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新政下浙江高中选课走班手册“走班”有什么优缺点

您所在的位置:&>&&>&
新闻热线:16281
记者调查:高考新政下的高中选课走班 &&来源:&& 作者:陈俏超
浙江省新高考改革方案于去年公布,今后,除了语数英等必考课程外,考生还需要从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7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中,选择3门作为高考选考科目,即“7选3”。
2014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将作为新政实施后的第一批考生参加2017年高考。而从今年10月开始,将实施选考科目多次考试,也就是说,最晚在今年6月份,考生应选定“7选3”考试科目。
对于高中学校来说,“选课走班,分层教学”是今年最为重要的一项教学改革。
据记者采访了解,目前,我市大部分高中仍在制定走班方案阶段,部分学校在本学期尝试实施走班教学。近日,记者先后走访了已经实行走班教学的路桥中学、台州一中、天台中学,看看这三所学校现行的走班模式以及他们遇到的问题。
多实施行政班与教学班并存模式,各校细则略有不同
目前,天台中学、路桥中学所有科目均开课教学,除语、数、英在原行政班教学外,其它科目均实行走班教学,学生已选定“7选3”考试科目。台州一中除语、数、英外,开始走班教学的科目有物理、化学、历史、地理4门学科,学生的“7选3”科目将在今年6月份确定。
按照“7选3”选课规则,将出现35种不同的组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选择,学校如何编班成为难题。
路桥中学学生共出现了33种选择,769个学生中,除了“政化技”和“地政技”组合没有人选,“物化生”选择人数177人,“物化地”选择人数66人,另外,也不乏只有1人或2人选择的组合。
路桥中学教务处副主任、分管高一年级教学的蒋兆强老师表示,他在编班时主要遵循“让学生最大程度的集中,最少的走班次数”这一原则。
该校高一年级共20个行政班级,他以6-7个班为一个教学单元,共设3个教学单元,再按照学生选考科目编制走班教学班,走班教学班包含高考走班和会考走班。以1-6班组成的教学单元为例,首先按照所选的学科,三门学科是固定的,如“物理、化学、生物”选择的人数达到53人,则编成一个班叫“理化生”班,均在本班上课,不用走动。再是按照二门学科相同的来分班,如“物理、化学、历史”组合26人和“物理、历史、地理”组合14人共40人,物理和历史两门固定,编成一个班叫“物理历史班”,当课时是物理和历史时,学生不用走动都在本班上课;当课时是化学课(人数多)时,选择“历史、物理、地理”组合的14个选考地理的学生到其他班级上地理课,而其他班级选考化学的学生到“物理历史班”上化学课。类似方法再分“物理政治班”、“化学生物班”。最后剩下的学生人数不多的,编成一个“混合班”。其他两个教学单元分班均以此类推。
台州一中按照分部编班,台州一中教务处老师胡君磊告诉记者,考虑到学生基础差异,分学考类和选考类班级,根据学生单科综合成绩实施平行编班,将20个行政班分成3个学部进行学科交错走班。如学部1为高一(1)班至(6)班,高一(7)班至(20)班根据学生实际选择选考人数和学考人数,重新组合分为两个学部,即学部2和学部3,目前走班学科为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平行编班时按学科组合“物化班”和“史地班”进行。
天台中学实行分类分层相结合模式开展走班教学。学校校长郑志湖介绍,2014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在第一学期已经开设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选修课。在学生成长导师的指导下,学生高考“7选3”已明确,学生根据生涯发展规划、自身兴趣、高校招生对选考学科的要求确定选考学科。
该校“7选3”的35种组合,学生报名共17种组合,最小组合只有1人,最多组合为“物理、化学、生物”共321人,学校的行政班分班以类別为依据。教学班分层的同时分类,同一学科分成选考班和学考班。
行政班有11个班三科选择均相同,其余9个班二科相同,学生选考科目确定后,分班后两周内允许学生改变选考学科。“但改变的,只有个別学生。”
走班产生的难题不少,包括师生交流沟通减少,教研活动开展难等等
在路桥中学,记者看到每个学生都有一张个性化课表,上面清晰地标注出该学生每节课上课的内容和地点以及对应的老师,每个学生的课表都不一样,这也是走班之后的第一个问题——交流沟通问题。
学校反映,实行“选课走班教学”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大不如前。蒋兆强告诉记者,目前,路桥中学的高一年级段行政班语、数、英课时每周14节,走班的科目有6门共16节,学生一半以上的课时都是动态的,学生与学生之间不能像以前一样固定,学科之间的交流互进关系就少了许多。
再者,教学班开设后,学生是流动的,老师也是流动的,一个老师甚至带4个到5个教学班,如何以最快的速度了解新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针对性辅导,又是许多学科老师的一大难题。
已经实行“选课走班教学”的学校,多实行行政班与教学班并存模式,但学校教学楼有限,如路桥中学,目前有两幢教学楼可用于高一年级段走班教学,但一两年后,三个年级段全部实行走班,教学楼必定存在缺少问题。台州一中也存在教学楼排班利用问题。
在排课过程中,考虑到正常走班,往往一门课程需要6个老师同时开课才能运转,等三个年级段都实行走班后,教师资源能逐渐协调,这一两年的过渡时期,则是难熬的。台州一中还提出,选课走班对于年轻教师培养的影响。“一般是新老教师结对进行培养,但现在新老教师同时开课,互相听课就很难进行,对新教师的培养不利。”胡君磊说,这样一来,教师的公开课、一些教研活动也很难照以往开展,因为一个老师或一科老师课程调动,将会影响全部课程的调动,工程量非常大。
天台中学校长郑志湖则认为,实行”选课走班教学“之后,有几个问题会非常突出和棘手,一个是教学管理方面的难度大大加大;第二个是班级凝聚力和班级文化将削弱,接下来,校园文化该如何建设;最后一个问题是,学生、教师的评价体系该怎么制定,需要各所学校包括教育部门一起沟通解决。
一个学生两个导师,作业实行信箱式收发……学生需要尽快调整适应
针对学生与老师的交流问题,台州一中的解决方法是通过辅导管理,充分利用夜自修走班和作业辅导课,加大学生与任课老师之间的交流机会。“夜自修时,要求学科老师要有大学科意识,只要是该学科的老师,学生都可以提问。再者,每天的第九节课是作业整理课,学校也要求老师进行下班辅导。”胡君磊说。
路桥中学的做法则是实行“走班学科导师制”,即每个学生都有两个导师,一个是班级导师,即从选择的三门高考选考科目中挑一个老师为班主任,另一个是学科导师,将针对到学生个人。“学校安排了每周一三五,学生到教学班进行夜自修,走班的学科老师下班级辅导,每周二四日晚上则在行政班进行语、数、英学科自习,由班级导师下班级辅导。”蒋兆强说。
同时,台州一中对于作业的管理,实行信箱式收发作业。在行政班和教学班各设一个课代表,由行政班课代表收齐作业,按不同老师分发到各老师的信箱中,上该节课时,由教学班课代表发到学生手中。
责任编辑:丁楚兰
&&精彩图片
&&分类信息
&&好吃好玩
24小时排行
&&热点专题
&&论坛热帖
&&视频推荐
中国台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台州网(包括台州日报、台州晚报、台州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台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台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台州网(包括台州日报、台州晚报、台州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台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高考新政下 高中选课“走班” 未来“同桌的你”可能消失 《孩子后年上高一 高考文理不分科》后续报道 长春晚报日数字报刊平台|长春晚报电子版 - 主流网
第04版:长春热点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长春聚焦
第03版 长春扫描
高考新政下 高中选课“走班”
未来“同桌的你”可能消失
《孩子后年上高一 高考文理不分科》后续报道
&&长春晚报记者 肖虹&&&&我们已经习惯了目前的高中教学模式——每节课学生不动、老师来回走;固定的班级,相同的一群学生在同一间教室一起学习3年。昨日,本报报道了2018年我省将进入高考改革的消息。即从2018年升入高一的学生开始,高中教学将有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式进入“走班”时代。按照教育改革“三年早知道”的原则,我省高考综合改革自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即从2021年高考开始实行“3+3”新模式。2020年前,我省继续实行现行高考模式不变。&&新模式下的“走班”咋走?&&&&实际上,走班制并不稀奇,这样的教学制度在西方国家已有很长的历史,中国的大学教育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视之为走班制。相较于目前高中固定班级的教学模式,走班制不会把学生固定在一个教室,或根据学科的不同,或根据教学层次的不同,让学生在不同的教室中流动上课。&&高考改革后的“3+3”考试模式,前面的“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后面的“3”由学生自己在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6门课中自选3门,数学老师会告诉你,这至少将产生20种以上的排列组合。这意味着,每个学生的课程表都可能是不同的,学生按照自己的课程表走进不同的教室,听不同的老师讲课,下课后再对照课程表找到下一堂课的教室。如果看到这儿,你脑中浮现的是一些国外影视剧作品中,课间学生在走廊里从自己的置物柜翻出下一堂课的书,然后匆忙奔向下一个教室的画面,那么你想得不错,未来的“走班”差不多就是那样。&&学生和家长能提前做啥准备?&&&&昨天有一位初二学生的家长孟女士看到报道后致电本报,她想知道,全体学生这样来回“走班”,会不会走乱啊?自己现在可以做些什么,让孩子未来更好的适应高中“走班”教学,适应新高考?&&记者采访了部分高中老师和校长,他们坦言,高考改革后对于学生来说,“走班”之前的选课将是第一关考验,语数外就不用说了,剩下的要如何在政、史、地、物、化、生中“6选3”,这是学生和家长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考虑的维度应该包括孩子的兴趣学科、将来的志向、目标大学以及未来社会需求等多方面综合分析、综合考量。应该说,对中学生及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必要的。”长春市实验中学的李老师建议。&&至于孩子和家长能提前做什么准备?部分高中老师建议,首先是家长头脑中不能再有文科生、理科生的概念,高考改革的首届学生现在应该还在念初二,应注意在初中阶段就把每科的基础打牢,避免出现严重偏科的情况。其次,要特别注意养成孩子独立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因为高中“走班”后没有了固定班级,孩子对于集体的认识会大打折扣,可能疏于对纪律上的要求。“走班”后还可能带来学生“非课”时间的增加,这里的“非课”主要指自习课、作业辅导课、图书馆使用等,能否利用好这些时间,也要靠孩子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与浙江省高考改革有啥不同?&&&&相较已在2014年进入高考改革的浙江省,吉林省高考改革略有不同,浙江的学生除语数外等必考科目外,考生还需从政、史、地、物、化、生、技术等7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中“7选3”作为高考选考科目。按照“7选3”选课规则,将出现35种不同的组合。&&以浙江路桥中学学生选课数据为例,实际操作中共出现了33种选择,即769个学生中,除了“政化技”和“地政技”组合没有人选,“物化生”选择人数177人,“物化地”选择人数66人,另外也不乏只有1人或2人选择的组合。&&浙江天台中学实行分类分层相结合模式开展走班教学,2014年入学的高一学生第一学期就已开设职业生涯规划选修课。在学生成长导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生涯发展规划、自身兴趣、高校招生对选考学科的要求确定选考学科。该校“7选3”的35种组合,学生报名共17种组合,最小组合只有1人,最多组合为“物理、化学、生物”共321人。&&“走班”制后孩子应该注意些啥?&&&&可以说,高考改革后的“走班”制,把学生的兴趣放在一个更加突出的位置,即学生有可以选择一个自己更有兴趣的学科学习,或者选自己更加欣赏的老师的课来听。同时也会带来一些变化,譬如在这种情况下,未来的学生将不再有一个固定的班级、一群朝夕相处的同学;再没有了那个歌声中的“同桌的你”,甚至连班主任的作用都可能被弱化。&&我们的孩子是否能适应这种变化?王维怡小学、初中就读于本地中小学,初中毕业后进入长春美国国际学校就读,之后考入国外大学,去年她的研究生申请被哈佛录取。作为同时经历过国内小、初教育及IB学校“走班”的高中教育的学生,她坦言,“走班”会给学生带来更自由的空间、更多元的选择、更大的交友圈,“总的看还是好处多多。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走班后有可能你和任课老师的交流比固定班级时少了,所以要更主动地向老师请教,就学业上的薄弱环节与老师多沟通。”
合作伙伴:&&&&&&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中选课走班系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