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概念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如何理解自然辩证法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当前位置: >>
(好)自然辩证法答案完整版
第一讲1.1 什么是自然辩证法?简述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基本内容、学科性质。 (1)自然辩证法的概念 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 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果与活动进 行哲学概括与总结的产物。 (2)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 自然辩证法的研
究对象指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 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①自然界的辩证法;②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③科学技术及其发展的辩证法 (3)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内容: ①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它是从整体上研究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包括自然界的 存在方式、自然界的演化发展规律、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②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 科学技术观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总体看法。它是关于科学技术性质、作用及其发展规律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 关系的总观点。 ③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认识论和方法论 科学技术认识论和方法论是人们对科学技术所运用的认识和实践方法的哲学概括。它是关于科学技术研究中常 用的一般方法的规律性理论 科学技术作为人的一类社会活动和其他类型的社会活动,如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军事活动、教育活动、思想文 化活动之间,无不存在着互动关系。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从总体上看是一种双向作用:一方面是科学技术能对 其他社会活动产生的影响作用户称为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另一方面则是其他社会活动对科学技术的制约作用, 这类作用构成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条件。 (4)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 自然辩证法所研究的是自然界、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以及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不是自然界中 某一特殊现象、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某一特殊过程或者科学技术某一特殊学科的特殊规律。自然辩证法就其学 。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 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①哲学的分支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中,自然辩证法与历史唯物论相 并列。(属于哲学门类:科学技术哲学,一门关于理论思维(辩证思维)的学科) ②中间层次 在科学与哲学认识的层次上,自然辩证法处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和科学技术的具体学科之间的位置 上,是联系二者的纽带和桥梁,是具有中介学科特点的一个哲学学科。 (自然辩证法与哲学、自然科学之间的 层次关系: 哲学自然辩证法各门具体科学技术) ③交叉学科 自然辩证法的地位不是孤立的,它不仅反映了哲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也反映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思维科 学、社会科学的交叉。 4 综合性和开放性 ○ 1.2 试述自然辩证法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①自然界客观存在的规律性。通过各个自然领域的特殊自然规律和个别过程表现出来。 ②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自然科学观和自然科学方法论。研究自然界和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最一般的规 律,对自然科学内容和自然科学的产生、发展历史作出哲学概括。-1- ③恩格斯的主要著作之一。自然辩证法,是一部没有写完的著作,是恩格斯多年来对自然科学研究的总结。对 19 世纪中期的主要自然科学成就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进行了概括,并批判了自然科学中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 义观念。 现代自然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科学管理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决定性因素,是使物质文明建设走向新阶段的主要支 柱。对我国来说,自然科学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将在根本上决定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是关系到迅速 增强国力和民族振兴的大事。 而自然辩证法为现代自然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管理(包括科技管理)提供理论基础、 科 学思维方法和科技方法论的指导, 促进知识形态的自然科学技术向物质生产力转化, 缩短科技成果运用于生产建 设的周期, 有力地推动着物质文明建设的发展。 自然辩证法为繁荣自然科学技术与制定国民经济发展战略规划、 战略部署和进行科学预测及决策等提供科学理论根据。 学习、 研究和运用自然辩证法指导科学研究及进行现代化 管理,会促进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的改革和协调发展。第二讲2.1 什么是自然观? 简述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形成的历史过程及其基本思想和特征。 自然观是人们关于自然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的自然观,总是与这一时期的科学、技术 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它既是人类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的概括和总结,又是指导人们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世界观 和方法论。 17 世纪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18 世纪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19 世纪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辨证唯物主义 自然观,是唯物主义自然观发展的三个历史形态. 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 以古代自然科学对自然的认识为基础的自然哲学本质上是一种自发唯物主义和朴素 辩证法的自然观.它坚持从自然界本身去寻求对自然界的解释,坚持从自然界的总体联系和运动,发展与变化中 认识自然界.这种自发的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思想后来在哲学上成为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思想渊 源. 古代自然辩证法虽然试图从总体上去认识自然界并作出某种合乎理性的解释, 但它却没有正确把握自然界本 身的联系与发展,而是通过大胆的哲学猜想来弥补认识观念本身的不足,用哲学的思辩来编制自洽性理论,这种 笼统的观念带有很大的直观性,思辩性和猜测性.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和牛顿力学的出现应运而生. 机械唯物自然观遵循严格 的机械决定论,用机械的观点去看待人和自然界,忽视人类思维的重要性,割裂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和自然界的 有机联系.使得这种观点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 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18 世纪末至 19 世纪中期理论自然科学取得了飞跃的发展,从而确立了辨证唯物主义 自然观的自然科学基础.星云说、地质"渐变"论、能量守衡与转化定律、尿素的人工合成、细胞学说、生物进 化论、电磁场理论、元素周期率。在科学总结了这些自然科学的成果,继承了希腊自然观中的辩证法观点,克服 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而上学性, 并批判地吸取了德国古典自然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基础上, 马 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唯物辨证主义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特征: (1)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摒弃唯心主义,又克服了机械唯物主义的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辩证唯物主 义自然观是一种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2)自然史和人类史的统一。人与自然界不是绝对对立的,人类社会是自然的一部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 观认为,自然史和人类史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应该将两者统一起来,将自然界、人类和社会历史统一起来, 看成是一个统一的自然历史过程。 (3)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人与自然关系中最能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理性、 对自然客体能动的创造性)的地方,正在于人化自然。以往的自然观都是对纯粹的、天然的自然界的看法。辩证 唯物主义自然观所揭示的自然界还包括了人参与其中的人化了的自然界。 (4)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人对自然既有能动性的发挥,又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受控于自然。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第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基本观点是唯物主义的。即认为:自然界是客 观存在的;它是我们人类即自然界的产物本身赖以生长的基础;在自然界和人以外,不存在任何东西。第二,辩 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方法是辨证的。即认为:整个自然界是一个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它在永恒的流动和循 环中运动着; 自然界的一切现象都是矛盾的统一体, 他们既是对立的, 又是统一的, 并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由此推动着自然界的运动和发展;自然界各种运动形式的相互转化过程“是一个伟大的基本过程,对自然界的全 部认识都综合于对这个过程的认识中” 。 2.2 简述系统自然观的基本思想以及自然界系统演化的特点。 答:系统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1)自然界是一个系统。系统反映了自然界中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协同的整体性。系统具有 普遍性,万物皆系统。在一个系统中,整体与部分相统一。没有离开部分的整体,也没有离开整体的部分。-2- (2)自然界不仅存在着,而且是自主演化着。开放的非线性非平衡系统理论揭示了自然界演化是一个不可 逆过程。 自然科学从关注存在转向关注演化, 自然界不仅存在着, 而且演化着。 系统的演化是协同与竞争的统一。 系统内部或子系统之间存在差异,就会存在竞争,竞争是系统演化最活跃的动力。协同是系统各子系统之间相互 协调的、合作的或同步的联合作用。 (3)自然界是线性与非线性的统一。混沌理论揭示,自然界是非线性的,而线性是非常少的。线性系统仅 是在一定条件下的近似。自然界是线性与非线性的辩证统一。 (4)自然界是确定性与随机性的统一。近代经典物理学建立以来,决定论、确定论的观点被视为自然科学 的正统,机械自然观是其典型代表。实质上,经典物理学的确定论是线性的确定论。系统科学表明,对于那些原 来看来完全确定的非线性系统,即使不受外界影响,初始条件是确定的,系统自身也会内在地产生不可预测的随 机性。线性论不同于非线性确定论,非线性将带来复杂性。自然界是一个非线性、随机性的开放系统,这就决定 了自然界具有复杂性。 自然界系统演化的特点: (1)突现性 突现是指由系统的各个要素相互作用所生成的单个要素所不具有的性质、行为、功能和结构。它是高层次事 物具有而其要素不具有且事先不能加以预测的性质。突现是生成的,而不是构成的。突现是一个由各组成要素经 局域相互作用进行到全域相互作用的自发过程。 突现出来的稳定模式的功能是由其所处的环境所决定的。 在突现 现象中,其要素是可以变化的,但是其稳定模式不变。自然界不仅在整体上具有突现性,而且在微观上也存在突 现性。 (2)混沌性 混沌是非线性系统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 是系统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上所出现的一种极为复杂的、 貌似 无规则的运动。系统对初始条件的依赖性,这是混沌区别于其他运动的本质特性。系统长期行为的不可预测性和 短缺行为可预测性。非周期定态。确定性的内在随机性。 (3)复杂性 复杂性是系统因其内部各因素或子系统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而表现出的多层次性、多因素 性、多变性等特点。非线性、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是复杂性的根源。 (4)循环性 物质从一种运动形式转化为另一种运动形式的能力是不灭的、无限的。物质的运动是一个永恒的循环运动, 自然界的演化也是一个永恒的循环演化。 2.3 什么是人工自然?简述人工自然的发展历程和规律 1.人工自然: 人工自然是人工自然界的简称, 它是人类运用科学技术特别是工程技术创造的相对独立存在的一种特殊的自 然界。人工自然界具有目的性、客观物质性、实践性、价值性和中介性等特征。 2.人工自然的发展历程: 人工自然界是人类通过采取、加工、控制和保障等工程技术活动创造出来的。其中,采取是人工自然界创造 的基础,加工是其创造的主导,控制是其创造的关键,保障是其创造的后盾。 人工自然是在人的起源以后产生并发展起来的。1)采取起源于蒙昧时代的采集和野蛮时代的的种植和狩猎 活动。2)加工起源于蒙昧和野蛮时代(如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和新石器时代的磨制石器) ,真正开始于文明时 代。3)控制起源于古代人对水等自然力的控制。4)保障中的运输先后经历了人扛舟载和牲畜驮载(石器时代) 、 车与船载(青铜器和铁器时代)以及火车、轮船、飞机乃至航天飞机等(近现代)等时期;通信先后经历了由通 过人畜车船、锣鼓旗号、烽火台和信号杆等工具进行通信(古代) ,到通过有线电报、电话、无线电通信、广播、 电视、雷达、卫星、光缆乃至移动通信和数字通信、网络通信(近现代)等进行通信的阶段;医疗先后经历了由 通过望、闻、问、切等手工医疗(古代) ,到通过各种医疗技术(如诊断技术、观测技术、手术等)等技术手段 进行医疗的阶段。其他保障活动也有一个发生和发展的历程。 3.人工自然的发展规律 由于人工自然来源于天然自然,它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因此,人工自然的创造与发展即遵循天 然自然的规律,又遵循其自身的特殊规律。对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人类的自然属性及其生物学规律在人工自然的创造与发展历程中始终存在并自发地起作用。2)天然自然 物质运动的规律在人工自然的创造与发展历程中始终存在并自发地起作用。3)人类不是消极被动而是积极主动 地遵循天然自然规律,是有选择地应用天然自然规律。4)人工自然的创造与发展不仅应用天然自然规律,而且 还要应用社会规律。5)人工自然的创造与发展还要遵循其自身的规律. 2.4 论述生态自然观与生态文明的关系。 答:生态自然观是系统自然观在人类生态领域的具体体现,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之一。生态自 然观从全新的视角诠释了人与自然,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3- 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是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强调必须树立尊 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因此,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培育生态自然观,对于大力推进 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生态文明的建设, 首先要面对的就是生态危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 当代全球性生态危机是生态自然观确 立的现实根源,生态自然观的践行为缓解生态危机提供了重要的哲学依据 ,就是要以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为理 论根基,探寻解决当前全球性生态危机、 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可能与现实的路径,并从总体上协调综合治理。 我认为, 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是解决“生态危机”的必然途径。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需深刻认识和把握生态自然观。生态自然观是人类对 传统自然观进行反思的结果,是在解决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呼埃中形成的。正确理解与她生态自然观关于人与自然 的整体性,人与自然的价值,人对于自然的主观能动性, 有利于统等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第三讲3.1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思想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观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没有做专题论述, 但 许多经典的论述分布在不同时期的著作之中,其理论内容包括: (一)揭示了科学的社会本质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通过考察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科学技术的历史,从社会对科学的需求,看到科学本身就 是一种社会现象,从而揭示出科学的社会本质的。 他们打破了传统的把科学与社会分割开来的片面观察方法,指出: “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 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密切相连的;只要有人存在, 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 ”讲人类史 和自然史的“相连” 、 “相互制约” ,是指科学与社会是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的。 (二)科学是“知识的形态”的社会生产力 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科学与物质生产的密切关系,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 , “科学的力量”也是“另一种生产 力” 。在他们看来, “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 。 科学是“知识的形态” 的社会生产力,自然科学应用于生产, “并进入生产过程” “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 。 (三)揭示了科技的自然来源 科技是一种创造,这种创造不是无本之木、空穴来风,而是深深扎根于客观世界的,是在自然环境里的创造,所 以,科学活动的主体、客体、工具都是自然界的。 (四)阐明了科学发展的动力 在多种社会因素中,物质生产是科学产生和发展的实践基础。恩格斯在致瓦?博尔吉乌斯的信中说: “如果像您 所说的,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状况,那么科学却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依赖于技术的状况和需要。社会一 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还说: “经济上的需要曾经是,而且越来越 是对自然界的认识不断进展的主要动力。 ” (五)论述了科学的社会作用 科学是一种社会活动,一种特殊的生产,对社会发展具有重大作用。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科学是“历史的有力 杠杆” , “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科学作用于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自然科学 和现代工业一起变革了整个自然界,结束了人们对于自然界的无知和蒙昧;把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大大提高 生产率;科学与哲学相结合,产生了唯物主义;科学与实践结合,产生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 (六)对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 马克思恩格斯从哲学反思的角度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把科学研究方法与哲学方法进行类比: “对人类生活形式 的思索,从而对它的科学分析,总是采取同实际发展相反的道路。这种思索是从事后开始的,就是说,是从发展 过程的完成的结果开始的。 ” “正如一切科学的历史进程一样, 总要经过许多曲折, 才能达到它们的真正出发点。 科学和其他建筑师不同,它不仅画出空中楼阁,而且在打下地基之前就造起大厦的各层住室。 ”这是对科学研究 的计划性和目的性的说明。科学研究不是随心所欲的,人们在进行相关研究之前,早已有思想中有各种各样的预 设。 对科学技术的理解 ①对科学的理解:科学是人类通过实践对自然的认识与解释,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规律的理论概括,是社会发 展的一般精神产品,是“人类理论的进步” 。 ②对技术的理解:技术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 “工艺学揭示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人的生 活的直接生产过程,从而人的社会生活关系和由此产生的精神观念的直接生产过程。 ” 科学的分类 恩格斯对自然科学进行了分类.“每一门科学都是分析某一个别的运动形式或一系列互相关联和互相转化的 运动形式的,因此,科学分类就是这些运动形式本身依据其内部所固有的次序的分类和排列,而它的重要性也正 是在这里” 。-4- 恩格斯将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规定为运动着的物体, 并将科学分为数学、 天文学、 物理学、 化学、 生物学等 。 “我们可以按照自古已知的方法, 把整个认识领域分成三大部分。 第一个部分包括研究非生物界以及或多或少能 用数字方法处理的一切科学,即数学、天文学、力学、物理学、化学??第二类科学是包括研究生物机体的那些 科学??在第三类科学中,即在按历史顺序和现在的结果来研究人的生活条件、社会关系、法律形式和国家形式 以及它们的哲学、宗教、艺术等等这些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历史科学中??” 。 科学技术与哲学的关系 恩格斯强调科学技术对哲学的推动作用。认为推动哲学家前进的, “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 速的进步” 。 科学发展也受到哲学的制约和影响――恩格斯针对一些科学家认为科学可以脱离哲学, 可以抛弃哲学的幻想 指出,科学与哲学在研究对象上具有本质上的共同点和内在的一致性。 “思维规律和自然规律,只要它们是被正 确地认识了,必然是互相一致的。 ”科学研究作为一种认识活动,必须通过理论思维才能揭示对象的本质和规律, 这就自然地与哲学发生紧密的联系。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马克思提出了科学是生产力的思想。 “资本是以生产力的一定的现有的历史发展为前提的,在这些生产力中 也包括科学。 ” 马克思认为,社会生产力不仅以物质形态存在,而且以知识形态存在,自然科学就是以知识形态为特征的一 般社会生产力。 科学技术的生产动因 马克思认为自然科学本身的发展, “仍然是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上进行的, 这种 资本主义生产第一次在相 当大的程度上为自然科学创造了进行研究、观察、实验的物质手段。 ” 恩格斯认为近代以来科学“以神奇般的速度发展起来,那末,我们要再次把这个奇迹归功于生产。 ”而“社 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 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正负向价值) 1 科学技术的正向社会功能 ○ 第一,恩格斯指出, “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 “他把科学首先看 成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杠杆,看成是按最明显的字面意义而言的革命力量。 ” 第二,科学革命的出现,打破了宗教神学关于自然的观点,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从此快速前进。 第三, 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推动了产业革命, 产业革命促使市民社会在经济结构和社会生产关系上发生了全面 变革。 第四,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首先必然引起生产方式的变革, “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 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保证自己生活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工磨产生 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引起生产关系本身的 变革, “科学和实践结合的结果就是英国的社会革命” 。 ②科学技术的负向社会功能(科技异化) 1 古典异化观 中世纪神学形态的异化观 近代社会契约论形态的异化观 德国古典哲学形态的异化观 2 马克思的技术异化观 劳动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过程,所以,马克思的劳动异化观也可视为马克思的技术异化观。 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技术)异化现象,扬弃了古典异化观,经过不断的理论创新,最终建立了以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的劳动(技术)异化观。 3.2 马克思主义对科学的本质与特征是如何认识的? (1) 科学的本质。首先,马克思认为,科学同工业一道,是“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 。 其次,马克 思指出,科学也是一种劳动,是属于社会和精神领域的劳动。 第三,马克思指出,科学同技术一样,已经成为 一种生产力。 最后,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科学的社会作用表现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两个方面。 (2) 科学的特征。 1、科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科学知识是人在与自然接触的过程中获得的对自然界的认识,同时人 类也将这些科学知识用来进一步地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使科学知识获得了实际的价值。 2、科学是产生知识体系的认识活动――它是属于精神生产领域的活动,科学的任务就是发现事实,揭示客观事 物的规律性。在现代社会中,科学已经成为一种涉及到科学发现、科学创造、科学组织和科学管理的综合性的知 识生产过程。 3、科学也是一种社会建制――即一项成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的社会化事业。随着现代科学的诞生和科学潜在应 用价值的出现,科学开始出现组织化和社会化,企业、集团、国家乃至国际间合作的科学研究逐步增多,科学研-5- 究之外的社会因素直接或间接地介入到科学研究中来。 4、科学是一种文化现象――科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知识生产方式和精神创造方式,是人类文化中最活跃、最重要 的组成部分。科学既具有不同于其他文化的性质和价值,同时科学又扎根于文化之中。 5、科学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和实践关系――具有客观性和实证性、探索性和创造性、通用性和共 享性,现代科学通过技术体现等特征。科学是一般生产力、精神生产力和间接生产力,必须和直接的生产过程相 结合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3.3 科学发展的基本模式和动力是什么? (1)科学发展基本模式 1、在纵向上:科学发展表现为渐进与飞跃的统一。 科学发展的渐进形式――就是科学进化的形式,主要指在原有科学规范、框架内科学理论的推广、局部新规 律的发现,原有理论的局部修正和深化等。 科学发展的飞跃形式――就是科学革命形式,主要指科学基础规律的新发现,科学新的大综合,原有理论框 架的突破,核心理论体系的建立等。 2、在横向上:科学发展表现为分化与综合的统一。 分化――是指事物向不同的方向发展、变化,或统一的事物变成分裂的事物; 综合――则是指不同种类、不同性质的事物组合在一起。 20 世纪以来,自然科学发展的突出特点就是在高速分化的基础上的高度综合,当代产 生的新兴学科大 部分是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它们都兼有分化和综合的双重功能。 3、在总体趋势上,科学发展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继承――是科学技术发展中的量变,它可使科学知识延续、扩大和加深。科学是个开放系统,它在时间上有 继承性,在空间上有积累性。只有继承已发现的科学事实、已有理论中的正确东西,科学才能发展,不断完善。 创新――是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出现新的飞跃,引起科学发展中的质变。创新是继承的必然趋势和目的。 (2) 科学发展的动力 ○ 1 科学外部的动力。科学外部的动力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国家层面的科研需求,社生产需求,技术仪器和技术 问题,国家政策引导,政府和企业的投入,教育和人才培养,文化价值观和人文传统等 2 科学系统外部的动力。 ○ 科学系统外部的动力要与内部的动力结合起来, 才能起到推动科学发展的作用。 科 学发展的内部动力来源于科学系统内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科学研究手段的进步;科学家的研究兴趣与热情; 科学问题历史和科学实验提供的题材;科学实验(事实)与科学理论(假说)的冲突,科学假说与科学理论之间的 冲突等。 3.4 科学方法论的立场与原则。 科学方法论的基本立场 科学方法论的基本立场是历史唯物主义。 首先,自然科学虽然没有阶级性,但是现代科学的社会化程度加大,历史唯物主义是支配科学家从事科研活 动的好的哲学。其次,自然史和人类史是统一的。生态平衡、环境保护、人口、能源以及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社 会问题都需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加以审视和思考。 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 1、实践性原则 ;2、客观性原则 ;3、整体性原则 ;4、开放性原则 3.5.辩证思维方法的特征 答: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与认识论和方法论是一致的,辩证法也就是认识论和方法论。辩证法作为认识论和方法论 就成为辩证思维方法,它是人们把握客观事物的一种认识工具。邓小平要求我们“照辩证法办事” ,就是要求我 们把辩证法转化为认识论和方法论,转化为辩证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的中介,是人们正 确进行理性思维的方法。辩证思维方法是一个整体,它是由一系列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方法所组成的,其中主要 有: 一、归纳方法 归纳方法是从个别或特殊的事物概括出共同本质或一般原理的逻辑思维方法,其主要特征为: (1)它是根据过去推断未来,依据个别、特殊而推断一般、普通,依据已观察到的事件推断尚未观察到的事件, 其结论所包含的内容超出了前提所包含的内容。 归纳逻辑所反映的是人们扩大知识、 增加认知新内容的思维过程 的一般程序和方法,具有扩充性,但同时这种方法也带来了归纳结论的或然性特点。 (2)归纳逻辑的推理过程的合理性,以及前提和结论的正确性,不可能从蕴含的形式及蕴含关系的有效性和完-6- 全性来判定,归纳逻辑的推理过程必须与事件保持密切的联系和接触,以检验其前提和结论的客观真实性,有时 还要利用演绎的逻辑证明。 (3)归纳逻辑的思维过程与假设和猜想有本质的不同,归纳要求逻辑思维按照观察和实验所显示的端倪,朝着 反映客观必然性的本质联系的方向不断上升、 逼近, 而不是像假设和猜想那样允许具有较自由的遐想和回旋空间。 二、演绎方法。是从一般到个别的认识方法,其主要特征为: (1)一个演绎推理的结论。通常是隐含的,即已经被隐含在前提之中了,具有非扩张性,演绎推理的过程是一 个知识展开的过程,所以在前提为真的情况下,其结论具有可靠性,演绎法较高的可靠性是它具有非扩充性的直 接结果。 (2)演绎法在科学发展中具有预见作用,演绎推理过程对完备性、无矛盾性和自洽性的追求,使得当理论或假 说的逻辑结构中出现内部矛盾或不自洽时, 往往提示人们做出合乎演绎推理规则的新的假说, 从而有可能导致新 发现。同时,通常对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的实践检验,是通过对从假说和理论中推出的预言或预见的检验来进行 的,而从假说和理论推演出预言或预见的过程是一个演绎推理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演绎推理具有创新知识的 作用。 三、类比方法 类比方法是根据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类似或同一, 推断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类似或同一的逻辑思 维方法。 在类比推理的过程中,涉及比较和联想两个环节,所以是一种逻辑和非逻辑方法的结合,运用类比方法进行 推理时,实际上是扬弃了未知的中间环节,从此事物直接退出彼事物,这里同样出现了思维的跳跃、逻辑上的断 环,也是或然性推理。类比推理的可靠性程度如何,主要依赖于通过比较而进行的初步的不完全的归纳的正确程 度,以及由此出发通过演绎导出的被类比对象的结论的正确程度,类比的结论是或然的。 有关非逻辑思维方法,我不太确定要不要写上这个,大家可以先参考下内容吧,课本 202-208 页 直觉和灵感是人们在科学研究中经常体验到的两种非逻辑思维方法, 它们都不受固定的逻辑规则所约束, 广 义的直觉是指对事物的本质的直接领悟, 其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结论获得的直接性, 即认识结论的获得不是通过从 其他命题出发推理而得出的, 缺乏思维的逻辑论证以及对其产生原因的自觉认识。 灵感通常是指新意向、 新感觉、 新思想在思维过程中突然涌现出来的现象。 直觉和灵感具有的一些共同特征: (1)认识发生的突发性。直觉和灵感都是认识主体在特定的状态下突然产 生的随机过程; (2)认识过程的突发性。直觉和灵感产生的过程是一种逻辑上的跳跃,它可以一下子使感性认识 升华为理性认识,使不知转化为知; (3)认识成果的突破性。直觉和灵感能打破常规思路,突破思维定势的约束, 从而成为突破性创造的重要思维形式。 3.6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答:创造性思维的特征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开放性。开放性,本质上是一种空间的概念。所谓思维的开放性,即开发感觉、开放信息、开放经验、开 放美感、开放观念、开放价值,多视角、全方位看问题的思维。思维的开放性还指在思维加工过程中的延迟判, 断,让更多的可能性进入思考的范围;在信息输出时宽容地对待不成熟的设想,让有前途的创意得以出笼。思维 开放性也是一种创造性认知风格,是反映信息在交流中无阻碍,同时不引起情感芥蒂的一种心理状态,思维的开 放性是创造思维得以产生的前提条件。 (2)求异性。创造性思维的求异性是指对司空见惯的现象或者已有的权威性理论始终持一种怀疑的、分析的、 批判的态度,而不是盲从与轻信,并用新的方式来对待与思考所遇到的一切问题。当然,这种求异性必须是建立 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之上的,绝非单纯地为求异而求异。 (3)新颖性。即独特性,是指突破传统思维定势和狭隘眼界,通过独特的视角,前人没有尝试过的方法去思考 问题和解决问题。其结果通常采用新的信息编码与加工形式。 (4)灵活性。创造性思维的灵活性是指其思维结构是灵活多变的,其思路能及时地转换与变通。创造性思维在 结构上的灵活性,对于探索未知、创造技术都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多方法、多渠道、强能量、高效益、多反馈地 进行多方探索,反复试验,才能提高成功的概率。 (5)非显而易见性。非显而易见性是指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对于目前社会该领域的中等专业技术人员“一 想”是想不出来的,即不是非常容易地就从现有的原理中推出的结论。往往需要通过非逻辑的跳跃,打破旧的联 系才行。-7- 第四讲4.1 怎样理解 18~19 世纪社会发展和马克思主义技术思想的形成之间的相互关系: 答: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马克思主义技术观是基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发展起来的, 他从整体上揭示技术的本质 和发展规律, 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科学观等一起, 构成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技术观认为, 技术是现实生产力是现实生产力, 是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技术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 是自然性、 物质性和精神性、中立性和价值性、主体性和客观性、跃迁性和累积性、国际性与民族性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 义从实践活动出发,而且首先在劳动过程中把握技术的本质,认为技术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发展起来的,与人 的劳动时间活动紧密相关,劳动的进化史就是技术的进化史。这样,可以把技术定义为人类满足自身的需求,在 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者科学原理所创造的或发明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总和。 它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 以发明为核心的技术活动;二是技术成果,包括技术理论、技能技巧、技术工艺与技术产品(物质设备) 。技术 在本质上“揭示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人的生活的直接生产过程,以及人的社会生活条件和由此产生的精神观 念的直接生产过程” ,体现了人对自然在实践基础上的认识关系,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有限展现,属于直接生产力。 18~19 世纪正属于生产力飞速发展的时间。1840 年前后,英国工业革命完成,欧美等国也相继进行工业革 命。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工业革命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 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这也标志着人类正式步入“机器时代” 。但是在这一过程中, 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日益暴露,同时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人运动兴起。马克思主义技术思想正是在这 样的物质形态下应运而生,并成为领导工人革命的指南针。 (书上和网上没有“马克思主义技术思想”的内容,只有马克思主义技术观,所以我就是先按照马克思主义技 术观来找的答案,如果大家找到有关马克思主义技术思想的话麻烦共享一下,谢谢) 4.2 如何理解技术的本质与特征 !注:画横线内容是必答内容,内有划横线的是扩展内容可根据题目的分数选择性的添加 如何理解技术的本质和特征? 技术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从实践活动出发,而且首先在劳动过程中把握技术的本质,认为技术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的、 发展起来的, 与人的劳动实践活动紧密相关, 劳动的进化史就是技术的进化史。 人的活动不是直接作用于自然届, 而是通过劳动资料即技术手段的中介作用,把人的活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去。因此人的劳动过程,实际上是借助 包括劳动手段、工具及其技能,方法在内的技术,引起、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过程。因此把技术定义 为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 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或发明的各种手段和方式的总和, 它体 现在两方面: 一是以发明为核心的技术活动; 二是技术成果, 包括技术理论、 技术技巧、 技术工艺与技术产品 (物 质设备) 。技术在本质上“揭示出人对能动关系,人的生活的直接生产过程,以及人的社会生活条件和由此产生 的精神观念的直接生产过程” ,体现了人对自然在实践基础上的认识关系,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有力展现,属于直 接生产力。 扩展: 技术的本质揭示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的原因是 1、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即利用和改造自然,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来进行的,技术本就是人的实践活动 的工具、手段和方法。 2、人能动作用与自然的实践活动,是在理性的指导下进行的有目的的活动,在于从改造客观世界中实现主 观目的。 3、技术作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推动着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演化,并改变着人自身的自然 4、技术作为人对自然的一种能动关系,不仅存在于物质产生过程中,还表现在社会生活条件方面以及由此 产生的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与过程之中。 技术的特征 技术作为表现人对自然能动关系的范畴,其特征显现出独特的辩证性质: (共 6 点) 1、固有属性上的自然性和社会性 自然性:技术作为人用来延长人的自然肢体和活动器官的自然物,是客观自然界的一部分,这决定了技术实践活-8- 动必须符合自然物质的运动规律, 作为手段和方法的技术也必须依靠自然食物和自然过程, 符合自然规律才能创 造出来,任何技术都首先具有自然性。 社会性: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对技术的制约是技术活动只有在社会的共同整合下才能产生和实现。 2、存在形式上的物质性和精神性 技术作为“人对于自然的活动方式”或“能动关系” ,它不仅表现在物质生产过程中,是实践中改造自然的资料 和手段,包含着物质因素,同时,技术还是“运用于实践的科学” ,是“怎样生产”的“特殊的方式和方法”或 “操作方法的知识” ,即实践的知识体系。 3、价值负载上的中立性与价值性 任何技术都既具有中立性又具有价值性, 其统一源于技术的内在价值与技术的现实价值统一。 技术的内在价值是 指客观具有的作用于主体产生某种效应的内在可能性, 它规定着技术所表现出来的自然属性, 技术的现实价值是 指现实社会条件下技术客体作用于主体而产生的实际效应, 它规定着技术的社会属性。 技术的内在价值与现实价 值不是绝对分开的。 4、外在表现上的主体性和客观性 技术是人对于自然的能动过程, 人们的知识、 技能和经验这些主体要素的重要的作用, 即使是在现代技术活动中, 经验性的技能、诀窍和规则仍然是必要的;然而,仅仅是主体的能力和知识还是不能实现技术功能,技术还是精 神向物质转化,知识转化为物质手段和实体过程。技术是主体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与客体要素(工具、机器设备 等)的统一。 5、演变变迁上的跃进性和累积性 技术首先是发展变化的,在人类的不同历史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技术不同。同时技术又具有累积性。新的技术出现 以后,原来的技术并非全部被否定,而是经过一个扬弃的过程,从而形成技术的多层次性和多种技术的相互融合 特征。 6、作用范围上的国际性与民族性 技术的国际性是指技术的本质目的,是为全人类而不仅是为某一特定的国家和民族得到发展进步而服务的特性。 技术的民族性是指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因受其本国政治、经济、法律、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来的对不 同技术形成的选择。 4.3 技术体系具有哪些特征? 技术体系一般具有如下特征: (1)功能的整体性。技术体系追求的不是其中某一技术的单个功能,而是不同技术组合而成的整体功能。任何 技术组分都有自己的特有功能, 他们形成技术体系整体功能的技术单元, 但是技术体系整体功能的发挥不仅取决 于各个技术单元的性能, 还取决于各单元之间的连接方式及结构,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正是技术体系在功能上的突 出特征。 (2)目的的社会性。任何技术体系都是按照一定的社会目的而构成,社会目的的要求不同,技术体系的构成以 及不同技术之间的相互联系也就不同, 社会目的既是形成技术体系的外在要求, 又是衡量技术体系功能的基本准 则,规范着技术体系社会存在的形成,是将不同的技术联系起来的重要前提。 (3)构成的层次性,技术体系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体现出技术体系划分的依据,如按规模大小划分,依次可 分为国家的、部门的、行业的、企业的、产品的技术体系等,层次性表现出技术体系构成中成分范围的大小。 (4)环境的制约性。技术体系是由现实的各种相关技术组合而成的,而所有现实的技术都具有地域性、民族性、 都受某一时间、地点的地理环境。人才状况等因素的直接影响。因此,同一社会目的的技术体系在不同的环境条 件下,其构成可以有相当大的差别,环境制约性表现出技术体系构成中的社会制约性。 4.4 题 怎样理解技术发展的动力?(p148-151) 在技术发展的动力问题上,存在着技术发展论和社会建构论两种相对立的观点。其中,技术自主论认为,技 术是独立的、自我决定、自我创生、自我推进、自在的或自我扩展力量。社会建构论则认为,在技术的发展过程 中,社会因素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笔者认为,技术的发展是众多矛盾推动的结果,其中既有社会需求等外部的拉 力,也有技术体系中不同技术发展的不平等所导致的推动力。 1、社会需求是技术发展的基本动力 2、技术目的和技术手段之前的矛盾是技术发展的直接动力-9- 3、科学发展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此外,在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文化也表现出巨大的张力作用。第五讲5.1 马克思主义对工程的本质和特征是如何认识的 本质 1.工程的划界 科学活动是以发展自然规律为核心的理论认识活动, 而工程活动是以建造人工物为核心的、 改造自然的物质性实 践活动。 2.工程与技术的划界 1)技术活动侧重于改造自然实践活动的方式和各种手段的发明探索,而工程活动是侧重于利用技术成果(但不 仅仅是技术成果)去建造人工物的实践活动。 2)工程必须要以一定的技术为基础,没有任何技术的工程不可能存在。 3)从知识的层面说,技术知识是工程知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它并不能涵盖全部的工程知识。 4)一般来说,工程活动所建造的人工物,总是嵌入在某个特殊的自然和社会换进之中来改造环境服务于人类社 会的。 3.工程与生产的划界 生产更具体地界定为:为了满足人类的各种需要,在一定的现实技术和经济核算的基础上,有计划地按照严格的 规范和固定操作规程,批量、重复、确定地创造定型的物质产品的实践活动。工程活动具有很强的计划性。工程 活动的场域性、情境性、创新性、不确定性,使其过程、结果及影响难以预期,从而加大了工程的风险。 特征 1.工程决策的综合性与创新性 综合性与创新性不仅是工程决策的重要特征,而且是贯穿整个工程活动的重要特点。 2.工程活动的系统性与协调性 除了工程活动内部的系统协调,还必须与其环境中的其他系统相协调,工程的结构和功能要与生态的、社会的、 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等系统地结构与功能相协调。以系统协调的项目管理方式进行工程管理,才能保证工程 的成功。 3.工程知识的集成性与优化性 工程知识的优化不可能有最优解, 只可能有满意解、 妥协解。 由此, 我们必须确立工程知识的综合集成与优化观。 4.工程活动的场域性与情境性 工程活动的空间场域与时间情境是不可分割的, 情境事件只能在空间场域中发生, 而空间场域性的要素要同样也 只能在时间情境中展开。 5.工程活动的不确定性与风险性 在能控制的条件下,把工程活动中不确定因素控制在确保工程目标能够实现的范围内,以减少或降低风险,是工 程活动不可缺少的内容。 6.工程结果的双刃性与评价的多维性 不仅要从工程活动的外部进行价值评价, 而且要把价值评价转换为工程活动内部的行为机制, 这已逐步成为现代 工程活动重要的内在特征。 5.2 工程是技术与非技术要素的集成,你如何理解工程师的社会责任。 答:工程往往是复杂的,它是技术与非技术要素的集成,其中非技术要素主要包括物质要素、经济要素、管理要 素、社会要素、文化要素等多种要素。工程活动是人们改造自然地活动,同时也是社会活动,工程决策、设计、 施工、运行必须考虑民众的要求。由于工程的复杂性,人们在实施每一项工程时都应深入研究以寻求最佳的构建 方案,而寻求最佳方案时,工程师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社会公众的层面上,工程师的活动对人类发展有 着直接的影响,由于社会各方面的因素,这种影响又会给人类带来积极和消极两种趋势。一方面,应该看到工程 师为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而工程科技是工程师推动社会经济进步的手段。另一方面,几个- 10 - 世纪以来,工程师的主要追求是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不可再生资源大量消耗、 环境的严重污染、对生态的无情破坏,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工程师应担 负起社会可持续发展实践者的光荣使命。 今天, 我们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 就是要发挥工程师对社会的积极影响, 抑制发展技术的消极影响。 首先,工程师应担负一定的生态伦理责任, 即保护自然环境、生态系统和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责任。工 程师通常是技术的创造者, 这些技术不仅改善了环境, 也造成了环境的恶化。例如,化工厂的建设可以用于新材料 的研发, 但是所排出的气体和废水会对空气和水体产生污染。而新型能源的开发使用会使旧能源的利用率得以减 少, 从而产生资源浪费的可能。所以说, 工程师的任务不只局限于掌握工程技术知识、进行工程项目建设和开发 技术产品, 还应该使世界变得更少有危险、更少受到破坏, 也比以往更繁荣。 。因此, 对每一个工程师而言, 有责 任准确和有效地说明新建工程或新技术可能带来的后果, 从而避免对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危害。同时, 在资源的开 发和提取环节, 工程师可以开发和利用新技术减少开采过程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在资源的加工和处理环节, 工程 师可以通过改变生产方式, 把生产中的损耗降到最低限度。如今, 工程师起着保护环境和发展人类社会的重要作 用,工程师和其群体有义务充分意识到自己对人类所肩负的责任。 其次, 工程师应担负职业的伦理责任。一方面, 工程师要有追求真理、客观、求实、诚实、公平、公正的精 神。一个合格工程师不应当只为一己私利, 在未经仔细核查和安全问题没有得到完全保障的情况下, 进行工程建 设或应用新技术;另一方面, 全球化趋势使得工程师之间的沟通更为方便。在一些对整个人类都有影响作用的全 球性问题上, 工程师群体应更客观、更全面、更负责任。工程师依靠的不是权利、不是金钱, 他们依靠的是客观 的研究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在未来, 许多国际争议将不可避免地涉及自然资源的合理分配、利用以及人类长 远的建设问题。 最后, 工程师应具有美德, 即工程师具有保护公众安全、健康和福祉的职责。在经济活动中, 投资方是主要 的责任承担者, 生产出的产品和建设完工的工程项目, 直接的受用者是大众消费者, 一旦产品或工程出现质量或 安全问题对社会产生消极影响时, 人们一般都会将其视为投资方的责任。工程师在活动中起到的是“中介”作用, 他的权限范围限于产品设计和工程项目的执行。对工程师而言 , 安全和质量是工程建设和生产活动的前提条件, 是必须高度重视的首要问题,每一名工程师都应该严格地遵守和执行有关安全和质量管理的法规、规范、标准和 制度。在产品设计和技术创造中, 工程师不仅要遵守相应的设计规则和标准, 而且应考虑到产品或技术作用于市 场后的效用, 产品在使用时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在运用时是否会对人类产生潜在的威胁。在工程建设中, 应 制定相应的安全分析报告, 分析和检查整个工程中凡是与施工有关的系统、设备、部件、建筑物等在正常运行和 异常工况以及各种事故和自然灾害出现时的安全对策是否考虑周到 ,即它们的固有安全性如何, 各种控制保护系 统和专设安全设施是否齐全, 功能是否完善等。 除此之外, 工程师还应担负起一定的科普责任。工程师作为生产技术的主体 , 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 帮助社会公众认识技术以及可能造成的危害, 传播技术知识, 教导公众科学、合理、健康、道德地使用技术产品。 现代社会是一个用科学技术装备起来的社会, 科学和理性是人们趋利避害的指路明灯, 在现代社会中, 工程师不 仅通过各种建设工程和技术产品来影响人类社会, 而且还应通过科普知识的传播来提高公民的素质。 工程师应该怎样担负其责任呢?随着人类进入 21 世纪,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被所有国家认同并推崇备 至。工程师作为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群体,其创造性劳动已经并进一步改变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面 对日益优越的社会环境,作为 21 世纪的工程师将肩负更多的社会责任。工程师在肩负责任时,为了更好地承担这 些责任应该进一步增强工程师自身的责任意识,如前所述,工程师在整个技术活动中扮演着执行者、管理者和协 调者的角色,其应尽力做到避免材料、资源的浪费,尽可能地减少给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国家也应进一步完 善工程师的职业制度并建立相应的法律、 法规和监督体制, 工程师也应建立和完善衡量技术活动过程的指标体系, 如安全质量分析,从而对技术活动的整个过程和生产质量进行监控;同时社会应该加强舆论的宣传,形成关注工程 师的社会氛围,我们应该借此建立起有效的舆论监督机制,为促进工程师群体的健康发展,营造出一种诚实守信、 和谐的社会氛围。5.3 工程具有演化的特点,请从具体的工程案例出发说明之。 (此题为开放型题目,大家还可以自己找找相关的案例,以免太多人重复) 演化即变化,指事物从一种存在形态向另一种存在形态的转化过程。它是事物自身所固有的现象,是一种活 动过程。演化是物质世界的一种客观普遍现象,它根源于事物的普遍联系。普遍联系体现为相互作用,相互作用- 11 - 导致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所以,演化范畴具有普适性。工程演化指工程的变化过程。作为一种集成和构建活 动,工程随其要素、结构、系统、环境、边界条件、时间―空间参数等的变化不断变化,又不断生成新的模式, 转化为新的形态等。工程演化论就是对工程演化进程与规律进行探索的理论。 下面以城市轨道公共交通工程的演化过程为例进行说明。 世界发达国家城轨交通系统发展较早,早在 1807 年英国,1828 年美国就出现了马拉牵引的有轨车辆。第一 次工业革命发明了瓦特蒸汽机后,斯蒂芬逊工程师制造了蒸汽机车,1825 年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在英国问世,结 束了数千年来陆上交通依赖牛马牵引运输的历史。 从此轨道交通模式开始进入工程化进程, 并突显其无可争辩的 优势。 “轨道”作为轨道交通的基础因子,根据它的技术特征,凡“轨道”具备垂向支撑载荷、纵向传递牵引、 横向实现自导向功能的均被定义为“轨道交通” ,并由于轨道交通的有序性、大众性、快捷性和低能耗、低成本 而被广泛推崇。尤其在 1879 年德国研制了电力驱动的有轨电车之后,开创了世界轨道电力牵引的先河,为轨道 交通进入城市奠定了技术基础。1888 年美国弗吉尼亚州的里磁门德市,首例把市内有轨马车线路改造成电气化 有轨电车线路, 成为世界上第一条投入商业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古老的街面有轨电车成为了城轨交通体系 的鼻祖,而世界第一条电力牵引的地下铁道仅于 1890 年在伦敦开通。至 1895 年美国有轨电车运营里程就达到 12100km,1920 年美国运营有轨电车的城市达到 370 个之多,线路总长达 25000km,年客运量达到 137 亿人次, 占美国全部城市客运总量的 88%。 在 1895 年至 1900 年欧洲约一半大城市的有轨电车路网迅猛兴起, 仅英国 1920 年有轨电车线路总里程就达 5000km。1899 年北京出现了我国第一辆有轨电车,1908 年上海继后出现有轨电车, 1909 年之后大连、天津、哈尔滨、长春、沈阳、鞍山、香港等都相继开通了有轨电车,有轨电车发展成为最早 的城市轨道交通主流模式。在有轨电车的鼎盛时代,促使城市形态发生了深刻变化。沿线土地开发迅速成为繁华 地带,激发了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 20 世纪开始由于汽车的兴起,街面出现了电车、大巴、小汽车的混合交通局面,造成了交通拥挤、车辆干 扰、低效运能、服务下降、可靠运行受阻等严重问题,构成了街面有轨电车的没落。并由于电车维修与运营费用 增加,线路欠缺保养,在 20 世纪 30 年代,全世界 范围内出现有轨电车“下马”风潮,老式有轨电车从城轨交通的主流模式舞台上退出。此时,面对历史问题,为 挽救运营危机,产业界试图通过技术进步促使街面有轨电车的蜕变,使城轨交通工程演化的必然性得以继承。直 至 20 世纪 70 年代,以汽车为主导的城市交通模式所带来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土地紧缺、 交通拥堵、 财经困难迫使发达国家重新考虑将轨道交通纳入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重点。 技术进化的结果衍生出了 现代有轨电车, “现代”的内涵,是应用低地板车辆技术和交流驱动、网络控制等智能技术的产品升级,同时通 过运营路权制式的改革, 将混合式公用路权调整到以平交道口公用的半封闭式半专用路权, 并通过信息化运行管 理和平交道口轨道交通优先的公用信号管理,使现代有轨电车的便捷性、舒适性、安全性、美观性和经济性受到 肯定。工程演化至今的现代版有轨电车,经技术进化已回归成为都市街面运输的轨道交通主流模式,特别在中小 城市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经济性。同时,以上的技术进化也催生了轻轨交通(LRT)的问世,轻轨交通是通过有 轨电车交通的工程演化和技术提升之后, 开始成为城轨交通一种新的主流模式, 它可以灵活选择采用专用路权或 半专用路权,很快地成为以地面为主的线路定位,小型化的车辆选型、低成本的投资方式!中运能的公交运输为 目标的城市“快线交通” 。并由于在车辆技术上的关联性,以及城市发展中不同运能等级的经济性与规划性,当 前除特大城市高运能的需求采用“地铁”以外,在大、中城市中采用轻轨交通系统作为大运能的主导路网具有更 强的适用性,显得更为经济和便捷,值得以主流模式大力推广。第六讲6.1 试述马克思关于产业的论述 马克思关于产业的论述: 自然界的辩证发展包括从天然自然、 人化自然到人工自然和社会自然的转化过程, 尤其从人工自然和社会自 然的转化过程是必不可少的过程, 该过程实质上是产业化过程。 因此要从产业是创建社会自然的手段出发来研究 产业。- 12 - 产业的本质与特点 一.产业的内涵 由于社会自然的形成过程是追求普遍性的过程, 本质上是追求经济效益的过程, 必然需要一种新的满足上述 需要的实践活动, 作为人的新的实践活动形式的产业实践就应运而生。 产业可以定义为重复乃至规模化地生产人 工物、使个别的、偶然出现的灵感、创意、发现、发明、人工物实现了社会化的传播,创造社会自然的过程。 二. 产业的特点 1、产业的规模性 规模性是社会物形成和成熟的标志。产业是个别的、偶然的人工物成为大量的、必然的社会物的过程。能不 能形成规模生产是产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本质特征,产业的规模性生产是产业的最重要特点。在产业中 ,或者技 术发明所创造的产品被批量化、规模化地生产出来,或者技术发明所开发的新工艺、新方法被大规模地应用于生 产过程,或者是工程建设所采取的各种优化方法可重复、定型化地应用于日常生产,都体现了产业的规模性特点。 2、产业的盈利性 产业化过程把个别的、偶然的和不自觉的人工物转变成为普遍的、必然的和自觉的人工物即社会物的过程。 和单一的人工物不同,产业更多受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考量,产业的盈利性是产业的另一个重要特点。 3、产业的结构性 产业的结构性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 产业化过程也是产业结构调整过程。 在产 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不断变化的产业结构满足了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4、产业的系统性 产业作为技术的规模化生产,并不仅仅体现为单个技术上的突破与发展,而是体现为技术体系的形成。产业 发展也不仅是单个产业的形成,而是由于产业间有机联系的建立形成产业链和产业体系的建立。 5、产业的生产力性 产业的生产力性表现产业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进化而拓展, 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 发展本质是由产业发展来推动的。6.2.试述产业的本质和特征 产业的本质: 产业指创造社会自然的手段,是最现实的生产力,产业是重复大规模的生产人工物,创造社会自然的过程。 从 演化论角度理解,宇宙大爆炸以来,进行了四种演化态,人类出现的状态为常态,其他出现为非常态。适合人的 状态为常态,不适合人的状态为非常态。人一方面不能进入非常态但也不能脱离非常态,所以人通过中介手段间 接进入非常态。产业是通过大规模生产人工物,使人工物变成社会物,使常态间接进入非常态,创造新的常态的 活动。 从转化论角度理解,世界上,能量物质是不能创造的是守恒的,科学技术是转化财富的手段而不是创造 财富。产业是把自然界存在的一般状态大规模转化成对人有益的状态的活动。 产业特征: 1、规模性。产业是创造社会物,规模性是社会物形成和成熟的标志,在产业中强调标准化、批量化、定型化。 通过规模性增加产业的普遍性。 2、盈利性。产业化过程是把人工物转变成社会物的过程。人工物的社会化要受到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考量。 通过盈利增加规模性进而增加普遍性。 3、产业的结构性。产业的结构性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 人的需求和社会物是有结 构的,需求变化会引起结构变化。 4、产业的系统性。产业常被一分为三:制造端、研发端、销售端。产业是以产业链的形式出现。 5、产业的生产力性。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产生来源于给产业增加普遍性的需求。第七讲7.1 如何理解科学与社会的互动? (课本 309 页) 科学史的研究表明,科学不仅在不同的文化中具有不同的形态,就是在近代科学革命之后,科学也超越了单 纯知识体系的形态,而成为既是一种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也是一种认知活动,还是一种社会建制。正是- 13 - 由于科学具有的本质特征决定科学与社会之间的密切联系,不仅科学对社会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和影响;反之,社 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诸方面也对科学产生不同的影响。贝尔纳指出:“科学与社会的种种关系是完全彼此交 互的。 尽管科学本身的初次滋长是经济和政治诸因素的结果, 但科学一旦被树立为巩固经济和政治力量的一种手 段,科学的进步也就使得政治,经济,社会具有了一种相对独立性。”在科学与社会不断相互作用的基础上,现 代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科学的社会化与科学的社会化,以至呈现出科学与社会一体化的趋势。7.2 社会对科学的影响体现在哪几个方面?(课本 312 页) 现代科学的本质决定了科学与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社会对科学的影响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 1, 科学中立论与科学负荷价值论“科学价值中立说”主张科学是价值中立或价值无涉的。这一观点认为,科学是追求纯粹真理的事业,客观 性是科学的生命,科学与价值,主观性,主观因素无关。 20 世纪,尤其是第二次大战以后,人们对科学的本身的研究大大加强,开始越来越关注科学作为一种社会 实践活动的功能和作用。 反对科学“价值中立说”的主张并不是认为科学的目标不是真理,只不过是在更广泛的一般意义上谈论科学 作为客体,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及其属性对人的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 2, 西方的科学社会学思想纵观 20 世纪西方科学社会学的历史,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 (1)创建时期(20 世纪 20―40 年代末)。形成了以默顿为代表的美国传统和以贝尔纳为代表的英国传统。 (2)体制性科学社会学时期(20 世纪 50―70 年代初)。这是默顿科学社会学的成熟时期。 (3)科学知识社会学时期(20 世纪 70 年代至今)。形成了几个流派,即英国的“爱丁堡学派”和“巴斯 学派”,法国的“巴黎学派”和美国的 SSK 研究等。 3,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理论和实践 科学知识社会学,又称社会构建主义,是随着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知识社会学以及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发 展而出现的,是一个兼收了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的新的研究领域。SSK 最早出现于 20 世纪 70 年代的英国,而后得 到迅速发展,目前已经取代了传统的科学社会学和科学哲学的地位,成为英国,法国,北美科学社会学研究的主 流。7.3 工程的伦理规范中,伦理准则起到什么作用?(书本 P381) 工程活动是现代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工程活动中内在地存在着许多深刻重要的伦理问题。工 程建设应该既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同时又体现人与社会和谐。面对工程实践,工程伦理是绝不可缺位的。 自觉担负起对人类健康、安全和福利责任,是工程伦理研究的主题,也是我们时代的重大问题。 工程伦理的社会作用在于公正处理有关的社会关系,主要是业主与承包的利益关系、工程与社会的利 益关系、工程与自然的利益关系。工程伦理的道德规范是对从事工程设计、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工程技术人 员的道德要求,其主要道德规范是:责任、公平、安全、风险。前两者是普遍伦理原则,后两者是工程伦 理特有的原则。 今年来,我国媒体揭露了在工程活动中出现和发生的许多问题,例如,工程事故频发、工程质量低劣 等等,这反映出工程界和社会公众的工程伦理意识比较淡薄,从而直接影响到工程师自觉履行其社会责任。- 14 - 工程伦理建设的重要性在于,他不仅有利于对工程活动进行有效的制约与监督,而且有利于对工程活动的 决策者、参与者进行伦理道德教育。7.4 公众如何理解工程?(书本 P154) (划线部分可以选择不写) 人类的工程活动塑造了人类文明。尤其是现代工程活动更是彻底改变了现代社会的面貌,深刻影响人 类社会各个方面,构成社会发展和基础。所以,公众应从哲学层面思考工程的本质与特征,形成正确的工 程观。 在科学、技术、工程三元论的理论框架下,首先要理解工程活动与人类其他活动的划界。 (1)工程化界 工程与科学化界:科学活动是以发现自然规律为核心的理论认识活动,其活动的最终目标是构建关于 自然的具有普遍性与必然性的理论知识体系。工程活动则以建造人工物为核心、改造自然的我只性实践活 动,其活动的最终目标则是建造满足人类生存与发展需要的人工物。 工程与技术化界:技术活动侧重于改造自然实践活动的方式方法和各种手段的发明探索。工程活动侧 重于利用技术成果去建造人工物的实践活动。工程必须要以一定的技术为基础没有任何技术的工程不可能 存在。但工程不能归结于某一单一技术的纯粹应用,工程往往需要综合集成多种多样的技术,同时必须集 成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文化、社会、环境等非技术的复杂因素,工程活动才能显示地实现。 工程与生产的化界:生产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各种需要,在一定的现实技术和经济核算的基础上,有计 划的按照严格的规范和固定操作规程,批量、重复、确定地创造定型的物质产品的实践活动。工程具有明 确的空间场域性,工程的风险较大。 (2)工程具体界定 定义:为了满足人类社会的各种需要,在综合集成科学、技术、社会、人文等理论性知识及情境性知 识经验的基础上,在经济核算的约束下,调动各种资源,在特定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通过探索性、创 新性、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的社会建构行动,有计划、有组织地建造某一特定人工物的社会实践过程及其成 果。 (3)工程活动的特征: 工程决策的综合性与创新性;工程活动的系统性与协调性;工程知识的集成性与优化性;工程活动的 场域性与情境性;工程活动的不确定性与风险性;工程结果的双刃性与评价的多维性。7.5 阐述社会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人工物的社会化是一个大规模地社会建构过程, 人工物作为实物系统不可能自主地完成这一社会化过程, 更 多的是取决于人的目的和社会的需要,这个过程充分体现了的社会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具体体现为: 1.社会需求的规模性决定了产业大规模性生产功能的实现 社会需求的规模性决定了产业大规模性生产功能的实现,决定了在产业中,或者技术发明所创造的产品被批 量化、规模化地生产出来,或者技术发明所开发的新工艺、新方法被大规模地应用于生产过程,或者是工程建设所 采取的各种优化方法可重复、定型化地应用于日常生产,从而形成了规模经济。 2.社会的市场化决定了产业盈利性功能的实现 人工物的社会化不仅要受到自然属性、存在状况和运动规律的制约,还要受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考量。 社会的市场化为技术转化为进入现实市场的商品,形成一个包括研发、扩散、生产、营销、售后服务诸环节在内 的产业链,大大提供了产业盈利性。 3.社会地域性决定产业主导性功能的实现 社会具有明显地域性特点,而产业统一不可免地与国界、阶级与民族的利益、经济制度的本质和政治文化传 统相关,特别表现在对于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主导产业存在。社会地域性决定产业主导性功能的实现。 例如,我国与欧美发达国家比较,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 业相对发达,而我国的优势则体现在传统制造业。 4.社会需求的变动性决定产业结构调整性功能的实现 人们社会需要的是不断变化的, 社会需求的变动性决定产业结构调整性功能的实现。 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 不断变化的产业结构满足了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进而完成了产业结构调整。- 15 - 第八讲8.1 怎样理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思想的与时俱进中国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思想的与时俱进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 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这些基本思想指导下, 始终站在科学技术的前 沿,结合人类不同时期科技发展成就,解决不同时期中国科技发展面临的问题中,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 观。马克思主义时代的中国经历了民族独立、民族振兴、国家强大和惠泽人民四个发展时期,从“向科学进军” , 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提出,再到“科教兴国”的战略实施,特别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在不断自主创新过程中,逐步探索出适合中 国国情的科技发展战略思想, 逐步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 并且它已体现为日趋完善的马克思主义科 技观。这为中国科技发展、创建民主文明的和谐经济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下面从我国几代领导人的中国化的科技创新思想来谈一谈中国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思想的与时俱进 1、毛泽东的科学技术思想 毛泽东的科学技术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毛泽东在新中国科学技术相对落后的条件下, 提出了一系 列关于科学技术发展的理论观点,形成了毛泽东的科学技术思想。 (1)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力发展 毛泽东系统总结了世界各国科学技术经济发展的经验,指出: “资本主义各国,苏联,都是靠采用最先进的技术, 来赶上最先进的国家,我国也要这样” 。 (2)努力接近与赶上世界科学发展的先进水平 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建设要依靠科学技术,号召向科学进军,目标是世界科学技术前沿,努力接近与赶上世界科 学发展的先进水平。他提出“我国人民应该有一个远大的规划,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 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 。 2、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思想 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邓小平结合改革开放和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态势, 提出 了一系列关于科学技术发展的理论观点,形成了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思想。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邓小平根据世界科学技术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概括了人类实践所提供的新经验和新成果,第一次明确提出“科学 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这一当代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命题,成为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的理论核心。 (2)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服务 邓小平指出: “科学技术主要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 。他强调: “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 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 经济的高速度发展” 。 (3)进行科技体制改革 邓小平为我国的科技改革原则、内容及任务指明了方向。他指出“新的科技体制,应该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 双管齐下,长期存在的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有可能得到比较好的解决” 。 (4)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成果 邓小平指出: “科学技术是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 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 。我国要扩大对外开放,增强国际交流,吸收先进成果,追踪科学技术前沿, 填补科学技术空白。 3、江泽民的科学技术思想 江泽民的科学技术思想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江泽民在世纪之交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知识经 济初见端倪的新形势下,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科学技术发展的理论观点,形成了江泽民的科学技术思想。 (1)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江泽民指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这一重要论断,指明了科 学技术在先进生产力发展中的关键地位和决定作用。 (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6 - 江泽民指出: “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学技术和教育摆在 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 增强国家的科学技术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 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技术文化素 质,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 (3)科学技术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 江泽民反复强调: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并认为“如果自主创新能 力不上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 民族之林” 。 重视和关心科学技术人才―― 4、胡锦涛的科学技术思想 胡锦涛的科学技术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胡锦涛在科学技术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立足于我国科 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科学技术发展的理论观点,形成了胡锦涛的科学技术思想。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胡锦涛多次强调, “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必须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 。他 提出了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重点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等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措施。 (2)加强科学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胡锦涛指出: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培养造就宏大的创新型人才队伍。人才直接关系我国科学技术事 业的未来,直接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明天” 。 (3)选择重点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 胡锦涛指出: “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选择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人民生命健康和生态环 境全局的若干领域,重点突破,努力在关键领域和若干技术发展前沿掌握核心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 。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科技观,解决不同时期中国科技 发展问题而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重大发展的结果。 多年来,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在自主创新发展精神的指 导下,从创立到发展,已经日臻完善,逐步体现出实践科学观、自主科学观、文化科学观、人本科学观、创新科 学观、人才科学观和战略科学观等功能特点。其中人本性特点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宗旨;自主性体 现了其民族性特点;创新性是其发展驱动力; 人才观是其实现资源保障;文化性特点是其生存和发展土壤;战 略性特点是其科学预见功能和发展目标;唯物实践观特点是其思想灵魂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体现。8.2 我国大力发展民生科技的重要意义是什么?答: 民生科技是涉及民生改善的科学技术,是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 展的科学研究、产品开发、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发展民生科技主要是指将成熟适用的技术推广和扩散,让更广 泛的人群更便捷、更廉价、更快速、更充分地享受到科技的成果。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和谐社会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发展民生科技必须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需求, 将自主创新作为 发展民生科技、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同时,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支撑,民生科技要及时将环境保护、 节能减排、生态治理、人口健康、城镇建设、防灾减灾等领域成熟适用技术进行大力推广,让更广泛的人群更便 捷、更廉价、更快速、更充分地享受到科技的成果,从而促进社会的整体和谐。8.3. 如何认识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我国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增强发展的长期动力具有战略意义。改革开放 30 多 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主要源于发挥了劳动力和资源环境的低成本优势。进入发展新阶段,我国在国际上的低 成本优势逐渐消失。与低成本优势相比,技术创新具有不易模仿、附加值高等突出特点,由此建立的创新优势持 续时间长、竞争力强。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由低成本优势向创新优势的转换,可以为我国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实- 17 - 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我国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现实意义。科技创新具有 乘数效应,不仅可以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且可以通过科技的渗透作用放大各生产要素的生产力,提高社会 整体生产力水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可以全面提升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 变。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降低资源能源消耗、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长远意义。实施创新驱动 发展战略,加快产业技术创新,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既可以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改 变过度消耗资源、污染环境的发展模式,又可以提升产业竞争力。 8.4 国家创新体系对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意义? 国家创新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各类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社会 系统。从制度创新的角度看,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有赖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 1、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有利于企业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 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全面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 2、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有利于稳定支持从事基础研究、前沿高科技研究和社会 公益研究的科研机构。 3、建设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有利于形成军民高科技的共享和相互转移的良好格局。 4、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创新体系,有利于增强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 5、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有利于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 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形成科技创新的整体合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总之,加快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特别是加强各创新主体的有效互动和合作,对增强全民族的创新水平和能力, 建设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有重要意义。- 18 -
自然辩证法2015答案_其它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2015 年自然辩证法考试答案 1.你...科学工作者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 的最好手段就是学习哲学, 哲学史从总体上...自然辩证法答案_文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武汉大学 ...2、我国己经建立了大多数国家不具备的比较完整的...为将我国从人口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强国奠定了好的基础...自然辩证法答案_哲学/历史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自然...分析经验材料的阶段, 只有力学发展到了比较完整的...发展;技术进步的标准在于能否生产出更新和更好的产品...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题库全)_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研究生自然辩证...(3)学习自然辩 证法有利于拓展科技工作者的知识面,更好的参与现代化建设,有...科学与技术的融合,使科学技术形成一个完整有效的对社会产 生深刻影响的大系统。...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 14页 5下载券
“自然辩证法终极版答案 9页 1...自然辩证法 答案_研究生入学考试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1. 试述当代马克思主义...如果估计到科研的结果会给社会带来不好的影响,那么 科研人员应当尽快停止研究活动...自然辩证法考试答案_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1、 试述当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如果估计到科研的结果会给社会带来不好的影响,那么科研 人员应当尽快停止研究活动...自然辩证法课后习题答案_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自然辩证法课后习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1、 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自然辩证法答案_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一、 任选古希腊罗马的科学成就为例, 谈谈古代科学衰落的原因。 1 观测的有限性模糊了自然事物的真实原因。 古希腊与其他...自然辩证法答案_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A 卷答案 1 如何理解真理与价值统一...方面利益关系,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特别要着力解决好群众 反映强烈的...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opyright &copyright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关于自然辩证法的论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