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在苯酚化学方程式式中,书写时失去一个氢,书写会有变化吗

书写相关信息方程式的要领与技巧
(一)掌握书写化学式的要领
化学式在化学用语系列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前有元素符号和化合价知识,这是书写化学式的基础;后有化学方程式和电离方程式等,这又是以化学式为基础的,其中如有一个化学式错误,则全式毫无意义,若再以这样的错误化学方程式作依据进行化学计算,则错得更远,真可谓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可见,掌握书写化学式的要领,直接影响着其他化学用语、其他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初中化学中,出现的不同物质的化学式有一百多个。记忆和书写物质的化学式,绝不能靠死记......
书写相关信息方程式的要领与技巧
(一)掌握书写化学式的要领
化学式在化学用语系列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前有元素符号和化合价知识,这是书写化学式的基础;后有化学方程式和电离方程式等,这又是以化学式为基础的,其中如有一个化学式错误,则全式毫无意义,若再以这样的错误化学方程式作依据进行化学计算,则错得更远,真可谓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可见,掌握书写化学式的要领,直接影响着其他化学用语、其他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初中化学中,出现的不同物质的化学式有一百多个。记忆和书写物质的化学式,绝不能靠死记硬背,而应掌握其书写要领,只要常写常练,便能较快地达到熟练的程度。
要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一是要熟练记忆元素符号,二是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时,要熟练记忆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三是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要符合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四是掌握书写化学式的一般方法。总起来说,这就是书写化学式的要领。
化学式的一般写法是:
(1)单质的化学式
除H2、O2、N2、F2、Cl2、Br2和I2七种单质为双原子分子外,其余单质(惰性气体、金属单质和固态非金属单质等)都是以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
(2)化合物的化学式
书写时一般规律是先读后写,后读先写;排好顺序,写好角号。一般将显正价的元素或原子团写在左边,显负价的元素或原子团写在右边。其书写步骤是:定位、标价、交叉约简和检验四步。
例如:写出氧化铝、磷酸、氢氧化铜和硫酸铁的化学式。
①定位:确定元素或原子团的顺序。
AlO、HPO4、CuOH、FeSO4
②标价:正确地在各元素或原子团的上方标出化合价。
③交叉约简:将化合价的绝对值交叉写在对方元素或原子团的右下方,能约简的要约为最简约数。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为1时,通常1省去不写。原子团在2个或2个以上时,应加上括号。
④检验:当正价总数与负价总数之和为零时,化学式正确。
Al2O3、H3PO4、Cu(OH)2、Fe2(SO4)3
上述步骤是对初学者而言,写得多了,熟练了,便可得心应手一次写出。要注意的是,化学式表示某物质的组成,因此,只有某种物质是确实存在的,表示这种物质的化学式才有意义。不是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都能化合成化合物,所以,我们不能随意写出一种客观上不存在的物质的化学式。
(二)掌握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技巧
1.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以书写碳在高温时跟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例,归纳步骤如下:
①根据反应的事实(该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气体),在式子的左边写出反应物的化学式,在式子的右边写出生成物的化学式。反应物或生成物不止一种,就分别用加号把它们连接起来(反应物之间的“+”号表示“……跟……反应”,生成物之间的“+”号表示“……跟……”),并在式子左、右之间划一条短线段。在这一步里,一定要注意把各种物质的化学式写正确,否则,写出的式子无意义!
C+Fe2O3──Fe+CO2
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用配系数的方法,使左、右两边同一元素原子的个数相等(即配平),然后将短线段改为等号(等号表示“生成了……”)。应当注意,配平时只能选择适当的系数,不能改变化学式。
3C+2Fe2O3=4Fe+3CO2
③在等号上、下方注明反应条件,如点燃、通电、高温、加热(用“△”号表示)、催化剂等,同时,标明生成物中的气体或沉淀产物的状态。生成物是气体的在其化学式的右边加上“↑”号(反应物中如有气体,则气态生成物不再标“↑”符号);产物是沉淀的加“↓”号。
3C+2Fe2O34Fe+3CO2↑
概而言之,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必须要符合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不能凭空臆造。书写程序一般是:写好化学式—系数要配平—中间联等号—条件要注清—生成气体或沉淀,要用箭号来标明。
要写好化学方程式,还要熟练掌握和运用酸、碱、盐的溶解性表,金属活动性顺序和常见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以及书写物质化学式的技能。
2.化学方程式配平的方法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书写完整的化学方程式的基本功和重要步骤。这里,结合初中化学的学习,归纳一下两种配平方法。
(1)最小公倍数法──奇偶法
这是一种最简单的方法,适用于初学者配平一些简单的化学方程式。配平的着眼点,在于找出反应式中某一物质化学式中最大的奇数原子个数,与相应物质中对应原子的偶数个数的关系。配平步骤是:
①找出最大的奇数原子个数,与相应的物质中对应原子的偶数个数的关系;
②求出最小公倍数;
③求出相关物质的化学式系数;
④将相应的物质化学式前面配上相应的系数。
例如,配平Al+Fe3O4──Fe+Al2O3
解:①从反应式看,最大奇数是Al2O3中的氧原子个数3,相应物质Fe3O4中对应氧原子个数是偶数4;
②最小公倍数为:3×4=12
③求相关物质的化学式系数:
④配平:Al+3Fe3O4──Fe+4Al2O3
上式中4Al2O3在满足3×4=12个氧原子的同时,将Al相应增为8个,3Fe3O4中Fe相应增为9个,则整个方程式配平为:
8Al+3Fe3O4=9Fe+4Al2O3
(2)观察-推理法
这是一种以奇偶法为基础,进一步加以推理来完成配平的方法。
观察-推理法应用较广泛,通常根据着眼点不同又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从化学反应式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着眼。其配平步骤是:
①找出在化学反应式中出现次数最多且原子个数为最大奇数的元素;
②将含该元素最大奇数个原子的化学式配上适当的偶数系数;
③以此为基础,逐步推理,算出其他物质化学式的系数,将方程式配平。
例如,配平FeS2+O2—Fe2O3+SO2
解:①由观察可知,氧元素出现的次数最多,且在Fe2O3中奇数3为最大;
②将Fe2O3配上系数2,则
FeS2+O2—2Fe2O3+SO2
③从2Fe2O3观察可知,其中Fe原子有4个,使两边Fe原子个数相等,就要在FeS2前面配上系数4,则
4FeS2+O2—2Fe2O3+SO2
从4FeS2观察可知,其中S原子有8个,要使两边S原子个数相等,就要在SO2前面配上系数8,则
4FeS2+O2—2Fe2O3+8SO2
从氧元素着眼,再回到氧原子个数的计算上来。右边氧原子数为2×3+ 8×2=22个,因此,在O2前面应配上系数11,化学方程式两边就平衡了,即
4FeS2+11O2=2Fe2O3+8SO2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除上述两种以外,还有代数法、化合价升降法及新观察法等等,今后,同学们会逐步学习到。
3.化学方程式书写中常见错误简析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元素符号和化学式书写能力的综合运用,因而也是化学用语学习中显得尤为重要和难度较大的部分。
这里,跟同学们谈一谈书写化学方程式中应注意避免的几种错误,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乱”。
一是乱套“公式”。一些同学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虽然注意了不能凭空臆造化学式,但又没有掌握典型记忆与类型推导相结合的方法,加之缺乏化学基础知识,因而把记住的某个熟悉的化学方程式当作为一般公式去套用,犯了乱套“公式”的错误。如:
当然,某些化学性质相似的物质,可以发生一些相似的化学反应,这在典型记忆与类型推导相结合的方法中已叙述过。
由此可见,书写化学方程式不一定象数学、物理上那样,有固定的公式可套,而是要根据反应物的性质和反应的条件,运用化学基础知识和理论来推测反应能否发生,从而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来。
二是乱写逆反应。如:
产生此类错误的原因是,初中学生把化学方程式与数理方程式混为一谈,随意把化学方程式倒过来写。我们知道,数理方程式可以移项,或将等号左右两端反过来写;而化学方程式与数理方程式是绝然不同的两种概念。虽然有些化学反应是可逆的,但多数化学反应并非如此。至于有些反应,在相同或不相同的条件下,能够向相反方向进行,也不一定是可逆反应,而是意义完全相反的反应类型。例如:
上述情况,虽在独立场合都正确,但绝不能相互代替。
此外,对于复分解反应中,除注意生成物中要有沉淀析出、放出气体或生成水的条件才能使反应发生外,还应注意在盐与碱、盐与盐的反应中,盐和碱都必须是可溶性的电解质。否则反应照样不能发生。
三是乱标生成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如:
四是乱写化学式。例如:
Na+Cl=NaCl
NaOH+CuSO4=NaSO4+CuOH
Al+H2SO4=AlSO4+H2↑
这类错误较为严重。这是对物质的化学式的书写规则不懂或没有入门造成的。克服的办法是:在书写每一个化学式时,都要运用化合价规则去检验校正,在所有化学式都正确的基础上再进行配平。
例6 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Fe2O3+ CO--Fe+CO2
(2)FeS2+O2--Fe2O3+ SO2
(3)C2H2+O2-- CO2+ H2O
分析 对于一类比较复杂的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可以采用以下
思路:①从化学式比较复杂的一种物质中推算出有关化学式的
系数和其本身的系数。
②根据求得化学式的系数再找出其它化学式的系数。
题(1)从反应式可知,每个CO分子从Fe2O3中夺取一个氧原
子生成一个CO2分子,一个Fe2O3分子可使三个CO分子氧化成二氧化碳分子,故配平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 +3CO=2Fe+3CO2
(2)奇数化偶法
思路: ①找出反应方程式中左右两端出现次数较多的元素.
②上述元素的原子的两端的总数是一奇一偶时,就选这种远素配
③由已求得的系数决定其它化学式的系数。
题(2)从反应式可知,氧元素出现次数较多,且反应式两边
奇偶数,因此,可从氧元素着手,配平顺序从①→②→③→④
4FeO2 +11O2=2Fe2O3+ 8SO2
② ④ ① ③
(3)待定系数法
思路:①以不同的未知数代表化学方程式中各化学式系数。
②根据在反应过程中各元素的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的原理列出
相应的方程。
③解各代数方程式,并以最小整数代表其中任一未知数而求出其它未知数的数值。
④将各未知数的数值代入原方程式中。
题(3)从反应式可知,若设上式C2H2、O2、CO2、和H2O的系数
分别是a、b、c、d,则配平的方程式为:
aC2H2+ bO2= cCO2+ dH2O
a=d 解之得a=c/2=2b/5
令b=5,则a=2,c=4,d=5。
则 2C2H2+5O2=4CO2+2H2O
其他答案(共3个回答)
里面,待定系数法是最容易配平方程的,不过那个比较适合很难配平的方程。一般的方程,一般凭经验,很容易就判断出来了。如果你不觉得麻烦,去找一本2002年以前版本的高中化学课本来看看,那个教材最后面介绍了5种配平方程的方法,分别对应一般的化学方程,稍微难一点的和比较麻烦的方程。自己看,至少可以看懂3种,用来应付考试完全够了。
其实窍门是没有多少的,你们老师应该给你们讲了配平的原则的,在高中相关信息里面,待定系数法是最容易配平方程的,不过那个比较适合很难配平的方程。一般的方程,一般凭经验,很容易就判断出来了。如果你不觉得麻烦,去找一本2002年以前版本的高中化学课本来看看,那个教材最后面介绍了5种配平方程的方法,分别对应一般的化学方程,稍微难一点的和比较麻烦的方程。自己看,至少可以看懂3种,用来应付考试完全够了。
以上高手们都讲了很多.我就来点简单的.
如果楼主是初中学生,下面的东西可能有用.如果是高中学生,就算我没有说.:)~~~~~
初中所遇到的化学反应比较简单,通常...
下面举一个实例来说明这种方法:
配平C和HN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标价态(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
②列变化(同种元素升降的变化数):
③求总数(求最小公倍...
过氧化氢是共价化合物,且其固态晶体为分子晶体,故分子式应当真实地反映出它每一个分子的原子组成。所以应当写成H2O2
配平的根本就是:使化合价上升的总值=化合价下降的总值
配平的时候,先看好这个化学方程式里都有那些元素的化合价前后产生了变化,不变化的先不考虑。
比如说,S元素降...
答: 有没有32天用试纸没有试出来的亲们
答: 我是高中生,我认为化学的教育的话让人理解的同时一定要让化学的实验设备跟上,这样的话会让人更加深刻。还有的就是课外的知识老师一定要多言传身教,更多的知识对考试是相...
答: 白糖和香灰混合后可以点燃,因为香灰中的锂化物能催化白糖氧化
答: 我是高中生,我认为化学的教育的话让人理解的同时一定要让化学的实验设备跟上,这样的话会让人更加深刻。还有的就是课外的知识老师一定要多言传身教,更多的知识对考试是相...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按下列要求书写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铁在氧气中燃烧:4Fe+3
练习题及答案
按下列要求书写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铁在氧气中燃烧:4Fe+3O2 点燃 . 2Fe2O3B.澄清石灰水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CaO+2HCl═CaCl2+H2OC.用碳酸氢钠治疗过多胃酸:NaHCO3+HCl═NaCl+H2O+CO2↑D.检验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CO2+2NaOH═Na2CO3+H2O
所属题型:单选题
试题难度系数:中档
答案(找答案上)
A、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的是四氧化三铁,正确的方程式为:3Fe+2O2  点燃 . Fe3O4,故A错误;B、澄清石灰水的主要成分为Ca(OH)2,故B错误;C、碳酸钠和盐酸的反应原理正确,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C正确,D、在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常用石灰水,会出现白色的沉淀,正确的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故D错误,故选C.
马上分享给同学
初中三年级化学试题“按下列要求书写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铁在氧气中燃烧:4Fe+3”旨在考查同学们对
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文字表达式、
酸的性质、
酸的用途、
碱的用途、
……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关于化学的核心考点解析如下:
此练习题为精华试题,现在没时间做?,以后再看。
根据试题考点,只列出了部分最相关的知识点,更多知识点请访问。
考点名称:
化学方程式是最重要的化学语言,正确、熟练地书写化学方程式是学习化学必需具备的重要基本功。
怎样书写化学方程式?
1.要遵循两个基本原则
(1)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化学方程式既然是化学反应的表达形式,显然,有某一反应存在,才能用化学方程式表达;没有这种反应存在,就不能随意写化学方程式。因此,掌握好反应事实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首要条件;
(2)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的总质量和生成物总质量是相等的,这是为实验事实所证实了的、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循的基本定律,化学方程式必须科学地表达这一规律,这就要求化学方程式必须配平,即通过调整化学式前面的系数,使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
2.要注意&四查&
一个完整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必需是各种物质的化学式正确、注明了必要的反应条件、配平、并标明了沉淀&&&或气体&&&符号。为此,写方程式时要注意从这四个方面进行检查。
(1)查化学式。化学式写错是写化学方程式时最常见的错误,这是根本性的错误。化学式是化学方程式的基础,化学式写错,就等于那个反应不存在,写出来的化学方程式还有什么意义呢?
(2)查配平。上面提到,化学反应是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无疑是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的,这样的方程式当然是错的。化学方程式不配平,更能导致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发生错误。所以,写化学方程式时必须注意检查化学方程式是否配平,要逐步掌握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技能技巧。
(3)查反应条件。不少化学反应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缺少了反应条件,有的反应是不能发生的,或进行得很慢。化学反应常有这样的情况:反应物相同,但由于反应条件不同,因而会得到不同的产物。也就是说,反应条件能影响某些反应进行的方式。所以,必要的反应条件是不可缺少的。举一个常见的例子:
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可以分解为氢气和氧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这一反应,但是我们知道,在常温之下,水是十分稳定的化合物,根本不会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很明显,&直流电&这个反应条件非常重要,不能遗漏。
(4)查标号。即:要检查在生成物的化学式旁边是否正确标明了沉淀符号&&&或气体符号&&&。
坚持&四查&,可以有效地防止写化学方程式时可能出现的缺这少那的错误,确保用正确的、完整的化学方程式表达化学反应事实。
考点名称:
化学文字表达式:化学方程文字表达式即用文字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文字表达式的书写步骤:
(1)写:根据反应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
(2)注:注明反应条件,即点燃、加热、光照和通电等。
化学方程文字表达式书写常见错误
对于初学化学的九年级学生,刚接触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的书写,常常会犯一些错误,老师可以帮他们进行理解,切不可强调死记硬背。
错例1: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解析:氧气是一种物质,氧表示元素,只是组成氧气的成分;氧的化学符号为O,氧气的化学式为O2,氧和氧气有区别,两者不可以替换。
例2:硫在空气中燃烧
解析: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才是反应物,空气中有很多的成分诸如氮气、二氧化碳气体等并没有参加这个反应,支持硫燃烧的物质只是空气中的氧气,硫和氧气才是反应物。
错例3: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解析: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氧化反应),而不是反应条件,让蜡烛燃烧起来的反应条件通常是用火柴将其点燃,反应条件应为点然。
错例4: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反应
解析:一个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可以是多样的,硫酸铜溶液或者红砖粉末代替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二氧化锰并不是唯一的催化剂。一看到催化剂就条件反射似的想到二氧化锰,是对催化剂的定义理解有歧义。
考点名称:
酸的化学性质:
酸一般有腐蚀性。弱酸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如下:
[HA]﹑[H ]﹑[A-]分别是HA﹑H ﹑A-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弱酸HA的电离平衡常数。例如﹐298K时乙酸的电离常数为1.8&10-5﹐氢氟酸为7.2&10-4。电离平衡常数随弱电解质的浓度和温度有很小的变化。
在一定温度下﹐弱酸的电离度因溶液变稀而增大﹐如0.10﹑1.0&10-3﹑1.0&10-4乙酸的电离度分别为1.34﹑13.4﹑42%﹐无限稀释时完全电离。
多元弱酸的电离是分步进行的。例如﹐磷酸分三步电离﹐每步都有相应的电离平衡常数:
水是无机化合物极好的溶剂﹐离子能被水分子强烈吸引而稳定﹐酸中 H 是裸露的质子﹐直径为10-3皮米﹐能强烈地与水分子结合成H3O 。例如﹐水合高氯酸晶体HClO4.H2O实际上是由HO 和ClO4-组成﹐在水溶液中HO 和其他三个水分子结合成HO。目前常用H表示水溶液中的氢离子。
酸的通性:
(1)跟指示剂反应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
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
(2)跟活泼金属起置换反应 酸 +金属 == 盐+ 氢气
2HCl+Fe=FeCl2+H2&
(3) 跟碱性氧化物反应 +酸性氧化物 & 盐+ 水
3H2SO4+ Fe2O3=Fe2(SO4)3+3H2O
(4)跟某些盐反应 酸 +盐 & 新酸+ 新盐
H2SO4+BaCl2=2HCl+BaSO4&
(5)跟碱起中和反应 酸+ 碱 & 盐+ 水
2HCl+Cu(OH)2=CuCl2+2H2O
像以上的 (3)(4)(5)反应中,都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新的两种化合物,我们把它叫做复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是有一定的要求的,要求反应物必须要溶于水,而且生成的产物中必须要有气体或沉淀或弱电解质(其中1个即可)。
正如 Na2CO3 +2HCl == 2NaCl +H2O +CO2& 这里有气体生成,(也有水生成)
BaCl2 +Na2SO4 == BaSO4&+ 2NaCl 这里BaSO4是一种不溶于水的沉淀
比如像 NaCl 和H2SO4 混合,既没有气体,也没有沉淀,也没有弱电解质生成。所以实质上他们不反应。
但像CaCO3 HCl, 情况又不一样,敬请参考复分解反应的详细解答。这里不做展开。
所以,判断是否能和酸反应,可以以这个为一个参考依据。
酸的分类:
①盐酸(HCl)大多数氯化物均溶于水,电位序在氢之前的金属及大多数金属氧化物和碳酸盐都可溶于盐酸中,另外,Cl&还具有一定的还原性,并且还可与很多金属离子生成配离子而利于试样的溶解。常用来溶解赤铁矿(Fe2O3)、辉锑矿(sb2s3)、碳酸盐、软锰矿(MnO2)等样品。
②硝酸(HNO3)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几乎所有的硝酸盐都溶于水,除铂、金和某些稀有金属外,浓硝酸几乎能溶解所有的金属及其合金。铁、铝、铬等会被硝酸钝化,溶解时加入非氧化酸,如盐酸除去氧化膜即可很好的溶解。几乎所有的硫化物也都可被硝酸溶解,但应先加入盐酸,使硫以H2S的形式挥发出去,以免单质硫将试样裹包,影响分解。除此之外,硝酸还很不稳定,在加热或光照的条件下能够分解成水、二氧化氮和氧气,并且硝酸浓度越高,就越容易分解。硝酸还有强氧化性,它能跟一些金属、非金属及还原性物质反应,结果,氮元素化合价降低,变为二氧化氮或一氧化氮(浓硝酸与金属非金属等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稀硝酸则生成一氧化氮)。
③硫酸(H2SO4)除钙、锶、钡、铅外,其它金属的硫酸盐都溶于水。热的浓硫酸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和脱水性,常用于分解铁、钴、镍等金属和铝、铍、锑、锰、钍、铀、钛等金属合金以及分解土壤等样品中的有机物等。硫酸的沸点较高(338℃),当硝酸、盐酸、氢氟酸等低沸点酸的阴离子对测定有干扰时,常加硫酸并蒸发至冒白烟(SO3)来驱除。&
酸的通性:
(1)跟指示剂反应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
(2)跟活泼金属(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比氢强的金属)发生置换反应酸+金属=盐+氢气 例:2HCl+Fe=FeCl2+H2&
(3)跟碱性氧化物反应酸+碱性氧化物&盐+水 3H2SO4+Fe2O3=Fe2(SO4)3+3H2O
(4)跟某些盐反应酸+盐&新酸+新盐 H2SO4+BaCl2=2HCl+BaSO4&
(5)跟可溶性碱发生中和反应酸+碱&盐+水 2HCl+Ba(OH)2=BaCl2+2H2O
考点名称:
酸是一种化合物,通常是指
1.能和活泼金属发生反应,放出氢气.如.AL.Fe&&
2.能和碱发生中和反应,如HCl+NaOH&&
3.能和碱性氧化物发生反应,如HCl+CuO&&
4.能和一部分盐发生反应,如HCl+AgNO3.... 的一类化合物
常用酸的用途:
硼酸的用途:
硼酸可以拿来消毒或治疗较小的割伤和烧伤,有的时候也做成敷药、软膏等药品,稀释过的硼酸水溶液可以当作眼药水。硼酸可以治疗霉菌感染譬如念珠菌症之类的疾病。
硫酸的用途:
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染料以及冶炼金属、精炼石油等;实验室常用作干燥剂。
硝酸的用途:
主要应用于制造化肥,以及硝酸盐工业。硝酸是在工业上和实验室中都很常用的一种酸。作为硝酸盐和硝酸酯的必需原料,硝酸被用来制取一系列硝酸盐类氮肥,如硝酸铵、硝酸钾等;也用来制取硝酸酯类或含硝基的炸药,如三硝基甲苯(TNT)、硝化甘油。
醋酸的用途:
醋酸是一种弱酸,是食用醋的主要酸性成分。实际上,醋酸的用途很广泛,并有几个世纪的应用历史。生活中既可作食品调味,也可用于清洗热水瓶内水垢。在工业领域,醋酸的用途也很广泛。它经常用于化学品生产和研究,特别是需要弱酸的情况下。和其他酸一样,醋酸对许多物质具有腐蚀性,并涉及不同的化学反应。它可以作为溶剂,试剂,催化剂和农药使用。此外,油漆和清漆生产,釉准备,以及一些医学治疗(如海蜇蜇伤)也经常用到它。
乙酸的用途:
乙酸是制备很多化合物所需要使用的基本化学试剂。最大的单一使用乙酸的是制备乙酸乙烯酯单体,接下来是制备乙酸酐和其他酯。在醋中的乙酸仅占了所有乙酸中的很小一部分。
氢氰酸的用途:
氢氰酸是一种强烈的、具有急性作用的毒气。抑制人和其他温血动物呼吸酶的功能使组织不能正常地从血液中获得氧而窒息。但氢氰酸的毒性是可逆的。实践中,当人因氰化物中毒完全失去知觉,而心脏仍跳动时,如能及时采取救护措施和给以适当的解毒剂,则仍能恢复正常。&
考点名称:
工业碱的用途:
用途十分广泛,在化学实验中,除了用做试剂以外,由于它有很强的吸湿性,还可用做碱性干燥剂。烧碱在国民经济中有广泛应用,许多工业部门都需要烧碱[3] 。
在医药中的用途:钠石灰是一次性医用耗材的一种,腹腔镜手术或者其它全麻手术中用以吸收二氧化碳。
食用碱的用途:
食碱主要是纯碱(碳酸钠Na2CO3)和小苏打(碳酸氢钠NaHCO3)。另外,氢氧化钙〔Ca(OH)2〕、碳酸钾(K2CO3),也可在烹饪加工食品中使用。食碱虽不是调味品,但在菜肴饭点中合理使用它,可为食品带来极佳的色、香、味、形,增进人们的食欲。
食用碱的作用:
(1)能使干货原料迅速涨发。
食碱水溶液是电解质,可使食品原料(如鱿鱼)中的蛋白质分子上某些基团离子带电荷,从而大大增强蛋白质的吸水能力,加快原料的涨发速度。但应注意要根据原料质地老嫩,适当掌握用碱的数量、方法和时间,以防把原料发得过透、过烂,甚至变质。
(2)具有脱脂作用。
油脂能被食碱分解,乳化成细小的微粒而溶于水中。因此,有些油发的干货原料,必须去掉多余的油脂时,可在适当浓度的碱水里反复搅洗几次,即可达到去脂目的。但切忌把食品放在碱液里浸漂,不然原料极易腐烂。
(3)能保持绿色蔬菜或菜汁的本色。
由于蔬菜和其他绿色植物茎叶中都含有一定量的有机酸或硫化物,加热时叶绿素会被这些物质破坏掉。加入食碱后,中和了有机酸和硫化物,绿色就可得以保持。
但应注意用碱量不宜过大,否则,就会使蔬菜颜色既不新鲜,而且也会使菜肴的营养和滋味受到破坏。
(4)具有软化纤维的作用。
食碱有微弱的腐蚀性,腌制原料时,能排除肌纤维的作用。食碱有微弱的腐蚀性,腌制原料时,能排除肌纤维的粘液,刺激纤维涨发而酥软,并对纤维有一定溶解作用,使各层之间产生一定的分离。这样短时间旺火快炒,就可使菜肴爽脆软嫩。
(5)能释放烟酸。
例如:玉米中含有较多的烟酸,但它属结合型,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加入食碱(主要是小苏打)后,烟酸就可被释放出来,即使长期食用玉米,也不会因烟酸缺乏而患癞皮病。
(6)能除去油中的哈喇味。
油脂如发生轻微酸败,可将其倒入锅内,加热到烫手时,放入一定量的纯碱水,用筷子慢慢搅匀,哈喇味就可消失。油温降低后,用滤纸过滤,除去油中的游离脂肪酸与碱进行化学反应而形成的皂碱,油即可继续食用。
(7)能去掉发面团的酸味,并起助发作用。
当发面过度而产生酸味时,加入适量食碱揉匀,不但能使酸味去除,而且蒸出的馒头膨松洁白。不过用量一定要适当,加碱过少达不到目的;加碱过多,会使成品呈碱性,表面带黄斑或者开裂,味道也变得发苦发涩。
食碱虽有这么多的作用,但也有弊端:它对食物中的维生素B1、B2和维生素C有较强的破坏作用。因此,不可多用滥用。
相关练习题推荐
与“按下列要求书写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铁在氧气中燃烧:4Fe+3”相关的知识点试题(更多试题练习--)
微信沪江中考
CopyRight & 沪江网201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甲基苯丙胺化学方程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