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维修大全之SSD固态硬盘接口哪个好有几种和相关知识

不同接口各有特点 笔记本固态硬盘解析
日 00:30&&&出处:&& 作者:王普&& 编辑:王普
●什么是固态硬盘
   固态硬盘是用固态电子存储芯片阵列而制成的硬盘,由控制单元和存储单元(介质)组成。从存储单元来进行区分,固态硬盘可分为NAND Flash闪存芯片、DRAM芯片两种类型。
   基于闪存的固态硬盘:采用NAND Flash芯片作为存储单元,也被广大网友称为“SSD”。我们日常见到的绝大多数都是这种固态硬盘,其内部构造比较简单,内部主体采用一块PCB板,并在上面集成了控制芯片、缓存芯片(部分没有)和用于存储数据的闪存芯片。这种固态硬盘的优势就是具有较高的移动性能,而且数据保护不受电源控制,能适应于多种环境,非常适合于个人用户使用。
   基于DRAM的固态硬盘:其采用DRAM作为存储单元,它效仿传统硬盘的设计,可被绝大部分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工具进行卷设置和管理,并提供工业标准的PCI和FC接口用于连接主机或者服务器,应用范围相对较窄。这是一种高性能的存储器,而且使用寿命很长,美中不足的是需要接驳独立电源来保护数据安全,如果中途断电就会丢失数据,因此DRAM类型的固态硬盘适用于服务器等大型设备使用,不适合个人用户使用。
●笔记本固态硬盘接口常见种类
   基于NAND Flash芯片的笔记本固态硬盘,常见的接口种类包括SATA、mSATA和NGFF,接下来我们进行逐一介绍。
SATA接口固态硬盘
   SATA接口是目前流行的接口类型,被绝大部分机械硬盘所采用,我们最常见的固态硬盘同样也都是SATA接口,并且都采用了2.5英寸设计,方便笔记本用户进行升级。
mSATA接口固态硬盘
   mSATA接口是迷你版本SATA接口,这种类型的固态硬盘尺寸小巧,单面厚度仅为4.85mm,不会占用太多笔记本内部空间。mSATA接口的固态硬盘在速度上并不逊色,理论上mSATA将提供跟SATA接口一样的速度和可靠度。由于体积小巧等优势,已被越来越多的笔记本所使用。
左 mSATA / 右 NGFF
   NGFF接口是为量身定做的新一代固态硬盘接口标准,其常规尺寸仅为42mm×22mm,单面布置NAND Flash颗粒的厚度为2.75mm,双面颗粒的厚度是3.85mm,对mSATA来说体积进一步减小,非常适合轻薄的产品。速度方面,采用PCI-Express x2传输标准的NGFF接口的固态硬盘,最大读取速度可达到700MB/s,写入为550MB/s,4K随机读写IOPS分别可达到100K及90K,相比mSATA来说,传输速度会更快。
NGFF固态硬盘通过改变长度来增加容量
   与mSATA接口固态硬盘相比,NGFF标准的宽度、厚度都是相同的,只有长度不同,即可通过增加长度来增加容量,应用起来更加灵活。
新一代MacBook均配备特殊定制的PCLE SSD
苹果版PCLE SSD、NGFF SSD和mSATA SSD对比
   除了上述常见的笔记本SSD外,目前还有一种采用特殊定制的苹果版PCLE SSD,这是由一种SATA-IO标准组织制定,并且与PCI-E总线相联,同时采用mSATA接口的特殊SSD,能达到接近800MB/秒的读写速度。
   小结:相对于笔记本来说,采用占用空间小,速度快的硬盘才是硬道理。推出的NGFF接口固态硬盘,不仅尺寸小巧,而且在速度也更有优势,相信这种类型会在未来被广泛使用。现阶段,SATA和mSATA SSD则依然是主流。
闪存颗粒区分及笔记本固态硬盘升级建议
   在同等环境下,三种接口类型的固态硬盘,其理论速度相差并不多,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受到主控、闪存颗粒等因素的影响,固态硬盘的速度表现还是会有些区别。接下来我们就介绍一下固态硬盘中闪存颗粒的种类区分。
   目前,Flash闪存颗粒主要分为SLC、MLC和TLC三种,它们分别是Single Layer Cell单层单元、Multi-Level Cell多层单元和Trinary-Level Cel三层单元的缩写,SLC的特点是成本高、容量小、速度快,而MLC的特点是容量大成本低,但是速度慢,TLC特点是的速度慢、寿命短、价格便宜。
   SLC在寿命和性能方面拥有独特的优势,不过需要更好的工艺制程才能生产出容量较大的硬盘。而MLC虽然在容量方面有先天的优势,但在速度和寿命方面存在先天不足,所以SLC主要被用在不计成本追求速度和可靠性的企业级产品中,MLC则更适合在消费级产品中部署,所以我们见到的大部分消费级固态硬盘均采用了MLC颗粒闪存芯片。
   因为采用不同品牌、主控、闪存颗粒的固态硬盘在速度上会存在较大的区别,而且固态硬盘在生产制造上并没有传统机械硬盘那么高的要求,因此,笔者建议大家在选购固态硬盘时主要选购Intel、三星、OCZ、威刚等大品牌产品,以获得稳定的产品性能和完善售后。
●笔记本升级建议
   如果想要给自己的笔记本升级固态硬盘,首先需要了解笔记本的内置硬盘的种类与接口类型,然后再查看否有预留的SATA、mSATA和NGFF接口硬盘位。
   如果你的笔记本不止一块SATA硬盘位,就可以直接增加新的SATA固态硬盘来升级;如果没有预留SATA、mSATA或NGFF接口,且只有一块SATA机械硬盘并配有光驱位的笔记本,那么建议将光驱位改成第二个SATA硬盘位,然后达成SATA SSD+机械硬盘的双硬盘存储方案;如果你的电脑没有光驱位且只有一块SATA机械硬盘,为了避免出现存储容量不够的情况,最好直接将机械硬盘升级为256GB或更大容量的SATA固态硬盘。
点击购买【】
   如果你的笔记本电脑有预留的mSATA接口或NGFF接口,那么建议直接购买相对应接口的固态硬盘来进行升级,并将它们设置为系统盘来提升系统、软件运行速度。
点击购买【】【】
   当然,如果你的笔记本电脑本身具有固态硬盘,而你对当前容量不满意,那么建议选购一块SATA固态硬盘,然后直接通过USB 3.0连接线连接电脑,当作外置移动盘来使用。
   大家选购固态硬盘大多数都是作为系统盘来使用,如果你的固态硬盘安装的Windows XP操作系统,那么建议尽快升级为最新版操作系统。因为XP系统不支持Trim,对固态硬盘性能有一定影响,另外大多XP安装程序自带的分区工具都不能4k对齐,不仅对性能影响很大,而且固态硬盘的寿命也会降低。
   总结:只要能掌握了相关知识,那么给笔记本升级固态硬盘就会非常简单。目前主流笔记本的性能已经非常强大,除了内存外,升级固态硬盘也是大幅提升整机性能的解决方案。现在我们常用的笔记本固态硬盘性能出色、价格亲民,性价比越来越高,所以只要条件允许的话,这样的升级绝对值得推荐。■
相关阅读:【】    &&【】
大学生分期购物销量榜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41.9万人浏览 22.5万人浏览 20.7万人浏览 5.4万人浏览固态硬盘接口有哪些?SSD固态硬盘接口类型图解 - 电脑硬件知识 - 电脑百事网 - 专业的IT技术网站 关注手机、电脑、科技
手机扫描二维码
固态硬盘接口有哪些?SSD固态硬盘接口类型图解
电脑百事网
固态硬盘(英文简称SSD)是一种采用固态电子存储芯片阵列而制成的硬盘,其接口规范和定义、功能及使用方法上与普通硬盘的完全相同,但读取速度更快,解决了新时代传统机械硬盘的性能瓶颈,已经成为新装机或者主流笔记本标配。今天,电脑百事网主要为大家科普一下固态硬盘接口知识,让广大电脑用户了解SSD固态硬盘接口类型,以下是通俗易懂的图文详细介绍,旨在让新生朋友,也能轻松学习涨知识。固态硬盘接口有哪些?SSD固态硬盘接口类型图解固态硬盘在接口等标准上,根据大小尺寸不同,接口种类也可以说非常繁多复杂,不过对于电脑用户来说,主要了解一些常见的主流SSD接口就足矣了。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时下比较流行的几款固态硬盘接口规格图解和特点。在固态硬盘领域,目前能见到的不同接口主要就是SATA、mSATA、M.2、SATA Express、PCI-E及U.2等。1.SATA 3.0是最为常见的固态硬盘接口固态硬盘SATA接口类型图解(最常见)这是SATA Revision 3.0(简称SATA3.0或SATA 6Gbps)它代表所使用的是SATA Revision 3.0标准,速度更快,相对SATA Revision 2.0。SATA是硬盘接口的标准规范,事实上,SATA 6Gbps接口是一个不太规范的说法,正确说法是SATA III(SATA3.0),接口速度是6Gbps。当然,大家都习惯这么说。这是市面上最常见的机械硬盘/固态硬盘接口,大多数人买的硬盘都是在用这种接口。SATA 6Gbps(SATA3.0)最大优势就是非常成熟,能够发挥出主流SSD最大性能。需要注意的是,一些老电脑的主板,可能仅有SATA2.0,这类接口由于最大支持的速度有限,无法完全发挥出SSD的性能,因此一些老爷机或者比较老主板的电脑用户,一般不建议升级SSD,除非更换支持SATA3.0的主板。扩展阅读:「」2、mSATA接口:固态硬盘mSATA接口图解该接口是SATA协会开发的新的mini-SATA(mSATA)接口控制器的产品规范。新的控制器可以让SATA技术整合在小尺寸的装置上。mSATA也提供了和SATA接口标准一样的速度和可靠性,提供小尺寸CE产品(如Notebooks/ Netbook)的系统开发商和制造商更高效能和符合经济效益的储存方案。该接口主要是用在注重小型化的笔记本上面,比如说商务本,超极本等等,台式机,主流笔记本依依旧是SATA3.0。事实上,mSATA接口亦可以说是SSD小型化的必经过程。当然mSATA也存在SATA的一些缺陷,比如说现在仍然是SATA通道,速度还是6Gbps。3、M.2接口:固态硬盘M.2接口图解M.2原名是NGFF接口,这是为超极本(Ultrabook)量身定做的新一代接口标准,主要用来取代mSATA接口。不管是从非常小巧的规格尺寸上讲,还是说从传输性能上讲,这种接口要比mSATA接口好很多。正是因为SATA的接口瓶颈越来越突出,现在很多主板厂商都开始在产品线上预留出M.2接口。
M.2接口能够同时支持PCI-E通道以及SATA,其中前者在提高速度方面更轻松一些。最开始该接口所采用的是PCI-E 2.0 x2通道,理论带宽10Gbps,可以说它也突破了SATA接口理论传输瓶颈。如今的M.2接口全面转向PCI-E 3.0 x4通道,理论带宽达到了32Gbps,相比以往水准提升了很多,这也让SSD性能潜力大幅提升。另外,该接口固态硬盘还支持NVMe标准,和现在的AHCI比较起来,通过新的NVMe标准接入的SSD,在性能提升方面非常明显。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08-13 19:13&
&#-10-13 12:09&
&#-04-22 22:43&
&#-02-29 16:24&
&#-03-01 09:55&
加载更多内容
关注智能手机、电脑、笔记本、科技资讯, 致力于提供有价值的IT资讯。- 最好的系统光盘下载网站!
当前位置: >
> 详细页面
怎么看固态硬盘接口?固态硬盘接口都有哪些类型?(2)
来源:系统之家
作者:zhiwei
  老电脑升级--1.8寸ZIF接口SSD
  早前笔记本电脑厂商大量采用的ZIF接口,主要以1.8寸产品为主,目前应用的人群不多了,主要适合老电脑升级。
  非主流小型SSD--mSATA接口
  随着平板电脑的兴起,以及Netbook、打印机等产品的普及,英特尔、创见等大厂商都将未来SSD应用,瞄准平板计算机、工规、军规等领域。
  1.8寸SSD--mSATA嵌入式SSD
  mSATA接口的固态硬盘一般是指超小型的SSD模块,不同于传统2.5吋或1.8吋的SSD产品。架构设计上类似嵌入式系统的DOM型态,创见也推出mSATA与Half-slim超小型SATA等两款SSD产品。其中mSATA SSD的尺寸为29.85 mm x 50.8 mm x 3.5 mm,体积是传统2.5吋SSD的12分之1、重量为7分之1,容量包括32GB和64GB两款。
  和名片一样大的SSD--mSATA接口
  这类接口的固态硬盘,主要服务于内嵌式内存解决方案,主要应用于超薄型的系统产品上,是客户和产品需求来选择应用。简单的说mSATA接口SSD就是一块内置卡,而不是我们平时见到的成型固态硬盘,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组装。
  &怎么看固态硬盘接口?固态硬盘接口都有哪些类型?&这篇文章就到此结束了,是否对你帮助呢?
栏目热门教程
人气教程排行
热门系统下载
本站发布的系统与软件仅为个人学习测试使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否则后果自负,请支持购买微软正版软件!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
Copyright&2011 系统之家(www.xitongzhijia.net) 版权所有 闽ICP备号-1查看: 759|回复: 2
SSD固态硬盘M.2接口知识、性能、结构剖析
发贴请勿包含网站外链(直接下载地址和网盘除外),屡犯者将封禁ID、网址永久屏蔽,感谢支持!
SSD固态硬盘M.2接口知识、性能、结构剖析
M.2接口的SSD是一个可以取代SATA的存在,许多电脑爱好者们都没有接触过M.2接口类型,都不清楚M.2接口SSD是咋回事?以及M.2接口的SSD是什么?对于此类问题,本文就为大家全面解析M.2接口SSD类型,有兴趣的朋友们就来了解下吧。
M.2接口SSD是咋回事?随着SSD性能不断暴涨,SATA3.0接口仅6Gb/s理论传输速度无疑阻碍了SSD性能的发挥。新的SATA接口迟迟未到的情况下,新一代M.2接口就已经从幕后走向台前。M.2接口(原NGFF,Next Generation Form Factor)是Intel主推的一种替代mSATA的新接口规范。最初,Intel主要是为了超极本的存储需求才急切推出这种新的接口标准。
2024.jpg (64.97 KB, 下载次数: 0)
08:21 上传
没想到M.2接口推出之后,在SSD市场掀起了一场“接口革命”,革的当然就是SATA的命了。相比SATA接口,M.2接口在传输带宽、容量、轻薄特性等方面有更多的优势。现在,M.2接口不再只局限于超极本上,在DIY装机领域同样来势汹汹。早在Intel 9系主板上就配有M.2接口,到现在100系列主板,几乎成为了标配。今天就让我们走入M.2接口,未来能否取代SATA成为主流?
M.2 SSD的规格:
2025.jpg (38.04 KB, 下载次数: 8)
08:21 上传
与之前mSATA SSD类似,M.2 SSD也不带金属外壳。主要有、2280三种规格,为了划分不同长度的产品而定的。长度不同,意味着容量就不同。因为长度越长,可布置的闪存颗粒就越多,容量也就越大。以M.2 2242为例,22是宽度22mm,42是长度42mm,同为此理,所以选购前也要看看你的设备到底支持哪一种长度的M.2 SSD。至于M.2 SSD的厚度,单面布置芯片厚度2.75mm,双面厚度3.85mm,比mSATA还要薄。
M.2 SSD接口类型:
2026.jpg (23.68 KB, 下载次数: 0)
08:21 上传
M.2接口也细分为两种:Socket2和Socket3。前者支持SATA、PCI-Ex2接口,理论读写速度分别达到700MB/s、500MB/s;而后者专为高性能存储设计,支持PCI-EX4,理论接口速度高达32Gb/s,超五倍于SATA接口。由此,M.2 SSD就延伸出了PCI-e SSD这个概念,它可以是PCIe传统接口以显卡形状出现(如Intel 750系列就是以PCI-E接口形式出现);也可以以M.2接口出现(如三星最新发布的旗舰SSD 950PRO 就是以M.2接口出现)。
M.2 SSD性能差异大:
2027.jpg (35.79 KB, 下载次数: 0)
08:21 上传
由于M.2 SSD有两种不同通道,性能上有很大的差距。比如浦科特M6e 支持的是高速PCI Express x2存储介面,而同样为M.2接口的浦科特M6GV采用的是SATA存储介面。走的路不一样,性能也就截然不同了。就像一辆车,在高速公路和在崎岖山路上速度会截然不同。
2028.jpg (27.07 KB, 下载次数: 1)
08:21 上传
2029.jpg (26.84 KB, 下载次数: 1)
08:21 上传
可以看出,浦科特M6e与浦科特M6GV虽然同为M.2接口,但所采用的传输介面不同,性能有巨大的差异。毫无疑问走PCI-e通道的M.2 SSD在性能上更强,PCI-E 2.0 x4的M6e已经读写已经可以达到700MB/s、580MB/s,已经突破了SATA接口理论传输瓶颈。
2030.jpg (83.44 KB, 下载次数: 0)
08:21 上传
2131.jpg (41.31 KB, 下载次数: 0)
08:21 上传
三星950PRO 256G SSD测试成绩
而采用的最新PCI-E 3.0x4的M.2 SSD性能更上一层楼,三星950PRO 256G M.2 SSD读写性能就达到恐怖的2300MB/s与951MB/s,远远把SATA SSD抛开。
不同通道,M.2价格差异大
2132.jpg (24.72 KB, 下载次数: 0)
08:21 上传
一分钱一分货,祖宗留下的道理是不会变。性能差异直接就体现在价格上,还是拿浦科特M6e与M6GV做个例子。在京东商城上,M6e 256G报价高达1439元,而M6GV 256G报价仅880元。
M.2 SSD的兼容性问题
那是不是有M.2接口的主板都能使用M.2 SSD呢?非也非也,不同主板上的M.2接口所支持的通道可能也是不同的,在这里就有必要说一说M.2 SSD在主板上的兼容性问题。
有的主板仅支持PCI-E通道,不支持SATA 通道,像华硕Z97-A主板。如果将走SATA通道的M.2 SSD接在华硕Z97-A上将无法被识别。有的则兼容SATA与PCI-E通道,如技嘉的Z97X-UD3H。所以在购买M.2 SSD前,要弄清楚主机主板上的M.2接口是支持哪种通道的或同时兼容的。
如何确认M.2接口SSD是否为PCI-E通道还是SATA通道的呢?
1、官网产品规格介绍中会有说明。
2、在电商平台中,商品参数或者商品介绍里都会有说明。
怎样才能知道自己的主板是何种 M.2 接口规格的?
在产品的官网网站上,生产厂商是一定会在产品描述中注明主板上的 M.2 接口支持哪种规格的。
1、查询官网上的兼容性列表
2、查询官网上的详细规格说明
市场上有哪些代表性M.2 SSD产品:
走SATA通道的浦科特M6G
2133.jpg (29.92 KB, 下载次数: 0)
08:21 上传
浦科特M6GV是一款走SATA通道的M.2 SSD,有128GB及256GB两种容量,其采用经过浦科特研发团队优化过的SMI主控,闪存来自东芝新制程15nm Toggle MLC闪存。虽然性能上与SATA SSD比起来没有太大优势,但贵在无外壳设计,纤薄,且价格跟SATA SSD差不多,是带M.2接口的超薄类笔记本升级不错选择。
走PCI-E 3.0x4 通道的三星950PRO
2134.jpg (28.42 KB, 下载次数: 0)
08:21 上传
SATA接口的困局,再加上Intel 的强力推动,让各大SSD品牌纷纷转战PCI-E SSD市场,三星也不例外,之前OEM市场现身的SM951 PCI-E/M.2 SSD性能就让人眼馋。终于,三星也正式推出首款支持NVMe协议的消费级M.2 SSD,走PCI-E 3.0x4 通道,理论接口速度高达32Gb/s,超五倍于SATA接口。目前这款新品有256G及512G两种容量,性能非常强悍,为高端SSD用户量身定制。
SATA接口已成限制着SSD性能的绊脚石。M.2 SSD向我们展示未来SSD发展另外一个方向,不敢说马上会取代SATA SSD,但M.2 SSD众多优点注定它的命运不会像mSATA那般。况且100系列主板已全面支持PCI-E3.0 x4 M.2接口,为PCI-E SSD普及铺平了道路,未来SSD性能必将如脱缰的野马,打破“硬盘性能是系统唯一短板”多年来的宿命。
延伸阅读(1):100系列主板原生支持走PCI-E 3.0x4通道的M.2接口
2135.jpg (71.92 KB, 下载次数: 0)
08:21 上传
Intel宣布100系芯片组原生支持PCIe 3.0版本,让DMI总线版本顺理成章地提升到3.0。相比PCIe 2.0,PCIe 3.0的带宽翻了一番,单位带宽达到了8Gbps。更高的带宽,让存储数据传输速度直接收益。
2136.jpg (106.39 KB, 下载次数: 0)
08:21 上传
100系主板的一个影响力巨大而又鲜被注意的改变就是PCIe通道数的提升了。CPU支持的通道数,从Z97时代的16条PCIe 2.0通道提升到PCIe 3.0的20条。更多通道让主板厂商原生实现更多的PCI-E插槽,也为新存储接口提供便利。
2137.jpg (40.23 KB, 下载次数: 0)
08:21 上传
我们知道PCIe通道的重要性体现在PCI-E插槽数以及插槽带宽上。而多出来的PCIe通道,用于原生支持M.2和SATA-Express,让磁盘在主板数据传输直接从高速带宽的PCIe 3.0中受益。同时让厂商不需要借助第三方芯片,无疑也会推进消费级PCIe SSD更快在民用市场普及,以及老旧的SATA III接口的淘汰。同样受益于PCI-E总线通道数量和带宽的双重提升,M.2已经成为了100系主板的标配。M.2具备具备32Gbps传输速率,走PCI-E 3.0x4通道的M.2接口。接口带宽同样远远高出SATA III的6Gbps与SATA-Express的16Gbps。让M.2接口的SSD实现数据传输无瓶颈
顶顶顶顶顶顶..........
科普一下,谢谢
官方免责声明:本站内容来自网友和互联网.若侵犯到您的版权.请致信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Powered by Discuz!
过期罐头电脑论坛
win7旗舰版_windows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ssd固态硬盘接口类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