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人员因公出国用的因公护照和因私护照照会有事吗?

公派出国访学,申请者办的是因私护照还是因公护照?
来源:厚谱教育 时间:
  厚谱教育专家为你解答出国访学经常遇到的问题,很多人会问出国访学办理护照的时候,是因公护照还是因私护照呢?
  厚谱教育专家杨美丽老师说:无论公派出国做还是个人自费做最好都办理因私护照。这样会给申请者带来更多自由空间。
  1、公私护照费用报销上的区别
  因公出境一般可以报销差旅费,需要上级主管部门批件,报销时必须有这个批件。
  因私处境一般不能用经费报销差旅费,需要自费,或者对方报销,或者第三方(例如CSC,有些地方将CSC公派出国也划入因私范畴)给你出差旅费。
  2、通过国家出国基金委的出国做访问学者用因公还是因私护照?
  基金委发的材料上注明了是因私护照,厚谱教育提醒大家不要不要看错了。
  3、公私护照办理情况
  如果是已经签了高校等企事业单位的,必须办理因公护照,如果是学生或者是其它企业,办理因私护照就可以。另外如出国做访问学者的长期出国的人建议办理因私护照。另外超出
  4、因公护照、因私护照哪个在申请签证的时候容易被check吗?
  很多人会问,如果申请者班里的是因公护照是不是在申请签证的时候容易被check啊?厚谱教育资深访学专家杨美丽老师告诉大家,不要担心,即使你错办因公护照,也不会影响你签证的办理,签证的办理还是看你的资料,访学专业的。不过,杨美丽老师建议出国做访问学者最好还是办理因私护照。
  成就你的腾飞之梦,铸就我的金色品质,厚谱教育经典案例展示
厚谱教育微信号:houpu01
北京厚谱教育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厚谱教育"),"厚",代表"做人厚道";"谱",代表"做事靠谱"。厚谱教育专门从事世界名校交流访问学者申请服务!自开设交流访问学者申请服务以来,已帮助上万访问学者申请到世界名校,其中有上千访问学者获得哈佛、耶鲁、哥伦比亚、剑桥、牛津等世界顶级名校访学邀请函。访问学者申请热线:
专业、精准、高效、免费(记者黄征 通讯员周传燕 陈力)小学校长带领学生出国演出,却没有按规定办理因公出国相关手续,受党内严重警告处分。洪山区纪委办案人员昨日向长江日报记者介绍,小学校长李某某1987年7月入党,2013年9月,该校合唱团接到奥地利某市市长的邀请,参加“2014迎新春合唱音乐会”。李某某向区教育局相关部门请示后,并没有按照因公出国的规定到市外办去办理因公出国的相关手续。2014年2月,李某某通过一家旅行社,持因私护照和其他6位工作人员一起,带领30余名学生前往维也纳参加演出,其所需费用2.39万元在学校行政账户中予以报销。办案人员说:“李某某避开主管部门持因私护照出国,违反了因公出国的有关纪律规定,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依据相关条例规定,给予李某某党内严重警告处分。”条例原文2003年12月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68条规定:以不正当方式谋求本人或者其他人用公款出国(境),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日施行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77条规定:违反有关规定办理因私出国(境)证件、前往港澳通行证,或者未经批准出入国(边)境,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留党察看处分。第133条规定:本条例施行前,已结案的案件如需进行复查复议,适用当时的规定或者政策。尚未结案的案件,如果行为发生时的规定或者政策不认为是违纪,而本条例认为是违纪的,依照当时的规定或者政策处理;如果行为发生时的规定或者政策认为是违纪的,依照当时的规定或者政策处理,但是如果本条例不认为是违纪或者处理较轻的,依照本条例规定处理。执纪者说主要负责人更应带头遵守纪律国家明确规定,党员领导干部因公出国(境)必须按规定报批,同时严格按程序办理相关手续。李某某避开规定程序持因私护照出国,明显是违反了组织纪律,也侧面反映出其思想认识模糊,纪律意识不强。遵守纪律是每一名党员的义务。机关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直接代表党和政府的形象,更应该讲规矩、守纪律,严于律己、率先垂范。(记者黄征 通讯员段晨晨 整理)城市留言板▲中学教师酒驾不仅被处罚还被党内警告。这则见微思纪案例,昨经长江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ID:whcjrb)、微博、头条号推送后,网友直言罚得好。@灿灿:我们武汉市对酒驾早就应该严厉处罚了,是党员的就应该给党内处分,是干部的还应给降职处分,还应随职务处分降低他的工资待遇。有了这样从严的处罚措施,他还会去酒驾吗。@梦之缘:罚得好。@手机用户5529:抓早,抓实,非常有必要。(记者蔡欣星 整理)责编:ZB中国护照遭遇国际尴尬 因公护照将退出历史舞台
┊┊短信┊商城┊搜索┊新闻┊体育┊财经┊IT┊娱乐圈┊女人┊生活┊健康┊汽车┊房产┊旅游┊教育┊出国┊求职┊┊校友录
Sohu 首页 >>
中国护照遭遇国际尴尬 因公护照将退出历史舞台日03:14  中国青年报
  中国护照遭遇国际尴尬  “东北某省一年就签发了几十万份护照,就连大街上卖鸡蛋的老太太都能拿着因公护照去俄罗斯做买卖。这件听起来有点儿荒唐的事就发生在我国因公护照发放高峰期的1994年。这个案例是全国人大代表就护照改革问题向我质询时援引的。”中国外交部领事司司长钟建华先生3月26日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作上述表示。  钟建华说,1994年前后是中俄边境贸易发展的高峰。根据当时两国政府的协定,对“外交”、“公务”和“因公普通”三类护照持有者去对方国家访问均免办签证。当时,曾有大批的中国人去俄罗斯淘金。由于中国公民去俄罗斯后造成的各种问题越来越多,俄方开始向中方施加压力,并逐步收缩对中国公民的免签政策,首先封口的就是持因公护照的。一年后,俄方宣布中国因公普通护照持有者不再享受免签待遇。  很自然,俄方取消免签后,给中方企业带来明显的损失。有的生意做得很不错,但无法继续了;有的在俄讨欠款,但无法再讨回来;有些企业货已发到俄罗斯,但没法进一步交易……  其实,中国因公护照(注:在本文中,“因公护照”与“因公普通护照”是同一个概念。)在俄罗斯的遭遇是整个东欧和独联体地区的一个缩影。钟建华说,中国因公护照在俄罗斯的遭遇体现了整个东欧国家对中国因公护照的待遇。“人大代表质问我为什么不能保住这种免签待遇。我们不是不想‘保’,而是我们保不住。护照和签证的事情都不是中国外交部一家说了算的。中国地方政府为发展经济有自己的考虑;发放签证又是别国主权范围内的事情。”  据悉,全球仍然持“因公护照”出国的国家只有中国、朝鲜和越南三国,其他国家一般只有3种护照:外交护照、公务护照和普通护照。而中国的因公护照又屡遭国外签证官和移民官的质疑。  钟建华特别强调,“虽然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并不会直接对中国因公护照构成挑战,但如果有外国人援引世贸组织的‘普遍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来挑战我们的因公护照机制,我们应对起来也会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必须向全世界提供一个逐步改变这种护照发放机制的满意答案。”此外,“按现行规定,因公护照应由持照人员的单位统一保管,但这一规定确实给当事人带来诸多不便,我们正在研究适当放宽的有关措施。”  两大难题困扰中国护照  中国护照主要有四种:外交护照、公务护照、普通护照和港澳特区护照。普通护照又分为因公普通护照和因私普通护照。因公普通护照主要颁发给各级政府一般工作人员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因公出国人员。  目前,护照发放主要是两大部门:外交部领事司和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  钟先生直言不讳地说,中国现行护照管理存在两大问题。第一,护照体制上存在问题。现行护照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政企不分、层层审批、手续烦琐、缺乏实效、贻误商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对企业干部、机关干部、政府官员都在沿用同一种方式进行管理,厂长经理有级别,采购员有级别,连和尚都有级别。于是,大家都按级别拿护照,都按级别办理出国审批手续,而且要经过一道道的审批程序。这严重制约了我国企事业单位出国开拓海外市场与国际交流。中国公民因护照签证不能及时获取而被影响正常业务往来的事情屡见不鲜。  第二是护照管理存在问题。由于中国护照缺乏一个“科学的、明确的管辖标准”,公安和外交两大系统又同时发放护照,其中的某些交叉使得护照管理上存在疏漏。这就很容易产生一人同时持有因私、因公两本护照的情况,而且是持护照者根据自己的需要选用护照使用类型。“一人两证”使得驻华使领馆和出入境边境检查部门质疑持照人身份的合法性,造成的结果往往是,持照人要么被拒签,要么在出入境时被边境检查部门阻留,个别的甚至被羁押。  特别是,中国护照已成为不法分子逃避法律责任的手段,给国家安全和财产都造成很大损失。在某些腐败大案中,有受审查的政府官员就曾使用私自办理的护照逃亡国外。作为国家公务员,他们本应只有一本“公务护照”。  此外,护照工本费问题也遭到人们的质疑。对此,钟建华解释说,目前一本空白护照的印制成本大约是十几元,但颁发护照还包括其他几个方面的费用,如录入、制作等人工费用及有关设备的折旧费用,这些都计算在内,则远不止此数。有关费用的核定也经过有关国家职能部门的审批。“个别部门有搭车收费现象,对此我们是不赞成的。”  钟建华总结说:“中国现行护照管理体制的形成、发展都来源于计划经济时代,并一直延用至今。”  一系列护照改革推出  记者获悉,从今年4月1日起,中国外派劳务人员将由持因公护照改持因私护照。新版本的外交护照将于今年5月1日起推出。自今年2月1日起,全国各类学校全日制学生短期出国也改持因私护照。今年,护照改革还会出台一些新举措,其中最重要的是,全国人大将协调有关部门在今年启动护照立法工作。  实际上,在外派劳务人员改持因私护照前,中国留学生是第一批享受取消因公护照而持因私护照待遇的中国公民。钟建华认为,出国留学实在说不上什么“公务”,拿护照只是为证明学生身份而已,因此,只提供能证明学生身份的护照就可以了。  钟建华介绍说,早在1996年,中央政府就有考虑,劳务人员可适当考虑使用因私护照。不过,很多相关单位以劳务人员出国签证难办为由而不愿将其脱钩。当时考虑实行“两条腿走路”政策,外派劳务既可持因私护照,也可持因公护照,并争取最终统一到因私护照上。“现在看来,当时要顺其自然统一的愿望并没实现。”因公护照与因私护照在两条平行线上运行,一直没有交叉点。  更重要的是,护照被附载了本不该附载的内容。当劳务人员与企业签订的合同期只有两年时,劳务的外派单位就会要求外交部只发放有效期为两年的护照。如果合同延长,护照再延长。实际上,这是企业用护照手段管理劳务。这样,外交部管了很多不该管且又没有管好的事情。钟建华认为,中国外派劳务的管理应采用法律手段或市场经济的手段,而非护照手段。  外派劳务护照下一步会开放什么?钟建华说:“现在还看不清楚下一步该怎么走,是一刀切下去取消因公护照,还是再找某个领域开放,目前还正在琢磨。现在全力以赴做好外派劳务人员护照开放工作。为了保证外派劳务人员能够享受签证申请的便利,外交部与各地外事部门正在做工作,并已向各国驻华使领馆发去照会。”  为什么不能立即消失?  有非常权威的高官在谈及因公护照时说:“取消因公普通护照是最终目标。”钟建华也认为:“从政策上来看,因公护照早就应该消失。如果现在强行取消因公护照也不是不行,外交部只需发一纸公文即可。现在的关键问题是,以什么方式让其消失时对社会产生的震动最小。”  现在,如果把企事业单位的护照发放工作都推出去,他们的签证申请又会面临大难题。企事业单位之所以不愿意脱离外交部的管理,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由外交部代办签证含有某种程度的政府信誉,且签证的获取要容易得多。  于是,我国企事业单位现在对因公护照存有两大悖论。第一,国有企事业单位抱怨政府部门发放护照时效率低下等,但又希望通过政府轻易获取签证;第二,民营企业在满意自己申请护照少了很多“婆婆”时,又抱怨政府不管他们申请签证时的困难。  对于我国事业单位使用护照的前途问题,钟建华认为,是否取消事业单位所持因公护照主要是取决于该单位是否具有被政府赋予的公共权力,甚至是某种很大的权力。如果政府并未委托什么太大的公共权力,这些单位将逐步退出因公护照系统,他们不再是政府管理的对象。有公共权力的事业单位将被纳入政府管理与服务范围内,防止有些事业单位利用“出国”的权力而强行“搭车出国”。  目前,全国一共有57个地方(外交部和全国各地外办)在发放因公护照。因此,取消因公护照还存在的一个问题是,这么多地方突然有一天工作量剧减,这会牺牲很多部门的利益。此外,由于因公护照对很多中国老百姓来说,始终是一种半公开的操作模式,取消它还有一个被企事业单位认识和接受的过程。  钟建华说,取消因公护照的基础已经具备,现在关键的问题是如何从技术上进行操作。“我们希望企业还没有被我们从机制中放出去时,准备工作都已做好,用平稳的方式让因公护照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现在很难有一个明确的退出时间表。”  “护照哲学”解读权力下放  “通过对您的采访,记者得出这样一个印象,外交部对中国公民的护照领取越来越开放,被管理的人会越来越少,这是否意味着领事司的权力会越来越小?”  钟先生回答说,权力的大小取决于使用权力的目的。领事司所管理人数的多少是一个无限变化的量。在20世纪50年代,所有护照都由外交部签发,但一年也只有几千份。如果现在所有的护照都由外交部发,假如全国13亿人口有1%或1‰要出国,这对只有100人的领事司来说,是不可想象的。现在,因私护照的发放已经给公安部门带来非常大的压力。  现在领事司使用的权限比想象的要大,但又比实际的要小。“大”是从发放护照的范围上看,领事司管了许多不该管的事。“小”是从具体业务来看,领事司没有管住应该管的事情,比如,某些官员公款出国旅游屡禁不止。管理的范围很大,但管理的质量很有限。钟建华说:“如果我们放弃我们不该管的,然后再管住我们应该管的。这样,我们就完全有能力和精力去制定政策保证这些官员廉洁出国。”  与此同时,钟建华司长有些无奈地说,即使不属于外交部管辖的事情,但只要中国人在国外出了问题,使领馆都得管。我们一方面尽可能提醒中国人注意保护自己;另一方面,我们希望外交部提供的帮助不再带有“保姆”角色。我们的做法是尽可能不让老百姓上当受骗,但并不能因为防止上当就不让老百姓出国。   本报记者陈铁源&相关专题:相关新闻:(03/29 06:31)(03/27 07:38)(03/15 03:13)(03/11 09:28)(03/07 10:24)(02/26 21:10)
精彩短语推荐:
--给编辑写信
divcode=divcode + "";
document.write(divcode);
搜狐短信推荐
国内版热点话题
搜狐新闻中心24小时值班电话:010- 转78
Copyright &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因公出国情况说明
因公出国情况说明
因公出国情况说明
1因公临时出国人员备案情况说明
一.因公出国人员政审备案范围
1.市直行政机关调研员和副处长以下干部。
2.市直属事业单位处以下干部。
3.市属国有企业人员。
二.备案办理部门及人员
1.市直行政机关人事管理工作人员。
2.市直属事业单位上级主管部门人事管理工作人员。
3.市属国有企业上级主管部门人事管理工作人员。
三.备案材料
1.国家部委下达的因公出国任务书或国外邀请函原文件、翻译件及复印件。
2.上级主管部门出具的因公出国请示。
“请示”须以规范文件形式报送。
标题样式:关于***赴***国家(地区)出国政审的请示。
主送机关:长春市人民政府。
请示正文内容写清因公出国人员的单位、职务、现实表现(需注明有无参与法轮功等组织)、到达的国家(地区)、出国任务、境外停留时间、经费来源等情况。
3.因公出国人员审查表一式三份。因公临时出国人员所在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和外事审批部门各存一份。
“上级主管部门意见”栏由所在单位上级主管部门负责人签字(手签)并加盖单位公章。
“人员所在单位意见”栏由所在单位负责人签字(手签)并加盖单位公章。(市直行政机关人员出国只需在“人员所在单位意见”栏签字盖章。)
4.本人人事档案。(最新工资表、考核表装入档案)
5.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四.备案注意事项
市直属事业单位和市属国有企业人员办理备案,必须由上级主管部门人事管理工作人员办理。
咨询电话:39
长春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
2因公临时出国(境)团组信息公开情况说明
市委(市政府、市外办):
根据中央有关规定,我单位及各派员单位均已于20XX年×月×日至×月×日对×××同志等×人赴×××、×××(国家、地区)执行×××任务团组信息进行了为期×天(不得少于五天)的公示。
公示内容包括:团组全体人员姓名、单位和职务,出访国家、任务、日程安排、往返航线、邀请函、邀请单位情况介绍,经费来源和预算等。公示方式为内部局域网(或公开栏等)。
该团组回国后七天内,我单位负责将团组因公证照交各级外事部门统一保管。同时,会同派员单位于团组回国后一个月内在各自单位内部公布上述公示内容的实际执行情况并向市外办提交由团长签名的出访报告。
特此说明。
(组团单位公章)
二××年×月×日
责任人:×××;联系电话:×××
3关于因公出国(境)报销规范的说明
为进一步规范出国、出境费用报销,经外事处与财务处协商,以《上海大学因公出国经费报销实施细则(试行)》(以下简称《实施细则》)为基础,确定以下与出国、出境相关业务报销流程说明:
1.报销时不涉及外事处签字事项:
A.持市政府批件随同我校教师一起出访的学生的出访费用。此类因公出访实际发生的国际旅费、住宿费等费用,财务处依照批件和《实施细则》直接折合人民币办理报销手续。
B.出访期间教师因公回国的费用报销。此类费用报销需出具情况说明,并由相关部门即要求其回国的部门确认同意。
C.校外外籍人员参与我校科研等交流活动,直接按照《实施细则》在财务处办理报销手续。
2.报销时需要外事处签字同意的事项:
A.外籍教师、因特殊原因未能办理因公出访批件而持因私护照教职工出访的费用。此类出访需出国前到外事处、财务处备案,按照目前网上出境系统校内审批流程办理申报并打印该表,外事处在审批栏内注明可用无批件报销。报销时连同情况说明,报销实际发生国际旅费、住宿费等相关费用。
B.已经办理因公出访批件的6个月以下短期出访人员在境外发生的城际间交通费。此类费用若属于出访计划日程范围内的,外事处核实签字后办理报销手续。若非出访计划日程范围内的费用,需要提前报外事处并获得批准;回国后本人出具情况说明,外事处签署意见后到财务处办理报销手续;如未提前联系外事处报批,将不予批准报销。
C.已经办理因公出访批件的6个月以上长期出访人员在境外发生的城际间交通费、会议费用。此类报销需要按照目前网上出境系统校内审批流程申报并打印该表,外事处在审批栏内注明可用无批件报销,报销时连同情况说明,报销实际发生国际旅费、住宿费等相关费用。
D.无法办理因公出访批件单独出访的学生费用报销。这类费用报销时须登录学生出国系统(在建),并打印相关表格,经派出单位和外事处共同签字同意。(未使用该系统前可用无批件报销表格来代替)
外事处、财务处
20XX-11-1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因公护照与因私护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