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学泰斗何时能有自己的泰斗

日,厉以宁、吴敬琏中国经济学界两位扛鼎人物终于一同在“光华新年论坛”上发表演讲,这在近年、在公开场合,比较少见。    厉以宁:“我们俩在南京金陵中学读高中时就是同学。不过后来他去了复旦,我到了北大。我与吴敬琏的分歧,被某些舆论夸大了”。    两人在学术观点上的分歧,最早发生于1980年代中后期,当时厉以宁先生认为企业改制势在必行,吴敬琏先生则认为应优先考虑价格改革。两人的公开矛盾,发生于2001年,由于对股票市场的状况和发展看法不同,引发了一场为国人所瞩目的争论。自此,很少见到两人同时出现在一个场合。    厉以宁观点:  对中国改革的未来有什么问题急需解决,从国家的层面来说,当前最要紧的是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同时对人民关心的教育保障、医疗保障、旧业保障这些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吴敬琏观点:  认为当前最亟待的问题是政府自身的改革,所谓政府自身的改革,就是要按照人民的付托,去管好自己应该管的事情,那些不该管的事情尽快退出来,不要为了自己那一点小的本位利益或者权利或者等等来妨碍这个大局。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功三方面     吴敬琏:  “我认为最成功的改革在我个人的印象里面,是这么三次,第一就是84年,84年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商品经济是我们改革的目标,不过这个改革只能说是个改革的启动,这是一个;第二个就是1994年,根据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这个决定进行的,全面的改革90年代我们之所以能够跨一大步,跟94年的改革有直接的关系;第三就是根据97年的十五次代表大会,所规定的建立基本经济制度这个改革,我们沿海地带到了世纪之交,经济很快就起来了,这是跟97年以后建立基本经济制度的改革直接有关的。”     厉以宁:  “第一个是农村的家庭承包制,农村家庭承包制,在当时条件下它要通过农民的积极性调动来促进农民的生产,打破从前人民公社下大一统农业的情况,所以当时是冒着生命危险,安徽凤阳小岗村我去看过,在展览室里还陈列着当初十八户农民印了手印签的协议,协议上有一句话,如果谁被抓了,其他各家有义务把他们家的孩子抚养成人,是冒着这个危险来搞的,但是承包制就推广了。你看几年之内中国市场的东西就那么多,多年不见的香油、花生米、鸡蛋、猪肉这些全有了,所以这个是第一个大成绩;   第二个大成绩是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由于股份制改革的推进,结果中国有了证券市场,所以尽管在当时还是很不完善的,但是毕竟为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和证券市场开辟了道路。所以今天我们回顾当初,尽管股份制受到过各种责难,但中国的股份制、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终于取得了成就,这是第二点;   第三个民营经济的兴起。民营经济的兴起在当初也是冒着各种责难发展起来的,一直到民营企业不断成长以后,大家感到民营企业的确至关重要,就业是谁帮助解决得最多,是民营企业,70%以上的新增劳动力岗位是在民营企业中,很多城市中它的税收是民营企业提供的,我们的出口很多是民营企业起的作用,所有这些我们看到,民营企业的发展,国有企业股份制的改革和证券市场的建立以及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就表明了中国在前三十年改革开放中,我认为最值得提出的三件事情。”     吴敬琏:  “对厉老师来说,他选的第一条其实我是同意的,但是我不认为承包制,承包制的作用是非常的大,而且进行得应该说也很快,虽然有很大的风险,因为党中央特别是邓小平的支持,所以进行得也比较顺利,可是它与其说是一个改革还不如说是它回到了原来农民所喜欢的一种体制,所以我没有把它列在里面。”     厉以宁:  “我是从这个角度讲,要使改革有不可逆转性,改革走上这一步就不能再后退了,农业承包制,农民搞了承包让他再过人民公社生活他不干了,国有企业已经改成股份制企业了,股票人家已经买了,你叫他再退回去就不行了,民营企业已经搞了,也不能再退回去,就像三个丢到大湖上的石头一样溅起了层层波浪,从此中国经济再也不能平静下去了。”     厉以宁:  “因为我不愿意去评论人家的,因为经济学家个人有个人的看法,刚才讲过了,每人从每人自己经历的角度讲。”     厉以宁:  “你让我真正评价一句,我说他讲的也有道理,这就行了。”     厉以宁:  “不一样的地方要说的话,坦白说对于宏观政策层面的几个改革,我们没有谈这个,我认为这个不是主要的。”     吴敬琏:  “真正的区别可能还是在刚才厉教授讲的,他认为股份制改革,特别是我们股票市场的改革是很成功的,这一点我有不同的意见,说来话长,所以就不能够(展开说了)。”     吴敬琏:  “我跟老厉在这个问题上的争论已经很长的时间了,我们要提倡一种风气,经济学家所秉持的原则是思想自由,学术独立,所以应该要形成一种氛围,使得各种不同的意见为了一个目标,就是为了推进改革,为了建立一个法制的市场经济,为了振兴中华,这个目标是一致的,观点应该要进行讨论。”     厉以宁:“同意同意。”     改革开放三十年 遗憾的三个问题     厉以宁:  “我先说,第一个不足之处就是说城乡二元体制基本上没有触动,因为农业的承包制还在承认城乡二元体制的前提下推进。因为城乡二元体制没有大的触动,所以农民收入增加缓慢,城市化速度比较慢,还有还产生一些权利不平等,像农民工这样的问题,所以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也曾经出现过一个问题,就是行业垄断还没有消除,要建立真正的市场经济,这种行业垄断,特别是跟行政垄断难分的这种(情况),还需要进一步改革,这是第二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就是社会保障制度由于当时种种原因,财政困难或者其他原因,因此推行得极慢,很多问题没有解决,但现在条件好了,所以要关注民生问题,这个要下一步再改,你看看怎么样。”     吴敬琏:  “我有一点刚才跟厉教授是一致的,这个社会保障体制的建立是太迟缓了,这是93年中共中央的决定,而且有一些部门据我所知,很积极,但是碰到了很多阻碍,它的原因我看还不是什么财政困难,而是部门从自己的工作方便,从自己的权利,从自己的利益着眼太多,所以愿意保持旧体制,所以使它迟迟不能实现。”     厉以宁:  “那你才说了两个,他问三个。”     吴敬琏:  “另外两个,一个我认为就是产权制度改革,没有到位,那我们拿一个涉及到中国将近一半人口的土地地权这个问题,像我的提法就是把田面权还给农民,就是在我们江南地区有田底权、田面权,所谓田面权就是永久的使用权,这是我们经济学上说跟级差地租相联系的那个产权,这个问题还得解决,不解决我们很多问题都解决不了,这是一个我觉得不够满意吧;另外一个就是法制建设问题。因为市场经济这个东西它的核心问题就是自主决策的,是自由的交易,如果是一个什么行政的或者其他的权力在那里支配,这个东西根本不叫市场经济。所以这方面的改革进展太缓慢,就是说中共中央提出这个问题,也是97年的事情,建设法制国家。”     三个层面展望中国改革的未来    厉以宁:  “从国家的层面来说,当前最要紧的我认为是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同时对人民关心的教育保障、医疗保障、旧业保障这些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这是第一个,从国家层面讲; 从企业方面做的,应该尽自己更大的社会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从两个方面来说,一方面企业要加快自主创新的步伐,要把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因为只有通过自主创新我们才能在世界立于不败之地,竞争力,从另一方面讲,企业应该更多地尽到自己的帮助社区,帮助贫困地区,帮助周围的那些穷人; 对个人来说,我认为应该加强信用教育,信用的建设,因为如果是一个社会处在信任危机中,这个社会是没有发展前途的。”     吴敬琏:  “我认为当然千头万绪,这中间我还是愿意指出一点,我认为这里关键是政府自身的改革,所谓政府自身的改革,就是要按照人民的付托,去管好自己应该管的事情,那些不该管的事情尽快退出来,那么就两个方面了,一个方面就是不该做的事,要赶快退出来,不要为了自己那一点小的本位利益或者权利或者等等来妨碍这个大局;另外一方面就是政府应该管的事情你必须管好,社会保障体制的建立,法制环境的建立,这些都是政府应该努力去做的事” 。“对我们的企业来说,应该站在我们整个民族,甚至站在整个企业家群体的立场上去改变这个(市场)环境,也就是说支持改革,推动改革,第二,人还是有点精神的,要注意,君子好财,取之有道,还是要讲这个原则的。对我们个人,我想我们在每一个岗位上,就是尽我们的本份,努力做好我的工作,当然也要关怀整个社会,使得我们整个社会好起来。     厉以宁:  “思路仍然是这样,首先一点,停滞和倒退是没出路的,应该反复去思考这样做,停滞。然后再这个基础上应该看到,前进过程中总有困难,总有阻力,但只要是符合正确方向的,就应该这样去做。这样就行了。”     吴敬琏:  “我看到最近广东省委提的一个口号,就要开展继续进行思想解放,用思想解放来推动体制的改革,来促进大的发展。就是要尊重别人,要进行理论的思考,要进行认真的切实的探讨、自由的讨论。有了这样的思想基础,有了哪些需要推进的改革才有可能进行。”     非常感谢著名经济学家厉老、吴老围绕中国改革三十年带给我们的精彩观点和启发。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沙发吗?!
  说的比唱的好听
  沙发坐不成,板凳也不错.    我很尊敬两老的.
  两人的公开矛盾,发生于2001年,由于对股票市场的状况和发展看法不同,引发了一场为国人所瞩目的争论。自此,很少见到两人同时出现在一个场合。  
  老厉的那一套在深圳还是影响很大的!
  牛人,比我牛我就崇拜
  呵呵,在新浪聊天室里一个人压不住阵脚,现在换成两个人来!    
  呵呵,在新浪聊天室里一个人压不住阵脚,现在换成两个人来!    
我家喂了几头猪,现在猪肉价格这么高,心里自然美滋滋的。谁知道,里面的两头大猪天天打架,互相拱。别人都不知道怎么回事,我也纳闷,于是我换了个大猪食盆,盛了慢慢一盆猪食,而且猪食比别的猪的要好的多,足够他们两头大猪吃的,于是两头大猪不拱架了,在一个盆子里吃起来。看来,他们拱架那是因为猪食不够两头猪分的,谁都想多吃,而且都想挑猪食里的好东西吃。现在猪食远远够了,而且都是好东西,不抢也能吃好的,两头猪肯定不拱架了。
  楼主转的是经济半小时里播的内容.
  又准备新一轮的瓜分百姓财产大造舆论吧  别看他们说的,要看他们做的!  他们的改革就是为了极少数人独享,改革成本却要社会百姓承担的抢劫!
都是南京人
怎么一到了垃圾城市
人就变坏了呢
  两个收人钱财给人说话的老头子
  作者:鸵舞九天 回复日期: 10:17:15   
    我家喂了几头猪,现在猪肉价格这么高,心里自然美滋滋的。谁知道,里面的两头大猪天天打架,互相拱。别人都不知道怎么回事,我也纳闷,于是我换了个大猪食盆,盛了慢慢一盆猪食,而且猪食比别的猪的要好的多,足够他们两头大猪吃的,于是两头大猪不拱架了,在一个盆子里吃起来。看来,他们拱架那是因为猪食不够两头猪分的,谁都想多吃,而且都想挑猪食里的好东西吃。现在猪食远远够了,而且都是好东西,不抢也能吃好的,两头猪肯定不拱架了。  -------------------------------------------------------------  ORZ~
  ......
         作者:鸵舞九天 回复日期: 10:17:15 
     我家喂了几头猪,现在猪肉价格这么高,心里自然美滋滋的。谁知道,里面的两头大猪天天打架,互相拱。别人都不知道怎么回事,我也纳闷,于是我换了个大猪食盆,盛了慢慢一盆猪食,而且猪食比别的猪的要好的多,足够他们两头大猪吃的,于是两头大猪不拱架了,在一个盆子里吃起来。看来,他们拱架那是因为猪食不够两头猪分的,谁都想多吃,而且都想挑猪食里的好东西吃。现在猪食远远够了,而且都是好东西,不抢也能吃好的,两头猪肯定不拱架了。        是的,非常正确
  我要是在他们旁边,就扔个手榴弹炸死这两个狗日的。
  臭味相投的婊子养的两只猪
  两只王八,不关注民生,只关注自己前途
  又一卖 国JY被干掉!好!
  都不是好人,满口仁义道德
  观点虽然不同,但是良心一起抛掉
    都不是好人,满口仁义道德     
    观点虽然不同,但是良心一起抛掉  &&&&&&&&&&&&&&&&&&&&&&&&&&&&&&&&&&&&&&&&&&&&&&&&&&&&&&&
  老而不死,是为贼也
  作者:八戒一不戒 回复日期: 14:50:26 
      都不是好人,满口仁义道德                观点虽然不同,但是良心一起抛掉    &&&&&&&&&&&&&&&&&&&&&&&&&&&&&&&&&&&&&&&&&&&&&&&&&&&&&&&
  天下纷纷    皆为利来    天下攘攘    皆为利往  
  怎么看到都偏偏一律的叫骂声,没有谁发表点实质的看法?????????????    这两个人目前在中国确实是泰斗啊,对一不对总得有人拿合理的证据来,就在这里叫骂有什么意思????/    真的这年头文盲也上网了??
  吴敬琏观点:    认为当前最亟待的问题是政府自身的改革,所谓政府自身的改革,就是要按照人民的付托,去管好自己应该管的事情,那些不该管的事情尽快退出来  ====================================  
  厉以宁:    “我先说,第一个不足之处就是说城乡二元体制基本上没有触动,  ---------------------------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要取消户籍制度         厉以宁:    “我是从这个角度讲,要使改革有不可逆转性,改革走上这一步就不能再后退了,  ---------------------------------  老朱当年就是这么做的,一次让3000万工人下岗,把国有资产瓜分,让人们想回到过去都很难了。  这些改革派多狡猾,多狠       吴敬琏:    “另外两个,一个我认为就是产权制度改革,没有到位,那我们拿一个涉及到中国将近一半人口的土地地权这个问题,像我的提法就是把田面权还给农民,就是在我们江南地区有田底权、田面权,所谓田面权就是永久的使用权,  ----------------------------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要搞耕地私有化,然后通过不断的兼并,制造出新的地主阶级。         厉以宁:    “从国家的层面来说,当前最要紧的我认为是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同时对人民关心的教育保障、医疗保障、旧业保障这些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  这和他过去说的相反啊,他过去说,为了让大家保持工作热情,反对中国搞福利,      吴敬琏:    “我认为当然千头万绪,这中间我还是愿意指出一点,我认为这里关键是政府自身的改革,所谓政府自身的改革,就是要按照人民的付托,去管好自己应该管的事情,那些不该管的事情尽快退出来,  ----------------------  资产阶级要夺权了啊
   厉以宁:      “我是从这个角度讲,要使改革有不可逆转性,改革走上这一步就不能再后退了,    ----------------  有人还说朱让几千万人同时下岗是不顾国情的愚蠢行为,    才不是啦,老朱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厉以宁家族的公开资料及部分关系网                       厉以宁,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著名经济学家,中共党员兼民盟副主委。                          何玉春,厉以宁夫人,北京大学高级工程师,中共党员。1997年3月兼任深圳延宁发展有限公司监事,于1999年1月变更后不再任。                    厉伟,厉以宁之子,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中共党员。1992年调入深圳宝安集团工作,曾任深圳市安信投资发展公司和深圳市安信财务顾问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总经理,宝安集团总经理助理,1997年离开宝安集团。同年3月,任深圳市延宁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崔京涛,厉伟夫人。大学毕业。原在工商银行深圳分行信托投资公司工作,后任神华期货经纪有限公司董事长。             焦点单位之一:深圳市延宁发展有限公司(注册号 4,执照号深司字 S12303),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振兴路四号华匀大厦B座2G室。注册资本6800万元。             焦点单位之二:神华期货经纪有限公司,在国家工商局注册,地址同上。         具体资料待查。                 二、难以置信的暴富家族              根据目前已经暴露情况,厉伟自调到深圳工作后,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通过各种手段敛集的个人财富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主要表现在:              ⑴,1996年下半年在深圳罗湖区红岗路银龙花园7栋购置501、701两套复式结构住房,加上装修费用,合计约达到200万元左右。        ⑵,1996年购置进口吉普车一辆。⑶,1997年3月,厉伟在深圳市延宁发展有限公司中出资2380万元。以崔京涛名义出资2040万元,合计达4420万元,占有65%股份。        ⑷,1998年初在深圳购置高级别墅一幢,加上装修费用,约400多万元。⑸,1998年初又购置进口凌志轿车一辆,价值80多万元。        ⑹,以厉伟名义在深圳市神华投资有限公司出资150万元,占15%的股份。        ⑺,厉伟等人在神华期货经纪有限公司中已经控股。          具体出资情况待查。        ⑻,厉伟等人以各种名义在其它公司中的出资和在外地购置的房产、汽车,以及在境内外的存款若干。据估计,该暴富家族总资产已经超过1亿元。      
  我最不明白的是,我国的重要经济信息总是老外(老美)先知道???
  对吴还是比较尊敬的。  对厉二房,只有鄙视。对西方经继续一知半解,没有弄清西方经济学是建立在三权分立基础上的,就开始大放厥词。应该追查其家族爆发的原罪。
  经济学家还不是共C挡养的狗,叫得不好就不给骨头.活得也是难啊.
  痢叫兽是我所知道的最无耻的动物
  用则是经济学家,不用未必如猪!
  &待富者& 好象就是历叫兽大伟大发明吧?
  我向来很看重厉老的!    很明显, 这帖是&待火帖&.
  作者:ΩKungfuPanda 回复日期: 12:29:32 
    我向来很看重厉老的!        很明显, 这帖是&待火帖&.  ++++++++++++++++++++++++++++++++++++++++++  适才回帖漏掉一个字, 特此更正:     我向来很看重厉老狗的!  ...
  作者:ΩKungfuPanda 回复日期: 12:38:56 
    作者:ΩKungfuPanda 回复日期: 12:29:32        我向来很看重厉老的!            很明显, 这帖是&待火帖&.    ++++++++++++++++++++++++++++++++++++++++++    适才回帖漏掉一个字, 特此更正:         我向来很看重厉老狗的!    ...    ==========================  一字千金;;;
  贫富差距这么大,可是现在谁还敢为穷人和老百姓说话???  现在的体系中有人为老百姓谋福利的吗?  谁还敢提“共同富裕”,你一提就给你扣大帽子说你是“文革余孽”。
  都在纸上谈兵痴人说梦的废话
  厉以宁-----虚伪的学者,对中国落后封建的政体避而不谈,只想在讨好领导层的前提下搞些修修补补,注定是要失败的。  吴敬琏-----有良心的学者,一针见血指出中国所有问题的根源就是政治体制,所以他谈的最多的就是要限制政府权力,改革国家体制。  放眼全世界,不管是横向比还是纵向比,能真正激发劳动生产力的措施只有一条:产权私有。政府只需做好监督引导服务工作。而我们的现状,是打着全民所有的飘渺幌子,把国家资源放入少数权贵阶层口袋。在一个完全不受人民监督在制度下,全民所有=全民没有!公有制只是骗人的口号,只是独裁者的遮羞布。东欧行不通,苏联行不通,难道中国能例外?所以,在一棵树根已经腐烂的大叔上,你再怎么打扮,最终都是要失败的。我们老百姓能明白的道理,难道这些高智商的专家学者教授会不明白吗?非也,只为一己之私罢了。别谈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连最起码的职业道德操守都被他们抛弃了。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经济学泰斗薛暮桥
发布日期:日 16:57
点击次数:
  薛暮桥(),原名雨林,江苏无锡人,当代中国杰出经济学家,中国经济学界泰斗,首届中国经济学奖获得者,被誉为&市场经济拓荒者&,是新中国第一代社会主义经济学家和高级经济官员之一。
  薛暮桥1918年考入江苏第三师范学校,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任新四军教导总队训练处副处长。1943年,任中共山东分局政策研究室主任、省工商局局长。1945年,任山东省政府秘书长、实业厅厅长。1946年,兼任临沂山东大学经济系主任,讲授《思想方法和学习方法》。1947年,任中央华北财经办事处副主任兼秘书长,1948年,任中央财经部秘书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秘书长兼私营企业局局长,国家统计局局长,国家计委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副秘书长,国家经委副主任,全国物价委员会主任,国家计委顾问、计委经济研究所所长,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顾问,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总干事、名誉主任,全国工商联高级顾问,中国统计学会、中国计划学会会长,中国价格学会第一、二届名誉会长,中国统计学会第一届会长、第二届名誉会长。
  薛暮桥生在一个破落的地主家庭,年仅20岁薛暮桥已经成为当时沪杭铁路车站中最年轻的站长。他亲眼目睹了军阀祸国殃民的暴行,毅然投身于铁路工人运动。1927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四&一二&政变后被捕入狱。在狱中,他目睹许多共产党人生死关头仍孜孜不倦读书、追求革命真理,受到强烈震撼。他深刻地领悟到,共产党人在任何时候也不能虚度岁月。当时这个监狱共关押着三百多名政治犯,知识分子占多数。他们利用狱卒管理不严的条件,从狱外弄来很多进步书籍,相互交换传阅。他还结合读书,学习了英文和世界语。先后读了威尔士的《世界史纲》、《欧洲近代史》,并利用阶级斗争观点来分析、研究历史,懂得了解决土地问题的几种方式,为以后研究政治经济学、农村经济打下了基础。他还阅读了英文本的法国《人权宣言》、美国的《独立宣言》、美国宪法,懂得了各国的政治制度,如总统制、内阁制、各种选举制度等。薛暮桥读得最多的是政治经济学方面的书,苏联布格达诺夫的《政治经济学》、日本河上肇的《资本主义经济思想史》、日本古典经济学和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学的著作,互相比较,加深理解。还读了摩尔根的《古代社会》、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以及生物学、天文学的一些名著,丰富了他的世界观、宇宙观。在三年监牢生活中,他读的书比正规大学读的书还多。这些为他后来成为&中国经济学界的泰斗&奠定了基础。1979年10月,薛暮桥去美国访问,在费城看到了《独立宣言》的原本,薛暮桥告诉美国教授们:&五十年前我就读了《独立宣言》,那时万万想不到五十年后会在这里读到它的原本。&教授们听了十分惊奇,问他是什么大学毕业,薛暮桥答:是&牢监大学&毕业的。
  1932年出狱后不久,薛暮桥幸运地遇到了经济学的启蒙老师陈翰笙。在老师的指导下经过一个月的调查,发表了第一篇经济学调查报告:《江南农村衰落的一个缩影》揭示农村封建经济破产的必然性。不久,日本的《改造》杂志翻译转载了这篇文章。他在担任《中国农村》首任主编期间,用巧妙的笔法宣传马列主义和党的民族统一战线,成为我党在国统区对青年开展启蒙教育的进步刊物。
  抗战爆发后,他参加了新四军。1943年,辗转来到山东抗日根据地,先后任省政府秘书长兼工商局长等,从事经济领导工作。同时,一个经济难题也摆在了他的面前:在国民党政府发行的法币、日伪政府发行的伪币的压力下,根据地发行的抗币处于劣势,物价急剧震荡。他研究认为:稳定物价的唯一办法是驱逐法币,使抗币独占市场。这一举措实施后不久,抗币占据了市场,物价大幅回落;为防止物价继续下挫,根据地加大抗币发行量,购进物资,从而稳定了物价。他利用经济规律取得了对敌货币斗争的胜利。为保持山东解放区的物价稳定,他利用山东沿海盐业资源丰富的优势,实行食盐专卖,不仅取得大量的财政收入来支援抗日战争,并且利用食盐输出所得的敌区货币,换回当时解放区急需的各种物资,打破了敌人的经济封锁,并以此压低了敌区货币和根据地货币的比价。在金本位制的时代,薛暮桥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观点:货币的价值决定于货币发行数量,而不取决于它所包含的黄金价值。三十年后,世界各国废止金本位制,&币值决定于货币发行数量&,已经成为大家公认的原理了。薛暮桥在山东抗日根据地主持经济工作期间,利用自己丰富的经济理论知识,兼任临沂山东大学经济系主任,经常去临沂山东大学讲课,主要是讲思想方法和学习方法问题。1942年参加整风运动时,他曾认真学习了毛泽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实践论》和刘少奇的《人为什么犯错误》等著作,写了许多学习笔记,后来加以整理补充,用作讲课教材。这本教材曾由新华书店出版,书名为《思想方法和学习方法》。后来日本共产党把它译成日文,作为共产党员学习的课本,发行数量比在中国国内大得多。
  新中国成立以后,薛暮桥担任国家计委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和全国物价委员会主任等职务,在繁忙的工作中,仍不放弃对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工作。&文革&前的十七年间,共发表过近30篇经济学论文,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计划经济、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按劳分配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探讨,1979年4月出版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问题》一书,正是其中部分文章的汇编。
  &文革&中,作为&经济学界反动学术权威&,薛暮桥虽被关进了&牛棚&,却表现得非常超然和乐观。在干校&劳动改造&时,分配他在夜间看护粮食,薛暮桥就利用这个时间构思&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内容,每当黎明收工时,顾不上休息,连忙把夜晚思考的问题记录下来。就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中,他完成了这本书的初稿、二稿,后来又在病中反复改写多次,这就是著名的《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一书。此书系统总结了解放以后二十多年经济工作的经验教训,批评了违背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左&倾错误,强调按客观经济规律把社会主义建设引上正确轨道,并对经济体制的改革进行初步的探索,一时之间引起巨大反响,并译成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日本《产经新闻》描述了当时的情景:&中国有一本书,跑遍全北京都买不到,这就是薛暮桥所著《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北京各经济机关、公司和北京各国大使馆都想买,也买不到。&&文革&前长期担任中宣部部长的陆定一推荐这本书干部必读材料和高等院校经济系的教科书,全国各省紧急加印,发行达1000万册,创下了专业理论著作空前的纪录。
  1980年,薛暮桥任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顾问,虽已是耄耋之年,仍以极大的热情关注社会经济现象,关注改革开放进程,并不断发表文章、著述,参与理论和政策的讨论与决策,提出一个老经济学家的真知灼见。如针对社会上保守思想回潮的思想倾向,1991年1月他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发表《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若干理论问题》一文,对社会主义经济作为一种商品经济从理论上进行探讨。文中对商品、货币、市场、计划、劳动工资、财政税收、银行金融、所有制、企业制度等十个问题,联系实际进行分析,反对把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立起来,把有关我国市场取向改革的理论和政策论述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年,相继出版了《当前我国经济若干问题》、《我国国民经济的调整和改革》、《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管理经济》、《改革与理论上的突破》等四部反映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研究成果的论文集。1990年12月,天津人民出版社将其汇集成为《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一书,共收入年间的论文、报告54篇。
  薛暮桥的前半生,是在中国内忧外患、满目疮痍的苦难岁月里度过的,这激励他在青年时代就立志用所学到的经济学知识去拯救祖国。他一生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政治经济学的各种范畴的推演和运用中度过的,但他不是一个把自己关在书斋中的学者,他总是善于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分析中国的经济问题。他非常重视调查研究,理论密切联系实际,这是他的主要治学特点。他常说:&搞政治经济学,一是要理论联系实际,而是不当&风派&。&这也是他自己的座右铭。
【作者:&&&&&&&&&&&&来自:《山大第一》&&&&责任编辑:亭亭  】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共0条评论&&& 共1页&&&当前第1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经济学界的泰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