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犹贤也,我不以礼成之者,仅以此文献给 母亲二国之君 是什么意思

  摘 要:“ 文献 ”内涵有古今之分,不宜模糊;文献学的 研究 对象是“文献的文本”而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文献”;“分类”与“编目”是目录学两大基本 内容 ,不宜混而不清;目录学中的书目分类应分为综合性书目、专门性书目两大类,不宜再继续所谓专科目录、特种目录等旧的分类 方法 ;版本学中的版本分类宜分为写本与印本两大类,其下写本再分为稿本、抄本、影写本,印本再分为刻本、活字本、石印本,刻本之下再根据时间、地区、主体、工艺等划分类别,这样方可层次清楚、泾渭分明。中国联盟编辑。&  关键词:传统文献学;书目分类;版本分类
  Abstract: Content of “documents” is current or historical,
allows no confusion.
object of document study is the text of documents, but not “documents” themselves as is commonly understood. “Classification” and “cataloging” as the two basic parts of catalog study are not to be misunderstood. A cataloged classification of books consists of general works and specific works, and the traditional practice of classifying books into specific classes and special classes should be given up. Edition study classifies editions into written editions, which are reclassified into hand-written, copied, and photo-offset manuscripts, and printed editions, which are re-divided into carved, typed, lithographic and block-printed editions. All these will be re-re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ime region, subject and craftsmanship.
  Key Words:
edition classification      文史学界所谓“文献学”(笔者谓之“传统文献学”)
到今天,已经相当成熟。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冠以 “文献学”之名的学术著作至少在五六十种以上,至于没有冠以“文献学”之名而属文献学各分支学科范畴的论著则数倍于此。另据《全国报刊索引》,年文献学 理论 研究的论文达500多篇,其中仅探讨文献学定义、学科体系的论文就不下百篇。但笔者发现,有关文献学的诸多理论 问题 ,至今莫衷一是,特别是文献学中“文献”的内涵与版本目录学中的分类问题,仍然存在着相当大的理解误区,有必要加以辩证。      一、 古今“文献”概念的内涵      据现有文献资料所载, 中国 “文献”一词最早出现在《论语?八佾》:“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礼记?礼运》也有类似话语:“孔子曰:我欲观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徵也,吾得《夏时》焉。我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徵也,吾得《坤乾》焉。坤乾之义、夏时之等,吾以是观之。”《夏时》,汉代经学家郑玄以为即夏代历法书,其残者有《夏小正》;《坤乾》,郑玄以为即殷代阴阳历法书,其残存者有类似于《周易》的殷《归藏》。从此,“文献”一词,成为传统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术语之一,仅《四库全书》就可检索到1 1000多条。但是,“文献”一词的内涵究竟是什么,不仅一般民众不甚了了,就是学者们也众说纷纭。在现有社科工具书和学者论著中,对“文献”一词的理解归纳起来就有好几种不同声音:有的指典籍,有的指典籍与口耳相传的资料,有的指典籍与贤才,有的指具有 历史 价值的图书文物资料,等等。这种状况显然不利于文献学理论的升华与普及。   “文献”一词的含义之所以如此众口不一,笔者以为原因之一,在于古代“文献”一词的含义原本就有两个不同“版本”:一是汉代大经学家郑玄对孔子上面一段话的注释:“献犹贤也。我不以礼成之者,以此二国之君文章贤才不足故也。”(注: 引自何晏《论语集解》,见阮元《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可见,郑玄以“文章”与“贤才”来诠释“文”与“献”。从此,“文献”指典籍与贤人的含义广为流传,为学者所熟知。二是南宋学者马端临在其所编《文献通考》一书中对“文献”的解释:“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之书,信而有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凡论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至名流之燕谈、稗官之记录,凡一话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马氏这里所谓“文献”显然包括三种历史资料:正式印行的典籍,未正式结集印行的官僚名士的零散章奏诗文等,
名流的谈话记录或采访笔录等。简言之,就是指正式印行的典籍和未印行的文字资料。这种诠释更为后世所接受, 现代 人们所理解与使用的古代“文献”概念的内涵正是这个范围。无疑,郑玄与马端临对“文献”一词的理解是不同的,分歧主要在于对“献”的诠释不一,马端临释“献”为“贤才的论议记录”,郑玄则释“献”为“贤才”。令人不解的是,当代许多学者既服膺郑玄的诠释,又使用马氏的定义,往往是先述郑玄的诠释,接着归结为马端临的定论,却对“贤才”是如何转变为“臣僚之奏疏”、“诸儒之评论”、“名流之燕谈”、“稗官之记录”这一问题视而不见、避而不谈。这就造成了“文献”一词在同一学者或同一著作中既指典籍与贤人,又指典籍与其他口耳相传资料的混乱现象。实际上,只要认真作一番“证文考献”的,就会发现,郑玄的理解是有问题的:首先,先贤们已经注意到郑玄注的问题所在,如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对“文献”一词作的说明是:“文,典籍也;献,贤也。言二代之礼,我能言之,而二国不足取以为证,以其文献不足故也。文献若足,则我能取之以证吾言矣。”他并不直接解“贤”为“贤才”,表明其意向与郑玄是不同的,这是很值得注意的现象。近代学者刘师培也注意到了郑玄注的问题,在《文献解》一文中另辟蹊径,指出:“仪、献古通。书之所载谓之文,即今人所谓典章制度也;身之所习谓之仪,即古人所谓动作威仪之则也。仪之与文,对文则异,散文则通。……孔子言夏殷文献不足,谓夏殷简册不备,而夏殷之礼又鲜习行之士也。”刘师培将郑玄所谓“贤才”解释为熟悉并能够演示礼仪制度的礼贤之士,由泛指转为特指,意思更为明确。当代学者王欣夫以为:郑玄注《论语?八佾》,用“文章”解释“文”字是容易理解的,用“贤才”二字解释“献”字则不好理解,“是根据《尔雅?释言》:‘献,圣也。’圣之与献,是同一意义。于是,‘文’与‘献’有不同的内容。据《春秋公羊传》卷一疏引闵因叙云:‘昔孔子受端门之命,制《春秋》之义,使子夏等十四人求周史记,得百二十国宝书。’可以推知,……周有百二十国宝书,这就是‘文’,使子夏等十四人求之,这就是‘献’。” 又认为,孔子所谓“文献”是对“礼”而言的,而“礼”的范围极广,积累极富,要靠文章来记录,而写这些文章的人 自然 是博学贤才,这些贤才又是创造或研究典章制度、历史文化的,因而后来凡是历史性材料都称之为文献。刘师培“把献字解为一个人的动作,比郑玄更为明白”。[1]业师张舜徽先生则直接把“献”理解为“耆旧言论”,包括口耳相传的故事和士人学者的评议等。(注: 参见张舜徽《中国文献学》第1编第1章,中州书画社1982年版,第1页。下引同此,不再注明版本。)可见,汉代以来的这些学者并不认同郑玄以“贤才”释“献”的说法。笔者20年前曾撰《文献之我见》一文,提出:“献”有献进之义,古有“贡献”、“膳献”、“羹献”等说法,“文献”之献即古代祭祀荐进之物中的“献进之文”,子夏等得百二十国宝书进献给孔子亦属其类,故孔子有“文献”之谓。[2]其次,我们应该思考一个问题:杞、宋是夏、殷两个王朝的后裔之国,这两个小国的贤才对孔子考求夏、殷二代礼制有什么作用呢?无非是他们能够凭着自己的学识与记忆,将夏、殷二代礼制复述或演示出来,以证实孔子从典籍或研究中得来的对夏、殷礼制的理解与。因此,孔子所谓“献”绝不应是泛指意义上的贤才,而是那些既熟记礼仪掌故又能够身体力行演示复述礼仪制度的专门人才所展示或口述的夏、殷礼制掌故。其三,也不能忽略另一个问题,即先贤言论必须要有载体才能流传下来,任何议论话语只有通过文字记录才可能为人所取资,故“考献”最终还是要落实到这些人自己写下来的和别人录其口述的文字资料。总之,“文献”之“献”应该是指典籍之外社会名流留下的言谈论议章奏诗文等文字资料,而不是单指“贤人”;孔子所言“文献”应是指“典籍与贤人的口碑野史记录”而不是“文章与贤才”,郑玄注可能曲解了孔子之意,抑或后世对郑玄的理解过于简单。   “文献”一词含义歧异的原因之二便是将传统“文献”概念与现代“文献”概念混为一谈。现代“文献”概念着眼于图书资料所含有用知识与有用信息,故1983年制订的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将“文献”定义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中国大百科全书》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信息”二字:“记录有知识和信息的一切载体。”显然,传统“文献”定义比现代“文献”定义要窄。一些学者在研究和撰述文献学论著时忽略了这种区别,也以国家标准为模式,如法炮制,将传统“文献”与现代“文献”本来很清楚的含义揉合在一起,试图
出一种能够包括古今一切“文献”的定义,结果弄得纷繁复杂,出现了多种“文献”定义,这固然有利于百家争鸣,但也有害于学科理论水平的整体提升。      二、 文献学的研究对象      文献学的研究对象,是首先需要重新思考的一个问题。一个世纪以来,文献学界理所当然、自然而然地认为,文献学的研究对象很明确,就是“文献”。实际上,只要我们认真地历代文献学家研究古文献的历程,剖析“文献”结构,就可以明白,这是不确切的。因为,任何“文献”,除了形态之外,其“内容”实际上可以分为学术内容(或者说思想内容)、文本内容(或者说文字内容)两个层面。虽然两者有时是难以截然分开的,有时却是很不一样的。以《老子》文本为例,河上公与王弼《老子注》本的经文约5 400余字,相传为张道陵所作的《老子想尔注》本经文刚好5 000字,两者的文本内容显然是不一样的;但两种文本都是81章,其学术思想内涵则是一样的。对于文献学研究者整理《老子》来说,其81章的学术内容如何,并不是关心所在,其文本内容的不一样则是我们要着重校勘考证的。又以《春秋》为例,其文本的文字含义与所包含的学术思想内容存在着较大的距离,故数千年来人们都在通过其文本文字内容来寻求其学术思想的“微言大义”,而我们文献学研究者关心的仅仅是其文本的文字内容是否有缺、有误、有衍等。可以这么说,一种“文献”的学术思想内容是不变的,其文本的形式与文字内容则是有差异的、有变化的,即使当今光电 时代 的出版物,其同一版本不同印次的图书,都可能因个别字词改变而致文本有差异,更遑论古代抄本、雕版、活字本的差别了,而这些差异可能 影响 对其学术思想内容的理解。此其一。其次,文献学研究者平日所从事的校勘、辨伪、辑佚等等工作,所涉及的都只是某种文献的文本。换句话说,我们工作的平台只是某种文献的文本;我们所说的某种文献的文字有误、内容有佚有伪等,都只是就某种文献的文本而言的,一旦文本变换,我们的结论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就不一定可靠了。可见,文献学研究者所整理研究的只是文献的文本形态与文本内容而不是其全部。因此,准确地说,传统文献学的研究对象是“文献的文本”。文献学是一门以文献文本为研究对象,志在整理与研究传统文献各种文本的整理、保存、检索利用的 规律 与方法,以提高历史文献的完整性、准确性、普及性,确保人们对传统文献的传承与利用的
性学科。这个新定义,有三点值得注意:一是研究对象是文献文本而不是以往所说的“文献”,这更加切合文献学家的研究实际;二是学科内容是整理、利用文献的方法论,而不是停留在以往所注重的文献发展史上,这有利于学科理论的发展与提升;三是学科属性是应用性,而不是理论性,这有利于避免人们盲目追求思辩理论、脱离实际的研究。      三、 目录学中的分类与编目      在文献目录学研究内容中,“文献分类”(或谓图书分类)与“目录分类”混而不清,是一些文献学论著存在的一个问题。文献分类,缩小一点说,就是图书分类。中国最早的图书分类法是西汉时代产生的“六分法”,即刘向、刘歆父子主持国家图书整理时所分六经类、诸子类、诗赋类、兵书类、数术类、方技类等6大类,大类之下再分为38小类。再后来便是魏晋时代产生的甲、乙、丙、丁四分法,即一直流传到现在仍在使用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此外,历代还有一些不为主流文化所采纳的其他分类法。对于图书分类,有的论著称为“目录分类”,严格说来,这是不太 科学 的。因为,其一,“目录分类”这个概念外延很广,大大小小的图书馆馆藏目录所含图书分类,可谓之“目录分类”;而为研究某一问题而编制的大大小小的论著目录所作分类,也可谓之“目录分类”;还有将书目分类综合目录、专门目录、检索目录、藏书目录等等有关书目的分类也可称为“目录分类”,而这三种分类是大不一样的,后两种分类并不是图书分类,而是为便于学术研究所作的分类。其二,任何时候、任何主体编制的图书目录,其分类都是实际图书分类在目录上的体现,即先有图书的分类,再有编制目录时的分类。而“目录分类”这个概念混淆和掩盖了这种先后源流关系。可见,用“目录分类”来指称“图书分类”是不确切的。 转贴于中国论文联盟
欢迎浏览更多 →
相关文章 & & &
   同意评论声明
   发表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搜索:
论文写作指导、论文发表请咨询客服老师
客服卢老师:
电话:159 555 38603&&邮箱:
客服张老师:
QQ:759325&&&&&&&MSN:
客服纪老师:
电话:133 &邮箱:
QQ:&&&&MSN:
内容分类导航学习古文献的一些经历
&&&&&& 岁月荏苒,我学习古文献不觉已一年有余。写点学习这个专业的感受义不容辞,本以为并不为难,谁知真正提起笔来,便觉笔下羞涩,竟产生一种&纵有千言万语,竟无语凝噎&的奇妙情感。与其絮絮叨叨说些不成熟的大道理,不如本本分分说说我一年来的一些经历。&&&&& &在收到录取通知书、还没有正式入学报到的时候,周围很多人都会问我同一个问题:&&古典文献&是什么?&当时我支支吾吾地难以回答。&&&&& 通过大一学习《论语》,我才知道了&文献&一词的出处:&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论语&八佾》)郑玄注曰:&献犹贤也。我不以礼成之者,以此二国之君文章贤才不足故也。&&文&便是文章,&献&通&贤&,贤才之意,可见最初&文&、&献&二字有不同的内容。后来演变成一切历史性的材料都可称为&文献&,&贤才&的意思已经逐渐淡化了。具体的演变过程,王道远学兄有专文《&文献&含义演变微探》进行论述,可供参阅。&&&&& 王欣夫先生将文献学的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目录、版本和校雠。这三个部分有待我们具体系统地进行学习。&&&&& &古文献的老师教学各有特色,比如王老师讲《论语》注重阐发义理,刘老师讲《诗经》注重字词训诂,苏老师讲《孙子》注重版本校对&&&&&&&& 我们先学习的是《论语》,授课的是研究&三礼&的王老师。王老师注重礼节,往往还没有上课,我们都还没有到教室,王老师已经在教室等我们了。因此,我们也渐渐开始重礼,无论上什么课,往往都比老师来得早很多。&&&&&& 王老师布置的课下作业主要有二:一是用繁体字抄写《论语》二十篇,一是背诵前十篇。熟话说&读书百遍不如手写一遍&、&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抄完一遍《论语》,便熟识了许多繁体字,对于阅读其他繁体书籍大有裨益。现在翻翻大一时抄写的《论语》,虽然捏在手里只有薄薄的三十余页,可心中却有一种无与伦比的厚实感和成就感。这本手抄本势将成为数年之后、数十年之后一份美好的&大学回忆录&。&&&&&&&背诵比抄写要困难得多。背书就像念&紧箍咒&,是一个令人头痛的过程。到学期末的时候,王老师询问我们背书的情况,仅有一位同学背完了前十篇。王老师并没有责备我们,只是他的神情有些不快,有些惋惜,还有些无奈。我们都心有不安。&&&&& &最近读到程千帆先生的《詹詹录》一文,文中道出了背书之益:&背诵名篇,非常必要。这种方法似笨拙,实巧妙。它可以使古典作品中的形象、意境、风格、节奏等都铭刻在自己的脑海中,一辈子也洗不掉。因此才可能由于对它们非常熟悉,而懂得非常深透。光看不行。&&&&&&&&教&中文工具书简介&和&《诗经》导读&两门课的刘老师身材魁梧,是古典文学出身,身上颇有些浪漫主义的气息。每当问起如何学好古文献时,刘老师连连对我们说:&多读书!多读书!&刘老师上课向来生动有趣,妙语连珠,然于劝学方面仅用&多读书&这三个再朴实不过的字眼,越想越觉意味深长。& &&& &每次放假回来,刘老师都会问我们有没有出去玩。刘老师总是鼓励我们假期多出去走走,见见世面,想来恐怕是担心我们闭目塞听,一个个都成了&书斋学者&。&&&&&&&到了大一下学期,我们开始上谢老师的&《孟子》导读&课。以后大二、大三都有他的课。大约是身体不适的原因,谢老师上课时一般是坐着凳子的。谢老师平时上课不苟言笑,年纪在诸师中虽非最长,可头发已有一半都花白了,俨然有一代大学者的风范。&&&&&&&谢老师至今几乎没有出过一本学术专著,只是整理过一些古籍,在各大学术报刊上发表过一些论文。听一些学长说,谢老师尝云&五十以后再著述&,所以出书甚少。想来谢老师治学严谨,准备厚积薄发。&&&&&&&大一下学期,苏老师教我们&中国文史要籍介绍&和&《孙子》导读&两门课。苏老师年纪很轻,对电脑等高科技产品的运用十分熟稔。我本以为我们学古文献,要学习一些古文字,看懂一些古籍,参观一些古迹,鉴赏一些古物,总之越古的东西越好。苏老师却教我们学习文献学要充分利用高科技,省时省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一次苏老师突然让我们抄写《说文解字》五百四十个部首,并要逐个检查。五百四十个部首看上去容易,可要想写漂亮就有些难了,因为那些字实在不像是写的,而像是画的。作业交上去之后,过了好些日子才发下来。原来苏老师把每个人写的每个字都一笔一划的批阅了。只见本子上朱红处处,每个写错的篆书旁都有苏老师的改正笔迹,即使再细枝末节的地方,也丝毫逃不过苏老师近视的法眼。&&&& & 大一教我们的老师还有很多,篇幅所限,不能悉述,还望诸师见谅。由于古典文献专业历届招生虽少却精,故易与学长、学姐交情甚笃,同时也倍觉学习文献学的任重而道远,当与诸君共勉。
分享这篇日志的人也喜欢
满血复活~???
今天天气很好?快热化了哈哈??
新主播请多关照?
静静地想静静
热门日志推荐
人人最热标签
分享这篇日志的人常去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完成注册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必须由6-20个字符组成
下载人人客户端
品评校花校草,体验校园广场中国古典文献学
讲义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国古典文献学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 1.文献概念  ①魏何晏《论语集解》引郑玄注:“献,犹贤也。我不以礼成之者,以此二者之君,文章、贤才不足故也。”按照郑玄的注解,“文”指“文章”,“献”为“贤”或“贤才”。  宋代的朱熹把“文”解释为“典籍”,而“献”仍本郑训为“贤”。郑、朱把“文献“一词分解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指书面材料,即文章或典籍;另一部分指口头材料,即贤人所讲述的材料。  ②1983年颁布的中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把“文献”定义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③。《文献学辞典》“任何具有一定历史或科学价值的含有知识信息的物质载体。”  2传世文献  古典文献如果按照问世或流传的方式划分,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传世文献,即地上的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文献;另一类是出土文献,主要是近现代以来地下出土的文献。  文献学含义:  3.不同历史时期文献学的发展。  先秦(起源)  训诂学萌芽(原因:古书始有注解)  *注释产生的原因:⑴年代久远  ⑵语言之别  ⑶典章之异  ⑷文献增多  ②孔子整理六经  两汉(奠基)  ①刘向校理群书  “条其篇目,撮其指意,录而奏之。”  分条列出该书目的篇名目录,摘录其中(有关作者生平、思想内容、学术源流等)内容大意,写成叙录而把它呈报给皇帝。  这些叙录汇编成《别录》一书,起着“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巨大作用,开创了中国古典目录解题的范式。  其子刘歆在《别录》的基础上,著《七略》,创始“六分法”,开了我国古代图书分类的先河。刘歆是目录学创始人。  ②马融(郑玄老师)  ③郑玄遍注群经,他是两汉古典文献学的集大成者。  ④许慎著有《五经异义》和《说文解字》,《说文》的书证释义,开创了汉语文献文字学的广阔道路。  魏晋(变迁)  ①训诂学进一步(联系原因记忆:魏晋政权更迭,动荡不安,文人避谈政治,转投对古人古书如经史子集的解释研究)  表现:魏晋玄学兴起(三玄:《周易》《老子》《庄子》),玄学文献的注释整理繁荣。  代表作:何晏《论语集解》杜预《春秋经传集解》裴駰《史记集解》  ②刊刻正式石经  ③校理汲冢竹简  ④目录的变革:至此,经史子集四分法成为中国古典目录的主流。  ⑤首创类书体例  ⑥总集应运而生 南朝萧统《昭明文选》  ⑦方志的出现 《华阳国志》常璩——我国现存最早地方志。  唐五代(发展期)  南朝 陆德明《经典释文》 是对儒家经典字音,字义作解释。  《五经正义》:唐太宗命国子祭酒孔颖达和诸儒共同编写《五经正义》(所谓“正义”或“疏”,就是不仅要解释经典的原文,还要给所选定的古注或旧注进行疏解)  唐代《史记》学上的代表人物是司马贞和张守节。两者所著二书《史记索隐》《史记正义》与裴駰的《史记集解》合成为《史记》三家注,流传至今。  宋代(强盛)  王安石《三经新义》《字说》  欧阳修《新唐书》《新五代史》  司马光《资治通鉴》  郑樵《通志?校雠略》是我国目录学的理论专著,同时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文献学理论专著。  元明(中衰)  元:胡三省《资治通鉴注》马端临《文献通考》  明:  ①《永乐大典》——我国古代大型类书  1403 ,明成祖命解缙等人始修书  1404 年十一月编成《文献大成》  1408 重修完成,改书名为《永乐大典》  清代(恢复和鼎盛)  四库全书  四库七阁的名称、所在地以及情况:  北方四阁——⑴北京皇宫文渊阁:&& 20c40年代被国民党带到台湾,现于台北故宫博物馆。  ⑵圆明园文源阁:&&&& 经战乱毁于英法联军。  ⑶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从承德移藏北京图书馆。  ⑷沈阳故宫文溯阁:&& 1966年因战备需要移于甘肃图书馆。  南方三阁——⑴扬州文汇阁:&&&&&&&&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被焚毁  ⑵镇江文宗阁:&&&&&&&&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被焚毁  ⑶杭州文澜阁:&&&&&&&& 散失严重,金藏于浙江省图书馆。  ③乾嘉流派:“乾嘉”是清代文献考据学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学术氛围以下几个流派。  一是吴学,主于墨守,以惠栋为代表;  二是皖学,主于求是,以戴震为代表;  三是扬州之学,主于通贯,以汪中、焦循为代表。  4文献学主要包括目录、版本、校勘三大板块。  1目录学  ㈠目录学的功用——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㈡目录学的作用:  ⑴掌握历代文献的基本情况,了解艺术的盛衰。  ⑵粗知学术源流,了解学术的演变。  ⑶文化学术的研究和古典文献的整理  ㈢古代目录的基本结构  书名:书名项著录书的名称、篇卷数,以及作者姓名、附录等内容,反映图书的外貌特征。  书名项是目录结构中最基本的组织部分。  叙录:叙录(或称书录解题,提要等)列于书名之后,是用以揭示图书的内容主旨、价值得失,介绍作者生平事迹、学术渊流,以及该书的版本、校勘、流传情况等。  叙录是古代目录书中最重要的结构成分,是古代目录学具有学术性和指示读书治学作用的具体表现之一。  类序:类序包括各大类(略、部)之序和小类(种、类)之序两种形式。  类序是古代目录书中介绍某一部类图书的学术流变、特点、得失的说明性文字,具有很重要的学术价值。它与叙录一起,体现了古代目录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优良传统。  ㈣古代目录的分类沿革  六分法:我国最早的图书目录分类法,始于《七略》。  包括“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诸子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  《七略》主要是根据当时的学术体系分类的。  通过分类,可以看出学术的概况和发展流变,显示了中国古典目录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特点,也开了我国古代图书分类的先河。  ②《七志》与《七录》的“七分法”:  《七志》  ⑴经典志  ⑵诸子志  ⑶文翰志  ⑷军书志  ⑸阴阳志  ⑹术艺志  ⑺图谱志  ③四分法  郑默《中经》  荀勖 因《中经》更著《中经新簿》。四分法雏形:与后世四分法基本一致。  李充后来因荀勖四部之法,换其乙、丙之书,使甲、乙、丙、丁四部,成为五经、史记、诸子、诗赋的顺序。后世目录,以经史子集分布者,实本于此。  《中经新簿》&&&&&&&&& 《随书?经籍志》  甲&&&&&&&&&&&&&&&&&&&&& 经  乙&&&&&&&&&&&&&&&&&&&&& 史  丙&&&&&&&&&&&&&&&&&&&&& 子  丁&&&&&&&&&&&&&&&&&&&&& 集  《隋书?经集志》:证实确立经史子集四部内部名称,从此,四部分类法便成了我国古典目录分类法的主流。自唐迄清,沿用一千数百年之久。唐代正式确立的四分法,是目录学史、分类学史也是文献学史上的一件大事。  2 版本学  ㈠广义的版本  ㈡版本的类别  ①写本:又称手写本,指成书时以手写形式流传的本子,是印刷术发明以前书籍的主要版本形式,唐以前的纸书都是手写本。  ②刻本:是指在板木上刻字刷印而成的图书。分类复杂。  ③善本:指珍贵难得的古籍刻本、写本,其具有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或某一方面的特殊价值。  ④活字本和影印本:活字排印的版本。  采用照相制版等工艺使原书或原稿得以再现的复制本。  ㈢纸书的装帧形式  ①卷轴装:就是把抄了书的纸粘连起来,形成长卷,在其尾端装上一根用木或竹做成的轴,收藏时用轴尾端向前卷成一束,称为一卷。  配合牙签使用:卷子摆在架上不易寻检,一般要在卷轴一端悬挂标签,称为“签”。标签一般用牙质的,故名“牙签”。不同类别的图书,则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牙签来区别。  “邺侯家多术,插架三万轴。一一悬牙签,新若手未触。”便是说牙签在藏书中的作用。  卷轴装缺点:阅读和翻检繁难,容量小;舒卷难,卷轴展开后很难平复展开。  ②旋风装:就是将裁成一定大小的纸两面书写,或将两页纸裱成一页两面书写,然后将写好的书页的一端一次粘贴在一张卷纸上,装上卷轴,就成为一本旋风装的书籍。  优点:书页两面书写,只有一空条粘裱在卷底上,这样不仅缩短了卷子的长度,而且增大了卷子的容量,便于翻检,优于卷轴装。  缺点:舒卷难,旋风装的散叶在卷曲后可能很难平复展开,反而增加了阅读的困难。  ③梵夹装:本指古印度用梵文将经文书写在贝多树叶上的装帧,而后依次将贝叶经顺好,每叶穿一圆孔,用两块长条形竹板或木板上下相夹,然后用绳穿过板上圆孔,再逐叶穿过每叶圆孔,最后穿过另一板圆孔。绳头打起比圆孔大的疙瘩,以防脱出,阅读时从首逐叶翻阅,穿绳总要摩擦叶孔,故叶孔常有磨痕。收紧时,勒紧一头,再绕过上下两板捆紧。这种装帧由于是两板相夹,又是梵文书写,故中国人把它称为梵夹装。  ④经折装:把卷轴式改成折叠式,书纸仍然是由多张纸粘连起来的长幅,但不用卷轴,而是按照一定的宽度一正一反折叠成一个长方形的折页,前后用两块与折页一样大小的硬板把折页夹起来,类似梵夹装。  优点:便于诵读,成为中国佛、道二教经典的主要装帧形式。  缺点:折扣容易断裂,断裂后书本成了散叶,容易散乱和丢失。  ⑤蝴蝶装:古代文献的一种装帧形式,由经折装演变而来。所谓的蝴蝶装,是将有蚊子的纸面朝里对折,以版心中线为准,把所有页码对齐,用浆糊粘贴在另一包背纸上,然后裁齐成书。蝴蝶装的书籍翻阅起来颇似蝴蝶展翅,故名蝴蝶装。  缺点:由于“版心向内,单口向外”,而当时印刷书叶均只印一面,另一面无字,翻书时有时翻到柚子的一面有时翻到无字的一面,阅读起来颇觉不便。  ⑥包背装:对蝴蝶装的一种改进,即把印好的书叶在版心中线处背面对折,让版心向外,单口向内,然后将单口粘连到裹背纸上,外面再加上护叶和封面,这样就产生了包背装。  缺点:一是单口与包背纸粘连比较费事,且粘连不牢则容易脱离散乱,二是为了粘连劳苦使用过多浆糊容易生虫生霉,不利于书籍的保存。  《永乐大典》残本和清纂《四库全书》都是包背装。  ⑦线装:是对包背装的一种改进。但基本方法和包背装一样,所不同的是,包背装用整纸裹背,而线装只在前后各加一张护页,连同正文用线装订在一起,不用包背。  ㈣版式  ㈤文献的体裁  甲骨:龟甲和兽骨的合称。  金石:金,指青铜器;石,指石刻文字  简牍:竹,指竹简;木,指木牍,合称简牍。  缣帛:即丝织品。  3校勘  原因:①流传和形式中的错误②图书亡佚  校勘的资料:  稿本:一般指作者成书时的最初文字记录,亦即此书的本来面目因此它是校勘最可靠的依据。  抄本:手抄的书籍  拓本:为了使某些文献能够长期保存,人们便将它们刻在石头上。为了使这些刻在石头上的资料能够广泛流传,人们又用纸将它们摹拓本=下来,于是便成了拓本。  印本:包括刻本和活字本。  注本:附有注释的文献即注本。  选本:按照一定标准,将一位或一位以上的作家部分作品编辑在一起的文献称为选本。  校本:凡经校勘的书叫校本。  校勘的主要方法:  对校:对校就是将某一文献的不同版本进行对比,从而发现并改正书面材料错误的方法。  本校:将某种文献的上下文进行对比,找出其内容上与文字上的异同,从而确定与改正错位的方法。  他校:用其他文献中的引文及相关文字来校勘某一文称他校。 (责任编辑:张忠磊)
我有话要说……
欢迎,&&&已有0条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百度先贤先献烈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