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98g31主板最高支持的cpu什么样芯片组的主板

WIN98系统最多支持多大的硬盘?
◎ 救命啊!BIOS刷新后无法启动!!!! 羊男脑子坏 (609230)于(12:35:40)..
救命啊!BIOS刷新后无法启动!!!!
  给家里装个个电脑点歌系统,上了2块160G的硬盘,不想联想的P4电脑竟然无法正确识别160G,用DM处理了下装好了.
  结果使用了没几天,硬盘就出现部分乱码,丢失部分数据(估计和98系统也有关),我就去QDI的网站上下了个BIOS程序生了个级,升级时显示都正常,重启动后机器提示BIOS ROM CHECKSUM EEEOR,让插入系统盘,
   我立刻在其他机器上做了个98的启动盘,删掉其中的AUTOEXEC.BAT和CONFIG.SYS文件,并拷入AWDFLASH的程序和升级前的备份BIOS程序(背份真TM的重要啊),然后编辑了AUTOEXEC.BAT,修改批处理文件内容为:Awdflash bios.bin /cc/py/sn,插入软盘,重启动,结果,软区发出四声很大的读盘声音,两短+一长+一短,机器的小喇叭发出很凄惨的"毙-了"(音译)的声音,最后继续问我要插入系统盘,软区和线都是另外电脑上的好的.
   现在我已经不想升级BIOS了,我只想恢复到以前的样子,实在支持大硬盘不好我可以用PCI的ATA硬盘卡,但是现在我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做了,BIOS是焊在板子上的,我该怎么做呢!!!
开机就显示 全文是:
AWARD BOOTBLOCK BIOS V.0
COPYRIGHT (C) 2000,AWARD SOFTWARE ,INC
BIOS ROM CHECKSUM ERROR
DETECTING FLOPPY DRIVE A MEDIA...
INSERT SYSTEM DISK AND PASS ENTER
看来刷失败了! pandajing117 (609398)于(14:11:28)..
既然A盘恢复BIOS的方法行不通,而且你又没法把CMOS取下来刷,那直接电脑城修算了,一般10-15米
要JS直接给刷官方网上最新的BIOS,回来之后,装2K以上系统(如果VOD支持2K以上的系统)
◎ 1、刷后清cmos jdsglxg (609245)于(13:45:36)..
2、用高版本的刷
3、检查软驱和盘
请教高手——我用的是精英L4S5M/DX+主板,不知能否支持大硬盘? TK_ (608309)于(16:11:46)..
主板 ID 08/08/2002-SiS-645DX-6A6IXE19C-00
主板名称 L4S5M/DX+ (但我用“AIDA32”软件测得一大串名称:ECS 651-M / L4S5A(/DX+) / L4S5M(2) / L4S5M/DX+ / L4S5MG(3) / L4S5MG5 / L4S5MG/651+ / L4S5MG/GL+ / L4S5MG/GX+)
芯片组 SiS 645DX+SiS 962L
BIOS 类型 Award (08/08/02)
BIOS 版本 Phoenix Technologies, LTD 6.00 PG (08/08/02)
而且我用“48lbachk”在DOS下运行,检测结果是:“UNDETERMINED”,表示测试程序不能确定被测系统是否具有48-bit LBA能力,但这多半是因为当前系统中没有连接超过137GB的硬盘。
哪位高手知道这块主板是否支持大硬盘?先谢了!!!
◎ 这时几乎所有精英在国内销售主板的说明书下载位置 英俊的小张 (611042)于(13:03:50)..
◎ 介于本坛某些人人办事效率不高,灌水效率n高,我决定还是我出马吧~~~~ 英俊的小张 (611039)于(12:51:10)..
首先说一下everest和aida32的关系,everest就是aida32 aida32是everest原来的名字,aida已经不更新了everest现在到了2.2版本,希望你下载测试一下,看看能不能测出主板的具体型号
你看看这是不是你的主板
关键要从电池位置 agp pci插槽位置 io芯片位置,芯片组位置,内存插槽数量位置 ,电源,ide口位置等等来判断,差一点都不行,还有问你一下~~~~~你的主板是集成显卡的吗???如果是的话,那你的参数就是错的,因为芯片组 SiS 645DX+SiS 962L 并不集成显卡,建议你用everest 2.2测试一下~~
请问楼主和各位,谁能高诉我L4S5M/dx+的pll的厂商和型号(我没说明书,网上又查不到)thx GENIUSDEVIL (611035)于(10:33:00)..
请问楼主和各位,谁能高诉我L4S5M/dx+的pll的厂商和型号(我没说明书,网上又查不到)thx
◎ L4S5M/DX+是精英的产品 英俊的小张 (611040)于(12:58:35)..
这是你要的说明书的位置
◎ L4S5M/DX+ 你看看是不是这个 英俊的小张 (611041)于(13:01:50)..
Socket 478 支持
Intel& Pentium& 4 处理器
SiS& 645DX & SiS& 962L 芯片组
SiS& 645DX 主/内存控制器,支持 DDR333 和 AGP 4X 北桥独立芯片
SiS& 962L MuTIOL media I/O
SiS& 962L集成 USB 2.0 主控制器
LPC I/O - IT8705F
系统硬件检测: 内置在 IT8705F 中
网卡: 10/100 Mbps 网卡(可选)
集成 AC97 声卡
兼容 AC97 2.1 规范
Award 2MB Flash EEPROM
支持即插即用 1.0A, AMP 1.2, 多重启动, DMI
完全支持 ACPI 1.0规范
两组 184线 DDR DIMM 插槽,支持 2.5V DDR SDRAM (DDR333)
输入输出界面
支持即插即用功能
PS/2键盘鼠标接口
两个 USB 端口和网卡接口
一个 - 并口
一个 - 串口
声音端口(Line-in, Line-out, Mic-in, CD-in 和游戏端口)
两个 PCI IDE 界面 - 支持四个 IDE 设备 (PIO mode 4, DMA Mode 2, Ultra DMA 66/100)
支持 360K~2.88M Byte, 3 Mode FDDs 或者 LS120
ATX12V 供电接口
端口,接头和其它:
红外线接头 (STR)
前置面板接头
四个扩展 USB 接头 (LUSB1 和 LUSB2)
智能卡接头
Modem-In 接头
硬盘灯,复位开关, 电源开关接头
CPU,电源和机箱风扇接头
网卡唤醒 / Modem 铃声唤醒接头
实时时钟控制器和电池
SiS& 962L 集成 256 字节CMOS SRAM
硬跳线清除CMOS
3 PCI 插槽, 1 AGP 插槽, 1 CNR 插槽
microATX (244mm*220mm), 4 层
* 蓝色文字代表与 L4S5M/DX 不同
有一说(听来的,没试过,你可以当一下小白): pandajing117 (608449)于(09:42:36)..
把大硬盘在高级别的主板板分好区,每个区的容量小于137G
之后再拿到这些旧主板主,一样可以正常工作的!
555……我可没那么多M当小白…… TK_ (608453)于(09:47:22)..
那就把钱省着点 pandajing117 (608456)于(10:00:40)..
先买块120G的用着再说,以后有米了再买个120G的!
现在120G的和160G的好像在价格上没有多大区别,所以买120G的更不划算…… TK_ (608459)于(10:11:04)..
呵呵,要是M多的话,再买一台顶级的机子,问题就解决了……西西,穷开心……
顺便问问:熊坛『 板卡论坛 』的显示怎么这么慢?有时我还以为是死机了呢,所以我只好经常刷新叶面……你那里怎样?
本来不想说的,可是经不住你再三追问,就只好说了..... pandajing117 (608462)于(10:22:52)..
其实是你RPWT,我上网发帖一直都蛮好!
救人救到底—— TK_ (608475)于(11:35:39)..
“RPWT”是什么意思(西西,我英文考试总是不及格)?
我不仅是发帖,就是有时候打开熊坛网页慢得像死机了一样,经常显示了部分文字就停在了那里,等一会才完全打开……你能帮我解决显示慢的问题吗?谢谢!!!
你看过周星驰的电影吧?一个配角问他,XX那个人人品有什么问题啊?,周星驰当时忙于救人,就回了他一句粗口(情节大约如此记得不是很清了) lattude)于(11:50:52)..
呵呵,原来如此!我知道 pandajing117 的人品了!谢谢你的指教!! TK_ (608482)于(11:57:57)..
内存多少? 板儿砖 (608478)于(11:43:51)..
256 MB (PC2100 DDR SDRAM) TK_ (608484)于(12:00:45)..
是不是我的电脑偷偷打开的程序太多了?谢谢指点!!!
报一下你的CPU! pandajing117 (608445)于(09:38:10)..
用AIDA32 v3.93测得的数据—— TK_ (608447)于(09:41:49)..
CPU 类型 Intel Pentium 4A, 2400 MHz (6 x 400)
CPU 别名 Northwood, A80532
CPU 分级 C1
原始时钟 2400 MHz
L1 跟踪缓存 12K Instructions
L1 数据缓存 8 KB
L2 缓存 512 KB (On-Die, ATC, Full-Speed)
CPU 物理信息:
封装类型 478 Pin uPGA
封装大小 3.50 cm x 3.50 cm
晶体管数 55 百万
加工工艺 6M, 0.13 um, CMOS, Cu, Low-K
线宽 131 mm2
核心电压 1.475 - 1.55 V
I/O 电压 1.475 - 1.55 V
典型功率 38.7 - 82 W (依赖于时钟速度)
最大功率 49 - 103 W (依赖于时钟速度)
CPU 生产商:
公司名称 英特尔公司
◎ 这个时期的主板,刷刷BIOS应该能够支持137G以上的吧! pandajing117 (608450)于(09:44:49)..
顺便问问熊坛『 板卡论坛 』的显示怎么这么慢? TK_ (608455)于(09:57:11)..
有时我还以为是死机了呢,所以我只好经常刷新叶面……
看来只能冒险一试了?可我的胆子特小,因为囊中羞涩啊…… TK_ (608454)于(09:51:10)..
再次哭求哪位高手能帮帮我…………………… TK_ (608442)于(09:33:29)..
求求哪位高手能帮帮我…………………… TK_ (608400)于(22:10:44)..
◎ 补充说明—— TK_ (608310)于(16:26:18)..
我是在2003年上半年买的TCL品牌电脑,问了TCL客服中心有关人员,他们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答复……失望至极!!!今天这里主板高手云集,相信能够有一个明确的结果……
◎ 去精英主页找 ddr79 (608312)于(17:01:41)..
找什么?最新BIOS? TK_ (608340)于(19:41:21)..
它的最新BIOS是日的,我还是不知道能不能支持大硬盘。
再说,听说是否支持大硬盘,主板芯片是第一关,连这我都不知道,即便冒着风险去升级BIOS,说不定还是不能支持大硬盘呢?
能请你能进一步指教吗?谢谢!
◎ 不支持48BIT就不支持137 安详 (608343)于(19:43:24)..
问题是怎么能确切知道它不支持48-bit LBA呢? TK_ (608348)于(19:56:23)..
请赐教!!!
装个EVEREST 安详 (608350)于(19:58:27)..
有p用,不接大于128G永远是不支持 l1 (608393)于(21:45:09)..
我用的“AIDA32”好像和EVEREST很相像,但也说不准…… TK_ (608358)于(20:11:56)..
而且我用专门检测是否支持48-bit LBA的软件“Intel 48-bit LBA Test Program”来对自己的主板进行检测,结果还是不确定……唉怎么办?
怎么不确定了,不支持就是不支持呀 安详 (608361)于(20:13:19)..
呵呵,的确有不确定的情况…… TK_ (608368)于(20:37:15)..
用“48lbachk”的检测结果有三种:
  1.“PASSED”表示支持48位的LBA;
  2.“FAILED”表示不支持48位的LBA:
  3.“UNDETERMINED”表示测试程序不能确定被测系统是否具有48-bit LBA能力,但这多半是因为当前系统中没有连接超过137GB的硬盘。
我的主板检测的结果就是“UNDETERMINED”,没办法,看来只有用大硬盘来测试了……
◎ 装个EVEREST应该就清楚了 安详 (608370)于(20:43:14)..
上面l1 (608393)说的可能是对的,不接大于128G的硬盘,永远会显示不支持…… TK_ (608444)于(09:36:59)..
应该是超过137GB的硬盘…… TK_ (608446)于(09:38:40)..
上面我已经说过:我用的“AIDA32”好像和EVEREST很相像,但也说不准…… TK_ (608382)于(21:12:18)..
即便说了不支持,也不知道不支持的原因呀?是硬件不支持,还是BIOS不支持?都说不清!
我真想弄个水落石出……
请教大家一个问题:我的微星主板6199的(老掉牙的),现在硬盘坏了,想换硬盘,最大能支持多大的呀? 笨熊宝宝 (628541)于(09:57:38)..
感谢诸位的鼎力相助!现在我开始学步了~~~~ 笨熊宝宝 (628600)于(15:36:22)..
坐等了好久时间了。大家都在忙什么呢? 有了解的,一定要不吝赐教呀。 笨熊宝宝 (628544)于(10:36:07)..
◎ 刷一下BIOS能到137G 安详 (628543)于(10:35:58)..
◎ 的确,刷了合适的BIOS之后,可以支持137G以下的硬盘 pandajing117 (628548)于(10:45:15)..
但是,6199的老主板,在硬盘接口方面有ATA33模式的限制,你接的大硬盘都是ATA100(或以上)的模式,这样磁盘性能会出现很大瓶颈
◎ 噢,好的。不过,我不知道应该怎么刷?是不是有什么工具软件呢?还是到微星网站去下?千万别笑我,不耻下问嘛 !!谢谢安详大侠 笨熊宝宝 (628546)于(10:39:41)..
◎ 终于找这篇文章了! pandajing117 (628555)于(11:24:17)..
当初我就是照着这篇文章里的方法去尝试第一次刷BIOS的!图文并茂很容易看懂
去MSI网站找一下 安详 (628549)于(10:45:42)..
问个问题!如果主板BIOS版本过低买个200G的大硬盘接上去是什么情况?会认出120G还是完全认不出来? weissyang (635099)于(12:53:10)..
都有可能 l1 (635258)于(21:35:53)..
现在硬盘市场谁最NB?哪个的质量最好? weissyang (635103)于(13:06:54)..
别人说ST第一,WD第二,MT第三,现在被ST收购了
想当年2002年的时候我买的MT那个时候MT最NB啊
夹子MM那里现在只有WD的卖。不想去别的地方挨宰。奈何?
夹子MM他们那里卖md,就不能帮你拿一个st么? zzwfpe (635109)于(13:18:38)..
都说MT的声音大吵。但是我以前买的金钻7代40G的马达轴承的就非常安静啊。反倒是我同学稍后买的液压轴承的新型号的就跟掉了颗螺丝一样咣咣只响。不过就是不得坏。怎么摇都不坏。看来还是批次问题吧 weissyang (635117)于(14:21:07)..
什么主板? DVD-9 (635101)于(12:57:34)..
MSIEPT weissyang (635105)于(13:13:40)..
晚上我把BIOS版本照下来大虾帮我看看支持120G以上的大硬盘不好么?
以前记得哪个说的SATA接口比IDE还便宜些的。怎么现在又反过来了
把BIOS文件拿给盘大惊,让他用BP给你fix一下就OK了 公交53路 (635108)于(13:14:56)..
就是这个型号!大家帮我看看支持与否。PS:显示器反光把自己照出来了。 weissyang (635250)于(21:29:41)..
如果不用刷就支持就最好了 weissyang (635116)于(14:13:22)..
不用刷了,硬盘买的时候直接让夹子那里的技术员帮忙把硬盘分区:单个分区小于137G就行了 pandajing117 (635118)于(14:31:10)..
认不出来照样白搭,就算能认127g也不是个个正常 l1 (635260)于(21:37:11)..
◎ 那就刷BP修改的BIOS!肯定有办法能的! pandajing117 (635263)于(21:39:30)..
bp还没有对付48bit lba的版本 l1 (635267)于(21:43:36)..
刷了BIOS都不行?两条大湿帮我看哈我的BIOS支持这种大硬盘? weissyang (635279)于(21:53:37)..
官方网页找最新bios再慢慢研究 l1 (635283)于(21:57:41)..
我上面贴的那个支持么?帮我看看 weissyang (635285)于(21:59:04)..
x上去自己试 l1 (635287)于(22:00:26)..
这简单?这样可以? weissyang (635195)于(19:13:01)..
有那位高手知道,I815EPT主板支不支持160G的大硬盘? 火电狼王 (564121)于(20:14:16)..
知道者请告诉小弟一下~!万分感激!
这么没有回答啊 火电狼王 (564132)于(20:24:00)..
xxx,无视我…… amulet (564134)于(20:24:59)..
◎ 支持 amulet (564122)于(20:16:30)..
上次有位朋友说最多只有上到137G!现在不知道*** 火电狼王 (564135)于(20:25:38)..
48Bit寻址没开只能认到137G,815支持48Bit寻址…… amulet (564137)于(20:27:13)..
48Bit寻址怎么开啊? 火电狼王 (564139)于(20:28:32)..
装个超级兔子…… amulet (564144)于(20:31:27)..
还是不明白~! 火电狼王 (564146)于(20:32:39)..
1.这是是注册表的一个键 2.超级兔子内有这个&开启48Bit寻址&选项 3.所以要是买来的盘只能认到137G就装超级兔子解决问题 4.over amulet (564151)于(20:34:37)..
要是买来160G的硬盘,主板不认的话,这么进入注册表啊?这么装超级兔子啊?不好意思我是个超级菜鸟!!! 火电狼王 (564160)于(20:40:17)..
◎ 用系统安装盘(2000、XP、2003)安装系统时格式化也是能认超过137G硬盘的 amulet (564180)于(20:48:35)..
顶上来啊! 火电狼王 (564176)于(20:47:04)..
那你的意思是肯定好用的哦!!!呵呵~谢了! 火电狼王 (564196)于(20:53:36)..
支持 (空) amulet (564122)于今天(20:16:30).. amulet (564198)于(20:54:55)..
顶!!!! 火电狼王 (564217)于(21:01:02)..
◎ 请问ECS K7S5A是否支持160G大硬盘!? bluemope (579145)于(20:39:02)..
如果支持,实际使用能有多少G?
如果不支持采用什么办法能够使其支持!
谢谢大家,我很着急!
◎ 看看这个 2月30号 (579148)于(20:48:09)..
◎ 请问我的主板能装120g的硬盘吗? baickhanm (547075)于(19:57:58)..
我的主板是2001年7月购的联想sx5ep(i815芯片组),没有刷新过bios,请问我的这块主板能装120g的硬盘吗?
没问题 人才 (547079)于(19:59:46)..
◎ 可以。 清蒸R9800PRO油炸5900ULTRA (547078)于(19:59:30)..
上160G才有不能用的可能
◎ 刷bios也可以的吧? like原厂 (547122)于(21:34:19)..
◎ 最好是用Intel 48-bit LBA Test Program测一下 传真 (547124)于(21:35:21)..
◎ 程序很小,只有33K 传真 (547127)于(21:35:59)..
◎ VIA的呢? like原厂 (547131)于(21:37:53)..
◎ 好象用这个也行 传真 (547132)于(21:38:34)..
◎ everest就可以 1/2李寻欢 (547141)于(21:49:18)..
◎ 哪项里? like原厂 (547147)于(21:58:37)..
◎ 这里 1/2李寻欢 (547150)于(22:06:39)..
谢谢寻欢解结~现在升级无后顾之忧了 人才 (547155)于(22:17:46)..
◎ 你的不支持大硬盘啊,我记得上一个坎是几G,这个坎是160G?下一个是几TG吧? like原厂 (547153)于(22:16:33)..
◎ 32G,137G 1/2李寻欢 (547164)于(22:25:30)..
我这个是ICH2,不支持超过137G的,不过会使用ATA卡来解决
急求:可以像BP修改Award-BIOS一样的修改AMI-BIOS的工具! pandajing117 (550278)于(01:08:44)..
EBC老大的论坛没找到! pandajing117 (550448)于(12:54:37)..
BP还没发现能支持AMI的
笨,中文搜ebc l1 (550535)于(17:54:48)..
bp本来就支持,关amibcp P事 l1 (550328)于(03:50:58)..
自己去ebc老大的论坛找新版的就是
已经找到:AMIBCP pandajing117 (550285)于(01:19:33)..
但不会用!谁知道AMIBCP的使用方法?
想让他支持大硬盘、正确显示高频CPU、转接卡后支持图拉丁...
谁会用啊!
万元左右的非线编卡哪一个做婚礼录像采集好些??? 黑眼睛 (560276)于(11:12:10)..
要效果好,VCD DVD的,工作效率要高。
Canopus Coldstar* (560323)于(13:49:18)..
dvstrom2 pro
◎ 你的眼睛能分辨出1万元和1千元采集卡采集效果的区别? spider)于(13:06:27)..
◎ 那还需要一个巨nb的电视......... 英俊的小张 (560375)于(17:08:12)..
其实专业卡就是速度快~~~
理论上讲,找个大硬盘,先采成*.avi 再用avi转mpeg 效果非常好,就是慢得要死
◎ 采集卡只在采集avi时使劲,avi转mpeg是cpu的事 spider)于(17:13:27)..
◎ 专业卡不像民用卡那么依赖cpu的~ 英俊的小张 (560383)于(17:28:10)..
专业卡就是实时采集mpeg2/4效果好,速度快.
专业人士一天要转n东西,如果用先采avi 再转mpeg根本来不及的~
◎ 动态制作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eg.)专业卡一般都有数条即使Render可以随时调用添加,一般的1394玩具卡可以么? amulet (560674)于(14:31:23)..
◎ 需要后期处理的情况时必须先存成avi格式。现在的高频p4/athlon64也能做到实时软采集mpeg-2,就和原来用mpeg卡放vcd/dvd一样 spider)于(17:38:09)..
◎ 高频p4 a64 也是最近几年才有的~ 英俊的小张 (560389)于(18:34:06)..
有关bx主板上80g硬盘的问题,急急!!!!! paledog (552623)于(18:59:00)..
家里机器是6年前配的联想品牌机,天鹤600,bx主板p2 350的cpu,好家伙,当时用了1w2。现在想挂一块80g硬盘用,想问一下bx主板能不能认出来啊。刷主板bios要找相应的品牌才行吗?(这主板根本不知道是什么牌子的,看上去感觉象精英或QDI的)。我到底要用什么样的bios来刷啊
◎ award bios的话用bios patcher处理一下bios就ok了 spider)于(08:20:35)..
如果是GA-686BX的话就可以,直接在GIGA网站上去下F2A版的BIOS就可以了,还很好刷的 菜鸟甲 (552794)于(22:27:40)..
我现在就这么在用
!!!!!!!!!如果不是就自己找清楚主板的厂家和型号在动手,还有版本!!!!!!!!
◎ 必须是相应的品牌才可以 公交53路 (552625)于(19:01:57)..
还有。。你可以试试硬盘厂商提供的分区软件
◎ 用intel原厂提供的bios行不行??? paledog (552629)于(19:06:36)..
去哪里能找到品牌机的主板品牌说明呢,老大有没有办法
◎ 别乱刷BIOS,刷错可能会导致无法启动,一定要找到主板的型号,确认后,再刷相应型号的BIOS pcboys (552632)于(19:11:39)..
◎ 应该是技嘉的,开机箱看看主板型号。刷个BIOS。 如来佛祖 (552714)于(20:24:07)..
◎ 这主板肯定是有品牌型号的,先拿everest看看 世上MM那么多.没有一个喜欢我 (552630)于(19:09:00)..
当时联想用技嘉的不少
◎ 什么是everest? paledog (552631)于(19:10:32)..
启动时,抄下屏幕左下角的一串数字,然后下载一个能使被该数字代表的厂商的软件,就知道是什么主板了,这个软件名称我给忘了,你放狗嗖嗖 pcboys (552633)于(19:13:37)..
什么是狗? paledog (552637)于(19:21:43)..
去哪识别???
pcboys (552639)于(19:26:34)..
用bios patch 软件也可以,去年微型计算机有介绍的,应该可以的 pcboys (552645)于(19:33:18)..
你先下载bios patch软件,然后用刷新工具把你主板上的bios备份下来,然后用Bios Patch软件修改这个文件,最后把修改后的bios文件刷到主板上,应该就可以支持大硬盘了
◎ 谢谢,不过好象找不到你说的软件,只找到个asus专用的 paledog (552667)于(19:52:07)..
能不能用在我的主板上面
关键是我去哪才能知道我的主板是什么品牌什么型号的啊
◎ 请教一个问题:老主板要装大硬盘 没有支持支持大硬盘的bios怎么办 owndream (558458)于(20:43:33)..
哪位高手回答一下 能不能用diy(举例说用嫁接)的办法作一份bios出来 发到硬盘论坛没人回答呀
不用想了。。。。。 清蒸R9800PRO油炸5900ULTRA (560691)于(15:12:52)..
◎ 上160g要换主板,bp最高能上137g spider)于(14:58:32)..
切,bc了吧,上俩80不就160了吗?要用脑筋急转弯的方法思考问题,学名叫啥来着,发散思维 like原厂 (560692)于(15:25:38)..
◎ 寒一个 spider)于(15:28:17)..
同寒、、、、、 清蒸R9800PRO油炸5900ULTRA (560697)于(15:31:38)..
有事没事还能RAID、、、
我也冷,缘分那.. like原厂 (560694)于(15:29:29)..
◎ 高手给个明确的答复 如果确实不行我就再不试了(bp我看过说明 没说支持160g) owndream (560608)于(11:16:41)..
◎ 真的没有办法吗 高手赶快出现呀 owndream (558935)于(20:45:54)..
◎ 可用BP来修改的. zy8477)于(21:18:51)..
◎ bp好像只支持到137g呀 我想上160g owndream (558478)于(21:25:46)..
◎ 支持137g以上. zy8713)于(10:35:55)..
◎ bp最新版的说明好像也说是支持到137g呀 难道可以支持160g吗 owndream (558721)于(11:01:06)..
你用那么好的硬盘也得花上2个钱吧,为什么不再多花2个钱直接把主板也升掉了? pandajing (558491)于(21:42:28)..
◎ 我是想再花两个钱把主板也升掉了 我还想花两个钱把内存也升掉了 我还想花两个钱把显卡也升掉了 声卡 光驱 音箱。。。呵呵 那可是白花花的银子呀 owndream (558703)于(10:05:06)..
可以用硬盘卡 人才 (558459)于(20:48:27)..
◎ 硬件不是要花银子嘛 所以想从软件着手 owndream (558463)于(20:54:56)..
既然bios的其他内容可以嫁接 那这个为什么不行呢
嫁接的万一出了问题妳不就要哭鼻子了嘛... 板儿砖 (558466)于(20:59:36)..
硬盘卡也不贵呀...既然大硬盘都要/已经买了...
◎ 我已经搞过好几次热插拔了 大不了再来一次嘛 owndream (558468)于(21:03:56)..
兼容性如何谁也不知道... 板儿砖 (558472)于(21:07:43)..
解决硬盘137GB容量限制3要素
  作者:noknow 来源:internet 日期:
& & 近一段时间来硬盘价格持续下跌,160GB的硬盘报价只有800多元。于是我忍不住诱惑买了一块。可是使用时却遇到了137GB容量的限制,一番折腾后解决了问题,这里读读我的心得供大家参考。
  提示:137GB容量限制是指某些主板(主要指推出时间较早的主板,如Intel 440BX主板)不支持48bit LBA寻址模式,造成系统无法使用137GB以上的硬盘存储空间。
  对于大于137GB的硬盘,要正常使用其全部容量,需要满足以下要求。
  1.主板BIOS支持大于137GB的硬盘。
  2.操作系统支持使用大于137GB硬盘。
  一、BIOS方面
  一般我们首先考虑通过刷新主板BIOS来支持大于137GB的硬盘。 如果主板通过刷新BIOS也不支持大于137GB的硬盘。那么就只有购买 Ultra ATA/133 PCI 等硬盘适配卡才能使用大于137GB的硬盘了。
  二、操作系统方面
  如果系统不符要求,对超过137GB部分的硬盘进行读写将导致数据丢失。目前的Windows操作系统中,仅有以下系统自发支持使用大于137GB硬盘的全部容量:
  Windows XP Home+SP1
  Windows XP Professional+SP1
  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SP3
  Windows 2000 Server+SP3
如果你使用的是以下操作系统,则需要注意主板驱动程序问题。
  Windows 98SE
  Windows Me
  Windows NT4.x
  Windows 2000
  Windows XP
  Intel VIA、SiS、NVIDIA芯片组的主板都有相应的驱动程序或更新,安装后即可正常使用大于137GB硬盘的全部容量。你应该先访问芯片组或主板厂家的网站,查看是否提供了Windows操作系统137GB限制的有关信息,以及是否为你的操作系统提供相应的驱动程序。如Intel提供的磁盘驱动Intel Application Accelerator就对超过137GB容量的硬盘提供了支持(提示:一般Intel 810以后的主板芯片组都会安装这个驱动)。
  如果装有Ultra ATA/133 PCI等硬盘适配卡,则可以在Windows XP/2000/Me/98SE和Windows NT 4.0 SP4 系统上放心地安装和使用PCI卡和大于137GB的硬盘。但是有些系统BIOS不支持通过Ultra ATA/133 PCI适配卡引导系统,因此只能将它当副盘用,而不能用作为引导系统。
  三、关于分区
  如果你的主板BIOS支持大于137GB的硬盘。接下来就是分区了。根据我自己的经验,建议大家使用以下两种方法来分区。
  方法一:
  如果原来已经有了一个硬盘,又买了一个升级,可以在原来的硬盘上安装Windows 2000(SP3)或Windows XP(SP1),然后再在这些系统中用系统自带的磁盘管理工具进行分区就可以了。
  方法二:
  如果是新装机买的硬盘,那么可以用Windows 2000(SP3)或Windows XP(SP1)的光盘启动电脑,然后分一个主分区,再把操作系统Windows 2000或Windows XP安装到主分区,最后再用系统自带的磁盘管理工具进行对余下的未分区的部分进行分区就可以了。
對Serial ATA和ATA/133的理解與認識
来源:賽迪網-中國電腦報    羅濤
``` `爲了進一步提高IDE硬碟的外部傳輸速率,Intel、IBM、DELL、APT、Maxtor和Seagate公司共同提出了Serial ATA(串列ATA)解決方案,由Seagate正式公佈了Serial ATA 1.0版規範。該規範將硬碟的外部傳輸速率理論值提高到了150MB/s。但由於技術上的原因,Serial ATA要實現真正的實用化還需要經過一段時期。
  在Serial ATA尚處於培育期時,Maxtor聯合VIA等廠商提出了ATA/133標準(傳輸速率理論值爲133 MB/s),而且Maxtor的ATA/133硬碟産品也已經推向了市場。但由於沒有獲得Intel的支援,且沒有實質性的解決信號串擾問題,因此ATA133能否獲得廣泛認同還是未知數。
  並行ATA的發展
  ATA(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從最早的ATA-1開始,已經經歷了從ATA-1(IDE)、ATA-2(EIDE Enhanced IDE/Fast ATA)、ATA-3(FastATA-2)、Ultra ATA、Ultra ATA/33、Ultra ATA/66到Ultra ATA/100的發展歷程。就目前的産品狀況來看,前面的幾種類型已經基本上被淘汰了,用戶比較熟悉的應該是Ultra ATA/33、Ultra ATA/66和Ultra ATA/100這幾種類型的産品。其中從Ultra ATA/66開始,硬碟介面電纜便由原來的40線增加到了80線(增加了40根地線),其主要目的是爲了減小電纜之間的電磁干擾(信號串擾),以增強資料在高速傳輸過程中的穩定性。
  ATA/100是目前市面上佔據主流地位的IDE硬碟介面,它也是ATA/66的後續類型,其硬碟介面電纜與 ATA/66相同,也是80線的介面電纜。ATA/100支援的最大外部資料傳輸率的理論值爲 100MB/s。
  從ATA-1到Ultra ATA/100,一直以來採用的都是平行傳輸模式(並行ATA),但是在平行傳輸模式下線路之間存在著信號串擾,卻是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尤其是在高速資料傳輸過程中,信號間的互相干擾對系統的穩定性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會嚴重降低系統的運行效率。這也就是爲什麽在ATA/66推出時要將硬碟介面電纜從40線增加到80線的原因,實際上增加的是40根遮罩地線,其主要目的就是爲了減小信號間的互相干擾。
  ATA/133産生的背景
  前面說過,並行ATA存在著信號串擾的問題,因此在Serial ATA(串列ATA)規範被提出後,不少人認爲ATA/100將是並行ATA的最後版本,取而代之的將是Serial ATA。但是由於技術和産品研發等方面的原因,Serial ATA的真正實用化還需要一段時間。雖然Seagate已經宣佈,將在今年推出Serial ATA 1.0標準的酷魚系列硬碟,標誌著Serial ATA硬碟産品已經離我們不遠了,但是支援Serial ATA的晶片組和主板卻都還處於設計和完善階段,據估計,Serial ATA真正走向市場應該是在2003年,甚至更晚些時候。
``` 在Serial ATA尚需时日的时候,人们对更高性能和更快速度的追求却不会停止,在这一背景之下,ATA/133应运而生。日,作为Serial ATA成员之一的Maxtor,推出了最新的ATA/133标准,并将其命名为“Fast Drives”。它采用与ATA/100相同的80线硬盘接口电缆,并向前兼容包括ATA/100、ATA/66和ATA/33在内的所有传统并行ATA设备。
  剖析ATA/133
  ATA/133可以说是沿袭了并行ATA接口的技术特点,只是将接口传输速率的理论值提高到了133 MB/s。相对于ATA/100来说,ATA/133的接口传输速率提高了33%。另外,ATA/133兼容包括ATA/100、ATA/66、ATA/33在内的所有并行ATA设备。对于用户来说,新的ATA/133接口能够与现有的并行ATA设备兼容使用,很好地保护了以前的投资,这也是ATA/133的一个优势。
  其实ATA/133最显著的技术特点就是将接口传输速率的理论值提高到了133MB/s,从而能够充分利用PCI总线提供的133MB/s的总线速率,更好地发挥了PCI总线的效能。在目前主流的ATA/100应用中,硬盘接口传输速率的理论值只有100MB/s,也就是说PCI总线处于不饱和的工作状态下,而ATA/133则能很好地利用PCI总线带宽,从而更加充分地发挥了系统的整体性能。
  不过,从技术上看ATA/133并不完美。前面我们说过,并行ATA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存在信号串扰的问题,而且随着频率的增加,串扰问题会愈发突出。而ATA/133仍然使用80线接口电缆,只是依靠提升工作频率来获得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因此ATA/133面临着一个难题,就是如何解决高频工作状态下的信号串扰问题。然而,在这方面ATA/133却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技术突破,它只是简单地采用了CRC(循环冗余校验)数据校验来校正传输过程中的错误数据,当数据出现过多错误而无法校正时,则需要系统重新传输数据。这种方法的确能够增加系统的稳定性,但是采用这种方式也会对系统的工作效率造成不小的影响。
  虽然Maxtor给了ATA/133一个新的称谓——“Fast Drives”,但实际上它应该算是ATA/100的后继产品。ATA/133基本上可以理解为是在ATA/100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跳高工作频率,从而提高数据传输速率的一个硬盘接口标准。其接口类型和接口电缆都与ATA/100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工作频率更高一些而已。当然,它也有明显的优势:正是由于ATA/133具有这样的特点,因此从ATA/100到ATA/133的过渡,基本上没有什么技术难点,硬盘厂商和芯片组厂商都不必对现有系统作非常大的改动,实现起来相对比较容易,所以ATA/133规范能够很快地得以实用化,其产品也迅速地进入了市场。目前ATA/133已经得到了VIA、SiS、Ali、HighPoint、Adaptec等公司的支持,ATA/133规范的芯片组和适配卡也已经上市,不少的主板也已经开始支持ATA/133了,Maxtor也推出了支持ATA/133的硬盘产品,并且已经上市。
  从现在的形势来看,ATA/133虽然在技术上并不具备成为未来硬盘接口技术领导者的实力,但在Serial ATA还未真正进入实用阶段的时候,ATA/133似乎是最理想的过渡性接口类型。很多人也认为ATA/133仅仅只是一个过渡,最终将是Serial ATA的一统天下。但Maxtor在《Fast Drives》的白皮书中却指出:“在这一段过渡时期内,Serial ATA系统的成本明显地要高于传统的并行ATA,ATA/133将不是最后一代并行ATA标准”。从中我们不难看出,Maxtor并不希望ATA/133仅仅只是并行ATA走向Serial ATA过程中的一个过渡标准,它仍然希望继续推动并行ATA的发展。理论上说,目前80线的硬盘接口可以支持到200MB/s的传输速率,但是从实际应用情况来看,随着频率的提高,其信号串扰问题会越发突出。因此,阻碍并行ATA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就是信号串扰问题!其实对于并行ATA的发展来说,解决这一问题也不是没有可能。例如可以通过增加接口电缆的排线数量,来进一步减小信号干扰的程度(当初的ATA/66就是这样做的)。目前已经有人设想在并行ATA上采用160线接口电缆,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信号干扰,也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并行ATA的传输速率。不过作为普通用户和计算机厂商来说,目前80线的接口电缆已经显得有些复杂凌乱了,如果是160线的电缆,则更加难以接受。
  目前如果断言说ATA/133就是并行ATA的最后版本,并行ATA一定会被串行ATA所取代,似乎都为时过早。如果Maxtor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地解决信号串扰问题,并行ATA的发展还是有很大潜力的。从“Fast Drives” 的白皮书中我们也不难感觉到Maxtor希望继续借助并行ATA标准领导群雄(ATA/66和ATA/100标准都是由Quantum制定的,后Quantum被Maxtor收购,因此目前Maxtor是并行ATA标准的领导厂商)。因此,如果“Fast Drives”出现新的版本或改进版本也不意外。
  Serial ATA历史背景
  一直以来IDE硬盘都采用并行传输模式(并行ATA),但是并行传输过程中存在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线路间的信号会互相干扰。在传输速率比较低的情况下,存在一定的信号串扰并不会带来多大的影响,但是在高速数据传输过程中,信号串扰问题就显得非常突出,严重的影响着系统的稳定性。因此,在人们对硬盘传输速率要求越来越高的同时,并行ATA却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了。另外,并行ATA也存在着一些显而易见的缺点:首先,并行ATA每次传输多位数据,因此数据通道要求的数据线的数量比较多,在ATA/66以前连接硬盘的数据排线就是40线的,而ATA/66、ATA/100和最新的ATA/133的接口数据电缆则都是80线的,这样不仅接口线缆的成本提高了,而且也造成了机箱内连线复杂凌乱,空气流通受阻,散热受到影响。其次,并行ATA设计采用5V电压供电,在当今不断降低电压、减小功耗的趋势下,这也是需要改进的。
  在并行ATA性能提升后劲不足的情况下,2000年2月Intel在IDF(Intel Developer Forum——Intel开发者论坛)上,首次提出了串行ATA(Serial ATA)的技术构想,并专门成立了Serial ATA标准的官方工作组(Serial ATA Working Group)。除了Intel之外,该工作组还包括了业内众多有影响的公司,如IBM、Dell、APT、Maxtor、Quantum(其硬盘部门已与Maxtor公司合并)和Seagate公司。日,Serial ATA工作组公布了Serial ATA草案1.0版。
  2001年8月,Seagate在IDF Fall 2001大会上宣布了Serial ATA 1.0标准,Serial ATA规范正式确立。在1.0版规范中规定的Serial ATA数据传输速度为150MB/s,比目前主流的并行ATA标准ATA/100高出50%,比最新的ATA/133还要高出约13%。而且随着未来后续版本的发展,其接口速率还可扩展到2X和4X(300MB/s和600MB/s)。从其发展计划来看,未来Serial ATA的也将通过提升时钟频率来提高接口传输速率。
  串行ATA比并行ATA快
  目前的并行ATA一次可传输4个字节(4×8位)的数据,而串行ATA每次传输的数据只有一位,那么为什么在高速传输过程中却要使用串行ATA呢?其实主要原因还是并行传输存在着信号串扰的问题。而串行传输就没有这个问题了,从理论上说串行传输的工作频率可以无限提高,Serial ATA就是通过提高工作频率来提升接口传输速率的。因此Serial ATA可以实现更高的传输速率,而并行ATA在没有有效地解决信号串扰问题之前,则很难达到这样高的传输速率,这也是为什么新的硬盘接口标准会采用串行传输的原因。
  Serial ATA剖析
  Serial ATA实现数据传输的原理相对而言是比较简单的。顾名思义,它采用的是串行数据传输方式,每一个时钟周期只传输一位二进制数据。因此,Serial ATA的接口连接线就变得非常简洁了——只需要4根线就可以实现数据传输(第1根发数据,第2根接收数据,第3根供电,第4根地线)。目前并行ATA采用80线的接口连接线,而Serial ATA的硬盘接口线则明显地要简洁得多,所以,在实际应用中,使用Serial ATA设备的机箱会更整洁一些,散热效果也相对要好一点。而且,Serial ATA传输线的成本低。
  另外,由于串行传输方式不会遇到信号串扰问题,所以Serial ATA要想提高传输速度的话,只需要提高控制芯片的工作频率即可。
  Serial ATA采用的是点对点传输协议,每一个硬盘与主机通信时都独占一个通道,系统中所有的硬盘都是对等的,因此,在Serial ATA中将不存在“主/从”盘的区别,用户也不用再费事去设置硬盘的相关跳线了。Serial ATA的点对点传输模式的另一个好处是,每一个硬盘都可以独享通道带宽,这对于提高性能是有好处的。不过点对点传输模式也存在一定的缺陷:首先,由于目前面向桌面应用的Serial ATA适配卡或支持Serial ATA的芯片组只能支持两个通道,而Serial ATA的每个通道只能连接一个设备,这就意味着用户在一般情况下只能使用两个设备,当用户需要同时使用多个Serial ATA设备时,唯一的方法是安装多块Serial ATA适配卡,这对于用户来说是很不经济的。其次,虽然从理论上说每一个硬盘都可以独享通道带宽,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目前PCI总线的带宽为133MB/s,而单个Serial ATA控制器的带宽就已经达到了150MB/s。如果系统要支持两个Serial ATA设备的话,芯片组的南桥(或ICH)就必须集成两个Serial ATA控制器,才能提供300MB/s的带宽。我们知道,目前Intel南北桥之间的Hub-Link总线和VIA的V-Link总线的带宽都只有266MB/s,而此时两个Serial ATA控制器提供的300MB/s带宽已经超过了芯片组南北桥之间的传输速率,很显然此时Serial ATA与整机系统速度是不匹配的。在实际应用中,硬盘与控制器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是不可能超过南北桥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的,因此Serial ATA的这种独占通道的方式就显得扩展性不足。目前SiS 645的MuTIOL已经达到了533MB/s的传输速率,其单芯片的SiS 735更是达到了1.06GB/s。另外据资料显示,今年Intel和VIA支持Serial ATA的芯片组中Hub-Link和V-Link的带宽都将达到532MB/s。这样看来,Serial ATA的扩展性问题应该能够很快得到解决。
  由于串行ATA与传统的并行ATA是不兼容的,对于这个问题,Serial ATA在设计的时候也着重加以考虑。目前的Serial ATA可以通过转换器与现有的并行ATA系统兼容使用。转换器能够将主板的并行ATA信号转换成串行ATA信号供Serial ATA硬盘所用,或者将主板的Serial ATA信号转换成普通并行ATA硬盘能够接收的并行ATA信号,而且这种转换器的使用方式也非常灵活。
  从软件方面来说,Serial ATA的兼容性不存在任何问题。Serial ATA与目前所有的操作系统都能很好地兼容,不需要对操作系统或是驱动程序做任何修改就可以正常的使用。因此在兼容性方面Serial ATA不会存在问题。
  Serial ATA的另一个优势是它的低电压设计。Serial ATA采用±250mV供电,能够有效地减小系统的功耗。这一点非常符合当今IT产品降低电压、节约能耗的发展趋势。
  谁是未来霸主
  目前多数人都认为,Serial ATA最终将取代传统的并行ATA而成为未来硬盘接口之王,ATA/133只是一个过渡性的接口标准。
  从技术角度来看,Serial ATA的确具有先进性,但是从很多方面来看,Serial ATA则似乎只是一个新的标准,而不是一个需求的产物,市场上也缺乏相关的产品。其实在硬盘接口方面,除了ATA/66、ATA/100之外,还有SCSI和FireWire等类型的接口。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并行ATA的扩展能力要比Serial ATA好,SCSI的速度比Serial ATA快,而FireWire的灵活性也是Serial ATA无法比拟的。
  目前,在服务器和网络存储领域是由SCSI一统天下的,在这一领域中ATA设备还很难对SCSI造成冲击。而FireWire的情况就有些特殊了。虽然它的灵活性和功能都比Serial ATA要好,而且IEEE-1394也已经进入到了实用阶段,但是由于很多其它的原因,却阻碍了它成为未来统一的接口标准。Intel一直都支持USB 2.0,而且目前IEEE-1394的许可费用也是比较高的,所以很多公司都反对FireWire成为未来的桌面ATA标准。由此来看,Serial ATA成为未来新的主流ATA接口标准的可能性的确非常大。
  其实,目前Serial ATA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进入市场的动作太迟缓了,在硬盘容量和系统性能都加速发展的时候,Serial ATA的前进节奏显得有些落后了。
  而ATA/133则不同,它并不是对以前的并行ATA标准的革命,从ATA/100到 ATA/133的过渡也是无缝的,厂商在技术上并不需要做太多调整就可以实现。因此,ATA/133标准能够很快获得厂商的支持,ATA/133产品也能很快上市。在某种程度上,ATA/133更像是一个顺应目前需求的标准。所以,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ATA/133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但却也得到了很多厂商的支持,产品也很快走向了市场。
  客观地说,Serial ATA的确具有成为下一代硬盘接口标准之王的条件,但目前来看还不成熟,并行ATA不可能马上退出市场。ATA/133也的确像是一个过渡性接口标准,但作为并行ATA厂商的Maxtor,仍然希望能在并行ATA领域走得更远,这一点从《Fast Drives》白皮书中是可以感觉到的。所以,我们不排除在未来会有《Fast Drives》的新版本出现,并且能够比较好地解决信号串扰等技术问题。如果是这样的话,并行ATA继续焕发青春也不是没有可能。毕竟,对于厂商来说,无需太大的投入就可以获得理想的收益,这是很有吸引力的;对于用户来说,新的接口能够无缝地与老设备兼容,有效地保护了投资,这也是他们很感兴趣的。
  对于Serial ATA来说,最大的问题应该是如何尽快地将产品推向市场,我们也相信,在Serial ATA发展的过程中,支持它的厂商还会越来越多,而且随着芯片组技术的进一步发展,Serial ATA与整机系统速度不匹配的问题也会得到解决,这对Serial ATA来说是非常有利的。Serial ATA目前还处在逐步成熟的过程中,但从其技术特点来看,我们有理由相信,它的前程会更美好一些。
  在目前的情况下,对比Serial ATA和ATA/133这两个新的标准,似乎ATA/133更符合我们现在的需求。但从技术角度来看,Serial ATA无疑更有潜力。
  那么,Serial ATA和ATA/133最终谁会成为未来的霸主呢?这一点仅从技术方面来分析是不全面的。一个新的标准想要成为未来的领先者,除了技术上的先进性之外,厂商的支持、用户的选择、制造成本的高低等因素也同样重要,所以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
海量存储的世界
--大容量硬盘应用宝典
作者: 曹永冬
现在很多IT人士喜欢在旅游或周末时用DV记录下开心时刻,下班后在家休闲时也喜欢玩玩游戏,看看DVD电影,这样一来,硬盘里的数码图片、视频影像以及各种游戏随之不断增加,最终带来的问题是硬盘存储的空间越来越少。在这种情况之下,硬盘厂商开始大力推广大容量硬盘。因此,不管是新装机还是升级的用户,购买一块160GB、200GB甚至250GB以上的硬盘的必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在使用大容量硬盘时,往往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所以合理的使用大容量硬盘成为首先需要考虑的事情。  
一、检测是否支持大容量硬盘
目前市场上的主流英特尔(Intel)865、915/925等主板都支持200GB以上的大容量硬盘,对于购买新电脑的用户,几乎不会存在大容量硬盘受限制的问题。而在老主板上常常会出现无法支持大容量硬盘的问题,在使用中发现,很多老主板都无法正确识别超过137GB的硬盘,这就意味着,如果你购买了160GB、200GB等大容量硬盘,将可能无法正常使用,因此,老用户升级硬盘时,需要事先考虑主板是否支持大容量硬盘。
因为早期生产的主板大多使用28bit LBA硬盘寻址方式,LBA方式是指以逻辑块方式使用硬盘,其中每个逻辑块的大小是512字节,于是在28位LBA硬盘寻址方式下,逻辑块数目的理论极限是2的28次方即块,每块乘以512字节,则硬盘的理论容量极限就是:(块)×512(字节)=137,438,953,472字节=137GB。而目前容量超过137GB的IDE/ATA硬盘,使用的都是48位LBA寻址方式,如果你将硬盘升级到160GB,那么老主板可能存在137GB以上容量不支持的问题。
要检测主板是否支持137GB以上容量的硬盘,可以使用Intel 48-bit LBA Test Program软件(下载地址:)。在DOS下运行该软件后,会自动检测到系统中已连接的ATA和ATAPI设备,并给出相应的提示信息。如果检测结果显示为“PASSED”,则说明主板BIOS支持48bit LBA;假如显示为“FAILED”,则表示不支持;如果显示为“UNDETERM
INED”,说明测试程序也不能确定主板BIOS是否支持。
二、解决大容量硬盘的限制问题
其实主板无法识别出大硬盘的全部容量也不必担心,毕竟解决的方案很多,从硬件方面来说,可以升级主板的BIOS或者使用硬盘扩展卡等。但是这些操作方法对于初学者而言并不简单,如果能够简单地使用软件来解决问题,那才是我们的首选方案。为了让用户更好地使用、管理和维护硬盘,各大厂商都为各种硬盘推出了很多专用的工具软件,其中包括Disk Manager(即DM工具)、DiskGo、IBM Drive-Guide以及Maxtor MaxBlast Plus等。
以Disk Manager为例,安装Disk Manager之后,系统向导会要求创建DOS引导软盘,因为涉及到硬盘底层的操作无法在Windows下运行,按提示创建完DOS引导软盘后,重新启动系统,按住DEL进入BIOS设置界面。此时一定要将新硬盘设置为“NONE”或者“Not Installed”,以免BIOS因为无法识别而影响开机过程。
Disk Manager硬盘工具非常专业且易于使用,在支持鼠标的图形用户界面下,可以方便快速地完成对硬盘的识别、分区和格式化,还能自动检测主板BIOS是否支持大容量硬盘。进入DOS后,运行软盘里的DM.exe文件,然后按一下回车进入Disk Manager软件主界面,并且自动安装DDO(Dynamic Drive Overlay)程序,然后就可以让主板自动支持更大容量的硬盘,不过Disk Manager只能支持137GB的动态驱动器,因此仅仅适合用来给老主板突破32GB限制,也就是说适合那些不支持32GB到137GB(比如80GB或120GB)之间的主板。
面对主板的137GB限制问题(比如160GB或200GB),我们在无法借助Disk Manager的情况下可以使用Windows自带的工具进行分区,此时也可临时解决硬盘容量无法被完全识别的问题。但是常见的操作系统在默认情况下并不支持48位寻址,所以我们需要通过特殊的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首先使用Windows 2000/XP光盘引导系统,在安装过程中建立一个容量小于137GB的主分区,随后的扩展分区在安装好Windows 2000/XP之后采用磁盘管理工具进行分区与格式化操作。然而顺利完成分区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因为Windows 2000/XP本身也不支持48位寻址,即便所有的分区容量都小于137GB,也会出现空间识别错误的问题。例如在Windows XP中,资源管理所显示的分区容量会与磁盘管理器显示的容量并不一致,在实际使用中会出现读写错误。
为此,Windows 2000必须安装好Service Pack4以上补丁,而Windows XP必须安装好Service Pack2以上补丁。打上补丁还远远不够,还必须修改注册表才能真正激活48位寻址。对于Windows 2000/XP用户,展开〔HKEY_LOCAL_MACHINE\System
\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ACPI
\Parameters〕,新建一个名为EnableBigLba的DWROD键项,设置其值为1。
三、大容量硬盘升级安装心得
如今市场上SATA硬盘及支持SATA硬盘的主板也越来越多。用户在升级到大容量的SATA硬盘后,如果不想浪费原来的IDE硬盘,这时就需要进行SATA和IDE硬盘的混合使用。而对于已经使用SATA硬盘的用户,购买了大容量SATA硬盘后,需要同时连接两个SATA硬盘使用。对于双SATA硬盘的安装,我们用分离的电缆连接各个驱动器,它们之间是点对点方式互连的。软件会把每个分离端口上的设备看成是单个设备,利用最简单直接的方法来进行新设备识别,没有IDE硬盘那么麻烦,不需用跳线设置主从设备,减少了安装和维护时间,同时消除了主/副初始化失败的可能,比安装普通IDE硬盘更加方便。
对于SATA硬盘与IDE硬盘混合使用,需要一些安装技巧,以笔者的865PE主板为例,该主板上有两个普通IDE接口和两个SATA接口。每个普通IDE接口可以挂两个硬盘(主盘,从盘),每个SATA接口挂一个硬盘,这样最多可以挂六个硬盘(或其它IDE设备)。首先将SATA硬盘的数据线与电源线连接好,同时将SATA硬盘数据线连接到主板的“SATA1”接口中,然后将IDE硬盘的跳线设置为“主盘”,并连接到数据线的“Master”端,在连接SATA硬盘时要注意,SATA硬盘一般都具备传统的4针电源接口及SATA电源接口,在使用时可以任意选择其中一个接口来连接电源,但是绝对不要将这两个接口都接上电源插头,否则会烧毁硬盘的。
连接好后,要使用SATA硬盘,必须先在主板BIOS中将SATA端口功能打开,开机时按DEL键进入BIOS设置,在BIOS中可以找到一个名为“On-Chip Serial ATA”选项,并且该设置项下一般会提供AUTO(让BIOS自动检测)、Combined(最多同时使用2个SATA及2个PATA设备)、Enhanced Mode(最多同时使用6个设备,包括SATA及PATA设备)及Non-Com-bined(将SATA设备自动模拟成PATA模式工作)四种模式选择,在这里,要让IDE硬盘与SATA硬盘同时使用,选择“Enhanced Mode”,同时将“Serial ATA Port0 Mode”选项设置为“SATA0 Master”即可。
四、大容量硬盘的合理分区
对于大容量硬盘来说,分区太少会造成空间的浪费,所以不能像小硬盘那样只分3-4G的容量,而分区太多也会出现一些问题:一是分区过多导致可充分利用的空间减少而引起浪费,并且由于目前的软件体积较大,还有可能引发空间不足等问题;二是分区越多则形成的分区表越大,分区表出错的几率也增大。从另一个角度讲,单个分区太大,同样难以管理。而且大容量的分区会因为簇太大造成小文件占据大空间的浪费。因此,在分区之前应先考虑好操作系统的选择与分区文件模式的选择问题。
若使用Windows 2000/XP/2003操作系统,则最大分区容量不能超过137GB,否则极易出现容量无法识别的问题。在分区文件模式的选择上应根据需要合理选用FAT32或NTFS格式。选用FAT32分区格式可以带来更好的性能,而且与DOS的兼容性较为出色;NTFS格式的簇比较合理,能有效地利用磁盘空间,不容易产生碎片,还对单个的大文件读写有优化功能,是值得大硬盘用户使用的分区格式。建议在分区时两种分区格式结合使用。一般而言,建议大家将硬盘按系统、软件、资料和备份四大类进行分区。以200GB硬盘为例,操作系统大约占用20GB左右的分区、个人文档区占10GB左右、软件存放区40GB、游戏存放区60GB、多媒体娱乐区60GB、重要资料备份区10GB,这样累计只用6个左右的存储区即可将硬盘划分完毕。
需要注意的是,操作系统所占分区无须太大,一般在10~20GB左右即可,此时足以安装系统及一些常用的应用软件。至于其它应用软件和游戏等,应该选择与操作系统不同的分区进行存储,这样在使用Ghost备份分区时可以节省大量的空间。个人文档区则可用来存放“我的文档”、“IE临时文件夹”、“TEMP(系统临时文件夹)”以及虚拟内存文件和各种临时处理的数据。操作系统及游戏分区可以均采用FAT32模式,这样可以用Ghost来为它们做备份,而且对于提高性能有一定的好处。至于其它分区,使用NTFS格式有助于提高空间利用效率。
五、注意大容量硬盘散热问题
对于大容量硬盘来说,如果进行游戏或BT下载等等任务,可能每天开机的时间比较长,而主流7200转8MB缓存的高速大容量硬盘所带来的发热可想而知,在高温下,高速硬盘出现坏道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所以非常有必要为硬盘增加一个散热片,但是不建议使用散热风扇,因为几十元的散热风扇很容易在一年之内坏掉,发而会阻碍散热,成为硬盘杀手。
另外,由于机箱内部可能连线过多(比如IDE数据线、电源线等),这样会影响机箱内部风道形成,为了解决硬盘数据线散乱问题,建议购买那种圆型的硬盘专用数据排线,不仅方便用户安装使用,还可以有效的帮助机箱提供更好的散热,这种数据线可以增大机箱空间增加空气流通,同时还具有屏蔽和一些电磁辐射功能。
胖子轻松过门槛 大容量硬盘使用完全攻略
&近年来硬盘容量飞速暴涨,价格却一路下滑。现在花同样的钱就可以买到比以前大好几倍的硬盘,比如两三年前的买一块40GB大小硬盘的价格,现在就能买到160GB甚至更大容量的硬盘,这令广大电脑用户惊喜不已。不过,买了大硬盘,是不是装好就一切ok呢?
一、你的电脑能支持大硬盘么
  熟悉电脑的朋友应该知道,很久以前的硬盘由于磁盘的簇和柱面早期定义的问题,出现过528M、2.1G、8.4G、32G等容量限制。当然,这些“门槛”现在早已成为过去,目前由于大硬盘(一般指超过137GB大小的硬盘)使用的越来越普遍,137GB容量限制的问题就来了。
  小知识:“137GB容量限制”是怎么回事?
  早些时候出产的主板大多使用28bit LBA硬盘寻址方式,而LBA方式是指以逻辑块方式使用硬盘的,其中每个逻辑块的大小是512字节。于是在28位LBA硬盘寻址方式下,逻辑块数目的理论极限是2的28次方即块,每块乘以512字节,则硬盘的理论容量极限就是:(块)*512(字节)=137,438,953,472字节=137GB。
  当然,这也是由于以前人们使用的硬盘的大小通常都较小,主板的发展脚步要落后于硬盘的发展,后来到了硬盘已经超过137GB大小的时候,主板生产规则还停留在采用28bit LBA硬盘寻址的时代,于是137GB容量限制的就来了!
  显然,对于硬盘生产厂家来说,解决这个137G容量极限的方法其实是非常简单的,只要使用更高的硬盘寻址位数就可以了。目前所有容量超过137G的IDE/ATA硬盘,使用的都是48位LBA寻址方式,而48位LBA寻址方式的理论容量极限是144,115,188,075,855,872字节=144,000,000 GB!很显然,在未来的许多年,这个容量极限绝对够用了!
  对于硬盘的生产商而言,他们是不会生产容量正好是137GB的硬盘的,如果你的主板BIOS在开机检测中报告的容量正好是137G,那么可以断定你的系统不支持48位LBA硬盘寻址方式。不过,如果你当前使用硬盘没有一块超过137GB的,那如何判断你的主板时候支持48位LBA寻址方式呢?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使用Intel出品的检测48位LBA的测试程序“Intel 48-bit LBA Test Program”来对自己的主板进行检测,下载地址
  使用方法:在DOS(纯DOS或Windows 98的MS-DOS)下运行“48lbachk.exe”
  检测结果会出现以下三种:
  (1)“UNDETERMINED”表示测试程序不能确定被测系统是否具有48位 LBA能力,但这多半是因为当前系统中没有连接超过137GB的硬盘(如图1)。
  (2)“PASSED”表示支持48位的LBA。
  (3)“FAILED”表示不支持48位的LBA。
  不过上述方法需要重新启动到DOS模式下,在Windows状态下我们可以借助AIDA32软件进行检测,打开软件后,在左侧设备列表中选择“存储器→ATA”项,然后就可以从右侧窗口中找到是否支持48位 LBA的信息了(图2)
二、“胖子”过“门槛”的关键
  1.主板BIOS是否支持48位寻址
  对检测不支持大硬盘的电脑,可以通过刷新主板BIOS来支持 (图3)。一般情况下,主板厂商都会发布相应的BIOS版本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是解决硬盘容量限制的最佳方案。
  如果主板通过刷新BIOS也不支持大于137GB的硬盘。那么就只有购买 Ultra ATA/133 PCI 等硬盘适配卡才能使用大于137GB的硬盘了。
  2.操作系统的版本
  目前的Windows操作系统中,只要使用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 SP3/SP4、Windows XP Professional SP1/SP2、Windows 2003等较新版本操作系统的,这些系统是可以自动支持使用大于137GB硬盘的全部容量的。而对于Windows 98、Windows ME、Windows 2000、Windows XP等在默认情况下,没有启用48位LBA支持,不支持137GB以上的硬盘。
  为此,笔者推荐大家使用Windows 2000/XP操作系统,不推荐使用Windows 98/ME。实际上,按照微软官方的说法,要满足下列要求才可以正确使用137GB以上的硬盘:必须具有48位LBA兼容BIOS、一个容量超过137GB的硬盘,安装了Windows XP SP1、Windows 2000 SP3及其后续版本的Windows系统。
  3.主板驱动
  如果你使用的是Windows 98SE、Windows ME、Windows 2000/SP1/SP2、Windows XP等低版本的操作系统,则需要注意主板驱动程序问题。
  对于Intel VIA、SiS、NVIDIA芯片组的主板都有相应的驱动程序或更新,安装后即可正常使用大于137GB硬盘的全部容量。你应该先访问芯片组或主板厂家的网站,查看是否提供了Windows操作系统137GB限制的有关信息,以及是否为你的操作系统提供相应的驱动程序,譬如Intel提供的磁盘驱动Intel Application Accelerator就对超过137GB容量的硬盘提供了支持,一般Intel 810以后的主板芯片组都会安装这个驱动。
  4.分区软件
  除了必要硬件和操作系统外,分区软件是否支持大硬盘的一个关键,如果第三方的分区软件不是支持不充分,这样对大容量硬盘所分出来区问题同样有很多,譬如用不少文章都提到了,我们可以用DM来改容量变相支持大硬盘,但这种方式是有一定危险的,而且大多适用于较老的主板;还有大家所熟悉的PQ分区大师的兼容性问题也不少,笔者也不推荐。
  虽然我们可在DOS状态下用微软的FDISK,但速度太慢,而且与之配合使用格式化命令Format不能识别超过64GB的分区,原因是DOS系统是16位的操作系统,所能识别的最大分区只有(2^16)*512(字节)=6,764,579,840(字节)=64GB。所以在对大容量硬盘进行分区的时候,就要选择合适的软件才行,通常用Windows 2000/XP系统自带的分区软件就可以了。
三、实战安装:大容量的硬盘安装和使用
  第一步:升级BIOS或设置CMOS启用SATA通道
  在购买一块新的硬盘之前,你最好先检查一下自己的主板是否支持超过137GB的硬盘。如果不支持,一般升级到最新的BIOS版本即可;如果你已经买了,只好将买来的新硬盘作为从盘来使用了。
  当然,如果刷新BIOS也不能解决,你也可以再购买一块硬盘适配卡(比如Ultra ATA/133 PCI,如图4),通过硬件介入的方式来解决。一般情况下,主板都有4个或以上PCI插口,只要主板的BOIS支持这样的PCI,你就放心地安装PCI卡和大容量硬盘。不过有些BIOS不支持通过Ultra ATA/133 PCI适配卡引导系统,因此只能将它当从盘用,而不能用作为引导系统。
  第二步:合理的分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启动电脑,按DEL进入BOIS,将系统启动改为由光驱引导。接下来插入用Windows XP光盘并开始启动,根据提示建立一个10GB主分区作为系统分区,剩下空间暂时不管,在刚才所分的10GB分区上安装系统。待系统安装完毕后,用系统管理员登录到Windows XP,通过“控制面板→管理工具→磁盘管理”打开微软自家的分区软件(图5),通过它你就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划分磁盘分区了。不过在划分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1)第一个分区不要超过32GB
  由于有些比较旧的主板还存在一个32GB的磁盘容量限制,所以如果你的主板比较旧,最好将第一个磁盘分区容量限制在32GB以内。当然,对于新近出厂的主板就没有这个限制了。
  但是常见的操作系统,如最初版本的Windows 98、Windows 2000、Windows XP等在默认情况下,没有启用48位LBA支持。如果你的BIOS不支持48位LAB寻址,请将操作系统安装在第一个分区,而且要小于137GB。
  (2)将NTSF分区放在最后
  鉴于某些老的软件必须在Windows 98中运行,而Windows 98必须安装在FAT32的文件系统分区,这样这块硬盘就可能采用NTFS和FAT32这样的混合文件系统,通常我们就采用Windows 98+Windows 2000/XP的双系统策略。但是在Windows 98系统中访问到超过137GB以后的数据就有可能由于其不支持48位寻址,为了防止访问过程造成数据损坏或益出等麻烦,建议将120GB以后的分区采用NTFS,并将Windows 98安装在120GB之前的某个分区中,这样虽然在Windows 98访问120GB后的数据,但是可以大大减少了破坏数据的危险。
  (3)及时备份分区表
  无论是不是超过137GB的硬盘,及时备份分区表都是很重要的。万一遇到突发故障,有分区表备份,恢复数据的成功率都要高很多。分区备份的方法很多,大多数杀毒软件都有分区表备份的功能,比如用江民杀毒软件KV2004在Windows下就可以做备份,方法是启动KV2004主程序,点“工具→备份与恢复”,在里面有备份与恢复主引导记录和分区表,只要你设置好备分得路径和名称就可以了。
第三步:安装系统补丁确保数据安全
  (1)升级系统的Service Pack补丁
  只有在安装了Windows 2000 SP3/SP4和Windows XP SP1/SP2之后才会启用48位LBA支持。在没有安装Service Pack的系统中手动启用 48 位 LBA 支持可能会导致数据丢失,所以如果你的Windows XP没有安装这些SP补丁,建议你尽快升级。
  (2)修改注册表
  如果你不想升级你的系统,还可以通过修改注册表手动启用48位LBA,方法:启动“注册表编辑器”(Regedt32.exe)。 在注册表中依次展开[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AtapiParameters]分支,在右侧窗口中添加名称为EnableBigLba的键,数据类型REG_DWORD,值数据为0x1。退出注册表编辑器,重启系统后生效。
  (3)检查Atapi.sys的版本
  如果Windows XP中打过SP1的补丁后,还是出现“137GB问题”,很可能是由于Atapi.sys这个系统文件出现问题,通常因为只有5.1.版本(对Windows XP 64-Bit Edition需要 5.1.版本)才能完全支持48 位 LBA ,而5.1.版本在推出SP1后推出的,这个文件是被包含在微软所发布的KB331958补丁中。
  (4)打大硬盘补丁
  除了上面的补丁外,为了数据的万无一失,建议你将大硬盘补丁打上,下载地址。 (来源:现代计算机》)
:1,930.00元 /件 && name=input_bin& 只需 3 步即能买到物品您会在下一步预览并确认购买1. 确认购买物品2. 联系卖家,支付货款3. 卖家发货给您本物品接受使用付款。 只有在买家收到物品并准予发放货款后,卖家才能得到钱款。 物品和款项 100% 安全! 在线付款免收手续费。 运费:查看物品描述和付款说明,或要求卖家提供详细资料运送到:世界各地物品所在地:中国数量:5 件可购出价记录:
高性能PROMISE 4通道硬件RAID 5适配卡 FastTrakTMSX4000
RAID5 For Everyone
如果你还认为对您的网络服务器和专业工作站来说Raid 5的高存储容量和容错性能是需要昂贵的费用和复杂的安装为代价的话,请重新考虑一下,Promise采取了新的解决方案FastTraktm S X 4000,第一款用专业的态度和低廉的价格来贴近用户的Raid 5卡。这款4通道Raid5卡可以接驳市面上所有容量、接口速率的硬盘,最大可以支持256MB SDRAM(最低需要32MB),利用板载的基于硬件的异或处理器计算校验数据,再加上提供给您一个 32位、 66MHZ的PCI接口,最大的数据传输速率可达到每秒 266 MB2。
No Frills Means Thrills
FastTrakTMSX4000为您提供了随着用户办公需求的增长而对阵列容量的弹性扩容的功能,现在您可以随时通过增加硬。盘来扩展您的阵列容量。 Promise提供的Ultra ATA芯片经过测试对硬盘的兼容性和性能的优化做的都很好。支持高速CRC检测意味着大流量数据传输时的稳定性。 Large LBA使得单盘可以支持超过137GB的大容量硬盘。
1 接驳Ultra ATA/133硬盘时工作速率为ATA 1OO
2 向下兼容33MHZ PCI总线,最高数据传输率为 133MB/see
Raid 5 Made Easy For Business Pros
如果你认为Raid 5卡因为设置太难而觉得太复杂,FasiTrakSX4000是一个很好的答复。Promise为您提供了内置于板卡BIOS的Raid创建工具,系统会自动识别连接在卡上的硬盘,可以让你选择Raid模式,通过菜单操作设置、管理阵列很简单。
Hot Swap Choices
For 24*7 Uptime(热插拔选件,支持24*7不间断系统)
数据保护和访问无疑对网络用户是很重要的,使用FasiTrakSX4000时配备SuperSwap1000热插拔盒在一个硬盘损坏时可以实现24*7的数据存取。为了方便和节约您的成本,Promise提供了一个FastTrakSX4000套装包括一片FastTrakSX4000卡和3个Super Swap 1000。
Monitor Array status with Net Power(通过网络监控阵列状态)
如果你认为管理一个Raid 5阵列具有挑战性, Promise重新设计了强大的阵列管理组件(PAM),操作简便,可以工作在本地或者通过网络TCP/IP连接让您来监控阵列。为了确保发生错误事件时您可以被通知到,系统会自动弹出一个信息窗口,错误也可以写进Windows 2000/XP/NT的系统日志里,甚至可以通过email来通知,同时可以监控Superswap的电源、温度及风扇状态。
The Leader in ATA RAID(ATA RAID的领导厂商)
如果你认为管理一个Raid 5阵列具有挑战性, Promise重新设计了强大的阵列管理组件(PAM),操作简便,可以工囱1998年以来Promise公司一直向PC存储设备提供高性能的ATA控制器,被公认为ATA RAlD的领导厂商,随着公司继续提供更强大的、更经济的ATA RAID控制卡及于系统,越来越多的OEM厂商和经销商依赖于Promise在ATA RAID设计上的技术革新。
硬盘支持支持:&&Ultra ATA 133、 ATA100硬盘,并兼容以前的ATA硬盘, 48位 Large LBA可支持超过137GB的大容量硬盘。
数据通道:&&4独立通道最多支持4块IDE硬盘
数据传输率: 最大266MB/sec取决于硬盘速率,使用多块硬盘,存在66MHZ高速PCI)
Raid模式:&&raid 0, l,0+ l,3,5 和JBOD
热插拔和热置换: 配备SuPerswaPI 000,允许指定一个冗余硬盘在一个2硬盘的 Raid1阵列和 3盘的 Raid5阵列,当一个硬盘报错时会自动重建
在线阵列扩展:&&允许向一个已存在的2—3硬盘阵列添加硬盘获取更大的存储容量
PCI总线: 支持66MHZ PCI总线,并向下兼容33MHZ总线
缓存:&&单168针DIMM插槽,最大可支持256MB ECC或者non-ECC内存(注:卡不附带内存条,最低需要32MB)
FastBuild Bios:&&优化磁盘性能,可刷新,可引导系统,
监控软件: (PAM)Windows下通过TCP/IP监控阵列、硬盘、热插拔盒的状态,报告磁盘错误,重建阵列,同步硬盘,发送email通知阵列错误
操作系统: Windows 2000/XP/NT
尺寸:& &6.57” X 3.82”(16.7Cm* 9.7cm)
运行温度:&&32o- 122oF(0o-50o)
工作电压:&&5V,3.3V
认证: FCC class B, CE
平邮10元,快递加15元,EMS加25元。
广东大城市和珠三角地区可货到付款
当前位置:
RAID卡论坛主题
您的位置:驱动首页-& 驱动分类-& 磁盘驱动&&全球最大的中文教程网&&网络技术学习网
靠。。转了N个论坛才找到的。。。
本站声明:1、本站所有广告均与MACD无关;2、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网友发布信息非MACD观点与意思表达,因网友发布的信息造成任何后果,均与MACD无关。
MACD金融网()官方域名:  
MACD金融网校()官方域名:
值班热线[9:00—18:00]:020-  
24小时网站应急电话:
找回密码、投诉QQ:
友情链接QQ:
广告商务联系QQ: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
茂名市网警备案编号: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c232芯片组主板支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