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伯恩作品现代流派的专业贡献

施鲁赫特北大讲座:韦伯《以学术为业》发表100周年
施鲁赫特北大讲座:韦伯《以学术为业》发表100周年
近日,著名社会学家、海德堡大学荣休社会学教授沃尔夫冈·施鲁赫特(Wolfgang Schluchter),应北京大学“大学堂”顶尖学者讲学计划的邀请,访问北京大学并发表系列演讲。4月10日晚,施鲁赫特教授发表了第一次演讲,题为“《以学术为业》发表100周年”。本次演讲由北京大学哲学系李猛教授主持。著名社会学家、海德堡大学荣休社会学教授沃尔夫冈·施鲁赫特施鲁赫特教授堪称在世最重要的韦伯研究者,1967年毕业于柏林大学,年长期担任海德堡大学教授。施鲁赫特教授是韦伯全集(Gesamtausgabe)的主编之一,目前韦伯全集已经整理出版了45卷。施鲁赫特教授关于韦伯全面而系统的研究为其他研究者设定了很高的标杆,其中两部已有中译:《现代理性主义的兴起:韦伯西方发展史之分析》及《理性化与官僚化:对韦伯之研究与诠释》。施鲁赫特教授第一次演讲的主题是韦伯的《以学术为业》(Wissenschaft als Beruf),大约100年前,准确地说在日(注:对于发表演讲的确切时间一直存有争议,玛丽安妮·韦伯《韦伯传》写道演讲是在11月7日。施鲁赫特教授认为玛丽安妮·韦伯弄错了,通过深入研究演讲第二天登出的一篇记者报道,演讲的日期应为11月9日),韦伯在慕尼黑大学发表了这次著名的演说。韦伯没有用讲稿,演讲内容可见于新闻报道,这篇报纸文章也帮助我们最终确定韦伯演讲的确切时间。另外,当时的演讲也留下了一篇速记稿,韦伯在1919年春整理写作时大概也参考了这篇速记稿。1919年3月《以学术为业》以小册子的形式出版。倘若比照1917年的报纸文章,我们会发现韦伯并没有对内容进行大的改动。从1917年到1919年德国历史处境的巨变(比如德国战败、通货膨胀等等)并未反映在1919年发表的定稿之中,所以说《以学术为业》仍是一篇针对“1917年”情形的文本。1919年小册子的封面题为“Geistige Arbeit als Beruf”(以脑力劳动为业),这是面向“Freistudentischen Bund”(自由大学生联盟)的一系列演讲,首先就是这篇“Wissenschaft als Beruf”(以学术为业)。韦伯针对“1917年”情形的文本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达到高潮,胜负尚未明了。在德国绝不会战败的前提下,当时的德国政治分化出两派观点:一派追求胜利后吞并其他民族国家的领土,而韦伯所属的另一派则谋求不变更疆域的和解。和解意味着不再追究是谁发起战争,谁该负责,而是重新实现欧洲各势力的均衡: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以及俄国。不过俄国当时正经历着布尔什维克掀起的剧变,没法全部投入欧洲的这场博弈。另一方面,当时德国在战争中的处境越来越艰难,韦伯认为1917年德国因为愚蠢的策略,促使美国加入协约国一方,对德作战,打破了原有的力量均衡。当时亲历这场战争、甚至部分参与战争的学生们感到绝望:战争什么时候会结束?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成为知识分子、以学术为业的意义是什么?所以,他们希望邀请一些知名学者来回应他们的困惑,这便是系列演讲的缘由。发起系列演讲的学生群体,即“Freistudentischen Bund”(自由大学生联盟)主要由左翼、犹太人、和平主义者组成,有着极强的和平主义倾向,而韦伯显然不是和平主义者。所以对这些学生而言,理解韦伯的演讲(尤其是“以政治为业”)并不是那么容易。不过,他们知道韦伯是研究“职业”(Beruf)的专家,因其在《法兰克福报》(Frankfurter Zeitung)上的言论被视为一战期间著名的辩论家。他们的困惑是:当下,成为职业人意味着什么?“谁能在这个问题上指导我们呢?”除了马克斯·韦伯,他们也邀请了其他人,不过只有韦伯发表了演说,其他的演说没能实现。所以原本的系列演讲只有《以学术为业》及《以政治为业》两场。那么为什么韦伯会被视为相关领域的专家呢?施鲁赫特指出,1904—05年他完成了著名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对现代“职业”人的出现提供了一种非常有意思的阐释。在这部著作中,韦伯对《圣经》德语译本中的“天职(Beruf)”概念做了分析。《哥林多前书》7:20:“Let each one remain in the same calling in which he was called.” [“各人蒙召的时候是什么身分,仍要守住这身分”。(和合本)]。从拉丁文的Vocatio译为德语的Beruf (职业),然后到Berufung(天职);相应的英译分别为Vocation和Calling。所以韦伯的演讲严格说来应该译为“Science as a Calling” (以学术为天职)。天职当然需要人去学习诸多技能,但是它也意味着一种精神状态、一种倾向,甚至是全心投入。人全身心投入一项高于个人的事业,比如公共利益。在这个意义上,韦伯的确能够回应这些年轻人的迷惘。按照施鲁赫特的介绍,这一系列演说原本包括四次,分别关于科学家(以学术为业)、政治家(以政治为业)、艺术家和神职人员,后两次未能实现。《以政治为业》的演说是在日进行的,当时德国已经战败,帝国灭亡,一切都需要从头再来,在共和国的框架下重建各项制度。尤其是《凡尔赛条约》(日)签订后,情势更加严峻。因此,韦伯演说时的心态也与1917年完全不同。在施鲁赫特教授看来,《以政治为业》相较于前一篇演说,要更合规矩,但不那么激动人心、生气勃勃。在第二篇演说中,韦伯更完整地展开了政治的外在维度,内在维度不足,然而外在维度并非问题的要害。因此,施鲁赫特教授认为《以学术为业》在形式与内容上都更平衡一些。韦伯《以学术为业》学术生涯的外部环境韦伯开篇比较了德国与美国这两种“极端”对立的高等教育体系。他试图通过比较来呈现德国教育体系的独特性,而无意作价值判断。1904年韦伯曾经亲身去美国,也非常喜欢美国,他可以算是“the Would-Be Englishman”(Guenther Roth),不同于大部分德国学者,他对盎格鲁—美利坚的宪政精神很感兴趣,也很喜欢这类政治秩序。不过他的弟弟阿尔弗雷德·韦伯就更倾向于突出德国的特殊性。在政治观点上,马克斯与阿尔弗雷德的关系有点像托马斯·曼与哥哥海因里希·曼的关系。1. 美国化韦伯认为当时的德国教育体系正处在转型时期,这一转型有其内在根源,即施鲁赫特教授在后面提到的“现代学术的结构转型”。此时德国已经由学术“手艺”(craftsmanship)开始转向学术“产业”(industry)。在韦伯看来,学术的“美国化”意味着学术生活的官僚化。有趣的是,当时的美国教育体系承自两条脉络:一脉源自英国,即英国的学院(college),一脉源自德国,即德国的大学(Universitt),直到今天仍然如此。那么他为什么认为美国学术科层化呢?因为在美国体系下,学者能够在同一间大学,从助理教授逐级晋升。对德国的教授而言这是完全不可能的,德国博士不仅要提交毕业论文,还要写一篇特许任教资格论文(Habilitation),并且某大学毕业的学者只能到其他大学任教。韦伯提到,当时的德国学者越来越多地留任本校。于是大学不得不增设机构来容纳这些本该去别处的人,这些学者的思想也未经充分检验。对想要从事学术的年轻人而言,学术前程常常操于命运之手,充满不安全感。“职业生涯”(career)是官僚制的概念,与学术无关。严格说来,学术本身跟在同一学校逐级升迁的“职业生涯”无关。施鲁赫特教授提到全集最近新出版的第十三卷,其中包含了上千页的内容,均为年间韦伯关于学术的论述,其中大部分此前不为人知(注:Band I/13: Hochschulwesen und Wissenschaftspolitik. Schriften und Reden . Hrsg. v. M. Rainer Lepsius u. Wolfgang Schluchter in Zus.-Arb. m. Heide-Marie Lauterer u. Anne Munding)。虽然韦伯自己因为健康问题,任教的时间不长,但他一直很关注德国学术体系的问题。2. 专业化在今天的学术界,专业化已被视为理所当然,但在韦伯的时代,还有许多学科尚未形成,比如社会学和政治学,都不是专门的学科。与法国和美国不同,德国的社会学诞生较晚。甚至可以说,迟至二战,德国才有高度制度化的社会学和政治学。专业化快速扩张的另一面就是“业余色彩”(dilettantism)增强,对跨专业领域的学者尤其如此。韦伯在比较研究时不免涉入其他专业领域,那么对该领域而言,他只算业余。越是多方面比较,兴趣面越广,就越包含某种业余倾向。专业化的趋势促使学术架构发生转型。3. 经济化经济化,意味着学术机构愈益成为国家资本主义企业;现代学术愈益产业化,尤其是自然科学领域。在等级化的学术机构里,老师和追随他的学生不再是最重要的。学术成了一项可以高度分工的活动。与此相伴的,是青年学者所谓“近乎无产阶级的生活状态”(quasi-proletarian existence)。当然他们不是真正的无产阶级,但是他们在大学里不得不过着近乎无产阶级的生活,学术领域的上述转型对青年学者而言意味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学术生涯是一场鲁莽的赌博。”当然,韦伯对美国学术体系略有误解,在美国,学术生涯也很困难,不过多亏有等级体系,被哈佛大学拒绝不意味着走到绝路,青年学者还可以继续申请常春藤联盟之外的大学。学术工作的内在动力热情地献身学术意味着什么?“因此任何人,如果他不能给自己戴上眼罩,也就是说,如果他无法迫使自己相信,他灵魂的命运就取决于他在眼前这份草稿的这一段里所做的这个推断是否正确,那么他便同学术无缘了。他绝不会在内心中经历到所谓的科学‘体验’。没有这种被所有局外人所嘲讽的独特的迷狂,没有这份热情,坚信‘你生之前悠悠千载已逝,未来还会有千年沉寂的期待’(Carlyle: ‘millennia had to pass ere thou camest to life, and other millennia wait in silence.’)——这全看你能否判断成功,没有这些东西,这个人便不会有科学的志向,他也不该再做下去了。因为无论什么事情,如果不能让人怀着热情去做,那么对于人来说,都是不值得做的事情。”(《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三联书店2013年版,第24页)那么科学作为天职与艺术或政治有何不同呢?不同于政治家,科学家应当克制自己,避免价值判断;不同于艺术家,科学工作始终受进步过程的约束。换言之,真正的科学家甚至请求被人超越,希望相形见绌。科学的进步无止境,而科学家知道自己终究会被遗忘。在自然科学中,我们确实能感受到这一点,当一个理论或一种实验被更好的理论或方法取代时,除了科学史学者,继续从事研究的科学家们不会再去关注它。倘若这是科学研究的内在要求,以学术为业的意义何在?“我们应当作什么?我们应当如何生活?”科学无法回答。韦伯先提到了托尔斯泰的答案:“一个文明人,置身于被知识、思想和问题不断丰富的文明之中,只会感到‘活得累’,却不可能‘有享尽天年之感’。对于精神生活无休止生产出的一切,他只能捕捉到最细微的一点,而且都是些临时货色,并非终极产品。所以在他看来,死亡便成了没有意义的现象。既然死亡没有意义,这样的文明生活也就没了意义,因为正是文明的生活,通过它的无意义的‘进步性’,宣告了死亡的无意义。”(同上,第30页) 韦伯承认,的确如此,不过倘若一个人要以学术为业,就不止于个体生命,科学也不仅是个人的职业,问题变为:“在人类的生命整体中,科学的天职是什么?它的价值何在?”韦伯有一个著名的说法:科学推动世界的祛魅(the disenchantment of the world)。这意味着“只要人们想知道,他任何时候都能够知道;从原则上说,再也没有什么神秘莫测、无法计算的力量在起作用,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掌握一切。”(同上,第29页) 同时也意味着科学进步不能回应托尔斯泰的问题:“我们应当作什么?我们应当如何生活?”对于“在人类的生命整体中,科学的天职是什么?它的价值何在?”韦伯回顾自柏拉图以降直到尼采的各种观点,而韦伯的观点迥异于他们:现代科学是一个价值领域,它与其他价值领域永不止息地斗争,不可调和。当然这也意味着现代科学只是价值领域之一,以特定的方式影响着生命,但它并不是最高的。“那些古老的神,魔力已逝,又以非人格力量的形式,从坟墓中站了起来,试图对我们的生活施威,并再度陷入无休止的相互争斗之中。……我们曾被引向基督教伦理的崇高痛苦这个所谓的唯一方向,在双眼因此被蒙蔽了千年之后,我们将更加清楚地意识到,诸神之争就是我们的文化命运。”最后,“在这些神和它们之间的斗争中,起主宰作用的绝对不是‘科学’,而是命运。”(同上,第40页) 由此可见韦伯的悲观态度,他从巫术性的多神论,到伦理性的一神论,直到祛魅的多神论(disenchanted polytheism),即现代的多神论。那么,为何在韦伯看来科学对人类的贡献如此有限?因为现代科学都依赖诸多外部的假定,以及基于这些假定的概念和理性实验,所以现代科学——主要指经验科学、逻辑学以及某些价值学说——只能产生出受上述方法论约制的知识,并且这些知识在技术上是可批判的。每个因果性的判断都可转化为一个经验命题。因为科学知识受到上述诸多制约,现代科学要求自明性以及责任感,亦即:只有意识到科学知识受到这些制约,才不会越过科学的限度,才不会将科学变为意识形态或者世界观(Weltanschauung)。从1917年到当下:韦伯的思想仍然鲜活《以学术为业》在1919年引起的直接反应是:这太奇怪了,人们需要价值判断,没人想要韦伯这种严格限定的科学。对他的回应大多是从情感的、浪漫化的或伦理的角度来批评,比如德国象征主义流派“格奥尔格圈子”(Georg-Kreis),还有一些哲学家,其中最重要的是特洛尔奇,他与韦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很亲近,不过后来他转向了某种文化综合论,而韦伯决然拒斥这种综合或和解,他认为人可以忍受诸神之争,却无法消解它。韦伯令人绝望的论调与他看待价值的不可知论有关。当然,这些回应不意味着1917年学生的反应。情势变化,1919年人们在心态上渴求综合或和解,韦伯的演讲或多或少算逆流而动。回到当下,施鲁赫特教授指出,韦伯之前描绘的三种趋势均已成为现实:(1) 美国化,现在的德国教育体系是德式与美式的结合,而且结合得不算让人满意;(2) 专业化;(3) 经济化。而且专业化导致科学“从小科学到大科学”(from little science to big science):学术期刊数量飞速增长,学术从书籍转向期刊,尽管不是所有学科都如此,但这是总体的趋势;从前,书或论文多半由一人完成,现在大部分出版物都有两个、三个、四个作者,甚至在自然科学中有些出版物有十个作者,读者根本无法得知作者的个人贡献。最后,施鲁赫特教授总结道:“不论小科学大科学,我们应当以伟大的科学(great science)为业。”这是每一位以学术为业的人都应努力实现的目标。出乎他自己的预料,韦伯的思想直至百年后仍是鲜活的。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青春慢慢从身边溜走
我开始变的怀旧
作者最新文章音乐剧主要流派_影音娱乐_新浪网
不支持Flash
音乐剧主要流派
  1.音乐剧古典流派
  音乐剧古典流派的泰斗科恩、罗杰斯和小哈姆斯坦确立了叙事音乐剧的概念,从此之后,音乐剧的创作摆脱了过去那种思想性浅薄、风花雪月的模式,真正成为集歌、舞、剧为一体的艺术形式。
  2.音乐剧歌剧流派
  罗杰斯和小哈姆斯坦两年一部作品的速度本身就已经令人惊诧不已了,而这其中的很多都堪称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经典之作更是奇迹。
  代表传统音乐剧小歌剧流派的洛维和勒纳通过《窈窕淑女》成为20世纪中期百老汇音乐剧舞台上最活跃的黄金搭档之一。
  3.概念音乐剧流派
  桑德海姆和普林斯,作为概念音乐剧流派的开拓者,努力开拓自己题材的领域,为音乐剧在以后的长远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伙伴们》是音乐剧界公认的第一部"概念音乐剧"(Concept Musical)。这不仅开启了概念音乐剧创作的先河,也为音乐剧发展领域的拓宽开辟了新的途径。
  4.音乐剧现代流派
  音乐剧现代流派的领军人物:韦伯和莱斯,作为当代最成功的音乐剧人,他们取得了不俗的专业成就和惊人的商业成绩,推动着音乐剧在新时期不断向前发展,为音乐剧在全球的普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堪称音乐剧舞台传奇的《猫》、《歌剧魅影》和《艾薇塔》创造了当代音乐剧的辉煌。
  南回忆起他首次听到乐曲时的情景:"第二天早上--我只能设想他整夜未睡,他或许只能匆匆记谱--他说,“看看这个怎么样?”当时我们正在排演室开会,于是我们在那儿演奏了一遍,我对大家说:’记住这个日子,这个时刻,因为你们刚刚听到了一首绝妙非凡的歌曲。’"这首歌就是"回忆"(Memory)。
  5.音乐剧史诗流派
  勋伯格和鲍伯利开创了音乐剧史诗流派,被誉为20世纪开创以历史题材为特点的音乐剧新纪元的风头最劲的剧作家。
  正如歌词所说:"路障之外的某个地方,有一个你渴望看到的世界。"《悲惨世界》带给我们的是人类的理想追求:正义、平等和人道主义。
  这是一张描绘离别的场景的照片:一个越南妇女,正在机场送别即将登上美军直升机的儿子。她的儿子很明显是一个混血儿,在即将飞往万里之外的美国寻找生身父亲之际,紧紧拉着母亲的手不忍放开,他那哭着喊着的表情足以打动任何一位观者;而那位母亲虽然强忍着与亲生骨肉生离死别的痛苦,但她的脸上分明清楚地写满了无奈和伤心。勋伯格紧紧地被这张照片所蕴含的深深的意境所打动,照片中所凝聚的悲剧气氛震慑了他--正是这张照片,催生了感人肺腑的《西贡小姐》。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当前位置: >>
社会学理论流派
三:社会学理论流派 社会学理论流派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Marxist sociology) ) 从马克思恩格斯开始的、 以历史唯物论为理论基础和指导 思想的社会学学说的通称。在世界社会学发展的两大传统 中,它是与从 A.孔德开始的西方社会学相对而言的另一大 传统。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包括 K.马克思、F.恩格斯本人及其 后继者的社会学思想、社会学说,以及当代学者
用马克思 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所阐述的社会学理论、学说等。20 世纪 60~80 年代, 在苏联、 东欧各国中占主导地位的就是 带有各国自己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代表作有苏联的 《社会学手册》(1976)、民主德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社 会学原理》(1977)等。在西方各国也有一些学者从他们各 自的立场、观点出发,从事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研究和评 述。英国学者 T.B.博特莫尔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1975) 可看作这方面的代表作。 在中国,广大社会学者正在努力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1979 年社会学重建以来, 自 他们在马 克思主义社会学方面的探索,已取得一些进展,提出了一 些新的看法。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理论基础 这个问题主要涉及马 克思主义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正确解决这个问 题对理解和建设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一种观点认为,历史唯物论就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一种观点 这种观点在苏联 30~50 年代,在中国 50~70 年代均占主 导地位。在 60~70 年代,苏联学术界弱化了这种“等同”或 “代替”的观点,提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有三层结构,即一 般理论、专门理论和个别的经验研究,其中的一般理论就 是历史唯物论。历史唯物论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组成部 分,又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组成部分。这种“部分等同” 或“部分代替”的观点,在很长时间内是苏联学术界的主导 观点。 第二种观点与第一种观点相反,认为历史唯物论应包 第二种观点 括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之中。在南斯拉夫学术界不少学者 主张这种观点。 他们认为,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的一般科学, 历史唯物论只是历史的逻辑学或辩证唯物主义的社会观及 社会发展观。因此,他们往往在社会学著作中系统地讲述 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卢基奇的《社会学原理》(1960)和 布里舍里奇的《社会学原理》(1963)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在中国, 也有少数学者持类似的“大社会学, 小历史唯物论” 的看法,认为历史唯物主义属于社会学,因为历史唯物主 义不是哲学,而是具体科学。他们主张,普通社会学研究 社会整体的基本构成及各部分的相互关系,揭示社会整体 发展规律,它有“一般社会学”、“特殊社会学”和“个别社会 学”三个层次,而历史唯物主义属于“一般社会学”的层次, 历史唯物主义对社会学的“指导论”是不能成立的。 第三种观点认为,历史唯物论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既 第三种观点相区别又有联系。一方面,历史唯物论不能代替马克思主 义社会学,二者是不同的;另一方面又强调历史唯物论是 社会学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二者是紧密相联的。有的 学者具体论证了历史唯物论和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关系是 哲学科学与具体社会科学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两者的关系是:①从二者研究的对象看,历史唯物论研究社 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社会学则研究社会运行和发展的特殊 规律;②从二者所属的科学层次看,历史唯物论是对包括社 会学在内的各门社会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社会学则没 有这么高的概括程度,它在历史唯物论的指导下,从自己 特有的角度对其他社会科学进行概括; ③从二者的作用看, 历史唯物论是考察整个社会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世界观和方 法论,而社会学则着眼于自己特有的角度去研究社会,例 如从社会结构或社会互动的角度探讨社会运行机制, 等等。 由于历史唯物论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是一般与特殊的关 系,因此在理论上二者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一方面, 社会学必须以历史唯物论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 本观点为指导;另一方面,社会学又以各种特殊规律丰富 历史唯物论。许多学者对于要建立一种不同于历史唯物论 但又以它为指导的作为具体社会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的看法是一致的。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第一种形态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在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中具有两种不同的形态。 第一种形态主要涉及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关系。马克思主义 社会学一方面说明了资本主义社会在人类历史上的进步作 用,同时又指出它从根本上、总体上说是一个恶性循环和 畸形发展的不合理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 言》《资本论》《哥达纲领批判》《反杜林论》等著作中 、 、 、 对此作了深刻的阐述。中国有的学者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与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角度,把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第一 种形态概括为“革命批判性形态的社会学” 。马克思、恩格 斯本人所创立的主要就是这一形态的社会学。在创立马克 思主义社会学的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做了大量的理论研 究和实际调查工作。 在理论方面主要有: 在理论方面主要有 ①他们根据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 科学地阐明了 “社会” 、 “社会经济形态”“现实的人”等基本范畴,为马克思主义 、 社会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也为揭露资本主义的恶性循 环提供了理论武器。②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揭露了资本 主义社会恶性循环和畸形发展的根源,即生产资料的私人 占有和生产的社会化之间的基本矛盾。③揭露了资本主义 恶性循环的最突出的表现是周期性的经济危机。④揭露恶 性循环不可避免的结果,即资本主义社会必然为社会主义 和共产主义社会所代替,并提出了解决这种恶性循环的办 法──社会革命。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冲突成为不可避免 的了,而且,因为它在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炸毁以前 不能使矛盾得到解决,所以它就成为周期性的了。资本主 义生产产生了新的‘恶性循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第 315 页)。 在调查研究方面,马克思的《资本论》在揭示资本主 在调查研究方面 义经济的和社会的运行机制及其必然灭亡的后果时,充分 利用了各种调查材料。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则 用长达 21 个月的实地调查所得的材料, 揭露了资本主义社 会恶性循环的种种具体情况。恩格斯在该书开头的《致大 不列颠工人阶级》的信中说:“我寻求的并不仅仅是和这个 题目有关的抽象知识,我愿意在住宅中看到你们,观察你 们的日常生活,同你们谈谈你们的状况和你们的疾苦,亲 眼看看你们为反抗你们的压迫者的社会的和政治的统治而 进行的斗争”(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 卷,第 273 页) 。 恩格斯重视实地调查工人阶级的状况, 是因为“工人阶级状 况是当代一切社会运动的真正基础和出发点,因为它是我 们目前社会一切灾难的最尖锐最露骨的表现”(同上书,第 278 页) 。这说明要真正揭露资本主义的恶性运行必须抓住 最能表现当时一切社会灾难的工人阶级的状况。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传统,一开始 就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向压迫无产阶 级的资产阶级社会挑战,因而一开始就与从孔德开始的西 方社会学传统相对立。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第二种形态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对资本主义社会在总体上采取批判的否定的态度,而对社 会主义社会则采取维护的、肯定的态度。因为社会主义社 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广大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推翻资 本主义社会的成果。中国有的学者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与 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的角度,把社会学概括为“维护建设性 形态的社会学” 这种维护建设性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 就是以改善社会主义社会为目标,以社会主义社会的运行 和发展,特别是它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为 对象的社会学。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表明,建立这种形态的 社会学是可能的。他们根据对资本主义生产无政府状态和 阶级对立的观察和分析,对未来的新社会做了许多预测, 并对这两种社会制度在理论上做了对比研究。马克思主义 创始者认为,只有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才是以 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合理地组织起来的社会”。既然 “合理地组织起来的社会”是可能的,那么反映、不断改善 这一社会的社会学也是可能的。 有的中国学者把“合理地组 织起来的社会”理解为“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 从实质上说,维护建设性形态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社会 从实质上说 学的主要形态,甚至可以说是本来意义的马克思主义社会 学。它与革命批判性形态的区别主要在于:革命批判性形 态以“破”为主,维护建设性形态以“立”为主,二者不 能混淆。当然,立中也有破。这两种形态只是不同而不是 对立,二者有共同的理论基础──历史唯物论,破是为了 立,二者的最终目标是相同的:革命批判性形态为建立社会 主义扫清道路,间接地为社会主义服务;维护建设性形态则直接为社会主义服务。这种维护建设性形态的社会学, 就是通常所说的社会主义社会学。 维护建设性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是各国马克思主 义者在本国革命胜利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之后所致力于建 立的社会学。就中国的情况而言,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 建立后,由于认识的、 历史的、 理论的等原因,建立维护建设 性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任务被整整推迟了 30 年。 而 1949 年以来的实际经验教训表明,建立这样的社会学是非 常必要的。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在于能够真正从整体和 局部两个方面做到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但这仅仅是一种 可能性,还不是现实性,如果搞不好,也可以长期处在有 障碍的常态运行和发展即中性运行和模糊发展之中,甚至 陷入像“文化大革命”时期那样的全面恶性运行和畸形发展 之中。这说明,即使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良性运行和协调发 展也不会自动到来,而要根据它的条件和机制,根据它的规 律性去努力争取。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开放性 这主要涉及马克思主义 社会学与西方社会学的关系问题。社会学界许多学者都承 认孔德和马克思是理论社会学的两大鼻祖。这两大社会学 产生于大体相同的历史背景下,它们回答的问题都没有离 开社会运行和发展这个基本点。但是二者在本质上是根本 对立的。 这种对立除各自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不同之外, 主要表现为对资本主义的立场和态度不同。 在这个问题上,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革命批判性形态 与西方社会学的对立可归结为: 前者要推翻资本主义社会, 建立新社会;后者则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尽管有弊病,但整 个来说是能够长久继续下去的,因而要维护它,改善旧社 会。二者的对立是革命与改良的对立。而维护建设性形态 与西方社会学的对立则表现为: 前者要维护社会主义社会, 后者则要维护资本主义社会。 二者要维护的对象是对立的。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和西方社会学除了根本对立的一 面,还有相似的一面。前者的维护建设性形态和西方社会 学都是一种维护性的社会学。尽管它们要维护的对象是对 立的,但就维护这一点来说却是相似的。主要表现在:① 要维护总要论证被维护社会的优越性。西方社会学总是这 样那样地论证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维护建设性形态当 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论证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②要 维护总要有一套维护的办法,即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 下改善社会运行机制的办法。西方社会学自始至终就是这 样做的,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维护建设性形态对待无 产阶级革命胜利的成果──社会主义社会也必须这样做。 ③要维护总要面对各自存在的社会问题。西方社会学从资 产阶级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各种社会 病,以便消除社会障碍的因素。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第二 种形态,则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探讨社会主义条 件下的种种社会问题。由于上述的相似性,维护建设性形 态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在维护和改善社会主义社会时,有 可能用马克思主义立场借鉴吸收西方社会学中合理的东 西。这种相似性还说明,革命胜利后,一些过去维护旧社 会的社会学家有可能转而维护新社会。 事实证明, “转 这种 型”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既具有阶级性,又具有开放性。一 方面要如实承认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与西方社会学是有原则 区别的,避免全盘照搬西方社会学,实事求是地分析它实 际包含的唯心史观和形而上学,分析它为资本主义辩护的 狭隘意识形态。另一方面又要承认二者的相似性,以避免 全盘否定西方社会学,实事求是地利用其中适合中国国情 的合理东西。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与整个马克思主义一样, 不是封闭狭隘的,而是开放的,是用人类文明大道一切合 理的东西丰富起来的。只有采取实事求是、具体分析的态 度看待西方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才能真正占领有关 的理论阵地,才能真正高于西方社会学。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要点和框架 对马克思主义社会 学的内容和框架的理解,在学术界尚无一致的看法。有些 学者着重探索、发掘马克思、恩格斯本人的社会学思想和 理论;更多的则是以马克思恩格斯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 指导,着重探索社会主义社会中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应包 含的内容。 苏联学者所著《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导论》(1962)一书 认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应包括社会的物质生活、社会的 社会生活、社会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的精神生活 4 个方面的 内容。该书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唯物主义地 阐明社会的物质生活、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 现象的社会属性,以及它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的发展、发 挥功能的规律与作用。该书认为,上述 4 个方面构成马克思 主义社会学的框架和主要内容。 苏联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编写的《社会学手册》 (1976)一书提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社会学是关于社会经济 形态活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以及这些规律在个 人、社会集团、阶级、民族活动中的作用机制和表现形式 的科学。据此,该书提出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框架为: 一般社会学理论(历史唯物论) 、各种专门的社会学理论 (“中间层次”理论)以及具体的社会学研究。前者是理论 社会学,后两者则是应用社会学。该书在叙述马克思主义 社会学时,正是按这三个层次展开的。 德国学者所著《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原理》(1977)一书 提出,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 马克思列宁主义社会学的对象, 是研究怎样日益充分满足人的物质的和精神的需要;怎样 保证社会主义生产、劳动效率和劳动生产率在科学技术进 步基础上的高速增长。该书的内容,除了叙述社会学方法 和具体研究方法外,还着重探讨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结 构(包括阶级结构、劳动的社会分工与社会差别、阶级与 阶层的社会接近等) 、社会组织和社会集团(包括群体、社 会组织、管理和权威等) 、个性问题(包括个性、人的社会本质、 生活方式、 劳动与个性、 家庭与个性、 自由时间等) 。 该书强调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是 计划和指导社会发展的手段,作为社会科学它又是工人阶 级思想体系的组成部分。 有的中国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维护建设性 形态在不同的社会主义国家中有不同的特点,具有中国特 色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应具有下述特点:①以中国社会主 义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为对象。这一 点决定着社会学本身的框架、学科地位及它为社会主义服 务的角度。②以历史唯物论为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这一 点决定着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与其他社会学的根本区别。③ 以中国的基本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中国的社会主 义实践,特别是改革的实践为立足点,并且尊重中国社会 学发展的历史。它是否具有中国特色,主要由此决定。④ 具有开放性。它参考苏联社会学的经验和教训,汲取其成 果。实事求是地、有分析、有鉴别地汲取西方社会学中适 合中国国情的合理的东西, 汲取现代科学发展的相关成果。 ⑤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既重视经验的研究,又重视理论 的研究;既重视宏观的研究,又重视微观的研究。 在中国学术界也有人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学是一门具体 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科学,是一门通过社会主义社会的社 会关系研究社会主义的社会生活、社会矛盾、社会管理、 社会发展及其规律性的科学。有的中国学者还认为,马克 思主义社会学以现实的人为其社会学分析的逻辑起点,以 社会经济形态为其基本的社会分析模型,以唯物史观为其 主要的社会分析工具,以人与社会和自然的关系为其社会 分析的对象, 并认为这构成了唯物史观社会学的基本思路。 实证主义社会学(positivistic sociology) 实证主义社会学 社会学主要派别之一。19 世纪上半叶,由法国实证主义哲 学家、社会学创始人 A.孔德根据实证哲学思想体系建立, 20 世纪在世界广泛流行。 理论和方法论特征 实证主义社会学是在西欧启蒙运 动、英国经验主义哲学、以物理学和生物学等重大科学发 现为代表的发达的自然科学,以及法国的政治大革命和日 益高涨的社会改良运动等背景下产生的。 19 世纪初特殊 受 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乃至宗教等氛围的影响,实证 主义社会学在理论和方法论上表现出如下特征:①它明确 地规定了社会学理论及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反对传统的 形而上学思辨的思维方式,使社会学摆脱了思辨哲学的羁 绊,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②它的理论原则具有强烈的本 体论的自然主义倾向,坚持统一的科学观,认为社会现象 与自然现象之间没有本质的差异,它们都是一种“物”,故 而遵从同样的科学法则。这样便混淆了自然规律和社会规 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区别。③在探讨“物”的规 律时, 认为自然科学的方法完全适用于对人类社会的研究, 特别是按照自然科学的模式应用了类比的法则后,产生了 实证主义社会学知识体系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有机进 化论和机械论。④重视经验和感性资料在社会认识中的重 要作用,在方法论上恪守经验主义原则。⑤强调价值中立 性,要求在社会学研究中不作任何个人的价值判断,反对 个人的情感介入,以保持严格的客观性和科学性。⑥强调 对现实社会生活进行干预,强调社会学理论研究的实践功 能,把社会学看作“社会工程学”或“社会医学”,即强调社会 学对现实社会的改造作用。⑦重视对社会秩序、社会平衡 和社会稳定性的研究,在政治和意识形态畛域内具有相当 保守的价值取向。 古典实证主义社会学 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发展经历了 3 个时期。前两个时期通常被看作是实证主义社会学发展 的古典阶段。 第一个时期始自 19 世纪上半叶, 与社会学的 初创阶段相吻合。其理论创始人是孔德、英国社会学家 H. 斯宾塞、比利时社会学家 L.A.凯特莱和法国社会学家 F.勒 普累等。此阶段虽然确立了实证主义社会学的一般宗旨, 但还存在两大缺陷:①社会学理论还残存着思辨哲学的成 分;②理论研究和经验探讨相互分离。孔德和斯宾塞致力 于构筑实证主义社会学的理论体系,凯特莱和勒普累等人 则偏重于经验研究的方法和具体的社会调查。 从 19 世纪下半叶至 20 世纪初为实证主义社会学发展 的第二个时期,也是实证主义社会学的鼎盛期。法国的□. 迪尔凯姆和意大利的 V.帕雷托对以往社会学进行了综合, 把实证主义社会学推向了高峰。迪尔凯姆在提出“社会事 实”概念的同时,制定了一系列社会研究的实证规则。他把 社会事实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进而揭示了它们之间所 存在的“形态学”(即结构)的、功能的和因果的关系,由 此把社会学的唯实论发展成为把社会看作高于个人的社会 决定论。迪尔凯姆还把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与经验 研究密切结合起来。他运用统计方法对自杀现象的研究, 用人种学资料对澳大利亚土著居民进行的宗教研究,是社 会学的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相结合的范例。帕雷托对逻辑 与非逻辑行动的分类,对动态平衡的阐述以及精英循环的 看法,使实证主义社会学更加丰富和完善。 新实证主义社会学 继帕雷托之后,实证主义社会学 结束了古典阶段,开始向新实证主义社会学阶段演变。与 古典实证主义社会学相比较,新实证主义社会学有以下特 点:①新实证主义社会学摒弃了古典实证主义社会学的一 些粗俗看法,不再把自然科学及其方法看作是社会学理论 赖以存在的基础,而把它们视为社会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工 具。②新实证主义社会学依然保持着自然主义的风格,但 社会有机体论的基本观点已逐渐演变成现代的结构功能主 义,机械论则演变为行为主义的理论公设。③在强调经验 材料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开始重视科学方法论的研究,力 图使社会学的研究通过程序化、操作化和定量化等手段, 达到精细化和准确化的水平,进而将社会学的理论概念同经验的操作概念联系在一起,实现理论知识体系和逻辑― 方法论手段相统一的目的。 新实证主义社会学包括形形色色的实证主义潮流,如 以 L.F.沃德等人为代表的具有自然主义进化论倾向的实证 主义和以 P.A.索罗金为代表的文化实证主义等。 30 年代, 到 新实证主义社会学内部又发生了变化,功能主义的方法逐 渐取代了新实证主义纯经验的方法。T.帕森斯以《社会行 动的结构》(1937)为起点,开始构造系统的结构功能主义 理论体系。帕森斯制定了“社会行动的唯意志论”模式,并 重点分析行动者动机―目的的结构意义。他虽然承认社会 的文化和规范的客观性,并将行为主义、控制论和信息论 纳入自己的宏观体系,但毕竟向理解的社会学作出了宽容 的让步,冲淡了结构功能主义的实证的自然主义实质。帕 森斯的继承人 R.K.默顿则无视这种宽容精神,将文化规范 等属于人的客观方面加以绝对化。 实证主义社会学在当代的另一变形是行为主义社会 它以美国心理学家 B.F.斯金纳和社会学家 G.C.霍曼斯、 学。 P.M.布劳、R.埃默森为代表。斯金纳把人的行为等同于动 物对外界的刺激―反应的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社会交 换论的基本出发点。他的操作主义和霍曼斯的心理还原主 义,以适应新的自然科学方法论的姿态突出实证主义的实 质。 具有实证主义倾向的经验主义社会学 经验主义社会学在第二次世界大 经验主义社会学 战后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它不再排斥理论的指导意义, 并把科学方法论作为研究中心。美国的 P.F.拉扎斯菲尔德、 S.A.斯托福和 H.M.布莱洛克等社会学家千方百计地寻找社 会学理论概念和经验现实之间的结合点,克服操作主义的 局限性,重申实证主义曾一度轻视过的严格的逻辑程序的 重要价值, 把社会学实证研究的方法与科学哲学联系起来。 布莱洛克对变量间因果关系模型的论述,将默顿的中层理 论概念具体化为可进行定量研究和分析的操作的经验概 念,这一趋向虽然符合社会学计量化和电子计算机化的潮 流,但却引起了人文主义者的不安和反感。 对实证主义社会学的批评 实证主义社会学产生、发 展和演变的过程,一直受到来自社会学界其他学派的有力 挑战。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解的社会学、法兰克福学派、 现象学社会学、符号互动论和存在主义社会学等,从不同 角度对实证主义社会学将人和人的活动还原为抽象的变量 的非人本主义理论进行了批判。它们之间的长期论战,揭 示了实证主义社会学的致命弱点,也促进了各学派之间的 相互借鉴和相互渗透。 反实证主义方法论 在西方社会学的历史中,反实证主义倾向一直有很强 的影响。20 世纪以来,在不同程度上具有人文主义和历史 主义倾向的西方理论流派主要有:符号互动论、现象学社 会学、民俗学方法论、历史社会学以及冲突理论的某些学 派。属于这些学派的许多社会学家认为,社会现象对社会 行动者来说是“有意义的”,不能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加以 研究。他们指责实证主义忽略了社会行动者的特殊性、自 主性与互为主体性, 忽略了历史、 文化和意识形态的作用, 抹杀了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的本质区别。 由美国社会学家 G.H.米德和 C.H.库利所开创的符号 符号 互动论强调,人类的独特性在于他们创造与使用符号的能 互动论 力,这种能力使行动者能够了解自我与他人的期望,并在此 基础上对互动的情境作出定义,以便选择适当的行动来适 应他人和社会环境。所以,社会学方法必须侧重对具体个 人的互动过程进行观察、描述和主观阐释。这一学派的主 要代表美国社会学家 H.G.布鲁默发展了一套研究互动过 程的方法,认为对社会行为的研究很难使用数量分析,只 能采用定性分析和归纳方法。 美国社会学家 A.舒茨将现象学方法引入社会学,他的 现象学社会学主要受到 E.胡塞尔、米德和韦伯的影响。他 现象学社会学 认为,社会经验世界并非由一群孤立的个人所构成,而是一 个互为主体的生活世界,社会学的任务是将这一生活世界 赋予有系统的组织。他发展了韦伯的理解社会学方法,提 出要在现时世界的日常知识结构基础上建构用以理解社会 行动者主观意义的概念框架。英国现象学社会学家 J.M.阿 特金森和 A.西库雷尔分别以自己的研究成果否定了实证 主义方法论的逻辑和程序。他们的观点是:诸如犯罪、自 杀这类社会现象仅仅是社会行动者对行为的主观解释,而 不是客观的社会事实,社会世界只不过是行动者的感性认 识和主观理解的产物;那些把犯罪、自杀当作客观事实来 研究的社会学家, 实际上是把自己的解释强加于社会世界。 美国社会学家 H.加芬克尔等人创立的民俗学方法论主要 受舒茨的影响。加芬克尔同舒茨一样,把研究重点集中在 日常生活世界中行动者的意识与行动。所不同的是,舒茨 注重探求行为者如何形成共同的生活世界意识,加芬克尔 则重视对具体互动过程的微观研究。他发展了一套独特的 研究技术与技巧,如追踪访问、临床观察、文献阐释等, 用以观察、分析行动者的行为和语言。民俗学方法论与实 证主义方法论尖锐对立, 它并不企图概括出一般社会规律, 而是考察特定环境下的具体社会现象。 历史社会学侧重对社会群体、社会发展进行历史的比 历史社会学 较研究。它反对实证主义的标准化、操作化和形式化的方 法,认为社会现象具有历史性和独特性,因此社会学的任 务是在历史脉络中运用类型构造法和比较法来探讨历史因 果关系。例如,韦伯指出,不能在社会历史领域中寻找普 遍规律,因为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只是阶段性、局部性和 频率性的,他主张以阐释和理解的方法来发现影响社会历 史发展的原因。美国社会学家 C.W.米尔斯认为,任何社会 学研究都是历史研究,并且都无法与价值倾向和意识形态 相分离,所谓客观的实证研究实质上是为了维护现有社会秩序。他的学说综合了冲突理论和批判理论,在方法论上 则继承了历史社会学的定性分析传统。 社会发展理论(theory of social development) 社会发展理论 探讨社会变迁规律性及其具体表现形式的学说。广义包括 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和人类学关于社会发展的研究,它 探讨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性;狭义特指社会学对发展 问题的研究,又称发展社会学,它以现代社会中政治、经 济、社会、文化的综合协调发展问题为对象,主要探讨社 会发展的现代化理论、模式、战略乃至具体政策。 历史发展 社会学对社会发展问题的研究可以追溯到 19 世纪社会学诞生之初。A.孔德关于社会的发展是从军事 时代到法律时代再到工业时代的论述,H.斯宾塞从军事型 社会到工业型社会变迁的理论,□.迪尔凯姆从机械团结到 有机团结的理论,F.滕尼斯从社区到社会的理论,以及 M. 韦伯所建立的庞大的宗教社会学和比较社会学体系,都在 某种意义上以欧洲社会为蓝本,探讨了人类从传统农业社 会到现代工业社会的过渡和发展过程。K.马克思的社会经 济形态理论从高度概括的层面上论述了人类社会的一般发 展规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战前的殖民地和半殖 民地国家纷纷摆脱原宗主国的控制而独立,他们都面临着 如何振兴本国经济、走上真正自主发展的道路,以及在经济 发展的同时,如何实现政治民主与社会进步,在与外部世界 平等交往中重新确立自己在整个世界体系中的地位的问 题。在这种形势下,发展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一门新的分 支学科就应运而生, 并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理论的主要形式。 现代化理论 社会现代化理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 现的第一种社会发展理论,其理论基础是 T.帕森斯的结构 功能主义,着眼点在社会流动的社会行为主义。现代化理 论沿袭欧洲社会学的知识传统,在社会发展过程的考察中 实行传统―现代、特殊主义―普遍主义的二分法,把传统 社会视为特殊主义的、以农业为主的、着重身份名位的、 静止的、职业分化简单的社会;相对而言,现代社会则是 普遍主义的、以工业为主的、着重成就的、动态的、职业 分化复杂的社会。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是两种具有相互排 斥特征的社会,由传统向现代演进的过程就是现代化。在 经济领域,现代化主要表现为国民经济总产值的增加、生 产率的提高、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市场关系的扩展、经 济交流的多重化;在政治领域,主要表现为国家意识的强化、 权力分配的理性化、政治机构的分化和专业化、决策的理 性化和决策效率的提高、 民主参与政治的制度化和扩大化; 在社会领域,主要表现为知识水平的提高、教育的普及、 社会交往方式的多样化、角色的日益分化、家庭和工作的 分离等等。 现代化理论曾在 20 世纪 50~60 年代占居社会发展理 论的统治地位。但是,由于它把西方社会发展的模式套用 到发展中国家,这一“西化”理论在这些国家并未能达到期 望的效果。实际情况是传统体制虽然被破坏了,但现代体 制却又始终建立不起来。 一批学者尤其是拉丁美洲 依附理论 60 年代前半期, 和非洲国家的学者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实例,展开了对现 代化理论的猛烈批判,导致了依附理论的产生。主要代表 人物有美国经济学家 A.G.弗兰克、巴西社会学家 F.H.卡多 索和埃及经济学家萨米尔?阿明等人。依附理论认为,现代 化理论的“西方化”实际上就是一个将发展中国家纳入以西 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中心―边陲”经济体系的依附化过 程。这个依附化过程从重商主义时代就已经开始,它导致了 同一过程的两种结果:西方国家的发达化和非西方国家的 不发达化。现代化理论的传统和现代的二分法,忽视了不 同国家的具体历史条件和过程,掩盖了在资本主经济秩序 内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形成的宗主国―卫星国的关 系,其实质是资本主义势力不断扩张所造成的剥削与依赖 关系。应该在这种剥削与依赖的关系中考察发展中国家的 现代化问题。依附理论强调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贸易援 助政策的剥削性以及跨国公司的掠夺性。经过依附理论的 批判,现代化理论开始渐趋衰退。但依附理论又由于本身 所考察范围的局限性和缺乏理论性而不能成为社会发展理 论的主导性理论。 社会发展理论开始了 发展趋势 从 70 年代中期开始, 一个多样化的转折时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现代化理论开始分化,一部分人将兴趣转移到西方 发达国家本身的社会发展问题上,主要研究新的科技革命 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影响,这就是未来学研究,它形成了信 息社论和后工业社会论。对发达国家发展的前景问题,也 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信息社会论者的观点。他们 为西方发达国家描绘了一幅令人乐观的前景,认为西方社 会频频发生的经济和社会危机是暂时性的,是由于当今西 方社会正处在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或后工业社会转变时期 而出现的非常规性危机。二是增长极限论者的观点,主要 是罗马俱乐部的观点。他们从人口爆炸和资源的有限性两 个角度看待人类社会的发展,对人类的科学技术能否有效 地解决上述两个问题持怀疑的态度,对人类的发展前景充 满悲观情绪。认为人类如果再不醒悟,继续按现在的方式 发展下去,等待着人类的将是世界的毁灭。另一部分人仍 然专注于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现代化问题,但研究的视 角和方法都有所改变,主要研究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初始 条件对其现代化的影响,这就是“迟发展”或“后发展” 理论。 ②美国和西方国家的一些社会学者经过改进和完善,使依 附理论逐渐发展成 I.沃勒斯坦等人的“世界体系论”。费兰 克和萨米尔?阿明等依附理论者也纷纷转变成了世界体系 论者。世界体系论的研究兴趣已不再局限于发展中国家的 社会发展,它从体系的角度研究世界整体的发展问题。结构功能主义(structural functionalism)现代西方社会学中 结构功能主义 的一个理论流派。它认为社会是具有一定结构或组织化手 段的系统,社会的各组成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相互关联,并 对社会整体发挥着必要的功能。整体是以平衡的状态存在 着,任何部分的变化都会趋于新的平衡。 思想渊源 社会科学中的功能主义有着长期的历史。 A.孔德和 H.斯宾塞在其著作中都有所论述。□.迪尔凯姆、 A.R.拉德克利夫―布朗和 B.K.马林诺夫斯基对功能主义也 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现代社会学中的结构功能主义是在 以往的功能主义的思想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 美国社会学家 T.帕森斯在 20 世纪 40 年代提出了结构功能主义这一名称,他在以后 的许多论著中,为形成结构功能主义的系统性理论作出了 很大努力,并成为结构功能分析学派的领袖人物。帕森斯 认为,社会系统是行动系统的 4 个子系统之一, 其他 3 个是 行为有机体系统、人格系统和文化系统。在社会系统中, 行动者之间的关系结构形成了社会系统的基本结构。社会 角色,作为角色系统的集体,以及由价值观和规范构成的 社会制度,是社会的一些结构单位。社会系统为了保证自 身的维持和存在,必须满足 4 种功能条件:①适应。确保系 统从环境中获得所需资源,并在系统内加以分配。②目标 达成。制定系统的目标和确定各目标的主次关系,并能调 动资源和引导社会成员去实现目标。③整合。使系统各部 分协调为一个起作用的整体。④潜在模式维系。维持社会 共同价值观的基本模式,并使其在系统内保持制度化。在 社会系统中,执行这 4 种功能的子系统分别为经济系统、 政治系统、社会共同体系统和文化模式托管系统。这些功 能在社会系统中相互联系。社会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社 会系统内的各亚系统之间,在社会互动中具有输入―输出 的交换关系,而金钱、权力、影响和价值承诺则是一些交 换媒介。 这样的交换使社会秩序得以结构化。 帕森斯认为, 社会系统是趋于均衡的,4 种必要功能条件的满足可使系 统保持稳定性。 默顿的经验功能主义 美国社会学家 R.K.默顿是结构 功能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发展了结构功能方法。 默顿认为,在功能分析上,应该注意分析社会文化事项对 个人、社会群体所造成的客观后果。他提出外显功能和潜 在功能的概念,前者指那些有意造成并可认识到的后果, 后者是那些并非有意造成和不被认识到的后果。进行功能 分析时,应裁定所分析的对象系统的性质与界限,因为对 某个系统具有某种功能的事项,对另一系统就可能不具这 样的功能。功能有正负之分,对群体的整合与内聚有贡献 的是正功能,而推助群体破裂的则是负功能。默顿主张根 据功能后果的正负净权衡来考察社会文化事项。他还引入 功能选择的概念,认为某个功能项目被另外的功能项目所 替代或置换后,仍可满足社会的需要。社会制度或结构对 行动者的行为影响是默顿著述中的主题之一。他认为,社 会价值观确定了社会追求的目标,而社会规范界定了为达 到目标可采用的手段。 如果文化结构 (目标与社会结构 (制 度化手段)之间发生脱节,就会出现社会失范状态,导致 越轨行为。 影响和评价 结构功能主义在 50 年代美国的社会学 中曾占主导地位。其代表人物还有 K.戴维斯、M.J.利维、 N.J.斯梅尔塞等社会学家。结构功能主义的研究涉及面很 广,包括社会理论探讨、经验研究和历史研究,其学术观 点涉及人类学与政治学等社会科学领域,并对现代化理论 有很大影响。 60 年代中期开始, 从 结构功能主义受到相当 多的批评,其中有的直接针对它的功能逻辑前提,特别是 对它采用唯意志论和目的论的解释方式,即把系统各组成 部分存在的原因归之于对系统整体产生的有益后果,进行 了猛烈的抨击。 还批评它只强调社会整合, 忽视社会冲突, 不能合理地解释社会变迁。 冲突理论(conflict theory)20 世纪 50 年代中、后期形成的 冲突理论 西方社会学流派。以率先反对当时占主导地位的结构功能 主义而著称。它强调社会生活中的冲突性并以此解释社会 变迁。 形成 作为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冲突现象,曾受到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许多社会理论家的广泛关注。20 世纪 40 年代中期以后,以 T.帕森斯为代表的结构功能主义,强 调社会成员共同持有的价值取向对于维系社会整合、稳定 社会秩序的作用,将冲突视作健康社会的“病态”,努力寻 求消除冲突的机制。50 年代中、后期,随着第二次世界大 战后短暂稳定的消退和冲突现象的普遍增长,一些社会学 家开始对帕森斯理论的精确性产生怀疑。他们吸取古典社 会学家,特别是 K.马克思、M.韦伯、G.齐美尔等人有关冲 突的思想,批评和修正结构功能主义的片面性,逐渐形成 继结构功能主义学派之后有重大影响的社会学流派之一。 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的 L.A.科瑟尔、L.柯林斯,德国的 R.达伦多夫,英国的 J.赖克斯等。 科瑟尔的冲突理论 科瑟尔在《社会冲突的功能》 (1956)中最早使用了“冲突理论”这一术语。 他反对帕森斯认 为冲突只具有破坏作用的片面观点,力图把结构功能分析 方法和社会冲突分析模式结合起来,修正和补充帕森斯理 论。科瑟尔从齐美尔“冲突是一种社会结合形式”的命题出 发,广泛探讨社会冲突的功能。他认为,冲突具有正功能 和负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冲突具有保证社会连续性、减 少对立两极产生的可能性、防止社会系统的僵化、增强社 会组织的适应性和促进社会的整合等正功能。 达伦多夫的冲突理论 达伦多夫认为,社会现实有两 张面孔,一张是稳定、 和谐与共识,另一张是变迁、 冲突和强 制。社会学不仅需要一种和谐的社会模型,同样需要一种 冲突的社会模型。为此,社会学必须走出帕森斯所建构的 均衡与和谐的“乌托邦”,建立起一般性冲突理论。在《工业社会中的阶级和阶级冲突》(1957)中,达伦多夫主要吸 取了韦伯关于权威和权力的理论,以此为基础建立其阶级 和冲突理论。 他认为, 社会组织不是寻求均衡的社会系统, 而是强制性协调联合体。社会组织内部的各种不同位置具 有不同量的权威和权力。社会结构中固有的这种不平等权 威的分布,使社会分化为统治和被统治两大彼此对立的准 群体。 在一定条件下, 准群体组织表现为明显的利益群体, 并作为集体行动者投入公开的群体冲突,从而导致社会组 织内部权威和权力的再分配,社会暂时趋于稳定与和谐。 但权威的再分配同时也是新的统治和被统治角色的制度化 过程。和谐中潜伏着冲突的危机,一旦时机成熟,社会成 员就会重新组织起来,进入另一轮争夺权力的冲突。社会 现实是冲突与和谐的循环过程, 而“权力和抵制的辩证法乃 是历史的推动力”。 赖克斯的冲突理论 赖克斯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 出发,反对帕森斯以价值规范为重心的秩序理论,强调物 质生活手段的分配应该在建构社会模型时占据优先地位。 在《社会学理论中的关键问题》 (1961)中,赖克斯描述了 “统治阶段的情境”:统治集团支配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并运用强制性权力迫使社会整合。在这种情形中,经济分 配体系向不同群体分发一定量的物质生活资源;政治权力 体系分配权力以“防范任何破坏经济分配体系的行为发 生”;终极价值体系确认“这种政治权力体系的合法性”;宗 教仪式则具有“促使人们遵从终极价值体系的功效”。他认 为,这种货币→权力→价值→仪式的一体化社会结构,是 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 生活手段分配上的极端不平等, 必然造成被统治阶级不满情绪的日益增长,促使其成员将 个人利益置于群体利益之下而结成集体行动者。一旦统治 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权力对比发生变化, 社会就会由“统治 阶段的情境”向“革命情境”运动,最终导致统治阶级的倒 台。冲突的双方即使认识到激烈的冲突比适度的让步将会 付出更高的代价,从而彼此作出妥协,但这种“休战情境”也 是极不稳定的。冲突双方继续寻找能够满足自己单方面利 益的手段, 一旦找到了这种手段, 权力的平衡立即被打破, 冲突随即重新取代暂时的和平。 柯林斯的冲突理论 1975 年, 柯林斯的 《冲突社会学: 迈向一门说明性科学》一书出版,标志着冲突问题的研究进 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早期冲突论者只是对结构功能主义进 行补充和修正,认为秩序理论和冲突理论同是有用的理论 工具。柯林斯认为,社会冲突是社会生活的中心过程,仅 仅提出一种补充性“冲突理论”不足以说明这一过程,必须 建立一门以冲突为主题的社会学。早期冲突论者主要关注 宏观社会结构问题,并把社会结构视作外在于个人的强制 性力量。柯林斯则认为,社会结构是行动者的互动模式, 是在行动者不断地创造和再创造中产生并得以持续的。对 宏观社会结构的理解不能脱离建构这些结构的行动者。他 吸取了现象学和民俗学方法论的研究成果,力图为宏观社 会学奠定微观基础。与早期冲突论者注重理论和意识形态 问题不同,柯林斯强调必须建立假说―演绎的命题系统, 并从经验上加以验证。唯有如此,才能使冲突社会学真正 成为一门说明性科学。柯林斯为冲突问题的研究打下了新 的基础,标志着狭义上的“冲突理论”作为一个流派已经式 微。 影响 冲突理论产生后,在西方社会学界引起了巨大 反响,它很快渗透到社会学各分支学科的经验研究中去, 在政治社会学、组织社会学、种族关系、社会分层、集体 行为、婚姻家庭等领域出现了大量以冲突概念为框架的论 著,在当代社会学发展中有重大的影响。 社会交换论(social exchange theory)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 社会交换论 流派之一。 产生于 50 年代末期的美国。 交换理论最初是针 对结构功能主义提出的,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实证主义、 自然主义和心理还原主义的倾向。它强调对人和人的心理 动机的研究,批判那种只从宏观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或 抽象的社会角色上去研究社会的作法;在方法论上倡导个 人是社会学研究的根本原则;认为人类的相互交往和社会 联合是一种相互的交换过程。这是对美国心理学家 B.F.斯 金纳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功能主义的文化人类学和功利主 义的经济学的全面综合。 社会交换论的基本研究范畴和概念包括价值、最优原 则、投资、奖励、代价、公平和正义等。主要代表人物有 美国社会学家 G.C.霍曼斯、P.M.布劳和 R.埃默森。霍曼斯 是交换理论的创始人。他提出了一组普遍性命题:①成功 命题。一个人的某种行为能得到相应的奖赏,他就会重复 这一行动;某一行动获得奖赏愈多,重复活动的频率也随 之增多;获得的奖赏愈快,重复活动的可能性就愈大。② 刺激命题。相同的刺激可能会带来相同或相似性行为。如 某人过去在某种情况下的活动得到了奖赏或惩罚,而在出 现相同的情况时,他就会重复或不再重复此种活动。③价 值命题。如果某种行为的后果对一个人越有价值,那么, 他就越有可能去重复同样的行动。④剥夺与满足命题。某 人(或团体)重复获得相同奖赏的次数愈多,那么,这一 奖赏对该人(或团体)的价值就愈小。⑤攻击与赞同命题。 该命题包括两方面:一是当个人的行动没有得到期待的奖 赏或者受到了未曾预料到的惩罚时,就可能产生愤怒的情 绪,从而出现攻击性行为;二是当个人的行动得到预期的 奖赏,甚至超过期待值,或者没有遭到预期的惩罚时,他 就会高兴,就会赞同这种行为。霍曼斯将 5 个命题看成是 一组“命题系列”,强调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的重要性,并认 为只要将 5 个命题综合起来,就能够解释一切社会行为。霍 曼斯指出,利己主义、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 由于每个人都想在交换中获取最大利益,结果使交换行为 本身变成一种相对的得与失。对个人来说,投资的大小与 利益的多少基本上是公平分布的。布劳的交换理论 布劳的交换理论是从社会结构的原则出发考察人与人 换理论 之间的社会交换过程,其理论目标既想克服功能主义忽视 研究人的理论缺陷,又想弥补霍曼斯理论只局限于微观层 次方面的不足。布劳的理论方法是从描述交换过程及其在 微观层次上的影响开始,再从群体层次上升到制度与社会 的宏观层次。他认为,社会交换关系存在于关系密切的群 体或社区中,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的。社会交换 是一种有限的活动,它指个人为了获取回报而又真正得到 回报的自愿性活动。布劳还区分了经济交换与社会交换、 内在奖赏和外在奖赏的差别,引入了权力、权威、规范和 不平等的概念, 使交换理论在更大的范围内解释社会现象。 布劳的社会交换理论从微观到宏观,系统地追溯了交换现 象的各种发展过程及其影响,从而形成一种归纳过程取向 的社会结构理论。 继布劳之后,对交换理论作出重要贡献的还有埃默森 等人。埃默森运用严密的数理模型和网络分析,阐述社会 结构及其变化、社会交换的基本动因和制度化过程,在方 法论上进一步充实了交换理论的理论体系。 符号互动论(symbolic interactionism) 符号互动论 一种主张从人们互动着的个体的日常自然环境去研究人 类群体生活的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理论派别。又称象征相 互作用论或符号互动主义。 符号互动论的派别 该理论源于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 W.詹姆斯和 G.H.米德的著作。但最早使用符号互动这一术 语的是美国社会学家 H.G.布鲁默,1937 年,他用这一术语 指称美国许多学者诸如 C.H.库利、米德、J.杜威、W.I.托马 斯、W.詹姆斯、R.E.帕克、F.W.兹纳尼茨基等人的著作中 所隐含的“社会心理状态”。西方学术界曾有人把符号互动 分为两派,一是以布鲁默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一是以 M.库恩为首的艾奥瓦学派。
年间出版的一系列 布鲁默及其同事、学生们的著作中确定了该理论的主要观 点。 从哲学上看,符号互动论与美国的实用主义、德国和 法国的现象学联系最为密切,与逻辑实证主义、结构功能 主义、文化决定论、生物决定论、刺激―反应行为主义、 交换理论以及均衡理论的各种形式相对立,而与心理分析 理论、现象学社会学、民俗学方法论、角色理论、戏剧理 论,以及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的心理学、哲学,具有某些 相容性。E.戈夫曼是符号互动论在当代的主要代表人物之 一。 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假定 主要有:①人对事物所采取 的行动是以这些事物对人的意义为基础的;②这些事物的 意义来源于个体与其同伴的互动,而不存于这些事物本身 之中;③当个体在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他通过自己的 解释去运用和修改这些意义。 符号互动论的观点 主要观点有:①心灵、自我和社 会不是分离的结构,而是人际符号互动的过程。心灵、自 我和社会的形成和发展,都以符号使用为先决条件。如果 人不具备使用符号的能力,那么心灵、自我和社会就处于 一片混乱之中,或者说失去了存在的根据。 ②语言是心灵和自我形成的主要机制。人与动物的区 别就在于人能使用语言这种符号系统。人际符号互动主要 通过自然语言进行。人通过语言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 ③心灵是社会过程的内化,事实上内化的过程就是人 的“自我互动”过程,人通过人际互动学到了有意义的符 号,然后用这种符号来进行内向互动并发展自我。社会的 内化过程,伴随着个体的外化过程。 ④行为是个体在行动过程中自己“设计”的,并不是 对外界刺激的机械反应。个体在符号互动中逐渐学会在社 会允许的限度内行动,但在这个限度内,个体可以按照自 己的目的处世行事。 ⑤个体的行为受他自身对情境的定义的影响。人对情 境的定义,表现在他不停地解释所见所闻,赋各种意义于 各种事件和物体中,这个解释过程,或者说定义过程,也 是一种符号互动。 ⑥在个体面对面的互动中有待于协商的中心对象是身 份和身份的意义,个人和他人并不存在于人自身之中,而 是存在于互动本身之中。 方法论特征 符号互动论者倾向于自然主义的、描述 性的和解释性的方法论,偏爱参与观察、生活史研究、人 种史、 不透明的被脉络化了的互动片断或行为标本等方法, 强调研究过程,而不是研究固定的、静止的、结构的属性; 必须研究真实的社会情境,而不是通过运用实验设计或调 查研究来构成人造情境。符号互动论者不运用正式的数据 搜集法和数据分析法,而代之以概括性的和一般的方法论 的指令,这些指令要求对被调查的对象采取“尊重”态度。 布鲁默曾声称,这种研究需要或至少应该分为两个阶段进 行:第一阶段是“考察” ,调查者着重了解他想要研究的社 会情境的第一手资料。 目的是把在其中生活的人们所理解、 所适应的世界照样描绘出来,主要用参加者的语言来表达。 第二阶段,即“检验”阶段。研究者集中注意环境中的“分析 因素”,这些因素要在理论指导下进行观察才可能获得。对 于多数符号互动论者说来,这一阶段在辨认、描述和解释 基本的社会过程如社会化、整合、协商时已开始了。 应用符号互动论有助于对许多问题的理解,如对社会 越轨、精神疾病、集体行为、儿童社会化、死亡和挣扎、 老年、疾病与痛苦和艺术社会学(见文艺社会学)的理解 等等。 新功能主义(neo-functionalism) 新功能主义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在美国社会学界兴起的一股力图综合 当代最新研究成果以重新建构 T.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传统的流派或理论发展趋势。“新功能主义”这一术语是 由美国社会学理论家 J.亚历山大于 1985 年在其编辑的论文 集《新功能主义》中首次使用的。 以帕 理论渊源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 60 年代中期, 森斯为主要代表的结构功能主义是美国社会学中占统治地 位的理论流派。 60 年代中后期起, 自 美国社会中出现的一 系列剧烈变动,促使社会学理论家重新思索社会学方向, 各种新理论纷纷兴起,向帕森斯的“巨型理论”发起冲击。其 中以符号互动论、社会交换论、民俗学方法论为主要代表 的微观社会学理论猛烈抨击帕森斯理论中侧重对社会结构 分析的方面,他们强调对个体行动和行为的分析,要求恢 复个体的创造性和自由。以冲突理论为主要代表的宏观社 会学理论,则指责帕森斯过于重视秩序、和谐和稳定,忽 视冲突、强制和变迁,他们要求社会学更加注意社会变迁 中的暴力、革命、权力等物质结构。这些理论在 70 年代逐 渐取代了帕森斯理论而占居主导地位。与此同时,在这些 理论之间又形成以符号互动论、社会交换论和民俗学方法 论为一方,以冲突理论为另一方的“微观/宏观大分裂”, 就社会行动、社会秩序、社会变迁等重大理论问题展开激 烈的争论。这些争论本身暴露出上述诸理论自身的致命弱 点──偏执一端而缺乏综合性。从 70 年代后期起,帕森斯 理论中强烈的综合意识又重新引起社会学界的兴趣,各种 理论内部开始出现试图进行新的综合的种种尝试。新功能 主义正是力图以批判地继承帕森斯理论遗产,开辟一条新 的综合之路而产生的。 特点 与其他流派相比, 新功能主义具有以下 3 个特 点:①对帕森斯理论传统持批判继承态度,既强调与帕森 斯结构功能主义的承续关系,又强调从内部批判帕森斯理 论的必要性。其中,亚历山大批判了帕森斯理论的实证主 义认识论基础,主张在“后实证主义”科学观的基础上重建 多维度的理论框架。新功能主义者还重新解释了帕森斯理 论, 以此矫正反功能主义的偏颇。 ②对 70 年代的各种反帕 森斯理论流派持开放态度,力图在功能主义理论传统基础 上整合上述理论。针对符号互动论、社会交换论、民俗学 方法论等理论的微观分析,新功能主义力图通过重建帕森 斯的行动理论来综合其理论洞见,并探索微观个体行动和 宏观社会结构及制度的连结环节。对宏观社会学领域的冲 突理论,新功能主义主张在保持帕森斯“规范秩序”的前提 下,强调对权力、战争、强制、冲突等问题的分析,并把 社会变迁分析纳入帕森斯的“分化”理论中。“新功能主义” 还打破帕森斯曾为社会学划定的只研究社会系统问题的界 限,对 80 年代以来盛行的“文化社会学”给予高度的重视, 并力图在功能主义框架内解决文化与社会及人格系统的关 系问题。③新功能主义尚未具备统一的理论形态。被归在 新功能主义名下的社会学家,老一辈的有 R.N.贝拉、A.英 克尔斯、N.J.斯梅尔塞等人,新一代的有亚历山大、S.N. 艾森施塔特、N.卢曼、W.施卢赫特等。他们除了具有共同 的理论传统外,在许多问题上持有不同甚至对立的观点。 新功能主义只能说是以超越战后社会学发展之第一阶段和 建立新的综合理论为目标的尝试。 新功能主义的理论提出后,引起了社会学界的广泛注 意和不同反应。不少人对新功能主义持反对和怀疑态度。 对此,亚历山大的回答是: “它是新瓶装旧酒,还是确有新 酿,将由历史来判定。 ” 民俗学方法论(ethnomethodology) 民俗学方法论 对一定社区的社会成员在社会互动中所遵循的规则的社会 学研究。又称民族学方法论、本土方法论。20 世纪 60 年 代发展起来的微观社会学学派之一。创始人为美国社会学 家 H.加芬克尔。 民俗学方法论的英文词头“ethno”在希腊文 中意为国家、人民、部落、种族。加芬克尔的理论借鉴了 美国社会学家 G.H.米德的角色理论和德国哲学家 E.胡塞尔 的现象学,并大量吸收了 A.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和英国日 常语言哲学的思想观点。他的基本假定是:社会是具体的 而不是抽象的,社会仅仅在它的成员觉察到它存在时才存 在,因此必须对社会成员在建构和解释他们所处的社会时 所使用的方法进行详细考察。在现实生活中,社会成员依 据一定的规则和程序来组织社会活动,并使活动具有共同 的意义。这套规则和程序就称为民俗方法,也有人称它为 本土方法或民族方法。由于强调社会成员对社会现实的主 观解释,民俗学方法论常常被视为一种现象学研究。民俗 学方法论的研究对象是个人, 它运用极为精细的实证方法, 着重分析人们行为的微观方面,力图发现和描述人们在日 常生活中做出行为、响应行为和改变行为的规则。在他们 看来,这些不成文的、公认的行为规则是一切社会生活的 基础。 民俗学方法论的基本概念有:①考虑,又称“计算”或“算 民俗学方法论的基本概念 计”。指人们对外部世界做出解释的过程,是每一个人依其 行为情景所赋予意义的能力。民俗方法论者极为注重分析 个人的考虑以及这些考虑的提出和被接受的方式,专注于 对人们之间的会话的研究。②指示性,又称“索引性”。指一 切考虑都对应于其特定行为情境:地点、时间、当事人、 行为意图、相互了解等。因此,研究者必须站在行动者的 角度来理解其行为的意义和背景。③省略原则。人们在交 往中允许不清楚的信息存在,待以后弄清。而不会力图问清 一切情况,使交往无法继续。④文件方式。人们在交往中往 往寻找不明言的潜在的含意以理解相互的行为,决不是孤 立地去对待每一件事。⑤自然语言。人们在交谈中往往轮 流对话而不使会话中断的基本结构。 民俗学方法论的最大特点是反对社会学的主流思想, 特别是实证主义学派(见社会学方法论) 。它对□.迪尔凯 姆的“社会事实的客观实体论”和功能学派的“社会事实既 存论”进行了批判, 认为传统社会学往往把自己的意思强加于社会现实而不是让其从社会现实中表现出来。对于民俗 学方法论者来说,传统社会学的概念、技术和统计歪曲了 社会现实的真实本质。与现象学社会学不同,民俗学方法 论并不试图概括出普遍规律,而只注意对日常生活的语言 及行为意义的经验研究,尤其是对行为者实际动作的观察 分析。加芬克尔等人发展了一套独特的研究技巧,如追踪 访问、亲身观察、文件解释和“破坏试验”法。后者是故意 干扰和打破人们通常的行为方式,以观察人们的反应。通 过这些方法来揭示社会互动中隐含的行为规则,对社会成 员的日常生活做出描述与阐释。这些研究技巧对社会学调 查方法的精细化起了一定的作用。 民俗学方法论强调个人间的微观互动过程,强调对行 为者主观意图的理解,并把这种原则应用于经验研究,从 而在方法论上发展和充实了 M.韦伯的理解的社会学。70 年代以来,民俗学方法论作为一种新的学派已逐渐被社会 学界所接受。但它由于否定客观社会事实和普遍规律,所 以那些以研究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为宗旨的大多数主流派 社会学家,尤其是宏观社会学家看来,不仅是不足取的, 甚至是难以置信的。他们认为民俗学方法论基本上是描述 性的,并且批评它无视社会结构,特别是权力的中心地位 在社会交互作用中的影响。 社会行为主义(social behavioralism) 社会行为主义 当代美国社会学中的一种激进的自然主义理论。又称行为 主义社会学。它以英国功利主义经济学的个人主义和自由 放任原则以及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主张社会 学应用经验方法测算具体环境对行为的刺激因素,以解释 个人的外显行为, 然后再将个人行为扩大到人际交换领域, 使之成为能解释社会现象的理论。 代表人物有心理学家 B.F. 斯金纳和社会学家 G.C.霍曼斯。 以斯金纳为代表的激进的行为主义为社会行为主义提 供了心理学基础和认识论依据。行为主义心理学主张心理 学的对象是人的外显行为,认为人的行为与动物行为并无 本质差别。斯金纳把研究鸽子和老鼠时获得的实验资料用 到对人的研究上,认为个人的外显行为并非对外部刺激的 首要反应,而是在外部环境各种刺激因素作用下形成的一 种反射的复杂总体。他认为,人类行为和动物行为都可视 为旨在获得报偿和逃避惩罚;人们在互动过程中彼此提供 积极或消极的外部因素,从而形成各自的外显行为。这一 原理为社会学交换理论奠定了基石。 霍曼斯把行为心理学对人的行为的解释与功利主义经 济学把人的行为解释为在成本和利润中选择最合算的行动 路线的思想结合起来,目的在于把对人的行为的心理学解 释和经济学解释纳入对社会交换的解释之中。在他看来, 社会赞许的社会现象如货币一样可被视为一种报偿,而人 所处的从属地位同样也可当作一种成本;而经济学的“报 偿”和“成本”概念分别与心理学的“强化”和“惩罚” 概念相对应。据此,霍曼斯把社会行为视为一种至少在两 个人之间发生的、为获取报偿或付出成本的有形或无形的 交换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他的社会交换论。 霍曼斯的分析策略与社会学传统中的集体主义、功能 主义的社会唯实论倾向不同,在他看来,解释行为需要理 解人的动机和情感,而不是认识某种假定的需要或理解某 种社会的要求。与社会学唯名论倾向对个人行动中的主观 意义的理解不同,霍曼斯的心理学类型的解释在于强调人 的自然本性和自然情感是相同的,尽管不同民族在文化历 史上存在差异,但作为社会学理论在认识和解释普遍存在 的社会制度和社会过程上应该是普遍适用的。他认为,□. 迪尔凯姆主张社会事实具有的客观性、强制性和普遍性太 抽象,而 M.韦伯倡导的理解人的主观意义又太主观。 社会行为主义从个人主义和客观性出发,目的是在社 会学传统中的个人―社会两种研究策略之间架起沟通的桥 梁。 现象学社会学(phenomenological sociology) 现象学社会学 20 世纪 60 年代后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反自然主义的社会学 理论。代表人物是移居美国的奥地利哲学家和社会学家 A. 舒茨和倡导民俗学方法论的美国社会学家 H.加芬克尔等 人。在舒茨之前,德国社会学家 A.菲尔坎特曾尝试用现象 学方法研究社会。但作为一种社会学理论,现象学社会学 的学术思想来源是德国哲学家 E.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M. 舍勒的知识社会学和 M.韦伯的理解的社会学。 基本问题 舒茨早年研读现象学,他批判地接受了胡 塞尔的意向性理论,尝试着把生活世界、主体间性等概念 引入社会科学,并把它与韦伯的“理解”概念相结合,主 张社会学回到生活世界的基本事实上,开辟了当代社会学 理论中的一个新方向。现象学社会学在理论上提出的基本 问题,是怎样使按照自然科学方式建立起来的“社会学” 在整体上不致成为一桩错误的事业,以及怎样选择一种研 究社会现象的方式使之更富成效。它力求选择一种使自己 植根于社会现象独特性的基础,强调这一独特性要求使用 有别于自然科学的方法。这种方法论使它关注社会现象的 意义特征,但不流于无法检验的直觉。正是在这一点上, 现象学社会学把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与韦伯的理解的社会 学联系起来。 生活世界和主体间性 在理论上,舒茨通过对生活世 界、主体间性、行动、设计与角色、多重实在等概念的论 述,描述了日常生活世界的结构及其基本形式。他的整个 学术活动的主要部分用于研究每天运转不息的日常世界的 意义构成。在他看来,每个人都是这个日常生活事件构成 的、不断发展的世界的组成部分,人们在很大程度上认为 世界的实质性存在是不言而喻的。人们的常识使他们预先 设定的共同参与和分享的世界是存在的,进而设定人的所 有行动在其中发生的日常世界是外在于人们的 “彼在” 舒 。茨在对自我―他人自我、此在―彼在以及它们在空间视野 ―时间坐标的描述性分析后指出,所谓的日常世界或生活 世界从一开始就是由多重实在构成的主体间性的世界;人 们关于这个世界的日常知识从根本上就具有主体间性的特 征。这意味着,这种知识在对他人具有什么意义的同时, 也对我同样具有什么意义;既与他人的世界有关,也与我 的世界有关;归根结柢都植根于人为了生活而创造的解释 图式之中。在这个意义上,日常知识恰恰是使主体间性成 为可能的人们观念中的类型化,而日常的生活世界中的一 切,从本质上看都是主体间性的。从现象学社会学的观点 来看,由常识和日常生活构成的人类世界是最高的实在, 这个世界的本质特征在于它的一切都是主体间性的。 自然态度的悬置 在方法上,现象学社会学对按自然 科学理想建立的传统社会学持批判态度,认为这种社会学 历来忽视人们日常生活赖以建立的基质构造,轻信自然观 点把社会现象视为自然事实而加以研究,其根本弊病在于 它混淆了自然科学对象和社会科学对象之间的本质差异。 从学理渊源上看,R.笛卡尔哲学曾对世界是实在的信念提 出过怀疑, 胡塞尔则进一步发展了这种怀疑论, 他用“悬置” 概念把对世界实在的信念放入括号内存而不论,并以此作 为克服自然观点错误的手段。 舒茨借用了现象学这一概念, 提出“自然态度的悬置”方法,但他的用意与胡塞尔相反, 并不是把对外部世界及其客体的信念存而不论,而是把对 这个世界的怀疑“悬置”起来存而不论,以便社会科学研究 者更接近于生活世界本初的、最高的实在,从而理解这个 由多重实在组成的日常世界的意义结构。 理解 舒茨认为,用自然科学方法研究的对象无论多 么复杂,都是存在于观察者的世界中的客体,属于第一级构 造。而社会科学的对象是人及其活动,人不仅是研究者所 观察的客体,也是具有他自己在先解释的世界的存在,他 与研究者之间的关系是共处于社会实在中的同伴,每个人 既是观察者,又是被观察的对象,属于第二级构造。据此, 舒茨把 W.狄尔泰、韦伯阐述的“理解”看成社会学研究应使 用的一种主要方式:把社会行动解释为行动者赋予其行动 的意义,即在行动者看来他的行动所具有的意义。但舒茨 与韦伯把“理解”当作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规范原则不同,把 解释主观意义视为生活世界在观念上的类型化,认为它是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解释他们自己的行动以及人际互动所实 际运用的方式。“理解”有可能在运用观察方法和研究方法 之前就已把握了纯粹的或绝对的事实。在这个意义上,包 括对主观意义的解释在内的全部“理解”问题,涉及 3 个既 相互有别又彼此联系的不同层次问题。①“理解”首先是一 个哲学认识论问题。“理解”植根于胡塞尔的“生活世界”之 中,它包含个人通过其具体存在所经历的日常经验的丰富 整体性; 它在认识中从纯粹事实里排除了知觉、 感觉因素, 强调感性事实以纯粹事实为基础,并随着后者的变化而变 化。②“理解”是关于人类事件的日常知识的经验形式。人 们在日常生活中从一开始就把世界解释为属人的、充满意 义的世界。理解他人除了把他人存在的躯体理解为心理― 生理统一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外,还要把他人的各种行 动作为一个具有意图的创造活动来看待。③“理解”是社会 科学特有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向传统的科学观所崇尚的 感觉至高地位、认知必须从感觉出发、用自然科学的理想 模式建构社会科学等观点提出了严重挑战。它强调自然实 在与社会实在之间的本质区别,要求人们审慎地鉴别以下 事实:人不仅是科学家观察领域中的一个要素,也是他自 己的行动领域的先在解释者;人的公开的外显的行为只是 他全部行为中的一个片断;试图理解社会实在的人,必须 面对的首要问题是,通过领会一种行动对于他、对于社会 世界的坐标轴所具有的意义来理解行动者的主观性。 舒茨把重新建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解释自己世界的方 式规定为现象学社会学的任务。他把自己的观点称为“自 然态度构成的现象学” 实际上它是一种用自然观点研究社 , 会的 “社会学的社会学” 即关于人类社会怎样才是可能的 , 知识的社会学。 民俗学方法论 加芬克尔试图从经验研究上证实舒茨 的观点。按照他的界定,民俗学方法论是指“研究作为有 组织的、人为的日常生活实践的持续实现之表征性表达和 其他实践行动的合理性质” 。他还解释说, “民俗学方法论 把日常生活当作使这些活动成为明显合理的和对一切实际 目标而言都能成立的社会成员们的方法加以分析,亦即当 作平凡的日常活动的组织而应该加以阐释的方法加以分 析” 。它关心人们使用什么手段赋予日常生活世界以意义, 即关注人们怎样使用语言和其他符号为日常生活实在添加 秩序和各种模式的意义, 把实践行动解释成合理的。 因此, 语言符号及其意义表达问题就成为民俗学方法论的关注焦 点。 加芬克尔认为意义的表达通常被分为两种:一种是人 们为把发生的事件置于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专业建设成果与贡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