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茹蒲公英的功效与作用都有哪些

当前位置:
为禾本科植物青秆竹Bambusa tuldoides Munro、大头典竹Sinocalamus beecheyanus(Munro)McClure var.pubescens P.F.Li或淡竹PhylLostachys nigra (Lodd.)Munrovar.henonis(Mitf.) Stapf ex Rendle的茎秆的干燥中间层。
淡竹皮茹,青竹茹,淡竹茹,竹皮
Bambusae Caulis In Taenias
茎秆的干燥中间层
胃经,肺经
安徽,广东,广西,江西,四川,浙江
清热化痰,除烦,止呕。
用于痰热咳嗽,胆火挟痰,惊悸不宁,心烦失眠,中风痰迷,舌强不语,胃热呕吐,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1.净制:除去杂质。
2.切制:除去杂质切揉成小团,将竹茹中的碎末,过粗箩,收集粗粉。
3.姜汁炒:取净竹茹,加姜汁拌匀,置之不理锅内用文火炒至黄色,取出,晾干。每斤竹茹用生姜3两。
4.姜汁焙:取净竹茹,加姜汁拌匀,稍闷,压平,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焙至两面显黄色焦斑,取出,晾干。每竹茹100kg,用生姜10kg或干姜3kg。
5.炒制:先将锅烧热,放入麦麸,炒至冒烟,加入竹茹翻炒至黄色,筛去麦麸即可。每竹茹10kg,用麦麸2kg。
6.砂制:取竹茹抖去灰渣,加飞朱砂细粉1%兑水适量搅匀后,喷晒竹茹,至染成均匀红色,晒干。
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1.治哕逆:橘皮二斤,竹茹二升,大枣三十枚,生姜半斤,甘草五两,人参一两。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金匮要略》橘皮竹茹汤)
2.治妊娠恶阻呕吐,不下食:
青竹茹、橘皮各十八铢,茯芩、生姜各一两,半夏三十铢。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不瘥,频作。(《千金方》)
3.治妇人乳中虚,烦乱呕逆,安中益气:生竹茹二分,石膏二分,桂枝一分,甘草七分,白薇一分。上五味,末之,枣肉和丸弹子大。以饮服一丸,日三夜二服。有热者倍白薇,烦喘者加柏实一分。(《金匮要隙》竹皮大丸)
4.治产后虚烦,头痛短气欲绝,心中闷乱不解:生淡竹茹一升,麦门冬五合,甘草一两,小麦五合,生姜三两,大枣十四枚。上六味以水一斗,煮竹茹、小麦,取八升,去滓,乃纳诸药,煮取一升,去滓,分二服,羸人分作三服。(《千金方》淡竹茹汤)
5.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半夏(汤洗七次)、竹茹、枳实(麸炒,去穰)各二两,陈皮三两,甘草一两(炙),茯苓一两半。上为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姜五片,枣一枚,煎七分,去滓,食前服。(《三因方》温胆汤)
6.治伤暑烦渴不止:竹茹一合(新竹者),甘草一分(锉),乌梅两枚(椎破)。上三味,同用水一盏半,煎取八分,去滓放温,时时细呷。(《圣济总录》竹茹汤)
7.治肺热咳嗽,咳吐黄痰:竹二青三钱。水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8.治小儿痫:青竹茹三两,醋三升,煎一升,去滓,服一合。兼治小儿口噤体热病。(《子母秘录》)
9.治妇人病未平复,因有所动,致热气上冲胸,手足拘急搐搦,如中风状:栝楼根二两,淡竹茹半升。上以水二升半,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作二、三服。(《类证活人书》青竹茹汤)
10.治齿龈间血出不止:生竹茹二两,醋煮含之。(《千金方》)
1.配半夏:一寒一热,健脾燥湿,和胃止呕力彰,主治脾胃不和,胃气上逆,以致恶心、呕吐、呃逆等症。
2.配枳实:和胃降逆,清热止呕,消积化痰,宽中利膈之力增强,主治胃热痰盛,胃气上逆,恶心呕吐,胸脘满闷等症。
3.配陈皮:一温一寒,温清相济,和胃降逆,除胃中寒热甚妙,主治脾胃虚弱,气机不调,寒热错杂,脘腹胀满,恶心呕吐,呃逆等症。
4.配生姜:一寒一温,具和胃止呕,调中降逆之功,主治寒热互结,胃气上逆之呕呃不止。
5.配黄连:竹茹入胆,黄连入心,心胆并治,可收清心胆,化痰浊之功。
6.配石斛:共奏清胃热,养胃阴,和胃气,降呕逆之功,清中有补,补中有清,用于治疗胃阴不足,胃虚有热,气失和降所致的饥而不食,反复呕吐,或干呕不止,口干烦渴等;对于妇女妊娠恶阻,胃气受胎热上扰而见的恶心呕吐,也宜用之。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本品为禾本科植物青秆竹Bambusa tuldoides Munro、大头典竹Sinocalamus beecheyanus(Munro)McClure var.pubescens P.F.Li或淡竹PhylLostachys nigra (Lodd.)Munrovar.henonis(Mitf.) Stapf ex Rendle的茎秆的干燥中间层。全年均可采制,取新鲜茎,除去外皮,将稍带绿色的中间层刮成丝条,或削成薄片,捆扎成束,阴干。前者称“散竹茹”,后者称“齐竹茹”。
【性状】 本品为卷曲成团的不规则丝条或呈长条形薄片状。宽窄厚薄不等,浅绿色、黄绿色或黄白色。纤维性,体轻松,质柔韧,有弹性。气微,味淡。
【检查】 水分 不得过7.0%(通则0832第二法)
【浸出物】 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的热浸法测定,不得少于4.0%。
【炮制】 竹茹 除去杂质,切段或揉成小团。
【性状】 【检查】 【浸出物】 同药材。
姜竹茹 取净竹茹,照姜汁炙法(通则0213)炒至黄色。本品形如竹茹,表面黄色。微有姜香气。
【检查】 【浸出物】 同药材。
【性味与归经】 甘,微寒。归肺、胃、心、胆经。
【功能与主治】 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用于痰热咳嗽,胆火挟痰,惊悸不宁,心烦失眠,中风痰迷,舌强不语,胃热呕吐,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用法与用量】 5~10g。
【贮藏】 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本页面所展示的内容为康美中药网根据相关专业资料整理汇编而成,康美中药依法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以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复制发布/发表;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或引用本文时须注明“来源:康美中药网(www.kmzyw.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您正在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版本过低,在本页面的显示效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升级到
以上浏览器:竹茹的功效有哪些?
15:51:55 &标签:
外婆从老家带回来了非常多自己采摘和自己制作的竹茹来吃,她说吃这个对人的身体非常的好,而且没病也能吃,竹茹都有些什么样的功能效果呢?
大众养生网小编解答:
竹茹是一种我国中医的中药的一种药物。这种中药通常情况下需要的时候都可以进行采摘,然后进行制作,它通常是生长在平原和地势比较低平的地方,而且我国的各大省都是有它的身影。竹茹拥有非常多的治疗功效,药用的价值是非常的高,而且效果非常的好,而且还可以化痰还能够止咳,还能清热还有解读的功效,的人也可以吃一些来治疗,最好要根据医生的建议服用。
点击加载更多
营养师问答竹茹的功效与作用有什么呢
温馨提示: 竹茹的功效与作用有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用于痰热咳嗽,胆火挟痰,惊悸不宁,心烦失眠,中风痰迷,舌强不语,胃热呕吐,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阅读了本篇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阅读了本篇文章的用户还提问了
据阅读为你提供的健康资讯
读者关注的疾病
医疗器械销售排行榜
医疗器械关注较高商品
还没有任何项目!当前位置: >
说到,大家都知道这是植物的一种了吧,但是具体的说到竹茹的情况,这是我们现在很多人都不清楚的了吧,实际上竹茹是非常好的材了哦, 我们是可以通过吃竹茹来的,那么竹茹的功效都有哪些呢,竹茹怎么吃比较好呢,一起看看吧。竹茹是一种中药材,它的作用和竹子有很多相似之处,上讲竹茹性寒,可以起到的功效,所以对于热病用它来治疗,功效显著,它的药力主要作用关于肺部部,对于湿热或者是胃部虚弱一发的呕吐症状它能很好的治疗,此外用它治疗肺热引起的咳嗽,烦躁等效果显著,用它入药可以清除,对于妇女妊娠期的呕吐症状也有帮助,对怀胎胎动心烦,躁动不安也有效果。因此就可以发现了,竹茹对于我们很多人俩说都是适合吃的了,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来保健,这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来说是非常有好处的,不过我们也要注意了,竹茹虽然可以治疗多种病症,但是多是和其他药材配合来使用的。竹茹具有的作用,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如何食用,竹茹可以和我们常食用的来配合使用,将姜榨汁和竹茹搅拌,用锅炒制后使用。可以用打大,,,橘皮和竹茹混合用水煮汤来服用。还可以将主妇和,松脂一起熬成药膏外敷来使用,也可以制成药丸是服用,不过除了这样的吃法之外,实际上竹茹还是可以直接用水煎服的了,基本上竹茹的食用方法就是用水煎服,和制药丸口服了,如果外用就要熬成药膏贴敷。上面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了竹茹的情况了,可以发现竹茹是非常好的中药材了,我们是可以通过竹茹来保健的了,而且我们经常的服用竹茹也是很有好处的了,因此朋友们在生活中就要注意了哦,对于竹茹不能错过,学会它的服用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保健。
相关阅读:
最新热点:
推荐阅读:
大家正在看什么
713983人看过
707445人看过
565592人看过
514204人看过
462348人看过
431478人看过
404788人看过
360236人看过
300835人看过
298794人看过
288642人看过
282770人看过
269633人看过
268637人看过
266510人看过竹茹的功效与作用
1660人阅读
中药为中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那么你知道中药竹茹吗?竹茹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竹茹的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有哪些?下面就跟随康网小编来了解一下中药竹茹的功效与作用以及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吧。
竹茹的简介
【通用名称】竹茹
【药物名称】竹茹
【英文名】Bamboo Shavings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青秆竹Bambusa tuldoides Munro茎的中间层。
【植物形态】单丛生。秆高6~8m,直径3~4.5cm。节间壁厚,长30~36cm,幼时被白粉。节稍隆起。分枝常于秆基部第一节开始分出,数枝簇生节上。秆箨早落。箨鞘背面无毛,干时肋纹稍缍起,先端呈不对称的拱形,外侧一边稍下斜至箨鞘全长的1/10~1/8。箨耳稍不等大,靠外侧1枚稍大,卵形,略波褶,边缘被波曲状刚毛,小的1枚椭圆形。箨舌高2.5~3.5mm,边缘被短流苏毛,片直,呈不对称三角形或狭三角形,基部两侧与耳相连,连接部分宽约0.5mm。叶生于山坡、路旁或栽培。主产广东、海南。
【采集】全年均可采制,取新鲜茎,除去外皮,将稍带绿色的中间层刮成丝条,或削成薄条,捆扎成束,阴干。
【化学成分】含木质素、纤维素。
【性味】性微寒,味甘。
本品呈不规则的丝状或薄带状,常卷曲扭缩而缠结成团或作创花状,长短不一,宽0.5-0.7cm,厚0.3-0.5cm。全体淡黄白色、浅绿色、青黄色、灰黄色、灰黄绿色、黄而韧,有弹性。气稍清香,味微甜。
竹茹的功效与作用
1、涤痰开郁:①用于胆虚痰热郁结、烦闷不宁、不得眠等证,可与枳实、茯苓、半夏、陈皮、甘草、生姜同用,如温胆汤。②用于中风痰迷心窍、舌强不能言,可与胆星、菖蒲、茯苓、半夏、橘红、枳实、人参、甘草、生姜同用,如涤痰汤。
2、清热止呕: ①用于湿热呕吐,可与黄连、半夏、陈皮同用,如黄连橘皮竹茹半夏汤。②用于胃虚热所致的呕吐或哕逆,可与橘皮、党参、甘草、生姜、大枣同用。
3、清热除烦:用于热病后余热未尽,心烦意乱,可用竹叶、石膏加竹茹、芦根。
竹茹的用法用量
内服:3~9克,入煎剂。一般祛痰多生用,止呕多用姜汁炒用。
竹茹的禁忌注意
胃寒呕吐及感寒挟食作呕者忌用。
竹茹的选方
】①治哕逆:橘皮二斤,竹茹二升,大枣三十枚,生姜半斤,甘草五两,人参一两。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金匮要略》橘皮竹茹汤)
②治妊娠恶阻呕吐,不下食:
青竹茹、橘皮各十八铢,茯芩、生姜各一两,半夏三十铢。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不瘥,频作。(《千金方》)
③治妇人乳中虚,烦乱呕逆,安中益气:生竹茹二分,石膏二分,桂枝一分,甘草七分,白薇一分。上五味,末之,枣肉和丸弹子大。以饮服一丸,日三夜二服。有热者倍白薇,烦喘者加柏实一分。(《金匮要隙》竹皮大丸)
④治产后虚烦,头痛短气欲绝,心中闷乱不解:生淡竹茹一升,麦门冬五合,甘草一两,小麦五合,生姜三两,大枣十四枚。上六味以水一斗,煮竹茹、小麦,取八升,去滓,乃纳诸药,煮取一升,去滓,分二服,羸人分作三服。(《千金方》淡竹茹汤)
⑤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半夏(汤洗七次)、竹茹、枳实(麸炒,去穰)各二两,陈皮三两,甘草一两(炙),茯苓一两半。上为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姜五片,枣一枚,煎七分,去滓,食前服。(《三因方》温胆汤)
⑥治伤暑烦渴不止:竹茹一合(新竹者),甘草一分(锉),乌梅两枚(椎破)。上三味,同用水一盏半,煎取八分,去滓放温,时时细呷。(《圣济总录》竹茹汤)
⑦治肺热咳嗽,咳吐黄痰:竹二青三钱。水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⑧治小儿痫:青竹茹三两,醋三升,煎一升,去滓,服一合。兼治小儿口噤体热病。(《子母秘录》)
⑨治妇人病未平复,因有所动,致热气上冲胸,手足拘急搐搦,如中风状:栝楼根二两,淡竹茹半升。上以水二升半,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作二、三服。(《类证活人书》青竹茹汤)
⑩治齿龈间血出不止:生竹茹二两,醋煮含之。(《千金方》)
⑾治黄泡热疮:真麻油二两,青木香二两,青竹茹一小闭,杏仁二十粒(去皮、尖)。上药入麻油内,慢火煎令杏仁黄色,去渣,入松脂(研)半两,熬成膏,每用少许擦疮上。(《济生方》竹茹膏)
扩展阅读:竹茹炮制方法
1、净制:除去杂质。
2、切制:除去杂质切揉成小团,将竹茹中的碎末,过粗箩,收集粗粉。
3、姜汁炒:取净竹茹,加姜汁拌匀,置锅内用文火炒至黄色,取出,晾干。每斤竹茹用生姜3两。
4、姜汁焙:取净竹茹,加姜汁拌匀,稍闷,压平,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焙至两面显黄色焦斑,取出,晾干。每竹茹100公斤,用生姜10公斤或干姜3公斤。
5、炒制:先将锅烧热,放入麦麸,炒至冒烟,加入竹茹翻炒至黄色,筛去麦麸即可。每竹茹10公斤,用麦麸2公斤。
6、砂制:取竹茹抖去灰渣,加飞朱砂细粉1%兑水适量搅匀后,喷晒竹茹,至染成均匀红色,晒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车前子的功效与作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