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一个血是什么意思

血液与输血的故事小组 | 小组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3682人加入此小组
血液又被称作生命之河,它不仅承载着每一个独一无二的生命,也蕴含了我们人类共同的进化史。输血医学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学科。1818年英国医生James Blundell首次成功实施了人对人的输血。血型理论与血液库存技术的出现,标志着现代输血医学的诞生,并连同麻醉术与无菌术,成为现代外科学的三大基石。本小组介绍血液与干细胞相关的医学知识,力求表述准确、逻辑清晰与简洁生动的科普方式,据理直言,开放讨论,不为同行者讳。
(C)2017果壳网&&&&京ICP证100430号&&&&京网文[-239号&&&&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举报电话:关于血型和输血的常识(全部资料来自百度)
今天知道宝琴的意外,默默祝福之余在网上搜索了下关于血型和输血的资料,当作常识,以便不时之需!宝琴!加油!!&
血型血型是对血液分类的方法,通常是指红细胞的分型,其依据是红细胞表面是否存在某些可遗传的抗原物质。已经发现并为国际输血协会承认的血型系统有30种,其中最重要的两种为&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血型系统对输血具有重要意义,以不相容的血型输血可能导致溶血反应的发生,造成溶血性贫血、肾衰竭、休克以至死亡。
ABO血型系统  红细胞血型是1900年由奥地利的K.兰德施泰纳发现的。他把每个人的红细胞分别与别人的血清交叉混合后,发现有的血液之间发生凝集反应,有的则不发生。他认为凡是凝集者,红细胞上有一种抗原,血清中有一种抗体。如抗原与抗体有相对应的特异关系,便发生凝集反应。如红细胞上有A抗原,血清中有抗A抗体,便会发生凝集。如果红细胞缺乏某一种抗原,或血清中缺乏与之对应的抗体,就不发生凝集。根据这个原理他发现了人的ABO血型。后来他又把不同人的红细胞分别注射到家兔体内,在家兔血清中产生了3种免疫性抗体,分别叫做M抗体、N抗体及P抗体。用这3种抗体,又可确定红细胞上3种新的抗原。这些新的抗原与ABO血型无关,是独立遗传的,是另外的血型系统。而且M、N与P也不是一个系统。控制不同血型系统的血型基因在不同的染色体上,即使在一个染色体上,两个系统的基因位点也相距甚远,不是连锁关系,因此是独立遗传的。
Rh血型系统  Rh是恒河猴(Rhesus Macacus)外文名称的头两个字母。兰德斯坦纳等科学家在1940年做动物实验时,发现恒河猴和多数人体内的红细胞上存在Rh血型的抗原物质,故而命名的。凡是人体血液红细胞上有Rh抗原(又称D抗原)的,称为Rh阳性。这样就使已发现的红细胞A、B、O及AB四种主要血型的人,又都分别一分为二地被划分为Rh阳性和阴性两种。随着对Rh血型的不断研究,认为Rh血型系统可能是红细胞血型中最为复杂的一个血型系。Rh血型的发现,对更加科学地指导输血工作和进一步提高新生儿溶血病的实验诊断和维护母婴健康,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有关资料介绍,Rh阳性血型在我国汉族及大多数民族人中约占99.7%,个别少数民族约为90%。在国外的一些民族中,Rh阳性血型的人约为85%,其中在欧美白种人中,Rh阴性血型人约占15%  在我国,RH阴性血型只占千分之三到四。RH阴性A型、B型、O型、AB型的比例是3:3:3:1。  RH阴性者不能接受RH阳性者血液,因为RH阳性血液中的抗原将刺激RH阴性人体产生RH抗体。如果再次输入RH阳性血液,即可导致溶血性输血反应。但是,RH阳性者可以接受RH阴性者的血液。  有些血型抗体是不完全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细胞结合后看不出凝集现象,血清中有抗体但不容易发现。1945年抗人球蛋白试验应用到血型检查中来,这种试验就可检查不完全抗体,从此,许多血型抗原陆续被人发现。每当发现一个新抗原后就要确定这一抗原与已经发现的血型是什么关系,这样在人的红细胞上便确定了若干血型系统。此外,还有一些抗原,或因其在群体中出现的频率太高,或因其在群体中分布的频率太低,对它们无法进行遗传学分析。在没有弄清它们的遗传关系以前,暂且把这些抗原分别叫做高频率抗原及低频率抗原,对于它们的归属有待进一步确定。
MN血型系统  红细胞膜上另一类血型抗原叫MN抗原,即红细胞膜上的血型糖蛋白A。它在SOS凝胶电泳谱上显示两条区带,即PAS-1和PAS-2,血型糖蛋白A是两者的二聚物。已知血型糖蛋白A由131个氨基酸组成,其一级结构已测定(图2)。血型糖蛋白A的肽链呈
分享这篇日志的人也喜欢
惩罚游戏,么么哒启动
是你的小可爱
biubiubiubiu
三月第一波。。。
热门日志推荐
人人最热标签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vip.sina.com··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完成注册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必须由6-20个字符组成
下载人人客户端
品评校花校草,体验校园广场输血知识试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输血知识试题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请选择栏目:
当前位置: &&&&&& > 正文
输血的几种分类
 来源:&&   |
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了&输血的几种分类 &相关知识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一、按血源分类:分自体、异体输血两种。
( 一 ) 自体输血
当患者需要时,安全输入自己预先贮存或失血回收的血液,称为自体输血。
自体输血有三种形式:
①稀释式自体输血:在手术前采出患者一定量的血液,同时补充晶体波和胶体液,使血液处于稀释状态,减少手术中的血细胞丢失,采出的血液于手术后期回输给患者。
②保存式自体输血:把自己的血液预先贮存起来,待将来自己需要时回输。
③回收式自体输血:采用自体血回收装置,回收自己在外伤、手术中或手术后的失血,并将之安全回输。
自体输血适用于:
①拟择期手术而预期术中需输血者 ( 术前无贫血 ) ;
②避免分娩时异体阳的孕妇;
③有严重异体输血反应病史者;
④稀有血型或曾配血发生困难者;
⑤边远地区供 血困难而可能需要输血者;
⑥预存自体血以备急需时用的健康人。
自体输血禁用于:
①可能患败血症或正在使用抗生素者;
②肝、肾功能异常者;
③有严重心、肺疾病者;
④贫血、出血和血压偏低者;
⑤曾在献血中或献血后12小时内发生虚脱或意识丧失者;
⑥采血可能诱发自身疾病发作或加重者。
自体输血有下列优点:
①可避免血液传播疾病;
②避免同种异体输血引起的同种免疫反应及可能的差错;
③可节约血源,缓解血液供需矛盾。
( 二 ) 异体输血
当患者需要时,安全输入与患者血型相同的他人 ( 多数为献血员 ) 提供的血液或血液成分,称为异体输血。这是临床上应用最早、最多的一类输血,也即通常泛指的&输血&。
异体输血可进一步按血源的不同细分为:
①注册献血员供血式输血:即临床上最常见的输形式,由当地血站 ( 血液中心 ) 提供新鲜或库存的、采自注册献血员 ( 有法定资质 ) 的血液或血液成分。
②非注册献血员供血式输血:多见于临床上应急需血,而当地血站 ( 血液中心 ) 又提供不出合适的、新鲜或库存的、采自注册献血员的血液或血液成分,为抢救患者的生命, 由健康且血型与受血者相合的非注册献血员 ( 如受血者亲属、朋友或其他志愿者 ) 临时献血。
异体输血适用于多种临床需血状态|医学教育网。
二、按血液成分分类:可分为输全血及成分血两大类。
( 一 ) 输全血
安全输入定量源于异体或自体的全部血液成分,即输全血。这是一种传统输血形式,目前在我国仍较普遍,元条件做血液分离和单采的地区或不习惯成分输血的医疗科室仍采用此种输血。此种输血主要为患者补充红细胞和血浆,特别是库存全血几乎不含或微含血小板、粒细胞 ( 库存时间愈长,含量愈微 ) ,某些凝血因子也会因库存而降解。因要顾及起效速度和节约血源,输全血不是被提倡的输血形式。
( 二 ) 成分输血
分离或单采合适供体的某种 ( 或某些 ) 血液成分并将其安全地输给患者,称为成分血输注。此类输血包括:红细胞输注、血小板输注、血浆输注、各类血浆成分 ( 自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因子Ⅷ、凝血酶原复合物 ) 输注等。各类血液成分还可进一步处理后再输给患者,如浓缩红细胞输注、洗涤红细胞输注、冰冻保存的红细胞输注、红细胞悬液输注、浓缩粒细胞输注、浓缩血小板输注、血浆冷沉淀物输注等。成分输血的有效成分含量高、治疗针对性强、效率高、节约血源,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三、按输血方式分类:
出于治疗的需要,输血可采用非常规方式,如加压输血、加输血 和置换输血等。
( 一 ) 加压输血当患者发生急性大出血时,为尽快补足血容量、恢复血压、保证重要脏器供血,同时提供血液止血成分,在不污染且心功能允许的前提下可采用加压输血,即通过物理方法 ( 适度挤压输血袋、抬高输血袋距患者的垂直距离、注射器加压等 ) 加压,快速输血。
( 二 ) 加氧输血 贫血患者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时,为改善体内缺氧状态,可采用加氧输血。必须保证体外氧合红细胞的加氧过程不污染、不损伤红细胞。氧合红细胞通过静 脉输给患者,即所谓的加氧输血。
( 三 ) 置换输血 当患者血浆内出现某些异常物质 ( 如抗凝物、溶血素、胆红素、 M 蛋白、外源、性有害物质等 ) ,且其量远超过患者的自体净化能力时,应予血浆置换。即用血菜单采设备单采出患者一定量的血浆 ( 成人每次 ml) ,并同时补充相应量的正常人血浆 ( 可予 1/4 晶体液 ) ;血浆置换往往需要每日一次,连续数日。该方法在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TTP)/ 溶血尿毒症综合征 (HUS) 时列为首选。
某些新生儿溶血可行换血治疗。
( 四 ) 常规输血 相对于上述非常规输血方式,不加压、不加氧、不置换式输血或血液成分,即常规输血。
临床检验士/师/主管检验师考试网络辅导班次介绍
550元/人 
800元/人 
1500元/人 
600元/人 
850元/人 
1600元/人 
650元/人 
900元/人 
1700元/人 
43大类,1000多门辅导课程
助考之星--百万题库软件:
1、凡本网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医学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4、联系方式:
编辑信箱:
电话:010-
 |  |  | 输血反应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输血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结束后,因输入血液或其制品或所用输注用具而产生的不良反应。建议对有过敏史者在输注血液制品前半小时可口服抗组胺药或皮质激素;选择无过敏史的供应者,反复有过敏反应者可选择洗涤红细胞或冰冻红细胞、洗涤浓缩血小板,禁用血浆及血浆制品,去除白细胞或微聚物并不能防止过敏反应,因为血浆蛋白可透过滤器。
本词条认证专家为
国家卫生计生委权威医学科普传播网络平台
输血反应过敏反应及治疗
1.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包括: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关节痛、胸闷、气短、呼吸困难、低血压休克,获得其中的1项以上者确诊为过敏反应。一旦出现上述反应应立即减慢输血速度,给予地塞米松入壶,非那根肌注,重者立即停止输血,并给予1/1000肾上腺素皮下注射,并给予补液、升压、吸氧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有效。
2.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输血后短期内或输血过程中即发生寒战、发热,发热者体温可达38℃~41℃,患者均出现恶心、呕吐、皮肤潮红,反应持续1~2小时,然后出汗、退烧。发热的高低与输血速度计输入白细胞计数及热源量成正比,有时可在输血后几小时后才反应。反应发生时应立即停止输血,密切观察病情。寒战时给予保暖、镇静剂,发热时可用退热药。
3.输血后紫癜
均在输血后7天左右发病,发病急剧,有明显的畏寒、高热、荨麻疹;时有头痛、胸痛、呼吸困难。有不同部位的出血、皮肤广泛的淤点与淤斑、齿龈出血、鼻出血、黑便;均伴血小板降低,患者血浆和血清中有抗血小板抗体IgG,做骨髓细胞血检查:增生明显活跃,巨核细胞增多,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给予甲强龙静点,免疫球蛋白静点。
4.移植物抗宿主病
发热、皮肤潮红、皮疹、严重腹泻、肝脾肿大等。最高体温达40℃,给予甲氨蝶呤静点,环孢素、强的松口服。复查血常规及转氨酶直至正常。
5.输血性血色病
临床上出现皮肤色素沉着、肝功能损害、糖尿病、心律不齐、心功能不全、性功能减退。临床上输用新鲜红细胞,口服祛铁剂后症状好转。
6.大量输血后反应
(1)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肺水肿等主要表现为:输血过程中或后1小时,出现心率加快、呼吸急促、头痛、头胀、咳嗽、先咳白痰,以后咳粉红色泡沫痰,颈静脉怒张等,严重者在短期内死亡,如有上诉症状应立即停止输血,患者取半卧位,两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加压给氧,同时给予20%~30%酒精湿化吸氧,减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从而改善肺部气体交换,减轻缺氧症状,遵医嘱给予镇静、扩血管、强心、利尿药物。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流结扎。此外,对无贫血的患者可通过静脉放血200~300ml减少静脉回心血量。
(2)枸橼酸钠中毒患者可发生肌肉震颤、手足抽搐;严重者血压下降、出血、心室纤颤等。治疗可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10ml。大量快速输血还应注意高钾血症。
(3)出血如创面渗血不止,伤口持续出血、皮肤淤斑,甚至胃肠道出血,应检测血小板数,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测定,并根据患者血小板及凝血因子缺乏情况补充有关凝血因子和血小板,为预防大量输血可能引起的凝血异常者,可输用保存5天内的较新鲜血,或根据医嘱间隔输入新鲜血或血小板悬液。
(4)血管微栓塞由于血液储存1周后白细胞和血小板可以形成微小凝块,输大量这种血时,有大量微小凝块循环到肺,堵塞肺毛细血管,引起肺功能不全。若用于心脏手术做体外循环,则微小凝块可直接引起脑栓塞。因此,当大量输血时,可采用5天内的血液或采用微孔滤器。
(5)低温反应由于快速大量输入从冰柜中取出的冷血液,如每5分钟输入量达1升时,正常体温将降至30℃以下,可发生心室纤颤。一般抢救输血常不须达到上述程度,如确实需要时,则稍加温后输注为宜。
(6)细菌污染反应其反应的程度因细菌的种类、输血量和受血者的抵抗力不同而不同,严重者可出现中毒性休克、DIC、急性肾功能衰竭等,死亡率高。一旦发现此类反应立即停止输血,通知医生,将剩余血与患者血标本送化验室检查、作血培养和药敏试验,高热者按高热患者处理。
(7)溶血反应输入异型血,造成血管内溶血,一般输入10~15ml即可产生症状。发生溶血反应立即停止输血与医生联系,并保留余血。采集患者血标本重做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安慰患者,以缓解其恐惧和焦虑;维持静脉输液以备抢救时给药;口服或静脉滴注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双侧腰部封闭,并用热水袋敷双侧肾区,防止肾血管痉挛、保护肾脏;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尿量,并记录。对少尿、无尿者,按急性肾功能衰竭护理,如出现休克症状即配合抗休克抢救。
解读词条背后的知识
教授 北京协和医院 血液内科
教授 北京协和医院 血液内科
副主任技师 北京协和医院 检验科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
提供资源类型:资源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输血与血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