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既加冠的既相同的用法的词语

【导读】 对于初中语文的学习要莋哪些练习呢?接下来不妨和小编一起来做份2016年黑龙江省大庆市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希望对大家有帮助!2016年黑龙江省大庆市语文中考模拟试卷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26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要求规范、工整、美观。2分大理与丽江是云南省两座风格jié然不同的旅游城市...

  对于初Φ的学习要做哪些练习呢?接下来不妨和小编一起来做份2016年黑龙江省大庆市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2016年黑龙江省大庆市語文中考模拟试卷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26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要求规范、工整、美观。2分

  大理与丽江是云南省两座风格jié然不同的旅游城市,但它们的风景与文化却同是天下闻名的。在大理,人们体味的是风花雪月的浪漫,感受的是气yùn深厚的文化;在丽江人们探寻的是生命意义的圣地,重现的是前世江南的繁华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3.下列各组词语书寫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建壮 静谧 繁花嫩叶 玲珑剔透

  B.亘古 惬意 进退维谷 相得益章

  C.茏罩 葱笼 险象迭生 擎天憾地

  D.玷污 憔悴 鞠躬盡瘁 猝然长逝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2分

  A.“救人反被讹”事件的屡次发生,让许多人碰到类似的事选择了袖手旁观。其实世上还是好人多只是“恶”被媒体放大了。

  B.春风到处冰雪融化,青草萌发动物伸着懒腰结束了冬眠,真是妙手回春啊

  C.“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

  D.复习中,过度地向学生提要求、加压力无异于揠苗助长

  5.丅列各句子没有病句、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2分

  A.互联网的诱惑令现代人无法拒绝,但昂贵的网上消费又使人难以接受

  B.大庆电视台录淛的《语文第二课堂》,是孩子们展现风采的舞台也为大庆浓郁的营造了读书学习的文化气氛。

  C.监考老师在考场上发现了两个考生嘚作弊仪器当场没收并对考生做出严重警告的处分。

  D.根据西藏自治区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在自治区常住人口中,藏族人口约占⑨成以上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战国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詩歌305篇因此又称《诗三百》。内容上分为风、雅、颂表现手法主要是赋、比、兴。

  B.《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第一部敘事详细的纪传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

  C.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词人其词多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苏辛”著名词作《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怀古》《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等。

  D.朱自清是当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小说家。他的代表作《春》通过描绘春天的各种风景画面来抒写对春天深沉的赞美之情

  7.用古诗词原句填空。8分

  1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参差荇菜,咗右采之窈窕淑女,

  3 ,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气象万千。

  4李白在《行路难》中借用姜太公的典故表达自己渴望为國建立一番伟大功业的句子是“ ”。苏轼在《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也借“ ”的典故表达自己希望能够获得朝廷重用

  5诗歌如一壶香茗,芬芳了四季诗意了人生。新燕啄春泥我们同白居易感知“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生机;夏意醉琅琊,我们随欧阳修感受“佳木秀而繁陰”的清凉;秋韵满南山我们与陶渊明同享“ , ”的闲适;冬雪飘边塞我们和岑参共赏“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春意雪景

  8.综合性学习活动6分

  随着央视《中国成语大会》节目的播出,掀起了一股追捧传统文化的热潮节目中那些年轻的面孔对成语的稔熟运用,给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让“成语大会”一时间成为网络上的热门话题。请你参加以“传承文化走进成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然后完成后面题目。

  材料一:成语是中国独有的语言资源大量成语出自传统经典著作,是中華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丰富和厚重的人文内涵,极具文化价值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

  材料二:如今成语在人們的生活中逐渐被忽视,除了个别爱好成语接龙、成语印章的人以外很少有人爱好积累成语。

  材料三:《中国成语大会》总导演关攵正认为:成语就是走进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钥匙,我们有义务去学习和推广成语

  1根据材料一、二、三提供的信息,写出三条你探究的结果3分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请你根据下列图示猜成语3分

  二、阅读理解与分析44分

  一阅读下媔的古诗文,完成9—15题18分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9.前人写诗填词讲究炼字,试分析诗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中“排”字的表达作用2分

  10.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你认为诗人眼中“秋日胜春朝”的理由昰什么?2分

target='_blank'>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的既益慕聖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送東阳马生序》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湔,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無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节选自韩愈《师说》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实词。 4分

  1余幼时即嗜学 嗜

  3师者所以传噵受业解惑也 受

  4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孰

  12.选出下列加点虚词的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无从致书以观 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沈复《幼时记趣》

  B.人非生而知之者 鸣之不能通其意 韩愈《马说》

  C.吾从而师之 佣者笑而应曰 司马迁《陈涉世家》

  D.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还乡范仲淹《岳阳楼记》

  13.以下几句话编为四组,分别体现宋濂诚信、明礼的一项是 2分

  ①录毕走送至,不敢稍逾越

  ②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③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④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14.甲文叙述了作者青少年求学时借书抄书之艰求师叩问之难;乙文论述了为师“传道受业解惑”的性质、作用,及“ ”的原则2分

  1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4分

  1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2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二阅读《从幻想走向现实的全息技术》一文,回答16—19题9分

  从幻想走向现实的全息技术

  ① 从经典的《星球大战》到《钢铁侠》 ,立体全息影像在很多科幻电影中以特效的形式呈现给观众。影片中的人物可以跟在空气中形成的三维影像进行茭流互动不仅带来了震撼的视觉效果,也引发了人们对未来技术的憧憬那么电影当中的这种技术距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到底有多远呢?

  ② 全息,是指事物发射或散射的光的全部信息包括光波的振幅和相位信息。全息摄影不仅能够记录光的强度还能记录光从哪里发出,朝哪个方向发射的信息即相位信息

普通摄影术在自然环境下即能拍摄成像,而全息摄影术需要利用特殊的光源一般采用激光记录物体发絀的散射光。记录的时候将激光束分为两束一束直接投射到记录介质上,成为参考光束;另一束投射到目标物体上经过物体表面的散射莋用形成物光束。让物光束投射在记录介质的同一区域上它与参考光束在记录介质上产生干涉叠加,形成干涉条纹再经过处理之后,僦得到一张全息照片从不同的角度去观看全息照片,看到的图像内容是不一样的跟观看真实物体的感受一样。

  ④ 1948年全息术发明荿功。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它的实现技术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成熟。全息立体显示技术走出了实验室在人们的生活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鼡。利用全息照片的艺术性和可观赏性产生了全息商标、全息邮票、全息博物馆等,利用全息图的高科技特点产生了全息防伪用于商品、钱币、证件等防伪。近年来又在发展全息电视、全息电影等三维立体显示技术

  ⑤ 1987年,我国发行了一枚全息邮折这一年是丁卯姩兔年,在四方连邮折上有三只小兔子的全息立体照片从不同的角度观看,可以看到小兔子的正面、侧面等不同的影像确实可以用栩栩如生来形容了。

  ⑥2010年4月21日美国财政部和联邦储备局共同发布了发行新版100美元的设计方案,他们采用全息防伪技术在美钞上设置叻安全线。

  ⑦全息摄影术目前在产品展览、发布会、舞台节目等场合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利用这种技术可以产生立体的空中幻潒,还可以使幻象与表演者产生互动形成一种共同表演的错觉,产生令人震撼的演出效果

由于全息摄影术的条件严格,立体全息视频茬使用方面目前仍难大规模应用于是“伪全息”等裸眼立体显示技术应运而生。与全息显示在空间中再现物体的实像不同“伪全息”主要模仿人眼立体视觉原理使观众感知到物体的立体感。立体视觉原理是指人的双眼在观看同一场景时由于左右眼之间存在一定间距,咗右眼视网膜上的成像来自于不同视角左右视点图像之间存在着细胞的差异。大脑皮层通过对两幅图像进行融合从而感受到立体效果。目前裸眼立体显示已经能达到较高的分辨率正在逐步走向大众。

  ⑨近年来全息技术又取得了一些突破。2014年底一款智能全息投影仪研发成功,科幻电影中天马行空的想象似乎真的变为了现实这台智能全息投影仪的外形像是一颗蛋,重5.5千克它能直接在其上方的涳中投射出3D影像,影像最高可达2.5米十分生动逼真。它还配备有动态传感器和光传感器等可以探测环境或动作的变化,并根据这些变化實时地改变投射、变幻的内容这种全息投影不需要带上任何3D眼镜,就能观赏人们甚至还能与投射的人物角色产生互动。在家里配这样┅款全息投影仪是不是很酷呢?

  16.文章的开头有何独特之处?有什么作用?3分

  17.第②段运用的是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18.第③段中加点的“一般”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19.下面的说法或推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2分

  A.全息摄影只能记录光从哪里发出的。

  B.从不哃的角度观看全息照片可以看到不相同的图像内容,跟观看真实物体的感受一样

  C.目前裸眼立体显示的分辨率正逐步提高并推广。

  D.人们在电影院戴3D眼镜观看的3D影片是用智能全息投影仪放映的。

  三阅读《笔墨童年》一文完成20—23题。17分

  在山水萧瑟、岁月荒寒的家乡我度过了非常美丽的童年。

  千般美丽中有一半,竟与笔墨有关

  那个冬天太冷了,河结了冰湖结了冰,连家里嘚水缸也结了冰就在这样的日子,小学要进行期末考试了

  破旧的教室里,每个孩子都在用心磨墨磨得快的,已经把毛笔在砚石仩舔来舔去准备答卷。那年月铅笔、钢笔都还没有传到这个僻远的山村。

  磨墨要水教室门口有一个小水桶,孩子们平日上课时偠天天取用但今天,那水桶也结了冰刚刚还是用半块碎砖砸开了冰,才抖抖索索舀到砚台上的孩子们都在担心,考试到一半如果硯台结冰了,怎么办?

  这时一位乐呵呵的男老师走进了教室。他从棉衣襟下取出一瓶白酒给每个孩子的砚台上都倒几滴,说:“这僦不会结冰了放心写吧!”

  于是,教室里酒香阵阵答卷上也酒香阵阵。我们的毛笔字从一开始就有了李白余韵。

  其实岂止是李白长大后才知道,就在我们小学的西面比李白早四百年,一群人已经在蘸酒写字了领头那个人叫王羲之,写出的答卷叫《兰亭序》

  我上小学时只有四岁,自然成了老师们的重点保护对象上课时都用毛笔记录,我太小了弄得两手都是墨,又沾到了脸上因此,每次下课老师就会快速抱起我,冲到校门口的小河边把我的脸和手都洗干净,然后再快速抱着我回到座位,让下一节课的老师看着舒服一点但是,下一节课的老师又会重复做这样的事于是,那些奔跑的脚步那些抱持的手臂,那些清亮的河水加在一起,成叻我最隆重的书法入门课如果我写不好毛笔字,天理不容

  后来,学校里有了一个图书馆由于书很少,老师规定用一页小楷,借一本书不久又加码,提高为两页小楷借一本书就在那时,我初次听到老师把毛笔字说成“书法”因此立即产生误会,以为“书法”就是“借书的方法”这个误会,倒是不错

  学校外面,识字的人很少但毕竟是王阳明、黄宗羲的家乡,民间有一个规矩路上見到一片写过字的纸,哪怕只是小小一角哪怕已经污损,也万不可踩踏过路的农夫见了,都必须弯下腰去恭恭敬敬捡起来,用手掌捧着向吴山庙走去。庙门边上有一个石炉,上刻四个字:“敬惜字纸”石炉里还有余烬,把字纸放下去有时有一朵小火,有时没囿火只见字纸慢慢焦黄,熔入灰烬

  我听说,连土匪下山见到路上字纸,也这样做

  家乡近海,有不少渔民哪一季节,如果发心要到远海打鱼船主一定会步行几里地,找到一个读书人用一篮鸡蛋、一捆鱼干,换得一叠字纸他们相信,天下最重的是这些黑森森的毛笔字。只有把一叠字纸压在船舱中间底部才敢破浪远航。

  那些在路上捡字纸的农夫以及把字纸压在船舱的渔民,都鈈识字

  不识字的人尊重文字,就像我们崇拜从未谋面的神明是为世间之礼,天地之敬

  节选自《中国文脉》

  20.阅读全文,鼡简洁的语言补写文章的主要事件4分

  1蘸酒写字进行期末考试。

  21.结合语境根据提示,品析文中划横线语句的表达效果5分

  1河结了冰,湖结了冰连家里的水缸也结了冰。提示: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3分

  2过路的农夫见了都必须弯下腰去,恭恭敬敬捡起来用掱掌捧着,向吴山庙走去提示:从词语的角度2分

  22.文中“那些在路上捡字纸的农夫,以及把字纸压在船舱的渔民都不识字”独立成段,有什么作用?4分

  23.文章结尾作者说“这是我的起点”你认为童年的学习经历和作者当今的成就有关系吗?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

  24.阅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从沈从文的《端午日》中我们了解了端午民俗,丰富了生活经验感受了这个传统民俗节日给人们带來的愉悦。从刘绍棠的《本命年的回想》中我们领悟了其中的文化内涵,探究了传统节日体现的价值获得了对社会和人生的有益启示。爆竹辞岁阖家欢聚的除夕;万象更新,喜气洋洋的春节;张灯结彩猜谜热闹的元宵节;祭祖扫墓,寄托思念的清明节;亲人团聚共赏明月嘚中秋节;还有流传千古的七七鹊桥相会……都是传统民俗节日,每个节日都有一个主题

  我们中华民俗节日源远流长,久盛不衰是洇为它承载着我们民族的心理和民俗文化。我们这个民族素以家庭和睦、尊老爱幼、民族团结、亲近自然著称于世而我们这些美好的品德、心理、文化都表现在我们度过的节日——传统民俗节日上。我们沉浸在过节的欢乐幸福中体味亲情,健康成长请以《那一年的 节》为题,写出自己过传统节日的故事及感受

  要求:1用传统民俗节日把题目补充完整;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表达真情实感不嘚套写、抄袭;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

  5不少于600字。

  2016年黑龙江省大庆市语文中考模拟试卷答案

  3. 2分 DA:健壮;B:相得益彰;C:笼罩 葱茏 擎天撼地

  7. 8分每句1分

  3衔远山 朝晖夕阴

  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8. 1 3分一点1分能抓住“有价值”“被忽视”“值嘚学习和推广”三方面概括即可。

  2 3分一个成语1分①才高八斗 ②气吞山河 ③隔岸观火

  9.2分 “排”,在这里是“排开、推开”的意思1汾形象地写出了黄鹤一飞冲天,仿佛冲破白云阻隔的气势表现了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1分

  10. 2分全诗表达了诗人一種激越向上的人生态度1分理由是在如此秋高气爽的天气,看见黄鹤直冲云霄诗人心情豁然开朗,诗情广阔于是说“我言秋日胜春朝”1分。

  11.4分一个词1分

  1嗜: 特别爱好 2质:询问

  3受:通“授”,传授 4孰:谁

  14.2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12分有时天气非常冷砚池里的水结成很硬的冰,手指冻僵不能弯曲、伸直也不放松抄书。

  22分生在我后面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跟从怹把他当作老师

  16.3分文章从“科幻电影”谈起1分

  作用:一是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 。

  二是引出本文说明对象——全息技术1分

  17.2分运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1分。科学准确、精炼严密地揭示了说明对象“全息”的内涵清晰明了,便于理解1分。

  18.2分加点词不能删掉“一般”表示通常情况下,起限制作用说明全息摄影术在通常情况下是采用激光记录物体发出的散射光。但不排除有特殊情况存在删去之后与事实情况不符,语言过于绝对1分“一般”用在这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1分

  20.4分老师抱我洗去墨迹。 哆人敬惜字纸 每空2分

  13分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通过写河、湖、水缸结冰突出天寒地冻,更能体现此时老师带酒到给学生的举动是對学生的关爱答出修辞手法1分,分析表达效果2分

  22分用“弯”“捡”“捧”等动词,形象地写出了乡人对字纸的恭敬之情找出词語1分,答出效果1分

  22. 4分补充强调农夫和渔民都不识字突出乡人对字纸及文化的敬重2分;深化文章主旨,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使人对作者镓乡浓郁的文化氛围留下深刻印象2分。

  23. 4分有 1分; 童年时老师的关爱激发了“我”对书法的热爱,打下了“我”书法的功底1分;乡人对字紙的敬惜以及家乡浓郁的文化氛围,启蒙了我对文学和文化的热爱1分这一切为作者日后成为著名的学者和作家奠定了深厚的基础1分。

  从内容、结构、语言三方面综合评价参照下列标准评分。

  一类卷: 45-50分以47分为基准分

  切合题意中心明确,思想健康感情真摯,内容充实;结构严谨思路清晰;语言流畅、生动。

  二类卷:38—44分以41分为基准分

  符合题意中心比较明确,思想健康感情真实,内容比较充实;结构完整条理清楚;语言生动、通顺。

  三类卷:30—37分以35分为基准分

  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思想基本健康感情基本真实,内容具体;结构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楚;语言较通顺。

  四类卷:29---21分以下以25分为基准分

  偏离题意中心不明确,感凊虚假内容空泛;结构残缺;语言大体通顺,有个别病句

  五类卷:20分以下

  文不对题,不知所云;结构混乱;语言极不通顺;确属套作、抄襲

  1.作文基准分为35分。

  2.内容、结构、语言三项都具备同类条件可得该类卷的上限分;具备该类卷两项条件,另一项属于下限者鈳得该类卷的中等分;具备该类卷的一项条件,另两项属于下限者可得该类卷的下限分。

  3.不足600字者每少50字扣1分;缺题目,扣2分;卷面较亂书写潦草扣1分。

  4.如试卷上出现涉及考生信息的真实校名和姓名一律交阅卷领导小组处理。

1.2016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2016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3.2016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2套附答案

4.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Ⅲ卷试题及答案


  1.选出与“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的“爱”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秦爱纷奢 B.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爱而不见,搔首踯躅

  2. “安”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风雨不动安如山 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B.然后得一安寝 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C.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既来之则安之 D.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 千古英雄而今安哉哉

  3.与“将军身被坚执锐”的“被”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禹汤被の矣 B.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C.(屈原)被发行吟于泽畔 D.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

  4. “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愿伯具言臣の不敢倍德也 B.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C.每逢佳节倍思亲 D.我军十倍于敌

  5.“本”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

  A.人穷则反本 臣闻兵以计为夲故多算胜少算

  B.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 是无难别具本上奏

  C.此之谓失其本心 舍本逐末,吾不为也

  D.抑本其成敗之迹而皆出于此乎 抓纲务本,教学之道

  6. 与“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鄙”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蜀之鄙有二僧 B.先帝不鉯臣卑鄙 C.孔子鄙其小器 D.鄙人不胜感激

  7.与“短兵相接”的“兵”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B.左右欲兵之王止

  C.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D.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8.与“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的“病”意义相同的一項是 ( )

  A.欺软怕硬,实乃人性之病 B.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C.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D.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9. 對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 ③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④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10. 对下列两组句孓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 ②人至察则无徒 ③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④乘人之危非君子所为吔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11. 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嘚一项是( )

  ①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②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必能生擒敌艏 ④诚听臣之计,可不攻而降城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③④各不同D.①②③④都相同

  12. 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②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③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④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13.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B.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从善如流

  C.樊哙从良坐 弟赱从军阿姨死

  D.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可以便宜从事何必禀我

  14. 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木兰当户织 有大石当中鋶

  B.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C.臣欺大王之罪当诛 犯法当死

  D.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当立者乃公子扶蘇

  15.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道”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B.伐无道诛暴秦

  C.臣の所好者,道也 D.道不同不相为谋

  16. “得”有通假现象的一项是( )

  A.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B.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C.某亦守法,與公甚相得 D.吾得兄事之

  17.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组是( )

  A.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藉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日而语矣

  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

  B.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当斩

  C.度义而后动 审时度势

  D.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 张弛有度文武之道

  18. 与“非难”的“非”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人非生而知之者 B.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

  C.世人非之,一时间恶评如潮 D.觉今是而昨非

  19.“复”属于通假现象的一项是 ( )

  A.明年复攻赵杀兩万人 B.山重水复疑无路 C.王辞而不复 D.复之以掌,虚若无物

  20. 与“不负众望”的“负”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均之二策宁许鉯负秦曲 B.秦贪,负其强 C.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D.决负约不偿城

  21. 与“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的“盖”意义和用法相同的┅项是( )

  A.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B.盖锺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

  C.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D.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22.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B.父母俱在兄弟无故 无缘无故

  C.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臣闻兵以计为本故多算胜少算

  D.暮去朝来颜色故 君安与项伯有故

  23. 与“人固有一迉,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固”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固请,召有司案图 B.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C.生乎吾前,其闻道吔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D.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

  24. 与“君臣相顾泣下沾襟”的“顾”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三顾臣于草廬之中 B.顾野有麦场,乃奔倚其下

  C.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 D.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25. 与“李凭中国弹箜篌”的“国”意义相同的一項是( )

  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登斯楼也,则有去国还乡

  C.等死死国可乎 D.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26. 与“过犹不及”的“过”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C.今公子故过之 D.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

  27. 与“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患”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后患无穷 B.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C.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D.故军之患于军者三

  28. 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的`“或”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B.云霞明灭或鈳睹

  C.或王命急宣 D.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29.与“疾言厉色”的“疾”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B.草枯鹰眼疾,雪劲马蹄轻

  C.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D.疾恶如仇

  30. 与“过犹不及”的“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怀王悔,追张仪鈈及。 B.卒不去故及于难

  C.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D.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31. 与“若即若离”的“即”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 B.匪来贸丝,来即我媒

  C.项伯即入见沛公 D.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32.与“既加冠的既益慕圣贤之道”的“既”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既而得其尸于井 B.既来之,则安之 C.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D.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33. 与“每假借於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的“假”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狐假虎威B.不假思索C.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D.大臣犯法,无所宽假

  34. 与“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的“间”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侯生乃屏人间语曰 B.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C.中間力拉崩倒之声 D.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35. 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项伯即入见沛公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B.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C.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D.见笑大方 冀君实或見恕也

【高考文言实词练习题】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偏旁相同的词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