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美术线描画课堂中进行线描教学

谈技工院校幼儿教育专业美术课中的线描教学--《中国职协2015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上册)》2016年
谈技工院校幼儿教育专业美术课中的线描教学
【摘要】:线描是一种适合幼儿且容易被幼教专业学生掌握的绘画表现方式。当前,技校幼教专业的美术教育有学生基础弱、教学课时少的特殊性。很多技校所采用的美术教材的内容多,基础训练的重点不够突出,使学生学得片面。笔者认为,技校幼教专业的美术课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幼儿教育的特点来优化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以线描为主要内容,抓好线描的基础训练,在培养学生绘画技能的同时注重实践教学,使他们将来能更好地服务于幼儿教育事业。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712.4;J20-4【正文快照】:
美术作为幼儿教育专业的专业课之一,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而幼儿美术活动的一大特点就是从线的描绘开始学习绘画。当前技工院校幼儿教育专业的美术课程存在内容过多、课时少,学生基础薄弱,学生所学与实际工作需要脱节等问题,使得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学校学习到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徐勇民;;[J];国画家;2002年04期
王晓梅;;[J];美术大观;2007年04期
;[J];美术研究;2008年04期
毛沛定;;[J];美术大观;2008年11期
董顺伟;;[J];美术大观;2008年06期
肖惠祥;;[J];美术向导;2009年02期
李魁正;;[J];美术;2011年05期
;[J];美术;2011年05期
吴向军;;[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5期
李开能;;[J];美与时代(中);2012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朱青生;刘平;张欣;张彬彬;;[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刘萱;于保春;;[A];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暨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贾德江;[N];中国文化报;2008年
王瑛;[N];美术报;2008年
马国强;[N];中国艺术报;2010年
韦红燕;[N];光明日报;2013年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中国人物画家
刘国辉;[N];美术报;2010年
中央美院美术史系教授
罗世平;[N];中国文化报;2009年
吴冬梅;[N];美术报;2014年
云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
王蔚;[N];美术报;2012年
刘大为;[N];光明日报;2000年
南音;[N];中国商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苏珊山;[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杨静硕;[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文波;[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何佳凝;[D];天津大学;2014年
李斌;[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姜岚岚;[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阳帆;[D];中国美术学院;2012年
陈石虎;[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李景;[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佟永杰;[D];天津美术学院;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构筑理想绘画课堂,追寻有效线描教学 海门市通源幼儿园
施玉美 我国线描画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统技法,各朝各代都出现过有成就的画家。唐代永泰公主墓石线刻画(右上)刚劲有力、优美流畅,北宋画家李公麟的《维摩演教图》(右下)用线简练、传神,富有节奏美感;北宋画家武宗元的《八十七神仙卷》线描组织繁而不乱,清秀、挺拔的线条如行云流水,是后人学习白描人物画的典范作品。 当今,对幼儿进行线描画教学也成了艺术教育的一个热点。很多资料表明,“儿童学线描不但可以提高他们的观察和写实能力,而且可以促进他们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结合我国传统艺术的长处,应该构筑怎样的理想课堂,才能寻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着眼于素质教育的线描画教学策略,让幼儿的技能获得与创造力培养得到协同发展呢? 一、调查分析 开学初,对我园8个中、大班幼儿进行了线描画教学的调查。7个班孩子或多或少地画过线描画,1个班孩子经常画线描画,而且线条富有变化,点、线、面搭配合理;但年级组水平相差较大,整体发展不容乐观。 就拿下面三张大一班幼儿的线描作品来说:
1.线条单一,缺少变化;
2.缺少系统观察的方法,想象力还不够丰富; 3.在绘画中自信心不够,希望成人鼓励和帮助; 4.有想绘画的愿望,但是缺乏表现的方法。
根据调查的结果,我组织中、大班开展了线描画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构筑理想的绘画课堂,改变现有的教学偏差,寻找适合中、大班幼儿的有效教学策略,达到幼儿的协同发展。既培养幼儿的线描技能,又发展他们的创造性和想象力。 二、确立目标: 根据“构建理想课堂”的教育理念,的针对我园的现有状况,我组织教师系统学习了线描画的起源与历史,技法与教法,在提高教师整体水平的基础上,全园开展线描画教学,并达到如下基本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线的种类,体验不同种类的线给人的不同感觉,通过线形的排列、重组进行美的感性训练。 2.启发幼儿的想象思维,提高幼儿线描技能的同时,发展其创造能力。 三、具体做法及策略 1.观察与感受 线条是绘画造型的基本元素,也是作者用来表达感情的要素。早在涂鸦期,幼儿就会用笔画出散乱的图和线。怎样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认识线条和感受线条呢? 首先,我让孩子从身边的物体开始寻找线条:头上的头发是一根根的线条,手掌的纹路、手指的指纹是各种不同的线条,教室里的中国结是用丝带遍织的,游戏时的鱼网是用尼龙丝编织的? 接着就是引导孩子认识线的种类。线大体可以分成直线和曲线两大类,直线有垂直线、水平线、斜线、折线和交叉线等,曲线有弧线、波浪线、螺旋线等。在老师的启发下孩子根据不同的内心感受画出了各种各样的线条。如两根平行的直线代表笔直的马路,一上一下的曲线代表远处的大山,一大片的规则虚线则代表小雨点,螺旋线表示蜗牛壳,半弧线表示鱼鳞? 经过多次这样的观察、体验、感受活动,孩子不仅了解了线的多样性和象征性,更有了主动用线表达的欲望。 2.欣赏与体会 大自然中线条组合产生的对比美到处可以看见。墙角的蜘蛛网,随风摇摆的柳条,粗细有致的叶纹,蝴蝶翅膀上的斑纹?无一不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 那么,怎样用手中的一支笔去描绘出这么美好的 2
大千世界呢?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提供大量的线描作品让孩子欣赏、分析、理解、参考,从而置身于线描的世界。 首先要让孩子明白,线不仅仅表示界限、区域或轮廓,除了形的勾勒,还可以利用线条的长短、粗细、曲直、轻重、疏密等的变化,以及点、线、面的有机组合用来装饰美化画面。 比如《夏天的蜻蜓》这一活动中,我首先搜集了大量的蜻蜓实物图片做成PPT课件,着重引导孩子观察翅膀的纹样,真实地感受蜻蜓翅膀的细密、轻盈,然后再欣赏各种点线面纹样的同龄作品,真实与夸张的两种对比视觉冲击给孩子们带来了深刻的感受与无尽的想象。上图腹部与背部两种视角表达的蜻蜓就是最真实的体现。 再如《花花鱼》的活动上,我搜集了大量的海洋鱼类图片让孩子们欣赏,在看看、说说的过程中孩子们完成了视觉享受和素材积累,然后再用不同表现手法的同龄作品,引发孩子在形与斑纹上进行夸张处理,并从中体会线条疏密、虚实的合理搭配。 类似的活动题材有很多,均以设计和添加动植物表面的纹理和图案为主。在老师的启发下,孩子们通过自己的理解,将点、线、面有机组合,将写实、夸张有机变化,将具体、抽象有机统一,从而体现自己的审美观念。
3.想象与表达 孩子有了审美经验的积累,有了线描的感性训练,有了点、线、面的对比观念,自然就会表现出极大的创造天赋。他们会把许多奇形怪状的想法通过各自的方式表现在画面上。
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先画一些规则、不规则的图形,然后再用各种形式的线装饰这些块面,由于线条的运动方向、排列方式、用力轻重等不同,使线条产生了许多变化,在画面的构成上也就形成乐疏密有致、节奏韵律的形式美感。(如左图,“椭圆形的联想”)还可以通过构思一些随意组合培养孩子形的设计能力、线的排列组织,从而发展扩散思维及创造性想象。 有时可以通过设计器皿、衣物和其他生活用品的表面纹饰和图案来进行线的组合训练;有时可以借助生活用品的欣赏,再进行线条的联想、重组,如“大鞋的想象”、“手套的联想”等;有时也可以通过故事画,联系个人生活经验,发展幼儿形象思维能力及构图能力,如《小姑娘和大拖鞋》的故事是这样描述的:晚上小姑娘正在睡觉,一只小老鼠钻进她的拖鞋里,惊醒了床上的小女孩,她吓得穿上拖鞋跑到院子里。老鼠藏在拖鞋里,拖鞋变得越来越大,把小姑娘载上了天空,老鼠从鞋子里又钻出来,于是鞋就落下来了。这时一群小鸟飞来,用嘴叼着小姑娘飘在空中,把她慢慢送到地上―下面的故事请小朋友自己编下去,该有什么结局呢? ?有了这样的描述,再通过主要情节的提问帮助幼儿构图启发,孩子们都能很好地表现故事情节,构图也较为完美,不仅用线条勾勒了人物和背景的轮廓形象,更用线条丰富了细节部分,体现了儿童线描画的趣味性及形式美感。 4.交流与评价 许多教育专家多次呼吁:“评价应多几把尺子,多一把尺子将会多一批好学生。”因此我们的评价方式也应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情感、态度、习惯、学习方式等的差异性,而呈现出多元的评价状态。 要正确评价一幅儿童线描作品,就要以他们的方式和角度去观察世界,重视幼儿的自我评价。我们要认真倾听他们的心里话,放手让儿童自己来说说自己的画,“画了些什么”,“你是怎样想的”,“你觉得画得怎样呢”, 这样我们才能更多地了解幼儿的想法,及时地予以鼓励,以提高他们的线描兴趣,并在与他们聊天讨论中交流 4
对作品的感受,以锻炼幼儿自己学会品位、学习感受艺术的能力。 再者加强同伴间的相互评价。同伴之间在心理和生理上存有极为相似之外,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东西――丰富的想象力和大胆的表现能力。孩子之间更了解彼此的兴趣、爱好,更容易沟通情感,更能读懂其美术作品的内涵。因此,在评价中我们可以在幼儿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其他孩子共同评价,让同伴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对作品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得到及时的解决。 在幼儿心目中,教师的评价具有绝对“权威”。我们教师在评价时,要避免用同一标准来评价不同的幼儿,要多做纵向比较;要尊重幼儿自由的表现方式,以保护幼儿的个性,培养幼儿的求异思维。要尊重幼儿,让幼儿画自己想画的东西,多表扬、多鼓励,只有这样,给孩子以自信心,让幼儿有继续作画的愿望,才能使每一位幼儿都有成功的体验。 四、实践结果及分析 随着理想课堂的构建理念,线描教学活动的不断开展,我欣喜地看到了孩子在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了明显的提高。孩子们思维灵活,想象大胆,能利用线条充分表现自己喜爱的主题。一幅幅作品虽充满稚气,但那是世间最自然、最经典的“艺术品”。期间孩子的其他能力也 5
得到了提高,一些平时言语较少、性格内向的孩子也能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大方地同老师和同伴交流了。 通过理想课堂的构筑,不但让孩子得到了更好的发展,我们教师的教育观、儿童观也得到了直接的提升,教师们善于启发和诱导了,更能用赏识的眼光去欣赏每一位孩子了,出了寻找到了线描教学的有效方法,更把这种“理想课堂”的理念延伸到了每一领域、每一环节。如何画好线描画?线描画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中国的绘画源远流长,人类最早期的绘画,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先民的画,都是用线条画的。线描画它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段,用线条作画,用线条说话的艺术,有很强的装饰性及独特的视觉效果。儿童线描画就是源于中国画法中的白描,是一种以线为最基本的表现手法的儿童绘画形式。
儿童从幼儿开始拿笔涂鸦,就用线条有意或无意表达自我的情感,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观察能力逐渐得到提高,开始从“游戏行为”渐渐转移为“学习行为”。有时候我们教材上的版画、陶艺等课程我就改成线描课教学。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与发现。
一、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制定如下教学计划:
  1、基本线的练习
  初学者在进行线条练习时画得歪歪扭扭、不太工整,而线描画是最讲究线条的整齐、纹样的工整,每一条线的错综衔接都要到位。
  在进行线条练习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在练习用线时,有的孩子喜欢涂来擦去的,规定孩子不能使用橡皮,我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在画画中没有错的东西,错了动脑筋再添加。”千万不能让孩子描和涂,行笔要稳,一笔到底不要犹豫、不要停留,画出来的线条流畅的像高山流水。
  (2)练习各式各样的线条(直、曲、弧、折、不规则)排列,注意线的平行,用笔均匀,线条之间距离要相等。
  (3)长时间的线条练习,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采用灵活多变的训练方法。如:可以在不同基本形中进行线条排列练习;在具体小画面中进行线条排列练习,我会编个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让他们根据我编的故事练习线条,如:《小猫缠线球》《装修贴窗户》《花样毛衣》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兴趣。
  2、分类练习
  要画好线描画,必需辅导学生分门别类地进行小幅练习。大千世界在孩子眼中无奇不有,想象力丰富,喜欢新奇的事物。花草、树木、建筑是线描画基本构成,常用于线描风景画的背景;各种昆虫和常见的小动物是线描画经常选用的题材;人物线描画则是其中最难的。这些都要分门别类的、循序渐进的教学、练习。
  我在教学中还不失时机的与课本中有写生的课程相结合,培养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抓住物体的外形特征,多积累、多感受、多认识,在不违背现实生活的前提下,适当进行夸张、变形。
  3、组合构图练习
  在初步掌握线描画绘画技巧的基础上,可以进行组合构图练习,在进行组合构图练习时必须从临摹开始,因为孩子心中可用的线和纹样太少,所以要先临摹再写生,最后,进行创作。“临摹”时,体会其中的情感,分析它的技法和特色。“写生”时,要求儿童深入细致地观察,并利用线的疏密变化组织画面,但是要注意写生复杂的景物时要有所取舍。一、二年级的,可以大胆地用线简略地勾画出一个人或一个场景,并使构图饱满。三、四年级的,除要求大胆用线外,还要能对物象作初步的描述。线条要有轻重、虚实、深浅、粗细的变化,应着重培养他们的观察与写生能力。对于五、六年级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在课外多进行线描写生练习,自觉地用线条表现出物象的结构和质感,体现出写实美,并能通过线的巧妙运用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同时,还要让学生多欣赏一些不同风格的优秀线描作品,提高对作品的审美能力。
二、儿童线描画的创作步骤
  1、构思
  先考虑画面需要内容,表现哪些内容,在脑海中安排好这些内容的大体位置。
  2、构图
  根据构思的内容进行构图,作画时,用铅笔轻轻起草,勾画轮廓,可先画出主体轮廓,注意抓住物体的外形特征。再画背景,画背景时要考虑到遮挡关系,所以要先画前面的再画后面的。
  3、填充
  大轮廓画好后,刻画细节,填充各种基本线条和各种图案,也可以进行黑白处理。填充线条时要根据物体的质感、肌理和色彩应用线条的粗细、疏密、方向、形状的变化来表现。
  线描画有时由于表现得太多,物体与物体之间容易混淆,层次不清,可进行适当处理,多画些随意的点点,还可以选择几块面积涂黑使画面疏密有致、层次分明。
  4、整理
  整幅画完成后,再看看是否抓住形象的特点,虚实是否协调等,进行最后修改。
  三、学习儿童线描画要注意
  线描画是表现儿童生活的重要手段,学生通过多观察、多积累、多感受、多认识,才能画出栩栩如生的事物。
说到观察,科学的观察方法包括:
有目的的观察,指导学生从物体的形状、结构、比例,色彩等方面进行观察。
整体的观察。
比较的观察。要把周围事物联系到一起比较的观察,然后在填充外形时要注意疏密有致、线条整齐。
一幅完整的儿童线描画,会有成千上万的线条,要细致勾勒,要求学生有高度的耐心和毅力坚持下去,才会创作出一幅完整美丽的画卷。
同样,一幅别具一格的画面也离不开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要求学画者多动脑、多想象,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创造性。
  总而言之,辅导孩子们创作线描画首先要培养他们胆大心细,从简单到复杂,从小幅到大幅。表现内容从少到多,先临摹、后写生后创作,通过线条画的学习,既能感受到线条带来的美的陶冶,又能从中学会精细、概括、夸张、疏密等艺术表现手段,而且,线描画也是儿童情趣、思想、内在潜能的自由表现方式,是他们想象力、创造力、写实能力的结晶,从而提高他们的素质,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儿童通过线描写生的训练,缩短了生活与美的距离,最终达到懂得美、发现美、欣赏美和表现美的审美素质。就如罗丹所说:“美,无处不在,重要的是你的发现!”因此,引导学生进行线描画学习是一件既新奇又有趣的事。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班美术线描画教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