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维388d-1网球反手削球视频稳削的话用多少度的合适

请教高手,讲解一下长胶削不转跟削下旋的动作要领
来源网站: &
发表时间: 22:50
【您可能关心这些器材】
以下是引用sams在 13:29:00的发言:
倒影有没有试过鬼斧837,我个人感觉耐用度大大提高,去年十一买了三块备用,结果到现在
第一块还没有掉粒.
长胶东认为是因为我是横拍攻削打法导致用的比例小所致,可是我以前用老837基本两个星期就开始掉粒了...
鬼斧837的耐用度的确不错,而且其它各方面的性能我觉得和普及型的837都差不多.我也认为普及型的837太容易掉粒了,特别是红色的,黑色的还好一些.我以前用的红色837,最快的一次是一周就出现掉粒现象了.
从打法角度来说,我觉得削球手用长胶的确比攻球手会省一些.一方面是因为攻球手的主动发力比削球手要多的多,另一方面,攻球手一般都在旋转冲力最强的上升期击球,这样的话对胶粒的耗损要大一些,而削球手多在来球旋转冲力减弱的下降期击球,这时来球对胶粒的耗损会小一些.
说的太好了,我打了5.6年了,水平还是初学者,
怎么样才能提高啊?
谢谢倒影斑竹。以前听说是环球的979防守更好一点,进攻是三九好,斑竹的说法又不一样,有空时我会去试试。
倒影有没有试过鬼斧837,我个人感觉耐用度大大提高,去年十一买了三块备用,结果到现在
第一块还没有掉粒.
长胶东认为是因为我是横拍攻削打法导致用的比例小所致,可是我以前用老837基本两个星期就开始掉粒了...
我用的是黄金路的1MM海绵
关于长胶削球要不要加海绵,加多厚,我觉得要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
绝大多数削球手使用的是削球板,为的是容易控制.但削球板太软,弹性太小,如果只是贴单胶的话,我觉得是很不好控制的.因为不帖海绵时击球会透板,所以底板的性能对回球影响很大.我起初以为长胶和削球板都是柔软卸力的,两者相加一定威力更大,但是试了以后才明白并不是这样,这种配置对我来说太过"柔"了,缺乏刚劲.
这点上我有很深的体会.因为削球板不太容易买到,所以以前我是用一块较软弧圈板打削球,那时我用的就是一张单胶,觉得各项技术运用起来都还不错,只是在顶重板的稳定性上有所欠缺,后来我就换了削球板.但是我马上就发现在削球板上贴单胶削球是多难受.一是回球转度下降,二是控制上成问题,三是攻球绵软而且失误率高.所以我就试着贴上了1MM的海绵,结果以前的感觉又回来了,就是那种对自己的每一板回球手上都很有数的感觉.
还有一些攻削结合型的人,削球不是很多,但攻球的比例很大,这样的话他们可能会选择攻球板,比如偏软的弧圈板,如果是这种情况,我觉得长胶那一面可以不帖海绵,我前面已经说了,我曾经用这种配置打过一段时间,感觉控制起来还算不错,只是顶重板会差一些.
如果你要问这两种配置的区别,我觉得削球板加薄海绵会非常好控制,但是怪异性会下降很多;弧圈板贴单胶,从控制上来说肯定比前者要差,但是怪异性是比较强的.
因为我本身是属于那种守强于攻,死磨型的削球,所以最终还是选择了前一种配置,我觉得它更适合我的特点.
从削球的角度来说,我觉得控制和稳定性永远是第一位的,怪异性只是次要的.因为面对高手,特别是那种长胶杀手时,那点怪异性是起不了太大的作用的,最后拼的还是实力.如果你觉得不加海绵很好控制,回球也很怪,那你完全可以不加,可如果你觉得不加海绵怪虽然怪了,但是无法控制,那最好还是加上海绵吧
我在打球时有一个信念就是,不管我削球还是反攻,我一定会尽力把每个球都回过去,只要我的失误比对手少两个,那我就能赢得胜利.至于怎样才能逼对手在自己之前失误或回出机会球,我想最重要的就是控制和稳定
关于两款979的区别,我以前在一篇回帖中提起过,现在复制如下,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我目前用的是三九的979加1MM海绵
以前用过一些长胶,觉得友谊837比较适合我,但因为837太爱断粒,后来改用979,感觉也不错.
837和979的共同点是颗粒比较细长,较硬,表面有花纹,底皮较薄.两者我觉得都很好控制,攻守都比较均衡,攻球时好发力而且命中率不错,可以连续弹打,有时球速会和生胶差不多
顺便说一下,这两款长胶让我最满意的地方是搓球和削球时我都可以控制出加转与不转球,搓球时很稳,如果对手来球下旋很强,我加力搓可以搓出很转的下旋球.如果来球不太转,我轻搓,回球也不转,加力回搓时可以主动加上一些旋转,对手轻撩或直接推,打十有八九会下网.在削球时我也可以主动控制转不转,特别是在顶前冲弧圈时,如果我加转削的话,回球死转.记得有一次我和一个直板长胶反胶倒板打法的打球,他用反胶冲我,我用长胶加转顶回去,他倒板用长胶搓,结果还是下网了.
环球的979颗粒粗长,较软,表面也有花纹,底皮较厚,我觉得可能更适合进攻型的打法,因为它的弹性太大了,我控制不住.
如题:我看了朱世赫的录像,削的太神奇了,现在我们国家对中打削球的太少了,水平也太次了^_^,就候英超那削,反手位似乎还可以,正手位几乎不会。这里长胶高手多,我想请教一下,长胶如何才能削出转跟不转的球,而且能把动作做的很隐蔽,能起到很好的迷惑作用,先谢了^_^
我对削球的认识不如倒影斑竹深,希望他能解答一下。我的看法是:球吃得深则转,反之则不太转(不可能一点都不转)。
期待倒影斑竹帖子。
我是打长胶削球的,对方只要拉过来的球,我方怎么削都或挡过去都会呈下旋球,长胶是借对方的力和旋转,如对方是撞过来的大板,我削过就不算下旋,对方如拉球易岀界。看陈卫星、朱世赫视频,都是下旋,我用的是单长胶。不转是相对的,可参考陈新华的教学,下削的力量大,越下旋,越小的力量越不下旋,但还要做下削的动作迷惑对方。我听杨影解说,正胶可削转与不转球,她评丁松比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 10:57:00编辑过]
我个人感觉,反胶在控制削球的旋转时,主要是靠调节板型和击球位置,而长胶削球时,除了板型以外,长胶的软硬度对削球旋转的控制也有比较大的影响
软长胶,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防守型长胶,比如388D,在削球时以借转借力为主,来球转则回球转,来球不转则回球也不转,如果想主动去控制转不转是比较难的,即使在板型上有所调整,但回球的旋转差别并没有想向的那么大,主要还是受对手来球的旋转影响比较多
硬长胶,也就是进攻型长胶或是攻守均衡型长胶,如755,837,在削球时除了可以借转借力,也可以通过自己手上的控制来调整回球的旋转.
如果来球上旋不太强,速度较慢时,用软长胶是很难削转的,不过用硬长胶的话,如果在下降中后期半磕半送地削回,回球是不太转的,如果在下降前期或高点期加速挥拍,向前发力,用劈砍的动作削出,这样回球会很转,而且弧线很低.
如果来球上旋很强烈,冲力很强时,用软长胶削一般是很转的,不太容易削出不转球.但是用硬长胶的话,在下降后期用磕送为主的手法回接,回球有一定的下旋,但不是很强,如果以削送为主的手法回接的话,由于合上了来球的旋转和冲力,回球会死转.这两种手法的区别在于,磕送时拍型较竖直,以向下发力为主,借来球的上旋和冲力将球送回,球在球拍上停留的时间较短,吃球浅.削送时拍型较平,以向前发力为主,瞬间加速挥拍,以抵消来球的强烈上旋,同时借来球的冲力将球削回,球在球拍上停留的时间略长,吃球深.
关于击球部位,如果用球拍中下部削接,回球会较转一些,如果用中上部削接,回球下旋会弱一些,长胶在这一点上和反胶是一样的
受益匪浅,多谢了。我是这论坛的新手,第一次发贴,版主能耐心回应讲解,真是万分感激,真是找到了家的感觉
三九979长胶,听说是进攻比较好,我有一块,还没用过,倒影斑竹用它来削球,一定是觉得它削球不错吧,不知道斑竹有没有用过环球979,感觉如何。
倒影斑竹用了1.0的海绵,是什么型号的啊?斑竹觉得加海绵好削呢还是不加海绵好削啊。我打削球,跟我打球的人觉得我还是用海绵时削出的球威力大。
【您可能还喜欢这些帖子】
声明:此文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网站,爱乒乓网作为搜索引擎仅展示其快照,并非原始内容。若发现内容有所不妥,请尽快联系爱乒乓网撤掉本文。大维388D-1长胶蓝包性能及参数
作者: 文章来源:网络转引 点击数: 更新时间: 16:21:52
海绵厚度:0.5-1.0mm
攻守兼备运动员使用 用于进攻,易于掌握 长胶套胶 该产品物理结构特殊 除具备长胶的特点外 还可以产生旋转,也用于进攻 易于掌握 适于攻守兼备运动员使用
在家就把胶皮换了。 我是直板正长反反配置。正手大维388d-1单胶皮,反手德国鱼雷。一,胶皮印象:我得到的是黑色的。胶皮比较薄,颗粒很小,颗粒比普通的388d-1要高,很软。二,试打:昨天下午,我带着粘好的拍到新世纪健身俱乐部打球。首先,同伊水清清练球。感觉胶皮同我用的单胶长胶王388d-1没有什么区别。主要是正手进攻。比赛:感觉接发球还可以没有什么变化。顶重板很好,回球也低不往前走。其他,没有感觉什么变化。同我过去用的388d-1长胶王相同。
(完)~希望本文对您有帮助!祝您球技进步! &
本文分享到:
上一个器材评测:
下一个器材评测:
[更多乒乓文章推荐]
&基本规格速度:11旋转:12控制:11.5 详细介绍锐科特-卡博尔(普及型) 反胶套胶表面粘性出众.持久,弹性大,控制佳,容易制造弧线,和获得敏锐的手感,旋转与速度的奇妙变化让你尽情享受乒乓带来的快乐……&基本规格海绵厚度:0.5-1.0mm 详细介绍攻守兼备运动员使用 用于进攻,易于掌握 长胶套胶 该产品物理结构特殊 除具备长胶的特点外 还可以产生旋转,也用于进攻 易于掌握 适于攻守兼备运动员使用 相……&相关评测&&& 拿到套胶的,胶皮型号:瑞科特火麒麟----又名小蓝火!中软。先说一下我原来的底板和套胶,我试打用的是纯木w7。现通过外观、撕裂性、试打感受、性价比四方面对……&中国队“秘密武器” 基本规格胶皮颜色:红/黑胶面特性:长胶技术参数:旋转:9 速度:11 控制:9厚 度:1.0/1.2硬 度:硬、中胶皮特点:旋转+变化适合打法:防守/弧圈 详细介绍C7为半长胶粒,……&新一代高粘性速度型套胶,专为40+大球设计 品牌:红双喜型号:狂飚8适合打法:控制/弧圈厚度:2.15mm&& /&& 2.2mm硬度:39/40/41特点:新……
[乒乓热门入口指导]
?&&&?&&&?&&&?&?&&&?&&&?&&&?&?&&&?&&&?&&&?&?&&&?&&&?&&&?&?&&&?&&&?&&&?&
站&内&搜 索
最 新&文 章
&&&&&&&&&&
乒 乓&链 接
热 门 图 文
没有任何图片器材评测
扫一扫加微信与教练交流送高清教程
淘宝官方合作店(高信誉业界知名店)您还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当前位置:&>&&>& > 如何选择乒乓球胶皮?
如何选择乒乓球胶皮?
相关解答一:如何选择乒乓球胶皮 接发球较弱,尤其是短球和反手位的强旋转球,接起来比较吃力。这说明你存在明显技术缺陷,跟用什么球拍关系不大,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来进行弥补。直拍正浮好步法快是必需发挥的技术特长,马琳就是这样的,你可以参考马琳用过的一套经典配置:底板:YASAKA YEO正手套胶:红双喜 天极2 42度反手套胶:YASAKA MARK V 或 蝴蝶大巴相关解答二:乒乓球 削球胶皮的选择 削球首先要削的住球,所以不能用弹性大的胶皮(如外套),如果你是削中反攻的话,用狂飙吧(39度),如果纯削球,就用焦点3(中软不要,用中硬的,中硬的也很软了,中软太透板了,也不好),这个稳定性相当好,反手的长胶我建议用大维的388D-1,也属于超稳的,反正反手用了长胶了,能削多稳就削多稳吧。建议你练削中反攻,现在纯削球是行不通了,有这一板攻,比赛是很有用的相关解答三:怎么选择购买乒乓球拍和胶皮 鉴于你是削球手出道,那一定控制球的能力非常出色,能够稳定的搓摆控制,个人推荐你用手感软的底板,正手39度狂飙三足矣,月球在国产胶皮性价比还行,不过性能不算太好,而且偏重,你可以考虑拍里奥的胶皮打反手,如果要便宜的可以考虑银河的水星2,用38度就可以。银河n系列的纯木板控制都不错可以考虑,具体型号实体店有银河书的参数介绍或者网上也有介绍参数,5层纯木适合你。请采纳答案,支持我一下。相关解答四:乒乓球拍的胶皮怎样选择? 乒乓球拍、胶皮、海绵的选择现代乒乓球运动,讲求快速、准确、凶狠、变化和旋转等。这些因素的大小或强弱,虽然主要取决于技术水平的高低,但与工具也有密切关系。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历史证明,球拍的改进直接促进了技术的变化和发展。简单来说,球拍是由以下三个部份组成:1.木拍:会因木质的不同而产生软硬度不一的质量。木质稍硬的适合快攻型球手使用,稍软的适合弧圈球及削球手使用。2.胶皮:分正贴及反贴两种(长胶属正贴的一种)。3.海绵:有厚薄及软硬之分。厚海棉的速度会较薄海棉快。由于各人的手感不同,在选择海棉的软硬度时,得视乎个人的感觉而定。一般来说,太硬的海棉使用者较少,而青少年球手则较适合使用稍软的海棉,因这样可以提高击球时手上的感觉。在选择乒乓球拍的时候,各人需根据自己的打法特点来决定哪一种球拍适合自己,尤其重要的是胶皮的选择,以下为大家简略介绍三种不同性能胶皮的特点:1. 正贴海绵胶:以速度为主的球手会较多使用此类球拍,尤其是以中国式直板抉攻最有代表性。此类球拍发力打出的球会略带下旋,但在拉球及制造旋转方面不及反贴胶皮强。2. 反贴海绵胶:由于反贴胶皮本身带有较大的粘性,兼摩擦力强,容易制造旋转,故以弧圈型选手使用者较多;但也有部份使用反贴打快攻,主要是加强在发球、搓球方面的旋转质量。3. 长胶:在一般情况下,这种胶皮不易主动制造旋转,主要是依靠来球的不同旋转而产生相反旋转,使用者以打法多变的球手为主。他们通常会转换不同性能的胶皮来击球,以增加在旋转、速度方面的变化。相关解答五:乒乓球拍底板 胶皮 的选择 乒乓球拍、胶皮、海绵的选择现代乒乓球运动,讲求快速、准确、凶狠、变化和旋转等。这些因素的大小或强弱,虽然主要取决于技术水平的高低,但与工具也有密切关系。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历史证明,球拍的改进直接促进了技术的变化和发展。简单来说,球拍是由以下三个部份组成:1.木拍:会因木质的不同而产生软硬度不一的质量。木质稍硬的适合快攻型球手使用,稍软的适合弧圈球及削球手使用。2.胶皮:分正贴及反贴两种(长胶属正贴的一种)。3.海绵:有厚薄及软硬之分。厚海棉的速度会较薄海棉快。由于各人的手感不同,在选择海棉的软硬度时,得视乎个人的感觉而定。一般来说,太硬的海棉使用者较少,而青少年球手则较适合使用稍软的海棉,因这样可以提高击球时手上的感觉。在选择乒乓球拍的时候,各人需根据自己的打法特点来决定哪一种球拍适合自己,尤其重要的是胶皮的选择,以下为大家简略介绍三种不同性能胶皮的特点:1. 正贴海绵胶:以速度为主的球手会较多使用此类球拍,尤其是以中国式直板抉攻最有代表性。此类球拍发力打出的球会略带下旋,但在拉球及制造旋转方面不及反贴胶皮强。2. 反贴海绵胶:由于反贴胶皮本身带有较大的粘性,兼摩擦力强,容易制造旋转,故以弧圈型选手使用者较多;但也有部份使用反贴打快攻,主要是加强在发球、搓球方面的旋转质量。3. 长胶:在一般情况下,这种胶皮不易主动制造旋转,主要是依靠来球的不同旋转而产生相反旋转,使用者以打法多变的球手为主。他们通常会转换不同性能的胶皮来击球,以增加在旋转、速度方面的变化。相关解答六:如何选择乒乓球正胶胶皮 正胶的选择一般首先注重的是弹性,其次是摩擦。球友中玩外套的不少,你可以到器材店看一下,比较比较参数,看哪一款最适合自己。相关解答七:乒乓球横拍胶皮选择方法 如果经济点的话,就买CJ8000拍里奥的 便宜,反正你反手处于练习中。 这个胶皮容易上手!等反手手感好了可畅买 焦点3
蝴蝶的servil相关解答八:关于选择乒乓球拍及胶皮的几点问题! 柳承敏用的是蝴蝶老金 纯木底版 不论是手感还是力量都是绝佳的 只是价格比较高 在3500以上
正手胶皮是蝴蝶的 价格也在500左右首先灌胶是增加球拍的力量和手感 给球拍表面没有太大关系那种涂抹在表面的东西是专门用于保护胶皮 防止胶皮氧化 延长胶皮的使用寿命的一种保护剂 一般买乒乓球用品的地方都有如果你不想花钱的话 在每次打完球后 用少量的水擦拭胶皮表面 在没干之前 用胶皮的那层保护膜贴好 就可以了相关解答九:乒乓球底板和胶皮的选择哪些顺手点,直拍短板的 成品拍性价比肯定没有自己配的好,就象电脑一样,品牌机没有兼容机性价比高一样正手选正胶或者生胶,适合快攻,但是没有旋转,如果力量大的选正胶比较好,要是控制型选手还是选择反胶拉弧圈球比较合适反手肯定选反胶,无论是直拍反打或者是反拉都选反胶,反手一般是过渡,除非你是两面进攻选手,那反面可以选正胶或者生胶和长胶。底板可以选斯地卡OC-CR,一般300-500元下来了正手套胶可以选狂飙三(省狂就可以了),一般价格在100-150元左右反手套胶就随意了,选个50-80元的就行这么下来700元够用了横拍也一样,道理相同,价格比直拍高也高不出100元,800元怎么都够了相关解答十:怎样选择乒乓球拍的底板和胶皮? 底板银河MC-2这个拍子相当好 底板大小和oc差不多,83克重,5层经典构造,面材是koto层加水晶涂层,力材是云杉,大心是阿尤斯无拼接,经典的老oc构造,正反都是cj8000,正面是b型45度,背面c型,推挡有点震手但是速度明显比oc好没有肉的感觉,拉球高调持球非常好,前冲速度很快是oc差不多而且甚至速度更快些,底劲够用就是了,击打比oc好胶配天津友谊纵横729-2
天津友谊纵横729-2 是在原“729”反胶的基础上发展的一款新型反胶。高弹性、速度快,前冲性快攻反胶,既有速度,又有旋转。配以蓝、橙纵横海绵更能发挥其威力。同时新型储能贴合技术的应用更能体现其中远台的出球威力,适合快攻弧圈乒乓选手使用。市场价: 拍子120+胶40元这么配足够你用了 用习惯了或者技术再提高了或者MONEY多多了的时候 再换个狂3之类的吧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您的在线图书馆
欢迎转载:
推荐:    对于反手长胶削球的一点思考
14:27长胶中远台大力削是我的拿手戏,由于刚开始训练时就是本着这一想法,当时特幼稚,就认为使用长胶就一定要削,一定是削球打法,一定削才厉害,后来才知道这是不一定的,即便是长胶削球打法的人也不见得只削,只会削的削球手不会是好的削球手,也不会是削球高手....而现在就因为独吃这一招,令我发现了自己横拍反面长胶打球中的好些弱点和不足.由此也引发了我的一点不成熟的见解和思考,不妨和大家一同来探讨,也希望有此类问题的朋友引以为戒: 首先,为了使削过去的球更具威力,下旋更加强烈,就选择了退台,这是最致命的!因为不是任何球都是可以中远台接的.打习惯了中远台,近台的处理也必然慌张...所以我近段时间加强了长胶近台的控制虽然苦了点,但还是见到了成效,由于长胶快速回弹球比较怪异,怪就怪在了旋转和方向的变化上,我“倒板”到正手使用长胶发右侧旋球到对方反手,常常发出超级擦边短球,即使对方狼狈回过来也十有八九都是我反手位的半高或吊球,一般此时我会用反手反胶扣或推到正手直线,也可倒板用反手长胶侧切一板正手大角,如果能撇出正手位左侧旋,对方基本就只有叹气的余地了。不过,这只是投机的战术,一但对方适应了,也是很难以此得分的。。。对于中远台的大力削球,一方面姿势要做到位,而且不能只是用削球的稳定性取胜,如果遇到有耐心又技术过硬的对手,恐怕失分是在所难免的;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什么样的球可以这样削适合这样削,对于对方的高吊弧圈球,削起来比较适合,因球速不是很快,只需耐心等待找好削球点,控制好落点,只要削过去,这种强烈的下旋,对方都是很难受的,像前冲弧圈来说,往往来不及准备,我个人认为档一板或是弹一板是比较合适的,但难度也是很大的,也可采用远台削,不过对方一但放出短球或找到机会,就没办法从远台冲回近台,即使接到了,也都没有准确性可言了。不过,如果此时倒板用反胶回弹,或是正手反胶回攻一搏,还是会令对方无奈的… 其次,对于对方搓过来的下旋,我想很多打长胶的朋友都会头痛,削搓都不好,一来力度不够容易下网,力度太大容易出台;二来即便力度适中,回过去的球也无威胁,由于长胶的特性,此时的回球多为不转甚至上旋球,对方如果会打的话,一板就解决了问题。如果弹击球控制得好,也是可以的,不过用“拱”这一招高级技术才是比较强的(感谢最初追球的启发帮助),不过也很难,因为力度角度和动作都很难控制,目前我正在苦练中。。。 再次,我发觉使用长胶的上抬球对于对方的不转长球时常会有特殊的效果,常会因击球时一点小差别,而使回去的球成为半高的微下旋或是很“顶”的无力球,对方不太好攻,也不太好防。当然,这也是打球中的一点小变化,不能经常用,容易陷于被动,因为这种非正规打法的怪球,完全是靠打对方一个不适应。。。 此外,长胶有致命的弱点,就是产生反转。如果对方了解这一特性,只需要一搓一推就使长胶疲于奔命,如果战术合理,完全可以靠自己的发球及回球而去控制对方的回球,此时旋转是上是下还是不转都在对方掌握之中。。。由此,长胶频繁的“倒板”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手段,反胶和长胶的结合常使对方无从判断。不过这一技术的掌握也是有难度的。。。 而对于削中反攻,守中反攻,我觉得机会还是很多的,只要增加防守的稳定性,削球的低弧线,落点及转与不转球的把握,近台回短相持----总之要练好基本功,保持一个稳定的状态,相持中对方回你的长胶击球时总会有疏漏,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讲"防得好,必然对方要出高球".而每到这时,面对机会的把握就显得尤为重要,反攻体现的是一种积极进取的意识,但对于这样的机会----削球手如何在这一刻体现出进攻型球手的素质?实际上很难,这是不可抗的矛盾,毕竟各有所长,你让攻球手打削球防守,这近乎是摧残,而让削球手打攻球,也不会总是一招致胜...坦然地讲,我的输球60%都是在机会球的把握上.防好了,对方一但放给你高球,你攻不攻?不攻就又一次被动,攻?心理就有了变化,对于自己进攻信心不足,一板过去,对方总不会就放弃吧?如果球回来,还是否再攻?当然这是要看情况而定的,我要讲的是----在这一时刻,如果你觉得进攻得分把握不大,倒不如选取自己的强项----再次转入防守,用自己的顽强意志拖垮对手,因为这时再用自己的不够强硬的进攻和对手硬碰硬的话,这是赌博式打法...不过最后还是要强调,不会攻,削球手就没有出路,这对于长胶削球手的综合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是为什么十个削球手也打不出一个高手的道理... 我现在使用的长胶胶皮是837,可现在的这张套胶用起来明显不如原C7长胶,有可能是换了底板增加了弹性的原故,也有可能是这两种长胶的性能不太一样吧,总是无法中远台削出低弧线下旋球,经常削出界。也许是每个人打法不同,胶皮的性能不同,所以挑选长胶及加或不加海棉,有很大差异。。。我个人的感觉,用C7的长胶打出像韩国选手金景娥或朱世赫的削球是没问题的,但837我就不能保证了,也许才换了不久还要适应一段吧。 长胶的使用和磨合至少要几年时间,而其基本功及攻球又需和双反弧圈的选手相差无几,近远台的协调,左右的调动,长胶反胶的配合转换,攻与防的转换,对于削与攻这对矛盾的处理永远都将是长胶削球手面临的难题。
20:46因为每间次打长胶时都会有新的体会......时间久了,想得多了,自然也能写出长篇大论,不过长归长,只是自己的思考,还有好多没有预见的问题及自己不了解的问题,所以想要适合每一个人或是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还可能有很多内容写得根本不对... 由于我是利用工作午休时间写的,所以时间很紧,也不太具体,等有机会我有了新的体会,它就会更充实了...
07:56最近一次打球,使用长胶有了一点起色,对下旋球已经不在发怵,不过真正打出成效还有待时间磨合. 影响我发挥的最关键因素:1.心态变化 2.技术不够稳定 3.基本功欠缺 总在研究长胶,练习长胶,打球时正手的运用少得可怜,本想用做反攻的正手变成了被动防守的死角... 在对一些不适应长胶及技术掌握欠成熟者,就对方很容易乱了阵角。不过关键的是:很多时候是自己先乱了节奏和阵角,这就不好办了
18:44其实就我的体会及所见之言论,拱----就是长胶变被动为主动上手的积极进攻或半进攻技术...打久了,虽不经人指点也会自然而然打出类似的球,因为初使长胶者,都比较怕对方的下旋,而对付下旋的最好办法应该就是"拱"了...很多时候,如果对方并非与你大打出手,而是与你斗小球,频繁搓下旋干扰,却又往往因不适应长胶的反转儿两个回合就出半高球,如果使长胶者并不善于用长胶进攻得分,就会很痛苦,眼看着机会却拿不下了,反倒让对方占了便宜.所以如果这个时候你能够出人意料主动上手得分的话,多半是拱或近似于拱的高级手腕在起作用了(当然在这里单指使用长胶来打,如果此时"倒板'用反胶,或让位用正手也是很好的手段)...由于长胶性能与反胶差异较大,很多还是反其道而行之,所以当运用熟练后,可以将反胶的某些弱点加以弥补,或是作为得分的突破口. 对于长胶顶爆冲大板,长胶削前冲弧圈,这对于主专业运动员来讲都是技术中比较难掌握的一项,这个好像不单是技术的问题了,还有球感,乒乓用具的磨合时间,状态,天赋等等都有关系,总之,用长胶要巧,要能磨且"会磨"----用长胶削球更要加上一条,要具有常人没有的超强"耐磨"性及超人意志力! 19:12另外,对于长胶的选择,各有各的好. 我现在改用大维388D-1单胶皮,想再进一步体会长胶的特性,但我想,最终的归宿应该是C8长胶配0.8海棉吧,因为一来这符合标准,二来红双喜C8长胶是国内公认的"最佳",无论从回球稳键性,还是削球防守,攻击质量来看都是很棒的.当然对于我现在用的这款长胶,也是公认"胶粒相对较长,回球又飘又怪,过网沉球的那种.不过控制上就有些难度... 对于837,755长胶,练习及使用需要时间来磨合,胶粒较软,如底板再硬些,恐怕削不了弧圈球,回球多偏高,如果有把握就试试削出"大S形状的过头底线超高球,观赏性极佳,我刚换那款837时,为了接"Lei"的弧圈球,就玩命的削,但无奈太难控制,每削必高,结果就出现了那种戏剧性的表演赛一样的场面...不过话说回来,我的"长胶拱球"灵感是从837开始的,它的近台攻击性挺强的... & 09:49昨天用长胶又有了新的体会,对于长胶攻击的概念也有了新的认识. 用长胶下切逼对方两大角的确是有效的战术...加力侧撇加拱攻也是可得分的手段,配合上中远台的削防,成了铜墙铁壁一样的阵式...有待总结和进一步探讨研究... 不过奇怪的是,我在比赛中的发挥总是和练球时的感觉不相谐调,很多技巧都发挥不出,而且频频失误在机会球上... 又面临难题,心态问题如何克服...&& 20:03我已经换上C8长胶,这回加了0.8毫米的海棉.削起球来感觉还不错...以后如果没什么意外的话,就用这款了...当然也不排除将来使用蝴蝶长胶的可能性...&& 10:07昨天的比赛中,又一次感到海棉的作用和影响力,没想到薄薄的一层海棉会使球感产生很大区别,看来,我得再适应一下了,如果真是加海棉难削稳的话,我只好放弃使用海棉了...&& 23:29每次和Kennex打球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们打法相同,练球时感觉就是不一样.而且我感到自己每次用长胶都有新的体会,都有不同程度,不同方面的进步.我已经习惯并逐渐学会灵活运用长胶了...看来苦练+实战+研究 还是会有奇效的...期待自己越打越有心得,不和高手比,只和自己比,超越每一个自己,不断提高就是成功!&& 14:07长胶其实打法好多... 我现在掌握的技术可以归类为正式打法的有: 拱(对付下旋的有利战术,是长胶主动攻球); 减力档; 侧推(偶尔打出,难度大); 磕(这个技术动作我也许会打出来,但总是体会不出他称呼源何而来,我经常用的代替动作是上抬,也用来对付下旋,或在下降前期对付不太转的长旋球,回球较稳,但不具攻击力,不过如回球质量高的话,对方一攻就下网--理论上是不转或上旋的,但实际上比较怪); 刮(大力地用长胶侧刮球。这个是比赛那天得分的另一手段,和叶木练球时经常用此招攻击成功); 切大角; 中路顶搓(在来不及让位削球,故用此法回球); 削(削上旋时会回出难以想像的下旋下沉球)。。。 至于长胶近台搓球,我个人感觉很别扭,上旋不好近台来搓,对击球角度要求很严格,回球又不具很大威胁(遇此情况我都代之切大角招法来打),下旋一搓回去又是上旋或不转,对方如熟悉长胶一板就扣死了,所以一直很恐惧,故这一招也用得不多... 不过上面的招法其实真的是很难掌握。。。为此我郁闷了几个月,现在仍在磨合与探索中...
09:07我现在已经可以适应加海棉的长胶削球了...近期强化了削球姿势及击球角度的训练. 不过偶尔还是会出现力度太大将削击出台的情况,不得不承认,不加海棉确实削球更怪,弧线更低,不易出台...但控制上也许有难度,也就是失误会多些,而加了海棉的长胶可能就本着力度适中,以稳为主吧...&& 03:10最近打长胶时,新的体会不是那么多了,状态也忽好忽差,训练的重心放在了最基本的技术----"削"上... 感觉到了一个难以再提高的阶段.很是郁闷:(&& 23:13昨天和某人打球时获胜了,打满七局决胜局11:9艰难胜出...而这个结果是从没想到的,因为长期以来此人在我面前就像一座大山一样难以逾越,当然,谁都有发挥不好的时候,但其发挥不好时我也几乎没胜过他,这说明自己长时间的研究和训练出了成效,看到些进步. 有趣的是:体会随之而来...长期对墙练球的结果----练出了一种中台拱刮上旋球的特殊打法.不过还不熟练,难度也很大.对于弧线不并大的上旋长球,在其下降中期在中台距离,腹部高度翻拱球拍,击回之球飘动极为明显,过网后在空中轻摆后不再前进,就像是在空中做那十分之一秒的停留一样,只要不算太高或位置够好,对方一般会对此奇怪之球束手无策,但难度实在大,一是力度的控制,没有力度就不足以拱挡回球,力度大了球就那么直勾勾地飞出去,直奔对手上三路...至于旋转,理论上来说应该是偏下旋的或不转的球,绝对不会是上旋,也不会是强下旋...而击球时间也较难掌握,(毕竟这并非正规打法...或许长胶本无正规打法吧.)如拱早了球就会飞出,晚了又不过网,球高了对手看准了撇一板甚至直接扣死. 现在我常用的配合打法就是拱削拍(近似于反手正胶的扣球),偶尔抬一板,再配合正手反胶削搓档拉,偶尔抢攻一板. 现在我又将C8长胶的海棉去掉,感觉明显不如加海棉的稳,而且并未显出飘和怪,于这一点上来看,远不如使用大维388D-1用得爽,因为后者实在顺手,也实在怪.其过网坠球的本事是C8不及的...也许是打法上的差异吧,我确实没体会到C8的神奇之处,唯一感觉就是C8加0.8海棉后的稳键,这恐怕是其它同长度长胶很难及的,而837胶皮厚些,胶粒软些,长度短些,虽说纹理比C8深,但由于径面积小,胶粒又软,"抓"球上倒不如C8,而论其纹路,388D-1更深些,似乎更靠近日本蝴蝶长胶,而且由于胶粒硬些,有助于攻击,长度又略微长于其它两种长胶.使其击球的感觉很棒,听着声音就不同,有着明显的"抓球"感...至于388D-1加海棉我还没试过.下一步准备试试.C8长胶区别于另两种胶皮的另一特点是:其齿粒间距更大,这一间距的大小对击球的影响如何我并不了解,但感觉上,与它的宽径面相配合,如果胶粒变短,则更像是一款薄胶皮的正胶...这是否是其稳键的源头呢? 呵呵...不知不觉又乱讲了一通...
06:57打长胶削球,削是基础,一切都要建立在稳削的基础上进行.打反攻,打相持,无一不是以稳定的削球作为坚强的后盾,如果对于长胶的特性吃不透,对于控球的掌握不到位,就无法"立足于削". 一段时间以来,全台反手长胶攻守兼顾,几乎等于用极易被对手抓取其特性而控制的防守长胶(相当于不到一支手)和对于的两支手在打!由此看来,正手基础如果不过关,该进攻时不去果断出击,就永远打不出水平!现在打削球的难,准得打成像朱世赫那样稳定,那样出色,反击那样凶悍,才会有一席之地,而他的"一席之地"的拥有,也是与其正手的强大攻击性离不开的... 当然,业余爱好者打球全是一个"玩",但此"玩"非彼"玩",玩也要玩出心得,玩得明白,心中有目标,才会不断超过自己,打得更好,这何尝不是一种乐趣?
00:28正手在加强中...胶皮已经更换了,换成银河的了...粘性很强,胶皮和海棉都很厚,不过很软,据说拉和削是比较有利的...这款塑料薄膜又厚又硬,是反胶的原始自然护膜,而且皮子上的"银河"二字实在太好看了!!! 明天,我就要去试试,看这回换的正手反胶皮好不好使...&& 00:05最近在改进反手长胶削球姿势,使其更能挺住大板前冲球(加大前送幅度及控制弧线角度落点); 同时开始加强反手与正手的衔接.正手的对拉及反胶削球也在不断练习中; 反手长胶减力挡还需继续体会,接发球这个环节,基本上算是过关了,但离高水平接发球差距还很大... 总体上讲,最来状态有所恢复,但身体状况依然有待休养.&& 01:38终于在清华一哥们儿手中求得TSP P1R长胶,以及蝴蝶Long2长胶...其中P1R仅用过一周,新得很. 两块长胶加在一起用了240元... 那位兄弟购买时一共花了390元... 试试吧.谁知道花这么贵的钱买块进口长胶值不值呢?!还好是二手的相对便宜好多... 状态好一点时,我会多抽时间打球的...以化解或暂时忘记某些事情带给我的伤痛! 阿宁想充分享受球趣!!!
04:15我已经横下一颗心苦练削球了... 周五在学校试用了一下"TSP P1-R"长胶(加0.8海棉套胶).下面将测评结果粗略描述: --胶粒细长色泽发暗,有点像防弧材质; --柱体直径比国产长胶都小(除837外),长度相同与其它长胶无别(1.6)或许长些?不过肉眼反复对比未觉得有别,粒间距同国产长胶大至相同(C8除外); --摸起来手感较软,但打起来较硬,有子弹般的力道... --攻击起来较好用,攻击手感有如生胶正胶.稳定性尚可; --对击球的技术要求较高...似乎无中间值.即:动作到位即可轻松打出高质量地打到对方球台,但动作稍有变动或欠一些时,便无保证.击球时力度较难掌握,几乎无中间值可寻,或无力或强劲.最明显之处是用来削球,只要动作到位,出球会既稳定又飘逸,但欠一些时便很难将球击到对方球台.即所谓容错性很差...(个人感觉) --削球时有类似C8的手感,有类似388D-1未加海棉的强烈下沉,过网急坠.擦网几率很高...但对削球动作要求很高. --档球时体现出其超强的能力,反旋转极明显.在本人用过的国产长胶中还未有一款长胶的档球回球率如此之高...尤其当对方大力冲攻时,其档球后不会像国产长胶一样将球弹飞,而是充满韧性地平行推回,飞行弧线的后半程速度骤减,经常回出对方底线看似出台的球... --磕球,提球时需加力,与国产长胶差别较大... --拱球很顺手,颇具威胁. 总体评价尚可,有待近一步练习及体会感觉后再来谈.  
  经过近一年时间的体会和磨练,现在我对长胶的使用更加的得心应手了。尤其是最近的几个月,有明显的提高。主要表现在对球的控制力上。加之正手基本功的加强,对削球的理解和掌握应该更有心得了。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这近一年来的体会:
&&&&&&现在回看一年前的文章,感动于自己对长胶削球的执着。但也有些体会却实很肤浅。甚至于看到某些地方的描述会感到想笑。不过,没有之前的积累,现在也不会有更多的收获和提高。想想挺开心的。一位朋友说:很高兴看到像你这个年纪会立志做一名削球手,这种精神很难得。而且使用长胶的确需要些功力。呵呵,好在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现在手中的这块长胶已经被我用活了。打起来很是顺手,只是功力还需大大的加强才行。不然总是软软的控制没有激情,不上层次。
&&&&&& 我现阶段所用的长胶为日本蝴蝶公司生产的LONG2长胶(赠国家队的非卖品)。其海棉的厚度比市面上的蝴蝶套胶的海棉更薄,约为0.3-0.5之间。胶粒很软。使用时间大概在半年以上。正手的反胶也由原来的银河二代内能套胶改为省狂三(38度)。更换的时间已经四个月。
先来讲这款蝴蝶长胶的的性能和特点: 
  首先,换上它的第一感觉就是,它的确是天生的“反旋专家”。用其削出的下旋球明显强于我用过的所有长胶。也包括TSP长胶。而且很容易上手。并非许多人所讲的----很难驾驭。由于胶粒较软,所以削过去的球比之其它长胶都要低得多,“不走球”的感觉很明显。这一特点则更有助于防守。用其来削球,这种好手感是从未有过的。
  不过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就像我在描述TSP长胶的性能时所讲,TSP是一款“容错性”很低的长胶。但是其进步的空间,或者上升的空间深不可测。也就是说,只要动作合理,角度和力道适中,削出之球是非常漂亮和有危胁的。而且动作越到位,回球越好!这就对使用者提高了要求,也更容易帮助使用者提高。
  但我所用的这块蝴蝶LONG2长胶则明显不同。其上手很快。容错性很好,回球率很高。但是却很难打得“过瘾”,就算你的姿势再合理,力度再合适,也无外乎只是一个稳定的回防。谈不上如虎添翼。上升的空间不够大。不过,从某意义上讲,削球不就是要稳定吗?
  当然,上面的体会只是我的个人理解,仅供参考。每个人的使用方法不同,体会也自然不同。
  也许是用得久了,所以对于这块蝴蝶长胶在各方面的特点倒没有鲜明的感觉了。所以,我尽量将平时训练和比赛的点滴收集起来,以便总结并帮助朋友们一同提高。同时,在测评这款长胶的过程中,也加入自己打球的体会和理解,理论+经验!
其次,蝴蝶LONG2长胶的性能。 
[1]&[2]&下一页
Powered by中国运动网 CopyRight &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反手冲削球 施拉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