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应该“最严禁烟”禁烟

在10个鸡蛋上坐了3星期后,终于成功孵化出第一颗鸡蛋。
但礼仪小姐、导购小姐依然是场内的一道风景线。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本期话题近日,被称为“史上最严”控烟令的《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广受网民热议。据悉,北京市所有“带顶、带盖”的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一律禁烟,违反禁令的个人最高将罚款200元,违规设立吸烟区的单位和机构,最高可罚款3万元。北京市所有卫生监督所对医院、餐厅等公共场所进行控烟执法检查。
  主持人导报记者柴丹
  宁波余姚模具城、财通社记者莫幸行其实控烟条例很早就该制定了,以前监管不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现在又突然来个回马枪,这样效果可能不会很好。个人认为应该一步步来,先划分几个城市,先试行。
  绍兴市柯桥区轻纺城市场监管分局、财通社记者孙卫国:公共场所吸烟不但危害自己的身体健康,而且也严重影响他人。控烟是全社会的责任,需要大家共同来努力。但各地公共场所“禁烟令”实施以后,往往都收效甚微。原因主要是,这些“禁烟令”常常只停留在教育引导和监督管理上,并未涉及具体的处罚措施,所以最终只能“虚禁”。
  这次北京出台史上最严控烟条例,规定对违禁烟民可以最高罚款200元,罚得“肉痛”,这才是实质性真正的“禁”。如此持之以恒,相信一定会有好的效果。当然,光处罚也不行,要辅以自律、倡导,方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成效。
  东阳市民企协会、财通社记者陆炳劲:应该说,禁烟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我国提倡禁烟由来已久,但无法律约束,因此烟民往往对此熟视无睹。对于禁烟,我支持实现严苛律法。
  北京的禁烟令其实并不严厉,2011年我去台湾旅游,有一个深切的感受,无论是在繁华的台北,还是在南部偏僻的小镇,想要找到一个在公共场合吸烟的地方真的很难,那里只要见不到蓝天的地方,就不能吸烟。“禁烟”一词在台湾成为绝对共识,就是得益于严苛的法律。2009年1月,台湾通过“烟害防制法”修正案,公共场所全面禁烟的新规,也随之开始实行,高中以下学校、医院、大众运输工具的室内外,以及3人以上工作场所室内全面禁烟。民众若在禁烟场所抽烟,最高可被罚1万元新台币,场所负责人会被罚5万元新台币。如此高的处罚,还有谁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据说,去年开始,不仅仅是室内全面禁烟,还将禁烟的触角伸向了户外休闲场所。同时,我觉得台湾的禁烟宣传也很到位,走在台湾的街头,目所能及之处就能看到不少禁烟的公益广告和禁烟标志,烟草商店也不多,烟盒上还被印上了各种触目惊心的画面,如被香烟侵蚀过的肺部特写、咽喉癌变等,让人震撼。
  我认为,台湾禁烟的成功经验,倒是值得我们借鉴。
  海盐县市场监管局、财通社记者崔姚峰:所谓“最严控烟条例”,给人更多的感觉是向烟民开枪,其实除开烟民要管住自己外,还有其他环节值得注意。比如网吧、饭店等经营性公共场所,能拿出有效的控烟措施吗?对于进入其中的顾客能不能管?敢不敢管?只有杭州的“两岸咖啡”,将营业区域分为吸烟区和非吸烟区。聪明点的经营单位是不是可以搞这样的创意―将经营区域分为禁烟区和非禁烟区,对禁烟区试行优惠,说不定会招来不少人气。
  在履行控烟义务过程中,个人觉得最不厚道的就是国内的香烟生产经营企业,明确禁止香烟广告,他们就变着法子来―不直接介绍香烟,就广告香烟品牌商标,什么娇X、大红X、白X……再举个例子,“中华烟”在出口烟盒子上印上了让人恶心的“警示图”,而在国内销售的香烟盒子上就是不愿意印上去。
  萧山商业城、财通社记者吴春友:对于公众场所禁烟,萧山商业城的经营户普遍表示支持。其实,萧山商业城管委会明确规定,从2015年开始,进场商户都得禁烟,消费者吸烟必须劝阻,否则要扣除该商户文明保证金。经过一段时间运作,大多数商户对此投了“赞成票”。
  导报记者评论:对于市场里的经营户们而言,其实也有义务对市场公共场所里的吸烟者进行劝阻和制止,不能听之任之。一方面,可以随时随地地从身边做起控制公共场所吸烟,同时对于市场的防火防灾也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作用。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以“第一财富,第一生活”为办报方向,以“为浙江创业者服务,...
1068文章数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史上最严禁烟条例出台&室内公共场所一律禁烟
&&&&来源:&&&&
&&&&&&字号
原标题:史上最严禁烟条例出台 室内公共场所一律禁烟
南城医院门诊大楼内的墙上张贴着禁烟标识。(资料图 记者 陈栋 摄)
市民多说好,担心执行难
记者探访城区多处公共场所,大众消费餐馆、KTV包房等都是吸烟的“重灾区”
国务院法制办24日公布了《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送审稿)》(以下简称《条例》),并公开征求意见。
在广东汉章律师事务所叶剑红律师看来,国版《条例》有很多突破性,规定室内公共场所一律禁止吸烟,并对公共场所作了明确的界定,指公众可以进出或者使用的场所、工作期间使用的场所、公共交通工具。
这样一来,如公园、广场、商场、娱乐场所、办公楼、领导办公室、会展厅、火车、大巴、公交车、的士、轮船等一律禁止吸烟,控烟范围牵涉相当广。
听说公共场所要禁烟,市民黄萍一脸不以为然。在她看来,这不是一个新闻。早就说要禁烟了,可实际上呢,能执行下去才是“规定”,执行不下去的,只能是一纸空文。
记者这两天也走访了城区一些公共场所发现,控烟的执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大众消费餐馆、KTV包房等都是吸烟的“重灾区”。
调查显示,市民对控烟都持支持态度,但是对于监督别人禁烟,大都表示“观望”。在东莞时报开展的一项调查中提到:如果你在公共场所看到有人吸烟,你会怎么办?受访中一半的人选择“当没看到,带着家人躲得远远的。”
领导办公室也禁烟
《条例》明确,所有室内公共场所一律禁止吸烟。
“根据条例规定,领导办公室也属于禁止吸烟的范围。”叶剑红解释。室内公共场所一律禁烟,是最主要的禁令之一。但是,哪里算公共场所呢?对民众来说,这是个模糊的概念。
叶剑红对此作了解读:条例对公共场所作了解释,指三类场所。第一类:公众可以进出或者使用的场所,这个就很广了,比如商场、超市、广场、公园等,都是公众进出和使用的场所。第二类,指工作期间使用的场所,这个就把行政办事中心、写字楼、各类办公室、展销会等都列入控烟范围内。甚至,领导办公室也是禁烟的,因为领导办公室也算是工作期间使用的办公场所。第三类指公共交通工具,这个很好理解,指大巴、高铁、火车、公交车、的士、轮船、飞机等。
室内又是什么概念?根据条例,室内是指有顶部遮蔽并且有两面以上侧墙的任何空间。叶剑红解释,这个说法,就把楼梯、走廊、地下通道、楼梯间,甚至一些临时搭建的办公场所,也属于室内,一律禁烟。
2011年5月起,东莞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截至今年5月31日,公共场所禁烟令已实施三年,仍未开出一张罚单。
“相关法规并未明确违规后如何处罚,我们在监管中无处罚依据,这给执法带来了难度。”市卫生监督所有关负责人坦言,禁烟令实施以来,东莞的监管主要以宣传、劝导为主。
禁烟令对于违反禁烟规定如何处罚并没有明确,东莞没有立法权,处罚无依据,这也给执法带来了难度。“可以说,禁烟监管东莞并无强制性措施。”上述负责人表示。
公交车站亭、候车室也禁烟
不仅室内公共场所禁烟,六类场所室外区域也要禁烟。
包括以未成年人为主要活动人群的公共场所的室外区域,高等学校室外教学区域,妇幼保健机构、儿童医院、妇产医院的室外区域,体育、健身场馆的室外观众坐席、赛场区域,公共交通工具的室外等候区域等。
叶剑红解读,以东莞中学为例,属于未成年人主要活动人群的公共场所。教室、教学楼禁烟,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室外区域也禁烟,这个室外是指,学校围墙以内的部分,比如校园区域、跑道等,都是禁烟范围。
“公交车站亭也是禁烟的。”叶剑红提醒说,条例提到的公共交通工具室外等候区域,显然公交车站亭就是这个范围。以后,公交车站亭、各类汽车候车室都是禁烟范围。
演员在禁烟区吸烟镜头禁播
有关电影、电视剧的一系列吸烟禁播规定,是这个条例的新亮点。
条例规定,电影、电视剧及其他节目中不得出现烟草的品牌标识和相关内容,以及变相烟草广告,不得出现在禁止吸烟的场所吸烟的镜头,不得表现未成年人买烟、吸烟等将烟草与未成年人相联系的情节,不得出现有未成年人在场的吸烟镜头等。
“这一系列规定相当苛刻。”叶剑红指出,它的意思不是禁止电影里出现吸烟镜头。比如,很多电影需要表现男主人公吞云吐雾的情节,因艺术需要可以有。但是,有条件,不得在禁止吸烟的场所拍摄此类吸烟镜头,同时,不得在有未成年人在场的时候。
吸烟不听劝拟最高罚500元
《条例》规定任何人不得在禁止吸烟场所吸烟和索要烟具,要自觉听从劝阻;在非禁止吸烟场所吸烟应当合理避让不吸烟者,不乱弹烟灰,不乱扔烟头。
顾客在禁烟的经营场所内吸烟怎么办?《条例》规定,如果顾客吸烟不听劝阻而被要求离开,无权向经营者索回已消费的费用;已经接受服务但未支付费用的,还应当支付费用。
《条例》还赋予公民个人禁止他人吸烟的权利,个人在禁止吸烟场所(区域)内发现吸烟行为,可以要求吸烟者立即停止吸烟,也可以要求该场所的经营者或者管理者劝阻吸烟者。对于在禁烟场所(区域)吸烟者,《条例》明确,由相应主管部门行政执法人员责令立即改正,并可处以5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罚款。
6类公共场所的室外区域全面禁烟
(一)托幼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学校、活动中心、教育培训机构等以未成年人为主要活动人群的公共场所的室外区域;
(二)高等学校的室外教学区域;
(三)妇幼保健机构、儿童医院、妇产医院的室外区域;
(四)体育、健身场馆的室外观众坐席、赛场区域;
(五)公共交通工具的室外等候区域;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禁止吸烟的室外场所。
普通餐馆客人随意抽烟 公交站亭烟灰随手弹飞
这两天,记者走访了城区大型商场、超市、各类餐馆、KTV、公交车候车亭等场所发现,大众消费餐馆、KTV包房等都是吸烟的“重灾区”。
时间:11月25日14时许
地点:南城汇一城海底捞
精明商家区分“吸烟区”与“禁烟区”
前日下午,本报记者走访了汇一城。汇一城服务总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汇一城商场全面禁止吸烟,包括电梯、走廊。事实上,逛商场又同时吸烟的不多。“因为逛街的多是女士,很少有一边逛一边吸烟的情况。”一位工作人员说。
海底捞火锅服务员阿蕊告诉记者,开业初,海底捞火锅等候区也有客人抽烟,后来商场不同意,就不让客人抽烟了。店里是室内场所,一直都是不让抽烟的。
“偶有抽烟的,我们都会过去劝止。有些客人会听,有些就会很反感。因为他觉得是来消费的,来到这里还要等候排队,还不让抽烟。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也很为难。”阿蕊告诉记者,虽然海底捞以优质服务作为品牌特色,但是店里一直不提供烟灰缸,因为不允许抽烟,毕竟同店用餐的会有小孩、老人、孕妇,商店也要保证他们的健康安全不受侵害。
时间: 11月25日20时许
地点:南城活力康城某湘菜馆
大众餐馆里抽烟喝酒很自由
当晚,本报记者在活力康城一家湘菜馆看到,餐桌上都摆上烟灰缸。其中一桌正在云雾缭绕。这是四男两女正在用餐,几个盘子剩菜不多,桌面上排着几个啤酒瓶,看样子是酒足饭饱,其中3位男士都在肆无忌惮地抽烟。饭后,抽烟聊天,似乎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在爱迪花园附近一家潮汕砂锅粥,本报记者看到类似的情况。酒、菜、烟似乎都是大众餐馆、大排档常见的例牌菜。店里也不见任何禁止吸烟的标识,甚至提供烟灰缸服务,售卖香烟。
时间:11月25日22时
地点:南城某咖啡屋
休闲娱乐场所打牌抽烟没人管
港口大道与107国道交界处有一家咖啡屋。咖啡屋二楼正好有一桌子正在斗地主。人在玩乐的时候,似乎最有烟瘾,这一桌就放了两个烟灰缸。两个正在看牌的青年手指间正夹着一根袅袅燃烧的香烟,似乎陷入思考。
事实上,相对于咖啡屋,KTV更是需要关注的场所。一位在KTV工作的服务生告诉记者,客人在包厢内抽烟,服务人员在看到时会提醒、劝止,但是如果没有看到,也不会深究。事实上,在很多KTV包厢,商家仍会主动提供烟灰缸服务。
时间:11月26日,11时41分
地点:三元路报业大厦公交车站亭
公交车站乘客抽烟上了公交车
昨天中午时分,记者正在走人行道过马路。走在前面是两位男青年,其中一位后面背着大包。他们朝着七宝一居幼儿园前的公交车站亭走去时,各自点燃了一支香烟。
两人在公交车站等车时,一边聊天,一边抽烟,他们旁边有个垃圾桶,但上面没有镶嵌的烟灰缸,烟灰随手弹飞。
原本坐在公共座椅上的一位女士显然受不了烟味,咳嗽一声后,自觉走开了。这时,K2公交车驶进报业大厦站,两位青年上车了。记者留意到,直至上车,这两位青年手里的烟仍是不舍得扔掉,带上了K2公交车。
六成受访者赞成室内公共场所禁烟
如果吸烟被抓多半人说不愿交罚款
不久的将来,如果室内公共场所一律禁烟。你怎么看?日前,本报记者启动题为“室内公共场所一律禁烟,你赞成吗”问卷调查,受访网民60人,有效回收问卷60份。在“国家拟在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你怎么看”的访问中,有60%网友表示“非常赞成,早该这么做了”,有33.3%受访者建议最好设立吸烟区,不能说禁就禁。同时,6.67%受访人员表示没信心,觉得这个禁令难以执行下去。值得一提的是,没有一位受访者投反对票。“这说明国家在室内公共场所禁烟的做法,深入民心。”叶剑红律师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在针对“禁止个人在公共场所抽烟,难度在哪里”的调查中,43%的受访者认为“市民综合素质提高是关键”。有受访者表示,如果市民文明素质提高了,群众又能形成公共监督的氛围,这个禁令才能真正有效果。38.3%的受访人员觉得“监管难,执法部门管不过来”。
戒得了烟的男人要点赞
戒烟真的那么难吗?记者找了有20年吸烟史、今年初刚戒烟成功的李先生讲讲他的故事,还有三次戒烟终于成功戒掉11年烟瘾的孙先生,戒烟成功至今已3年。
家人监督+运动 20年烟民成功戒烟
姓名:李先生
年龄:45岁
烟龄:20年
戒烟经历:戒过几回都复吸,这次用3个月戒了
戒烟时长:8个多月
2012年,父亲被查出患有肺癌。他是个50年烟龄的老烟民。这件事,对我打击太大。手术前一个月,医生让他把烟戒了,他果然就戒了。我的烟龄也有20年,父亲能把烟戒了,我有什么做不到的?!
接下来,怎么戒就是技术上的“活儿”了。
我的经验是,选定一个重要的日子开始戒。我选了“三八”妇女节这天。
“三八”当天,大白天过去了,没抽一支,忍着;漫长的夜晚过去了,忍着,没抽一支;第二天清晨起来运动,加大运动量,一天又过去了,忍着,还是没抽一支;到了第三天,别无他法,继续靠意志,忍着……
第一个星期就这样过去了。第二个星期过去了,反应减轻了些,但仍很难受。就这样,靠着毅力,第一个月过去了,没有吸一支烟。
第二个月,情况开始好转,身体上的反应几乎没有了,但心头,隐隐约约仍有烟草的魅影。相比生理烟瘾,心瘾更难对付。因为有之前失败的戒烟经历,这次我留了心:心瘾只要稍稍冒头,我就用更大、更有力量的“戒心”来说服它。
我是一直揣着烟戒烟的,因为没有烟,我会恐惧,会有不安全感;三个月过去,到今年6月,我终于可以不用再揣着烟,再也不用恐惧“断吹”的日子了。
现在已经过去8个多月了,我没有再复吸,看到别人吸时,心瘾也没以前大,要说戒烟成功经验:首先是明白为什么戒烟,其次是家人配合鼓励和监督,再次是运动,这很重要,在戒烟初期身体出现各种难受反应、情绪烦躁不安时,运动能转移注意力和排解不良情绪。
吃糖跑步一个月 戒掉11年烟瘾
姓名:孙先生
年龄:34岁
烟龄:11年
戒烟经历:三次戒烟,最后一次用了1个月
戒烟时长:3年
我上高中时学会了抽烟,大学时开始有了烟瘾。后来,戒烟几次,都没有成功。
2008年3月,我离开老家来到东莞,这里没有那么多酒桌上的推杯换盏和吞云吐雾。
3年多后,我开始了第三次戒烟。生理烟瘾对我来说,不难戒,头几天感觉喉咙里有些发痒,心里很乱,站也不是坐也不是,晚上,尤其是无事可做的晚上,连电视也看不下去。
怎么办?转移注意力。含块糖,在小区里跑步,跑着跑着,随着汗水浸透衣服,那种难受的感觉慢慢减轻了。10多天后,生理烟瘾已基本戒除了。
问题是,每次看到便利店的香烟,或者看到有人抽烟,心里还是有种暗示:抽吧,没什么的,男人不抽烟不喝酒有什么意思。
这应该就是通常说的心理烟瘾吧,戒心瘾才是最关键的。呵呵,搞得跟戒毒似的。
那段时间,抽还是不抽,时刻考验着我的意志。要感谢央视,它是我戒烟的“最后一根稻草”。就在我内心挣扎时,一条吸烟有害的电视公益广告震撼了我:画面上人的血管和肺,像燃烧的香烟逐渐被吞噬、腐坏、烂掉。
想想我的肺和脆弱的支气管,加上老婆支持鼓励,终于,戒烟一个月,我再没了心瘾。
烟戒了,再加上运动,身体健康很多,支气管也给力了。直到现在,我再没抽过一根烟。
单位一个领导曾对我说:能戒了烟的男人,要提防,对自己太狠了。
我觉得应该这么说:戒烟是爱自己,也爱护了别人,这样的男人要点赞。
记者通过PM2.5监测仪监测室内抽烟空气污染情况。(本文图片均由记者 王欢 摄)
在室内抽烟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一根烟能让PM2.5飙升7.6倍
“二手烟”也能成为室内PM2.5的主要来源,以后在家抽烟的人得注意了
虽然我国第一部全国性控烟条例正在征求意见中,对不想被“二手烟”危害健康的人来说,是件大好事。
白领蒋小姐曾关注过一条消息,称 “二手烟成为室内PM2.5的主要来源”,在室内抽烟,能让空气中的PM2.5含量飙升,甚至数值能高达数十倍。这消息让平时饱受同事“二手烟”骚扰的她吓了一跳!
在室内吸烟,到底会增加多少PM2.5?记者用专业的PM2.5监测仪进行一组实验。
实验结果显示,在室内吸烟确实能让PM2.5剧增,一根烟能让室内PM2.5浓度上升7.6倍;对着监测仪喷烟,PM2.5浓度直接爆表。不仅“二手烟”对人体有危害,香烟发散、滞留在人体、衣服上的“三手烟”,也能让PM2.5上升几倍。
实验一:一根烟就让房间的PM2.5上升7.6倍
昨日17:00,记者来到南城某办公大楼内的密闭房间里做实验。这个房间面积约6平方米,没有窗户,只有一扇门。在实验前,记者用PM2.5监测仪测得这间房间的PM2.5浓度为75微克/立方米,评级为良。
随后,记者在房间内点燃了一根香烟,距离仪器有50厘米。随着烟雾扩散,仪器的数据有了明显上升,并不断波动。约10秒,数据已经上升到了240微克/立方米左右,但偶尔又回落至100多。
接着,记者把烟移到了房间中央,很快,房里的每个角落都弥漫着烟雾。约5分钟后,一根烟燃烧完毕,仪器上显示此时房间内的PM2.5浓度稳定在573微克/立方。这个数值比点烟之前,升高了7.6倍。
实验二:对着监测仪喷烟,PM2.5浓度爆表
当第一根烟燃烧完毕,记者开始点燃第二根烟。
和“烟民”坐在一起时,常常无法避免被一口烟近距离喷过来的情形。为模拟此情景,记者先是猛吸了一口烟,将浓烟直接喷向仪器。
一时间,仪器读数以百为阶梯式蹿升,从570多一路蹿升,短短5秒内便突破仪器的最大限制,达到999微克/立方米。也就是说,这时的空气污染值“爆表”了!
实验三:三根烟后也能让PM2.5监测仪爆表
第二个实验过后,也就是在直接向监测仪喷烟后,监测仪又开始缓缓回落至600微克/立方米。随后,继续任由烟在室内燃烧,此过程中,监测仪测得的数值也在逐渐上升,最终稳定在911微克/立方米。
此时,在密闭房间内,空气已经非常浑浊,眼睛被熏得直流眼泪,呼吸道也明显感到不适。
接着,记者再点燃第三根烟,等烟燃烧至一半时,监测仪上的数值再次突破999微克/立方米,PM2.5值再度爆表。
实验四:通风3小时后,PM2.5仍属轻度污染
当三根烟燃烧过后,记者打开了房间的大门,观察PM2.5浓度的变化情况。
在打开门5分钟内,“爆表”的监测仪依旧没有任何变化,可见,5分钟内室内的PM2.5浓度依旧超过999微克/立方米。
5分钟后,数值终于开始缓慢下降了,980、950、910……半个小时后,PM2.5的浓度降至107微克/立方米,虽然下降幅度大,但这个数值仍属于轻度污染。
此后,记者记录了1小时后、2小时后、3小时后,房间内PM2.5浓度,此数值依然在100微克/立方米左右徘徊,属于轻度污染,无法到点烟之前的75微克/立方米的数值。
实验五:“三手烟”也能让PM2.5上升近3倍
有人称,“三手烟”,即香烟发散、滞留在墙壁、家具、衣服,甚至头发和皮肤上的有害微粒和气体,也能让空气中的PM2.5浓度上升,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为此,记者又增加了一组实验。先让一位实验人员在一个房间内,被烟熏半个小时。此时,实验人员的衣服上,头发上都已经吸附了浓浓的烟味。
然后,实验人员走到监测仪前50厘米处。此时,监测仪上的数值由65微克/立方米逐渐上升,最终稳定在180微克/立方米左右,已经属于重度污染。看来,吸附了香烟的衣服能给一个评级为良的房间的PM2.5上升至重度污染。
我国PM2.5标准采用世卫组织设定最宽限值,《标准》中,PM2.5年和24小时平均浓度限值分别定为35微克/立方米和75微克/立方米。
三手烟:是指香烟发散、滞留在墙壁、家具、衣服,甚至头发和皮肤上的有害微粒和气体。
(责编:徐婵、秦晶)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特别关注|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外媒评北京史上最严禁烟令:除了在家抽或都挨罚_新浪新闻
  参考消息网5月31日报道 外媒称,中国首都寻求自6月1日开始实施一项新的禁烟令,禁止在室内公共场所吸烟,违者将处以高额罚款,官方还推出一条举报热线。
  据法新社5月29日报道,但是,在这个全球对香烟依赖程度最高的国家,禁烟令能否得到有效实施令人怀疑。
  这项被视为中国“史上最严禁烟令”的法规将对北京公共场所如办公室、餐馆、酒店和医院的吸烟行为处以罚款。
  未能在营业场所禁烟的商家将被处以最高可达1万元人民币的罚款。违反规定的个人将被处以最高200元罚款。
  有关部门将对法令实施情况进行抽查,并根据群众举报展开行动&&北京各处张贴的布告上有热线电话号码,当局还推出社交媒体公众号,人们可以对违法吸烟行为进行举报和曝光。
  报道称,北京市的这项法规并非中国的首次类似行动。2011年通过的一项类似措施的实施效果却是乏善可陈。
  专家和当地人说,推行这项法规在中国将是一场硬仗。
  世卫组织驻华代表施贺德说:“北京的这项法规走在了最前沿。”
  他称赞惩罚力度“很大”,是“烟草控制领域的重大突破”,但是他也说,之前的禁烟令实施不力。
  他说:“让我们拭目以待。预计法令的推行不会非常顺利。”
  香烟的价格仍然很便宜,一包烟的售价常常还不到10元。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副主任杨功焕在接受本社记者采访时说:“关键是是否存在监管。”这些措施可能要花上几年时间才能起作用。
  另据奥地利《标准报》网站5月28日报道,北京动员中小学生向吸烟者亮红牌,确切地说是用手势。中国首都将从6月1日起成为该国首个无烟大都市,并因此为全国树立榜样。现在它已全力展开控烟宣传。
  中小学生练习3种展示给被发现在餐馆、办公室等公共场所吸烟者的手势,就像手持十字架出现在吸血鬼面前。
  向吸烟者亮出手掌意味着:“不可以!”将手掌放在鼻子前意味着:“我介意!”将手指抵住另一只手的手掌则是要求:“请停止!”
  北京市的控烟新法规将于6月1日生效,该法规被称为“史上最严”控烟法规。
  除了家里,几乎在所有其他地方吸烟都将受罚。北京的400万烟民&&占北京市人口的五分之一&&不能再在不被察觉或不受惩罚的情况下吸烟了。
  北京想通过控烟来告别雾霾中的烟云。
  今天的残酷数据说明了问题:3亿烟民在“烟草王国”里制造的烟雾危及数亿被动吸烟者的健康,尤其是在他们自己家中。
  一些医生估计去年因吸烟致死的人数为136万。
  根据烟草业的数据,2014年中国还进一步加强了其世界最大香烟制造国和消费国的地位。
  英国《独立报》网站5月29日报道说,6月1日将在北京正式生效的公共场所禁烟法令可能将面临严峻挑战。与在许多西方国家不同,在中国,吸烟并未遭遇与其对健康构成风险相当的文化歧视。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施贺德说:“北京的禁烟令非常重要。如果其获得成功,将会围绕推出一项全国性法规展开讨论。上海的有关部门已经寻求世卫组织对该地区的帮助,它们很羡慕北京的禁烟令,这是一件好事。”
  但是,北京过去曾经多次试图禁烟,但都失败了。2008年推出的禁令被视为一项旨在在北京奥运会期间提升中国国际形象的短期努力。而另一项在2011年发布的禁令,则措辞模糊,几乎完全为公众所忽略。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在株洲市火车站,一名男子正在吸烟(日摄)。新华社记者白禹摄
  【延伸阅读】 北京“最严禁烟令”将实施 “鸟巢”悬挂巨幅禁烟标志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5月30日,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悬挂巨幅禁烟标志。
  当日,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悬挂巨幅禁烟标志。被称为“最严禁烟令”的《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将于6月1日起实施。 新华社记者 公磊 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5月30日,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悬挂巨幅禁烟标志。 新华社记者 公磊 摄
  5月30日,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悬挂巨幅禁烟标志。中新社发 王骏 摄
  5月30日,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悬挂巨幅禁烟标志。中新社发 王骏 摄
  ( 08:05:02)
  【延伸阅读】北京:6月起实施最严禁烟令 违规设立吸烟区最高可罚3万元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央视财经微博截图)
  据@央视财经 微博报道称,今年6月1日开始,北京将实施“史上最严”的控烟条例,除了所有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室内区域及公共交通工具禁止吸烟外,部分室外场所也被列入禁烟范围,违反禁令的烟民,最高罚款200元。
  北京版控烟条例征意见 超9成受访者支持室内禁烟
  被称为“最全面控烟令”的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结束。新京报记者了解到,北京市法制办、市卫计委、市爱卫会开展的控烟立法社会支持度调查中,超9成被访者支持“室内全禁烟”。有市民还在意见征集中提出,建筑物门口也应当列入禁烟范围。
  “带顶儿”场所都不能吸烟
  《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规定,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内禁止吸烟。另外,违规设立吸烟区最高可罚3万元。
  据悉,此次“京版”控烟条例的主要焦点,便是规定了“带顶儿”的场所均不让吸烟,像电梯、走廊、楼梯间、卫生间等也在禁烟之列。此前,北京现行的禁烟范围仅针对会议室等若干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但是像咖啡厅、公共楼道等场所现行法规并没有禁止。
  北京市爱卫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草案是目前国内对禁烟场所规定最全面的控烟条例,所有的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内全部禁止吸烟,意味着除了私人住所外,只要是有顶棚和有两个侧立面的地方,就都禁止吸烟,没有任何缓冲期和例外,就连室内的“吸烟室”、“吸烟区”也有望成为历史。
  公司白领、公务员上班时吸烟,按规定,机关企业可设立室外露天吸烟区。如果违规在室内设立吸烟区,相关单位将被处以最高3万元罚款。
  94%受访烟民支持控烟立法
  新京报记者从北京市法制办获悉,4月30日,征求时限为20天的《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正式结束意见征集。同时,近日市法制办、市卫计委、市爱卫会还委托了第三方调查研究机构,开展“2014年北京市控烟立法社会支持度调查”。
  在这份样本量为8300份的调查中,96.3%的被访者支持室内场所“全禁烟”。另外,96.5%的被访者支持与未成年人教育、教学、活动服务等相关的室外区域禁止吸烟;94.7%的被访者支持医疗机构的室外区域(划定的吸烟区除外)禁止吸烟。
  从年龄上看,15岁—18岁和61岁以上人群对控烟立法的支持率最高。分析认为,前者还没有接触到烟草,后者则已经感受到烟草带来的疾病危害。受访者中,有24.5%的人是烟民,这部分人对控烟立法的支持率高达94%。
  ■ 建议
  建筑物入口5米内应禁烟
  截至征求意见结束,网民通过市法制办网站发表了近200条意见看法。新京报记者了解到,大多数网民都对控烟条例草案的严厉程度“点赞”。
  市爱卫办主任刘泽军坦言,传统烟酒现在仍然是重要的社交手段,这会成为北京控烟的难点。对此有网民呼吁,针对很多婚礼都离不开的“喜烟”,应明确室内公共场所举办的婚礼全面禁烟,违者场地提供方将会受到高限处罚;另外应取消婚博会烟草展台。
  还有网民指出,目前草案没有限制在建筑物门口吸烟,但二手烟通过大门的开合很容易进入室内。而且借鉴其他国家、地区同类立法经验,禁止室内吸烟以后,吸烟者通常会在大门口吸烟。因此,建议增加“距公共场所建筑物入口5米以内禁止吸烟”的规定。
  1 2 下一页
  ■ 焦点
  中办、国办发布“禁烟令”及北京控烟立法进程加速,推动公务员开始戒烟
  肺癌专家:4个月近百领导求助戒烟
  中办、国办发布“禁烟令”以及“京版”控烟条例启动意见征求,令社会对控烟的关注日渐升温。新京报记者近日获悉,公务员尤其是领导干部群体戒烟压力越发增大。肺癌专家支修益表示,今年以来每周都有领导干部联系他戒烟,加起来已有将近百人。
  多位领导干部表示戒烟意愿
  “您以前戒过烟吗?有失败经历吗?”宣武医院的戒烟门诊同肺癌中心门诊在同一诊室,肺癌中心开设了咨询热线。“每天都会有5—10个电话询问如何戒烟。”中国控烟协会常务理事、宣武医院肺癌中心主任支修益发现,近段时间以来,时常会有各个领域的领导干部咨询戒烟。据他粗略统计,4个月来,已有近100位领导干部表示了戒烟意愿,并询问戒烟方法,平均每周4到6人。有时候支修益外出开会碰到一些领导干部,也有人当面向他咨询怎么戒烟。
  新京报记者近日从一些政府机关了解到,随着中办、国办发布“禁烟令”以及北京控烟立法进程的加速,不少公务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已开始戒烟。“一方面考虑到控烟的关注度升温,以后室内吸烟可能属于违法行为了;另外吸烟确实对健康不好。”一名区县委办局领导说,他的烟龄已有20多年,近几个月正在戒烟。
  领导带头戒烟示范作用很强
  多名公务员表示,“领导干部带头”戒烟对推动整个机关单位禁烟很有效果。通州区一公务员表示,由于书记带头不在办公楼里抽烟,其他人也就不好意思在楼里抽烟,一些同事“一狠心”便戒了烟。还没戒烟的同事实在憋不住烟瘾,也会自觉地下楼到院子里抽。
  中国控烟协会副会长杨功焕表示,一个不吸烟的“一把手”示范作用很强。支修益建议,北京应针对中办、国办的“禁烟令”出台实施细则和处罚规定,推动更多领导干部戒烟。
  ■ 链接
  戒烟难 怎么破?
  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流行病研究室主任肖丹表示,很多烟民“戒烟难”是源于尼古丁成瘾,特点一方面是生理依赖,另一方面是心理依赖。在躯体方面,吸烟者忽然停止吸烟,体内的尼古丁浓度就会下降,出现一系列戒烟症状,比如烦躁不安、抑郁、发脾气等。目前一些戒烟辅助药物可以帮助克服生理依赖。
  据支修益介绍,还有一些“心瘾”是基于习惯性。比如有的烟民将烟放在床头柜上,早上起床还没睁开眼睛就拿出烟来抽。他表示,帮助烟民改善的方法是建立良好的习惯,比如起床先刷牙、烟不放在床头柜上,身上不带打火机,有吸烟的聚餐少去等。这些习惯的建立均有助于成功戒烟。
  “每个人适合的戒烟处方不同,需要结合吸烟习惯、尼古丁依赖程度等,给出个体化科学戒烟处方。”支修益说。
  ■ 背景
  百余单位3成“一把手”吸烟
  各种控烟调查中,公务员群体均是吸烟“重灾区”之一。不少在职领导干部是拥有多年烟龄的“大烟枪”。
  在国家部委任职的刘先生总结,经常负责起草材料的公务员往往是“烟枪”。因为吸烟可以提神,并缓解紧张情绪。另外,一般顶头上司吸烟,工作人员“跟吸”的概率也比较大。再有就是领导干部下基层时,有时会被敬烟。
  “北京一些市区领导,包括卫生部门官员、医科大学校长、医院院长都是中重度烟民。”支修益说。
  去年,北京市爱卫会曾对36家国家级机关、单位和115家市、区县级单位开展了控烟方面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各单位领导班子中,有25.6%无人吸烟;在领导班子吸烟人数中,第一负责人不吸烟的占69.5%。这意味着超过7成的机关、单位领导班子中都有“烟民”存在,超3成“一把手”吸烟。(记者 温薷)
  上一页 1 2
  ( 18:33:23)
    (原标题:外媒评北京"史上最严"禁烟令:除了在家抽或都挨罚)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苏荣说“叫纪委查你!”并不是说说如已,而是谁得罪了他,谁就真的可能被查。苏荣是省委书记,叫纪委查谁,纪委不可能不听,这是因为除了省纪委书记是中央任命,其他的省纪委领导都是省委任命,头顶上的帽子捏在他手上能不听吗?
国家统计局近期发布的《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50岁以上的高龄农民工数量已经逼近4700万,透支身体多年后,这群背井离乡的“爷爷辈”农民工必须要面对更为严重的生存问题——养老
这些口号不但夸张,也扭曲高考,让高考“妖魔化”失去人性,变为冷酷的竞技。每年这个时候,在社会舆论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下,考生和家长都难免有焦虑和紧张情绪,也逐渐有把高考当“妖魔”的心态。
如果日本丈母娘“为了女儿”向女婿要房子车子,不仅会惊呆女婿,也会让女儿觉得母亲脑子出了问题:“我俩觉得没问题就可以了,你有什么发言权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应不应该禁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