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硫通入硝酸钡和二氧化碳 分别通入 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 有什么现象?谢谢

知识点梳理
整理教师:&&
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知识点分析,
试题““十二五”规划中的环保任务是到2015年末,我国的主要污染物...”,相似的试题还有:
下面是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研究浓H2SO4的氧化性的结论并进行了实验验证:①一般认为H2SO4浓度大于60%,就具有一定的强氧化性,越浓氧化性越强,60%以下的H2SO4主要体现的是酸性,基本上不体现强氧化性.②温度也影响氧化性,如铜放于冷的浓H2SO4中反应不明显,如果加热就可以观察到明显现象.③98%的浓H2SO4物质的量浓度为18.4mol/L,密度为1.84gocm-3,根据以上信息回答:?(1)如图装置,同学甲先向带支管的试管中放入铜粉和3mL水,然后从分液漏斗中加98%的浓H2SO4 0.5mL,加热至沸腾,该试管中液体没有明显变化,试用数据解释原因______(2)乙同学利用所示装置直接从分液漏斗中再加浓H2SO4 10mL与铜片反应.观察到右边试管中溶液褪色,这是因为______;若把品红试液换成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产生的现象是______;在左边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除了铜粉变黑色外,还有:①______,原因是______②有白色固体在试管底部析出,原因是______;(3)丙同学等乙同学实验结束后,取左试管(内有没反应完的铜)倾出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来检验剩余的硫酸,他可以选择下列哪些试剂______(填写编号).A.锌粉
C.氯化钡溶液
D.碳酸氢钠溶液.
“十二五”规划中的环保任务是到2015年末,我国的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碳比2010年消减10%.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用铜和浓硫酸制取SO2,并依次进行检验SO2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还原性、漂白性和氧化性的实验,所用仪器如图所示(图中连接胶管、夹持和加热装置均已省略):&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装置的接口连接顺序依次是①→_____(填导管编号).(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3)证明SO2具有氧化性的现象是_____;证明SO2具有还原性的实验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4)C试管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CCl4的作用是_____.(5)某工厂用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来降低含硫燃料燃烧排放的SO2,同时获得熟石膏(2CaSO4oH2O),保护了环境.①该工艺利用了SO2的什么性质?_____.②写出该工艺的化学方程式_____.
铜在浓硫酸中加热能发生如下反应:Cu+2H2SO4\twolinefrac{&&△&&}{&}CuSO4+SO2↑+2H2O.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准备探究铜与浓硫酸反应的情况及生成物的性质.请你也一起进行探究,并完成以下的问题.(1)图中标号的仪器名称分别为:a_____,b_____.(2)对实验开始后各装置出现的现象描述及判断:①当A中观察到铜片溶解、有气泡生成时,还能观察到溶液变_____色的现象;②B中的石蕊试液若变_____色,说明生成物中的SO2是一种酸性的气体;③C中品红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说明生成物中的SO2具有_____性.(3)C中逸出的SO2气体经装置D中盛装的_____溶液干燥后通入装置E,用带火星的木条伸进G中,木条能复燃,说明E中的反应有_____生成;E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4)F装置的作用是:_____.& 探究二氧化硫与水和品红溶液的反应知识点 & “二氧化硫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探究其制备方法...”习题详情
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0%
二氧化硫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探究其制备方法和性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实验室中用图1中装置测定SO2转化为SO3的转化率.(已知SO3熔点为16.8℃,假设气体进入装置时分别被完全吸收,且忽略空气中CO2的影响.)①简述使用分液漏斗向圆底烧瓶中滴加浓硫酸的操作是先打开分液漏斗上端的塞子,再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②当停止通入SO2,熄灭酒精灯后,需要继续通一段时间的氧气,其目的是使残留在装置中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被充分吸收&.③实验结束后,若装置D增加的质量为m&g,装置E中产生白色沉淀的质量为n&g,则此条件下二氧化硫的转化率是m80m80+n233×100%&(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不用化简).(2)某学习小组设计用图2装置验证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①能说明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的实验现象为试管a中出现淡黄色浑浊&.②为验证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充分反应后,取试管b中的溶液分成三份,分别进行如下实验:方案 I: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方案Ⅱ:向第二份溶液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方案Ⅲ:向第三份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上述方案合理的是方案Ⅲ&(填“I”、“Ⅱ”或“Ⅲ”);试管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SO2+Cl2+2H2O=4H++SO42-+2Cl-&.③当通入二氧化硫至试管c中溶液显中性时,溶液中c(Na+)=2c(SO32-)+c(HSO3-)&(用含硫微粒浓度的代数式表示).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网络
分析与解答
习题“二氧化硫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探究其制备方法和性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实验室中用图1中装置测定SO2转化为SO3的转化率.(已知SO3熔点为16.8℃,假设气体进入装置时分别被完全吸收,且忽略空气中CO2的影...”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①根据分液漏斗的使用方法来回答;②为确保实验的准确度,要保证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量的测定准确;③根据质量守恒计算出总的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根据装置D中三氧化硫的质量可以计算出反应消耗的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然后计算出二氧化硫的转化率;(2)①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与硫化氢反应生成硫单质;②氯气具有氧化性,二氧化硫与氯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可以通过检验硫酸根离子判断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需要排除干扰离子;③反应后的溶液为中性,则c(H+)=c(OH-),根据溶液中的电荷守恒进行解答.
解:(1)①分液漏斗的使用方法: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活塞,旋开分液漏斗的旋塞,慢慢滴加,故答案为: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活塞,旋开分液漏斗的旋塞,慢慢滴加;②为确保实验的准确度,要保证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量的测定准确,当停止通入SO2,熄灭酒精灯后,需要继续通一段时间的氧气,可以让装置中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充分被后面的装置吸收,故答案为:使残留在装置中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被充分吸收;③装置D增加的质量为mg,说明生成三氧化硫的质量是mg,则转化成三氧化硫的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为:mg80g/mol=m80mol,装置E中产生白色沉淀为硫酸钡,根据质量守恒,则吸收的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为:ng233g/mol=n233mol,所以二氧化硫的转化率为:m80m80+n233×100%,故答案为:m80m80+n233×100%;(2)①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可以和最低价的硫化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淡黄色的沉淀S,故答案为:试管a中出现淡黄色浑浊;②方案I: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可能是氯水中的氯离子产生的作用,该方法不合理;方案Ⅱ:向第二份溶液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可以是氯水中含有的漂白性物质次氯酸起的作用,该方案不合理;方案Ⅲ:向第三份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溶液汇总出现硫酸根离子,是二氧化硫在酸性环境下和氯水反应生成的,即SO2+Cl2+2H2O=4H++SO42-+2Cl-,该方法合理,故答案为:Ⅲ;SO2+Cl2+2H2O=4H++SO42-+2Cl-;③将二氧化硫通入到盛有氢氧化钠的试管c中,所得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a+)+c(H+)=2c(SO32-)+c(HSO3-)+c(OH-),溶液显示中性,所以c(H+)=c(OH-),则:c(Na+)=2c(SO32-)+c(HSO3-),故答案为:2c(SO32-)+c(HSO3-).
本题考查了二氧化硫性质及检验,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及检验方法,正确分析题干信息为解答本题的关键,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化学实验能力.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二氧化硫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探究其制备方法和性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实验室中用图1中装置测定SO2转化为SO3的转化率.(已知SO3熔点为16.8℃,假设气体进入装置时分别被完全吸收,且忽略空气中...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与“二氧化硫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探究其制备方法和性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实验室中用图1中装置测定SO2转化为SO3的转化率.(已知SO3熔点为16.8℃,假设气体进入装置时分别被完全吸收,且忽略空气中CO2的影...”相似的题目:
已知氯气的漂白作用实际上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的漂白作用.为了探究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到底是二氧化硫本身还是二氧化硫与水作用的产物,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来进行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亚硫酸钠浓硫酸品红的酒精溶液(1)为了探究干燥的SO2能不能使品红褪色,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请指出实验装置图设计中的不合理之处.①&&&&;②&&&&.(2)按照修改后的装置,实验中控制二氧化硫以大约每秒3个气泡的速度通过品红的酒精溶液时,经过一小时后,品红仍不褪色.这说明品红褪色的原因不是二氧化硫直接导致.为此,SO2能使品红的水溶液褪色的可能微粒有&&&&.(3)甲同学实验如下:取等量、相同浓度的品红水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少量亚硫酸钠固体和亚硫酸氢钠固体,两支试管中的品红都褪色,对此,他得出结论:使品红褪色的微粒是HSO3-和SO32-,不是H2SO3.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正确&&&&,其理由是&&&&.(4)为了进一步探究,乙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分别取相同浓度的品红水溶液各20ml于两只小烧杯中,两只烧杯中同时一次性各加入20ml&0.1mol/L的亚硫酸钠,20ml1mol/L的亚硫酸氢钠溶液,发现加入亚硫酸钠溶液的品红褪色较快.①微粒浓度与褪色快慢关系,请用“多”或“少”填写“&&&&”内容.
同浓度溶液&SO32-&HSO3-&H2SO3&褪色速度&Na2SO3溶液&多&少&少&快&NaHSO3溶液&较上面&&&&&较上面&&&&&较上面&&&&&慢&②根据实验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2013o奉贤区二模)为了探究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到底是二氧化硫本身还是二氧化硫与水作用的产物,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来进行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1)为了探究干燥的SO2&能不能使品红褪色,请指出实验装置图设计中的不合理之处.①&&&&;&&&②&&&&(2)按照修改后的装置,实验中控制二氧化硫以大约每秒3个气泡的速度通过品红的酒精溶液时,经过一小时后,品红仍不褪色.这说明品红褪色的原因不是二氧化硫直接导致.为此,SO2&通过品红水溶液后,引起品红褪色的微粒可能是&&&&.(3)甲同学实验如下:取等量、相同浓度的品红水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少量亚硫酸钠固体和亚硫酸氢钠固体,两支试管中的品红都褪色,对此,他得出结论:使品红褪色的微粒是&&&&,不是H2SO3.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正确&&&&,其理由是&&&&.(4)为了进一步探究,乙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分别取相同浓度的品红溶液各20mL于两只小烧杯中,两只烧杯中同时一次性各加入20mL0.1mol/L的亚硫酸钠,20mL0.1mol/L的亚硫酸氢钠溶液,发现加入亚硫酸钠溶液的品红褪色较快.①微粒浓度与褪色快慢关系,请用“大”或“小”填写“________”内容
&c(SO32-)&c(HSO3-)&c(H2SO3)&褪色速度&Na2SO3溶液&大&小&小&快&NaHSO3溶液&较上面&&&&&较上面&&&&&较上面&&&&&慢&②根据实验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理由是&&&&.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SO2的性质,按如图Ⅰ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中盛放亚硫酸钠的仪器名称是&&&&;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实验过程中,装置B、C中发生反应的现象分别是&&&&、&&&&,这些现象分别说明SO2具有的性质是&&&&和&&&&;(3)该实验小组的甲、乙两位同学利用上述图Ⅱ装置继续进行实验:通气一段时间后,甲同学实验过程中品红溶液几乎不褪色,而乙同学的实验现象是品红溶液随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浅.试根据该实验装置和两名同学的实验结果回答问题.①请写出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如何除去所制氯气中混有的氯化氢杂质:&&&&.②试分析甲同学实验过程中,品红溶液不褪色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③你认为乙同学是怎样做到让品红溶液变得越来越浅的?&&&&.
“二氧化硫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探究其制备方法...”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2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SO2的性质,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中盛放亚硫酸钠的仪器名称是&&&&,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实验过程中,装置B、C中发生的现象分别是&&&&、&&&&,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装置D的目的是探究SO2与品红作用的可逆性,请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4)尾气可采用&&&&溶液吸收.
3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以下装置探究SO2的某些化学性质.(1)装置乙的作用是&&&&.(2)若X为品红溶液,观察到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填序号,下同);若X为Na2S溶液,观察到溶液中出现淡黄色浑浊,说明SO2具有&&&&.a.氧化性&&&&&&&&&&&&&b.还原性&&&&&&&&&&&&&c.漂白性(3)若试剂X为Ca(ClO)2溶液,可观察到白色沉淀生成,完成该过程的离子方程式:Ca2++ClO-+SO2+H2O=&&&&↓+Cl-+SO42-+&&&&.
该知识点易错题
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2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SO2的性质,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中盛放亚硫酸钠的仪器名称是&&&&,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实验过程中,装置B、C中发生的现象分别是&&&&、&&&&,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装置D的目的是探究SO2与品红作用的可逆性,请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4)尾气可采用&&&&溶液吸收.
3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以下装置探究SO2的某些化学性质.(1)装置乙的作用是&&&&.(2)若X为品红溶液,观察到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填序号,下同);若X为Na2S溶液,观察到溶液中出现淡黄色浑浊,说明SO2具有&&&&.a.氧化性&&&&&&&&&&&&&b.还原性&&&&&&&&&&&&&c.漂白性(3)若试剂X为Ca(ClO)2溶液,可观察到白色沉淀生成,完成该过程的离子方程式:Ca2++ClO-+SO2+H2O=&&&&↓+Cl-+SO42-+&&&&.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二氧化硫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探究其制备方法和性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实验室中用图1中装置测定SO2转化为SO3的转化率.(已知SO3熔点为16.8℃,假设气体进入装置时分别被完全吸收,且忽略空气中CO2的影响.)①简述使用分液漏斗向圆底烧瓶中滴加浓硫酸的操作是____.②当停止通入SO2,熄灭酒精灯后,需要继续通一段时间的氧气,其目的是____.③实验结束后,若装置D增加的质量为mg,装置E中产生白色沉淀的质量为ng,则此条件下二氧化硫的转化率是____(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不用化简).(2)某学习小组设计用图2装置验证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①能说明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的实验现象为____.②为验证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充分反应后,取试管b中的溶液分成三份,分别进行如下实验:方案 I: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方案Ⅱ:向第二份溶液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方案Ⅲ:向第三份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上述方案合理的是方案____(填“I”、“Ⅱ”或“Ⅲ”);试管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③当通入二氧化硫至试管c中溶液显中性时,溶液中c(Na+)=____(用含硫微粒浓度的代数式表示).”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二氧化硫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探究其制备方法和性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实验室中用图1中装置测定SO2转化为SO3的转化率.(已知SO3熔点为16.8℃,假设气体进入装置时分别被完全吸收,且忽略空气中CO2的影响.)①简述使用分液漏斗向圆底烧瓶中滴加浓硫酸的操作是____.②当停止通入SO2,熄灭酒精灯后,需要继续通一段时间的氧气,其目的是____.③实验结束后,若装置D增加的质量为mg,装置E中产生白色沉淀的质量为ng,则此条件下二氧化硫的转化率是____(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不用化简).(2)某学习小组设计用图2装置验证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①能说明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的实验现象为____.②为验证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充分反应后,取试管b中的溶液分成三份,分别进行如下实验:方案 I: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方案Ⅱ:向第二份溶液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方案Ⅲ:向第三份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上述方案合理的是方案____(填“I”、“Ⅱ”或“Ⅲ”);试管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③当通入二氧化硫至试管c中溶液显中性时,溶液中c(Na+)=____(用含硫微粒浓度的代数式表示).”相似的习题。您现在的位置是: &
关于二氧化硫通入氯化钡溶液有关现象的探究
摘 要:通过对比实验,探究SO2通入BaCl2溶液中反常现象产生的原因。
  摘要:通过对比实验,探究SO2通入BaCl2溶液中反常现象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二氧化硫;氯化钡溶液;沉淀
  文章编号:(07-02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C
  1 问题的产生
  在教学中常遇到将CO2、SO2通入CaCl2或BaCl2溶液中的问题,其结论都为没有白色沉淀生成。如上海市88年、91年、95年和全国2000年等高考题中,都有将CO2通入CaCl2溶液不产生白色沉淀的结论,这是无可争议的。但是,若将CO2迁移为SO2,CaCl2迁移为BaCl2溶液,即将SO2通入BaCl2溶液中,是否会有白色沉淀产生呢?这个问题在上海市92年的高考题中就有了答案。原题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a2SO3溶液与BaCl2溶液作用,有白色沉淀生成,加稀HNO3后,沉淀不消失
  B.将SO2气体通入Ba(OH)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C.将S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D.将SO2气体通入用HNO3酸化的BaCl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E.将HNO3酸化后的BaCl2试液加入某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不能判断该溶液中一定存在SO2-4
  此题的正确选项为C。另外2000年教育部考试中心的《化学试测题》中也有一题如下:
  在盛有BaCl2稀溶液的甲、乙两支试管中分别通入SO2至饱和,没有明显的现象,若向甲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硝酸,乙试管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试管都有白色沉淀生成
  B.甲试管无白色沉淀生成,而乙试管有白色沉淀生成
  C.甲、乙两试管都无白色沉淀生成
  D.甲试管有白色沉淀生成,而乙试管无白色沉淀生成
  在此题中,命题者显然认为“将SO2通入BaCl2溶液中不会产生白色沉淀”。在一些高考化学复习资料中,也出现了“将SO2通入BaCl2溶液中不会产生白色沉淀”的试题。
  对于“将SO2通入BaCl2溶液中不会产生白色沉淀”问题,常见的解释是:因为SO2的水溶液即亚硫酸的酸性较盐酸弱,所以SO2不可能与BaCl2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BaSO3沉淀。
  但当笔者在用实验验证时,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现象:当SO2通入BaCl2溶液中时,溶液中出现了明显的白色浑浊物!笔者先是怀疑BaCl2溶液不够稀,于是将BaCl2溶液稀释,但是再次通入SO2时仍有白色浑浊物生成。笔者又怀疑上述现象可能是因为使用了不纯的BaCl2溶液造成的,于是改用尚未开封的一瓶分析纯BaCl2重新配制溶液,通入SO2气体后,溶液中仍出现相同的实验现象,且通入SO2的时间越长,浑浊现象越明显。
  为了弄清原因,笔者在同行的帮助下对该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究。
  2 实验探究
  2.1初步判断沉淀的成分及产生沉淀的可能原因
  将实验所得的白色沉淀经离心分离后,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溶液,沉淀不溶解,也无气体产生,在将其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溶液中,依然无明显现象。
  根据沉淀的颜色及其既不溶于盐酸也不溶于稀硝酸可以判断,此沉淀不是BaSO3,与BaSO4的性质相同。
......(未完,请点击下方“在线阅读”)
特别说明:本文献摘要信息,由维普资讯网提供,本站只提供索引,不对该文献的全文内容负责,不提供免费的全文下载服务。
金月芽期刊网 201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氧化硫与硝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