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求钢琴音阶素材,最好是mp3档 希望至少要有C3 ~ C5

求一个钢琴每个音阶的单个的音乐素材 MP3格式_百度知道
求一个钢琴每个音阶的单个的音乐素材 MP3格式
我有更好的答案
已发邮箱。同求此资源,请下载附件,不想用分就带邮箱求助。—————————————————————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geDocld 密码: 2q2m要就快点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哪位好友能提供钢琴音效的素材呢?要单个音阶的(是这么叫吧)。做个软件里需要的。非常感谢!~_百度知道
哪位好友能提供钢琴音效的素材呢?要单个音阶的(是这么叫吧)。做个软件里需要的。非常感谢!~
我有更好的答案
p>已发。你可以下载附件,请把鼠标放我ID上,等弹出窗口,也可以追问我留下邮箱,我发你。同求此资源,如没分就求助。—————————————————————————要什么;@<file fsid="" link="/share/link,点求助知友。写明具体要求和邮箱。恕不保证回应所有的消息和评论。————— 百度知道团队:送你一支玫瑰花 ——&-&-&lt,请下载附件
我有7个的,想要8个的,现在缺个高音哆
采纳率:86%
最小的文件有100多m的sf2文件,原声钢琴音色不错,发地址你去下载吧,但电驴速度不行,,,或者加我发你也行,个人资料有联系方式
需要提供软件名称,网上音色到处都有,音色格式不同,个别软件不兼容个别音色或不支持读取。
最好有音频文件,找了好久都找不到1-8个音的单个音节,就是每个音都分开的那种。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音阶的相关知识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更新之前先把那些默默收藏不点赞的人记在小本子上→_→&br&收藏数是点赞数的两倍是什么鬼!&br&&br&(正经脸)更新主要是加了一些不限于四五个和弦的但是很适合新手的歌,右手的节奏型都不太难~就不一一的解说每首歌的和弦了,大家比较喜欢哪首歌就看下谱子能不能弹。另外不建议大家一直停留在弹难度接近的这些歌的阶段,吉他重要的还是基本功和更进一步技术提升~&br&另外专门更新了一些杰伦的比较适合新手弹的歌 (??????)杰伦粉的福利?( ?????? ?)?&br&&br&以下是原答案,更新的在后面~&br&---------------------------------&br&直接上图。&br&&br&好久不见。C,Am,Fmaj7,G四个和弦。&br&&figure&&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662& src=&https://pic4.zhimg.com/19c6d81ade7fbb532df2f1b763bdfcf3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19c6d81ade7fbb532df2f1b763bdfcf3_r.jpg&&&/figure&&br&&br&拥抱。Fmaj7 Em Dm7 C四个和弦。一直循环,旋律依旧超好听有木有。&br&&figure&&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662& src=&https://pic2.zhimg.com/f5e98faa92a1ec1b50b4c1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f5e98faa92a1ec1b50b4c1_r.jpg&&&/figure&&br&&br&平凡之路。Em C/G G D/#F 四个和弦,循环到死~依旧超好听有木有&br&&br&&figure&&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662& src=&https://pic2.zhimg.com/953b0fcefb17cee680d4d51b9ae4f865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953b0fcefb17cee680d4d51b9ae4f865_r.jpg&&&/figure&&br&&br&约定。C G Am Em F(小横按) 五个和弦,按照C-G-Am-Em-F-Em-F-G循环~其实这是一个万能和弦的固定走势,类似的还有:越长大越孤单,红豆,愿得一人心等等。&br&&figure&&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662& src=&https://pic4.zhimg.com/dacb125f8c450b03a8eebe5fc237afc7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dacb125f8c450b03a8eebe5fc237afc7_r.jpg&&&/figure&&br&&br&越长大越孤单。同上面的万能和弦走势。五个和弦。&br&&figure&&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662& src=&https://pic1.zhimg.com/c0a1e5d368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c0a1e5d368_r.jpg&&&/figure&&br&&br&红豆。同以上的万能和弦走势,五个和弦。右手转换相对要快一些,多加练习。好听的一首曲子~&br&&br&&figure&&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662& src=&https://pic2.zhimg.com/cd59decf376cd7a8d899a71a8e97e279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cd59decf376cd7a8d899a71a8e97e279_r.jpg&&&/figure&&br&&br&愿得一人心。五和弦,同上~&br&&figure&&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662& src=&https://pic1.zhimg.com/16cad728f7ecb6565d70fbfa11bfc2e4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16cad728f7ecb6565d70fbfa11bfc2e4_r.jpg&&&/figure&&br&&br&小情歌。8个和弦,多加练习,问题不大。前奏四个和弦循环超好听~就像听到原版歌曲前奏一样。难度是右手节奏型太快,弹唱结合需要多加练习。&br&&figure&&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662& src=&https://pic1.zhimg.com/2da3fe38a21f6eccccaa58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2da3fe38a21f6eccccaa58_r.jpg&&&/figure&&br&&br&&br&奇妙能力歌。6个和弦,F G Em Am C A小节循环~注意把握右手的节奏型&br&&figure&&img data-rawwidth=&847& data-rawheight=&3103& src=&https://pic2.zhimg.com/be2f8f8a13ada3403a29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47&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be2f8f8a13ada3403a29_r.jpg&&&/figure&&br&&br&&br&&br&前段时间因为练琴过度以及一个小小的意外,把左手一个关节伤到了,最近一直处于不能练琴的痛苦中,奉劝各位弹琴一定要注意爱惜手啊!弹琴之前活动手指,弹完过后也不要忘了舒缓舒缓关节,还有就是平时一定要注意保护好手,不然就像我现在一样悲剧(>﹏<)&br&&br&看在我伤痛在手,还依旧码字分享的份上给个赞再走yo&br&会持续更新更多适合新手的琴谱~&br&&br&--------------我是更新分割线---------&br&&br&&br&青花瓷。&br&&figure&&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662& src=&https://pic1.zhimg.com/1df8fe8cec0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1df8fe8cec0_r.jpg&&&/figure&&br&&br&&br&&br&东风破。&figure&&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662& src=&https://pic1.zhimg.com/13cccaa040bdf75534d46a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13cccaa040bdf75534d46ac_r.jpg&&&/figure&&br&&br&&br&&br&&br&简单爱。&figure&&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662& src=&https://pic4.zhimg.com/2bad24afbe01e9bce6f9f1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2bad24afbe01e9bce6f9f1f_r.jpg&&&/figure&&br&&br&&br&&br&&br&七里香。&figure&&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662& src=&https://pic4.zhimg.com/f18ca5dc46c8db71b97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f18ca5dc46c8db71b97f_r.jpg&&&/figure&&br&&br&&br&&br&&br&兰亭序。&figure&&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662& src=&https://pic3.zhimg.com/eff72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eff72_r.jpg&&&/figure&&br&&br&&br&&br&&br&安静。&br&&figure&&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662& src=&https://pic4.zhimg.com/4fcba25f6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4fcba25f6f_r.jpg&&&/figure&&br&&br&说好的幸福呢。&br&&figure&&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662& src=&https://pic2.zhimg.com/59d0cb3e95eb36aa6085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9d0cb3e95eb36aa6085_r.jpg&&&/figure&&br&&br&世界末日。&br&&figure&&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662& src=&https://pic1.zhimg.com/84b1ce4c2e070d80a2a58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84b1ce4c2e070d80a2a58_r.jpg&&&/figure&&br&&br&黄昏。&br&&figure&&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662& src=&https://pic4.zhimg.com/10f3a639ecb5c522d71126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10f3a639ecb5c522d71126f_r.jpg&&&/figure&&br&&br&寂寞沙洲冷。&br&&figure&&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662& src=&https://pic3.zhimg.com/0ec2dc9fb4ffd52d9ad46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0ec2dc9fb4ffd52d9ad46_r.jpg&&&/figure&&br&&br&爱很简单。&br&&figure&&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662& src=&https://pic3.zhimg.com/cd3bda5dbfb90720eade96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cd3bda5dbfb90720eade96_r.jpg&&&/figure&&br&&br&爱我还是他。&br&&figure&&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662& src=&https://pic4.zhimg.com/6b79cf6ac48d5f3a359b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6b79cf6ac48d5f3a359b_r.jpg&&&/figure&&br&&br&倒带。&br&&figure&&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662& src=&https://pic2.zhimg.com/327efc568bd05a19e2ca1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327efc568bd05a19e2ca1_r.jpg&&&/figure&&br&&br&&br&第一次爱的人。&br&&figure&&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662& src=&https://pic1.zhimg.com/88a151aefae9c1f2ad810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88a151aefae9c1f2ad810_r.jpg&&&/figure&&br&&br&北极星的眼泪。&br&&figure&&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662& src=&https://pic3.zhimg.com/efaaa09a936ec3ccd3c52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efaaa09a936ec3ccd3c52_r.jpg&&&/figure&&br&&br&&br&当你孤单你会想起谁。&br&&figure&&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662& src=&https://pic3.zhimg.com/ebc18ee258c32cc755f8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ebc18ee258c32cc755f8a_r.jpg&&&/figure&&br&&br&一千年以后。&br&&figure&&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662& src=&https://pic2.zhimg.com/9bd1c06d380b0abc6035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9bd1c06d380b0abc6035_r.jpg&&&/figure&&br&&br&小酒窝。&br&&figure&&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662& src=&https://pic4.zhimg.com/e361fc7b5a22776bdb541d07f8ca5fb7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e361fc7b5a22776bdb541d07f8ca5fb7_r.jpg&&&/figure&&br&&br&&br&心墙。&br&&figure&&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662& src=&https://pic2.zhimg.com/10c841f6f8ccb0dfe0bfaf965a505dc9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10c841f6f8ccb0dfe0bfaf965a505dc9_r.jpg&&&/figure&&br&&br&&br&认错。&br&&figure&&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662& src=&https://pic1.zhimg.com/9401558fbbae205c1a01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9401558fbbae205c1a01c_r.jpg&&&/figure&&br&&br&狮子座。&br&&figure&&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662& src=&https://pic3.zhimg.com/94d49fa40d6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94d49fa40d6_r.jpg&&&/figure&&br&&br&后来。&br&&figure&&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662& src=&https://pic1.zhimg.com/c1dcc9fa4e34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c1dcc9fa4e34_r.jpg&&&/figure&&br&&br&童话。&br&&figure&&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662& src=&https://pic1.zhimg.com/0e9dceeeeb618e1ca86a420f26a134b4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0e9dceeeeb618e1ca86a420f26a134b4_r.jpg&&&/figure&
更新之前先把那些默默收藏不点赞的人记在小本子上→_→ 收藏数是点赞数的两倍是什么鬼! (正经脸)更新主要是加了一些不限于四五个和弦的但是很适合新手的歌,右手的节奏型都不太难~就不一一的解说每首歌的和弦了,大家比较喜欢哪首歌就看下谱子能不能弹。…
吉他的等级阶层&br&其实,很多新老琴友对于吉他价格阶层不算那么了解,所以在这里简单的给大家普及一下概念,希望对那些准备入手或者更换吉他的朋友能有一些帮助!&br&简单按照价位原理&br&100---200&br&这应该是一个玩具,一些时候,它会打消掉你对吉他的热爱。非常不推荐!&br&200—350&br&这个钱也能买着适合初学者练习的吉他 不过几率非常之低,质量也大多数都是熬不过北京的冬天型的(琴颈部分木头的水分没有充分烘干就被做成吉他,所以冬天的时候木头里的湿气一蒸发就面临着变形)多数是商家们为了节约成本不择手段的产品。&br&350—450&br&首先声明这个价位里不会有什么真正的大牌子,木质都是全复合板贴皮的(就是说你看到琴体上的木纹都是贴上去的,非实木)。所以在选择的时候也不能单看品牌初学琴最重要的不是外观,做工别太糙就行。 音准 手感 质量是最重要的衡量标准,因为这个价位的吉他多半在弹了一段时间以后琴颈会发生不规则的变形,导致打品,会严重的影响演奏。(规则的变形是可以通过扳手调节的)不过也不代表没有好琴,只是得会挑才可以,如果在北京的朋友可以来找楼主,我有一些这个价位的存货,虽然量不多,但都是我亲自为没有琴学生挑选准备的。&br&&a href=&tel:680%E2%80%941100& class=& wrap external&&680—1100&/a&&br&依然是合板琴,但是做工很好,质量相对更稳定。也算是正儿八经的大牌子了,虽然都是最低型号,在这里推荐两款YAMAHA的F600(低音不好是原装弦的缘故,换达达里奥立会明显改善很多,商家最喜欢拿这个借口推荐你买利润大的杂牌)CORT的AD810这两款琴音色跟高型号的比肯定是有区别,但已经可以胜任各种演奏了,声音虽然单薄,高中低比例均匀。不会影响乐曲本身的音色美(很多琴杂牌琴虽然木质很好,价格不菲但是声音高低比率不均,动态差,声音浑浊甚至降低乐曲的表现力)&br&&a href=&tel:%941800& class=& wrap external&&&/a&&br&在这个价位就可以买到大牌的高性价比面单吉他了(是指面板是一整块实木做的,对音色会有很大的提升)YAMAHA的FG700sYAMAHA的FG650MSCORT的earth70Takamine的D21S这四款均是面板实木云杉,背侧板桃花心木贴皮的,如果不考虑买8000以上的吉他的话这三款琴足够一直用下去不用换了,虽然都是大牌,但个人更推荐yamah的700s&br&4K+&br&这里有很多不错的手工琴选择,比如加拿大产海鸥的面单,型号有很多的&br&6K--8K&br&浙江萧山产yamaha全单(全单琴是指 面板,背板,侧板全部都是实木的) 加拿大产海鸥全单&br&1W+martin taylor Gibson的全单高型号(不要购买这种档次品牌的低型号和非原产琴)。如果资金不够的话建议购买加拿大产海鸥,8000左右就可以买到全单的。&br&记在最后只要价格能够的上一定要买大牌,大牌就是在全世界范围耳熟能详,有历史的牌子。&br&吉他不是随便一个商人设计个牌子+上乘的木头+精致的做工就能有好的音色的,推荐购买大牌觉得有它的道理的。每一面木头的厚度,每一根音量的形状长度,木头的风干,琴体弧度的细微差距等都会对音色造成非常大的影响。&br&有历史的大牌都会有自己特点的音色。这个等你们成为吉他高手,对音色产生真正的理解以后才会明白以上所述的重要性。&br&最后的最后,明白告诉你,吉他的价格不是经销商控制的,而是厂家控制的,如果经销商卖了低价厂家会取消他的经销商资格,当然,如果他卖出高价了是他的本事,基本上你按上述的价位去看,90%差不离了!
吉他的等级阶层 其实,很多新老琴友对于吉他价格阶层不算那么了解,所以在这里简单的给大家普及一下概念,希望对那些准备入手或者更换吉他的朋友能有一些帮助! 简单按照价位原理 100---200 这应该是一个玩具,一些时候,它会打消掉你对吉他的热爱。非常不…
&p&十余年一线乐器销售员张阿姨,来回答这个问题啦。&/p&&p&阿姨赞成@子青 老师的观点:装不了。&/p&&p&去医院,不能用百度百科上的医学知识不懂装懂;&/p&&p&去驾校,不能用NFS上的驾驶技巧去操作进出库。&/p&&p&。。。 。。。&/p&&p&因为,真的装不了。&/p&&br&&p&隔行如隔山,这是真理。通过简单的从网上或者朋友那里获取的知识都太片面。而且,很多都是错误的。一般阿姨遇到不懂装懂的来选琴,干脆就不说话了, 因为一行人等,有要买琴的,有“懂琴的朋友”,有亲友团,阿姨要是当着这样一帮人的面,纠正一些错误,是会很尴尬的。所以,一般情况下,我就不说话了。&/p&&p&这些不得其门而入的顾客们,也是浑身解数都用上了:有在A4纸上,蝇头小字抄了选琴秘籍,跟考试小抄一样,写满正反面按图索骥的;有说吉他应该是一块木头最好,是用勺子挖空里面的;有说吉他制造手艺早已失传了,现在市面上都是家具,只有在美国的哪个州一个隐居的制琴师还在制作真正的吉他的;有不礼貌的像挑西瓜一样,挨个琴敲一遍,看熟不熟的;有来秀才艺,像去武馆踢馆一般的;我还见过拿着录音笔,看了个什么琴,按着说:天音琴行 XX琴不错,价格XXX,型号XXXX,备选... ...阿姨也是好奇,问他有多少个备选啊?他:三十多个吧。
三十多个。。。 。。。总之,阿姨的工作真的很欢乐,都不用出去花钱看电影了,每天都有新奇事儿。&/p&&p&阿姨真是为用这种方式买琴的孩子,觉得不值。有那个时间,都练会了好几个曲子了。&/p&&p&(当然也有莫名其面遭挨骂的时候,有一回一个北京大爷,进来问有没有柳琴,我回答说没有。然后大爷越说越激动,骂了我十多分钟大致内容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就断送在我们这一代了,只卖美国的糟粕,失去了民族的气节。大爷当时陈词激昂,我一句没敢顶嘴,怕把他给气坏了,后来我劝也不行,就说“大爷我以后学习中国文化,我重新做人。但是现在我憋不住了,我要去上厕所,再见。”)&/p&&p&对于一个你不了解的产品,你可以采取一定的方法去用已知推断未知,突然发现数学证明题和语文议论文的知识得到了应用,有没有?阿姨在这个回答里面讲过一个我买地弹簧的经历:&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这把吉他真的值吗? - 弹吉他的张阿姨的回答 - 知乎&/a& &/p&&p&通过这个事例,相信大家都可以掌握一定的推断技能。&/p&&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eb009c7cefb3815_b.jpg& data-rawwidth=&403& data-rawheight=&40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3&&&/figure&&p&那阿姨来教你买东西的正确姿势吧,方法不仅限于吉他。&/p&&p&1,选择有资质的商店。正规授权。 &/p&&p&有的朋友可能认为这点不重要,只要买的产品是真的,在哪买,无所谓。但是,琴行是不生产产品的,一旦需要处理售后问题的时候,必须有代理商或厂家来支撑。如果名不正言不顺的销售者,在需要为你主张权益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们是完全没有话语权的。&/p&&p&2,选择知名品牌的成熟产品。&/p&&p&要考量生产商资质,公司发展史,产品成熟度。正规的产品都是就事儿论事,不会扯那些有的没的。像是“ 东西值不值,买了赚不赚”,老王卖瓜这种搞法,在所有的名牌产品里面,都是不会出现的。&/p&&p&3,没必要麻烦“懂的朋友”。 &/p&&p&如果购买名牌产品,是不需要麻烦别人的,好比阿姨去买苹果手机,直接去苹果店或者授权的电商上买,就好啦。并不需要找一个懂手机的朋友呀。而且,一定要以产品为出发点,做选择时候理性的排除带有人为感情色彩干扰因素。&/p&&p&4,其实“装作很懂”,或者“弹的很好”完全没必要,也毫无用处。&/p&&p&一些朋友的回答里面,说了要弹的好,就不会被骗了。这种情况在一些不正规的琴行中,确实会有。但是这种“看人下菜碟”的情况,只会发生在一些价格不透明的杂牌琴或什么“手工全单”、“尾单”之类的产品上。商家之所以敢差异报价,那是因为这个产品是你无法去确定,去对比的,说不清楚是啥的玩应。那种东西就是“宫廷玉液酒”,不是货真价实的东西。&/p&&p&假如你要买名牌产品,像农夫山泉这种,酒店卖三块钱,超市两块钱,这是板上钉钉的事儿,谁敢胡来卖你100一瓶?正规的产品是不具备差异报价的条件的。弹的好与不好,购买正规产品的时候是毫无差别的。就好比你车开车很好,去4S店买车,不会比不会开车的人买的便宜一样。&/p&&p&琴行不是武馆,销售与客户也用不着比武。可能我们这个行业特殊?确实有一大堆网红试听啊,视奏啊比比皆是,搞得消费者们都以为我们卖琴的好像是在卖才艺一样。其实你买的就是产品,跟才艺没啥关系。&/p&&br&&p&5,选择一个专业的销售员。&/p&&p&做过销售的人,和具备销售常识的人,是可以迅速做出判断的。销售的基本素养,就是&b&要了解产品,正确迅速的判断客户的需求,然后根据需求,来构建产品与客户之间的纽带或桥梁&/b&。专业的销售一定是产品专家,认真负责。不会夸大产品的优点,不会掩盖产品的不足,能够准确表述产品的性能。在销售过程中,做到信息对等,不可以脱离产品本身,以利益为导向误导消费者。从消费者角度来说, 也要了解自己要什么,期望值不能过高,因为并不存在一把完美的什么都能弹吉他。&/p&&p&到琴行里,跟销售人员正常交流就可以了,说出你的需求和预算,以及对吉他的一些偏好。 不用担心不懂而被骗,只要是正规产品,牌子和型号你一查就知道价格了。&/p&&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bd3b460e076bc0c2cf213b715fce9e2c_b.jpg& data-rawwidth=&564& data-rawheight=&5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bd3b460e076bc0c2cf213b715fce9e2c_r.jpg&&&/figure&&br&&br&&p&祝你购物愉快~&/p&
十余年一线乐器销售员张阿姨,来回答这个问题啦。阿姨赞成@子青 老师的观点:装不了。去医院,不能用百度百科上的医学知识不懂装懂;去驾校,不能用NFS上的驾驶技巧去操作进出库。。。。 。。。因为,真的装不了。 隔行如隔山,这是真理。通过简单的从网上…
简单粗暴地推荐某个品牌的琴箱或琴包而不附带任何推荐理由,能给题主提供的帮助是非常有限的。基于个人喜好而推荐的产品,也缺少实际的参考意义。剩下那个没底线发广告的,我已点举报。&br&&br&什么情况下我们需要购买一个琴箱或琴包?一种情况是琴太便宜,原厂包不靠谱甚至压根没配原厂箱包,另一种情况是琴太贵,自己配个更好的箱包才能安心。这两种情况都是很常见的,所以很多乐手都会面临选购箱包的问题。但需要注意的事,琴箱和琴包其实是两种东西,功能和使用方式上有交集但不完全一样,我们先定立几条标准再分别讨论。&br&&br&&b&1.装载性。&/b&&br&无论是琴箱还是琴包,首先是作为一个装载乐器的容器来出现的。对于乐器本身来说,琴箱和琴包的装载力差不多,都足以放下一把琴(废话),也有个别品牌生产了能装两把电吉他/一电一木/一把吉他一把贝斯的特殊吉他包,不在我们讨论范围之内。&b&琴箱和琴包装载能力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对于乐器附件的装载上。&/b&琴箱因为受到外观设计的影响,很难扩展装载空间,特别是随型琴箱,往往只能在琴颈位置下面设置储物格,满打满算能装一条背带、一个变调夹、一个琴头调音变、几个拨片和一块擦琴布,稍长一点的导线就已经很难放进去了。琴包在这方面就有很大优势了,大多数品牌的琴包都会在外侧正面设置一到两个置物袋,足够放下上述常用配件,加上乐谱纸笔也没问题,空间利用合理的话放俩正常尺寸的单块也行。现在还有很多琴包可以通过卡扣和挂点跟其他箱包组合,进一步扩展装载力。有一个牌子借鉴了战术马甲和防弹衣的负载系统设计,可以通过尼龙粘扣跟各种包结合,能加装效果器包甚至电脑包,但不在我的这次的推荐范围之内,理由一是我只看过他们家的推广文章,没有使用过实物不好评价,二是给人感觉功能过剩,而且装满之后太沉。总而言之,&b&在第一条评判标准装载能力上,琴包是优于琴箱的&/b&。&br&&br&&b&2.防护性。&/b&&br&我们购买琴箱/琴包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图个安心,所以能不能保证乐器的安全肯定是大家在选择产品时最关注的指标。但由于我是文科专业,没有能力和条件对相关产品专门做受力分析,只能结合实际使用情况谈直观感受,如果出现常识性错误请帮助指出。先说琴箱,与琴包最大的区别就是硬质结构,不怕挤压和轻微磕碰,在室内摆放的时候可以相对随意一点,平铺或直立依空间而定,特别是有多把吉他的时候,如果都装在琴箱里,可以一个摞一个地摆放,不占太多平面空间。不必抬杠,专业乐手出门演出时候都是摞着放的,见下图,就这么摞进去,然后就可以封箱托运了。&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e75be4d95dbcaa_b.jpg& data-rawwidth=&644& data-rawheight=&94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e75be4d95dbcaa_r.jpg&&&/figure&但也不是说箱子越硬就越好,材质越硬的箱子传导震动能力越强,如果碰上高强度的颠簸或者暴力运输,里面的吉他也难保不受损伤。我想这应该跟汽车的吸能材质类似吧,并不是说车身强度越大越好,剧烈碰撞时,带大梁的非承载式车身对车内乘客的保护性就不如采用系能材料的承载式车身好。再说琴包,优缺点跟琴箱正好反过来,软性材质,内部往往带有大量缓冲材质,对外界震动的过滤性较好,但抗挤压能力不行,想象一下早晚高峰的北京地铁就明白了,那真是往死里推啊。我相信朋友们也不会在家里把琴包一个摞一个地摆放,还得规规矩矩竖在地上靠墙放好。&b&在第二条评判标准防护性上,琴箱琴包各有所长&/b&。&br&&br&&b&3.便携性。&/b&&br&这就很容易理解了。琴箱自重大,往往只能单手拎着,长时间携带的话算是个不小的负担,就算你天赋异禀膂力过人,手掌也会被硬质的琴箱把手隔得生疼。如果同时还带了一个满载的效果器箱子,那就真是生不如死啦,等你穿街过巷走进藏在胡同里的排练室之后,压根就不想把琴再拿出来了,拿出来之后一时半会儿也排不了。别问我为什么知道,都是血和泪的教训。每次进排练室之后,我第一句话都是“缓缓,先缓缓。”相比之下,琴包的便携性就好很多了,能背能拎,灵活度大大提升。但在选择时尽量多关注一下背负系统,没必要像挑登山包那么苛刻,但尽量选双肩的,有腰带的更好,毕竟电吉他也不轻,背时间长了也难受。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要提前考虑好可能面对的使用情况,举几个例子:学生党,主要在校园内活动,琴包挺适合你的,出门便于携带放在宿舍不占地方;定期要去排练,偶尔有演出,主要在城里,开车的话琴箱琴包都无所谓,公交出行还是选琴包更合适;经常有演出,可能去外地,还是建议买琴箱,livehouse以及音乐节那些现场环境惨烈到什么程度大家都知道,有个箱子更放心,另外坐高铁的话搁在行李架上,箱子上面再摞点小包也不怕压坏;至于需要世界巡演,总得坐飞机的,我想说神请带我一起玩。&b&在第三条评判标准便携性上,琴包优于琴箱。&/b&&br&&br&&b&4.美观性。&/b&&br&说白了就是为了装个逼呗,肯定优先选择琴箱了!拎着琴箱的时候是不是感觉自己很像个摇滚明星!《杀人三步曲》都看过吧,那应该就是我的琴箱启蒙了,打开盖子就是各种枪,暴力美学啊,最关键还有那个琴箱里装火箭筒的小哥(死法有点搞笑)。还有Fender黄色tweed风格的琴箱和Gibson老黄皮箱子,vintage感十足,大家都喜欢。但不是说琴包就不好看了,我觉得很多琴包设计得不错,外观上的选择余地要比琴箱大得多。但有一点,虽然人的审美标准各异,但对于丑的评定还是差不多的,下面图中那种肆意青春PU彩绘的包,千万不要买!非战斗人员自行撤离。&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362bf826cdc5be3cc4e7b3e55888ee22_b.png& data-rawwidth=&847& data-rawheight=&11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47&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362bf826cdc5be3cc4e7b3e55888ee22_r.pn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0fbaf8eca90_b.png& data-rawwidth=&753& data-rawheight=&60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3&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0fbaf8eca90_r.png&&&/figure&正是因为这种层次的琴包泛滥,拉低了琴包的整体形象,曾考虑过类似爆款的同学在练琴的同时建议提升一下审美情趣。&b&在第四条评判标准美观性上,琴箱优于琴包。&/b&&br&&br&———————————————————分割线———————————————————&br&&br&上面扯了这么多,如果能认真读完,结合自己自身情况大概就能知道自己需要琴箱还是琴包了吧。下面是推荐。&br&&br&琴箱推荐一个牌子&br&&b&SKB&/b& htt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skbcases.com/&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skbcases.com/&/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这个牌子从1977年开始生产防护性器材箱,除了吉他贝斯音箱之外,产品还包括摄影器材箱、运动器材箱、枪械及其他军用器材箱,品质相当可靠。乐器箱子的使用环境再恶劣,能恶劣得过中东战场?Fender近年的产品原厂配的就是这个牌子的箱子,LP或SG类琴也能买到随型的,关键还不贵。非要说缺点,一是箱子把手有点硌手,只要自己缠上网球拍的防滑带就改善,红领巾也可以;二是异形琴可能不好找相应的箱子,不过这类琴买个合适的琴包也挺难。&br&&br&琴包推荐一个牌子&br&&b&Mono&/b&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onocreators.co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MONO&i class=&icon-external&&&/i&&/a& 推荐M80 Vertigo 别图便宜买Sleeve版,薄。这个牌子的包各方面比较平衡,背负系统不错,里面结构很好,底部还有专门的缓冲层,我本人也是Mono用户。缺点一是因为卖得太好了,背出去总容易撞到同款;二是额外装载能力有限,只有正面一个置物袋,虽然有挂点,能跟自家的其他包组合,但也多得花钱;三是价格偏贵,这事儿就看个人承受能力了。&br&&br&还有一个牌子&br&&b&Protection Racket&/b&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protectionracket.co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Getting you there since 1994&i class=&icon-external&&&/i&&/a& 也叫光头雷克,鼓手朋友们可能比较熟。不好归类,体积跟琴箱差不多大,但确实是个可以双肩背负的琴包,而且背带填充物很厚很舒适,建议购买内部有白色绒毛的豪华版,等于多一层缓冲材料。缺点就是外观傻大黑粗不够亮骚。&br&&br&下面是市场上常见但不推荐的品牌。&br&一是warwick rockbag 全系列不推荐。我知道这么说可能伤了一些朋友的心,但这个包确实不行,做工很差,拉链爱坏、背带爱断爱开线、内衬容易被琴弦的头刮破,强度也不行,全是槽点,别花冤枉钱。&br&二是Gruv Gear 说实话这个包的设计亮点很多,造型和配色不俗套,结构和防护性做得不错,装载能力也很好,我不推荐的理由是单肩背时间长了嫌累,改成双肩背之后不舒服,另外就是价格偏高。如果能接受这两点的话,其实也可以考虑的,毕竟价格在那摆着,综合素质没问题。&br&三是Reunion Blues 令人印象深刻的有两点,一是这个牌子有手工真皮奢侈品风格的超贵包,二是有个测评视频里老外拿它装LP,从楼上扔下来没摔坏。不推荐的理由是能买到的量产版本售价就不算便宜了,关键外观看上去还不像贵东西,另外我及身边朋友都没买过,没有一手的使用体验,实在不敢贸然给大家推荐。当然也欢迎壕买回来测试一下他家产品防护性到底怎么样。&br&&br&至于前面答案里有朋友提到Gibson摔断琴颈之类的案例。我想说的是Gibson容易摔断脖子是琴本身的设计缺陷,琴头仰角大,中间还埋着钢筋,琴颈确实很脆弱,跟琴箱确实没太大关系。另外也没有必要妖魔化这件事,从1954年开始一共卖出了多少把Lea Paul?其中多少琴颈断了?又有多少是装在琴箱或琴包里摔断的?没有可信的数据统计。我的挚友 &a data-hash=&addbcf1465839& href=&//www.zhihu.com/people/addbcf1465839&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hovercard=&p$b$addbcf1465839&&@陈斌&/a&先生因教学、排练和演出的需要,常年往返于京津之间,他是忠实的Gibson Les Paul用户,每次会视出行情况决定用SKB的箱子还是光头雷克的包来装载LP,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摔断琴颈。&br&&br&一直在说电吉他的箱包,可能冷落了弹箱琴的朋友。最后说一句,木吉他只推荐用琴箱,你的吉他面板太脆弱了,尤其是单板的箱琴,琴包抗压能力偏弱,正面冲击的话吉他很容易受损,装进琴箱里就会好很多。
简单粗暴地推荐某个品牌的琴箱或琴包而不附带任何推荐理由,能给题主提供的帮助是非常有限的。基于个人喜好而推荐的产品,也缺少实际的参考意义。剩下那个没底线发广告的,我已点举报。 什么情况下我们需要购买一个琴箱或琴包?一种情况是琴太便宜,原厂包…
&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eeaeef5ac82f6e6b2773468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eeaeef5ac82f6e6b2773468_r.jpg&&&/figure&&p&  玩了这么多年的吉他。总会有不少朋友来咨询怎么选自己的第一把吉他。&br&&/p&&p&  自己从收藏、使用过的民谣、古典、各种电琴、甚至一些旅行吉他中,分享一些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p&&p&  在网上已经有不少的经验分享。会有更详细的,只是对于新手来说,更详细也意味着更复杂而不好把握。&/p&&p&  这篇分享,结合思维导图、与检查表的方式来让新手们更容易、更方便、也更有操作性的理解吉他选购的各个要点。在选购中,可以拿着这张图来检验我们的吉他。每完成一项就可以打勾一项,而不会让我们在处理过程中有所遗漏。&/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eeaeef5ac82f6e6b2773468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eeaeef5ac82f6e6b2773468_r.jpg&&&/figure&&p&  具体说明就请移步下方:&/p&&h1&&b&一、&/b&&b&整体&/b&&/h1&&p&  这里不管什么吉他,都必须要经过这一道的检验。&/p&&p&&b&做工vs音质&/b&&/p&&p&  每一样乐器都有着做工与音质的考虑点。对于新手,一定是优先讲究做工。因为:&/p&&p&  1,做工主要包括手感,这一直接影响练习体验的因素。手感越好,练习时间越长,学习成果才越好。&/p&&p&  2,做工好的琴,因为讲究,所以音质好的机率高。做工不好的琴,很难想像有好的音质。&/p&&p&  3,音质≈钱,如果砸钱的话,大家也不用来读这篇文章了。而作为入门吉他就需要把预算重心放在做工上。&/p&&h2&&b&做工的3要素&/b&&/h2&&h3&&b&1、&/b&&b&基础:&/b&&/h3&&p&&b&商标、识别码:琴的&/b&&b&身份证&/b&&b&。&/b&&/p&&p&  一把品牌吉他,其商标、识别码一定会难以破坏。因为需要在很多年以后,还能识别出品牌,来告诉我们:“看!我们的琴不错吧,可以用这么久!”&/p&&p&  而劣牌,往往是在吉他工厂临时凑了一批吉他,加盖商标等信息。很早的时候,差品牌的商标都可以用指甲刮去,现在就慢慢有品牌用烫印、加商标板等手段。&/p&&p&  但成熟的大品牌永远是在原琴上漆前,将商标、识别码等处理到吉他木材上,然后上漆。最后,商标、识别码处手摸起来,就是一片平整。不会出现凸凹不平。这就是大厂的底蕴。&/p&&p&&b&光滑:&/b&&b&基本的不伤手&/b&&b&。&/b&&/p&&p&  大厂绝对是光滑不伤手,甚至包括弦的接头部分,也会处理得人性化。&/p&&p&  小厂为了成本,那就只能呵呵了。&/p&&p&  关于怎么换弦推荐一个app:Martin Tuner。这里有相对不错的换弦方法。&/p&&h3&&b&2、&/b&&b&手感:&/b&&/h3&&p&  简单来说:在不打品的情况下,弦越低越好按。具体有:&/p&&p&&b&琴颈:平直&/b&&/p&&p&  平直是校准手感的基础,不直的琴颈会导致,音准不准,和打品的风险。&/p&&p&  当然,玩得多了,也会有,弦高很低,然后通过琴颈向音孔面微弯来防止打品的手法。&/p&&p&  但对一把新琴,我们还是以平直的琴颈为标准。如图:&/p&&p&  图 1:琴颈变化&/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ccbab00e685f762ee416d5d0f70615e5_b.jpg& data-rawwidth=&204& data-rawheight=&24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4&&&/figure&&p&&b&12品弦高:要低&/b&&/p&&p&  弦高:是指12品的弦的底部到12品品柱上平面的距离。如图:&/p&&p&  图 2:6弦距 2.50mm&/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ac2d17dff1ca9e355e4486df_b.jpg& data-rawwidth=&2772& data-rawheight=&155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772&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ac2d17dff1ca9e355e4486df_r.jpg&&&/figure&&br&&p&  简单物理定理,越低,弦被按到品柱上的变化量越小,对手的压力也就越小。所以,一把琴的手感,往往第一看弦高。&/p&&p&  而市面上多数小厂,都没有在这上面下功夫。特别是原声吉他(木吉他)。&/p&&p&  本人调校过最贵的吉他是5K CNY多的。&/p&&p&  最夸张的是一张某品牌的古典吉他:被打磨掉这么多。可想而知,原琴的手感有多么的让人痛苦。&/p&&p&  图 3:夸张的打磨程度&/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5da3a8b42caef3ac57414e83_b.jpg& data-rawwidth=&3328& data-rawheight=&187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32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5da3a8b42caef3ac57414e83_r.jpg&&&/figure&&p&&b&12品泛音:偏差小&/b&&br&&/p&&p&  这里是指泛音的音准与12品真音的对比,不能差距明显到人耳可辨。&/p&&p&  这个因素主要关联着,高低音区的音准偏差。12品泛音-真音偏差小的,高低音区也就偏差小。同时,也让有泛音的音乐,不让人听得比较奇怪。&/p&&p&  在原声吉他上,因为可调性不多,这一块是绝大多数吉他所欠缺的。甚至一些5K多的琴,都有这个问题。10K以上的琴暂时还没遇见有此问题。&/p&&p&  从人工成本来看:本人对原声吉他精调琴桥时,理想状态就是1个小时全手工。正常是1.5到2小时完成一把的精调。对于工厂来说,就不知道有什么设备可以快速处理这个问题。&/p&&p&  从市场上流通的入门吉他来看:做到弦高很低的琴也有,但12品泛音与真音一致的。就暂未发现。&/p&&p&  对于有些琴行,处理弦高还会用砂带打磨一下。处理泛音音准,这种手工很麻烦的步骤,就真心很难发现有更良心的商家了。&/p&&p&  另外,这一道过程,重点还在工厂的处理过程,如果工厂将下琴桥整个偏差太多。后期在琴桥上处理就只能改善,让偏差变小,而不能解决这个问题。&/p&&p&&b&全部音准:偏差小&/b&&/p&&p&  这里指调完基准音后,用更细致的调音器(用偏差度指示的)来在每一根弦,每一品来进行音准确认。&/p&&p&  做工在这里就是每一根品柱都必须按照指定位置安装。不然音准就会很奇怪:“明明空弦音调准了,怎么弹出来的声音总不对味?”&/p&&p&  我们这时要注意的是主要音区的音准,如5品以下的所有弦,和5品以上的1,2,3弦。不要偏差太多即可,因为传统设置的品柱是一定会有偏差的,这和基础物理相关。如果不要偏差,品柱就会是弯弯曲曲的。&/p&&p&  所以有偏差是正常情况,只是需要在一个小范围内。不能人声明显听出。&/p&&h3&&b&3、&/b&&b&平顺:&/b&&/h3&&p&  平顺是指所有调节的部分,阻力平滑,有效。&/p&&p&&b&旋钮:平顺&/b&&/p&&p&  不管是卷弦旋钮,还是电路上的开关旋钮。使用起来,都是阻力正常。&/p&&p&  对电路来说,还有变化正常,不会有异响或接触不良等。&/p&&p&&b&电路底噪:无&/b&&/p&&p&  在接音箱输出时,当我们不弹任何弦,音箱应为正常底噪声,或无噪音。&/p&&p&  如果有异响,还请检查线路。&/p&&p&&b&音色调整:有效。&/b&&/p&&p&  通过以上检验,就需要我们检查每一个电路元件的有效性,调整每一个部件,我们人耳都应有可分辨的变化。(木耳朵也能分辨)。&/p&&p&  如果不行,则可能该元件损坏。&/p&&h2&&b&音质&/b&&b&3原则&/b&&/h2&&p&  基本上这是一个主观问题。但客观上,由于人的同性,一些基本要素可以供参考。正如人有千样,但漂亮的样子还是一定的规律,或着倾向性。&/p&&h3&&b&1、&/b&&b&延音:尽可能长。&/b&&/h3&&p&  正如我们说白富美,富和美不说,白是一个基本点。在吉他上,延音就是一个基本点。&/p&&p&  延音长,不见得音质一定好。但延音不长,音质一定不好。&/p&&p&  从物理层次上看,延音是材料、做工都是恰到好处的产物。延音够长,就证明这把琴的做工、材料不会差到哪里。&/p&&p&  所以,请选择一把延音长的琴。&/p&&p&  注:延音:指弹琴后,让其自然发声,一直到声音听不见的时长。&/p&&p&差的琴会有一种跳崖感,在某个音量后,突然消失。(另这也和压缩处理类似)&/p&&h3&&b&2、&/b&&b&主观:&/b&&/h3&&p&  再回到主观上来,声音最基础的要求是不应出现2个极端:&/p&&p&&b&像手机类小喇叭一样,没有低音。&/b&&/p&&p&  这会给人一种无底蕴,而嘈杂的感觉。如小朋友吵架。&/p&&p&&b&像闷罐子一样,发嗡,听不清。&/b&&/p&&p&  像在低沉的大厅,一堆人在大声说话,然后自己和旁边的朋友沟通,有时连吼都表示困难的声音。让人听不清。&/p&&p&  所有的乐器都需要在这2个极端中找到自己的位置。&/p&&p&  特别注意的事。这不仅是原声状态下的要求。对电箱琴、和电吉他,在接音箱时,也必须在这2个极端范围内。否则请换琴。&/p&&h3&&b&3、材料:&/b&&/h3&&p&  如上文的做工与音质之争,材料对音质确实有影响,大方向如:合板琴、面单板、全单琴。具体又有枫木、杉木、玫瑰木。这些是怎么影响的,效果怎么样?对于新手还请不要过多关注这些。按2016年10月市场情况:&/p&&p&&1000 CNY:基本是合板琴。&/p&&p&&2000 CNY:可以选择一些面单琴。&/p&&p&&5000 CNY:全单琴有一些选择了。&/p&&p&&5000 CNY:我们可以聊聊木材对音质的影响了。&/p&&h1&&b&二、&/b&&b&分类&/b&&/h1&&h2&&b&吉他主分&/b&&/h2&&p&&b&木琴(原声吉他):&/b&自己可以独立发声。&/p&&p&&b&电琴(电吉他):&/b&必须接音箱等才能听到声音的。&/p&&p&  为了适应演出需求。木琴又有电箱琴。其区别是:&/p&&p&&b&电箱:&/b&主以声音振动来收音,以还原木琴声为目的。&/p&&p&&b&电琴:&/b&主弦振动切割磁力线收音(电磁效应),以独有的音色为目的。&/p&&p&  这里我们把电箱琴放入木琴中,不具体的单列出来。因为从手感分不出电箱与非电箱木琴的区别。&/p&&p&  接下来,再细化从手感(弦、指板)和音色上来看这些琴:&/p&&h3&&b&民谣:&/b&&/h3&&p&  是现代音乐开始时,发展出来的吉他。&/p&&p&  为了弹唱时好按和弦,比古典吉他的指板就窄了一些。同时适应人体工程的对指板的弧度要求。古典吉他的指板是平的,其他吉他的指板是弧形的,特别是低把位。&/p&&p&  为了乐队弹奏时,音色更突出,就选择了钢弦。这对手指的力度要求就大了些。&/p&&p&  音色上:由于钢弦带来的中高频增加,就导致民谣琴的箱体需要更大一些来保证低频的质量。所以民谣一般比其他琴都大。&/p&&h3&&b&古典:&/b&&/h3&&p&  电器时代前的产物。&/p&&p&  弦采用尼龙弦(之前是羊肠弦),手感软。特别是,因为弦粗而软,在弹奏时,手会有滚动感,这在右手轮指技法中,会有加成辅助效果。&/p&&p&  同时,因为软弦,张力不大,古典吉他的琴颈中,是没有调节钢柱的。在那个年代的钢产量,在吉他中安装一根钢柱是多少奢侈的事情啊!&/p&&p&  而指板,因为涉及到大量的技法,会比较宽,平直。这样左手就有充分空间来玩技巧。&/p&&p&  音色上,因为是尼龙弦,就会是柔和圆润的感觉。&/p&&h3&&b&电琴:&/b&&/h3&&p&  为电声演出而生的吉他。最开始也仅是在民谣上装磁拾音器,然后慢慢发展成独有的体系。&/p&&p&  弦保留民谣的钢弦,因为非金属弦是切割不了磁力线的。但为了更多高把位演奏。弦采用比较细的类别,导致常规意义上,电琴的弦比较软。但实际上为了不同需求,电琴的弦是粗细类别最多的。有失真节奏吉他就需要配粗来强化低频特性。&/p&&p&  指板上,保留了民谣的窄指板需求作为其主流配置。具体到产品上,为更好的展示左手技巧,部分电琴也是古典那种宽指板。甚至为了兼顾低把位节奏与高把位主音,还有低把位窄,圆,高把位横宽、扁的电琴。&/p&&p&  在音色上,最多就是现在听到的各种失真。然后配合各种效果器,获得千奇百怪的声音。这也导致,玩好一把电琴,我们不仅要学习吉他本身的知识,还要学习更多音乐制作方面的知识才能很好的驾驭电琴。&/p&&br&&p&回过头,在具体选择上。&/p&&h2&&b&木琴vs电琴:选木琴&/b&&/h2&&p&  木琴可以随时随地的开始。当我们在客厅,在外,在床上,想弹就弹。同时,木琴一般比较轻。电琴一般比较重,放在腿上,压腿。背在身上,压肩。&/p&&p&  电琴就必须接音箱,在一个固定位置。和更多音乐知识,如效果器调校,音色把玩。一开始会占用大量练习时间去感受音乐制作层面的事情。对于初学者并不推荐。&/p&&h2&&b&民谣vs古典:选民谣&/b&&/h2&&p&  民谣是为弹唱而生,指板窄好握,弦硬对力度不敏感;对于由弹唱吸引而进入吉他领域的是直接的练习对象。&/p&&p&  古典是指板宽,弦软,对力度要求高,更适宜有专业精神的学习。因为弹出一首作品的时长会远远大于民谣吉他。&/p&&p&  注意:如果是小朋友学习吉他就最好从小古典吉他开始,因为小朋友的手指力度还不够。&/p&&h1&&b&三、其他&/b&&/h1&&p&  在其他细节上,我们还有一些需要我们决择的因素。&/p&&h2&&b&1、木琴&/b&&/h2&&h3&&b&缺角:一定缺角。&/b&&/h3&&p&  缺角木琴是为了高把位主音演奏而产生的妥协。(电琴不存在这个问题)&/p&&p&  在原理上,音质会有所损耗。但实战中,低端的不用管音色。高端的已经通过其他方面补偿。所以缺角影响音质成了一个可以忽略的因素。&/p&&p&  而缺角带来的好处就是让我们的琴更适宜我们的使用需求。&/p&&p&  所以,一定选择缺角琴。&/p&&h3&&b&大小:往大了选。&/b&&/h3&&p&  物理上的特性之一,更大空间,可调整的地方也就更多,音质也往往意味着更好。&/p&&p&  一般:古典39寸,民谣41寸。&/p&&h3&&b&接电:可接音箱。&/b&&/h3&&p&  因为现在的经济,科技都发展了,现在买一把入门电箱琴,或电琴,在音质与价格上都不存在大的阻碍。而相对于演出方便,最好能入手可以接电的吉他。&/p&&h2&&b&2、电琴&/b&&/h2&&h3&&b&单/双摇:推荐单摇。&/b&&/h3&&p&  对于初学涉及到摇把乐曲不多,主要集中在现代摇滚的主音部分。对于入门者来说,从学好到演出,这个过程会有一些漫长。和人性对学习回报的要求有那么一丝冲突,导致的结果往往就是练着练着,坚持不下去了。&/p&&p&  同时,在做工要求上,单摇的还好点,木头结实些,弹簧硬一些。整把琴出状况的机率还不算大。而双摇是靠弦的张力和弹簧平衡来让下琴桥处于一个中间位置。如果做工不当,手法不当,导致就是音准在一首曲子中,会出现忽上忽下。特别是新手对音准的敏感还不到位时,就是会出现,只知道感觉不对,不知道哪出了问题。&/p&&p&  另外,还有一些没有摇把的电吉他,这里会不推荐,就像选缺角吉他一样,价格变化不大,但还是保留一部分使用范围拓展的可能。&/p&&p&  所以在电吉他选择中,推荐一把带单摇作为入门。以后再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音乐风格,再购置一把适合的琴。&/p&&h3&&b&拾音器:随意&/b&&/h3&&p&  这同样是个涉及音色上的选择,推荐是根据自己喜欢的音乐人,采用一样的单单单,或者单单双等配置方案。&/p&&p&  而实战中,对新手关注的永远是技术水平。一般观众对音质的认知还是比较模糊;新手演出,环境对音质通常是负面影响的情况下。预算请多一点放在其他方面。&/p&&h2&&b&3、更多&/b&&/h2&&h3&&b&颜色:自然原木&/b&&/h3&&p&  如果没有特殊喜好,原木色是最好的颜色。这是因为木材品质问题,难以在原木色中被掩盖。&/p&&p&  因为原木色是木头上,刷透明的清漆。任意木材质量问题,都可以被发现。而其他有颜色的木材是否问题就看厂家的天地良心了。&/p&&p&  生活中,就有点像素颜和浓妆的区别。素颜美,是骨子里都美。浓妆美,能确定卸妆后不吓人吗?&/p&&h3&&b&指板灯:随意&/b&&/h3&&p&  像打地鼠一样,慢慢开始有厂家研发出带指板指示灯的吉他。在每一个要按的位置上,会有灯亮起来。&/p&&p&  北美会有Fretlight(Guitar Pro主推)中国有Geek,Poputar等。&/p&&p&  因为在下没有在入门时接触这些,不好评论是否对轻松学习有帮助。&/p&&p&  从后期发展来看,这些指示灯的使用频率不会太高,因为必须达到不看指板弹琴。大师们看指板,仅仅是在大范围移动把位时定位用,不会盯着看每一个手指要按的位置。&/p&&p&  所以,对于这个功能,大家随意。&/p&&br&&p&  最后,根据我们上文聊到的这些细节,推荐大家考虑一把做工好的,音质过得去的琴作为自己的第一把琴。&/p&&p&  具体会是:&/p&&p&&b&1,缺角电箱民谣:&/b&&b&成人弹唱。&/b&&/p&&p&&b&2,缺角电箱古典:&/b&&b&儿童与专业学习&/b&&/p&&p&&b&3,单摇电吉他:&/b&&b&乐队演出&/b&&/p&&p&&b&价格(@2016-10):大概500~2000 CNY。&/b&&/p&&p&  500以下:从专业人士中淘二手,可能有不错的选择。从商家中,是难有好琴。&/p&&p&  2000以上:那就对音质有了讲究。还请有专业人士陪同购买。&/p&&p&&b&品牌:&/b&推荐优先大品牌的入门系列。通常做工和高档琴区别不大,主要是选材上存在强大差异。所以这些琴,做工上较为有保证。另外,未来转手时,也容易找到下家。&/p&&p&  以上,就是这篇《新手入门,怎么选第一把吉他》的全部了。希望对各位朋友有所帮助。同时,有任何问题,都欢迎来探讨。&/p&
玩了这么多年的吉他。总会有不少朋友来咨询怎么选自己的第一把吉他。 自己从收藏、使用过的民谣、古典、各种电琴、甚至一些旅行吉他中,分享一些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 在网上已经有不少的经验分享。会有更详细的,只是对于新手来说,更详细也意味着更复杂而…
&p&作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初学者,网上搜的、朋友推荐的视频也真是不少,不得不说里面的质量参差不齐,从最开始的调弦持琴开始学,主要看一些优酷里面的,后来开始看Youtube,接触了一些有意思的好玩的视频,分享一些自己觉得还不错的。&/p&&p&&b&左轮吉他&/b&&/p&&p&这是我最开始看的教学视频,内容由浅及深,适合初学者从头开始学习,左轮老师讲课风格比较轻松活泼,课程内容安排的也合理,但是可能时间比较久了,现在看最早的视频画质已经不清晰,对于清晰度要求越来越高的我们来说,有点“难受”。&/p&&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f4a57909e1add4afdb2066_b.png& data-rawwidth=&1250& data-rawheight=&81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5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f4a57909e1add4afdb2066_r.png&&&/figure&&p&&b&马叔叔吉他教室&/b&&/p&&p&应该算是先在Youtube比较红的播主,不得不承认台湾人民的幽默,主要以当下流行的歌曲为主,视频真的很好笑,语气强调也很好听(原谅我形容词的贫乏),视频制作也算得上精良了,不过个人感觉适合有一定基础的朋友,最起码他说的和弦都知道,都能弹对,或是迷恋某一首歌的朋友,也可以试着死磕。&/p&&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f88fad77bc670ba2ce6e_b.png& data-rawwidth=&1706& data-rawheight=&9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70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f88fad77bc670ba2ce6e_r.png&&&/figure&&p&&b&NiceChord (好和弦)&/b&&/p&&p&和马叔叔一样,NiceChord也是Youtube上比较热门的播主,不同的是这里不教怎么弹唱,只是讲授乐理知识,真人不入镜,视频都是动画的,讲授的内容简单易懂,把平时大家认为是令人头大的乐理知识都化作通俗易懂的词语,台湾人嗲嗲的语调也很好听。&/p&&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db426841b_b.png& data-rawwidth=&1764& data-rawheight=&11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76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db426841b_r.png&&&/figure&&p&&b& 音乐家App&/b&&/p&&p&客户端推荐一个叫音乐家的App,之所以推荐这个是因为这个客户端除了有视频外,还弥补了视频教学无法互动的尴尬,可以一边看视频学习,一边练习,弹奏的过程中还可以判断是否准确,有助于及时改正错误的弹法,客户端里面也有乐理知识,可以一并学习。&/p&&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b0c64a23fcecdf54758e5b_b.png& data-rawwidth=&2208& data-rawheight=&124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20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b0c64a23fcecdf54758e5b_r.png&&&/figure&&p&此外,Youtube上还有很多歪果仁教吉他的视频,讲真水平都很高,视频制作也很精良,但是语言不通的我每次都也只是看看……看……看,英语精通的盆友们可以试着去挑战。&/p&
作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初学者,网上搜的、朋友推荐的视频也真是不少,不得不说里面的质量参差不齐,从最开始的调弦持琴开始学,主要看一些优酷里面的,后来开始看Youtube,接触了一些有意思的好玩的视频,分享一些自己觉得还不错的。左轮吉他这是我最开始看的…
不知道LZ是不是已经买琴了,如果已经买琴,这话当我没说。如果还没有,强烈建议第一把琴一定要500以上,500以上的吉他,基本已经摆脱了家具的行列,无论是音准还是手感都能很好地满足初学者的要求,也有利于保持学吉他的兴趣。还有就是买琴建议找懂得的朋友帮忙参考,一般的琴行很喜欢宰新手。也可以网购,但是风险比较大,建议挑选信誉好的店和人气较高的品牌型号,比如星辰和卡马。【这真不是广告……这两个牌子是公认的比较好的入门级牌子了】还有就是在买琴的同时建议一起买的东西:1-2套备用弦,变调夹(弹唱很经常用到的),调音器,节拍器。&br&====================================================&br&好吧以上说了那么多……最主要的原因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有一把不错的吉他是你能坚持学下去的保障。下面开始正题吧。&br&&br&1.首先,最好能够找老师,一个好的老师能让你在今后的学习中少走很多弯路。但是千万不要去找大班教学(就是十多个学生一起学的那种),也不要去找弹唱速成班(那种老师能很快让你掌握几首歌的弹唱,但其实基础非常不扎实,不利于今后的继续学习,甚至会在很多方面误导你)。建议找负责的老师,一对一教学,虽然学费比较贵,但是效果很好。一个好的老师应该教你的内容包括:认识吉他;持琴姿势和左右手;读谱;基础的乐理(包括节奏节拍,十二平均律,和弦的基础知识,甚至还有编曲的基础知识);一些常用的技巧;基础的和弦转换;简单的独奏和1-2首弹唱)建议一周1-2节课。当然如果你所在的地方没有那么好的老师的话,还是选择自学,至少不会被误导。&br&&br&如果自学,我比较推荐的教材是《弹指之间》+《吉他自学三月通》。《弹指之间》的教学讲解得非常好,比《吉他自学三月通》简单易懂,更适合初学者,并且后面的曲谱编配得非常好。但是这本书曲谱编配难度偏大,更适合弹唱进阶。而《吉他自学三月通》最主要的缺点是内容编排得不够好,大量的乐理知识对于新手来说很难懂,容易失去兴趣。但是新手入门部分的讲解和基础的乐理讲解得也很不错。最重要的是这本书的谱子都比较基础,很适合新手练习。而且这本书最主要的作用是用来学习乐理,虽然这本书的乐理内容很多,但都是对于吉他学习来说很有用的东西。最后总结下,这两本是能让你从初级阶段用到中级阶段还非常有用的书。&br&&br&PS:讲点我用《吉他自学三月通》的心得吧。见过很多新手反应看不懂这本书,其实我觉得最重要的原因是这本书内容编排不好,新手太急功近利,没有耐心学习枯燥乐理知识。我对这本书的感觉也是这本书作为工具书的作用要大于作为教材的作用。最基础的乐理只是《弹指之间》里都有讲解,那些都是从一开始就要学会的乐理知识,但是也不能一股脑的全部看完,因为很难理解,消化。而是循序渐进。而《三月通》里的乐理知识应该是有用就学,因为里面很多的知识在学琴的第一年内几乎没有用处,但是当弹唱学习到第一顶的程度,接触到自己编配和弦,甚至写歌,就非常有用了。这个时候再细细研究也来得及,而且会更有兴趣去研究这些枯燥的知识。&br&&br&2.关于练习,初学建议每天1-2个小时,并且要坚持每天有半个小时在爬格子(二十四种指法)。剩下的就可以跟着书来了。随着学习的深入,爬格子的时间可以缩减到5-10分钟,练习时间也可以加长。因为刚刚开始学琴时,手指的韧带还没拉开,独立性也不好。爬格子就能很好地增强手指的独立性,也能让新手更快地熟悉弦的位置,训练按弦的准确性和速度。而建议刚刚开始时练琴时间不要太长是因为初学手指还没有茧子,按弦会很疼,容易造成手指充血,有刺痛感,不利于学习。每天练琴的时间,应该分配一段时间复习已经学习的内容,再开始练习新的内容。按照书的进度学习,每一部分学扎实之后再开始下一部分。&br&&br&PS:爬格子的要领:保持按弦的准确,每个音的清晰(没有杂音),跟着节拍器,做到稳定(这对于习惯节拍器,利于弹奏时节奏的稳定是很重要的)爬格子的二十四种指法,可以只爬1234 也可以都爬,还可以加入演奏技巧,甚至可以自创爬法。爬格子的时间不宜过长,因为很枯燥,手指也很容易累。还有就是在后期,爬音阶的作用远远比爬格子大很多,所以没必要只爬格子。&br&&br&还有在手指充血,有刺痛时可以用热水泡泡手,休息一下再继续练习。如果情况比较严重,可以休息到第二天再继续练习。没有茧子,练习时间过长就很容易出现这种情况,不要勉强自己。还有即使到有了一定的水平之后,练习时间也不宜过长。长时间高强度的练习很容易引发腱鞘炎,最严重的可能导致你这辈子再也碰不了琴。为了能一直和吉他在一起,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手啊。&br&&br&3.演奏的注意事项么,我能想到的只有一点:不要纵容自己的任何一个坏习惯。因为一旦坏习惯养成,很可能成为你进步路上的绊脚石,要越过他,你要用非常大量的时间,去改变自己的坏习惯。&br&&br&4.关于弹唱的技巧,其实我也不是非常了解,因为我是指弹党,就是主要玩独奏的那种。听身边弹唱的人说,最主要的就是先做到弹得非常熟练。这个熟练的程度是指你的弹奏不会因为你的注意力被打断而被打断,这个意思大概是指,在你弹的时候有人找你说话你能一边和他说话一边弹而不出错的程度吧。(作为只用专注于弹的指弹党来说这个真的很难做到啊……)做到这个程度之后再加上唱就简单很多了。还有我介绍的那两本教程里都有提到如何训练弹唱配合,我觉得书上说的一定比我说的专业……&br&======================================&br&第一次写这么长这么详细的教程……自身水平也不是非常高,假如有错请狠狠地指出来我会改正,有疑问或者有还可以交流的地方请留言,我不介意和大家一起讨论。&br&PS:知乎真的是一个能提高自身水平的地方啊
不知道LZ是不是已经买琴了,如果已经买琴,这话当我没说。如果还没有,强烈建议第一把琴一定要500以上,500以上的吉他,基本已经摆脱了家具的行列,无论是音准还是手感都能很好地满足初学者的要求,也有利于保持学吉他的兴趣。还有就是买琴建议找懂得的朋友…
不管周克同学如何反驳,他对指弹练习方法乃至整个吉他系统练习方法的理解依然是片面的。&br&&br&具体的辩论理由我放在了最后。&br&&br&&u&我见过太多有些个科班出身了,理论说的头头是道。结果是一没有实践过,二没有发表过作品,三没经历过几场真的大型演出,四是喜欢人云亦云。&br&&br&扯什么编曲写作?你写了几首歌?参与过专辑制作没?有没有接过商单?有没有作品在5sing、百度、网易或者B站等音乐平台发布过?有没有上过首页推荐?花钱推上去的不算,要靠自然点击率。&/u&&br&&br&&u&撇开编曲写作不谈,你又参与过几次专辑录音?退而求其次,不扯专辑,不扯商单,你录过几个作品发表出来了?&/u&&br&&br&&br&&u&你可以说你认为怎么怎么样,这我都不反对,但你不能把话说死了,说绝了。没有相关经历就不要想当然,没经历过时间考验就少扯蛋。&/u&&br&&br&以上标下划线的部分是我前一次修改的内容,当时辩论激烈,一开始对方语言表达中透露了不少不逊的内容,外加一些其它我认为不正确的观点,包扩后面我还写了些对其有些不和谐的内容。我骂过的话,我都承认的,我的态度取决于你的态度。不过后来他已经删除或修改了很多内容,也不扯编曲写作了,语言也显得缓和很多。剩下着重强调视奏和卡尔卡西等练习曲的问题,我不再有其它意见。&br&&br&1.我同意视奏很重要,且卡尔卡西练习曲有效,一开始就没有怀疑过这点。&br&&br&2.我强调的是不能把肌肉训练和视奏对立起来,周克是反对肌肉记忆和建立曲库的。我认为相较于视奏能力,肌肉训练更重要。视奏能力充其量是个工具类的技能,不是终极目标。你可以没有视奏能力,但你不能没有肌肉记忆训练。&br&&br&3.建立曲库和肌肉训练是相辅相成的,同样重要。&br&&br&4.我依然赞成优先练习和挑战自己喜欢的曲子,因为真的时间一晃就过去了,珍惜眼前啊。可以选择作为基本功、技巧练习的曲目真心有很多的。这个观点跟建立曲库以及肌肉训练也是有诸多关联的。这是一点都不开玩笑、真心实意的忠告。&br&&br&&br&&br&以下是原回答:&br&&br&&br&&br&我在我的即兴训练方法的教程中不止一次提到了理论(Theory)跟在实际演奏中通过一定的方法来达到符合理论的方法(Approach)的区别。&br&&br&例如,C调中,C和弦下我们演奏C E G A是顺耳的,因为它们是C和弦的骨干音:根音、3音、5音和6音。同时我们还可以演奏B和D这两个延伸音,因为它们是C和弦的大7音和大9音。但我们要避免弹F这个音,因为它是C和弦的避免音。这就是所谓的理论(Theory)。&br&&br&但实际吉他演奏中,你如何处理?能不能掌握音阶都是个问题,不通过特定的训练你做的到吗?&br&&br&而为了做到上述理论,而所进行的方法,以及相关训练,就是所谓的Approach。&br&&br&我举个例子,爵士训练中有一种approach就是,单独练习所有的小11和弦Arpegio琶音。什么意思,就是通过训练记忆住5个把位下对应的小11和弦的分解和弦琶音。例如这种:&br&&figure&&img data-rawwidth=&592& data-rawheight=&695& src=&https://pic2.zhimg.com/4f49bc9e5d2df990bd55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2&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4f49bc9e5d2df990bd55_r.png&&&/figure&&br&&figure&&img data-rawwidth=&791& data-rawheight=&421& src=&https://pic1.zhimg.com/8ae36941baf3d3dc5024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91&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8ae36941baf3d3dc5024_r.png&&&/figure&&br&&br&上图是一个maj13和弦琶音,我暂时没找到小11和弦琶音图例,但图形跟这个比较类似,就是按根音、小3音、5音、小7音、大9音、纯11音的顺序进行分解琶音,跟民谣里平时说的琶音不是一回事。这种琶音其实也都是有规律可循,不难记忆的,我在我的教程中也有详细记述。&br&&br&背这个11和弦琶音有什么好?&br&&br&你可以在任何大七和弦下,例如Cmaj7和弦,从根音算起,比它低小三度的音,这里是A,建立一个Am11和弦琶音arpeggio。这样你弹的就是A
C E G B D构成的Am11和弦,刚好避开了避免音F。&br&&br&除此以外,小11和弦琶音还可以应用在属七和弦下:从属七和弦的5音开始,可以建立一个小11和弦。当然你也可以继续琶到13音,因为它是属七和弦的3音。&br&&br&这就是所谓的训练方法(Approach)。&br&&br&不是你有理论就能轻松完美地应用在实际演奏中的,你同样离不开合理的训练方式。&br&&br&我们不但能在爵士乐中看到Arpeggio琶音,在摇滚乐和流行音乐中也能看到。当然,指弹曲目里出现arpeggio琶音的谱例也是数不胜数。&br&&br&周克同志只知一些理论,只知一些传统的训练方法。却不知到世上还有更先进的理论,还有许许多多把能理论和实际演奏联系得非常紧密的方法,而这些方法都跟肌肉记忆训练有着极其重要的关联性。&br&&br&&br&&br&&br&&br&&br&以下是正文:&br&&br&&br&指弹10年了,从刚接触指弹到现在,有很多心得。有意思的是,有几个当初认为很重要很正确的注意点,现在统统狠狠打了自己的脸。&br&&br&刚开始,之所以选择答这个老题,是因为反对高票回答有关是否需要跟着节拍器的问题。我对高票的&a href=&//www.zhihu.com/people/2c9c68d408ed7bd1515b7& data-hash=&2c9c68d408ed7bd1515b7&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hovercard=&p$b$2c9c68d408ed7bd1515b7&&@尹泰&/a&同志也没有什么负面看法,看得出他是一个务实的朋友,也就仅在节拍器这点上我们存在分歧。&br&&br&我练习指弹的前7年,也是从不拿节拍器练的,现在非常后悔。&br&&br&让我下定决心重新打开节拍器的理由就是,因为每次录完音,都发现自己会不自觉越来越快,可每当自己实际在弹时,总以为自己的速度是控制的很好的。我相信很多指弹练习者,给自己录过音的都会有这种体验。&br&&br&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br&&br&第一,没有人真的能掌握完美的节奏感,只能通过练习来达到越来越近乎完美的节奏感。&br&第二,Free速很容易,Perfect速很难!&br&第三,一个连Perfect速都没体会过的人,如何知道free速是相对于什么速度而快或慢的呢?&br&第四,相信我,你不会因为自己总是开着节拍器练习而得那种“弹什么曲子都能保持同一速度”的病。如果有,我衷心希望我也能患上这种病!&br&&br&当人脑在快速思考的时候,外界流逝时间会变得相对慢起来。而大脑完全放空进入无意识状态时,大脑感知的外界时间流速又会变得很快。人类感知外界时间的一切依据都是自己的感觉,这很不靠谱。&br&&br&你真的以为你真的能正确感知现在弹的速度是快了还是慢了?&br&&br&我的观点是就是,不可能。&br&&br&这个看起来很简单的问题,我有认真思考了很久。&br&&br&相信我,对着节拍器练更有助于掌握free速。&br&&br&现在,任何时候,不管什么曲子,我会开节拍器;如果不开,那么一定用脚打拍。&br&&br&现在我很受益于这种练习,已经能一边脚打正拍,一边手上乱序无规则弹了。这个好处,你如果玩爵士,就更加受益。&br&&br&&br&&br&&br&除了节拍的问题之外,我的观点和其他人也都差不多了,这里包括高票答案,也就是说除了节拍器的问题,其他我都是赞同的。&br&&br&&br&另外我还有一些细节上的小tips:&br&&br&1.注意右手重拨弦和轻拨弦的差别,力量的大小直接会改变乐句的情绪。&br&&br&当你练到能够弹对一首曲子的每一个音以后,之后就该回顾一下整曲,重新考虑一下每一个小节,哪些音适合重一些,哪些音适合轻一些了。&br&&br&&br&&br&2.很多谱面上显示是同时拨弹的地方,稍微交错一点来弹,反而会很好听。&br&&br&例如《Wind Song》的第2个小节这里:&br&&figure&&img data-rawwidth=&689& data-rawheight=&332& src=&https://pic2.zhimg.com/8e2eb7dededb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9&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8e2eb7dededb_r.png&&&/figure&&br&0和8一起的这个部分,稍微错开一点弹,先弹4弦空弦音再弹2弦8品,错开那么一点点,而不是完全同时弹出来,这样会很好听。整个Wind Song里,这种错开弹的方式到处都可以用,效果会很好。&br&&br&有人说,这就是琶音嘛。对,差不多。不过琶音这个词,英文Arpeggio,的定义,是指将和弦分解开来演奏。也就是说必须是和弦被分解演奏才是琶音。已经碰到不止一个人说这个问题了。&br&&br&详情可参考维基百科的定义:&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en.wikipedia.org/wiki/Arpeggio&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rpeggio&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很多人知道和弦需要用琶音,但不知道2个音也是可以这么做的。我只是想说明这一点。&br&&br&之所以不说成琶音,是为了严谨表述。&br&&br&&br&&br&3.指弹弹了那么久,发现除了一些特殊的技巧比如打板、AM这些,其他大部分的技巧依然是来自其他风格的音乐。为此,电吉他、民谣音乐、佛拉门戈、爵士乐,都有必要了解一下,练练其他风格的乐句、solo或伴奏,都会有助于指弹。尤其是帮助你理解为什么指弹这里也可以这么弹,有很大的帮助。&br&&br&&br&4.乐理在哪里都很有用,我从不怀疑将来你能走多远,取决于你的乐理学到了什么程度。&br&&br&提醒一下:现代乐理已经发展到非常强大了,虽然已经分成好多流派,各派之间还有相反的观点,但几乎你在音乐上碰到的任何貌似不合理的情况都是可以被它们解释的。&br&&br&不要以为拿简单的传统和声学解释不了一些现象就觉得乐理没有用。如果有这么说的人,他没学好知识,还不让人学知识,要批判。&br&&br&&br&5.优先选择自己喜欢的曲子去练。&br&&br&之前写“永远选择”,被吐槽了,后来想想也对,不过我依然推荐优先选喜欢的曲子。&br&&br&那些简单,但是不喜欢的曲子,短期看有点用。长期看,练了都是白搭。人的一生很短暂,每一首曲子都需要花上很长时间才能完全掌握,珍惜你的时间,去练你真正喜欢的曲子。相信我,你一生真正会完整练完的曲子数量基本上不会超过百首!&br&&br&那些我不喜欢但花了很久去练的曲子,现在早就忘了。&br&&br&在这里建议一次练三首曲子,难度各不同。进度如下:&br&&figure&&img data-rawwidth=&1707& data-rawheight=&1280& src=&https://pic3.zhimg.com/aca492af083d6b44e2f84a6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707&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aca492af083d6b44e2f84a6_r.jpg&&&/figure&&br&&br&&br&这样会比较有效率。&br&&br&&br&珍惜并合理安排你的曲库!&br&&br&自己喜欢但很难的曲子,却比较不容易受挫,所以弹到中间放弃的概率会比较低。虽然一开始搞不定,但你可以先练练自己能弹的那部分。反正过个两三年,你还是能弹的。有很多曲子我都是在3年后才算真正意义上搞定,自己觉得满意,虽然很久时间,但搞定了。&br&&br&&br&&br&最初的正文到这里就结束了。&br&&br&&br&&br&&br&&br&&br&&b&这里不同意&a href=&//www.zhihu.com/people/476b0d0b447b5a9ed101& data-hash=&476b0d0b447b5a9ed101&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周克& data-hovercard=&p$b$476b0d0b447b5a9ed101&&@周克&/a&的说法,包括他的反驳。&/b&&br&&br&卡尔卡西的曲子固然能提高基本功,我只练了几首,而且练完我都是后悔的。能锻炼我的曲子有那么多,为什么偏偏选卡尔卡西?好,你说可以不选卡尔卡西,那也为什么非要是古典练习曲?古典音乐的确是过去总结出的精华,然而在强调这点的时候你是否想过现代音乐就是依托古典发展而来的?古典真的比现代音乐更难更复杂?这个问题有待商榷。&br&&br&周克认为因为不练视奏,所以有些人练习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练完一首曲子。&br&&br&而我认为,阻碍你练成一首曲子的最大障碍是你自己左右手的基本功,跟视奏能力几乎没太大直接关系。&br&&br&另外,我说自己练成一首曲子需要3年。希望大家不要误会,我是说,我用了3个月搞定fight,却花了3年才将它完全吃透,弹到完美。&br&&br&你可以说我只会弹fight但不会写类似曲子。你可错了,我已经在自己作品中运用了funky技术。除了得益于乐理的学习以外,早期得益于相关练习是不无关系的。&br&&br&周克还认为,任何一个科班出身的学生都能在3个月内改编好fight。不是我贬低国内科班生。国内某些所谓科班生的本事我在实际工作生活中是领教过的。&br&&br&后来他把这句删了,改口说他不相信押尾需要花3年才能把Fight弹好。我当然也不相信啊。但我说的我的情况是实际情况啊,七八年前我还是个指弹菜鸟,我练fight跟押尾练fight的情况不同但不矛盾啊。&br&&br&&b&我是最早一批开始研究讨论fight曲子如何练的那批人,当时连谱都没。你们各位现在学习fight过程中碰到的任何问题的讲解,如何解决的,都是在我们这帮人讨论交流后才有的。能同日而语吗?&/b&&br&&br&当然,科班生中依然是有值得我尊重的一部分人。&b&我判断对方是否值得我尊重只有一个标准:你的作品。&/b&不管你是哪个音乐艺术学院的学生、导师还是教授。&br&&br&我举我3个月搞定fight但3年才弹完美的例子是想说明,即使现在可能练得太急不能完美搞定一首首曲子,通过长期练习还是可以做到的。&br&&br&断章取义是不对的。&br&&br&&br&&br&&br&&br&&b&网络上最早出现的押尾技巧符号大全就是我撰写的,我又是在跟其他网友共同讨论的基础上,在日籍同学的帮助下,对押尾书籍进行翻译和研究出来的。撰写的过程漫长而艰辛,其中我们对很多技巧具体是怎么操作的详细到手腕与手臂夹角呈多少度都有过很多很多分歧。我们探讨和激烈辩论过了不知多遍,最终经过了很多个版本才有了后来这个:&/b&&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fingerstylechina.com/forum.php%3Fmod%3Dviewthread%26tid%3D3466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押尾完全常用技巧和符号攻略+更正+图+谱(图片问题已解决~)---------加长标题~&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b&后来才有了来自各路大神改编的更详尽的教程和视频。&/b&&br&&br&&br&&b&因此我学的慢怎么了?&/b&&br&&br&&br&&b&没有前人铺路,你们这帮伸手党学个鬼。&/b&&br&&br&&br&另外我不禁想问周同学你在学吉他的初始阶段就没尝试过有点难度却还是想玩的曲子吗?&br&&br&&br&&br&&br&我是个实际的人,说话也讲求准确。但就是有人走字面意思,不仔细思考。我说我指弹10年,就有人认为我就弹了10年吉他。&b&但其实我是从学吉他的第7年才开始接触指弹的。&/b&&br&&br&再说,谁说只有练卡尔卡西或者其他古典曲才能练好视奏?&br&&br&我视奏也没问题啊,我没问题只是因为我读过的谱多了,而不是因为我读的谁的谱。而且我认为肌肉训练更重要,为什么,因为有助于即兴训练。&br&&br&&b&另外,五线谱视奏对吉他到底有多重要,到现在还是个争议。&/b&因为理论+肌肉记忆可以反过来代替五线思维看谱。比如我看到下谱立刻就能反应出它是个Gm和弦,立刻知道爵士中它是E7和弦的替代,知道它是E7、bBmaj7和弦的upperstructre,知道我可以在E7、bBmaj7和弦中使用这个指法。&br&&figure&&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1707& src=&https://pic3.zhimg.com/02b07b4c8b2cf0f35c7d1e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02b07b4c8b2cf0f35c7d1e_r.jpg&&&/figure&&br&这得益于我有合理的即兴训练方法,得益于我长期的肌肉练习和理论学习,而五线谱视奏练习在其中并没有对我,我是说对我,有任何帮助。&br&&br&周克说,五线谱中的信息比六线谱多很多,我不同意。情感类、强弱类标记,五线谱有的六线谱也可以有。&br&&br&你可能会说,不一样。五线谱中,每个音符都能准确表达每个音具体是什么,例如下加一线的音是C,而六线谱只有数字。五弦谱可以更方便地表达音跟和弦。&br&&br&呵呵,谁说只有五线谱才是准确表达音符的记谱方式?孤陋寡闻了吧?我看到6弦8品,五弦3品,4弦10品,3弦5品,2弦1品,1弦8品,一样知道是C。不仅是C,其他所有D E F G A B的位置我都记住了。这是因为我有其他的训练方式,不是你古典的训练方法就最好的,古典不是没有其他可替代的练习方法。&br&&br&详细方法可参考:&br&&br&&br&如何记忆指板上的音符&br&&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span class=&invisible&&https://www.&/span&&span class=&visible&&zhihu.com/question/5473&/span&&span class=&invisible&&8721/answer/&/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br&&br&如何记忆音阶&br&&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zhihu.com/question/2818&/span&&span class=&invisible&&3674/answer/&/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br&&br&&br&我在上面的音阶训练教程提到过一些,这个方法是我根据伯克利爵士教材以及林正如写的&br&《征服琴海》中有关音阶练习的方法改良而来的。&br&&br&至于六线谱里用数字表达出来的和弦,请问各位吉他手,你如果吉他学了有点年头的,看形状叫不出名字吗?&br&&br&周克同志,既然你自己都承认自己读谱只能是6线谱为主5线谱为辅,你又有什么底气说服别人用5线谱的好处更大呢?何必装这个B呢?&br&&br&&b&五线谱能做到的事,六线谱同样可以做到。只是个思维方式不一样罢了,从某些角度讲,六线谱反而比五线谱准确多了!&/b&&br&&br&&br&&b&这里给只会读六线谱的朋友加油打气,不用害怕,不要因自己只会六线谱而担心。虽然会读五线谱的确有一些好处,但没有五线谱不代表学不好乐理,不代表学不好吉他。只会读六线谱,但通过合理的方式去练习,一样可以学好乐理,一样可以练好吉他。&/b&&br&&br&&br&&b&早期我在我的博客里撰写的相关乐理知识和练习方法中,都是避开五线谱来讨论的。七八年了,我收到了相当多的肯定反馈,很多人不认识我但认识我的教程。后来认识我了,都向我反馈有效果。这使我更加坚定我的做法是没错的。&/b&&br&&br&See:&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ilchcarnon.blog.163.com/blog/static//%3Fsuggestedreading%26from%3Dmessage%26isappinstalled%3D0&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zilchcarnon.blog.163.com&/span&&span class=&invisible&&/blog/static//?suggestedreading&from=message&isappinstalled=0&/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ilchcarnon.blog.163.com/blog/static//%3Fsuggestedreading%26from%3Dmessage%26isappinstalled%3D0&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zilchcarnon.blog.163.com&/span&&span class=&invisible&&/blog/static//?suggestedreading&from=message&isappinstalled=0&/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ilchcarnon.blog.163.com/blog/static//%3Ffrom%3Dmessage%26isappinstalled%3D0&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轴承游隙 c2 c3 c4 c5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