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晒盐ppt是怎样晒盐的,详细过程急需详细过程

58海水晒盐-4
(1)海水晒盐是利用___(填&蒸发结晶&或&冷却结晶&)的方法。 (2)工业上从...(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NaCl 58.5,AgCl l43.5) 28.(16分)全世界每年被...
(含分子:Cl2,H2O,HClO,含离子:H+,Cl-,ClO-,OH-) 卤水―常指海水晒盐后...58回复 点妞妞 高考状元10 99楼 专题18:化学实验基础 考点49:常见仪器、常用...
V 日,无锡市区的空气污染指数为58,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 物...A.蜡烛燃烧 B.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C.海水晒盐 D.水通电分解 13.下列关于...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许多非洲滨海国家竟然不会用海水晒盐,每年要花大量外汇进口...出口商品58%以上为咖啡等传统农业作物,同时非传统出口商品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加,...
(OH)2↓+ CaCl2 过滤得到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制取氯化镁:Mg(OH)2 + 2HCl==MgCl2 + 2H2O 电解熔融氯化镁制取镁:MgCl2(熔融)=通电=Mg+Cl2↑ 海水晒盐...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海水晒盐 B.&可燃冰&燃烧 C.浓盐酸挥发 D...设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x HCl+NaOH=NaCl+H2O 36.5 58.5 50g×7.3% x ...海水晒盐的过程
海水晒盐的过程
范文一:海水晒盐的过程目前,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主要是“盐田法”这是一种古老的而至今仍广泛沿用的方法。使用该法。需要在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的地区选择大片平坦的海边滩涂,构建盐田。盐田一般分成两部分:蒸发池和结晶池。先将海水引入蒸发池,经日晒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时,再倒入结晶池,继续日晒,海水就会成为食盐的饱和溶液,再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来。这是得到的晶体就是我们常见的粗盐。剩余的液体称为母液,可从中提取多重化工原料。
海水→蒸发池→结晶池→粗盐和母液古代我国沿海居民利用海水制食盐,把海水引入盐田,利用日光和风力蒸发浓缩海水,使其达到饱和,进一步使食盐结晶出来。这种方法在化学上成为蒸发结晶。海水的化学资源利用海水——蒸发结晶——析出苦卤水(含有镁离子、溴离子、碘离子等)和粗盐(含钠离子、氯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等)——依次加入氯化钡、氢氧化钠、碳酸钠。去除杂质——过滤——得到沉淀和滤液——加入稀盐酸溶液——蒸发结晶——得到纯净盐(氯化钠)
海水中还可以提取镁单质、碘单质、溴单质等↗滤液→食盐海水→(风吹日晒)→粗盐→(溶解)→盐水→(过滤)↘固体杂质原文地址:海水晒盐的过程目前,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主要是“盐田法”这是一种古老的而至今仍广泛沿用的方法。使用该法。需要在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的地区选择大片平坦的海边滩涂,构建盐田。盐田一般分成两部分:蒸发池和结晶池。先将海水引入蒸发池,经日晒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时,再倒入结晶池,继续日晒,海水就会成为食盐的饱和溶液,再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来。这是得到的晶体就是我们常见的粗盐。剩余的液体称为母液,可从中提取多重化工原料。
海水→蒸发池→结晶池→粗盐和母液古代我国沿海居民利用海水制食盐,把海水引入盐田,利用日光和风力蒸发浓缩海水,使其达到饱和,进一步使食盐结晶出来。这种方法在化学上成为蒸发结晶。海水的化学资源利用海水——蒸发结晶——析出苦卤水(含有镁离子、溴离子、碘离子等)和粗盐(含钠离子、氯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等)——依次加入氯化钡、氢氧化钠、碳酸钠。去除杂质——过滤——得到沉淀和滤液——加入稀盐酸溶液——蒸发结晶——得到纯净盐(氯化钠)
海水中还可以提取镁单质、碘单质、溴单质等↗滤液→食盐海水→(风吹日晒)→粗盐→(溶解)→盐水→(过滤)↘固体杂质
范文二:鲁教版九年级
第三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第二节 海水“晒盐”第一课时 海水“晒盐”的过程莱阳市赤山初级中学 谭彩霞复习回顾:【教师活动】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到,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其中有一种重要的金属——镁,就是从海水中提取的。那么,“海水提镁”有怎样的过程呢?下面就请同学们画出流程图,并写出每一步的反应方程式。(分组,三组画流程图,三组写方程式)【学生活动】小组展示,互评。导入新课:【教师活动】除了镁等物质,还有一种生活中很重要的物质也主要来自于海水,那就是食盐!食盐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化学式怎样写?【学生活动】回答食盐主要成分,写化学式。【教师活动】板书“氯化钠”及”NaCI”。【教师活动】食盐不仅是调味品,还是很重要的化工原料。人们是怎样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呢?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海水晒盐。【教师活动】板书课题。教学新课:一、海水晒盐的方法与过程【教师活动】首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66页,了解海水晒盐的方法及过程。【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学生展示。(海水晒盐的方法及流程)方法:盐田法流程:海水——>蒸发池——>结晶池——>粗盐和母液【教师活动】补充讲解。二、海水晒盐的原理【教师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利用了什么原理呢?【学生活动】个别展示,海水——>(风吹日晒)氯化钠的饱和溶液——>(继续蒸发)食盐晶体 其他学生相互补充,完善。【教师活动】这其实就是我们所学的“蒸发结晶”,蒸发结晶是分离什么混合物的方法?【学生活动】学生回答“分离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和液体”。【教师活动】蒸发到底能否将食盐从水中分离出来呢?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吧!介绍实验目的、用品、步骤,进行实验。【学生活动】学生观察,描述现象。【教师活动】提出问题:1、把不饱和溶液转化饱和溶液有哪些途径?2、如何从现象上判断溶液何时饱和?3、哪些自然条件有利于海水中的食盐蒸发结晶?【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并逐一回答。【教师活动】展示“在线测试:通过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分析为什么要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从海水中得到盐,而不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学生活动】(理解选择蒸发结晶的原因)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很小。三、人类制盐的历程【教师活动】导语:其实,人类在很早就会从海水中提取海盐。我国人民提取海盐的历史已有5000多年,经历了从 “煮盐 ”到“晒盐”漫长历程。目前我国海盐的年产量有3000万吨,居世界第一位。较大的盐场有河北的长芦盐场、山东的莱州湾盐场、江苏盐场、辽东湾盐区等。四、盐的作用【教师活动】(根据资料介绍盐的部分作用,不吃盐的结果)导语:正是因为盐对人体有如重要的作用,在国共战争时期,国民党对红军实行了“控盐”政策,在帮助红军的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英雄人物,其中比较有名的就是“送盐小英雄——潘冬子”,下面我们就来通过影片再来观看一次他的英勇事迹。播放影片“送盐”片段。【学生活动】欣赏影片。【教师活动】欣赏完影片,请同学们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吧!“电影《闪闪的红星》中,为让被困的红军战士吃上食盐,潘冬子将浸透食盐水的棉袄裹在身上,带进山中,,,,假如潘冬子在实验室中,欲从食盐水中提取出食盐,采用的方法是A.过滤 B.萃取 C.蒸发 D.蒸馏 ”【学生活动】回答问题。五、轻松过关六、课堂总结:【教师活动】学习了本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收获与感悟啊?【学生活动】各抒己见,总结知识。播放“小小竹排”音乐。教师寄语:同学们,纵观人类获取食盐和潘冬子英勇送盐的故事,这不仅是食盐的结晶,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有知识才会有智慧,希望同学们能学好知识,用更多的智慧来回报社会,造福人类!
范文三:海水晒盐(一)学习目标:1、知道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2、理解饱和溶液和结晶等概念温故学: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食盐资源,人们是如何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呢? 知新学:一、海水晒盐的过程:1、盐田法——(又称太阳能蒸发法)学生阅读并结合图示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钠的过程,完成下列题目:食盐→氯化钠海水→贮水池→(1)→结晶池母液→多种化工产品(1)根据所学知识推断:上图中的(1)是
(填“蒸发池”或“冷却池”)(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海水进入贮水池,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基本不变B、在(1)的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不改变C、在(1)的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减少了D、析出晶体后的母液中还能溶解氯化钠2、饱和溶液学生阅读实验探究,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下列问题:你是怎样判断食盐溶液是否达到饱和状态的?从获得食盐溶液的方法来看,本实验与海水晒盐有什么不同?你认为那些自然条件有利于晒盐?① 饱和溶液的定义② 不饱和溶液的定义③ 如何判断溶液是否饱和④ 相互转化关系:(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2、结晶定义 。达标学:1、从海水中得到食盐的方法主要有法,盐田通常分为 两部分 池和
池。2、在一定温度下,温度下的饱和溶液。3、海水晒盐过程:食盐→氯化钠→多种化工产品4、在一定条件下,固体物质 的过程叫做结晶,结晶有结晶和
结晶两种途径。5、使不饱和食盐溶液成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有
。6、要从溶液中除去一部分溶剂,最好的方法是(
)A、倒出一部分溶液
D、过滤7、下列各物质,通过过滤克分离的是:(
)A、氯化钠和氯化钾
B、碳酸钙和碳酸钠C、水和豆油
D、氧化铜和二氧化锰8、在粗盐提纯实验中,滤液放在蒸发皿里用酒精灯加热,当蒸发皿里(
)时,就要停止加热:A、水分全部蒸去
B、滤液开始沸腾C、出现大量固体
D、出现少量固体9、下列有关溶液(固体溶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变大B、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当温度降低时不一定会析出晶体C、在一定温度下,同一物质的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D、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变小拓展学:助学:课后提升
范文四:盐是人们日常生活离不开的重要物质,与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人的血清中含盐0.9%,所以浓度为0.9%的食盐溶液叫生理盐水。一般来说,海水中的盐度变化很小,但是海水的盐度在各个不同的海域、海区是不同的,变化着的,即使在同一海区,不同深度的海水盐度也会出现差异。总的看,盐度的变化主要与海水蒸发、降雨、海流和海水混合等因素有关。人们经过研究测量,在赤道附近海域盐度低,在南北纬20°左右盐度最高,在高纬度地区盐度最低,整个世界海盐的分布呈双驼峰状分布。在地中海东部海域的盐度达39.58,红海海水的盐度达41,黑海的卡拉嗄兹-哥罗湾的海水盐度为200,而盐度最高的水域是死海,其海水表面盐度227~275;在40米水深处能达到281,为大洋海水平均盐度值的8倍。低于大洋海水盐度平均值的海域多为浅水海域,如日本海、鄂霍次克海、白令海等,盐度最低的海域要算波罗的海了,由于降雨较多,大量陆地河流的淡水输入,以及海水交换较少等原因,致使波罗的海海水盐度多小于10,特别是在北部的波的尼亚湾,海水的盐度只有1~2,已接近淡水,这恐怕是世界海水中含盐最低的海域。海水制盐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即太阳能蒸发法(亦称盐田法)、电渗析法和冷冻法。太阳能蒸发法是很古老的制盐方法,也是目前仍沿用的普遍方法。这种方法是在岸边修建很多像稻田一样的池子,用来晒盐。制盐的过程包括纳潮,制卤、结晶、采盐、贮运等步骤。纳潮,就是把含盐量高的海水积存于修好的盐田中。制卤就是让海水的浓度逐渐加大,当水分蒸发到盐田中时,这时的盐水就是卤水,俗称“泡淹”母液。这种盐水要及时转移到下一个池子--结晶池中。卤水在结晶池中继续蒸,食盐就会渐渐地沉积在池底,形成结晶,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采集了。盐田制盐受环境影响很大,海水的盐度、地理位置、降雨量、蒸发量等等因素,都会直接影响盐的产量。这种方法占用的土地和人力资源也比较大,需要加以改进。冷冻法制盐,是地处高纬度国家采用的一种生产海盐的技术,像俄罗斯、瑞典等国家,多用此法制盐。这种方法的原理是,当海水冷却到海水冰点(-1.8℃)时海水就结冰。海水结成的冰里很少有盐,基本上是纯水。去掉水分,就等于晒盐法中的水分蒸发,剩下浓缩了的卤水就可以制盐了。电渗析法是随着海水淡化工业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制盐方法。它是充分利用海水淡化所产生的大量含盐量高的“母液”为原料来生产食盐的。与盐田法相比,电渗析法节省了大量的土地,而且不受季节影响,投资少,节省人力。例如,生产15万吨食盐,盐田法占地近500公顷,电渗析法仅需20公顷。电渗析法所需人员只有盐田法的110~120,生产每吨盐的基本投资,电渗析法仅为盐田法的15,卤水的纯度和浓度均比盐田法高。日本目前是世界上惟一用电渗析法完全取代盐田法制盐的国家。电渗析法制盐的工艺流程是:海水→过滤→电渗析制浓缩咸水→咸水蒸发结晶→干燥→包装成品。其中蒸发后的卤可以生产其他产品。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会采用更新更高的技术制盐,制盐业会不断地跨上一个一个新的台阶。
范文五:学案2-2一、学习目标1.理解溶解度的概念。2.学会绘制并使用溶解度曲线,知道结晶有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两种方法。3.学习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进一步提高在实验中探究控制实验变量的能力。二、知识储备4.海水晒盐:(1)目前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主要是
。(2)盐田分为两部分
。(3)海水晒盐的原理:先将海水引入
水分,再导入
,继续日晒,海水成为
溶液,再日晒就会析出
,这时得到的晶体叫
而易发生潮解。(4)母液: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也叫
溶液。(5)有利于海水晒盐的自然条件:
。 饱和溶液(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
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
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3)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般说来,在条件不变时,可以向溶液中再加入少量原溶质,如果溶解的量不再
,则说明原溶液是饱和溶液,如果溶解的量还能
,则说明原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或者说,在条件不变时,向溶液中加入同种溶质,如果溶质
,则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如果溶质
,则溶液是不和溶液。5.结晶:
,结晶有两种方法:①
结晶,适合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
的物质,如
结晶,适合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
的物质,如
。6.食盐溶液中,
是溶质;碘酒中,
是溶剂;硫酸铜溶液中,
是溶剂;石灰水中,
是溶剂;稀硫酸中,
是溶剂;盐酸中,
是溶剂。三、自主学习7.化学上用
表示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限量。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
溶剂(通常为水)里,达到
状态时所能溶解的质量。(1)四个要点:①条件:在一定
下,说溶解度必须指明
;②标准:溶剂的质量必须是
克;③状态:溶液必须
,也就是该条件下物质的最大溶解限量;④单位:一般以
为单位。(2)含义:NaCl在20℃时溶解度为36克,它的含义是:①在20℃,100克水中最多溶解NaCl
克,②在20℃,向100克水中加入
克NaCl,溶液恰好
,③在20℃,要使100克水变为饱和溶液,最少加入NaCl
克。④在20℃,NaCl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比为
。例题: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克,①20℃时,150克水要变为饱和溶液,最少加入NaCl多少克?②72克NaCl固体要要变为饱和溶液,最多需水多少克?③272克NaCl为饱和溶液中,有NaCl多少克?水多少克?④20℃,NaCl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溶解度特别点击: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100 + 溶解度(3)影响因素: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除与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有关外,还与
有关。8.溶解度曲线(1)溶解度曲线的含义①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②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个点表示溶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溶液必然是饱和溶液;
③两条曲线交叉点表示两种溶质在同一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④在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则表示溶液是不饱和溶液;⑤在溶解度曲线上方靠近曲线的点表示过饱和溶液(在较高温度下制成饱和溶液,慢慢地降到室温,溶液中溶解的溶质质量超过室温的溶解度,但尚未析出晶体时溶液叫过饱和溶液)。(2)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①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
,表现在曲线“坡度”比较“陡”,如
。②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
,表现在曲线“坡度”比较“缓”,如
。③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
,表现在曲线“坡度”下降;(3)溶解度曲线的应用:①可以查出某种物质在某种温度下的溶解度;②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③可以确定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状况;④根据溶解度曲线确定怎样制得某温度时的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四、我来做练习16.右图是X、Y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1X的溶解度大于Y的溶解度B.t2℃时X的溶解度等于Y的溶解度C.t3℃时X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时变为不饱和溶液D.t1℃时Y的不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变为饱和溶液17.A图表示硝酸钾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B图中甲、乙试管分别盛有硝酸钾、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向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后,甲试管中的固体减少,乙试管中的固体增加,则加入的物质不可能是(
B.氢氧化钠
D.氯化钠18.实验室用食盐制纯碱的操作步骤是:(1)向浓氨水中加入足量食盐晶体制取饱和氨盐水;(2)向饱和氨盐水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至有大量晶体析出;(3)将操仟(2)中产生的晶体过滤出来;(4)将滤纸上的晶体转移至坩埚中,加热至不再有水蒸气产生,所得固体即为碳酸钠。对上述信息的有关理解中,正确的是
)A.用食盐制碱还需要含碳元素的物质B.食盐水比氨盐水更易吸收:二氧化碳C.温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氯化铵的溶解度小,所以先结晶析出D.在氨盐水中如果没有末溶解的食盐晶体存在,说明溶液一定不饱和
范文六:例题分析例1:在H2燃烧的反应中,破坏1mol H2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 破坏1mol O2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形成1mol H2O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Q1+Q2>Q3
B.2Q1+Q2>4Q3
C.Q1+Q2<Q3
D.2Q1+Q2<4Q3 巩固练习1.下列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A.铁与盐酸
C.碳酸钙的分解
D.Ba(OH)2·8H2O与NH4Cl晶体2.下列反应过程一定吸收能量的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分子拆成原子
D.原子组成分子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B.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反应物总能量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了反应是放出能量还是吸收能量4. 已物金刚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石墨是放热的,则金刚石和石墨比较,能量“贮存”高的是(
D.无法判断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B.煤和石油属于可再生能源C.汽车排出大量尾气中含有CO会污染大气
D.要使燃料燃烧只需要大量的氧气6. 下列不是化石能源的是(
D.天然气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能是二级能源
B、水力是二级能源C、天然气是一级能源
D、水煤气是一级能源8.已知反应:X + Y =M + N 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 的能量一定高于 M
B.Y 的能量一定高于 NC.X 和 Y 的总能量一定高于 M 和 N 的总能量D.因为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反应就一定能发生例题分析例2:下列各装置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例3:有a.b.c.d四种金属,将a与b用导线连结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b不易腐蚀.将a、d分别投入等浓度的盐酸中,d比a反应剧烈.将Cu浸入b的盐溶液里,无明显变化.如果把Cu浸入c的盐溶液里,有c的单质析出.据此判断它们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d c a b
B.d a b c
C.d b a c
D.b a d c例4: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环境友好的发电装置,它是以铂作电极,KOH溶液作--电解液,总反应为:2H2 + O2 = 2H2O,正极反应为:O2 + 2H2O + 4e = 4O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H2通入负极区
B.O2通入正极区--C.负极反应为2H2 + 4OH-4e = 4H2O
D.正极发生氧化反应巩固练习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电池中的电极一定要由两种不同的金属组成B.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正极,发生氧化反应C.原电池两极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2.锌片和碳棒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锌片是(
D.负极3.在右图所示的装置中,a的金属性比氢要强,b为碳棒,
关于此装置的各种叙述不正确的是(
A.碳棒上有气体放出,溶液的PH增大
B.a是正极,b是负极
C.导线中有电子流动,电子从a极流到b极
D.a极上发生了氧化反应4.实验室准备较快地制取氢气,可采用的方法是(
) 稀H2SO4 A.用纯锌与稀硫酸反应
B.用粗锌与稀硫酸反应C.用粗锌与稀硝酸反应 D.在CuSO4溶液中浸泡过的纯锌与稀硫酸反应。5.人造地球卫星上使用的一种高能电池——银锌蓄电池,其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为:----Zn+2OH-2e=ZnO+H2O,Ag2O+H2O+2e=2Ag+2OH。据此判断氧化银是(
)A、负极,被氧化
B、正极,被还原
C、负极,被还原
D、正极,被氧化2+2+2+2+6.根据下列事实:①X+Y=X+Y;②Z+2H2O(冷水)=Z(OH)2+H2↑;③Z的氧化性比X弱;2+--2+④由Y、W做电极组成的原电池,电极反应为W+2e=W,Y-2e=Y。可知X、Y、W、Z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X>Z>Y>W
B、Z>W>X>Y
C、Z>X>Y>W
D、Z>Y>X>W7. 银锌电池是广泛用作各种电子仪器的电源,它的充电和放电过程可表示为: 2Ag+Zn(OH)2Ag2O+Zn+2H2O;此电池放电时,负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是(
D.Zn例5: 反应4NH3+5O4NO+6H2O 在5升的密闭容器中进行,30秒后,NO 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此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用NO来表示为多少?例6: 在下列事实中,什么因素影响了化学反应速率?黄铁矿煅烧时要粉碎成细小的矿粒
)熔化的KClO3放出气泡很慢,加入少量MnO2后很快产生气体(
)同浓度、同体积的盐酸放入同样大小的锌粒和镁块,产生气体有快有慢(
) 夏天的食品易变霉,冬天就不易发生该现象(
)1818例7: 在密闭容器中充入SO2和O2,在一定条件下开始反应,在达到平衡时,O存在于(
)A. 只存在于氧气中
B. 只存在于O2和SO3中C. 只存在于SO2和SO3中
D. SO2、SO3、O2中都有可能存在例8: 下列各项中,可以说明2HIH2+I2(g)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H2的同时生成n mol HIB. 一个H—H键断裂的同时,有2个H—I键断裂C. 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D. 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某一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E. 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F. 条件一定,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自我检测1.面粉厂必须严禁烟火的主要原因是(
)。A.防止火灾发生
B.防止污染面粉
C.吸烟有害健康D.面粉颗粒极小,当其扩散在空气中与空气充分接触,一旦引发反应,极易发生爆炸2.在溶液中发生的反应,对反应速率不发生影响的因素是(
)。A.温度
D.催化剂3.在反应:C+CO22CO中,可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
)。①增大压强
②升高温度
④增加碳的量
⑤降低压强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D.②③④4.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充人2 molN2和3 mol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3 s后测得N2为1.9 mol,则以N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5.分析下列实例,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填写下表。6.过量的锌粉与一定量的稀盐酸反应,为了减慢反应速率,但是又不影响生成的氢气总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升高温度
B.加入适量的水C.加入少量CuSO4溶液
D.加入浓度较大的盐酸7.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A.不用稀硫酸,改用98%浓硫酸
B.加热C.滴加少量CuSO4溶液
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8.下列四种X溶液,均能跟盐酸反应,其中反应最快的是(
)A.10℃ 20 mL 3mol/L的X溶液
B.20℃ 30 mL 2molL的X溶液C.20℃ 10 mL 4mol/L的X溶液
D.10℃ 10 mL 2mol/L的X溶液9.对化学反应限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任何可逆反应都有一定的限度
B.化学反应达到限度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C.化学反应的限度与时间的长短无关
D.化学反应的限度是不可改变的10.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气)+3B(气) 2C(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C生成的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
B. A、B、C的浓度相等C. A、B、C的分子数比为1:3:2
D.单位时间生成n mol A,同时生成3n mol B例题分析例1:在H2燃烧的反应中,破坏1mol H2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 破坏1mol O2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形成1mol H2O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Q1+Q2>Q3
B.2Q1+Q2>4Q3
C.Q1+Q2<Q3
D.2Q1+Q2<4Q3 巩固练习1.下列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A.铁与盐酸
C.碳酸钙的分解
D.Ba(OH)2·8H2O与NH4Cl晶体2.下列反应过程一定吸收能量的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分子拆成原子
D.原子组成分子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B.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反应物总能量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了反应是放出能量还是吸收能量4. 已物金刚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石墨是放热的,则金刚石和石墨比较,能量“贮存”高的是(
D.无法判断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B.煤和石油属于可再生能源C.汽车排出大量尾气中含有CO会污染大气
D.要使燃料燃烧只需要大量的氧气6. 下列不是化石能源的是(
D.天然气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能是二级能源
B、水力是二级能源C、天然气是一级能源
D、水煤气是一级能源8.已知反应:X + Y =M + N 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 的能量一定高于 M
B.Y 的能量一定高于 NC.X 和 Y 的总能量一定高于 M 和 N 的总能量D.因为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反应就一定能发生例题分析例2:下列各装置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例3:有a.b.c.d四种金属,将a与b用导线连结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b不易腐蚀.将a、d分别投入等浓度的盐酸中,d比a反应剧烈.将Cu浸入b的盐溶液里,无明显变化.如果把Cu浸入c的盐溶液里,有c的单质析出.据此判断它们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d c a b
B.d a b c
C.d b a c
D.b a d c例4: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环境友好的发电装置,它是以铂作电极,KOH溶液作--电解液,总反应为:2H2 + O2 = 2H2O,正极反应为:O2 + 2H2O + 4e = 4O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H2通入负极区
B.O2通入正极区--C.负极反应为2H2 + 4OH-4e = 4H2O
D.正极发生氧化反应巩固练习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电池中的电极一定要由两种不同的金属组成B.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正极,发生氧化反应C.原电池两极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2.锌片和碳棒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锌片是(
D.负极3.在右图所示的装置中,a的金属性比氢要强,b为碳棒,
关于此装置的各种叙述不正确的是(
A.碳棒上有气体放出,溶液的PH增大
B.a是正极,b是负极
C.导线中有电子流动,电子从a极流到b极
D.a极上发生了氧化反应4.实验室准备较快地制取氢气,可采用的方法是(
) 稀H2SO4 A.用纯锌与稀硫酸反应
B.用粗锌与稀硫酸反应C.用粗锌与稀硝酸反应 D.在CuSO4溶液中浸泡过的纯锌与稀硫酸反应。5.人造地球卫星上使用的一种高能电池——银锌蓄电池,其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为:----Zn+2OH-2e=ZnO+H2O,Ag2O+H2O+2e=2Ag+2OH。据此判断氧化银是(
)A、负极,被氧化
B、正极,被还原
C、负极,被还原
D、正极,被氧化2+2+2+2+6.根据下列事实:①X+Y=X+Y;②Z+2H2O(冷水)=Z(OH)2+H2↑;③Z的氧化性比X弱;2+--2+④由Y、W做电极组成的原电池,电极反应为W+2e=W,Y-2e=Y。可知X、Y、W、Z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X>Z>Y>W
B、Z>W>X>Y
C、Z>X>Y>W
D、Z>Y>X>W7. 银锌电池是广泛用作各种电子仪器的电源,它的充电和放电过程可表示为: 2Ag+Zn(OH)2Ag2O+Zn+2H2O;此电池放电时,负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是(
D.Zn例5: 反应4NH3+5O4NO+6H2O 在5升的密闭容器中进行,30秒后,NO 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此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用NO来表示为多少?例6: 在下列事实中,什么因素影响了化学反应速率?黄铁矿煅烧时要粉碎成细小的矿粒
)熔化的KClO3放出气泡很慢,加入少量MnO2后很快产生气体(
)同浓度、同体积的盐酸放入同样大小的锌粒和镁块,产生气体有快有慢(
) 夏天的食品易变霉,冬天就不易发生该现象(
)1818例7: 在密闭容器中充入SO2和O2,在一定条件下开始反应,在达到平衡时,O存在于(
)A. 只存在于氧气中
B. 只存在于O2和SO3中C. 只存在于SO2和SO3中
D. SO2、SO3、O2中都有可能存在例8: 下列各项中,可以说明2HIH2+I2(g)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H2的同时生成n mol HIB. 一个H—H键断裂的同时,有2个H—I键断裂C. 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D. 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某一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E. 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F. 条件一定,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自我检测1.面粉厂必须严禁烟火的主要原因是(
)。A.防止火灾发生
B.防止污染面粉
C.吸烟有害健康D.面粉颗粒极小,当其扩散在空气中与空气充分接触,一旦引发反应,极易发生爆炸2.在溶液中发生的反应,对反应速率不发生影响的因素是(
)。A.温度
D.催化剂3.在反应:C+CO22CO中,可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
)。①增大压强
②升高温度
④增加碳的量
⑤降低压强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D.②③④4.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充人2 molN2和3 mol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3 s后测得N2为1.9 mol,则以N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5.分析下列实例,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填写下表。6.过量的锌粉与一定量的稀盐酸反应,为了减慢反应速率,但是又不影响生成的氢气总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升高温度
B.加入适量的水C.加入少量CuSO4溶液
D.加入浓度较大的盐酸7.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A.不用稀硫酸,改用98%浓硫酸
B.加热C.滴加少量CuSO4溶液
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8.下列四种X溶液,均能跟盐酸反应,其中反应最快的是(
)A.10℃ 20 mL 3mol/L的X溶液
B.20℃ 30 mL 2molL的X溶液C.20℃ 10 mL 4mol/L的X溶液
D.10℃ 10 mL 2mol/L的X溶液9.对化学反应限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任何可逆反应都有一定的限度
B.化学反应达到限度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C.化学反应的限度与时间的长短无关
D.化学反应的限度是不可改变的10.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气)+3B(气) 2C(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C生成的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
B. A、B、C的浓度相等C. A、B、C的分子数比为1:3:2
D.单位时间生成n mol A,同时生成3n mol B
范文七:1、(2009o青岛)海水经过晒盐后得到粗盐和苦卤,重结晶后的食盐中还含有硫酸钠、氯化镁、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他们在溶液中主要以SO42-、Ca2+、Mg2+的形式存在,为将这些杂质离子除净,应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氢氧化钠、碳酸钠等物质将其转化为沉淀,过滤除去;再加入适量的盐酸,得到精盐水,最后经蒸发即得精盐.以下是某化工厂对海水进行综合利用的示意图:(1)在苦卤制镁的过程中加入了石灰乳(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石灰乳是用生石灰制得的,请写出制取石灰乳的化学方程式
(2)在制备精盐的过程中,氯化钡和碳酸钠溶液的添加顺序是否可以颠倒
理由是(3)在利用粗盐制备精盐过程的第⑥步操作中,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考点: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氯化钠与粗盐提纯;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其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书写化学方程式; (2)碳酸钠作用是既除去Ca2+,又除去多余的氯化钡;(3)盐酸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解答:解:(1)氧化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2)在制备精盐的过程中,氯化钡和碳酸钠溶液的添加顺序不可以颠倒,因为碳酸钠的作用是既除去Ca2+,又除去多余的氯化钡.故填:不可以;碳酸钠作用是既除去Ca2+,又除去多余的氯化钡.(3)在利用粗盐制备精盐过程的第⑥步操作中,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除去多余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故填:除去多余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点评:解答本题要能够正确的书写化学方程式,要理解除去杂质过程中各种物质的作用,特别应该注意加入试剂的顺序.2、(2007o青岛)海水晒盐后得到的晶体是粗盐,剩余的液体称为苦卤,苦卤中除氯化钠外还含有多种成分,在食品、化工等方面有重要应用.请根据已知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是苦卤中有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已知t1℃时,氯化镁和氯化钾的溶解度分别为M、N,则它们溶解度大小的关系为
M>N:将苦卤加热到t2℃以上,根据溶解度曲线,首先析出的晶体应是
硫酸镁 .(2)化工厂利用苦卤制取生产镁的原料--无水氯化镁的生产流程如图:①在苦卤中加入试剂a可以选用
熟石灰,要将氢氧化镁沉淀分离出来,应该采用的方法是
过滤.验证苦卤中氯化镁已完全转化为氢氧化镁沉淀的方法是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无明显实验现象 .②试剂b可以选用
HCl(填溶质化学式),该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OH)2+2HCl=MgCl2+2H2O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复分解 反应.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混合物的分离方法;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利用图像,进行分析计算.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②判断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确定通过降温、升温还是蒸发溶剂的方法使溶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有过滤和结晶,过滤是一种把不溶性的物质和液体分开的一种方法;从苦卤中制取镁主要就是先把海水中的氯化镁转化成较纯净的氯化镁然后再通电熔融.解答:解:(1)由于在t1℃时,氯化镁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钾的溶解度,再就是在温度高于t2℃时,硫酸镁的溶解度最小,因此最先结晶析出,故答案为:M>N,硫酸镁(2)①把海水中的氯化镁转化成氢氧化镁沉淀,是往海水中加熟石灰,氯化镁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由于氢氧化镁不溶于水,因此可以采用过滤的方法使沉淀分离出来;证明苦卤中的氯化镁是否完全转化成氢氧化镁,可以向过滤后的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看是否有沉淀生成;故答案为:熟石灰;过滤;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无明显实验现象②由于氢氧化镁是难溶性的碱,因此把它转化成氯化镁,只能采取加酸的方法,即酸碱中和,是复分解反应;故答案为:HCl,Mg(OH)2+2HCl=MgCl2+2H2O,复分解点评:本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海水制镁的有关知识.用海水晒盐得到的是粗盐.提纯含有少量泥沙的粗盐,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溶解、蒸发、过滤 B、过滤、蒸发、溶解 C、过滤、溶解、蒸发D、溶解、过滤、蒸发考点:氯化钠与粗盐提纯;实验步骤的探究.专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分析:用海水晒盐得到的是粗盐.提纯含有少量泥沙的粗盐,正确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计算产率.①粗盐逐渐加入盛有水的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直到溶解;②过滤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③蒸发时,注意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液滴飞溅;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余热使滤液蒸干.解答:解:用海水晒盐得到的是粗盐.提纯含有少量泥沙的粗盐,正确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计算产率.故选为:D.点评:本题考查氯化钠与粗盐提纯,探究实验的步骤.
范文八:第二节
海水晒盐1.下列关于海水晒盐原理的分析,正确的是(
)A.利用阳光和风力将水分蒸发得到食盐
B.利用机械动力搅拌得到食盐C.利用阳光照射使海水升温得到食盐
D.利用海水在阳光下发生分解反应制得食盐2.如图所示是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根据海水晒盐的原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海水进入贮水池,海水的成分基本不变 B.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逐渐增加C.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水的质量逐渐增加
D.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3.为除去粗盐中的泥沙、CaCl2、MgCl2、Na2SO4杂质,得到NaCl,可先将粗盐溶于水,在进行以下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的盐酸;③加过量的Na2CO3溶液;④加过量的NaOH溶液;⑤加过量的BaCl2溶液;⑥蒸发.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④⑤③②⑥ B.④⑤③①②⑥ C.③④⑤①②⑥D.①⑤③④②⑥4.某同学对含有泥沙的粗盐进行提纯,并用提纯后的氯化钠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请回答有关问题:(1)按下面步骤提纯粗盐:①取一定质量的粗盐样品,加水溶解;②通过
操作将泥沙除去;③将滤液移入蒸发皿,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钠晶体.(2)在上述实验步骤中,都使用了同一仪器
(填名称),它在步骤①和③的操作方法相同,但目的不同,步骤①的目的是
,步骤③的目的是
;(3)利用上述实验得到的氯化钠晶体,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①配制溶液的步骤:计算、
溶解、装瓶;②量取所需的水应选用
mL的量筒.5.食盐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完善实验室除去粗盐中泥沙等难容笑杂质的实验步骤.①操作Ⅰ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②蒸发过程中,待
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滤液蒸干.(2)由于粗盐中含有少量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不能满足化工生产的要求,因此必须将粗盐进行精制.流程如图.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除了能除去粗盐中的CaCl2外,它还有一个作用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②通过操作Ⅲ所得滤液中的溶质有
(用化学式表示).(3)若有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不饱和溶液100kg,要将其变成20℃时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以满足化工生产的需要,可采用的最简便方法是
.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6.盐城濒临黄海,海盐文化全国知名.某兴趣小组同学去盐场参观,带回了部分粗盐样品,并对其进行了如下探究:(1)操作①中必须用到的一种仪器是
(填序号).A.研钵
D.试管(2)操作③的名称是
,操作④中用到玻璃棒,作用为
.(3)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100g 7.5%的氯化钠溶液.经检测,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
(填序号).①氯化钠固体不纯
②称量时精盐与砝码放反了③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4)查阅资料得知:粗盐中除含少量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外,还含有少量的可溶性杂质(假定可溶性杂质只有MgCl2一种),为了得到较纯净的氯化钠,小组同学将所得的“精盐”又作了如下处理:①白色沉淀的化学式为
.②在得到的滤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的目的是
.③若实验过程中不考虑损耗,最终到的NaCl固体的质量将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精盐中NaCl的质量.7.粗盐中含有少量不溶性杂质(泥沙),还含有少量可溶性杂质(Na2SO4、CaCl2、MgCl2).现以粗盐为原料制取精盐,生产过程如图所示(1)写出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加入过量BaCl2溶液的目的是
.(2)操作a的名称是
,该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主要有:烧杯、
、玻璃棒.(3)加入适量稀盐酸的作用是除去溶液中的
(填化学式).(4)在加热蒸发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地搅拌,其目的是
范文九:海水晒盐小练习一、填空题1、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克,其在
gKNO3,溶液正好达到
状态.2 硝酸铵在10℃时的溶解度为140g,这说明在10℃时有硝酸铵溶解在100g水中就可以得到
g硝酸铵的饱和溶液;若7g硝酸铵溶解在55g水中,可得到
(填“不饱”或“不饱和”)溶液,若75硝酸铵溶解在50水中,则可得到硝酸铵的(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3、根据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表,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KNO3和NaCl具有相同溶解度时的温度范围:
(限表中相邻两个温度之间) (2)在50NaCl时,在100克水里加入90克KNO3充分搅拌所得的溶液质量为
。 (3在10℃时,Na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KNO3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 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2) 条件一定,向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如果溶液质量不变,该硝酸钾溶液是饱和溶液。(3) 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中的溶质多(4) 一定温度下,溶质的质量不改变,则无法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5) 两种不同溶质的饱和溶液混合,依然是饱和溶液。 1、 在一定的温度下,下列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的是(
)一杯还能溶解蔗糖的食盐水 一杯还能溶解食盐的食盐水一杯恒温蒸发掉一部分水后有硝酸钾晶体析出的硝酸钾溶液 一杯溶质含量很少的石灰水3、欲使任意一种不饱和溶液转为饱和溶液,最可靠且操作简便的方法是(
)改变温度
倒出一些溶液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相同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降温一定会变成饱和溶液对同一溶质的溶液,在同一温度时,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5现有一杯20℃的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对其进行如下操作①温度不变,往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钙固体。 ② 温度不变,往溶液中加入蒸馏水
③ 往溶液中加入生石灰,并等溶液冷却到20℃
④升高温度
⑥ 温度不变,往溶液中通入少量CO2气体。其中操作
(填序号)能使该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范文十:高一化学
第8讲海水晒盐以及粗盐提纯学习目标1.了解海水晒盐的原理,理解在实际生产中适当控制卤水密度的原因。2.理解粗盐提纯中除去难溶性和可溶性杂质的原理,学会溶解、过滤、蒸发、洗涤的操作。知识梳理 一、实验目的1.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实验的操作技能.2.理解过滤法分离混合物的化学原理.3.体会过滤的原理在生活生产等社会实际中的应用.二、实验仪器和药品药品:粗盐,蒸馏水器材:托盘天平(含砝码),量筒,烧杯,玻璃棒,药匙,漏斗,滤纸,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酒精灯,坩埚钳,胶头滴管,若干一样的小纸片,研钵,研杵,滤纸,火柴,纸片三、实验原理粗盐中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以及可溶性杂质如:Mg2+、Ca2+、SO42-
等.不溶性杂质可以用过滤的方法除去,可溶性杂质中的Mg2+、Ca2+、SO42-
则可通过加入BaCl2、NaOH和Na2CO3溶液,生成沉淀而除去,也可加入BaCO3固体和NaOH溶液来除去。四、实验操作1.溶解用托盘天平称取2克粗盐(精确到0.1克).用量筒量取10毫升水倒入烧杯里.用药匙取一匙粗盐加入水中,观察发生的现象.用玻璃棒搅拌,并观察发生的现象(玻璃棒的搅拌对粗盐的溶解起什么作用?搅拌,加速溶解).接着再加入粗盐,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一直加到粗盐不再溶解时为止.观察溶液是否浑浊.
在天平上称量剩下的粗盐,计算在10毫升水中大约溶解了多少克粗盐.2.过滤将滤纸折叠后用玻璃棒蘸水润湿使其紧贴漏斗内壁并使滤纸上沿低于漏斗口,溶液液面低于滤纸上沿,倾倒液体的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的末端紧靠有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末端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的内壁。慢慢倾倒液体,待滤纸内无水时,仔细观察滤纸上的剩余物及滤液的颜色.滤液仍浑浊时,应该再过滤一次.如果经两次过滤滤液仍浑浊,则应检查装置并分析原因,例如,滤纸破损,过滤时漏斗里的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仪器不干净等.找出原因后,要重新操作.3.蒸发把得到的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把蒸发皿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图16).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滤液(均匀受热,防止液体飞溅)。等到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4.用玻璃棒把固体转移到纸上,称量后,回收到教师指定的容器.比较提纯前后食盐的状态并计算精盐的产率.5.粗盐中含有Mg2+、Ca2+、SO42-去除可溶性杂质:4、再溶解1.加入过量BaCl2(去除硫酸根离子)SO42-+Ba2+=BaSO4↓2.加入过量NaOH(去除镁离子)Mg2++2OH-=Mg(OH)2↓3.加入过量Na2CO3(去除钙离子及BaCl2中的钡离子)Ca2++CO32-=CaCO3↓ Ba2++CO32-=BaCO3↓注:1,2两步可互换5、过滤向滤液中加入适量HCl(除去过量NaOH,Na2CO3,可选择用pH试纸控制加入的量,或是直接蒸发)蒸发,结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①“一贴”是指滤纸折叠角度要与漏斗内壁口径吻合,使湿润的滤纸紧贴漏斗内壁而无气泡,因为如果有气泡会影响过滤速度.②“二低”是指滤纸的边缘要稍低于漏斗的边缘,二是在整个过滤过程中还要始终注意到滤液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这样可以防止杂质未经过滤而直接流到烧杯中,这样未经过滤的液体与滤液混在一起,而使滤液浑浊,没有达到过滤的目的。
③“三靠”一是指待过滤的液体倒入漏斗中时,盛有待过滤液体的烧杯的烧杯嘴要靠在倾斜的玻璃棒上(玻璃棒引流),防止液体飞溅和带过滤液体冲破滤纸;二是指玻璃棒下端要轻靠在三层滤纸处以防碰破滤纸(三层滤纸一边比一层滤纸那边厚,三层滤纸那边不易被弄破);三是指漏斗的颈部要紧靠接收滤液的接受器的内壁,以防液体溅出。计算产率将提纯后的氯化钠与粗盐作比较,计算精盐的产率。(误差分析:明显偏低:A.溶解时将粗盐一次全部倒入水中,立即过滤B.蒸发时,有一些液体、固体溅出。偏高:提纯后的精盐尚未完全干燥就称其质量.)玻璃棒的作用:本实验5次用到玻璃棒1.溶解时:搅拌,加速溶解。2.过滤前:蘸水润湿滤纸。3.过滤时:引流。4.蒸发时:搅拌,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液体飞溅。5.计算产率时:用玻璃棒把固体转移到纸上。(注意玻璃棒搅拌时不要碰到杯壁)过滤前后溶液内元素变化:反应前NaCl、MgCl2、CaCl2、Na2SO4加入BaCl2(过量)产生BaSO4沉淀 溶液内还剩:NaCl、MgCl2、CaCl2、BaCl2
加入Na2CO3(过量)产生CaCO3沉淀和BaCO3沉淀溶液内还剩:NaCl、MgCl2、Na2CO3加入NaOH(过量)产生Mg(OH)2沉淀 溶液内还剩:NaCl、Na2CO3、NaOH
加入HCl(过量)产生CO2、H20 溶液内还剩:HCl、NaCl蒸发后还剩下:Nacl五、实验现象溶解:粗盐固体为灰色,加入水中所得液体呈浑浊状。过滤:滤液是无色透明液体,滤纸上的残留物呈黑色。蒸发:随着加热,蒸发皿中液体的量减少;当蒸发到一定程度时,蒸发皿底部有固体[1] 析出。蒸发得到的固体为白色。Q1:想一想:如果用BaCl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和盐酸除去上述杂质离子,加入试剂的正确顺序还有哪些可能?:Q2:◆为什么食盐容易潮解?例题解析2-+2-+【例1】、对一无色、澄清的稀溶液作初步分析后发现,其可能含有SO4、Na、CO3、H、NO3、HCO3、Cl等离子中的若干种。进一步的分析结果如下:(1)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试纸呈红色(酸性色)(2)取2mL溶液滴加少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滴加少量稀HNO3,沉淀不消失(3)对(2)中所得的混合物,充分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加少量AgNO3溶液,又有白色沉---淀生成,再滴加少量稀HNO3,沉淀不消失则:(1)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有
,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有
。(2)能否判断原溶液中是否含有Cl
,其原因为
;若要确定溶液中是否含有Cl,其正确的操作是
。--【例2】、检验KClO3固体中是否含有氯元素,从下列仪器和操作方法中选择适当的内容填空:(1)所选用的仪器有
:①试管,②酒精灯,③石棉网,④温度计,⑤橡胶塞,⑥量筒,⑦试管夹,⑧烧杯,⑨玻璃棒;(2)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a加热至完全分解,b溶解,c过滤,d蒸发,e滴加稀HNO3,F滴加BaCl2溶液,g滴加AgNO3溶液。3、某同学用某种粗盐进行提纯实验,步骤见下图。请回答:(1)步骤①和②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2)步骤③判断加入盐酸“适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④加热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这是为了防止__________________,当蒸发皿中有较多量固体出现时,应__________________,用余热使水分蒸干。(3)猜想和验证:变式训练1、氯化钠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1)粗盐除含NaCl外,还含有少量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
粗盐提纯的操作流程。提供的试剂:Na2CO3溶液、K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Ba(NO3)2溶液、饱和NaCl溶液。①欲除去溶液I中的MgCl2、CaCl2、Na2SO4,从提供的试剂中选出a所代表的试剂,按滴加顺序依次为:过量的NaOH溶液、
②在滤液中加盐酸的作用是;(2)用提纯的NaCl配制200g0.9%的生理盐水,需要NaCl的质量为。
①配制该溶液时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②如果配制后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低于0.9%,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任写一个)2、通过海水晾晒可得粗盐,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各步操作流程如下:粗盐BaClNaOH①过量过量Na2CO3过量②③④HCl(1)在第①步粗盐溶解操作中要用玻璃棒搅拌,作用是(2)第②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粗盐中的(填化学式,下同),第⑥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滤液中
。(3)第⑤步“过滤”操作中得到沉淀的成分有:泥沙、BaSO4、Mg(OH)2、
。(4)在第③步操作中,选择的除杂的试剂不能用KOH代替NaOH,理由是。 ⑥蒸发、结晶、烘干⑦精盐知识点归纳课堂检测1.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C.酒精灯着火时可用水扑灭D.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条件下慢慢加浓硫酸2.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蒸发时正确的操作是
)A.把浑浊的液体倒人蒸发皿内加热
B.开始析出晶体后用玻璃棒搅拌C.蒸发时液体不超过蒸发皿容积的1/3
D.蒸发皿中出现大量固体时即停止加热3.下列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用蒸馏的方法制取蒸馏水B.用过滤的方法除去NaCl溶液中含有的少量淀粉胶体C.用溶解、过滤的方法提纯含有少量BaSO4的BaCO3D.用加热、蒸发的方法可以除去CaCl2、MgCl2等杂质4.关于粗盐提纯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解粗盐时,应尽量让溶液稀些,防止食盐不完全溶解B.滤去不溶性杂质后,将滤液移至坩埚内加热浓缩C.当蒸发到剩余少量液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液体蒸干D.将制得晶体转移到新制过滤器中用大量水进行洗涤5.为了除去KCl固体中少量的MgCl2、MgSO4,可选用Ba(OH)2、HCl和K2CO3三种试剂,按下列步骤操作:(1)写出三种试剂的化学式:A 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C__________。(2)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①加入过量A的目的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②加入过量B的目的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加热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3)操作Ⅰ是_________,操作Ⅱ是_________。6.通过海水晾晒可得粗盐,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各步操作流程如下: 溶解BaClNaOHNa2CO3粗盐过量过量过量①②③④HCl⑥蒸发、结晶、烘干⑦精盐(1)在第①步粗盐溶解操作中要用玻璃棒搅拌,作用是
。(2)第②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粗盐中的
(填化学式,下同),第⑥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滤液中
。(3)第⑤步“过滤”操作中得到沉淀的成分有:泥沙、BaSO4、Mg(OH)2、
(填化学式)。(4)在第③步操作中,选择的除杂的试剂不能用KOH代替NaOH,理由是(5)写出新加入试剂的可能顺序(至少写两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粗食盐中除含有钙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等可溶性杂质外,还含有泥砂等不溶性杂质。我们食用的精盐是用粗食盐提纯而得到的。通过教材中“粗盐的提纯”及你做过的该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进行NaCl溶液蒸发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 ①放置酒精灯 ;②固定铁圈位置 ;③放上蒸发皿(蒸发皿中盛有NaCl溶液);④加热搅拌;⑤停止加热。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2)如何运用最简方法检验溶液中有无SO4离子?
。如果有,应该如何除去SO4离子?
。(3)在粗盐经过溶解→过滤后的溶液中滴加饱和Na2CO3溶液,直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请问这步操作的目的是
。(4)将经过操作(3)后的溶液过滤。请问这一操作能除掉哪些杂质?。 2-2-(5)实验室里将粗盐制成精盐的过程中,在溶解、过滤、蒸发三个步骤的操作中都要用到玻璃棒,分别说明在这三种情况下使用玻璃棒的目的:溶解时:
。 过滤时:
。 蒸发时:
。8、某学习小组设计分离NaCl和CaCl2两种固体混合物方案如下:(1)操作A是_________________。(2)蒸发氯化钙溶液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仪器除蒸发皿、烧杯、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火柴外,还必须要有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3)有同学提出滤液中含有少量的碳酸钠,应加入_________________至过量,再蒸发结晶才能得到纯净的氯化钠。(4)如果实验过程中得到白色沉淀80克,试计算原混合物中有多少克CaCl2固体?(假设实验过程中无损耗)9、某校化学活动小组查阅资料发现,粗盐中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Mg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他们要除去杂质得到精盐,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序号①~⑧表示实验操作,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根据上述方案,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2)第⑤步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3)“蒸发结晶”用到的器材有:铁架台(铁圈)、坩埚钳、石棉网、火柴、玻璃棒、_______、(4)实验中加入“Na2SO4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利用提供的沉淀试剂,再写出一种添加试剂的操作顺序(填序号):_____________。10、通过海水晾晒可得粗盐。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以及泥沙等杂质。为了有效将粗盐提纯,实验的各步操作流程如下图所示。根据以上信息回答:(1)在完成操作Ⅰ之前,必须加入的X物质是(2)操作Ⅰ和操作Ⅱ的名称是(3)在实验过程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其实验目的是,有关化学方程式是
。(4)判断加入的盐酸“适量”的方法是。(5)实验所得精盐的质量大于粗盐中NaCl的质量,原因是。课后作业1、为了除去氯化钾晶体中含有的少量MgSO4、CaCl2杂质,进行下列六项操作:①加水溶解,②加热蒸发得到晶体,③加入略过量的BaCl2溶液,④加入适量的HCl,⑤加入略过量的K2CO3和KOH溶液,⑥过滤。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2、提纯含有少量Ba(NO3)2杂质的KNO3溶液,可以使用的方法为(
)A、 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所得溶液中补加适量HNO3B、加入过量的K2SO3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所得溶液中补加适量HNO3C、加入过量的Na2SO3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所得溶液中补加适量HNO3D、加入过量的K2CO3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所得溶液中补加适量HNO33、下列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手持试管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B.给盛有液体的体积超过1/3容积的试管加热C.用天平称取药品时用手直接拿砝码D.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应垂悬在容器上方,不能触及容器内壁4、某学生使用托盘天平称食盐时,错误的将食盐放在右托盘,而把砝码放在左托盘,称得食盐的质量为15.5g(1g以下只能使用游码)。如果按正确的放法,食盐的质量应为(
)A.15.5g
D.14.0g5、下列是有关实验操作的步骤和做法,不正确的是(
)A.粗盐提纯操作的顺序是:溶解、过滤、蒸发、洗涤B.实验室制取氧气完毕后,应先取出集气瓶,再取出导管,最后停止加热C.不慎将浓硫酸洒在桌上,应先用烧碱溶液中和,再用湿布抹净D.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把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中上部6、海水经过晒盐后得到粗盐和苦卤,重结晶后的食盐中还含有硫酸钠、氯化镁、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他们在溶液中主要以SO42、Ca2+、Mg2+的形式存在,为将这些杂质离子除净,-应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氢氧化钠、碳酸钠等物质将其转化为沉淀,过滤除去;再加入适量的盐酸,得到精盐水,最后经蒸发即得精盐。以下是某化工厂对海水进行综合利用的示意图:(1)在苦卤制镁的过程中加入了石灰乳(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石灰乳是用生石灰制得的,请写出制取石灰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制备精盐的过程中,氯化钡和碳酸钠溶液的添加顺序是否可以颠倒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利用粗盐制备精盐过程的第⑥步操作中,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水晒盐视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