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惹别人阎王不高兴第二季就会产生愧疚感,心理学上如何解释?

怎样才能从对父母的愧疚感中解脱出来?
问:在生活中,我总是不停的产生愧疚感,比如,没时间陪家人,我会觉得愧疚;朋友请我帮忙,我没有做到,就会觉得愧疚;拒绝别人,我还会有愧疚感。事情做得不好,我也会觉得有愧疚感;这种感觉无时都会在生活中出现,如何才能从这种愧疚的模式中解脱出来呢?
你所说的这个愧疚感,在情绪心理学上准确的说应该是“内疚”更多一些,而并非“羞愧”。因为对比来说,羞愧是一种公开化的,因自己的行为受到他人反应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情绪。而你的问题里,基本上是基于自己的行为而后产生的关注情绪。所以我们下面着重讨论“内疚”。
那么,什么是内疚呢?内疚,首先是一种复合情绪,也就是说它不是我们的原始情绪,而是社会化情绪的一种,是多种情绪的复合体,也是情绪与认知评价的结合。而在复合情绪的范畴里,内疚又属于自我意识情绪的一种。也就是说,内疚是在自我的框架里产生并受到自我折射的影响的。
通俗的来说,恰恰像你所说的,这种自我意识情绪常常是没有具体的引发刺激的,也就是说你会感觉到在生活的很多方面都被这种情绪困扰,但这种情绪背后你却找不到那个根本的情绪直接引发源。所以,了解了内疚的自我意识情绪属性,可以帮助你理解到你对自己与生活的认知评价才是内疚产生的诱发因素。
具体的说,内疚的体验来自于你对于自己的行为导致的“不好的结果”的评价。它有几个特点,首先当你内疚的时候,其实你是在做具体的“归因”,也就是说,你的关注点会集中在导致“不好的结果”的那些你自己的行为上面。
其次,当你感觉到内疚的时候,常常你会感觉到一种推动你去做点什么的动力,也就是说,你会试图想要去弥补。
第三就是这种内疚的感觉常常并不会很强烈,但这种推动力可能会持续的时间相对较长,以使你产生相应的一系列补救行为,并试图通过这种方式使得内疚感可以逐步淡化直至消失。所以你看到了,内疚其实并不是都是负面的作用,它可以推动你采取正向的措施。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从心理学上来讲,有时候我们也会倾向于把内疚归类为正向情绪。
斯坦福大学商学院还曾经做过一个调查显示,内疚感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它可以带来强烈的责任感,而这种强烈的责任感往往推动人走到领导者的位置上,并容易获得他人的认可。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适度的内疚感,的确不需要被过度担心,它完全可以变成我们做事的推动力。
问:这样解释的时候,我慢慢开始回想到,似乎是因为这种内疚感,我自己也努力的做了很多事。可是有时候我仍然觉得这种过度的泛滥的内疚,是一种很大的心理负担,也给我的生活带来很多其实本来不必要承担的麻烦。这部分又该怎么办呢?
这是关于内疚的更深入的探讨了,上面我们提到了,内疚的产生源于自我认知的评价。也就是说,一定是你的某些行为导致的结果违背了你自己的价值规条,你才会产生内疚。这也是有人把内疚这类情绪称为道德情绪的原因所在。
比如说,如果在你小的时候,父母会习惯用让你内疚的方式来教导你,你就会对这种方式非常熟悉。比如,你跟爸爸妈妈一起出去玩,天快黑了,可是你还没玩够,一点也不想回家。这时候,如果爸爸妈妈开始一本正经的跟你说,你知道吗?为了周末陪你逛游乐场,爸爸妈妈虽然工作一周都很辛苦了,还是陪你玩到现在了。爸爸妈妈自己都舍不得花钱出去旅行,但是只要是你想玩的地方,我们怎么想方设法也会抽时间拿出钱陪你来玩。
现在这个时间我们再不赶回家,爸爸妈妈回去就都没有时间休息了,明天还得一早赶去上班,非常累的。你怎么能还这么不听话不理解爸妈的苦心呢?这时候作为孩子的你,其实可能不能完全听懂父母的话,就是知道自己做错事了,惹父母不高兴了,这是不对的,是自己要玩造成的。所以,你就很可能会乖乖地对父母说,是我错了,我不玩了,我们回家吧。我以后长大赚钱了也带你们去你们想去的游乐场,你们别生气了。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孩子的你,感觉到了内疚,你不希望自己是让父母难受的孩子,所以你在内疚的驱使下,放弃了还没玩够的想法,并且变成了照顾父母感受的小大人。通常,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又会给予孩子鼓励,觉得孩子还是听话懂事的,知道心疼和体谅父母的。于是,你的这种内疚就得到了鼓励。同时,你也会产生一种信念,如果我没有照顾好他人的感受或者需求,那么就是我的疏忽,是我的错,我会得到惩罚——他人会因此不认可我,不喜欢我,不接纳我。
那么,为了得到奖励和逃避惩罚,父母的这种对待你的方式慢慢就会内化,形成你内心的“内在父母”,无时无刻不再监督你的行为,而你的“内在小孩”就总是处于“内在父母”的看管之下,总是会感觉到内疚,也总是会被内疚推动去照料属于他人责任范围内的事情,并且波及到生活中的其他关系。所以,也就常常出现了你所说的情况——被过度泛滥的内疚感所控制和左右自己的行为,似乎很多很多事都会带来你的内疚,因而导致自己很大的心理和行为负担。
同样的例子很多,比如我经常遇到一类案例是,长大的孩子面对父母感觉到很痛苦,做了很多,然而自己会感觉还是无法弥补父母的恩情,可是从感情角度来讲,又很难与父母连接。深究下去我们发现这种类型的案主时常都有类似的经历,从小父母就会以激发他的内疚感的方式来要求他顺从。比如,父母出去从事体力劳动,非常辛苦。每天回到家的时候,都是汗流浃背,满身尘土,正在做作业的孩子就会跑出去想要帮忙。而父母却时常对他说,你能念好书就行了,我们就算累死也值得。你要是考上大学我们就是砸锅卖铁,甚至买了我们这把老骨头也是要供你的。
这时候,孩子产生的内疚和内心的压力常常是更巨大的, 甚至可能发展成为强烈自身的羞耻感和罪恶感,产生强烈的自我攻击——如果我没有读好书,没有出人头地,让父母扬眉吐气,那我就简直是猪狗不如的混账。这种孩子即使已经获得了社会上普遍认可的成功,也常常很难感觉到快乐,并且这种内疚感,和压抑自己需求,全力满足他人愿望的行为模式,也容易带入到其他关系里,所形成的多重心理负担,是更加沉重的。
因为完全被内疚绑架的情况下,其实人已经失去了自我,而是变成了最初施加内疚给自己的人实现自己的生命愿望的奴隶。尽管我们上面举例的父母他们常常都是无意识的,甚至也只是模仿他们的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来做。然而,这种影响却是真实存在的。当他们把内疚感施加给孩子的时候,其实无形中就是在转移自己的生命重量——我努力做了这么多,都是为了你,所以你要回报给我——懂事、乖巧、顺从、孝敬、有出息、光耀门庭、为父母晚年的安逸而努力等等等等。
那些原本是属于自己的生命个体应该实现的部分,就这样被转嫁到了孩子弱小的肩膀上。而从幼年童年就被绑架的孩子,长大后,也很难发展出完整独立的自我。他们变成了父母价值体系里的棋子,他们感觉不到自己存在本身的价值和意义,而是会把自己的价值和意义与上面所说的孝顺懂事或者有出息为父母增光等等联系在一起,而一旦自己失去这些,他就会感觉到自己是一文不值的,甚至无法找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立足之地——这并不是因为他们的能力问题,而是因为自我不明晰的定位问题。
﹍﹍﹍﹍﹍﹍﹍﹍﹍﹍﹍﹍﹍﹍﹍﹍﹍﹍﹍﹍
欢迎关注“Jyothi爱与光 ”
公众微信号 LoveandLight_Jyothi
分享爱与光,让爱和光流经你的生命!
阅读原文阅读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小站会根据您的关注,为您发现更多,
看到喜欢的小站就马上关注吧!
下一站,你会遇见谁的梦想?
&&&&&&&生命的真正能源来自心态的平和宁静。&&&&&&&&宁静不是孤独与寂寞,宁静是与静谧,遐思和悠远相伴.善处宁静,就能躯散心头迷雾,融化情感冰霜,照耀心田沃土,盛开心灵鲜花;善处宁静,就能让自己在忧伤时抚平心灵的伤痛,得到满足的安慰;善处宁静,就能让自己在急噪时释怀心头的疑虑,得到圣水的净化;善处宁静,就能让自己在迷茫时沉思远方的彼岸,得到前进的方向。生活中有了宁静,也就增添了一首青纯的诗,增添了一曲悦耳的歌,增添了一幅绚丽的画。&&&&&&&&&
8个细节泄露你在说谎
心理导读:与他人相处时,我们都不喜欢被欺骗,都希望与对方诚实的交流,然而有些人具有高超的说谎技能,我们不小心就听从了别人的谎言。其实,说谎是可以识别出来的,以下是说谎的8个手势,请注意辨别。
1.用手遮住嘴巴&
下意识地用手遮住嘴巴,表示撒谎者试图抑制自己说出那些谎话。有时候人们是用几个手指或紧握的拳头遮着嘴,但意思都一样。有的人会假装咳嗽来掩饰自己遮住嘴巴的手势。&
对于会议的发言人来说,如果在发言时看到有听众捂着嘴,那是最令人不安的手势之一,那表示他们认为你可能隐瞒了某些事情。遇到这种情况,你应该停止发言并询问听众,&大家有什么问题吗?&或者&我发现有的朋友不太赞同我的观点,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吧。&值得注意的是,听众们双臂在胸前交叉的动作,与遮住嘴巴的手势有着相同的含义。&&&
2.触摸鼻子&
触摸鼻子的手势一般是用手在鼻子的下沿很快地摩擦几下,有时甚至只是略微轻触。和遮住嘴巴一样,说话者触摸鼻子意味着他在掩饰自己的谎话,聆听者做这个手势则说明他对说话者的话语表示怀疑。&
美国芝加哥的嗅觉与味觉治疗与研究基金会的科学家发现,当人们撒谎时,一种名为儿茶酚胺的化学物质就会被释放出来,从而引起鼻腔内部的细胞肿胀。科学家们还揭示出血压也会因撒谎而上升。血压增强导致鼻子膨胀,从而引发鼻腔的神经末梢传送出刺痒的感觉,于是人们只能频繁地用手摩擦鼻子以舒缓发痒的症状。&
美国的神经学者深入研究了比尔&克林顿就莱温斯基性丑闻事件向陪审团陈述的证词,他们发现克林顿说真话时很少触摸自己的鼻子。但只要克林顿一撒谎,他的眉头就会在谎言出口之前不经意地微微一皱,而且每四分钟触摸一次鼻子,在陈述证词期间触摸鼻子的总数达到26次之多。&
不过,我们必须牢记一点,触摸鼻子的手势需要结合其他的身体语言来进行解读,有时候人们做出这个动作只是因为花粉过敏或触摸鼻子的手势者感冒。&
3.怎样才是正常的鼻子发痒&
单纯的鼻子发痒往往只会引发人们反复摩擦鼻子这个单一的手势,而和人们整个对话的内容、频率和节奏没有任何联系。&
4.摩擦眼睛&
当一个小孩不想看见某样东西时,他会用手遮住自己的眼睛。大脑通过摩擦眼睛的手势企图阻止眼睛目睹欺骗、怀疑和令人不愉快的事情,或是避免面对那个正在遭受欺骗的人。电影演员们常用摩擦眼睛的手势表现人物的伪善。&
男人在做我不想看它这个手势时往往会使劲揉搓眼睛;如果他试图掩盖一个弥天大谎,则很可能把脸转向别处。相比而言,女人更少做出摩擦眼睛的手势,她们一般只是在眼睛下方温柔地轻轻一碰。这一方面是因为淑女风范限制她们做出粗鲁的手势,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避免弄坏妆容。不过,和男人一样,女人们撒谎时也会把脸转向一边,以躲开听话人注视的目光。&
5.抓挠耳朵&
小孩为了逃避父母的责骂会用两只手堵住自己的耳朵,抓挠耳朵的手势则是这一肢体语言的成人版本。抓挠耳朵的手势也有多种变化,包括摩擦耳廓背后,把指尖伸进耳道里面掏耳朵,拉扯耳垂,把整个耳廓折向前方盖住耳洞,等等。&
当人们觉得自己听得够多了,或想要开口说话时,也可能会做出抓挠耳朵的动作。&
抓挠耳朵也意味着当事人正处在焦虑的状态中。查尔斯王子在步入宾客满堂的房间,或者经过熙攘的人群时,常常做出抓挠耳朵和摩擦鼻子的手势。这些动作显示出他内心紧张不安的情绪。然而我们从未看到查尔斯王子在相对安全私密的车内做出这些手势。&
但在意大利,抓挠耳朵的动作常被视为女人气的表现,甚至被当作同性恋的象征。&
6.抓挠脖子&
抓挠脖子的手势是:用食指(通常是用来写字的那只手的食指)抓挠脖子侧面位于耳垂下方的那块区域。我们根据观察得出的结论是,人们每次做这个手势,食指通常会抓挠5次。食指运动的次数很少会少于5次或者多于5次。这个手势是疑惑和不确定的表现,等同于当事人在说,&我不太确定是否认同你的意见。&&
当口头语言和这个手势不一致时,矛盾会格外明显。比如,某个人说&我非常理解你的感受&,但同时他却在抓挠脖子,那么我们可以断定,实际上他并没有理解。&
7.拉拽衣领&
撒谎会使敏感的面部与颈部神经组织产生刺痒的感觉,于是人们不得不通过摩擦或者抓挠的动作消除这种不适。这种现象不仅能解释为什么人们在疑惑的时候会抓挠脖子,它还能解释为什么撒谎者在担心谎言被识破时,就会频频拉拽衣领。这是因为撒谎者一旦感觉到听话人的怀疑,增强的血压就会使脖子不断冒汗。&
当一个人感到愤怒或者遭遇挫败的时候,也会用力将衣领拽离自己的脖子,好让凉爽的空气传进衣服里,冷却心头的火气。当你看到有人做这个动作时,你不妨对他说,&麻烦你再说一遍,好吗?&或者&请你有话就直说吧,行吗?&这样的话会让这个企图撒谎的人露出他的马脚。&&&
8.手指放在嘴唇之间&
将手指放在嘴唇之间的手势,与婴孩时代吸吮母亲的乳头有着密切的关系,是潜意识里对母亲怀抱里的安全感的渴望。人们常常在感受到压力的情况下做出这个手势。&
幼儿会将自己的拇指或者食指含在嘴里,作为母亲乳头的替代品,而成年人则表现为把手指放在嘴唇之间,或者吸烟、叼着烟斗、衔着钢笔、咬眼镜架、嚼口香糖等。
微心理:如何准确认识自己Ⅰ
心理导读:你了解你自己吗?就像本杰明.富兰克林说的那样,认识自己是极为艰难的。通常,我们只能通过别人的评价来了解自己。事实上,我们总是认为自己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我们也在按照自己的心境看待外界事物。那么如何准确认识自己? && &
我们在过分注意自己:焦点效应和透明度错觉
我们在本性上总会认为自己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时刻被人们审视,由此造成一系列偏激的反应。&
微心理1:一个小的变化带来大的心理负担
&这真是一场灾难!&一位女士在宴会之后这样说,原因只是在这次宴会中她不小心说错了一句话。这让她很难过,之后在整场宴会中她好像做什么都不自在。&确实如此,类似这位女士遇到的事,常常是我们人生的噩梦,我们称之为&事件&:&和初次见面的人一起用餐,你不小心把酒杯打翻。&在夹菜的过程中出现了失误,该送到嘴里的菜意外地掉在桌上。&在所有人都愉快交流的时候,你不小心说了一句很不得体的话导致冷场。&当以上这样的&事件&发生时,尽管看起来可能是些小事,人们的第一反应仍然是产生较强烈的尴尬心理,或者潜意识里认为别人都在看自己的笑话。这些事情虽然都很小,但往往会让人产生很大的心理负担,深深地影响我们对自身行为的评价,并可能持久地决定我们随后产生的行为和态度。&
微心理2:小事,也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
如果我们是化装舞会唯一一个没有化妆的人,或者不小心触动了实验楼上的火警铃声,我们心灵的河面总会掠过情绪的微澜,我们或者苦恼于自己的疏忽,或者自责自己的失误。但这一切,大多数时候是没有必要的。&记住,对于我们遭受的情感折磨或者内心纠结,别人也许根本不会太在意。大多数情况下,别人并没有像我们自己那样注意我们。然而,我们由此犯下的&错误&却比比皆是,你可能因此紧张得搞砸一份演讲,可能因此怯懦得不敢去挑战平平常常的&困难任务& 而当你越是如此的时候,就越会发现自己已经被这种心理状态困扰得太久,以至于无法自拔了。&正是从这些小事和小的感觉出发,我们&学到了&失败。当然,我们也可能&学到了&成功。区别在于,我们究竟觉得那些小事是成功,还是失败。&
微心理3:我们倾向于认为自己是人们关注的中心
我们想象的那个恐怖场景是真实的吗?也许根本不是这么回事。&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总倾向于在意他人眼中的自我形象,似乎在我们心中,自己比其他任何人都更重要。通过自我专注的观察,我们可能会高估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突出程度,这就是焦点效应。&基洛维奇等人通过实验验证了这个效应。他们让康奈尔大学的学生穿上歌手巴里.马尼洛的T恤,然后进入一个还有其他学生的房间,穿T恤的学生猜测大约一半的学生会注意到他的T恤,而实际上注意到的人只有23%。&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生活经验,当我们穿上一件新潮的衣服时想博得父母的注意,当我们换上一双高跟鞋时想引起爱人的注意,甚至当我们打上领带时想引起领导的注意,这种注意的成功率往往会打上折扣。&
微心理4:那也许真是小事,但你还是会深受影响
一个宴会上的表现,即使过去了很多年,即使人们已经忘记,我们自己却很难忘记。某些不经意的瞬间,某些细微的事件总是会激起我们的回忆,并引发我们一系列情绪反应。&一位美国商务人士被派到中国工作。在公司当晚的宴会上,中餐盘子里只有碎肉末或者小肉块,而他更习惯吃大块的牛排。由于不会使用筷子,于是他就拿着筷子在饭桌上戳来戳去,感觉不顺眼再&啪&的一声扔回去,然后又用筷子在另一个碗里扒拉数回。同事注意到了,但也没有说什么。&后来他娶了一位中国太太,太太斥责他吃饭时不懂规矩,夹食物前应先拿定主意。他才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很不符合中国餐桌礼仪,回想起刚来中国的那个宴会他坐立不安,于是给以前与他共餐的同事分别发了一封致歉信。没想到,很多同事的回复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他们压根儿不记得有这一回事。&实际上,无论我们怎么想,那些真正关系到自己的小事,除非你有意识地分析和注意到它是无关紧要的,否则总是会对你产生影响。&
微心理5:我们常常因焦点效应作出错误的判断
焦点效应所造成的一个显著结果就是,我们会把身边的那些关系到自己的事件放大,从而使我们的判断失真。这样的情况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社会心理学家戴维.迈尔斯也表达过自身的关注。迈尔斯是一个听力较差的人,他观察到的这个现象引人深思:当视力不好的时候,很多人会自然而然地选择去配戴眼镜或者隐形眼镜,但是如果是听力不好,3/4的人不会对此采取任何行动,即四分之三的人不会考虑戴助听器,除非他们迫不得已。&合理的假设是,这些不考虑佩戴助听器的人是因为顾及自我的形象,人们可以把无数的金钱花在染发、整形或牙齿漂白上,但人们会倾向于选择拒绝戴助听器,避免让任何人认识到自己的听力有问题或者变老了。&我们真的做对了吗?&那些听力差的人,难道不知道听力不好比塞在耳朵里的那个小小的助听器更容易引起注意吗?&
微心理6:别人并没有关注你
一位女士,每次上班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就会觉得别扭。似乎背后有无数双眼睛都在盯着自己,自己无论说什么,别人都会听得见,无论做什么,别人也会看得见。她觉得自己每天似乎都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有一阵子,她失恋了,更是觉得天都塌了,一看到有公司的熟人聚在一起就觉得那是在议论她。终于,在一次同事聚餐的酒后,她变得歇斯底里,失声痛哭,同事们面面相觑,不知究竟发生了什么让她如此伤心。她这才明白:原来大家并没有像她想象的那样时时处处都在观察和打探她!&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受透明度错觉影响的事例。透明度错觉是一种心理错觉,就像我们生活在一个透明的鱼缸中的那种状态。实际上,正因为我们看任何事情都从自我出发,往往把自己看成一切的中心,所以在高估自己的突出程度的同时,也会非常容易高估别人对我们的注意度。&
微心理7:你是怎么变得焦虑的
焦点效应和透明度错觉普遍存在于人群中,但是,这两种效应在社交恐惧者身上显得特别明显。并且由于这两种效应的存在,他们觉得更加不幸和孤独。&一个口吃的人,如果十分注意自己的形象,那么他和别人说话的时候就会尽量避免讲某些词语,或者是尽量少说话。这种方法固然能暂时地隐藏自己的口吃,但实际上却带给了自己更大的伤害。比如,如果和他一起的另外一个人也口吃,但两人彼此不知道,于是都尽力隐藏自己的口吃。结果,由于两个人都高度注意自己的行为,所以很少将注意力放在别人身上,就不容易发现别人也存在类似的问题,或者认为别人只是偶尔表现得不好。结果,口吃的人就更加自卑,觉得更加孤独和不幸。&关注自己形象并没有错,但如果过度顾及自我形象,把自己看成一切问题的中心,那么就会适得其反,使自己始终活在焦虑中。&(微信:心理学与生活,xinlishe)&&
心境决定我们的看法:心理图式和自我参照效应
当我们看待外界事物的时候,外界事物常常只是自我内心图式的映象,我们所做的观察、理解和判断,总是逃离不了自我心理图式的左右。&
微心理8:心情不在于环境,而在于心境本身
苏格拉底是单身汉的时候,和几个朋友一起住在一间只有七八平方米的小屋里。尽管生活非常不便,但是他一天到晚总是乐呵呵的。&有人问他:&那么多人挤在一起,连转身都困难,有什么可高兴的?&苏格拉底说:&朋友们在一块儿,随时都可以交换思想,这难道不值得高兴?&&过了一段日子,朋友们成了家,先后搬了出去。屋子里只剩下了苏格拉底一个人,他仍然很快活。那人又问:&你一个人孤孤单单,有什么好高兴的?&&&我有那么多书,一本书就是一个老师。和这么多老师在一起,时时刻刻都可以向它们请教,这怎么不令人高兴呢!&&无论何时,苏格拉底似乎总是开心的。那个追问的人最后迫不得已去问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柏拉图说:&决定一个人心情的,不在于环境,而在于心境。&&心境不同,你看待同一事物和问题的角度就不一样。&
微心理9:心境,就是我们内在的心理图式
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心理图式是我们组织自己所处世界的心理模板,是我们界定自我的特殊信念。由于人总倾向于把自我作为世界的核心,所以他们往往从自我出发来设计自己的信息采集雷达,从而快速地接纳那些与自我感觉相符的部分,而剔除那些与自我感觉不符的部分。比如,如果你想成为一名运动员(也就是说成为一名运动员是你自我图式的一部分),那么,你会特别注意别人的身体和技巧,有意识地记住与运动有关的信息。&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如果在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或者获得了表彰,我们走在路上会觉得神清气爽,云淡风轻,遇到平日里不怎么喜欢的邻居也会主动打招呼;而一旦考试失利或者遭到批评,我们就会无精打采,看什么都觉得不顺眼,甚至连平日里非常喜欢的小狗也不再那么可爱。&其实邻居和小狗这些外在事物并没有什么改变,只是因为心境发生了变化,客观世界呈现在眼里的面貌也发生了扭曲。&
微心理10:你内心有什么就会看到什么
心理图式就像我们感知系统的一面镜子,这面镜子里有什么,你就会看到什么。&有一位年轻人的生活不顺,十分苦闷,就去问一位老人为何饱受磨难却丝毫不伤心。老人随手从黄杨树上摘下一片树叶递给他,问道:&知道黄杨树叶为什么历经风吹雨打却不舍得凋零吗?&年轻人摇摇头。&老人说:&是因为这片树叶在这儿能看到温暖的阳光和晶莹的雨露,能看到枝头叽叽喳喳的小鸟,而我就像这片树叶一样。&老人又问:&你看这片树叶的形状像什么?&年轻人仔细端详了一会儿,疑惑地说:&是像一颗心吗?&老人点点头,微笑着对他说:&是啊,的确像一颗心,你内心有什么就会看到什么。&&某种程度上,心理图式和这片黄杨树叶很相似,图式里有什么,你就会发现什么。同样是半瓶酒,乐观者会想:&真好,还剩半瓶呢,很不错了。&悲观者则会认为:&只剩半瓶了,马上就会一点儿都不剩了。&无论你是兴奋还是生气,食物本身并不是诱因,真正的原因还是在于你的自我图式。&
微心理11:心理图式究竟是怎么形成的?
当然,图式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与我们先天携带的基因因素有关,但更多地与社会经验有关。我们扮演的角色、社会同一性、我们和别人的比较、成功与失败以及我们身处的文化都会在塑造心理图式方面起到作用。&拿文化这一点来说,个人主义文化背景下成长的小孩常常受到教导&做你自己&、&你是独一无二的&,&世界上没有人和你一样独特&。他们不会等待别人的帮助,相反,他们会好好照顾自己,遇到挫折也自觉地信奉&靠自己的努力走出困境&的文化理念,对家庭父母少有依赖。&而在集体主义文化中,人们从小被教导对家庭单位的责任感是最重要的。个人不会显得那么锋芒毕露,会自觉地把自己的需要置于群体的利益之后。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人与人相互依存的关系很重要,代际之间在人格和自我上缺乏显著界限,子女比较依赖父母和家庭,可见,文化对于我们心理图式的形成有着重大的影响。&
微心理12:看到了失败,是因为想着失败
自我图式一旦形成并非固定不变,它会随着可能的自我不断发展变化。可能的自我包括我们希望成为的理想自我,也包括害怕成为的自我,如失败的、孤独的自我等。这些关于未来可能性的想法、感觉和体验对于行动具有导向作用和推动性。&一位来自山区的女孩高考落榜,让老师和父母都大跌眼镜,因为她的高考分数与平时成绩悬殊实在太大了。一天她的好友跑去安慰她,她反而很平静。&原来,几个月前她回家帮助父亲放羊,不小心把一只羊羔给弄丢了,这对于一个贫困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个灾难。父亲狠狠地训斥她:&连个羊都放不好,将来还能做什么,还有什么出息。&这件事在她心里留下了沉重的阴影,很长一段时间她的脑海中都回响着&能做什么&、&有什么出息&的话语,于是很难静下心来复习。&对于这个女孩来说,考试失利并不是因为发挥失常或者考题太难,而是因为父亲的训斥驱动了她消极的心理图式,让无能、消极、前程暗淡的信息占据了主导位置,而这些信息一旦发出指令就会操纵着她一步步走向失败。&
微心理13:想象你病了,你就真的会病
在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对于一个故事,若是把我们自己和其中的某个人作比较,事后我们就能更好地回忆起那个人;当我们和别人聊天时,如果无意中听到其他人提到自己的名字,我们就会立刻转移自己的听觉注意力。心理学家指出,当信息与我们的自我概念相关时,我们就会对它进行快速地加工和很好地回忆,这就是自我参照效应。&安德鲁.杰克逊对瘫痪性中风极度恐慌,因为家中有好几个人死于此病,妻子也是因此去世。一天,他正在朋友家与别人下棋。突然杰克逊的手垂了下来,整个人也呈现出病重的症状。&&最后还是来了,&杰克逊乏力地对朋友说,&我得了中风,我的整个右侧瘫痪了。&朋友就问他是怎么知道的。杰克逊答道:&刚才我在右腿上捏了几次,但是一点感觉也没有。&&这时,和杰克逊下棋的那个人说道:&可是,先生,你刚才捏到的是我的腿啊!&&这种错误的恐慌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会存在,只不过表现的形式与程度不同而已。因为每个人都会受到自我参照效应的影响,我们在接触到与自己有关的信息或者事情时,最不容易忽视或者遗忘它们。&
微心理14:让&可能的自我&激励你
罗伯特.富尔顿出生于美国的一个贫苦家庭,他能成为制造第一只蒸汽机轮船&克莱蒙脱号&的著名科学家,完全是凭着梦想激励和个人努力得来的。富尔顿的梦想源自自己小时候的划船经历。小富尔顿和哥哥们划船时遇到了湍急的河流,小船在河中打转,富尔顿和哥哥们拼命地撑篙,但船仅能艰难地移动。于是,小富尔顿梦想着发明一种东西,能让船自动行走。富尔顿说:&总有一天,我会让飘扬了千百年的帆统统去掉,让人类的航海事业同远古时代告别。&&与其说是富尔顿的梦想激励他成功,不如说是他的&可能的自我&激励他成为著名的科学家。&心理学家指出,我们梦想中自己的样子,比如,富有、苗条、充满激情地爱与被爱的自我,就是我们的&可能的自我&。当然,它也包括我们害怕成为的样子,比如,失业、学业失败和孤苦无依。积极的&可能的自我&会带给我们希望,我们所渴望的生活愿景会激励我们;反之,消极的&可能的自我&则会打击我们的自信心。&(微信:心理学与生活,xinlishe)&
什么角色,就决定了什么行为:角色习得心理
&角色&是指一个人在特定的社会和团体中占有的某一特殊位置以及被社会和团体规定了的行为模式。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角色对个体的行为和心理影响是让人震惊的。&
微心理15:她真的病了还是进入了病人的角色
角色这个词来源于戏剧,简单地讲,它就是一个人的身份地位和行为模式。&一个女孩儿从小失去了父亲,由妈妈一手带大,她妈妈是一位商界精英,靠着自己的打拼赢得了一番事业。女孩从小衣食不缺,成绩很好,爱看书、学习、弹琴。在16岁那年的一天,很偶然地,她看到窗外下雨觉得腿酸就不想起床,她妈妈认为她生病了,就给老师打电话替她请假,第二天她学习时感到头有点不舒服,她妈妈就担心她是不是病得严重了,但是去医院检查也没看出什么。&但慢慢地,她真就觉得自己得了大病,一回家就换上白色的睡衣,整日抱着个布娃娃病恹恹的,来了亲戚吃饭时也是挑三拣四说自己有病,要忌口。最后都不能正常去上学了,无奈之下,她的妈妈只得为她办理了休学,让她在家静养。&从女孩儿的一系列表现来看,我们禁不住要问:她是真的病了还是进入了病人的角色?&
微心理16:当你扮演新角色,你就会尝试着进入角色
当你将要扮演新角色时,你就会尝试着进入角色。一个学生毕业以后去了某个学校当老师,那么当从学生身份变成老师身份时,他势必会想着要和学生处理好关系,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而不是像学生时代好好学习,以取得好的成绩。&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一旦当个体开始扮演某种角色,他总免不了要被角色同化。&想象一下你经历了竞争激烈的高考,刚刚迈入大学的门槛,周围是各式各样的联谊会。你也许会对新的环境感到新鲜和敏感,但你也告诉自己不能像高中那样埋头读书了,应该勇敢地尝试加入一些新的团体,于是你报名加入了女生联谊会,积极地参加相关的活动。&过了一段时间,你会惊奇地发现,自己已经非常习惯女生联谊会里的狂热气氛了,甚至回到寝室也会鼓动其他的姐妹加入进来,女生联谊会成员的角色就像我们的旧牛仔裤和T恤一样被我们十分熟悉了。&
微心理17:角色对行为的塑造是惊人的
角色对于人的行为具有强大的塑造力。1973年,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津巴多做了一个经典的模拟实验。&津巴多录取了一批大学生志愿者,随机地把这些志愿者分成&犯人&组和&看守&组,然后模拟正常监狱里的情境。&看守&给&犯人&们戴上手铐后,把他们押回&警察局&。&犯人&们会经历真正的犯人才会碰到的事情,如戴着脚镣手铐、被分别关入只有一张床一个门洞的单人牢房等。而&看守&们也装备得与真的一样:身着警服,手拿警棍,轮流在里面值勤。&结果,仅过了几天,&看守&和&犯人&们的表现越来越&专业化&:&看守&们渐渐学会了从侮辱恐吓以及非人性地对待那些&犯人&中获得乐趣,不时地命令他们做俯卧撑以及各种疯狂行为;而&囚犯&们最初会反抗,但很快就变得被动并陷入了无能为力的地步,他们的脾气变得很暴躁。&这个实验原计划进行两周,可六天后,有一半的&囚犯&被试者要求释放,因为他们的感情几乎达到了崩溃的边缘。因此,津巴多被迫停止了已进行了六天的实验。&
微心理18:是你在扮演角色,还是角色在扮演你
角色具有强大的魔力,当你开始接受某种角色时,你可能会有一种新奇刺激并伴随着不适的虚幻感,可一旦你进入后,你便会不由自主地减少意识行为,并朝着角色既定的轨道飞奔而去。&&我不知道自己怎么了,自从前年当上了这家金融公司的经理,我就变了,觉得老公做家务没效率,买东西不知道考虑性价比,培养孩子不知道计算投入与收益,当意识到我是把工作中的角色带回家时,我会收敛,但大多数时候我根本意识不到,好像无形中有一股力量在推动着我说不想说的话 &这是一位婚姻面临危机的女士微妙的内心独白。&正如在《烈火战车》中扮演奥林匹克英雄的伊恩?查尔森所说的,&当我进入角色的时候,我的整个人格都改变了。&故事开头的那个生病的女生可能只是有点不舒服,但她的妈妈三番五次提醒她生病了,并经常让她接触医院这种环境,慢慢地,不管是被动还是主动,病人这个角色牢牢地捆绑住女生的心理,偶然的虚幻的想象演变成了既定的事实,角色具有令人惊奇的驾驭力。&
微心理19:有时,你需要适当抽离角色
生活中,我们总要面对很多角色。你可能是孩子的父亲,同时又是父亲的儿子;你可能是妻子的丈夫,同时又是丈母娘的女婿、妹妹的哥哥、哥哥的弟弟等。面对这个对象你需要抽离那种角色,而面对那个对象你需要抽离这种角色,如果你以一种既定的行为态度来面对不同的社会角色,就会造成角色不清,你的人生肯定会一团混乱,无比纠结。&同时,我们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一个阶段结束,我们就必须从扮演的角色中抽离出去。读书时期,你的主要角色是学生,如果工作后你依然无法从学生的角色中抽离,势必会四处碰壁。&我们都知道的天才演员张国荣,禀赋过人,才华横溢,一生中饰演了很多经典角色,例如《霸王别姬》中的程蝶衣、《阿飞正传》中的旭仔等,却在愚人节那天跳楼自杀,因素之一就是没有从生前扮演的《异度空间》中的心理医生角色中抽离。&
微心理20:究竟应该扮演哪一个角色
我们每天都在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一会儿是公司的职员,一会儿是丈夫,一会儿又是家中的孝子。我们不停地在各种角色中转换,而转换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角色冲突,最后有可能导致我们的焦虑。&《心理月刊》上有一个女老师的故事,这个女老师跟她的学生年龄相差并不大,所以一心想和学生们成为朋友,并以这种方式管好学生。有个女孩对她很信任,无论自己做了什么事情,都愿意告诉她。&后来,这个女孩怀孕了,找到女老师,向她借钱去做人流。当然,女孩并不希望老师把这件事情告诉父母,否则她们不再是朋友。这时女老师便处于两难之中了,她不知道自己此时应该扮演&老师&和&朋友&中的哪一个角色。&这位老师的心理焦虑就是由于角色冲突引起的,她没能很好地转换自己扮演的角色。不过,角色协调的方法可以使角色冲突的可能降到最低,即通过观念培养和技能认知,提高角色扮演能力,使角色得以成功转换。&
微心理21:时刻为你的新角色做好准备
古人曰&三十而立&,可如今,我们周围出现了大批的&啃老族&,很多年轻人毕业以后不愿意去工作,而是待在家里,仍由父母抚养,依赖家庭。这就是年轻人不自立的表现,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就是角色中断。&由于种种原因,一个人的角色扮演的过程出现中途中断的现象叫做角色中断,比如从旧角色中退出来,却不知道如何来建立新角色的规范和行为准则,就会造成角色中断。&啃老族&们在从学生的角色中抽离出来之后,并没有做好进入工作这一角色的准备,所以就出现了角色中断。&与此类似的另外一个案例是,我国进行干部制度改革后,很多老同志没有了&终身制&的保障,退出了旧的工作岗位后出现了迷茫。由于他们对新角色没有充分的准备,所以不能很快适应新的角色,出现了角色中断的情况。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正确地规划自己的人生,了解那些不可避免的角色转换,积极学习新的角色规范,做好进入新角色的准备。&
微心理22:我们怎样扮演好属于自己的角色
当然,角色也具有积极的一面。日本心理学家长岛真夫等就研究了&角色&加工对班级指导的明显作用。&他们在小学五年级的一个班上进行了实验。这个班有47名学生,他们挑选了在班级中成绩较差地位较低的六名学生,任命为班级委员,并在他们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一个学期过后进行的测定发现,这六名学生在性格方面,诸如自尊心、安定感、开朗程度、活动能力、协调性、责任心等方面均有显著变化,并且成绩的进步也令人吃惊。&总之,人的一生中总要面临许多角色,当必须承担某种角色时,我们应该尽自己最大努力把自己的角色扮演好,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但一种角色结束时,我们也应该适可而止,尽情地进入,理性地抽离,平衡好各种角色的微妙关系,不要让不该扮演的角色扰乱原本平静的生活。&文/孙科炎、李国旗(微信:心理学与生活,xinlishe)&
心理延伸会员测试:心理FM:&DIG心理学讲座9:原文链接:/info/5470/
心灵捕手:心理问题的关键在哪?
心理导读:我们都深信一套固定逻辑,认为自己某些特质是&好我&,让自己维持并促进关系的发展,而某些特质的是&坏我&,会导致关系的疏远甚至结束。这是导致我们心理问题的根本所在。 &&&
&&麻省理工学院(MIT)的蓝勃教授是数学界中大名鼎鼎的人物,他获得过被誉为&数学界中的诺贝尔奖&的菲尔茨奖,他给上他课的大学生们留了一道难题,题目写在了楼道的黑板上,并称,看看谁能在学期结束前给出答案。&看看谁能在学期结束前给出答案,蓝勃教授这句话的真实意思其实是,我不相信你们有谁能给出答案,毕竟,作为数学界的顶尖人物,他当年是花了很长时间才找到答案的。&但是,没两天,黑板上就出现了答案。但是,这个人并不愿露面,尽管露面可以享受难得的荣誉。&蓝勃教授再下战书,留了第二道难题,这道难题,他和伙伴花了整整两年才解开。&
&&同样,没两天,那个&神秘数学天才&再次给出答案。这次,蓝勃教授看到了&神秘数学天才&的身影,发现他竟然是MIT这所顶尖学府的这栋大楼里的一位清洁工,但这位清洁工并不想被发现,他一边辱骂教授一边跑了。&这是着名的心理影片《心灵捕手》(又译名《骄阳似我》)一开始的情节。看到这种情节,我脑子里冒出一句话,世界是分裂的。MIT的光辉,竟被一个落魄的清洁工彻底盖住了。&
他对天才说:你是一个被吓傻的狂妄孩子
不过,外部世界的分裂,源自内心的分裂。这个落魄的男孩,他其实只是在工作之外的少数业余时间做一下解数学难题和读书这种&正确的事&,而多数业余时间,他是和几个问题青年一起打架斗殴、偷盗乃至袭警等。其中,他最拿手的是去MIT或哈佛大学,&三分钟摆平一个笨蛋&。&这个内心分裂的男孩叫威尔,等蓝勃找到威尔时,威尔已因打架斗殴和袭警而被关进监狱,但蓝勃申请作为威尔的监护人而将他保释,保释的条件有两个:一,威尔要与蓝勃配合解数学难题;二,威尔要看心理医生。&威尔不想看心理医生,但更不想蹲监狱。两害寻其轻,他不得已答应了做病人。&但是,作为天才的病人,威尔接连赶跑5名心理医生。最终,蓝勃找来了自己大学同窗、现在的心理学教授西恩来为威尔做治疗。&同样的,在第一次会面中,威尔也刺痛了西恩。他通过对西恩一幅画作的观察,而看出了西恩当时的心态。西恩的画作是一个在波浪滔天的大海中独自画船的人。对此,威尔看出了两个内容,他对西恩说,第一,你当时正在暴风雨中,第二,你娶了&错误的女人&。&西恩被激怒了,他警告威尔,不要侮辱他已死去的太太,而当威尔再次说&没错,你的确娶错了女人&时,西恩暴怒,他冲上去掐住威尔的脖子并威胁说,如果你再这么说,我会杀了你。&威尔震惊了。以前,他戏弄那些心理医生时,他们的方式先是惊惶,接着是掩饰自己的愤怒,而后是拒绝继续给他做治疗。但西恩不一样,他也被刺痛,但他直接表达愤怒。更不一样的是,这个被刺痛被激怒的男人,答应继续给他做治疗。&在心理治疗中,或者在一切亲密关系中,这都是很关键的一点。&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套固定的逻辑,我们认为,自己的某些特质是&好我&,这些特质可以让自己维持并促进关系的发展,而自己某些特质的是&坏我&,这些特质会导致一个关系的疏远甚至结束。
因此,当我们想与一个人亲近时,就会表现出&好我&,并刻意压制&坏我&,而当我们想与一个人疏远时,就会表现出&坏我&,而不再表现&好我&。&譬如,一个依赖者,当想与一个人亲近时,他会表现得非常依赖,有时就是所谓的&可爱&。相反,一个支配者,当想与一个人亲近时,就会表现出非常有能力的一面。&这时,如果那个人中招了,真的在我们表现&好我&时而与我们亲近,并在我们表现出&坏我&时结束了与我们的关系,那就意味着,我们的逻辑再一次得到了强化。&
这是导致我们心理问题的根本所在。如依赖者总会发现,别人之所以不接纳他,好像总是因为他还不够依赖,支配者则会发现,别人之所以不接纳他,好像总是因为他还不够有力量。所以,每当遇到一个危机事件,我们都会进一步强化自己的逻辑,这导致我们越来越僵化。&假若说治疗能发挥作用的话,关键点就在于,心理医生帮助来访者明白,他可以不必对那个逻辑那么执着,也就是说,他的&好我&并不一定会促进关系,而他的&坏我&也并不一定会疏远关系。&威尔的逻辑,其实就是,&天才&是坏我,&平庸&是好我。他其实认为,天才并不能换来关系中的亲密,而平庸倒可以做到这一点。每当他展现天才时,其实多数时候都是在疏远乃至结束一个关系。所以,我们看到,他的聪明都用到了刺激心理医生、&三分钟摆平一个笨蛋&等事情上。&也可以说,他其实讨厌他的天才,他不愿意别人因为他是天才而接纳他,他更愿意别人仅仅因为他这个人而接纳他。&那5名心理医生都中了威尔的招数,威尔用坏的方式表达他的天才时,他们都中断了和他的关系。西恩不同,看起来,他也中了威尔的招数,一样被刺痛,甚至更痛。但他这时不是中断与威尔的关系,而是选择了真诚袒露自己的心声。&当西恩这样做时,威尔的世界已经是在被颠覆了。威尔第一次发现,原来真诚地表达愤怒,并不意味着关系的结束。&第二次会面中,威尔的世界进一步被颠覆。西恩先是承认,威尔的确刺痛了他,令他彻夜难眠,但在这种痛苦中,西恩想明白了很多。&尽管总是将聪明用在攻击上,但威尔还是以自己的聪明自豪。但是,西恩对他说:&看到你,我没有看到聪明自信,我看到的是一个被吓傻的狂妄孩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西恩明白,威尔狂妄的聪明自信,不过是对痛苦的防御罢了。这种防御是一堵墙,令威尔只敢与书本建立关系,而不敢与世界直接建立关系。而在说这段话之前,西恩还说了一段震撼人心的话语:&
你只是个孩子,你根本不晓得你在说什麽。&&你只是个孩子,你根本不晓得你在说什麽。&问你艺术,你可能会提出艺术书籍中的粗浅论调,有关米开朗基罗,你知道很多,他的满腔政治热情,他与教皇相交莫逆,和他的耽于性爱,你对他很清楚吧?但你知道西斯汀教堂的气味吗?你没试过站在那儿,昂首眺望天花板上的名画吧?你肯定未见过吧?&如果我问关于女人的事,你大可以向我如数家珍,你可能上过几次床,但你没法说出在女人身旁醒来时,那份内心真正的喜悦。&你年轻彪悍,我如果和你谈论战争,你大可以会向我大抛莎士比亚,背诵&共赴战场,亲爱的朋友&,但你从未亲临战阵,未试过把挚友的头拥入怀里,看着他吸着最后一口气,凝望着你,向你求助。&我问你何为爱情,你可能会吟风弄月,但你未试过全情投入真心倾倒,四目交投时彼此了解对方的心,好比上帝安排天使下凡只献给你,把你从地狱深渊拯救出来,对她百般关怀的感受你也从未试过,你从未试过对她的情深款款矢志厮守,明知她患了绝症也再所不惜,你从未尝试过痛失挚爱的感受&&&西恩继续说,不要以为,我了解你,也许我可以通过知识来看你,但那不是你,除非你愿意谈谈你自己,否则我不知道你到底是谁。&说完这番话后,西恩撂下了一句话&现在该你了&,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愿意真诚地去面对你,但你是否做好了真诚面对我的准备?&西恩的这番话也刺痛了威尔,或者说,令威尔感到震撼。第一次有&正确的人&对他如此坦诚相待,而他以前对付这些人的招数好像也都不再能发挥作用。那么,自己愿意冒一次险吗?真的对一个心理医生袒露心声?&最终,威尔选择了继续。&
不完美才是好东西
选择继续是一个意愿,意味着威尔愿意尝试改变,但从这个初步的意愿到袒露心声是需要时间的,所以,在接下来的两次治疗中,威尔长时间地陷入沉默中。&威尔沉默时,西恩一样沉默着。他绝不先开口,而是等待威尔开口。&这种沉默有两种意思。第一,他在告诉威尔,你有沉默的权利。第二,威尔要自己决定是否袒露心声,而不是由心理医生来诱惑或施加压力让威尔袒露心声。&终于,在玩了很长时间的&瞪眼游戏&后,威尔主动开口讲话了。这意味着,治疗正式开始了。&治疗正式开始后的第一个话题是爱情。西恩问威尔,在恋爱吗?威尔回答说有,但他有点不敢进行下去。&为什么?西恩问。威尔回答说:&现在她很完美,我不想破坏。&&对此,西恩说:&或许是你认为自己完美,你不想破坏&&这是极好的哲学,可以一辈子不认识人。&&
这是无数人在恋爱时会犹疑的原因。看起来,我们是认为对方太完美了,所以不敢接近或不敢破坏这个幻想,但其实是我们惧怕自己的不完美被对方看到。
读大学时,我做电话心理热线,一个自称很帅的男孩打电话给我说,他失恋了,很痛苦。但这失恋又是他选择的。他和一个美女去逛街,美女突然说,你等我一下。他等了好长一会儿还没见美女回来,这时他突然明白,美女正在大便。一想到这么漂亮的美女在大便的情景,他特别忍受不了,于是转身而去。&这个故事中隐含着的道理是,美女的&美&和帅哥的&帅&是&好我&,他们之所以能被别人接纳,是因为相貌上的&好我&,而一旦有&丑&的&坏我&出现,他们就得不到关系中的爱与认可了。所以,这个男孩转身而去,看起来是不能接纳美女也大便的事实,但其实是不能接纳自己也有丑的时候。&怎么在治疗中让来访者放下对这个逻辑的执着呢?心理医生可以戳穿来访者这个逻辑背后的把戏,但只这样做的话,就太生硬了。&于是,西恩在不动声色地戳穿威尔的游戏后,讲了自己一个故事。他说,他的太太放起屁来超厉害,一次,他被太太的屁惊醒了,接着,他家的狗叫了起来,最后,太太自己也被弄醒了,问他,是不是你在放屁,西恩说是。&西恩讲这个故事时,忍不住狂笑起来,而威尔也忍不住大笑起来。故事讲完后,西恩解释说,真实就是美,&不完美才是好东西,它可以选择谁进入我的世界&&你的女生也不完美,关键是,你们是否合适。&&这次咨询结束后,威尔立即去见他钟爱的女孩&&哈佛大学的史凯兰去了。&
爱到最深处,常意味着最大的危机
威尔和史凯兰,是在哈佛大学的一个酒吧认识。当时,威尔与他的三个死党&&他们都没有机会读大学&&去这个酒吧,一方面是为了&泡妞&,另一方面是继续威尔最擅长的游戏&&&三分钟摆平一个笨蛋&,而且是全球最知名大学的&笨蛋&。&这两面威尔都得逞了。威尔最铁的哥们查克冒充历史系学生和美女史凯兰搭讪,但哈佛大学的学生克拉克看破了查克是冒牌货,于是过来考查克历史学知识,但却被救驾的威尔给羞辱了。&威尔不仅羞辱了以哈佛大学生而自居的克拉克,也赢得了史凯兰的好感,两人第一次擦出了火花。&恋爱关系,是比治疗关系更为深层的关系。既然威尔不敢与心理医生建立关系,那么他更没有勇气去和自己所爱的女孩建立真正的关系。或者说,这是更为艰难的挑战。&在西恩的启发下,威尔终于鼓足勇气去见史凯兰了,并且两人的关系一直发展得好像很顺利。&
&&但是,危机一直存在。敏锐的观众会发现,威尔一直不相信史凯兰爱自己,史凯兰的很多话,他都解释为,史凯兰并不是真心爱他。&譬如,史凯兰对他说,&有机化学对你这种人没用&。威尔立即问,他&这种人&是什么人。&再如,他几次对史凯兰暗示,他怀疑自己只是史凯兰的一个玩具,一个过渡性的男朋友,他的天才、贫穷和传奇会给史凯兰的生命添加一些色彩,但史凯兰作为一个富家女,早晚会抛弃他,而最终还是会嫁给一个成功人士。&最后,当他们的爱情抵达第一个最高潮时,也迅速跌落了最低潮。&史凯兰从哈佛大学毕业后,要去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继续进读,所以希望威尔和她一起去加利福尼亚州。但威尔拒绝了,他认为,如果到时史凯兰发现他的缺点怎么办?那时她就会受不了他,而抛弃他。&这伤害了史凯兰,她说,如果你不爱我就该告诉我,你如果不爱我,我会消失,不会再出现在你的世界里。&听了史凯兰这番话,威尔立即说,我不爱你。&听到这句话,13岁时失去了父母双亲的史凯兰再一次痛得弯下了腰,而威尔也走了。&每个人都在坚持自己的逻辑,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逻辑看对方,结果,越爱时就越孤独,因为越爱时就越坚持自己的逻辑,而这时就看不到对方的存在了。&对史凯兰而言,她是个&好女孩&,而&好女孩&的逻辑是不能给别人麻烦,所以说如果你不爱就告诉我,我会主动消失。但对威尔而言,史凯兰这句话会让进一步相信,她并不爱他,她好像在寻找一个让自己主动离开的借口。&史凯兰认为,希望威尔跟自己去加州,证明她爱他。但在威尔的世界里,这种搬迁是最可怕的事情。他先是被父母抛弃,后来4次被送人寄养,其中3次被严重虐待。所以,他内心深处认为,换一个家是最可怕的事情。&于是,在第一次爱到最深处的时候,他们也遭遇了最严重的危机。这是他们各自坚守自己逻辑的结果。当然,主要是威尔坚守自己逻辑的结果。&
不敢改变的直接心结是友谊
其实,这时不只是爱情到了第一个高潮,他的治疗也到了一个高潮,威尔和西恩已建立了很深的信任。同时,威尔的事业也貌似将进入一个高潮,蓝勃教授正接二连三给他介绍优裕的工作&&&但是,对威尔而言,这是一种颠覆,他会恐惧。&因为,他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长大,这让他对自己的逻辑无比执着。这也是每个人的共同点。&我们每个人都深信自己的逻辑。假若一个女子说,男人都不是好东西。那么,她亲近的男子一定都不是好东西。因为,她会爱上&男人都不是好东西&这个断言,如若她遇到了一个&好男人&,她的世界就会有颠覆的危险,她的内心就会有失控的感觉。于是,为了避免这种失控感,她要么远离好男人,要么会把好男人变成坏男人。
对威尔而言,他的一个断言是&我只是一个玩具&,他的聪明可以给别人的生活带来些乐子,但只要他出现一些&坏我&,一个亲密关系会立即结束,对方会毫不犹豫抛弃他。他过去的人生经验一再证明了这一点。&所以,当治疗、爱情和事业都抵达一个高潮时,他内心的斗争也就抵达了一个最严重的危机&&是固守自己已有的逻辑,还是冒险接纳新的逻辑。&
不幸的是,绝大多数时候,我们都会坚持自己固有的逻辑。于是,人生就只是一个轮回。
我每天最幸福的时候只有10秒,就是每天去威尔家接他出来时。
每次,我都想象,这次见不到威尔了,那意味着威尔到了能施展他的才华的地方。&&有意思的是,化解这个危机的是他的死党查克,这也是影片感人至深的一个情节。在建筑工地上休息时,威尔说,他觉得整天这样做体力活也不错,他希望他们的孩子能在未来一起玩耍和生活。&没料到,查克却对他说,如果我们50岁时,你还和我在一起,我会杀死你。&这令威尔非常震惊,也许比面对西恩时还要震惊,因为他觉得,他和查克是如此好的朋友,他们在一起的时光是他们都很享受的。&但查克告诉他,他每天最幸福的时候只有10秒,就是每天他去威尔家接他出来时。每次,他都想象,这次见不到威尔了,那意味着威尔到了能施展他的才华的地方。然而,每次他都能见到威尔开门,这种幸福感便消失了。&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环。看上去,我们每个人都限制了自己,都生活各种各样的痛苦中。但是,我们之所以陷在这种痛苦中而不能自拔,是因为,这种表面上的痛苦其实有着极大的好处。我们之所以离不开痛苦,是因为舍不得这种好处。&威尔之所以自甘堕落,之所以浪费才华,无比重要的原因是,他通过这样的方式赢得了友谊,而他和查克等3名死党的友谊,是他多年以来在这个世界上仅有的支持。&
关系就是一切,一切都是为了关系。我们常讲自我价值感,其实我们追求的并不是孤独的价值感,而是关系中的价值感。&在《心灵捕手》这部影片中,爱情是迷人的,心理治疗的过程更迷人,但威尔无意中最看重的,恰恰是和查克这些问题青年的友谊,因为这是他多年以来仅有的认可他、接纳他的关系。西恩懂得这一点,所以当蓝勃说威尔的朋友是&智障&时,他愤怒地为威尔辩护。&所以,当查克也对他说,你走吧,我渴望你顺应你的天才时,威尔真正解脱了。前面有爱情、事业等美好而正确的生活等着他,后面则是多年死党的督促、威逼和容纳,那么威尔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
这不是你的错
影片最后一个高潮,是威尔终于又来到了西恩的治疗室,而西恩拿着威尔的卷宗,那上面有他的种种问题和受虐经历,对他一遍又一遍地说:&这不是你的错。&&西恩第一次这样说时,威尔说:&我知道&。&但是,威尔并不知道,他只是口头上知道而已。所以,西恩继续说。&威尔惊讶了,他看上去甚至讨厌西恩这样说,所以说:&你不要戏弄我。&&但西恩继续说:&这不是你的错。&&
It's not your fault. 这不是你的错。&&终于,威尔的防线彻底崩溃了,他扑在西恩的身上,紧紧抱着西恩,像婴儿一样痛苦。&这种拥抱,有着极大的象征意义,意味着威尔终于第一次真正信任了好的关系。&影片的最后,是威尔驾驶着查克等死党送给他的破车,奔向加州,去找史凯兰。&这是一部非常棒的影片,无论是治疗过程,还是对威尔的内心的理解,都非常具有深度而且真实。威尔和西恩的扮演者也有极佳的表演。凭借这些因素,这部影片获得了1998年奥斯卡奖的最佳配角奖(给西恩的扮演者罗宾&威廉斯)和最佳编剧奖(给威尔的扮演者马特&戴蒙和查克的扮演者本&阿弗莱克),并获得了其他多项大奖。&不过,作为心理学工作者,我还想说,这部影片中有太多的戏剧色彩。导演给了威尔太多的支持性因素,譬如他的天分、爱情、卓越的心理医生和极讲义气的死党,而在现实生活中,同时获得这些因素非常不容易,尤其是查克的那番话,我很少在现实生活见到。&甚至,在这一点上事情总是相反的。当我们想脱离旧的逻辑而奔向新的人生时,那些与我们旧的逻辑捆绑在一起的人,很容易产生恐惧,并有意无意使用各种方式来阻拦我们的改变。&所以,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若想有真的改变,需要比威尔拿出更多的勇气。&文/&
心理延伸会员测试:心理FM:策略游戏:
张国荣十年祭:关注抑郁,关爱生命
心理导读:算到2013年4月,张国荣已经走了整整10年。如今我们知道他坠楼的原因是抑郁缠身,那么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抑郁病症,珍爱生命,也是对逝者最崇高的缅怀。 &&&
&&每年的 4月1日 除了是愚人节之外,对于哥哥张国荣的粉丝来说还是一个令人悲痛扼腕的日子。就仿佛是上天开的一个天大的玩笑,2003年的 4月1日,这位红透了华语娱乐圈的全能艺人从香港东方文华酒店二十四楼健身中心坠下,结束了年仅 46岁的生命。算到今年 4月,哥哥已经走了整整10年了,但是人们对他的缅怀和纪念从来不曾消退。如今我们知道他坠楼的原因是抑郁缠身,病情失控,那么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抑郁病症,珍爱生命,也是对逝者最崇高的缅怀。&
认识抑郁症
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够听见朋友这样的抱怨"我好抑郁",这种说法一般表示他们心情不好,或者情绪处在一个糟糕的状态,但是"抑郁"和"抑郁症"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根据《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手册第四版(修订版)》(DSM-IV-TR)给出的症状诊断标准,连续在两星期以内出现至少5条下述症状;同时相对于以前的情况有所变化;至少有 1 和 2 其中的一种情况,并且满足其他的一些附加标准,才有可能诊断为"重度抑郁发作":&
1.一天中绝大部分时间或完全处于抑郁的心境状态【1】,无论是患者主观叙述(如感到悲伤或者空虚)还是他人观察发现(如显得含泪或悲伤的样子)。
注:如为儿童或青少年,可表现为易激惹的情绪。
2.一天中绝大部分时间或者全天,对所或者几乎所有活动的兴趣或乐趣明显降低(无论是患者主观叙述还是他人观察发现)。
3.在没有节食的情况下,体重明显降低或者明显增加(如在一个月时间内体重变化超过5%),几乎每天的食量都会减少或增加。注:如为儿童,未达到正常身体发育的预期体重,也应作为考虑范围。
4.几乎每天会失眠或者睡眠过度。
5.几乎每天都有心理运动的激动不安或者迟钝滞后(他人观察所见,不仅仅是主观叙述不安或者沮丧的感觉)。
6.几乎每天都容易疲劳或感觉失去活动能量。
7.几乎每天都会感觉自己的人生和生活毫无价值,过度的或是不恰当的罪恶感(可能是妄想,不仅仅是由于生病而带来的自我谴责和罪恶感)。
8.几乎每天都会有思考或者集中注意力的能力降低或者优柔寡断(无论是主观叙述还是他人观察所见)。
9.反复地想到死亡(不是由于对死亡的恐惧),反复地有自杀的观念而没有切实的计划。
&抑郁症是一种高发的精神疾病,有"心灵的感冒"的称谓,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人群中有大概16%的人在一生的某一阶段会受到抑郁症的困扰。抑郁症最为严重的结果就是导致自杀,有研究表明,重度抑郁患者自杀的风险是普通人群的11倍,有一半以上的自杀者在结束生命以前处于抑郁的状态。&抑郁的病因是非常复杂的,受到遗传因素,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共同调节。&在生理层面体现为体内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和荷尔蒙等生物化学物质的失衡,这种失衡受到特定基因的影响,导致了整个神经系统工作的失常,生理节律的失调,因此,在抑郁的治疗中,药物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心理层面主要体现为无助感和消极的自我认知,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塞利格曼曾经提出了习得性无助理论,研究中发现在连续的遭受不可逃避的电击时,实验室中的狗会表现出消极退缩等类似抑郁的表现,再进行电击时即使可以逃避也不会做出逃避的努力。抑郁症患者倾向于认为自己是"失败者",缺乏控制感,将不好的事情归结为自身的因素,所以在抑郁的心理治疗中,通过训练改变患者的消极认知是非常有效果的。&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率先提出了自杀现象的社会环境因素,他在《自杀论》中提出,自杀是一种社会行为,受到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自杀率是稳定的。心理学家的研究也发现,某些特定社会事件,如明星的自杀等,对自杀率有着很明显的影响。维持一个良好的精神健康环境是每个人共同的责任,就像空气中的PM2.5一样,一个不干净的精神卫生环境,是社会中每一个人的灾难。&
如何识别抑郁症
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当一个人被诊断为抑郁,或者在痛苦的煎熬中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时,身边的人却对此一无所知。直到悲剧发生之后,人们措手不及,才纷纷燃起疑问,"这是怎么回事啊?""这个人平常很开朗啊!""没有什么异常啊!"那么,我们该如何发现身边的人可能处在抑郁的状态,并即时有效地提供援助呢?虽然抑郁症的诊断和治疗需要专业的精神医师来完成,但是一些明显的现象如果我们多加留心的话,可能对身边抑郁的朋友有很大的帮助。&
1、突发的重要生活事件。突发的生活事件往往会给人巨大的无助感,让人的情感状态受到极大的波动,也容易导致抑郁的发生。例如,亲人的离世,失恋,失业,致残,检查出绝症等事件一旦发生,那么周围的人就需要寄予受伤害的人更多的关注,即时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帮助他们走出阴影。
2、失去兴趣和意义感。失去生活的乐趣是抑郁症非常明显的一个症状,当身边的人对于以前非常热衷的活动变得冷淡时,我们就要多加留心了。最明显的一些表述,例如"最近什么都不想做","感觉生活好无聊,没有意义","对XX事情再也提不起兴趣了",可能都是抑郁患者发出的求救信号,需要我们的发现与帮助。
3、情绪表现的异常。有些受抑郁困扰的人有时为了避免让别人发现,反而会刻意的隐瞒和压抑抑郁情感的表达,所以这也让身边的抑郁变得非常难以觉察。不过这种刻意的压抑毕竟也和自然的情感表达有着一定的区别,相信身边的人如果留心观察,也能够及时的察觉。
4、明显的行为异常。例如小孩子学习成绩突然的下降,社会退缩(不愿意上学或者与朋友交往),成年人突然对性行为丧失了兴趣,失眠,没有食欲,常常抱怨,注意力不集中,工作表现下降,记忆力减退等都有可能预示着一定的心理问题,如果身边的朋友突然表现出了这些问题,一定要留心观察。
5、自杀的想法或行为。自杀是抑郁症患者解决自身心境问题的最后一个途径,如果有人坦露了自杀的想法,或者表现出一些非常明显的对亲人的补偿性行为,着手安排后事,那么周围的人发现之后,一定要即时的介入干预。大多数抑郁患者经过有效地治疗是可以恢复正常的生活的,所以我们干预最直接目的就是要避免自杀行为的发生。
如何和抑郁共处
抑郁是一段艰难的心灵旅程,对于患者和身边的亲人朋友来讲都是非常痛苦的,也需要所有人共同的努力。&
患者篇:坚持,不要放弃希望
对于患者而言,最难以接受的就是抑郁所带来的种种痛苦,生命开始变得灰暗,没有希望,没有意义,每一天都成为一种挣扎,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尽头,这时所做的一切努力和尝试只有一个目的--活下去【2】。在不可逆转的事情发生之前,一切就都还有希望。&
1、坦然接受现实,不要向关心你的人隐瞒。很多抑郁患者因为担心别人的评价,或者给周围的人带来不好的影响,往往会故意的隐瞒自己的真实状态,这种隐瞒对于缓解痛苦没有任何的帮助。要勇于求助,善于求助,及时的就医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即使治疗没有明显的改变也不要气馁,要相信抑郁是可以治疗的。
2、积极的自我认知【3】。抑郁的人最容易做出消极的自我评价,"我什么也不是"、"我一个优点也没有"、"我总是给别人添麻烦",和亲爱的人一起努力,列出自己的优点,时常的想一想自己的优点。记录下生活中每一件值得庆幸的小事,即使只是打扫一下窗台,抬头看见了阳光这样的事情,只要能够对自己的情绪产生积极的刺激,都是值得记录的。在觉察到有消极的观念入侵时,就想一想这些让自己开心的事情。
3、平静心情,表露情感。当人处在一个情绪低落的状态时,是很难能够集中注意力去完成一件事的。要理解自己的状态,不要对因此而耽误的工作产生愧疚感,不妨将所有难以完成的事情丢掉,给自己一段调整状态的时间,享受一下什么也不做的平静时光。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情感上,及时的觉察,和周围的人分享,寻求更多的安慰和支持。
亲友篇:耐心,随时相伴
与身患抑郁的亲友共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们种种消极认知也很容易传染给我们,导致我们的情绪状态很糟糕。有的时候也许我们苦口婆心的劝解了半天,他们却半点都没有听进去,这个时候一定要克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当着他们的面发火,以免增加他们的负罪感。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也许劝解并不是最有效的办法,和抑郁者相处可以参考以下的一些小建议:&
1、保护好自己,不要被影响,抑郁者的世界观就仿佛始终被浓雾笼罩着,是黑暗压抑的,帮助别人最首要的一点是保护好自己,不要被他们种种负性的情绪影响,积极的面对自己的生活。
2、多陪伴,少评价【4】。抑郁的人其实自身的负罪感是很强的,他们会觉得自己背叛了自己的生活,给亲人带来了种种不便,这个时候一定不要再给他们脆弱的心灵增加压力。例如"你怎么一天到晚就知道呆在家里","自己都不知道收拾一下","你看你,还像个人样么"这种话千万不要说出口,不要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成为了别人的"包袱"。相反,要让他们感受到温暖,不管自己的境遇有多么糟糕,都有人愿意陪伴在自己身边,和自己共同度过,这样的支持是他们坚持治疗的希望的来源。
3、有耐心,确保随时都可以取得联系。有些话,我们可能听一遍听两遍还可以接受,但是如果碰到有些抑郁症患者,反复的倾泻一些负面的情感,我们一定要表示出理解,沟通上的困难很容易使他们的情绪产生波动。对于一些严重的患者,一定要确保随时都可以取得联系,以便在他们流露出自杀的想法时及时的进行干预。
4、引导求医。对于重度的抑郁症来讲,求医是能够可靠的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药物治疗伴随心理的干预对于绝大多数患者来说都是有用的。但是有很多抑郁症患者会回避就医,还怕被贴上"精神病"的标签,作为亲友,一定要引导他们主动的就医,寻求帮助。
抑郁并非不可治愈的,著名的主持人崔永元、知名歌手杨坤等人都曾在媒体上曝光自己与抑郁症艰苦抗衡并最终取得胜利的心路历程。在药物治疗,积极的情感支持等帮助下,抑郁患者会逐渐恢复活力,但是这并非是革命的终点。&对于80%的重度抑郁患者来讲,他们的第一次抑郁发作并不是最后一次发作,研究表明,抑郁症在患者整个人生中的发作数量的中位数是四次,这也意味着有一半的人发作次数在四次或以上。所以对于治疗取得了成效的人,我们也不能轻易的放松警惕。&
1、抓紧好时光,培养兴趣,热爱生活【5】。当病情得到了控制之后,我们会发现生活不像之前想象的一样糟了,也愿意去做一些事情,这个时候一定要鼓励自己,不要耽误好时光,积极的投入生活中,时刻保持对生活的热爱才是对抗抑郁的良药。
2、维持药物治疗。抗抑郁药物主要是一些调节性的激素和神经递质,很多患者在病征得到了控制后,就会很快的停止使用药物,其实这时身体分泌的神经化学物质还不能维持自身的平衡,一旦失去了外源性的药物支持,抑郁会很快的复发。所以抑郁患者选择停药之前,一定要咨询医师的意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完疗程。
3、对可能再次到来的抑郁做好充分准备。经历过一次之后,我们可能对于抑郁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如果再次到来,一定不要认为它是驱之不散的,要正确的认识,积极吸取曾经的治愈经验,保持希望,完成治疗。
4、建立自己的人生意义。抑郁引起的自杀是大学生群体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这一群体的抑郁和其他抑郁症患相比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而且也容易引起较大的社会关注。在十八岁到二十多岁的年龄,正是我们自我同一性的建立期,我们之前的教育模式只关注于学习成绩,对于人生意义的教育缺乏正确的引导。因此,面对生活的变动,尤其是社会角色由孩子向大人的转变,很多人感到迷茫和无助。如果又经历了恋爱、工作、学习等方面的挫折,很容易出现抑郁的状况。对于大学生来说,抑郁未必是一件坏事,它可以帮助你思考更多自己的问题,快速的建立自我同一性,达到"我就是我"的状态。因此,建立人生的意义,是大学生从抑郁中学到的宝贵的值得珍惜的一课。
&4月1日 马上就要来了,虽然是愚人节,但是生命开不起玩笑。关注抑郁,关爱生命【6】,也希望全社会能够共同努力,营造一片心灵的蓝天。&
【本文版权属于壹心理用户
,经由编辑。非商业转载须保留作者和本文链接。商业使用请联系】
阅读参考:1、2、3、4、5、6、&
心理延伸:心理书籍下载: 会员测试: 心理FM:
被误解的心理学
心理导读:生活中,人们总是像一只小猫,对心理学充满好奇却又不敢过于靠近。只能依靠在各种媒体吸收到的心理学碎片,如瞎子摸象般想象出自己头脑中心理学的模样。现在,让我们一起看看心理学这头被误解的大象的本来面目。 &&&
误解一:心理学家知道人们在想什么
你是学心理学的,那么你说说我正在想什么?当周围人得知了你是学心理专业的时候,他们会马上好奇的发出这种问题。人们总是以为心理学家和算命先生差不多,应该能透视眼前人的内心活动,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心理活动具有广泛的含义,包括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绪和意志等,并非只是人在某种情境下的所思所想。心理学家所做的就是要探索这些心理活动的规律;它们如何产生、发展,受哪些因素影响,相互间有什么联系等等。心理学家通常是根据人的情绪表现和外在行为等来研究人的心理。也许他们可以根据你的外在特征和测验结果来推测你的内部心理特征,但除非具有超感知能力,否则再老道的心理学家也不可能会所谓的知心术;一眼就看穿你的内心世界。&
误解二:心理学是伪科学
许多人认为心理学是伪科学,都是骗人的。这着实让搞心理学的人伤心不已。为什么会这样呢?首先,对于大多数人,所谓科学,应该有严格的实验操作和严格的逻辑推理,比如物理学或数学,而人的心理是看不见又摸不着的,对它的操作和研究岂不是很玄?人的心理又变化莫测,是个十分难以控制的变量,所以人们认为心理学研究是靠不住的。其次,心理咨询往往令人们失望。由于人们对心理咨询没有一个正确和充分的了解,产生了瞬间治愈心理问题的希望,这样当然会失望。没有什么药能瞬间愈病,心理咨询解决心理困扰同样需要一个过程。而且,心理咨询要想收到好的效果,咨询者需要积极配合咨询师的要求,不能只由咨询师一方努力,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诸多的原因,使许多人认为心理学是伪科学。&心理学是一门正在走向成熟的科学。1982年,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正式成为国际科学联合会的成员。这证明了心理学的学术地位。心理学的许多研究领域的研究方法,如生理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和物理心理学,向来就与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相近似。发展到现在,心理学的各个领域,从实验控制、统计学分析,直到结论的提出,都已经采取了严格的科学设计,都制定了统一的科学标准。&关于心理咨询,在咨询者的积极配合的基础上,往往需要数个月甚至是更长时间才会收到应有的效果。这是一个互动的和漫长的过程。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家对心理咨询要有正确的理解和现实的期望,不宜因为急于求成、效果不佳,就否定心理咨询,否定整个心理学。&
误解三:心理学家会催眠
很多人对催眠术有浓厚的兴趣,因为觉得它很玄妙。提起催眠术,人们又往往想起心理学家。原因之一,可能是弗洛伊德的误导。弗洛伊德是著名的心理学家,既然他使用催眠术,那么心理学家应该都会催眠术。另外,可能是缘于几部颇有知名度的心理电影的误导,例如日本恐怖片《催眠》。片中的描述和心理学家使用催眠术的实际情况相差甚远,纯粹为了商业炒作而对催眠术的作用进行了夸张甚至歪曲。&催眠术源自18世纪的麦斯麦术。19世纪,英国医生布雷德研究得出,另患者凝视发光物体会诱导其进入催眠状态。他认为麦斯麦术所引起的昏睡是神经性睡眠,因此另创了催眠术一词。但催眠的内在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搞清楚。催眠术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最常用的方法是:要求人彻底放松,把注意力固定在诸如晃动的钟摆和闪烁的灯光等某个小东西上,引导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在想象中的星空等,然后诱发出昏睡状态。催眠前要先测定被催眠者的暗示性,暗示性高的人容易被催眠,能进入深度睡眠状态,此类人的催眠治疗效果较好。在催眠状态下,人会按照治疗师的暗示行事,可能会有不良副作用,因此应该由经验丰富的催眠师来实施。&催眠术并非所有心理学家必然会的招牌本领。它只是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在心理治疗中使用的方法之一。实际上,大多数心理学家的工作是不涉及催眠术的。他们更倾向于运用实验和行为观察等更为严谨的科学研究方法。在国外,催眠术常用于帮助审讯嫌犯,以期使嫌犯在催眠状态下不由自主地坦白情况。现在,很多司法心理学家认为催眠状态下的问讯有诱导之嫌,很可能使嫌犯按着催眠师的暗示给出所希望的但并不公正的回答,所以对此持反对态度。&
误解四:心理学就是心理咨询
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心理咨询蓬勃发展,越来越火。各种各样的心理门诊、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热线等不断涌现,通过不同的渠道冲击着人们的视听。再加上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制度的实施,使心理学的社会影响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些动向使很多人一听到心理学就想起心理咨询,以致使它做了心理学的代名词。另外,对大多数人来说,倾向于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去认识一门学科。而心理学最为广泛的应用就是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较之其他心理学知识更为大家所熟知,所以很多人将心理咨询等同于心理学,这是一种误解。&必须明确,心理咨询只是心理学的一个应用分支。心理咨询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人们认识和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困扰,更幸福地生活下去。心理咨询的对象可能是一个人,也可能是一对夫妇、一个家庭或一个群体。通常,心理咨询是面向正常人的,咨询者虽然有各种心理困扰,但并不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如果是严重的精神疾病,那就要交给临床心理学家或精神病学家来处理了。&在发达国家,人们的工作、生活压力较重,因此心理咨询机构繁多。如日本的心理咨询机构,经常为人们所称道。当在工作、生活中面临巨大的压力时,就可以到自己的心理医生那里去宣泄,比如心理医生提供办公室和家庭设施,随便让顾客进行摔、砸等破坏行为以充分发泄。当然顾客必须支付价格不等的咨询费用。在国内,目前的心理咨询机构多布在一些高校、医院等地方,也有一些专门的咨询中心。这是一个专业性很强,责任重大的职业。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必须有专业知识背景,足够的实际技能培训,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
误解五:心理学家只研究变态的人
很多人对心理学有这样的看法:去心理咨询的人都是心理有问题的人,而有问题就是变态;心理学家只研究变态的人;与心理学有干系的非专业人士都是变态的。这些看法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人在决定进行心理咨询时需要很大的勇气和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为什么会对心理学和心理学家有这样的偏见呢?一方面,这和我们的人文传统有关。中国人比较顾及面子,认为有了心理困扰是不光彩的事,倾向于自己解决,如果大摇大摆的去心理咨询,就会被人说成是神经病了。另一方面,和媒体的误导有关。为了谋求利润,媒体会抓住人们的猎奇心理,在表现与心理学有关的题材时,喜欢选择和炒作心理变态。从电视、电影、报纸和杂志上接触心理学的,很难逃出这种误导。好莱坞和日本的所谓心理电影便是典型,如《沉默的羔羊》、《精神变态者》、《发条橙》、《催眠》等,描绘了心理变态中最为严重的情况,应该对人们对于心理学的这种偏见负很大责任。&人们也常常把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混在一起。精神病学是医学的一个分支,精神病学家是医生。他们的工作对象是心理失常的人,即所谓变态的人,主要从事精神疾病和心理问题的治疗。和其他医生一样,精神病学家在治疗精神疾病时使用药物;与此不同,尽管临床心理学家也关注精神病人,但他们不能使用药物进行治疗。要知道,大多数心理学研究都是针对正常人的,如儿童情绪的发展、性别差异、智力、老年人心理和跨文化的比较等都是心理学研究的内容。&
误解六:心理学知识就是一般常识
很多人对心理学研究很不以为然,觉得心理学家整天、整月、整年地搞来搞去,搞出来的只不过是一些简单的尽人皆知的常识。这是一种十分不公平的误解。心理学知识是来源于一般生活的,但并非一般常识,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远不是一般常识所能解决和理解的。你不相信吗?下面证明给你看。下面几个常识性问题摘自《心理学与你》一书。试着回答一下,体会一下心理学知识与一般常识有什么区别。&
1、牛奶一样多吗?
五岁的瑶瑶看见妈妈在厨房里忙,便走了进去。在厨房的桌子上放着完全相同的两瓶牛奶。她看见妈妈打开其中一瓶,把里面的牛奶倒进一个大玻璃坛子里。她的眼睛溜溜的转,目光从那只仍装满牛奶的瓶子转回到坛子。这时妈妈突然记起她在一本心理学书上读到的情况,便问:瑶瑶,是瓶子里的牛奶多呢,还是坛子里的牛奶多?&瑶瑶的可能回答:a.瓶子里的多 b.坛子里的多 c.一样多&
2、哪一种决定风险大一些?
朋友准备把一些钱作为共同资金在赛马会上花掉。在每次比赛前他们都分别写出赌注的意见,然后集中商讨,作出全组决定。在每项比赛上,最慎重的决定是一点赌金也不押,较为冒险的决定是在最有可能获胜的马上押少量的赌金,而非常冒险的决定是在不大可能获胜的马上押大量的赌金。&与个人意见的平均情况相比,全组的决定可能:a.更慎重 b.更冒险 c.既不更慎重也不更冒险&
下面是心理学上的答案:
1、瑶瑶会认为瓶子里的牛奶比坛子里的多。一般情况下,儿童到了七岁左右才会明白同一瓶牛奶不管倒到哪里体积是不会变的。瑶瑶只有五岁,当她看见瓶子里的牛奶比坛子里的牛奶液面高很多时,便会认为是瓶子里的牛奶较多,除非她不是一般的儿童。一斤棉花和一斤泥土相比,哪个更重呢?恐怕这个问题,瑶瑶也是回答不了的。&
2、较之个人决定的平均情况,全组的决定很可能更冒险一些。这个例子所揭示的现象叫做集体极化。这种现象很难直接的预测,但很容易在心理教学示范中被展现出来。冒险转移是集体极化的一种特殊实例。&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两位心理学家分别发现了这一实例。尽管两位心理学家的研究方法很不相同,但都得出同样的结果:全组决定一般比个人决定更冒险。得出这种结论有两种假设:第一,在小组讨论中,比较冒险的意见更容易吐露,其他的人此时容易被说服;第二,在全组讨论中,由于一般人赞赏冒险精神,因此大多数组员会发现其他人的决定比自己的决定更冒险,这时较为慎重的人会改变自己的决定。&
误解七:心理学就是解梦
这种误解的产生同样和弗洛伊德分不开。对于多数了解心理学的人来说,解梦是弗洛伊德的理论中最吸引人的部分。这是因为人们总是喜欢挖掘自己和别人内心深处的秘密,而梦被当作是透视内心世界的一扇天窗。由于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家的代表性,许多人把弗洛伊德的理论等同与梦的分析,进而使解梦成了心理学的代名词。&好莱坞的电影对此也是脱不了干系的,例如《最后分析》,是很多人对心理学的最初了解的来源。《爱德华大夫》是好莱坞第一部涉及精神分析的作品,票房成绩斐然,使精神分析题材开始在电影中盛行。这部电影的一个中心内容就是解梦,其中有一句经典台词,也是许多人以为的心理学家的口头禅:晚安。做个好梦,明天拿出来分析一下。解梦只是精神分析心理学家所使用的心理治疗技术之一,仅仅是心理学热带雨林中的一株树木而已,怎么能等同于整个雨林呢?&来源:《心理学的帮助:人人受益的心理策略》&
心理延伸:心理FM: 会员测试: | 心理游戏: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记忆专家罗伯特·艾·布约克关于记忆
人们常说一个人是他所有记忆的总和。你的经历决定了你是怎样的人。&&尽管如此,人们对于记忆的了解往往并不是很多,这就是为什么有许多人会说他们的&记性很差&。这部分是因为我们所做的类比&&说人类的记忆像是计算机的记忆&&不对头,人类的记忆比起装在手提电脑、平板电脑和手机里的记忆元件要复杂和诡诈得多。&& & & & &以下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记忆专家罗伯特&艾&布约克有关记忆的10点意见
1、记忆是不会衰退的
每个人都体验过想不起某件事情的尴尬,或许是一个人的名字,或许是法语单词&市政厅&的拼法,或者自己的汽车停在什么地方等。&所以看起来很明显是记忆衰退了,就像水果腐烂了一样,但有关研究得出的结论却并不支持这种看法。有许多研究者认为事实上记忆的容量是无限的,所有一切都存储在记忆中,但不经过一定的重复演练,记忆就不太容易到达。这就意味着不是记忆本身变坏了,而是拾取记忆的能力出了问题。&但如果大脑能记住一切但又回想不起其中的大部分事情,那又有什么意义呢?请接着看:&
2、遗忘能帮助学习
遗忘能帮助学习的概念看起来与人们的直觉不符,但你可以这样来想一想:想象你创造出一个能记住和回忆起每一件事情的大脑。当这个超级大脑试图回忆起你把车停在哪里时,它马上会把记忆中所有的停车场回想起来,然后再来从中挑选。&显然你要想起的停车场是在最近去停车的,对于我们的大多数记忆也是同样,近期的事件通常要比很久以前发生的事件更为重要。&为了让你的超级头脑在现实世界中更快更实用,必须要建立起某种能忽略老旧无用信息的系统。事实上我们都有这样一具带有忽略系统的超级头脑,这种忽略系统我们把它称为&遗忘&。&这就是为什么遗忘能帮助你学习:当相关性较差的信息变得难以企及时,我们自然就把日常生活中最需要的信息留下了。&
3、&丢失&的记忆可以重新恢复
对于记忆不会衰退这个事实还有另外一面,这就是虽然有些记忆会变得难以企及,但它们还是可以被激活的。&甚至有些在很长时间里难以想起的事情仍存在于记忆中等待复苏。实验表明长久以来难以企及的信息仍可以复活,我们重新获取这个信息时要比接受新信息更加快捷。&这就像你永远不会忘记怎样骑自行车,这个事实不仅适用于骑车的技能,也适用于记忆。&
4、回想会改变记忆
虽然这是记忆的基本原理,但回想会改变记忆似乎与我们的直觉不符。这是怎样发生的呢?&当回想起一个记忆时,相比起其它记忆来这个记忆会变得更强烈。让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比如你想起儿时的某个生日,你想到自己得到过一个乐高太空船。每次你想起这件事的时候,你在那个生日里得到的其它东西会变得相对较弱。&所以,回想的过程实际上是对于过去的一种主动重建,或者至少是对你回忆起的那一部分过去的重建。&但这只是事情的开头。在回忆出错的情况下有出现错误记忆的潜在可能。确实,心理学家在实验中曾经在人们的头脑中植入过错误的记忆。&这就产生出一种有趣的想法&&通过选择能回想起的记忆,我们能够有效地塑造我们自己。&
5、记忆是不稳定的
简单的回想行为会改变记忆,这个事实意味着记忆相对来说是不稳定的。但人们趋向于认为记忆是相对稳定的:我们遗忘了被我们遗忘的东西,于是我们认为,在将来我们不会忘记我们现在所知道的东西。&这就意味着,学生们往往极大地低估了要记住学习材料所需要付出的努力,当然不仅是学生,这就导致。。。。。。&
6、预见偏差
想必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你有一个很好的想法,你觉得自己永远不可能把这个想法忘记,于是你就懒得把它写下来。但在十分钟之内你就把它忘了,它一去不复返。&我们在实验室里见到过同样的情景。2005年考利艾特和布约克做过一项研究,在实验中人们先学习成对的词语如&明亮的灯&,然后要求他们估计自己在得到了&明亮&这个提示之后,有多大可能会联想到&灯&这个单词。实验的参与者们都很自信,原因就在于这种预见偏差。到后来他们在得到&明亮&这个单词后,各种各样的词语涌进他们的头脑里,如&灯泡&或&阴影&等,而正确的答案并非像他们想象的那样容易回想起来。&
7、当某件事情很容易被记住时,学习效果就不好
当我们能立即回忆起某件事情时就会觉得自己很聪明,反之就会觉得自己很笨。但就学习而言我们的感觉正好相反。当某件事情很快出现在头脑里,即我们没有费力去回想它,这时没有学习的过程发生。但当我们费力地去把某件事情带到意识中来,一件很酷的事情就发生了&&我们学到了东西。&当人们的记忆需要被测试时,他们做出越多努力去建立和重建某个目标记忆,最终这一记忆就变得越深刻。这就是正确的学习技巧总是涉及到测验,因为只是眼睁睁地看着信息是不够的,学习需要努力去记忆。&
8、学习严重依赖于场合
你是否注意到,你在某一场合学到的东西,当换了场合后就难以回忆起来?&这是因为学习与你怎样学,在哪里学有很大的关系&&它取决于你周围有些什么人,环境怎样以及你是怎样学习的。&从长期来说当人们能以不同的方式,或者在不同的场合接触到某种信息时,这时学习的效果最好。&我有一位在大学里的朋友信誓旦旦地说,当站在椅子上或者爬到墙上时能有助于他校阅文稿。我曾经取笑他的说法,但他的这种疯狂举动自有道理在里面。&
9、重新加载记忆
假如你想学习打网球,是不是应该先花上一星期去学发球,然后下一星期学正手击球,再下一星期学反手击球,如此等等?或者还是你每天都把这些动作混合起来学习?&研究结果表明就记忆力的长期保持而言,内容混合的学习更容易被回忆起来。学开汽车也和学打网球一样,同样的还有陈述性记忆,如委内瑞拉的首都是哪个城市。(我就告诉你免得你去谷歌搜索了:加拉加斯)&问题是这种学习方法在开始的时候比较困难。假如你在练习了发球后立即转到打正手球,你就会&忘了&怎样发球,于是你感到还不如一直反复地练习发球。但从长远来说这种混合和结合的学习效果最好。&对于这种现象有一种解释被称为&重新加载假设&。我们每次转变动作时都需要&重新加载&记忆,正是由于这种重新加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阎王不高兴漫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