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比魔方iwork8刷安卓 iwork8 air能玩gta5吗

手机签到经验翻倍!快来扫一扫!
U盘引导安装 OS X Yosemite 10.10.3【黑苹果-图文教程】
4476浏览 / 1回复
U盘引导安装 OS X Yosemite 10.10.3【黑苹果-图文教程】--> 全新制作 OS X Yosemite 10.10.3 正式版下载更新!&【制作者前言】& & & &本教程为简化黑苹果安装流程所发布,仅在本人电脑上经过物理测试,因能力经验有限,出现疏漏在所难免。& & & &请测试者们及时反馈,只要力所能及,一定尽快完善。&&&&&&&&  镜像的大小是由这种解决方案所决定的,非我图省事,希望大家理解。  潜水远景论坛、威锋论坛多年,受益匪浅,无以为报,仅提供此教程。&&&&&&&希望对需要的测试者有所帮助,无所图,也不希望大家搞到不开心。&&&&&&&因镜像较大,强烈建议测试者先通览一遍教程,首先引起兴趣,再认为可行、不难的,抱着自愿折腾的平和心态,再请下载测试。&【镜像基本介绍】&&&&&&&+&OS X&&Yosemite,均通过官方 AppStore 商店下载封装制作。&&&&&&&+ 安装镜像分别集成制作的引导程序:Chamelon -&变色龙&和&Clover -&四叶草&。&&&&&&&&+ 系统封装制作由 UniBeast 与 Create install Media OS X Yosemite Clover&整合制作引导兼安装U盘。&&&&&&&+ 集成 MultiBeast - Yosemite 后期驱动安装及设置工具。【镜像支持平台】& & & &镜像CPU支持:支持 Intel 平台,不支持AMD平台!&&&&&&&&新款&UEFI + BIOS&主板建议使用四叶草引导进行安装测试,旧款&BIOS&主板建议使用变色龙引导进行安装测试。&&&&&&&Nvidia显卡基本免驱,Intel 以太网卡基本免驱,Realtek 集成网卡、声卡驱动可在后期经由&MultiBeast&安装解决。&--------------------------------------------------------------------------------------------------------------&【镜像下载分享区】&OS X Yosemite 10.10.3 【正式版】&&【镜像一下载】(为保证下载稳定,建议使用百度云管家下载分享文件!)& & 镜像集成安装引导:Chamelon -&变色龙&&&&&镜像文件名:OS X Yosemite 10.10.3 - Chamelon.cdr&与&OS X Yosemite 10.10.3 - Chamelon.dmg,无镜像分包。&&&&MacOS的系统版本为:OS X Yosemite&10.10.3 。做盘教程见相关章节!& &&镜像文件夹:"..Mac OS X Yosemite 10.10.3【变色龙引导】Mac OS X Yosemite 10.10.3【变色龙引导】(cdr)"&& &镜像文件夹:"..Mac OS X Yosemite 10.10.3【变色龙引导】Mac OS X Yosemite 10.10.3【变色龙引导】(dmg)"&& & 镜像下载链接:/s/1c0vpmqW&& &&密码:bsan【镜像二下载】(为保证下载稳定,建议使用百度云管家下载分享文件!)& & 镜像集成安装引导:Clover -&四叶草&&&&镜像文件名:OS X Yosemite 10.10.3 - Clover.cdr&与&OS X Yosemite 10.10.3 -&Clover.dmg,无镜像分包。&&&&MacOS的系统版本为:OS X Yosemite&10.10.3 。做盘教程见相关章节!& &&镜像文件夹:"..Mac OS X Yosemite 10.10.3【四叶草引导】Mac OS X Yosemite 10.10.3【四叶草引导】(cdr)"&& &镜像文件夹:"..Mac OS X Yosemite 10.10.3【四叶草引导】Mac OS X Yosemite 10.10.3【四叶草引导】(dmg)"&& & 镜像下载链接:/s/1c0vpmqW&& &&密码:bsan&--------------------------------------------------------------------------------------------------------------&OS X Yosemite 10.10.2&【正式版】&&&&【镜像三下载】(为保证下载稳定,建议使用百度云管家下载分享文件!)& & 镜像集成安装引导:Chamelon -&变色龙&&&&&镜像文件名:OS X Yosemite 10.10.2 - Chamelon.cdr&与&OS X Yosemite 10.10.2 - Chamelon.dmg,无镜像分包。&&&&MacOS的系统版本为:OS X Yosemite&10.10.2 。做盘教程见相关章节!& &&镜像文件夹:"..Mac OS X Yosemite 10.10.2【变色龙引导】Mac OS X Yosemite 10.10.2【变色龙引导】(cdr)"&& &镜像文件夹:"..Mac OS X Yosemite 10.10.2【变色龙引导】Mac OS X Yosemite 10.10.2【变色龙引导】(dmg)"&& & 镜像下载链接:/s/1c0vpmqW&& &&密码:bsan【镜像四下载】(为保证下载稳定,建议使用百度云管家下载分享文件!)& & 镜像集成安装引导:Clover -&四叶草&&&&镜像文件名:OS X Yosemite 10.10.2 - Clover.cdr&与&OS X Yosemite 10.10.2 -&Clover.dmg,无镜像分包。&&&&MacOS的系统版本为:OS X Yosemite&10.10.2 。做盘教程见相关章节!& &&镜像文件夹:"..Mac OS X Yosemite 10.10.2【四叶草引导】Mac OS X Yosemite 10.10.2【四叶草引导】(cdr)"&& &镜像文件夹:"..Mac OS X Yosemite 10.10.2【四叶草引导】Mac OS X Yosemite 10.10.2【四叶草引导】(dmg)"&& & 镜像下载链接:/s/1c0vpmqW&& &&密码:bsan&--------------------------------------------------------------------------------------------------------------&OS X&Mavericks&10.9.1&【正式版】&&&&【镜像五下载】(为保证下载稳定,建议使用百度云管家下载分享文件!) --【远景论坛镜像】& & 镜像集成安装引导:变色龙&&&&&镜像文件1:OSX1091ULT.cdr,(PC版),无镜像分包;& &&镜像文件2:OSX1091USB.cdr,(台式机PC版),无镜像分包;& & & & & & & & & & & &&MacOS的系统版本为:OS X Mavericks 10.9.1&。做盘教程见相关章节!&& &&镜像下载链接:/s/1c0vpmqW&& &&密码:bsan--------------------------------------------------------------------------------------------------------------&Apple Boot Camp 支持软件&【正式版】&&&&【&Windows Bootcamp&下载】(为保证下载稳定,建议使用百度云管家下载分享文件!)&&&&&支持软件设备(笔记本系列):&&&&MacBook Air、MacBook Pro、MacBook Pro(Retina 显示屏)&&&&支持软件设备(一体机系列):&&&&iMac、iMac(Retina 5K 显示屏)、Mac mini、Mac Pro。&& & 软件版本列表(按正式发布时间排序):&& &&&&&&Boot Camp 支持软件_4.0.4033& & & &&Boot Camp 支持软件_4.0.4131& & & &&Boot Camp 支持软件_4.0.4255& & & &&Boot Camp 支持软件_4.0.4326& & & &&Boot Camp 支持软件_4.1.4586& & & &&Boot Camp 支持软件_5.0.5033& & & &&Boot Camp 支持软件_5.1.5621& & & &&Boot Camp 支持软件_5.1.5640&&&&&&&&& &&镜像下载链接:/s/1c0vpmqW&& &&密码:bsan&&&--------------------------------------------------------------------------------------------------------------&Mac OS 原版系统镜像【正式版】&&&&【原版系统恢复镜像下载】(为保证下载稳定,建议使用百度云管家下载分享文件!)& &&特别感谢&bEnJaMiN&制作的原版系统恢复镜像文件。&&&&&&支持软件设备(笔记本系列):&&&&MacBook Air、MacBook Pro、MacBook Pro(Retina 显示屏)&&&&支持软件设备(一体机系列):&&&&iMac、iMac(Retina 5K 显示屏)、Mac mini、Mac Pro。&& & 镜像版本列表(按正式发布时间排序):&& & & &&OS X Mavericks 10.9.3 (13D65) by bEnJaMiN& & & &&OS X Mavericks 10.9.4 (13E28) by bEnJaMiN& & & &&OS X Mavericks 10.9.5 (13F34) by bEnJaMiN& & & &&OS X Yosemite 10.10 (14A389) by bEnJaMiN& & & &&OS X Yosemite 10.10.1 (14B25) by bEnJaMiN& & & &&OS X Yosemite 10.10.2 (14C109) by bEnJaMiN& & & &&OS X Yosemite 10.10.3 (14D131) by bEnJaMiN&&&& &&镜像下载链接:/s/1c0vpmqW&& &&密码:bsan&&--------------------------------------------------------------------------------------------------------------&【百度云管家 - 软件截图】&&&&&--------------------------------------------------------------------------------------------------------------&&【镜像教程说明区】&&&【 教程一:MacOS.cdr -- cdr 文件制作引导兼安装U盘制作教程 】(适用于8GB及以上U盘 或 SD卡)&<span style="margin: 0 padding: 0 color: rgb(255, 0, 0);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Arial, HELVETICA;&
看一下怎么装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用户名/注册邮箱/注册手机号
其他第三方号登录查看: 9342|回复: 16
Core M处理器+Wacom电磁屏,酷比魔方i7手写版评测(完工)
本帖最后由 wing129983 于
18:08 编辑
i7手写版是6月18开始发售的一款Core M,5y10c处理器和wacom电磁屏的组合,再加上2099这个售价,性价比非常抢眼……嗯,剩下的介绍还是到官网首页去看吧,废话不多说直接开测,看看实际情况如何。
这篇评测的结构如下:
1. 包装、外观、外部硬件
2. 配置、性能测试
3. 游戏测试
4. 散热续航
6. 绘画软件兼容
7. 实际手绘
1.包装、外观、外部硬件
包装设计比较简洁,纯白色加上银色的文字。
1.JPG (625.98 KB, 下载次数: 376)
15:02 上传
内部同样简洁,配件全部放在右边的盒子内部(放平板的地方底下真的没东西,我已经打开来看过了→_→)。
2.JPG (526.82 KB, 下载次数: 362)
15:02 上传
机器的全部配件,说明书,VIP卡、保修卡、大块头充电器、USB3.0 OTG线。
3.JPG (687.27 KB, 下载次数: 348)
15:02 上传
机器本体:正面比较简单,顶上是200W像素摄像头,中间是P 10.6寸的显示屏,同时支持电容触摸和电磁笔手写,底下是虚拟的WIN键(按下会有震动提示)。 另外要注意屏幕左上方的包边位置看上去会有一个缺口,实际上是麦克风,贴吧那边的拆解也证实了这一点。
4.JPG (445.62 KB, 下载次数: 366)
15:02 上传
另外因为不是全贴合屏幕,关屏的时候是明显的一块灰,不过因为屏幕本身亮度可以,开屏之后基本上没什么影响。
11.JPG (402.41 KB, 下载次数: 353)
15:24 上传
背面是蓝青色铝合金一体的后盖,顶上是500W像素摄像头,整块黑色的部分是wifi和蓝牙的天线。
出厂膜正面贴的还马马虎虎,背贴的满满都是气泡,差评(不过考虑到散热倒是肯定要撕的)。
同一体式后盖在屏幕四周有抛光倒角,整体贴合严谨,做工还是不错的。
5.JPG (703.83 KB, 下载次数: 367)
15:02 上传
机身底下是docking 磁吸式键盘的接口。
6.JPG (438.89 KB, 下载次数: 339)
15:02 上传
机身左侧(以正面为准),从左12V DC电源接口(可以一边充电一边接OTG设备)、USB3.0 OTG接口、TF卡卡槽(虽然京东上面写了只支持 32G,有人实测128G都能用)、Mini HDMI(买线时注意不是Micro HDM)、3.5mm标准耳机接口。
7.JPG (493.64 KB, 下载次数: 315)
15:02 上传
机身右边是两个喇叭口,实测音量中规中矩,不会说看视频开到最大音量都听不清,也没有到能动次达次的地步。音质方面毕竟是平板,自然不可能跟大型的木质音箱作比较。
8.JPG (417.19 KB, 下载次数: 381)
15:02 上传
顶上是reset键、电源键、音量键。
9.JPG (478.39 KB, 下载次数: 377)
15:02 上传
屏幕本身有小小的漏光,不过这个算是ips的通病了,在用的dell u2312显示器比这个更严重,10.6寸分辨率,208PPI,细节显示还是比较细腻的(可以点开大图看细节)。
IMG_0366.JPG (152.09 KB, 下载次数: 366)
15:02 上传
IMG_0367.JPG (938.72 KB, 下载次数: 379)
15:03 上传
机身后置镜头的实拍效果:
WIN_759.JPG (865.76 KB, 下载次数: 366)
15:50 上传
不过实话说我也没打算用平板的摄像头,毕竟有手机。前摄像头方面因为不想露脸就不上照片了,反正视频通话肯定是足够的。
2.配置、性能测试
说完了外面能看到的东西,接下来看看机器的内脏。
先上娱乐大师的概览,接下来再来一件件看。
捕获.PNG (1.31 MB, 下载次数: 368)
16:19 上传
处理器用的是Core M 5Y10C,默频0.8GHz,睿频最高可以去到2.0GHz。内存方面是海力士DDR3 1600双通道。核显是HD5300,共享的1G显存。
CPU、内存.jpg (280.69 KB, 下载次数: 315)
23:05 上传
(注:我们平时说的1600实际上是等效频率,CPUZ上面显示的800MHZ是IO频率,有兴趣有耐心的可以看这里:
/content/12/72.shtml)
那么我们来愉快地跑跑分吧~,首先上场的是鲁大师。
捕获5.PNG (332.85 KB, 下载次数: 333)
23:10 上传
会发现整机跑分会达到9W,CPU部分更是高达6W+。不过鲁大师之所以被叫做娱乐大师是有原因的,因为他的分数并不准确,打开他的排行榜,就会发现这个CPU分数已经强于桌面的E3和i7打平了,这肯定是不可能的。实际上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鲁大师的CPU跑分包含异构运算,也就是把核显也抓来跑分,再算到CPU头上,对于E3这种没有核显的处理器,或者装了独显的电脑显然跑不了这个运算。
捕获6.PNG (354.04 KB, 下载次数: 353)
23:10 上传
(可能有朋友会只能跑到8W+,或者有6W的。而要跑满9W的话,首先要保证你的后台没有其他软件占用CPU,然后充满电,同时使用电源供电,先待机一段时间让机身冷下来,再跑就可以了,关于降频的问题会在等下的散热部分说)
要看实际性能还是参考一些传统的项目会比较好。
首先是传统项目fritz国际象棋。
捕获565.png (57.98 KB, 下载次数: 363)
23:26 上传
(作为对比,surface pro 3用的i5-4300U约5200每秒千步,中低端笔记本常用的i3-4005U约为3000千步,1000元以内平板常用的Z左右。)
然后比较新,对新指令集支持较好的Cinebench R15。
捕获10.jpg (428.23 KB, 下载次数: 379)
23:33 上传
从CB15的分数榜来看,基本上和桌面的G2020处理在一个水平上。
28acaba57e6ccadbb4e1e5.jpg.png (29.25 KB, 下载次数: 321)
23:37 上传
之前有看到说法,Core m处理器实际上就是以前Y字结尾处理器改名,从目前的成绩来看这个说法应该是靠谱的,5y10按以前的规则命名的话可能就是i5-5210Y了。
显卡方面跑了新3dmark的几个场景(strike fire反正卡到爆,就只跑了移动设备用的)。
捕获25.png (1.41 MB, 下载次数: 334)
11:13 上传
作为对比的cloud gate分数(第一个)
25.png (36.9 KB, 下载次数: 353)
11:24 上传
ice storm 1.2 unlimited分数(第三个)
20.png (46.14 KB, 下载次数: 312)
11:19 上传
(第二个分数因为我跑的是extreme版,而ice storm版本比较多所以就没去找对比了。同时这里摘的是surface3评测的图片,图里面蓝色的是surface3而不是i7w)。
最后一个要跑的是硬盘的测试,i7手写版用的是江波龙的SSD ngff 2242接口的处理器,江波龙是三星的合作伙伴,从别人的拆机图来看是江波龙自己封装的颗粒。同时可以自行更换SSD,只支持2242规格,有卖的最大256G。不过拆机就没保修,这个要自行考虑了,我个人觉得64G已经够用所以懒得去折腾了。
跑分用的是AS SSD。跑分在电池和满电连接电源下差异还是蛮大的,电池下4K强一点,充电器下4K-64比较强,不知道是不是和电池下限制功耗有关。
捕获5.PNG (206.72 KB, 下载次数: 341)
12:19 上传
从分数来看在64G之中速度还是可以的。同时比atom平板强很多,atom处理器只支持emmc,不能上标准的SSD。作为对比放上surface 3的Crystal disk的成绩(用的是新一代atom中最强的型号,没找到as ssd的,不过也可以作为参考)。硬盘速度反应在使用中就是打开程序、文件、打开设置等速度上,甚至连系统的响应也有一定的影响。用下来对比普通的atom平板体验提升还是很明显的。
Surface3-64GB_575px.png (76.48 KB, 下载次数: 317)
13:27 上传
可用容量方面,全新激活之后剩余空间如下图,之所以硬盘显示只有53G是因为划了一块出来作恢复分区,方便还原系统。
捕获 3.PNG (227.16 KB, 下载次数: 353)
01:07 上传
3. 游戏测试
看完了理论测试,来看看实际的游戏情况吧。
这里因为时间和硬盘容量的关系,测试了鬼泣4(优化比较好的经典老游戏)、古墓丽影9(13年大作)、LOL(算 是国民竞技网游了吧)这三个游戏。GTA5据说也能带起来,不过实在太大,懒得折腾了(不换硬盘可能还装不下)……
首先跑的是鬼泣4,玩的时候也是电池满电、连接电源、高性能模式。设置如下图,720P,画质基本上调为低。
DevilMayCry4_DX9
22-38-39-43.jpg (177.48 KB, 下载次数: 361)
14:54 上传
然后用Fraps记录帧数,下面这张是实际游戏的帧数记录,玩了游戏的完整的第二关,一直到打完BOSS,游戏时基本上都是在60~80的区间,播过场动画的时候反而低一点,只有50左右,其中最高的120FPS的是loading界面。在游戏过程中可以看到,没有发生严重降频掉帧的情况。
实际游戏.PNG (79.54 KB, 下载次数: 321)
14:47 上传
然后这个是游戏的performance test,基本上是在60FPS左右(250FPS的依然是loading界面),最低的也有50FPS
performance test.PNG (54.63 KB, 下载次数: 353)
14:47 上传
实际场景的照片,高的甚至能达到90+
IMG_6196.JPG (1.73 MB, 下载次数: 325)
14:47 上传
IMG_6197.JPG (1.16 MB, 下载次数: 342)
14:47 上传
游戏时的温度和功耗,屏幕最热的地方大43度,功耗长时间稳定在13W。这时电池已经充满,所以充电器的功耗基本上就只有机器本身的。当然这里还要算上充电器的转换率,经过测试,当进行功耗计显示20W的任务时,拔掉电源在aida64里查看放电率是14W左右,所以充电器的转换率约为70%(台式机的大块头电源一般是在80%左右)。所以当运行鬼泣4是实际机器的功耗是9W左右。
IMG_6193.JPG (1.04 MB, 下载次数: 333)
14:47 上传
机器背面温度最高的位置是52度,机身发热主要集中在机器左边(从正面看过去)。从拆解的情况来看这里就是CPU所在的地方,同时内部将处理器和后盖通过硅脂直连帮助散热。满载的情况下确实是比较热的,不过只有在满负的时候会这样,而一般要玩桌面的高性能游戏都会连接鼠标键盘,手不会摸到机器,所以问题不大。详细的温度测试会发在游戏测试后面。
IMG_6194.JPG (1.1 MB, 下载次数: 319)
14:47 上传
然后测试的是LOL人机,设置方面是用的是720P低效,锁80FPS(控制功耗和发热)。
League of Legends
00-41-10-44.jpg (214.42 KB, 下载次数: 331)
16:34 上传
然后是Fraps记录的帧数,这个相对来说神奇一点。仔细看一下曲线,会发现从某一个时间点开始曲线变高了,之前只有三四十,那个时间点之后,基本上都在50~70之间浮动。在那个时间点上,我做的事情就是插拔了一点电源……关于为什么会这样的原因,在后面的散热续航小节里面会有解释。
QQ图片03.png (35.55 KB, 下载次数: 344)
16:43 上传
之后再来一局会发现,和前面的情况基本上一样。其中<font color="#FPS和更低帧数大部分是在回城的时候和刚进入团战的时候。至于最后20FPS的就是推完基地游戏结束的时候了。
QQ截图19.png (49.68 KB, 下载次数: 331)
16:43 上传
功耗方面LOL比鬼泣4要大一些,去到了15W(x.7 = 10.5W),不过温度基本上是一样的,后盖最高位置也是52度这样。
IMG_6200.JPG (1.38 MB, 下载次数: 332)
17:49 上传
IMG_6202.JPG (1.44 MB, 下载次数: 337)
17:49 上传
然后最神奇的是我再拔掉电源,用电池来再跑一局LOL,发现依然没有降频,帧数和前一局基本上差不多。不过这次没有录到帧数曲线,所以上几张截图,可以看到推到基地的时候也依然有50FPS左右。
League of Legends
00-53-06-40.jpg (228.01 KB, 下载次数: 347)
16:43 上传
League of Legends
00-55-52-79.jpg (232.07 KB, 下载次数: 330)
16:43 上传
League of Legends
00-58-46-44.jpg (281.74 KB, 下载次数: 341)
16:43 上传
League of Legends
00-59-47-46.jpg (280.89 KB, 下载次数: 337)
16:43 上传
本帖最后由 wing129983 于
22:54 编辑
然后测试的是古墓丽影9。测试了24x768、800x600这三个分辨率,均为全屏,最低效果。全部都是在过了Core M短睿频的28秒,在性能稳定的时候测的。都是先跑了基准测试,然后从被倒吊开始一直玩到第一次到达营地(开场沉船的地方不管哪个分辩率都卡,感觉可能同时在加载文件,而且这个时候,所以就跳过不录了)。
720P.jpg (121.55 KB, 下载次数: 319)
23:51 上传
捕获TR 720P.PNG (76.72 KB, 下载次数: 319)
23:51 上传
.jpg (121.2 KB, 下载次数: 316)
23:51 上传
TR768.PNG (95.97 KB, 下载次数: 342)
23:51 上传
800X600.jpg (86.43 KB, 下载次数: 326)
23:52 上传
捕获TR600.PNG (93.69 KB, 下载次数: 317)
23:52 上传
从结论来看,玩或者800x600会比较适合这台机器。
从基准测试的图片可以看到,古墓9做的很聪明,他会根据你的屏幕比例来调整显示比例,在4:3的分辨率比例中,图像会窄一些(看劳拉的比例),所以缩放到16:9的屏幕上面的时候,就会变回正常比例,不会像一些老游戏那样人物变胖。
于是实际上看起来清晰度和720p没有太大的区别,而流畅度要高一些(720P大部分时候在20FP)。<font color="#24x768下大部分需要精确操作的场景都在30FPS左右,基本是能玩的。当然卡顿还是有,场景在一些变化大或者是一边移动一边载入的场景,掉帧会比较明显。
对于对流畅度要求高的人可以选800x600,画面当然是变渣了,但还是能玩嘛。普遍帧数是在30+ 40+(看场景),这里就看个人了。
关于游戏设置方面可以参考下图,其实主要就是把品质调成低,同时有一个要注意的就是全荧幕独占的勾一定要去掉,开了这个之设置低于1080P的分辨率会无法全屏。
TR9设置.PNG (54.98 KB, 下载次数: 319)
23:38 上传
TR9设置2.PNG (53.18 KB, 下载次数: 434)
23:38 上传
另外机身温度就不重复发了,和前面两个游戏的情况基本上一致,后盖满载在50出头(实际上是有原因,看下一个章节)。
4. 散热续航
游戏测完,那么平时使用的时情况如何呢?接下来会对待机、播放视频、压力烤机进行测度
测试中 CPU的占用率、频率、温度均由intel官方出的xtu来记录,所以多少比鲁大师还是要准确一些。测试时会保持在这个状态至少十分钟以上,排除掉短时睿频等其他因素,测试的都是机器温度最高的点(就是说整机最烫也就这么烫,不会更烫了)。最后会放出别人用实验热成仪拍的热量分布。另外因为编辑文章顺序和有一些临时想到才增加的测试,所以照片的时间可能会不太一致,不需要太介意,如果觉得我跑测试有作假的话,大可以自己跑一次试试看。
首先作为基准的桌面的温度,基本上可以简单视作室温,和上面一样,都是在空调吹不到的情况下测的。因为电池已满,功率表基本上没有在耗电(这么低耗电的情况下功率表已经不是那么准了)。
待机.JPG (905.06 KB, 下载次数: 327)
23:55 上传
然后是待机温度,嘛,虽然说是待机,但是因为开着XTU,而这货监测温度实际上也是需要占用CPU的,所以大致上和看书的情况差不多吧。
IMG_0373.JPG (998.16 KB, 下载次数: 329)
00:03 上传
从功耗表可以看到待机时为9瓦左右(记得乘上转换率0.7哦),机身背面达到40度左右,对于37度的人体来说,大概是稍温的感觉吧。
IMG_0374.JPG (396.32 KB, 下载次数: 324)
00:09 上传
然后是视频测试,这里用的是bilibili客户端播放720P带弹幕的视频。不使用网页直接播放的原因很简单,因为Flash基本上要靠CPU软解,对于平板来说就是发热和耗电大增,对于任何平板,都不建议在网页上直接看在线视,使用对应的客户会有更好的使用体验。这里我一直是全屏播放的,拍照时才切成双屏并放上XTU。
IMG_0382.JPG (969.73 KB, 下载次数: 315)
00:17 上传
嗯,背板已经达到43度了,已经开始“比较暖”,不过还在手持能接受的范围内。
IMG_0380.JPG (718.84 KB, 下载次数: 329)
00:17 上传
最后就是aida 64 单烤FPU(不知道这是什么等级烤机的朋友可以在自己台式机上做一下这个测试试试~~)。基本上CPU稳定在70来度,CPU固定在1.3~1.4G,后盖52度,达到了平衡状态,既不会继续降频,温度也不会继续升高。
IMG_0375.JPG (788.87 KB, 下载次数: 342)
00:27 上传
IMG_0377.JPG (660.62 KB, 下载次数: 342)
00:28 上传
嗯,没错,又是52度,机器满载的时候不得不说还是比较烫的,不知道什么感觉的可以拿杯热水插上温度计等放到52度的时候来测试一下。不过对于需要机器全力处理的情况,比如玩大型游戏、视频转换等等的时候,一般都不需要用手拿着(玩LOL拿着平板还怎么用鼠标键盘精确操作………),所以倒是问题不大。
附上两张转(shun)来的热成象仪 + aida 64烤机的图片,可以看到热量基本上都集中在CPU所在的位置上,看视频等的发热情况也基本一致。
正面(右边有不同颜色的代表的温度,不要看正面好像比背面还热,实际上是因为颜色指示的温度不一样):
ff9d72a9e5411cdd12a2834359bbb03.jpg (83.99 KB, 下载次数: 328)
00:32 上传
bdd7f4f9d72aca2dbba03.jpg (74.56 KB, 下载次数: 341)
00:32 上传
所以对于拿在手上用的人来说,可以把机器倒是一下,左手持机右手操作时会凉快不少。不过,这里在机器设计上就有个小毛病了,那就是机器的喇叭刚好也在低温的这边,也就是说要拿着看视频的话,手就会挡住喇叭口,导致音量变小,这一点在设计上有点不太人性化。如果能把热源放到机身中间等手摸不到的地方估计会更好。
不过对于不需要高功率处理的场景,可以适当调整机器设置来达到降温的效果。
首先是在机器右下角的电池图片上点击,然后选择节能模式。
IMG_6280.JPG (912.92 KB, 下载次数: 289)
00:49 上传
然后在下方的更多电源选项里面,可以再做更进一步的调整。打开电源选项之后,在想调整的计划的右边点更改计划设置。
电源1.PNG (206.24 KB, 下载次数: 299)
00:50 上传
再选择更改高级电源设置
电源2.PNG (188.57 KB, 下载次数: 327)
00:50 上传
之后在下面找到处理器电源管理,把最大处理器状态调下来就可以实现限制性能减少发热的效果。使用中可以设置一个低性能模式,一个满性能模式,对于看网页、客户端看视频等对CPU需求小的时候,把性能限制下来就可以达到降温的效果。
电源3.PNG (213.45 KB, 下载次数: 339)
00:50 上传
同时还看过不少人买回来之后,连简单开个网页都会非常烫手甚至卡顿。实际上刚开机的时候,默认情况下自动更新和微软的自带杀毒windows defender是打开的,所以当你打开任务管理器,打开详细信息,你可能会看到下图这样的情况:明明没开其他软件,CPU和磁盘占用却非常多,甚至100%都有可能。
捕获 2.PNG (261.54 KB, 下载次数: 324)
00:55 上传
这个真的不是Core M的锅,仔细看一图片里面,就会发现主要是三个进程:windows modules installer worker、windows模块安装程序、antimalware service executable。头两个就是自动更新的进程,而最后一个就是windows defender,自动更新无视你的操作,不断下载和更新文件,然后杀毒不断查,强迫CPU运作在高负荷下。对于平板来说,其实可以的话最好不要使用自动更新,因为微软官方的驱动可能会和厂商定制的不一致,导致出现冲突出问题,使用官方驱动是最安全的(升win10出问题的人不少吧~~)
关闭自动更新的方法:/article/eb7fd90c80f70.html (当然也可以不关闭,等他全部补丁更新完成自然就冷静下来了,不过需要的时间可能会蛮久)
杀毒方面倒是可关可不关,目前来看自带的Windows Defender的性能占用和其他杀毒比还是比较小的,只要下载软件的时候多注意一点并没有那么容易中毒。
然后要说的就是过热降频的问题。
首先必须要说明,只有需要最大性能处理任务时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玩游戏),看书、网页、处理文件、处理图片、客户端看视频是不会达到降频条件的,也无需关心。对于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一般只会造成瞬间的高负载而不会长时间保持,在温度上去之前任务就已经处理完了。但是这并不是说明Core M就和Atom一样了,Core M睿上去的高性能可以将同一个任务(比如PS应用一个滤镜)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体验的提升还是很明显的。
关于降频的原因,首先可以看下图,这是烤机时测出来的温度曲线,实际上刚开始时CPU是可以长时间稳定在80度出头的,CPU稳定在1.7G(FPU高压下CPU不能满睿频)。
CPU 80度.JPG (1.14 MB, 下载次数: 296)
00:19 上传
但是随着烤机的时间增长,到某一个时间点时,会发现CPU频率和温度都开始回落。没错,正是到后盖最高点达到前面测试中的最高温度,50度的时候。
降频.JPG (1.47 MB, 下载次数: 277)
00:19 上传
经过多次不同方法的测试,已经可以确定,官方在机身背后(也可能是内部),设置了温度传达器,到后盖达到50度时,就开始降频(嘛,说来说去也是为了防止铁板烧猪手了→_→)。
如果这个时候再进行一次测试,会发现刚开头能睿频到满90度,但是很快,马上就会下落下来,甚至达不到之前1.7G,只能回到上面的长时间烤机测试的1.4G / 70度。
再次测试.JPG (1.4 MB, 下载次数: 305)
00:20 上传
看到这里也可以明白,要使这台机器不降频的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在机身后面增加一台风扇即可。
风扇.JPG (1.4 MB, 下载次数: 311)
00:21 上传
这个时候机器可以长时间满载在功率计18W的功耗上,通过软件监测可以知道这时CPU才真正稳定在6W上(之前只能在Core-M标称的TDP 4.5W上)。
实际玩LOL的帧数对比上会有明显的提升,同样720P低效设置的情况下,之前的测试只能跑到60FPS左右,而现在已经可以80FPS左右了(记得开高性能模式,同时中间特别低的是回城的时候)。
6b9cc6f81a4c510f252dd52aa523.jpg.png (99.55 KB, 下载次数: 290)
00:21 上传
对于有时想在平板上玩游戏的朋友,配一个散热底座就可以把这台机器的性能发挥到最大了。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觉得电源模式设置成高性能和平衡没有差别,因为处理器满载没跑多久,就已经让后盖达到极限温度开始自动降频了。实际上这两个计划真的是有差别的,电源计划里面的功耗等级不一样。
仔细留意一下平衡模式的高级设置(下图),会发现里面的显卡电源计划是这样的,使用电池的时候是最大性能,而连接电源却是平衡状态。之所以这样设置其实也很容易理解,因为充电器的功率是有上限的,如果充电的时候也将显卡开到最大,那么充电的功率可能就不够了。也能解释为什么前面插拔一下电源就能增加帧数,因为在电池模式下显卡可以发挥最大功耗,然后大概是游戏下显卡驱动将这个功率固定了,再连上电源才会保持高性能。
rtt.PNG (49.38 KB, 下载次数: 309)
00:26 上传
本帖最后由 wing129983 于
04:58 编辑
最后是关于电池和续航的。
通过aida64可以查看到,酷比魔方i7配备的是43000mWh的电池(新电池会比设计容量要多出来一些)。毫瓦时除以电压7.4伏,就可以知道对于i7w来说,这是一块5800毫安时的电池(既不是4500也不是4500X2……)。
45566.PNG (297.71 KB, 下载次数: 410)
01:19 上传
从上面的待机测试可以知道,到电池满电时机器是不会继续给电池充电的(实际边充电边用时功耗表可以去到25W以上),所以可以放心边充边用。还有关于电池的保养,可以参考一下当年苹果官方对锂电池的说明 /read-htm-tid-5454974.html&&,苹果的说明出的比较早,现在设备基本上都是锂电了。
在这几天的实际使用中,玩大型游戏的话,可以坚持三到四个小时,看视频的话能坚持到四五个小时(支持显卡硬解的情况下,用网页Flash看的话就基本上和玩游戏差不多等级的功耗了),看网页和处理文档的话六七个小时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至于待机的话,在睡眠一段时间之后机器会自动进行休眠,耗电情况基本上就等于是关机了(按电源键开机后所有已经打开的软件和操作都会保留,并不是真的关机),也就不存在什么待机时间的问题了。
续航可以说在atom平板和笔记本之间。当然atom平板性能没这么强,玩不了大型游戏,而笔记本又没有这么轻这么便携。
终于要开始评测这台机器的重要卖点了。随机器一起到货的是酷比魔方官方的无源电磁(不需要安装电池,由屏幕电磁感应供电),包装方面比较简单,除了笔以外还附带了一个笔芯更换器和六支替换笔芯。
IMG_6318.JPG (369.83 KB, 下载次数: 307)
18:57 上传
笔身的粗细长度和普通的圆珠笔基本上一致,带有一个侧键,顶上看上去像按钮的东西实际上是橡皮擦,倒过来在屏幕上按下去即可擦除写错的东西。
IMG_6320.JPG (417.79 KB, 下载次数: 277)
19:02 上传
i7手写版使用的是Wacom的技术(众所周知,Wacom的电磁屏技术是全球最强的),支持悬浮感应,当笔接近屏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可以在屏幕上显示出一个点,实现类似鼠标指针的功能。对于某些需要检测鼠标移动的游戏来说是很实用的功能,比如《命运石之门》,光用触屏基本上是没有办法玩的。
IMG_6321.JPG (744.91 KB, 下载次数: 293)
19:31 上传
手写笔支持1024级的压力感应(跟1000软妹币以内的Wacom手绘板一样),就像真实的笔一样,下笔的力度越大线条越粗。
屏幕截图.png (119.22 KB, 下载次数: 289)
19:28 上传
同时屏幕支持防误触的功能,当检测到手写笔的时候,会自动屏蔽掉电容屏的输入,也就是说可以大大放放将手掌压在屏幕上进行书写。当然笔的感应是有距离限制的,所以笔先接触屏幕再放下手掌会比较好。
IMG_6323.JPG (453.8 KB, 下载次数: 292)
19:32 上传
侧键方面默认是右键功能。按住侧键的时候屏幕会显示一个环形(就是笔在屏幕上长按的那个圈圈直接到满的状态),然后点击到屏幕上即可触发。
IMG_6326.JPG (415.41 KB, 下载次数: 277)
19:41 上传
安装Wacom驱动之后(下载地址:/ch/DownShow.asp?ID=361),就可以在控制面板里面找到wacom的设置软件,可以对笔的细节进行调整。
a19d8ba3f8ba71e46cb.jpg (275.83 KB, 下载次数: 281)
19:45 上传
在这里就可以对侧键进行自定义,其中比较方便的就是将侧键设置为径向菜单,这样按一下笔的侧键就可以调出菜单,然后可以点选来实现对应功能。同时每个菜单功能都可以在这里面自行设置。对于像PS这类需要快捷键的软件就可以将常用的功能映射在上面,没有键盘的时候也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捕获.PNG (305.83 KB, 下载次数: 297)
20:02 上传
同时,我这边还准备了其他不同的手写笔进行对比手写的效果。
IMG_6319.JPG (880.25 KB, 下载次数: 296)
20:43 上传
从上往下分别是Wacom Bamboo手绘板的笔、i7手写版的官方手写笔、平板专用的Wacom Bamboo Stylus Feel、三星Spen、以及同时有透明圆盘和普通圆头的电容笔。实际写字效果可以参考这个视频:
(原地址:/v_show/id_XMTI5MzkwOTkzMg==.html)
可以看到Wacom普通手绘板的笔是不能在这里使用的。wacom的手写技术实际上分为三种,中低端手绘板使用的Bamboo技术,平板专用的Feel It技术,以及高端的影拓/新帝所使用的技术,他们之间是互不通用的。而使用同一种技术的笔则可以,所以可以看到,三星Spen的笔也可以使。
至于精确度问题,i7原配笔和Wacom自己出的 Bamboo Stylus Feel差不多。而Spen会偏的比较厉害,可能是因为设定有差别(也有可能是因为我买到山寨货了,毕竟只是附近手机城几十块钱买的便宜货)。
IMG_6329.JPG (409.01 KB, 下载次数: 297)
20:44 上传
还有边缘漂移的问题,这个肯定是有的,可以说是电磁屏的通病了,据说i7手写版和surface pro的1代2代使用的是同样的屏幕,而surface pro屏幕边缘漂移的问题也已经是众所周知了,多少是有的。但是对于想在平板上进行精细的原笔迹书写、绘画来说,当前也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特别是2000这个价位上)。这个可以使用Wcom的管理软件进行校正,另外还有Surface Tweak Tool也可以在这里使用,提供最多308点的校准(下载地址:/surfacetweaktool/Surface_Tweak_Tool.zip )。
IMG_6332.JPG (686.99 KB, 下载次数: 296)
20:45 上传
压力感应方面灵敏度和Bamboo手绘板基本上差不多,书写绘画的手感都不错,能看出来下面两张图片哪张来自手绘板,哪张来自i7手写版么?
1f4eed9df7fe98257e66.jpg (126.2 KB, 下载次数: 295)
20:52 上传
6d1314dbb6fd2dad15.jpg.png (159.59 KB, 下载次数: 242)
20:52 上传
笔芯方面,i7官方的笔和普通的Wacom手写笔是同一种规格,可以直接互换。不过和Bamboo Stylus Feel的不兼容,feel的笔芯要更细更短一点,放进去会卡不住。图里面从上到下的笔芯分别是Bamboo手绘板、i7原装笔、stylus feel。
IMG_6328.JPG (659.48 KB, 下载次数: 294)
20:46 上传
原配的是硬的笔芯,在玻璃屏上有轻微的打滑,可以买软笔芯来更换(淘宝搜毛毡笔芯),这样书写的效果会更象在纸上。可以放心,电磁笔的定位、压感全部都在笔的内部,笔芯真的只是一根塑料棍而已,我已经试过用牙签换上去,可以正常使用,所以不用怕买到的笔芯不兼容。
最后补充两个要点,一个是Wacom驱动和系统校准以及surface tweak tool的校准是有冲突的,安装了Wacom驱动之后,会强制转为Wacom的校准,而Wacom的校准就算是精确模式也只有25度而已,实在是不太够用,对手写笔要求比较高的可以参考一下这个贴子:/p/
另外一点就是要注意电磁屏会受磁铁影响,在磁铁附近手写笔会大幅偏移甚至识别不出来,所以购买保护套的时候要注意,最好不要买带磁铁的(比如我这个……)
IMG_6352.JPG (482.77 KB, 下载次数: 284)
22:47 上传
本帖最后由 wing129983 于
04:06 编辑
6. 绘画软件兼容
首先来看一个貌似和绘画无关的软件,CAD。嘛,要说的话也算是和作图有关嘛,因为手上没有新版本的Auto CAD,所以装了一个国产的中望。0通过wacom的软件可以将侧键设置为鼠标中键(相信大量CADer都很怨念这个键吧)。
捕获cad.PNG (346.87 KB, 下载次数: 290)
23:13 上传
按住手写笔的侧键就可以拖动视图了。
IMG_6353.JPG (329.67 KB, 下载次数: 281)
23:13 上传
同时虽然是国产软件,但是很神奇的也支持触屏双指缩放,不过比较可惜不支持手势拖动和旋转(不知道2015版支不支持)。
IMG_6354.JPG (416.19 KB, 下载次数: 292)
23:13 上传
然后要看的就是图像处理的王者,Photoshop,这个软件从处理照片,到矢量绘图,再到手绘,到现在加入的越来越多的奇怪功能(比如动画、3D),凡是和图像有关的功能基本上无所不包。
现在的最新版本是CC 2015,装好打开之后会发现,已经可以自动适应系统的PPI了,自动会将UI缩放至200%。
捕获ps0副本.jpg (567.42 KB, 下载次数: 274)
23:29 上传
捕获ps1.PNG (228.01 KB, 下载次数: 279)
23:19 上传
对于不喜欢按钮这么大的可以到首选项里面调回正常的大小。
界面调整.png (109.38 KB, 下载次数: 267)
23:30 上传
界面调整2.png (174.9 KB, 下载次数: 279)
23:30 上传
以Core M的性能处理一张6000 x 8000多图层的PSD文件没啥压力的样子。
捕获2.PNG (671.55 KB, 下载次数: 281)
23:34 上传
同时PS CC会自动识别触摸屏和手写笔,用手指只能使用按键和手势,用笔才能绘画。使用触摸屏可以直接双指缩平移,甚至旋转,非常方便。
IMG_6358.JPG (1.15 MB, 下载次数: 282)
23:34 上传
同时配合配合Wacom驱动的径向菜单,将常用的快捷键设置上去就可以在不使用键盘的情况下大幅提高效率(另外打开全屏模式可以防止手误解任务栏的图标~)。
径向菜单.png (761.41 KB, 下载次数: 293)
23:43 上传
然后就是软件体积轻便小巧,操作简单,带防手抖,很多人喜欢使用的SAI。之前没有Wacom驱动的时候,SAI是不支持压感的,这几天官方驱动出来之后终于能使用了。软件方面因为出的比较早,触摸手势之类的是不支持的。
sai.PNG (403.82 KB, 下载次数: 295)
23:45 上传
而SAI的二代则支持了双指缩放手势,压感也是完美使用。
sai2.PNG (341.37 KB, 下载次数: 263)
23:45 上传
不过有一个小问题,那就是还没出来正式版,到现在为止也不支持文件的打开和保存,也就是说还不能使用……
sai22.png (328.56 KB, 下载次数: 292)
23:50 上传
由AutoCad的开发公司AutoDesk出品的SketcBook Pro,在目前用到的软件之中,手势操作的流畅度是最高的,手感几乎和ipad上流畅图片一样顺畅,虽然功能不如PS那么丰富,但是作画需要的图层、选区、画笔等各种功能一应俱全,响应速度非常不错。不过比较可惜的是DPI缩放有点模糊(当然还没到不能用的程度),不然就相当完美了(随手乱涂的草稿不要吐槽……)。
sketchbook pro.PNG (396.26 KB, 下载次数: 263)
23:57 上传
之后是Clip Studio Paint,这个是著名的Comic Studio的后续者,可以说结合了CS、SAI等各种软件的长处,操作流畅度不错,A4尺寸 600DPI的文件编辑起来也毫不费力,自带防手抖,支持高清DPI缩放,跟PS一样可以区分手和笔的输入,画笔有模拟真实笔触的效果。而且按键都比较大,专门对触摸屏进行了优化,方便手指直接点选拖动,对抱着作画的时候可以说非常方便。
csp.PNG (287.44 KB, 下载次数: 285)
00:05 上传
对于最强笔刷仿真软件Painter来说,压感可以正常使用,不过比较可惜的是这个软件没有对触摸屏优化的样子,配上键盘作为桌面软件来使用会比较合适。
painter.PNG (309.11 KB, 下载次数: 258)
00:51 上传
对于非专业的用户,metro那边也有Bamboo page、SketchBook for Tablet、freshPaint等众多软件。其中推荐微软官方出品的FreshPaint,支持仿真画笔,效果还不错。
FreshPaint.png (359.22 KB, 下载次数: 395)
00:23 上传
整体来看现在的绘画软件对平板的支持还是相当不错的,而且有非常多选择。屏幕尺寸方面10.6感觉刚刚好够用,不过如果能大一点,有标准版i7的11.6寸应该会更舒服一点(画板永远不会嫌大的)。
本帖最后由 wing129983 于
05:04 编辑
7.实际手绘
测试完了软件,那么来实际画点什么吧。
我个人习惯是使用PS,对于平板,首先是按F键打开全屏模式,这样可以减少误解的机率,不会碰到任务栏上的东西。然后将工具栏拖到右边,方便手写笔点选。
1.png (66.82 KB, 下载次数: 275)
04:05 上传
然后开始打草稿,这段时间妹子画的太多了,所以打算画个小伙子,想了半天,还是决定摆出这个经典的POSE。
3.png (357.88 KB, 下载次数: 236)
04:05 上传
因为动作完成之后手会档着脸,所以脸部也可以偷懒了。
4.png (591.72 KB, 下载次数: 289)
04:05 上传
全身草稿打完,现在看着很丑?不要紧。
5.png (556.91 KB, 下载次数: 273)
04:05 上传
正式描线稿,看着是不是好多了?
6.png (289.67 KB, 下载次数: 244)
04:05 上传
全身完成。
7.png (242.52 KB, 下载次数: 286)
04:05 上传
不过因为时间的关系,暂时还是不打算上色和精修了(话说衣服的配色一直想不到合适的,有谁能给点建议吗……)
8.png (285.3 KB, 下载次数: 257)
04:05 上传
目前的效果。
portrait.png (414.01 KB, 下载次数: 259)
04:05 上传
经过实际测试,i7手写版的电磁屏基本上可以满足我的手绘需要,所见即所得的绘画方式和手势辅助都蛮方便的,电磁笔还是有一点点小偏移(经校准可以在1mm以内),不如纸笔那么精确,但是数位板到显示屏几十厘米都习惯下来了,这一点点可以说完全不在话下了。以及使用PS这种需要大量快捷键的软件,虽然Wacom的径向菜单能带来不少帮助,但是还是加上键盘比较方便。
最后,画下来感觉最大的问题,果然还是我的手绘技术渣,想信在专业的人手里面这台设备能发挥出更好的效果……
1. 做工不错,一体式后盖、连接紧密的部件等都对得起这个价钱。
2. Core-M处理器性能强大,配合标准SSD,对比Atom处理器的平板体验有质的提升。
3. 配备Wacom电磁屏,手写、笔记、绘画都完全没问题。即使不做这些,它也可以帮助你点到windows桌面环境上那些该死的小按钮。
4. 绘画软件兼容良好,即使是专业需求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
4. 才卖2000块,还要什么自行车?
1. Core M处理器发热明显,需要花点功夫去打理。
2. 屏幕不是全贴合,关闭显示器的时候灰屏有点丑。以及有部分人遇到过内外屏粘合出“水印”的问题,大部分可以通过吸盘解决。
Wacom差评,驱动装不上,坑爹的
Wacom差评,驱动装不上,坑爹的
实际上今天刚刚出了驱动,官网的下载连接里面就有。装完之后在控制面板的驱动和声音里面就可以找到,或者直接控制面板搜wacom。
也是因为这个我关于电磁笔的评测有部分要改了……
支持下,看图貌似就是贴吧里的翼王?
Wacom差评,驱动装不上,坑爹的
WACOM驱动已经有了
支持下,看图貌似就是贴吧里的翼王?
被你发现了。不过某些“超常规”测试就不发这边了。
被你发现了。不过某些“超常规”测试就不发这边了。
那些部分确实不太适合在正文里发~
那些部分确实不太适合在正文里发~
话说你是?
话说你是?
就是在win8平板吧里面发评测贴的那个,哈哈
顶起来~~~~~~
支持翼王,这个帖子要花一番功夫的,谢谢!
酷比魔方品牌社区热点推荐 /1
酷比魔方iWork1X(i30)安卓系统ROOT教程以及双系统刷机教程,有ROOT需求的用户敬请按照教程自行ROOT操作!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酷比魔方iwork8刷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