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锁髋关节间隙变窄宽约9.3毫米算严重吗

X线解剖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2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9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4540225',
container: s,
size: '910,250',
display: 'inlay-fix'
在此可输入您对该资料的评论~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4540180',
container: s,
size: '250,200',
display: 'inlay-fix'
资料评价:
所需积分:0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下肢骨X线解剖(非常经典)解决方案.doc 22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35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下肢骨X线解剖讲解(非常经典)骨盆X线解剖(图文)
图1???骨盆正位片1)髋骨的X线解剖??常规投照正位(图1)。在X线像上,构成髋骨的三个部分融合于髋臼,可清晰分辨。髂骨翼的内侧1/4影像与骶骨影像重叠,外侧3/4因有髂窝而较透亮。髂嵴阴影较致密,边缘不光滑,外侧可见髂前上棘影,髂后上棘则重叠于骶骨影内。弓状线及骨盆腔内侧壁形成复合影像,外侧可见弧形的髋臼阴影。髋臼阴影的上段粗而致密,中段较细,它向下绕过髋臼切迹前部的下缘,与耻骨体的内面形成一条“U”形的致密线,称为泪滴线(Koekler泪滴),泪滴线二脚之间的距离,即髋臼窝的厚度。髋臼内下方的透亮影为闭孔。闭孔影的上界是耻骨上支、外侧界是坐骨体的下份,坐骨结节阴影与其重叠。坐骨棘的阴影呈三角形突向盆腔。?(2)骨盆的X线解剖??骨盆一般投照前后位,检查骶、尾骨时可加照侧位,检查骶髂关节时应加照45°斜位,产科骨盆测量另有其特殊投照方法。骨盆前后位片上,骶骨中线应通过耻骨联合。骶髂关节左右对称,关节间隙下半部分可以显示,上半部常投影出模糊双线影。界线的影像在女性呈卵圆形,在男性略呈鸡心形。髂嵴连线影正好通过第4、5腰椎间隙。由髂嵴影向外可追踪到骼前上、下棘,由髂前下棘到股骨颈外上缘的连线称髂颈线,用以判定髋关节是否正常。正位片上,可以测量耻骨下角,男性为锐角,女性为钝角。女性骨盆径线的测量,可以采用正位(见图1)和侧位。正位片上,界线影像最远点连线为入口横径,正常为12.3cm;两侧坐骨棘连线为中骨盆横径,正常为10.5cm;两侧坐骨结节间距为小骨盆出口横径,正常为11.8cm。侧位片上,耻骨联合后缘上端到骶骨岬连线为小骨盆入口前后径,正常为11.6cm;耻骨联合后缘下端和坐骨棘中点的连线延长到骶骨的前缘,为中骨盆前后径,正常12.2cm;耻骨联合后下缘到骶尾关节的连线,为小骨盆出口前后径,正常11.8cm。(3)髋关节的X线解剖??常规拍摄正位(见图1)和侧位X线片。正位线片上,因髋臼三骨之间以“Y”形软骨相连,融合之前,表现为横行带状透亮影,其宽窄随着年龄变化而改变。年龄越小此透亮带越宽;年龄越大,透亮带变窄,15~17岁左右消失。股骨头大部套在髋臼内,表面光滑,为致密的细弧线。头的中心偏后下部有一小凹陷,是股骨头凹,有时可投影到股骨头弧线内侧,显示为小环形透亮圈。侧位片上,中央的凹窝是髋臼,呈半圆形的致密线.
腕关节及手X线解剖(图文)
??来源:影像园??作者:admin?【复制分享】【讨论-纠错】【举报】
X线像????腕骨的X线解剖??常规X线片包括腕部后前位及侧位片。后前位(图2)片上,桡骨下端膨大,它向外下方伸出的尖部为桡骨的茎突。下端远侧的致密边缘是腕关节面,与它相对的腕骨是手舟骨和月骨,其间相隔的透亮带是桡腕关节间隙的外侧半。尺骨下端的膨大是尺骨头,伸向内下方的突起是茎突。尺骨头的远侧与三角骨相对,两者之间有较宽的透亮区,是桡腕关节间隙的内侧半和桡尺远侧关节的关节间隙。因分隔这两个关节的关节盘不显影,所以关节间隙显得特别宽阔。手舟骨、月骨和三角骨,形成一凸向近侧的弧形带状影,与桡、尺骨的远侧面相对。豌豆骨呈圆形,与三角骨重叠。大、小多角骨的近侧缘与手舟骨相对,远侧缘分别与第1、2掌骨底相对。头状骨与第3掌骨底相对,钩骨与第4、5掌骨底相对。钩骨钩呈致密的圆圈影重叠于钩骨的影像内。侧位片上,与桡腕关节对应的为手舟骨和月骨,月骨的远侧面呈弧形,与头状骨对应。?图2??手骨及关节正位X线像掌骨、指骨的X线解剖??常规摄后前位,掌骨底略呈方形阴影,掌骨头阴影呈球形。远节指骨末端呈膨大的阴影。
肘关节及前臂骨X线解剖(图文)
??来源:影像园??作者:admin?【复制分享】【讨论-纠错】【举报】
1????肘关节正侧位X线???肘关节的X线解剖?肘关节常规X线片包括伸肘前后位及屈肘90°的侧位(图1)。正位像肱桡关节间隙清晰,呈下凹的浅弧形;肱尺关节间隙有尺骨滑车切迹重叠而变暗,呈上凹的弧形,故而正位片上肘关节间隙呈波浪状。屈肘侧位片,肱尺关节间隙清晰,呈半环形,前为冠突,后为鹰嘴。肱桡关节掌侧清晰,背侧部分和尺骨冠突相重叠。此时通过桡骨纵轴线的延长线也穿过肱骨小头中心。 伸肘正位片上,肱骨、尺骨长轴线形成向外165°~170°的夹角,此为生理性前臂外翻角,男性一般大于女性。若小于l65°叫肘外翻,大于190°叫肘内翻,如果是180°则叫直肘(图1-1),均属异常表现。肱骨长轴与尺骨长轴在内下方的夹角谓之提携角,正常范围5°~20°之间,女大于男。???图1-1??肘部畸形示意图?????前臂骨的X线解剖??常规摄前后位、侧位片。前后位片上(图2),两骨并行,尺骨在内侧,桡骨在外侧。桡骨上端的桡骨头呈圆盘状,桡骨颈下方的内侧缘显示三角致密影为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下肢骨X线解剖讲解(非常经典)_慧知文库
下肢骨 X 线解剖讲解(非常经典)
骨盆 X 线解剖(图文)
骨盆正位片
(1)髋骨的 X 线解剖 常规投照正位(图 1)。在 X 线像上,构成髋骨的三个部分 融合于髋臼,可清晰分辨。髂骨翼的内侧 1/4 影像与骶骨影像重叠,外侧 3/4 因有髂窝而
较透亮。髂...
下肢骨 X 线解剖讲解(非常经典) 骨盆 X 线解剖(图文) 图1 骨盆正位片 (1)髋骨的 X 线解剖 常规投照正位(图 1)。在 X 线像上,构成髋骨的三个部分 融合于髋臼,可清晰分辨。髂骨翼的内侧 1/4 影像与骶骨影像重叠,外侧 3/4 因有髂窝而
较透亮。髂嵴阴影较致密,边缘不光滑,外侧可见髂前上棘影,髂后上棘则重叠于骶骨 影内。弓状线及骨盆腔内侧壁形成复合影像,外侧可见弧形的髋臼阴影。髋臼阴影的上 段粗而致密, 中段较细, 它向下绕过髋臼切迹前部的下缘, 与耻骨体的内面形成一条 “U” 形的致密线,称为泪滴线(Koekler 泪滴),泪滴线二脚之间的距离,即髋臼窝的厚度。 髋臼内下方的透亮影为闭孔。闭孔影的上界是耻骨上支、外侧界是坐骨体的下份,坐骨 结节阴影与其重叠。坐骨棘的阴影呈三角形突向盆腔。 (2)骨盆的 X 线解剖 骨盆一般投照前后位,检查骶、尾骨时可加照侧位,检查 骶髂关节时应加照 45°斜位,产科骨盆测量另有其特殊投照方法。骨盆前后位片上,骶 骨中线应通过耻骨联合。骶髂关节左右对称,关节间隙下半部分可以显示,上半部常投 影出模糊双线影。界线的影像在女性呈卵圆形,在男性略呈鸡心形。髂嵴连线影正好通 过第 4、5 腰椎间隙。由髂嵴影向外可追踪到骼前上、下棘,由髂前下棘到股骨颈外上缘 的连线称髂颈线,用以判定髋关节是否正常。正位片上,可以测量耻骨下角,男性为锐 角,女性为钝角。 女性骨盆径线的测量,可以采用正位(见图 1)和侧位。正位片上,界线影像最远点 连线为入口横径,正常为 12.3cm;两侧坐骨棘连线为中骨盆横径,正常为 10.5cm;两侧 坐骨结节间距为小骨盆出口横径,正常为 11.8cm。侧位片上,耻骨联合后缘上端到骶骨 岬连线为小骨盆入口前后径,正常为 11.6cm;耻骨联合后缘下端和坐骨棘中点的连线延 长到骶骨的前缘,为中骨盆前后径,正常 12.2cm;耻骨联合后下缘到骶尾关节的连线, 为小骨盆出口前后径,正常 11.8cm。 (3)髋关节的 X 线解剖 常规拍摄正位(见图 1)和侧位 X 线片。正位线片上,因 髋臼三骨之间以“Y”形软骨相连,融合之前,表现为横行带状透亮影,其宽窄随着年 龄变化而改变。年龄越小此透亮带越宽;年龄越大,透亮带变窄,15~17 岁左右消失。 股骨头大部套在髋臼内,表面光滑,为致密的细弧线。头的中心偏后下部有一小凹陷, 是股骨头凹,有时可投影到股骨头弧线内侧,显示为小环形透亮圈。侧位片上,中央的 凹窝是髋臼,呈半圆形的致密线. 腕关节及手 X 线解剖(图文) 来源:影像园 作者:admin 【复制分享】【讨论-纠错】【举报】
图 1 手骨及腕关节 X 线像 腕骨的 X 线解剖 常规 X 线片包括腕部后前位及侧位片。后前位(图 2)片上,桡骨下端膨大, 它向外下方伸出的尖部为桡骨的茎突。下端远侧的致密边缘是腕关节面,与它相对的腕骨是手舟骨和 月骨,其间相隔的透亮带是桡腕关节间隙的外侧半。尺骨下端的膨大是尺骨头,伸向内下方的突起是 茎突。尺骨头的远侧与三角骨相对,两者之间有较宽的透亮区,是桡腕关节间隙的内侧半和桡尺远侧 关节的关节间隙。因分隔这两个关节的关节盘不显影,所以关节间隙显得特别宽阔。手舟骨、月骨和 三角骨,形成一凸向近侧的弧形带状影,与桡、尺骨的远侧面相对。豌豆骨呈圆形,与三角骨重叠。 大、小多角骨的近侧缘与手舟骨相对,远侧缘分别与第 1、2 掌骨底相对。头状骨与第 3 掌骨底相对, 钩骨与第 4、5 掌骨底相对。钩骨钩呈致密的圆圈影重叠于钩骨的影像内。侧位片上,与桡腕关节对 应的为手舟骨和月骨,月骨的远侧面呈弧形,与头状骨对应。
图 2 手骨及关节正位 X 线像 掌骨、指骨的 X 线解剖 常规摄后前位,掌骨底略呈方形阴影,掌骨头阴影呈球形。远节指骨末 端呈膨大的阴影。 肘关节及前臂骨 X 线解剖(图文) 来源:影像园 作者:admin 【复制分享】【讨论-纠错】【举报】
图 1 肘关节正侧位 X 线 肘关节的 X 线解剖 肘关节常规 X 线片包括伸肘前后位及屈肘 90°的侧位(图 1)。正位像肱 桡关节间隙清晰,呈下凹的浅弧形;肱尺关节间隙有尺骨滑车切迹重叠而变暗,呈上凹的弧形,故 而正位片上肘关节间隙呈波浪状。屈肘侧位片,肱尺关节间隙清晰,呈半环形,前为冠突,后为鹰 嘴。肱桡关节掌侧清晰,背侧部分和尺骨冠突相重叠。此时通过桡骨纵轴线的延长线也穿过肱骨小 头中心。 伸肘正位片上,肱骨、尺骨长轴线形成向外 165°~170°的夹角,此为生理性前臂外翻角,男性 一般大于女性。若小于 l65°叫肘外翻,大于 190°叫肘内翻,如果是 180°则叫直肘(图 1-1), 均属异常表现。肱骨长轴与尺骨长轴在内下方的夹角谓之提携角,正常范围 5°~20°之间,女大 于男。 图 1-1 肘部畸形示意图
前臂骨的 X 线解剖 常规摄前后位、侧位片。前后位片上(图 2),两骨并行,尺骨在内侧, 桡骨在外侧。桡骨上端的桡骨头呈圆盘状,桡骨颈下方的内侧缘显示三角致密影为桡骨粗隆影。尺 骨上端大而不规则,主要参与构成肘关节。尺骨下端变细,尺骨头内后侧有尺骨茎突影。前臂侧位 片,尺、桡骨上、下两端都显示部分重叠,但骨干分开,桡骨干后缘和尺骨前缘之间显示长梭形空 白区,为透亮的骨间膜。 图 2 前臂骨正侧位 X 线像 肱骨 X 线解剖(图文) 来源:影像园 作者:admin 【复制分享】【讨论-纠错】【举报】 常规 X 线片是前后位及侧位,一般来说,摄肱骨上端 X 线片应包括肩关节 (图 1),下端应包括肘关节。肱骨干中段最细,骨密质最厚,前内侧缘有滋养 管透亮线。肱骨干中、上部外侧缘骨质增厚隆起,表面不整齐,为三角肌粗隆, 其下缘可见桡神经沟的影像。肱骨下端向两侧明显增宽,可见内、外上髁、肱骨 滑车和肱骨小头影像。肱骨下端中央密度减低,为冠突窝和鹰嘴窝重叠所致。
图 1 肱骨正位片 肩关节 X 线解剖(图文) 来源:影像园 作者:admin 【复制分享】【讨论-纠错】【举报】
图 1 肩关节正位 X 线像 (1)锁骨的 X 线解剖 在后前位 X 线片上(图 1),长管状的锁骨,重叠在肺尖部, 把胸骨和肩胛骨联接起来。 (2)肩胛骨的 X 线解剖 在后前位 X 线片上(图 1),肩胛骨呈倒置的三角形,覆 盖于第 2 到第 7 肋区,透过锁骨、肋骨和肺野,可见其内侧缘垂直下行。肩胛骨下角圆 钝致密,外侧缘由下角向外上方延伸,呈宽厚致密影。关节盂的前后缘呈浅弧形致密线, 连成长椭圆形关节面。肩胛骨位置改变时,关节盂影的形状随之变化。肩胛骨上缘只显 示其内侧部分,呈略微上斜的致密线横行到上角。 (3) 胸锁关节的 X 线解剖 在胸部后前位片上, 可见胸骨的锁切迹和锁骨的内侧端。 胸锁关节与纵隔及胸椎影相重,显示不清,但仍可分辨胸、锁两骨之间的斜行透亮带, 即胸锁关节间隙,关节盘则不显影。 (4)肩锁关节的 X 线解剖 在肩关节正位片上(见图 1),肩锁关节间隙明显。正 常情况下,锁骨外侧端影像高出肩峰影的上缘。 (5)肩关节的 X 线解剖 在肩关节正位片上(见图 1),肱骨头为半球状膨大阴影, 关节盂呈纵向环状线影,二者重叠形成梭形的致密影。肱骨头的关节面与关节盂前缘之 间的灰色弧形带是清晰显示的肩关节间隙,正常成年人肩关节间隙宽约 4mm,它基本重 叠在关节盂影像内。肱骨头外侧的是大结节,小结节重叠在肱骨影内。肩峰与肱骨头间 距为 6~14mm,若小于 5mm,说明有肩袖(见上肢肌)损伤。
胸廓 X 线解剖(图文) 来源:影像园 作者:admin 【复制分享】【讨论-纠错】【举报】 (1)胸廓的正位 X 线解剖 正位胸片上(图 1),主要的影像解剖特点有: ①胸骨和纵隔及胸椎重叠,不易分辨。②肋骨前后段遮盖了大约 40%的肺野, 二者呈重叠着的交叉影。③肋软骨未钙化时,肋骨前端显示为游离端,肋软骨钙 化时方显影。④肋骨后段虽细但厚,影像致密,上缘锐利清晰。 (2)胸廓的侧位 X 线解剖 侧位胸片上,主要的影像解剖特点有:①前部可 见胸骨柄、胸骨体及剑突。柄、体相连处为胸骨角。②后部见胸椎侧位像,上部 呈与肩胛骨等的重叠影像, 下部因膈对比而清晰。③胸椎和胸骨两侧肋骨重叠显 影,肋骨后部超出胸椎后缘。 (3)胸廓的斜位 X 线解剖 斜位胸片最适于显示胸骨斜位像,其影像解剖特 点有:①胸骨柄上宽下窄,外上可见胸锁关节。②胸骨体呈纵行宽片状,边缘有 第 3~7 肋骨相连。 图 1 胸廓正位 X 线像 脊柱椎体 X 线解剖(图文) 来源:影像园 作者:admin 【复制分享】【讨论-纠错】【举报】 (1)脊柱正位 X 线解剖 脊柱正位 X 线片上,脊柱位于躯干中央,呈纵形柱状, 由椎骨连结而成,自上向下椎骨由小逐渐增大。主要的影像解剖特点(图 1-22,23) 有:①椎体呈方形或长方形,边缘的骨密质表现为致密细线影,椎体内有纵横排列的 骨小梁影像。②相邻的上、下椎体间显示为无结构的透亮间隙,即椎间隙。椎间隙代 表椎间盘,上、下缘基本平行。邻近的椎间隙宽度大致接近,但胸部椎间隙最小,腰 部椎间隙最大。③椎体的两侧缘见横突影伸向外方,左、右横突一般对称。④椎弓根 呈椭圆形或圆形,其边缘为密度较高的阴影,多重叠在椎体影的外侧部。椎弓根间距
从第 2 颈椎向下逐渐加大,在第 5~6 颈椎处最大。第 7 颈椎到第 3 胸椎处急剧变小, 向下到第 10 胸椎处为脊柱中最窄的部分。从第 11 胸椎到第 1 骶椎又逐渐变大,以后 又变小。⑤颈椎棘突呈分叉的阴影,胸椎棘突则排列成纵行的致密阴影,由于棘突的 倾斜度不同,其末端阴影所处的位置也不一致,而腰椎棘突为类似水滴状的影像。骶 骨为三角形阴影,正中线呈条状边缘不规则致密阴影,为骶正中嵴。骶正中嵴外侧有 骶前、后孔形成的互相重叠密度减低影。 图 1-22 颈、胸椎正位 X 线像 图 1-23 胸、腰椎正位 X 线像 (2)脊柱侧位 X 线解剖 脊柱侧位 X 线片上,可见四个生理弯曲。主要影像解 剖特点(图 1-24,25)有:①椎体位于脊柱的前部,近似四方形,前后径略大于高径。 前缘和后缘均为平滑的曲线,上缘和下缘并不在一个平面,一般椎体的后缘高于前缘 约 5~8mm,尤其第 12 胸椎体和第 1 腰椎体,后缘高于前缘达 8~l0mm,均属正常 表现。②椎间隙显影清晰,正常范围 2~6mm。胸椎间隙较窄,腰椎间隙较宽,第 4~ 5 腰椎间隙最宽,其前部可宽达 15mm。椎间隙前后部并不等宽,随脊柱生理弯曲有
一定的变化,同时也与年龄有关,50 岁以上的人,椎间隙要比青壮年窄一些。③相 邻的椎骨上、 下切迹之间的透亮空隙为椎间孔。 椎间孔的前缘是椎体和椎间盘的后缘, 椎间孔的后缘止于关节突的前缘。椎间孔的形状一般呈长椭圆形。胸、腰椎的椎间孔 在侧位片上可见,是双侧重叠的影像。④侧位显示最清楚的是棘突。颈椎棘突长短大 小不一,胸椎棘突呈叠瓦状,腰椎棘突矢状位呈宽板状,垂直向后。⑤各椎骨的椎体 后缘连线和棘突前缘连线之间,从上到下呈弯曲的柱状低密度影为椎管侧位影像,内 有脊髓。因脊髓密度低,故不显影。 图 1-24 颈椎侧位 X 线像图 1-25 腰椎侧位 X 线像
骨关节 X 线影像解剖学特点(图文) 来源:影像园 作者:admin 【复制分享】【讨论-纠错】【举报】
1.骨的影像解剖学特点及年龄变化关系 (1)骨质的影像特点 骨质含有较多的钙质,X 线不易穿过,所以在影像中 呈现轮廓清晰的高密度影。骨密质构成骨影的外层,呈密度均匀、连续的条状高 密度阴影,以长骨干的中段最厚,向两端逐渐变薄,外缘锐利,内缘界限不很清 晰。骨松质密度较低,骨小梁呈粗细不等、交错排列的海绵状或网状影像。骨小 梁的粗细和排列的方向,与受力的方向相一致。
长骨及 X 线像 (2)骨髓的影像特点 骨髓易为 X 线穿透,不能成像,只显示骨髓的所在部 位即骨髓腔及骨髓间隙。 长骨的骨髓腔表现为低密度的管腔,骨髓间隙显示于骨 松质部位,表现为高密度骨小梁之间的低密度影像。 (3)滋养管的影像特点 因投照角度不同,显影各异。若在长骨骨干靠近中 段的部位, 于致密的骨密质影中见 1~2 条粗约 1mm 的透明光滑细线, 斜穿骨密 质,通入骨髓腔,则为滋养管影像,应注意与骨折线相鉴别。若正对着 X 线投 照方向,则表现为小圆孔影像。 (4)骺及骺软骨的影像特点 成年以前,在长骨的两端可见到骺的影像。骺 呈圆形或扁圆形,密度稍低,介于骺和干骺端的带状透亮区是骺软骨的影像。成 年后,骺软骨的先期钙化带与干骺端紧接,呈宽 1~2mm 的高密度阴影,阴影的 两端与骨干的骨密质阴影相续。 (5)骨的年龄变化特点 儿童因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不但骨骼数目、大小 与成人不同,在外形、结构方面也不一样。例如长骨,小儿骨干细而短,骨密质 薄,随着年龄增长,骨干变粗加长,骨密质增厚。小儿长骨的骨骺多是软骨而不 显影,随发育渐次骨化,表现为一个或多个、由小而不规则逐渐变得大而整齐的 致密骨点。年龄越小,骺软骨的透亮带越宽,随年龄增大逐渐变窄,最后成为骺 线。 通常女孩比男孩早融合一年多。 到成年, 骨生长和骨吸收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骨的大小和外形,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恒定不变。到老年期,骨吸收增加,骨 的大小和形状逐渐萎缩,如面颅缩小、脊柱缩短、骨密质变薄、骨小梁变细甚至 吸收消失等,均可在影像上得到反映。 2.关节的影像解剖学特点 普通 X 线片上的关节面是一层菲薄的骨密质,厚 度多不足 0.5mm, 照片上呈纤细光滑的致密线, 关节两端骨密质致密线之间的透 亮区称为关节间隙。 由于关节软骨不显影,故影像学上的关节间隙与解剖学上的 关节腔有着本质的区别, 关节腔仅仅是关节软骨之间的细窄缝隙,而关节间隙主 要由关节软骨厚度决定。随着年龄增长,关节间隙逐渐缩小,到成年时关节间隙
宽度趋于恒定。观察关节软骨、半月板等结构均需要借助造影剂的帮助。 总之,骨和关节的影像在 X 线平片上显示非常清楚,故 X 线至今仍是运动 系统影像首选的检查方法。CT 可以显示 X 线难以发现的淡薄骨化和钙化影。 MRI 图像能够很好地显示骨、关节和肌肉,甚至韧带、肌腱等软组织。 股骨 X 线解剖(图文) 图 1 股骨正侧位 X 线像 股骨的 X 线解剖 常规 X 线片包括前后位及侧位。股骨上段,股骨头及股骨颈的 2/3 包 在髋关节囊内。股骨头近似圆形,外缘与股骨颈相连。股骨颈外上方的突起阴影是大转子, 内下方的半圆阴影是小转子。 从大转子根部行向小转子上缘的致密线为转子间嵴。 股骨干下 端膨大,前后位片上,显示股骨内、外髁关节面和胫骨上端相对关节面之间的关节间隙。侧 位片上,整个股骨下端向后下倾斜,股骨两髁重合。股骨全长并不垂直,除了前述颈干角以
外,侧位片上还可以显示数个弯度,一为上中段与下 1/3 段长轴在股骨干后方的成角,约 170° 。二为股骨干下段长轴与股骨髁在后方的成角,在 90° ~110° 之间,谓之股骨髁干角。 另外在正位片上, 股骨长轴与两髁关节面的切线并不垂直, 而是在外侧成角 80° ,称股骨角。 膝关节 X 线解剖(图文) 图 1 膝关节正侧位 X 线像 髌骨的 X 线解剖 常投照膝部后前位、侧位及轴位 X 线片,可从三个方位检查。正位片显示髌骨 为倒三角形,侧位片髌骨近似前后扁的四边形,前缘略凸,后缘关节面光滑,关节间隙宽度约 3.0cm。 轴位片(上下观)可见后缘关节面中央部隆突,和股骨髌面相对应。 常规摄前后位、侧位(图 1)及轴位 X 线片。侧位片上,髌骨上、下可见清楚的低密度透亮区, 为髌上滑膜囊、髌下滑膜囊的位置。因有髌下脂肪组织的陪衬,髌韧带亦能在侧位片上显影。膝关节 后方腓肠肌外侧头肌腱内常见一枚小籽骨,侧位片显示在膝关节后方。无论正位和侧位,半月板和交 叉韧带在 X 线平片上均不显影,故关节间隙较宽,成人约为 4~8mm。
图 1 膝关节正侧位 X 线像
胫腓骨 X 线解剖(图文)
感觉不错的话,微信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公众账号,以后找资料更方便
是互联网分享学习的开放平台,汇集亿份高价值的文档资料,涵盖档下载,程序开发文档,教育文档,医药文档,办公文档,考试文档,营销文档,工程文档,分享文档等行业。为您提供愉悦的分享学习体验。
下肢骨X线解剖讲解(非常经典)
你可以免费下载该文档
没满足你的要求? 查找更多相关内容下肢骨X线解剖讲解(非常经典)_慧知文库
下肢骨 X 线解剖讲解(非常经典)
骨盆 X 线解剖(图文)
骨盆正位片
(1)髋骨的 X 线解剖 常规投照正位(图 1)。在 X 线像上,构成髋骨的三个部分 融合于髋臼,可清晰分辨。髂骨翼的内侧 1/4 影像与骶骨影像重叠,外侧 3/4 因有髂窝而
较透亮。髂...
下肢骨 X 线解剖讲解(非常经典) 骨盆 X 线解剖(图文) 图1 骨盆正位片 (1)髋骨的 X 线解剖 常规投照正位(图 1)。在 X 线像上,构成髋骨的三个部分 融合于髋臼,可清晰分辨。髂骨翼的内侧 1/4 影像与骶骨影像重叠,外侧 3/4 因有髂窝而
较透亮。髂嵴阴影较致密,边缘不光滑,外侧可见髂前上棘影,髂后上棘则重叠于骶骨 影内。弓状线及骨盆腔内侧壁形成复合影像,外侧可见弧形的髋臼阴影。髋臼阴影的上 段粗而致密, 中段较细, 它向下绕过髋臼切迹前部的下缘, 与耻骨体的内面形成一条 “U” 形的致密线,称为泪滴线(Koekler 泪滴),泪滴线二脚之间的距离,即髋臼窝的厚度。 髋臼内下方的透亮影为闭孔。闭孔影的上界是耻骨上支、外侧界是坐骨体的下份,坐骨 结节阴影与其重叠。坐骨棘的阴影呈三角形突向盆腔。 (2)骨盆的 X 线解剖 骨盆一般投照前后位,检查骶、尾骨时可加照侧位,检查 骶髂关节时应加照 45°斜位,产科骨盆测量另有其特殊投照方法。骨盆前后位片上,骶 骨中线应通过耻骨联合。骶髂关节左右对称,关节间隙下半部分可以显示,上半部常投 影出模糊双线影。界线的影像在女性呈卵圆形,在男性略呈鸡心形。髂嵴连线影正好通 过第 4、5 腰椎间隙。由髂嵴影向外可追踪到骼前上、下棘,由髂前下棘到股骨颈外上缘 的连线称髂颈线,用以判定髋关节是否正常。正位片上,可以测量耻骨下角,男性为锐 角,女性为钝角。 女性骨盆径线的测量,可以采用正位(见图 1)和侧位。正位片上,界线影像最远点 连线为入口横径,正常为 12.3cm;两侧坐骨棘连线为中骨盆横径,正常为 10.5cm;两侧 坐骨结节间距为小骨盆出口横径,正常为 11.8cm。侧位片上,耻骨联合后缘上端到骶骨 岬连线为小骨盆入口前后径,正常为 11.6cm;耻骨联合后缘下端和坐骨棘中点的连线延 长到骶骨的前缘,为中骨盆前后径,正常 12.2cm;耻骨联合后下缘到骶尾关节的连线, 为小骨盆出口前后径,正常 11.8cm。 (3)髋关节的 X 线解剖 常规拍摄正位(见图 1)和侧位 X 线片。正位线片上,因 髋臼三骨之间以“Y”形软骨相连,融合之前,表现为横行带状透亮影,其宽窄随着年 龄变化而改变。年龄越小此透亮带越宽;年龄越大,透亮带变窄,15~17 岁左右消失。 股骨头大部套在髋臼内,表面光滑,为致密的细弧线。头的中心偏后下部有一小凹陷, 是股骨头凹,有时可投影到股骨头弧线内侧,显示为小环形透亮圈。侧位片上,中央的 凹窝是髋臼,呈半圆形的致密线. 腕关节及手 X 线解剖(图文) 来源:影像园 作者:admin 【复制分享】【讨论-纠错】【举报】
图 1 手骨及腕关节 X 线像 腕骨的 X 线解剖 常规 X 线片包括腕部后前位及侧位片。后前位(图 2)片上,桡骨下端膨大, 它向外下方伸出的尖部为桡骨的茎突。下端远侧的致密边缘是腕关节面,与它相对的腕骨是手舟骨和 月骨,其间相隔的透亮带是桡腕关节间隙的外侧半。尺骨下端的膨大是尺骨头,伸向内下方的突起是 茎突。尺骨头的远侧与三角骨相对,两者之间有较宽的透亮区,是桡腕关节间隙的内侧半和桡尺远侧 关节的关节间隙。因分隔这两个关节的关节盘不显影,所以关节间隙显得特别宽阔。手舟骨、月骨和 三角骨,形成一凸向近侧的弧形带状影,与桡、尺骨的远侧面相对。豌豆骨呈圆形,与三角骨重叠。 大、小多角骨的近侧缘与手舟骨相对,远侧缘分别与第 1、2 掌骨底相对。头状骨与第 3 掌骨底相对, 钩骨与第 4、5 掌骨底相对。钩骨钩呈致密的圆圈影重叠于钩骨的影像内。侧位片上,与桡腕关节对 应的为手舟骨和月骨,月骨的远侧面呈弧形,与头状骨对应。
图 2 手骨及关节正位 X 线像 掌骨、指骨的 X 线解剖 常规摄后前位,掌骨底略呈方形阴影,掌骨头阴影呈球形。远节指骨末 端呈膨大的阴影。 肘关节及前臂骨 X 线解剖(图文) 来源:影像园 作者:admin 【复制分享】【讨论-纠错】【举报】
图 1 肘关节正侧位 X 线 肘关节的 X 线解剖 肘关节常规 X 线片包括伸肘前后位及屈肘 90°的侧位(图 1)。正位像肱 桡关节间隙清晰,呈下凹的浅弧形;肱尺关节间隙有尺骨滑车切迹重叠而变暗,呈上凹的弧形,故 而正位片上肘关节间隙呈波浪状。屈肘侧位片,肱尺关节间隙清晰,呈半环形,前为冠突,后为鹰 嘴。肱桡关节掌侧清晰,背侧部分和尺骨冠突相重叠。此时通过桡骨纵轴线的延长线也穿过肱骨小 头中心。 伸肘正位片上,肱骨、尺骨长轴线形成向外 165°~170°的夹角,此为生理性前臂外翻角,男性 一般大于女性。若小于 l65°叫肘外翻,大于 190°叫肘内翻,如果是 180°则叫直肘(图 1-1), 均属异常表现。肱骨长轴与尺骨长轴在内下方的夹角谓之提携角,正常范围 5°~20°之间,女大 于男。 图 1-1 肘部畸形示意图
前臂骨的 X 线解剖 常规摄前后位、侧位片。前后位片上(图 2),两骨并行,尺骨在内侧, 桡骨在外侧。桡骨上端的桡骨头呈圆盘状,桡骨颈下方的内侧缘显示三角致密影为桡骨粗隆影。尺 骨上端大而不规则,主要参与构成肘关节。尺骨下端变细,尺骨头内后侧有尺骨茎突影。前臂侧位 片,尺、桡骨上、下两端都显示部分重叠,但骨干分开,桡骨干后缘和尺骨前缘之间显示长梭形空 白区,为透亮的骨间膜。 图 2 前臂骨正侧位 X 线像 肱骨 X 线解剖(图文) 来源:影像园 作者:admin 【复制分享】【讨论-纠错】【举报】 常规 X 线片是前后位及侧位,一般来说,摄肱骨上端 X 线片应包括肩关节 (图 1),下端应包括肘关节。肱骨干中段最细,骨密质最厚,前内侧缘有滋养 管透亮线。肱骨干中、上部外侧缘骨质增厚隆起,表面不整齐,为三角肌粗隆, 其下缘可见桡神经沟的影像。肱骨下端向两侧明显增宽,可见内、外上髁、肱骨 滑车和肱骨小头影像。肱骨下端中央密度减低,为冠突窝和鹰嘴窝重叠所致。
图 1 肱骨正位片 肩关节 X 线解剖(图文) 来源:影像园 作者:admin 【复制分享】【讨论-纠错】【举报】
图 1 肩关节正位 X 线像 (1)锁骨的 X 线解剖 在后前位 X 线片上(图 1),长管状的锁骨,重叠在肺尖部, 把胸骨和肩胛骨联接起来。 (2)肩胛骨的 X 线解剖 在后前位 X 线片上(图 1),肩胛骨呈倒置的三角形,覆 盖于第 2 到第 7 肋区,透过锁骨、肋骨和肺野,可见其内侧缘垂直下行。肩胛骨下角圆 钝致密,外侧缘由下角向外上方延伸,呈宽厚致密影。关节盂的前后缘呈浅弧形致密线, 连成长椭圆形关节面。肩胛骨位置改变时,关节盂影的形状随之变化。肩胛骨上缘只显 示其内侧部分,呈略微上斜的致密线横行到上角。 (3) 胸锁关节的 X 线解剖 在胸部后前位片上, 可见胸骨的锁切迹和锁骨的内侧端。 胸锁关节与纵隔及胸椎影相重,显示不清,但仍可分辨胸、锁两骨之间的斜行透亮带, 即胸锁关节间隙,关节盘则不显影。 (4)肩锁关节的 X 线解剖 在肩关节正位片上(见图 1),肩锁关节间隙明显。正 常情况下,锁骨外侧端影像高出肩峰影的上缘。 (5)肩关节的 X 线解剖 在肩关节正位片上(见图 1),肱骨头为半球状膨大阴影, 关节盂呈纵向环状线影,二者重叠形成梭形的致密影。肱骨头的关节面与关节盂前缘之 间的灰色弧形带是清晰显示的肩关节间隙,正常成年人肩关节间隙宽约 4mm,它基本重 叠在关节盂影像内。肱骨头外侧的是大结节,小结节重叠在肱骨影内。肩峰与肱骨头间 距为 6~14mm,若小于 5mm,说明有肩袖(见上肢肌)损伤。
胸廓 X 线解剖(图文) 来源:影像园 作者:admin 【复制分享】【讨论-纠错】【举报】 (1)胸廓的正位 X 线解剖 正位胸片上(图 1),主要的影像解剖特点有: ①胸骨和纵隔及胸椎重叠,不易分辨。②肋骨前后段遮盖了大约 40%的肺野, 二者呈重叠着的交叉影。③肋软骨未钙化时,肋骨前端显示为游离端,肋软骨钙 化时方显影。④肋骨后段虽细但厚,影像致密,上缘锐利清晰。 (2)胸廓的侧位 X 线解剖 侧位胸片上,主要的影像解剖特点有:①前部可 见胸骨柄、胸骨体及剑突。柄、体相连处为胸骨角。②后部见胸椎侧位像,上部 呈与肩胛骨等的重叠影像, 下部因膈对比而清晰。③胸椎和胸骨两侧肋骨重叠显 影,肋骨后部超出胸椎后缘。 (3)胸廓的斜位 X 线解剖 斜位胸片最适于显示胸骨斜位像,其影像解剖特 点有:①胸骨柄上宽下窄,外上可见胸锁关节。②胸骨体呈纵行宽片状,边缘有 第 3~7 肋骨相连。 图 1 胸廓正位 X 线像 脊柱椎体 X 线解剖(图文) 来源:影像园 作者:admin 【复制分享】【讨论-纠错】【举报】 (1)脊柱正位 X 线解剖 脊柱正位 X 线片上,脊柱位于躯干中央,呈纵形柱状, 由椎骨连结而成,自上向下椎骨由小逐渐增大。主要的影像解剖特点(图 1-22,23) 有:①椎体呈方形或长方形,边缘的骨密质表现为致密细线影,椎体内有纵横排列的 骨小梁影像。②相邻的上、下椎体间显示为无结构的透亮间隙,即椎间隙。椎间隙代 表椎间盘,上、下缘基本平行。邻近的椎间隙宽度大致接近,但胸部椎间隙最小,腰 部椎间隙最大。③椎体的两侧缘见横突影伸向外方,左、右横突一般对称。④椎弓根 呈椭圆形或圆形,其边缘为密度较高的阴影,多重叠在椎体影的外侧部。椎弓根间距
从第 2 颈椎向下逐渐加大,在第 5~6 颈椎处最大。第 7 颈椎到第 3 胸椎处急剧变小, 向下到第 10 胸椎处为脊柱中最窄的部分。从第 11 胸椎到第 1 骶椎又逐渐变大,以后 又变小。⑤颈椎棘突呈分叉的阴影,胸椎棘突则排列成纵行的致密阴影,由于棘突的 倾斜度不同,其末端阴影所处的位置也不一致,而腰椎棘突为类似水滴状的影像。骶 骨为三角形阴影,正中线呈条状边缘不规则致密阴影,为骶正中嵴。骶正中嵴外侧有 骶前、后孔形成的互相重叠密度减低影。 图 1-22 颈、胸椎正位 X 线像 图 1-23 胸、腰椎正位 X 线像 (2)脊柱侧位 X 线解剖 脊柱侧位 X 线片上,可见四个生理弯曲。主要影像解 剖特点(图 1-24,25)有:①椎体位于脊柱的前部,近似四方形,前后径略大于高径。 前缘和后缘均为平滑的曲线,上缘和下缘并不在一个平面,一般椎体的后缘高于前缘 约 5~8mm,尤其第 12 胸椎体和第 1 腰椎体,后缘高于前缘达 8~l0mm,均属正常 表现。②椎间隙显影清晰,正常范围 2~6mm。胸椎间隙较窄,腰椎间隙较宽,第 4~ 5 腰椎间隙最宽,其前部可宽达 15mm。椎间隙前后部并不等宽,随脊柱生理弯曲有
一定的变化,同时也与年龄有关,50 岁以上的人,椎间隙要比青壮年窄一些。③相 邻的椎骨上、 下切迹之间的透亮空隙为椎间孔。 椎间孔的前缘是椎体和椎间盘的后缘, 椎间孔的后缘止于关节突的前缘。椎间孔的形状一般呈长椭圆形。胸、腰椎的椎间孔 在侧位片上可见,是双侧重叠的影像。④侧位显示最清楚的是棘突。颈椎棘突长短大 小不一,胸椎棘突呈叠瓦状,腰椎棘突矢状位呈宽板状,垂直向后。⑤各椎骨的椎体 后缘连线和棘突前缘连线之间,从上到下呈弯曲的柱状低密度影为椎管侧位影像,内 有脊髓。因脊髓密度低,故不显影。 图 1-24 颈椎侧位 X 线像图 1-25 腰椎侧位 X 线像
骨关节 X 线影像解剖学特点(图文) 来源:影像园 作者:admin 【复制分享】【讨论-纠错】【举报】
1.骨的影像解剖学特点及年龄变化关系 (1)骨质的影像特点 骨质含有较多的钙质,X 线不易穿过,所以在影像中 呈现轮廓清晰的高密度影。骨密质构成骨影的外层,呈密度均匀、连续的条状高 密度阴影,以长骨干的中段最厚,向两端逐渐变薄,外缘锐利,内缘界限不很清 晰。骨松质密度较低,骨小梁呈粗细不等、交错排列的海绵状或网状影像。骨小 梁的粗细和排列的方向,与受力的方向相一致。
长骨及 X 线像 (2)骨髓的影像特点 骨髓易为 X 线穿透,不能成像,只显示骨髓的所在部 位即骨髓腔及骨髓间隙。 长骨的骨髓腔表现为低密度的管腔,骨髓间隙显示于骨 松质部位,表现为高密度骨小梁之间的低密度影像。 (3)滋养管的影像特点 因投照角度不同,显影各异。若在长骨骨干靠近中 段的部位, 于致密的骨密质影中见 1~2 条粗约 1mm 的透明光滑细线, 斜穿骨密 质,通入骨髓腔,则为滋养管影像,应注意与骨折线相鉴别。若正对着 X 线投 照方向,则表现为小圆孔影像。 (4)骺及骺软骨的影像特点 成年以前,在长骨的两端可见到骺的影像。骺 呈圆形或扁圆形,密度稍低,介于骺和干骺端的带状透亮区是骺软骨的影像。成 年后,骺软骨的先期钙化带与干骺端紧接,呈宽 1~2mm 的高密度阴影,阴影的 两端与骨干的骨密质阴影相续。 (5)骨的年龄变化特点 儿童因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不但骨骼数目、大小 与成人不同,在外形、结构方面也不一样。例如长骨,小儿骨干细而短,骨密质 薄,随着年龄增长,骨干变粗加长,骨密质增厚。小儿长骨的骨骺多是软骨而不 显影,随发育渐次骨化,表现为一个或多个、由小而不规则逐渐变得大而整齐的 致密骨点。年龄越小,骺软骨的透亮带越宽,随年龄增大逐渐变窄,最后成为骺 线。 通常女孩比男孩早融合一年多。 到成年, 骨生长和骨吸收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骨的大小和外形,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恒定不变。到老年期,骨吸收增加,骨 的大小和形状逐渐萎缩,如面颅缩小、脊柱缩短、骨密质变薄、骨小梁变细甚至 吸收消失等,均可在影像上得到反映。 2.关节的影像解剖学特点 普通 X 线片上的关节面是一层菲薄的骨密质,厚 度多不足 0.5mm, 照片上呈纤细光滑的致密线, 关节两端骨密质致密线之间的透 亮区称为关节间隙。 由于关节软骨不显影,故影像学上的关节间隙与解剖学上的 关节腔有着本质的区别, 关节腔仅仅是关节软骨之间的细窄缝隙,而关节间隙主 要由关节软骨厚度决定。随着年龄增长,关节间隙逐渐缩小,到成年时关节间隙
宽度趋于恒定。观察关节软骨、半月板等结构均需要借助造影剂的帮助。 总之,骨和关节的影像在 X 线平片上显示非常清楚,故 X 线至今仍是运动 系统影像首选的检查方法。CT 可以显示 X 线难以发现的淡薄骨化和钙化影。 MRI 图像能够很好地显示骨、关节和肌肉,甚至韧带、肌腱等软组织。 股骨 X 线解剖(图文) 图 1 股骨正侧位 X 线像 股骨的 X 线解剖 常规 X 线片包括前后位及侧位。股骨上段,股骨头及股骨颈的 2/3 包 在髋关节囊内。股骨头近似圆形,外缘与股骨颈相连。股骨颈外上方的突起阴影是大转子, 内下方的半圆阴影是小转子。 从大转子根部行向小转子上缘的致密线为转子间嵴。 股骨干下 端膨大,前后位片上,显示股骨内、外髁关节面和胫骨上端相对关节面之间的关节间隙。侧 位片上,整个股骨下端向后下倾斜,股骨两髁重合。股骨全长并不垂直,除了前述颈干角以
外,侧位片上还可以显示数个弯度,一为上中段与下 1/3 段长轴在股骨干后方的成角,约 170° 。二为股骨干下段长轴与股骨髁在后方的成角,在 90° ~110° 之间,谓之股骨髁干角。 另外在正位片上, 股骨长轴与两髁关节面的切线并不垂直, 而是在外侧成角 80° ,称股骨角。 膝关节 X 线解剖(图文) 图 1 膝关节正侧位 X 线像 髌骨的 X 线解剖 常投照膝部后前位、侧位及轴位 X 线片,可从三个方位检查。正位片显示髌骨 为倒三角形,侧位片髌骨近似前后扁的四边形,前缘略凸,后缘关节面光滑,关节间隙宽度约 3.0cm。 轴位片(上下观)可见后缘关节面中央部隆突,和股骨髌面相对应。 常规摄前后位、侧位(图 1)及轴位 X 线片。侧位片上,髌骨上、下可见清楚的低密度透亮区, 为髌上滑膜囊、髌下滑膜囊的位置。因有髌下脂肪组织的陪衬,髌韧带亦能在侧位片上显影。膝关节 后方腓肠肌外侧头肌腱内常见一枚小籽骨,侧位片显示在膝关节后方。无论正位和侧位,半月板和交 叉韧带在 X 线平片上均不显影,故关节间隙较宽,成人约为 4~8mm。
图 1 膝关节正侧位 X 线像
胫腓骨 X 线解剖(图文)
感觉不错的话,微信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公众账号,以后找资料更方便
是互联网分享学习的开放平台,汇集亿份高价值的文档资料,涵盖档下载,程序开发文档,教育文档,医药文档,办公文档,考试文档,营销文档,工程文档,分享文档等行业。为您提供愉悦的分享学习体验。
下肢骨X线解剖讲解(非常经典)
你可以免费下载该文档
没满足你的要求? 查找更多相关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膝关节间隙变窄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