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mdr-x1000灰米灰色耐脏吗吗

〖分享〗索尼MDR-1000X体验报告【sony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24,040贴子:
〖分享〗索尼MDR-1000X体验报告收藏
一直以来都对降噪耳机比较感兴趣,最大的原因也还是由于接触的比较少吧,觉着挺新鲜的。相对于传统HIFI耳机的音质为王而言,降噪耳机显然要更加偏向于功能实用性一些。这段时间最火热的降噪耳机莫过于是索尼的MDR-1000X,与索尼之前其他型号衍生而来的降噪耳机不同,MDR-1000X是其第一款独立设计的降噪耳机。本来打算直接盲狙一条算球的,无奈上市两月有余却一直处于断货状态,这就比较尴尬了……在这里也要感谢耳机大家坛提供的试用机会能让我提前体验一番从而做到有的放矢,下面就和大家简单的来絮叨絮叨这次的使用体验。开箱
在我看来,包装也是产品的一个部分,且多数情况下反倒是这些细节上的处理更能体现出一个厂商的用心程度。MDR-1000X的包装依旧延续了索尼一贯简洁、大气的设计风格,小金标的加持也在无形之中增添了几分逼格。打开包装之后有一个便携的收纳包,具体材质未知,不过质感不错。
耳机本体折叠于收纳包内。这次体验的耳机官方称为灰米色,个人觉得就是介于灰色和金色之间,除了灰米色之外,MDR-1000X还有黑色的版本。
至于耳机本身究竟好不好看这种主观倾向太过严重的事情,我还是特别有自知之明的不发表任何意见,一来作为实用党不很在意,二来我审美有问题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实在是不具备参考性,大家见仁见智、自行判断就好……做工
做工精细自不用多说,真心没啥毛病,可调节的头梁为金属材料,这算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比较让我感觉意外的是带有触摸功能的耳机腔体采用了人造皮革而非纯粹的塑料材质,手感方面非常不错,作为日常手指最常接触的部分,索尼在这点上的处理还是蛮贴心的,当然缺点也有——刚开始使用的几天会有一点刺激的气味,所以我建议大家还是先晾晾再用。佩戴 耳罩部分的皮质非常柔软,佩戴十分舒适,不过在室内使用的情况下特别容易出汗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除此之外从声音的角度来看全包裹的佩戴方式也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漏音从而使低频变得更加强劲一些。交互
播放前端可以通过有线、NFC以及蓝牙的方式完成与MDR-1000X的连接,值得说明的是第一次配对蓝牙之后再要重新配对新的播放设备需要长按开机键几秒才能进入配对模式(各种拗口有木有)。
人机交互主要通过手势滑动右侧的触摸传感器辅以语音提醒的方式(中文)来实现,以iphone为例,上下滑动对应音量的调节,前后滑动对应曲目的选择,双击则对应曲目的播放/暂停以及电话的接起/挂断(想了下之所以双击而不是单击的原因可能是为了防止误碰),长按的话可以激活siri的功能。讲道理,上手过程其实还是蛮简单的,交互也比较友好,基本上不用看说明书更不用花费什么多余的学习成本,瞎捣鼓几下就会用了。降噪、环境音
MDR-1000X采用被动结合主动的降噪方式来达到降低噪音的效果。被动降噪比较好理解,主要是通过诸如形成密闭空间之类的物理隔音办法去死磕防御系,包括耳罩材质的选择等等因素都会对其最终的效果产生或好或坏的影响;而主动降噪则明显要高级很多,它可以主动出击的去干掉噪音,大体的原理就是它可以通过麦克风来收集到外界的噪音,然后再在耳机内部经过一些列的运算然后产生可以抵消外界噪音的声音信号,当然殊途同归最终想要达到的效果都是要减小外界噪音的干扰。
MDR-1000X主要通过内外两个反馈麦克风外加数字降噪软件处理的方式来实现主动降噪的效果,理论上挺牛逼的,实际使用效果也还不错,不过可能是由于入耳塞在这方面更具先天性的优势一些,我觉得其降噪效果比起自家的MDR-EX750NA还是略微显得有点儿逊色,比如在开启降噪模式而不播放音乐的情况下,MDR-EX750NA依旧可以做到完全隔绝外界的一切噪音,而MDE-1000X的话则多少还是会听到一些,另外,MDR-1000X在开启降噪模式的时候会感觉到电流声的存在。
MDR-1000X的真正的亮点在于其在降噪的基础上又加入了一个环境音的模式,包括普通模式以及语音模式两种。普通模式没什么好说的,开启之后会对周围环境的噪音进行放大,出街什么的会比较安全,而语音模式则是通过分析外部麦克风吸收进来的全部声音,然后将人声的部分提取出来再放大传入耳朵,也就是说在听歌的同时还可以听到外界的讲话声且又避免了除此之外的其他噪声,这点在日常的生活中极为实用,比如在地铁上既可以做到安心的听歌又不会错过报站的提醒之类,反正就是各种美滋滋。
另外切换到语音模式的方式既可以通过耳机腔体侧面的物理按键来进行操控(此种方式可以实现普通模式以及语音模式的切换),还可以通过用手捂住右边的触摸传感器来实现快速提醒语音模式(捂住开启,松开自动切换为之前的模式),显然后者要更加的好用一些——听歌的同时不用切换按键更不用摘下耳机就可以很方便的和别人交流,科技的发展果然是让懒人变得更懒呐……声音
对于这么一条定位更偏实用性的耳机谈声音表现真的重要嘛?……好吧,还是来简单的说下,本来在刚到手拍图的时候是打算以D100以及ZX100作为参考的前端的,后来想了想貌似不很合适,毕竟这货在日常生活中的真正使用情景也还是以手机蓝牙连接为主,所以以下声音部分的描述主要也是参考于iphone6蓝牙连接并开启降噪模式的声音表现。
首先MDR-1000X的声场并不是那种非常的规整,横向的宽度要优于纵向的深度,整体的形状接近于一个椭圆形,不算很大,但应付绝大多数流行曲目还是绰绰有余的,毕竟这类曲目对于器材素质的要求也不是很高。解析力表现一般,听一些编制曲目时其对于许多乐器残响、共鸣等细节上的还原还是会存在有“涂抹”的现象,离纤毫毕现有一定的距离。乐器的定位清晰、准确,分离度也比较出色,彼此之间各司其职、互不干扰。整体结象不是足够的扎实、凝聚,听感上略微有点发散,但不是太过严重,还是处于一个可接受的范畴的。
三频分布偏向中低走向,低频依旧是索尼一贯的处理方式,量感较多,下潜适中,弹性不错的同时泛音方面多了一点刻意加强的修饰,较真去看的话并不算特别的HIFI,但是营造出来的氛围感却真真儿比较讨好大部分人的耳朵,尤其对于非烧油群体的普通消费者而言则更是如此。中频部分密度较大,人声贴耳但不过分,还是可以感觉到有一定的距离感存在的,口型清晰,风格上音染稍多,一把子味精撒进去之后不管是听男声还是女声都挺对劲儿,这点可以说是延续了MDR-1A的优点。高频部分延展性一般,所以MDR-1000X的声音在听感上是略微有点发闷的,除此之外一个大写的柔化处理下来,细节上肯定是不够完整了,换来的就是听感上的柔顺、不刺激,这事儿其实蛮纠结的,对于喜欢听器乐的童鞋来说这显然是有坏处的,而对于喜欢听流行人声的童鞋来说则是利大于弊,所以孰优孰劣最重要的也还是要看大家个人的听音喜好来决定。
那么就声音表现来看的话,MDR-1000X在素质上还是与那些正儿八经的大耳机存在有一定的差距的,风格上则和之前备受好评的MDR-1A比较相似,二者都属于那种不很HIFI但比较讨好耳朵的类型,我觉得能做到这点就已经非常不错了,毕竟这货的定位也是普通消费级。总结
综合各方面来考虑的话,MDR-1000X还是一款比较优秀的产品,当然和“发烧”就没啥直接的联系了,主要还是由于其日常使用的过程中实用性较强——降噪结合环境音外加触摸手势的处理方式相比较于我之前接触过的一些主动降噪耳机而言要来得更加的人性化!而除此之外,声音方面的表现也并不算差,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最后跟我一起诚信默念,索尼大法好!新浪微博:我就叫杨杰了
使用蓝牙连接时底噪如何
索尼最值得买的大耳
有一个问题,怎么把提示音从中文改成英文?
感觉除了经常出差旅行之外其他时候都不太会用得上
沒煲開,一耳朵比1a強,zx &1adac &1a
之前有a3,所以入了m2bt1的升级线
好想买 但是已经有两副Sony的耳机了
不错,买来使用一个多星期,降噪确实强大,不过右边触摸调整容易误碰,还不如不要这个功能
楼主,麻烦分享下,使用说明呗
这颜色不错哦
Sony这款耳机感觉不错可是我只有3块钱
不知道电量能坚持多久
魔声魔音BEATS森海塞尔等耳机音箱的评测介绍很假辨别到梦之蓝海心吧(百度贴吧)看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SONY 索尼 MDR-1000X Hi-Res无线 降噪 立体声 耳机 灰米色 2399元_新蛋中国优惠_发现值得买_什么值得买
当前位置:
SONY 索尼 MDR-1000X Hi-Res无线 降噪 立体声 耳机 灰米色
好价信息来自热心值友爆料和商家自荐,经小编人工审核或小值机器人智能判断后发布。
更新时间:05-26 06:31
鼠标移到标签上方,
尝试关注标签~
值友“linzhenyuan”爆料原文:大法黑科技,国行双色均好价
什么值得买是一家中立的消费门户网站,好价信息来自热心值友爆料和商家自荐,经小编人工审核或小值机器人智能判断后发布。促销折扣可能随时变化,请值友们购买前注意核实。
我要举报:
请选择举报理由:
信息涉及黄色,反动内容
虚假优惠信息
已有 0用户参与
微信号:smzdm_smzdm
热门优惠券
已领: 124 张
已领: 35 张
已领: 80 张
已领: 61 张
已领: 887 张
魅族 PRO 7/7 Plus 智能手机
诸葛小明照明机器人
鲸锐 智能磁控划船机
天猫精灵X1 智能音箱
衣二三 包月无限次换穿时装(评论有奖)
阿克萨纳 桌面型净水器
赞160评论250
赞75评论53
赞59评论74
收藏94评论49
收藏96评论93
收藏106评论113
收藏22评论2
收藏29评论8
收藏65评论23
收藏127评论127
收藏120评论120
收藏123评论123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查看: 1083|回复: 3
SONY MDR-X1000无线降噪耳机开箱简评
& && &首先我们直接说下对于这条耳机的评价:MDR-X1000或许是目前综合表现最好的消费级降噪耳机。
& && && && && && && && && & & && &MDR-X1000是索尼在2016年秋季发布的音频产品,当时索尼重点推广的是“醇音典范”系列高保真旗舰音频设备,包括耳机MDR-Z1R、Walkman NW-WM1Z/NW-WM1A和台式耳放TA-ZH1ES三款新品。& && &同期发布的MDR-X1000降噪却没有过多的露出,然而在之后索尼的线下试听会上试听过这条MDR-X1000之后,与音频圈的一些听友交换了意见,基本上都对这条降噪耳机给予了很不错的评价,之后该耳机几度卖断货,也印证了这个耳机的实力,成为了索尼近年来难有的超人气产品。
& && &在降噪耳机产品里,BOSE QC系列降噪耳机一直是耳机圈里最具影响力的,不过这次在技术狂人的SONY的强攻下,MDR-X1000实现了在声音和降噪模式上的一些超越,采用了很多“人无我有”的技术,在降噪模式和音频传输码率上都实现了领先,在MDR-X1000的包装盒上印刷了很多技术标签,LDAC、DSEE HX等都是索尼专有的技术。
& && &包装内的附件有便携包(合成皮革材质)、说明书、USB线、3.5mm耳机线、航空音频插头
& && &MDR-1000X有两种颜色可选,黑色的要更“Sony style”一点,灰米色的显得要低调一些,但头亮更有金属感,耳罩部分有皮革的质感,做工方面还是不错的,感觉要比BOSE QC35呈现的塑料感要更显得精致高档一些。
& && &耳机底部的3.5mm耳机口、电源键、降噪开关键、环境音效模式切换键,触摸面板和充电接口在设计在右边的耳罩上,而且上手比较方便触摸控制实现的功能是:
双击开始/暂停播放
前后滑动切换上下曲(swipe and hold 可以快进/快退)
上下滑动调整音量(swipe and hold 可以连续调整音量)
长按调用Google Assistant
& && &不过在有线模式下,就不能使用触控功能了,例如在飞机上是必须使用有线连接的。另外有个极为酷炫的功能是Quick attention Mode (快速反应模式)单手抚耳关闭降噪,单手抚右耳,不用摘耳机就能轻松听到外界声音,声音通过拾音麦克风进行处理,比你自己耳朵听得都清楚。使用这个功能需要和身边的人说话时捂住耳机就可以了,不用反复的摘下耳机,非常方便。Ambient SoundMode(环境音模式)一共是四种:Noise-cancellingOn(降噪开启)
Noise-cancelling Off(降噪关闭)
Ambient Sound Normal(由麦克风拾取环境音与音乐一起播放)
Ambient Sound Voice(由麦克风拾取人声与音乐一起播放)
& && &外壳上的NFC标志,有NFC的音乐播放器和耳机可以快速的进行连接,但稍微有点不方便的是链接上一个音频设备后,如果你要切换连接另外一个设备,需要先关掉之前连接的机器。
& && &除了在降噪技术和触摸控制上做出了创新,在信号传输及音频信号处理上MDR-1000X因为有SONY前几年的技术积累,LDAC和DSEEHX两种技术的应用让人对MDR-1000X无线传输的音质更有信心。& && &蓝牙技术的传输速度一直是影响蓝牙耳机音质的主要原因,高通推出的的aptX达到了384kbps,但是索尼独家的LDAC技术能够提供高达990kbps的传输速度,传输质量上接近无损音质。不过在实际使用中,LDAC由于采用2.4 GHz波段,容易受到WiFi上网信干扰,有时候会出现传输短短短短续续的情况,关闭手机的无线信号情况会好很多,或者设置连接模式为“标准、优先传输”两种模式进行连接就基本不会出现传输上的问题。
& && &DSEE HX技术则是通过优化信号与重构高频信息来把音源升频至接近高解析度音频级别,对于主要192kHz/32bit码率以下的有损文件,DSEE HX的优化显得还是很有用的,有不少人听的mp3主要还是128kHz的,在MDR-1000X上没有DSEE HX的控制开关,所以DSEE HX是默认开启的。
& && &其他规格方面采用耳机采用索尼常用的40mm钕磁体单元,镀铝液晶振膜,4 Hz-40,000 Hz,阻抗为46 ohm,103 dB/mW(1 kHz) 有线连接,电源开启时;16 ohm,98 dB/mW (1 kHz) 有线连接,电源关闭时;从参数上看电源开启和关闭时耳机的阻抗指标不一样,也就是说会发生一些变化。
& && &在之前很多降噪耳机给我的感觉是,开启降噪后耳机的声音会发闷,高频部分的声音会变柔,失去一定的通透感,MDR-1000X实际上也有同样的问题,不过主要是体现在高频稍微变柔,但是不会出现声音明显发闷的情况,应该来说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
& && &本次MDR-1000X在听感上还是让人比较满意的,与BOSE的QC35相比低音的量感要少一些,紧凑有力但是显得下潜不够,显得声底不够大气,但是声音的层次感和通透感上要更胜一筹,明显是日系传统的“精致”风;
& && &与传统的音乐欣赏耳机相比,比如与SONY自家的MDR-1ADAC相比,声场并没有1ADC那样大,高频的亮度也要差一些,整体声音显得更局促一点,但是在降噪耳机里算是比较好的,人声风格偏甜美柔和,总体表现尚达不到同价位级别HiFi耳机的水准。
& && &回归到最重要的降噪耳机上来说,MDR-1000X的降噪效果还是不错的,对于中低频的降噪效果很棒,但是对风噪声的降噪要稍微差一些,车辆行驶过的噪声虽然减弱了,但是会变得尖锐一些,在背景音里能给听出来;人声的降噪方面会索尼没有采取“完全消除”的思路去做,还是能给听到一些附近的人声以及车辆上的语音报站声。
& && &SONY做的是“降噪“,但不完全将外界声音“完全消除“,主要是提供一个相对更为安静的环境,而BOSE的思路是”消噪“,这里可以看出两个厂商的思路是优点不同的。另外MDR-1000X的白噪声也比较低,也不会有很多降噪耳机开启后那种“声音的压迫感”,结合比较好用的触摸控制功能,SONY MDR-1000X确实不得不让人高看一眼。
& && &其他个人觉得不太好的地方:一是外形在索尼的耳机里不算是“好看”的,个人感觉略丑,另外佩戴感稍差之前用过的BOSE一些,主要是采用较硬的耳罩蒙皮,加上海绵垫高度较高,佩戴贴合感和舒适感要差一些;续航方面有20个小时的降噪续航时间,应该来说足够长时间出差使用了。
最近好多这个大耳的文章啊……
其实希望sony出个小点的大耳,类似Bo H8大小的那种,天气暖和了不是那么闷热
oldningtao: 最近好多这个大耳的文章啊……其实希望sony出个小点的大耳,类似Bo H8大小的那种,天气暖和了不是那么闷热
1A限量版比这个佩戴舒服,价格还便宜,可惜不能降噪。
粉色Z5P?。。。
客观 包容 敏锐 专业
iMP3.net 随身数码影音
推广合作:139
莫凡配件:135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极狐雾灰耐脏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