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学上到五年级后辍学在家玩游戏一年了,呆了五六年,现在想当一名动画师,可是我的学历太低,请问还能当吗?

  十年前,大概在99年左右吧,无意间在电视上看到一个纪录片,是安徽台的一个记者拍的。讲的是离我们镇不远的池州东至县,一个农民,叫汪永平,他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辍学了。在他36岁的时候,毅然回到了曾经的那个小学,从五年级开始读书。此时,他已经离开校园二十多年了,也已成家了。他的女儿在上初中,他的儿子和他在一个班。他儿子坐第一排,他坐最后一排。         记得在节目中,他说,他以后要上职高,学技术。现在,十年过去了,不知道他现在到底怎么样了。经常想起这个纪录片。今天晚上,刚在qq上和一个女网友吵架后,突然想起他,就搜了一下,居然搜到了当时的视频,不同的是,以前看到的只是他的小学部分,到99年就没了。这次搜到的居然有后续,有他上初中时候的事。时间是2003年。不知道后来怎么样了。               搜了好久也没搜到以前他们上《实话实说》时的视频,只找到了文字版的,将就着看吧,估计年代太久了吧,那时《实话实说》的主持人还是崔永元。崔永元的有句话好玩:我在这儿坐着坐着,忽然觉得好像主持一个神话节目似的。他比他的老师大12岁,他跟他的儿子同班,他女儿比他高两年级。整个都乱了套了。         这个是央视的,放视频截图和视频地址:    视频地址;tv.cn/documentary/society/zhongguoyuanshengtaijilu/classpage/video/526.shtml      截图:    以前我看的纪录片名字就叫《我的小学》        课间和一堆小孩打打闹闹        和小孩一起踢球,忘记了自己的年龄,感觉回到了小时候吧。        放学了,带着他的同班同学兼他儿子回家吃饭。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和小孩打乒乓球,挺好玩的。后来球拍被小孩给抢了。        上课铃响了,去教室上课了。            还有女生欺负他,哈哈!我在想,估计没人敢欺负他儿子吧。    
  上课永远都是坐最后一排           老师拎他去黑板做题目                
  他儿子坐前面        老师提问,他也举手,全班学生都举手了。根据我教过书的经验,全班学生都举手肯定是之前老师交待好的。会的同学举左手,不会的同学举右手。于是,大家就都举手了。(*^__^*)……    
  让我这个22岁还在读高复二货有了点信心
  @godmicheall  13:55:34    让我这个22岁还在读高复二货有了点信心   -----------------------------  呵呵!22岁读高复正常吧。
    实话实说——我和儿子一个班(文字内容与上面的视频截图无关)      主持人: 各位好。今天《实话实说》的话题是老生常谈,我们今天谈上学。现在我来给大家介绍我们请到的两位客人,是安徽省东至县初一(2)班的两位同学。这位叫汪安泰,欢迎汪安泰同学!这位是汪永平同学,欢迎汪永平同学。     汪永平: 大家好!     主持人: 我一介绍大家能看出来,汪永平同学发育得比较好。汪安泰同学是汪永平同学的同班同学,汪永平同学是汪安泰同学的同班同学,同时兼任他的爸爸。我没介绍错吧?     汪永平: 肯定错了,我不是兼任的嘛!     主持人: 噢,他是他的爸爸兼任他的同学。现在是不是在一个教室上学?     汪永平: 是。     主持人: 这个听上去很新鲜,咱们从哪儿说起?咱俩岁数差不多吧?你是哪年的?     汪永平: 我是64年的。     主持人: 64年的,你比我小一岁,那也不至于上初一啊!怎么又上上学了?这是怎么回事?     汪永平: 想上学就上学了呗!还怎么回事。     主持人: 想工作就工作,想上学就上学,是吧。反了你了。     汪永平: 没工作就找工作,我没知识就肯定上学了。     主持人: 我听他们说,你上学跟你去深圳有关系,因为你的弟弟在深圳,你去了深圳,从深圳回来忽然就想上学了。怎么回事?     汪永平: 当时找不到一份适合我的工作,搬运工我又不愿意干的。所以想,弟弟在那当经理呀,搞点轻巧事,轻松一点,钱还赚得多一些。可是我没能力。   
      主持人: 这个公司经理从深圳飞来了,就是他的弟弟,名字叫汪雨平。汪雨平先生,他可能不喜欢我的谈话方式,他今天一来就兵来将挡的样子。您给介绍一下当时是怎么一个情况。     汪雨平: 当时因为挑选的可能性很小,因为在深圳那边还是靠自己的能力吃饭,我不能代他工作,这种情况。因为原来人事主管是我的老部下,所以这个一说就通,但是开始他也想去,去了之后,后来他自己跟我讲,他去过商场,去看了一下,暗暗考察了一下,不行,不好。作为我内心来讲,我也不想他去,因为他是我亲哥哥,小的时候在一起长大,这种感情也比较深厚,从泥堆里玩大的。到现在的话,他去听我指挥,听我呵斥,那不好,我自己感觉也不舒服。回到家里的时候呢,就坐在一起聊聊天,谈一谈。     主持人: 他好像离开深圳的时候心情不是特别太高兴,是吧?     汪雨平: 那是啊,他本来从某种意义上讲,他想依靠一下。作为我的思想,就是不能依靠,依靠下去的话,这么大年纪还依靠,再下去的话不更依靠。     主持人: 我听他的意思,好象说在深圳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跟自己的文化水平有关系。你是这么看的吗?     汪雨平: 这是显而易见的问题。     主持人: 你那个时候是什么文化程度呢?     汪永平: 五年级。     主持人: 小学五年级? 你觉得的确是不能胜任这个工作?     汪永平: 不能胜任,不能胜任。     主持人: 你去深圳之前在家做什么?     汪永平: 种地。     主持人: 种地,你从深圳回到家以后可以继续种地呀!     汪永平: 种地,不想种地。弟弟妹妹他们生活和舒服得很,潇洒得很。     主持人: 弟弟和妹妹他们都是什么文化程度?     汪永平: 他们好像读过大学。     主持人: 都读过大学。你好象还有一个哥哥,哥哥呢?     汪永平: 哥哥他在美国呀!     主持人: 哥哥在美国,在干什么?     汪永平: 现在干什么我不知道。     主持人: 以前在干什么?     汪永平: 以前在读书。     主持人: 你好象很忌讳说他们学历高这件事,我听说你的哥哥好像是在读博士后。哥哥在读博士后,弟弟妹妹都是大学毕业,只有自己是小学五年级的学历。这种心理压力大家可想而知。你是不是有压力?     汪永平: 当时我在农村的时候,看到我们的生活比较太低了。     主持人: 生活水平低。     主持人: 我们的全家年收入不过五六千块钱。我们这么干,我所付出的劳动力远远超出他们好多倍。     主持人: 你说超出谁好多倍?     主持人: 超过我弟弟和妹妹,但是得到的报酬比他们要低得多。我一年的收入只能抵我妹夫的半个月还要少一点。     主持人: 当时你儿子上五年级,你怎么决定从五年级开始上?     主持人: 因为进初中不行啊,24年没上学了。忘记了一些,要复习复习。   
      主持人: 汪安泰,当时你听说你父亲要去上学,而且跟你一个班,是不是晴天打了一个霹雳?     汪安泰: 是的。     主持人: 你听说这个消息你怎么想?     汪安泰: 我刚开始想不可能的事,开始以为不可能。接着家里开了一个家庭会议,然后就相信了这事。     主持人: 你发表意见了吗,在这个会议上 ?     汪安泰: 我发表意见了,我站在爸爸的立场上。妈妈当时是反对爸爸的。     主持人: 你同意他去和你一块儿上学,是吗?     汪安泰: 嗯。     主持人: 你为什么会同意呢?     汪安泰: 我想爸爸跟我在一起肯定会好一些。我的学习也能够提高了,再一个我跟爸爸在一起能够互相照看。     主持人: 班里就没人敢欺负了。还有选班长的时候起码保证有一票。你想的不像我这么功利,但是你觉得有很多好处。家庭会议我听说是父亲组织召开的。     汪安泰: 不是。     主持人: 是谁组织召开的?     汪安泰: 是姑姑组织召开的。     主持人: 姑姑组织召开的,父亲(爷爷)参加了吗?     汪安泰: 参加了。     主持人: 父亲来了。父亲的名字叫汪西赐,欢迎您!当时在家庭会议上您怎么表的态?     汪西赐: 当时我是这样想的,因为我去美国待了两年。     主持人: 到老大那儿去?     汪西赐: 对。美国五六十岁的人读书的多的是。我想我这个儿子11岁就考上初中,那时候十年动乱 不给他上。我想他从现在开始读书,把那失去的机会抢回来。所以我就跟我大儿子挂了一个长途,在深圳跟他谈了一下。我想给老二改变一个面貌,重新换一个人。他讲,那你想怎么办呢,爸爸?大儿子跟我讲。我就讲只有给他读书。那在我们国家行吗?怎么不行呢,你要读书还不行吗?那还有人夺吗?中国现在也办有老年人大学,怎么不行呢?     主持人: 您刚才那个话什么意思,就是说给他换一个人?读书会让他换一个人?     汪西赐: 对,重新换一个人。现在他不就是换了一个人?     主持人: 他以前不是这样吗?     汪永平: 以前怎么会跑到中央电视台来?     主持人: 你要不客气我也不客气。听说他以前喝酒、打麻将、抽烟。现在还抽烟吧?     汪永平: 抽吧。     主持人: 现在还抽烟是吧?那上课的时候忽然想抽烟了怎么办?     汪永平: 扛一扛,扛一扛。     主持人: 扛一扛?     汪永平: 扛一扛可以的吧。     主持人: 下课再抽是吧。     汪永平: 一般在学校内不准抽烟的。上厕所。     主持人: 上厕所抽去。上着上着课忽然想打麻将了怎么办?     汪永平: 现在好象没有这种感觉了。     主持人: 不打了。     汪永平: 原来在小学的时候还有一点,上什么体育课、音乐课都耍麻将去,都不上。   
      主持人: 大家听出来了,读书确实让他变了一个人,换了一个人。我还听说,你上五年年级就是和他一个班的时候,你的学习成绩特别好,然后给儿子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汪永平: 这是偶然的一回事,偶然的一次。     主持人: 是所有的功课都好,还是有一门突出?     汪永平: 当时本来在语文这门课上,我比他确实要厉害,好像要强一点。他不高兴了,就这么回事。     主持人: 你不是挺希望父亲和你在一起读书的吗?那为什么他考得好了你不高兴了?     汪安泰: 因为我是班上的老一,他抢去了我的位子,所以我就不高兴。     主持人: 以前他是老一,现在他爸去了,成老一了。所以他有点儿不高兴。所以你刚才说你特同意,其实你内心怎么想的我早就知道了:你希望你爸去门门考不及格,好衬托你好。我听说后来还有互帮互学,他教你语文,你教他数学。他特别痛快地教你语文,你还有点儿保守。有这么回事吗?     汪安泰: 有啊。     主持人: 你为什么不是特别愿意教他?     汪安泰: 因为我怕他再超过我。     主持人: 光上学有什么用,应试教育害人。素质教育就没这想法了。其它的功课怎么样?     汪永平: 在小学一般副科少一点,就是语文和数学。     主持人: 再还有是什么呀?     汪安泰: 社会、自然。     汪永平: 社会、自然。我在社会上走了20几年了;自然,自然就自然了。30几岁的人到学校上课也自然,还不自然?还什么自然?也不上自然,就上语文和数学。     主持人: 你自己觉得上学以后确实是有了很大的变化,心态上有变化了,是吗?     汪永平: 我自己还感觉不到,感觉不出来。别人好象感觉了一点点。别人认为,好像(说)哎,你改变了呀!你与原来不同了。     主持人: 就是你以前的那些朋友这么说。     汪永平: (说)你也不串门了,我们一起聚会喝酒又少了你。我只讲我没时间,我的时间很紧张很紧张的。   
      (录像)汪永平的朋友: 我们以前原来小学是同学,以后长大了我们都回到农村,在家里干活了。在家里我们都没事儿干,一堆玩玩。     记者: 玩什么呢?     汪永平的朋友: 玩玩麻将啊,有时玩玩扑克也好。     汪永平的女儿: 他以前没有读书的时候,还比较散懒哪,不怎么认真哪。有时候晚上觉得很累,总是往床上一躺,什么书也不看。现在学了回家第一件事,总是摊开书看看哪,或者做做作业什么的。     汪永平的班主任: 他比我大整整12岁,他跟我同一个属相,都是属龙的。他和同学们之间了相处非常融洽。所以他就利用他在同学们当中的这种威信帮我解决了不少问题。     记者: 他在同学当中有威信啊?     汪永平的班主任: 对,不错。同学们都称他是大哥哥,都这么称他了。     主持人: 我在这儿坐着坐着,忽然觉得好像主持一个神话节目似的。他比他的老师大12岁,他跟他的儿子同班,他女儿比他高两年级。整个都乱了套了。这个事新鲜,新鲜可能就有评论的价值。我们今天请到的专家是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洪承文先生,欢迎您!     洪承文: 我对这个事情的评论就是说汪永平为什么上学的问题。我觉得从刚才我们谈话,知道汪永平同志是在深圳受到了一定的撞击,心理上的撞击。然后他刚才提了一个目标就是说,我要为赚更多的钱,在单位时间内,就是说我一天赚的钱要跟别人样。比如刚才一个举例就是说,我赚一年的钱和我妹夫半个月的工资,不如他半个月拿的工资多。那么他的目的就是说,我要为赚取更多的钱,所以回到学校来学习。我想这个事情不是那么简单。我老是在看他的儿子,我没看着他。我想他的想法后面,他在想他儿子更多,而不是想他自己。他的父亲也在这儿,这位老先生说他是改变了一个人。我认为不是改变他一个人,可能改变了他周围一群人。我觉得他承受压力的能力比较强。     主持人: 对,勇敢。我们在这说起来谈笑风声,好像挺轻松的一件事。其实你想想,这个年龄的人做出这样的决定,也是挺不容易的。     洪承文: 我认为汪永平同志应该说压力是顶着很大的,因为他是很勇敢,但是又很聪明。他聪明什么呢?我认为聪明有两点。第一个你不想拿现钱。你不想拿现钱是很少的钱,你不想捡这个芝麻,你是要逮一个西瓜。这是你的聪明之处。     主持人: 您这样说可能会让他造成更大的失落,就是他学习完了以后,是不是肯定就能拿到这个西瓜,可能连芝麻都让人捡走了。     洪承文: 我现在就要说这个西瓜是什么西瓜。我认为,中国人一个传统观念就是说,自己是芝麻,孩子是西瓜。我认为他在学校学习的话,很重要一点是影响他儿子。我就看他的儿子不凡,他所做的所有努力、所受的压力他没有白费,全在他儿子身上。当然他儿子压力不要太大了,这里面有一个促进。他到这个学校他也不是说真正自己能够变化多大,我想你肯定这个结果不在,你是罔顾左右而言他。        
      主持人: 顺便问一下,您有什么长远打算?初中毕业以后还要不要继续学。     汪永平: 初中毕业,我还想学一学,高中学两年。争取孩子上了大学我就收手了。     主持人: 这个事情可能还会有惯性,上到高中上两年,放不下了还想上。     汪永平: 一旦读完了高中,就真没时间了。老了没用了,50多岁什么事也干不了。不行。     主持人: 我们问问你的弟弟汪雨平汪先生,你的哥哥上学前后你看他有什么样的变化?     汪雨平: 上学之前很懒散,这是很明显的。     主持人: 我刚才说的那些没错吧,喝酒啊打麻将什么的。     汪雨平: 正确。像他现在坐在这里,大家看起来好像感觉不是那种很舒服的感觉。但是想一想,做了几十年农民,从小出生就是一个农民的孩子,我也是一个农民的孩子。我跟他换位置我感觉就会比他好很多。为什么?他一直是我哥哥,他比我大,从小的时候他领导我,他欺负我,现在那根本就挨不上边了。这关键就是文化的差异。他潜意识里能感受到这种差异,给他造来的内心的压力很大。     主持人: 在这之前你感觉到了吗?他见到你,跟你打交道的时候有很大的心理压力。     汪雨平: 能感觉到。有时候比如我们讲话,讲得稍微带一点不尊重,他就会发火。这不是他的个性。小时候我们在一起怎么玩都可以,因为后来他有这种自卑感,就刻意地强调人家尊重他。我们无意地说出来一点带毛病的话,他也会恼火的。但是我们心里分析一下就很清楚,这就是因为他有一种自卑感。关键问题就是没有上学,没有读书,这个差距就不可能缩小。最后来讲呢,他想上学这种想法,在我们家里也是由来已久。从他小的时候因为我也上学,我哥哥也在上学。哥哥也读书 ,弟弟也读书,凭什么让他中间的不读书?好和歹,这个前和后,这个时候就经常为这个事情有些很不舒服的事情。他老是想读书,那个时候把我爸爸妈妈心里闹的很慌,就很对不起他。一直到我爸爸妈妈到他在上学之前,总觉得好像欠了儿子一笔还不清的帐。这个结是解不开的。后来家里一旦提到他读书的时候,全家所有人都是投双票的赞成,不是单票的赞成。     主持人: 他上学以后最大的变化是不像以前那么懒散了,然后也有自信了。     汪雨平: 对,上学之后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家庭里面的怨言或者这些事情都不可能存在了。因为他知道,自己也可以走我们一样的路子。     主持人: 我应该问您这个问题,其实你把你没实现的志向、想法通过你的儿子、女儿实现,这不也挺好的。好像现在很多家都这样。     汪永平: 两个孩子都在读书,我想在前面带个队,让他们在后面“一二一”地走,比较走得稳些,不会盲目地走。跟着我后面走,最起码一点他能意识到一点:爸爸在读书。你一定要意识到这一点。我去读书,当时跟我两个小孩讲:什么东西都吃得饱,就有一样东西你是吃不饱的;多少钱都能花得完,这个东西是花不完的。逮住一个就一个,跑不了的。           
      主持人: 父亲带着孩子读书,就像跑马拉松有人给领跑一样。它的效果是一样的。刚才大家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现在现场的观众也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哪一位?你好。     观众一: 我是一名现在正在读高三的学生,首先我非常支持这位叔叔的行为。我已经上了12年的学了,现在想起来我想我比以前不是会多做几道题了,而是我感觉我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所以这位叔叔,他刚才说他读完高中之后老了,我想到那个时候您会和我有现在同样的感觉,所以我支持您。希望您一定学下去。     观众二: 我是中国科学院的,今天的议题使我们反思的一个重要问题。大家过去认为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现在实际这个时代已经不同了。大家的压力越来越大。作为我们科学院来讲,现在一般的大学生,本科生毕业恐怕都很难找到工作。现在人们讲研究生,博士后、博士生。作为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着一个新的挑战。作为我来讲,到科学院工作,有一个专业是不够用的。同样,我们又补充了六个专业文凭才能够应付我们所面对的社会、面对的工作。好,谢谢!     主持人: 谢谢!     观众三: 我是北京打工妹之家的会员。他们去深圳打工和我们在北京打工一样,只有在我们来到北京这个时候,然后我们才感觉到没有知识。就是说知识少,我们打工只能干最脏、最差、工资最少的一些活儿。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觉得去学习,我很佩服他这种做法。但是像我们在打工妹之家,我们好些会员都在学习,都在自学,有的去参加英语班什么这样的。在座的如果能体会到、亲身经历过去打工没有知识那种情况,你才知道学习有多么重要,真的。谢谢!     主持人: 好,谢谢!     观众四: 我很欣赏汪永平的勇气,但是我不赞成您的做法。看了刚才那个画面吧,我就觉得您和那帮同学在一起特别得不和谐,好像是个校外辅导员似的,你想学习的话,可以采取其它的形式,很多的。而且从你一开始的谈话当中,我知道你这个学习好像目的并不是为了学多少知识,而是为了找一个更好的工作。因为你脏活儿 、累活儿、赚钱少的都不想做,你想找一份赚钱多、又省力又轻松的活儿,所以才去走进了课堂。我想您这个年龄还不如踏踏实实去学一门手艺,这样倒更适合您。还有就是应该要端正劳动思想,对吧?我觉得这才是您应该做的。就说这一点。     主持人: 她要当你的班主任,你的日子没那么好过了。你怎么听她这个问题?她说得挺尖锐的,我觉得。     观众四: 我还想补充一下,我是来自上海崇明的一名教师,其实对于你的勇气我是相当钦佩的,但是我又不得不想到这个问题,希望你能谅解。当然我希望我的话不至于打击您的积极性,你还是应该继续下去。        
      主持人: 打击不了,这个风言风语听得多了。上初中以后觉得比上小学的时候艰难了吗?     汪永平: 难一点。     主持人: 会不会我们热热闹闹做一个节目,然后这个节目还没播出,就听说你退学了。     汪永平: 我想这不可能。     主持人: 肯定会坚持下去,是吧。刚才在现场谈话的过程当中,很多观众有不同的观点,你怎么听这些不同的声音?     汪永平: 我好像我愿意听到的听到了,我不想听的我后来没听。对不起啊!对不起啊!有些是没听。     主持人: 弟弟刚才好像有话要说。     汪雨平: 对。先前有很多的朋友都为这个事情阐述了自己的看法。我想提出一点——挣钱。这个挣钱的概念。可能从小在城里面长大的,不理解农村什么叫挣钱。先前有位来北京打工的小姐她理解。她讲的对,他那个挣钱的概念并不是要我们想到那种挣钱的概念。它是一种自尊和自强的体现。我有能力,我能把事情做好。这里我还可以说一句:农村人挣的每分钱都是干干净净、雪雪白白的。这是一种能力的表现。这个是不同的。所以说我们一定要理解这种概念,因为现在农村有很多人都想上学。他们上学的直接概念就是挣钱,他要挣钱的概念就是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是我们有一定学识的人才能讲出来的话,你叫我哥哥能讲出来吗?所以先前听到这个话我就比较激动,我想急着去表白这一点,这是一种误解,是一种对农村长大的这一大批人的一种误解。     主持人: 你觉得那样的声音会让你的哥哥继续受委屈,是吗?     汪雨平: 这种对他的看法是错误的。他这种挣钱没有带任何一种是非的概念,这里我要帮他表白这个心情,因为我很清楚他心里想的是什么。它体现一个我也是一个人。我这个做弟弟的跟他是同样一个人,他为什么不能体现他的价值呢?惟一缺少的是文化 ,但是从他来讲这个价值体现就是金钱。从我们看来好像很浅薄,实际上他本身就只有这么浅薄,他没读到书,怎么办?自己上学。事实上这样的人在我们周围有很多很多,先前那位小姐就讲了一个很深刻的东西。她同样跟我从乡下来,我能当经理她现在打工。我一个月能挣几千块钱甚至挣得更多,上万块钱我都可以照挣,为什么呢?那就是我的文化可能比她高一些。如果要是单纯讲挣钱的话,学农技学这些东西,事实上他可以学这个。再还有一个呢,大家对农村的情况可能不了解,要真正叫他去学这个呢,谁来教啊?!专家在北京到处都是,在我们那里有几个,对吧?     主持人: 你怎么看你以前的那些朋友,一起打麻将喝酒的那些朋友?     汪永平: 朋友还是朋友。但是我们坐在一起的时候,谈谈工作可以了,他们问问我的学习也是可以的。最起码首先一条给我一点鼓励,不要拽我的后腿。搓麻将、打扑克,有这个历史,就将永远成为历史,不应该再现。     主持人: 我听汪永平的这个事,我这么想,我觉得每个人可能有的时候都会对自己的处境,对自己目前的状态不太满意。其实你要想改变你自己的生存状态,主动权就在你手里 。我们应该学学汪永平这份勇气,同时也学学汪安泰同学这份宽容,让我们祝这两位同学学习进步。谢谢大家的参与,下周再见!        
  我也看过    当时很奇怪的是他哥哥弟弟妹妹都上大学甚至留美读博后了,他父母为什么就偏不让他上学呢,好歹也读到中专毕业吧
  想知道续集  O(∩_∩)O~
  @lakkkkkkk  14:29:40    我也看过        当时很奇怪的是他哥哥弟弟妹妹都上大学甚至留美读博后了,他父母为什么就偏不让他上学呢,好歹也读到中专毕业吧  -----------------------------  肯定是他自己小时候不愿意读,长大了后悔了    
  还是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吧,既然家里几个兄弟姐妹都是高等学历,应该不存在父母不培养的可能
  @旧雨来  14:58:25    @lakkkkkkk  14:29:40      我也看过            当时很奇怪的是他哥哥弟弟妹妹都上大学甚至留美读博后了,他父母为什么就偏不让他上学呢,好歹也读到中专毕业吧    -----------------------------......  -----------------------------  汪西赐: 对。美国五六十岁的人读书的多的是。我想我这个儿子11岁就考上初中,那时候十年动乱 不给他上。我想他从现在开始读书,把那失去的机会抢回来。所以我就跟我大儿子挂了一个长途,在深圳跟他谈了一下。我想给老二改变一个面貌,重新换一个人。他讲,那你想怎么办呢,爸爸?大儿子跟我讲。我就讲只有给他读书。那在我们国家行吗?怎么不行呢,你要读书还不行吗?那还有人夺吗?中国现在也办有老年人大学,怎么不行呢?         视频中他爹说,他家成分不好,他考上初中了,人家不给他上,说他家这么多人上大学是要搞反革命。所以他就悲剧了。    
  @穷得卖宝马  15:12:04    还是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吧,既然家里几个兄弟姐妹都是高等学历,应该不存在父母不培养的可能  -----------------------------  回复同上,视频里说了原因    
  @letaoer  14:49:10    想知道续集    O(∩_∩)O~  -----------------------------  同希望,网上能找到的信息都是他上初中的。不知道上了高中没有。不知道现在在干吗。这些年丢失的努力值得还是不值得。对未来是清晰了还是迷茫了。    
  几年前我看到他在二中门口卖盒饭。专门做给学生吃的。。。。。。。好奇了好久
  晕,我就是那时候上小学的,87年出生,98年上初一,01年上高一,东至实小到东至二中的,哈哈,那时候我也知道这个人,我回帖不是因为内容,是看到好多老乡,哈哈,兴奋啊。
  @小布丁4毛  17:26:24    几年前我看到他在二中门口卖盒饭。专门做给学生吃的。。。。。。。好奇了好久  -----------------------------    在二中门口卖盒饭?几年前的事?那时他还在读书吗?    
  @风雨孙策  20:39:33    @小布丁4毛  17:26:24      几年前我看到他在二中门口卖盒饭。专门做给学生吃的。。。。。。。好奇了好久    -----------------------------        在二中门口卖盒饭?几年前的事?那时他还在读书吗?......  -----------------------------  牛人,摁住,合影
  我果然是中年妇女的思维,我关心的是他们家谁来养家?
  和女朋友吵架想到这个人,楼主好跳跃
  牛人再现!几年前的小小蜗居记忆犹新啊!孙公子近况可好?是否再开新帖818?
  作者:常舒心 回复日期: 00:10:39  回复
      和女朋友吵架想到这个人,楼主好跳跃  ——————————————————  
真是看帖不仔细!楼主是和“女网友”吵架!  
PS:我认得楼主!
  马克!~
  @减肥用马甲  00:08:10    我果然是中年妇女的思维,我关心的是他们家谁来养家?  -----------------------------  他哥资助的,他家里兄妹几个都不错。大哥在美国,三弟在深圳开超市,妹妹在加拿大。    
  @Xinduoduo-26 00:25:05    牛人再现!几年前的小小蜗居记忆犹新啊!孙公子近况可好?是否再开新帖818?  -----------------------------  兄弟,我一直都在的呀!经常开贴,只是看的人少而已。    
  好像没读了,他哥哥在她们镇上捐了所希望小学,以他妈妈名字命名的,淑贞楼,好像是。。。。。。
  @小布丁4毛  19:29:20    好像没读了,他哥哥在她们镇上捐了所希望小学,以他妈妈名字命名的,淑贞楼,好像是。。。。。。  -----------------------------  是的,这个视频了有放。捐楼的时候,他还在上初中。    
  怎么样了?
  歪个楼 lz你找到女朋友了没啊? 真心好奇···
  楼主,你怎么样了??我非常喜欢你啊
  求知欲望,真好  我也想重新回到学校读书
  很不错,活到老学到老
  兄弟姐妹都那么有出息,是我的话肯定心里不平衡     ★ 发自天涯iPhone客户端-百读不倦
  @非典吾命休已  14:03:39    歪个楼 lz你找到女朋友了没啊? 真心好奇···   -----------------------------  没有,已经不找了,呵呵!    『娱乐八卦』 [八卦江湖]“买卖不成仁义在”——网上征婚战果汇报  /publicforum/content/funinfo/1/2592547.shtml    发现确实歪楼了。    
  没人知道吗?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辍学在家玩游戏一年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