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大学优生人格障碍的共同特征征

浅析大学排名的评价体系和一流大学的特征--《哈尔滨工业大学首届“老有所为”论坛论文集》2006年
浅析大学排名的评价体系和一流大学的特征
【摘要】:本文对国内大学排名及其评价体系,世界大学排名及其评价体系,作了综合和分析,并指出其优缺点;对世界一流大学的特征,按各家之言,进行了综述;对我校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一些粗浅的看法。
【作者单位】:
【分类号】:G649.28【正文快照】:
编者按:许雄铭教授所撰“浅析国内及世界大学排名的评价体系和世界一流大学的特征”一文, 提出的大学排名问题,是当前教育界非常关注的问题,也是个敏感的问题。他结合自己多年的教 学经脸,查阅了大全资料,经过潜心研究,写出此文,颇有见地,位得一读。 一、国内大学排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玲;;[J];当代教育科学;2011年13期
夏茵;;[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1年04期
夏振荣;俞立平;;[J];情报杂志;2011年06期
;[J];旅游时代;2011年05期
申超;;[J];中国高教研究;2011年07期
张男星;卢彩晨;;[J];大学(学术版);2011年06期
张丽婷;;[J];鸡西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J];教书育人;2011年24期
;[J];留学生;2010年10期
郑芳;;[J];教育学术月刊;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许耀铭;;[A];哈尔滨工业大学首届“老有所为”论坛论文集[C];2006年
刘靖;;[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金胜利;;[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徐峰;林松;祝媛媛;;[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毛志强;杨德辉;;[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9年优秀论文集[C];2009年
韩富春;宋建成;许春雨;;[A];第五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1)[C];2008年
范其伟;刘贺;;[A];和谐高考 阳光招生——《高校招生》杂志理论研究专辑[C];2006年
张晓萍;;[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王大中;;[A];第六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7年
袁驷;;[A];《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论坛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宣华华 洛洛
秦鲁;[N];解放日报;2009年
本报评论员
苏琦;[N];经济观察报;2009年
熊丙奇;[N];文汇报;2005年
丰捷;[N];光明日报;2010年
河南信阳师范学院
朱四倍;[N];科技日报;2010年
汪嘉波;[N];光明日报;2011年
王石川;[N];中华工商时报;2009年
复旦大学青年教师
杜恩;[N];文汇报;2010年
顾海兵;[N];东方早报;2005年
曹丙利;[N];科技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谢亚兰;[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王艳杰;[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韩震;[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翟亚军;[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王耀刚;[D];天津大学;2006年
冯平;[D];河南大学;2011年
张继平;[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庄赟;[D];厦门大学;2008年
胡炳仙;[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张瑞林;[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郑帅;[D];沈阳理工大学;2009年
郑金福;[D];福州大学;2004年
倪明辉;[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刘吉良;[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李明;[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年
王莉亚;[D];武汉大学;2005年
郭华伟;[D];北京化工大学;2007年
李颖;[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7年
崔振洪;[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7年
李婷婷;[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河北决定重点支持河北大学等12校建设一流大学
微信公号“河北新闻”
河北日报记者从省教育厅获悉,《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意见》近日颁布实施,河北省将分类支持、重点建设若干所一流大学和一批一流学科。入选高校分为两层次据悉,河北省有4所高校成为河北省重点支持的国家一流大学建设一层次高校,8所高校成为国家一流大学建设二层次高校。全省高校共有17个学科获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37个学科获批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项目。什么是“双一流”双一流(Double First-rate)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2016年2月教育部印发《教育部2016年工作要点》的通知。通知要求,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制订“双一流”实施办法。专家认为,启动实施的“统筹推进两个一流”战略,是中国大学冲刺国际前列、打造顶尖学府的“冲锋号”。“双一流”建设总体目标着眼于国家“两个一百年”的战略目标,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将分三步走:第一步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第二步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河北建设“双一流”高校简介是河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分别共建的重点综合性大学,也是河北省唯一入选“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的高校。学校始建于1921年,初名天津工商大学,1933年,改名天津工商学院,1948年更名津沽大学。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接收津沽大学并改之为国立,由天津市政府领导。1952年,建成天津师范学院,1958年,天津师范学院扩建为天津师范大学,其后被确定为全省5所重点大学之一。1960年,天津师范大学改建为综合性大学并定名河北大学。1970年,河北大学由天津迁至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河北省保定市。是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学校坐落在天津市,并在河北省廊坊市设有分校。学校的前身是创办于1903年的北洋工艺学堂,1995年更名为河北工业大学。1996年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序列,2012年通过国家“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验收。2014年12月,河北省人民政府、天津市人民政府和教育部正式签署共建协议,决定把河北工业大学作为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试点,全面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支持学校率先建成高水平大学。源于,始建于1920年。1958年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型机械系及相关专业成建制迁至工业重镇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组建了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型机械学院。1960年独立办学,定名为东北重型机械学院。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1985年至1997年学校整体南迁秦皇岛市。1997年1月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燕山大学。1998年,由原机械工业部划转到河北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河北省管理为主。现为河北省、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四方共建高校。河北师范大学是河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具有一百余年的发展历史和光荣的办学传统。学校起源于1902年创建于北京的顺天府学堂和1906年创建于天津的北洋女师范学堂。1996年6月,原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学院与创建于1952年的河北教育学院、创建于1984年的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河北师范大学。校友中有老一代革命家邓颖超、刘清扬、郭隆真、杨秀峰、康世恩、荣高棠等,有学界名人梁漱溟、张申府、汤用彤等,有中科院院士严陆光、郝柏林、李树深等,也有许绍发、蔡振华等一批体育界精英。河北农业大学创建于1902年(清光绪28年),是我国最早实施高等农业教育的院校,河北省建立最早的高等院校,河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共建的河北省重点骨干大学。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学校先后经历了直隶农务学堂、直隶高等农业学堂、河北省立农学院、河北农业大学等历史时期。上世纪五十年代院校调整中,森林系整建制调整到北京,参与组建了北京林学院(现北京林业大学);畜牧兽医系整建制调整到内蒙古,参与组建了内蒙古农牧学院(现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系整建制调整到武汉,参与组建了武汉水电学院(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的前身,现已并入)。河北医科大学位于省会石家庄市,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和优秀医学教育传统的省属骨干大学。学科覆盖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技术类、口腔医学、药学、预防医学、护理学、法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等类,已成为集西医、中医、药学等学科专业为一体的综合性医科大学。河北医科大学前身为1894年清政府批准建立的北洋医学堂。1995年5月,由原河北医学院、河北中医学院(2013年4月恢复独立建制)、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新的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华北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医为主,理、经、管、文、法、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骨干大学。学校为河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河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华北理工大学的前身河北联合大学是2010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河北理工大学和华北煤炭医学院强强联合组建而成的。石家庄铁道大学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工程学院,创建于1950年 ,系当时全军重点院校;1979年被列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1984年转属铁道部,更名为石家庄铁道学院;2000年划转河北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为河北省重点骨干大学;2010年3月更名为石家庄铁道大学;2013年12月成为国家国防科工局、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15年7月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国家铁路局、教育部批准为共建高校。河北科技大学坐落在省会石家庄市,1996年由河北轻化工学院、河北机电学院和河北省纺织职工大学合并组建而成,是河北省重点建设的多科性骨干大学。2013年经河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签订协议,学校被列为河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省属重点高校。河北经贸大学是河北省重点建设的骨干大学,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主,兼有文学、理学、工学和艺术学的多学科财经类大学。学校由河北财经学院、河北经贸学院、河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至今已有60余年的办学历史。河北工程大学是河北省重点骨干大学,河北省人民政府、水利部共同建设高校,坐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成语典故之都”--邯郸市。前身是日由原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含日并入的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邯郸分部)、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的河北工程学院,日更名为河北工程大学。河北中医学院始建于1958年,是全国建校较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河北省重点骨干大学,河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教育部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建校50多年来,培养了2万余名高级中医药人才,为中医药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正在加载...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腾讯教育官方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或添加qq_edu
总有一种力量推动教育前行
校园好时光
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小园同学”
交朋友长知识收礼物
[责任编辑:oasisli]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国女性更年期的年龄范围是?
课程提供:
恭喜您,答对了!看一下您是不是和老师们的思路一样
每位回答正确的答题者,都将进入本期抽奖池。每期抽取1名幸运答题者,奖励10Q币。
上期答题获奖者:QQ
很遗憾,答案错误。赶快看看正确答案和思路是怎么样的吧
每位回答正确的答题者,都将进入本期抽奖池。每期抽取1名幸运答题者,奖励10Q币。
上期答题获奖者:QQ
答对啦,看看老师的思路吧!
有问有答&&一流大学的5个特征
学历类|       外语类|     
资格类|       财会类|     
|      医学类|     
计算机|    |        
&&-&&-&&-&正文
一流大学的5个特征
【字体:小 大】
作者:杨东平  当今,在一流大学建设过程中出现了片面强调大校园、综合性、办大学城的现象。随着校园越来越大、学生越来越多,人们对于大学以何为大,大学的精神价值、社会责任,以及什么是现代大学精神、现代大学制度这些问题,却似乎越来越模糊。&  一流大学的5个特征&  在市场经济经过20多年发展以后,绝大多数人对于现代企业制度都有了清晰的概念,但对于“现代大学制度”仍然缺乏共识,甚至缺乏常识。&  世界各国的大学尽管具体的办学各有特色,却具有一些共性,我归纳为5个比较重要的特点,分别是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授治校、通才教育和学生自治。&  大学自治&  大学自治,这个概念在中国显得有点陌生,其实就是落实大学的办学自主权,建立大学和政府的相应关系。大学需要自治,这个观点是从大学发展的历史、大学内在的逻辑中产生的。因为大学是传播知识的学术机构,早期的古典大学是具有行业协会性质的组织,实行学者的自我管理。中世纪时,西方的著名大学通过获得国王或教会的特许状的方式维系自治。&  我国的法律文件已经规定,大学是一个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大学办学自主权的内容也在《高等教育法》中有明确规定,可惜的是大多数还没有实现,而且大学争取自主权的动机也逐渐消失了。&  上世纪80年代,我们进行的是以体制改革为中心的教育改革,当时一批大学校长、学者上书,要求给大学自主权。现在反而缺乏这种体制改革的动力了。因此,办学自主权仍然是大学成为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大学的基本问题。&  学术自由&  学术自由,这同样也是由大学的内在逻辑、学术使命、社会功能所决定的。为什么要把学术自由作为大学的一个重要价值呢?为什么当年蔡元培改造北京大学时,要把“兼容并包、学术自由”作为非常重要的价值、作为现代大学的基本精神奠定下来?因为大学是一个探求真理的机构,是一个研究高深学问的机构,而探索真理的前提是自由,由于我们不能确切地知道真理何在,只有通过自由的学术进行探索。&  19世纪德国的洪堡创办柏林大学,标志着大学从古典大学进入现代大学,奠定了大学学术自由的价值。&  学术自由有不同的层面,除了科学研究的自由之外,还有两个自由,即教学自由和学习自由。&  教学自由是对于教师的职业而言的。在国外一些大学,教师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对于如何讲一门课、如何组织课堂教学,完全是教师的权力,所以课堂完全取决于教师本人的愿望,每个人的做法都不一样。但前苏联比较强调规范化、制度化、统一化,形成了教研室制度。&  学术自由对学生而言,就是学习自由,这是一个比较被忽视的概念。这意味着大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的专业和学习方式,大学应该允许学生改换专业、调换学科,也应该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比如说非全日制的部分时间学习、中断学习保留学籍等。&  为什么学生应该有选择的权利?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大学以高深学问为追求,学生没有内在的兴趣去学习,怎么可能产生有价值的创造和发现呢?我们熟悉的大师,无论鲁迅、胡适、郭沫若,都是改换专业以后才取得成就的。所以学习自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价值。&  中国今天的高校,学生厌学的比例特别高。这些学生由于各种原因选择了不太满意的专业,有的是对专业不了解或者兴趣改变了,所以相当多的学生不喜欢自己的专业但是又无法改变,从而变得厌学,造成非常大的人才浪费。这几年已经有些大学采取了措施,例如规定学习成绩在前百分之多少的学生,可以改换专业,但是自由选择专业还没有成为一项制度。&  教授治校&  教授治校,它要表述的是大学作为一个学术组织,需要进行一种学术内行的自主管理。“教授治校”是沿用过去习惯的说法,由于现在大学的功能极大地扩大了,现在通常提“党委治党,校长治校,教授治学”,实质是大学要实行学术本位的管理,而非行政本位或官本位的管理。&  近几年这个问题也有了一些变化。2000年,东北师范大学建立了学院级的教授委员会,实行“教授委员会领导下的院长(系主任)负责制”。目前全国已经有几十所高校实行了不同性质的教授委员会管理。当然,中国高校要真正实行学术本位的管理,平衡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  通才教育&  通才教育,涉及到现代大学的培养目标。&  培养通才还是专才,在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历史上一直争论不休。最著名的一次是20世纪40年代初,在抗战的大后方重庆发生的“通专之争”。由于是战争时期,教育部要加强抗战人才的培养,要求采取“通专并重”的方针,减少文科学生比例,更多地培养实用人才。这个政策遭到了北大、清华等一批人文学者的强烈批判,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写了《大学一解》参与讨论。&  梅贻琦以《大学》之语作大学精神的新解:“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并认为在大学期间,“重心所寄,应在通而不在专”,&“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社会所需要者,通才为大,而专家次之,以无通才为基础之专家临民,其结果不为新民,而为扰民”。针对政府重实科轻文理科的政策,即“通专并重”的培养方针,梅贻琦认为是不可行的。他认为:“工科教育于适度的技术化之外,要取得充分的社会化与人文化,我认为是工业化问题中最核心的一个问题。”他敏锐地意识到对于中国的工业化而言,需要的不仅是技术人才,而且是组织人才,所谓“工业建设的领袖”,其“重要性至少不在技术人才之下”。“真正的工业的组织人才,对于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以至于一切的人文科学、文化背景,都应该有充分的了解……严格的自然科学认识倒是比较次要。”&  国外的大学,本科生实行通才教育是一种基本的教育制度。长期担任清华大学教务长的潘光旦,认为大学教育根本就是“士”的教育――承当社会教化和转移风气之责任的知识分子。朱光潜撰文解释西方大学教育“Liberal&Education”的理想,认为一种“宽大自由的教育”,其目的“不仅在训练一技之长而尤在养成宏正通达之士;不仅在传授知识技能,而尤在陶冶品学才识具备之完人与培养健全之士风。此非谓大学生可不具备专门职业之知识与技能,但以此为未足。理想的大学生应退可为专才,进可为通才,以其所学施之于特殊职业,固可措置裕如;施之于领导社会,主持政教,亦可迎刃而解,所谓‘宽大自由教育’者其义如此”。&  也就是说,虽然大学教育与职业岗位直接相连,但大学的培养目标并非仅仅定位于培养医生、工程师、专家,大学的真正追求在于培养“士”,是能够承担社会责任、转移社会风气的栋梁人才,即培养现代社会的知识分子。&  如何判断一个专家是不是“知识分子”,是件很复杂的事情。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作了一个很中肯的评断,“一个能够研究出原子弹的人并不一定是知识分子;能够在反核宣言上签字的人才是知识分子”。科学技术必须有人文主义,人的理性、良知、情感乃至常识的制衡,从中发展出关于科学技术的伦理准则和价值判断,从而在“能不能够”的技术理性之上,加以“应不应该”的价值判断。这就是知识分子与专家的区别。&  我们今天许多不尽如人意的社会现实,如不愿为教育、文化、环境保护投资,除了有体制、政策等制度性的原因之外,背后还有一个确定的教育原因:我们的许多管理者是在过去几十年缺乏人文内涵的专业教育中培养出来的。&  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层都要经历这样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革命家、军事家治国;第二个阶段是工程师、技术人员等“硬专家”治国;第三个阶段是文科专家,比如法律的、经济的专家治国。要培养现代社会的知识分子,大学教育必须超越狭隘的专业训练,而进行广博的通才教育。近两年,大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开设通识课程,北大通过举办“元培班”进行通识教育的尝试;做得比较彻底,所有的新生入学后不分专业,先进行通识教育,一年以后再分专业。这都是很好的尝试。&  学生自治&  学生自治,这个概念对于很多人也是非常遥远、非常陌生的,但是我们翻一下上世纪30年代的杂志,无论是鲁迅、蔡元培、陶行知还是胡适,常挂在嘴边的就是这个词;每年的开学典礼,都会讲到学生自治。因为大学和中学的一个根本区别就是:中学生是未成年人,大学生已经是公民了,现代大学就是培养现代公民的地方,培养共和国公民,具有非常强烈的公民教育的价值,如果一个年轻的公民在大学期间没有学会自我管理、没有学会自治,而唯唯诺诺,共和国的公民就无从产生。“五四”一代教育家、学者毫无例外都是把学生自治作为现代大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无论在香港还是在国外高校,学生自治的能力和程度是大陆高校难以想象的。香港的大学生参与的议题从特首选举、基本法修改到学校管理等各个方面。比如近年来,发生过几次重大的“护校运动”,因为新任校长要推行“国际化”的路线,取消大量中文课程;而香港中文大学的命名和定位就是在香港殖民地时期英语化的教育中确立中文教学的价值,所以这一决定引起学生强烈的质疑。&  另外一次是学校为了盖大楼要砍倒很多大树,有些是不必要的。学生们为此发起护树运动,在树上系了黄丝带,派人日夜看管,取得了实际的成效。事实上到今天为止,我国大学的学生会、团委干部好像还不是直选,官场化的毛病也为人诟病。1987年上海交通大学实行学生会干部直选,成为一个重大新闻。如果大学以培养现代社会知识分子为使命,学生在大学期间却没有学会自我管理和社会治理,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的缺陷。&  关于大学制度的两个概念&  关于大学制度有两个概念非常重要。第一个概念,如同现代企业制度,现代大学制度是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是一种普适的制度,并不是只适用于西方国家而不适用于中国。事实上,这个制度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长期、有效、大面积地实行过,造就了以西南联大为代表的优秀典范。&  第二个概念,当前的高等教育改革需要推行以制度建设为中心的教育体制改革。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改革是以经营创收为中心,这些年来的改革开始重视教育内在质量的改革,包括课程改革等尝试,但是最重要的体制改革仍然没有成为改革的中心议题。当前中国大学制度建设最主要的问题,仍然如80年代《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所提出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权力高度集中,行政化、官场化的弊端,这一弊端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了严重的回潮,比较典型的是2000年前后,以清华、北大为首,国家确定了一批“副部级大学”。2000年,中央组织部、国家人事部下达了一个关于事业单位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的纲要,非常明确地提出要淡化事业单位的行政级别,逐渐取消事业单位的行政级别。但高校却反其道而行之,搞了30多所“副部级大学”,在继续强化行政化、官场化的弊端。&  当年蔡元培在北大的改革,首先是恢复大学为学术机构的属性,而不是贩卖文凭、博取功名的机构。过了不到百年,这个问题又出现了,一些高校又成为行政化、官本位的学校,这种组织制度跟我们建设一流大学的目标可以说是南辕北辙、背道而驰。&  必须看到,上世纪30年代的北大群星璀璨、人才辈出、大师云集,这种局面是一种制度文明的产物,并不是靠急功近利的短期政策能够催化出来的。这个制度就是现代大学制度。如果一个大学没有建立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授治校这样的基本制度和文化,国家花再多的钱,也不可能造就真正的大学,更不要说是世界一流的大学。这是对于我们今天的大学一个最大的挑战。当然,今天的大学面临着的还不仅仅是行政化、官场化的压力;由于市场经济的改革,大学又多了一重来自市场主义、商业化对大学价值的侵蚀。很多重点大学几乎都变成了停车场,名车拥堵、财源广进,经常引起社会舆论的非议。&  总而言之,今天的中国教育已经超越了十多年前那种极其贫困、极其短缺的状态,今天我们比以往更有条件去追求一个理想的教育。因此,要奠定一个新的教育理想、教育哲学,在这个前提下,最大程度地推进教育制度的改革,只有这样,中国教育才能走上真正健康发展的轨道,中国的大学才能真正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实习记者李娜根据作者9月21日在北京大学图书馆的讲座整理。)
上一个文章:
下一个文章: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物的共同特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