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中胃癌淋巴结分组分站怎样注意

胃癌的症状及注意事项
来源:健康一线日
胃癌是最常见的而性肿瘤之一 ,在我国的发病率也是肿瘤当中最高的,每年大约有十多万人死于胃癌 ,胃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疾病。而且胃癌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所以我们必须要关注和了解更多有关胃癌的知识,所以我花了一些时间,为大家收集了一些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 症状体征
[1]早期胃癌多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当临床症状明显时,病变已属晚期。因此,要十分警惕胃癌的早期症状,以免延误诊治。
1.早期表现 上腹不适是胃癌中最常见的初发症状,约80%患者有此表现,与消化不良相似,如发生腹痛,一般都较轻,且无规律性,进食后不能缓解。这些症状往往不被患者所重视,就医时也易被误认为胃炎或溃疡病。故中年患者如有下列情况,应给予进一步检查,以免漏诊:①既往无胃病史,但近期出现原因不明的上腹不适或疼痛,经治疗无效;②既往有胃溃疡病史,近期上腹痛的规律性改变,且程度日趋加重。如症状有所缓解,但短期内又有发作者,也应考虑胃癌的可能性,及时作进一步检查。
将近50%的胃癌患者都有明显食欲减退或食欲不振的症状,部分患者是因进食过多会引起腹胀或腹痛而自行限制进食的。原因不明的厌食和消瘦,很可能就是早期胃癌的初步症状,需要引起重视。早期胃癌患者一般无明显的阳性体征,大多数患者除全身情况较弱外,仅在上腹部出现深压痛。
2.晚期表现 当胃癌发展扩大,尤其在浸润穿透浆膜而侵犯胰腺时,可出现持续性剧烈疼痛,并向腰背部放射。癌肿毒素的吸收,可使患者日益消瘦、乏力、贫血,最后表现为恶病质。癌肿长大后,可出现梗阻症状,贲门或胃底癌可引起下咽困难,胃窦癌引起幽门梗阻症状,腹部还可扪及肿块。癌肿表面形成溃疡时,则出现呕血和黑便。至于转移灶如直肠前触及肿块、脐部肿块、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和腹水的出现,更是晚期胃癌的证据。
二、 用药治疗
1.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仍是目前根治早期胃癌的惟一方案,也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手段。长期以来,由于发现胃癌较晚,大多数属于晚期肿瘤,手术疗效欠佳,术后5年生存率一直维持在30%左右,因此,必须加强对早期胃癌症状的重视及高危人群的监测,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
对于所有的胃癌患者,只要病人的全身情况较好,又无远处转移的征象,均有手术探查的指针。至于术式的选择,需根据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期和术中探查发现,包括胃癌的部位、肿瘤大小、浸润的深度及淋巴结肿大情况,决定不同的手术方式。随意地扩大或缩小手术切除范围,造成脏器功能的过度破坏或术后肿瘤复发,均是不适当的。
(1)早期胃癌:早期胃癌的治疗效果好,日本文献报道大量的早期胃癌病例,5年生存率超过95%,通常可以治愈。由于5%~6%的黏膜内胃癌及15%~20%的黏膜下胃癌有胃周淋巴结转移,因此对早期胃癌必须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①内镜黏膜切除术:在内镜下作肿瘤切除能否成功的关键取决于:病变早期、无淋巴转移且能在内镜下将病变完全切除。目前尚缺乏术前正确判断淋巴结是否有转移的方法,因此只能从对早期胃癌淋巴转移规律的认识,结合内镜下所见的病变加以判断。下列情况下的早期胃癌一般不会有淋巴转移:a.直径<5mm的早期胃癌;b.直径<2.5cm的隆起型早期胃癌;c.直径<2cm的无溃疡凹陷型早期胃癌;d.直径<1.5cm的混合型早期胃癌;e.某些有手术禁忌证的早期胃癌或患者坚决拒绝手术者。
早期胃癌的内镜治疗包括切除法及非切除法,后者包括光敏治疗、激光治疗、局部注射法及组织凝固法。切除法可获得切下的黏膜标本,以供病理检查。该法先将内镜注射针经胃镜活检孔插入胃内达到病变边缘,向黏膜下注射含肾上腺素的生理盐水,使局部病变隆起,便于圈套,同时也可将病变与肌层隔离开来,保护肌层不受电凝损伤并防止出血,切下标本必须经病理检查,切端无癌细胞为完全切除,术后随访2年无复发可列为治愈。一般认为内镜下黏膜病变的完全切除率约70%。如切下标本发现切除不完全则可改用内镜下激光治疗,以消除残余癌灶,也可考虑手术,大部分病例在改用激光治疗后病变消失而痊愈。
②腹腔镜下局部切除:随着腔内外科及微创手术的发展,早期胃癌经腹腔镜下的全层切除部分胃壁已成可能。由于此手术可不开腹,即将胃壁病变作全层切除,切除范围也远较内镜下黏膜切除为广,且可将邻近胃癌病灶周围的淋巴结一并切除,如活检发现有癌转移时可即中转剖腹作根治手术。患者术后早期可进食,住院期短,因此有其优越性,切除范围较内镜为广。该手术一般宜于胃前壁的病变,如病变位于后壁或近侧,则需经胃腔内将病变部位黏膜切除或手术切除。
③d1根治术:手术范围为切除原发病灶及周围足够正常胃壁,并清扫第1站淋巴结。如不需切除小弯侧,应尽量保留迷走神经分支;胃底贲门癌或胃体癌,尤其是近大弯侧,允许保留幽门功能。
(2)进展期胃癌:随着人们对进展期胃癌特征及生物学行为的认识,外科手术得到进一步完善。对手术方式、原发病灶的切除范围、淋巴结清扫程度及邻近脏器切除与否均进行了大量的研究,5年生存率已有所提高。
①根治性切除手术:彻底切除胃癌原发灶、转移淋巴结及受浸润的邻近脏器是胃癌根治手术的基本要求,也是目前可能达到治愈目的的主要手段。关于胃切除的范围近年来意见已渐趋向一致,即胃切断线要求离肿瘤肉眼边缘不得少于5cm,远侧部癌应切除十二指肠第一部3~4cm,近侧部癌应切除食管下端3~4cm。由于在清除区域淋巴结时,常须在根部切断胃各供应动脉,全部动脉皆被切断后,势必做全胃切除。至于根治性淋巴清除范围,以往将根治手术时的淋巴结清除范围按站别划分,以r(radical)来表示,分别以r1、r2、r3、r4表示清除第1、2、3、4站淋巴结,此种命名法常易引起一定程度的混淆。因当有第3站淋巴转移时(n3)施以r2术式仅是一姑息性切除而并非根治性手术,为了避免这种混淆,现已决定将d(dissection)代替r,淋巴清除范围与手术的根治程度无关,至于是否根治手术或根治程度则须根据病变的范围或程度分为a、b、c 3级。a级的标准是指淋巴结清除范围超过已有转移的淋巴结站别,也即d>n;b级的标准是d=n,淋巴结清除范围仅及已有癌转移的淋巴结站别。c级则是指切缘已有癌浸润或有转移的淋巴结仍遗留在体内。因此,在胃癌作外科手术时应力争施行符合a级标准的根治术,这样才有可能提高胃癌的疗效。
a.d2淋巴结清除根治术:该类手术适用于ⅰ、ⅱ、ⅲa期胃癌,可作为进展性胃癌的典型术式,我国近年来大力推广d2术式,使胃癌的疗效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该类手术的要点是必须在根部结扎切断血管,才能保证相应区域的淋巴结彻底清除;术时施行网膜囊外剥离技术,即胃远侧部癌必须将大网膜连同横结肠系膜前叶以及胰腺被膜一并整块地从相应脏器上剥下,这样才有可能在根部结扎胃左及胃网膜右血管。小弯侧的解剖也需从贲门沿肝脏面切开肝胃韧带直至肝十二指肠韧带,连同其前叶一并向胃侧解剖,才有可能在根部结扎胃右血管及清除贲门右淋巴结群。肝总动脉干更需切开包绕其外的神经纤维,才有可能清除该组淋巴结群。另外作远侧胃癌切除时,必须强调切除十二指肠第一部3~4cm,因十二指肠黏膜下的淋巴网虽然较少,但浆膜下的淋巴网甚为丰富,故肿瘤一旦侵及胃远侧部的浆膜,就很易向十二指肠浸润。
b.淋巴结扩大清除术:近年来为了提高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常对ⅲb、ⅳ期胃癌施行淋巴结扩大清除术(d3),清除包括肝十二指肠韧带、肠系膜上动脉、腹主动脉旁、甚至包括膈肌及纵隔淋巴结。目前对d3手术的适应证意见不一致,一般认为如术时已发现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有明确的转移时,已不宜做d3手术。有第2站淋巴结转移,并侵及浆膜的远侧胃癌才是d3手术的适应证。由于腹腔动脉旁的神经节常难于与淋巴结鉴别。因此,在淋巴结扩大清除时常易将该部位的神经节一并切除,从而导致患者发生腹泻、腹痛及营养不良等并发症;近期的研究发现,d3虽能更多地清扫转移淋巴结,但并未能证实有提高患者生存率的作用,因此对d3仍停留在研究阶段,有待时间和实践的考验。
c.联合脏器切除术:该类手术一般用于胃癌直接侵犯到邻近组织或器官,或为了使淋巴清除更彻底而不得已同时切除相应脏器。该类手术技术目前已日臻成熟,适应证也更宽。为了清除脾动脉周围及脾门淋巴结,过去常规须将远侧部胰腺及脾脏一并切除,这样不但增加了术后膈下脓肿的并发症,而且也易发生术后糖尿病,而保留胰的脾动脉及脾脏切除术,使这类并发症从原来切胰时的39.4%降到保留胰腺的19.6%,病死率从3.1%降到1.6%,而且使ⅱ、ⅲ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也分别从原来的54.6%及32%提高到70%及53%。此手术的技术操作关键是在脾动脉根部结扎切断脾动脉,将脾动脉连同其周围淋巴结与脾脏一并切除而保留脾静脉,因脾静脉与胰腺实质间有较多分支,而胰实质内不论通过淋巴墨汁显像或碘油造影均未能发现有淋巴转移,因此仅在脾门处离断脾静脉即可。某些恶性度较高的胃癌,常有围绕左肾血管及左肾上腺的癌转移,因此对进展较快的胃癌常建议将左肾游离且切除左肾上腺,以保证淋巴结的彻底清除。
全胃切除术后的重建方式很多。食管十二指肠吻合操作较简便,但有反流性食管炎并发症的缺点。食管空肠吻合(lahey法)应用最广,而roux-en-y型吻合可完全防止胆汁、胰液的反流和避免食管炎的发生为其优点。
②姑息性手术:姑息性手术包括两类,一类是不切除原发病灶的各种短路手术,另一类是切除原发病灶的姑息性切除术。前一类虽手术较小,但一般并不能改变胃癌的自然生存曲线,仅能起到解除梗阻缓解部分症状的效果。而姑息性切除则有一定的5年生存率。所以,胃癌病人只要全身情况许可,而又无广泛远处转移,凡局部解剖条件尚能做到胃大部切除的,应力争将其原发病灶切除。作姑息性胃大部切除术,不但可以消除肿瘤出血、穿孔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尤其在切除术后配合药物治疗,有的仍可获较长的生存期。在各种原因作姑息性切除的病例中,以
三 饮食保健
(一)、胃癌食疗方
(1)蔗姜饮:甘蔗、生姜各适量。取甘蔗压汁半杯,生姜汁1匙和匀炖即成。每周2次,炖温后服用,具有和中健胃作用,适宜胃癌初期用。
(2)红糖煲豆腐:豆腐100克,红糖60克,清水1碗 摘自: 医 学教 育网www.med66.com 。红糖用清水冲开,加入豆腐,煮10分钟后即成。经常服食,具有和胃止血,吐血明显者可选用此食疗方治疗。
(3)陈皮红枣饮:桔子皮1块,红枣3枚。红枣去核与桔子皮共煎水即成。每日1次,此食疗方行气健脾,降逆止呕、适用于虚寒呕吐。
(4)莱菔粥:莱菔子30克,粳米适量。先将莱菔子炒熟后,与粳米共煮成粥。每日1次,早餐服食,此药方消积除胀,腹胀明显者可选用。
(5)陈皮瘦肉粥:陈皮9克,乌贼鱼骨12克,猪瘦肉50克,粳米适量。用陈皮、鱼骨与米煮粥,煮熟后去陈皮和乌贼骨,加入瘦肉片再煮,食盐少许调味食用。每日2次,早、晚餐服用,此食疗粥降逆止呕,健脾顺气,腹胀者可首选此膳。 摘自: 医 学教 育网www.med66.com
(6)莴苣大枣饼:莴苣250克,大枣250克,面粉500克。将莴苣切碎,大枣煮熟去核,与面粉混和后做饼即成。当点心服用,健脾益胃,燥湿利水;大便稀薄或腹泻可选用。
(7)芡实六珍糕:芡实、山药、茯苓、莲肉、薏米仁、扁豆各30克,米粉500克。将上述全部加工成粉末与米粉合匀即成。每日2次或3次,每次6克,加糖调味,开水冲服,也可做糕点食用,此方健脾,止泻效果良好。 资料来源 :医 学 教 育网
(8)桂圆花生汤:花生连红衣250克,大枣5枚,桂圆肉12克。大枣去核,与花生、桂圆一起加水煮熟即可。每日1次,养血补脾,贫血明显者可用此方。
(9)乌梅粥:乌梅2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先将乌梅煎取浓汁去渣,入粳米煮成粥,粥熟后加少许冰糖,再稍煮即可。每日1次,此方有收涩止血作用。
(10)麻仁粥:芝麻、桃仁各20克,粳米80克。用芝麻、桃仁和糯米共同煮粥即成。隔日1次,润肠通便,大便干燥秘结者可用此粥。
(11)芝麻粥:芝麻6克,粳米30克,蜂蜜适量。将芝麻炒香待米煮粥即将熟时加放,再加蜂蜜调匀即成。每日1次,此药膳补血润肠。
(12)鱼肚酥:鱼肚(大黄鱼、鲤鱼、黄唇鱼、鳗鱼的鳔均可作原料),芝麻油。鱼肚用芝麻油炸酥,压碎即成。每日3次,每次10克,用温开水送服。此药膳补肾益精,滋养筋脉,止血、散淤、消肿。
(13)健胃防癌茶:向日葵杆蕊或向日葵盘30克。用上述原料煎汤即成。煎汤代茶,长期饮用,有防癌,抗癌消炎之功效。胃癌术后吻合口有炎症者可选此膳。
(二)、胃癌吃哪些对身体好?
(1)宜多吃能增强免疫力、抗胃癌作用的食物,如山药、扁豆、薏米、菱、金针菜、香菇、蘑菇、葵花籽、猕猴桃、无花果、苹果、沙丁鱼、蜂蜜、鸽蛋、牛奶、猪肝、沙虫、猴头菌、鲍鱼、针鱼、海参、牡蛎、乌贼、鲨鱼、老虎鱼、黄鱼鳔、海马、甲鱼。
(2)宜多吃高营养食物,防治恶病质,如乌骨鸡、鸽子、鹌鹑、牛肉、猪肉、兔肉、蛋、鸭、豆豉、豆腐、鲢鱼、鲩鱼、刀鱼、塘虱鱼、青鱼、黄鱼、乌贼、鲫鱼、鳗、鲮鱼、鲳鱼、泥鳅、虾、淡菜、猪肝、鲟鱼。
(3)恶心、呕吐宜吃莼菜、柚子、橘子、枇杷、粟米、核桃、玫瑰、杨桃、无花果、姜、藕、梨、冬菜、芒果、乌梅、莲子。
(4)贫血宜吃淡菜、龟、鲨、鱼翅、马兰头、金针菜、猴头菌、蜂蜜、荠菜、香蕉、橄榄、乌梅、木耳、羊血、蚕豆衣、芝麻、柿饼、豆腐渣、螺等。
(5)腹泻宜吃鲨鱼、扁豆、梨、杨梅、芋艿、栗子、石榴、莲子、芡实、青鱼、白槿花。
(6)腹痛宜吃金橘、卷心菜、比目鱼、鲎鱼、蛤蟆鱼、沙虫、海参、乌贼、黄芽菜、芋头花。
(7)防治化疗副作用的食物:猕猴桃、芦笋、桂圆、核桃、鲫鱼、虾、蟹、山羊血、鹅血、海蜇、鲩鱼、塘虱、香菇、黑木耳、鹌鹑、薏米、泥螺、绿豆、金针菜、苹果、丝瓜、核桃、龟、甲鱼、乌梅、杏饼、无花果。
术后饮食:
①加强营养,提高抗病能力。少食多餐,每天4&5次,从流质、半流质到软食,开始时每次量约小半碗,以后慢慢增加。饮食宜清淡、高维生素、高蛋白,富于营养、宜消化,如面片、面条、各种粥、牛奶、豆浆、藕粉、肉汤等,并给予足量的维生素c,如鲜橘汁等。 ②可适当补充一些铁剂,经常多吃新鲜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
③禁烟酒、禁吃霉变食物,禁生硬、粗糙刺激之物。
④养成定时、定量的饮食习惯。食物应细嚼慢咽,减轻胃的负担。
⑤为防止&胃切除后倾倒综合征&的发生,要控制每餐汤水的摄入量,食物的总量和进食的速度,不要让较多的水或食物一下子进入残留的胃内,很快通过吻合口而进入肠道, 一般以进食少量易消化的碱性食物较好。进食后应躺下休息15分钟左右。避免进食较多的甜流汁或汤水。若出现头昏心慌、汗出、腹部不适、恶心等症状,不必惊慌,躺下休息15&30分钟后,会慢慢自行好转。
⑥可适当慢走、散步,每天轻柔腹部15分钟左右,早晚各一次,可帮助胃吸收和消化,有助于身体的康复。
(三)、胃癌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禁食霉变或腐烂变质的食物。
(2)禁高盐饮食。
(3)禁食过度有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花椒等。
(4)禁忌烟酒。
(5)手术以后的病人忌进牛奶、糖和高碳水化合物饮食,以防发生倾倒综合征。
(6)少吃或不吃熏烤的食品及过度腌制的蔬菜。
(7)忌食辛香走窜的食品,如香菜、孜然、胡椒、辣椒、葱、芥末、蒜等。
(8)肥腻生痰食品:如肥肉、肥鸡、肥鸭、各种甜食(含糖量较高的)、奶油、奶酪等。
(9)中医传统认为的&发&物:如羊肉、无鳞鱼、猪头肉、动物内脏、虾蟹等海产品、公鸡、狗肉、蚕蛹等。
(10)忌吸烟和喝酒,烟酒只能使疾病进展得更快,有百害而无一利。 冬天是养胃保胃的好时节。有胃炎的人,再加上饮食不规律,也许胃癌离你越来越近了。日本医学专家对30岁-40岁年龄组的人进行了多年的饮食状况研究发现,在胃癌患者中,晚餐时间无规律者占38.4%。(实习编辑:杨薇)
原发性痛经由月经期间子宫内膜分泌前列腺素量增高所致,可服用止痛药和避孕药,继发性痛经由疾病所致,发现病因,可采取相应保守性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如果是经期主要强调止痛为主,止痛的方法很多,包括用药、针灸、推拿、局部按摩,以及艾灸等等,很多方法都可以达到止痛的作用。
一提起经期痛经,很多女性非常痛苦,如何能缓解经期痛经呢?下面就教您一招。
相关知识扩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To view this video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and consider upgrading to a web browser
胃癌的症状及注意事项胃癌淋巴结转移什么意思?
胃癌淋巴结转移什么意思?
09-02-16 &
由于目前医学水平限制,包括胃癌在内的大多数恶性肿瘤是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被发现的。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只有约15%的胃癌病人在确诊后五年仍然存活。幽门螺旋杆菌生存于人胃部幽门部位,是最常见的细菌病原体之一。统计表明,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受该细菌感染。
     英国利兹大学的流行肿瘤学专家戴维·福曼经研究发现,超过50%的胃癌病因可能与幽门螺旋杆菌有关,而这种细菌可用抗生素消灭。
     初步研究表明,在不考虑烟草危害的情况下,超过半数的不涉及胃部上端贲门(胃与食管相连的部分)的胃部癌变与这种细菌感染有密切关系。这种细菌可以通过简单的血液化验查出,从而预测出被测者患胃癌的可能性大小。另外,血检和服用抗生素疗法不仅便捷,而且费用低廉。
     所以,在临床上用一定的抗生素可以用来预防胃癌的发生。参考资料: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由于目前医学水平限制,包括胃癌在内的大多数恶性肿瘤是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被发现的。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只有约15%的胃癌病人在确诊后五年仍然存活。幽门螺旋杆菌生存于人胃部幽门部位,是最常见的细菌病原体之一。统计表明,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受该细菌感染。 英国利兹大学的流行肿瘤学专家戴维·福曼经研究发现,超过50%的胃癌病因可能与幽门螺旋杆菌有关,而这种细菌可用抗生素消灭。 初步研究表明,在不考虑烟草危害的情况下,超过半数的不涉及胃部上端贲门(胃与食管相连的部分)的胃部癌变与这种细菌感染有密切关系。这种细菌可以通过简单的血液化验查出,从而预测出被测者患胃癌的可能性大小。另外,血检和服用抗生素疗法不仅便捷,而且费用低廉。 所以,在临床上用一定的抗生素可以用来预防胃癌的发生。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目前认为下列因素与胃癌的发生有关:   (一)环境因素   不同国家与地区发病率的明显差别说明与环境因素有关,其中最主要的是饮食因素。摄入过多的食盐、高盐的盐渍食品、熏制鱼类、亚硝胺类化合物的食物是诱发胃癌的相关因素,另外还有发霉的食物含有较多的真菌毒素,大米加工后外面覆有滑石粉。此外也有研究表明胃癌与营养素失去平衡有关。  (二)遗传因素 某些家庭中胃癌发病率较高。胃癌患者亲属的胃癌发病率高出于正常人四倍。一些资料表明胃癌发生于A血型的人较O血型者为多。  (三)免疫因素 免疫功能低下的人胃癌发病率较高。   (四)癌前期变化 所谓癌前期变化是指某些具有较强的恶变倾向的病变,这种病变如不予以处理,有可能发展为胃癌。癌前期变化包括癌前期状态(precancerous conditions)与癌前期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1.胃的癌前期状态   (1)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胃癌的发生率呈显著的正相关。   (2)恶性贫血:恶性贫血患者中10%发生胃癌,胃癌的发生率为正常人群的5~10倍。   (3)胃息肉:腺瘤型或绒毛型息肉虽然占胃息肉中的比例不高,癌变率却为15%~40%。直径大于2cm者癌变率更高。增生性息肉多见,而癌变率仅1%。   (4)残胃:胃良性病变手术后残胃发生的癌瘤称残胃癌。胃手术后尤其在术后10年开始,发生率显著上升。   (5)良性胃溃疡:胃溃疡本身并不是一个癌前期状态。而溃疡边缘的粘膜则容易发生肠上皮化生与恶变。   (6)巨大胃粘膜皱襞症(Menetrier病):血清蛋白经巨大胃粘膜皱襞漏失,临床上有低蛋白血症与浮肿,约10%可癌变。   2.胃的癌前期病变   (1)异形增生与间变:前者亦称不典型增生,是由慢性炎症引起的可逆的病理细胞增生,少数情况不可发生癌变。胃间变(anaplasia)则癌变机会多。   (2)肠化生:有小肠型与大肠型两种,小肠型(完全型)具有小肠粘膜的特征,分化较好。大肠型(不完全型)与大肠粘膜相似,又可分为2个亚型:Ⅱa型,能分泌非硫酸化粘蛋白;Ⅱb型能分泌硫酸化粘蛋白,此型与胃癌发生关系密切。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目前认为下列因素与胃癌的发生有关:   (一)环境因素   不同国家与地区发病率的明显差别说明与环境因素有关,其中最主要的是饮食因素。摄入过多的食盐、高盐的盐渍食品、熏制鱼类、亚硝胺类化合物的食物是诱发胃癌的相关因素,另外还有发霉的食物含有较多的真菌毒素,大米加工后外面覆有滑石粉。此外也有研究表明胃癌与营养素失去平衡有关。  (二)遗传因素 某些家庭中胃癌发病率较高。胃癌患者亲属的胃癌发病率高出于正常人四倍。一些资料表明胃癌发生于A血型的人较O血型者为多。  (三)免疫因素 免疫功能低下的人胃癌发病率较高。   (四)癌前期变化 所谓癌前期变化是指某些具有较强的恶变倾向的病变,这种病变如不予以处理,有可能发展为胃癌。癌前期变化包括癌前期状态(precancerous conditions)与癌前期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1.胃的癌前期状态   (1)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胃癌的发生率呈显著的正相关。   (2)恶性贫血:恶性贫血患者中10%发生胃癌,胃癌的发生率为正常人群的5~10倍。   (3)胃息肉:腺瘤型或绒毛型息肉虽然占胃息肉中的比例不高,癌变率却为15%~40%。直径大于2cm者癌变率更高。增生性息肉多见,而癌变率仅1%。   (4)残胃:胃良性病变手术后残胃发生的癌瘤称残胃癌。胃手术后尤其在术后10年开始,发生率显著上升。   (5)良性胃溃疡:胃溃疡本身并不是一个癌前期状态。而溃疡边缘的粘膜则容易发生肠上皮化生与恶变。   (6)巨大胃粘膜皱襞症(Menetrier病):血清蛋白经巨大胃粘膜皱襞漏失,临床上有低蛋白血症与浮肿,约10%可癌变。   2.胃的癌前期病变   (1)异形增生与间变:前者亦称不典型增生,是由慢性炎症引起的可逆的病理细胞增生,少数情况不可发生癌变。胃间变(anaplasia)则癌变机会多。   (2)肠化生:有小肠型与大肠型两种,小肠型(完全型)具有小肠粘膜的特征,分化较好。大肠型(不完全型)与大肠粘膜相似,又可分为2个亚型:Ⅱa型,能分泌非硫酸化粘蛋白;Ⅱb型能分泌硫酸化粘蛋白,此型与胃癌发生关系密切。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胃癌的分型  (一)胃癌的发生部位 可发生于胃的任何部位,半数以上发生于胃窦部、胃小弯及前后壁,其次在贲门部,胃体区相对较少。   (二)具体形态分型   1.早期胃癌 不论范围大小,早期病变仅限于粘膜及粘膜下层。可分隆起型(息肉型)、浅表型(胃炎型)和凹陷型(溃疡型)三型。Ⅱ型中又分Ⅱa(隆起表浅型),Ⅱb(平坦表浅型)及Ⅱc(凹陷表浅型)三个亚型。以上各型可有不同的组合。如Ⅱc+Ⅱa,Ⅱc+Ⅲ等。早期胃癌中直径在5~10mm者称小胃癌,直径<5mm称微小胃癌。 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均可出现上消化道出血 ,常为黑便。少部分早期胃癌可表现为轻微的上消化道出血症状 ,即黑便或持续大便隐血阳性。  2.中晚期胃癌 也称进展型胃癌,癌性病变侵及肌层或全层,常有转移。   (1)蕈伞型(或息肉样型):约占晚期胃癌的1/4,癌肿局限,主要向腔内生长,呈结节状、息肉状,表面粗糙如菜花,中央有糜烂、溃疡,亦称结节蕈伞型。癌肿呈盘状,边缘高起,中央有溃疡者称盘状蕈伞型。   胃窦小弯后壁有一肿物突出胃腔,略呈分叶状,表面不平呈颗粒状,并见有糜烂。肿物基部稍狭小,呈亚蒂型,周围粘膜未见明显浸润   (2)溃疡型:约占晚期胃癌的1/4。又分为局限溃疡型和浸润溃疡型,前者的特征为癌肿局限,呈盘状,中央坏死。常有较大而深的溃疡;溃疡底一般不平,边缘隆起呈堤状或火山口状,癌肿向深层浸润,常伴出血、穿孔。浸润溃疡型的特征为癌肿呈浸润性生长,常形成明显向周围及深部浸润的肿块,中央坏死形成溃疡,常较早侵及浆膜或发生淋巴结转移。   (3)浸润型:此型也分为两种,一种为局限浸润型,癌组织浸润胃壁各层,多限于胃窦部,浸润的胃壁增厚变硬,皱壁消失,多无明显溃疡和结节。浸润局限于胃的一部分者,称“局限浸润型”。另一种是弥漫浸润型,又称皮革胃,癌组织在粘膜下扩展,侵及各层,范围广,使胃腔变小,胃壁厚而僵硬,粘膜仍可存在,可有充血水肿而无溃疡。   (4)混合型:同时并存上述类型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变者。   (5)多发癌:癌组织呈多灶性,互不相连。如在萎缩性胃炎基础上发生的胃癌即可能属于此型,且多在胃体上部。   (三)组织分型 根据组织结构可分为4型。①腺癌:包括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与粘液腺癌,根据其分化程度分为高分化、中分化与低分化3种;②未分化癌;③粘液癌(即印戒细胞癌);④特殊类型癌:包括腺鳞癌、鳞状细胞癌、类癌等。   根据组织发生方面可分为两型。①肠型:癌起源于肠腺化生的上皮,癌组织分化较好,巨体形态多为蕈伞型;②胃型:癌起源于胃固有粘膜,包括未分化癌与粘液癌,癌组织分化较差,巨体形态多为溃疡型和弥漫浸润型。   (四)转移途径   1.直接播散 浸润型胃癌可沿粘膜或浆膜直接向胃壁内、食管或十二指肠发展。癌肿一旦侵及浆膜,即容易向周围邻近器官或组织如肝、胰、脾、横结肠、空肠、膈肌、大网膜及腹壁等浸润。癌细胞脱落时也可种植于腹腔、盆腔、卵巢与直肠膀胱陷窝等处。   2.淋巴结转移 占胃癌转移的70%,胃下部癌肿常转移至幽门下、胃下及腹腔动脉旁等淋巴结,而上部癌肿常转移至胰旁、贲门旁、胃上等淋巴结。晚期癌可能转移至主动脉周围及膈上淋巴结。由于腹腔淋巴结与胸导管直接交通,故可转移至左锁骨上淋巴结。   3.血行转移 部分患者外周血中可发现癌细胞,可通过门静脉转移至肝脏,并可达肺、骨、肾、脑、脑膜、脾、皮肤等处。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一)胃癌各期症状  1、早期胃癌70%以上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可逐渐出现非特异性的、类同于胃炎或胃溃疡的症状,包括上腹部饱胀不适或隐痛、泛酸、嗳气、恶心,偶有呕吐、食欲减退、消化不良、黑便等。  2、进展期胃癌(即中晚期肺癌)症状见胃区疼痛,常为咬啮性,与进食无明显关系,也有类似消化性溃疡疼痛,进食后可以缓解。上腹部饱胀感、沉重感、厌食、腹痛、恶心、呕吐、腹泻、消瘦、贫血、水肿、发热等。贲门癌主要表现为剑突下不适,疼痛或胸骨后疼痛,伴进食梗阻感或吞咽困难;胃底及贲门下区癌常无明显症状,直至肿瘤巨大而发生坏死溃破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时才引起注意,或因肿瘤浸润延伸到贲门口引起吞咽困难后始予重视;胃体部癌以膨胀型较多见,疼痛不适出现较晚;胃窦小弯侧以溃疡型癌最多见,故上腹部疼痛的症状出现较早,当肿瘤延及幽门口时,则可引起恶心、呕吐等幽门梗阻症状。癌肿扩散转移可引起腹水、肝大、黄疸及肺、脑、心、前列腺、卵巢、骨髓等的转移而出现相应症状。  (二)胃癌病人体征  绝大多数胃癌病人无明显体征,部分病人有上腹部轻度压痛。位于幽门窦或胃体的进展期胃癌有时可扪及肿块,肿块常呈结节状、质硬,当肿瘤向邻近脏器或组织浸润时,肿块常固定而不能推动,女性病员在中下腹扪及肿块,常提示为krukenbe瘤可能。当胃癌发生肝转移时,可在肿大的肝脏触及结节状块物。当腹腔转移肿块压迫胆总管时可发生梗阻性黄疸。有幽门梗阻者上腹部可见扩张之胃型,并可闻及震水声,癌肿通过胸导管转移可出现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晚期胃癌有盆腔种植时,直肠指检于膀胱(子宫)直肠窝内可扪及结节。有腹膜转移时可出现腹水。小肠或系膜转移使肠腔缩窄可导致部分或完全性肠梗阻。癌肿穿孔导致弥漫性腹膜炎时出现腹肌板样僵硬、腹部压痛等腹膜刺激症状,亦可浸润邻近腔道脏器而形成内瘘。   (三)胃癌常见并发症  1、当并发消化道出血,可出现头晕、心悸、柏油样大便、呕吐咖啡色物。  2、胃癌腹腔转移使胆总管受压时,可出现黄疸,大便陶土色。  3、合并幽门梗阻,可出现呕吐,上腹部见扩张之胃型、闻及震水声。  4、癌肿穿孔致弥漫性腹膜炎,可出现腹肌板样僵硬、腹部压痛等腹膜刺激症。  5、形成胃肠瘘管,见排出不消化食物。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生于胃的任何部位,半数以上发生于胃窦部、胃小弯及前后壁,其次在贲门部,胃体区相对较少。胃癌的治疗主要有手术,放射治疗、化疗和中医药治疗。  胃癌治疗至今早期仍以手术为主,术后根据不同的病理检查结果,辅以药物治疗,但中晚期一定要采用中医保守治疗,减轻病人痛苦,延缓寿命,提高生存质量、  一、手术治疗    由于胃癌诊断和治疗水平的提高,手术适应证较前相应扩大。目前除了原发灶巨大,固定,腹内脏器广泛转移,伴血性腹水呈恶液质者外,只要患者全身情况许可,即使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肝脏有转移结节等,均应争取剖腹探查,切除原发病灶,减轻症状。根据国内11734例胃癌手术的统计,手术率为81.8%,总切除率为49.7%。近年来癌瘤切除率已提高至75%左右,主要是Ⅱ、Ⅲ期胃癌切除率的提高。  胃癌手术种类有:  1. 根治性切除术:根治性切除手术有根治性切除和扩大根治性切除两种术式。  (1) 根治性切除范围应包括原发病灶,连同胃远端的2/3或4/5,全部大、小网膜,十二指肠第一部分和区域淋巴结以及局部受浸润的脏器整块切除,胃或十二指肠断端无癌细胞残癌。  (2) 扩大根治性切除范围除了上述内容外,还要切除全胃或邻近受侵犯的横结肠、肝左叶、脾脏,胰体尾和贲门左、脾脉管旁的淋巴结等。以上两种手术方式的选择直至目前尚无统一意见,主要分歧点是胃切除范围和淋巴结清除的范围。  为了提高胃癌治愈率,应根据具体病情来选择手术式,术后辅以真情散治疗,不能硬性规定。如癌瘤位于胃窦部及远端小弯侧,行根治性胃切除为宜;当病期晚伴有深部淋巴结转移或胃体部癌,弥漫浸润性癌时应考虑行扩大根治术。扩大根治性手术虽然能提高一定的疗效,但手术死亡率,术后并发症仍较根治术为高。此术式不能取代根治术。  2.姑息性切除术:凡胃癌已有腹膜或淋巴结广泛转移时,而原发肿瘤可以切除,病人一般情况能耐受手术者,可以放阡姑息性胃切除术。这种手术可以减轻病人中毒症状,消除因癌瘤引起的梗阻、出血或穿孔等并发症。术后再辅以化疗、中药治疗,可以延长病人的生存期。  3.短路手术:适用于晚期胃癌不能手术切除,同时伴有梗阻的病人。   如幽门窦部癌合并幽门梗阻者可作结肠前或结肠后胃空肠吻合术。胃贲门癌伴有梗阻时可作空肠食管侧侧吻合术,后者常需开胸才能完成手术,手术适应证应严于前者。一般捷径手术不能提高疗效,但能减轻病人痛苦,提高其生存质量。  手术固然能切除癌肿,但还有残癌、或区域淋巴结转移、或血管中癌栓存在等,复发转移几率非常高。运用中药术后长期治疗,可以防止复发和转移  二、放射治疗    放射并发症较多,甚至引起部分功能丧失;对于晚期肿瘤患者,放射治疗效果并不完好。同时体质较差,年龄偏大的患者,继续放疗只能导致虚弱的生命更加垂危,加速了患者死亡,一般采取中药真情散进行治疗。胃腺癌放射敏感性低,单独放疗或与化疗综合治疗后肿瘤缩小50%以上的只占60%,肿瘤完全消失者仅10%,因此,胃癌不能单独用放疗来根治,放疗在胃癌治疗中的作用主要是辅助性的或姑息性的。多用于综合治疗,放疗的主要形式有术前放疗、术中放疗、术后放疗和姑息性放疗等四种。据文献报道术前放疗可使根治手术切除率提高2%左右,使中晚期胃癌5年生存率提高1%~2.5%。   三、化学治疗(化疗)   胃癌切除术后除少数病人外,大多需行术后化疗。其原因系术后可能残存有癌细胞,或者有的胃癌手术难以完全清除,或者通过淋巴或血液系统存在转移病灶。实践证明胃癌术后配合化疗与单纯性手术比较,前者生存期要长,术后复发较少。这就是医生为什么常常在术前给病人安排化疗的道理。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中药治疗胃癌  1. 辨证施治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胃癌的常见症状为上腹部不适或上腹部疼痛,进食后症状往往加剧,随着病情进展疼痛加剧,发作频繁,并向腰背部放射,同时常伴有食欲不振,疲倦乏力,恶心呕吐,胃部灼热,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等症状。中药认为本病多属于&反胃&,&胃脘痛&的范畴.病机是由于饮食不节,忧思过度,脾胃损伤,运化失司,痰湿内生,气结痰凝久则成积。  中草药治癌有以下特点:   1.具有较强的整体观念。肿瘤虽然是生长在身体的某一局部,但实际上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对多数的肿瘤病人来说,局部治疗是不能解决根治问题的,而中医由于从整体观念出发,实施辨证论治,既考虑了局部的治疗,又采取扶正培本的方法,对于改善患者的局部症状和全身状况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2.可以弥补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的不足。手术固然能切除癌肿,但还有残癌、或区域淋巴结转移、或血管中癌栓存在等,运用中医中药术后长期治疗,可以防止复发和转移;放疗、化疗治疗对消化道和造血系统有相当的副作用,运用中医中药治疗既能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又能加强放疗、化疗的效果,对于晚期癌症患者或不能手术和放疗、化疗的可以采用中医中药治疗。   3.不影响劳动力。癌症患者在局部状况好转的同时,全身状况也得到改善。   4.副作用小。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解答:胃癌发展到晚期阶段常会出现相应的转移症状,其中淋巴道转移是胃癌最常见的转移方式,随着癌瘤侵犯的深度及广度的增加,淋巴结的转移也逐渐增加,可沿胸导管转移至左锁骨上淋巴结,甚至两侧。胃癌细胞常由门静脉进入肝内形成肝转移,此外沿着血道转移引起肺、骨、脑、卵巢、皮肤等转移癌细胞侵及胃浆膜后脱落,播散于腹腔、盆腔,引起腹水。&  胃癌细胞转移的淋巴引流途径:  胃的淋巴引流在胃癌的转移中占重要地位,了解胃的淋巴分布对胃癌根治手术有重要意义。胃壁中都分布着丰富的毛细淋巴管,以黏膜下层最为丰富。因此,黏膜内的局限性肿瘤,可以通过粘膜下毛细淋巴管网,播散到胃的各部。另外,胃粘膜下毛细淋巴管网还可以通过与贲门腹段食管的粘膜下毛细淋巴管网构成丰富的吻合,因此,胃粘膜内的肿瘤可以侵犯食管。幽门则不同,十二指肠缺乏粘膜下层,向十二指肠播散的机会比较小,但是,胃和十二指肠的浆膜下毛细血管网则有较广泛的吻合,于是,同样构成胃肿瘤向十二指肠近端播散的可能。  胃的淋巴管和淋巴结总体上伴随腹腔动脉的4个主要分支分布。关于胃的淋巴引流分区,按照过去传统的看法,Rouviere从理论上相应地把胃分为4个淋巴引流区。  1、胃小弯区(胃左淋巴结):由胃左动脉供血的胃区及其相应的淋巴引流区,包括腹段食管、贲门部、胃底的右半侧和靠近小弯侧的前、后壁。分别注入贲门前、后和贲门旁淋巴结、胃胰淋巴结、胃上淋巴结,而其输出淋巴管最后注入腹腔淋巴结。  2、肝曲、幽门部(胃右淋巴结):由胃右动脉供血的胃区及其相应的淋巴引流区。包括幽门小弯侧的前后壁。大部分注入幽门上淋巴结,其输出淋巴管汇入肝总淋巴结,最后注入腹腔淋巴结。  3、肝曲、胃网膜右部(胃网膜右淋巴结):由胃右动脉供血的胃区及其相应的淋巴引流区。包括胃体大弯侧右半部和幽门部,大部分注入胃右下淋巴结,在沿胃网膜右动脉注入幽门下淋巴结,少部分直接注入幽门下淋巴结,其输出淋巴管再经幽门后淋巴结和幽门上淋巴结,最后经肝总淋巴结注入腹腔淋巴结。  4、脾区(胃网膜左淋巴结)由胃短动脉和胃网膜左动脉供血的胃区及其相应的淋巴引流区,包括胃底左半侧的前后壁,胃体大弯侧左半部的前后壁,分别注入脾淋巴结、胰脾淋巴结、胃左下淋巴结,最后注入腹腔淋巴结。  淋巴道转移的具体过程为:  1、癌细胞侵入淋巴管:从癌组织中释出的癌细胞通过一定的方式侵入癌灶附近的毛细胞淋巴管。侵入的过程是,癌细胞首先穿过上皮细胞基底膜和结缔组织间隙,使癌细胞与毛细淋巴管内皮细胞紧密接触,随后癌细胞以阿米巴样运动穿过毛细淋巴管内皮细胞间隙进入淋巴管,或被组织中强大的淋巴流冲进&开放&状态的毛细胞淋巴管内。  2、癌细胞在淋巴管内运行:癌细胞进入淋巴管后,随流动着的淋巴液运行,运行的方式有两种,即癌细胞在淋巴管内呈连续性增殖和蔓延的连续性癌栓和癌细胞以分散的漂浮的栓子形式转移的漂浮性癌栓。  3、癌细胞在淋巴结内形成转移灶:在淋巴管内运行的癌栓到达局部淋巴结,先聚集于边缘窦,然后生长繁殖并破坏淋巴结结构,形成淋巴结内转移癌灶。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胃癌的淋巴结分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