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想起过去丢人的事怎么办,三年级运动会入场词最后一名

包子的奋斗(四)——那些发生在初中的似懂非懂的七八事
时隔好久,理了理初中生活的头绪,想到了很多本以为可能想不起来的人和事。
对小学的记忆以最后的小升初考试做结尾结束了,对那次考试及结果,我执意要将它放在初中的记忆里,毕竟那样的一个结果无论怎样的考试,影响了我的整个初中时光,让我认识了自己,也让我进入了那样一个难忘的班级,遇到一个让我难忘的班主任及各科老师,也遇到了更多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那时候叫同学现在叫朋友的人。
小升初的考试真的很特别,考试的题尤其是数学的题很活,最后还有两道附加题,那还是我第一次做附加题。最后的结果是,附加题20分我只得到了5分,这让我意识到自己的智商真的不怎么高,尽管前面的成绩还挺好的。最后的排名没有包括附加题的分数,所以我以年级第三的身份进入了初中,但由于那时候的年级第一去了外地上学所以我进入了二班,那时候的初一二班。至于为什么去二班,得到的回答是,总共四个班,第一名一班,第二名二班,第三名三班,第四名四班,第五名一班,第六名二班……以此类推。所以这很好的戳穿了当时“小升初成绩决定初中能不能上好的班级”这样的说法,尽管我始终是不认为班级有什么好坏之分的,又尽管到了高中班级还是被分成了A班和B班,不过那只是成绩,与班级的好坏无关。总之最后我到了二班,入学成绩全班第一,尽管不算附加题,不过还是在当时骄傲了好长时间。不过就像刚才说过的,附加题上的无力让我认识到拼智商是不够的,所以我决定还是在初中的时候做好基本的东西吧,那些凭借高智商才能完成的事,我一般是不会尝试的,事实证明当初的这个选择很正确,以至于整个高中生涯我也没有过多的尝试那些在我看来没有结果的事情。当然,这样的选择需要不时有不同的动力和理由来让我坚持下去,而我的理由就是,我经受了太多的打击。从初一开始,各种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竞赛我一般都参加了,不过从来没有一次获过奖,就连进入复赛的机会都没有,这样的打击一直持续到了现在,以至于我在大学的时光中继续延续着那时的想法,让我连续放弃了两次大学生英语竞赛那个费了我好多money但连一张印着“奖状”的纸都不舍得给我的比赛。
发现一提到初中不知不觉的就会谈到学习,似乎在整个学习生涯中,初中还是比较能够心无旁骛的学习的,尽管中途还是经历了好多是是非非,但是总体上来说是在学习的,我也能够在别人问我:“你初中都做了些什么?”的时候毫不犹豫的回答:“学习啊!”这个我还是没有撒谎的。对于学习这一点班主任是可以作证的,因为她经常会和我的一些“玩伴”说:“你们别天天傻呵呵的和他玩,人家玩之前已经把作业写完了,课程也都学了,你们什么都没做,他找你们玩你们就陪着玩,可长点心吧~~~”每每听到这样的话我都会笑得很无奈,我不知道这样的话究竟应该让我感觉到什么样的心情,有时候我认为这是她对我的认可,尽管我自己深知自己没有她说的那样牛叉和邪恶;有时候我也认为她终究还是好心的,只不过牺牲了我的个人形象来让更多的同学好好学习。不过我很欣慰的是,真正和我很好的朋友是不会听进去这样的话的,否则我也不会知道曾经班主任这样评价我。
记得刚入学的第一天我们都到车棚的柱子那里看自己究竟是哪个班级的,四张纸像古时候发榜一样仿佛决定着我们的命运,我们在上面大海捞针般找寻自己的名字。我很庆幸的是,在我的班级里发现了好多很熟悉的名字,比如里面有小学回忆里提到的送贺卡的两个女同学,还有住在家附近的后来被称为KG的传奇人物……所以并没有感到应有的迷茫和孤单,反而是觉得,在这样的一个环境里,应该会很惬意会有很多事情发生。现在看起来事实证明我确有未卜先知的能力。那时候看到我们的班主任穿着一身淡蓝色长裙,短短的头发,还带着一副眼镜,很是文静的样子,看起来让我想起了曾经电视上那种书塾里拿着书安静阅读的那些学生。后来很快得知,由于我们学校扩建了二部,所以从各地招了好多新的老师,而我们的班主任由于在教师考试的时候拿了第一名,所以留在了本部,是唯一一个留在本部的新老师。那时候听到这里的时候很是佩服她,后来事实证明她的数学确实很好,很少能有什么问题难倒她。
然后就进入了初中的学习阶段了,一瞬间变得很不适应,毕竟小学的时光还是很轻松的,偶尔这么一紧张,感觉仿佛进了地狱一般,不过这样的感觉并不算太差,毕竟刚入学时学到的东西还是很简单的,以至于让我一度认为原来初中的知识也不过如此。不过事后事实证明我还是想错了,第一次的考试我就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挫败感,尽管班级第一,但全年级排到了五名以后,似乎那时候也有种为这个班级丢脸了的感觉。于是我终于发现,这个地方再也不是曾经那个简简单单就可以考出第一的地方了,这个地方总会有某个你不认识的人,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让你曾经的辉煌瞬间灰飞烟灭。似乎就是在那个时候开始学会了夹着尾巴做人,不知道这样的形容准确不准确,总之是没之前的那种猖狂了,取而代之的是在自己的挫败感中仍然昂首伪装着意气风发。后来多少年之后回首那段时光,会笑自己那时候太装B了,不过也许就是那段装B的岁月让我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自信,一直延续到现在,这种自信带来的更大的收获,就是可以对一切是是非非一笑而过,因为相信自己很牛,所以不在乎别人怎样。就像老罗说的那样,“剽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似乎在每段时光中都不太喜欢谈论太多关于班主任的记忆,不是因为没有,也不是因为不想谈,只是关于班主任的记忆似乎融入了每一段文字中,每一个细节,所以还是在此回忆一下初中那些让我印象深刻的科任老师吧。
第一个想到的当然是语文老师,可以说是改变我学习方向的一个老师吧。她姓高,是位德高望重的老师,至于德高望重的体现,在每一次主任和她说话的客气语气中就可以看出来。之所以对我的影响很大,是因为在第一节课上,她让我们写日记,然后第二节课她拿着我的日记本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一番,并让我担任课代表。其实尽管小学的时候写了好多日记,不过就像之前说过的一样,那时候的日记只是简单的记录今天干了些什么,比如玩了什么,上了什么课之类的,并没有太多有文学营养的东西。我甚至在小学的时候很讨厌上语文课,当然,那次“马蹄”事件只是一部分原因,总之我就是很不喜欢语文,甚至曾经担心上了初中我的语文怎么办。而在初中的开始就担任了语文课代表,让我先是感到很忐忑,但随后就变得斗志昂扬了,毕竟那个时候的我虽然已经是一个初中生,但是听到表扬后还是感觉到热血沸腾的,于是我告诉自己,因为是课代表了,所以要好好学语文,好好记日记,多读读书,多写写文章。后来竟然真的这样做了,并且自己的日记越来越多,每天一篇,写得越来越长,越来越深刻,以至于到后来我的日记本成了好多同学的杂志,还没发下来大家就都拿走了。可能你会觉得不可思议,我要说明的是,由于日记本是要交上去给老师批改的,所以我不会轻易把自己的隐私写进去,大多只是发发牢骚,写一些伤感的文字,大有“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后来课代表一当就是三年,我始终觉得就是这三年让我喜欢上了语文,喜欢上了写文字,喜欢上了阅读那些伤感的青春的字眼,当然,其中也有某个人的功劳,这个人后来会提到。
高老师待人很和蔼,上课的时候课堂气氛很好,她很少发脾气,大家上语文课都感觉很开心,当然,这样的结果也导致一些同学得以在语文课上放肆的睡觉,或者做一些其它的事情。这让我这个课代表很是忧虑,尽管我知道这样的情况其实跟我没有任何关系,但还是觉得很惋惜。于是这样的情绪被我很不合时宜的带到了一次演讲比赛上。那是一次即兴演讲比赛,我抽到的题目是《XXX,我想对你说……》,准备时间只有三分钟。于是也许大家想到结果了,我的题目是《老师,我想对你说……》,第一句话就是“有时候,爱也是一种伤害。”后面的内容就不说了,那一次我有没有得奖不记得了,我只记得回去后第二天高老师把我叫了出去,问我当时为什么当着那么多老师的面说她。我本以为从那以后她会很严厉,我也本以为她会从此对我很不友好,不过事实证明德高望重的老师终究是可以容忍学生的错误与糊涂的,所以第二天她就变得和往常一样,上课的时候仍旧是很轻松的氛围。不过那一次我还是挺后悔的,以至于后来的好多文章里我都不敢轻易的提及任何老师,我深怕一不小心就又说错了什么。
不过在那之前,其实还是发生了一件让我现在想起来很后悔的事情的。那个时候班主任是教数学的,经常看到我们写一些文章,看好多小说,并且总是写日记,觉得我们没有拿出足够的时间放在其它学科的学习上,便在一次早自习出门时随口说了一句:“天天写这些东西,多浪费时间,有那时间多做点题多好啊!”于是,作为课代表的我听不下去了,立马把这句话和我当时的一些想法写进来人日记本里,当然里面大多是批判性的文字,但绝没有想到会被语文老师阴差阳错的恰巧看到并在全班同学面前念了一遍,然后还有我不知道的是,也许语文老师私下去找班主任“理论”了,总之后来的某一天班主任和我谈话的时候偶然提起这件事,轻轻地摇头说我把她“卖”了,说我不理解她。其实尽管我是一个是非分明的好孩子,但我绝对不会用这样的方式来挑起两位老师的矛盾的,那次绝对是个意外,让我现在还是觉得挺愧疚的,并且深深的为那时的一篇日记感到忏悔。不会我也同时认识到了一点,其实文字是有很大力量的,它可以实现很多看起来与文字毫不沾边的作用,或者说这种力量可以改变什么,起码从那以后班主任从来不会反对我们花很多时间写日记学语文了。
说道正义感和是非分明,可能我有点说重了,其实班主任当时的那句话并不能用正义不正义和是非来衡量。不过我终究还是一个是非分明并且融正义感于一身的人的,比如在那之后不久,我就因为一个男生欺负一个女生而当着好多人的面斥责了那个男生,结果弄得那个男生激动地差一点做出傻事从楼上跳下去,最终在大家的百般阻挠之下无声无息的消失了半天。后来班主任因为这件事把我叫过去了,我本以为要批评我说我说话太厉害了,最后却发现老师说,待人处事不能太有正义感了,不能因为坚持正义就去伤害别人。所以就是从那时起我才认识到,原来不仅是文字,一个人的语言也有着看不见的力量,而这种力量的力度如果没有把握好,很有可能伤害到别人,最终也可能伤害到自己。这一次我的印象很深刻,因为之前说过班主任在我的整个初中生活中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她对我说过的一些话至今还在影响着我,无论是为人还是处事,而这句就是其中一条。至于其它的,我暂且说出两条吧,一条是大家经常能够在课堂上听到她苦口婆心的说的话——“宁让身受苦,不让脸受热”,另一条是她在初三的时候有一次和我谈话的时候和我说过的一句,我不知道她有没有和别人说过,我总是很自恋的认为这句话似乎是唯一送给我的——“做自己想做的,做自己该做的,不用在乎别人怎么看”。后来我才发现,这句话其实也是她为人处事的准则,其实从某些方面来看,我和她挺像的。
说完语文老师,就不知道该从那位老师说起了,因为其他老师都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不知道该谁先谁后,所以就随便想着说吧。
英语老师,我们习惯叫她周周,貌似是省级优秀教师。刚入学不久就听说了这位老师的一个不能忽略的特点——经常换衣服。据说在接我们这一届之前,她换衣服的频率平均为每天换一身,一周不重样,最严重的时候是上午一身,下午一身。不过当我们真正去观察的时候,发现似乎在我们这一届的时候这样的状况有了好转,不过经常换不同的衣服还是可以看出来的,最起码和其他教师相比,我相信她家的衣架一定要大上好几倍。那个时候学习英语其实没什么新鲜的东西,那个时候的英语学习也就是那么回事,没什么可以回味的,毕竟初中英语本来就是骗小孩的,起码我这样觉得,这与老师无关,与学的那些东西有关。
物理老师,似乎没有外号或者我忘记了,那就叫谷老师吧。记得刚给我们上课的时候,我们看到她是一个很年轻很漂亮的老师,带着黑框眼镜,很有气质。后来发现她的性子其实很急的,总是抱怨我们学的不好,抱怨我们不好好做题,尤其对我这样其他科还不错但就是物理学不会的人来说,更是成了她的“眼中钉”,她经常会和班主任说我物理成绩不怎么好之类的话,让我也很是苦恼。那个时候的物理总分120分,我曾经一度考了90分左右,与那些110多分的同学相差很多,于是我上初中以来第一次去参加了物理补习班,没想到就是我们的物理老师在补课(应该没泄密吧?),学了一个假期的课程,主要是预习即将学到的东西,结果开学后的一次考试我考了60多分,从那以后我就再也不相信所谓的课外辅导班了,对于物理我也就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态度了。然后最后还是要感谢老师给我们做了很系统的复习的,还要很感谢一本练习册,是在中考前夕我买的,里面就有十套模拟题,但是知识点覆盖的很好,解题方法也很好。于是我拿出一周的时间专门对这十套题进行了深入的学习研究,不懂的就查书问老师问同学,最终愣是在中考的时候考出了112分的成绩,而平时比较好的同学都考了90多分。所以对于这个我还是很欣慰的,起码证明了有些东西我是可以拿下的,只是需要一个契机,或者说我真的挺幸运的。
提到中考成绩好的一科,就不得不提到成绩很差的一科——化学。其实那个时候理化都是很让我头疼的课程。那个时候的化学老师是我一个小学同学的妈妈,所以刚上课的时候知道了我的名字后她就认识了我,不过这并没有给我带来好的成绩,我对这些知识仍旧是一窍不通,怎么也学不会。其实化学老师很负责的,她身体不好,总要去外地看病治病,但又好多次带着病给我们讲课,那个时候仿佛让我对教师这个职业真的有更多的憧憬和向往了,金光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认识到这样的梦想越来越渺茫,而现在它实现的可能性是零。似乎这样的一种状态我始终还是没能够改变的,以至于我中考的时候化学成绩比其他同学都少了10分左右,而化学总分才80分。而且更具戏剧性的是,当我上了高中之后,我发现我的班主任是教化学的,那时候我先是绝望了一阵子,但后来想想,正好可以多问问班主任问题,把化学学好啊。再后来我就认识到自己的想法真的是很不成熟,至于结果,那是高中时候的回忆了,都是后话了。
接着该说说所谓的“小科”老师了,也就是“史、地、政、生”的老师。“小科”这样的说法不知道是不是每个地方都有,总之言外之意就是没有那些“数语外理化”重要,然而现在也不一定了,因为从我们这届开始,在中考中“史地政生”就占了30分的分数,而我们的后一届就占了70分,再后一届就占了100分了,所以我们似乎是赶上了“不幸中的万幸”。其实好多时候觉得这些“小科”老师更传奇,与他们相处的时光似乎更耐回忆。
那就先说历史吧,因为我相信这是民意,因为历史肖老师的音容笑貌一定还在大家的脑海中回荡。可以说那是一位“浓缩”了历史的老师,个子不高,每次上课都是衣冠整洁,不苟言笑却让底下的我们笑得前仰后合。这是他特有的魅力,所以上历史课的时候大部分同学还是很给面子的,偶尔也会有几个人像捣乱一样的举举手问一些问题,这在当时的课堂上已经是很难得了,因为似乎从初中开始,上课发言的这一壮举已经不被大家买账了,大家渐渐的过了那个希望通过举手发言来博取老师表演的年龄,渐渐地或真或假的变得低调,即使不低调也要装作低调。所以历史课可以说是一个例外,也让我们看到了其实一门课有趣还是无趣其实和课程本身并不是完全对应的关系,只要老师有魅力,只要老师肯放下面子和大家打成一片,这门课还是可以上的生动活泼的。似乎在这方面男老师做的都比较好,后来高中的Sir.He(别怀疑我的英语,这个称呼使我们约定好的)更是个楷模,同样是后话,在高中的记忆里一定会有,毋庸置疑。
接着该说地理老师了,地理老师姓孟,很朴实,上课的时候性子很急,经常因为提问之后底下没人响应而用很大的声音唤醒我们的良知与记忆,但由于经常大声斥责我们,并且总是张着大嘴很有激情的讲课,所以大家私下里都管她叫“河马”。那个时候并没有怎么觉得这个外号不好,反而让大家都觉得很亲切,但现在想起来那时候起这个外号的人真应该拖出去枪毙15分钟,太不道德了。地理老师身上其实有一种很朴实的气质的,她并不追求漂亮的衣服,并且课下的时候很适和蔼,和上课的时候完全是两个人。或许也是因为很朴实,所以她成为了为数不多的经常和我们班主任在一起聊天逛市场的老师,她们在朴实的这一点上还是很像的,还有一点很想的是,她们都很关心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即使是所谓的“小科”老师,看到底下同学不爱发言的她也会很着急,也会和班主任说,在那样一个环境以及那样一个背景下,那样的行为很是难能可贵,因为我们都知道,不管底下反应如何,都会有好多同学考得成绩很好,她们的工资也会分文不少,所以那些负责任的表现通常会被我认为是“额外的付出”,是一个人勤恳的表现。
接着是政治老师,姓窦,个子很高,很瘦,戴一副眼镜,平时给人的感觉很是和蔼随和,但课堂上的眼神却顿时变得炯炯有神,给人一种“你不好好听课就是犯罪”的感觉。对窦老师的印象比较深的是她的言语和她的板书,可以说她的字是我在所有老师中最喜欢的,很大,每一笔都有一个类似的停顿,看起来很有自己的风格,我很欣赏这样在写字的时候能够融入自己的心情写出自己风格的人,所以当在高中和大学同学笑我的字很圆没有折角的时候我都会觉得他们很是无聊粗浅,所以我总是笑笑说这是我自己的风格,确实这是我自己的也是我喜欢的风格,当然这样风格的成型一定程度上归功于窦老师,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我初中时的一个同桌,在后面会提到。窦老师说话的风格和其他女老师也不太一样,她说的每句话都很冷静,就算她生气的时候冲着底下发火的时候说的话也让人觉得她还是很理智很冷静,然而在这样的冷静中却给人一种很畏惧的感觉,这是说话的一种很高的境界,我一直在学习,不知道效果如何。
最后该提到生物老师了,其实不应该叫“生物老师”的,因为我很清楚的记得她在给我们上第一节课的时候就告诉大家不能叫她“生物老师”,听起来很别扭很难听。所以我们一直叫她李老师,偶尔会不小心蹦出“生物老师”的称呼,一般都是因为一时间忘记老师姓什么才迫不得已而为之的,不过老师是不会表现出反感情绪的,这点还是很让人欣慰的。她给我们最直接的印象是,这个老师喜欢化妆,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她的脸上涂着很白很白的东西,至于是什么我们不知道,也许她本来就很白,但大家都认为那是化妆品的功劳。开始的时候对她的感觉就是她讲课的时候很投入,并且很能够陶醉于自己所讲的知识中,尤其在做一些实验的时候,很是深入细致。后来从各种不同人士那里了解到生物老师在众多学科的老师中是很尴尬的一种选择,于是对李老师以及高中的生物老师都更加肃然起敬,当然她们都是女老师,至于男生物老师,我觉得更应该让我们肃然起敬。
接下来,可能就应该是一些不是“计划内课程”的老师了,比如音乐、体育、美术等等,其实尽管写“等等”我也不知道除了这三位老师还有哪位老师“幸运的”被我遗忘了。这三位老师尽管课程最少,但却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并且可能就是因为课程少,才让很多小的细节到现在还很明晰。
首先提到音乐老师,名字很好听,并且笑起来很好看,所以我们每次见到她的时候都会主动打招呼喊“王老师好!”,然后就会看到她标志性的笑容,笑得很夸张,尽管可能并不是发自内心的笑。她的头发经常是盘起来的,上面很高,所以有人给她起个外号叫“大公鸡”,现在想想这样的外号真的是挺过分的,不过也可以从侧面理解为是她唱歌的时候声音太洪亮太甜美了。记得第一节课上她让我们轮流做自我介绍,而到我介绍的时候我简单说了两句之后就坐下了,然后听到她夸我说成绩好。后来我才想起来,原来小学的时候在家里小区里有一个比我大几岁的孩子我们经常一起玩,而她的姑姑就是我们的音乐老师,我小学升初中的考试成绩也是音乐老师帮我查的。所以好多时候我感觉其实我和这些老师们还是挺有缘分的,先是和化学老师的孩子在小学同班,再是和音乐老师的侄女小时候一起玩,其实后来上了高中我愈发坚信了之前的这个判断,因为高中的老师更是让我觉得,好多时候缘分真的无处不在,同时也让我认识到了,原来阜新还是一个很小的地方的,以至于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重逢,都会让我们感觉有种怦然心动的兴奋。
接着是美术老师,姓什么我忘了,很愧疚,不过她的齐耳短发我记得,并且说话的时候声音很甜。我其实感到很诡异的是为什么到了初中还要开设美术这门课,我总是认为那是教育部门规定的,各个学校其实都不想开设。最开始接触美术课是在幼儿园的时候,不过那时候只会看各式各样的图片,并且只是看里面的是什么东西,看不出什么好坏,就像“看图识物”这样的幼稚行为。后来小学的时候美术课上得应该是最系统,我们也在这一阶段开始接触到各种绘画方式,比如说水彩笔、彩铅笔、毛笔、蜡笔……各种各样的绘画方式都被我们幼小的心灵接触了一遍并且尝试着画了一遍,我印象最深的应该是用墨汁和毛笔在宣纸上画画了,那时候老师教我们画白菜,我觉得我唯一一次相信自己有一点绘画水平的时候就是那次,因为我自信的认为我的白菜画得比老师的好,并且一度以为可以和齐白石齐大师的虾媲美。所以我特别遗憾小学的时候没有参加一个名叫“双龙杯”的每年都有的书画大赛,因为我发现我的一位小学同学凭借画的两只青蛙得了个金奖,让我眼红了好久。而到了初中似乎觉得自己画得越来越幼稚并且难看了,所以也就没有了当年的“志向”,但我发现还是在初中的美术课上得到了很多的。比如曾经一位班里的“神人”在纸的上端画了一个大大的乳房,然后流出的乳汁画成了一条小河,底下是一片草地和好多鲜花。后来老师问他画的什么,我本以为老师听完他的解释后会很尴尬的离开,却没想到老师给了他100分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他。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认识到其实我们的画里是可以融入我们的思想的,往往一部作品的创意和立意要比那些精致细微的雕琢更重要,这样的思想其实做什么事都一样,可能会影响我的一生,至少到现在还让我觉得很正确并且记在心里根深蒂固。
最后谈到体育老师,我们的体育老师有很多,很像现在讲课的时候出现的“课程组”,我等一度觉得我们学校的体育老师最悠闲最幸福,因为我不记得我们的体育课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并且好多的体育课都被其他科的老师占用了,比如到后来毕业前夕大家写的“老师语录”中就有印象很深的一句——“这节体育课上数学!”很多时候和体育老师是没有什么接触的,除非到了每年测试的时候还有最后中考的体育测试,提到测试我想说的是,其实在初三之前我还都是挺瘦的,所以各项测试基本上还是都可以及格的,尽管我的立定跳远从小学五年级到初中三年级都是1.95米的成绩,但我还是都顺利的及格了。并且我在初中还是参加了运动会的,我不能说每年都参加因为我们总共三年的运动会被大雨冲掉了一次,最后一次体育场还施工,所以各种遗憾,不过第一年我还是参加了1500米和800米的运动会的,尽管成绩不如小学那样,但还是在好多的选手中得到了差强人意的成绩,十几名的选手中两项都还是进了前六名的,也就是说都是得到了分的。而到初三的时候就开始发胖了,并且一发不可收拾,所以到中考的时候我们突然间说要进行1000米考核,如果不及格就没有办法进好的高中,这样的消息还是让我紧张了好久的,不过后来发现尽管很胖但及格还是没有问题的,只不过记得初中一个很胖的女生在那次考核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于是我看到那个女生在最后跑不动的时候她的母亲穿着高跟鞋在后面推着她跑,这一幕我现在还记得,很感动。后来也许老师们也被感动了,那个女生最后及格了。现在那个女生瘦了好多,也让我们相信了那句话——“男胖子瘦了都是帅哥,女胖子瘦了都是美女。”这个女生验证了后半句,而我的一位小学同学印证了前半句。
之前回忆了初中的各位老师,可以肯定的是,我一定遗忘了好多东西,可能没有提到哪位老师,不过我觉得这不是件坏事,毕竟我的回忆里大多不是一些什么可以歌功颂德的好事,所以这些遗忘的细节就忘了吧,回忆总要有些遗憾的点缀才有意义和色彩的。不过现在回头看看感觉有点后怕,因为如果在这样的回忆性文字里把各位老师一一回想起来并写出那些细节无异于是一种写作上的“自杀”,因为接下来高中有更多的老师,大学的老师更多,而如果写到各位同学也是这样那就更可怕了,并且这些人物出现的先后问题也比较让我纠结,所以我尽量不加进个人感情的从客观的方面进行了出场顺序的编排,可能会让有些人失望。不过就像之前说过的,回忆总是要有点遗憾和缺失的,否则显得不够精彩,不过我要声明的一点是,接下来的文字里,可能会出现你的身影,也可能没有出现你的身影,可能出现了你希望出现的故事,也可能出现了你不希望出现的事故,可能忽略了你认为应该忽略的细节,也可能忽略了你认为不应该忽略的细节,但希望你可以理解,毕竟回忆并不会因为一点点的不完美而失去本身应有的价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回忆录,这是我的那段,只为怀念,不为别的。
接下来的文字该回到初中回忆的重点了,那就是我那群可爱的同学们,这是我很少的用可爱这个词而不加双引号,因为现在想起来这样的一群人真的是挺可爱的,尽管那时候好多人都认为自己很成熟很伟大,都认为自己懂得了好多二十几岁三十几岁都未必会懂的事情。我总是固执的认为,现在让大家回想自己的初中生活,大部分人都会觉得曾经的日子很可爱,因为可爱总是幼稚的代名词,我们自嘲,却又希望得到他人的赞同,于是我们发现,即使到了二十几岁还是有一种强烈的渴望被关注被认同被肯定的心态,曾经以为那是小孩子的,现在看起来我们都还没能幸免。这样也好,童心未泯,这样的四个字可以贯穿我的学习生活始终,直到现在都可以这样说,我也相信就是这样的四个字让我的学习生活有了更多可回味可咀嚼的东西。所以,同学部分的开始,从童心未泯开始吧。
提到童心未泯,想到的人可能让好多人感到有些意外,因为她太安静了,安静得让人忘记了她的存在,而我有幸在初中的后面的时光里和她同桌,认识到了这样一个帮我养成好多好习惯的女生。长长的辫子,有一点儿黑的皮肤,平时不爱说话,喜欢笑,喜欢写些文字,喜欢读诗,喜欢看《文学少年》,喜欢加菲猫,喜欢糖果屋的漫画。后来她频繁的出现在我的文章里,经常和“糖果”二字有关,因为初三的时候我们每天都会买好多好多糖,然后互相分发给周围的同学们,而后我会收集那些花花绿绿的糖纸,放在家里“豆奶”送的糖罐子里。好多时候回想起来我都猜想可能就是那段时间我的体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开始疯狂地发福,然后发展到了现在需要靠运动和节食来减肥的地步。不过那样的时光真的是很幸福很耐人回忆,甚至当心的一天能够吃到新样式新口味的糖都会让我感到很满足很兴奋。所以在初三的一年里,家里那个大大的糖罐子里装满了糖纸,挤了很多很多,倒出来可以堆满一书桌。后来那个糖罐子里的糖纸还是在高考后被扔掉了,我也不记得为了什么,只是知道当时很不舍,但回忆这东西终究不能只是依靠物品来唤醒,所以即使现在糖纸不在了我仍然能记得当时甜甜的味道,这就够了。那个时候我们两个都特别喜欢看《文学少年》——一本从小学就开始订的杂志,里面有好多温情的文字,或故事或哲理或小笑话。现在想想那本杂志似乎就是少年版的《萌芽》,所以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我上了大学忽然疯狂地看了很多本《萌芽》,并且会沉浸在里面的各种故事里发出好多好多感慨,也因此受到了好多人的嘲笑,后来我知道原来《萌芽》就是一本给初高中学生看的。不过我始终觉得杂志这个东西是不分年龄的,要不然为什么现在好多同龄人热衷于《特别关注》,要知道那杂志写得可是“成熟男士的读者文摘”,莫非大家都把自己定位在“成熟男士”?百思不得其解。说到《文学少年》,一定会想到临近毕业时她送我的一本特殊的《文学少年》,之所以说特殊,是因为那时她自己亲手做的,她收集了好多不同期的内容然后挑出好的文章装订成了厚厚的一本,插图则是她自己画的。我很清楚的记得当初收到这本杂志的时候自己的感受,我甚至觉得感动这样的词都显得很肤浅,直到现在我都很珍惜那本杂志,放假回家偶尔翻起来,仍会想起曾经那段看似幼稚却让我倍感珍贵的时光,或许那样的时光真的会是我学生生涯中最快乐最难忘的了。记得初中毕业前夕,豆奶有一次说:“你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一个上清华一个上北大,帮我完成我曾经的梦想。”当时我们只是笑笑,说不出的悲凉,这悲凉并不是因为觉得离谱,毕竟那样的年纪我们都还是很狂妄,都还没认识到清华北大这样的学校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只是感觉毕业之后根本东西很伤感。后来我们几个人真的去了不同的学校,她学文,我学理,豆奶去了别的高中,我们高考都没有考出很好的成绩,当年的志向似乎成为了一种嘲笑,嘲笑当年的年少轻狂。不过那样的时光还是让我们很怀念,高考后我们三个人吃了一次饭,大家都没有刻意去回忆过去,但有些东西大家都会记得。我总是在这样的时候特别有信心。
提到豆奶,是一个从小学就和我一起玩的女生,小学我们一个班级,初中还是一个班级,她让我们叫她豆奶,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小学的时候,她奶奶的家和我家离得很近,所以我们经常在放学之后一起玩,她们家做什么好吃的她也会经常带给我吃,比如我始终记得那一次的炒田螺,味道好得现在都会流口水。我们一起去书法班学书法,当然她的字似乎总是比我漂亮的,不过我总是固执的认为那是因为女生本来就有某种天分,这方面就理应比男生强。我们那个时候也会玩一些幼稚的游戏,现在看起来幼稚,不过那个时候还是乐此不疲的,比如我们会在两棵树之间拴上橡皮筋一起跳皮筋,现在想想一个男生跳皮筋真是太可爱了,的确,我当时似乎还真的是这么可爱。我们也会一起去找书法班的老师撒谎说奶奶要做衣服需要粉笔画线,然后拿着粉笔回到一个小房子里在墙上写字,模仿老师上课讲给其他人听。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过家家”吧,只不过还没幼稚到扮演什么“妈妈”“爸爸”之类的。那段时间玩的真的挺开心的,那个时候我还不认为自己是个青少年,只能认为是个孩子,所以好多时候玩得虎头虎脑的。后来初中我们还在一个班级,只不过这个年龄就不适合玩这些游戏了,好多同学在这样的时候已经开始谈恋爱了,所以男生和女生一起玩都会让人觉得好诡异,说不准还会被人说成是一对低调的情侣然后最好的结果就是被大家的舆论“假戏真做”最后两个人真的走到一起。不过我还是挺幸运的,可能是因为长得比较难看所以从来不担心会有这方面的“是非之谈”。在那个时候豆奶似乎表现得挺有性格的,以至于好多女生都不太喜欢她这样的女生,不过这也并不影响她交朋友,像我这样的好同志就和她玩得很好嘛!后来要说的就是,她长得始终比我高好多,所以好多时候觉得和她一起走好尴尬,以至于上了高中我们再碰到的时候她还会那身高开玩笑,罪过啊。
接着似乎该不出意料地提到两个人了,这两个人不知道该怎样定位,朋友?似乎感觉这样的词很是诡异,还是“死党”吧,尽管我很是不喜欢这个词,但我还是不得不同这个,或者用当时幼稚的在文章里经常提到的“刎颈之交”?不过我们真的没有经历过什么需要考验彼此是否会在特殊的时刻为彼此挺身而出的时候,所以这样的词说起来总是让人觉得很恶心,有一点夸夸其谈的感觉。我们似乎是在初二的时候才开始走到一起并且玩得很投机的,其实现在想想我都觉得很诡异为什么这样性格完全迥异的三个人会玩到一起,所以我也很难想起我们是怎么玩到一起的,那不重要。总之我们三个人,KG很幽默,善言谈,会玩会闹,很有思想;Dave像个小孩儿一样,呆头呆脑,和女生说话会害羞,会跟着别人玩,不太爱说话;至于我,那时候就算是那种因为成绩好所以努力维护好孩子形象的人吧,平时爱装得很有原则,说话咄咄逼人,做事没什么主见。总之三个人就这样稀里糊涂的一起玩了剩下的两年初中生活,一起去游戏厅,一起洗澡,有的时候洗两个多小时,有的时候洗半个小时,然后出来一起吃饭去。也一起在正月十五的时候翻过动物园的围栏进去看灯展,然后跳蹦蹦床,三个人骑两辆自行车,在路上疾驰而过,很拉风。就这样混过了初中,到了高中KG去了不同的学校,Dave即使和我同一学校也不在一个班,不过每周日我们还是一起去洗澡,一起吃饭,一起去在假期玩些什么,尽管这样的时候我们已经开始有了各自不同的爱好。那个时候总会写一些稀奇古怪的文章来,歌颂我们伟大的友情,也捍卫我们有时候岌岌可危的友情,那样的文字现在基本没留下什么,仅有的一些现在看起来也是酸得要命,看起来真后悔当时还拿出来炫耀。那个时候我们经常会去教学楼后面车棚那里去“切磋”,就是互相摔跤,摔得蓬头垢面校服也脏的不行,于是就晚上拿到学校门口的洗衣房去洗,然后怕被爸妈骂就穿着别人的校服回家,屡试不爽。现在想起来真可笑。那个“摔跤场”旁边有一个窗子上盖着好多铁板,于是我们拿着各种颜色的粉笔,无聊的时候就去那里在上面写写画画,写一些豪言壮语,写一些伤感小心情,偶尔也在上面写几句关于某老师的坏话。我还记得Dave那个时候疯狂地迷恋23这个数字,于是在上面画了一个很有艺术性的23,后来得知那时照样本画的,让我白激动了一场,我还以为我可以做一个星探发现一个绘画大师了呢。就是那样的板子成了我们无聊寂寞空虚的时候消遣的地方,后来不知多久后又去了一次,上面的痕迹已经没有了,不过就像之前说的,记忆这东西很诡异,不会随着某样东西的消失而流逝。刚开始的时候我们都还是原来的样子,不过到了快毕业的时候我们已经学到了好多彼此的东西了,并且最后变得越来越像,以至于临近毕业的时候我们也会像KG一样大摇大摆无所顾忌的穿行于人海之中,也会像Dave一样在平时的时候安静一些做一些自己想做的小事情,也都会像我一样无所顾忌的说着唱着骂着。那样的状态挺难得的,也或许只有在那样的年纪我们才会因为朋友而毫无顾忌的改变自己,甚至是牺牲自己。不过那样的感觉很好,因为我觉得前所未有的难得。至于那个时候关于某某恋爱的事情,不想谈了,总之很让人烦心,并且最后也不了了之了,对那段时光没什么留恋,只是从那时候开始认识到Dave真的是长得很帅气,以至于好多女生都被他迷得神魂颠倒,以至于低年级的学妹也可以为他表现出异常的勇敢。可他却没在这方面有什么动作,我承认这有他的原因,也有我们俩的原因,像我和KG这样嫉恶如仇貌似看破红尘的孩子眼里,恋爱这件事简直是有点荒唐,尤其那个低年级的女生,更是突破了我们对恋爱想象的底线,所以我和KG在中间做了好多“手脚”,总之最后皆大欢喜。尽管不敢肯定Dave会感激我们,但敢肯定的是他一定不会怪我们,因为他貌似就不会怪别人,或者是他一定知道,我们无论做什么都是为了他好的。总之初中就那样似懂非懂的过去了,我们三个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只不过越是多的故事越让我想不起来,我觉得也没必要去回想太多,免得“新帐旧账”都翻出来就没了当初的感觉了。不过最后还要补上的一个细节是关于我和KG的,可以说是在初中毕业之后首次公开揭露当初的“恶性”,可能会让好多认为我是个不折不扣的好孩子的同学们大跌眼镜,因为这样的一件事似乎不太光彩,不过也不是很丢人,它让我意识到KG和我两个人的智商合到一起还是可以逢凶化吉的,至少会让我们满足的这样认为。那是一天中午,我们一起吃完饭去了游戏厅打电玩,其实我们中午很少去的,可偏偏那次去的时候正赶上初中的主人带着一群人去网吧抓,结果临走的时候他们去了那家游戏厅,恰巧看到两个穿着校服的人在门口玩着,就站在门口让我俩出去。我俩当时“灵机一动”,说里面还有人去叫一下,结果就藏到了楼上一直没下去,过了大约20分钟有人报信说他们走了,于是我们各种小道迂回到了学校,并且通过有意识的“灌输”让一个同学认为我俩到学校的时候还早,伪造了“不在场证明”。而那个中午我们俩就忙着各种“易容”,我借了别人的眼镜、帽子和大衣,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而KG显然这方面不如我,所以下午果然主人查人,把KG认了出来,不过苦于没有找到另外一个,并且KG有“不在场证明”,所以我们“躲过一劫”。事后得知被抓到的同学都被学校“劝退”了,我们不禁出了一身冷汗,不过还是最后“恬不知耻”地自喜,并自恋的认为我们的智商真的很高。现在想想,还真是挺丢人的。似乎这样的事情做梦也没有想到有一天会发生在我的身上,它也让我认识到自己其实并不是一个十足的听话的好孩子,我只能说自己是个很幸运的孩子,直到现在我还会这样说,不仅是我幸运的得到了很多机会、避过了很多“困难”,更多的是我幸运的遇到了这样的两个人。后来毕业后我回想出总的时光,发现好多很开心的记忆都少不了他们的影子,当然也有一些让我觉得自己长大了成熟了的记忆,这件事同样发生在我和KG一起的时候,似乎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就没发生过什么光荣的事情,除了在电玩城可以赢一些币之外。大学是在初三的时候,那个时候突然听说在我们那里一所大学的自习室是个学习的好地方,于是在中考巨大压力和初中生特有的好奇心的驱使下,我们俩说服了家长后就在每天晚上吃过晚饭后去那所大学上自习。那所大学是我们市里唯一一所本科大学,在外省的录取分数还是挺高的,后来就算我们上了高中还是会在周末的时候一起去那里上自习,当然高中上自习的时候就没有初中时候那么乖了,经常会在学习之余出去散散心玩玩游戏吃吃东西之类的。不过印象最深的还是初三的那个晚上,KG骑着他妈妈的新自行车载着我一起去上自习,可能是因为第一次到大学上自习的兴奋心情冲昏了我们的头脑,以至于我们两个经常会以“细心”自称的人竟在锁自行车的时候忘记了拔钥匙,当然这是后来才意识到的,结局没有我们期待的那么美好,那辆很新的自行车被偷了。于是倔强的我们在晚上十点多也要走遍整个校园去寻找那辆自行车,也冲进了他们的车棚去一辆一辆的找,最终终究是没有找到。现在回想起来挺后怕的,大半夜的两个外校的学生在自行车棚鬼鬼祟祟,我要是保安早都把他们俩抓起来了。不过我们那晚也去找了学校大门口执勤的保安,他们说当晚已经有七八个人来找自行车了。看来我们是遇到惯犯了。尽管我们也知道偷自行车的只可能是一个人,或者顶多也就是几个人,但我们却在回去的路上骂了那个学校一晚上,从此也对这些大学生彻底失望了,原本在心底里无比高尚无比成熟的大学生良好形象瞬间灰飞烟灭。于是我们在那时候就下定决心将来高考的时候一定不能考那所大学,最后我们终究是信守诺言了,我们两个都没有上这所大学,当然这与当初的那件事关系并不是很大。似乎就是在那个时候,我们学会了在做事的时候试着去提防些什么,尽管我们也不知道究竟该提防什么,是某些人?抑或是某些环境?但总之在那之后这样的事情似乎就再也没有发生了,好多时候就算进商店买个东西我们也会把自行车锁上,同时也不忘说一句:“不能太相信他们的素质!”的确,这件恶事对那个年纪的我们来说却是在心底扎下了不可磨灭的深根,现在回想起来,这既是件好事,又不是件好事。当然记忆也会有美好的一段,那应该就要说我们的生日了,应该就是从那时候起我们开始互相给彼此买生日蛋糕生日礼物,好多时候为了买礼物不惜中午不吃饭不睡觉去市场挑选一中午,有的时候还会逃掉下午第一节课。也是在那个时候我们开始在生日的那天晚上一起去家附近的一个蛋糕屋吃生日蛋糕,然后很晚回家,似乎也就是在那段时间才会很晚回家的。至于吃生日蛋糕这个传统还要提到另一个人,我们叫他“康妮子”,长得小巧机灵又可爱,经常会和我们一起玩。我们的第一个生日蛋糕就是在我过生日的时候他给买的,于是我们当晚玩的很开心,那一晚的开心中融入了太多的幸福,我想我不会忘记的。现在的假期我们几个还会经常一起吃饭一起打麻将一起去KTV唱歌,尽管话题和原来相比少了很多天真幼稚的内容,但心情还是一样的,似乎永远没有什么隔阂。这样的感觉很幸福,会让身在异乡的我们偶尔会想起来感到一阵温暖,无论在陌生的城市过着怎样陌生的生活,曾经都有这样的几个人陪你一起疯过、一起闹过、一起作伴活得潇潇洒洒。
接着该说说初中时候的班长了,不过后来我记得好像又是团支书了,那个时候已经对这些名词有些模糊了,毕竟初中的时候依然不同于小学,对这些所谓的班干部的工作,配合不配合全凭个人关系怎样,所以我对这些职务记得不是很清楚。不过对他的印象还是不能放在这些班干部上的,由于我平时不太喜欢叫别人绰号,通常都是叫全名,所以我只能在这里借用高中时他们班级同学给他起的绰号——“文强”吧。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一个名字,听起来感觉很是诡异,不过却也总有种感觉,感觉这个名字放在他的身上似乎挺适合,高大的身躯,仗义的性格,加上举手投足间的绅士风度,似乎和我们这样的大大咧咧的人在一起总是会显得很romantic。不知道这样的形容过分不过分。他应该是我自初中毕业后联系最多的一个朋友吧,高中我们晚自习下课的时候通常会一起出去散散步,聊聊各自班级的奇闻趣事。即使上了大学我们在不同的城市,假期的时候也还是会经常一起吃饭一起唱歌一起打麻将一起逛街一起游泳,挺happy的,在他身上我也学会了好多东西,尤其是一些待人处事方面的收获,也正是他带着我们几个人去米兰西点吃西餐,才让我知道了究竟该怎么用刀叉,哪只手用刀哪只手用叉。看起来很小的事情,可却足以让我觉得异常珍贵。
接着,该提到两个很神奇的人了,说神奇,是因为他们的生活与我曾经发生了很大的交集,尽管最后我们都有了各自不同的发展方向,兴趣爱好也更是差得十万八千里,但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让我认识到了文字的力量,或者说是文字的魅力。我们三个人应该都是属于那样叛逆的学生吧,我们喜欢大叫着讨论一些东西,大叫着骂着某个人,也许是某个老师,也许是某个电视明星,肆无忌惮。后来突然有一天我们决定写一本我们的“日志”,那还是我第一次听说“日志”这个词,后来发现竟和日记没什么差别,于是便像打了鸡血一样,我们三个在那个蓝色的本子上每天都会记录好多心情,有一些是互相调侃批评的,有一些是我们拿出去和彼此分享的或励志或伤感的文字,当然伤感的文字大多来自我,励志的文章通常来自他们俩。我们也会偶尔在上面对当天班级发生的一些事情进行一些评论,有些是简单的记述,有些是对一些管理方面的当时认为“不合理”的东西进行批判,其中不乏一些讥讽的言语。那个时候觉得似乎这样的一个本子一定要在毕业的时候我们复印一人一本,因为那太珍贵了,我想象不到如果现在我翻起那个本子会是什么样的心情。不过故事的转折在于——那个本子被班主任没收了!我也忘记了当初为什么被没收,是因为上课的时候没听讲而写日志?还是因为有人泄露了我们的“秘密”以致于招致了班主任的好奇心?现在还不知道,总之那个本子被没收了,并且直到我们毕业也没有再要回来。那个本子封皮上还写着“哲子”、“阿刀”和我那个傻傻的名字,不知道现在它在哪儿,也许已经随着我们的成长消逝了吧。我还记得在那个本子的第一页上,阿刀写上了这样的一句话:“希望这个本子能让我们变得勤勉些。”这句话对我的触动很大,以至于现在我都一直被这句话影响着,好多时候我觉得自己所追求所忙碌的一切都只是为了让自己变得勤勉些,这个词听起来很简单,但真正做到却很是困难,尤其在这样的时代这样的年纪。提到没收,我忽然又想起自己的另一个东西被没收了,那就是那个时候大家都收集的《游戏王》卡片。我记得那时候我收集了好多,有一个塑料袋那么多,并且好多卡片都很难得,不过却因为借给了一个同学,结果在那个同学手里被没收了。后来去找老师要老师说扔到垃圾箱里了,不过我们所有人都不太相信这句话,当时大家都认为是老师把这些卡片给她的孩子玩去了。现在想想,当时的想法真是可笑,如果我是老师,我也断然会把那些卡片扔掉的,没准为了怕他们到垃圾箱里去找,我还会剪碎了扔掉。太邪恶了。
接着提到的是一个大的“组织”,这个“组织”其实我不是很熟悉里面的具体结构,只是知道在初中的班级里几个女生凭借这个她们所谓的“组织”,成为了一股坚不可摧的力量。这个“组织”叫“东邦”,后来她们会在文章中用DB代替,好像是一个漫画里面的一群男人组成的小团体,但却被班里的几个女生玩了个“角色扮演”,每个人有各自的名字,称兄道弟。不过我们不得不佩服这样的一个“组织”,因为尽管初中毕业已有六年了,还是经常会在她们的空间里看到DB两个字,看到她们时常聚到一起的照片,这应该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吧。但我和DB的接触并不是很多,只是隐约还记得她们经常互相叫的几个名字,比如“展令扬”、“向以农”、“雷君凡”、“南宫雅致”等,我觉得我记忆力还是不错的。其中貌似与“雷君凡”的交往最深,并且她就是我之前说过的新年送贺卡的小学二个同学之一,所以还是追述一下关于她的一些记忆吧。首先,正如她本人所料,我一定会在这里提到一本书,一本沉底改变了我的一本书,是她在初中的时候借给我看的《幻城》。那是我第一次一口气把一本书看下来,因为之前看书的时候一般都是看了两三页就看不下去了,而《幻城》却给我带来了太大的震撼,以至于我在之后的几年里又看了好几遍,每一遍都有不同的感悟。上了大学读了好多书,回忆曾经读过的,我始终觉得《幻城》是最好的一本,最起码它改变了我,至于是不是改变了我的一生,这真的需要我用一生去检验。在这里就不说为什么这本书对我有如此大的影响了,似乎与初中该有的记忆不协调,也许后面谈到大学的时候会写,也许不会(貌似好多人是对这样的类似没说的句子都表示很反感~~~)。因为是小学同学,所以初中的时候我们关系挺好的,直到初二时的一次体育课上的一瓶可乐事件,我开始了我人生中的第一次恋爱了,我不知道可不可以说那是恋爱,总之我觉得我在那个时候有了变化,并且一直有她在陪着我度过那段很是无聊的日子。由于那时候我还没有手机,她就把手机借给我,于是那段时间每天晚上她拿着她妈妈的手机,我们发短信,听同样的广播,我至今还记得那个红色的夏新手机。我们一起抄了好多本歌词本,并且在她的带领下我又继续读了好多本小说,大多是都市言情的,从此也决定了似乎我只爱读这类书了,只不过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感悟,大多与情情爱爱无关。我们都喜欢郭敬明的音乐小说《迷藏》,抄下了歌词,不停地哼唱那十首歌,以至于从初中毕业后我的网名就改成了“骑白马的愚人”,我相信这个名字会让很多人觉得很诡异,但听过《迷藏》里的《四月·愚人》的人都会懂得。初中的时候喜欢飞儿乐团的歌,也正是在初中我开始喜欢上了听歌,就是因为听到了飞儿乐团的《我们的爱》和《Lydia》,于是买了盗版的磁带《无限》,每天放在随身听里一遍又一遍地听,于是在一次生日的时候她给我买了一张飞儿的唱片,是《光荣之役》,不是很好买到,不过这张专辑最后被一个同学借走了没有还给我,我也忘记了是谁借走了。总之就是这样傻乎乎的我们到了初三,也由于傻乎乎的最终因为所谓的冠冕堂皇的理由我们还是傻乎乎地说了再见,于是毕业时的同学录里有两张是她写的,一张是加密版,一张是脱密版,加密版写了整整一页,不过罪恶的是,我好想又不知道放在哪儿了。那段日子现在回想起来真的是挺幸福的,或许初中孤独寂寞无聊的那段日子正是因为有了她才过得很快乐吧。还记得那时候她喜欢照大头贴,于是我们偶尔放学的时候会一起去照大头贴,那也是我唯一照大头贴的一段日子,初中毕业后我就再也没照过了,尽管高中时被反复的“邀请”过,但我还是拒绝了,或许是更成熟了,或许是没了当初的心情。那段日子也让我深切的认识到,自己真的不是一个会体贴别人的人。后来她考到了稍远一点儿的高中,高中时我们偶尔会在QQ上聊聊天,她也会调侃式地说我不懂得珍惜,也劝我要珍惜眼前的幸福,当然那时候她的幸福是有所指的,后面会说到的。不过看来我还是没有照她期望的那样,尽管我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我尝试着让自己学会迁就,学会忍让,却终究也没能像她期望的那样。当然这是后话。现在很久没有联系了,不知道她怎么样,不过我相信她会凭借她独立的性格,过得很开心很幸福。就当是祝福吧。
下面还是一个女生,一个很喜欢唱歌的女生,没过肩膀的短发,黑框的眼睛,在人群中总是扮演者“倾听者”身份,文静的外表正如她的性格,是我很好的朋友,我们叫她“达子”。她坐在我的前排,所以下课的时候,我们经常会说说话,后来她下课给我们唱歌,唱《当你孤单你会想起谁》唱的我们眼泪汪汪,而那个时候,我们还并没有经历过太多的分别,现在写着这样的文字,回忆着当初的一幕幕,如果再听到这样的歌,或许就不止是眼泪汪汪了吧。我们平时会谈谈梦想,谈谈朋友,谈谈好听的音乐,我们也在初三的那次歌会上合唱了当时很火的孙楠和韩红合唱的《美丽的神话》。我从来没有想过我竟然会当着班主任和所有同学的面唱歌,或许真的是因为旁边站着她才会忘掉那些顾虑吧。我还记得在毕业的同学录上她写给我的那些嘱托,我想说的是,在之后的生活里我真的有了很大的改变,不再那么多愁善感,不再去想太多让自己不开心的事情,遇到烦恼会找人倾诉,我不再是曾经的那个多愁善感只会写写伤感文字的我了。
用这样的一个省略号来清醒一下。我就说这样的对同学的回忆在这样的记述性的文章里是致命的,因为我肯定是无法记述到每个人的,并且我很有可能会忘掉一些人,哪怕他或她理应出现得多么理所当然。所以我真的希望不管你有没有出现在之前或以后的文字里,都不要有太多的情绪变化,还是那句话,无论怎样,有些记忆终究是无法记录下来的,但并不代表着遗忘。比如我还记得喜欢写文章喜欢五月天的“暴力妹”,还记得曾经因为我拿了她的日记本就告诉老师我看她隐私的同桌,还记得不喜欢学习英语的“阿寿”,还记得憨厚老实喜欢打游戏的“虎哥”,还记得曾经被大家笑话口吃不清楚但现在却在英国求学的“企鹅”,还记得初一的女生同桌因为我晚上拿小石头打她叫她妈妈来学校找我理论,还记得不爱说话却又很多心事的FK,还记得经常能给我们带来欢笑、心态很好的“杉姐”……其实那些人和事我都记得,但无奈,真的是没精力写出来了,希望大家不要生气。
总之初中也这样过去了,没怎么提考试方面的东西,至于考试成绩也不想提,可能因为自己不是第一了吧,也可能是因为觉得相比于那些记忆它无关紧要吧。最后的备战中考并没有想象中的劳累,毕竟心情好的话复习起来也比较愉悦,最后的中考成绩也没有让我很失望,尽管在数学考试中因为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比错了从而错了一道很简单的10分证明题,但还是考的不错,之前担心的物理也因为在中考前做了一本模拟题而考了很高,化学还是一如既往的差,本来就没报太大期望,所以并不失望。总之最终的结果是我顺利考进了最好的高中,不过遗憾的是从我们这一届政策变了,就算成绩第一也要交一定的钱,但还是属于交了很少钱的那一堆人里。那个成绩也让我考进了高中所谓的“加强班”,当时很是开心,后来真的上了高中心情就有了变化,至于怎样的变化,后面的高中部分会回忆到。
似懂非懂,觉得初中就是这样一个状态,三年时间很短,却刻骨铭心。都说初中的时光是最单纯的,或许是吧,单纯得有点傻,有点不懂装懂。至于高中又会是一个什么状态,我只能期待我的记忆会怎样定格了。
迷藏刚刚开始,未完……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三年级运动会作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