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诗独流涕 携子卧苍苔 世事己咸鸭蛋黄发黑 编简为谁青 编简

问题补充&&
本页链接:
猜你感兴趣当前位置: >>
高中语文(杜甫) 寒假(高一高二通用)
上海寒假高中语文补习班―蓝舰教育 第一讲 诗是吾家事与法自儒家有(家族文化传统对杜甫思想的影响) ――杜甫家学考及早期活动与创作 一、杜甫家世与家学 据《元和姓纂》卷六记载,杜预之后杜氏家族分成两支传延。一支是京兆杜 氏,由其长子锡、次子尹传下来。至西魏北周时再度发迹,隋唐时是关陇贵勋集 团的成员。有唐一代,贵宦不绝。这个家族共出了 6 位宰相,地位荣贵,人口兴 旺。 《元和姓纂》卷六:[襄阳]当阳侯元凯少子耽,晋凉州刺史,生顾,西海太 守,生逊,过江,随元帝南迁,居襄阳。逊官至魏兴(相当于今安康市)太守, 生灵启,干光,干光孙叔毗,周峡州刺史,生廉卿、(……?)凭石、安石、鱼 石、黄石。凭石生依德,蓬州咸安令;生易简,考功员外,安石生贤,仓部郎中。 鱼石生依艺,巩县令。依艺生审言,膳部员外。审言生闲,武功尉,奉天令。闲 生甫,检校工部员外。甫生宗武生嗣业,贫无以给养,收拾乞丐,云甫殃四十年, 启子美柩附于偃师。 按:杜氏襄阳房随晋南迁,接受了南朝文化,至梁时才北依周,故这一家族 与正宗杜陵之杜有所不同,一少政治势力,多为中下级官吏。二少经术传统。应 多得南朝尚文传统的影响。杜甫所说的世代?奉儒守官,未坠素业?(《进m赋 表》),可能皆是口号性语言,实际上这家族中仍是以文才立身的。其家学非经 学而是时学诗文之学。此由杜审言之起身即可见出。 杜审言,字必简,襄州襄阳人,晋征南将军预远裔。擢进士,为隰城尉, 恃才高,以傲世见疾。苏味道为天官侍郎,审言集判,出谓人曰: ?味道必死。? 人惊问故,答曰:?彼见吾判,且羞死。?又尝语人曰:?吾文章当得屈、宋 作衙官,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其矜诞类此。累迁洛阳丞,坐事贬吉州司户 参军。司马周季重、司户郭若讷构其罪,系狱,将杀之。季重等酒酣,审言子 并年十三,袖刃刺季重于座,左右杀并。季重将死,曰:?审言有孝子,吾不 知,若讷故误我。?审言免官,还东都。苏F伤并孝烈,志其墓,刘允济祭以 文。武后召审言,将用之,问曰: ?卿喜否??审言蹈舞谢,后令赋《欢喜诗》, 叹重其文,授著作佐郎,迁膳部员外郎。神龙初,坐交通张易之,流峰州。入 为国子监主簿、修文馆直学士,卒。大学士李峤等奏请加赠,诏赠著作郎。初, 审言病甚,宋之问、武平一等省候何如,答曰?甚为造化小儿相苦,尚何言? 然吾在,久压公等,今且死,固大慰,但恨不见替人?云。少与李峤、崔融、1 上海寒假高中语文补习班―蓝舰教育 苏味道为文章四友,世号?崔李苏杜?。融之亡,审言为服缌云。审言生子闲, 闲生甫。(《新唐书?杜审言传》) 按:杜审言以为骄傲的资本是:文章、吾笔,杜甫感到自豪的也是如此,其 曰:?开口咏凤凰?,?九岁书大字,有作成一囊。? 祖父,杜审言(约 645-708), 著作郎,膳部员外郎,修文馆直学士,从六品 上 。 父,杜闲,奉先县令,正五品上。 母,崔氏,早逝,继母卢氏。故称崔、卢者为舅。 外祖母:唐太宗重孙女。 高祖李渊 太宗李世民 高宗李治 睿宗 李隆 基 临晋 公主 代国长公主(嫁郑万 钧,郑虔与之同辈) 郑潜曜 李慎 李(娶李元名女) 李女(嫁与崔氏,为 杜甫、郑宏之外祖母) 崔氏(杜甫母) 郑宏之母某 杜甫、郑宏之 (杜甫低郑虔二辈, 低 驸马一辈。) 1、杜甫已具备当时仕宦者一切应有之条件,其家族具有正统求仕者之背景,以 辞赋之才入仕途应是其早已设计好的人生正途。 2、传统的山东世族家庭,儒学是家族文化信仰。杜叔毗为兄、侄复仇,杜并为 父复仇,姑为?义姑?,祖母为孝女,多显示出这一传统。 3、杜甫言?诗是吾家事?,教子?熟精文选理?,表明其家学以诗赋之学为主, 不以经学传家。杜预对杜甫是一精神信仰,而不是学术传统。 其《进雕赋》又言:?臣之述作,虽不能鼓吹六经,先鸣数子,至于沉郁顿挫, 随时敏捷,扬雄、枚皋之徒,庶可企及也?。他如同杜审言一样,唯有感到自豪 的仍是自己的诗赋之才。由现存材料看,玄宗一朝进士科尤重诗赋。杜甫在年轻 时期自然将主要精力投放于此。 杜甫首次参加进士科考试是在开元二十二年(或 言二十三年),年在二十三岁。唐代国子监分三等:太学、国学、四门学。杜甫 的青少年时期主要是在东都洛阳地区渡过的。以他家的地位也可入国学或四门 学,他也曾言?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奉赠韦丞丈二十二韵》)?,估2李元名 李元名 女 上海寒假高中语文补习班―蓝舰教育 计是指参观国子监之事, 其诗中并没有入国学就读的记载,这些都表明他不是以 习经为业的。调露二年(680)进士科试始杂文主要是赋颂,至开元十二年始有 诗。(见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6 年版 P。168-170。) 二、早期经历与创作(入长安前) 1、壮游事在 731-736,20-24 岁时。这次漫游成为他晚年一个美好的回忆。《壮 游》(诗在下文) 2、赴试 736 年,开元二十三年,24 岁时。由于年轻,对于失利尚不在意,诗中提及不多。 3、与天宝名家的交往 前期的交往是他感受盛世文化一种方式。他所结交多是当代最有名的诗人。这为 他的创作构成了一种高起点的环境。同时,他交往面相当广泛,有各各种风格与 各种层次。在交往过程中,他一面欣赏这些名流的风度个性,另一方面又好揣摩 比较他们的诗法。其对李白、高适、岑参的评价相当准确。 与河洛儒士群的交往: 开元二十四年 (二十五岁) , 考试失败后,他有齐赵之游,其父杜闲在兖州为司马, 结识苏源明、张d、高适,现存有游历之作。 其时萧颖士、李华、元德秀、元结都在这一带活动,苏源明、高适与他们有交往, 杜甫可能也感受到这一复古群体的文化氛围。 这一文化群正在进行儒学振兴变革 的活动,这些对他儒教观的发展当有影响。 开元二十九, 后又居于陆浑庄,处于洛阳东偃师西北二十五里首阳山下.应为再考 作准备. 天宝元年(7423),再回东都客居,结交过秘书监李令问、驸马郑潜曜等。 天宝三载,与李白高、适会面,游于梁宋齐赵,他们性格不同,辈份有别,但是, 这是诗人与诗人的交流, 天才与天才的碰撞, 在当时唯他更能感受到李白的魅力。 2、与李白等的交往 赠李白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谁雄。 春日畎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t。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鹤曰:按旧史李白天初客游?稽与殷揠L于剡中今公诗有江东之句盖其时也。 天未畎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e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Q,魑魅喜人过, 应共w魂语,投诗赠汨罗。 四句自不可读不谓魑魅喜人慰其寂寞乃魑魅犹能知此人之来以为喜则朝廷之士 不如魑魅亦多矣观上憎字便见作者之意痛快 《洪驹父诗话》[宋]洪刍着:?太白赠杜甫诗?:世谓杜[子美]集中赠[李]太白 诗最多,而李集初无一篇与杜者。按段成式《酉阳杂俎》云:?李集有《尧祠赠3 上海寒假高中语文补习班―蓝舰教育 杜补阙》者,老杜也。其诗曰:‘我觉秋兴逸,谁言秋气悲?山将落日去,水与 晴相宜。……云归碧海少,雁度青天迟。相失各万里,茫然空尔思。’不独饭颗 山[头]之句也。? 【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 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山将落日去,水与晴空宜。鲁酒白玉壶,送行驻金羁。 歇鞍憩古木,解带挂横枝。歌鼓川上亭,曲度神飙吹。云归碧海夕,雁没青天时。 相失各万里,茫然空尔思。 李白: 《戏赠杜甫》: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以前 作诗苦。?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3、与高适、岑参等的交往 高适:赠杜二拾遗 传道招提客,诗书自讨论。佛香时入院,僧饭屡过门。 听法还应难,寻经剩欲翻。草玄今已毕,此外复何言。 杜甫:陂行 岑参兄弟皆好奇,携我远来游陂。天地f惨忽异色,波涛万顷堆琉璃。琉璃汗 漫泛舟入,事殊兴极忧思集。鼍作鲸吞不复知,恶风白浪何嗟及。主人锦帆相为 开,舟子喜甚无氛埃。凫p散乱棹讴发,丝管啁啾空翠来。沈竿续蔓深莫测,菱 叶荷花静如拭。宛在中流渤是澹鹿槲藜漳虾凇0脍橐涯洗拷剑棒榴 冲融间。 船舷暝戛云际寺, 水面月出蓝田关。 此时骊龙亦吐珠, 冯夷击鼓群龙趋。 湘妃汉女出歌舞,金支翠旗光有无。咫尺但愁雷雨至,苍茫不晓神灵意。少壮几 时奈老何,向来哀乐何其多。4 上海寒假高中语文补习班―蓝舰教育三、早期作品选读 1、游龙门奉先寺 已从招提游,更宿招提境。阴壑生灵籁,月林散清影。天阙象纬逼,云卧衣裳冷。 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2、登兖州城楼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余。 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俯仰涵盖,语何地无之。 3、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房兵曹胡马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注释]兵曹:兵曹参军的省称,是唐代州府中掌管军防、驿传等事的小官。房兵 曹不详为何人。 /胡:指西域。 /大宛(yuān):汉代西域国名,其地在今乌兹 别克斯坦境内,盛产良马。其中?汗血马?最为出名,汉人寓之为?天马?。大 宛名:大宛国的好马。/锋棱:锋利的棱角。形容马的神骏健悍之状。/竹批:形 容马耳尖如竹尖。/双耳峻:马双耳直梭梭,十分的精神。/峻:尖锐。这是良马 的特征之一。/无空阔:不知有空阔,极力形容马之善走。/堪:可以,能够。/ 托死生:马值得信赖,对人的生命有保障。/骁(xiāo)腾:健步奔驰。 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注家一般认为作于开元二十八年(740)或二十九年,正 值诗人漫游齐赵,飞鹰走狗,裘马清狂的一段时期。诗的风格超迈遒劲,凛凛有 生气,反映了青年杜甫锐于进取的精神。?咏物诗最难工,太切题则粘皮带骨, 不切题则捕风捉影,须在不即不离之间?(钱泳《履园谈诗》) 附:杜甫《病马》:乘尔亦已久,天寒关塞深。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毛骨 岂殊众,驯良犹至今。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 5、画鹰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绦碹光堪摘,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①素练:作画用的白绢。风霜:指秋冬肃杀之气。这里形容画中之鹰凶猛如挟 风霜之杀气。这里形容画中之鹰凶猛如挟风霜之杀气。 ②画作:作画,写生。殊:特异,不同凡俗。 ③?身:即竦身。是收敛驱体准备搏击的样子。思狡免:想捕获狡兔。5 上海寒假高中语文补习班―蓝舰教育 ④侧目:斜视。似愁胡:形容鹰的眼睛色碧而锐利。因胡人(指西域人)碧 眼,故以此为喻。愁胡:指发愁神态的胡人。孙楚《鹰赋》:?深目峨眉,状如 愁胡。? ⑤绦:丝绳,指系鹰的绳子。镞:金属转轴,指鹰绳另一端所系的金属环。 堪摘:可以解除。 ⑥轩楹:堂前窗柱,指悬挂画鹰的地方。势可呼:画中的鹰势态逼真,呼之 欲飞。 ⑦何当:安得,哪得。这里有假如的意思。击凡鸟:捕捉凡庸的鸟。 ⑧平芜:草原。 杜甫《姜楚公画角鹰歌》 楚公画鹰鹰戴角,杀气森森到幽朔。 观者贪愁掣臂飞,画师不是无心学。 此鹰写真在左绵,却嗟真骨遂虚传。 梁间燕雀休惊怕,亦未抟空上九天。 第二讲 杜甫求食京华十年(746-755――杜甫对盛世浮华与衰败的认识 一、杜甫旅食京华的经历 742 壬午 玄宗 天宝一; ■以安禄山为平卢节度使。享玄元皇帝于新庙。 李适之相。 突厥始微。 ▲李白四十二岁。四月,游泰山。携子女南下,寄居南陵。秋,奉诏入京, 召 见于金銮殿,命待诏翰林。侍从游温泉宫。 诗: 游泰山六首、 南陵别儿童入 京、 侍从宿温泉宫作、 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 、温泉侍从归逢故人 ▲杜甫三十一岁。在东都。姑万年县君卒于东京仁风里。六月,还殡于河南 巩 县,公作墓志。 诗: 天宝初南曹小司寇舅于我太夫人堂下垒土为假山兴至而作是诗 李监宅二首 龙门 743 癸未 玄宗 天宝二:■禄山入朝。 转运使韦坚引I水作广运潭成。 ▲李白四十三岁。待诏翰林,草和蛮书或出师诏。醉中写清平调p宫中行乐 词。 自以为得宠,有金门答苏秀才。张?进谗,帝疏之。 诗:清平调、宫中行乐词、 金门答苏秀才、 玉壶吟p 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 ▲杜甫三十二岁。在东都。 744 甲申 玄宗 天宝三; ■改年曰载。以安禄山兼范阳节度使。 ▲李白四十四岁。正月,贺知章请度为道士还乡,李白有诗送别。白被谗后纵酒 解愁。三月,上书请还山,玄宗赐金遣之。秋,在梁p宋间会见杜甫p高适,畅 游梁p宋,纵猎孟诸。冬,从高如惯道士受道U于齐州紫 极宫。 诗: 送贺监 归四明应制 送贺宾客归越 还山留别金门知己 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 秋猎 孟诸夜归置酒单父东楼观妓 、月下独酌四首 ▲杜甫三十三岁。在东都。五日,祖母范阳太君卒于陈留之私第。八月,归 葬 偃师,公作墓志。是年夏,初遇李白于东都。秋,游梁p宋,与李白p高适登吹 台p琴台。尝渡河游王屋山,谒道士华盖君,而其人已亡。 诗: 赠李白 、饮 中八仙歌 745 乙酉 玄宗 天宝四; ■回鹘怀仁可汗击杀突厥白眉可汗,于是北边稍 安,而回鹘遂全有突厥故地 。怀仁卒葛勒立。 以朔方节度使王忠嗣兼河东节 度使。以杨太真为贵 妃,更为寿王册妃韦氏。 安禄山败奚、契丹。6 上海寒假高中语文补习班―蓝舰教育 ▲李白四十五岁。春,与杜甫同在东鲁。夏,李白p杜甫p高适p李邕p卢 象 等在齐郡相会。秋,杜抚又至鲁郡访李白,在龟蒙山元丹丘处作客。 与范居士 游。送别杜甫。 诗: 上李邕 东海有勇妇 寻鲁城北范居士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 甫 ▲杜甫三十四岁。再游齐p鲁。是时李之芳为齐州司马。夏日,李邕自北海 郡 来齐州,公尝从游,陪宴历下亭及鹤山湖亭。旋暂如临邑(属齐州)。秋后至兖 州,时李白避归东鲁。公与同游,情好益密。公赠白诗所云 「余亦东蒙客,怜 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者是也。俄而 工将西去,白亦有江东之 游,城东石门一别遂无复相见之日矣。 诗: 陪李北海宴历下亭(天宝元年改青 州为北海郡) 同李太守登历下古城员外新亭、 暂如临邑至鹤山亭凤怀李员外率 尔成兴、 赠李白 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 746 丙戌 玄宗 天宝五 闰十月; ■王忠嗣为河西、陇右、朔方、河东节 度使,大破吐蕃于青海积石,又破吐 谷浑全部。 李适之罢相。陈希烈相。 ▲李白四十六岁。在东鲁怀念杜甫。秋,离东鲁南游。 诗: 沙丘城下寄杜甫 、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杜甫三十五岁。自齐p鲁归长安。从汝阳王\p驸马郑潜耀游。 诗: 郑驸马 宅宴洞中、冬日有怀李白 今夕行 747 丁亥 玄宗 天宝六; ■李林甫贺野无遗贤。 禄山得出入禁中。王忠 嗣奏禄山必反,林甫遂恶 忠嗣,贬之。名骊山宫曰华清。 以哥舒翰为陇右节 度使。以天下岁贡 物赐林甫。高仙芝为四镇安西节度使。 ▲李白四十七岁。至越中,知贺知章已死,回棹北上,至金陵,遇崔成甫。 闻 李邕p裴敦复等被害,不胜悲愤。 诗: 对酒忆贺监二首p重忆 酬崔侍御 玩月 金陵城西 ▲杜甫三十六岁。在长安。 诗: 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 、赠比部萧郎中十兄 奉 寄河南韦尹丈人、 春日忆李白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 748 戊子 玄宗 天宝七 ■高力士为骠骑大将军。赐禄山铁券。杨钊判度支事。贵妃姊三人皆封 国夫人。 哥舒翰筑神威军应龙城。吐蕃不敢近青海。 ▲李白四十八岁。游扬州江阳县p庐江一带。 诗: 叙旧游赠江阳宰陆调 寄上 吴王三首 ▲杜甫三十七岁。在长安。屡上诗韦济,求汲引。与书家顾诫奢订交,约当此时。 诗: 赠韦左丞丈济、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749 己丑 玄宗 天宝八 ■林甫奏停折冲府上下鱼书,自是精兵皆聚于西北边,中国始无武备。哥舒翰 攻拔吐蕃石堡城。 ▲李白四十九岁。在金陵。 诗: 寄鲁东二稚子 送萧三十一之鲁中兼问稚子伯 禽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杜甫三十八岁。在长安。冬日,归东都,因谒玄元皇帝庙,观吴道子所画壁。 诗: 高都护骢马行 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 750 庚寅 玄宗 天宝九7 上海寒假高中语文补习班―蓝舰教育 南诏反,陷云南。大食翁米亚朝亡,阿拔斯朝兴(-1258),是为黑衣大 食,东 哈利发国始。中国援撒马尔罕,不利。制纸法由是西传。 ■封西岳。赐禄山爵 东平郡王,将帅封王自此始。以禄山兼河北采访使 。赐杨钊名国忠。南诏王阁 罗凤反,陷云南郡。 ▲李白五十岁。回东鲁。秋,至石门山访元丹丘。 诗: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寻 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 秋日炼药院镊白发赠元六兄林宗 文: 崇明寺佛顶尊胜陀 罗尼幢颂并序 ▲杜甫三十九岁。来长安。初遇郑虔。 诗: 赠翰林张四学士? 故武卫将军挽 词三首 751 辛卯 玄宗 天宝一0 伦巴底人陷拉温那,东罗马在意大利统治权终。 丕平登法兰克王位,法兰克喀 罗林朝始(751-987)。 ■为禄山起第于亲仁坊。禄山兼河东节度使。鲜于仲通 讨南诏,败绩,杨 国忠仍以捷闻。武库火。 高仙芝击大食,败绩。 禄山讨 契丹,败绩 。以国忠领剑南节度使。 ▲李白五十一岁。在梁苑,与宗楚客孙女结婚。对杨国忠发动南诏战争不满 。 冬, 离梁苑北上幽州。 诗: 古风其三十四 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寒垣 文: 虞 城县令李公去思碑颂 ▲杜甫四十岁。在长安。进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命待制集贤院。秋,病疟 。 友人魏君冒雨见访,因作秋述贻之。病后过王倚,王饷以酒馔,感激作歌赠之。 是年,在杜位宅守岁。 诗: 乐游园歌、 病后过王倚饮赠歌、投简咸华两县诸 子、示从孙济、杜位宅守岁 752 壬辰 玄宗 天宝一一 日本吉备增备来唐。 ■禄山击契丹。国忠为御 史大夫。林甫死,国忠相。▲李白五十二岁。北上途中,游广平郡邯郸p临畅p 清漳等地。十月,抵幽州。初有立功边疆之思想,在边地习骑射。后发现安禄山 野心,登黄金 台痛哭。不久即离州州南下。 诗: 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 兵 赠临诚亓铕┑ 赠清漳明府侄聿 行行且游猎篇 幽州胡马客歌 北风行 远 别离 ▲杜甫四十一岁。在长安。召试文章,送隶有司参列选序。暮春,暂归东都。冬, 高适随歌舒翰入朝,与公暂集,俄复别去,公有诗送之。 诗: 奉留赠集贤院崔 于二学士、 敬赠郑谏议十韵、 玄都坛歌寄元逸人、 贫交行、 白丝行、 曲江 三章章五句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兵车行、 前出塞九首、 送高三十五书记十 五韵、送韦书记赴安西、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 753 癸巳 玄宗 天宝一二 ■追削林甫官爵。哥舒翰兼河西节度使。如华 清宫。▲李白五十三岁。过魏州贵乡,韦良宰盛情招待。又西北游汾州,然后南 下回梁苑。秋,自梁苑经曹南至宣城。与崔成甫p宇文太守游。 诗: 魏 郡别苏明府西北游 留别曹南群官至江南 自梁园至敬亭山见会公谈陵阳山水 独 坐敬亭山 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 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 ▲杜甫四十二岁。在长安。首夏,同郑虔游何将军山林。次子宗武约生于此 年 秋。 诗: 丽人行、 醉歌行、 陪李金吾花下饮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 投 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 寄高三十五书记、 九日曲江 、 754 甲午 玄宗 天宝一三 闰十一月; ■禄山入朝,加左仆射,归范阳。8 上海寒假高中语文补习班―蓝舰教育 李密伐南诏,败没,国忠更以捷闻。▲李白五十四岁。春游金陵。五月,至扬州, 与魏万相遇,同返金陵。尽出 诗文,嘱魏万编集。闻晁衡回国途中遇难。游秋 浦p泾县。 诗: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 哭晁卿衡 秋浦歌十七首 赠汪伦 ▲杜甫四十三岁。在长安。进封西岳赋。自东都移家至长安,居南城之下杜城。 因田梁丘投诗河西节度使歌舒翰。岁中,张?自卢溪召还,再迁为太常卿,公复 上诗求助。又进m赋,表中词益哀激。秋后,淫雨害稼,物价暴贵,公生计益艰, 遂携家往奉先,馆于廨舍。 诗: 醉时歌、 重游何氏五首 、城西陂(即陂) 泛舟、 与县源大少府宴陂、 陂行、 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 雨二首 、陂西南台 、夏日李公见访 、送张十二参军赴蜀州因呈杨五侍御 、 崔驸马山亭宴集、 叹庭前甘菊花、 九日寄岑参、承沈八丈东美除膳部员外郎阻 雨未遂驰贺奉寄此诗 、苦雨、奉寄陇西公兼呈王征、士 秋雨叹三首、 上韦左 相二十韵 、奉赠太常张卿?二十韵、赠田九判官梁邱、 赠献纳使起居舍人澄、 骢马行 、天育骠骑歌 、沙苑行、 魏将军歌 、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 奉 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 755 乙未 玄宗 天宝一四 。法兰克王矮子丕平收拉温那予教皇,教皇领 地始。 ■禄山请以蕃将代汉将,从之。哥舒翰入朝,留京师。 如华清宫。 十 一月,禄山反。遣封常清儒翁京御禄山。以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以 高仙芝统 军屯陕。封常清败于虎牢。禄山陷东京。 仙芝退保潼关,河 南俱陷。制太子 监国。平原太守颜真卿、常山太守颜杲卿俱起兵讨贼 。斩仙芝、常清,以哥舒 翰为副元帅。郭子仪使李光弼、仆固怀恩击 破禄山兵,进拔马邑。▲李白五十 五岁。夏,在当涂。秋,游秋浦。冬,返宣城。安禄山陷洛阳, 李白回梁苑接 宗氏南奔。诗: 秋浦寄内、 赠宣城赵太守悦、 奔亡道中五首、 古风其十九首 ▲杜甫四十四岁。在长安。岁中往白水县,省舅氏崔十九翁。九月,同崔至 奉 先。十月,归长安,授河西尉(河西县故城在今云南河西县境),不拜,改右卫 率府俨懿尉J辉拢指胺钕忍狡拮樱髯跃└胺钕扔 怀五百字。岁暮, 丧幼子。 诗: 送蔡希鲁都尉还陇右因寄高三十五书记、 夜听许十一诵诗爱而 有作、 戏简郑广文兼呈苏司业、 后出塞五首 、去矣行 、白水明府舅宅喜雨得 过字、 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官定后戏赠、 奉同郭给事汤东灵湫作、自 京赴奉先咏怀五百自 二、 杜甫前期的求仕活动与现实化人生态度、批判精神的构成及仁者之心的自觉 (一)屡试屡败的科场经历 第一次科场失利: 赴试――开元二十三年,于东都崇业坊福唐观赴试。考功员外郎孙逖主试,及第 者:贾至、李颀、萧颖士、赵骅、李华等,《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二十一年 入为考功员外郎集贤修撰逖选贡士二年多得俊才初年则杜鸿渐至宰辅颜真卿为 尚书后年拔李华萧I士赵骅登上第逖谓人曰此三人便堪掌纶诰二十四年拜逖中 书h人?――考试失利,非考官原因,而是杜甫于张说、孙逖所倡之体与杜甫之 长不合。也从一方面见出经学非他所长,文章少典诰之气,多时文之风。 第二次科场失利:赴天宝六年制举失败 《资治通鉴》卷二百十五:上欲广求天下之士,命通一艺以上皆诣京师。李林甫 恐草野之士对?,斥言其奸恶,建言;举人多卑贱愚聩,恐有俚言污浊圣听,乃 令郡县长官精加试练,灼然超~者具名送省,委尚书覆试,御史中丞监之。取名 实相副者闻奏。既而至者皆试以诗赋论,遂无一人及第者,林甫乃上表贺野无遗9 上海寒假高中语文补习班―蓝舰教育 贤。 《次山集》卷八:《喻友》:天丁亥中诏:征天下士人有一艺者皆得诣京师就 选。相国晋公林甫以草野之士猥多。恐泄漏当时之机,议于朝廷曰:‘举人多卑 贱愚z,不识礼度,恐有言污浊圣。’于是,奏待制者悉令尚书长官考试,御 史中丞监之,试如常吏(如吏部试诗赋论?)。巳而布衣之士无有第者,遂表贺 人主,以为野无遗贤。 其时正值李林甫制造政治恐怖时期。这次失利让他感受到现实的黑暗,故感恨较 多。 第三次冲击: 天宝九载(750),求托张无后,十载玄宗祠太清宫,太庙,祀南郊,杜甫投 延恩匦献《三大礼赋表》:《朝献太清宫赋》、《朝享太庙赋》、《有事于南郊 赋》。得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无果,再献《封西岳赋》、《m赋》,表 与赋序对于了解杜生世与思想关系极大。可悲的结果是:先为河西尉,后为右卫 率府兵曹,自嘲?率府且逍遥?。四十四岁才走上仕途的最低的起点。 杜甫对功名的追求是积极的,唐人所有正式的求仕方式他都试过,也都失败了。 长安十年,旅食京华,饱尝世态炎凉,对世道人心的问题认识更深刻。对社会的 不公正感受又极强烈。 同时, 他的这种执着的政治热情与可悲的结果形成极大的 反差, 促使他对盛世社会反思, 较早地结束对盛世的幻想, 而更多关注现实人生。 因而, 能更深入觉察到当前盛世里的黑暗与危机,使其诗较早地充满了一种独立 的批判精神。 求仕的失败给他打击甚大。他唯一可自信是文才,而在求仕活动,他的这种才华 被直接否定了。这使他对生存价值有了重新思考。而在当时,他又无名可凭籍, 只能甘为寒士。他痛苦的不是怀才不遇,而是社会的苦乐不均。批判的是社会制 度的不公正。求仕的失败难以产生人生幻想,而只能使他关注现实人生。 (二)、盛唐国力渐失与杜甫的忧患意识的形成 其在京期间,唐朝盛世气象处于未期,政治上,正是李林甫专权期间,发生一系 列政治迫害事件,触目谅心。军事上,由于石堡塞战争、南诏战争、怛罗斯战争 及东北征奚战争的失利与损失,国力大减。军备虚弱。李林甫重番将之私心,使 得边防军力多由胡将掌控。国家危象渐显。 自身的儒家文化立场, 以及自己的种种失败受挫的经历,使他看到盛世背后的黑 暗、衰败与危机。故其前期作品即表现出一种明显的忧患意识。所忧甚广,如由 边塞士兵到山东妇老, 由河患难民到困顿儒生, 所忧甚至, 由边战想到人力耗散, 粮食危机,由盛世想到危机。所忧至烈,情动于衷,不能自抑,而且事事处处都 能触发他的这种忧思,显示了一个写实诗人情感的厚度。 (三)、仁者精神的构成与杜甫的人格选择 人格的反省是杜甫诗歌内容的一个特点,这也是杜甫人格追求使然。这种反省意 识也显示了传统儒学新变的趋向。 诗人已由宗教性的儒家道统观念与礼教思想开 始思考形而上性情、心性之类的问题。可以说,中唐及北宋儒学开拓出新儒理学 意识,在杜诗中已有了初步的萌芽。10 上海寒假高中语文补习班―蓝舰教育三、杜甫旅食京华时期作品选读 1、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纨F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 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主上顷见征,_ xu 然欲求伸。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甚愧丈人厚,甚知丈 人真。 每于百僚上,猥诵佳句新。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焉能心怏怏?只是走ZZ cun。 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 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说明:写于天宝七载左右,杜甫三十七岁,从二十四岁初试,在求仕道路上已经 历了十三年,来长安已有三年。在内容上,本诗典型的表现了一个求仕失败者生 活的窘境与心酸的心境。在艺术上,诗中运用对比的方法,一、高远的理想与可 悲的现实的对比,显示内心的愤激。二、自身的才学与所得的待遇对比,以此批 判现实政治的不公正。三、强烈的政治热情与失意退隐心志的对比,也即心态的 热与冷的对比,以表现出自己的失望、痛苦。与李白比较,他不似李白多比况古 人古事,而直写现实人生,具现表现自己的真实处境。 杜甫的干谒心理:一般诗内容不外称赞对方,说明对方具有引荐能力与识力,再 表达自己的能力,表明自己具有引荐的条件;再抒发与对方的友情,说明非得对 方相助不可,并表明自己不忘对方之恩。杜甫干谒诗个性在于:指斥社会不公, 自己遭遇不幸。具有较强的政治批判色彩。但是,作为一种干谒之作,乞怜之语 也是不可少的。 ?纨绔:指富贵子弟。不饿死:不学无术却无饥饿之忧。儒冠多误身:满腹经纶 的儒生却穷困潦倒。这句是全诗的纲要。《潜溪诗眼》云:?此一篇立意也。? ?丈人:对长辈的尊称。这里指韦济。贱子:年少位卑者自谓。这里是杜甫自称。 请,意谓请允许我。具陈:细说。??甫昔?两句,是指公元 735 年(开元二十 三年)杜甫以乡贡(由州县选出)的资格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的事。杜甫当时才11 上海寒假高中语文补习班―蓝舰教育 二十四岁,就已是?观国之光?(参观王都)的国宾了,故白?早充?。?观国 宾?语出《周易?观卦?象辞》:?观国之光尚宾也?。?破万卷:形容书读得 多。如有神:形容才思敏捷,写作如有神助。?扬雄:字子云,西汉辞赋家。料: 差不多。敌:匹敌。子建:曹植的字,曹操之子,建安时期著名文学家。看:比 拟。亲:接近。?李邕:唐代文豪、书法家,曾任北海郡太守。杜甫少年在洛阳 时,李邕奇其才,曾主动去结识他。王翰:当时著名诗人,《凉州词》的作者。 ?挺出:杰出。立登要路津:很快就要得到重要的职位。?尧舜:传说中上古的 圣君。这两句说,如果自己得到重用的话,可以辅佐皇帝实现超过尧舜的业迹, 使已经败坏的社会风俗再恢复到上古那样淳朴敦厚。 这是当时一般儒者的最高政 治理想。??此意?两句是说,想不到我的政治抱负竟然落空。我虽然也写些诗 歌,但却不是逃避现实的隐士。?骑驴:与乘马的达官贵人对比。十三载:从公 元 735 年(开元二十三年)杜甫参加进士考试,到公元 747 年(天宝六载),恰 好十三载。旅食:寄食。京华:京师,指长安。⑴主上:指唐玄宗。顷:不久前。 见征:被征召。_然:忽然。欲求伸:希望表现自己的才能,实现致君尧舜的志 愿。⑵青冥却垂翅:飞鸟折翅从天空坠落。蹭蹬:行进困难的样子。无纵鳞:本 指鱼不能纵身远游。这里是说理想不得实现,以上四句所指事实是:公元 747 年(天宝六载),唐玄宗下诏征求有一技之长的人赴京应试,杜甫也参加了。宰 相李林甫嫉贤妒能,把全部应试的人都落选,还上表称贺:?野无遗贤?。这对 当时急欲施展抱负的杜甫是一个沉重的打击。⑶?每于?两句是说,承蒙您经常 在百官面前吟诵我新诗中的佳句,极力加以奖掖推荐。⑷贡公:西汉人贡禹。他 与王吉为友,闻吉显贵,高兴得弹冠相庆,因为知道自己也将出头。杜甫说自己 也曾自比贡禹,并期待韦济能荐拔自己。难甘:难以甘心忍受。原宪;孔子的学 生,以贫穷出名。⑸怏怏:气愤不平。ZZ:且进且退的样子。⑹东入海:指避 世隐居。孔子曾言:?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去秦:离开长安。 ⑺报一饭:报答一饭之恩。春秋时灵辄报答赵宣子(见《左传?宣公二年》), 汉代韩信报答漂母(见《史记?淮阴侯列传》),都是历史上有名的报恩故事。 辞大臣:指辞别韦济。这两句说明赠诗之故。⑻白鸥:诗人自比。没浩荡:投身 于浩荡的烟波之间。谁能驯:谁还能拘束我呢? 2、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 王国称多士,贤良复几人。异才应间出,爽气必殊伦,始见张京兆,宜居汉近臣。 骅骝开道路,雕鹗离风尘。侯伯知何算,文章实致身。奋飞超等级,容易失沉沦, 脱略溪钓,操持郢匠斤。云霄今已逼,台衮更谁亲,L穴雏皆好,龙门客又新, 义声纷感激,败绩自逡巡,途R欲何向,天高难重陈,学诗犹孺子,乡赋念嘉宾, 不得同晁错,吁嗟后郄诜,计\疑翰墨,时过忆松筠。献纳纡皇眷,中间谒紫宸, 且随诸彦集,方觊薄才伸,破胆遭前政,阴谋独秉钧,?生沾忌刻,万事益酸辛。 交合丹青地,恩倾雨露辰,有儒愁饿死,早报平津。12 上海寒假高中语文补习班―蓝舰教育说明:本诗所投非人,但是也道出真情实感。有一定的批判性。这种情感更多的 是表现他的感愤之作中。如《贫交行》、《乐游园歌》、《曲江三章》、《醉时 歌》《去矣行》等诗中。 3、醉时歌 (原注:赠广文馆博士郑虔)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甲第纷纷厌粱肉,广文先生饭不足。先生有 道出羲皇,先生有才过屈宋。德尊一代常坎轲,名垂万古知何用?杜陵野客人更 嗤,被褐短窄鬓如丝。日籴太仓五升米,时赴郑老同襟期。得钱即相觅,沽酒不 复疑,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清夜沉沉动春酌,灯前细雨檐花落。但觉高歌 有鬼神, 焉知饿死填满壑?相如逸才亲涤器, 子云识字终投阁。 先生早赋归去来, 石田茅屋荒苍苔。儒术于我何有哉?孔丘盗跖俱尘埃。不须闻此意惨怆,生前相 遇且衔杯。 注释(1)醉时歌:作品原注:?赠广文馆博士郑虔。?(2)衮衮:众多。台省: 台是御史台,省是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都是当时中央枢要机构。(3)广 文先生:指郑虔。因郑虔是广文馆博士。冷:清冷,冷落。(4)甲第:汉代达 官贵人住宅有甲乙次第,所以说?甲第?。厌:饱足。(5)出:超出。羲皇: 指伏羲氏,是传说中我国古代理想化的圣君。(6)屈宋:屈原和宋玉。(7)杜 陵野客:杜甫自称。杜甫祖籍长安杜陵,他在长安时又曾在杜陵东南的少陵附近 住过,所以自称?杜陵野客?,又称?少陵野老?。嗤:讥笑。(8)褐:粗布 衣,古时穷人穿的衣服。(9)日籴:天天买粮,所以没有隔夜之粮。太仓:京 师所设皇家粮仓。 当时因长期下雨, 米价很贵, 于是发放太仓米十万石减价济贫, 杜甫也以此为生。(10)时赴:经常去。郑老:郑虔比杜甫大一、二十岁,所以 称他?郑老?。同襟期:意思是彼此的襟怀和性情相同。 (11)相觅:互相寻找。 (12)不复疑:得钱就买酒,不考虑其他生活问题。(13)忘形到尔汝:酒酣而 兴奋得不分大小,称名道姓,毫无客套。(14)檐花:檐前落下的雨水在灯光映 射下闪烁如花。(15)有鬼神:似有鬼神相助,即?诗成若有神?、?诗应有神 助?的意思。(16)填沟壑:指死于贫困,弃尸沟壑。(17)相如:司马相如, 西汉著名辞赋家。逸才:出众的才能。亲涤器:司马相如和妻子卓文君在成都开 了一间小酒店,卓文君当炉,司马相如亲自洗涤食器。(18)子云:扬雄的字。 投阁:王莽时,扬雄校书天禄阁,因别人牵连得罪,使者来收捕时,扬雄仓皇跳 楼自杀,幸而没有摔死。(19)归去来:东晋陶渊明辞彭泽令归家时,曾赋《归 去来辞》。(20)孔丘:孔子。盗跖:春秋时人,姓柳下,名跖,以盗为生,因 而被称为?盗跖?。这句是诗人聊作自慰的解嘲之语,说无论是圣贤还是不肖之 徒,最后都难免化为尘埃。[13 上海寒假高中语文补习班―蓝舰教育 4、同诸公登慈恩寺塔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自非旷士怀,登兹翻百忧。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 仰穿龙蛇窟,始出枝撑幽。七星在北户,河汉声西流。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 秦山忽破碎, 泾渭不可求。 俯视但一气, 焉能辨皇州?回首叫虞舜, 苍梧云正愁。 惜哉瑶池饮, 日晏昆仑丘。 黄鹄去不息, 哀鸣何所投?君看随阳雁, 各有稻粱谋。 这首诗,是杜甫在天宝十一载(752)秋天登慈恩寺塔写的。这首诗有个自注: ?时高适、薛据先有此作。?此外,岑参、储光羲也写了诗。?自非旷士怀,登 兹翻百忧?,自己不如旷达之士那幺清逸风雅,登塔俯视神州,百感交集,心中 翻滚起无穷无尽的忧虑。 当时唐王朝表面上还是歌舞升平, 实际上已经危机四伏。 对烈风而生百忧,正是感触到这种政治危机所在。忧深虑远道出了山河破碎,清 浊不分,京都朦胧,政治昏暗。这正和?百忧?呼应。《通鉴》:?(天宝十一 载)上(玄宗)晚年自恃承平,以为天下无复可忧,遂深居禁中,专以声色自娱, 悉委政事于(李)林甫。林甫媚事左右,迎会上意,以固其宠。杜绝言路,掩蔽 聪明,以成其奸;妒贤疾能,排抑胜己,以保其位;屡起大狱,诛逐贵臣,以张 其势。??凡在相位十九年,养成天下之乱。?杜甫已经看到了这种情况,所以 有百忧的感慨。正由于朝廷政治黑暗,危机四伏,所以追思唐太宗时代。唐高祖 号神尧皇帝,太宗受内禅,所以称虞舜。舜葬苍梧,比太宗的昭陵。云正愁,写 昭陵上空的云仿佛也在为唐朝的政治昏乱发愁。一个?叫?字,正写出杜甫对太 宗政治清明时代的深切怀念。《穆天子传》卷四,记周穆王?觞西王母于瑶池之 上?,《列子?周穆王》称周穆王?升昆仑之丘?,?遂宾于西王母,觞于瑶池 之上?,?乃观日之所入?。这里借指唐玄宗与杨贵妃在骊山饮宴,过着荒淫的 生活。日晏结合日落,比喻唐朝将陷入危乱。这就同秦山破碎四句呼应,申述所 怀百忧。正由于玄宗把政事交给李林甫,李排抑贤能,所以?黄鹄去不息,哀鸣 何所投?。贤能的人才一个接一个地受到排斥,只好离开朝廷,象黄鹄那样哀叫 而无处可以投奔。最后,诗人愤慨地指斥趋炎附势的人,就象随着太阳温暖转徙 的候鸟,只顾自我谋生,追逐私利。 全诗有景有情,寓意深远。钱谦益说:?高标烈风,登兹百忧,岌岌乎有漂摇崩 析之恐,正起兴也。泾渭不可求,长安不可辨,所以回首而思叫虞舜?,?瑶池 日晏,言天下将乱,而宴乐之不可以为常也?,这就说明了全篇旨意。正因为如 此, 这首诗成为诗人前期创作中的一篇重要作品。诗人将一首记游之作写成一首 政治抒情诗,显示出自己与众不同的个性。 4、兵车行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14 上海寒假高中语文补习班―蓝舰教育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 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 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 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5、丽人行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头上何所有?翠微}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w稳称身。 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 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筋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 黄门飞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沓实要津。 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6、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杜陵有布衣, 老大意转拙(1)。 许身一何愚, 窃比稷与契(2)。 居然成C落 (hù lu ò), 白首甘契阔(3)。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4)。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5)。 取笑同学翁,浩歌弥激烈(6)。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7)。生逢尧舜君,不忍 便永诀(8)。 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9)。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10)。顾惟蝼蚁辈,但 自求其穴(11)。15 上海寒假高中语文补习班―蓝舰教育 胡为慕大鲸,辄拟偃溟渤(12)?以兹悟生理,独耻事干谒(13)。兀兀遂至今,忍 为尘埃没(14)! 终愧巢与由,未能易其节(15)。沉饮聊自遣,放歌破愁绝(16)。 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冈裂。天衢阴峥嵘,客子中夜发(17)。霜严衣带断,指直不 得结。 凌晨过骊山,御榻在(18)。蚩尤塞寒空,蹴踏崖谷滑(19)。瑶池气郁律,羽 林相摩戛(20)。 君臣留欢娱,乐动殷胶葛(21)。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22)。彤庭所分帛,本 自寒女出(23)。 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圣人筐篚恩,实欲邦国活(24)。臣如忽至理,君岂弃 此物(25)? 多士盈朝廷,仁者宜战栗(26)。况闻内金盘,尽在卫霍室(27)。中堂舞神仙,烟 雾蒙玉质(28)。 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29)。朱门酒肉臭,路有冻 死骨。 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30)。北辕就泾渭,官渡又改辙(31)。群冰从西下,极 目高兀(32)。 疑是崆峒来,恐触天柱折(32)。河梁幸未坼,枝撑声O@(34)。行旅相攀援,川 广不可越(35)。 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36)。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37)。入门闻号啕,幼 子饿已卒。 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岂知秋禾登,贫窭有仓卒16 上海寒假高中语文补习班―蓝舰教育 (38)? 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39)。抚迹犹酸辛,平人固骚屑(40)。默思失业徒,因 念远戍卒(41)。 忧端齐终南,苟床豢啥(42)。 (1)杜陵:地名,在长安城东南,杜甫祖籍杜陵。因此杜甫常自称少陵野老或杜 陵布衣。布衣:平民。此时杜甫虽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这一八品小官,但仍自称 布农。老大:杜甫此时已 44 岁。拙:笨拙。这句说年龄越大,越不能屈志随俗; 同时亦有自嘲老大无成之意。(2)许身:自期、自许。一何愚:多么愚腐。稷与 契:传说中舜帝的两个大臣,稷是周代祖先,教百姓种植五谷;契是殷代祖先, 掌管文化教育。(3)C落:即廓落,大而无用的意思。契阔:辛勤劳苦。(4)盖棺: 指死亡。觊豁:希望达到。这两句说,死了就算了,只要活着就希望实现理想。 (5)穷年:终年。黎元:老百姓。肠内热:内心焦急,忧心如焚。(6)弥:更加, 越发。(7)江海志:隐居之志。潇洒送日月:自由自在地生活。(8)尧舜君:此以 尧舜比唐玄宗。(9)廊庙具:治国之人才。 (10)葵藿:葵是向日葵;藿是豆叶。(11)顾:想一想。蝼蚁辈:比喻那些钻营利 禄的人。(12)胡为:为何?大鲸:比喻有远大理想者。辄:就,常常。拟:想要。 偃溟渤:到大海中去。(13)以兹误生理:因为这份理想而误了生计。干谒:求见 权贵。(14)兀兀:穷困劳碌的样子。(15)巢与由:巢父、许由都是尧时的隐士。 (16)沉饮聊自遣:姑且痛饮,自我排遣。(17)天衢:天空。峥嵘:原是形容山势, 这里用来形容阴云密布。客子:此为杜甫自称。发:出发。(18)骊山:在今陕西 临潼县南。裕盒稳萆礁撸酥告晟健(19)蚩尤:传说中黄帝时的诸侯。黄帝 与蚩尤作战,蚩尤作大雾以迷惑对方。这里以蚩尤代指大雾。(20)瑶池:传说中 西王母与周穆王宴会的地方。此指骊山温泉。气郁律:温泉热气蒸腾。羽林:皇 帝的禁卫军,摩戛:武器相撞击。(21)殷:充满。胶葛:山石高峻貌。这句指乐 声震动山冈。(22)长缨:指权贵。缨,帽带。短褐:粗布短袄,此指平民。(23) 彤庭:朝廷。(24)圣人:指皇帝。筐篚:两种盛物的竹器。古代皇帝以筐、篚盛 布帛赏赐群臣。(25)?臣如?两句意为:臣子如果忽视此理,那么皇帝的赏赐不 是白费了吗?(26)?多士?两句意为:朝臣众多,其中的仁者应当惶恐不安地尽 心为国。(27)内金盘:宫中皇帝御用的金盘。卫、霍:指汉代大将卫青、霍去病, 都是汉武帝的亲戚。这里喻指杨贵妃的从兄、权臣杨国忠。(28)中堂:指杨氏家 族的庭堂。舞神仙:像神仙一样的美女在翩翩起舞。烟雾:形容美女所穿的如烟 如雾的薄薄的纱衣。玉质:指美人的肌肤。(29)?暖客?以下四句:极写贵族生 活豪华奢侈。(30)荣、枯:繁荣、枯萎。此喻朱门的豪华生活和路边冻死的尸骨。 惆怅:此言感慨、难过。(31)北辕:车向北行。杜甫自长安至蒲城,沿渭水东走, 再折向北行。泾渭:二水名,在陕西临潼境内汇合。官渡:官设的渡口。(32) 高兀:河中的浮冰突兀成群。(33)崆峒:山名,在今甘肃省岷县。天柱:古代 神话说,天的四角都有柱子支撑,叫天柱。恐触天柱折:形容冰水汹涌,仿佛共 工头触不周山,使人有天崩地塌之感。表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心。(34)河梁: 桥。坼:断裂。枝撑:桥的支柱。O@:象声词,木桥振动的声音。(35)行旅相17 上海寒假高中语文补习班―蓝舰教育 攀援:行路的人们相互攀扶。(36)异县:指奉先县。十口隔风雪:杜甫一家十口 分居两地,为风雪所阻隔。(37)庶:希望。(38)贫窭:贫穷。仓卒:此指意外的 不幸。(39)名不隶征伐:此句自言名属?士人?,可按国家规定免征赋税和兵役、 劳役。 杜甫时任右卫卒府兵曹参军, 享有豁免租税和兵役之权。 (40)平人固骚屑: 平民百姓本来就免不了赋役的烦恼。 平人: 平民, 唐人避唐太宗李世民讳, 改 ?民? 为?人?。(41)失业徒:失去产业的人们。(42)忧端齐终南:忧虑的情怀像终南 山那样沉重。苟矗汗愦蟮难印6蓿菏帐埃晡瓜 这首长篇咏怀诗是杜甫前期思想民的一个总结。全诗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 (至?放歌破愁绝?)是自述生平大志与出处去就之节,表明自赉志去国之情。 在长安十年里,可以说当时士人所有求仕的手段杜甫都用过了,但也都失败了。 最终不仅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且连生存都出现了危机。这些不能不使他 对自己的人生追求进行反思。 这一部分就是写出了他的这一心理。在这里他叙述 了自己崇高的理想与卑微地位的矛盾。诉说了自己的不遇之悲与身世之痛,但同 时, 他又通过展现儒家人生观与隐士名流的人生态度之间的冲突,突出了自身的 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意识, 表现了自己在人生选择上高度的理性,也显示出新一代 儒士的文化个性。第二部分(至?惆怅难再述?止)是以夹叙夹议的方式记述了 自己路过骊山时的所风所感, 对唐玄宗与杨国忠等群小耽于淫乐展开了批判。诗 人的社会批判极有力度,这就在于诗人将君臣的道德危机与整个社会危机相联 系,通过表现社会矛盾的对立,揭示整个政治的腐败。从而表现出整个社会从宫 内到宫外皆外一种危机与矛盾中。这也体现了诗对社会深深的忧患意识。第三部 分写追述途中仓皇情状与到家后后的悲哀。诗人以严寒喻示了时事的严重。又以 伤子之痛中产生了对天下贫苦者更深的忧虑与同情。再次照应了开头所说了?忧 黎元? ?肠内热?之义。诗人思想方式是孟子的?由己推人?,也就是孟子的?老 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道主义的同情心。?结合小我的生活, 推想到大群,从万民的哀乐,定一国之兴衰,自然句句都真,都会应验的。以文 而论,固是一代之史诗,即论事,亦千秋之殷鉴矣。(俞平伯语)?诗中情感沉 郁顿挫,其中的忧患与伤感既深且广,节奏上一起一伏一扬一抑,旋律低沉而音 重,展示出一个丰富而深邃的苦闷的心灵。比较完整的表现了他的艺术风格。 胡夏客曰诗:凡五百字而篇中叙发京师过骊山就泾渭抵奉先,不过数十字耳,余 皆议论感慨成文,此最得变雅之法而成章者也。又曰赴奉先咏怀全篇议论。杂以 叙事。北征则全篇叙事杂以议论。盖曰咏怀自应以议论为主。曰北征自应以叙事 为主也。 本诗比较完整地展现了诗人的人格形象:第一、追求儒家化的人格完善,即儒士 化人格。他既不汲汲于现实功名,也不迷恋名士的自由与轻松,他认为仁者之心 本性所定, 其人格理想就是实现人格的完善,但这种人格价值在现实生活无法表 现与实现时,他就追求以诗歌创作来来满足,以语言艺术形象实现人格的完善, 这已成为他内在的精神需求。第二、强烈批判精神与忧患意识。诗人的批判不是 针对个别现象,也不仅是出于个人感愤,而是对整个社会的不公平,矛盾直指最 上层。既揭露了不公正的社会制度,又批判了现实政治中腐败。显示出一个儒士 自觉得政治意识。 诗人的批判又不只泄发不满愤激之语,而有对所揭示的黑暗现 象所产生的恶果有一种敏锐的洞察力,故其批判又对社会危机的担忧联系在一 起。第三、深广的人道主义的精神。这是孟子的以同情心为基础的人道意识。18 上海寒假高中语文补习班―蓝舰教育杜甫第三讲 痛苦的心灵与仁者的情怀 ――――――――杜甫在战乱中的活动与创作 一、战乱中的经历与创作 756 天宝十五载:▲杜甫四十五岁。岁初,在长安。五月,至奉先,携眷来往白 水,寄居舅氏崔少府高斋。六月,又自白水取道华原,赴~州(今西~县)。 至三川县同家洼,寓故人孙宰家。闻肃宗及位灵武,即留妻子于三川,孓身从芦 子关奔行在所。途中为贼所得,遂至长安。九月,于长安路隅遇宗室子弟,乞舍 身为奴,感恸作哀王孙。诗(10 首):晦日寻崔戢李封、送率府程录事还乡、白 水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 三川观水涨二十韵、 避地得舍弟消息二首、 哀王孙、 悲陈陶、悲青?、对雪、月夜 757 至德二载▲杜甫四十六岁。春,陷贼中。在长安时从赞公苏端游。四月,自 金光门出,间道窜归凤翔。五月十六日,拜左拾遗。是月,房g得罪,公抗述救 之。肃宗怒,诏三司推问,张镐p韦陟等救之,仍放就列。六月,同裴荐等四人 荐岑参。闰八月,墨制放还~州省家。于是徒步出凤翔,至州,始从李嗣业借 得乘马。归家卧病数日。作北征。十一月,自~州至京师。 诗:39 首: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元日寄韦氏妹、忆幼子、一百五日夜对月、 遣兴、塞芦子、哀江头、雨过苏端、喜晴、郑驸马池台喜遇郑广文同饮、大云寺 赞公房四首、喜达行在所三首、述怀、得家书、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汉中判官、送 韦十六评事充同谷房御判官、送长孙九侍御赴武威判官、送从弟亚赴河西判官、 奉送郭中丞兼太仆卿充陇右节度使、送杨六判官使西蕃、送灵州李判官、奉赠严 八阁老、留别贾严二阁老两院补阙得云字、月、晚行口号、独酌成诗、徒步归行、 九成宫、玉华宫、羌村三首、北征、行次昭陵、彭衙行、喜闻官军已临贼境二十 韵、收京三首、重经昭陵、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情见于诗、 腊日 758 干元元年:▲杜甫四十七岁。任左拾遗。春,贾至p王维p岑参皆在谏省, 时共酬唱。时毕曜亦在京师,居公之邻舍。四月,玄宗亲享九庙,公得陪祀。六 月 ,房g因贺兰进明谮,贬为州刺史。公坐g党,出为华州司功参军。是秋, 尝至蓝田县访崔兴宗p王维。冬末,以事归东都陆浑庄,尝遇孟云卿于湖城县城 东。诗(四十五首):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宣政殿退朝晚出左掖、紫宸殿 退朝口号、春宿左省、晚出左掖、洗兵马、题省中院壁、送贾阁老出汝州、送翰 林张司马南海勒碑、曲江陪郑八丈南史饮、曲江二首、曲江对酒、奉陪郑驸马韦 曲二首、奉答岑参补阙见赠、奉赠王中允维、送许八拾遗归江宁觐省甫昔时尝客 游此县于许生处乞瓦棺寺维摩图样志诸篇末、因许八奉寄江宁F上人、题李尊师 松树障子歌、得舍弟消息、送李校书二十六韵、坎嘈性详住⑻庵J酥髡 故居、义?行、画?行、端午日赐衣、瘦马行、酬孟云卿、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 门出间道归凤翔干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 早秋苦热 堆案相仍、寄高三十五詹事、题郑县亭子、望岳、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 留花门、九日蓝田崔氏庄、崔氏东山草堂、独立、遣兴三首、至日遣兴奉寄北省 旧阁宅两院故人二首、 冬末以事之东都湖城东遇孟云卿复官刘颖宅宿宴饮散因作 醉歌、阌乡姜七少府设d戏赠长歌、戏赠阌乡秦少府短歌、李县丈人胡马行、19 上海寒假高中语文补习班―蓝舰教育 观兵、路逢襄阳杨少府入城戏呈杨四员外绾、 758 干元二年:▲杜甫四十八岁。春,自东都归华州(西华县),途中作三吏 p三别六首。时属关辅饥馑。遂以七月弃官西去。度陇,赴秦州(甘肃天水)。 是时有梦李白二首,天末怀李白,李白二十韵。又有寄高适p岑参p贾至p严武 p郑虔p毕曜p薛据及张彪诗。时赞公亦谪居秦州,尝为公盛言西枝村之胜,因 作计卜居。置草堂,未成,会同谷宰来书言同谷可居,遂以十月,赴同谷。途经 赤谷p铁堂峡p盐井p寒峡p法镜寺p青阳峡p龙门镇p石龛p积草岭p泥功 山p凤凰台,皆有诗。至同谷,居栗亭。贫益甚,拾橡栗,掘黄独以自给。居不 u月,又赴成都。以十二月一日就道,经木皮岭p白沙渡p飞仙阁p石柜阁p桔 柏渡p剑门p鹿头山。岁终至成都,寓居浣花溪寺。时高适方刺彭州,公甫到成 都,适即寄诗问讯。 诗(92 首):忆弟二首、得舍弟消息、不归、重题郑氏东亭、新安吏、潼关吏、 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赠卫八处士、夏日叹、夏夜叹、立秋后题、 遣兴三首、贻阮隐居、佳人、遣兴五首、梦李白二首、有怀台州郑十八司户、遣 兴二首、遣兴五首、秦州杂诗二十首、月夜忆舍弟、天末怀李白、宿赞公房、赤 谷西崦人家、西枝村寻地置草堂夜宿赞公土室二首、寄赞上人、太平寺泉眼、东 楼、雨晴、寓目、山寺、即事、遣怀、天河、初月、F衣、归燕、促织、萤火、 蒹葭、苦竹、除架、废畦、夕烽、秋笛、日暮、野望、空囊、病马、蕃剑、铜瓶、 送远、送人从军、示┳簟⒆艋股胶蠹娜住⑶锶杖钜又罗⑶刂菁 除目喜薛十据授司议郎毕四曜除监察兼述索居三十韵、 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适虢 州岑二十七长史参三十韵、 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至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十 二山人彪三十韵、寄李十二白二十韵、别赞上人、两当县吴十侍御江上宅、发秦 谷、赤谷、铁堂峡、盐井、寒峡、法镜寺、青阳峡、龙门镇、石龛、积草岭、泥 功山、凤凰、万丈潭、干元中寓居同谷作歌七首、发同谷县、木皮岭、五盘、龙 门阁、石柜阁、桔柏渡、飞仙阁、剑门、白沙渡、水会渡、鹿头山、成都府 由其在战乱中的经历看,他与同时代多数人一样,时常处于生死线边沿挣扎,自 身饱尝了战乱的苦难, 因而, 对时代的苦难, 大众的疾苦, 他有感同身受的体验, 因而, 他有可能为时代苦难与民众的疾苦发出最强的痛苦的呻吟;又因为自己亲 身经历了国家由治到乱的过程, 亲眼目睹了一代盛世的崩溃,亲身感受到国家的 治乱与个体后存的关系,所以,对国家振兴有着急切的希望,对国家时局的安危 尤为关注与挂念, 诗中也充满了忧患意识与焦虑的心情;又因战乱已将他的生存 条件降到最低水平, 使他体验到寻常百姓的生存之艰,体会到下层百姓是战乱最 直接的受害者,所以,他能创作中最深切地表现民众疾苦,以百姓寄予无限的同 情与关怀,使仁者之心具有现实性的情感。可以说,时代的苦难与自身的不幸浸 泡成了这一诗家之心。 他诗中的感情是时代的苦难浓缩而成的,最集中地体现了 时代的变化与特征。因此,对后人所说的?诗史?的意义,不只是反映了时代的 重大事件,而在于表现了一代人的心理与情感。 二、伤民之痛与仁者之情 战乱改变了诗人的心态与诗歌内容,前期有为个人生存与功名的愤嫉思想,后期 更多的是与国家命运共休戚的政治责任感与高度的自觉意识,与同时代人比,他 在这一时期的诗在这一点上显得尤其突出, 其诗展现士人在国难危难时的人格高 度及家国一身的儒臣精神。 由其作品看,他有意识以文字来来铸造这一种完整的 人格形象。其忧国忧民的思想在以下几方面表现得比较突出: 第一、由己推人的同情心。其诗多表现了对百姓痛苦的同情,体现了一个有责任20 上海寒假高中语文补习班―蓝舰教育 感与同情心的仁道主义的精神。 他不是以居高临下式的关怀,而是一个受难者的 身份反映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又将自身的苦难与社会的灾难联系在一起,由 己推人,将自己的痛苦的哀叹上升为仁者对整个世界的悲悯。 1、《月夜》 2、《春望》 3、《羌村三首》 1、月夜 [解题]刘后村《诗话》:故人陈伯霆读《北征》诗,戏云:子美善谑,如?粉黛 忽解包?、?狼籍画眉阔?,虽妻女亦不恕。余云:公知其一耳。如《月夜》诗 云:?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则闺中之发肤,云浓玉洁可见。又云:?何 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其笃于伉俪如此。 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说明](公对月而怀室人也。前说今夜月,为独看写意。未说来时月,以双照慰 心。《杜臆》:公本思家,偏想家人思已,已进一层。至念及儿女不能思,又进 一层。鬟湿臂寒,看月之久也,月愈好而苦愈增,语丽情悲。末又想到聚首时, 对月舒愁之状,词旨婉切,见此老钟情之至。) [解释] ①《唐书》:~州交洛郡,属关内道。②《楚辞》: ?闺中既以邃远兮。? ③鲍照诗:?儿女皆婴孩。?④杨慎谓:雨未尝有香,而无微之诗云:?雨香云 淡觉微和。?云未尝有香,而卢象诗云:?云气香流水。?今按:雾本无香,香 从鬟中膏沐生耳。如薛能诗?和花香雪九重城?,则以香雪借形柳花也。梁章隐 《咏素馨花》诗:?细花穿弱缕,盘向绿云鬟。?⑤阮籍诗:?明月耀清晖。? ⑥江淹诗:?炼药照虚幌。?幌,帷也。⑦隋宫诗:?泪痕犹尚在。 2、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这首诗是干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所作。这年九月,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 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 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月夜 忆舍弟》即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诗一起即突兀不平。题目是?月夜?, 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 秋一雁声。?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 凉景象。 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 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 ?断人行? 点明社会环境, 说明战事频仍、 激烈,道路为之阻隔。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月夜?的背景。 颔联点题。?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 盈盈,令人顿生寒意。?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却与上句略有不同。作者所 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 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这两句在炼句上也很见工21 上海寒假高中语文补习班―蓝舰教育 力,它要说的不过是?今夜露白?,?故乡月明?,只是将词序这么一换,语气 便分外矫健有力。所以王得臣说:?子美善于用事及常语,多离析或倒句,则语 健而体峻,意亦深稳。?(《麈史》)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杜甫化平板为神奇的本 领。以上四句信手挥写,若不经意,看似与忆弟无关,其实不然。不仅望月怀乡 写出?忆?,就是闻戍鼓,听雁声,见寒露,也无不使作者感物伤怀,引起思念 之情。实乃字字忆弟,句句有情。诗由望月转入抒情,过渡十分自然。月光常会 引人遐想,更容易勾起思乡之念。诗人今遭逢离乱,又在这清冷的月夜,自然更 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在他的绵绵愁思中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不安,语气也 分外沉痛。?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上句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 家已不存,生死难卜,写得伤心折肠,令人不忍卒读。这两句诗也概括了安史之 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紧承五、六两句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亲 人们四处流散, 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 更何况战事频仍, 生死茫茫当更难逆料。 含蓄蕴藉, 一结无限深情。 读了这首诗, 我们便不难明白杜甫为什么能够写出 ?烽 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那样凝炼警策的诗句来。深刻的生活体验 是艺术创作最深厚的源泉。 全诗层次井然, 首尾照应, 承转圆熟, 结构严谨。 ?未 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不达?,人?分散? 则?死生?不明,一句一转,一气呵成。写得凄楚哀感,沉郁顿挫。 3、羌村三首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 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欷。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此记悲欢交集之状。家人乍见而骇,邻人遥望而怜,道出情事逼真。后二章, 俱发端于此。乱后忽归,猝然怪惊,有疑鬼疑人之意。偶然遂,死方幸免。如梦 寐,生恐未真。司空曙诗: ?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是用杜句。陈后山诗: ?了知不是梦,忽忽心未稳。?是翻杜语。此章,上四句,下八句。)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 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赖知禾黍收,已觉糟床注。如今足斟酌,且用慰迟暮。 (此章叙还家后事,承上妻孥来。急于回家,而仍少欢趣者,一为父子久疏,一 为生计艰难也。不离膝,乍见而喜,复却去,久视而畏,此写幼子情状最肖。好 追凉,去夏方暑。北风劲,今秋向冬矣。抚事百虑,伤御寒无具。【远注】下四 句,即《诗》?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之意。)(末乃对 酒自慰,方幸家人完聚也。慰迟暮,回应晚岁偷生,抚事百虑。此章上八句,下22 上海寒假高中语文补习班―蓝舰教育 四句。)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 手中各有携,倾}浊复清。苦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 征?。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再叙饮中问答,皆乱后悲伤之意。莫辞四句,代述父老之语。请为二句,致谢 父老之词。歌罢而叹,公伤乱也。听歌而涕,父老酸心也。 《杜臆》:儿当兵革, 故莫耕而酒薄,此正艰难处,乃能用情如是,故感而有愧。金氏曰:艰难愧深情, 即所歌之词。此章上下各八句。) 王慎中曰:三首俱佳,而第一首尤绝,一字一句,镂出肺肠,才人莫知措手,而 婉转周至,跃然目前,又若寻常人所欲道者。真《国风》之义,黄初之旨,而结 体终始,乃杜本色耳。 申涵光曰:杜诗?邻人满墙头?,与?群鸡正乱叫?, 摹写村落田家,情事如见。今人谓苦无诗料者,只是才弱胆小,观此等诗,何者 非料耶? 4、赠卫八处士 [解题]处士,隐者之号,以有处士星,故名。唐有隐逸卫大经,居蒲州。卫八亦 称处士,或其旅子。蒲至华止一百四十里,恐是干元二年春在华州时至其家作。 山岳,指华岳言。 人生不相见①,动如参与商②。今夕复何夕③,共此灯烛光④。少壮能几时①, 鬓发各已苍②。访旧半为鬼③,惊呼热中肠④。焉知二十载⑤,重上君子堂⑥。 昔别君未婚,男女忽成行⑦。怡然敬父执⑧,问我来何方⑨。问答未及已①,驱 儿罗酒浆②。夜雨剪春韭③,新炊间黄粱④。主称会面难⑤,一举累十觞。十觞 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⑥,世事两茫茫⑦。(一云共宿此灯光。首叙今昔聚散之情。)①《史记》:?人生一世间。?《滑 稽传》:淳于曰:?朋友交游,久不相见。?②陆机诗:?形影参商乖,音息 旷不达。?③《诗》:?今夕何夕,见此邂逅。?④《汉书?外戚传》:?张灯 烛,设帏帐。?《史记?甘茂传》:贫人女曰:?子之烛光幸有余。? (次言别后老少之状。) ①《秋风辞》:?少壮几时老奈何。?②陶潜诗:?鬓 发各已白。?③魏文帝《与吴质书》:?亲故姓名,半为鬼录。?④近世胡俨曰:23 上海寒假高中语文补习班―蓝舰教育 尝于内阁见子美亲书此诗,字甚怪伟,?惊呼热中肠?作?鸣呼热中肠?。《列 子》:内热生病。魏文帝诗:?断绝我中肠。?⑤江淹诗:?去乡二十载。?⑥ 王粲诗:?高会君子堂。?⑦王沉赋:?九宾穆以成行。?⑧《记》:?见父之 执。?注:?父子执,同志之友也。?⑨吴筠诗:?问我来何迟。? (末感处士款情, 因而惜别也。 《漫叟诗话》 云: ?怡然敬父执, 问我来何方? , 若他人说到此,下须更有数句。此便接云?问答未及已,驱儿罗酒浆?,直有杯 土障黄流气象。此章,首段四句,下二段各十句。) ①陶潜《桃花源诗序》: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邀还家,设酒 杀鸡作食。?【远注】此段纯及其意。②《诗》:?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 ③《南史》:文惠太子问周菜食味,J曰: ?春初早韭,秋末晚菘。?蔡邕《独 断》:?春荐韭卵。?④胡夏客曰:北人炊饭杂米菽,故用间字。【钱笺】《招 魂》:?稻粢麦,黄粱些。?注:?,糅也,谓饭用稻粢麦,糅以黄粱, 和而柔濡也。?间即字之意。今按:别作闻,是鼻闻黄粱之气,五字皆平声, 不若从间字。⑤曹植诗:?主称千金寿,客奉万年酬。?古诗:?道路阻且长, 会面安可知。?⑥《吴都赋》:?夤缘山岳睢?⑦《晋书》:阮籍遗落世事。 古诗:?四顾何茫茫。?周甸注:前曰人生,后曰世事,前曰如参商,后曰隔山 岳,总见人生聚散不常,别易会难耳。 第二、以仁政为中心的民本思想 以史家实录的态度记叙乱世中百姓的痛苦,同时,又以人道主义立场寄予深切的 同情。 表现诗家的同情心与政治的责任感之间的痛苦,以史家的写真手法揭示直 接承当战乱痛苦的是下层百姓。 诗中多表现的情感是受难者的呻吟、弱小者的哭 泣、不幸者的哀怨。 4 《三吏》《三别》 新安吏 【解题】诗题下原有注:?收京后作,虽收两京,贼犹充斥?。这一首诗与以下 的《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六首诗习惯 上称为?三吏??三别?。皆作是干元二年(759)春间。杜甫于前一年被为华 州司功参军,年底因事往洛阳。这一春则洛阳返华州,诗则作于其反途中。先前 唐军郭子仪、李光弼等九节度使军共二十万人围功相州部队,久功不下,本年春 史思明军南下与唐军作战,唐军大败,郭子仪、李光弼集中余部于河阳(在黄河 北岸,即今河南孟县)与叛军对阵。故从洛阳到潼关皆沿途。多有征调之事。杜 甫这组即是有感于此而作。新安:在今河南省洛阳以西。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1〕。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2〕。府帖昨夜下, 次选中男行〔3〕。??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4〕??肥男有母送,瘦男独 伶俜〔5〕。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莫自使眼枯〔6〕,收汝泪纵横。眼枯 即见骨,天地终无情。我军取相州〔7〕,日夕望其平。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 营〔8〕。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9〕,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况乃王师24 上海寒假高中语文补习班―蓝舰教育 顺,抚养甚分明〔10〕;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11〕? 【注释】客:杜甫自称。点兵:按户籍册点名征兵。/县小:以六千户以上为上 县,三千户以上为中县,不满三千户为下县(《唐会要》卷七十)。此言其小, 当指其户少。丁:成年男子。/府帖:州府军帖,征兵文书,中男:《旧唐书?食 贷志上》记唐高祖武德七年定制:男女始生为黄,四岁为小,十六岁为中,二十 一为丁。六十为老。天宝三载(744)又改为:以十八为中男,二十二为丁。/ 绝:极,王城:指东都洛阳。时洛阳尚未弃守。/伶俜(lingpin 铃屏);孤独 貌。/使眼枯:哭干泪水。/取相州:以下四句是婉转叙述唐军相州大败事。史称 唐军与史思军作战,大风忽起,风沙拨木,天地昼晦,咫尺不相辨,两军大惊, 官军溃而而南, 贼溃而北。 弃甲仗辎重委积于路, 子仪以朔方军断河阳桥保东京。 战马万匹,惟存三千,甲仗十万,遗弃殆尽(见《通鉴?唐纪三十七》)。/贼 难料:其先安禄山残部安庆绪等困于相州,行将被歼。但史思明部突然南下,唐 军陷于不利。星散营:形容官军溃败后军营散落。/故垒:旧营地。旧京:东都 洛阳。 这两句意谓: 征人在军中可就近取用军粮, 只在洛阳附近练兵, 不上前线。 /顺:顺应天意,师出有名。分明:显而易见的,/仆射(ye 业):指郭子仪。 他在至德二年(757)五月拜左仆射,相当于宰相。 【简析】此诗是写诗人与新安吏的对话与对被征中男的安慰。?三吏??三别? 的深刻性在于诗人抓住了其时一个最突出的一个社会问题。 这就是军国之需与民 生之力的矛盾。本篇是写兵源问题与百姓生存的矛盾。唐王朝在平叛过程中,所 有精锐部队都调用已尽。不得不更改旧章,扩大征用范围。然而,中原百姓承平 多年,已久不识兵革,故形成了屡征屡败,屡败屡征的恶性循环。诗人已看法这 种征兵的残酷性。 但同时他又感到这又是一个无法避免的事实。诗人对征人的安 慰愈多, 愈可见出其事之悲。 诗人是以仁者之心写出了处于乱世中的百姓的悲剧 的命运。 揭示了社会动乱对人民的摧残。 诗用对话体又杂以古体语式, 直切痛情。 前人言此得《古诗十九首》之秘,即指它能与古诗一样?惊心动魄?。 石壕吏 【解题】本诗是诗人由新安至潼关路经石壕村的见闻,石壕村,在今河南陕县东 七十里。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1〕。老翁逾墙走,老妇出看门〔2〕。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3〕!听妇前致词〔4〕:?三男邺城戊。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5〕。?夜久语声绝,如 闻泣幽咽〔6〕。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注释】投:投宿。/逾:越过。/一何:何等,多么。一,语助词。/致词:述 说。/邺城:相州,在今河南安阳县。附书:托人送信。偷生:勉强活着。长已 矣:永远完了。乳下孙:吃奶的孩子。老妪(yu 语):老妇人。急应河阳役: 赶快到河阳服役。河阳其时是前线。备晨炊:制作早饭、/幽咽:原指流水不畅25 上海寒假高中语文补习班―蓝舰教育 声,此指抽泣声。 【简析】 本诗通过叙述官吏夜间在石壕村捉人一事揭露了官吏的横暴,反映了人 民的痛苦。表现了作者对人民深切的同情。战乱中?民生?与?国需?本身就存 在着矛盾,而大批官吏的胡作非为更加深了百姓的痛苦,激化了这一矛盾,这又 给唐王朝带来了更大的危机。本诗则表现了这一情况。仇兆鳌《杜少陵集详注》 阐述较全面,其云:古者有兄弟始遣一人从军。今驱尽壮丁,及于老弱。诗云: 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一家之中,父子、兄弟、 祖孙、姑媳惨酷至此,民不聊生极矣。当时唐祚,亦岌岌乎危哉。诗人叙述既有 故事的完整性,也有情节的戏剧化。在艺术上此诗在?三吏??三别?中是最见 特色的。 潼关吏 【解题】潼关,是洛阳通往长安的重要关口,是防守长安的门户。在今陕西潼关 县。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1〕。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借问潼关吏,?修 关还备胡?。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2〕:?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3〕。 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4〕?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5〕。艰难奋长戟, 千古用一夫〔6〕。??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7〕。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 舒〔8〕!? 【注释】草草:劳苦貌。/要:同?邀?。山隅:山边。/战格:防御用的栅栏等 障碍物。逾:越过。/但自:犹言?只须?。西都:长安。/丈人:对人的尊称, 此是关吏对杜甫的称呼。/此句意谓:千百年来再艰难的战斗,只需一人拿着长 戟奋战。/桃林:桃林塞,自灵宝县以西至潼关一带的地方。化为鱼:淹死。这 指三年前唐军潼关大败一事。 天宝十五载安禄山进攻潼关, 主将哥舒翰据险固守。 但杨国忠怂恿唐玄宗派宦官督促哥舒翰出战,结果大败丧失二十万人,许多人淹 死于黄河中(见《旧唐书?哥舒翰传》)。/哥舒:哥舒翰。此是告诫守将要以 哥舒翰事为戒。 【简析】 本诗记叙自己了在潼关与守将的一次对话并, 并对守将提出告戒。 其时, 史思明南侵时,关西震荡,人心惶恐。诗人写此是表明其时将士正旺,且又有险 关可守,形势对唐军有利。同时,诗人又由此地联想到三年前的潼关失守,感叹 胜负并不在于地利,这正是孟子?地利不如人和?之意。 新婚别 【注释】本诗叙述了一对新婚夫妇,在婚后第二天丈夫即被征赴前线。诗中所写 是女子在与丈夫告别时的诉说。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1〕。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结发为君妻,席不 暖君床。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2〕。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妾身未分26 上海寒假高中语文补习班―蓝舰教育 明,何以拜姑嫜〔3〕?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4〕。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 将〔5〕。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6〕。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皇〔7〕。勿 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8〕。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9〕。自嗟贫家女,久 致罗襦裳〔10〕。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11〕。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 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12〕。 【注释】 菟丝:菟丝子,藤蔓植物。蓬、麻:两种草本植物。这两句意思是说菟丝附于蓬 麻之上,牵发的藤子本来就不长。以此起兴,暗示下文婚姻的不幸。 无乃:不就是。 拜姑嫜:古代以丈夫的母亲为姑父亲为嫜,此处意指女子的身分不未确认,怎么 能拜公婆, 藏:此指使女子呆在闺房不出来。 归:出嫁。得将:必得随着。 迫中肠:煎迫内心。 ?形势?句意反使事情更麻烦。苍皇;急剧变化,此处意是引起麻烦。 事:从事,致力。戎行:军队。 兵气恐不扬:古人以为妇人在军中会影响士气。 ?久致?句意为:家贫,许久才置成绸罗嫁衣。襦:短衣,裳:下衣。 施:用,此指穿,红装:胭脂类饰粉。 错迕(wu 五):错杂,违误。此生活遭遇坎坷。 【简析】本诗是一新娘子的泣别词。诗分二层。前一层(至?沉痛迫中肠?)是 女子感叹婚姻的不幸。 诗人以此有血有泪地控诉了其时大量征兵给有民造成的苦 难,后一层是她对丈夫的勉励与爱的表白,反映了人民渴望平定叛乱的心情。诗 中生动地表现了女子的性格,写出她曲折复的心理,诗是采取代言的方式,诗歌 语言取法汉乐府, 又极有个性化色彩。 显示新婚女子的痛苦为难而又坚贞的性格。 诗中用韵是一韵到底。更符合独白者特点。这与对话体的?三别?不同。 无家别 【解题】本诗写一个因相州溃败而归乡的士兵,又被征服役。其家中亲属都已在 战后中死亡。无人可别,故称?无家别?。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1〕。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2〕。存者无消息, 死者为尘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3〕。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4〕。 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 〔5〕。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6〕。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鼙〔7〕。虽从 本州役,内顾无所携〔8〕。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9〕。家乡既荡尽,远近27 上海寒假高中语文补习班―蓝舰教育 理亦齐〔10〕。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奚〔11〕。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12〕。 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13〕? 【注释】/天宝后,指天宝时代之后,安史之乱正是在天宝末年爆发。园庐:田 园房屋。但蒿藜:只剩有蒿藜这类野草。蒿藜:俗称灰菜。/里:乡里、里巷。 ?里?是古代基层行政单位。/贱子:士兵的自称。阵败:指相州之败。旧蹊: 旧路。/日瘦:日光的暗淡软弱。/?安辞?句意:虽穷困,也不能不姑且凑合住 下去。/方春:正当春天。/习鼓鼙:入伍操练。鼙:战鼓,此以鼓鼙代指军队之 事。/内所携:无告别者。或言无可携之物。/?近行?句译文:就一人在近处服 役。远去者当然会迷失方向。/理亦齐:道理都一样。/长母病:母亲长年生病。 五年:从战乱至此有五年。委:委弃,抛弃。 不得力:不得赡养之力。酸嘶:因悲酸而使声音嘶垭。/蒸藜:百姓。这两句的 意谓:一生弄得无家可别,为何还要当老百姓? 【简析】 本诗通过一个身历丧乱的士兵的陈述,描绘了洛阳一带农村田园荒芜人 迹亡绝的悲惨景象。 也反映了其时的征兵拉夫已到了竭泽而渔的地步,表达了百 姓不堪忍受的忿懑思想。 诗中分三层诉说, 前十四句是第一层, 总乱后回乡所见, 中间四句写回乡后的生活。后十四写再次被征,无家而别。诗人取材典型,将众 多悲剧因素全都置于士兵一身,层层展现,以曲折惊心的情节愈转愈痛。诗中语 气或自宽自慰,或痛不欲生,或忿懑不平,写出了士兵泣血伤骨的心理。 垂老别 【解题】垂老,临近老年。本诗写一个?子孙阵亡尽?的老人被征从军,愤而前 去的情景。故言?垂老别?。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1〕。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投杖出门去,同行 为辛酸。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2〕。老妻卧路 啼,岁暮衣裳单。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3〕。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 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4〕。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5〕。人生有离合, 岂择衰盛端 〔6〕 ?忆昔少壮日, 迟回竟长叹 〔7 〕 。 万国尽征戊, 烽火被冈峦 〔8〕 。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9〕?弃绝蓬室居,塌然 摧肮肺肝〔10〕。 【注释】四郊:古代以京邑四周百里地方为郊。/介胄:古代战衣。介为甲,胄 为盔。此处作?穿甲戴胄?意思。这两句意思是:身穿甲胄不可拜,故只能拱手 长揖。/孰知:深知。熟知。/土门:其地约在河阳附近,为唐军据点,壁;军营 围墙。杏园:即杏园镇。在今河南汲县。是黄河呈渡口。/邺城下:代指相州大 败。宽:时间宽裕。/端:头,指开头或未尾两端。/迟回:徘徊。竟:终于。/28 上海寒假高中语文补习班―蓝舰教育 被:覆盖。/盘桓:徘徊。流连不进。塌然:颓然。摧心肝:形容内心悲痛之极。 【简析】 本诗以老人的忿懑之情写出战乱对人身心的摧残。诗人于老而从军这一 典型的生活原型中深深开掘其中悲剧因素,突出了老人的活不如死的心理悲剧, 诗中将老人倔强的性格和悲而起愤的心理,以及老夫妻间生离生别、互怜互慰的 情感,描摹得细腻而深切。老人始而慷慨自奋,终而自为宽解,于扬抑之中愈见 其沉痛,愈显示出一种艺术感染力。 三吏三别, 所叙既非酷吏, 又非习民, 而只是一般的吏民, 虽有对官吏的的批评, 但并不是主要的, 诗人揭示的内容不是官民之间的对立,而是感伤时代的加于人 身之上的无可回避的灾难, 因而也更具悲剧性。 三吏是自叙所见, 三别是代言体, 叙述方式不同,表达的情感一是忧叹,一是伤痛。诗人选取最典型的材料反映出 战乱最突出的问问题: 战乱不仅毁灭生命, 破坏了百姓的生活, 将民力收刮殆尽, 造成了巨大的心灵创伤。 第三、忧患意识 1、表现了对时局变化的担忧以及独立思考的思想深度,捕捉到关系历史走向的 关键问题,具有?诗史?的震撼力 5、《北征》 皇帝二载秋,闰八月初吉。杜子将北征,苍茫问家室。维时遭艰虞,朝野少暇日。 顾惭恩私被,诏许归蓬荜。拜辞诣阙下,怵惕久未出。虽乏谏诤姿,恐君有遗失。 君诚中兴主,经纬固密勿。东胡反未已,臣甫愤所切。挥涕恋行在,道途犹恍惚。 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 靡靡逾阡陌,人烟眇萧瑟。所遇多被伤,呻吟更流血。回首凤翔县,旌旗晚明灭。 前登寒山重,屡得饮马窟。郊入地底,泾水中荡。猛虎立我前,苍崖吼时裂。 菊垂今秋花,石戴古车辙。青云动高兴,幽事亦可悦。山果多琐细,罗生杂橡栗。 或红如丹砂,或黑如点漆。雨露之所濡,甘苦齐结实。缅思桃源内,益叹身世拙。 坡陀望~,岩谷互出没。我行已水滨,我仆犹木末。鸱鸟鸣黄桑,野鼠拱乱穴。 夜深经战场, 寒月照白骨。 潼关百万师, 往者散何卒?遂令半秦民, 残害为异物。 况我堕胡尘,及归尽华发。 经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结。恸哭松声回,悲泉共幽咽。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 见爷背面啼,垢腻脚不袜。床前两小女,补绽才过膝。海图坼波涛,旧绣移曲折。 天吴及紫凤,颠倒在V褐。老夫情怀恶,呕泄卧数日。那无囊中帛,救汝寒凛栗。 粉黛亦解包,衾n稍罗列。瘦妻面复光,痴女头自栉。学母无不为,晓妆随手抹。 移时施朱铅, 狼藉画眉阔。 生还对童稚, 似欲忘饥渴。 问事竞挽须, 谁能即嗔喝? 翻思在贼愁,甘受杂乱聒。新归且慰意,生理焉得说! 至尊尚蒙尘, 几日休练卒?仰观天色改, 坐觉妖氛豁。 阴风西北来, 惨澹随回纥。 其王愿助顺,其俗善驰突。送兵五千人,驱马一万匹。此辈少为贵,四方服勇决。 所用皆鹰腾,破敌过箭疾。圣心颇虚伫,时议气欲夺。伊洛指掌收,西京不足拔。 官军请深入,蓄锐伺俱发。此举开青徐,旋瞻略恒碣。昊天积霜露,正气有肃杀。 祸转亡胡岁,势成擒胡月。胡命其能久,皇纲未宜绝。 忆昨狼狈初,事与古先别。奸臣竟菹醢,同恶随荡析。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29 上海寒假高中语文补习班―蓝舰教育 周汉获再兴,宣光果明哲。桓桓陈将军,仗钺奋忠烈。微尔人尽非,于今国犹活。 凄凉大同殿,寂寞白兽闼。都人望翠华,佳气向金阙。园陵固有神,扫洒数不缺。 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 这首长篇叙事诗是杜甫在唐肃宗至德二载(757)闰八月写的,共一百四十句。 它象是用诗歌体裁写的陈情表, 是这位在职的左拾遗向肃宗皇帝汇报自己探亲路 上及到家以后的见闻感想。它结构自然而精当,笔调朴实而深沉,充满忧国忧民 的情思,怀抱中兴国家的希望,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和社会现实,表达了人民 的情绪和愿望。 全诗五大段,按照?北征?即从朝廷所在的凤翔到杜甫家小所在的~州的历程, 依次叙述了蒙恩放归探亲、 辞别朝廷登程时的忧虑情怀;归途所见景象和引起的 感慨; 到家后与妻子儿女团聚的悲喜交集情景;在家中关切国家形势和提出如何 借用回纥兵力的建议; 最后回顾了朝廷在安禄山叛乱后的可喜变化和表达了自己 对国家前途的信心、对肃宗中兴的期望。它象上表奏章一样,写明年月日,谨称 ?臣甫?,恪守臣节,忠悃陈情,先说离职的的不安,次叙征途的观感,再述家 室的情形, 更论国策的得失, 而归结到歌功颂德。 这一结构合乎礼数, 尽其谏职, 顺理成章, 而见美刺。 不难看到, 诗人采用这样的陈情表的构思, 显然出于他 ?奉 儒守官?的思想修养和?别裁伪体?的创作要求,更凝聚着他与国家、人民休戚 与共的深厚感情。 ?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痛心山河破碎,深忧民生涂炭。这是全诗反复咏 叹的主题思想,也是诗人自我形象的主要特征。诗人深深懂得,当他在苍茫暮色 中踏上归途时,国家正处危难,朝野都无闲暇,一个忠诚的谏官是不该离职的, 与他本心也是相违的。因而他忧虞不安,留恋恍惚。正由于满怀忧国忧民,他沿 途穿过田野,翻越山冈,夜经战场,看见的是战争创伤和苦难现实,想到的是人 生甘苦和身世浮沉, 忧虑的是将帅失策和人民遭难。 总之, 满目疮痍, 触处忧虞, 遥望前途,征程艰难,他深切希望皇帝和朝廷了解这一切,汲取这教训。因此, 回到家里, 他虽然获得家室团聚的欢乐,却更体会到一个封建士大夫在战乱年代 的辛酸苦涩,不能忘怀被叛军拘留长安的日子,而心里仍关切国家大事,考虑政 策得失, 急于为君拾遗。 可见贯串全诗的主题思想便是忧虑国家前途、 人民生活, 而体现出来的诗人形象主要是这样一位忠心耿耿、忧国忧民的封建士大夫。 ?缅思桃源内, 益叹身世拙。 ? 遥想桃源中人避乱世外, 深叹自己身世遭遇艰难。 这是全诗伴随着忧国忧民主题思想而交织起伏的个人感慨, 也是诗人自我形象的 重要特征。肃宗皇帝放他回家探亲,其实是厌弃他,冷落他。这是诗人心中有数 的,但他无奈,有所怨望,而只能感慨。他痛心而苦涩地叙述、议论、描写这次 皇恩放回的格外优遇:在国家危难、人民伤亡的时刻,他竟能有闲专程探亲,有 兴观赏秋色,有幸全家团聚。这一切都违反他爱国的志节和爱民的情操,使他哭 笑不得,尴尬难堪。因而在看到山间丛生的野果时,他不禁感慨天赐雨露相同, 而果实苦甜各别;人生于世一样,而安危遭遇迥异;自己却偏要选择艰难道路, 自甘其苦。所以回到家中,看到妻子儿女穷困的生活,饥瘦的身容,体会到老妻 爱子对自己的体贴, 天真幼女在父前的娇痴,回想到自己舍家赴难以来的种种遭 遇,不由把一腔辛酸化为生聚的欣慰。这里,诗人的另一种处境和性格,一个艰 难度日、爱怜家小的平民当家人的形象,便生动地显现出来。 ?煌煌太宗业, 树立甚宏达! ? 坚信大唐国家的基础坚实, 期望唐肃宗能够中兴。 这是贯串全诗的思想信念和衷心愿望,也是诗人的政治立场和出发点。因此他虽30 上海寒假高中语文补习班―蓝舰教育 然正视国家战乱、人民伤亡的苦难现实,虽然受到厌弃冷落的待遇,虽然一家老 小过着饥寒的生活, 但是他并不因此而灰心失望, 更不逃避现实, 而是坚持大义, 顾全大局。他受到形势好转的鼓舞,积极考虑决策的得失,并且语重心长地回顾 了事变以后的历史发展,强调指出事变使奸佞荡析,热情赞美忠臣除奸的功绩, 表达了人民爱国的意愿, 歌颂了唐太宗奠定的国家基业,从而表明了对唐肃宗中 兴国家的殷切期望。显然,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诗人的社会理想不过是恢复 唐太宗的业绩,对唐明皇有所美化,对唐肃宗有所不言,然而应当承认,诗人的 爱国主义思想情操是达到时代的高度,站在时代的前列的。 综上可见,这首长篇叙事诗,实则是政治抒情诗,是一位忠心耿耿,忧国忧民的 封建士大夫履职的陈情,是一位艰难度日、爱怜家小的平民当家人忧生的感慨, 是一位坚持大义、顾全大局的爱国志士仁人述怀的长歌。从艺术上说,它既要通 过叙事来抒情达志,又要明确表达思想倾向,因而主要用赋的方法来写,是自然 而恰当的。它也确象一篇陈情表,慷慨陈辞,长歌浩叹,然而谨严写实,指点有 据。从开头到结尾,对所见所闻,一一道来,指事议论,即景抒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黄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