现为严重的呼吸困难、意识障碍、大汗淋漓、发绀。
  77.男性,68岁,急性心肌梗死第5天心脏听诊发现心尖部新增3/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该患者心脏杂音最可能的原因是
  A.肺栓塞
  B.心室膨胀瘤
  C.肥厚型心肌病
  D.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E.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
  答案:E
  解析:心肌梗死时,乳头肌(主要为二尖瓣乳头肌)可因缺血坏死等而收缩无力或断裂,造成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尖区出现收缩中晚期喀喇音和响亮的吹风样收缩期杂音,易引起心力衰竭。其他心梗并发症有心脏破裂,心室壁瘤,栓塞和心梗后综合症、故此题选E。
  78.男性,65岁,心悸、头晕10分钟。Bp75/40mmHg,心电图提示室性心动过速。最恰当的治疗是立即使用
  A.胺碘酮
  B.索他洛尔
  C.普罗帕酮
  D.利多卡因
  E.直流电复律
  答案:D。
  解析:室性心动过速的药物治疗,非持续性室速以病因治疗为主。持续性室速无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者除病因治疗外,药物复律需静脉给药。有器质性心脏病者,宜选用利多卡因。利多卡因是Ib类和速效亢快速心律失常药,可以促进心肌细胞内K+外流,降低心肌的自律性,具有抗室性心率失常作用尤其使用于急性心梗伴室速等紧急情况。故此题选D。
  79.女性,36岁,突发呼吸困难伴咳粉红色泡沫痰10分钟,有风湿性心脏病史。查体:BP150/95mmHg,心率120次/分,律齐,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P2亢进,双肺满布中小水泡音。可立即静脉注射
  A.阿托品
  B.胺碘酮
  C.呋塞米
  D.普罗帕酮
  E.垂体后叶素
  答案:C。
  解析:急性心衰的抢救措施有让患者取坐位,双腿下垂,给予吸氧,镇静,快速利尿,四肢轮流结扎止血带降低前负荷,应用血管扩张剂,使用强心苷和氨茶碱。快速利尿可减少血容量,降低心脏前负荷,缓解肺淤血。故此题选C。
  80.女性,50岁,高血压病5年,空腹血糖7.0mmol/L,尿蛋白(+++)。该患者首选的降压药物应为
  A.利尿剂
  B.β受体阻滞剂
  C.钙通道阻滞剂
  D.α受体阻滞剂
  E.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答案:E
  解析:ACEI对合并有肾功能损害的高血压有良好的疗效,可以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流量,降低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的蛋白尿,长期应用可以糖尿病患者延缓慢性肾衰的发生和发展。故此题选E。
  81.男性,62岁吸烟者。反复咳嗽、咳痰30年,呼吸困难1周入院。查体:Bp150/80mmHg,呼吸急促,口唇发绀,颈静脉怒张,双肺可闻及干湿簦P2亢进,肝颈回流征阳性,双下肢水肿。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右心衰竭
  B.左心衰竭
  C.心包积液
  D.缩窄性心包炎
  E.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答案:A
  解析:有心衰竭的表现为体循环淤血为主的综合症。有胃肠道淤血症状,肾脏缺血功能减退,肝区疼痛,呼吸困难等症状,以及干净静脉反流征、淤血性肝大和压痛以及颈静脉充盈、肝肿大后的水肿,亦可有胸水和腹水。该患者血压升高,呼吸急促,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以及双下肢水肿,说明体循环淤血,复合右心衰竭。故此题选A。
  82.女性,65岁,心悸3年,左侧卧位时明显,夜间突发呼吸困难1小时急诊。体检:Bp180/60mmHg,双肺可闻及湿簦毓亲笤档3肋间可闻及舒张早期吹风样杂音,心尖部闻及AustinFlint杂音,DeMussett征阳性,Quincke征阳性。该患者引起左心衰竭最可能的疾病是
  A.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B.主动脉瓣狭窄
  C.肺动脉瓣关闭不全
  D.肺动脉瓣狭窄
  E.二尖瓣关闭不全
  答案:A。
  解析: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体征有:周围血管征,包括deMusset征(头部随心搏而晃动),水冲脉或陷落脉,Traube征(股动脉枪击音),Quincke征(毛细血管搏动)等。心脏杂音,严重主动脉瓣反流者。在心尖区可闻及舒张中和(或)晚期隆隆样杂音(Austin-Flint)杂音。故此题选A。
  83.男性,45岁,持续胸痛伴发热1天。心电图上除aVR导联外,其余导联ST段均呈弓背向下型抬高。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A.主动脉夹层
  B.自发性气胸
  C.急性心包炎
  D.急性心肌梗死
  E.变异型心绞痛
  答案:C。
  解析: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亦可有较剧烈而持久的心前区疼痛,如病人年龄较大,易与急性心肌梗塞混淆。本病发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疼痛与发热同时出现,全身症状较轻,无休克或心力衰竭征象。心电图除AVR外,多数导联有轻度的ST段抬高弓背向下,无异常Q波出现。故此题选C。
  84.休克期反映器官血流灌注最简单可靠的指标是
  A.收缩压
  B.舒张压
  C.脉压
  D.脉率
  E.尿量
  答案:E。
  解析:在休克早期,由于血流的重新分布,导致肝、脾、肾等脏器血流减少,保证心、脑等重要脏器的血流灌注。此时尿量变化较为明显。休克中晚期,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尿量进一步减少。当尿量维持在30ml/h以上时,提示器官血液灌流已恢复。故此题选E。
  85.男,34岁,发热1周伴胸痛,用硝酸甘油无效,体检:心音低沉,有舒张期附加音,血压110/80mmHg(14.7/10.7kPa),肘部静脉压180mmH2O,心电图:ST段抬高,弓背向下,未见病理性Q波,诊断可能为
  A.急性心肌梗死
  B.缩窄性心包炎
  C.变异性心绞痛
  D.稳定型心绞痛
  E.急性渗出性心包炎
  答案:E
  解析:根据题干中所述,“发热1周伴胸痛,用硝酸甘油无效”,提示并非是冠脉硬化性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心音低沉,有舒张期附加音,血压110/80mmHg(14.7/10.7kPa),肘部静脉压180mmH2O,心电图:ST段抬高,弓背向下,未见病理性Q波”,提示为渗出性心包炎。缩窄性心包炎多于急性心包炎后1年内形成,而该患者才发病一周,所以也不是。故本题选E。
  86.第一次心包穿刺抽液总量不宜超过
  A.50ml
  B.75ml
  C.100ml
  D.150ml
  E.200ml
  答案:E
  解析:心包腔穿刺术常用于判定积液的性质与病原;有心包填塞时,穿刺抽液以减轻症状;化脓性心包炎时,穿刺排脓、注药。抽液量第一次不宜超过100-200ml,以后再抽渐增到300-500ml。抽液速度要慢,过快、过多,使大量血回心可导致肺水肿。故本题选E。
  87.男性,32岁,劳累后心悸、气促、下肢水肿6个月。查体心界向两侧扩大,心尖区闻及2/6级收缩期杂音,两肺底有小水泡音,超声心动图示左室腔增大,心电图提示完全性左束支阻滞。该患者应诊断为
  A.心包炎
  B.扩张型心肌病
  C.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D.二尖瓣狭窄
  E.肺心病
  答案:B
  解析:扩张型心肌病主要特征是单侧或双侧心腔扩大,心肌收缩功能减退,伴或不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本病多见于青年,起病缓慢,主要体征是心腔扩大,可闻及第三或第四心音,伴有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心尖区闻及收缩期杂音系心腔扩大所致。故本题选B;选项A、C、D、E的临床表现均与题干不符,故不选。
  88.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心脏杂音的特点是
  A.进食可减弱
  B.下蹲位增强
  C.剧烈运动时减弱
  D.含服硝酸甘油后增强
  E.服用β受体阻滞剂后增强
  答案:D
  解析:肥厚型心肌病是以心肌肥厚为特征。胸骨左缘下段心尖内侧可听到收缩中期或晚期喷射性杂音,向心尖而不向心底传播。凡增加心肌收缩力或减轻心脏负荷的措施如给洋地黄类、异丙肾上腺素(2μg/min)、亚硝酸异戊酯、硝酸甘油、作Valsalva动作、体力劳动后或过早搏动后均可使杂音增强,故D是对的;凡减弱心肌收缩力或增加心脏负荷的措施如给血管收缩药,β受体阻滞剂,下蹲,紧握掌时均可使杂音减弱。约半数患者同时可听到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杂音,其余选项都是错的。故本题答案是D。
  89.确诊感染性心内膜炎除血培养多次阳性外,还应有
  A,指甲下裂片状出血
  B.新出现的心脏病理性杂音
  C.Janeway损害
  D.Roth斑
  E.转移性脓肿
  答案:B
  解析: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阳性血培养对本病诊断有重要价值。凡有提示细菌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如发热伴有心脏杂音、尤其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杂音,贫血、血尿、脾大、白细胞增高和伴或不伴栓塞,血培养阳性,可诊断本病。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还可有周围体征(瘀点、线状出血、Roth点、Osler结节和杵状指),超声心动图检出赘生物对明确诊断有重要价值。故答案选B。
  90.男,50岁,1周前心前区剧烈疼痛,随后心悸、气促,怀疑急性心肌梗死。为确诊最有帮助的酶学检查是
  D.肌钙蛋白T
  E.CPK同工酶
  答案:E
  解析:急性心肌梗死与不稳定性心绞痛的鉴别诊断主要靠心电图和心肌酶谱,其中CPK同工酶虽不如肌钙蛋白T敏感,但对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有较重要的价值,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选项E。
  91.运动负荷试验阳性的心电图标准是
  A.ST段水平型压低&0.05mV(从J点后0.08秒)
  B.ST段上斜型压低&0.05mV(从J点后0.08秒)
  C.ST段弓背向上抬高&0.1mV(从J点后0.08秒)
  D.ST段上斜型压低≥0.1mV(从J点后0.08秒)
  E.ST段水平型压低≥0.1mV(从J点后0.08秒)
  答案:E
  解析:运动负荷试验时,运动中出现典型心绞痛,心电图改变主要以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0.1mV(J点后60-80ms)持续两分钟为运动负荷试验阳性。故答案选E。
  92.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24小时内)死亡的主要原因为
  A.心力衰竭
  B.心源性休克
  C.心律失常
  D.心脏破裂
  E.肺栓塞
  答案:C
  解析:心肌梗塞的患者早期出现胸骨后疼痛,伴发热,白细胞增高等全身症状,胃肠道有恶心呕吐,75%-95%的患者出现心律失常,且心律失常是患者入院前的主要死因,此外部分患者还发生低血压和休克,严重的出现心力衰竭,故根据题干,该题选C,选项A.心力衰竭和选项B.心源性休克不是主要原因,故不选;选项D.心脏破裂和选项E.肺栓塞是后期并发症,故不选。
  93.诊断冠心病最常用的非创伤性检查方法是
  A.休息时心电图
  B.24小时动态心电图
  C.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
  D.超声心动图
  E.心脏CT检查
  答案:C
  解析:休息时心电图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主要用于心律失常的诊断,故不选A和B。超声心动图用于检查心脏的结构,故不选D,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可以检测心脏的运动负荷能力,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选项C。
  94.严重冠状动脉狭窄是指冠脉狭窄程度达
  A.50%以上
  B.70%以上
  C.30%以上
  D.90%以上
  E.95%以上
  答案:B
  解析:走行于心肌表面的动脉靠近心肌侧缓冲余地小,内皮细胞受血流冲击力而损伤的几率大,因而斑块性病变多发生于血管的心肌侧,呈新月形,使官腔呈偏心性狭窄。按官腔狭窄的程度可分为4级:轻度,30%以上;中度,50%以上;重度,70%以上。故本题选B。
  95.下列临床表现中最不支持心绞痛诊断的是
  A.疼痛可在睡眠中发生
  B.含服硝酸甘油,疼痛在3~5分钟内缓解
  C.疼痛易被运动或情绪激动诱发
  D.反复出现的局限性心前区刺痛,每次持续仅2~3秒
  E.疼痛在休息时发生,持续1~10分钟
  答案:D
  解析:心绞痛以发作性性胸痛为主要的临床表现胸痛常为压迫性、发闷或紧缩性但不尖锐,不像针刺或刀扎样痛。疼痛出现后常逐步加重,然后在3~5分钟内渐消失,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也能在几分钟内缓解。疼痛常发生于劳累或激动的当时。故根据题意此题选D。
  96.高血压伴低血钾应首先考虑
  A.皮质醇增多症
  B.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C.嗜铬细胞瘤
  D.肾实质性高血压
  E.肾动脉狭窄
  答案:B
  解析: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是由于肾上腺的皮质肿瘤或增生,醛固酮分泌增多所致。原醛症是一种继发性高血压症。由于大量醛固酮促进尿钾排泄过多所致,患者血钾很低,可有肌肉无力、麻痹、软瘫,甚至吞咽和呼吸困难,心电图示低血钾表现,有时出现心律不齐。故高血压伴低血钾是应首先考虑本病,故本题答案是B。
  97.哮喘患者最不宜选用的降压药为
  A.利尿剂
  B.α受体阻滞剂
  C.β受体阻滞剂
  D.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
  E.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答案:C
  解析:β受体阻滞剂降压作用通过抑制中枢和周围的RAAS,以及血流动力学自动调节机制,适用于各种不同严重程度的高血压,尤其是心率较快的中青年患者或合并心绞痛患者。不良反应主要有心动过缓、乏力、四肢发冷,急性心力衰竭、支气管哮喘、病态窦房结综合症、房室传导阻滞和外周血管病禁用。ABDE也为降压药,可以用于哮喘患者,故答案选C。
  98.不属于洛丁新(苯那普利)发挥肾保护作用主要机制的是
  A.降低血压
  B.减少蛋白尿
  C.减轻血尿
  D.减轻肾脏炎症反应
  E.抑制肾脏纤维化
  答案:B
  解析:洛丁新(苯那普利)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有减少尿蛋白和延缓肾功能恶化的肾保护作用,通过对肾小球血流动力学的特殊调节作用(扩张入球和出球小动脉,但对出球小动脉扩张作用强于入球小动脉),降低肾小球内高压力、高灌注和高滤过外,并能通过非血流动力学作用(抑制细胞因子、减少蛋白尿和细胞外基质的蓄积)起到缓解肾小球硬化的发展和肾保护作用。故答案选B。
  99.男,64岁。胆结石术后5天突发呼吸困难1小时,有COPD史20余年。查体:BP110/80mmHg,端坐呼吸,烦躁不安,大汗,口唇发绀,双肺可闻及少量干湿簦穆120次/分。该患者呼吸困难最可能的原因是并发
  A.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B.急性左心衰竭
  C.继发肺部感染
  D.自发性气胸
  E.右心衰竭
  答案:B
  解析:手术造成体力或精神负担过大诱发左心衰竭。左心衰竭主要表现为肺淤血、肺水肿(这是最先引起的病变)和心排量降低。程度不同的呼吸困难: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阵发性呼吸困难又称心源性哮喘。左心衰呼吸困难最严重的形式是急性肺水肿。咳嗽,咳痰。两肺部湿性簟9时咎庋B。
  100.男,70岁,高血压病30年,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10年,间断双下肢水肿、少尿5年。近1月上述症状加重,伴厌食和腹胀。查体:BP180/100mmHg,端坐位,心界向两侧扩大。心率110次/分,心律绝对不齐。双下肺可闻及中小水泡音。肝肋下4cm,质软,有压痛,移动性浊音阳性。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双下肢有可凹性水肿。该患者最恰当的心功能评价为
  A.全心衰竭
  B.右心衰竭,失代偿
  C.心功能Ⅱ级(NYHA分级)
  D.心功能Ⅲ级(NYHA分级)
  E.心功能Ⅳ级(NYHA分级)
  答案:A
  解析:结合题干: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10年,间断双下肢水肿、少尿5年,双下肺可闻及中小水泡音-----左心衰;厌食和腹胀,肝肋下4cm,质软,有压痛,移动性浊音阳性。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双下肢有可凹性水肿------右心衰。为左心衰后继发右心衰而致全心衰。
  故选A。
  101.患者男性,28岁。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近半月来发热,T38.3℃,右下睑结膜见一出血点,双肺无簦⒗呦驴赊鸭氨咴担轮し羯偈像啊Q斓鞍100g/L,白细胞12&109/L,中性粒细胞75%,血小板150&109/L。应考虑的诊断是
  A.过敏性紫癜
  B.脾功能亢进
  C.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D.急性白血病
  E.再生障碍性贫血
  答案:C
  解析:该患者具备风心病史,症状有发热,体征有贫血、心脏杂音、脾大,周围体征,且血象偏高而肺部无明显感染体征,可诊断为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102.有关感染性心内膜炎描述错误的是
  A.感染性心内膜炎为心脏内膜表面的微生物感染,伴赘生物形成
  B.赘生物大小不一、形状不一的血小板和纤维素团块
  C.瓣膜为最常累及的部位
  D.感染不发生在别的部位
  E.根据病程分为急性和亚急性
  答案:D
  解析:瓣膜为最常受累部位,但感染也可发生在间隔缺损部位、腱索或心壁内膜。
  103.患者女性,26岁。发热半个月,弛张热型,伴恶寒、关节痛。体检:皮肤淤点、Osler结节,心脏有杂音,考虑为感染性心内膜炎。对诊断最有价值的检查是
  A.免疫学检查
  B.超声心动图
  C.组织学和细菌学检查
  D.血液学检查
  E.X线和心电图检查
  答案:C
  解析:明确的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包括病理学标准和临床标准,细菌学检查阳性在临床标准中有决定性诊断价值。
  104.有关病窦综合征说法错误的是
  A.无症状也需治疗
  B.有症状者首先治疗相关病因,去除诱发因素
  C.药物效果差的通常植入永久性起搏器治疗
  D.可以发生反复的心动过缓
  E.有心动过速发作的可以应用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药物
  答案:A
  解析:无症状者,不必治疗,仅需定期随诊观察。
  105.男,14岁。因阵发性心悸3年,再次发作2小时入院。查体无异常发现。心电图示:心率180次/分,节律规整,QRS波群时限0.11秒,可见逆行p波,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A.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B.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C.窦性心动过速
  D.心房扑动
  E.非阵发性房室交界区心动过速
  答案:A
  解析:题干分析:男性,阵发性心悸发作,查体:心率180次/分,节律规则。心电图显示:出现逆行p波。符合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表现。
  (106~107共用题干题)
  患者女性,54岁。心房动患者,突然发一过性黑。2周来共发生过5次,每次持续2~15秒。查体无神经系统异常。脑CT无异常。
  106.应考虑的诊断是
  A.脑血栓形成
  B.脑动脉瘤
  C.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D.脑出血
  E.脑血管畸形
  答案:C
  解析:房颤患者有较高的栓塞发生率,上述症状为一过性脑栓塞导致。
  107.最适宜的预防治疗措施是
  A.低分子右旋糖酐
  B.丙戊酸钠
  C.降纤酶
  D.阿司匹林
  E.胞二磷胆碱
  答案:D
  解析:房颤患者易形成心房附壁血栓,血检脱落可引起脑栓塞。一过性黑蒙为颈内动脉系统TIA表现。预防血栓形成选用阿司匹林。
  108.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心脏杂音的特点是
  A.剧烈运动时减弱
  B.下蹲位增强
  C.进食可减弱
  D.含服硝酸甘油后增强
  E.服用β受体阻断剂后增强
  答案:D
  解析: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胸骨左缘下段心尖内侧可听到收缩中期或晚期喷射性杂音,向心尖而不向心底传播。凡增加心肌收缩力或减轻心脏负荷的措施如给洋地黄类、异丙肾上腺素、亚硝酸异戊酯、硝酸甘油、做Valsalva动作、体力劳动后或期前收缩后均可使杂音增强,故D是正确的;凡减弱心肌收缩力或增加心脏负荷的措施如给血管收缩药、下蹲、紧握拳时均可使杂音减弱。约半数患者同时可听到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杂音。故选D。
  109.患者女性,36岁。心悸气短2年,夜间喘憋半年,下肢浮肿3个月。查体:心脏大,心音低钝,肝大,下肢浮肿。X片:心影明显增大,心胸比率>60%,肺淤血。心电图示V1、V2病理性Q波,低电压,ST-T改变。以下检查最有意义的是
  A.脑CT
  B.心脏ECT
  C.食管钡透
  D.脑电图
  E.超声心动图
  答案:E
  解析:根据心脏增大;肺淤血(左心衰表现);肝大,下肢浮肿(右心衰表现);心电图示病理性Q波,低电压,ST-T改变考虑患者为扩张性心肌病。扩张性心肌病时作超声心动图最有意义。
  110.男性35岁。心悸气短1年,下肢浮肿3月。查体:BP90/60mmHg,颈静脉怒张,心界向两侧扩大。第一心音减弱,心尖部闻及2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移动性浊音阳性,肝大。心电图示左束支传导阻滞。最可能的诊断是
  A.冠心病
  B.心肌炎
  C.风心病二尖瓣关闭不全
  D.扩张型心肌病
  E.心包积液
  答案:D
  解析:扩张型心肌病起病多缓慢,有时可达10年以上。症状以充血性心力衰竭为主,其中以气短和水肿最为常见。最初在劳动或劳累后气短,以后在轻度活动或休息时也有气短,或有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患者常感乏力。体检见心率加速,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可有抬举性搏动,心浊音界向左扩大,常可听得第三音或第四音,心率快时呈奔马律。由于心腔扩大,可有相对性二尖瓣或三尖瓣关闭不全所致的收缩期吹风样杂音,此种杂音在心功能改善后减轻。晚期病例血压降低,脉压小,出现心力衰竭时舒张压可轻度升高。交替脉的出现提示左心衰竭。脉搏常较弱。
  心力衰竭时两肺可有簟S倚乃ソ呤备卧嘀状螅椎某鱿执酉轮迹砥诳捎行亍⒏骨换海鱿指髦中穆墒С#叨确渴掖甲柚汀⑿氖也Ⅰ挤孔柚涂傻贾掳-斯综合征,成为致死原因之一。此外,尚可有脑、肾、肺等处的栓塞。
  111.关于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外科治疗的适应证描述错误的是
  A.有主动脉关闭不全相关症状
  B.无症状,但伴左心室收缩功能下降
  C.无症状,但是左心室舒张末内径&70mm
  D.无症状,但是左心室收缩末内径&30mm
  E.需要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主动脉或其他瓣膜手术
  答案:C
  解析:主动脉关闭不全的并发症主要是:1.感染性心内膜炎较常见;2.室性心律失常常见,心脏性猝死少见;3.心力衰竭在急性者出现早,慢性者于晚期始出现。
  112.女,40岁。活动后心悸、气短5年,夜间不能平卧2周,既往有反复关节痛病史。查体:两颊呈紫色,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杂音。最有助于确诊的检查是
  A.血培养+药敏
  B.血常规
  C.胸部X线片
  D.超声心动图
  E.MRI
  答案:D
  解析:本例两颊呈紫色,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杂音,最可能的诊断为二尖瓣狭窄,最有助于确诊的检查是超声心动图。
  (113~114共用题干题)
  患者女性,50岁。近几年来逐渐出现心悸、乏力、活动后气急。体检发现:心脏向左下扩大。主动脉听诊区闻及舒张期泼水样杂音。
  113.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二尖瓣狭窄
  B.二尖瓣关闭不全
  C.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D.主动脉瓣狭窄
  E.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答案:C
  解析:主动脉瓣听诊区舒张期泼水样杂音,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所致,可出现Austin-Flint杂音,心界向左下扩大及左心功能不全症状。
  114.对诊断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是
  A.胸部X线摄片
  B.超声心动图
  C.冠状动脉造影
  D.心电图
  E.心脏核素检查
  答案:B
  解析:“主动脉听诊区闻及舒张期泼水样杂音”是主动脉关闭不全的特征性杂音,确诊首选超声心电图。
  115.心肌梗死后24小时内避免使用
  A.洋地黄
  B.罂粟碱
  C.速尿
  D.吗啡
  E.杜冷丁
  答案:A
  解析: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的24h不宜使用洋地黄类制剂,早期使用洋地黄制剂可以诱发严重心律失常,促进心肌重构的发生与发展,但确切的机制并未阐明清楚。
  116.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危险分层不包括
  A.年龄≥65岁
  B.3个或3个以上冠心病危险因素(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或吸烟)
  C.心电图的ST段改变
  D.近24h内有严重的心绞痛发作至少2次
  E.使用了非甾体抗炎药
  答案:E
  解析: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危险分层包括:(1)年龄≥65岁;(2)3个或3个以上冠心病危险因素(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或吸烟);(3)已知有冠状动脉狭窄≥50%;(4)心电图的ST段改变;(5)近24h内有严重的心绞痛发作至少2次;(6)发病前服用阿司匹林超过7天;(7)心肌损伤标志物(cTnI或cTnT)升高。
  117.患者女性,55岁。搬运物品时发生胸骨后疼痛,休息后缓解,考虑是心绞痛。对诊断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是
  A.冠状动脉造影
  B.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
  C.心脏X线摄片
  D.放射性核素检查
  E.动静脉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答案:B
  解析:心电图负荷试验:是诊断冠心病最常用的非创伤性检查方法。增加心脏负担以激发心肌缺血。运动方式主要有分级运动平板或蹬车。心电图改变主要以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0.1mv(从J点后0.06~0.08秒)持续2分钟作为阳性标准。运动中出现步态不稳,室性心动过速或血压下降时,应即停止运动。心肌梗死急性期,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或急性疾病者禁作运动试验。
  (118~119用题干题)
  患者女性,68岁。冠心病心绞痛史8年,无高血压史,夜间突发心前区疼痛8小时入院。入院时血压为150/90mmHg(20/12kPa),经心电图检查,诊断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118.最具特征性的实验室化验改变是
  A.血清肌红蛋白下降
  B.血清GPT(ALT)水平增高
  C.血清GOT(AST)水平增高
  D.血清LDH水平增高
  E.血清CK-MB水平增高
  答案:E
  解析:急性心肌梗死实验室检查。心肌坏死血清生物标志物升高: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肌钙蛋白(T或I)升高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指标。可于发病3~6小时开始增高,CK-MB于3~4d恢复正常,肌钙蛋白于11~14天恢复正常。GOT和LDH诊断特异性差,目前已很少应用。
  119.起病4周后,患者反复低热,左肺底部有湿性簦那扒偶靶陌Σ烈簦耸庇悸浅鱿至四闹植⒎⒅
  A.急性心包炎
  B.肺栓塞
  C.感染性心内膜炎
  D.肺部感染
  E.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答案:E
  解析:心肌梗死后综合征发生率约10%,于心肌梗死后数周至数月内出现,可反复发生,表现为心包炎、胸膜炎或肺炎,有发热、胸痛等,该患者即出现了心包炎、肺炎,故选E。
  120.某心源性水肿患者,用地高辛和氢氯噻嗪治疗,2周后患者出现多源性室性早搏,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低血钙
  B.低血钠
  C.低氯碱血症
  D.高血镁
  E.低血钾
  答案:E
  解析:氢氯噻嗪为排钾利尿药,可导致低血钾,低血钾时应用地高辛易致洋地黄中毒,出现多源性室早。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星恒教育是星恒教育集团旗下官方医学教育网站,常年开展:执业...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慢性良性颅内压增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