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能说没有问题!但在美国有义务停工的保护义务的孩子有自己的生活环境品质文

谈谈我在美国访学的感受--沂蒙老区人的博客--凤凰网博客
凤凰博报 由你开始
你确定要删除此博文及其所有评论吗?
谈谈我在美国访学的感受
上周,我和几个朋友参加纽约天马旅行社的旅游团去华盛顿看了看。参加旅游团的大部分是来美国旅游的中国人,也有一小部分外国人,如美国人,印度人,加纳人等。很快,我和我们中国同胞熟悉起来。在大巴上,和我隔着过道相邻的是一位来自上海的大姐,她是带她母亲来美国旅游的。她得知我在美国已呆好长时间了,就非让我来谈谈我在美国的感受。说实话,我来美国做访问学者有一段时间了,连续访问了两所大学,一所在美国西部,一所在美国东部,已感受了美国西部的自然风光,也体会了美国东部的纯资主义的发展。但真让我谈谈一些感受,特别是关于中国和美国相比较的话题,我还真不知道如何说起。&&&& 我们中国和美国是在传统、制度、国情、国民性等方面有很大不同的两个国家,或者说是有很大差异的两个集自然与社会特性的群体。在没有相同或相似的基础上去比较两个不同的群体,似乎没道理可言。我没法去比较。美国有美国的特点,中国有中国的特点,各有自己的长处与短处,真得不好说起。在上海那位大姐的强烈要求下,我只好说,中国和美国各有相互学习的地方,需要互相取长补短。美国毕竟有几百年的发展,有些做法还是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的。我大体总结了几点,和那位大姐说说。&&& 首先,美国已经经过了牺牲环境去追求经济发展的时期,渡过了急功近利的发展阶段。因此,在自然环境方面做得比较好,蓝天白云到处可见,空气非常干净,森林覆盖面比较广泛,绿化比较不错,有些河流很清澈,人的环境保护意识较强。这一点需要我们学习。其实,我们国家也早就注意了到这一点,也采取了很多措施,基本扼制了破坏环境的进一步发展。但好多工作还要加大力度。美国在70年代也经历了环境恶化的痛苦阶段, 一些年纪老的美国人现在也记忆尤新。美国这种痛苦的经历也许会给我们更多启示,好的做法我们要学习。享受好的环境和空气比拥有很多的金钱和所谓的民主与自由更重要。&& 第二,美国的法律经历了几百年,显得相对完善,法律的尊严能得到较好的维护,触犯法律的代价较大。在美国的感受,好象处处都是法律,一不注意好象就犯了法。对待小动物不好也犯法,打自己孩子也犯法,没经过允许在河边钓鱼海边挖蛤是犯法的,穿越马路是犯法的,乱扔垃圾是犯法的......。有一天, 我因为天热光着膀子逛大街也被别人警告是犯法的,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我也觉得我那行为不好。有两个黑人妇女穿越马路,不听警察指示,被警察打的新闻,我想大家都看了。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我周围的人说那是在维护法律的尊严。我也觉得是。大家认为呢?好象这一新闻在国内引起了一点轰动,好多人好象并不指责警察。其实,我们国家的法律也挺好的,可能在执行力度上还要加强,要让触犯法律的人付出惨痛的代价,在执法过程中让人为的因素少一些,权力干涉法律少一点。&&& 第三,由于法律较完善和人的法律意识较强,平民百姓的利益保护较好一点,老百姓随时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利益,好象比较有效,如拆牵,若是没经过同意,就是奥巴马也没办法。美国人告诉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感觉好象不错,美国的法律对有钱人可能更有利。应该怎么理解呢?对于穷人,他有一万元财产能得到保护,对于富人,他有一亿元得到法律保护。形式上是一样的。美国人理解对有钱人更有利。但不管怎么样,穷人的那小小的一点财产能附带着被保护,也是不错的。我们国家的法律也在保护人民的利益。在涉及到普通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方面,确实有好多事要做,但最终还是要以法律为准绳,让老百姓劳有所得,持有所护。希望以后,再也看不到关于讨要工资和拆牵冲突等方面的新闻。&& 第四,感觉上美国人好象在公开场合显得比较文明一些,显得有素质。一般来讲,不会在公共场所吐痰,抽烟,乱扔东西,乱插队,乱穿马路等,当然个别人也不好。这一点不要提高到素质高不高的层次,只希望我们中国人在公共场合表现出好的行为规范,能自觉地约束一下自己,在做自己事情的同时,能考虑一下周围人的感受,能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有时候,我也不自觉地干点不文明的事,但感觉到不好意思,好象好多人在盯着我。另外,美国人好象不大在乎什么名牌不名牌。也许多我接触的都是普通美国人,感觉他们衣食住行好象不在乎名牌效应。有些美国人买二手衣服穿,感觉也挺好的。这一点中国人好象不太接受,其实也没什么。美国人爱把不用的东西放在指定的地方让别人来,我的电脑桌和一个小厨子就是在马路边捡的,我的床是我朋友在我来美国之前帮我捡的。我在路边发现一台旧电视,附有纸条:Free, it works. 我没有车,抱不动就没捡,其实我需要一台电视练习英语听力,有点可惜。更多的美国人在搬家前,将一些物品便宜的卖给别人。我访问的经费很少,只能这样凑合的过吧。&&第五,感觉上在美国生活的压力相对小一些。相对工资水平而言,美国的物价水平相对较低,生活成本小一些。美国每个地方都有最低工资限制。医生、律师等行业收入很高。对于收入低的行业,尽管收入低,但只要有份工作,生活还是很不错的。失业者可以获得一定的政府补贴。有些失业者,可以到一些福利机构解决吃住问题,但好象好多人都愿意到处流浪。我问过美国人,为什么有好多人到处流浪?他们好象对流浪的人不看好,说一部分人不想工作就想吃救助,有些人喝酒吸毒,有些人想自由自在等等。在普通美国人的家里,电器比较全,房子也宽敞,富裕程度比国内一般老百姓要好的多,每个家庭基本上都有车,没车太不方便,我深有体会。美国的农民实际上是农场主,好象比工薪阶层要富得多。在美国说到农民一詞,好象很荣耀,因为他们有大片的土地。以后,也希望我国的农民能感到很荣耀。日常生活中,肉蛋奶类是比较便宜的。我每个月花费150美元左右,感觉挺好的,也许是因为我这个人比较容易满足的缘故吧。我作为一个工作很多年的教师,每月的花销还不及和我租住在一起的几个中国留学生每月花费的三分之一。我沾他们的光,因为他们有车,可以带我去观光和购物。他们经常在外面吃饭,有的喜欢抽烟,有的喜欢喝点美国小酒。他们好有钱,我有点羡慕。有一次聊天,他们这两年,得知有的花了接近50万元人民币,我心里想,上完学,能不能把50万元挣回来还得思考一下。不过,没问题,因为他们家里有基础,有的家里经商,有的家里是官员。也有一些留学生打工挣钱,不管打的是不是黑工,我还是比较欣赏的。几乎所的留学生都希望在美国找工作,然后留下来。唉这样也好,一方面可以帮家里处理有关财富转移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消耗美国的资源吧。这里先不谈为美国做多少贡献的话题。但好些学生的工资水平只是最低限。&美国人怕丢工作,没工作了,好象各方面都受影响。在这里,也对留学生的家长们说一说,让你们的孩子低调点,不要说自家的事。&&& 谈了好多,觉得好象在谈美国有多么多么的好。其实,美国并不象你想象的那样。美国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吸毒、酗酒、抢劫等事情也是有的。我刚到Newark的时候,我的合作教授就告诉我不要晚上单个人出门,不要随意乱逛,以防不好的事情发生。不过,我还没遇到过。听外卖的留学生讲,他将食品送到一个美国人家门,人家把食品拿到了就关上门,他敲门要钱,门缝里伸出黑洞洞的枪口,他有点错乱,“OK,OK,I&needn't money", 随后逃之夭夭。在美国好多地方,有些组织很令人烦,如*轮*等,好讨人厌,到处发不良报纸,到处组织活动。这就是所谓的美国民主吧。美国政府好象是不太喜欢他们了。那个组织到处要人去搞什么三退,说只要你申请什么三退,可以给你开个证明,让你在美国好找工作。这其实是骗人的。一个真实的例子,我认识的一个人想找工作,想走捷径,结果乱编乱造的得到了一个证明。他拿证明去找工作的时候,结果在面视的时候被美国人嘲弄了一番。其实大部分美国人是比较理智的。一个不爱自己国家的人肯定不是什么好人。如果不是出于一些政治因素,那些叛逃美国的所谓民主人士,在自己的祖国长大又骂自己祖国的人,美国人对他们是鄙视的。有一次,我遇到一个中国人,在美国拿了绿卡,在谈到国内的时候,他大骂**党,说什么贪污腐败,还说毛主席就是一个魔鬼。我很气愤,我问他,你是在哪长大的?你以为你是美国人?你就是喝着井里的水又向井里吐口水的人。你知道有句话叫”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吗? 这个人从此不再和我说话,也许道不同吧。有些美国人也是不好的。有一次在西海岸沙滩上,遇到一个长得很丑的女人,带着一只狗,她看到我们后,把狗放开,然后叫道:Come on, come on,& china.& 我听了很生气,对她说,I like pet, and my pet is a Swine(猪), its name is America.& 这个女人狠狠地瞪了我一眼。我把这件事告诉了我认识的一个美国人,当然没说Swine的事。他沉默了一会,只说了一个字“Sorry”.&& 在美国,我接触到好多台湾人,我发现都很好,并没有什么大的隔阂,感觉上大家都是中国人。有对台湾夫妇,请我到他们家吃过两次饭了,很亲切,很关心大陆的生活,非常赞赏三通,说一定要做从台湾直接坐飞机去北京看看。有位老兄,在美国生活30年了,去年去了国内,对国内的情况非常羡慕,说公共设施比美国好多了,上海的地铁比美国先进的多,信息化程度很高,火车非常快,火车里还有个床让人睡觉,很舒服。在上海吃南翔小笼包又便宜又好吃,说得别人好羡慕,纷纷表示一定要回国内看看。听着他在赞美祖国,我心里又高兴又感激。终于听到有人说好了。我很感激他。他是一个台湾来的华人,我邀请他到沂蒙老区去看看,到时我会好好招待他。有个台湾朋友问我,如何看待台湾问题,我说,台湾大陆是一个整体,台湾现在发展的比大陆好,大陆不要干扰台湾的生活,在现阶段,在管理上和经济上可以保持较高的相对独立性,但在军事领域要与大陆齐心协力,以大陆为主,一致对外。他很赞同我的观点,他说,现在台湾有些老百姓确实害怕统一后,会带来不好的结果,以往的宣传现在还在老百姓的心中产生负面影响。现在情况不同了,慢慢地一切都会好起来。  在发展过程中,每个国家都要经历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困难或挫折。每个人都会对自己的祖国有这样那样的看法。“任何国家的公民或多或少对祖国的体制、社会、国民性等有不满意的地方,但这很理所当然。”更多的人往往爱之深,恨之切,都想自己的祖国变得更强大更美好,往往放大了问题和不足。有些人对现阶段出现的问题或现象表现出不理智的抱怨,有些人总认为外国的月亮圆,有些人希望早日移民他国,而更多人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为祖国的发展而奋斗着。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们国家能发展到这种程度,连外国人都感到吃惊的。我们国家近14亿人员,光吃饭问题就是个大问题。我们能解决温饱问题,同时又在各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是了不起的,在全世界都是有目共睹的。我们目前处在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人们的需求,人们的发展意识,法律意识,民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不断增强,这也是一大进步,同时对管理者的管理素质和执政能力,特别是基层管理者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较大的考验,也对每个人的行为提出了考验。我们有问题,那不过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可避免的现象,相对于发展的洪流,那不过是一些细技末节,我们会在发展过程中慢慢地一个一个消灭掉每个问题,而不能把这些问题扩大化而造成对发展的不利。更不能象一些人心怀鬼胎,故意制造混乱。我对祖国的发展充满信心,虽然目前遇到 一些问题,如贫富分化问题,物价问题,土地问题,农民工问题,内需问题、教育问题、贪腐问题,人为干涉法治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国家领土安全问题,外国势力干扰问题,天灾问题等等,这些问题会在国家的领导下逐步的解决或化解,有些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时间和精力,人们的需求也是应当逐步满足的,而不是一口吃个胖子。对于我们每个人,我们应当理性对对待一些社会问题,想一想我们每个人如何对解决这一问题而做出自己的贡献,而不是煽风点火,助纣为孽。现在的网络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把一个个问题通过一个个社会现象暴露出来,&我们应通过网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而不能通过网络扩大问题,突出问题,这样会产生反作用。往往好事不留名,坏事传千里&,网络上把一些不和谐的事情揭露出来,我们不能因为这些坏事来否定一切,要理性的看问题,更不能利用网络去造谣生事,制造混乱。我们的社会发展到这个程度,实属不易,我们不能破坏这个发展的局面,我们要在稳定中谋求进一步的发展,在发展逐步解决各个问题。在稳定中谋发展,是当前最符合国情的重大策略。如果不稳定而产生一些乱子,那将严重影响发展的步伐与节奏,会欲速则不达,会得不尝失。国家高层管理者的决策越来越英明,管理越来越上水平,目标越来越明确。下一步,如果强调从严治党,以法治党,长远治党,民心治党,素质治党,会很好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对发展起到很大促进作用。  中国的问题,外国模式是解决不了的,只有靠我们国家自己和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很好的解决。想一想我们每一个人自己做了哪些事情对国家的发展有利?我们是不是在努力工作创造贡献?是不是在怨天忧人?是不是在荒废时光?是不是在知法犯法?是不是在行贿受贿?是不是在玩乎职守?是不是在坑蒙拐骗?大河涨水小河満,小河不满大河浅。这其中的道理大家会很明白。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说得上海大姐和周围的人个个聚精会神,我好象在做讲演。突然感觉我这不是我的做人风格,我很少说话,因为我觉得言多必失。说了这么多,说得对不对?我想大家不必关心对不对的问题,还是把精力放在自己该做的事情上吧。有个根叔在讲演中,说什么是母校?就是自己一天可以骂8遍,但不允许别人骂的学校。换个主题,什么是祖国?就是自己可以埋怨,但绝不允许别人骂的国家。可是有些人,不但自己骂,还拉拢别人一起骂。按电视台主持人王刚的说法,这还叫人吗?那是畜生。  那位大姐问我,“如果你有机会移民美国,你愿意吗”我说“我不愿意”。美国是不错,但毕竟是人家的地方,终归不是自己的家。 我们可以来学习,可以来工作,但我不会移民。移民美国来,酸甜苦辣,其中滋味我没尝过,但我也不想尝。移民美国,也不能说是不爱国,我接触到的一些华人或是正在办移民的人,感觉他们时刻在关心的祖国的发展,那毕竟是自己的根啊。祖国也时刻在关注着你们,你们的风吹草动,也牵动着祖国的神经。只要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在美国学有所成的学子们,祖国正需要你们。  还有几个月,我就要回国了,心里不由一阵激动。  想家了。  鼻子有点酸。
有不一样的发现
<div class="num1_b" id="commend_num_
下一篇&&&&
沂蒙老区人
欢迎您来我的凤凰博客!奉天承运,本人诏曰:此博客纯属自言自语,自娱自乐,请不要对号入座,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所有原创博文不要版权,可随意转载、批评、砸砖,亦可改头换面,据为己有。钦此!
博主最近发表的 10 篇博文
凤凰博报微信美国父母为何狠心不供孩子上大学?_新浪教育_新浪网
美国父母为何狠心不供孩子上大学?
  本文选自,作者:高娓娓
  一次,和一位朋友讨论美国父母教育孩子的问题,谈起有一些美国家庭,孩子考上大学之后,不会为子女支付学费和生活费。
美国父母为何狠心不供孩子上大学?
  这位朋友已经为人父母,她很不理解美国父母为什么这么狠心?
  我以前的同事曾经采访过一位妈妈,她的三个孩子还在上小学,但是在短短几年后,他的孩子将会是14岁,15岁和16岁,开始考大学,然而,这位妈妈决定不为孩子上大学储蓄一分钱。
  并不是因为她要惩罚三名孩子,也不是因为家庭的经济拮据。这位妈妈是一名作家和社会媒体的战略家,她的丈夫是手机开发商。&&&&&&&&&
  相反,他们认为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树立自力更生的榜样。&&&&&
  丈夫说:“我告诉孩子,如果他们想考上大学,这将是他们的责任,自己为它付出。”他一直觉得,这是孩子的人生,不是他的责任。&&&&&&&&
  这可能有一点苛刻,但很多美国家庭的父母都认同这种教育理念。&&&&&&&&&
  在美国,有人调查过,有38%的年轻人,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财务支持,而年龄19岁至22岁的年轻人只有35%得到学费资助。当然也不排除不少美国父母是没有足够的钱支付孩子学费。
  而有些父母则是坚持不支付孩子的大学学费,即使是有足够资金。他们认为如果孩子没有付出,不会真正了解教育价值,或是金钱的价值。
美国父母为何狠心不供孩子上大学?
  我认识的一个老美朋友就说:“我上大学时,一直在打零工,同时还有奖学金,再加上借用学生贷款,我的费用就够了。我觉得,这种方式让我更负责任,更加努力应付学业,因为我知道无法不及格了,我会负担不起,等我的孩子出生之后,我也会这样教育他,让他学会独立。
  美国的家长认为,父母应该只在适当的时间为孩子做出贡献,但是,大学生应该对自己的教育负上责任,孩子要做兼职的工作,为自己作出贡献,家长支持他的努力。这是对他好,也对家庭和社会都有好处。
美国父母为何狠心不供孩子上大学?
  其实,这是美国家长对孩子的一贯作风:不给钱,不骂人。自己需要什么,去努力,去创造,不干涉,经常让孩子有一些小的目标,一个一个去奋斗,去实现。如:买玩具、出去旅游,在家里或者勤工俭学什么的。自己挣的钱自己支配。而美国孩子从小就比较有经济头脑,大概也与此有关。比如我的博文:一个6岁美国孩子赚钱的生意经&&里就讲过,我认识的一个美国孩子,才13岁,很成熟老练。那次他参加我们的聚会,在位置上座定后,跟每个人打招呼,然后拿出资料,介绍他发明的飞机燃料之内的东东,讲话时很得体大方自信,像在正式演讲一样。原来他从6岁开始,就开始自己的生意,还有俱乐部,经常搞活动,赚了不少钱。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离开时和我们每个人握手道别,连坐角落里的都没有漏掉,绕道过去。&
6岁的小老板和妹妹
  美国父母可能不像中国父母那样对孩子安排得无微不至,他们更侧重是让孩子健康乐观,能独立生存,有健康人格性格、意志“鼓励创新”。他们不会煞费苦心地设计孩子的未来,更不会一意孤行地替孩子安排未来,而是注重孩子的自由发展,顺着孩子的天性培养孩子,努力培养孩子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以及能独立生存于社会的能力。说白了,美国父母不是孩子的靠山,而是他们的精神支柱。
  我不能说美国的教育都好,都成功,但是,他们教育孩子的那种西方孩子从小就从事的送报等劳动,本身就是一种吃苦精神的磨炼。
美国父母为何狠心不供孩子上大学?
  在寒冷的冬天,当中国的同龄孩子还在热被窝里熟睡时,西方孩子早已起来挨家挨户去送报了。这在娇惯子女的中国家长看来可能有些“残忍”,而正是这些看似残忍的教育方式,让美国的小孩,从小就有超强的适应能力,长大之后,懂得如何照顾自己,让自己生活得更好。
  相比之下,中国的父母就显得过于“温情”了。
  我想说,造成这种不同家庭教育的观念的根源,其实是子女的归属问题:即孩子是属于他们自己还是属于父母。
  在中国,孩子就像是父母的私有财产,是属于父母的,一切得听父母的;在美国,子女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属于自己,也属于社会,他们有自己的喜好、选择、隐私、交际圈。所以父母不能打孩子,因为父母不是孩子的主宰,孩子的问题不是父母说了就算。
  由此而来就引出了另一个问题,父母对子女的责任。
  在中国父母对子女照顾是无限的,从小到大,家长会帮孩子把的一切都料理好,生活、学习,包括经济上的。会想方设法攒钱供孩子读大学、出国、结婚、买房子、养儿育女等。当父母在做这一切的时候,做的心甘情愿,牺牲非常大。
  在美国,父母不会把孩子的事情全部包下来,反而孩子还必须承担一些家务劳动。如摆餐桌、洗自己的衣服、剪草坪等。很多孩子吃喝玩乐、学习的费用,都是自己打工挣(在学校、在社会)来的,也可以在家里干活,父母给记工钱。
  这看似很“狠心”,其实却是让孩子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个道理的最佳办法。而且自己努力得来的,才会更懂得珍惜。自己攒钱上大学,恐怕连逃课都舍不得了吧?
  更多信息请访问: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1.查看公共账号:&&洛杉矶华人资讯网2.搜索账号:&&chineseinla_com
地址: 1351 S Grove Ave, Unit 109,
Ontario, CA 91761
电话: 总机:626-657--21:00(西部时间)
竞价:562-275--18:00(西部时间)
(周一到周五, 周六周日休息)
华人的孩子在美国读书比中国轻松?是时候揭穿这些偏见了!
提到美国教育,估计大部分对美国文化不太熟悉的国人们都觉得美国是孩子们的天堂。当中国家长心疼要面临高考的孩子时会说,看看人家美国就没有高考,孩子都是从小玩到大就能上大学。当孩子厌恶家长对自己的各种管制时又会说,看看人家美国,父母都给孩子们极大的自由,什么都不管。 然而,美国家长真的如传说中对孩子那么宽容放任,美国教育又真的像我们听说过的那样轻松快乐吗?答案当然是大写的 N O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中国容易对美国教育抱有哪些“过于美好的偏见”,当遇到同样情况时,华人家长又会怎么做吧~ 偏见1. 美国高考比中国轻松 谈到教育,我们就先来说说高考。作为孩子学生生涯里最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中国高考已经被老师和家长们妖魔化了。虽然事实上,这只是人生中众多需要体验的经历之一,并不会真的重要到能决定你未来几十年的道路,但依旧每年都有无数学子为了这场考试承受巨大的压力。 但即便如此,也并不能证明在美国读名校就比在中国简单。恰恰相反,一定程度上,在美国被哈佛录取比在中国上清华北大还不容易。 在中国,高考分数是大学录取的唯一标准,也几乎是寒门出贵子的唯一途径。尽管有诸多弊端,但基本上是最公平的录取方式。而在美国,考上名校的前提,往往都需要你有优越的家庭环境和各方面都出色的综合素质。相当于中国高考的SAT,在美国确实能考很多次,但同样需要你得很高的分数,并且这个分数只作为参考标准之一。 在美国的孩子们如果想读常青藤名校,大多从小就在价格不菲的私立学校学习,乐器丶体育丶外语丶美术等等都需要掌握,除此之外还要参加各种活动,比如做义工丶参加俱乐部丶慈善活动丶表演丶比赛等等。因为这些都将是申请大学时需要参考的重要资料之一。除此之外,申请人还需要有过硬的推荐信以及令人耳目一新的自荐信。然后将资料提交给招生官进行审核以及决定是否录取。总之需要方方面面都出色才行。如果有朝一日中国也改成了这种由审核者的人为偏好决定是否录取的形式,恐怕会有更多的家长表示反对吧。 偏见2. 中国家长都是狼爸,美国家长全是猫妈 在澄清美国孩子上大学一点也不比中国小孩容易之后,就很好理解为什么美国父母并没有传闻中那么温和了。 有人说,中国家长太功利,美国家长更注重你是不是快乐。这话说的确实有失偏颇。由于法律和文化的不同,美国父母确实不会以体罚打骂等方式教育孩子,但这并不代表美国的猫妈是病猫。 在家境相对不错的白人家庭里,父母们也会在下课以后给孩子们安排十分生动的课表,跆拳道丶外语丶小提琴丶绘画,都需要全面培养。孩子的成绩不好时,美国父母同样会去找老师问原因丶关心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状态。当到了孩子该申请大学时,家长也会帮助孩子找各种高大上的实习机会,为了能有一份漂亮充实的申请资料以便能申请到更好的大学。在对孩子的管教上,中美之间最大的差别是管教的方式,而不是程度的深浅。 在中国流传很久的,所谓美国学生的童年都在玩中度过的,大概是因为中国人觉得除了语文数学英语这些能用成绩量化之外的一切都算“玩耍”,殊不知,他们的“玩耍”是以后能上好大学的重要指标。玩也是要玩出名堂才行。 当美国富裕家庭的白人孩子们想上名校都是一场硬仗的时候,华人家庭更面临着阻力。除了偶尔会遇到一些偏见和歧视之外,华人家长们为了后代将来能在美国站稳脚跟,往往会建议从事医学丶法律这种社会地位高,收入丰厚的行业。高收入往往意味着激烈的竞争,所有的华人家长和孩子都在为了将来咬牙努力着。所以国内的人以为移民美国了就能解放孩子了?并不是。 偏见3. 美国孩子全都独立,美国家长不会干涉 如果不真的去了解美国白人家庭的生活,在道听途书的版本里总是会给人一种美国亲子关系淡漠的感觉。在中国,会看到太多诸如美国孩子都是自己支付学费的,一经成年,家长就切断经济支持;以及在美国孩子做什么事情丶选择什么专业都有极大的自由,父母不会干涉等等传闻。 虽然这些情况会在美国发生,但绝对不能说是社会的主流。从孩子出生开始,美国父母对孩子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与中国父母一样多。除了要关心孩子们的心理健康丶学习成绩丶安排课余活动之外,也会为孩子在大学专业的选择上给出建议。很多美国父母也会阻止孩子学他们喜爱但看上去又没什么前途的专业。在这点上与很多中国父母如出一辙。 另外,美国大学的学费实际上并不低,越是私立的名校,学费就越高。虽然一般大学都会提供奖学金丶助学金等等,但余下的支出基本都由父母承担。由于美国人普遍没有存钱的习惯,有些家庭甚至只能在交孩子的大学学费和要自己的退休金中做出选择。 至于像孩子成年后就一定会搬出家门自立门户这种说法近年来也越来越站不住脚。在上个世纪60年代,确实有62%的18-34岁的年轻人都是同配偶或伙伴住在自家房中,但这个数据已经是巅峰。自从2008年美国经济衰退以后,年轻人的低工资和高房价逐渐使他们难以负担,很多年轻人都选择成年后继续与父母同住,以节省一些租房开支。
美国父母与中国父母真正的差异是什么? 说了上述的几点偏见以后,可以看出很多我们对美国教育或美国父母的刻板印象都是错误的。世界上没有哪个地方会给人带来可以不劳而获的成就;也没有哪对父母会不管孩子的成长,放任自流,尤其是美国。不管是后来的美国富豪还是美国总统,他们中很多人都回忆过童年时对自己生活和学业非常严格的父母,正是这种严格才造就了他们后来的成功。 而说到中西父母间最大的差别,应该在对待孩子们的私生活和感情问题上的态度。在美国一般而言不存在中国特有的“早恋”和“逼婚”这两种现象。中国家长往往以要认真对待学业丶准备高考为由,对子女们青春期时各种感情上的悸动严防死守。翻看孩子的手机短信丶到学校找老师了解情况丶去校门口接孩子上下学等招数层出不穷。父母和孩子之间经常上演猫捉老鼠;侦查与反侦察这种惊心动魄的戏码。而到了孩子大学毕业以后,父母又以到了婚龄为理由,逼迫孩子到处相亲丶尽早结婚。这些行为都反映了一些中国父母对孩子隐私的不尊重和对感情问题的过多干涉。 而在美国,由于国家开放的文化传统和人们对个性和自我的强烈追求,父母通常不会在孩子的感情问题上多费心。对于这种青春期产生的懵懂的感情,父母们往往采取一种宽容的态度,把这当做男女生之间的正常感情和友好交流。并且学校也会提前给孩子们做好相关的性知识科普,让孩子们不要对性产生误解。至于什么时候结婚丶什么时候生子丶生男生女丶生几个等等就更不在父母们操心的范围之内了。 通常,华人家长们在教育孩子时,会吸收中西双方的教育理念进行综合教育。对待早恋问题上,不会像在中国那样视为洪水猛兽,甚至有的家长还会因为孩子没到考驾照的年龄,亲自开车送孩子去约会。而对于中国讲究的孝道丶子女对父母的尊重等等会像中国那样去要求,而不是一味像西方那样讲求平等。由于孩子有着含蓄保守的东方血统但却生长于开放热情的西方,华人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更需要巧妙平衡中西教育间的差异,吸收双方精华的部分,把孩子教育得更好。
洛杉矶华人资讯网版权文字,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恩说得对啊!
_________________测试个人签名是否显示
你笑啥呢?
_________________测试个人签名是否显示
你在笑话我么?
没有啦!哈哈哈
交个朋友吧
_________________测试个人签名是否显示
你怎么称呼?
_________________测试个人签名是否显示
今后 vv 黑板报
_________________测试个人签名是否显示
点评这篇文章
点评这篇文章
0个人参与评分
ChineseInLA总共有37607条点评, 30230次评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