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久站或走,左双膝盖酸疼是怎么回事什么原因

膝关节骨质增生
我的图书馆
膝关节骨质增生
膝关节骨质增生
膝关节是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及膑骨所组成,外包以关节囊,内有交叉韧带及半月板,是人体中最复杂及关节面最大的负重关节。 膝关节骨质增生也称为增生性退行性关节炎。它并不是关节普通炎症,而是一种软骨长期退化性病变。
膝关节骨质增生
Knee joint bone hyperplasia
外科 - 骨科
关节处,膝盖
疼痛,肿胀
中年人,老年人
1.骨折后骨质增生。骨折后甚至碎裂后修复的形式是伤处周围的不断增生形成骨痂。这种骨质增生对人体有利。
2.周围后可发生钙化、骨化,影响到骨膜,使生骨。这种增生为病理性,可引起一定的症状。
3.随着年龄增长,膝关节诸骨由于长年磨损,周围韧带松弛,致使关节不稳定,造成病变引起相应部位骨质增生。此种增生是人体衰老的现象。40多岁以后,大多数人都有,只是发生部位和增生程度不同。外五 枝
膝关节骨质增生病变包括软骨的退行性变,软骨软化、糜烂,骨端暴露,、和肌肉的变化。
&1.关节软骨:
正常的膝关节软骨为光滑的蓝白色,边缘规则、整齐。膝关节骨质增生早期关节软骨
发生软化、失去弹性和光泽,颜色浅黄,活动时发生磨损,软骨发生碎裂、剥脱,致使软骨下骨外露,磨损小的外周软骨面出现增殖和肥厚,通过软骨内化骨而形成骨赘。
&2.软骨下骨:
磨损较大的中央部分软骨下骨发生象牙质变,骨质密度增加而硬化,外围承受应力较小,软骨下骨发生萎缩,出现囊腔样病变。
滑膜表现为增殖、水肿,使膝关节内积液,含有较多的粘蛋白,比较粘稠。
&4.关节囊和肌肉:
发生纤维变性和增厚,关节周围的肌肉产生保护性痉挛,使膝关节活动受限。
起初疼痛多在长时间行走或上下楼梯时,但休息或卧床后好转。随着病情发展,走平路也疼痛,活动不方便,关节不稳定,走路稍不注意就会疼痛;同时膝关节活动时有像捻头发时所发出的响声。重者膝关节还会突然"锁"在某一位置上,解"锁"时,伴有明显的弹响。这说明关节内已经有了。
1.膝关节过度活动者,如运动员、舞蹈演员及以膝关节活动为主的某些工种的劳动者。
2.外伤导致膝关节不稳定者,如膝关节反复扭伤、挫伤使关节韧带松弛者,外伤致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未作系统治疗者,十字韧带断裂未作严格固定者,以及膝关节骨折治疗不当者等。
3.佝偻病等导致膝关节畸形者,如:罗圈腿(出叫O形腿)和拐腿(也叫X 形腿)畸形。
4.老年体弱者,特别是出现老年性者。
5.体重明显超过正常标准者。
初期,起病缓慢者膝关节疼痛不严重,有可持续性隐痛,气温降低时疼痛加重,与气候变化有关,晨起后开始活动,长时间行走,剧烈运动或久坐起立开始走时膝关节疼痛僵硬,稍活动后好转,上、下楼困难,下楼时膝关节发软,易摔倒。蹲起时疼痛,僵硬,严重时,关节酸痛胀痛跛行走,合并者关节红肿,畸形,功能受限,伸屈活动有弹响声,部分患者可见关节积液,局部有明显肿胀、压缩现象。
此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女性发病高于男性。其表现是一侧或双侧关节不适,疼痛肿胀。起初疼痛多在长时间行走或上下楼梯时,但休息或卧床后好转。随着病情发展,走平路也疼痛,活动不方便,关节不稳定,走路稍不注意就会疼痛;同时膝关节活动时有像捻头发时所发出的响声。重者膝关节还会突然"锁"在某一位置上,而且在解"锁"时,伴有明显的弹响。
1.膝盖骨质增生初期,在行走、慢跑、上下楼梯、久立、下蹲、跑步时疼痛或是伴有麻木,关节弹响,关节伸屈功能障碍,休息后缓解。
2.有可持续性隐痛,天气寒冷或潮湿时疼痛加重,早晨起床或久坐起立时膝关节疼痛麻木僵硬,稍活动后反而好转。
⒊严重时,膝关节肿胀,关节积液,晨僵及久坐后有胶着现象,关节伸屈功能障碍,跛行,功能受限,伸屈活动有弹响声,在下台阶、久立时,膝关节症状加重,部分患者可见关节积液,局部有明显肿胀、压缩现象,膝其中关节前内侧条索样肿块伴伸膝障碍,膝关节周围骨赘形成,关节周围伴有骨质疏松与骨质硬化。关节面毛糙不平,其内侧胫股关节面受累明显,关节间隙变窄。其中多数会发生内侧间隙狭窄,骨刺形成。
对于此病症应做到及时治疗,并且在治疗期间应注意保暖,多注意休息。
1、疼痛:从轻微到很严重,活动后减轻,负重和活动多时加重。
2、僵硬:休息可使中度关节僵硬加重,称为"胶化",是一种弹性僵硬与磨擦和粘连不同,手指或大关节僵硬可严重影响功能。
3、肿胀:通常累及一个或几个官节,关节僵硬、疼痛,有时肿胀。
4、活动受限:关节囊纤维化,骨赘,关节面不平或游离体嵌入,可使关节活动范围减小,活动时可发生细的或粗的磨擦音。
5、肌肉萎缩:受累大关节的肌肉变萎缩和肌张力下降。
6、畸形:关节对线和不良如膝外翻,可因关节面不平而致。
&依据临床症状
⒈前1个月大多数时间有膝痛;
⒉关节活动时有骨响声;
⒊晨僵小于30分钟;
⒋年龄大于或等于38岁;
⒌膝检查有骨性肥大。
当满足1+2+3+4条,或1+2+5 条或1+4+5者,此时可诊断为膝关节骨质增生。
依据临床及放射学
⒈前1个月大多数时间有膝痛;
⒉X线示关节边缘骨赘;
⒊关节液实验室检查符合骨关节炎;
⒋年龄大于或等于40岁;
⒌晨僵小于30分钟;
⒍关节活动时有骨响声。
当满足1+2条或1+3+5+6条,或1+4+5+6条者,此时可诊断膝关节骨质增生。
家庭治疗措施
骨质增生是非常常见的骨科疾病,此病可发生在身体的各个部位,但以膝关节处的骨质增生、颈椎的骨质增生和腰椎骨骨质增生较为多见。不同部位的骨质增生,它们的症状也有所不同。
膝关节骨质增生的症状:
初期,起病缓慢者膝关节疼痛不严重,有可持续性隐痛,气温降低时疼痛加重,与气候变化有关,晨起后开始活动,长时间行走,剧烈运动或久坐起立开始走时膝关节疼痛僵硬,稍活动后好转,上、下楼困难,下楼时膝关节发软,易摔倒。蹲起时疼痛,僵硬,严重时,关节酸痛胀痛,跛行走,合并风湿病者关节红肿,畸形,功能受限,伸屈活动有弹响声,部分患者可见关节积液,局部有明显肿胀、压缩现象。
针灸可通经活血并有止痛作用,可消除局部的水肿和炎症,理疗按摩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起到消炎止痛作用;理疗方法有蜡疗、热疗、磁疗、超短波治疗、微波治疗、红外线治疗等,可以改善局部微循环,起到活血通络的作用。牵引可减轻骨刺对局部神经、组织的压迫而起到暂时缓解疼痛的作用。但对骨质增生来说,以上治疗方法只能起辅助作用。
中药治疗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属于内治法,即内服汤药、丸药、散剂、酒剂等;另一类属于外治法,即酒类外搽剂、熏洗、外敷等法。 内服药物通过肠胃吸收、消化、分解,最后通过血液循环,才可将药物输入送给局部,整个过程需要通过层层屏障才能到达病灶部位,然药效已所剩无几,因此效果极为缓慢且低效,且临床应用这些方法只能缓解疼痛症状,功能康复是无法逆转的,骨质修复更是无从谈起。而且口服药对肝、肾、胃肠损伤极大。因此选择药物导入热疗仪做药物导入,效果会更好,从外皮渗透,药物渗入骨质,也没有副作用。
治疗骨质增生的关键不是消除骨质增生,而是在于消除骨质增生周围的无菌性炎症。如果有疼痛,可用消炎镇痛药或封闭治疗进行对症处理,也可辅助采用热敷、理疗、按摩与牵引等促进血液循环,使局部肌肉放松和缓解疼痛,或用小针刀减轻对神经压迫。 目前国内国际上一般建议骨质增生患者在日常的家庭护理康复治疗中使用GZ-IIIC型药物导入热疗仪,它是利用低频调制中频脉冲电流,药物导引,将中频电和药物导入结合在一起,达到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可单独使用,也可配合外用药物来使用,配合外用药物时除自身的效果以外,还可使药物的效果加倍。经临床验证证明具有确切的疗效。非常适用于膝关节骨质增生来使用,操作简单易懂,使用安全,易于携带,特别适用于诊所及家庭使用。
老年人发现有明显骨质增生后,适量运动仍要进行,但要避免长期剧烈运动,因为长期的剧烈运动可使骨骼及周围软组织受力不均、负荷过重,加重疼痛。同时要注意防寒保暖。
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的手术疗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1)关节镜治疗
在麻醉下通过皮肤进入关节腔放入膝关节镜,在直视下去除关节内增生的骨质,修整关节面,取出关节腔内的游离体。
2)关节冲洗术
在麻醉下做膝关节穿刺,分别在髌骨的上、下部各穿入一个粗针头或套管。用大量生理盐水或配好的关节冲洗液从膝关节上方冲入,下方吸出,去除膝关节腔内致痛物质,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
3)胫骨截骨术
引起严重的膝关节骨质增生及骨关节病的原因之一,是双下肢力线的改变。因此,可以通过手术方法来改变(或调整)力线,达到治疗的目的。可在胫骨平台下方做楔形截骨,再将力线调至正常状态,然后石膏外固定。
4)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对于严重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病导致的骨质增生,严重地影响到膝关节的功能(如屈伸功能),并且因疼痛剧烈而影响日常生活者,可以考虑做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手术必须由专科医生仔细检查决定。
骨质增生是骨关节退行性改变的一种表现,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关节炎,表现为关节边缘骨质增生。病人常感到关节发僵发累感,伴有疼痛,当活动后发僵现象好转,疼痛缓解,持续活动多后疼痛又重。休息、等治疗后疼痛缓解,天气湿冷症状加重。关节有时轻度肿大,关节边缘压痛,若疼痛不重,不必服药,若疼痛重可服非甾类消炎止痛药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口服药对肝、肾、胃肠损伤极大。
针灸可通经活血并有止痛作用,可消除局部的水肿和炎症,理疗按摩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起到消炎止痛作用;理疗方法有蜡疗、热疗、磁疗、超短波治疗、微波治疗、红外线治疗等,可以改善局部微循环,起到活血通络的作用。牵引可减轻骨刺对局部神经、组织的压迫而起到暂时缓解疼痛的作用。但对骨质增生来说,以上治疗方法只能起辅助作用。
西医对本症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常采用对症处理。如疼痛时可服一些解热镇痛的药或者注射;麻木者可选用B族维生素类药物;关节肿胀有积液者可给予局部抽取积液或局部封闭等疗法。
关节镜微创手术,和小针刀治疗原理相似,通过手术取出破碎的半月板骨赘,切除阻碍关节活动的组织。
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是通过金属和塑料来置换已彻底恶化了的关节。
适用对象:在末期不仅是软骨,甚至骨头也被磨损的患者;由于手术存在一定风险,费用也较高。不到不得以的情况下不做选择。
家庭治疗法
骨质增生会摩擦相邻的骨头和神经、血管,导致发炎,并可能在形成微小的肿瘤,使患者异常疼痛。一般来说,不到万不得已,不要采取手术治疗,因为骨质增生常会再生。
1.选择软底鞋:选择橡皮底的鞋子对足部较好(胜过皮制的)。穿得舒适比穿得好看重要。慢跑鞋是不错的选择。尽量避免走在坚硬的表面上,例如:水泥地、木板、或无地毯的地板。可在脚跟处加护垫,以减轻疼痛。
2.垫上泡沫软垫:软垫可减轻骨质增生对周围的压迫,可以在软垫骨刺相应的部位挖一个洞。
3.热敷:如果疼痛的比较厉害,可用。
4.泡脚:轮流用热水及冷水泡脚,对减轻症状大有好处,用冰按摩脚底也有帮助。
5.有选择的锻炼:你可以用骑脚踏车或游泳取代走路或慢跑,既达到了锻炼的目的,又不会伤及病脚。
6.减肥:偏胖是引发骨质增生的原因之一,因此减肥也是刻不容缓。
蛋类:常见的蛋类有鸡、鸭、鹅和鹌鹑蛋等。其中产量最大,食用最普遍,食品加工工业中使用最广泛的是鸡蛋。蛋黄比蛋清含有较多的营养成分。钙、磷和铁等无机盐多集中于蛋黄中。蛋黄还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D、B1、和B2。
豆制品:豆制品是以大豆、小豆、绿豆、豌豆、蚕豆等豆类为主要原料,经加工而成的食品。大多数豆制品是由大豆的豆浆凝固面成的豆腐及其再制品。豆制品的营养主要体现在其丰富蛋白质含量上。豆制品所含人体必需氨基酸与动物蛋白相似,同样也含有钙、磷、铁等人体需要的矿物质,含有维生素Bl、B2和纤维素。
蔬菜:是指可以做菜、烹饪成为食品的,除了粮食以外的其他植物(多属于草本植物)。蔬菜可提供人体所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据国际粮农组织1990年统计,人体必需的维生素C的90%、维生素A的60%来自蔬菜。此外,蔬菜中还有多种多样的植物化学物质,是人们公认的对健康有效的成分,如:类胡萝卜素、二丙烯化合物、甲基硫化合物等。果蔬中的营养素可以有效预防慢性、退行性疾病的多种物质正在被人们研究发现。
水果:水果是指多汁且有甜味的植物果实,不但含有丰富的营养且能够帮助消化。是对部分可以食用的植物果实和种子的统称。如果是含维生素C较高的猕猴桃、柑橘或柿子,一天一两个就够了。如果是鲜枣或草莓,只要五六粒,即可摄取到一天所需的维生素C。所以,要想补充足够的维生素C,吃水果时应有所选择。
补钙食品:含钙多的食物,大致分类如下:奶制品、豆制品、海带和虾皮、动物固体等。不过,补钙的同时,还需要多晒晒太阳,有助皮肤合成,促进钙吸收。
一、不宜做剧烈运动
如打网球或爬山等,可做徒步行走或游泳等。
二、做家务
家庭事务不宜做蹲下擦地或洗衣。
三、体重问题
减轻体重,如过胖的人宜减轻体重,减低膝关节压丽。
四、行走时
行走有疼痛时可用拐杖或助行器辅助,减轻疼痛。
早期X光片上仅有轻度骨质增生,晚期关节诸骨骨质增生明显,甚至可见游离体。要注意预防:
1、避免在潮湿处睡卧,不要汗出当风,不要在出汗后,即洗凉水浴或洗脚,以防风、湿、寒三邪气对膝关节的侵害。膝关节不过于劳累或负荷过重。
2、早期患者最关键的治疗是稳定关节,坚持做双则股四肌等收缩的静力训练,即取卧或坐姿,双下肢伸直,用力绷紧大腿前方肌肉群,持续10~20秒,放松5~10秒;重复20~30遍;每日4~5次。,做三周有效。每日坚持0.5~1小时步行,自我按摩双。
3、关节肿胀、疼痛加重时应休息。避免深蹲、负重,上下楼梯等活动,同时请医生配合理疗和药物治疗。症状好转后停药,坚持以上训练为主。
膝盖骨质增生偏方大全
膝盖骨质增生一、白醋治疗法
   用白醋泡牛黄解毒丸(一两元钱一袋的那种糖衣片),调成糊状,敷在膝盖上。
用后皮肤会有一些灼热感,建议在春秋季治疗。如果肤质容易过敏,或是皮肤比较的嫩的话,还是要少加一些牛黄解毒丸。短时间内就有效果。
膝盖骨质增生偏方二、拉拉秧治疗法
用拉拉秧,要上面大概3厘米左右的嫩尖,一小把,砸碎了,用醋调匀敷在患处,用纱布固定。
每天换药一次,连用一周,(平时别总走路,上楼梯、减轻关节负重。)
膝盖骨质增生偏方三、川穹治疗法
川芎末6-9克,山西老陈醋适量,药用凡士林少许。将药末加山西老陈醋调成糊状,然后混入少许药用凡士林调匀,将配好的药膏涂抹在患者增生部位,盖上1层塑料纸或纱布,用宽胶布将纱布四周固封。2天换药1次,10次为1疗程
膝盖骨质增生偏方四、生乌治疗法
生川乌、生草乌各50克。治疗方法:将上味共研为极细的粉末,装入纱布袋内缝合后扎敷于疼痛患处,隔日换1次。
膝盖骨质增生偏方五、药洗法
1、威灵仙、苏木屑、香樟木、九龙虫、各30克,米醋500毫升。将前4味加水浸泡后,再煎汁,稍浓缩,然后加水米醋搅匀,加热后浸洗患处,每次15-20分钟,每日1-2次。2、皂角60克,人发16克。水煎取液,洗浴患处,日2次。
3、臭椿树叶熏洗
取臭椿树鲜叶250克或干叶100克,加水约1000毫升,煎沸取汁,加醋酸150克,乘热熏洗患处,每天1—2次,20天为1疗程。
膝盖骨质增生偏方六、蚯蚓调白糖治疗法
用法:活蚯蚓数条加白糖适量,使其化为粘液,涂抹患处,覆以干净白纸,纸外再包白布,用暖水袋加热至适量温度,反复加热,直至粘液烫干为止。每天2次。此方治疗骨质增生疗效较佳。
膝盖骨质增生偏方七、热烤热涂法
将台灯换上100瓦灯泡,烤膝关节,感到热后便用棉球棍沾上骨刺消痛液往患处抹,边烤边抹,每天30分钟。一周后有好转,效果越来越明显。
膝盖骨质增生偏方八、狗骨头疗法
取狗骨头150克,砸碎炒黄,白酒(50度以上)500毫升浸泡,3日后用生姜蘸酒擦患处,1日3次(最好同时喝此酒1蛊),需用半月可治愈。
膝盖骨质增生偏方九、红花泡醋疗法
取红花(中药店有售)50克,浸泡在500毫升米醋中,1周后便用可来涂擦患部,使其软化、消除,痊愈。如果严重者,多制作几次使用,效果更佳。
膝盖骨质增生偏方十、花生油拍打法
取花生油抹于患处,拍打 n15分钟以上,多拍无防,一般开头2-3天患处会有红黑色,以后肿痛会慢慢减轻。本人奶奶用此方有显效。
膝盖骨质增生偏方十一、夏枯草热敷法
取夏枯草150-250克,煲水,取汁,加100-150克白醋,用毛巾蘸汁热敷患处,一般4-6天可见效
膝盖骨质增生偏方十二、老陈醋热敷法
用老陈醋搽揉患处,不仅有消炎止痛的效果,还能起到软化骨刺的作用。用一块干净的纱布,蘸取加热的陈醋,敷于骨刺部位,外边再用热水袋或暖手器局部加热则效果更佳。每日热敷3-5次,每次半小时左右,一周为一个疗程。
膝盖骨质增生偏方十三、夜敷日除法
赤芍、姜黄、栀子、白芷各12克,穿山甲6克,冰片3克。
用法:药研细末,醋调成膏,加盖塑料薄膜,纱布包扎,夜敷日除,3天换药一次,10次为一疗程。
膝盖骨质增生偏方十四、药鞭疗法
药鞭的制作方法分为两步:
一是药油的制作:
取穿山甲、当归、制川乌、乳香各10克,放人香油中,香油没过药物即可,用小火煎至药物发黑,大约 25分钟后关火,去渣留油。
二是药鞭的制作:
取一块长方形的棉布,长约50厘米,宽约20厘米。将棉布缝制成圆筒状,一端缝好口,一端开口。取鸡血藤、桂枝、桑寄生、丝瓜络各30克,打成黄豆大小的粗末,放入缝好的布袋中,将开口处缝好。注意尽量将布袋裹好扎紧,做成较硬的长条状即可。
治疗的时间,应根据个人不同的病情而定。轻微者时间较短,严重者时间较长,每日 1~2次。身体虚弱者用补法;年轻体壮者用泻法。顺经络循行方向操作为补,逆经络循行方向操作为泻。比如在颈部、腰部以及膝盖部位,经络的循行方向多是从上到下。因此以自上而下的操作为补法,而从下向上的操作为泻法。手法的强度以轻刺激手法为补,重刺激手法为泻。血流方向,以向心性手法为补,离心性手法为泻,顺时针方向为补,逆时针方向为泻。
治疗的部位,除了在患处局部进行治疗之外,还可以配合上病下治、下病上治的交叉疗法。比如治疗颈椎部位的骨质增生,可以在身体下部的尾骶部位、腰部等进行治疗。而足跟部位的疼痛,则可以配合在头顶部位进行治疗。
治疗时的操作方法,是用手握住药鞭的一端,蘸取煎好的香油,用手腕发力,对准患处局部进行叩击,其叩击手法有以下几种。一是平叩法。叩击时与皮肤接触面要大,患者有明显酸痛或者针扎感、麻木感。此法适用于腰椎的增生部位。二是点叩法。叩击时与皮肤接触面小,叩后患者局部以灼热感为主,叩击部位可出现潮红或红斑。此法适用于颈部、足跟等范围较窄的部位。三是振动法。将药鞭甩动起来,然后落在叩击治疗部位,患处有疼痛感并伴有振动感。此法适用于关节部位的治疗。
膝盖骨质增生偏方十五、醋搓治骨刺
买一瓶山西老陈醋,用醋搓患处,搓热后(越热越好)用一光滑平坦的东西(瓶底也行)慢慢拍打骨刺处,这样一日反复几次,一瓶醋用不完就会好
膝盖骨质增生偏方十六、仙人掌贴敷法
取仙人掌适量,将两面的毛刺用刀刮去,然后剖成二半,用剖开的一面敷于疼痛处,外用胶布固定,敷12小时后再换另半片。冬天可将剖开的一面放在热锅内烘3—4分钟,待烘热后敷于患处,一般于晚上贴敷。
膝盖骨质增生偏方十七、穿山甲通络法
穿山甲20g,白芥子lOg,混合,研成末,取鲜生姜10g捣泥。搅匀,敷于膝关节疼痛处,用纱布固定,并用暖水袋热敷,每天2次,每次40min,连用7天,21天为1个疗程。
膝盖骨质增生偏方
1、用料:生川乌、生草乌各50克。治疗方法:将上味共研为极细的粉末,装入纱布袋内缝合后扎敷于疼痛患处,隔日换1次。
2、威灵仙、苏木屑、香樟木、九龙虫、各30克,米醋500毫升。将前4味加水浸泡后,再煎汁,稍浓缩,然后加水米醋搅匀,加热后浸洗患处,每次15-20分钟,每日1-2次。
3、药物:蚯蚓,用法:活蚯蚓数条加白糖适量,使其化为粘液,涂抹患处,覆以干净白纸,纸外再包白布,用暖水袋加热至适量温度,反复加热,直至粘液烫干为止。每天2次。此方治疗骨质增生疗效较佳。
4、药方:川芎末6-9克,山西老陈醋适量,药用凡士林少许。用法:将药末加山西老陈醋调成糊状,然后混入少许药用凡士林调匀。随即将配好的药膏涂抹在患者增生部位,涂好后盖上1层塑料纸再贴上纱布,用宽胶布将纱布四周固封。2天换药1次,10次为1疗程。
5、药方:白芍30克,木瓜、甘草各12克,鸡血藤、威灵仙各15克。颈椎加葛根12克;胸椎加狗脊12克;腰椎加杜仲、怀牛膝各12克(亦适用于膝关节以下骨关节病)。此方重用白芍,若效果不显可逐渐增至60克。若有腹泻,可加炒白术15克、茯苓12克。用法:水煎服,日1剂。
膝盖骨质增生的治疗方法及秘方
膝关节肿痛特效方(内服后外敷)
组方:当归12g,熟地黄12g,杜仲10g,延胡索12g,补骨脂10g,骨碎补10g,桃仁10g,红花8g,伸筋草30g,牛膝12g,威灵仙12g,防风10g,甘草6g。泽泻10g,木瓜12g;细辛5g;1O剂一疗程,每天一剂煎服3次,服完药渣打烂再外敷膝盖。
治疗膝关节腔积液的速效中药功劳叶15克 女贞子15克豨莶草15克 元参30克 川牛膝9克 防己24克 薏米30克 土茯苓30克丝瓜络30克 泽兰9克水煎温服,2-3次,日一剂,一般服三天即可明显见效。注意:川牛膝不可以用怀牛膝代替,否则效差膝盖骨质增生的治疗方法及秘方
(一)白醋治疗法
用白醋泡牛黄解毒丸(一两元钱一袋的那种糖衣片),调成糊状,敷在膝盖上。
用后皮肤会有一些灼热感,建议在春秋季治疗。如果肤质容易过敏,或是皮肤比较的嫩的话,还是要少加一些牛黄解毒丸。短时间内就有效果。
(二)拉拉秧治疗法
用拉拉秧,要上面大概3厘米左右的嫩尖,一小把,砸碎了,用醋调匀敷在患处,用纱布固定。
每天换药一次,连用一周,(平时别总走路,上楼梯、减轻关节负重。)
(三)川穹治疗法
川芎末6-9克,山西老陈醋适量,药用凡士林少许。将药末加山西老陈醋调成糊状,然后混入少许药用凡士林调匀,将配好的药膏涂抹在患者增生部位,盖上1层塑料纸或纱布,用宽胶布将纱布四周固封。2天换药1次,10次为1疗程
(四)生乌治疗法
生川乌、生草乌各50克。治疗方法:将上味共研为极细的粉末,装入纱布袋内缝合后扎敷于疼痛患处,隔日换1次。
(五)药洗法
<font style="FONT-SIZE: 14px" color="#、威灵仙、苏木屑、香樟木、九龙虫、各30克,米醋500毫升。将前4味加水浸泡后,再煎汁,稍浓缩,然后加水米醋搅匀,加热后浸洗患处,每次15-20分钟,每日1-2次。2、皂角60克,人发16克。水煎取液,洗浴患处, 日2次。
<font style="FONT-SIZE: 14px" color="#、臭椿树叶熏洗 取臭椿树鲜叶250克或干叶100克,加水约1000毫升,煎沸取汁,加醋酸150克,乘热熏洗患处,每天1—2次,20天为1疗程。
(六)蚯蚓调白糖治疗法
用法:活蚯蚓数条加白糖适量,使其化为粘液,涂抹患处,覆以干净白纸,纸外再包白布,用暖水袋加热至适量温度,反复加热,直至粘液烫干为止。每天2次。此方治疗骨质增生疗效较佳。
(七)热烤热涂法
将台灯换上100瓦灯泡,烤膝关节,感到热后便用棉球棍沾上骨刺消痛液往患处抹,边烤边抹,每天30分钟。一周后有好转,效果越来越明显。
(八)狗骨头疗法
取狗骨头150克,砸碎炒黄,白酒(50度以上)500毫升浸泡,3日后用生姜蘸酒擦患处,1日3次(最好同时喝此酒1蛊),需用半月可治愈。
(九)红花泡醋疗法
取红花(中药店有售)50克,浸泡在500毫升米醋中,1周后便用可来涂擦患部,使其软化、消除,痊愈。如果严重者,多制作几次使用,效果更佳。
(十)花生油拍打法
取花生油抹于患处,拍打 n15分钟以上,多拍无防,一般开头2-3天 患处会有红黑色,以后肿痛会慢慢减轻。本人奶奶用此方有显效。
(十一)夏枯草热敷法
取夏枯草150-250克,煲水,取汁,加100-150克白醋,用毛巾蘸汁热敷患处,一般4-6天可见效
(十二)老陈醋热敷法
用老陈醋搽揉患处,不仅有消炎止痛的效果,还能起到软化骨刺的作用。用一块干净的纱布,蘸取加热的陈醋,敷于骨刺部位,外边再用热水袋或暖手器局部加热则效果更佳。每日热敷3-5次,每次半小时左右,一周为一个疗程。
(十三)夜敷日除法
赤芍、姜黄、栀子、白芷各12克,穿山甲6克,冰片3克。用法:药研细末,醋调成膏,加盖塑料薄膜,纱布包扎,夜敷日除,3天换药一次,10次为一疗程。(十四)药鞭疗法
药鞭的制作方法分为两步:
一是药油的制作:
取穿山甲、当归、制川乌、乳香各10克,放人香油中,香油没过药物即可,用小火煎至药物发黑,大约 25分钟后关火,去渣留油。
二是药鞭的制作:
取一块长方形的棉布,长约50厘米,宽约20厘米。将棉布缝制成圆筒状,一端缝好口,一端开口。取鸡血藤、桂枝、桑寄生、丝瓜络各30克,打成黄豆大小的粗末,放入缝好的布袋中,将开口处缝好。注意尽量将布袋裹好扎紧,做成较硬的长条状即可。治疗的时间,应根据个人不同的病情而定。轻微者时间较短,严重者时间较长,每日 1~2次。身体虚弱者用补法;年轻体壮者用泻法。顺经络循行方向操作为补,逆经络循行方向操作为泻。比如在颈部、腰部以及膝盖部位,经络的循行方向多是从上到下。因此以自上而下的操作为补法,而从下向上的操作为泻法。手法的强度以轻刺激手法为补,重刺激手法为泻。血流方向,以向心性手法为补,离心性手法为泻,顺时针方向为补,逆时针方向为泻。治疗的部位,除了在患处局部进行治疗之外,还可以配合上病下治、下病上治的交叉疗法。比如治疗颈椎部位的骨质增生,可以在身体下部的尾骶部位、腰部等进行治疗。而足跟部位的疼痛,则可以配合在头顶部位进行治疗。 治疗时的操作方法,是用手握住药鞭的一端,蘸取煎好的香油,用手腕发力,对准患处局部进行叩击,其叩击手法有以下几种。一是平叩法。叩击时与皮肤接触面要大,患者有明显酸痛或者针扎感、麻木感。此法适用于腰椎的增生部位。二是点叩法。叩击时与皮肤接触面小,叩后患者局部以灼热感为主,叩击部位可出现潮红或红斑。此法适用于颈部、足跟等范围较窄的部位。三是振动法。将药鞭甩动起来,然后落在叩击治疗部位,患处有疼痛感并伴有振动感。此法适用于关节部位的治疗。 (十五)醋搓治骨刺 买一瓶山西老陈醋,用醋搓患处,搓热后(越热越好)用一光滑平坦的东西(瓶底也行)慢慢拍打骨刺处,这样一日反复几次,一瓶醋用不完就会好
(十六)仙人掌贴敷法
取仙人掌适量,将两面的毛刺用刀刮去,然后剖成二半,用剖开的一面敷于疼痛处,外用胶布固定,敷12小时后再换另半片。冬天可将剖开的一面放在热锅内烘3—4分钟,待烘热后敷于患处,一般于晚上贴敷。
(十七)穿山甲通络法穿山甲20g,白芥子lOg,混合,研成末,取鲜生姜10g捣泥。搅匀,敷于膝关节疼痛处,用纱布固定,并用暖水袋热敷,每天2次,每次40min,连用7天,21天为1个疗程。
专治膝痛良方
膝盖骨质增生的治疗方法
那么,什么骨质增生治疗方法好呢?
  有关人士介绍说,常见的骨质增生治疗方法是有很多的:
  一、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法。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法充分发挥了药物的作用,但因导入药物为液体,易挥发,药效不持久,限制了该方法的治疗效果。
  二、紫外线疗法:其治疗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杀菌作用;(2)消炎作用;(3)止痛作用;(4)促进伤口愈合作用;(5)脱敏作用;(6)促进维生素D3的形成;(7)调解机体免疫功能等。
  三、按摩与牵引。这种估值增值治疗方法仅适用于颈、腰椎骨质增生症。按摩与牵引完全靠外力的作用,只对局部进行诊治却忽视了对人体内整体地调节,因此,只能起到暂时的止痛作用,而不能达到诊治诊治的目的。
  四、针灸:针灸可通经活血并有止痛作用。可消除局部的水肿和炎症,但对膝关节骨质增生来说,针灸只能起辅助作用。
  那么,哪种骨质增生治疗方法最好呢?“七步平衡疗法”是能够很好的帮助患者朋友恢复健康的,而这种疾病只有及时的发现,才能更好的帮助我们进行治疗,达到最好最理想的效果。
六招锻炼能保护你的膝关节
核心提示:俗话说“人老腿先老”,膝关节是人体受力最大的关节,如果不想自己的膝关节太早罢工,就赶紧动身做做膝关节锻炼吧!
第一、锻炼四头肌即大腿前面的那些肌肉。
  坐在床上或地板上,膝盖向前伸直,在膝盖凹陷处的下方垫一个毛巾卷,紧缩膝盖至少30秒然后放松,重复25次为一组,一天两三次即可。
  第二、锻炼腿后腱即大腿后面的肌腱。
  在床上,腹部朝下趴平,下巴接触到床面。在脚踝处挂一个0.5-1公斤左右的沙袋,弯曲膝盖,缓慢将小腿抬离床面,再缓慢降下,尚未触及床面时再停一停。重复5-10遍为一组,每天两三次。
  第三、锻炼小腿肌肉。
  坐在沙发或者凳子上,脚踝处悬挂一个1公斤左右的沙袋,小腿向上伸直悬空,缓缓放下。每日重复200-300次左右。
  第四、抻脚面。
  可以坐在椅子上把腿伸直,在直位的情况下向上抬脚,一次做15-20个为一组,持续做3组,每天做两三次,对增加肌力、稳定关节有好处。
  第五、按摩双腿。
  用双手拇指分别在双侧腿部按压环跳、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等穴位。还可以正坐,一腿弯曲成90度,置于另一大腿上,一手握住足踝上方,另一手握住脚趾部做旋转运动30次;随后用一手小鱼际紧贴足心,做快速摩擦,生热为好;或用一大拇指按揉脚心涌泉穴30次,以酸胀为好,两足交替进行。
  第六、练“燕飞”。
  俯卧在床垫上,慢慢抬起头部,尽量后仰,双腿并拢,双脚向后上抬起,形似飞燕。老年人可先完成头部动作,再抬腿,逐步达到10个为一组,每天3组即可。
治膝盖痛一法
本人膝盖痛多年,后经老中医朋友介绍一方,用后效果很好,现已20年未犯。
其方为:花椒2两压碎,鲜姜10片,葱白6棵切碎,三种混在一起,装豆包布内,将药袋放膝痛处药袋上放一热水袋,盖上被子,热敷30一40分钟,每日两次。也可以膝痛处在上,药袋在下。
附:答读者问
本文发表后,信电较多,作复如下,恕不一一回信。
生花椒2两压破,鲜姜10中片切碎,大葱6中棵,取葱白3寸处)切碎。3种"药"混合拌匀,装豆包布内摊平,置于热水袋上。膝盖放热水袋上热敷,早晚各一次。每袋用7天(一疗程)。
预防膝关节炎要“省、顺、养”
核心提示:由于久坐少动或吹空调致使关节受寒,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出现膝关节炎。专家认为,膝关节保养要从年轻开始,三十省、四十顺、五十养。同时,女性也要注意膝关节的保养,多做膝关节保护操,尽量别让关节受寒,上班族久吹空调别忘给膝盖盖张小毯子。
  据香港星岛日报报道,香港人有近五成的六十五岁或以上的老人确诊患关节炎,当中八成为膝关节炎,女性的比例尤高。那么膝关节应该如何保养才正确呢?
  久坐、吹空调致年轻人患膝关节炎
  “以前五十岁左右的老人膝盖疼的比较多,现在门诊却常见到年轻人。”湖北省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医师陶海鹰说,骨关节炎年轻化与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他们久坐少动,关节就像生了锈的机器轴承一样僵硬,另外,空调导致关节受寒,更易病变。因此,护膝要从年轻开始注意,做到三十省、四十顺、五十养。
  膝关节养生九字经
  三十省 “膝关节衰老从三十岁就开始了,”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上海长海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康一凡说,运动后膝关节内侧有酸痛感就代表着已经开始退化。因此,三十岁开始就要注重“节约”膝关节。运动前先做好热身运动,让膝关节适应下。本来运动量就不大的人可选择游泳,水的浮力可以减少关节磨损。
  四十顺 临床上,四十岁扎堆就诊的人很多。膝关节的内侧酸痛,尤其是走路走多了。因为这时的膝关节已经退化到第二个阶段了,我们也就要开始“迁就”膝关节了。
  陶海鹰说,膝关节不舒服时要提高警惕,别跟它对着干。走路感到酸痛就坐下休息一会儿,也可以按着时钟的时针按揉膝盖,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方向都可以,还要同时左右屈伸膝关节。
  五十养 过了五十岁,膝关节要好好“养”,不要频繁地上下楼梯和爬山,睡觉前用热毛巾敷一敷,多按摩疼痛部位助运行气血,也可选用活血的药方做个“护膝药浴”。
  康一凡说,女性生育期和更年期的两次内分泌波动,会加快骨关节退化的速度,所以女性更要注意保护关节,最好随身带个小毯子给膝盖保暖,久行后膝盖疼痛应立即休息,平时要多做做膝关节保健操。
四招轻松摆脱早期膝关节炎
核心提示:爬山、爬楼梯、女白领穿高跟鞋等等导致的膝关节老化显得越来越常见,而且大家也一直在寻求着膝关节炎的治疗偏方,其实在膝关节炎的早期不妨去试试下面四招,可有效摆脱早期膝关节炎。
  爬山、爬楼梯、女白领穿高跟鞋等等导致的膝关节老化显得越来越常见,而且大家也一直在寻求着膝关节炎的治疗偏方,其实我们知道,膝关节炎是一种退行性骨关节病,膝关节炎可为单发性,或双侧性,女性偏多且往往是体重超标者。而很多膝关节炎的患者在患病初期选择用偏方来治疗疾病,其实膝关节炎早期不放试试下面几招。
  轻松四招
  1.直抬腿平躺床上仰卧位,双手放在身体两侧,缓慢抬起右腿至30°;停留20-30秒,再缓慢放下;反复练习10-20次;然后换左腿。这个方法可锻炼大腿肌肉。
  2.小半蹲站立,双脚打开与肩同宽,上身挺直,然后慢慢下蹲,停留1分钟;起身(能力较好的可停留3分钟)。这个动作助于锻炼大腿肌肉。若蹲起来较吃力,可靠墙壁做,或扶着桌椅做。不过,患膝关节炎的不建议做。
  3.踮脚 站立,双脚微微打开,找一个舒适的姿势,上身挺直,踮起脚尖、放下,反复做10次。这个动作主要是练小腿肌肉。
  4.敲脚尖坐着,或仰卧床上,双腿伸直,双手随意放,两只脚尖互相敲打约200下。这个动作可促进腿部血液循环,活动双腿肌肉。
膝关节骨质增生的表现
核心提示:膝关节骨质增生是一种中老年人容易引发膝关节疼痛的疾病,膝关节骨质增生病变包括软骨的退行性变,软骨软化、糜烂,骨端暴露,滑膜、关节囊和肌肉的变化。膝关节骨质增生的宾原因及其表现症状有一下几点要注意的。
  膝关节骨质增生的表现首先要对膝关节有一定的了解,膝关节是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及膑骨所组成,外包以关节囊,内有交叉韧带及半月板,是人体中最复杂及关节面最大的负重关节。
  膝关节骨质增生也称为增生性退行性关节炎。它并不是关节普通炎症,而是一种软骨长期退化性病变。此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女性发病高于男性。其表现是一侧或双侧关节不适,疼痛肿胀。起初疼痛多在长时间行走或上下楼梯时,但休息或卧床后好转。随着病情发展,走平路也疼痛,活动不方便,关节不稳定,走路稍不注意就会疼痛;同时膝关节活动时有像捻头发时所发出的响声。重者膝关节还会突然“锁”在某一位置上,解“锁”时,伴有明显的弹响。这说明关节内已经有了游离体。
  膝关节骨质增生症的主要特点是关节主动活动时有磨擦音和疼痛,上下楼梯,斜坡或从坐位站立时特别明显,按压髌骨时,可有压通和磨擦感,髌 骨周边或关节间隙压痛,有时膝关节肿胀积洲,有浮髌感,有时髌下脂肪垫增生,肥厚、硬化,可从髌腱旁 摸到肿块。若肥厚的关节滑膜,破裂的半月板游离体或髌下脂肪垫在关节活动时被卡于关节面间,可产生交锁症状。急性期可出现股四头肌痉挛,后期该肌肉萎缩,关节活动时明显受限,经常疼痛,关节边缘变形增粗。最后关节固定于半屈曲状态。
  膝关节骨质增生的临床表现如下:
  1起床缓慢者膝关节疼痛不严重,有可持续性隐痛,气温降低时疼痛加重,与气候变化有关。
  2蹲起时疼痛,僵硬,严重时,关节酸痛胀痛,跛行走,合并风湿病者关节红肿,畸形,功能受限,伸屈活动有弹响声,部分患者可见关节积液,局部有明显肿胀、压缩现象。
  3晨起后开始活动,长时间行走,剧烈运动或久坐起立开始走时膝关节疼痛僵硬,稍活动后好转,上、下楼困难,下楼时膝关节发软,易摔倒。
  温馨提示:以上是39健康网提供的膝关节骨质增生的表现,相信阅读完全文后你对膝关节骨质增生的表现注意事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如果阅读完全文后还有什么疑问,欢迎到39健康问答 (ask.39.net)进行提问,专家将第一时间为你解答。
膝关节常见疾病
膝关节是全身发病率最高的关节,膝关节疼痛也许是所有关节中最难诊断的病症之一。它不仅涉及到关节内的各种病损,也常因各种关节外因素引起。膝关节产生的症状往往不具有特异性。如疼痛、打软腿、关节交锁等症状,既可以因为交叉韧带、半月板损伤引起,也可以因为髌股关节异常、关节软骨病变引起,甚至可能仅因为异常增生滑膜的嵌顿而引起。另外,因为膝关节外的病因也可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如可能引起膝后痛感的,以及可能引起膝内侧症状的髋部疾病等。引起膝关节疾病的原因可以分为三类:一、外伤性原因,往往意味着关节内外稳定结构及其它关节内结构的损伤;二、劳损性原因,常常提示肌肉肌腱止点末端病,三、退变性原因,表现为关节软骨的退变、关节间隙狭窄及骨质增生。一、外伤性原因(运动损伤)
1 急性膝关节韧带损伤
韧带是膝关节的稳定因素,膝关节韧带有前、后交叉韧带,内、外侧副韧带等,这些韧带和关节囊一起维持膝关节的稳定性。外伤尤其是运动损伤中,侧副韧带、关节囊韧带和交叉韧带损伤颇为常见。韧带断裂若失去早期修复的机会,常遗留下不同程度的膝关节不稳。不稳定的关节容易反复受伤,导致肌肉萎缩或创伤性。晚期韧带重建方法很多,但远期效果不理想,不能完全恢复原韧带的功能。
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后,主要表现为关节的松动不稳感,不能完成急转急停等动作,如打篮球时的急停跳投,踢足球时的急停急转过人或急停射门。可以慢跑,但是不能突然启动加速跑。
内、外侧副韧带损伤后,主要表现为关节的内外翻不稳感,站立时就可以感觉到这种不稳。侧副韧带完全损伤时常常合并关节其它结构的损伤,如关节囊、半月板、交叉韧带、软骨等。
韧带损伤后膝关节不稳定,股骨与胫骨之间出现异常活动,容易挫伤关节软骨和半月板,加速关节的退变。需要早期处理,予以修复重建,恢复膝关节的稳定。
2 半月板损伤
半月板呈楔形充填关节边缘的间隙,起减震缓冲作用,保护关节软骨。损伤后可以出现关节的疼痛,多伴有关节积液。膝关节活动时在损伤侧可听到清脆的响声,当走路或做某个动作时突然膝不能伸屈,常伴有酸痛,即是绞锁。经再伸屈或扭曲可自行“解锁”,往往伴有突然痛响。
损伤的半月板不仅不能起到保护软骨的作用,而且可以加重关节软骨的损伤。需要及时处理,予以修整缝合或者切除。
3 髌骨脱位(急性或复发性)
髌骨脱位一般都有膝的顶撞史或膝的外翻扭伤史,受伤时大部分人感到髌骨有向侧方错动或下方错动的弹响。伤后关节积血,痛肿都较为严重。查体时髌骨向侧方推移时较松,恐惧试验阳性。髌骨脱位时,常合并切线骨软骨,确诊后必须早期手术。
复发性的髌骨脱位,保守治疗不能奏效者,则需要根据是否合并高位髌骨等异常情况而采取不同的术式。
二、劳损性原因
1 股四头肌肌腱止点末端病
长期慢性劳损可引起本病,轻者仅跳跃时疼痛,重者上下楼及走路时均疼痛。髌骨上缘压痛,局部轻微肿胀增厚,抗阻力伸膝疼痛,但无髌骨压痛,此点可与髌骨软骨病。本病非手术治疗如理疗、功能锻炼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2 髌腱腱围炎与髌尖末端病
二者可合并发作,多见于从事跳跃、篮球、排球运动者,又称为“跳跃膝”。主要表现为跳跃痛、上下楼痛、半蹲痛、打软腿,重者跑痛,甚至走路痛。可有股四头肌萎缩,髌尖或髌腱部有压痛,髌腱变粗。抗阻力伸膝痛。
本病多数非手术治疗可获得较好的疗效,少数需要手术进行病灶清理。
三、退行性原因
1 髌股关节病
主要病理变化为软骨的退行性变,继发髌骨或股骨边缘的骨质增生。其主要症状表现为膝痛或膝软,上下楼梯时明显,休息后减轻。其次,半蹲痛也是该病的重要症状,还可出现假性绞锁。
2 髌股关节外侧过度挤压综合征
本病与髌股关节病的症状相似,容易误诊,但二者的治疗方法和预后有很大的不同。虽然同样具有膝软,半蹲痛的不适,但查体时可发现,髌骨向内侧的活动度减小,外侧髌股关节研磨试验阳性,而内侧髌股关节研磨试验阴性,与髌股关节病整个关节研磨试验阳性有所不同。本病需要手术松解外侧支持带,否则病情会迅速加重。
3 骨性关节炎
骨性关节炎是老年人膝关节最常见的病患,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开始,活动时疼痛加重,休息后减轻,以后可变为持续性疼痛。关节积液,反复肿胀,有时肿胀与天气变化有关。随着病情的发展,膝关节逐渐出现内翻或外翻畸形,关节骨缘增大,活动度逐渐减少,严重者膝关节呈屈曲挛缩畸形。X线表现为关节间隙狭窄,骨质增生,关节内外翻畸形。
本病的治疗可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中医药疗法结合理疗可以缓解关节症状,延缓甚至避免手术。但是,对于半月板损伤等类型的骨性关节炎,手术治疗的效果更为肯定。
伤了膝关节该怎么办
核心提示:膝关节是人体最精致、最复杂的关节之一。在日常生活及体育运动中,膝关节比较容易受到伤害。虽然没有骨折,但如果损伤累及膝关节韧带、软骨,并导致关节松动不稳。
  膝关节是人体最精致、最复杂的关节之一。在日常生活及体育运动中,膝关节比较容易受到伤害。虽然没有骨折,但如果损伤累及膝关节韧带、软骨,并导致关节松动不稳。如果不及时治疗,将加剧膝关节骨性结构的磨损,最终引起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因此,运动时也要避免膝关节损伤。
  在体育运动中,前、后交叉韧带,内、外侧副韧带,内、外侧半月板等结构,都是常见的膝关节损伤部位。很多损伤在早期表现为肿痛,无论采取什么应急的、简易的处理措施后,都应该在有条件时及早去医院进行进一步诊治,以免耽误病情。
  伤后数小时内:由于关节内渗出、肿痛明显,应该即刻采用制动、冷敷,以及加压包扎、抬高患肢等一系列措施,严禁按摩和热疗。
  损伤24小时后:急性炎症消退,组织进入修复过程,可持续1~2周。这时可以采用热疗、按摩、药物等多种方法进行交替治疗,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组织新陈代谢。与此同时,可以安排小运动量的功能康复练习。
  损伤中后期:肿胀、压痛等局部症状已经基本消失。此阶段以功能锻炼为主,增强肌肉力量,恢复关节活动度,松解粘连。
  术后当天即可开始康复训练:膝关节损伤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损伤虽然愈合了,但损伤部位周围的软组织会产生顽固性粘连,严重的会阻碍关节活动。由此,患者不得不面对虽然手术成功但关节功能无法恢复的尴尬局面。
  如果膝关节要恢复到正常的、有功能的活动,就必须及时开展康复训练。一般地说,只要手术固定足够结实,在术后当天就可以进行有计划的练习。这样不仅可以改善膝关节活动,对下肢肌力和本体感觉的恢复也不无裨益。
  另外,膝关节损伤的情况千变万化,治疗方案也存在个体差异,患者应该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功能训练,才能保证安全、有效。
年轻爱护膝关节 避免老来受罪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近3亿人患有关节疾病,但是,来医院看病的人却很少,这说明人们并没有意识到关节疾病的危害。
  没受伤膝关节也会劳损
  膝关节是人体内结构最复杂的大关节,控制着膝盖的弯曲与伸直,因此通常被称为“铰链”关节。不仅长期体力劳动、剧烈运动会造成膝关节劳损,随着时间的推移,膝关节自然就会劳损从而发生病变。就像汽车的轴承,用的年头多了,自然会不断磨损。关节也一样,随着年龄增长,关节多年积累性劳损,导致关节软骨会产生退行性变化。
  上了年纪、遗传因素、关节受伤、个人体质、肥胖、过度劳损、各种关节炎症都会导致关节疾病,被很多人俗称为“关节炎”。其实,关节炎是泛指发生在人体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的炎性疾病,其种类繁多,病因复杂,临床症状也不一样。老年人最常见的就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我国50岁以上人群中50%患有骨关节炎,65岁以上人群中,男性患有此病的达80%,女性则高达90%。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退化性关节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关节僵硬、关节肿胀、关节畸形。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加重,严重影响患者活动,造成下肢负重困难甚至残疾。
  早预防避免老来受罪
  老年人、肥胖者、女性、有家族史者及有关节损伤史的人是膝关节退化的高危人群,过度使用膝关节的人也容易得骨性关节炎,因此,日常关节保护非常重要,应从年轻的时候就注意,以免老来受罪。
  要避免过度劳累,避免长时间频繁上下楼、跑步、爬山等对膝关节磨损较大的运动,避免跌打扭伤。走路和劳动时要注意姿势,不能扭着身体走路和干活。走远路时不要穿高跟鞋,要穿厚底而有弹性的软底鞋。参加体育锻炼时要做好准备活动,轻缓地舒展膝关节,让膝关节充分活动开以后再参加剧烈运动。练压腿时,不要猛然把腿抬得过高,防止过度牵拉膝关节。练太极拳时,下蹲的位置不要太低,也不要连续打好几套,以防膝关节负担过重发生损伤。骑自行车时,车座高度很重要,以坐在车座上两脚蹬在脚蹬上、两腿能伸直或稍微弯曲为宜,车座过高、过低或骑车上坡时用力蹬车,对膝关节都有不良的影响。身体过于肥胖者应减轻体重,必要时可选择使用拐杖帮助分担双膝负重。
  下蹲时膝关节的负重是自身体重的3—6倍,因此应尽量减少下蹲。如果工作需要必须要经常下蹲的人,最好改为低坐位,例如坐个小板凳。长时间坐着和站着,也要经常变换姿势,防止膝关节固定一种姿势而用力过大。
  在饮食方面,应多吃含蛋白质、钙质、胶原蛋白的食物,如牛奶、奶制品、大豆、豆制品、鸡蛋、鱼虾、海带、黑木耳、鸡爪、猪蹄、羊腿、牛蹄筋等,这些既能补充蛋白质、钙质,防止骨质疏松,又能生长软骨及关节的润滑液,还能补充雌激素,使骨骼、关节更好地进行钙质的代谢,减轻关节炎的症状。中老年女性要配合对骨质疏松的防治。
  秋冬早春季节易引发关节疾病,尤其要注意关节部位的防寒防潮。
  运动适度要牢记
  保护膝关节是不是就不要运动了呢?这是不对的。只要合理运用,还是可以减少膝关节损伤的。
  缓步行走是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行走时,腿要缓抬轻放,步速可控制在每分钟60步以内。每日可步行20—30分钟,并长期坚持。
  骑自行车时大腿肌肉有节律地收缩,能使股四头肌得到很好的锻炼,而膝关节运动范围不是很大,关节受力较小,减少了关节面撞击和磨损的机会。速度不宜很快,每天可进行30分钟—40分钟。
  慢跑或走跑交替的方式也可增强关节韧带弹性,但跑步时最好用前脚掌着地。跑步时双臂要自然摆动,用鼻子吸气,用嘴呼气。跑步速度以不感到气短并能边跑边与别人说话为度。跑步结束后不宜马上停下来,而应步行或原地踏步。
  使用所有能进行拉伸运动的健身设备的正确方法是根据自己的关节情况舒缓进行,运动幅度不要过大。不过分用力进行较重器械的运动,柔韧性训练也要在自身能力可控制的范围内。每次活动时间为30分钟左右,应多种器械交替进行和不出现过度的疲劳感。
  水中进行膝关节运动非常好,包括游泳、水中行走等。这些运动是在失重状态下进行的多关节运动,其中膝关节负重最小,但活动范围最大,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和肌腱也能够得到充分的舒展。处于急性炎症期或心肺功能不全的病人不能选择此项方案。
  人工关节置换术很安全
  当各种治疗方法无效,疼痛开始妨碍行动,关节活动受限,症状逐步影响到生活时,就可以选择人工关节置换手术。
  直到今天,多数人对于人工关节还是不十分了解,以为手术时是将关节全部切除,装上不锈钢关节,从而恐惧这种技术。更有一些老年人,认为自己活不了多少年了,无需再花钱做关节置换。种种原因导致接受手术的患者较少。其实,人工关节置换术只是将已磨损的关节面切除,再植入人工关节,以恢复平滑的关节面。发达国家的专家认为,关节置换是治疗晚期关节病的金标准,很多人术后恢复了正常生活。
  64岁的王老师已经退休十年了,好动的她刚退休时,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和社区里的老年人一起跳集体舞、练太极拳,结果有一天运动回来后关节痛,之后越来越严重直至无法走路,后经医生诊断说需要做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王老师2005年先进行了一条腿的手术,由于效果很好,2007年又做了第二条腿的手术,两条腿都做了以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现在的王老师健步如飞,她还到各地去旅游,完全与常人无异。
  膝关节置换术在我国真正大面积开展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目前无论是技术还是理论水平,我国已经几乎和欧美国家同步。目前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已经非常成熟,风险很小。患者几乎没有痛苦,术后很容易康复,通常术后三天就能下地练习走路,一个半月左右能不依靠辅助工具。
  这些情况忌行置换术
  在下列情况时,禁忌人工关节置换术:
  ⒈膝关节周围肌肉瘫痪,或神经性疾病导致的肌无力。
  ⒉急性或慢性感染性疾病、活动性结核感染、出血性疾病。
  ⒊膝关节已长时间融合于功能位,没有疼痛和畸形等症状。
  ⒋严重骨质疏松、关节不稳、严重肌力减退、纤维性或骨性融合并不是手术绝对禁忌症。
  必须强调的是,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并不是一种十全十美的手术方式,虽然大多数病人疗效满意,但仍应注意适应症的选择,否则肯定会影响疗效,有其他手术指征的应尽可能避免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这样做护关节(老人操)
圆规运动护关节(老人操)
骨质增生的最佳治疗方法
  骨质增生,又称增生性关节炎,中医称“骨痹”、“骨痛”,是常见的慢性关节病。 骨质增生不危及生命,但病程甚长,痛苦连绵,民间不乏治愈良方。 1:药物疗法 处方:白芨12克,炮山甲、土鳖虫各5克,红花3克,蜂蜜、米醋各15克 用法:药研细末,密醋调和、外敷患处、塑料纸覆盖,胶布固定,3天换药1次,敷药5次间歇7天 疗效:敷药5次见效 骨质增生在医学上称为骨性关节炎又称肥大性关节炎或退化性关节炎,主要是由于机械应力分布失衡或负载过度引起软骨磨损所致。人的关节软骨每天都承受着各种活动引起的机械力,人到中年后肌肉功能逐渐减退,容易导致关节损伤,软骨破坏,引起骨性关节炎。所以骨性关节炎在中老年人中很常见。有人报告在45岁以上中老年人中其发病率约为40—50%,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骨质增生是一种慢性、进展性关节病变,主要累及手的近节和末节指间关节、脊柱和髋、膝、踝关节等,以关节疼痛、变性和活动受限为特点。关节活动尤其是负重时疼痛加剧,休息后减轻或缓解。有时在持物或做开瓶盖动作时出现手指关节疼痛,可能是由于手的骨性关节引起,行走后髋部疼痛,休息后减轻可能是髋关节骨性关节造成。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主要表现是上下楼梯时出现膝关节疼痛。步行一定距离后引起疼痛而跛行,可能是由于腰椎骨质增生导致腰椎管狭窄。 那么骨性关节炎应如何治疗?目前世界上多应用非甾体类(NSAIDS)药物进行治疗,常见的有双氯芬酸纳、布洛芬、消炎痛等。而全球处方量第一的非甾体药物是扶他林(双氯芬酸纳制剂),它通过对环氧化酶和脂氧化酶的双重抑制作用,产生抗炎镇痛作用,并且对关节软骨无损伤,由于它较好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耐受性而被广泛应用。 骨质增生是一种全身性的病变,可累及许多部位并产生许多不同的症状和表现,因此,当出现问题时应及时求助于正规医院,以便能得到及时的诊断治疗。由于骨关节病的病因复杂,晚期治疗办法有限,因此提倡早期预防和治疗。 骨质增生、骨关节炎与骨质疏松是怎么回事? 骨质增生是骨骼的一种状态,表现为骨骼生长、发育及其完成功能的过程中,某些部分失去正常的形态,骨质增生的形式多种多样,因所在部位不同而有其各自的特点,如膝关节的骨质增生常被称为“骨刺”,可见关节内游离体和软骨增生;脊椎骨的骨质增生主要表现为椎体的“唇样”改变,压迫神经,产生肢体感觉异常和运动异常。 骨关节炎也称为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炎、变性性关节炎、增生性骨关节炎、肥大性骨关节炎,均指一种病。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骨关节损害。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弹响、绞锁、关节内游离体、关节囊及韧带的韧化骨化、关节软骨的破坏以及关节部位骨质疏松和骨质增生等现象。 骨质疏松是全身骨质减少的一种现象,主要表现为骨骼中基质的含量明显减少,而骨骼中矿物质(主要是钙、磷)的成分基本正常。也就是说,骨质疏松时,骨骼中蛋白质等有机类物质及水分的含量减少而钙、磷等矿物质含量相对保持在正常水平。由于骨基质在钙、磷等矿物质之间起支持和连接作用,所以如果骨基质减少,则矿物质之间的间隙就增大,表现为骨质疏松。随着骨质疏松的进展,骨骼中钙、磷等矿物质也会不断丢失及减少,从而造成骨骼中骨基质和矿物质都减少的现象。 骨质增生与哪些因素有关? 骨关节的致病因素不是单一的,胶原蛋白、蛋白多糖、软骨细胞、软骨、滑膜等的变化,均可影响其他成份,因此关节软骨退行性变的发病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1)增龄:增龄是骨关节炎发病最强的危险因素。据尸检资料显示,从20岁开始约5%的人关节就有退行性改变,40岁时,几乎90%的负重关节都有或多或少的骨质增生改变。张乃铮教授等人对北京郊区2063名成人进行膝骨关节炎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16~30岁、31~40岁、 41~50岁、51~60岁、大于60岁年龄组有膝痛者中,骨赘阳性率分别为10.6%、14.8%、29.1%、5 1.8%、78.5%,随年龄增长而阳性率增高。 (2)性别:从张乃铮教授等人的资料分析在50岁以前女性比男性的发病率高2倍,但50岁以后两性之间基本相等。 (3)职业:骨质增生与职业有关。长期反复使用某些关节,可引起这些关节患病率的增加。如铸造工的肘、肩关节,矿工的脊柱和膝关节,装卸工的膝踝关节,驾驶员的肩关节,修理工和纺织工的腕关节,芭蕾舞演员的跖趾关节,长期从事刺绣、打字、伏案工作者的颈椎关节,较长时间站位工作如纺织女工、营业员、迎宾小姐、仪仗队员的跟骨。以上这些部位因长期反复做某一个动作,使该关节经常受到磨损而引起骨质增生。1994年《风湿病年鉴》中指出,通过对年龄在50岁以上患有骨关节炎的109名男女病人与218名无骨关节炎的人相比较,发现每日蹲位或跪位超过30分钟或每日爬楼梯超过10层的人有明显的膝关节骨质增生高发病率。 (4)种族遗传因素:英国人发病率最高而西非人最低,白种人比黑种人发病率高;伴有Heber den结节的骨关节炎妇女,她们的母亲和姐妹患本病者分别为普通人群的2~3倍。并且骨关节炎病人的HLA-A1、HLA-B8的检出率增高。 (5)体质因素:体重增加使本来已遭磨损的退化的关节再加上重荷,当然就更容易破坏,所以骨质增生多发生于负重较大的髋、膝、跟骨、腰椎等部位。另外由于关节疼痛,患者不自觉地限制了活动而使体重增加,相互影响又加重了关节病变。美国《今日关节炎》发表一份研究资料指出:通过跟踪观察30~46岁的1178名男性,发现超过标准体重20磅的人发生骨关节炎的可能性比正常体重者多3.5倍的机会。发生部位多是髋、膝关节。 (6)姿势不良:如长期伏案工作者、睡眠姿势不良、枕头不合适者颈椎骨质增生的发病率特别高。这是由于椎旁肌肉韧带及关节的平衡失调,张力大的一侧易造成不同程度的劳损,并由于颈椎的部分肌肉呈持续紧张状态,久之这些肌肉发生静力性损伤,进而使颈椎发生退行性改变而引起骨质增生。也与颈椎关节长期受力不均,使压力(应力)集中于关节内的某处造成应力过度而损伤关节。 (7)骨内静脉瘀滞及骨内高压:以骨内静脉瘀滞为特征的骨血流动力异常及由此所致的骨内高压,使动静脉压差缩小、营养血管的血流减少、营养障碍可引起骨小梁坏死,骨细胞坏死可能是诱发关节炎的原因之一。 患者应该怎样正确对待骨质增生? 在临床工作中常可看到一些中老年人在健康普查时发现腰椎、膝关节等部位有骨质增生就忧心忡忡,认为骨质增生是不治之症,可以引起瘫痪。实际上骨质增生患者一般不引起功能残废,有少数患者终身无症状,大多数患者症状局限于关节,表现为疼痛、变形、活动功能受限等一系列症状体征;只有极少患者因增生的骨质压迫神经和椎动脉会引起相应肢体的疼痛、感觉障碍和脑缺血症状;如果处理及时有效,这些症状都会得到控制。骨质增生患者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呢? (1)骨质增生是人体衰老的自然现象:人体随年龄的增长,一般到35岁以后椎体间的椎间盘就退化变薄,椎体周围原有的肌肉、韧带、关节囊的生理平衡遭到破坏。机体为了适应这些变化,重新建立新的平衡,就在椎体的边缘生长出了新的骨骼以增加骨关节的稳定性。这种现象就是骨质增生,它可以增加骨关节的接触面积,减少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从某种意义来讲骨质增生是机体的保护性反应,是人体的一种代偿性反应,属正常的生理退变现象。 医生的任务是治疗因骨质增生引起的局部组织充血、水肿、炎症和粘连以及因此而压迫神经和血管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目前所有的治疗措施如内服、外敷、理疗、膏药等方法,只能改善症状,消除疼痛、麻木和酸困不适。那种试图把增生的骨质消除掉的想法和做法是不切实际的。那种宣称能将增生的骨质(骨刺)化掉的说法是荒唐可笑和愚昧无知的。 (2)骨质增生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有人对200例颈痛及手麻的病人和300例腰痛病人研究发现,在200例颈痛和手麻的病例中,有骨质增生者占67%(134例);在300例腰痛患者中,有骨质增生者占60%(181例)。 人们又进一步分析临床检查压痛点的部位和骨质增生部位的关系,发现有三种有趣的现象: ①有骨质增生而无压痛点,在颈部30%(60例)、腰部12%(36例)。②骨质增生部位与压痛点二者部位不吻合者,在颈部60%(120例),在腰部38.6%(116例)。③骨质增生与压痛点二者位置相吻合,在颈部7%(14例),在腰部为4%(12例)。 (3)增生的骨质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能引起临床症状:①骨性关节炎和退行性脊柱炎:骨关节炎是产生骨质增生的原因,但不是唯一的原因,骨质增生是骨关节炎的表现形式之一。当发生骨质增生时,虽增加了骨的负重能力和稳定性,但影响了关节的灵活性和活动性,导致了关节不平滑和摩擦力加大。当关节活动过度或不协调时,关节内滑膜极易受到自体损伤引起滑膜炎,韧带和关节囊被拉伤,导致一系列的临床症状。②增生的骨质位置较特殊和较大时如:膝关节骨质增生可使滑膜受损,周围关节边缘骨质增生较大时,可阻碍肌腱的滑动或压迫邻近神经;颈椎钩椎关节增生过大时,可压迫椎动脉;脊椎骨质增生时,可致脊椎管腔狭窄而引起症状。 因此,骨质增生时不必过于紧张,只有出现症状且症状与增生的骨质相对应时,再考虑对症治疗,而不必劳神费力耗财去“根治”。 第1楼  骨质增生好发于35-70岁的年龄段,从事教师、会计、重体力劳动者和运动员发病率高,这些人共同的特点是运动和劳动多,关节磨损重,使关节产生退行性骨变。病变程度与年龄大小身体强弱关系密切。人是总要运动的,生命在于运动,没有运动,没有新陈代谢,生命就完结了。但是患病的骨关节,就不宜进行过渡运动和活动,以免诱发新的骨质增生。为了保护病重的负重关节,患者要适度运动,不要过度运动。也就是说当你患某一部位骨质增生时,会有这样和那样的不适或疼痛,在活动时不至引起患处疼痛的运动称主动运动;骨质增生了,受伤的部位活动时疼痛,不顾疼痛,拼命地活动,这样就加快了增生部位的损伤,医学上称机械性损伤。生长出的骨刺损伤,进入肌肉和组织内,在医学上称为游离死骨,可长期刺激肌肉组织,使上述症状加重。不良的体位和不均衡磨损,诱发骨质增生,应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注意。腰椎管狭窄造成行走困难、卧床不起,由此导致丧失生活自理能功失去了生活的信心。这些患者一方面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另一方面要以坚强的意志、乐观的精神对待,亲属也要通过无微不致的关心、体贴、照顾、使患者增强与疾病斗的信心。 膝关节是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及膑骨所组成,外包以关节囊,内有交叉韧带及半月板,是人体中最复杂及关节面最大的负重关节。 膝关节骨质增生也称为增生性退行性关节炎。它并不是关节普通炎症,而是一种软骨长期退化性病变。 一、膝关节骨质增生的病因: 1、骨折后骨质增生。骨折后甚至碎裂后修复的形式是伤处周围的骨细胞不断增生形成骨痂。这种骨质增生对人体有利。 2、周围软组织损伤后可发生钙化、骨化,影响到骨膜,使骨膜生骨。这种增生为病理性,可引起一定的症状。 3、随着年龄增长,膝关节诸骨由于长年磨损,周围韧带松弛,致使关节不稳定,造成病变引起相应部位骨质增生。此种增生是人体衰老的现象。40多岁以后,大多数人都有骨质增生,只是发生部位和增生程度不同,有的有症状,有的无症状。 二、临床表现:此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女性发病高于男性。其表现是一侧或双侧关节不适,疼痛肿胀。起初疼痛多在长时间行走或上下楼梯时,但休息或卧床后好转。随着病情发展,走平路也疼痛,活动不方便,关节不稳定,走路稍不注意就会疼痛;同时膝关节活动时有像捻头发时所发出的响声。重者膝关节还会突然“锁”在某一位置上,解“锁”时,伴有明显的弹响。这说明关节内已经有了游离体。 三、膝关节骨质增生的预防与治疗: 早期X光片上仅有轻度骨质增生,晚期关节诸骨骨质增生明显,甚至可见游离体。要注意预防: 1、避免在潮湿处睡卧,不要汗出当风,不要在出汗后,即洗凉水浴或洗脚,以防风、湿、寒三邪气对膝关节的侵害。膝关节不过于劳累或负荷过重。
膝关节疼痛 一次治愈!
痛难忍,寻医求药很长时间很难见效。忽闻朋友介绍一方,她老母亲用过,一次治愈試,后果不其然神效,特献网友。
骨质增生好的快、全靠中药炖螃蟹!
“胡老师你好,我提供一个治疗骨质增生的药方,这个方子据说是一位老中医传开的,我们这边大概有几十人治愈,当时母亲得了这个病,我是为妈妈打听来的。具体是四位中药:威灵仙,木瓜,海桐皮,牛膝各10克为一副,和一斤螃蟹一斤醋加水煮成三斤汤药,早晚各服二两,一周服完,轻者三天见效,4副药吃完不见效就别吃了,重者再吃两副就治好了。吃起来有点腥,我想可能比药好吃,又实惠,提供方子的人说,最好用野生的小螃蟹,我们这边叫铁壳螃蟹,壳多肉少的这种,我是安徽蚌埠的,最好把螃蟹给嚼嚼吃掉。此方对发病久的人效果不大,最好是一年之内的患者。 我认为在本地口口相传受益人很有限,所以借您的平台,让更多人受益!”献方人:马文继老
膝关节骨刺怎么治
骨刺,学术名词为骨疣 ( Bone Spur ),不是一个医学上确当的名词,因为它既非完全由骨构成,也不尖锐如刺。医学上的正确名称应该是骨疣。骨刺是关节因种种原因造成软骨的磨损、破坏,并促成骨头本身的修补、硬化与增生,是一种自然的老化现象,一般长骨刺就表示此人的脊椎进入老化阶段。然而, 骨刺并非老人家的专利,由于工作型态改变,许多人必须久坐、久站,若是加上姿势不正确,很容易年纪轻轻就使脊椎提早发生退化现象,而诱发骨刺的发生。
骨疣如果症状不是很严重的话,可以使用单纯的止痛药、消炎药、镇静剂及肌肉松弛剂或非类固醇抗炎止痛剂,如阿斯匹灵、普拿疼等,减轻疼痛,使症状获得缓解。
内服药物通过肠胃吸收、消化、分解,最后通过血液循环,才可将药物输入送给局部,整个过程需要通过层层屏障才能到达病灶部位,然药效已所剩无几,因此效果极为缓慢且低效,且临床应用这些方法只能缓解疼痛症状,功能康复是无法逆转的,骨质修复更是无从谈起。而且口服药对肝、肾、胃肠损伤极大,因此仅仅使用止痛药物是达不到治疗效果,中医治疗已成为膝关节骨刺的治疗方向。
治疗骨刺也可以采热敷、超音波、电刺激、头部牵引术等方法。热敷是为了增加局部病态组织血液循环,改善肌肉的缺血现象;电刺激与超音波则是为了促进较深部肌肉构造血液循环;头部牵引则有拉开神经孔、增加局部血液循环与减少关节负担的作用。
当药物治疗或是复健治疗 3个月以上,仍无法改善症状时,就必须进 一步施以手术治疗。初期可以进行后减压手术,将压迫神经的骨刺移除,这些手术包括椎板切除术、椎间盘切除术及椎体切除术;中期可接受脊椎内固定手术,以内固定气固定脊椎骨,再加上自体骨移植,以达到骨融合的目的;此外,利用「椎体护架」,可同时达到神经减压及脊椎矫正的效果。对於长期退化的脊椎,在作手术修复时,可重整变形的脊椎,降低病变处的负荷;而若是关节已经全面性遭到破坏时,就须施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以恢复关节的功能。
选择软底鞋
选择橡皮底的鞋子对足部较好(胜过皮制的)。穿得舒适比穿得好看重要。慢跑鞋是不错的选择。避免走在坚硬的表面上,例如水泥地、木板、或无地毯的地板。可在脚跟处加护垫,以减轻疼痛。
垫上泡沫软蛰
软垫可减轻骨刺对周围的压迫,可以在软垫骨刺相应的部位挖一个洞。
如果疼痛的比较厉害,可用亚麻仁敷袋热敷。
轮流用热水及冷水泡脚,对减轻症状大有好处,用冰按摩脚底也有帮助。
轮流用热水及冷水泡脚,对减轻症状大有好处,用冰按摩脚底也有帮助。
有选择的锻炼
你可以用骑脚踏车或游泳取代走路或慢跑,既达到了锻炼的目的,又不会伤及病脚。
偏胖是引发骨刺的原因之一,因此减肥也是刻不容缓。
避免过度活动
中老年人群中,常听到一些人说,“我的膝关节长骨刺”,即骨质增生了。这种病是一种退变性疾病,因累积性磨损引起,对于膝关节骨质增生的病人,应走出增加锻炼,将骨刺磨去的误区。避免频繁蹲站和长时间行走,以减轻膝关节损伤的加剧,同时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而加重病情。
膝关节骨质增生
馆藏&75413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膝盖酸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