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重量等于体积乘以密度4表示(),它们的积是()

小学四年级数学基础知识
篇一:数学下册基础知识汇总 四年级数学基础知识汇总(下) 第一章 四则运算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3).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4).在四则混合运算里,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同级运算(只含有加减,或只含有乘除),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含有两级的运算,先算第二级(乘除),后算第一级(加减);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 (5)有关0的运算:一个数加上0得原数;一个数减去0得原数;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一个数和0相乘得0;0除以一个非0的数得0。
注意:0不能作除数。 第二章位置与方向 (1).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能确定物体的位置 (2).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平面图上标出物体位置的方法1.确定物体相对于观测点的方向;2.以选定的单位长度为基准确定距离。 3.标出物体的具体位置,写出名称。 (3).物体的位置与观测点有关,物体的位置关系有相对性。 (4).描述路线图的方法:根据定向运动的路线图,描述每段路所走的方向和路程,先以起点为观测点,确定起点到第一个改变方向的点的方向和距离。再以第一个改变方向的点为观测点,确定到下一个改变方向的点的方向和距离,以此类推。 第三章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如果用a,b分别表示两个加数,那么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4).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用字母表示:a×b=b×a。 (5).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a×b)×c=a×(b×c)。 (6).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用字母表示:(a+b)×c=a×c+b×c。 (7).连减的简便计算:(1) 一个数减去几个数的和,可以从这个数里依次减去各个加数。 用字母可表示为:a-(b+c)=a-b-c。(2) 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先把所有的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减去所有减数的和。用字母可表示为:a-b-c=a-(b+c)。(8).连除的简便计算(1)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改为除以两个数的积。 用字母可表示为:a÷b÷c=a÷(b×c)。(b≠0,c≠0) (2) 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可以改为连续除以这两个数。 用字母可表示为:a÷(b×c)= a÷b÷c。(b≠0,c≠0) 第四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小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1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来表示。也可以仿照整数的写法,写在整数个位的右边,用圆点隔开,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例如:0.01,0,.25,7.8等都是小数。 (2).整数和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3).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4).小数的性质的应用(1) 根据小数的性质,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候,一般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例如: 3.(2) 有时候根据需要,可以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还可以在整数个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上“0”,把整数写成小数的形式。例如:5.8元和8元可以分别写成5.80元和8.00元。 (3).怎样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4).小数点位置的移动:(1) 小数点向右移动,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它的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它的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它的1000倍……(2)小数点向左移动,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为原来的1/10;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为原来的1/100;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为原来的1/1000?? (5)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的应用:如果要把一个数扩大(或缩小)到原数得10倍(1/10),100倍(1/100),1000倍(1/1000)??只要把小数点向右(或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 (6).名数的改写(1) 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为高级单位的单名数,用这个数除以两个单位间的进率,若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10,100,1000??可以直接把小数点向左移动相应的位数。(2) 复名数改写成小数,复名数中高级单位的数不变,作为小数的整数部分;把复名数中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作为小数部分。(3)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时,用这个数乘两个单位间的进率,若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10,100,1000??可以直接把小数点向右移动相应的位数。 第五章
三角形 (1).三角形的定义: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有三个顶点,三条边和三个角。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为了表达方便,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这个三角形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 (3).三角形具有稳定的特性,这一特性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4).三角形边的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如果用a,b,c表示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则有:a+b>c;a+c>b;b+c>a。 (5).认识几种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 (6).三角形的分类:(1)按角分有: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篇二: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基础知识 圣匀新教育中心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基础知识
第一单元多位数的认识 一、书写格式 脱式计算,如:110―117÷9 =110―13 =97 二、运算规律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法(或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再算加减法; 3、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第二单元多位数的认识 一、多位数的读法法则 1、从高位读书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2、读亿级或万级的数时,先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去读,然后在后面加“亿”字或“万”; 3、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二、多位数的写法法则 1、从高位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 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个数位上写0。 三、比较两数的大小 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四、用万和亿作单位表示数 1、用四舍五入法的规则 a、用“万”作单位表示数的规则:先看千位上的数,千位上的数小于5就舍去,千位上的数是5或大于5,就将万位上的数加1; b、用“亿”作单位表示数的规则:先看千万位上的数,千万位上的数小于5就舍去,千万位上的数是5或大于5,就将亿位上的数加1。 第三、四单元复习计划 1.多位数的口算:先把这些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再计算. 2.多位数的估算:先把这些数看作最接近的&整万&或“整亿”的数,再计算.(方法:四舍五入法) 3.用计算器计算:认识计算器各个部分的名称以及功能,掌握用计算器计算的方法. 4.加咸法的关系:(1):求两个数的和用加法计算;(2):求两个数的差用减法计算;(3):一个加数等于和减另一个加数; (4):被减数等于差加减数; (5):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5.加法交换律:在加法算式中,加数相同,调换加数位置,得数相同.(a+b=b+a;a+b+c=a+c+b) 6.加法结合律:在加法算式中,加数相同,任意把其中两个加数先结合起来想加,得数相同.(a+b+c=a+(b+c))
. 10.量角器:(中心点\内圈刻度\外圈刻度\零刻度线等组成) 11.量角器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对应的角的大小就是1度,记作1? 12.怎样量角:(1):量角器的中心点和角的顶点重合;(2):零刻度线和角的一边重合;(3):角的另一边在量角器上的对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4):从与零刻度线重合的那一边的射线方向的零刻度开始读角度 13.怎样画角:(1):从一点起画一条射线;(2):把量角器放在射线的上面,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零刻度线和射线重合,然后对准要画的角的度数的刻度线点上一点;(3)从射线的端点起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14.用一副三角板能拼出的角有:(30?;45?;60?90?;120?;135?;150?;180?.) 第五、六单元复习计划 三位数乘两数的乘法: 1、述记口决。2、计算方法及法则:(1)用两位数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依次分别去乘三位数;(2)用两位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3)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3、书写格式(注:注意进位以及数位要对整齐)如: 121
52 ------------ ------------ 242??121×2的积
448??224×2的积 121 ??121×10的积
1120 ??224×5的积 --------------------------
4、解决问题 a、认真读题,找出与问题有关的已知条件; (1)认真分析问题 b、分析数量关系 c、列式解答 5、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1、相交的性质:(1):两条直线相交于一点(这一点就叫做交点);(2):两条直线相交成四个角(其中对顶角相等) 2、垂直: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他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3、怎样过直线上一点作一条直线的垂线?(1):靠;(将直角三角尺的一个直角边靠在直线上,对齐)(2):移;(沿着直线将三角尺缓慢的移向直线上的一点,使得直角三角尺的直角顶点与该点重合)(3):画,(沿着直角三角尺的另一直角边画直线,即为这条直线的垂线) 4、怎样过直线外一点作一条直线的垂线?(1):靠;(将直角三角尺的一个直角边靠在直线上,对齐)(2):移;(沿着直线将三角尺缓慢的移向直线外的点,使得直角三角尺的另一直角边与该点重合)(3):画。(沿着该点和直角三角尺的另一直角边画直线,即为这条直线的垂线) 5、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组成平行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我们可以用两个三角尺或一个三角尺和一把直尺画平行线。) 6、画平行线的步骤:略(用画平行线的方法还可以检验两条直线是不是互相平行)。 第七、八章复习计划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1、口算:先将被除数分成两个都是除数倍数的数,最后再把两次结果加起来。如:42÷3就可以先算30÷3等于10,再算12÷3等于4,最后算10+4等于14。 2、估算:将除数看作最接近它的整十或整百的数,再把被除数看作最接近除数倍数的数,然后才进行计算。如371÷62,就可以先把62看作60,再把371看作最接近60的倍数360,结果就约等于6。 3、笔算:(1)步骤(1):先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的前两位;(2):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比除数小,就看被除数的前三位; (3):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正上方;(4):每次除得的余数就比除数小。 (2)方法a、试商 ;b、调商 ;c、确商 (3)每一步的计算过程:a、商;b、乘(用确定的商来乘除数);c、减(用除数除的被除数的那几位来减去乘得的得数,得出余数)注:在计算中应特别注意数位要对齐。 探索规律: 1、在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多少倍,积就扩大或缩小多少倍 2、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多少倍,商就缩小或扩大多少倍。 3、在除法算式中,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多少倍,商就扩大或缩小多少倍。 4、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这就是商不变的规律。篇三:最新人教版小学 四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 1、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2、10个一千万是一亿,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3、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4、
表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是数位,一(个)、十、百、千、万??是计数单位。从右往左每四个数位分一级,数级包括:个级、万级、亿级。 5、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6、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7、读数时,只是在每一级的末尾加上“万”或“亿”字;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8、写数:万级和亿级上的数都是按照个级上数的方法来写,哪一位不够用0补足。 9、改写和省略 (1)改写
去掉末尾的四个0,将数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如:万 去掉末尾的八个0,将数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如:亿 (2)省略
去掉末尾的四位数字,将数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3) 去掉末尾的八位数字,将数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用“四舍五入”法,要注意看清去掉部分的最高位,如果是5或比5大,要向前一位进 一。) 如:5070≈6万
≈7亿 ≈5亿 改写和省略的区别 :改写 不改变数的大小 用 =
如:万亿省略 改变了数的大小 用 ≈ 连接
如:54340≈5万 ≈7亿 10、计算工具的认识: 1、由我国古代发明的,沿用至今的计算工具是(算盘)。2、算盘的上珠代表5,下珠代表1。 3、计算器上的按键:ON/C 开关及清除屏键OFF 关机键AC
CE清除 键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 一、常用的长度和面积单位及进率 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 进率: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
1分米=10厘米 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进率:1平方千米=100公顷 =1000000平方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转 载自: 唯才 教 育网:小学四年级数学基础知识)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二、单位之间互化的方法 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要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要乘它们之间的进率。 三、带合适的单位 带面积单位时,先考虑面积的大小,再看括号前面数的大小。果园、广场、馆一般带公 顷,如:一个足球场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一个果园的面积是3(公顷)。天安门广场的面积大约是44(公顷)。较大的面积如一个区、一个城市、一个省、一个国家都用平方千米做单位,如:洛阳市的面积约是15230(平方千米)。河南省的面积约是17万(平方千米)。上海市的面积约是6364(平方千米) 第三单元
角的度量 1、 像手电筒、汽车灯和太阳等射出来的光线,都可以近似地看成是射线。射线有一个端点,没有端点的那一端可以无限延伸。不能量出长度,如出现一条射线长8米这样的判断题一定是错的。读作:射线AB (只有一种读法,从端点读起。) 2、 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把线段的两端都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线段和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3、 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可以画一条直线(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4、 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 5、 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6、 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的叉开的大小有关,叉的越开,角越大。7、 量角器就是度量角的工具。把半圆分成180等份(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是1度的角。“度”是计量角的单位,用符号“°”表示,如1度记做1°。 8、 量角和画角要做到“角的顶点对量角器的中心点,0刻度线对角的一条边9内0看内圈,外0看外圈),再看另一边。” 9、 锐角小于90°;直角等于90°;钝角大于90°又小于180°;平角180°;周角360°。1周角=2平角=4直角 10、放大镜不能把角放大。放大镜可以把东西放大,但不可以把角放大。 11、两条直线相交,构成四个角,相对的两个角度数相等,相邻的两个角度数和是180o。 12、用三角板可以拼出30度、60度、90度、45度、75度、105度、135度、120度和150度的角。 10、1小时,时针转一大格,所对的角是30°;分针转一圈,所对的角是360°。钟面上3时和9时整,时针和分针组成了直角;钟面上6时整,时针和分针组成了平角。 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法则: (1)先用个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的末位与个位对齐。 (2)再用十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的末位与十位对齐。 (3)最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注意加进位。 2、积的变化规律(一),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以(或除以)几,积也乘以(或 除以)几。 3、积的变化规律(二),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乘以几,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不变。注:在乘法 中,要想使积不变,两个因数的变化就要相反,一个因数乘一个数,另一个因数就要除以相同 的数。 4、积的变化规律(三),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乘以2,另一个因数乘3,积就乘(2×3)。 5、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所行驶的路程。 (1) 汽车每小时行驶80千米,汽车的速度是80千米/小时,读作:80千米每小时。 (2) 小林每分钟步行60米,小林的速度是60米/分,读作:60米每分。 (3) 飞机的速度是340千米/小时,表示:飞机每小时飞行340千米。 6、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时间=速度 路程 ÷ 速度 =时间 7、估算 (1)估算必须符合两个要求:一是接近准确值(符合实际),二是计算方便(将两个因数看成整十、整百或几百几十的数) (2)估算时所得的结果是近似数,所以一定要用“≈”号。 注:①乘法估算,什么时候应估大些,什么时候应估小些,应视实际情况而定,不能机械地采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但结果一定要接近准确值。 ② 有关带钱问题的估算,要做到估大不估小。 第五单元
平行四边形与梯形 1、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 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同一平面内,两条直 线不平行就相交)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2、画平行线应先放三角尺,再放直尺,平移三角尺。(一贴,二靠,三移,四画) 3、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也 (互相垂直)。 4、画垂线应先放直尺,再放三角尺,平移三角尺。(一对,二移,三画) 5、点到直线之间垂直线段最短。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6、两条平行线之间所有的垂直线段的长度相等。(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7、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行叫做平行四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1)平行四边形 ①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平行四边形相对的角(对角)度数相等,相邻的角(邻角)度数和是180度,四个角的度数和是360度。 ②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具有不稳定的特性。 ③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 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同一底上的高长度都相等。 (2)梯形 ①在梯形中,平行的两条边分别叫做梯形的上底和下底(其中短的叫上底,长的叫下底)。不平行的两条边叫做梯形的腰。从梯形上底的一点到下底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梯形的高。 ②梯形有无数条高,所有的高长度都相等。 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等腰梯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④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 边形。 7、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对边互相平 行,邻边互相垂直。可以用画垂线或平行线的方法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8、用集合图表示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9、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10、梯形的各部分名称. 11、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有两个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12、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0。 13、平行四边形相对的角完全相等,相对的边平行且相等。 补充知识 第六单元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1、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法则: (1)从被除数的高位数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 (2)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3)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2、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般把除数用“四舍五入法”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试商大了要调小,试商小了要调大。(四舍商大舍去1,五入商小加上3、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 (1)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如果前两位数比除数小,再除前三位数。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上面。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4、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被除数的前两位数比除数小,商是一位数;被除数的前两位数比除数大,商是两位数。 5、商的变化规律(一),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一个非0的数,商就乘(或除以)同一个数。 6、商的变化规律(二),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一个非0的数,商反而除以(或乘)同一个数。 7、商的变化规律(三),被除数和除数都乘(或除以)一个非0的数,商不变。 8、解决问题 :①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 9、在有余数的除法中: 被除数 ÷ 除数 = 商??余数; 被除数 = 商 × 除数 + 余数。 商 =(被除数 ― 余数)÷ 除数;
除数 =(被除数 ― 余数)÷商知识点梳理
1.分数与小数运算,一般有三种不同的处理方法。⑴当小数与分数的分母同除以一个数可以化简时, 应先同除以一个数后再计算。⑵当小数与分数的分母同除以一个数不能化简时,或虽然能化简,但计算并不简便,可以把小数化成分数后再计算。⑶当把分数化成小数后能使计算简便时, 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后计算。我们要根据不同情况,合理,灵活地选择简便的计算方法。2.可以化成小数进行加减。3.当有小括号的时候注意运算顺序。
整理教师:&&
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知识点分析,
试题“5.8减去0.3除1\frac{1}{2}的商,所得差乘以1...”,相似的试题还有:
99减去1.6除0.8的商,所得的差乘以10.2的一半,积是多少?
列式计算(1)5.8减去0.3除1.5的商,所得的差乘25,积是多少?(2)15的40%比一个数的\frac{2}{3}少2,求这个数?(3)一个数的\frac{1}{4}与它的\frac{1}{5}的和是9,求这个数.
8减去\frac{1}{3}除\frac{4}{9}的商,所得的差再乘以1.8,积是多少?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小学四年级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四年级综合练习(1)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重量等于体积乘以密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