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硬盘电源线怎么接旁边的一个圆的带2根电线的是CMOS电池吗

取下CMOS电池还能启动电脑吗-电脑主板上的CMOS电池应该怎么正确的取下
你正在浏览: &>&
取下CMOS电池还能启动电脑吗_电脑主板上的CMOS电池应该怎么正确的取下
取下CMOS电池还能启动电脑吗
所有设置信息将全部丢失,这个效果和用跳线放电一样;Me&#47楣┑缫员4鍮IOS设置信息,同时也需要操作系统支持才能实现,只是保存不了BIOS设置罢了
  使用超线程CPU后性能不理想
  答,反而有可能降低:不知道你使用的是什么操作系统。目前只有Win2000(须安装最新的SP4补丁),BIOS中的数据被恢复为出厂设置了,如果把CMOS电池从主板上取下来。由于BIOS的供电都是由CMOS电池供应的;NT则无法支持这项技术。如果在不支持超线程技术的操作系统上打开了超线程功能,那么电脑的性能不但不能提高。不用电池也能正常启动电脑,而Win98&#47,因为超线程技术不仅需要硬件支持、WinXP和Windows Server 2003可以支持超线程的CPU
能。所以CMOS电池被取下。电脑启动任何系统之前,无法启动。CMOS电池为CMOS的工作和存储单独供电,都要经过BIOS的自检和引导。BIOS就写在CMOS上,电脑只能加电却无法自检
可以开机的。主要是的电池,是用来存储电脑主要的一些设置,比较系统时间、启动项目、硬盘记取模式等等。如果没有电池,电脑仍然可以启动,只是原来的设置可能没有了。需要重新设置。有时候启动时显示按F1启动,就是电池电量不足造成的。
怎么把CMOS锂电池拿下来? [
1、主板关机断电,打开机箱; 2、向外按压电池座旁边的小金属片,电池会自动弹起,顺势取下。 如图:]取下CMOS电池还能启动电脑吗 [
可以开机的。 主要是的电池,是用来存储电脑主要的一些设置,比较系统时间、启动项目、硬盘记取模式等等。...]电脑主板上的CMOS电池应该怎么正确的取下 [
CMOS电池更换方法: 1、关掉电脑的电源,然后将电脑的机壳拆下,然后找到主机板上电池的位置。2、接...]怎么拆CMOS电池 [
拆掉或者更换主板(CMOS)电池: 1)关闭电源,将所有插在机箱上面的电线与相关设备移除。 2)用十...]主板电池取下来了,但为什么CMOS密码还在? [
CMOS密码是也就是保存在CMOS中的BIOS配置密码。一般作用于无法让其没有密码的情况下修改BIO...]取下CMOS电池还能启动电脑吗 [
可以开机的。主要是的电池,是用来存储电脑主要的一些设置,比较系统时间、启动项目、硬盘记取模式等等。如...]主板电池取出后怎么放上去才正确,正负极怎么接 [
cmos电池上标有正负极标识。 更换CMOS电池的时候是正极这一面朝上即可。]把主板上的电池(纽扣电池)拿下来,过几分钟再放上去 bios会恢复到出厂设置吗 [
时间会回到出厂日期,还有记录启动时要用的硬件信息,也就是维持CMOS的BIOS...拔掉主机电源线,...]为什么把cmos电池取下又上上去还是不能清除开机密码? [
现在很多计算机开机密码不再存储在bios里,因此不能通过cmos电池取下方法清除开机密码。 忘记密码...]为什么每次开机都要取下CMOS电池才行 [
应该是CMOS电池用太久没电了,换一个新的就好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BIOS详解[精品],bios设置详解,bios详解,bios设置,macd指标详解,钩针编织花样详解,kdj指标详解,bios设置图解教程,bios中英文对照表,bios之家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BIOS详解[精品]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硬盘维修工具及实例[杂贴](页 1)
我的图书馆
硬盘维修工具及实例[杂贴](页 1)
? 硬盘维修工具及实例[杂贴]
02:59 pyqkgd
硬盘维修工具及实例[杂贴][这个贴子最后由pyqkgd在
11:44am 第 4 次编辑]pc3000俄文版变成英文版原理以及程序发布正版pc3k用户和用户之间程序是不通用的.其实源程序都是一个样的.只是每个用户采用的加密方式(代码)不一样,(所以正版和正版之间程序是不能互换).原因主要就是在加密狗身上.pc3k的加密狗采用hasp4-m1的加密狗.(世界上最牛b的内存狗,也叫微狗).acelab使用的加密狗其实是一批的(开发商密码是一样.如pc3k的加密狗开发商密码:1:75x&&2:89xx) 为了保密x代替了 :) :) :)他们为了分俄文版销售和英文版销售.所以启用了加密狗身份识别(hasp ID功能)(英文版贵很多,多赚外国人的钱!!!顺便为国产效率源软件打打气:软件做厉害点!卖到俄罗斯去!国内卖1000人民币,国外卖1000欧元!!!我们也宰宰俄国佬!)不同的id软件之间是不通用的,主要原因就在这里,所以我们想要把俄文版变成英文版方法就是去掉这个hsap id就行了..其他源程序不用动他就行.方法:xxxxxxxxxxxxxxxxxxxx.....................具体去掉方法就省略了....因为设计到专业的知识,就不一一介绍了.俺们还要*技术生活呢! :)说了这么多了,下面我们就提供去处掉了ID的通用程序给大家吧....(只能有卡,有加密狗的用户正常才能使用哟... 如果您是爱好者也可以下载来学习一下程序的菜单,和新功能吧,这是目前pc3k的最新版--英文)请广大爱好者支持本站,如果您觉得文章不错,请帮忙转载一下,帮忙推广一下本站点,先再这里谢谢各位哪!以下是下载地址:/down/pcmx_dsp.rar/down/pcmx_pkr.rar/down/pcst_uxx.rar/down/qu.rar/down/dsp201.rar/down/pkr201.rar/down/pc3000at.rar/down/pcdfscop.rar/down/fu.rar--------------------------------------------------------------------------------其他程序以后再这里更新.12月19日:程序更新了昆腾全系列(包括540k和740l)12月21日.程序更新了maxtor---dsp2.01和pkr2.01英文模块12月21日.程序更新了pc3000at and pcdfscop 通用模块12月31日.程序更新了富士通系列英文模块
03:12 pyqkgd
硬盘维修工具及实例[杂贴]转帖]IBM维修资料[转帖]IBM维修资料IBM硬盘通病牌子型号: IBM系列硬盘故障现象: IBM硬盘IC35L040AVER07-0型号只有上半声自检音,没有下一步寻道音(通病)解决方法: 进入 C:\PC\IBM_LDR\AVER运行 PCIBMAVR用3-3-1查看RAM版本,在菜单中选择 3-5 加载与RAM版本对应的LDR, 即可! 其他型号系列对应维修。热换板修复IBM硬盘IC35L040AVER07-0硬盘接电转但是不自检加LDR和NVRAM失败,找同型号硬盘进PC3000后主轴停转,拿下电路板换到坏盘上加NVRAM后刷新固件成功,MHDD扫描满盘坏道,ERASE后正常。CMOS检测不到有时检测时发出“用尖刀划磨砂玻璃”的声音。活动一下硬盘数据线接口有时可以找到硬盘。用DISKGEN2.0测试发现前面5G空间有不下15处坏道,17G后面700M空间内不下10处坏道。检测到坏道的时候硬盘发出上述那种声音。修理:应该是硬盘数据线接口有接触不良的情况。用万用表测试接口各个焊点的导通情况,检查是否有虚焊,结果没有(幸亏没有,那些个引脚可不好焊),卸下线路板用软毛刷清扫,发现整个接口对于线路板而言有些上翘变形,于是反方向矫正一下。安装完毕,发现能够正常检测到硬盘了,用DISKGEN测试发现前面5G空间只有不下3处坏道,17G后面700M空间内只有4处坏道。运行IBM DFT362-B14,使用QUICK TEST(快速测试)检测到的坏道情况和DISKGEN的一样,提示是否修理,我选择了否,又使用ADVANCED TEST(高级测试)检测,结果相同,提示修理,我选择了“只修理坏的SECTER”,没有使用那个“磁道清零”,等待了20分钟,DFT报告修理成功。然后用分别用DFT、DISKGEN检测都正常,在WINXP下用700M一个的DVDRIP电影文件进行填充读写操作,一切正常。IBM当当响IBM当当响,原来是有的磁头坏了,只要用3-3-1,也就是[固件区]-[关闭磁头]-[关闭物理头],上一排数字为总的磁头数,如关闭后,只想保留2个那么输入2,保留3个就输入3,但不能只剩1个,下面为相应的保留磁头号,如想只剩2、3头工作那么,输入2、3或3、2即可,究其当当响的原理,是因为某磁头不能读数据了,而系统还要不断的想控制它,所以就不断的访问,导致反复初寻,磁头不断归0,所以外在表现就当当响了,关闭磁头后往往要重写固件。并做内部低格。注 :断头之后生成LDR文件的,要写回才生效的PC3000修复IBM吱吱音IBM的硬盘这个问题比较常见,修复起来比较复杂,而且控制也比较麻烦。 1:进入安全模式,加载NV-RAM文件,因为这是PC3000控制硬盘必需的文件,硬盘在安全模式中,必须加载的文件,因为硬盘的内部数据将有PC3000全部接替,硬盘内的自检信息将没有权限,还有部分信息存储在别的文件中。2:USAG文件3:硬盘完全被控制,硬盘起转,硬盘正常的被识别了,只要识别立即开始检测模块,并且进入修复状态。简单介绍一下PC3000的硬盘修复控制原理,硬盘安全模式是有PC3000程序接替硬盘内的程序,完成硬盘的修复,LDR文件内存储着硬盘的容量型号,还有部分数据存储在别的文件中,在这里不提了!用DFT维修IBM硬盘1、如果硬盘能被主板CMOS认出来,那当然先接到别的电脑的IDE口把数据恢复、备份好了再进行下面的操作。2、在一台正常的有软盘驱动器的电脑上运行DFT,并按操作指示建立了一张含DFT UTILITIES的启动盘(注意:要使用可*的空白软盘)。3、确保装有坏盘的电脑没有连接其他硬盘(主要是怕用户误操作),并有软盘驱动器4、将前面所制作的启动软盘插入到A驱,开机,自动进入到DFT UTILITIES中,按提示选择是否支持SCSI5、程序检测到硬盘的型号和系列号,确认是否完全正确,接下来运行ADVANCED TEST(在菜单FITNESS TEST中)6、如果硬盘已经受损,程序会提示使用"RUN ERASE DISK"功能7、依照提示,经过两次确认,用行"RUN ERASE DISK",然后耐心等待十几到三十分钟(看你的计算机速度了)。8、"RUN ERASE DISK"完成,重新分区、安装操作系统IBM盘故障总结(一)1、表现为开机自检时发出吱吱声,存在两种可能,第一是0道坏区;第二是电路板和硬盘体接触不良,即所谓的电路板移位问题。2、表现为开机后在检测硬盘处停留很久,且没有检测到硬盘,但是硬盘通电后有磁头动作声,LODER问题,有些需重写FW。3、表现为开机自检没有检测到,没有磁头动作声,但是有转动,磁头问题。4、表现为通电后马达转动不畅,电路板或马达问题。5、表现为通电后磁头来回扫动,电路板或马达问题。6、使用过程中吱吱响,硬盘有坏区。7、有些硬盘出现吱吱声和咵啦声,是磁头问题。IBM盘故障总结(二)IBM硬盘出问题一般有三种情况:一:异响,不认盘 二:没异响,也不认盘 三:异响,认盘针对维修方法如下:一:异响,不认盘,维修这一类硬盘,得先想办法让他不异响了,才好修,一般IBM异响,无非是触 点及电路板问题罢了,这两种情况都很容易解决。。二:没异响,也不认盘,没有寻道,像这种情况,就得用到PC3K了,进去后,加载LDR,MOD,一般OK。。。就认盘了。。三:异响,认盘。这一类,应该是坏道所造成的,进入PC3K,再进修复保留区项,把四个头都打开修复,。。。。修复保留区后,还得用MHDD清一次。至此,现在剩下的,可能就只有坏道了。四个IBM都是有坏道,用MHDD怎么清,怎么加都不行,最后,没办法啦,只有试试DDD啦终于,经过一二个小时,硬盘终于低格完了,再进入MHDD,扫描,OK!~再声明一下,用的LDR,MOD,都是用好盘读下来的。IBM硬盘的故障表现1、表现为开机自检时发出吱吱声,存在两种可能,第一是0道坏区;第二是电路板和硬盘体 接触 不良,即所谓的电路板移位问题。 2、表现为开机后在检测硬盘处停留很久,且没有检测到硬盘,但是硬盘通电后有磁头动作声,LODER问题,有些需重写FW。 3、表现为开机自检没有检测到,没有磁头动作声,但是有转动,磁头问题。 4、表现为通电后马达转动不畅,电路板或马达问题。 5、表现为通电后磁头来回扫动,电路板或马达问题。 6、使用过程中吱吱响,硬盘有坏区。7、有些硬盘出现吱吱声和咵啦声,是磁头问题。磁表面受损的因素考虑进去。因为我想,当磁表面受损时(物理受损),磁头一般是受伤更重的,因为导致磁表面受损的原因不外乎是磁头过低或者盘体进入灰尘,不论是哪种情况,磁头都将受损严重,要读数据的话就必须更换,但是磁表面损坏的话,还是可以通过跳过的方法来屏蔽的。
03:18 pyqkgd
硬盘维修工具及实例[杂贴][建议]硬盘维修基础硬盘0道损坏的维修硬盘经常启动,是最常用的一个区域,所以损坏机率比其他扇区要大的多.我们来仔细谈谈硬盘0道的一些知识和维修方法硬盘0道损坏的现象一般就是主板自检不通过(硬盘加点后自检声音正确的).还有的造成启动非常的慢(其他光盘引导也是慢).这种情况一般都能确定属于0道故障(还有一种和0道比较相近的故障就是硬盘固件错误通病,注意区分)我们2中方法处理:1:用户自己处理:可以用dm,lformat,mhdd来处理0道损坏硬盘(但成功率不高,只适合于轻微损坏的0道修复).我们推荐用lformat的热拔插法来修)先用光盘引导电脑(代修硬盘先只插上数据线,不插电源线)等电脑启动成功后,然后这是在插硬盘的电源线(注意这是带电拔插,注意电源别插反了,搞不好烧板的)等到硬盘起转自检声完成以后,运行lformat.exe软件,选择找到硬盘参数,进行低格.如果就是修0道故障,只需低格1分钟即可退出.用其他软件分区,看看修复成功没有.如果这样还不能修复,你可以试试hp,dm的擦除.mhdd的擦除试试.还不行就得低2中方法处理了2:维修人员处理:一般专业的修理0道问题都是用pc3000来处理的比较多.你可以先扫描,伺服测试等,来确定是否就只是0道损坏,如果就是0道问题的话,手动封闭硬盘的0,0地址即可.自动屏蔽到p-list.如果经过你的检测如果属于0磁头损坏的话,只有砍掉硬盘的0磁头才能正常的工作,具体方法不介绍(因为每个牌子的操作是不同的)好了,以上就是关于0道一些的基本知识.用户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处理.
03:19 pyqkgd
硬盘维修工具及实例[杂贴]WD数据负磁道检测出错,排除方法1。负磁道检测出错!但是硬盘低格走数正常的!解决方法:先用再生算法对盘处理一次,把plist和glist都请空,然后从一个好盘把fw写入即可。2。负磁道检测出错!但是硬盘低格和写零走数正常的!但是很慢的!解决方法:先把glist表清空,接着用西部数据的专用写零工具对全盘写零,然后格式化负磁道,把相应的fw和module写入,内部低格一次,做完加入plist后,最好用lf处理一次!注意:备份固件和fw的硬盘一定要负道区没有错误的,备份的时候把备份盘的glist和plist都要清空,fw的版本一定要对,否则效果不明显,还有就是最好不要拿mhdd来处理,电路板的主芯片也要对上啊!
03:22 pyqkgd
硬盘维修工具及实例[杂贴]希捷硬盘维修基本常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希捷 芯片 U系列: U4 驱动芯片 。 U8
U10 。 U5 50D。 U6 、6950D。 酷鱼系列: BI 驱动芯片
BIII 0D B4 6950D 酷鱼芯片通用型号 可以代替 电机叮当 规则循环 盘体坏 ST-U6(43434)自检后 gala gala gala 盘体是好的 可以替代反之则不行 ST-U6 电机振动轻 有gada gada声音坏了 (对应图纸是用手画的草图,没有扫描仪,所以没法发布要是有人需要我可以给他邮过去) A、20V电压上不来BIOS有问题 B、有异响换磁头驱动芯片 C、坏道多 一般有线路板没关系 D、不转 横向八爪或驱动芯片坏 E、不自检 驱动芯片或场效应管坏 F、上机响、屏蔽后不响电感坏正常10欧 ST-U5和U6板型想象经验区别,U5在驱动芯片附近有三个电阻 U6有4个电阻. ST跳线错,可能引起当当响. ST主芯片短路 烧驱动芯片或八爪 摘下八爪不烧.摘下晶振烧八爪
03:23 pyqkgd
硬盘维修工具及实例[杂贴]PC3000一些故障维修技术& &修复一星钻全过程牌子型号: 星钻 故障现象: 可正常认盘,不能分区格式化,很像是0道损坏样的.判断问题: 用PC3000AT扫描会发现全部扇区无法正常访问。查看G-LIST 发现有许多 0 0 0的记录。解决方法: 清除G-LIST,然后纠正 1-2-4-1 1-2-4-2 1-2-4-3 1-2-4-4这里面有很多没有表明CODE版本号的固件程序,最好只先用LDR和RAM.固件刷新就有可能不兼容的.不然就没救了的! 美钻三代认错型号的修复步骤对象: 美钻三代故障现象: 系统检测时认不出正确型号和容量, 一般认作"MAXTOR ARESC64K"解决方法:1、找一正常的美钻三代硬盘,接入, 选PC-MX POKER, 选ARESC64K 进入菜单2、1-1-1读出其 RAM, 生成RAM文件3、1-4 生成LDR文件4、停转并进行热交换5、退回 SHELL界面再 重新选择 PC-MX POKER 选ARESC64K 6、加载前面生成的RAM文件7、加载前面生成的LDR文件,(选第三项)8、进入主菜单,运行 43 12449、退出菜单,断电重启。此方法成功率在80%左右。 若不成功,可用全部覆盖内部代码的方法试试。美钻一代 二代系列通病的修复步骤美钻系列硬盘有两种通病: 起转后,磁头响一声就停转;认不到正确的型号,系列找不到硬盘容量。两种通病的原因是一样的: 内部参数错乱。 修复方法如下:方案一:1、将跳线设为安全模式。接入2、运行PCMX_DSP,选择对应的电路板类型。美钻二代系列的电路板为 ATHENA3、装入LDR文件 (如果还没有相应的LDR文件,请接入一个一样型号的好盘,运行1-4生成)4、装入RAM文件 (如果还没有相应的RAM文件,请接入一个一样型号的好盘,运行1-1-1生成5、进入主菜单,运行 1-2-4-1 1-2-4-2 1-2-4-3 1-2-4-46、退出。并将跳线还原。 注意,在 3、4、5操作过程中,如果出现红字提示窗口,则说明操作失败。第二方案:如果没相应的LDR文件和RAM文件,可用第二方案:1、找一型号参数完全相同的正常硬盘,接入,启动,选相应电路板类似,进入DSP主菜单。2、生成RAM。选1-1-1,看到$000 $400按两次回车,然后输入一文件名以存储RAM。3、选1-2-5,马达停转。4、热交换电路板。5、选2-1,马达起转。6、写入RAM。 选1-1-2,选择刚指定的文件名,回车,写入RAM。7、运行1-2-4-1, 1-2-4-2, 1-2-4-3, 1-2-4-48、退出菜单。修复全盘坏道全过程星钻40G,主板可正常认盘,用FDISK无法分区格式化,用其它快速分区软件可以分区格式化,用多种软件扫描均全盘坏道,用PC3000AT扫描会发现全部扇区出错,立刻中断扫描,查看G-LIST表,发现有许多 0 0 0的记录。  首先清除G-LIST,然后进行数据模块复位:1-2-4-1 1-2-4-2 1-2-4-3 1-2-4-4  当然D的模块可能没办法进行正常数据模块复位这项操作。  断电再次运行扫描软件,发现一切OK!美钻2B020H1的硬盘,原来是美钻通病不认盘停转,经过刷固件后能正常认盘,就是分区格式化奇慢,用MHDD扫描 80%都是红块。这个问题的维修步骤如下:1.将硬盘跳线设置成正常模式,接上硬盘,进入DSP,选择SELFSCAN。2.选择第一个菜单,回车,出现绿色提示 成功。3.返回主菜单,在开机状态下把硬盘拔掉电源线。4.三秒钟之后 接上电源线,然后再进SELFSCAN,选第三个菜单,开始自校准工作。5.一般情况不严重的话 需要3-5个小时 即可结束,如果严重的可能要24个小时以上。6.处理完毕 硬盘已经恢复正常,但有的硬盘容量会减小!!!2B020H1修成10G的过程一块2B020H1自检认成ATHENA,加载LDR,RAM,修复四个模块提示成功,重启现像一样,写MOD,认了,用MHDD扫描有的地方很流畅,有的地方有大面积的坏道,估计用逻辑扫描很难搞定,进SELFSCAN选第一项退到主菜单,拔掉待修盘电源,几秒钟后再插上电源,再进SELFSCAN,选第三项,约一分钟后数字跳动,听说得好几个小时,就睡觉去了,第二天早上起床,已经做完了,断电重启认成2B010H1,呵呵,好了吧,MHDD扫很多色块XX,ERASE一遍一个色块也没有了,完全好了,到些修复完成,呵呵,变成了10G。 开机自检长时间停顿后进入DOS,用MHDD 的SCAN扫描发现全部为!!!号分析:自检型号正常,停顿长时间应为磁道有问题。修复:用PCK-4K相对应的模块可以正常进入模式下,加载PCMX540K.LDR后重新加载一下写硬盘下的写模块下的写固件版本号!即3.2.2.1.1.1.1选择对应的模块写入,断电重启后,再用SCAN扫描一下,发现正常。修美转SELFSCAN使用的详细方法1、设为安全模式。2、加载LDR和RAM文件,进入标准模式。3、检查结构,记下不能正确读出的模块编号,另外33#模块必记在内。4、写入模块(前提是事先备份有好模块)。5、清除G-LIST和P-LIST(有可能不成功)。6、选择START SELFSCAN, 关电源,将跳设为正常模式再开电源。查看SELFSCAN状态,约一分钟就出现 0000,若没有出现0000,可能是前面没有完全写好模块或SA有坏(没救了)。7、选择STOP SELFSCAN。8、关电源,并将跳线设为正常模式;打开电源,正常,OK!原理:开始SELFSCAN时,硬盘内部的管理程序会自动将许多内部参数初始化并写入SA中,因此可以解决一些外部程序无法解决的问题迈拓美钻的修复步骤1.先把硬盘跳到安全模式,接上数据线但不要接电源. 2.开机,当机器进到PC3000的SHELL界 面时接上电源. 3.进入PCMX_DSP 1.07 时选第三项:在接着的选第二项,选附件的LDR,接着的选第三项,回车;屏幕下的灯会闪一阵子,如果接着出显有绿色字的提示那已经成功一半了.接着回车; 3.在跳回的界面选第三项,选附件的RAM,回车,屏幕下的灯又会闪一阵子接着出显有绿色字的提示; 4,在跳回的界面选第一项,进入主操作界面.选第一项,接着第二项,接着选第四项,把四个模块修复;如果修复成功那你的硬盘就已经修好了; 5.如果修复不成功就不要管它,跳回第四步的主操作界面,选第一项,接着选第二项,选第三项, 选第一项,按空格键,接着按回车把模块数据写进硬盘,如果没有错误信息,你的硬盘就好了,但重写模块数据会把旧得数据覆盖,最好还是先备份一下!迈拓53073H4的修复过程型号:迈拓A 03A 11A JAC61HUO 故障现象:自检正常,容量认错,主从盘错误修复步骤:加载LDR出错,无法加载, 只加载了加载RAM,然后直接刷写MOD文件,成功后 硬盘检测全是错误,在主菜单重新加载LDR错误,重加载RAM文件,再次刷写MOD文件,断电重启动。找到盘,检测无问题,型号容量,全部正确了。MHDD检测没有任何问题,用DM,SFDISK分区检测,没有问题。至此全部结束,修复成功! 4D040H2修复过程一块4D040H2自检时认成ROMXXX,报错,找了块一样的盘,备份了LDR,RAM,固件,接上待修盘数据线,电源线先不接,跳成安全模式,启动DOS后接上电源线,进入DSP,加载LDR,成功,进去后写入RAM,复位四个模块都成功,断电跳成正常模式,自检时就停在那里不动了,死机了,再次进入DSP,这回没有加载LDR,直接进去左上角的ROMXXX变志了4D040H2,是不是好了呢马上断电跳成正常模式自检正常,MHDD扫描好了关于20G被改8.4G现反改20G的全程追踪进入PC3000选择 MAXTOR回车选PC-MX4KXXXHX1回车选D540X-K MX4K020H1回车进入了MAXTOR的主菜单之后选4{(俄文译成中文)为查看XXXX型号,序列号等停息,可修改列号。}下一步会显示此硬盘的的CHS参数、最大LBA数值、型号字符串、以及硬盘序列号和固件版本号。关键的一步就在此了,成败也就这一步,其原来的LBA值为16XXXXXX。(因为此盘现在是8.4G的所为LBA值为16XXXXXX)并除以8.4=19XXXX再乘以20=39XXXXXX就是一个20G盘的最大LBA值。如果有这种20G硬盘直截了当的查一下吧。反正不要低了这个数,到时你的硬盘不够20G不要拿我出气。这是整个盘从8。4G改回20G最要的一步的。改好这步你得看看其型号有没有被改过。这个盘全都改为MX4K008H1。现在给回它真实的面目,改为MX4K020H1。让它真真实实的活在BIOS里等等,一小路回车。不要太急,出现两项选择,选择第二项直接写硬盘生效。回车。硬盘当的一声,等一阵不要太急,下面有个叫INX灯在闪。写完返回一个此盘有几种型号的画面,一路小跑的返回主菜单,重启在BOIS再查看一下型号。迈拓硬盘中毒的修复故障现象:40G MAXTOR硬盘,中(冲击波)毒了,现有坏道,用HDDREG修复, DOS下认不了盘,说"NO DISK".CMOS下能认出, 用PQ 也认不出, 用THDD却可以扫描到坏道修复步骤:用DISKGEN可认美钻(2B系列)盘写固件的操作流程1、跳成安全模式,此时加电盘不转2、选择对应的型号(2B是ATHENA)装载对应LDR,写入时选择最下面一项3、装载RAM4、此时盘已能认了,进入第一项,按照1-2-4,分别写入DCMS,ULIST,GLIST,PLIST其中PLIST时间最长,约10秒左右5、写好后,断电,跳回正常模式,扫描坏道,即可OK! 此操作不会损坏硬盘内数据,对于恢复数据的人,大有用处PC3000V14维修MT-G表溢出一例型号:31536U2 工具:PC3000V14DSP-(英文界面)现象:硬盘的前部分和中间部分坏道集中,检查G表有32770个,明显溢出,G转P失败修复步骤:首先用DSP--PROXIMA进入,检测固件结构未发现错误,做逻辑扫描时间比较长,而且中途错误出现红色警告,无法继续。尝试清除G表,成功。再用THDD加进少许,检测G发现故障依旧,最后做SELFSCAN,耗时3个多小时,中途硬盘出现很大的喀嚓声,通过后断电重新进入,转P成功,做逻辑扫描,这次坏道明显减少,不到一个小时做完。结论:万不得已做SF,觉得PROXIMA和ROMULUS系列做SF要比ATHENA成功率高很多。金钻32049H2,CMOS只能检测到MAXTOR字样,无法识别容量的故障修复故障现象:开机检测到硬盘是:MAXTOR PROXIMA  YAC614YZ ,但显示PRIMARY MASTER HARD DISK FAIL,CMOS检测只有10G(实际20.4G)开机时有声音。修复步骤:内部参数出错了,,找到相同的固件写进去! 先用固件镜像把数据Copy出来,再写固件。D540X-4K 全盘!!!号维修实例故障:开机自检长时间停顿后进入DOS,用MHDD 的SCAN扫描发现全部为!!!号分析:自检型号正常,停顿长时间应为磁道有问题。修复:用PCK-4K相对应的模块可以正常进入模式下,加载PCMX540K.LDR后重新加载一下写硬盘下的写模块下的写固件版本号!即3.2.2.1.1.1.1选择对应的模块写入,断电重启后,再用SCAN扫描一下,发现正常。讨论:此盘开机检测时我们一般会判断为坏道,可是用SCAN检测去发现为全部为感叹号,可坏道检测一般为X或A来显示,更何况一个硬盘就算是坏道也不会有那么啊,一整盘的坏道不可信哟!由此断定是厂商信息出错了。MAXTOR硬盘的故障表现1、表现为转一下就停了(美钻1、2代),不是电路板的问题,是FW出错,重写即可。 2、表现为参数错乱,在SYSTEM CONFIGURATIONS处现示为NONE,同上。 3、表现为开机自检在检测硬盘处停留很久,但可正确识别硬盘ID,在SYSTEM CONFIGURATIONS处可显示正确容量,0道坏。 4、表现为开机后系统很久都没法进去,硬盘有坏道(系统问题不在讨论之列)。 5、表现为CMOS可以正确识别,但是自检后显示‘PRI DETECT FAIL’,故障同1。 6、表现为开机自检在检测硬盘处停留很久,且无法识别硬盘ID,感觉到有磁头动作,磁头坏或者FW出错。 7、开机后有异响,可以听到咔啦咔啦的声音,磁头或电路板故障。 8、自检MODEL为乱码,且在SYSTEM CONFIGURATIONS处显示的容量不符,电路板故障(数据线问题不在讨论之列)。 9、LE盘会出现循环认盘的情况,也是FW出错,重写即可。
03:24 pyqkgd
硬盘维修工具及实例[杂贴][转帖][分享]PC300修富士通坏区的全部过程用PC3000修富士通坏区的全过程 用PC3000修富士通坏区的全过程UJITSU M1636TAU故障现象:FORMAT格式化极慢,MHDD274F查有成片的红色,绿色。维修目的:将MHDD274F查的红色,绿色写入工厂级的缺陷列表。维修工具:MHDD274F(D),PC3000(D)(好象是V11)参考资料:PC3000富士通中文菜单,PC-3000AT Ver4。电脑配置:VIA693A,SY433,128MRAM,希捷540M硬盘,I740显卡。维修步骤:1,运行MHDD,多次扫描,红色,绿色无法减少。2,运行PC3000,我是把硬盘跳为主硬盘的,不知道工厂模式如何跳,检查坏道好象没有必要跳成工厂模式!选择硬盘型号后进入主菜单,这时看到窗口上面硬盘的磁头数是2,无法修改,可能是指硬盘实际的磁头数!3,从第一个菜单开始,第一项是伺服测试:分别测试两个磁头的伺服电机速度。个人认为PC3000的磁道扫描都是以时间做检测标准,这个时间代表的是伺服电机的运行情况,超过时间就表示有坏道。试想如果硬盘坏道,磁头读取时无法一次读完,伺服电机必然多次定位坏道处。这一项所测试的时间应该是作为基准用的。在做表面扫描和逻辑扫描都应该先做这一项,从原理上讲应该是这样,不知道别人是如何做的?4,表面扫描:这一项是按照实际的硬盘结构来扫描,有两个选择项我都选的是Y,不知道什么意思,这样扫描应该是比较严格的!扫描后有一个列表,按回车后这个表写进工厂级的缺陷列表。5,调用内部格式化程序:这一项是必须的,我就曾经没有做这一项结果用MHDD检测满盘坏道,还以为硬盘报销了:),做这一项后才可以用逻辑扫描,磁头数为16个了!这一项我用通用模块里的通用擦除代替也可以完成,只是速度极慢,不知道LFORMAT是不是也可以?6,逻辑扫描缺陷:这一项跟表面扫描差不多,只是硬盘是逻辑扇区了!选择项选Y时不可用,可能是D版的原因。临界时间为100ms,比表面扫描的300ms更加严酷。我试着减少临界时间但扫描第二遍时极慢,不成功,不知道是不是D的原因。检测有有一个列表,可转化为实际扇区列表,回车后加入工厂级的缺陷列表。这时打开PL-LIST就看到的是表面扫描和逻辑扫描的缺陷列表的集合!7,用MHDD检测,发现红色已经基本消失,绿色块还有,用低级和高级扫描多次,绿色块也变的很少了!用FORMAT格式化已经看不到有停顿!
03:25 pyqkgd
硬盘维修工具及实例[杂贴]PC3000硬盘逻辑图[UploadFile=954.jpg]
03:38 pyqkgd
硬盘维修工具及实例[杂贴]硬盘基础知识之结构参数  硬盘是系统中极为重要的设备,存储着大量的用户资料和信息。如果说内存只是数据的中转站的话,硬盘就是存放数据的仓库。现在的硬盘越来越大,上面通常存放了许多珍贵的东西,所以一定要爱护好你的硬盘,否则一旦数据丢失就真的可以体会到欲哭无泪的感觉了。主要性能参数在介绍硬盘结构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硬盘的主要性能参数。1.硬盘容量  硬盘内部往往有多个叠起来的磁盘片,所以说硬盘容量=单碟容量×碟片数,单位为GB,硬盘容量当然是越大越好了,可以装下更多的数据。要特别说明的是,单碟容量对硬盘的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单碟容量越大,硬盘的密度越高,磁头在相同时间内可以读取到更多的信息,这就意味着读取速度得以提高。目前市场上主流硬盘的容量为80GB—120GB。2.转速  硬盘转速(Rotation speed)对硬盘的数据传输率有直接的影响,从理论上说,转速越快越好,因为较高的转速可缩短硬盘的平均寻道时间和实际读写时间,从而提高在硬盘上的读写速度;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在转速提高的同时,硬盘的发热量也会增加,它的稳定性就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所以说我们应该在技术成熟的情况下,尽量选用高转速的硬盘。3.缓存  一般硬盘的平均访问时间为十几毫秒,但RAM(内存)的速度要比硬盘快几百倍。所以RAM通常会花大量的时间去等待硬盘读出数据,从而也使CPU效率下降。于是,人们采用了高速缓冲存储器(又叫高速缓存)技术来解决这个矛盾。  简单地说,硬盘上的缓存容量是越大越好,大容量的缓存对提高硬盘速度很有好处,不过提高缓存容量就意味着成本上升。目前市面上的硬盘缓存容量通常为2MB—8MB。4.平均寻道时间(average seek time)  意思是硬盘磁头移动到数据所在磁道时所用的时间,单位为毫秒(ms)。平均访问时间越短硬盘速度越快。5.硬盘的数据传输率(Data transfer rate)  也称吞吐率,它表示在磁头定位后,硬盘读或写数据的速度。硬盘的数据传输率有两个指标:  突发数据传输率(burst data transfer rate)  也称为外部传输率(external transfer rate)或接口传输率,即微机系统总线与硬盘缓冲区之间的数据传输率。突发数据传输率与硬盘接口类型和硬盘缓冲区容量大小有关。目前的支持ATA/100的硬盘最快的传输速率能达到100MB/s。  持续传输率(sustained transfer rate)  也称为内部传输率(Internal transfer rate),它反映硬盘缓冲区未用时的性能。内部传输率主要依赖硬盘的转速。密封腔体  具体结构在下面的内部构造里面有详细介绍,这里就不多说了。控制电路板  上面主要集成了用于调节硬盘盘片转速的主轴调速电路、控制磁头的磁头驱动与伺服电路和读写电路以及控制与接口电路等。除了这些保证硬盘基本功能的基础电路以外,新式的硬盘上大多都还有自己的专用电路,主要是提供S.M.A.R.T(Self-Monitoring,Analysis and Reporting Technology自我监测、分析和报告系统)的支持和各厂商自己开发的提高硬盘可靠性的技术的硬件上的支持。  此外,电路板上还有一块类似于BIOS芯片作用的ROM。其中固化的程序可以在硬盘加电以后自动执行启动主轴电机、初始化寻道、定位和自检等一系列初始化动作。另外,硬盘上也自带了一定数量的缓存,其作用我们前面已经介绍过。硬盘的控制芯片负责数据的交换和处理,是硬盘的核心部件之一。接口包括电源接口、数据接口和跳线三部分。  电源接口与主机电源相连,为硬盘工作提供动力。接口的形状呈梯形,可以防止插反。  数据接口由两列并列的针组成,是硬盘和主板控制器之间传输数据的接口。根据连接方式的不同,分成EIDE和SCSI两大类。EIDE接口成本较低,速度也能满足普通用户的需求,为大多数硬盘所使用,主板上也都集成了相应的EIDE的控制器和两个IDE接口。SCSI接口价格较高,但在传输速度和CPU占用率上有不小的优势,通常在网络服务器、图形工作站上使用。但是除了少数集成了SCSI控制器和接口的高端主板以外,通常都要另外接一块SCSI卡才能使用。数据线连接硬盘和主板或SCSI卡的中介,根据接口的不同,数据线的种类也不同,但是看起来都是由许多细线并排组成的一根灰色的带子。数据线的一边都有一根红色的线,那是标志着这根线是1线,把数据线插入数据接口时把这根红线对准电源接口的方向,就不会插反。不过现在的数据接口和数据线上都有防反插的设计,如果没有把数据线接头上的突起对准数据接口上的缺口,是插不进去的。普通的IDE数据线是40根,和IDE接口的40针一一对应,而支持ATA/66或者ATA/100的数据线有80根,多出来的40根作为地线使用,以屏蔽高速传输时相互间的干扰,不过整根线的宽度并没有增加,所以看起来每根线都细了不少。SCSI接口的针数较IDE接口多,所以数据线也要宽上不少。  跳线是用来对硬盘的状态进行设置的。IDE接口的硬盘分为主盘或从盘两种状态,一条数据线上能同时接一主一从两个设备,必须通过跳线进行正确的设置,否则这条数据线上的两个设备都不能正常工作。面板  也就是硬盘的固定盖板。它和底板结合,连接成一个整体,保证了中间的盘片和其他部分的正常运作。同时上面标注了硬盘的厂商、产地、转速、容量和跳线的设置方法等重要信息。内部结构  硬盘的内部主要指密封腔以内的部分,由盘头组件、固定面板、接口和其他附件组成。盘头组件  盘头组件(HAD,Hard Disk Assembly)是硬盘的核心部分,数据的最终存取就由它直接负责。盘头组件包括盘片、主轴驱动机构、浮动磁头组件、磁头驱动机构和前驱控制电路等。这些部分全部都密封在一个密封腔内。  硬盘在没有工作时,磁头停放在盘片最内圈的起停区内,当硬盘通电,开始工作后,先在那块固化ROM的指挥下进行一系列初始化工作,完成以后再启动主轴电机高速旋转,磁头驱动机构则将悬浮的磁头置于盘片表面的0道处,等到接收到主机的指令后再进行定位、读取数据、解码等一系列工作,最后通过接口线路反馈给主机。遇到因正常关机或突发事件断电时,反力矩弹簧会将磁头自动移回起停区内,防止划伤盘片。盘片和主轴组件  盘片和主轴组件是两个紧密相连的部分。盘片是一个圆形的薄片,上面涂了一层磁性材料以记录数据。除了IBM最新的75GXP系列采用了玻璃盘片以外,大多数硬盘都是采用金属盘片。各大硬盘生产厂家都致力于使用新技术来提高盘片上数据记录的密度,使磁头在盘片上移动相同的距离时能读取更多的数据。  一个硬盘内通常放有几张盘片,它们共同连接在主轴上。主轴由主轴电机驱动,带动盘片高速旋转。旋转速度越快,磁头在相同时间内相对盘片移动的距离就越多,相应的也就能读取到更多的信息。但是,随着转速的提高,传统滚珠轴承电机磨损加剧、发热过高、噪声加大等种种弊病暴露无遗,各大硬盘厂商纷纷改用以油膜代替滚珠的液体轴承电机,不但可以减小发热和噪声,而且增加了主轴组件的抗震能力,延长其使用寿命。所以,液体轴承电机得以大行其道,现在的高速硬盘几乎全部用它做主轴驱动电机。浮动磁头组件  浮动磁头组件由读写磁头、传动手臂和传动轴三部分组成。在盘片高速旋转时,传动手臂以传动轴为圆心带动前端的读写磁头在盘片旋转的垂直反向上移动,磁头感应盘片上的磁信号来读取数据或改变磁性涂料的磁性以达到写入信息的目的。读写磁头实际上是由集成的多个磁头组成的,和盘片并没有直接的接触,不过与盘片之间的距离只有0.1μm~0.3μm,一旦受到震荡就会和盘片相撞,产生悲剧性的后果。所以运转中的硬盘非常脆弱,绝对不能受到任何碰撞。磁头驱动机构由磁头驱动小车、电机和防震机构组成。其作用是对磁头进行驱动和高精度的定位,使磁头能迅速、准确地在指定的磁道上进行读写工作。现在的硬盘所使用的磁头驱动机构中已经淘汰了老式的步进电机和力矩电机,用速度更快,安全性更高的音圈电机取而代之,以获得更高的平均无故障时间和更低的寻道时间。前驱控制电路是密封在屏蔽腔体以内的放大线路。主要作用是控制磁头的感应信号、主轴电机调速、驱动磁头和伺服定位等。
03:40 pyqkgd
硬盘维修工具及实例[杂贴] 硬盘容量差异的原因我们购买的硬盘一般都说均比厂商提供的容量要小,比如说你购买了一块40GB的硬盘,但实际能用得起来得可能只有38GB,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可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说明: && 生产厂家一般按每兆1000K字节计算容量,而大多数主板的BIOS及测试软件是以1048K为一兆计算。这样一来二者间便出现了大约5%的差异。 && 硬盘容量又有纯粹由磁头数、柱面数等物理参数计算得到的物理盘容量以及在经过分区、格式化等操作后实际可用空间的逻辑盘容量之分,在不同操作系统下,硬盘的容量也不尽相同。 && 在CMOS中选择不同的工作模式(NORMAL、LBA、LARGE),也会造成容量的不一致。  由于有这些因素的影响,一般而言硬盘测试容量与标称容量存在5%-10%左右的差距应该是正常的。
03:41 pyqkgd
硬盘维修工具及实例[杂贴]  硬盘的主要技术指标   在我们平时选购硬盘时,经常会了解硬盘的一些参数,而且很多杂志的相关文章也对此进行了不少的解释。不过,很多情况下,这种介绍并不细致甚至会带有一些误导的成分。今天,我们就聊聊这方面的话题,希望能对硬盘选购者提供应有的帮助。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硬盘的内部结构,它将有助于理解本文的相关内容。[UploadFile=01_.jpg]图为:硬盘的内部结构   工作时,磁盘在中轴马达的带动下,高速旋转,而磁头臂在音圈马达的控制下,在磁盘上方进行径向的移动进行寻址   硬盘常见的技术指标有以下几种:   1、每分钟转速(RPM,Revolutions Per Minute):这一指标代表了硬盘主轴马达(带动磁盘)的转速,比如5400RPM就代表该硬盘中的主轴转速为每分钟5400转。   2、平均寻道时间(Average Seek Time):如果没有特殊说明一般指读取时的寻道时间,单位为ms(毫秒)。这一指标的含义是指硬盘接到读/写指令后到磁头移到指定的磁道(应该是柱面,但对于具体磁头来说就是磁道)上方所需要的平均时间。除了平均寻道时间外,还有道间寻道时间(Track to Track或Cylinder Switch Time)与全程寻道时间(Full Track或Full Stroke),前者是指磁头从当前磁道上方移至相邻磁道上方所需的时间,后者是指磁头从最外(或最内)圈磁道上方移至最内(或最外)圈磁道上方所需的时间,基本上比平均寻道时间多一倍。出于实际的工作情况,我们一般只关心平均寻道时间。   3、平均潜伏期(Average Latency):这一指标是指当磁头移动到指定磁道后,要等多长时间指定的读/写扇区会移动到磁头下方(盘片是旋转的),盘片转得越快,潜伏期越短。平均潜伏期是指磁盘转动半圈所用的时间。显然,同一转速的硬盘的平均潜伏期是固定的。7200RPM时约为4.167ms,5400RPM时约为5.556ms。   4、平均访问时间(Average Access Time):又称平均存取时间,一般在厂商公布的规格中不会提供,这一般是测试成绩中的一项,其含义是指从读/写指令发出到第一笔数据读/写时所用的平均时间,包括了平均寻道时间、平均潜伏期与相关的内务操作时间(如指令处理),由于内务操作时间一般很短(一般在0.2ms左右),可忽略不计,所以平均访问时间可近似等于平均寻道时间+平均潜伏期,因而又称平均寻址时间。如果一个5400RPM硬盘的平均寻道时间是9ms,那么理论上它的平均访问时间就是14.556ms。   5、数据传输率(DTR,Data Transfer Rate):单位为MB/s(兆字节每秒,又称MBPS)或Mbits/s(兆位每秒,又称Mbps)。DTR分为最大(Maximum)与持续(Sustained)两个指标,根据数据交接方的不同又分外部与内部数据传输率。内部DTR是指磁头与缓冲区之间的数据传输率,外部DTR是指缓冲区与主机(即内存)之间的数据传输率。外部DTR上限取决于硬盘的接口,目前流行的Ultra ATA-100接口即代表外部DTR最高理论值可达100MB/s,持续DTR则要看内部持续DTR的水平。内部DTR则是硬盘的真正数据传输能力,为充分发挥内部DTR,外部DTR理论值都会比内部DTR高,但内部DTR决定了外部DTR的实际表现。由于磁盘中最外圈的磁道最长,可以让磁头在单位时间内比内圈的磁道划过更多的扇区,所以磁头在最外圈时内部DTR最大,在最内圈时内部DTR最小。
03:42 pyqkgd
硬盘维修工具及实例[杂贴]硬盘术语解释           硬盘的转速(Rotationl Speed): 也就是硬盘电机主轴的转速,转速是决定硬盘内部传输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它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硬盘的速度,同时转速的快慢也是区分硬盘档次的重要标志之一。硬盘的主轴马达带动盘片高速旋转,产生浮力使磁头飘浮在盘片上方。要将所要存取资料的扇区带到磁头下方,转速越快,等待时间也就越短。因此转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硬盘的速度。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硬盘转速一般有5400rpm、7200rpm、甚至10000rpm。理论上,转速越快越好。因为较高的转速可缩短硬盘的平均寻道时间和实际读写时间。可是转速越快发热量越大,不利于散热。现在的主流硬盘转速一般为7200rpm以上。         随着硬盘容量的不断增大,硬盘的转速也在不断提高。然而,转速的提高也带来了磨损加剧、温度升高、噪声增大等一系列负面影响。于是,应用在精密机械工业上的液态轴承马达(Fluid dynamic bearing motors)便被引入到硬盘技术中。液态轴承马达使用的是黏膜液油轴承,以油膜代替滚珠。这样可以避免金属面的直接磨擦,将噪声及温度被减至最低;同时油膜可有效吸收震动,使抗震能力得到提高;更可减少磨损,提高寿命。         平均寻道时间(Average seek time):指硬盘在盘面上移动读写头至指定磁道寻找相应目标数据所用的时间,它描述硬盘读取数据的能力,单位为毫秒。当单碟片容量增大时,磁头的寻道动作和移动距离减少,从而使平均寻道时间减少,加快硬盘速度。目前市场上主流硬盘的平均寻道时间一般在9ms以下,大于10ms的硬盘属于较早的产品,一般不值得购买。         平均潜伏时间(Average latency time): 指当磁头移动到数据所在的磁道后,然后等待所要的数据块继续转动到磁头下的时间,一般在2ms-6ms之间。         平均访问时间(Average access time): 指磁头找到指定数据的平均时间,通常是平均寻道时间和平均潜伏时间之和。平均访问时间最能够代表硬盘找到某一数据所用的时间,越短的平均访问时间越好,一般在11ms-18ms之间。注意:现在不少硬盘广告之中所说的平均访问时间大部分都是用平均寻道时间所代替的。        突发数据传输率(Burst data transfer rate):指的是电脑通过数据总线从硬盘内部缓存区中所读取数据的最高速率。也叫外部数据传输率(External data transfer rate)。目前采用UDMA/66技术的硬盘的外部传输率已经达到了66.6MB/s。         最大内部数据传输率(Internal data transfer rate): 指磁头至硬盘缓存间的最大数据传输率,一般取决于硬盘的盘片转速和盘片数据线密度(指同一磁道上的数据间隔度)。也叫持续数据传输率(sustained transfer rate)。一般采用UDMA/66技术的硬盘的内部传输率也不过25-30MB/s,只有极少数产品超过30MB/s,由于内部数据传输率才是系统真正的瓶颈,因此大家在购买时要分清这两个概念。不过一般来讲,硬盘的转速相同时,单碟容量大的内部传输率高;在单碟容量相同时,转速高的硬盘的内部传输率高。         自动检测分析及报告技术(Self-Monitoring Analysis and Report Technology,简称S.M.A.R.T): 现在出厂的硬盘基本上都支持S.M.A.R.T技术。这种技术可以对硬盘的磁头单元、盘片电机驱动系统、硬盘内部电路以及盘片表面媒介材料等进行监测,当S.M.A.R.T监测并分析出硬盘可能出现问题时会及时向用户报警以避免电脑数据受到损失。S.M.A.R.T技术必须在主板支持的前提下才能发生作用,而且S.M.A.R.T技术也不能保证能预报出所有可能发生的硬盘故障。         磁阻磁头技术MR(Magneto-Resistive Head): MR(MAGNETO-RESITIVEHEAD)即磁阻磁头的简称。MR技术可以更高的实际记录密度、记录数据,从而增加硬盘容量,提高数据吞吐率。目前的MR技术已有几代产品。MAXTOR的钻石三代/四代等均采用了最新的MR技术。磁阻磁头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磁阻效应来工作的,其核心是一小片金属材料,其电阻随磁场变化而变化,虽然其变化率不足2%,但因为磁阻元件连着一个非常灵敏的放大器,所以可测出该微小的电阻变化。MR技术可使硬盘容量提高40%以上。GMR(GiantMagnetoresistive)巨磁阻磁头GMR磁头与MR磁头一样,是利用特殊材料的电阻值随磁场变化的原理来读取盘片上的数据,但是GMR磁头使用了磁阻效应更好的材料和多层薄膜结构,比MR磁头更为敏感,相同的磁场变化能引起更大的电阻值变化,从而可以实现更高的存储密度,现有的MR磁头能够达到的盘片密度为3Gbit-5Gbit/in2(千兆位每平方英寸),而GMR磁头可以达到10Gbit-40Gbit/in2以上。目前GMR磁头已经处于成熟推广期,在今后的数年中,它将会逐步取代MR磁头,成为最流行的磁头技术。         缓存: 缓存是硬盘与外部总线交换数据的场所。硬盘的读数据的过程是将磁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后,通过缓存一次次地填充与清空,再填充,再清空,一步步按照PCI总线的周期送出,可见,缓存的作用是相当重要的。在接口技术已经发展到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的时候,缓存的大小与速度是直接关系到硬盘的传输速度的重要因素。目前主流硬盘的缓存主要有512KB和2MB等几种。其类型一般是EDO DRAM或SDRAM,目前一般以SDRAM为主。根据写入方式的不同,有写通式和回写式两种。写通式在读硬盘数据时,系统先检查请求指令,看看所要的数据是否在缓存中,如果在的话就由缓存送出响应的数据,这个过程称为命中。这样系统就不必访问硬盘中的数据,由于SDRAM的速度比磁介质快很多,因此也就加快了数据传输的速度。回写式就是在写入硬盘数据时也在缓存中找,如果找到就由缓存就数据写入盘中,现在的多数硬盘都是采用的回写式硬盘,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性能。         连续无故障时间(MTBF):指硬盘从开始运行到出现故障的最长时间。一般硬盘的MTBF至少在3小时。         部分响应完全匹配技术PRML(Partial Response Maximum Likelihood):能使盘片存储更多的信息,同时可以有效地提高数据的读取和数据传输率。是当前应用于硬盘数据读取通道中的先进技术之一。PRML技术是将硬盘数据读取电路分成两段“操作流水线”,流水线第一段将磁头读取的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然后只选取部分“标准”信号移交第二段继续处理,第二段将所接收的信号与PRML芯片预置信号模型进行对比,然后选取差异最小的信号进行组合后输出以完成数据的读取过程。PRML技术可以降低硬盘读取数据的错误率,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磁盘数据密集度。         单磁道时间(Single track seek time):指磁头从一磁道转移至另一磁道所用的时间。         超级数字信号处理器(Ultra DSP)技术:用Ultra DSP进行数学运算,其速度较一般CPU快10到50倍。采用Ultra DSP技术,单个的DSP芯片可以同时提供处理器及驱动接口的双重功能,以减少其它电子元件的使用,可大幅度地提高硬盘的速度和可*性。接口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硬盘的最大外部传输率,最大的益处在于可以把数据从硬盘直接传输到主内存而不占用更多的CPU资源,提高系统性能。         硬盘表面温度: 指硬盘工作时产生的温度使硬盘密封壳温度上升情况。硬盘工作时产生的温度过高将影响薄膜式磁头(包括MR磁头)的数据读取灵敏度,因此硬盘工作表面温度较低的硬盘有更好的数据读、写稳定性。         全程访问时间(Max full seek time):指磁头开始移动直到最后找到所需要的数据块所用的全部时间。         接口技术:口技术可极大地提高硬盘的最大外部数据传输率,现在普遍使用的ULTRAATA/66已大幅提高了E-IDE接口的性能,所谓UltraDMA66是指一种由Intel及Quantum公司设计的同步DMA协议。使用该技术的硬盘并配合相应的芯片组,最大传输速度可以由16MB/s提高到66MS/s。它的最大优点在于把CPU从大量的数据传输中解放出来了,可以把数据从HDD直接传输到主存而不占用更多的CPU资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整个系统的性能。由于采用ULTRAATA技术的硬盘整体性能比普通硬盘可提高20%~60%,所以已成为目前E-IDE硬盘事实上的标准。         SCSI硬盘的接口技术也在迅速发展。Ultra160/mSCSI被引入硬盘世界,对硬盘在高计算量应用领域的性能扩展极有裨益,处理关键任务的服务器、图形工作站、冗余磁盘阵列(RAID)等设备将因此得到性能提升。从技术发展看,Ultra160/mSCSI仅仅是硬盘接口发展道路上的一环而已,200MB的光纤技术也远未达到止境,未来的接口技术必将令今天的用户瞠目结舌。         光纤通道技术具有数据传输速率高、数据传输距离远以及可简化大型存储系统设计的优点。目前,光纤通道支持每秒200MB的数据传输速率,可以在一个环路上容纳多达127个驱动器,局域电缆可在25米范围内运行,远程电缆可在10公里范围内运行。某些专门的存储应用领域,例如小型存储区域网络(SAN)以及数码视像应用,往往需要高达每秒200MB的数据传输速率和强劲的联网能力,光纤通道技术的推出正适应了这一需求。同时,其超长的数据传输距离,大大方便了远程通信的技术实施。由于光纤通道技术的优越性,支持光纤界面的硬盘产品开始在市场上出现。这些产品一般是大容量硬盘,平均寻道时间短,适应于高速、高数据量的应用需求,将为中高端存储应用提供良好保证。         IEEE1394:IEEE1394又称为Firewire(火线)或P1394,它是一种高速串行总线,现有的IEEE1394标准支持100Mbps、200Mbps和400Mbps的传输速率,将来会达到800Mbps、1600Mbps、3200Mbps甚至更高,如此高的速率使得它可以作为硬盘、DVD、CD-ROM等大容量存储设备的接口。IEEE1394将来有望取代现有的SCSI总线和IDE接口,但是由于成本较高和技术上还不够成熟等原因,目前仍然只有少量使用IEEE1394接口的产品,硬盘就更少了。         硬盘:英文“hard-disk”简称HD 。是一种储存量巨大的设备,作用是储存计算机运行时需要的数据。计算机的硬盘主要由碟片、磁头、磁头臂、磁头臂服务定位系统和底层电路板、数据保护系统以及接口等组成。 计算机硬盘的技术指标主要围绕在盘片大小、盘片多少、单碟容量、磁盘转速、磁头技术、服务定位系统、接口、二级缓存、噪音和S.M.A.R.T. 等参数上。         碟片:硬盘的所有数据都存储在碟片上,碟片是由硬质合金组成的盘片,现在还出现了玻璃盘片。目前的硬盘产品内部盘片大小有:5.25,3.5,2.5和1.8英寸(后两种常用于笔记本及部分袖珍精密仪器中,现在台式机中常用3.5英寸的盘片)。         磁头:硬盘的磁头是用线圈缠绕在磁芯上制成的,最初的磁头是读写合一的,通过电流变化去感应信号的幅度。对于大多数计算机来说,在与硬盘交换数据的过程中,读操作远远快于写操作,而且读/写是两种不同特性的操作,这样就促使硬盘厂商开发一种读/写分离磁头。在1991年,IBM提出了它基于磁阻(MR)技术的读磁头技术 D D各项异性磁 ,磁头在和旋转的碟片相接触过程中,通过感应碟片上磁场的变化来读取数据。在硬盘中,碟片的单碟容量和磁头技术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         AMR(Anisotropic Magneto Resistive,AMR):一种磁头技术,AMR技术可以支持3.3GB/平方英寸的记录密度,在1997年AMR是当时市场的主流技术。         GMR(Giant Magneto Resistive,巨磁阻):比AMR技术磁头灵敏度高2倍以上,GMR磁头是由4层导电材料和磁性材料薄膜构成的:一个传感层、一个非导电中介层、一个磁性的栓层和一个交换层。前3个层控制着磁头的电阻。在栓层中,磁场强度是固定的,并且磁场方向被相临的交换层所保持。而且自由层的磁场强度和方向则是随着转到磁头下面的磁盘表面的微小磁化区所改变的,这种磁场强度和方向的变化导致明显的磁头电阻变化,在一个固定的信号电压下面,就可以拾取供硬盘电路处理的信号。         OAW(光学辅助温式技术):希捷正在开发的OAW是未来磁头技术发展的方向,OAW技术可以在1英寸宽内写入105000以上的磁道,单碟容量有望突破36GB。单碟容量的提高不仅可以提高硬盘总容量、降低平均寻道时间,还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性能。         PRML(局部响应最大拟然,Partial Response Maximum Likelihood):除了磁头技术的日新月异之外,磁记录技术也是影响硬盘性能非常关键的一个因素。当磁记录密度达到某一程度后,两个信号之间相互干扰的现象就会非常严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在硬盘的设计中加入了PRML技术。PRML读取通道方式可以简单地分成两个部分。首先是将磁头从盘片上所读取的信号加以数字化,并将未达到标准的信号加以舍弃,而没有将信号输出。这个部分便称为局部响应。最大拟然部分则是拿数字化后的信号模型与PRML芯片本身的信号模型库加以对比,找出最接近、失真度最小的信号模型,再将这些信号重新组合而直接输出数据。使用PRML方式,不需要像脉冲检测方式那样高的信号强度,也可以避开因为信号记录太密集而产生的相互干扰的现象。 磁头技术的进步,再加上目前记录材料技术和处理技术的发展,将使硬盘的存储密度提升到每平方英寸10GB以上,这将意味着可以实现40GB或者更大的硬盘容量。         间隔因子:硬盘磁道上相邻的两个逻辑扇区之间的物理扇区的数量。因为硬盘上的信息是以扇区的形式来组织的,每个扇区都有一个号码,存取操作要通过这个扇区号,所以使用一个特定的间隔因子来给扇区编号而有助于获取最佳的数据传输率。    着陆区(LZ):为使硬盘有一个起始位置,一般指定一个内层柱面作为着陆区,它使硬盘磁头在电源关闭之前停回原来的位置。着陆区不用来存储数据,因些可避免磁头在开、关电源期间紧急降落时所造成数据的损失。目前,一般的硬盘在电源关闭时会自动将磁头停在着陆区,而老式的硬盘需执行PARK命令才能将磁头归位。         反应时间:指的是硬盘中的转轮的工作情况。反应时间是硬盘转速的一个最直接的反应指标。5400RPM的硬盘拥有的是5.55 MS的反应时间,而7200RPM的可以达到4.17 MS。反应时间是硬盘将利用多长的时间完成第一次的转轮旋转。如果我们确定一个硬盘达到120周旋转每秒的速度,那么旋转一周的时间将是1/120即0.008333秒的时间。如果我们的硬盘是0.0041665秒每周的速度,我们也可以称这块硬盘的反应时间是4.17 ms(1ms=1/1000每秒)。         平均潜伏期(average latency):指当磁头移动到数据所在的磁道后,然后等待所要的数据块继续转动(半圈或多些、少些)到磁头下的时间,单位为毫秒(ms)。平均潜伏期是越小越好,潜伏期小代表硬盘的读取数据的等待时间短,这就等于具有更高的硬盘数据传输率。         道至道时间(single track seek):指磁头从一磁道转移至另一磁道的时间,单位为毫秒(ms)。         全程访问时间(max full seek):指磁头开始移动直到最后找到所需要的数据块所用的全部时间,单位为毫秒(ms)。         外部数据传输率:通称突发数据传输率(burst data transfer rate):指从硬盘缓冲区读取数据的速率,常以数据接口速率代替,单位为MB/S。目前主流硬盘普通采用的是Ultra ATA/66,它的最大外部数据率即为66.7MB/s,2000年推出的Ultra ATA/100,理论上最大外部数据率为100MB/s,但由于内部数据传输率的制约往往达不到这么高。         主轴转速:是指硬盘内电机主轴的转动速度,目前ATA(IDE)硬盘的主轴转速一般为rpm,主流硬盘的转速为7200RPM,至于SCSI硬盘的主轴转速可达一般为0RPM,而最高转速的SCSI硬盘转速高达15,000RPM。         数据缓存:指在硬盘内部的高速存储器,在电脑中就象一块缓冲器一样将一些数据暂时性的保存起来以供读取和再读取。目前硬盘的高速缓存一般为512KB-2MB,目前主流ATA硬盘的数据缓存为2MB,而在SCSI硬盘中最高的数据缓存现在已经达到了16MB。对于大数据缓存的硬盘在存取零散文件时具有很大的优势。         硬盘表面温度:它是指硬盘工作时产生的温度使硬盘密封壳温度上升情况。硬盘工作时产生的温度过高将影响磁头的数据读取灵敏度,因此硬盘工作表面温度较低的硬盘有更好的数据读、写稳定性。         MTBF(连续无故障时间):它指硬盘从开始运行到出现故障的最长时间,单位是小时。一般硬盘的MTBF至少在3小时。    S.M.A.R.T.(自监测、分析、报告技术):这是现在硬盘普遍采用的数据安全技术,在硬盘工作的时候监测系统对电机、电路、磁盘、磁头的状态进行分析,当有异常发生的时候就会发出警告,有的还会自动降速并备份数据。         DPS(数据保护系统):昆腾在火球八代硬盘中首次内建了DPS,在硬盘的前300MB内存放操作系统等重要信息,DPS可在系统出现问题后的90秒内自动检测恢复系统数据,若不行则用DPS软盘启动后它会自动分析故障,尽量保证数据不丢失。         数据卫士:是西部数据(WD)特有的硬盘数据安全技术,此技术可在硬盘工作的空余时间里自动每8个小时自动扫描、检测、修复盘片的各扇区。         MaxSafe:是迈拓在金钻二代上应用的技术,它的核心是将附加的ECC校验位保存在硬盘上,使读写过程都经过校验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DST:驱动器自我检测技术,是希捷公司在自己硬盘中采用的数据安全技术,此技术可保证保存在硬盘中数据的安全性。         DFT:驱动器健康检测技术,是IBM公司在自己硬盘中采用的数据安全技术,此技术同以上几种技术一样可极大的提高数据的安全性。         噪音与防震技术:硬盘主轴高速旋转时不可避免的产生噪音,并会因金属磨擦而产生磨损和发热问题,“液态轴承马达”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它使用的是黏膜液油轴承,以油膜代替滚珠,可有效地降低以上问题。同时液油轴承也可有效地吸收震动,使硬盘的抗震能力由一般的一二百个G提高到了一千多G,因此硬盘的寿命与可*性也可以得到提高。昆腾在火球七代(EX)系列之后的硬盘都应用了SPS震动保护系统;迈拓在金钻二代上应用了ShockBlock防震保护系统,他们的目的都是分散冲击能量,尽量避免磁头和盘片的撞击;希捷的金牌系列硬盘中SeaShield系统是用减震材料制成的保护软罩外加磁头臂与盘片间的防震设计来实现的。         ST-506/412接口:这是希捷开发的一种硬盘接口,首先使用这种接口的硬盘为希捷的ST-506及ST-412。ST-506接口使用起来相当简便,它不需要任何特殊的电缆及接头,但是它支持的传输速度很低,因此到了1987年左右这种接口就基本上被淘汰了,采用该接口的老硬盘容量多数都低于200MB。早期IBM PC/XT和PC/AT机器使用的硬盘就是ST-506/412硬盘或称MFM硬盘-MFM(Modified Frequency Modulation)是指一种编码方案。         ESDI接口:即(Enhanced Small Drive Interface)接口,它是迈拓公司于1983年开发的。其特点是将编解码器放在硬盘本身之中,而不是在控制卡上,理论传输速度是前面所述的ST-506的2…4倍,一般可达到10Mbps。但其成本较高,与后来产生的IDE接口相比无优势可言,因此在九十年代后就被淘汰了。         IDE及EIDE接口:IDE(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的本意实际上是指把控制器与盘体集成在一起的硬盘驱动器,我们常说的IDE接口,也叫ATA(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接口,现在PC机使用的硬盘大多数都是IDE兼容的,只需用一根电缆将它们与主板或接口卡连起来就可以了。把盘体与控制器集成在一起的做法减少了硬盘接口的电缆数目与长度,数据传输的可*性得到了增强,硬盘制造起来变得更容易,因为厂商不需要再担心自己的硬盘是否与其它厂商生产的控制器兼容,对用户而言,硬盘安装起来也更为方便。         ATA-1(IDE):ATA是最早的IDE标准的正式名称,IDE实际上是指连在硬盘接口的硬盘本身。ATA在主板上有一个插口,支持一个主设备和一个从设备,每个设备的最大容量为504MB,ATA最早支持的PIO-0模式(Programmed I/O-0)只有3.3MB/s,而ATA-1一共规定了3种PIO模式和 4种DMA模式(没有得到实际应用),要升级为ATA-2,需要安装一个EIDE适配卡。         ATA-2 (EIDE Enhanced IDE/Fast ATA):这是对ATA-1的扩展,它增加了2种PIO和2种DMA模式,把最高传输率提高到了16.7MB/s, 同时引进了LBA地址转换方式,突破了老BIOS固有504MB的限制,支持最高可达8.1GB的硬盘。如你的电脑支持ATA-2,则可以在CMOS设置中找到 (LBA,LogicalBlock Address)或(CHS,Cylinder,Head,Sector)的设置。其两个插口分别可以连接一个主设备和一个从设置,从而可以支持四个设备,两个插口也分为主插口和从插口。通常可将最快的硬盘和CD-ROM放置在主插口上,而将次要一些的设备放在从插口上,这种放置方式对于486及早期的Pentium电脑是必要的,这样可以使主插口连在快速的PCI总线上,而从插口连在较慢的ISA总线上。
03:47 pyqkgd
硬盘维修工具及实例[杂贴]看图轻松学会硬盘安装方法(一)文章来源: enet稻草飞飞编辑时间: 访问次数:130    计算机DIYER的朋友们一定都经常拆自己的电脑吧,那些初学电脑的朋友们看到这些高手“修理”这些电脑是不是心生羡慕呢,这里像大家介绍一些电脑中几种硬盘的安装方法,希望在大家DIR中有所帮助!   第一:IDE硬盘的安装   硬盘的硬件安装工作跟电脑中其它配件的安装方法一样,用户只须有一点硬件安装经验,一般都可以顺利安装硬盘。单硬盘安装是很简单的,笔者总结出如下四步曲。   1、准备工作。安装硬盘,工具是必需的,所以螺丝刀一定要准备一把。另外,最好事先将身上的静电放掉,只需用手接触一下金属体即可(例如水管、机箱等)。   2、跳线设置。硬盘在出厂时,一般都将其默认设置为主盘,跳线连接在“Master”的位置,如果你的计算机上已经有了一个作为主盘的硬盘,现在要连接一个作为从盘。那么,就需要将跳线连接到“Slave”的位置。上面介绍的这种主从设置是最常见的一种,有时也会有特殊情况。如果用户有两块硬盘,那最好参照硬盘面板或参考手册上的图例说明进行跳线。   3、硬盘固定。连好线后,就可以用螺丝将硬盘固定在机箱上,注意有接线端口的那一个侧面向里,另一头朝向机箱面板。一般硬盘面板朝上,而有电路板的那个面朝下。    硬盘连接面板背面:(下图)[UploadFile=az1_.jpg]4、正确连线。硬盘连线包括电源线与数据线两条,两者谁先谁后无所谓。对于电源的连接,注意上图中电源接口上的小缺口,在电源接头上也有类似的缺口,这样的设计是为了防止电源插头插反了。至于数据线,现在有两种,早期的数据线都是40针40芯的电缆,而自ATA/66就改用40针80芯的接口电缆,如上图所示。连接时,一般将电缆红线的一端插入硬盘数据线插槽上标有“1”的一端,另一端插入主板IDE口上也标记有“1”的那端。数据线插反不要紧,如果开机硬盘不转的话(听不到硬盘自举的响声),多半插反了,将其旋转180度后插入即可。    硬盘40针80芯接口电缆:(下图)[UploadFile=az2_.jpg]看图轻松学会硬盘安装方法(二)文章来源: enet稻草飞飞编辑时间: 访问次数:130    第二:多个IDE硬盘安装与设置   主板上一个IDE 接口可以接两块硬盘(即主从盘),而主板有两个IDE口即IDE1和IDE2,所以理论上,一台个人电脑可以连接四块硬盘。如果你使用适配卡,那就可以连接更多硬盘。对于多硬盘的安装,归根到底就是双硬盘安装,因为IDE1与IDE2上的硬盘安装是完全一样的。下面笔者重点介绍双硬盘的安装方法及其注意事项,一般来说,双硬盘安装有如下几个步骤。   1、准备工作。在开始安装双硬盘前,用户需要先考虑几个问题。首先是机箱内空间是否充足,因为机箱托架上能安装的配件非常有限,如果你又安装了双光驱或者一光驱一刻录机,那想再安排第二块硬盘的空间就有些困难。其次是电源功率是否够用,如果电脑运行时,电源功率不足,经常会导致硬盘磁头连续复位,这样对硬盘的损伤是显而易见的,而且长期电源功率不足,对电脑其它配件的正常运行也非常不利。     2、主从设置。主从设置虽然很简单,但可以说是双硬盘安装中最关键的。一般来说,性能好的硬盘优先选择作为主盘,而将性能较差的硬盘挂作从盘。例如两块硬盘,一块是7200RPM,另一块是5400RPM,那么最好方案就是将7200RPM的硬盘设置为主,5400RPM的硬盘设置为从。现在市场上的硬盘正面或反正一般都印有主盘(Master)、从盘(Slave)及由电缆选择(Cable Select)的跳线方法,按照图示就能正确进行硬盘跳线,假如你的硬盘上没有主从设置图例,那可以查相关资料得到跳线方法(例如到该品牌硬盘厂商的官方网站查找)。   硬盘从盘设置:(下图)  [UploadFile=xt003_.jpg]
03:49 pyqkgd
硬盘维修工具及实例[杂贴]硬盘主盘设置:(下图)[UploadFile=xt004_.jpg]3、硬盘固定。接下来,也是最后一步,用十字螺丝刀打开机箱,在空闲插槽中挂上已经设置好主、从盘跳线的硬盘,并将硬盘用螺丝钉固定牢固。   双硬盘的固定:(下图) [UploadFile=xt005_.jpg]4、硬盘连线。双硬盘安装中的硬盘连接方法与单硬盘完全一样,即正确连接电源线、数据线即可。如果硬盘是支持ATA/66以上的接口类型,那就需要40针80芯的专用接口电缆。     双硬盘的接线:(下图)[UploadFile=xt006_.jpg]经过上面介绍的四个步骤,双硬盘即可正确安装。在双硬盘的连接时,这里再提一些注意事项。第一、最好将两块硬盘分别接在主板上的两个IDE口上,而不要同时串在一个IDE口上,此时就不需要进行主从盘设置,不过会出现一个问题,即双硬盘盘符交错问题,具体解决方案在稍后的章节中将作详细介绍。第二、如果用户还有如光驱、刻录机等设备,那最好连将两块硬盘连接在同一根硬盘线上,这样的做法是不让光驱的慢速影响到快速的硬盘。
03:51 pyqkgd
硬盘维修工具及实例[杂贴]看图轻松学会硬盘安装方法(三)文章来源: enet稻草飞飞编辑时间: 访问次数:130     第三:SCSI硬盘的安装   相对于日新月异的计算机技术来说,SCSI可以称得上历史悠久。从技术角度来说,SCSI和IDE非常相近,只是系统对两种技术的处理方式不同而已。不过,SCSI具有一些IDE所不具备的优势,使其更加适合于那些对快速访问大批量数据有较高要求的服务器系统   过去,速度是SCSI技术的一大卖点,但是随着IDE接口类型的发展,SCSI的速度优势已经不再明显。但是,SCSI可以支持更多的设备,而且相对于同等数量的IDE设备来说,系统资源的占用量更小。需要注意的是,除非系统主板自带SCSI控制器,否则我们需要专门购买和安装一块SCSI控制卡才能使用SCSI硬盘。关于SCSI硬盘的安装,有一些比较特别之处。   1、SCSI无主从之分   SCSI硬盘的跳线与IDE截然不同,它没有主从盘之分,而只有ID号。硬盘ID号的设置使用的是二进制数字。缺省状态下SCSI控制器的ID号为7。虽然我们可以更改该设置,但是建议保留默认值。对于各种SCSI硬盘ID号的设置并没有任何严格的规定。虽然没有任何限制,但是我们还是应当合理的分配ID号。绝大多数SCSI硬盘在出厂前ID号都被预先设置为6,这里建议将系统启动盘的ID号定为6,然后随着硬盘的增加,依次递减设为5,4,3等等。     2、设置SCSI硬盘ID   SCSI硬盘使用3个跳线设置ID,其中的每一个针脚各自对应一个二进制数,依次为1、10和100,即1、2和4。   我们已经提到过绝大多数SCSI硬盘的ID都被预先设为6,也就是使用第2和第3个针脚进行跳线。这是因为第3个针脚的对应值为4而第二个针脚的对应值为2,所以跳线值为6。如果我们需要把一块硬盘的ID号设为5,可以将1、3针脚跳线,从而得到1+4=5。不过关于针脚的设置完全取决于生产厂商的规定,因此我们一定要首先查看一下硬盘上的说明。   除了上面这两点要特别注意之外,它的硬件安装与IDE硬盘基本相似,这里笔者不再熬述。不过SCSI硬盘的接口类型比较多,而其数据线的种类也比较多,有68针的、也有80针的。用户在安装时要看清自己硬盘支持何种接口,使用什么样的接口电缆,如果接口与电缆不相吻合,可以使用转换口将它们串起来。     第四:安装USB硬盘   USB设备素来以热插拔、安装方便著称,但是这不是说不需要安装驱动。对于USB硬盘的安装,硬件安装方法就不必多说了,购买硬盘时肯定会附带一根USB电缆,使用该电缆连接USB硬盘与电脑主机即可。而对于USB硬盘驱动的安装,跟安装其它普通设备的驱动也完全一样,只需你有一定的操作经验,一般都能顺利完成安装工作。下面再简单提一下驱动的安装过程。   将USB硬盘连接到电脑主机后,系统即会提示发现新硬件,然后按照系统提示,一步一步往下,必要时放入驱动程序盘,并且指定驱动程序所在目录,最后,系统即可正常识别出USB设备。   安装完成后,在“我的电脑”内,就会显示出移动硬盘的盘符,接着用户就可以跟操作本地硬盘一样使用USB移动硬盘。    安装完成:(下图) [UploadFile=xt007_.jpg]活动硬盘的连接   现代社会,数据交换已成了十分常见的事情。以前我们通常使用普通软盘,但它因传输速度太慢而且极容易损坏,所以对我们交换数据带来诸多麻烦。使用新式的Zip、微型硬盘等固然是一种非常完善的解决方案,可是却要求对方也有一致的驱动器,这样才能在对方的机器上将数据读出,而且这类产品的价格一般都比较昂贵。相对来说,外置式活动硬盘使用起来则更加得心应手。   根据是否组装,活动硬盘可以分为正规型活动硬盘和组装式活动硬盘,这类似于品牌机和兼容机的区别。前者有正规品牌,有单独可以方便取出的活动硬盘,这有如软驱中软盘般使用灵活。而后者则是通过购买活动硬盘盒和IDE硬盘组合,特点是价格便宜,并且能根据用户需求自由选择产品容量。   活动硬盘的安装也十分简单,一般来说,活动硬盘外盒上有两个接口,输出到电脑的并行口和转接到打印机的输出口。把硬盘盒螺丝拧开,打开盖,将IDE硬盘放入盒中,然后把硬盘盒内的电源线和数据线连接到硬盘上,接着固定硬盘,合上盒子,这样就组装完了。使用时,把硬盘盒的并行口连接到电脑的并行口上,然后将打印机连接到硬盘盒的打印机的输出口上。最后,电源线的连接肯定不能忘记。
03:54 pyqkgd
硬盘维修工具及实例[杂贴]&&CMOS能够正确检测到硬盘,但到了系统启动的地方就不动了,没有任何出错提示 .......&&文章来源:www.pcshow.net 编辑时间: 访问次数:1888  取下CMOS电池还能启动电脑吗  问:听同学说,把CMOS电池取下来也能正常启动电脑,不过开机的系统时间要从0开始,请问是这样的吗?  答:是这样的,主板上CMOS电池的作用是在电脑关闭以后,继续为主板上的BIOS模块供电以保存BIOS设置信息。由于BIOS的供电都是由CMOS电池供应的,如果把CMOS电池从主板上取下来,BIOS中的数据被恢复为出厂设置了,所有设置信息将全部丢失,这个效果和用跳线放电一样。不用电池也能正常启动电脑,只是保存不了BIOS设置罢了。安装系统时复制文件报错  问:我的电脑配置为:主板是华硕P4PE-X、CPU是P4 2.4C GHz、七彩虹镭9100显卡、西部数据120GB硬盘、HY DDR400 256MB内存。最近因系统不稳定重新安装了WinXP,但是在安装过程中复制系统文件时报错,按“取消”后可以跳过错误继续安装,但稍后再一次报错,Windows系统安装不能完成,这是为什么?  答:由于报错发生在系统文件复制阶段,请用下面的方法处理:  1.安装光盘的问题。如果安装光盘中的文件损坏或无法读出,就会在复制系统文件时报错,可更换WinXP安装光盘进行重装。  2.硬盘的问题。如果硬盘存在坏道,也可能出现这种现象,请用软件修复或更换硬盘。   3.内存条的问题。由于WinXP安装时需要从光盘复制文件到硬盘,而内存作为系统数据交换的中转站,在这个过程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内存条质量不佳,不能稳定工作也会导致系统文件复制出错。  4.光驱或硬盘数据线的问题,更换相应的数据线试试。使用超线程CPU后性能不理想  问:我的电脑配置如下:P4 2.4C GHz、精英845PE主板、迈拓120GB硬盘、七彩虹风行5700 Ultra CF白金版显卡(驱动是在七彩虹网站下载的56.64 WHQL正式版)、金士顿256MB DDR400内存。为什么在使用了支持超线程的CPU后,性能比其他相同配置的电脑还要差?  答:不知道你使用的是什么操作系统,因为超线程技术不仅需要硬件支持,同时也需要操作系统支持才能实现。目前只有Win2000(须安装最新的SP4补丁)、WinXP和Windows Server 2003可以支持超线程的CPU,而Win98/Me/NT则无法支持这项技术。如果在不支持超线程技术的操作系统上打开了超线程功能,那么电脑的性能不但不能提高,反而有可能降低。  如果使用的是Intel 845系列主板,升级的CPU支持超线程技术,此时尽管系统会提示找到新硬件并自动安装对应的驱动,用户也可以继续正常使用原来的系统,但此时系统并未真正打开CPU的超线程功能。硬盘“嘎嘎”响怎么处理  问:每次读写时硬盘都会出现“嘎嘎”的响声,朋友建议我低格它,是否可行?另外我准备买一块二手硬盘,怎样检查它是否有坏道?  答:硬盘一旦出现读写时发出“嘎嘎”响的情况,基本上都是出现物理坏道而造成的,经过低格处理后即使能够暂时恢复正常,其寿命也不会太久。因此,备份重要数据并准备更换硬盘是最好的选择。  至于购买二手硬盘检查坏道的问题则有多种方法,但最简单的莫过于用Fdisk对硬盘重新分区,并逐个分区进行Format操作,并且不要被商家的“时间太长改用其它软件”的劝说所动摇。因为在分区尤其是格式化处理时,只要硬盘稍有问题,格式化的进度显示就会表现出来,有时则根本就通不过。另外,一旦发现有格式化异常的情况,就不要再购买该硬盘了。取下CMOS电池还能启动电脑吗  问:听同学说,把CMOS电池取下来也能正常启动电脑,不过开机的系统时间要从0开始,请问是这样的吗?  答:是这样的,主板上CMOS电池的作用是在电脑关闭以后,继续为主板上的BIOS模块供电以保存BIOS设置信息。由于BIOS的供电都是由CMOS电池供应的,如果把CMOS电池从主板上取下来,BIOS中的数据被恢复为出厂设置了,所有设置信息将全部丢失,这个效果和用跳线放电一样。不用电池也能正常启动电脑,只是保存不了BIOS设置罢了。安装系统时复制文件报错  问:我的电脑配置为:主板是华硕P4PE-X、CPU是P4 2.4C GHz、七彩虹镭9100显卡、西部数据120GB硬盘、HY DDR400 256MB内存。最近因系统不稳定重新安装了WinXP,但是在安装过程中复制系统文件时报错,按“取消”后可以跳过错误继续安装,但稍后再一次报错,Windows系统安装不能完成,这是为什么?  答:由于报错发生在系统文件复制阶段,请用下面的方法处理:  1.安装光盘的问题。如果安装光盘中的文件损坏或无法读出,就会在复制系统文件时报错,可更换WinXP安装光盘进行重装。  2.硬盘的问题。如果硬盘存在坏道,也可能出现这种现象,请用软件修复或更换硬盘。  3.内存条的问题。由于WinXP安装时需要从光盘复制文件到硬盘,而内存作为系统数据交换的中转站,在这个过程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内存条质量不佳,不能稳定工作也会导致系统文件复制出错。  4.光驱或硬盘数据线的问题,更换相应的数据线试试。使用超线程CPU后性能不理想  问:我的电脑配置如下:P4 2.4C GHz、精英845PE主板、迈拓120GB硬盘、七彩虹风行5700 Ultra CF白金版显卡(驱动是在七彩虹网站下载的56.64 WHQL正式版)、金士顿256MB DDR400内存。为什么在使用了支持超线程的CPU后,性能比其他相同配置的电脑还要差?  答:不知道你使用的是什么操作系统,因为超线程技术不仅需要硬件支持,同时也需要操作系统支持才能实现。目前只有Win2000(须安装最新的SP4补丁)、WinXP和Windows Server 2003可以支持超线程的CPU,而Win98/Me/NT则无法支持这项技术。如果在不支持超线程技术的操作系统上打开了超线程功能,那么电脑的性能不但不能提高,反而有可能降低。  如果使用的是Intel 845系列主板,升级的CPU支持超线程技术,此时尽管系统会提示找到新硬件并自动安装对应的驱动,用户也可以继续正常使用原来的系统,但此时系统并未真正打开CPU的超线程功能。硬盘“嘎嘎”响怎么处理  问:每次读写时硬盘都会出现“嘎嘎”的响声,朋友建议我低格它,是否可行?另外我准备买一块二手硬盘,怎样检查它是否有坏道?  答:硬盘一旦出现读写时发出“嘎嘎”响的情况,基本上都是出现物理坏道而造成的,经过低格处理后即使能够暂时恢复正常,其寿命也不会太久。因此,备份重要数据并准备更换硬盘是最好的选择。  至于购买二手硬盘检查坏道的问题则有多种方法,但最简单的莫过于用Fdisk对硬盘重新分区,并逐个分区进行Format操作,并且不要被商家的“时间太长改用其它软件”的劝说所动摇。因为在分区尤其是格式化处理时,只要硬盘稍有问题,格式化的进度显示就会表现出来,有时则根本就通不过。另外,一旦发现有格式化异常的情况,就不要再购买该硬盘了。
03:58 pyqkgd
硬盘维修工具及实例[杂贴][推荐]HRT-三星中文说明书HRT-三星中文说明书HDD REPAIR TOOL& & (HRT)专用于Samsung存储器Samsung存储器详细说明www.bvg-group.ru目录前言主菜单存储器测试伺服器测试在物理转换和逻辑转换中的测试在物理转换中的测试物理探伤法测试的特点存储器的重新设定磁头数量的变更修理中推荐使用的顺序内存的工作数据内存的工作只读存储器的刷新服务区的工作故障表的工作常见问题解答前言在本手册中记述了与Samsung存储器相关的基本内容,为了使您能够更好的掌握书中的内容,在阅读以前推荐您先了解一下HRT体系。主菜单Samsung主菜单的结构如下:(图见书)各菜单项的内容将在以下的具体阐述。存储器测试伺服器测试Samsung存储器的伺服器测试有着这样的特点:差不多所有版本的存储器其PES(Position Error Signal)水平都相近。也就是说,对于Samsung存储器伺服器测试只能找到很粗浅的错误,并不能成为修理存储器的有效工具。在物理和逻辑转换中的测试物理转换测试对于Samsung存储器物理转换测试同样也是低水平的测试。他能够找到一系列扇区错误,但是在下边的逻辑转换测试中找到的错误将会比这多得多,一般情况下物理测试只能被作为一种评定方法,这样的话,物理探伤将会找到较多而不是较少数量的错误,但是执行时间将会短很多。物理探伤法物理探伤法与逻辑测试类似,不同的是他是在物理转换中执行的。开始的时候对磁头进行完整的测试,并记下测试持续的时间。完成第一部以后,程序会要求您设定危机时间,接下来会开始按照扇区对此磁道进行阅读,在这里所被阅读的是阅读时间超过危机时间或者测试中发现错误的磁道。该测试的优点是速度块。但是仍有大概3-5%的错误是通过该测试找不出来的,推荐大家先进行物理探伤法测试(该测试较其他测试数度快得多),然后在进行逻辑探伤法测试(如果出现先前没有找到的错误,她的位置将会被标出来,要是没有发现更多的错误那就更好了)。测试特点Samsung存储器测试的有这样一个特点:在完成对P-LIST中故障的修复以后必须通过逻辑记录测试或者快速清理程序完成表面的完全记录。注意!!!Samsung存储器的任何工作都可以看作是寄存器的集合,他可以是因为某个极小的原因引起的。作者采用的例题,就是故障表中有着关于不存在的磁头以及一些很普通的情况。作者推荐大家在总控制时进行Write测试 和Read+Check。存储器的重新设定变更磁头数为了找出在测试过程中必须停止使用的不正确磁头,必须点击菜单项Actions-&Edit Head Map。点击候显示屏上会出现这样的对话框。(图见书)列表中包含有磁头卡,上图中他们时按照升序排列的。总的来说Head列中表示的是实际物理磁头,在Pos框中表示的是伪物理磁头,伪物理磁头排列必须是没有间隙的,例如,在存储器中有不正确的实际物理磁头1(其磁头卡情况如下)。图中,磁头1对应的值为255,其余磁头对应的值为0,1,和2。总的来说,0,1,2数值可以改变,但是建议大家0磁头最好保存在0位置。为了改变Pos框中的数值必须选中所需要的行,在框中输入编辑数值,然后点击Change键就可以了。除了此以外,还需要对Heads框中的数值进行改变。Full Size Heads框中给出存储器完全格式化数量。如果自动填充失效时,您需要对手动输入数值。点击OK键,将进行存储器中参数的自动重新核算,他们将被记入到服务区中。修理中推荐使用的顺序为了清楚以外的错误,进行表面的快速清理程序。进行物理探伤程序。如果被查处的错误不多,对其进行修复。如果错误数目众多,那么从工作中删除最不稳定的磁头,或者减少最大物理柱面。如果修复了任何一处错误,进行快速清理程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机械硬盘电源线连接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