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加拿大布鲁克大学吧好吗

【图片】【连载】在布鲁克上大学是怎样的一种体验?【加拿大布鲁克大学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550贴子:
【连载】在布鲁克上大学是怎样的一种体验?收藏
第一节:留学之初我们都有一个放眼全球的梦 第二节:一些关于学校申请,签证,中介的作用及如何选择的反思
第三节:后续:租房,预定接机,准备行李——离别与新生活的交接 第四节:专业课程的难度,参与度,坚持or放弃? 第五节:旁听MBA结缘一生挚爱,You Never KnowWhat Happens Next 第六节:Co-op带薪实习以及布鲁克大学创业孵化机构BioLinc 第七节:移民或不移民,未来在哪里?前言 我其实是个蛮喜欢用文字分享的人,关于加拿大留学的事情以前三三两两也写过很多经验帖,也曾帮过几个网友指导通过了签证,最近一个朋友问我说你如果有空的话可以把你留学的一整套流程得出的经验和感受整理出来,这样以后来加拿大留学的后来人,或更准确来说来布鲁克大学留学的弟弟妹妹们也可以借鉴一些,少走一些弯路。我也是个挺不喜欢说教的人,所谓的经验和分享我其实更愿意以一种讲故事的形式来讲,每个人的成长环境和经历不同,不一定会适用于每个人身上,但这些发生在我身上的故事或许能给你带来一些不同的视角,如果这些分享碰巧在你人生的转折处起到了一丁点的指引作用,那么我就会很满足,而你也并没有白白这么长时间和这么多流量来读(笑)。关于我自己的一些背景,我是用高中成绩加上雅思6.5分在2013年申请的布鲁克大学商科直录,也就是工商管理(Bachelor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的本科,跳过了比较常见的语言课程(在布鲁克叫做IELP),然后到今年大三,均分78和学霸们根本没法比,能“拿出手“的也就是之前运气够好被学校的官方媒体报道过两次,代表学校对于国际学生创业者的一些鼓励和支持,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戳链接进来看看( ),另一个链接在这()。然后后来自己的Co-op工作也就找到了这个孵化器,做一些行政和沟通方面的工作,所以有进一步的对学校内部的接触和了解,加上自己作为国际学生的亲身经历,走过的很多冤枉路,也总算不负朋友的厚望有些可以整理和总结的。 Chris Jia于日第一节:留学之初我们都有一个放眼全球的梦 导读:出生牛犊不怕虎,留学之初的我们都有一个放眼天下的梦,然后一步步开始慢慢走… 很早的时候爸妈就同意我出国的想法,然后接下来的就是全世界各地地选国家、选学校,前前后后看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荷兰,最后才是加拿大。毕竟我的家庭也只能算个中产阶层吧,选美国的话又进不了前20那些好学校好专业,读2+2的2年社区学院然后再转学进大学又听说不靠谱,社区学院听说乱得很,最后就算转也转不去好大学,再加上费用高昂最后就放弃了。澳洲当时的汇率也是挺高,读完大学下来估计家里就揭不开锅了(笑),最后也就算不了了之了。然后就是英国和荷兰,英国的荣誉学士学位是3年的,荣誉硕士也只是1年,所以虽然每年的费用高了些,不过总体下来也还算可以的,唯一一个问题就是英国的移民政策基本上是不允许留学生毕业移民的,找工作积累经验也就更是难上加难。荷兰是看的比较有意思的一个国家,鹿特丹商学院看着也还蛮不错的,欧洲那边就算有学费也不算高,而且国家又开放(有全世界最出名的红灯区),哈,看着挺好的,专业也选的差不多了,申请学校的注册系统也申请好了,材料也在准备了。 后来,偶然一天,这天或许是改变人生轨迹的一天吧,一个在加拿大温莎大学上学的小学同学回来和我们一起吃饭,然后聊着聊着听她讲加拿大的生活方式,教育体制,相对宽松的移民政策,慢慢慢慢地我的心也沦陷了,然后回家后就和父母商量不申请荷兰了,就加拿大,要死要活也就选加拿大了。当时的心里现在还依稀记得很清楚,就下决心在加拿大发展了,即使一个人再难也要撑下去,以后在那边开支散叶建立自己的家庭。 然后,曾经的放眼全球的梦变成了一场追逐枫叶的梦。
第二节:一些关于学校申请,签证,中介的作用及如何选择的反思 导读:找过中介做自己的留学和签证申请,也帮别人指导过了她们的签证申请,这其中到底有些什么鲜为人知的事实和逻辑?在选择中介时我们又应该如何更明智地作出自己的选择? 先来讲讲我自己的经历,我当时的英语能力其实已经算还可以,多数学校的信息都能直接去学校官网找到,后来父母只是觉得找个中介保险一些,了解的信息也全面一些,所以也就找了苏州当地的一个中介(名字就不提了),然后,坑爹的旅程就开始了…中介后来推荐了布鲁克大学和曼尼托巴大学,然后也就觉得蛮符合我的条件,然后也就申了,申请加签证,2万多人民币,不含材料邮递不含各种申请费… 材料方面需要做的,基本上我都是把全部做好给他们,所以他们做的基本上也就是整理一下,快递一下材料去学校,最后递去签证中心,转送使馆审批。 过程并不复杂,还好最后一切顺利,申请和签证都没有耽误,也就没什么好抱怨了,至少拿了钱没耽误事情。从当时自己申请的过程,加上过来这边后对于留学行业内幕的一些了解,有几点自身经验的总结或许会对后来人有帮助: 1. 关于学校申请:可以找一个免费的中介公司做咨询和申请。你可能会问为什么会有免费的咨询和申请服务,如果免费得话人工成本,公司成本怎么抵消?服务会不会烂得要死?答案是不会。因为留学行业的结构在慢慢改变,随着中国中产阶级的不断扩大,加拿大的大学和学院都意识到了中国这一块市场的巨大潜力,所以纷纷和有行业资深资质的公司进行授权代理招生,比如元皇国际就是其中之一,各个学校会拨出一部分的广告宣传费用作为代理公司的佣金,还会定期给代理公司进行关于学校开设专业的细节培训,所以这些被授权的留学中介可以提供既免费又高质量的关于学校的咨询建议,并可以协助做免费的申请(虽然申请费还是要自己交)。这对于即将留学的同学而言是一个很好的可利用的机会,对于那些还在收费做申请的公司而言也将是一场不小冲击。 2. 关于签证:签证的各项材料和公证过程其实并不复杂,需要真正理解的就是一套签证材料背后的逻辑性是否合理,而这里面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资金解释,如果有雅思6分以上的话走SDS/SPP也可以简化一大部分资金的解释要求。这个比较复杂,几句话也不太好解释清楚,建议可以找一个成功案例高的公司付费做签证,当然,如果公司可以保证只有签证申请成功后才收费的话,那当然比先付费失败后退部分费用的是更好的选择。还有一个建议就是,如果要留学,争取提早一年左右计划,并进行资金准备,那样资金的解释将更容易。 3. 关于中介的作用及选择:基本上在前两条里面已经有提到关于中介的选择条件。其实说穿了中介起到的无外乎是“一座桥”的作用,连接了你和你未来的留学梦。他们的作用主要也是为你量身设计一套适合你的留学计划,当然这需要足够的对于院校以及后续移民政策的了解,起到传递完整信息的作用。市面上中介的选择也有千千万,招揽客户的策略和诱惑也有很多,真正擦亮自己的眼睛,货比三家,最后找到自己最能信任的我觉得才会是最好的选择。
第三节:后续:租房,准备行李,预定接机——离别与新生活的交接 导读:其实之前就有写过关于租房的经验贴,基本上是基于在Niagara地区的布鲁克大学和尼亚加拉学院的情况,其他地区也可以借鉴大概,但或许不够准确,具体情况可以根据当地的华人论坛来获取信息。以下为之前写过的租房分享: ----------------------------------------[经验帖]还不知道怎么找房子的童鞋们快进来看看,Chris分享他的租房经验你是第一次出国么?第一次来加拿大的圣凯瑟琳(大家都叫它圣村因为确实挺“村”的)么?第一次来布鲁克但是发现宿舍贵的要死有时候还让你排waiting list?!想锻炼锻炼自己的自立能力顺便认识几个中国好室友是吧?但是找了一圈发现竟然在找不到圣村的房源?!别着急,Chris给你一一道来。。其实圣村这边是有一个叫心灵小窝的本地论坛的(链接在这里:),据说国内的被屏掉了, kijiji也是在当地可以找房源的一个本地英文网站,但是在国内也上不了(而且楼主经常听人说kijiji上面的信息真假难辨。。),所以导致了大家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房子。 关于房型这边的租房主要分两种,一种是house,一种是apartment。楼主在这边住过1年的house,也住了差不多一年的apartment了。House的优势在于有些房子设计真的很好,价格也比较经济划算大概在350-500刀每月,在有自己独立空间的同时还有和室友共享的厨房客厅可以一起吃饭聊天,一般是5-7人share一个house分楼上和地下室,不足嘛就是这边的house一般都是木制的,所以隔音比较差,可能你放个音乐室友就来敲门了。。Apartment在圣村也有几个主要的留学生优选,优点是隔音比house好很多,share空间的人很少很适合喜欢安静的童鞋们,也不算不足的是价格要比house贵上一些大概450-1000看人数和房子情况,而且这些楼一般都是有管理公司管所以可能没有直接和房东打交道那么随便,但是目前为止我的apartment管理员还没找过什么麻烦。如果有不想自己做饭的还可以找寄宿家庭(homestay),一般价格在700-900之间,包吃包住,老外的寄宿家庭口语氛围好,不过一般吃的听身边朋友说都不太习惯,量还给的少,如果碰到个nice的华人家庭就能吃到可口的中国菜了。 关于地理位置类型说完了说说地理位置,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主要就是离学校的距离以及交通是否便利,圣村的公共交通是很准时的,基本上是30分钟一班车,16号线最频繁的也有15分钟一班车,所以16号线上聚集了很多学生,有些高峰时候住的离学校越近反而挤不上车。楼主之前住的是4号线也是30分钟一班车,20分钟左右到学校还算是可以接受的了。15号线通到布鲁克的西边,那边是新区,房子都比较新也比较漂亮,也是30分钟一班车。然后就是房子附近的配套设施,圣村最主要的两个购物中心pencentre是离学校也比较近的大概10几分钟,fairviewmall比较远,不打算买车的同学最开始过来不建议住过去,要先去巴士中转站(terminal)换车才能去学校。其次还有些其他小型购物区(plaza)也有饭店银行和其他卖日常用品和食物的。比较理想的地点是周围有购物区,离学校距离也不远,有巴士路线,房租还不贵的,对比下来15号线和4号线这些方面可以胜出些,16号线上的房子可能有些旧,想找到舒服的真的要好好去“淘一淘”。 关于租约然后还有一个东西叫租约,英文叫lease,这个是要和房东签的一个协议,有8个月的也有1年的,签订的时候交第一个月和最后一个月的租金作为deposit,它主要是为了保护房客的利益控制房东自身的风险。主要内容一般是房客同意在这段时间内住在房东这个房子不会搬走,然后保证按时交租金,还有不能损坏房屋损坏要赔偿等等的常识性内容;对房东而言这个租约让他不需要担心房客随时会搬走到时候淡季时候招不到人浪费的尴尬局面,还有保障他的房屋财产安全。只从我们租客的角度来讲租约大体还是好的,因为有些不良房东会乱给房子加东西然后收你额外费用或者找理由把你踢走让你分分钟变homeless虽然很少见但还是有的,然后也可以保障不会乱加租,大家都知道cpi每年都在涨所以房东基本上也会每年涨几块这样,可能不好的就是如果要搬家的话可能不太方便,但是一般不会有每个月搬家的,搬家也要钱的好么。。可能就是回国的时候需要把lease出手转给别人,如果转不出去的话要赔掉最后一个月的租金,基本没有房东会纠结你的法律责任,因为打官司是个太耗时间耗金钱的事儿。。 不需要签lease的房子也有,这样的好处就是比较灵活,想走随时走,但是房客的利益在法律层面上就得不到保护,多数这样的房子是租短期的,也有少数是因为各种原因大家不愿意签这个房子lease的,好坏各半大家看自己的需求来选择就好。 剩下的就是一些细节了,比如房东是否允许男女朋友同住,是否允许养猫猫狗狗,house基本上都是不行的,apartment在这方面比较灵活。。
关注一下。楼主写得真好,要记得更新哦!楼主有没有比较靠谱的国内中介和当地中介可以推荐给我呢?谢谢!
《经验贴》来布鲁克留学需要带什么?相信不少留学生已经收到了来自大学的的录取信了,现在正忙着收拾行李。出国留学是一条不容易的道路,相信在未来的国外生活你们会慢慢地体会。小编也是过来人,在出国前的那段时间对加拿大的学业生活充满了激动和期待,当然也有少少的不安。 因此为了之后出国的学弟学妹们不要再走这么多的冤枉路和少一份不安,Garvin小编给予一份小提示,是关于带什么东西来布鲁克大学留学最实际. 必带的东西:护照、加拿大Visa、学校录取信、转换插头和钱。1. 在这之中护照,加拿大Visa和学校录取信是最重要的。你什么都可以没有,可这几个证件是不能没有的。因为没有这几个证件你是跨不进加拿大境内的,海关的工作人员是不给你入境的。(PS:提醒下入境后切记要去海关后面的办公室那里办理学签studypermit,这个证件很重要是你之后在加拿大的合法居留证明。) 2. 转换插头。加拿大这边的插头是两跳平行直线的样子,这个最好从中国里买好(如果是香港买的也不行,香港的插头和加拿大的插头不同),基本上你很多地方要用到,如果你带的中国买的电器,这里小编有的小小建议,你可以从国内买个插板过去这样就一个插板一个转换插头就基本能满足要求了。还有加拿大这边的电压是110伏,国内是220伏所以国内的电器在这边充电比较慢,其余的没什么,不用担心电器会烧之类的问题。 3. 钱!钱可以说是除了第一项以外最重要的。只要你有足够的钱,基本上你带个背包和证件过来就行了。衣服,食物,药物类等其实在加拿大都有的卖。以前看有些同学在行李箱里背了个电饭煲,一堆中药或棉被子过来,其实这类行为是十分的笨的,这些东西基本上在加拿大这边的超市都有卖,比较国内的东西你都能在唐人街或华人超市找得到,价格方面其实和国内基本一样,有些是有可能比国内一线城市的价格还要便宜。所以小编是不推荐带这些东西过来的。说到钱,小编要提醒一下第一次来加拿大的同学们,如果你们第一次带超过10,000加币的现金(包括旅游支票),记得提前在入境卡上向海关进行申报,不申报的话被发现了可能以为你在洗钱囧..支票和信用卡也可以带。(最近加拿大有些银行开始接受银联了,所以用银联的卡也行)。 4. 学习用品一个质量好的书包,字典或者快译通,全套文件:铅笔,圆珠笔和尺子等,一些电脑软件光盘(这边正版比较贵)。 5. 生活类:牙刷,牙膏,毛巾,浴巾。相片:应准备多点,国外洗相片贵,护照相片带20张、一寸相10张。常备药物:如感冒药、退烧药、过敏药、胃药等,不过也可以在加拿大购买。资料:个人学历证明、最高学历证明及成绩公证单、毕业证,以便日后需要。 6. 衣服类:在加拿大度过一年的同学应该清楚,加拿大的冬天是有7个月的,而且是冷得要命的情况。新来的同学在九月份过来时应该还是盛夏,小编是个男生所以不太清楚女生的情况如果你是男生的话这里推荐,带3~4套夏季衣服就很足够,因为大概过一两个半月就冬天来了。啊?你问秋天?不好意思加拿大是没有春天和秋天的。所以你箱子接下来的位置你基本用来考虑带冬天的衣服就行了。关于冬天的衣服,如果你是壕的话过来这边再买就行了,圣凯瑟琳市这边有大加拿大最大的露天Outlet购物中心,里面保证有一款适合你的名牌衣服。如果你不想消费太多的话,建议从国内带件适量的长袖衣裤,卫衣秋裤,长袜,毛衣,风衣,羽绒服或羽绒裤,冲锋衣或大衣就行了。 7. 鞋子:运动鞋一双,休闲鞋一双,拖鞋一双,雪靴一双(小编推荐雪靴在加拿大这边买)基本上就可以了。 8. 雅思成绩单:如果你最开始申请的是有条件录取的话(conditional offer),雅思成绩单在6分以下你可以不用带过来,6分~6.5分的话你能拿去语言班那里申请读一个学期(3个月)的语言然后上大学,如果你有6.5或以上那恭喜你基本能够直接拿去大学那里申请直接入大学。 以上就是小编给的一些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想知道接下来到了加拿大后要做什么和有什么攻略,请继续关注我们蜜蜂快讯,Garvin小编会努力在之后的文章中回答大家所有的疑惑。 然后就是预定接机,一般发生的情况都是第一次来找一个当地的亲戚或者熟人来接,这样比较安全,家长也放心。如果没有熟人的话,那么去你们学校的百度贴吧上也会有一些人会发提供接机服务的帖子,这些人一般是这边的学生,假期的时候跑跑机场补贴一下油费,基本上没有太大安全隐患,不过也要提前沟通好时间以及价格,确保到时候他会准时接机,不至于第一次来加拿大就被一个人丢在机场(囧)。除此之外,机场也有一些出租车可以坐,价格可能会高些,不过随到随走基本没有问题。 剩下的就是在机场和家人分别,准备着大哭一场吧,然后告诉他们你在国外会好好努力,不会让他们担心。然后,勇敢地踏上你的新旅程!
第四节:专业课程的难度,参与度,坚持or放弃?导读:加拿大的大学专业到底难不难?课到底好不好过?如果太难读不下去了还有其他的选择么?其实我身边有很多学Science的朋友,或engineering 或computer science 或health science,这些人最开始就能进来这些science专业的基本上都是大牛,理科课程对他们来说都是小菜一碟,基本上不会涉及学不好然后转专业这些问题。因为我本人是学商科的,而出国留学的孩子们大多数也会选择商科专业,所以我也只就商科来讨论下自己的经历和感觉。商科这种偏文的科目,由于我们第一语言并非英语,所以学起来原本不难的内容,加上presentation和小组讨论这些会让我们有一个先天的相对劣势,尤其比较普遍的就是大家小组一起做一个group project,“不幸”和local同学分到一组了,然后讨论的时候基本上就没什么发言权了,然后最后就被人指东指西,说让干嘛就干嘛,如果偶尔听不懂他们的任务分配就更尴尬了...这就是我所讲的“难度”的部分,一方面是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熟悉所有需要计算的公式,这些基本上对我们没什么难度;另一方面就是如何大胆地在小组讨论中表达自己心中所想,课上主动参与讨论,争取在presentation上面也拿到高分。如果你有个相对外向的性格,那么语言上勤加练习其实是很容易突破的,重点就在于多模仿local在课上的行为/表达方式;如果你有个相对内向的性格,还担心自己一讲话就会讲错,或者担心别人听不懂你讲的,那么最好的方式或许是踏实地做好所有自己该做的,然后如果有不懂的,找一个自己觉得比较靠得住的同一小组或同一节课的也相对内向的local朋友,争取让他理解你的情况,然后有什么问题私下里单独交流,有什么困难的也可以主动求助他,相对内向的local朋友会切身地理解你的情况,一般来说也会真心地帮助你,这样就会免除一些沟通上的困难。这些建议也并非绝对会适用于某种性格,不过,根据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或许会使你想达到的效果事半功倍。关于坚持或放弃。这个其实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有些时候放弃也是一种智慧。换了专业或转了学并不能说明能力不够,或许这个专业只是不适合而已,而且学习能力的好坏也并非是考试成绩可以直接反应出来的,大学里本科也好,研究生也好,大学基本上是个半个社会的性质,包括国外大学的一些学生会本身都会是一个需要运营的每年有成百上千万的预算的非盈利组织,所以在学校阶段能力的锻炼或许比单纯的学习成绩更重要(针对商科而言)。所以回归坚持和放弃的问题,坚持下来固然是好,放弃了也未必不好,其实重要的更是找到那个自己最擅长的,然后找到合适的平台把自己擅长的事情做得更好。
第五节:旁听MBA结缘一生挚爱,You Never Know What Happens Next导读:我一直觉得她是上天给我的最大的一个恩赐,原本读着本科的我竟因为旁听了MBA的课程结识了一生的挚爱…而我也从来没有想过在留学过程中可以出现这么一个人,从而彻底改变了我一生的轨迹。每每回忆最初见面的时候,都觉得一切是那么不可思议,从最开始和室友去旁听MBA的课,发了几次言然后被她关注,到后来成为朋友,聊微信约着一起出来打羽毛球,一起去家庭聚会,又一起去看电影,再到克服了初在一起的尴尬和内心的不确定,最后慢慢磨合走到一起,又在朋友的见证下订婚、交换了戒指,到现在一起申请移民。世事真的难以预料,然而一切却又稳定而积极地在发展。常看网上有文章写到留学在国外的感情才是真感情,不被物质干扰,在外部环境的历练和考验中往往会发酵得更真实也更醇厚。我的感觉是,无论在哪,感情都会受现实条件所约束,都需要为了更好的“物质”努力,而“略艰苦”的国外生活的确会历练两个人的感情,在两个人共同成长的大前提下培养出的无论任何情况下的理解和支持才是会使感情维持下去的决定因素。话说回来,留学真的给人太多惊喜,过程中给人的各种各样的苦难也好机缘也罢,总之这些都是难以言表的成长的机会和价值,多年以后当我们再回首当年的经历,我相信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是一段宝贵的回忆。想想当年的自己,有结识了可以交心的伙伴,也有各种各样苦逼的被坑经历,或是遇到了自己的另一半,还是那么某一个机会成就了现在的自己。回到现在而言,你永远都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些什么,我想,能做到的只是做好当前手边该做的,然后,以一个积极的心态对待即将发生的未来,就像之前一个毕业典礼上商学院的前Chancellor Ned Goodman讲的一样,”This world rewards optimism”。
第六节:Co-op带薪实习以及布鲁克大学创业孵化机构BioLinc导读:Co-op具体是什么?那Co-op又能给你带来什么?申请加拿大的同学相信多多少少都有听说过这边大学或学院的Co-op项目,简单来讲,Co-op项目就是为你在学术学习的同时提供实习的机会,从而可以加深你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并丰富你的实践经验,增强你毕业后找工作的竞争力,同时这个政府提出的Co-op项目对于雇主有每人每年最多3,000刀的税务减免,所以对于雇主来讲也是一个鼓励政策,去招募更多的实习生,也培养更多的年轻人。所以,如果在申请之初就有机会选择Co-op选项的话争取一定选上,当然学校对于Co-op的学生可能有一定的均分要求,同时学校提供找实习工作的培训,如改简历,培训面试等,但是最后当找实习工作的时候还是要靠自己,去积极投简历,去和别人networking,来为自己争取到一席之地。拿自己的情况来说,我在找Co-op的过程中投了9份简历,1个面试,1个offer,就是BioLinc,布鲁克大学的创业孵化机构。我算是蛮幸运的,因为之前自己在BioLinc折腾过几个项目,和里面的人都比较熟悉,也比较了解我的为人和能力,所以最后面试完很容易就给了offer。对于海投的来说,由于都是一面之缘,所以让从一个面试中了解你相信你就是一个蛮具挑战性的事情。但其实更重要的问题是为什么你适合这个职位,然后为什么你比其他人更适合这个职位。答案可以是你相关的学术背景和能力合适,也可以是你相似的成功经验和经历更合适,或者可能仅仅是你给了面试官他最想要的那种感觉,而其他人刚好没有。最后给大家提供一些关于BioLinc的一些信息,即将来布鲁克的伙伴们可以多了解一些,如果有想做项目或找Co-op职位的话可以作为一些借鉴:BioLinc下属古德曼商学院,是布鲁克大学的一部分,主要提供创业辅助服务,包括提供工作场地,创业指导,组织各方面的培训workshop,组织networking活动以及各种创业大赛。关于BioLinc的Co-op职位是每年秋/冬季会招募两名Ambassador,具体工作就是去各种lecture上面做关于BioLinc的宣传presentation,带人参观和介绍BioLinc,一些行政工作,活动的setup,还有对外对内的沟通协调工作,待遇还算不错,如果有感兴趣的可以在布鲁克的CareerZone上面留意关于BioLinc的posting然后申请。
第七节:移民或不移民,未来在哪里?导读:有些朋友通过了省提名在移民申请的过程中,有些朋友为了选择什么途径移民而发愁,也有些朋友毕业后选择毅然回了国,到底移民或不移民,未来应该在哪里?为了大家能更好的理解移民以及可行的渠道,首先分享些关于留学生移民的的几个比较常见的途径(由于我在安省所以可能会有一些安省的侧重):1. 普通省提名(Provincial Nominee Program,简称PNP)。省提名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也是比较保险的一种移民方式,只要达到了每个省的省提名要求(包括雅思G类考4个6分以上),拿到省里的提名纸,那么再准备联邦的材料递上去只要等时间审批就好了。以安省为例,适合学生的提名计划就是InternationalMaster/PhD Student Stream,,也就是说,只要拿到了安省的硕士或博士毕业,就可以申请每年2700个提名名额,拿到了提名纸基本上半只脚就迈进了加拿大移民行列了。然后还有投资的省提名,基本上需要300万加币以上的投资,创造3个以上的就业机会,然后就满足提名的要求了。还有就是雇主提供担保的省提名,基本上大多地区的企业需要在100万以上的年营业额,5个以上稳定员工,就会有1个省提名的名额可以给国际学生进行担保,但这种情况比较罕见,由于新毕业生往往没有那么大的价值值得雇主为其担保。2. 加拿大经验类移民(Canadian Experience Class, 简称CEC)这个也是留学生比较常见的一种移民途径,要求是申请人必须在加拿大有满一年的全职0,A,B类职业的工作经验即可申请。0,A,B类的工作分类可以在Citizenshipand Immigration Canada上面找到,主要都是偏向管理岗的一些职务。现在的话,所有的CEC申请人都会进入加拿大新出的网上快捷系统(Express Entry),通过网上系统的打分系统每次从高到低邀请高分申请人的一部分,有多个因素可以影响打分,如工作经验,年龄,语言,学历,配偶等。当然还有更多的移民申请途径,最近加拿大自由党上台后也承诺了会出台一些放宽留学生移民以及入籍的政策。然而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加拿大已连续3季度GDP增长掉到了1%左右,劳工市场疲软最新失业率7.1%,加元对美元也回到了1.35以上,所有的经济数据都指向加拿大已经陷入了技术层面的经济萧条;而中国虽然GDP增长破了7%,然而人均消费水平,劳工市场依旧强劲,发展中国家的机会也更多,加上我们本身的出身背景,移民或不移民或许真的画成了一个难以决定的问号。而这个问题,我们每个人的心里也许都彷徨过,但希望终究我们都能有一个自己满意的答案。Toast To Our Future.本文为问吧原创专稿,版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Canadian Copyright Act等法律法规保护,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或抄袭。如发现任何个人或组织违反相关法规,必追究其责任。
又看了1遍,再点个赞~
为楼主点赞,楼主真是热心人,写的真好。
大家都会有个好像都是这样的生活方式!
我想问问楼主具体选课的问题呀……brock给我发邮件说我MGMT 有一门要被cancelled,让我重新选,但是我发现进my brocku之后根本没有让我重新选的选项啊…
为楼主点赞,努力申请IMACC中,期待楼主继续发表
我现在大四 均分88 但是 雅思只有6 想今后考虑移民 大学专业是会计 硕士想学会计金融方向 目前在温莎大学和布鲁克纠结 哪个比较好呢 或者说那个学校这个专业比较好找工作
楼主 coop具体是要在学校干什么啊
楼主想问一下布鲁克的会计专业教学是小班教学的吗,还有宿舍大概是怎样的
楼主 我现在还在纠结选国家上 考虑英国 新西兰 加拿大 澳洲 ,我比较想去英国,但是留下来太难,而加拿大的话气候太冷了 就有点担心,家里是希望让我去新西兰 所以我就在纠结,能给点建议吗
你好,我想问一下IELP 与ACT 的区别。谢谢,
这个要收藏。
楼主可以留下联系方式吗?讲得很好啊!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留学加拿大布鲁克大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