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急性急性右室心肌梗死死正确选择止痛药

急性心肌梗死如何急救?_网易财经
急性心肌梗死如何急救?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提问身体周刊: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恐怖疾病?发作时如何进行救治?施海明:冠状动脉突然堵塞,即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时,首先表现为胸闷、胸痛,为压榨性的疼痛,咽喉像被卡住,胸部像压了一块石头一样,但剧烈程度远大于心绞痛,并且呈持续性,病人会有濒临死亡的感觉,并且伴有大汗。但老年患者和糖尿病患者,往往表现不典型,可以表现为牙痛、左肩痛、后背痛、上腹痛、恶心、呕吐。冠心病的主要发病年龄为男性40岁以后、女性绝经期以后,因此,此年龄的人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考虑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当上述症状,尤其压榨性的胸闷、胸痛出现,怀疑急性心肌梗死时,应马上停止劳力性的活动,最好躺下休息,取一片硝酸甘油片含于舌下。如果五分钟内胸痛不能缓解,并且伴有大汗,则更应考虑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应马上打120电话,紧急送往医院。如果看见家人或邻近的人突然倒地、意识丧失、呼之不应,应首先考虑急性心肌梗死、心跳骤停。马上实行心肺复苏抢救:首先把病人就地放平,摸颈动脉看有无搏动,看口鼻有无呼吸;如果确定心跳呼吸都已停止,则用拳头猛击病人胸骨(胸部正中央),然后用双手掌叠加以每分钟100次的频率有节奏地快速按压胸骨中下段,下压时使之下陷4-5厘米;清除病人口腔内的假牙等异物,托起病人下颚,捏住病人鼻子,深吸气后快速口对口吹入病人口中。一人施救时,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交替进行,每按压30次吹气2次;两人施救时,一人做人工呼吸,一人做心脏按压,每6-8秒,吹气1次。一分钟后重新检查病人颈动脉搏动和呼吸,如未恢复则马上再进行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同时应紧急呼叫路人拨打120。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疾病,但也是可以预防的疾病,医学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告诉我们,只要我们严格地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保持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按照医嘱规范地治疗冠心病心绞痛,90%的心肌梗死是可以预防的。身体周刊:冠心病患者,何时做外科搭桥手术,何时做冠脉介入手术?施海明:大部分冠心病可以通过心脏介入治疗解决问题。在支架手术引进之前,球囊扩张只能做A型病变,也就是长度不超过10毫米的向心性狭窄,否则很容易造成血管夹层撕裂,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手术后,扩大了适应证,保障了手术安全,防止血管撕裂的并发症。如左主干病变等一些复杂的病变也可以做支架手术。
早期,第一代金属支架会造成血管的再狭窄,因此一些长期病变、弥漫型病变和糖尿病患者不适合做支架,要做心脏搭桥手术。第二代药物支架把再狭窄的问题解决后,基本上大部分心脏病变都可以做支架手术。对于血管病变弥漫、钙化严重的患者,做介入治疗的风险大、效果差,要做心脏搭桥手术。关于这个问题有一个欧洲评分标准,根据病变的程度进行打分,22分以下的应该做支架,创伤小、恢复快。超过33分,支架的效果差,建议做外科心脏搭桥手术。22-33分之间的病人,两种选择都可以,根据医生的技术和病人的意愿选择。
本文来源:东方早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心梗应该怎么治疗?
08:16&&&&&&浏览8858次
病情描述:各位专家你们好!我爸爸今年54岁,8月1日引发急性心梗,到医院检查后,医生说我爸范围比较大是前壁和下壁,经过治疗以后我爸已经出院了,医生建议让我爸休养一段时间以后带他去做冠脉造影,我想问一下这是一个手术还是只是一种检查?当时医生的回答不清楚,所以在这里向各位请教一下,希望各位帮忙,拜托了,谢谢.岁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冠脉造影就是X线下使冠状动脉显影的诊断方法。即用特制的心导管经大腿股动脉送到心脏主动脉根部的左、右冠状动脉开口处注入少量造影剂,使全部冠脉血管显影。通过这种方法,不但能够使确诊您是否患有冠心病,还能根据病变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做好精神护理要鼓励病人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行为要得体,于人为善,多做好事,这样心情就会好一些。 少参加宴请,因为在宴会上食物丰盛,再加上酒类饮料等,在情绪高涨时,住往难以控制,轻则血糖、血脂、血压升高,重则可引起猝死。 减轻体重,减轻体重的主要方法是适当运动,心肌梗塞后病人的运动一定要循序渐进和适度,切不可性急导致活动过度。一般先从室内走动,再到院子里走动,然后根据病情再逐渐增加活动量。 饮食应以清淡为主,以七分饱为度,少吃油腻,特别是应少吃或不吃动物脂肪。高糖类食物也应少吃,以含优质粗纤维和维生素多的红薯(地瓜)、马铃薯(土豆)、蔬菜、水果等为好;不要吃点心、糖果等零食,吃零食最易使人发胖,升高血脂,原来较胖的病人一定要下决心将体重减下来。 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必须严禁吸烟,对不愿戒烟的病人,家属可适当采取强制性措施,如将他的烟及烟具收起来等。 按时休息和起床,按时吃饭,按医嘱定时定量服药,并一定要由家人掌握。 外出时要有家人或熟知病情的人陪同。天气变化时勤穿、脱衣服,以免发生冷、热感冒。 及时发现微小的变化每天必须定时测量血压,至少在起床前和下午四点各测一次,并做好记录。在测血压的同时,测量脉博,观察呼吸,注意体温等。 若发现病人与平时有不一样的地方,就应提高警惕,若出现血压升高或无原因下降、呼吸困难、心率增快、胸闷,无原因的上半身甚至上腹部作痛等,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心电图等,以便及时得到诊治。 心肌梗塞出院后的自我调理: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出院后,并不意味着冠心病已经消失,仍有可能再次复发,因此,在家疗养期间,要学会自我调理的本领。 注意休息,适当活动急性心肌梗塞后,要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按时起居,保证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不宜过多地会客、逛街或探亲访友,以免过劳。但应适当运动,活动量大小因人而异,根据患者的年龄、体力、病情及心功能而定。散步是简便易行的运动方式,可早晚各一次,逐步增加距离和速度。还有广播体操,打太极拳,游泳和做气功等均可采用。运动应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如果活动或运动后,出现心悸、气促、胸痛、心率过快或心律不齐,可能是运动量过大,必须到医院检查,寻找原因,予以调整运动量。 控制情绪,避免“七情伤身”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可使血液中儿茶酚胺、肾上腺素等血管活性物质分泌增多,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脏负担加重,进而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塞,因此,心梗病人要学会自我控制情绪,避免“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伤身,要做到心胸豁达开朗,避免不良刺激,不看紧张激烈的球赛和惊险恐怖的电影电视等。 节制饮食,勿吃过饱饮食既要保证必需的营养,又要限制高脂肪饮食摄入,控制体重。饮食以清淡为宜,不要过咸或过甜,多吃蔬菜、水果和含纤维素较多的食物。饮食要定时定量,每餐吃七八分饱为度,并要力戒烟酒。 注意防寒,避免受冷寒冷的刺激可以引起冠状动脉收缩,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寒冷还可使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血液粘稠度增高,因此,冠心病人在秋冬季节,要随气候变化增减衣服,避免受凉或逆风走路,夜晚不要外出上厕所。 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心梗病人出院后,应按医嘱定时服药。家中必备急救盒,万一发生严重心绞痛,可即服硝酸甘油0.3~0.6mg,仍不缓解者,可用亚硝酸异戊酯安瓿置于手帕中压碎放在鼻孔处,做深吸气2~3次,疼痛仍不缓解,则不宜随便加服扩张血管药物,应立即叫救护车送医院。同时在休养期间,还应定期复查血压、心率和心电图,了解心功能变化情况,及时取得医生的指导和治疗。 回答者:leona812见习魔法师三级71022:31 评价已经被关闭目前有1个人评价 好 100%(1)不好 0%(0) 其他回答共3条 心肌梗塞病人的自我保健 来源:21CN健康频道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危重病人监护仪器的出现,患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经过及时的抢救和正确治疗,大多数都能平稳地度过危险期,进入恢复期。医学统计资料表明,此期对病人的主要威胁是心肌梗塞的再发。因此,必须加强心肌梗塞恢复期病人的自我保健,消除生活中诱发心肌梗塞的因素。 控制情绪:临床资料表明,心肌梗塞病人再发的诱因中,精神紧张、情绪激动者占43.8%。因为,情绪起伏波动,能增加人体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导致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心肌耗氧量加大,从而加重心脏负担;同时伴有人体内儿茶酚胺升高,增加血液中血小板的聚集而易凝集成血栓,这两种变化,均极易导致心肌缺血而发生心肌梗塞。所以不论碰到什么事情,病人都要保持心理平衡。 节制饮食:人体在吃得过饱时,由于胃部膨胀易发生冠状动脉反射性痉挛收缩而诱发心绞痛。另外,过饱进餐后,血液中糖、脂肪含量增高,血液粘稠度增加,易诱发冠状动脉阻塞等病理变化。故心肌梗塞再发的诱因中,进食过饱占13.8%。心肌梗塞恢复期病人的节制饮食,是为了从饮食上消除心肌梗塞诱发因素。吃饭不宜过饱,进食应定时定量;食物品种以清淡易消化为宜。 动静结合:心肌梗塞的急性期,即发病后的3—4周,由于心肌梗塞区缺血,必须按医生要求严格卧床休息。进入恢复期,标志着病情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如仍长时间卧床休息则不利于康复。适当的活动,有利于梗塞的冠状动脉建立侧枝循环来代偿血液的供应。也有利于增强肌体的抗病能力。所谓动静结合,动是要有适当的体力活动,静是有必要的休息。 无论做什么活动,都必须以不出现心慌、气短、心前区疼痛、弊闷、心率每分钟不超过120次为原则。 生活规律:指病人生活有合理的作息规律,劳逸适当。首先要有充足的睡眠,失眠不仅会加重心脏的负担,且能导致血胆固醇的升高,诱发心肌梗塞的复发,常失眠者应适当服用安眠药,但要防止形成习惯性和依赖性;其次要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解大便最好采用坐式便桶,因为便秘再加上蹲式解大便等能使血压升高,加重心脏负担而突然发生意外。 坚持治疗定期复查:病人出院时,医师都会开一些药和嘱咐保健事项,必须坚持按时按量服药治疗。从事某些活动前,可先服用1—2片消心痛,以预防复发。应按医生规定,按时到医院复查心电图,心电向量等。病情变化时,要随时就诊。 心肌梗塞恢复期病人应随身携带心血管疾病的“急救盒”,一旦出现心肌梗塞前兆症状,应尽量在不搬动病人的状况下,就地抢救治疗。可自行从“急救盒”内取出硝酸甘油1—2片舌下含化,或取出亚硝酸异戎酯安瓿一支署于手帕中挤碎后深呼吸吸入。如病情仍无好转,应就近送医院治疗,以防发生意外。 心肌梗塞病人治愈出院后,家庭护理更为重要,下面谈谈几点看法: 1、要始终保持稳定的情绪,宽以待人。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不要过分急躁,遇到高兴的事也不要过度兴奋。乐观豁达是护理的催化剂,忧心忡忡可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梗。 2、合理安排饮食。心肌梗塞的病人饮食不宜过饱。饮食过多,可使病人肠道出血,减少心肌供血,肥甘厚味食品会增加血液的粘稠度,使血液流通不畅导致心脏供血减少,易再次诱发心梗。因此,要让病人多吃水果、蔬菜,饮食宜清淡,平时要保持大便通畅,切忌暴饮暴食,并养成不吸烟不酗酒的习惯。 3、定期按时去医院看医生。首次心梗发作后,应坚持在医生的指导下,不间断地继续药物治疗,定期复查会诊,以便及时掌握心脏功能的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和适当安排体力活动,避免心肌潜在性病变恶化。 4、适度锻炼身体。适度锻炼身体可以改善冠状动脉的功能,调节血液供应,减少心绞痛和再次梗塞的发生。锻炼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循序渐进,可选择散步、打太极拳、做广播操、慢跑、练气功、骑自行车等不过分剧烈的运动项目。 避免过度疲劳,禁忌屏气,一般脉率应控制在每分钟100次左右,假如出现胸痛气急大汗、头昏等现象,应立即停止,必要时请医生诊治。 http:.cn/health/lnbj/.htm 心梗病人的活动和饮食 健康网讯: 作者:王润华 心肌梗死是因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持久与严重的缺血使局部心肌发生坏 死,临床上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循环衰竭、心率增快、心律失常等症状, 死亡率很高,尤其是发病的第一周最高,有休克者可高达80%。医生在如何抢救这 类患者上,一再强调了争分夺秒抢时间的重要性。这是对的。但不适当的活动和饮 食,同样可以产生严重的后果,许多人在这个问题上往往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因 此,有必要谈谈这个问题。 休息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至关重要,此举能使病人的体力得以恢复,精神上 得到安慰,进而减轻心脏的负荷。而不合理的活动有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悲剧。有 位心梗不到一周的病人,因拍胸片,下楼、下床、站立而猝死。一位心梗三周的病 人,坐起吃饭时发生了心脏室壁瘤破裂死亡。因此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必须执 行严格的休息制度。在床上的活动亦应减少到最低限度,心梗后第一周应完全卧床 休息,加强基础护理,帮助病人吃饭、洗脸、翻身、解大小便。许多病人不愿意在 床上大便,他们执意起床解便,这是不可以的。一定要耐心说服病人床上排便,不 可用力过猛地排便,否则,易发生心脏破裂或猝死。如果大便干燥排便困难,可用 缓泻药帮助排便。第二周之后,可以在床上做四肢活动、坐起。当休克与心衰症状 消失后,可做四肢被动与主动的活动,以减少或避免血栓的形成。第三周帮助病人 在床上起坐、逐步离床在床旁站立。第四周起,下床至附近椅子上休息或缓步走入 附近厕所大便。慢慢增加室内活动。休息的时间视病情的轻、重而定。通常需4~ 8周,以保证心肌梗死部位的充分愈合。但如果病情重,有心衰或其他严重并发症 ,休息时间要延长。从笫7~8周起,一般病人均能逐步增加活动,如无充血性心衰 或频繁的心绞痛发作,再经过2个月的锻炼,可恢复轻微工作。 心梗病人的食物以易消化、含较少脂肪而且产气少的食物为宜,限制钠盐的摄 入。要保证必须的热量和营养。发病2~3天时的饮食应以豆浆、藕粉、稀粥、菜汁 等流食为主。以后随着症状的改善逐渐增加稀饭、面条、面包、饼干等半流食及其 他易消化食品,宜多餐少食,钠盐和水分要适度。茶水可以饮用,酒、烟应禁忌 http:/A3/.ASP 回答者:匿名7523:49 心肌梗塞病人的自我保健 来源:21CN健康频道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危重病人监护仪器的出现,患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经过及时的抢救和正确治疗,大多数都能平稳地度过危险期,进入恢复期。医学统计资料表明,此期对病人的主要威胁是心肌梗塞的再发。因此,必须加强心肌梗塞恢复期病人的自我保健,消除生活中诱发心肌梗塞的因素。 控制情绪:临床资料表明,心肌梗塞病人再发的诱因中,精神紧张、情绪激动者占43.8%。因为,情绪起伏波动,能增加人体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导致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心肌耗氧量加大,从而加重心脏负担;同时伴有人体内儿茶酚胺升高,增加血液中血小板的聚集而易凝集成血栓,这两种变化,均极易导致心肌缺血而发生心肌梗塞。所以不论碰到什么事情,病人都要保持心理平衡。 节制饮食:人体在吃得过饱时,由于胃部膨胀易发生冠状动脉反射性痉挛收缩而诱发心绞痛。另外,过饱进餐后,血液中糖、脂肪含量增高,血液粘稠度增加,易诱发冠状动脉阻塞等病理变化。故心肌梗塞再发的诱因中,进食过饱占13.8%。心肌梗塞恢复期病人的节制饮食,是为了从饮食上消除心肌梗塞诱发因素。吃饭不宜过饱,进食应定时定量;食物品种以清淡易消化为宜。 动静结合:心肌梗塞的急性期,即发病后的3—4周,由于心肌梗塞区缺血,必须按医生要求严格卧床休息。进入恢复期,标志着病情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如仍长时间卧床休息则不利于康复。适当的活动,有利于梗塞的冠状动脉建立侧枝循环来代偿血液的供应。也有利于增强肌体的抗病能力。所谓动静结合,动是要有适当的体力活动,静是有必要的休息。 无论做什么活动,都必须以不出现心慌、气短、心前区疼痛、弊闷、心率每分钟不超过120次为原则。 生活规律:指病人生活有合理的作息规律,劳逸适当。首先要有充足的睡眠,失眠不仅会加重心脏的负担,且能导致血胆固醇的升高,诱发心肌梗塞的复发,常失眠者应适当服用安眠药,但要防止形成习惯性和依赖性;其次要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解大便最好采用坐式便桶,因为便秘再加上蹲式解大便等能使血压升高,加重心脏负担而突然发生意外。 坚持治疗定期复查:病人出院时,医师都会开一些药和嘱咐保健事项,必须坚持按时按量服药治疗。从事某些活动前,可先服用1—2片消心痛,以预防复发。应按医生规定,按时到医院复查心电图,心电向量等。病情变化时,要随时就诊。 心肌梗塞恢复期病人应随身携带心血管疾病的“急救盒”,一旦出现心肌梗塞前兆症状,应尽量在不搬动病人的状况下,就地抢救治疗。可自行从“急救盒”内取出硝酸甘油1—2片舌下含化,或取出亚硝酸异戎酯安瓿一支署于手帕中挤碎后深呼吸吸入。如病情仍无好转,应就近送医院治疗,以防发生意外。 心肌梗塞病人治愈出院后,家庭护理更为重要,下面谈谈几点看法: 1、要始终保持稳定的情绪,宽以待人。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不要过分急躁,遇到高兴的事也不要过度兴奋。乐观豁达是护理的催化剂,忧心忡忡可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梗。 2、合理安排饮食。心肌梗塞的病人饮食不宜过饱。饮食过多,可使病人肠道出血,减少心肌供血,肥甘厚味食品会增加血液的粘稠度,使血液流通不畅导致心脏供血减少,易再次诱发心梗。因此,要让病人多吃水果、蔬菜,饮食宜清淡,平时要保持大便通畅,切忌暴饮暴食,并养成不吸烟不酗酒的习惯。 3、定期按时去医院看医生。首次心梗发作后,应坚持在医生的指导下,不间断地继续药物治疗,定期复查会诊,以便及时掌握心脏功能的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和适当安排体力活动,避免心肌潜在性病变恶化。 4、适度锻炼身体。适度锻炼身体可以改善冠状动脉的功能,调节血液供应,减少心绞痛和再次梗塞的发生。锻炼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循序渐进,可选择散步、打太极拳、做广播操、慢跑、练气功、骑自行车等不过分剧烈的运动项目。 避免过度疲劳,禁忌屏气,一般脉率应控制在每分钟100次左右,假如出现胸痛气急大汗、头昏等现象,应立即停止,必要时请医生诊治。 http:.cn/health/lnbj/.htm 心梗病人的活动和饮食 健康网讯: 作者:王润华 心肌梗死是因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持久与严重的缺血使局部心肌发生坏 死,临床上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循环衰竭、心率增快、心律失常等症状, 死亡率很高,尤其是发病的第一周最高,有休克者可高达80%。医生在如何抢救这 类患者上,一再强调了争分夺秒抢时间的重要性。这是对的。但不适当的活动和饮 食,同样可以产生严重的后果,许多人在这个问题上往往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因 此,有必要谈谈这个问题。 休息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至关重要,此举能使病人的体力得以恢复,精神上 得到安慰,进而减轻心脏的负荷。而不合理的活动有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悲剧。有 位心梗不到一周的病人,因拍胸片,下楼、下床、站立而猝死。一位心梗三周的病 人,坐起吃饭时发生了心脏室壁瘤破裂死亡。因此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必须执 行严格的休息制度。在床上的活动亦应减少到最低限度,心梗后第一周应完全卧床 休息,加强基础护理,帮助病人吃饭、洗脸、翻身、解大小便。许多病人不愿意在 床上大便,他们执意起床解便,这是不可以的。一定要耐心说服病人床上排便,不 可用力过猛地排便,否则,易发生心脏破裂或猝死。如果大便干燥排便困难,可用 缓泻药帮助排便。第二周之后,可以在床上做四肢活动、坐起。当休克与心衰症状 消失后,可做四肢被动与主动的活动,以减少或避免血栓的形成。第三周帮助病人 在床上起坐、逐步离床在床旁站立。第四周起,下床至附近椅子上休息或缓步走入 附近厕所大便。慢慢增加室内活动。休息的时间视病情的轻、重而定。通常需4~ 8周,以保证心肌梗死部位的充分愈合。但如果病情重,有心衰或其他严重并发症 ,休息时间要延长。从笫7~8周起,一般病人均能逐步增加活动,如无充血性心衰 或频繁的心绞痛发作,再经过2个月的锻炼,可恢复轻微工作。 心梗病人的食物以易消化、含较少脂肪而且产气少的食物为宜,限制钠盐的摄 入。要保证必须的热量和营养。发病2~3天时的饮食应以豆浆、藕粉、稀粥、菜汁 等流食为主。以后随着症状的改善逐渐增加稀饭、面条、面包、饼干等半流食及其 他易消化食品,宜多餐少食,钠盐和水分要适度。茶水可以饮用,酒、烟应禁忌 回答者:卷发娃娃兔见习魔法师二级、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脂血征、糖尿病等疾病。 2、合理调整饮食,禁忌刺激性食物及烟、酒、浓茶,少吃肥肉、蛋类等动物脂肪及胆固醇较高的食物。 3、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如紧张、劳累、情绪激动、便秘、感染等。 4、注意劳逸结合,康复期病人可适当进行锻炼,锻炼过程中如有胸痛、心慌、呼吸困难、脉搏增快,应停止活动,及时就诊。 5、按医嘱服药,虽身常备硝酸甘油等急救药物,并定期门诊随访。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经住院治疗后,约有90%左右的病人需要回家继续医护,这些病人三年内约有半数者仍有非致命性再梗死或猝死的危险。因此,心肌梗死病人的家庭护理要注意以下几点: 1.运动 病人应根据自身条件,适当增加运动量。运动的内容应视病情、 年龄、性别、身体状况而定,选择一个或多个运动项目,如步行、慢跑、太极拳、气功、骑自行车等。应选择空气清新、温度适宜的户外活动;不在高温、寒冷、潮湿的环境中锻炼,要循序渐进,保证在无不适感觉下才可继续运动;运动量要适宜,切忌过大。 2.生活 心梗病人生活起居要有规律,按时休息,保证充足睡眠;每餐进 食不可过饱,切忌暴饮暴食;控制体重、烟、酒等;不过度疲劳,心情愉快;生活有规律,适当运动,外出时要带急救盒。 3.用药 心梗病人要严格按医生的出院处方进行服药,不可擅自做主增药、 减药或停药,并定期返院复诊,接受医生指导。若病情有变,及时复诊。 4.排便 心梗病人由于长期卧床及环境、排便方式的改变,容易引起便秘。 要提醒病人排便时忌用力过度,因排便用力可增加心脏负荷,加重心肌缺氧而危及生命。该类病人宜多吃清淡、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的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可给些轻泻剂或开塞露通便,便前可给予口含硝酸甘油片或消心痛等。 5.心理 保持情绪的稳定,对一些易引起病人情绪波动的信息、语言都应 避免,对那些故事情节过于悲哀的电视应禁看。病人在接受康复护理指导时,家属必须一同参加,帮助病人重新适应生活,正确面对疾病,乐观对待,精神放松,学会控制情绪,不大喜大悲,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系统疾病常见的危重症,来势凶险,早期病死率高。急性期易出现并发症,对患者危害极大。因此,临床护理很重要,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效地提高抢救成功率。 1临床资料 我院从2000年1月~2003年8月共收治18例心梗患者,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40~75岁,住院21~42天,17例好转,死亡1例。 2护理 2.1立即止痛、镇静常规给镇静、止痛药,如安定、度冷丁、消心痛、硝酸甘油等,稳定患者情绪。向患者说明监测、治疗护理的目的,增加其安全感。 2.2吸氧早期给予低流量吸氧,增加血氧分压,改善心肌缺氧、缺血,防止梗死面积扩大。 2.3消除心律失常给予心电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类心律失常。保持静脉通道通畅,以供急救时静脉给药。准备好急救物品及仪器,配合医师及时抢救。 2.4治疗心力衰竭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紫绀时,尽快消除诱因。急性肺水肿时,使其处于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担。 2.5控制休克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多汗、表情淡漠、烦躁不安、皮肤湿冷、口渴、尿少等休克先兆,按休克处理。 2.6对卧床时间的要求发病48h内,绝对卧床休息,限制探望,防止情绪激动。无并发症者第二周可坐起床上活动,第三周病情稳定,可逐步离床,室内活动。有并发症者卧床时间适当延长。 2.7防止静脉血栓形成该病患者长时间卧床,易发生周围静脉血栓,尤以下肢静脉血栓多见,注意四肢尤其是双下肢的按摩和肢体的主、被动活动。瘫患肢体应注意保暖。 2.8饮食护理低脂、低胆固醇,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少食多餐。 2.9保持大便的通畅常规给予果导通便,必要时温皂水灌肠。 2.10心理护理根据患者不同心理状态,以高度的责任心做好心理护理健康指导。急性发作时常伴有濒死感,在使用心电监护的同时,仍加强床旁巡视,给予心理支持。 3出院指导 根据具体的饮食起居、活动量、情绪调节、药物治疗、平时的自我监测等方面做详细的健康指导,为患者解除顾虑。避免诱因,定期复诊。
副主任医师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做冠造检查是必要的,通过检查确定最佳治疗方案,如药物`支架`搭桥等
没有满意答案?看看更多相关问答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您所在的位置:
急性心肌控死病人应选择哪些止痛药
来源:全球医院网
栏目关注:
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疼痛,是由于濒死的、但依然存活的心肌持续性缺血引起,并不是坏死的心肌所产生的效应。因而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胸痛发作。
急性引起的疼痛,是由于濒死的、但依然存活的心肌持续性缺血引起,并不是坏死的心肌所产生的效应。因而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发作,可采用以下药物治疗:(1)静脉溶栓疗法(见243题)已证明如溶栓成功而发生早期再灌注后,病人的胸痛即可迅速完全解除。(2)静脉应用硝酸甘油根据病人发作情况及血压,每5分钟调整、次浓度,直到胸痛控制或浓度达0.2克/分,如仍不能有效控制胸痛可考虑改用其它药物。(3)其它抗缺血措施①吸氧。②β受体阻滞剂。③再灌注辅助疗法,如主动脉内气囊反搏。④止痛药,吗啡为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首选药物,除非病人对吗啡过敏。用法2毫克~5毫克/5~30分,需要时可反复静脉给药,个别情况下累积量可达2毫克~3毫克/公斤。吗啡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以阻断交感神经递质的释放,可扩张周围静脉和动脉,减轻心脏前、后负荷,同时降低心肌耗氧量。另外,用吗啡止痛,既可减轻,又可降低血循环中儿茶酚胺水平,因而有可能降低的发生率。其它止痛药还有二氢吗啡酮、度冷丁,但度冷丁的止痛效果并不比吗啡优越。(责任编辑:jbwq)
心肌病疾病
(1)心电图检查
扩张型心肌病:心电图检查以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为主,少数出现病理性Q波。
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常示左室肥厚及ST-T改变,部分出现Q波,房室传导阻滞和束支传导阻滞亦较常见。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透表豁痰。用于急性惊...详情
[功能主治]用于气血不足。心悸。失眠。食少乏...详情
[功能主治]清血败毒。消肿止痛。用于脏腑毒热。...详情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东城区帅府园1号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东城区东四十条南门仓5号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海淀区西八里庄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玖玖叁玖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