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us ze镜头在索尼a7rm22上如何调光圈

&主题:请教:A7R2,没有触点的转接环怎样调EF镜头的光圈
泡网分: 0.232
注册: 2016年03月
入手metabones 5 平时用 一切正常。不过另外入了一个插片式的ef-e转接环,这货没有触点,ef镜头又是电磁光圈,镜身上不能直接调整光圈,请教各位有什么办法调节光圈
微信扫一扫分享
&浏览:216&&回帖:3 &&
泡网分: 0.232
注册: 2016年03月
woodysh 发表于
用mb5先调节好光圈,然后不关机直接卸下镜头换成插片式转接环感謝,不過感覺好原始。。。。。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31.863
帖子: 2234
注册: 2003年11月
woodysh 发表于
用mb5先调节好光圈,然后不关机直接卸下镜头换成插片式转接环正解
泡网分: 4.513
帖子: 2340
注册: 2015年10月
用mb5先调节好光圈,然后不关机直接卸下镜头换成插片式转接环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版权所有:&&&&&主题:Zeiss 55mm f/1.4 Otus Distagon T* 在Sony A7R上与5支标头的粗略比较
泡网分: 21.008
帖子: 1672
注册: 2004年12月
最近看了不少关于此牛头的“技术”评测和臆测。作为用户,一直以来对这些客观或主观的文章不大感冒,真正受用的莫过于实际使用上的感受。
必须承认,蔡司此头的宣传片拍的相当有水平,无论谁看了都有占为己有的冲动。到手后,第一感觉就是大和重。至于的么,55的1.4标头啊。想想Summilux才多大多重!无论接在A7R或DF上,都时头重脚轻的感觉。造工跟蔡司其他的ZF和ZE头基本一致,略微欠缺了图片上那惊艳的味道,与徕卡相比还是有可见的差距。最让我烦心的是那两橡胶环(对焦环和光圈环),虽然手感不错,而且手动对焦快而准,但是极容易粘尘,不知道长期使用后会不会发白、释油或吸油。遮光罩全金属、很大,接上后看上去极具进攻性。镜头盖是金属的就完美了。
由于对此头的光学素质心里已有个大概,所以这次更多的是用来作为一个标杆,看看手头其他几个标头是否可以喂饱A7R。这5个镜头分别是:
Nikon Nikkor 50mm f/1.2 AIS
Nikon AF-S Nikkor 50mm f/1.4G
Leica 50mm f/0.95 Noctilux-M A
Leica 50mm f/1.4 Summilux-M A
Leica 50mm f/2.0 Summicron-M
F口转接环用Novoflex,M口转接环用Voigtlander。上三脚架、两秒自拍、中央点对焦、色彩空间Adobe RGB、无压缩RAW。在Aperture上将无修改RAW输出为PSD格式,然后用Photoshop CS5导入、转换成sRGB,裁成900X600像素并以JPG输出,文件大小控制在230-250K之间。没有做色彩和锐度调整。
测试光圈分别使用0.95、1.2、1.4、2.0、2.8、4、5.6。
这里的对比只涉及镜头的分辨率、锐度和反差,色彩、畸变、紫边等不予讨论。测试初步结论个人认为,这头确实很牛,最大光圈中心成像极好,可与Summilux抗衡(看不出超越)、边缘也十分好,秒杀Summicron以外的其它四个标头。收小光圈后中心及边缘成像都有显著提升。大光圈下暗角还是可见。仔细比较f/5.6下边缘的表现,加上其体积及重量,我有理由怀疑这头是以超过全幅的画幅而设计的,其效果就如f/1.4的全幅标头用在半幅机上。不知道哪位大侠试试把Otus 55/1.4装在中幅机上,看看有多少暗角就有答案了。
从下面的曝光参数可以看出,除50/0.95外所有头的最大光圈都有虚标嫌疑,因为从f/1.4开始光圈都以一档缩小,快门理应成倍增加。同时50/0.95在f/2.8、f/4.0、f/5.6都标小了。由于A7R最快快门是1/.95在f/0.95和f/1.2时边缘都比f/1.4亮。
& & & & & & & & 55/1.4& & & & 50/1.2& & & & 50/1.4G& & & & 50/0.95& & & & 50/1.4A& & & & 50/2.0
0.9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000& & & & & & & & -& & & & & & & & -
1.2& & & & & & & & -& & & & & & & & 6400& & & & & & & & -& & & & & & & & 8000& & & & & & & & -& & & & & & & & -
1.4& & & & & & & & 5000& & & & & & & & 6400& & & & & & & & 5000& & & & & & & & 8000& & & & & & & & 5000& & & & & & & & -
2.0& & & & & & & & 4000& & & & & & & & 4000& & & & & & & & 4000& & & & & & & & 4000& & & & & & & & 4000& & & & & & & & 3200
2.8& & & & & & & & 2000& & & & & & & & 2000& & & & & & & & 2000& & & & & & & & 2500& & & & & & & & 2000& & & & & & & & 2000
4.0& & & & & & & & 1000& & & & & & & & 1000& & & & & & & & 1000& & & & & & & & 1250& & & & & & & & 1000& & & & & & & & 1000
5.6& & & & & & & & 500& & & & & & & & 500& & & & & & & & 500& & & & & & & & 640& & & & & & & & 500& & & & & & & & 500
以下是不同光圈下个人认为的各头表现。
Noctilux:中心及边缘锐度都勉强可以接受,层次保留不错,暗角严重。
Nikon 50/1.2:中心锐度勉强可以接受,边缘恶化,甚至比Noctilux在f/0.95更差。
Noctilix:比起f/0.95有提升但不明显。
中心:Otus与Summilux最好,个人认为后者略微好那么一点点。其次是Nikon 50/1.2与Nikon 50/1.4G,后者也是好一点点,不过前者比f/1.2时改善不少。而Noctilux相比f/1.2时还是改善不明显。
边缘:Otus很明显胜出,Summilux比中心严重恶化,Noctilux比f/1.2有改善。Otus&&Noctilux&Summilux&50/1.4G&50/1.2
中心:Otus和Summilux锐度与反差有提高,Otus反差好一点点,Summilux锐度貌似好一点点。50/1.4G和50/1.2有类似提升,但属于稍低一层次。其下是Noctinux和Summicron。
边缘:Otus无疑再次胜出,其次Summicron(全开边缘与中心锐度竟然一样),接下来是50/1.4G、Noctinux、Summilux、50/1.2。Summicron是唯一全开边缘可以接近Otus的标头
中心:Otus和Summilux继续领跑,至于两者哪个略胜一筹纯粹是见仁见智。而50/1.2急赶直追,与前两头已经十分接近。其余三头改善不明显,依次是50/1.4G、Summicron、Noctilux
边缘:Otus第一毫无悬念,Summicron继续接近且远远抛开后面四标头。然后依次Summilux、Noctilux、50/1.4G、50/1.2
中心:可以看出Summilux略微胜出,而Otus与50/1.2不分伯仲。Noctilux与Summicron改善显著,基本达到Otus水平。50/1.4G略为逊色
边缘:不用说前面的还是Otus,而Summicron已经相当接近。之后是50/1.4G和Noctilux,均有有很大改善。Summilux和50/1.2垫后
中心:除50/1.4G外五个头难分难解,50/1.4G稍微逊色一点
边缘:Noctilux有很大改善,与Otus和Summicron在同一水平。Summilux与50/1.4G同样有较大提升。50/1.2还是有细微差距
每个标头的大致使用心得:
1)Otus:总体素质第一,这点没有疑问。蔡司标榜不妥协,我看更为准确的是成像不妥协,但是妥协了体积、重量和成本。其绝对优势在于大光圈下边缘成像的品质得以保证
2)50/1.2:老实说,颇感失望。之前绝大部分评论都说f/2.0之后其锐无比。现在看来中心在f/2.8后、边缘在f/5.6后才令我满意
3)50/1.4G:中规中矩,没有可圈可点的地方,尤其相对于50/1.2迟了这么多年才推出,按理说设计上会有所突破
4)Noctilux:相信没有人是为了分辨率和锐度买这头,况且f/5.6之后和Otus几乎没有差别
5)Summilux:两个字-失望。作为M头里的神镜,被那么多人所传颂,边缘成像竟然强差人意,尽管中心成像自f/1.4起一直领先(或与Otus并驾齐驱)
6)Summicron:惊喜。从中央到边缘,每档光圈下都十分一致。f/4.0后与Otus十分接近
该用哪个标头?
1)旅游及风景:首选Summicron,没有其二
2)人像:Summilux
3)建筑和商业摄影:Otus用武之地
4)接DF:50/1.2是最佳挂机头,如果要拍小孩就换50/1.4G
以上纯属个人见解,如有异议,请爱惜砖头。
以下内容由 何时何地 于
18:21 补充
根据大家的建议,加入了与 Sony Sonnar T* FE 55mm f/1.8 ZA 的对比。由于日期、时间、光照等有所不同,只能尽量接近当天的拍摄环境。
初步结论:
与其它各头f/1.4比较,这对其它头有点不公平。
中心:十分优秀,与Summilux和Otus极为接近,差距几乎可以忽略
边缘:接近Otus,抛离其它各头,不过反差和分辨率似乎比Otus若不少
中心:比f/1.8有细微改善,但已经排在Summilux/Otus、50/1.4G后面
边缘:被Otus拉开距离,甚至略差于Summicron,不过还是好于其余四头
中心:继续有改善,而且赶上了50/1.4G,不过也被50/1.2超过。Summilux=Otus&50/1.2&55/1.8&50/1.4G&Summicron&Noctilux
边缘:有提高,很接近Summicron了。Otus&Summicron&55/1.8&&Summilux&Noctilux&50/1.4G&50/1.2
中心:比f/2.8反差有提升,但同时也与50/1.4G排在各头后面,甚至比50/1.4G反差还弱一点点
边缘:反差改善明显,仍然在Otus和Summicron后面。
中心:与f/4.0一样。仍然排在最后
边缘:落在Otus/Summicron/Noctilux后面,与Summilux和50/1.4G很接近,好于50/1.2
总的来说,55/1.8暗角改善明显但反差和分辨率稍弱,可能与索尼产品定位有关。
以下内容由 何时何地 于
18:32 补充
所以我猜测,不是索尼或蔡司在55/1.8上做不到更好,而是纯粹的把它定位在现在的水平。
不过,不容置疑,55/1.8是只十分优秀的镜头,这体现在画质从中心到边缘非常平均,而且全开时已经超过了令人满意的水平,只是从f/2.8往后画质提升有限,而相对之下,其它各头还是有较大的改善。作为一只五千多元标头,我已经觉得十分超值,尤其考虑到作为对比的其它各标头只有手动。
如果让我选一个A7R的挂机头,我还会选Summicron,需要自动对焦时,就是55/1.8。
如果只能选一个镜头,毫无疑问,那将会是Noctilux。
以下内容由 何时何地 于
00:02 补充
加入第八只标头Leica Summarit-M 50mm f/2.5。这本来不在参与对比的标头内,因本人认为这纯粹就是个狗头。不过根据色友的意见,还是把它列入PK的行列。
结果在意料之内:
与其它各头f/2.0比较,同样这对其它头略显不公。
中心:与Nikon 50/1.2相似,明显好于Noctilux和Summicron
边缘:同样与Nikon 50/1.2十分接近,排在最后
中心:稍微有进步,排在Nikon 50/1.2和Nikon 50/1.4G之间,继续抛离Noctilux与Summicron
边缘:与f/2.5比几乎没改善,被Nikon 50/1.2拉开距离,被撂倒最后
中心:被Noctilux与Summicron超越,和Sony 55/1.8ZA一起在后
边缘:还是最后,分辨率有改善,反差还是不行
中心:有一点点改善,不过还是和Sony 55/1.8ZA在后,反差也还差一点点
边缘:也有改善,最后
徕卡称Summarit是为数码相机专门设计,而这与我看到的颇有距离,最大光圈时中心成像相比其它本家的头还算不错,但边缘就一塌糊涂。我还在尝试给自己找个理由留下这个头。无疑,造工绝对一流,而且很迷你,但除此之外呢?可能我需要试试把它装到M9上,看看会不会另有起色。
以下内容由 何时何地 于
23:16 补充
比较图请参阅:
f/0.95 - f/2.8:第151-170贴
f/4.0 - f/5.6:第201-213贴
微信扫一扫分享
&浏览:28732&&回帖:332 &&
泡网分: 11.503
注册: 2008年05月
[quote]秦颂 发表于
就我的使用体会,outs在d800上使用非常好,m头还是m240最适合,千万别被a7r糟蹋了。买a7r本身就是便利性,转接outs实际使用缺乏意义,a7r对35和50的边缘没有补偿与优化,糟蹋了好头,所以我倒是真心觉得各安其位,outs55和summilux50、noctilux.95 都是非常有特点的好标头。
转接是出轨,偶尔为之,回头再品,也许还是原配糟糠更适合!
&&有没试过将outs55接胶片机身上使用过,色彩和以前的康泰时是否有区别?黑白的调调是否正宗?
泡网分: 21.949
帖子: 2791
注册: 2007年06月
神头,可惜价格只能是土豪的玩物。另外这重量旅游也带不动
泡网分: 9.66
注册: 2007年02月
多谢楼主分享
泡网分: 0.339
注册: 2015年05月
在手机上看,硬是没看出来色彩有区别,唉
本帖由 iPhone7,2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4.377
帖子: 3816
注册: 2013年10月
糊涂终结者 发表于
等效光圈是个啥概念啊?等效景深的意思
本帖由 iPhone7,1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23.539
帖子: 2474
注册: 2006年01月
牛肉豆豆包 发表于
楼主大哥有没有r50 1.4 e60?也希望看见评测,谢谢。R50LuxE60只比R50LuxE55好一点点,全开解像力来说和Otus55不是一个级别的,用R50LuxE60来对比很伤人的。
泡网分: 0.315
注册: 2015年03月
liuba01 发表于
看到楼主大哥测试了好多镜头, 就想请教下大哥有否在A7R上用M35F2A现行版的经验, 就怕边角成像下降太大........还望帮忙指点.....转接无限远边角崩的都厉害,刚好有zm3514和lm352a,352a可以说全开边角崩的一塌糊涂,zm1.4也崩,不过比cron35好点。
本帖由 iPhone 4S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1.019
注册: 2011年09月
楼主大哥有没有r50 1.4 e60?也希望看见评测,谢谢。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2.027
注册: 2014年11月
何时何地 发表于
没有Summicron 35/2,手头只有Summilux 35/1.4AA,正在愁找哪个头来对比,Distagon 35/1.4ZM还一直没货。。。不过前不久在A7R上做了Otus 55/1.4、M-Summicron 50/2、M-Summicron 50/2AA的对比,窃喜,50/2依然是大爱,f/5.6中央及边角堪称完美,而且色彩比同家几个标头来得更有性格,唯一不足是有性格带来的反差过高。多谢大哥帮忙恢复!!!
泡网分: 21.008
帖子: 1672
注册: 2004年12月
liuba01 发表于
看到楼主大哥测试了好多镜头, 就想请教下大哥有否在A7R上用M35F2A现行版的经验, 就怕边角成像下降太大........还望帮忙指点...没有Summicron 35/2,手头只有Summilux 35/1.4AA,正在愁找哪个头来对比,Distagon 35/1.4ZM还一直没货。。。不过前不久在A7R上做了Otus 55/1.4、M-Summicron 50/2、M-Summicron 50/2AA的对比,窃喜,50/2依然是大爱,f/5.6中央及边角堪称完美,而且色彩比同家几个标头来得更有性格,唯一不足是有性格带来的反差过高。 本帖最后由 何时何地 于
00:53 编辑
泡网分: 2.027
注册: 2014年11月
看到楼主大哥测试了好多镜头, 就想请教下大哥有否在A7R上用M35F2A现行版的经验, 就怕边角成像下降太大........还望帮忙指点...
泡网分: 26.033
帖子: 2260
注册: 2006年05月
arkee 发表于
一堆牛头里比较,还想怎么样?莱卡头不是个个都是光学无敌的。LZ测的已经很靠谱了,M50/2的成绩和PZ上用M9测试结果很接近,这种素质对于他那个体积基本上算是赢了。
otus55最强标头毫无疑问,这种素质这个价格其实不贵,最大的缺点可能就是太大了,把标头做成小炮。。。我是接受不了。说的是 leica的体积有巨大优势
泡网分: 26.033
帖子: 2260
注册: 2006年05月
mumixam1985 发表于
不是m9 m240做得更多&&只是a7r得优化是针对自家得镜头&&
至于是不是o d55 比徕卡所有50头强 我不知道
但是m得50头 不会差得象这帖子里得样片一样leica还是配自家现行版靠谱
泡网分: 26.033
帖子: 2260
注册: 2006年05月
arkee 发表于
莱卡从来没有真正强过zeiss过,只不过zeiss低价通路货比较多,导致很多人有zeiss比不过莱卡的感觉。
而且真要玩镜头味道的话,还轮不到莱卡,一大堆电影头分分钟把莱卡秒到渣。
如果你想研究镜头味道,请去看看,知名的牛头,怪头,稀罕头都有。
那个日本人用M9和A7R拍照的,以前还有nex7,没见他抱怨nex把牛头变成狗头。
可笑的是,那家伙也经常拿一堆镜头出来PK,比中心和边缘分辨率,当然还有焦外能力。zeiss还是考虑成本的 在135摄影镜头这块 基本上没有完美的头 这是和leica最大的不同 zeiss的135头 总有这样那样的缺陷 也许除了这个 大约只有重量是问题了 原来也考虑过otus 但是看到了重量和体积 改投leica了
泡网分: 26.033
帖子: 2260
注册: 2006年05月
如果旅行的话 我选m otus这个大铁锤 还是算了吧
m头在a7上的边角真的不行
泡网分: 0.351
注册: 2012年02月
dsybibi 发表于
1.其他转接镜头直接与FE55在A7R上比分辨率是不公平的,尤其是边缘。。如果都是M头倒是可以都转接A7R比一比。
2.E60、NOCT、50Lmtf连Z55 1.2都比不过、更不如50 1.4a,根本没资格跟OTUS比。
3.50aa mtf与d55差不多、色散不如d55(但差距不大),但55整整大了一级光圈啊。。。
4.只期待适马新50(要不牙膏厂挤个50 1.0LII看看?)可以看出旁轴头在a7r上边缘分辨率下降的有多可怕!!50aa在a7r上的中心分辨率远远高于接在大m上,但是边角分辨率a7r就低于大m。
泡网分: 33.211
帖子: 3563
注册: 2004年11月
veiz 发表于
这个头感觉定位比较尴尬,标头是用来扫街的,便携性和隐蔽性很重要。人文片能抓到决定性的一瞬就够了,谁会那么在乎分辨率。
如果说拍人像,Otus55 从官方规格书上看,存在1%的桶形畸变,我个人喜欢无畸变或者枕形畸变的人像头,不至于把人拍胖。而且焦内锐利的头,焦外一定不会非常柔美。或许Otus85更实用一些。
如果拍建筑,35mm的头都不够用,何况55mm。
拍小品吧,只要中心分辨率高就够了,边缘那么强悍没必要。
拍风光嘛,F8的光圈发挥不出此头的优势。
思来想去,恐怕只有一种场景适合 Otus,那就是夜间扫街。如此才不愧对于“猫头鹰”的称号。其实更适合拍产品广告
泡网分: 33.211
帖子: 3563
注册: 2004年11月
<font color="#06panhaitao 发表于
蔡司的成就 从不出现在民用领域,在单反领域和莱卡旗鼓相当吧。其实就看谁有能力做的更贵吧,价格同级的莱蔡质素都差不多,风格不同而已,但蔡司要是认真了,就会比较恐怖的
泡网分: 33.211
帖子: 3563
注册: 2004年11月
joneyan 发表于
这是个“由大量镜片不计成本堆砌而成“的镜头,表现超出我所使用过的佳能红圈定焦头和蔡司定焦头。
带出去旅游累么
泡网分: 13.294
帖子: 8701
注册: 2013年03月
支持一下,很多朋友喜欢拍桌上的玩具,实际上以拍中景较量镜头比较好。
泡网分: 45.424
精华: 9帖子: 8579
注册: 2002年04月
何时何地 发表于
等天气稍凉快,用Otus 55/1.4和APO-Summicron-M 50/2 ASPH 在同一场景PK一下。期待两个终极悍将的对决。
泡网分: 21.008
帖子: 1672
注册: 2004年12月
等天气稍凉快,用Otus 55/1.4和APO-Summicron-M 50/2 ASPH 在同一场景PK一下。
泡网分: 0.82
注册: 2010年09月
mark1008 发表于
其实预估成像圈大于135很多也就是YY一下了。
即使算是半个标头爱好者,Otus D55这个头就算完美,但那体积和重量我是没有兴趣的。
标头焦段好的镜头其实很多,各家的差别其实没有那么大,为了光学指标完美一点,弄一个这么不便携的Otus,
业余者估计也没有几个人真能发掘它的能力,而实用性却已经大打折扣了, 可惜。这个头感觉定位比较尴尬,标头是用来扫街的,便携性和隐蔽性很重要。人文片能抓到决定性的一瞬就够了,谁会那么在乎分辨率。
如果说拍人像,Otus55 从官方规格书上看,存在1%的桶形畸变,我个人喜欢无畸变或者枕形畸变的人像头,不至于把人拍胖。而且焦内锐利的头,焦外一定不会非常柔美。或许Otus85更实用一些。
如果拍建筑,35mm的头都不够用,何况55mm。
拍小品吧,只要中心分辨率高就够了,边缘那么强悍没必要。
拍风光嘛,F8的光圈发挥不出此头的优势。
思来想去,恐怕只有一种场景适合 Otus,那就是夜间扫街。如此才不愧对于“猫头鹰”的称号。 本帖最后由 veiz 于
22:57 编辑
泡网分: 0.82
注册: 2010年09月
快乐的中年胖子 发表于
是的,作为标头其实leica已经赢了,尤其是summicron这个测试的意义正是在于让我们了解Otus以如此夸张的重量和体积换取了多少素质的提升,非常有意义,赞。
至于转接之后边缘画质的损失,我相信转接到m机身上并不会挽回多少,不足以在大光圈下颠覆掉Otus。
泡网分: 0.008
注册: 2008年06月
这是个“由大量镜片不计成本堆砌而成“的镜头,表现超出我所使用过的佳能红圈定焦头和蔡司定焦头。
泡网分: 0.008
注册: 2008年06月
在自己的NEC2690显示器打开raw文件时都吓了一跳,自己手上已经有蔡司的ZE21mm和ZE100mm,但outs的锐度和色彩表现,都大大超越同门牛头,更是超出人眼的能力
泡网分: 0.008
注册: 2008年06月
5D2+otus 55mm 本帖最后由 joneyan 于
14:05 编辑
泡网分: 0.008
注册: 2008年06月
本帖最后由 joneyan 于
13:39 编辑
泡网分: 0.063
注册: 2014年05月
SD2m 发表于
你用过哪一个真正强过徕卡的蔡司头?貌似你连徕卡强在哪里都看不出来。蔡司的成就 从不出现在民用领域,在单反领域和莱卡旗鼓相当吧。
泡网分: 0.021
注册: 2010年06月
楼主好人 希望加入 m50AA 及r50 2 等头比较 前者我有意向 后者我有
&版权所有:&&&&&主题:Zeiss Otus 55 mm f/1.4 全开光圈
泡网分: 3.858
帖子: 4193
注册: 2013年03月
以下内容由 grtfnperia 于
01:51 补充
微信扫一扫分享
&浏览:4139&&回帖:45 &&
泡网分: 0.166
注册: 2013年11月
capss 发表于
你那個出處清清楚楚的說
原始來源是Xitek色影無忌
Xitek published the first comparison images of the new Sigma 50mm f/1.4 DG HSM Art lens and three other lenses (click for larger view):啊,我还真没注意到……
泡网分: 30.006
帖子: 6877
注册: 2007年07月
一碗水不平O 发表于
找到出处了311 vs Otus的出处了:
你那個出處清清楚楚的說
原始來源是Xitek色影無忌
Xitek published the first comparison images of the new Sigma 50mm f/1.4 DG HSM Art lens and three other lenses (click for larger view):
泡网分: 0.166
注册: 2013年11月
xzchina 发表于
一碗水,怎么那么多人在骂你 ,希望你别污染了这块净土。这里不欢迎你。
揭了NC的伤疤,被NC攻击,很正常,本人对NC一向不客气。
泡网分: 0.166
注册: 2013年11月
capss 发表于
第三方測試是哪個單位說來聽聽
那張311 vs Otus的圖
全世界的出處都說是...中國色影無忌找到出处了311 vs Otus的出处了:
泡网分: 63.951
精华: 3帖子: 15978
注册: 2000年07月
就没人说说,这回的 “蔡司” 又是谁家做的?
泡网分: 14.121
帖子: 2936
注册: 2008年04月
从耗子胖成猪 发表于
也就是说现在买到的otus已经是缩水版的玩意了?不是很看好上市的质量
以前一个工人一天组装3颗镜头的
现在压的任务可能到一天组装30颗了
换次级玻璃都有可能
我们经常听说过镜头会在某段时期换玻璃的案例
泡网分: 47.023
精华: 1帖子: 19738
注册: 2008年03月
capss 发表于
Otus最早的工程品評測更可怕
現在看到的量產品已經稍稍降低了
也就是说现在买到的otus已经是缩水版的玩意了?
泡网分: 7.044
帖子: 3219
注册: 2010年10月
capss 发表于
量產品未必能和特別生產的工程品相同
50ART是模仿1958年的設計
這種設計對組裝精度很要求C 大你说要是成本低那就要缩水,你觉得这7千多,够成本了么?
泡网分: 3.858
帖子: 4193
注册: 2013年03月
xzchina 发表于
一碗水,怎么那么多人在骂你 ,希望你别污染了这块净土。这里不欢迎你。
骂人是不对的,论坛应该欢迎不同观点,不同声音。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泡网分: 0.696
注册: 2012年01月
一碗水,怎么那么多人在骂你 ,希望你别污染了这块净土。这里不欢迎你。
本帖最后由 xzchina 于
19:15 编辑
泡网分: 0.166
注册: 2013年11月
capss 发表于
第三方測試是哪個單位說來聽聽
那張311 vs Otus的圖
全世界的出處都說是...中國色影無忌可以不看311,看这个:
泡网分: 30.006
帖子: 6877
注册: 2007年07月
一碗水不平O 发表于
没人说被Sigma拿去测啊!都是第三方测试。
Otus一开始泄露的测试是工程品,那时Otus没上市。第三方測試是哪個單位說來聽聽
那張311 vs Otus的圖
全世界的出處都說是...中國色影無忌
泡网分: 0.166
注册: 2013年11月
capss 发表于
Otus樣品會被Sigma拿到手去測?
這是Otus量產品對50ART樣品吧没人说被Sigma拿去测啊!都是第三方测试。
Otus一开始泄露的测试是工程品,那时Otus没上市。
泡网分: 30.006
帖子: 6877
注册: 2007年07月
一碗水不平O 发表于
所以,样品对样品,量产对量产,很公平的。
无论哪种,都比当下市面上的镜头强太多,我一想到尼康58/2.8G、35/2.8G这种镜头卖1w多,我就像吃了苍蝇一样难受——有些人为什么非要那么贱呢?Otus樣品會被Sigma拿到手去測?
這是Otus量產品對50ART樣品吧
泡网分: 0.166
注册: 2013年11月
capss 发表于
Otus最早的工程品評測更可怕
現在看到的量產品已經稍稍降低了所以,样品对样品,量产对量产,很公平的。
无论哪种,都比当下市面上的镜头强太多,我一想到尼康58/2.8G、35/2.8G这种镜头卖1w多,我就像吃了苍蝇一样难受——有些人为什么非要那么贱呢?
泡网分: 30.006
帖子: 6877
注册: 2007年07月
一碗水不平O 发表于
适马能设计并生产出来,说明其实技术实力没问题。
无论如何,其量产出来的素质也不会有多大差距,这个我是相信的,Otus当初的评测数据也是工程品。Otus最早的工程品評測更可怕
現在看到的量產品已經稍稍降低了
泡网分: 0.166
注册: 2013年11月
capss 发表于
量產品未必能和特別生產的工程品相同
50ART是模仿1958年的設計
這種設計對組裝精度很要求适马能设计并生产出来,说明其实技术实力没问题。
无论如何,其量产出来的素质也不会有多大差距,这个我是相信的,Otus当初的评测数据也是工程品。
再者,我会S50A和Otus各入一个做对比的,到时肯定会放到无忌上来,只不过我敢肯定又像当初我放S85和85G以及腾龙24-70VC与24-70G的评测那样,一帮NC原厂教会围喷的!
泡网分: 30.006
帖子: 6877
注册: 2007年07月
一碗水不平O 发表于
已经有标版的测试了,和Otus一个水准:量產品未必能和特別生產的工程品相同
50ART是模仿1958年的設計
這種設計對組裝精度很要求
泡网分: 0.166
注册: 2013年11月
雪随风 发表于
老掉牙的图片了,半年前在上面那个帖子都讨论过了。没有对好焦的片子就不要拿来说话了。
下面的帖子有很详细的对比。
Zeiss 55mm f/1.4 Otus是标头的王者这个已经是事实了,现在就等着看Sigma的黑科技会咋样了。已经有标版的测试了,和Otus一个水准:
泡网分: 0.014
注册: 2012年10月
效果和价格都犀利!!!!!
人像拍这么清晰,恐怕只有在影视环境用三脚架和人造灯光了吧?
泡网分: 1.475
注册: 2013年06月
nurbs 发表于
黑眼球上为啥有好像印刷网点似的白点美瞳
泡网分: 0.009
注册: 2014年03月
感觉这个镜头就是个135相机用的中画幅镜头
泡网分: 2.452
注册: 2011年04月
没见过美瞳吗
泡网分: 15.934
帖子: 5223
注册: 2006年12月
呵呵 前面的头好,后面的头不好也没有用。
泡网分: 38.659
帖子: 3152
注册: 2001年11月
熙蓬 发表于
黑眼球上为啥有好像印刷网点似的白点
泡网分: 12.718
帖子: 2988
注册: 2009年09月
grtfnperia 发表于
过分锐化,微距头比它还清晰。
关键看全身照。过度锐化……虾扯什么J8蛋呢
泡网分: 19.639
帖子: 1133
注册: 2007年04月
grtfnperia 发表于
过分锐化,微距头比它还清晰。
关键看全身照。俺的蔡司ZE100 mp微距头也比不了它,楼主用什么微距??
泡网分: 1.475
注册: 2013年06月
grtfnperia 发表于
过分锐化,微距头比它还清晰。
关键看全身照。偶的R100好像比不了它,不知兄弟用的啥微距。
泡网分: 3.858
帖子: 4193
注册: 2013年03月
熙蓬 发表于
过分锐化,微距头比它还清晰。
关键看全身照。
泡网分: 14.168
帖子: 2075
注册: 2008年04月
LZ想说明,拍照的没用过手动头。。。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索尼a7rm2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