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985的专科生大几去当兵本的几率大吗?

211、985的学生们是怎么看待三本、专科的学生们的?
来源:爱福清网综合
  高中的时候可能并没有太大的感觉,但是前段时间交了一个某985高校的朋友,觉得他确实眼界比我要高多了。不知道学霸们是怎么看待我们这些来自于三本/专科的人呢?
  问:211、985的学生们是怎么看待三本、专科的学生们的?
  观点1:我是专科毕业江苏这边的,看到985 和 211 说专科生
就是笨一点我就笑喷了,我高二开始谈恋爱,高二是在重点班里,当学霸们整体埋头学习的时候,我整天和我女朋友啪啪啪,后来女友觉得班里其他人都在学习这样不好,然后我主动搬去了差的班,差班学习环境很差都是混日子的,高考我考全班第一差几分没上二本,班主任让我复读,我说不复读,文凭对我无所谓,后来就上了专科,上大学一直逃课
有次期中考试我高数考了14分,跟我一起经常逃课的一个考了6另一个10分左右,老师当时走到我面前说:就你这态度,这科挂定了,啧啧后来期末考试前突击下,高数考了80多,班里学霸也就考8
90 . 我14年毕业 2年挣了50-60万,谁吹牛 谁没jj,像我们这样的差学生 鬼点子多 。不会按照套路出牌!
  观点2:985毕业四年多,以前上高中老师说高考坚持过去了,去大学就可以撒开玩,我真信了,一进大学就狂玩,想把高中没玩的时间补回来,结果大一挂了一科,入党积极分子被拿掉,尽管后面努力,也被刻上没有保研资格的烙印。大二发奋读书,课余时间基本在自习室图书馆度过。一开始去图书馆自习,怎奈,没有早早去,没有座位,只能选择去自习室,想想自己下定决心要好好读书,一股自信冲脑,却在刚走进自习室时给碾压,每间自习室都是满满的人,这才发现跟别人的差距有多么大,只能更发奋读书。。。留意观察同班同学,就那么三两个是在玩,其他人都在玩命读书。。。大二开始进入实验室跟导师做项目,这是个人意愿,没有算学分,期末考也没有加分,就晚去半天,好导师都被预订光了。。。想说学校间的差距在氛围,学风好的学校总能培养更优秀的人才。什么985毕业生给大专毕业生打工,机遇与原则的问题,并不是说专业水平不行,且个例不能说明问题。
  观点3:我是铁路院校毕业的专科生,当时是达到二本的,但是属于那种刚刚达到,但是我选择了专科,只是因为想要铁路这样稳定的工作,因为当时听说铁路院校就业率较高。当然,现在已经毕业了,如愿的签约了铁路局,在实习期间,已经听到一个特等站的调度室主任说,单位分来两个985的大学生,(我不想具体说是何大学了?)他们两个最低定职岗位是调车区长!而我们大专生必须从基层的调车工作开始,调度室里画列车运行图什么的我们专科也学,但是却不会直接被定职到室内的岗位,只能室外干活,工资还不如人家高,这是差距,当然总会有人说人家有人是专科,三本也很厉害,怎么怎么样的?我举个例子,有100个三本学生或者专科生,里面有3个人成了大企业家,或者说很有出息,人们会说你看人家高中也没好好学习,现在不也挺好的吗?说明学历不那么重要!还有100个985/211的学生,里面有3个学生特别没出息,特别差劲!人们会说你看书呆子,只知道学习,人家那几个专科生都比他们强!事实上985/211的成才人数与三本专科生的成才比率是97/3!人们往往会拿少数人的成功去对比多数人的成功,造成了学习无用论,其实不是这样的!人家高中就努力了,所以上了好大学,我上的专科图书馆从来就是个样子不开门的,人家一本的大学图书馆不光天天开门,还藏书许多,三本大专的学习人数比起一本,二本的要少的多,别给我举个例,谁不知道三本和专科大部分人的日子是怎么过得?我承认高考之前的高中我已经输给人家了,虽然后天我也会继续努力,尽量让自己赶上,不得不说我接受的教育水平已经比人家差很远了,很难再追上了,虽然有追上的,但数量极少!不管你承认不承认,或者是三本和专科生为了自己的面子,不愿意承认,事实就是,我上了专科我真的输了,输得心服口服,就因为高中人家学习我睡觉了,人家写卷我贪玩了!我确实就是落下了,现在能做的就是首先要认清自己,知道自己确实比人家是有差距的,另外差距不是不可以缩小的!我们通过努力可以缩小差距,甚至超过他们,但是至少我们应当承认差距,而不能误导正在上高中的学生说差距不大,差距非常大,正所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啊!我这是真心话啊!
  观点4:我就是专科,毕业5年,大学专业是财务管理,要说和211、985的区别应该是刚毕业找工作吧,现在一些小企业都看不起专科生,你要是头顶名牌大学,人家肯定会高看你一眼。这样你的机会就很多,但是专科也不是没活路,机会少,只要抓住了,一样牛逼,我刚毕业求职都是石沉大海,以前的单位还是家里给找的,当时心里这个懊悔,为毛不好好学习,因为财务人家要的是本科。包括现在很多公务员、国企最低都是本科。但是只要自己后天努力,不见得就比那些211差,现在我已经跳槽,去了另一家房产公司做财务经理。我这样的算混的好?比211强?你错了,我以前的公司财务总监初中毕业,连初级职称也没有照样牛逼,业务能力很棒,最要命的是人际关系外交手段,啧啧。。现在集团公司的财务总监也是低学历,但是人家自律考出注会了,关键是要有持续学习的能力,至少要学到40。
  观点5:说一下自己的感受,湖南的理科生,高三下学期因为家里的变故,休学高三后半个学期直接去的高考,比2本线少20分,中学一直年级前二十,在重点班拿奖学金,成绩出来心理很压抑,看着同学考的都很好,班主任打电话让我免费复读,我和家里说了,老爸说更希望我直接上大学,听了老爸的话上了三本,老爸觉得我没复习英语考了一百二还不错,选了英语专业,刚入学心理抑郁,有阵子还特意去看了学校心理医生,后来慢慢看书磨练自己,心态真的好了太多,比同龄的很多同学心态好!而学校里呢,同学朋友都挺好的好,有很多真的挺聪明的,就是没用在学习上,确实,学习很懒散,学风没有这么浓,所以我大学发展了自己的一些兴趣,听讲座,自学素描,阅读大量文学作品,收获还是蛮大的,不是物质上的而是心理上的,不得不说看书对一个人心态和谈吐影响很大,有时候一开口,别人就能听出七八分来,出了社会第一年磕磕绊绊都是英语无关的工作,第二年决定当老师,没有复习准备,但是面试的时候心态挺好,试讲时不紧张,面带微笑心态很平和,当时有几个我一起面试的人,不得不说她们的学历比我好的多,我相信她们也是很有实力的,其中就有几个211,985的面试者,但可能比较紧张,错失了机会,面试完校领导就和我说我应该没有大的问题,最后我通过了面试,现在在高中当老师。学校里的老师很多文凭都不错,但是差距不大,上次学校来了交流外教,很多老师就成了哑巴英语,倒是我吧啦吧啦讲个不停,而且虽然我才来一年,学校就让我带了一个重点班。现在为了提升投资自己,给自己报了网络外教课程,实话还是很贵的,但是我觉得这些都是值得的,现在在准备两年内解决考雅思和口译。回头看看当时高中的同学,学历真的只是影响了一部分,很多还是看个人来的,比如我们有个上了清华的同学,但是为人比较古怪,过得也是普普通通,而我们的班长,学历一般,为人好有管理能力,毕业两年已经混的很不错了!再对比一下我和我男朋友,他是我大学同学,他是本部的,文凭比我高,但实际上我高考成绩比他高,地域差异,唉,他现在在国企,而我当老师,收入不相上下,我们没吵着攒钱买房买车,反而我们都比较关注提升自己,会一起看书讨论,他也特别支持我投资自己,我要报钢琴班和外语班,他都很支持。总而言之,我觉得没有什么绝对的评判标准,而且据我身边了解到的211,985的朋友也不会歧视三本或专科,反而是有些学历不够好的人,自己会自卑,怨天尤人。我觉得在人生迷茫的时期,一定要充实自己的内心,完善自己的人格,要沉得住气,伏久必高飞是有道理的,但是如果你安于现状,那就真的无能为力了。再有一点就是一定要不断学习,不断充电!我经常看到学校里很多老师安逸地过日子,觉得也也挺好的,但是我觉得那样比较适合养老。年轻还是充实些好!再废话一句,When
you are young, work to learn not to
earn!看到评论里很多人,总是以钱来判断成功,我觉得并不可取,以发展的角度看,人生有无尽的可能,能完善自己实现自己的期望的价值,我觉得这就算成功。(比如一个我很钦佩的朋友,他是农村出生,勤奋努力,南京大学毕业后毅然回家支教,问他为什么,他只说因为他知道农村的孩子想出去不容易,个人认为他就是成功人士,因为今年娃娃们考的不错。)就这些吧,明天监考,晚安各位。
最近素人似乎都特别热衷于明星脸,一言不合就说自己像哪个明星,但…
忙了一下午,发现微信收款没有一笔进账,再仔细一看,原来收银台前的…
古天乐又要拍电影了,这次形象可以说是大突破啊。从早年的“白古”,帅…
随着共享单车的普及,带来的交通问题也日渐凸显。今天上午,
《中国新歌声》第二季在上周正式开播了,第一期节目就受到很好的评价,…
15岁出道就仙气十足的刘亦菲转眼间都已经要30岁了,但让人服气的是…
《双世宠妃》即将在7月10日就要跟大家见面了,近日,网上曝出了一组双…
从韩国回到内地发展后,小鲜肉鹿晗一直以正能量形象出现在大众面前…
近日,昆明一女子因朋友用其手机点了一份“特殊的外卖”,遭到美团骑…
关注微信 获取最新资讯!推荐到广播
606332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富协甄瘦会长)
(RunningMeat)
第三方登录:上了985、211才知道,读书无用论都是骗人的 : 经理人分享
上了985、211才知道,读书无用论都是骗人的
▎人民君说:知乎上曾有个提问:底层出身的孩子,假设当年你没能上 985 或者 211,你会损失和错过什么?提问里的底层是什么?错过了好大学就失去好出路了吗?这篇文章跟你一起寻找答案。全文3806字丨阅读共需4分钟高中的时候,班主任经常会提起一位学姐,她几乎不跟周围的人说话,也没有什么朋友。直到高考的时候,她考了全省前十名。市里在去拍摄宣传片的时候,发现她的家一贫如洗,父亲早早就过世了,母亲也一直都卧病在床。她说:“像我这种出身卑微的人,连任性的资格都没有,就害怕一停下来,就被别人狠狠地甩在后面。”这让人想起各大评论区常会看到的一句话:我不敢倒下,因为身后空无一人。在这个知乎提问里,底层到底是什么?除了你自己,你一无所有。这就是底层,而只能靠自己的人,连个性都是奢侈品。1经常有人说,这是一个英雄不论出处的年代,也是一个英雄必论出处的年代。龟兔赛跑,如果兔子一直在拼命跑,结果会怎么样?英国BBC曾拍摄纪录片,展现14个孩子,50年的人生轨迹。7岁时,来自精英家庭的John和Andrew已经习惯了每天看《金融报》或《观察家》,而贫民窟孩子的理想,是能少罚站,少被打,吃饱饭。《人生七年》中,七岁的John和Andrew说自己每天都会读《金融时报》50年后,几个精英家庭的孩子,上了好学校,找到好工作。三个中产家庭的孩子,有一位成为精英,两个依旧中产。而几个来自底层的孩子,包括他们的后代,依然常常与失业相伴。知识改变命运背后,也是一场关于家庭的较量。有钱的基础是,你家庭的资源、背景,加上你的努力和运气。但大多数人,不过是为了生计而出卖劳动的人。2人脉、财富、教育等资源,会父传子,子传孙。《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里,农村有80%的留守儿童从没参加过课外辅导。在西部贫困农村,甚至有63%的学生连高中文凭都没有。在中国校友网对全国各省级高考状元的调查众,发现在年间,全国约837名高考状元中,近五成状元父母是教师(35%)和工程师(12.6%),近两成父母是公务员。这些年来,来自农村、经济状况欠佳家庭的状元,所占比例逐步下降。一个状元身份的背后,一定付出了汗水。但这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战斗,支撑着他的还有良好的教育环境。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真的是太大了。有时候你不得不承认:自己努力的天花板,不过是别人的起点。条条大路通罗马,有人出生在罗马。《北京爱情故事》里的石小猛,前期极尽努力,但在职场上依然被上司克扣,受尽欺负。剧中的石小猛/《北京爱情故事》他在特别绝望的时候说,人生就是一场比赛,可有的人连参赛资格都没有。那些富家子弟手中的东西有可能是我们一辈子也买不起的。我就算努力勤奋了八百辈子,有用吗?没用的,这些都赶不上你一生下来,嘴里边含一把金钥匙。我呢,也别勤奋了,别努力了,我就吃吃斋,念念佛,找个好时候好地方,投个好胎,找个好爹。人的每一种奢望都是设想“如何能付出最少而得到最多”,但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这种极端不公平的交易。所以大学,起码提供给了底层可行的前进捷径,终其一生或许谈不上逆袭,但在人生的接力赛中,你是自己孩子的起点。跨过这条千军万马的独木桥,以后的门票会越来越贵,你可能再也买不起入场券了。3为什么一定要上名校?你身边人的优秀程度,会影响你过去20年来,北大先后有500余名保安考学深造,有的考上了研究生,当起大学老师。每个学校都有保安,但为什么这种成群结队的考学行为,在名校发生的概率更大?媒体采访“北大保安第一人张俊成”的报道里,或许就藏着答案。在保安岗位上,张俊成也曾一度“迷失”,他说,“那个时候非常无知、愚昧”。但他却得到了多位北大教授的热心帮助,在教授们的建议下,他才开始重新读书学习。《精进》一书中谈到:“一个年轻人,进入一所不那么优秀的高校,对自己的标准会不由自主地降低以适应这个环境,减少自身与环境的冲突,而这种做法对他们的人生也许是致命的。”而在一片向上的氛围中,周围的人都在努力,自己也会用相对严格的标准来审视自己,不断自省,哪怕最后变不成最牛的,也可以优秀出众。名校的光环,是一种优秀的传递当别人无法深入接触你时,你的头衔,外表等外在表现,往往决定了他们对你的看法。名校在人心中的地位始终就不一般,它的声望是由多年来源源不断地人才输入和输出才形成的。所以HR选择名牌大学的求职者,成本无疑是最低的。在他们看来,出身名校,起码意味着有智商或者有毅力。关于“第一学历”,某社区曾发起过一次探讨,参与者中被点赞最多的留言是这么说的:国家队为什么要从省队里选运动员?我是全村跑步最快的为什么不能参加奥运会?第一学历不好有两个重要隐患:1、过高地估计自己努力的价值和自身水平;2、过低地估计科学研究的困难程度和世界的大小。第一学历不能决定人一辈子,文凭也证明不了人的能力,但一些机会,在某些时候只留给有这张纸的人。人脉的扩张,是一个人能力与资源的扩张好大学能带给你接触更广泛圈子的机会,人脉的扩张,也是一个人能力与资源的扩张。当年北大毕业的陆步轩,以卖猪肉为生,全国哗然。别人只看到才子卖猪肉的不光鲜,但陆的校友陈生却注意到:一个档口,自己一天只能卖1.2头猪,陆步轩却能卖出12头,简直太牛逼了。陈生邀请他做品牌顾问,两人合作成立“屠夫学校”,养殖土猪,后来,他们开了几百家连锁店,陈生身家也过百亿。不光是创业上的资源,为什么名校毕业生大多能找到外人眼中不错的工作?除了本身能力问题,校友的作用也很明显。比如前辈在大型企业上班,那你进入他的圈子实习和求职的机会,一定会比其他学校的学生多。薪酬待遇说的更功利性一些,如果你是以赚更多钱为目标的,那么学历绝对是决定因素之一。福利待遇好的公务员事业编国企员工等岗位,都有硬性的比较高的学历要求。在2010年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对学历的要求中,硕士以上学历的职位有294个,占职位总数的54.55%;而专科学历可以报考的职位只有1个。受教育程度低的人,通过嫁娶来改变命运越来越难从相同或相似的阶层群体中挑选配偶,这种门当户对式婚姻匹配,被称为同质婚。反之,跨越社会等级、社会群体壁垒的婚姻,为异质婚。据《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6》,20世纪80年代以后,相同和相近文化程度的婚姻匹配比例显著提高。“男高女低”的异质婚配模式减少,受教育程度低的人群更加难以通过婚姻实现社会流动,女性选择比自己受教育程度高的男性的空间越来越小。而受教育程度低的农村男性,在择偶时面临更为严峻的困境。4一张高校文凭,不能确保让人站上顶峰,却会让大多数人免于跌落谷底。那些说它“没用”的人,不过是一直处在谷底上方,但这绝不等同于“谷底”不存在。学识影响眼界,眼界决定格局,而格局影响人一生。《超级演说家》刘媛媛演讲“寒门贵子”刘媛媛在《超级演说家》中曾发表过这样一段演说:“有些人出生就含着金钥匙,有些人出生连爸妈都没有,人生跟人生是没有可比性的,我们的人生是怎么样,完全决定于自己的感受。你一辈子都在感受抱怨,那你的一生就是抱怨的一生;你一辈子都在感受感动,那你的一生就是感动的一生;你一辈子都立志于改变这个社会,那你的一生就是斗士的一生。”这世界就是,一些人总在昼夜不停地运转,而另外一些人,起床就发现世界已经变了。▼看看网友怎么说@Rose我是民办三本毕业的,现在在法国读研究生,学校可能不算好,但终究比我的本科强了很多。我不会在意别人说我本科不好或者怎样,我只会努力,去缩小我和别人的差距。@Yvonne爱吃上了大学才知道人和人的差距比人和狗的差距都大,多的是比你好看家里有钱的人性格又好又多才多艺还比你还努力,你有什么理由不上进。@洪涛我只是在想,即使不是985和211那些名校,即使没有一个那样的环境,普通大学的学生应该怎样改变自己,我想到的第一点就是自律,学会自律,甚至比学会读书更重要,通过自律打造自己的人生,创造自己的价值,通过自律让自己不再人云亦云,即使身在何处也能追寻自己的梦想。这个世界并不公平,所以才要更加努力,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天平稍微向你倾斜一下,人生并不在于我们得到了多少,而是我们过的是否足够精彩@Wendy是的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 学习永远没有尽头的@小辛蔓其实文凭不过是一张火车票,清华的软卧,本科的硬卧,专科的硬座,民办的站票。火车到站,都下车找工作,才发现老板并不太关心你是怎么来的,只关心你会干什么。突然想起比尔盖茨的话:“难道坐头等舱会比坐经济舱先到达目的地吗?”所以,不要对孩子提出过于苛刻的要求,尽力就好!站一路也是一种历练@九月学无止尽,我毕业6年之后才慢慢领悟到这个道理……@夜殇*的确,一个好的大学是一个很好的登天梯,但是并不是说一个985就是永远的成功。人生并不只由大学的好坏决定。即使在一个一般的学校也总有默默奋斗,努力拼搏的人。其实无论在哪,只要有奋斗,有坚持,有书香,人生便已不再遗憾@张婧说的很中肯,在埋怨这个社会不公平时还不如读书学习来的实惠,做不了富二代可以成为富二代的爸妈,努力提升自己永远不会错@Bling我大学只是一个小小的211,也许这篇文章背后挺强大的反抗世界与功利的味道,但确实,优秀的人都会有一股战斗力然后越来越优秀,而渐渐沦入某个阶层并让自己习惯,就真的容易随遇而安,本来值得奋斗的年华只用于安详与不努力的迷茫。也许假期还略咸鱼的我,看到这篇文章,有点打鸡血的味道!一直都觉得,读书肯定有用,像董卿,每次一站在台上,我就感受到了满舞台的气质!▼人民君想说:最怕你一生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还没高调的资格,就嚷嚷着要低调。还没活明白,就开始说去伪存真。这是一种最损己不利人的行为,自己活得假,别人看着也特别累。读书是一生的事,不是什么时候要用到了,我们才去学什么。你对读书无用论怎么看?欢迎留言告诉我们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图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相关知识点
评论&&|&& 条评论
畅阅·猜你喜欢985、211的名校大学生会怎么看待二,三本, 专科生?
985、211的名校大学生会怎么看待二,三本, 专科生?
广东中公考研
网友一:这个问题我比较有发言权,本人2012年毕业于一所985高校,08年高考以高出一本线40分的成绩被录取,应该说是众人眼中的那种好学生吧,现在在一个二线城市做公司职员(基层管理者),利用空闲经营着一家效益不太好的小公司(盈亏平衡)。关于这个问题,我主要想说以下几点,纯属个人观点,有谬误见谅。一、211尤其是985高校毕业生相对于三本、专科更受雇主青睐,这一点毋庸置疑。举一个现实的例子,记得毕业季的时候,很多优秀的大公司,比如华为、阿里、宝洁等等,一是只会选择985的高校宣讲,二是只接受985高校毕业生的简历,当时某一场招聘会上,有几名非本校非985高校毕业生过来投简历,直接被招聘单位拒收,双方有争吵,现场差点陷入混乱。这一点说明名校的标签还是很重要的,许多优秀的企业甚至到了唯985不要的地步。二、211尤其是985学生比三本、专科的学生更聪明、更努力或者更幸运,三者必具备其一,尤其是985的本科生比起985的硕士、博士来说含金量更高,这些人是从高考的独木桥上走过来的。从整体比例来讲,211、985高校的毕业生就学习能力(非综合素质)来讲是要优于三本、专科毕业生的,这里面不排除有超常发挥考上211、985和失常发挥没考上名校的两类人,但不可否认的是,运气这个东西也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一种体现,有的人就是比其他人更幸运,而且处处幸运。三、211尤其985学生比三本、专科学生一般来讲发展更好一点。原因我想主要三个,一个是能考上211或者985本身证明这个人有一定实力,另一个是人都是戴着有色眼镜的,名校毕业在职场更受重视,取得的成绩也更容易被放大,更容易受到提拔,第三个原因是名校的学生人脉资源更优质,211或985的平台更接触到跟自己一样优秀或者比自己更优秀的同学以及老师,这些人都是日后帮助你获得进步的重要人脉资源。四、211尤其是985高校学生一般来讲更有想法,更积极上进。从身边的高中同学、初中同学也来看(官二代、富二代除外),三本、专科毕业学生往往满足于找一份衣食无忧的稳定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而名校毕业生对自己的要求往往会更高一点,家人朋友对他的期望也更高一点,以我自身来讲,我觉得满足于平平淡淡的生活愧对高中的努力,愧对名校毕业生的称号,于是改变现状的欲望更强,而实践证明,改变的欲望越强越容易成功。以上仅仅是个人的一点浅薄之见,而且是基于一个大的概率来讲,并不意味着说三本、专科的毕业生能力就一定差,发展就一定不好,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情,人生就像长跑,985/211学生只能说是赛道途中的某一阶段获得的暂时领先,但这种领先能持续多久,能有多少后劲,能不能坚持到终点,还是因人而异的。抛开学校的标签,我认为成功永远属于且只属于那些怀揣梦想又为之不懈努力的人。从我个人来讲,我从未因自己985毕业骄傲,但我因自己奔跑在梦想的道路上感到无比自豪。  网友二:我是一个985的,大学的时候参加了一个大学生职业能力培训课,学生来源分布从985、211到三本,整个集训要持续一个夏天,地点在青岛,那是我第一次集中见到那么多的二本、三本的学生。去之前,我会以为他们成绩不好、会不会很容易打人、没素质等等.......总之有一点小忐忑,去了之后我才发现自己错了,他们比我想象的可爱的多。二本、三本的怎么了?以前整个儿其乐融融的一个高三班级,那个时候能够很好相处,难道只是因为经过高考,很多人因为分数不同,被分成专科、三本、二本、一本......难道人性就变了?!也许他们的成绩是比我差,但是那个求职培训营不比这个。比创业计划的实施、进行面试模拟大赛,最后还有街头实践的活动。整个过程,我感觉他们的表现活跃多了,反应也很敏捷,相比我学校的很多人有些拖泥带水、扭扭捏捏,我看了很不是滋味。一句话,就是:放不开。老话就是说:端着。我有点羞愧,其实以后到了社会里还是要拼本事。虽然我是985的,但是说实在的,上过大学的,你学了什么真本事吗?切,谁还不知道谁啊。因为我了解身边的同学,我有时候在想,以后自己创业肯定不招自己学校的学生,因为我太了解他们了。至于说瞧得起瞧不起,到了社会里谁还整天看你那皮囊啊,我们瞧不起的是那些没本事的人。这种人不管他是985、211,还是二本、三本,我们都瞧不起。网友三:本人211毕业,高中曾经是学霸,来到北京上大学。因为大学相对轻松,也确实不想念书了,因此选择毕业工作。工作至今,对待学历出身确实有多的感触,并且不同时间段的感触也不一样。阶段一:快毕业的时候,有种自然而然的优越感,感觉自己是211,就业不成问题。加上对自己的能力素质比较自信,总觉得自己虽不是最好的,与自己同学相比,感觉比同级生也高出一截。阶段二:刚毕业,工作没有着落,对待自己以及别人的学历都比较在意。因为一山更有一山高,你是211本科,别人是985硕士。因此多了一些自卑,觉得自己不够好。就算同是211,也觉得他人在自己的专业上有建树,自己知道的也仅限在自己的专业。不过此认知仅在2本以上的人,对待三本、专科,总觉得不是好学生。阶段三:工作1年,因为工作原因,接触了很多人,自己的同事各个年龄、学历、出身都有,虽然一开始还谈论学历,但是之后慢慢淡化了这些东西,开始比家庭背景了。不过这时候领导说了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在别人面前,你就是你工作的专家,不管什么出身。阶段四:工作3年左右,也换了很多工作,渐渐地没有了学历、专业的概念,同事之间更多谈论的是老家在哪,星座是什么。因为公司当中,几乎没有人是同一个专业的,就算是,从事的工作也各有不同。甚至学市场营销的人做着设计的工作,同龄没有人再谈论学历,反而是刚毕业的同事,开始在乎这些。阶段五:工作换成了管理岗位,突然看问题的角度和深度有了很多不同。开始觉得学历这东西确实会影响人的思维。并不是说高学历的人、本科更好的人就一定优秀,而是说他们大多数思考问题的方式更加理性,更有逻辑,更有创新性。相反的,学历不高的人,思维简单,考虑问题不够全面,更偏向于安于现状。网友四:我和我高中同桌就是典型的例子。我是985、211,他是三本。同一个城市,经常见面,关系特好。我和他发展成了完全不同的两个方向。我学习好,工资高,但是宅。他是社交达人,朋友挺多,会玩。我想表达的是三本、专科也不一定比985、211的差,人各有志,活法不同,不能一概而论。重要的是人必须上进,走自己的路,只要不是智障,都能活得精彩。网友五:我们老公原来是给人家做广告设计的,公司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大约200多号人吧,名字就不透露了免得说给他们打广告,现在跳槽了。他们单位每年都会招应届大学生,老公主管招收大学生的,应该比较有发言权,他说985类学校毕业的就是一个入门证,三本专科这点肯定是比不了的,但是虽然985类学生有绝对优势,但是根据往年招收工作情况,他们并不愿意接收这样的孩子,首先一点,学生刚出校门,在很多程度上不懂社会的人情世故。自以为名校毕业了不起素质一般,在业务上也都是纸上谈兵,想象力太过于天马行空,有想法固然是好,但是对老员工提出的意见不屑一顾自视清高,虚心接受的很少,反而是那些拖关系进来三本专科的人比较招人待见,这类人自知能力不够,机会来之不易,但是他们能够虚心学习并接受意见,反而做出来的东西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广东中公考研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
作者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西兰八大名校专科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