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来一个心衰病人急诊科护士先进事迹第一步该怎么做?

当前位置:
急诊科医师年终总结
&&发布时间: 21:18:27
急诊科护士年终总结
急诊科护士年终总结
急诊科是医院最重要的窗口之一,有着急、忙、杂的特性。面对危重急症病人的首诊和抢救,急诊病人又往往诊断不明、病情不清、变化迅速,若处理不当,就容易发生医疗纠纷。而病人及家属容易产生急躁、忧虑、恐惧的情绪,急诊不同于病房,医护人员有充足的时间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急诊,患者及家属在与医护人员较短的接触时间内,还未建立良好的信任感,对医护人员的每一个细微环节都十分敏感,医护人员的言谈举止对病人心理都会产生很大影响。造成医护人员的救治行为不被理解,患者及家属留下“不被重视”、“急诊不急”的错觉。所以我越发觉得沟通在急诊是最容易忽略而最重要的东西
南丁格尔说:护理工作不仅需要精湛的技术,更需要艺术。首先,要学会观察,才善于发现问题的存在,包括对病人病情、心理、需求及家属的观察。例如:有些患者家属对护士的行为百般挑剔,却对自己患者液体输完都浑然不知,像这样的家属我们就应该在每次更换液体时都耐心的提醒他液体输至什么地方时应该叫护士,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按时巡视病房,多观察液体的进展,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因为液体没有及时更换了与患者家属产生矛盾。其次,要学会沟通,人与人的相互尊重和信任是建立在沟通的基础上。对于来急诊就诊的病人,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地询问,热情的为其引导。例如: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我们可以予以搀扶或协助其用推车送至诊室,为其测量生命体征,交予诊室的护士;对于需要并可以去病房治疗的患者,我们可以为其细致的指明病房的位置,避免患者跑“冤枉路”。而对于患病时间长而并不危重的病人我们可以建议他去门诊就医,耐心而细致的告知其门诊的位置和就医的时间,便于患者的安排。虽然,一个微笑的表情,一个搀扶的动作解决不了患者身体上的疼痛,但是,却能迅速缩短护患距离,有效满足病人需要被照顾的心理需求,从而便于我们开展下面的护理工作。最后,通过观察和沟通学会判断,对病人的病情和需求有一个准确地了解和判断,有利于医护人员救治工作的展开,也为病人争取了时间。例如:受外伤的患者可以通过观察和大致的询问了解其受伤的部位和严重程度,第一时间为其找到接诊医生为其救治,而挂号等手续可以稍候补齐。
以上只是我在急诊工作的浅谈,要学的东西还很多很多。当然,想做好一名急诊科的护士,只会沟通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扎实理论基础、丰富的抢救经验、快速的反应、麻利的动作,这才是在遇到紧急情况时禁得起考验的保证。
主治医师年终总结
本人于1997年毕业进入临床,XX年晋升为主治医师,回眸过去的工作、学习、生活总结如下:
晋升为主治医师是独立开展工作的开始,为迅速提高自己的诊疗技术,前两年本人一直在急诊科工作,急诊工作的锻炼使我迅速提高对急危重病的认识和抢救水平,能熟练处理好急性左心衰、急性冠脉综合症、支气管哮喘发作、高血压急症、癫痫大发作、上消化道大出血、大咯血等内科急症;同时能熟练地进行心肺脑复苏的抢救。
在工作中,本人深切的认识到一个合格的内科医生应具备的素质和条件。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阅读大量医学杂志及书刊,坚持写读书心得和综述,踊跃参加医学专业网络论坛,经常参加各种学术会议,从而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及时应用新的理论技术指导业务工作,能熟练掌握内科各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及的诊治技术,同时也能处理各系统的常见病及各种急危重症及疑难病症如心脏骤停、药物中毒、昏迷等等,工作中严格执行各种工作制度、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误诊差错事故的发生。我的信念是尽自己最大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解除病人痛疾。
临床工作离不开科研,同时我也希望自己有所创新,并开展了以脑卒中为主题的系列研究,针对脑卒中发病后肢体瘫痪后遗症多,且发病年龄高,治愈率低,申报了《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应用》课题,提出使用强制性运动疗法加强肢体康复,在康复治疗中发现强制性运动治疗对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疗效较好,但对下肢功能恢复与一般康复治疗区别不大,故又提出《脑卒中下肢偏瘫病人踏车运动疗法临床分析》的相关研究,采用踏车运动治疗患侧下肢,并且取得较好疗效,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攻关,最终完成课题,在临床推广中使我深深体会到医学研究的艰辛,虽然我的课题已取得阶段性结果,但治疗脑卒中是一项长期工作,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有更多建树。
“急诊科医师年终总结”相关文章
《》由免费提供,其来源于网络,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急诊科医师年终总结》内容到此结束!
原文链接:
最近更新更多>>
热门图片更多>>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救护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297例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急诊治疗,并进行相应的临床护理。结果 234例治愈,55例好转,8例急诊死亡。结论 对AMI患者的有效急诊救护可提高AMI抢救成功率,对挽救患者生命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促进疾病康复,减少并发症,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 护理; 心肺复苏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近十几年来,心肌梗死病例逐年增加
血压、尿量、心率、心律及心前区疼痛等指标的变化,持续心电监护,按医嘱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或者尿激酶溶栓治疗,并处理并发症。病情稳定后及时转科治疗。必要时做好介入性治疗的准备。2 结果
234例患者平稳住院,4周后治愈出院;55例平稳住院4周后好转出院;2例住院后死亡;6例急诊死亡。3 讨论3.1 抢救配合
3.1.1 准确判断,及时处理 对于AMI抢救,能够准确判断,及时处理,是赢得最佳抢救时机的关键。患者送达医院时,应马上将患者安排在抢救室,急诊护士必须具备快速识别AMI的能力,不仅要熟悉有胸骨后疼痛典型表现的AMI,更要注意无痛性AMI的相关症状,有些医护人员对其认识不足,易造成误诊或漏诊
。AMI治疗的
目的是尽早恢复血运,挽救濒临坏死的心肌,达到限制心肌梗死范围的最终目的,尽量恢复心脏功能。对于AMI抢救,能够准确诊断,及时处理,是赢得最佳抢救时机的关键。由于病情变化快,在挽救频死的心肌,缩短患者等待有效治疗时间上,急诊救护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所以,要求急诊护理人员有
高度的责任心和全面的业务技术水平,以减少心肌梗死患者的致死率。2008-09~2011-09我科共收治AMI患者297例,经过及时治疗和护理获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97例AMI患者,男202例,女95例;年龄33~72岁,平均年龄45岁。下壁心肌梗死者156例,广泛前壁心肌梗死者84例,高侧壁心肌梗死者57例。临床表现为心前区疼痛和心前区不适感AMI221例,其中有10例患者伴有室颤;心前区无痛性AMI76例。曾行冠状动脉造影19例,发生心源性休克14例。均经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肌酶检查确诊。发病诱因:情绪激动发病41例,过度劳累发病59例,饱餐后发病26例,睡眠障碍发病58例,其他原因引起发病113例。
1.2 治疗经过 接诊患者后,根据患者的主诉、症状、体征和既往史,迅速进行准确的评估,做出正确的判断。诊断为AMI后立即采取措施,包括卧床休息、吸氧、做12导联心电图,建立静脉通道,抽血送检心肌酶学等,同时给予硝酸酯类扩张血管治疗,胸
痛明显者给予止痛处理,密切观察患者意识、呼吸、
(如:以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呼吸困
难、晕厥、血压降低等为首发症,无心前区疼痛表现),立即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开放静脉通路,及早做12导联心电图及心肌酶学检查。本文297例AMI由于医护人员仔细观察、准确判断和及时处理,抢救成功289例,死亡8例,成功率97.3%,减少了死亡率。
3.1.2 准备抢救药品及器械,有效做好心肺复苏 当确定为AMI患者后,护士应迅速而有序地准备好各种抢救药品,如止痛药、纠正心律失常药、升压药及强心剂、溶栓剂、抗凝剂和各种器械(如吸引器、心电除颤器等),并检查是否正常,准确配合医生及
时抢救,及时准确执行医嘱,严密观察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电图的变化,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抢救成功率。本组病例有4例AMI患者就诊前有心前区疼痛、晕厥,均为再发病例,就诊时血压测不到,脉搏细弱,呼吸12~16次/min,心电图示:前间壁合并广泛前间壁梗死。我们按医嘱处理后,其中3例AMI患者给予200J非同步电击除颤,心跳恢复,HR98~112次/min,窦性心律。另1例AMI患者给予200J非同步除颤2次,心跳恢复,HR96次/min,窦性心律;这2例患者在气管插管的同时,给予肾上腺素2图。比较溶栓前及溶栓后心电图改变,协助医生在溶栓药物滴完后0.5~1h复查一次12导联心电图,并与溶栓前心电图相比较,心电图抬高ST段迅速回降>50%或恢复到基线是溶栓后出现再灌注的特征性表现。经过我们精心治疗和护理,255例AMI患者溶栓治疗后222例在15~80min临床症状好转,再通率为87%,心前区疼痛减轻,血压平稳,心电图示ST段下移恢复,即送CCU继续监护治疗。因此,急诊科护士必须牢记溶栓概念,树立时间就是生命的急救意识,有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和敏mgmg静脉注射注,静脉注射,持续多巴胺泵入升压,0.阿托品9%NS2mg100肌肉注射,利多卡因100,低分子右旋糖酐缓慢静滴mL加利多卡因静脉滴等治疗。自主呼吸13~16次/min,暂停呼吸机,改为气管导管内给氧6L/min,停用多巴胺后血压平稳,复查心电图为窦性心律,随即送CCU继续监护治疗。3.2 溶栓护理
3.2.1 溶栓药物护理 AMI一旦确诊,溶栓治疗是AMI关,发病到溶栓时间越短再灌注的主要方法。,心肌坏死的过程与时间有梗死部位血管越易再灌注,一旦决定应用药物溶栓治疗,应争分夺秒快速早期应用,使患者心肌尽快得到最大程度地改善,发病到溶栓时间越短,梗死部位血管越易再灌注,具有时间依赖性
。时间在抢救濒死心肌上具有不可估
量的作用,建议急诊科护士分诊患者后,应主动询问医生,患者是否适宜溶栓治疗,如有适应证,应尽早给予患者进行溶栓治疗。溶栓前详细询问患者的胸痛时间、性质,排除一切静脉溶栓的禁忌证,检查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APTT及血型等。本组病例中有255例AMI患者就诊前心前区疼痛不适2~3h,经医师检查后认为有溶栓的适应证。我们为患者同一上肢建立两条静脉通路(另一上肢用于血压监测),其中一条保证溶栓药物按时输入,另一条静滴5%葡萄糖500mL,以备随时补充其他药液及抢救药物;我们应根据医嘱立即给予水溶性阿司匹林250~350mg口服;尿激酶100~200万U溶于100mL生理盐水中,在30min内输入,其中前10min护,鼻导管吸氧应输入总药量的,常规备有除颤器1/3。溶栓过程中给予心电监、心电图机、血压计、利多卡因、多巴胺、阿托品等抢救用药。3.2.2 效果观察 在溶栓治疗120min内,每
20min测一次血压万方数据
,溶栓后10~15min复查心电
锐的观察能力。3.2.3 并发症的护理
3.2.3.1 出血 溶栓药物输入过慢可降低疗效,过快易引起出血、低血压等严重不良反应
例中15例出现皮肤黏膜出血点,因此,急诊护士应详细询问病史,特别注意患者穿刺部位皮肤、黏膜、牙龈、消化道、颅内等有无出血倾向,观察患者意识、瞳孔、大小便、呕吐物、痰的颜色等变化。指导患者用软毛刷刷牙,勿用牙签剔牙、抠鼻,活动时避免跌伤、撞伤,卧床休息时应加床栏,各种穿刺结束后按压局部5~10min,以减少出血和感染。对于危及生命的出血,护士必须迅速做好输血准备,同时终止溶栓。
3.2.3.2 低血压 由于急性心肌大面积梗死,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输出量减少或血容量不足,再灌注损伤,血管扩张药及合并出血均可发生低血压
组病例中有20例因下壁合并右室梗死持续低血压6h,32例出现一过性低血压。所以,应严密监测血压变化。在溶栓2h内定时测血压,溶栓后每30如血压min测血压<901/60次,mm待血压平稳后Hg,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每4h测血压1。次,3.2.3.3 再灌注心律失常 AMI患者溶栓治疗时临床症状好转,胸痛症状减轻,ST段恢复期或正常后突然出现心律失常,是判断溶栓治疗的有效指征之一
,溶栓成功后,易发生再灌注性心律失常。
本组病例中溶栓2h内室早17例,短阵室速7例,房室传导阻滞55例。持续心电监护,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可及时发现心室颤动先兆(室性早搏及室性心动过速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房性心律失常等),这是早期常见的死亡原因
。如抢救不及时可导致猝死,心律失常多发
生在起病后24h内,心源性休克是因广泛心肌坏死引起的低心排所致。因此,溶栓患者必须进行严密
心电监护,以便及时发现心律失常,急诊护士应掌握各种心律失常的特点,加强观察,对突发的室颤和室扑,即使医生不在场,护士也要当机立断为患者实施非同步电除颤,以赢得抢救成功的机会。
3.2.3.4 肝功能损害 ALT升高、黄疸。经过我们细心地处理,本资料中仅有2例出现肝功能损害。3.3 其他
3.3.1 吸氧 AMI患者若疼痛剧烈,心律失常,心衰或心源性休克可采用高流量(5~6L/min)吸氧,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再持续低流量吸氧或者间断吸康复。
3.3.5 安全转送 AMI患者病情变化快,在急诊科进行积极有效的前期治疗及护理后,需转到专科病房或CCU进行监护,以便继续治疗,我们根据每个患者的病情电话通知接收科室做好相应准备,路途中备有心电监护、简易呼吸器和氧气等抢救物品,以及抢救用药。医护全程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使患者安全送到专科病房或CCU并做好交接班。
治疗AMI的重点是缩短溶栓准备时间,争取入氧。及时吸氧有利于预防心律失常,改善心肌缺血、缺氧,减轻疼痛;早期吸氧有助于缩小心肌坏死范围,护士应每天调换氧气鼻导管1~2次
3.3.2 镇静止痛 本资料中221例患者出现疼痛,溶栓后33例仍有疼痛,未溶栓者给予抗凝等治疗后9例仍出现疼痛,遵医嘱给予度冷丁50~100mg肌注,或吗啡5~10mg皮下注射,也可同时口服冠心苏合丸,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无一例患者再出现疼痛。
3.3.3 心理护理 AMI发病急骤,患者疼痛剧烈,加之周围环境陌生,常表现为紧张、恐惧、焦虑。本组病例中,情绪激动发病41例。因此,在遵医嘱应用镇静、止痛剂及抢救药物的同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做好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情绪;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治疗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取得配合。使患者有一种在家的温暖和安全感,从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3.3.4 日常活动护理 心肌梗死患者24h内病情极易变化,病死率也极高,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一切日常生活如洗漱、饮食、翻身、大小便由护理人员帮助照料,这样可降低新陈代谢,减少组织对氧的消耗,减轻心脏负担;限制患者接待亲友探望,因为见亲友往往心情激动,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分泌增高,诱发心律失常;对于没有腹泻的患者常规给予适量缓泻剂,嘱患者避免排便用力,防止腹内压急剧升高,反射性引起心率加快及影响冠脉血流从而发生意外。护理人员要耐心向患者说明床上排便的重要性,以取得配合,如患者不能适应卧床排便,可将床头抬高25°~30°,使患者感到舒适,排便时勿屏气和用力,以免发生意外。对于卧床不能小便的患者可用流动水的声音诱发小便,确实不能小便的可留置导尿,定时膀胱冲洗,会阴护理。如病情稳
定者应鼓励患者早期活动万方数据
,有利于减少并发症,及早
院30min内开始溶栓治疗。急诊室的救护往往是的关键一步AMI患者救护的第一步,许多文献已报道
,也是关系到抢救成功与否
,AMI患者死亡率
高,时间在抢救濒死心肌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急诊救护的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至心肌透壁坏死的时间窗大约为6h的缺血心肌,在该段时间内使冠状动脉再通。溶栓距发病开始时间越短,可挽救濒临坏死,梗死相关血管越易再通,使更多的心肌受到保护,心功能也可获得改善。因此,急诊护士应积极配合医生筛选病例,尽量缩短发病至开始溶栓的时间。密切观察病情及用药效果,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及时配合医生抢救,做好生活护理,预防并发症,是溶栓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总之,急诊护士在救护AMI患者中必须做到动作敏捷,操作熟练,观察细致,发现病情变化立即通知医生并配合抢救治疗,做好各项治疗护理工作,预防并发症,提高AMI患者最终的抢救成功率,使患者早日康复。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81.[2] 张淑珍,李武平,王雅丽,等.急性心肌梗死讨论治疗前时间
延误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7):373.[3] 张迅英,薜明华.不典型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3例误诊分析
[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2,22(4):250.
[4] 兰丽红,刘小平.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急诊护
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9):679.
[5] 魏建国,杨巧芳,吴虹,等.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低血压原因分
析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1):83-84.[6] 朱柏祥,赵毅,刑永华,等.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成
功后相关冠状动脉形态动态观察[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5,21(6):349-350.
[7] DeGeareVS,BoruaJA,GrinesLL,etal.Predictivevalueofthe
killipclassificationinterventioninforpatientsAMI[undergoingJ].AmJprimaryCardiol,percutaneous1035.
coronary2001,87:
[8] 曾海燕,高秀兰,卢志勤.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护理[J].中
外健康文摘(临床医药版),2007,4(8):39-40.
猜你喜欢的内容。。。
……?50? 中国急救医学 2013年8 月第 33 卷第 8 期增刊 chinjcritcaremed,august2013,vol畅33,no畅8suppl. 临床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护理体会 陈健兰, ......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护理体会_基础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护理体会_基础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2o14年4 月 第4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有效的抢救和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16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院前抢救、急诊抢救护理后,患......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护理体会_基础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护理体会_基础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201 4年第 8期 糖尿......
……吉林 医学 2014年1 o月第3 5 卷第 29期 663l 急性心肌梗死6 0 例急诊护理体会 石玉萍 ,杨冰( 陕西省渭南市 中心 医院,陕西 渭南 714000) 【摘要】目的 ......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护理体会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护理体会 【摘...
……而且 , 在急救过程 中运用护理路径 , 不仅 能提高 医护人员 之间的配合默契程度 . 还能提 高护理人 员的应急处 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护理体会 刘汉娥 f 郧县人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抢救护理体会_基础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抢救护理体会_基础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临床合理......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诊护理体会_基础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诊护理体会_基础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一 汐圜目......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救治护理体会_基础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救治护理体会_基础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142 情是 十分 ......
……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临床护理体会_临床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龙源期刊网 http:.cn 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临床护理体会 作者:袁英 来源:《今日......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急诊科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 作者:单江莲 来源:《中国保健营养· 中旬刊》2014 年第 02 期 【摘要】目的:......
……术护理体会 张铁燕.晓兰 邓 ( 湖南 中医药 高等 专科 学校 附属第 一医院, 南株 洲湖 420)100 [ 摘要】目的 : 探讨 急性 心肌 梗死 急诊 pi 的护 理......
……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急诊护理体会_基础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急诊护理体会 【摘要】 目的:探讨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的临......
……116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与护理体会_职业规划_求职职场_实用文档。116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与护理体会 内容摘要: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急救 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是......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护理体会_临床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护理园地 翼曼 ...
……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急诊护理体会_基础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中外...护理 xiandaihuli 无痛性 急性心肌梗 死 的临床 特点及 急诊 护理体 会 杨兰......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护理体会_临床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护理体会_临床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一 孳囊餐{鹈......
……当代护 士2 014年o 1月下旬刊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 的护理体会 白洪娣 摘要 总结 了1 094~,] 急性 心肌 梗死患者急诊介入 治疗 的护理 经验 , 主要 ......
……7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接诊护理体会_专业资料。探讨急诊接诊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各项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76例ami患者在急诊接诊时施行康复护理.包括急......
看过本文章的还看过。。。
您可能感兴趣。。。
最新浏览记录什么情况应该看急诊?_网易健康
什么情况应该看急诊?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临床发现,有些人非常谨慎,有点咳嗽、感冒的小毛病就挂急诊。那么,到底什么情况下需要挂急诊?
临床发现,有些人非常谨慎,有点咳嗽、感冒的小毛病就挂急诊;有些人即便出现症状,也抱着“挺挺就好了”的态度,导致延误了最佳治疗抢救时机。那么,到底什么情况下需要挂急诊?出现什么症状就该引起重视?本期,我们特邀专家为大家进行详细讲解。急诊大门有些时候是人们生命跑道上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然而现实中,大部分急诊资源被很多并不需要急救的人挤占,比如慢性病患者开药,或挂不上门诊号来急诊看病等。为了引导公众学习急救知识,防范危险因素,我今天就来给大家讲讲如何正确看急诊。看急诊有三点注意 看急诊首先要明确概念,并不是所有人在发病时都适合看急诊,急、危、重症病人是急诊科主要的收治对象。“急”是指急迫,比如突然急性发烧、高热,急性腹痛、胸痛等;“危”是指危险,比如心脑血管疾病发作导致患者突然失去意识、倒地,以及较重外伤;“重”是指加重,比如有些慢性病患者由于服药不规律、天气变化等导致病情加重。但如果病情已经持续一段时间了,则建议到门诊进行仔细检查,因为急诊的很多检查并不完整。去急诊就诊时,以下三点需要注意。1.到急诊分诊台,由护士进行分诊。急诊有急诊内科、急诊外科、眼科、胸外科、泌尿科等,到底该看哪一个?所以,一定要先到分诊台,把患者的具体症状告诉护士,护士会根据情况进行分诊,给出挂号建议。2.耐心等待。急诊要先抢救急、危、重的病人,病情较轻的病人需要稍做等待,可能等10分钟,也可能更长,希望大家都能有一份耐心。3.有效沟通。首先,要告诉医生最重要的症状是什么,不要隐瞒病史;其次,听医生的要求和问题;再次,会提问,问清医生究竟得了什么病,需要吃哪些药,需要注意什么。掌握知识,争取急救时间 冠心病。胸痛是冠心病最重要的症状,伴有很严重的窒息感、胸闷、憋气。对于冠心病患者的救治,最重要的就是休息。出现胸痛时,应让患者立刻坐下,量一下血压,如果血压不低,应立刻含服一片硝酸甘油;如果血压偏低,要慎重服用硝酸甘油。冠心病最紧急的情况是心肌梗死,有时会导致心跳突然停止。此时,黄金治疗抢救时间只有120分钟,所以一定要学会急救技能。对于心跳骤停的情况,非专业人士在检查患者已无意识后,若只有一人,可高声呼救,并立刻拨打120。经过培训已经掌握心肺复苏技术的人员,可立即开始心肺复苏。气道梗塞。很多人都有过吃东西被呛到的经历,异常难受,这就是气道梗塞。此时,施救者要让患者弯下腰,并在后边为其拍打后背,把东西咳出来;也可以给病人一个腹部冲击力,帮他把东西尽快咳出来。如果独处情况下发生气道梗塞,可以趴在椅背上,靠椅背的力量来冲击,把东西咳出去。急救病人谨记“八戒”   戒惊慌。比如遇到有人触电,首先一定要关掉电源,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戒随意搬动病人。有的病人是颈椎损伤,随意搬动会造成二次损伤、颈椎错位、内部神经受损,导致原本还能恢复的病人可能就瘫痪了。戒因小失大。当遇到紧急情况,应先关注其最主要的受伤部位,如头部、颈部,而不是那些没出现问题的地方。戒舍近求远。如果是急性心肌梗死、大出血、严重外伤等,一定要选择最近的、医疗水平较好的医院,这对生命抢救及预后都很重要,切不可自作聪明,舍近求远。戒乱用药。突发疾病时,切不可乱用药,比如病人的血压都低了,就不能再吃硝酸甘油了。戒滥用饮品。有的患者认为突发不舒服,喝点饮料、热水缓缓就好了。其实,像心绞痛患者很容易呕吐,喝太多水,容易呛咳、呕吐。
戒自作主张。比如,患者手指受伤了,建议不要马上为其涂药、包扎,可能适得其反,应留给医生进行判断如何处理。戒一律平卧。很多心衰、哮喘病人发病时躺不下,坐着会舒服些,这类患者建议不要让其平躺。另外,很多老人会突发疾病,建议随身携带一张“急救卡”,将姓名、年龄、嗜好、疾病史、用药情况等写在上面。一旦亲人不在身边,老人发生意外时,送医后这些信息都将成为医生详细了解患者最好的资料,这对保住老人生命来说至关重要。有条件的话,可以做成小牌挂在老人的手机或钥匙链上。(责编:简直)
本文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初学者怎样正确开启“似虐实爽”的进阶体式?练习瑜伽遇到瓶颈期应该怎么破?瑜伽大师默翰来为您解答。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急诊科护士考试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