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培养儿童绘画兴趣培养能力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从激发兴趣入手培养儿童的绘画能力.doc 6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从激发兴趣入手培养儿童的绘画能力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从激发兴趣入手培养儿童的绘画能力
一、儿童绘画的实质
儿童绘画就是少年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好奇心不断增强,将身边的事物在深入观察以后,加上自己的想象力,随意的将想到的东西画出来的作品。
儿童绘画的实质就是反映了儿童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随着儿童的不断成长,其语言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认知能力不断提高,通过对周围事物
儿童绘画在其实质上反映的是儿童认知的过程,随着语言能力和思想认识的提高,儿童会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这个时候他们需要通过画画这一途径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这也就是兴趣的表现。也就是说儿童绘画的实质是一种兴趣的自然展示,兴趣是儿童绘画的内在动力。也可以说,儿童绘画的实质是儿童的自我表现,是儿童的一种游戏,儿童把绘画作为他们游戏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其基本功能是在于启迪儿童的心智和情感,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过程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所以说,当儿童有了表现自身生活的欲望的时候,就会产生真正属于儿童自己的绘画。儿童绘画是人类从事艺术活动的一个特殊阶段,它伴随儿童成长,反映儿童的天性,表现儿童思维活动,是儿童用于表达思想感情的特殊视觉语言。儿童绘画的个性特征鲜明:天真、大胆、夸张、浪漫、率真,儿童在绘画时无拘无束,没有任何的条条框框的阻碍,形成了儿童画独有的稚拙、梦幻甚至是荒诞的意味。这些特点直接的体现了儿童的思维与内心世界。所以,在我们观赏儿童的绘画作品时,我们能强烈的感受到儿童在绘画中所体现的那种童真童趣以及他们的拙稚美,这也是我们在成人绘画中所感受不到的。儿童绘画在反映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同时也同样促进着儿童心智的成长。绘画对儿童的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儿童绘画能力培养的现状
绘画是一种
绘画,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使儿童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培养儿童创造能力和高尚情操的重要手段。孩子们乐于用画画来表现自己的感受和内心意愿,在创作中发挥潜能,建立自信,享受成功。
  由此可见,绘画在幼儿健康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合理组织教育活动,科学辅导幼儿绘画就尤显重要。然而,目前许多教师并未意识到这点,在组织幼儿绘画活动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这里不妨与大家共同探讨。
  问题一、忽视幼儿的“心灵感悟”,绘画采用固定模式,给自由表现设置障碍。长久以来,我们已习惯了让幼儿欣赏范画作画,当这种教育方式终被摒弃时,孩子们仍是大多坐在教室里,手握画笔,并不大胆地在纸上涂涂画画。没有了范画,但也没有够多的目识心记的东西让他们展开联想,怎能自如地表现?
  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绘画活动就是将眼睛所见,引起内心冲动而通过手的动作描绘出一个“无中生有”的世界的活动。美国专家认为,孩子们的涂涂画画实际上包含着积极的视觉形象思维。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的美景、美物、美的心灵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关键是我们如何引导幼儿走进自然,感受生活,让他们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问题二、着重于作品的完成,而忽略了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绘画是儿童表现美、创造美的过程,美的体验强调,做事情是为获得真正的乐趣。我们教幼儿绘画,不是为了培养小画家,而是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通过画画使幼儿的认知、情感等得到健康发展。每一次绘画活动,都应给幼儿创设轻松愉悦的环境,使孩子自始至终沐浴着温暖快乐的气氛,重视他们在创作中的情感体验与态度倾向,方能促进幼儿心理健康,达到活动的目的。
教师在开展绘画教学活动时,有几类常见现象。
  现象一:活动多以上课形式进行,过程规范,观察——讲解——作画——评价,似无纰漏。幼儿是否全身心的投入无人理会,只要看到孩子们在安安静静、规规矩矩地作画,教师的欣慰感、成就感溢于言表。
  殊不知幼儿作画的动机就是出于游戏的愿望,他们看重于画的过程,并从中得到愉悦。教师只有充分运用游戏的手段,安排幼儿感兴趣的内容,不断变换形式,才能给幼儿的创作活动带来乐趣。
现象二:组织活动时目的性太强,不善于抓住教育契机。如引导幼儿画一种小动物,教师不应只着重于其外部形态特征、线条的勾画等,更多的要考虑幼儿的情感倾向。
现象三:幼儿正在专心作画,教师按照备课计划,选几幅幼儿完成的作品开始讲评,另一部分幼儿,只好在教师的强令下停笔,可又有谁在看在听呢?有的烦燥不已,有的意犹未尽......
  教师在对少部分作品评价并给予表扬的同时,严重地打击了大部分孩子的积极性,使他们对绘画的热情降低,对自己的作品丧失信心。我认为这种做法在幼儿绘画指导中应杜绝,否则,艺术教育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问题三、不能读懂幼儿的画,作品评价大而化之,影响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究其主要原因,是没有用一颗童心去感悟幼儿的作品。一幅儿童画,就是一个小心灵的探索。现实生活在孩子们的幼小心灵里留下许多美好的印象,形成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80页22页62页16页22页35页32页54页35页38页400-002-1103
SMART NEWS
扫一扫添加微信
微信号:smart-art-1
斯玛特动态 > >斯玛特动态
少儿美术培训:怎么培养孩子的艺术鉴赏能力?
 幼儿美术欣赏教学是一种培养幼儿欣赏能力的教育活动,斯玛特专家认为:它的教学宗旨是培养孩子感受艺术当中的形式美和内容美,从而丰富他们的美感经验,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那么,怎么培养孩子的艺术鉴赏能力?下面由这篇文章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1、让孩子互评对方的作品
在孩子创作之后,对于老师来说,要让孩子学会互相评论对方的作品,可以从中学习吸取教训。或者是让每个孩子都充当教师的角色,个让他们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欣赏别人的作品,也算是一种自豪的体验和成就感。
2、注重引导孩子去观察
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在生活中和教学中一方面细致的观察能力可以帮助孩子有更好的绘画表达,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对于儿童来说良好的观察能力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美术欣赏能力。
3、去丰富儿童的现实体验
前提是儿童一定要有丰富的见识,进而他们才会通过不同的事情得到不同的感受,才会有表达感受的意向,同时他们也容易在美术欣赏能力形成的过程中有自己的共鸣。所以在北京少儿美术培训教学中,不论是课程设置上还是在教学形式上我们都会注重以让孩子见识和感受新事物为主,因为丰富孩子的见识对于培养儿童的美术欣赏能力非常重要。
4、良好的艺术创作条件
培养儿童的美术欣赏能力,就要为孩子创造欣赏优秀美术创作的条件,无论是美术展览还是博物馆,家长和老师都要经常和孩子一起去参观,丰富儿童的美术感受和感知&& &其实我们很清楚,在北京少儿美术培训教学中培养儿童的美术欣赏能力既是必要的,但同时也是不容易的。
5、参观名作
斯玛特少儿美术培训中心的教师发现,当拿出经典绘画名作的时候,许多儿童就情不自禁发出感叹的声音,甚至表现各种夸张的表情。这个时候,斯玛特儿童美术中心的教师都会让学生自由讨论,发表他们各自的观点,既能锻炼的表达能力,同时又能提高他们的鉴赏力。对于老师而言,应支持、鼓励和激发儿童的表现欲,给他们一定的时间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还可以和儿童一起作出真实的反应。
本文小结:对于很多孩子来说,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并不能明显地表现出来。对于绘画这件事来说,孩子往往会出现三分钟热度的情况,因而要求家长与孩子在教学过程中相互配合,激发他们的学习艺术的兴趣,提供良好的艺术环境。
少儿美术加盟
美术培训加盟
服务于支持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2-1103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18区25号楼10层室(人才大厦)
Copyright (C) 2008 SMAR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号培养幼儿创意美术能力的策略--《教育》2016年23期
培养幼儿创意美术能力的策略
【摘要】:正美术教学是幼儿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与推广,美术教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逐渐凸显,成为提升幼儿欣赏能力与鉴赏能力、培养幼儿想象力与创造力的重要平台。其中,创意美术能力是幼儿美术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发幼儿学习欲望与学习积极性的根本方式,也是幼儿开设美术相关课程的根本目标。这就要求幼儿美术教育更加注重幼儿创新美术能力的培养,并将其贯穿于幼儿美术教育的
【作者单位】:
【分类号】:G613.6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梁丽云;[J];学前教育研究;2000年04期
李群英;[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0年S1期
邓海霞;[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詹惠英;[J];中国机关后勤;2003年06期
刘志红;[J];教书育人;2004年11期
高红星;[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5年02期
郑琼华;;[J];教育评论;2006年03期
蒲以宏;;[J];科教文汇(下半月);2006年10期
郝延丽;;[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7年08期
万志全;;[J];艺海;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何燕飞;;[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何燕飞;;[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新疆卷)[C];2010年
王晓梅;;[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新疆卷)[C];2010年
周静;;[A];荆楚文化与民俗论丛——湖北省群众文化获奖论文汇编[C];2001年
李莉;;[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安徽卷)[C];2010年
李玲;;[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安徽卷)[C];2010年
何燕飞;;[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新疆卷)[C];2010年
王晓梅;;[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新疆卷)[C];2010年
王晓梅;;[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新疆卷)[C];2010年
王晓梅;;[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杭州市清波幼儿园
倪露佳;[N];美术报;2013年
西南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
戴小霞;[N];中国教育报;2013年
刘光英 嘉陵小学;[N];广元日报;2013年
张小鹭;[N];美术报;2002年
绍兴市秀水第二幼儿园
张岳娟;[N];绍兴日报;2011年
毕节行署幼儿园
徐晓静;[N];毕节日报;2011年
张晓红;[N];中国教师报;2003年
许昌市寇家巷幼儿园
李志华 刘丽芹;[N];许昌日报;2011年
邻水县机关幼儿园
胡招琼;[N];四川科技报;2009年
河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杨瑞 刘蕴忠;[N];美术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单媛媛;[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朱晓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葛唐艳;[D];扬州大学;2011年
张琳;[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于景丽;[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王娆;[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弋媛;[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杨洁;[D];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
窦丽芳;[D];淮北师范大学;2017年
吕静;[D];山东师范大学;201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你所在的位置:
大班美术幼儿审美能力培养初探
大班美术幼儿审美能力培养初探
出处:乖乖网
作者:园园
的美术活动是培养幼儿审美能力的组成部分之一,应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美术的各种表现形式对幼儿进行陶治和熏陶,引起幼儿愉快的体验,获得美的享受,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欣赏水平,使其在活动中逐渐建立起审美心理结构,提高审美能力和谐完美的发展。关键词:大班幼儿 美术活动 审美能力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是进行艺术欣赏和艺术创作活动的必要条件,是积累丰富的内在的重要手段。我园在《纲要》艺术领域的基本精神指导下更深切地认识到,艺术的本质是审美的教育,而美术教育对幼儿审美能力的提高起着实质性的推动作用。于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我们进行了一些尝试。一、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著名学家阿瑞认为:人在最宽松的状态下其创造力最强。因而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保护幼儿探索的积极性,减少环境对幼儿的不利影响,为幼儿创设鼓励、支持的学习环境。在活动中,自由、轻松、风趣的氛围,能消除紧张,使幼儿思维活跃,是减轻幼儿创作心里负担的润滑剂。如绘画《表情》活动中,我先让幼儿观看生活中哭的、笑的、生气的、鬼脸的照片,然后让小朋友再比较,更喜欢哪一幅表情?接着我又问除了笑嘻嘻还有什么可以表现笑呢?小朋友争先恐后地回答:笑哈哈、笑呵呵、笑眯眯。然后老师请幼儿做出滑稽幽默的动作和表情,如:惊讶、生气、笑、扮鬼脸等,这样整个活动十分生动、有趣,而且培养了幼儿的想象力、辨别力,使幼儿的思想活跃起来,此时问一下幼儿,想不想把你们最想画的表情&画下来&,幼儿的内心已产生了强烈的创造冲动,在创作中思维变得流畅、灵活、有童趣,完成的作品充满创意。二、挖掘审美活动的审美源泉,让幼儿大胆求异,敢于创新为了让孩子们积累丰富的表象,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带孩子们去郊游,戏水;去果园,拾落叶;去效外,看树林;观察人物动态,欣赏银色世界独特魅力,通过对大自然景观欣赏以及幼儿自身活动体验,幼儿积累了丰富感性经验。1.走进大自然。陈鹤琴先生认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他主张让孩子&多到大自然中去直接学习,获取直接经验&。让大自然启发孩子的想象力。于是,画画的时候我们已不局限于让孩子们通过电教设备观看图片和视频,而是让孩子带上画架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看看美丽的花朵,摸摸大树,观察小动物,观察周围环境,家乡的萍水河、乡村、大森林,幼儿的兴趣一下子被激活了,想象也就随之迸发,幼儿按自己的想象创造出一幅一幅生动、有趣的作品,如小朋友作品《紫藤花下》、《我眼中的盛泽》都是幼儿生活经验的再现。2.与大师面对面。大班幼儿由于其年龄特点决定其思维发展特点,他们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初步的抽象思维。欣赏、观摩大师的作品可以让孩子从小就接触经典,和大师面对面,感受大师们的构图、线条以及作画方式,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审美能力。三、欣赏+创作,启发孩子的想象源泉和创造性思维新《纲要》在艺术类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的创造快乐。&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园初步形成美术教学活动的方式——欣赏+创作。通过欣赏活动,挖掘作品中所潜在的美感价值,同时学习作品中新颖独特、别具匠心的艺术表现手法,把欣赏活动与绘画创作有机结合,能进一步促进水平的提高。如果只是单一地欣赏某一幅画,却不给幼儿创作的机会,那就不能达到更好的活动效果。在欣赏的过程中,当幼儿感受到美和具有审美乐趣时,他们就会有一种绘画创作的热情,这种激情是难能可贵的,它是创造的源泉。幼儿从大师的作品中获得的启迪拓展了幼儿的表现空间,对绘画创作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让孩子站在大师的肩膀上进行创作,可以使他们在想象的空间里更自由自在地驰骋。经过一段时间,这种潜在的影响就会表现为创作水平质的飞跃。四、注重自我评价,产生审美愉悦,激发幼儿审美情绪在美术欣赏活动中,积极、科学的自我评价,不仅可以帮助幼儿体验成功,树立自信,产生审美愉悦,而且可以促进和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尤其到了大班,我们应该让幼儿共同参与评价,通过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了解幼儿的美术语言,读懂幼儿的每幅作品。因此,教师不妨经常给幼儿提供交流展示的机会,适时地邀请个别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构思和创意,理解并尊重每个幼儿的艺术创造能力。幼儿的美术作品反映的是他们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从某种程度上讲,只有幼儿自己才最了解他的作品,故评价活动应以幼儿自身为主体。有了教师的赏识在前,幼儿会更有&底气&,让他讲一讲画中的内容和。从而逐渐乐意在集体中展示自己、评价自己,对自己的作品及其本身也会更加自信。更要&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例如,大班美术活动&我设计的多功能花园&在评价部分,教师利用故事中的角色请小朋友对作品进行评价:&孩子们,你们觉得蝴蝶妹妹会最喜欢哪一个花园,为什么呀?&孩子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有的说:&蝴蝶妹妹最喜欢xx的花园,因为他的花不仅颜色鲜艳,还可以当摇篮,蝴蝶妹妹一定会睡得很舒服,所以它一定会很喜欢。&有的说:&蝴蝶妹妹一定会喜欢xx的花园,因为这里的花儿都很大就像小房子一样,小朋友也能住进来,它一定会觉得很热闹。&幼儿评价过后,教师就以蝴蝶妹妹的语气说:&我也同意你的看法,我喜欢这个新家。&并将图片贴在这幅作品的右上角。这样不仅是对小作者的肯定,更是对评价者大胆评价、表达自己观点行为的激励与赞赏。让幼儿通过评价激发美术的兴趣和积极性,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更能提高感受美、理解美的能力。
乖乖精彩专题推荐
Copyright (C)2010 guaiguai.com
黔ICP备号-1
文网文[号 联系邮箱:
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摘 要:小班幼儿年龄小,绘画的目的不明确,不懂如何绘画、涂色,只是把绘画当成一种游戏,随自己兴趣任意涂抹。因此,小班幼"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绘画能力
  摘 要:小班幼儿年龄小,绘画的目的不明确,不懂如何绘画、涂色,只是把绘画当成一种游戏,随自己兴趣任意涂抹。因此,小班幼儿美术的教学难度较大。帮助幼儿提高绘画技能,表现他们内心意图是十分必要的。在小班的绘画过程中,教师应该这样做:语言艺术激发绘画兴趣;利用情境教学发展创造力;肢体语言提高感性经验。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9/view-5233052.htm  关键词:小班;绘画;能力   小班幼儿年龄小,绘画的目的不明确,不懂如何绘画、涂色,只是把绘画当成一种游戏,随自己兴趣任意涂抹。因此,小班幼儿的美术教学难度较大。在小班的绘画过程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语言艺术激发绘画兴趣   富于童趣的语言容易让幼儿产生轻松、愉悦的游戏心理,使幼儿更加乐于参与活动,更能放松、大胆地表达意愿。在绘画活动的准备和开始阶段,教师要善于从幼儿的角度去捕捉和表达周围世界充满情趣的“点”,与幼儿产生共鸣,传递惊喜与激情。如,在教画兔子时,我给幼儿讲小兔的故事:“兔妈妈生了只小兔,大家给小兔起了许多名字,有的叫长耳朵,有的叫红眼睛,有的叫短尾巴……”兔子的基本特征通过小兔子的不同名字就概括出来,给幼儿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调动了幼儿作画的兴趣。   二、利用情境教学发展创造力   在活动指导时,采用幼儿乐于接受的各种手段进行引导。例如,在画草莓时,我利用儿歌简单概括特点(瓜子脸、长头发、加个柄\长麻点)帮助幼儿掌握草莓的画法。熟悉的、生活化的情境会使幼儿感到亲切和好奇,从而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绘画动机,常常通过线条、色彩来表现生活经验的愿望。因此,教师应引导幼儿善于观察,体验生活,丰富感知。如,在活动《车子叭叭叭》中,带领幼儿画汽车前,我组织幼儿各自带一辆玩具汽车,布置成主题展示区,在游戏活动时让幼儿自由摆弄、玩耍,引导幼儿把自己看到的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我还记得我们班的杨泰小朋友对画画一向都没什么兴趣,绘画能力不强,但在这次活动中他的画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在活动中他并没有按老师的示范画小汽车,而是画了一辆警车,还画得十分逼真呢!一问才知道原来他画的是自己的玩具警车。从中可以看出由于画的内容都是幼儿亲身经历的,此刻他们真正成了绘画的主人,体会到了创作的成功和喜悦。   三、肢体语言提高感性经验   肢体语言是幼儿用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对已有感性经验的利用和再造,起到了升华感性经验的作用。   1.肢体模仿   幼儿用肢体模仿事物,能够加深幼儿对事物的认识程度,有助于幼儿的绘画表现。如,在画“我”时,请幼儿站在镜子前自己看一看自己,再用自己喜欢的动作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感受。绘画时,由于小班幼儿能力不足,还不能到逼真的程度,但却画得十分形象,让我们一看就知道孩子们想表达的心情。   2.书空练习   书空练习是幼儿在绘画过程中难点突破的有效方法。我和幼儿一边说事物的主要特征,一边挥舞手臂进行书空绘画,这为幼儿大胆绘画起到了很好的桥梁作用。   总之,绘画是幼儿的一种心理需求,是生命之初自然迸发出来的一种想法,教师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培养小班幼儿的绘画能力,最终都应顺应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画画,画他们想画的画,使他们对自己所创造的绘画语言更加感兴趣,促进其身心健康、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念芸.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05.   [2]梁志.学前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03.   (作者单位 河北省唐山市滦县新城幼儿园)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儿童认知能力的培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