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盖膝盖关节突然疼痛疼,膝盖。

四大骑行中膝盖疼痛问题 如何处理恢复与预防
来源:搜狐自媒体
作者:鹰骑士俱乐部
  膝盖对于骑行运动的重要性无需多言,膝盖疼痛一直都是骑行界,或者说是整个运动界非常关注的问题。造成膝盖疼痛的原因有很多种,今天小编就针对骑行这项运动与各位骑友分享和探讨一些相关的健康知识。
  在开始讨论之前,我们还是先来了解一下膝盖的结构。
  ▲膝盖是连接股骨(大腿)和胫骨(小腿)的关节
  ▲膝盖的内部结构
  了解过膝盖的位置和内部结构之后,我们就容易理解不同类型的膝痛和成因了。
  一、膝盖疼痛的类型与成因
  有过膝盖疼痛经历的骑友就知道,疼痛的部位通常都是某一侧或者某一个点,而不是整个膝盖,结合上面的膝盖内部结构图就很好理解了――不同组织的受损对应不同的疼痛位置。
  在骑行运动中,有几种比较常见的膝盖疼痛类型:1. 髂胫束综合征(ITBS),2. 髌骨劳损;3. 半月板损伤;4. 膝骨关节炎。
  1. 髂胫束综合征
  ▲《进击的巨人》即视感,上图红色线所指的就是髂胫束
  髂胫束综合征是骑行运动中常见的膝痛原因,尤其是在长途骑行过程中。它的成因有不同的说法,比较经典的解释是运动过程中髂胫束与股骨外上髁(股骨下端外侧)过度摩擦所致。因为骑行需要不断地蹬踏,膝盖与跑步一样需要不断曲伸,因而造成髂胫束与股骨外上髁的摩擦。
  那么是不是只要骑行就必然会引发髂胫束综合征呢?根据实际情况来看,显然并不是。只要保证骑行的强度在自己可接受范围内,就不会有问题。至于怎样才算“可接受范围”,这是一个比较虚的概念,不同人的情况不同,但有些原则可以遵守:1.如果感到膝盖不适,停下来休息;2.如果平时运动量不大,不要突然进行连续的超长距离骑行;3.保持合理的踏频(踏频相关知识可以看看这篇《踏频的认识(图文)》)。
  2. 髌骨劳损
  ▲错误的骑行姿势是导致髌骨劳损的罪魁祸首
  我们每一次弯曲膝盖,髌骨关节面就会与股骨关节面发生摩擦。相比平时的步行,我们骑行过程中踏频更高,膝盖弯曲的幅度也更大,而且通常运动时间也更长,所以髌骨更容易劳损。而错误的骑行姿势,则是导致髌骨劳损引发疼痛的罪魁祸首。
  有少部分骑友习惯长期“内八”(女性骑友居多)或者“外八”(男性骑友居多)的骑行姿势,其实这会加重髌骨的磨损。正常情况下,髌骨的关节面与股骨的关节面是相对“平行”的,内外侧的摩擦均衡,但“内八”或者“外八”则会导致“失衡”,髌骨和股骨的关节面摩擦位置发生改变,并且在某一侧的摩擦会更严重,因此容易导致髌骨劳损。
  另外,坐垫过低也会增加髌骨和股骨的关节面摩擦;穿高跟鞋也会增加髌骨的负荷,所以女性骑友平时可以少穿高跟鞋......呃,男性骑友没什么特别的事也别穿。
  3. 半月板损伤
  ▲半月板分为两半,由于每一侧的形状看起来像半月形而得名
  半月板的磨损是不可逆的,但一般来说,骑行并不至于引起半月板的损伤,反而可以作为膝盖康复训练(作用在于训练腿部肌肉)。但是,错误的骑行姿势或者过激的骑行动作则会引发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膝关节所承受的压力非常大,行走时承载负荷为我们自身体重的2-3倍(因为行走时单脚着地),下楼梯时接近5倍。如此大的压力,股骨与胫骨之间必然不能直接碰撞,所以由中间的半月板提供缓冲吸震的功能。
  那么,对应到骑行中,太过激烈的摇车、高强度的山地骑行、齿比过大而踏频太低等情况对半月板的压力会大大增加,长期保持这样的骑行习惯,或是在长途骑行中采取这样的骑行方式,很容易导致半月板损伤。如果情况严重,甚至可能引起半月板的撕裂。
  另外,顺便鼓励一下正在减肥的骑友们,一定要坚持下去,因为肥胖也会对半月板造成很大的压力。只是可惜小编这种从来没胖过的人,没法陪你们一起奋战。/可爱 /可爱 /可爱
  4. 膝骨关节炎
  正常来说,膝骨关节炎是由于膝关节的长期使用劳损所致,这种情况在年长的骑友中出现得比较多。但部分膝盖过度劳损的年轻骑友也可能患膝骨关节炎;或者不注意保护膝盖的年轻骑友,如在寒冷天气裸露膝盖骑行等,也可能导致关节炎。
  二、膝盖疼痛如何处理与恢复
  因为由骑行引起的膝盖疼痛通大多源于慢性劳损,所以在此我们分成两部分:应急处理和恢复训练。
  1. 应急处理
  膝盖疼痛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但无论是哪一种,在疼痛发生时,应及时停止骑行,寻找安全的地方进行休闲。如果有必要/有条件,可在休息时采用冰敷。冰敷时建议使用毛巾或衣物隔在皮肤与冰块之间,以免冻伤皮肤。若是发生摔车、碰撞等情况导致膝盖受到较严重撞伤的,则需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2. 恢复训练
  在膝盖受损后,我们并非不能进行运动,反而需要适当的运动来进行恢复训练。因为骨头我们无法通过训练来改变,而韧带的可塑性也不高,所以我们能通过训练来加强的部位只有肌肉。肌肉的加强能使得膝盖更稳定(保持稳定是韧带的主要作用),这也是恢复训练的目的。
  虽然不当的骑行行为会伤膝盖,但适量的骑行却是膝盖恢复训练的其中一种方式,因为骑行姿势正确的情况下,膝盖所受的压力远比走路小,但同时又能锻炼腿部肌肉。
  当然,还有其他简便的常见恢复训练,譬如靠墙静蹲、蚌式练习、泡沫轴放松等方式,在此附上一个更为直观的视频以供各位骑友参考:如何恢复损伤的膝盖
  三、如何预防膝盖疼痛问题
  ▲平时加强锻炼对于预防膝盖疼痛有很大帮助
  请各位骑友切记,再好的治疗和康复,都不及“原装”的膝盖好!无论是在日常的骑行或者是骑长途,大家一定要保护好膝盖。以下小编与大家分享几点可以预防膝盖出现疼痛问题的措施,也欢迎各位补充。
  1. 平时注意锻炼身体,均衡地加强腿部肌肉,可以参考我们的过往文章《体能提升班:核心肌群强化 让你更快更强》;
  2. 正式开始骑行之前做热身运动,或者先慢骑几公里进行热身;
  3. 保持正确的骑行姿势,调整好坐垫高度;
  4. 适量运动,不要突然加大骑行强度,比如不拉练直接骑长途,尤其是平时运动量不太大的骑友;
  5. 在寒冷天气注意保护膝盖,如有必要可以戴护膝骑行;在炎热的天气也要注意保护膝盖,尤其是晚上睡觉时不要让风扇/空调直接对着膝盖部位吹,建议盖好被子。
(责任编辑:卢晨迪)
&&&&&&</div
尽管本赛季的中超刚刚过半,但争冠的格局已经基本清晰…]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跑步后膝盖疼,怎么恢复? - 知乎16945被浏览1516639分享邀请回答1041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p/205168953511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更多13 个回答被折叠()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膝盖疼痛怎么办?(图)_网易新闻
膝盖疼痛怎么办?(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芭蕾舞的屈膝动作能够锻炼臀部肌肉,进而稳定腿部。IC 图  你是不是只能扶着墙才能上楼梯,或者从椅子上站起来都有问题?据《每日邮报》近日的报道,在英国,估计约有四分之一的成年人多少都有些膝盖问题,其实一些简单的方法就可能帮助他们减少膝盖疼痛,让我们来看看这些简单有效的小窍门。
  身体周刊记者 屠俊
  全身187处关节,可能只有膝盖痛起来最令人吃不消。在英国,约有四分之一的成年人多少都有些膝盖问题,而且他们大多都在五十岁以上。
  你是不是只能扶着墙才能上楼梯,或者从椅子上站起来都有问题?据《每日邮报》近日的报道,其实一些简单的方法就可能帮助你减少膝盖疼痛,让我们来看看这些简单有效的小窍门。
  简单肌肉练习
  一些非常简单的练习可能缓解你的膝盖疼痛,不过应该询问你的家庭医生来确定这些练习是否合适。
  首先是大腿肌肉练习。任何膝关节疾病,首先都会发生股四头肌(位于大腿前面的肌肉)的萎缩,该肌肉的萎缩,将使膝关节失去保护,变得不稳定,不仅可使症状加重,还不利于膝关节的康复,所以膝关节的大多数疾病,都要鼓励病人做股四头肌的锻炼。通过锻炼使膝关节的稳定性加强,改善局部血运和新陈代谢,从而缓解疼痛,改善功能,促进康复。
  如何训练股四头肌?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埃默里大学医院的物理治疗师吉姆·约翰逊建议,首先平躺,或者侧卧在一只手的手肘上,一条腿伸直,另一条腿的膝盖弯曲。将枕头对折,放置在伸直的那条腿的膝盖下面,然后用力压那条腿,保持三到五秒时间,这时候膝盖骨上方的股四头肌应该保持收紧的状态,重复这个动作30次,然后换一条腿继续。每周训练三次。
  还可以坐在椅子上将腿部伸直,再将腿部抬高10厘米做反复上下运动,肌肉力量增强后可加快频率,并可在足踝处放置重物强化锻炼。
  锻炼时要保持膝关节伸直,抬举时膝关节不能有伸、屈活动。足的位置没有特定的要求。在膝关节有积液或有疼痛时不影响锻炼,保持膝关节始终伸直时,通常也不会使疼痛加重。患肢锻炼疲劳后,可换健侧做同样的锻炼,对某些双侧病变的病人更应如此,膝关节有积液时要尽量减少步行和负重。
  除了锻炼股四头肌的力量,也应该训练拉升股四头肌,要做到这一点,可以单腿站立,将一只手倚靠在墙上保持人体的平衡,一条腿向后弯曲脚踝抵住臀部,用另外一只手抓住这条腿的脚踝,这时候你会发现大腿前面有一股舒展的力量。保持这样的动作30秒,然后用另一条腿重复这样的动作。每周做这套动作五天,可以使肌肉更加灵活。
  此外,还可以训练膝关节的灵活性。一个健康的膝盖应该足够灵活,能够充分拉直、往后弯曲。为了提高柔韧性,伸展大腿后面的腿筋也是非常重要的。为此,你可以坐在床沿边上,一腿向前拉伸,另外一条腿垂在一边,然后将身体慢慢前倾靠近向前伸展的腿,直到你感觉大腿后侧有一股微弱的拉力,保持这个动作30秒左右,换一条腿继续,每周练习这个动作5天,慢慢地身体就能越来越靠近腿。
  还有臀部肌肉的训练。如果你一天中很多时间都坐在椅子上,那么你的臀部肌肉会变得越来越虚弱。“就像腹部核心肌肉群一样,臀部肌肉也是稳定腿部的关键。”物理治疗师萨米·马戈说。
  她建议可以练习一些芭蕾舞的屈膝动作。双脚分开,脚尖向外,股关节向外转开、身体重心慢慢下沉,一只手可以放在前面的椅子上做支撑,慢慢地弯曲你膝盖,在下蹲的时候不要往前倾,也不要让臀部突出。保持一定时间,然后慢慢挤压臀部往上慢慢起身,回到站立的姿势。经常重复这样的动作,慢慢延长能够蹲下的时间。
  避免运动损伤
  一些综合性的运动也能够帮助缓解膝盖疼痛,但要选对运动项目。
  如果你是运动员,且有慢性的膝盖问题,你应该改变体能训练的项目。假设你喜欢打回力球,但这运动使你既有的慢性膝盖问题更严重,你可能得舍弃它。
  有其他选择吗?不妨尝试游泳、骑脚踏车或划船,这些运动有益健康,且不会压迫膝盖,你需要“零负担”运动。事实上,借由骑脚踏车或划船等运动,不仅可以强化腿肌,且无需消耗过多热量。
  不过,虽然许多专家建议以骑脚踏车取代容易引发膝盖不适的跑步,不论是固定式或可动式脚踏车皆可;但若不谨慎行之,骑车也可能带来膝痛,不鼓励骑上坡路段,以免过度费力,而且应以低档行进,会比较轻松。另外,每周两至三次,持续20-30分钟的散步也是不错的选择。
  除此之外,一些跑步者会有膝盖疼痛的问题,许多是来自肌腱发炎,这是由不良的训练习惯引起的。这并非严重的人体力学问题,而且,通常在改善跑鞋或跑道后,可以减少此类问题。
  关于跑道的表面,基本上应保持这个原则:草地最佳,柏油路次之,水泥地居后。水泥地是最坚硬的表面,应避之唯恐不及。勿养成在人行道上慢跑的习惯。记住,当你跑一里路,你的脚差不多敲打地面600-800次。故不可轻忽其反作用力。
  还有,要及时更换跑鞋,萨米·马戈建议,有关节问题的人应该选用有气垫的跑步鞋,当跑鞋失去弹性而无法再承受反作用力后,应立即换鞋。如果一个跑者一周至少跑40公里路,则每隔2-3个月更换新跑鞋。若低于40公里路,则应每隔4-6个月换鞋。
  跳有氧舞蹈的人及打篮球和网球的人,如果一周练习两次,也应在4-6个月后换鞋。假如他们一周练习4次以上,则应2个月换一次鞋。
  除此之外,运动前的暖身及运动后的降温都是很重要的。运动前,花10分钟做些拉伸运动,跑前拉伸运动幅度和强度稍小,跑后,必须要做腿部韧带各个方向的拉伸运动20分钟左右。韧带的拉伸能够降低运动损伤的几率,适当的肌群锻炼也能够起到保护膝盖和髌骨的作用。
  肥胖是膝关节大敌
  除了运动之外,“减少体重会给你的膝盖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萨米·马戈说。研究表明,关节炎的发生与肥胖、年龄、外伤、内分泌、软骨代谢、免疫异常和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其中,肥胖是诱发关节炎的重要因素。
  由于肥胖者的体重大多超过了膝关节所能承受的正常重量,关节负荷增加。为了适应膝关节承受重力的需要,肥胖者的关节软骨边缘容易发生骨质增生,此时,原本光滑的关节软骨会出现裂隙、凹陷、糜烂,甚至丢失,其缓冲、抗压、减震作用大大降低,从而出现膝关节疼痛、肿胀、僵硬、活动受阻等症状。严重时,为了维持重心,还会发生膝部内翻畸形,导致膝关节两侧间隙负重不平衡,提早出现膝关节的退行性改变。
  随着年龄增长,骨关节炎发病率逐渐增加。据研究显示,15-44岁的人群,发病率不足5%;45-64岁人群发病率则达25.3%;而年龄大于65岁的人群,发病率高达60%以上。特别是老年肥胖患者属骨关节炎的高发人群。绝经期后女性的关节炎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因此,该年龄段的女性肥胖者需格外提高警惕,注意预防。
  体重的增加和关节炎的发病成正比,同时肥胖也是病情加重的因素,肥胖者的体重下降可以减少关节炎的发病,预防关节炎可以从饮食、运动、控制体重等方面入手。
  通过对肥胖的早期关节炎患者研究,在早期半年内平均减轻57磅的人,能有效地缓解膝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度和生理功能。控制体重是预防关节发生的有效措施。
  肥胖是膝关节的大敌,要想保护好膝关节,就要维持正常体重,避免因肥胖增加膝关节的负担。日常生活中建议低油、低脂、低热量饮食,多吃水果蔬菜,并控制好主食的摄入量。
  专家指出,减肥功效最好的9种天然食物,它们是苹果、红辣椒、海藻、绿茶、鸡蛋、柠檬、水、大蒜、肉桂,可以适量多吃。还应该多吃含钙多的食物,补钙可以有效地保护膝关节,应以食补为基础,要注意营养均衡,多吃奶制品(如鲜奶、酸奶、奶酪)、豆制品(如豆浆、豆粉、豆腐、腐竹等)、蔬菜(如胡萝卜、小白菜、小油菜)及紫菜、海带、虾、鱼等海产品,同时多晒太阳以促进钙吸收。
本文来源:东方早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胡金艮医生未开通在线咨询服务
实用笔记!22种引起膝关节疼痛的常见疾病
实用笔记!22种引起膝关节疼痛的常见疾病1髌骨半脱位最多见于十几岁的女孩和年轻妇女,发作性的膝关节打软,Q角增大 (&15°)。髌骨恐惧试验 (Patellar apprehension sign)阳性。轻度积液,中、重度积液说明有关节内血肿,提示髌骨脱位伴骨软骨骨折和出血。2胫骨结节骨骺炎多见于十几岁的男孩 (特别是正处于快速生长期的13、14岁男孩或10、11岁女孩),疼痛局限于胫骨结节,蹲、跪、上下楼梯或股四头肌强力收缩时疼痛加重,跳跃、跨栏等运动加重病情。胫骨结节局部肿胀、发热、压痛,抗主动伸膝运动或被动过屈膝关节时可引发疼痛,没有关节积液。X线摄片可阴性,或可见胫骨结节处钙化阴影,髌韧带 增厚,胫骨结节前软组织肿胀。偶尔可见胫骨结节撕脱样改变 (须与撕脱骨折鉴别)。3Sinding-Larsen-Johansson Disease好发人群与胫骨结节骨骺炎一样,但病变和压痛部位在髌骨下极。X线侧位片正常或在髌骨与髌韧带结合部有斑点状的钙化阴影,钙化点融合后看上去像髌骨下极延长了。此现象多见于足球运动员。 偶尔,此症也可发生于髌骨上极4髌腱炎多见于骨骼成熟后,髌骨下极腱-骨交界部。比较模糊的膝前痛,下楼或跑步等活动后疼痛加重,髌骨下极髌韧带压痛,但直腿抬高试验时压痛常常消失,说明病变部位位于髌韧带的深层,直腿抬高时髌韧带的浅层纤维紧张,保护了深层纤维,抗阻力伸膝活动时疼痛。没有关节积液。X线摄片阴性。5分裂 (二分)髌骨常见于儿童,多双侧性。 一般认为是正常骨化的变异,可在十几岁时融合。症状:运动时疼痛或运动后疼痛,膝关节屈曲时疼痛、下跪时疼痛,上下楼梯时疼痛,行走时疼痛,受冷时疼痛。分裂部扣击痛:可诱发有症状的分裂髌骨的疼痛,无症状者阴性。分裂骨片局部骨性隆起。 股四头肌萎缩, 髌骨摩擦音,大多无关节积液、跛行和关节活动度受限。有时需与骨折鉴别。6股骨头骨骺滑脱膝关节的牵涉痛,儿童和十几岁的少年,膝关节疼痛的定位不清,没有膝关节外伤史,体重超重,受累髋关节轻度屈曲外旋,被动内旋和伸直受累髋关节可引发疼痛,膝关节检查正常,典型的X线表现为股骨头骨骺移位,临床表现典型但摄片阴性不能排除诊断,此时CT扫描有助于诊断。7剥脱性骨软骨炎关节内的骨软骨病,病因不明,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变性和再钙化,最常见于股骨内髁,模糊的、定位不清的膝关节疼痛,有晨僵,反复的关节内积液(轻度)。如有游离体,可发生交锁症状。股四头肌萎缩,受累股骨髁关节软骨面压痛。X线平片显示骨软骨病损或关节内游离体。如怀疑剥脱性骨软骨炎,摄片应包括前后位、后前隧道位、侧位和髌股关节切线位。8髌股关节痛综合征属于过度使用综合征,典型的病变是髌骨软骨软化,轻度到中度的膝关节痛,定位模糊,常在久坐后出现(“剧院征-theater sign”)女性多见。可有轻度积液,膝关节活动时髌股关节摩擦音,挤压髌骨前方可引发疼痛。股四头肌抗阻力试验阳性,髌骨关节面可有压痛。X线摄片一般没有异常所见。早期退变的表现。9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容易漏诊,属于过度使用综合征,髌股关节内侧的滑膜皱襞由于膝关节过度活动发生炎症水肿。过度运动后出现膝关节内侧疼痛的急性发作,在膝关节内侧、关节线前方可触及有压痛、能活动的结节或条索状组织,一般无关节积液,X线摄片阴性,CT或MRI可显示滑膜皱襞。10鹅足滑囊炎缝匠肌、股薄肌和半腱肌的肌腱在胫骨近端的内侧面形成联合止点--鹅足,过度使用或直接挫伤可引起鹅足滑囊的炎症,容易与内侧副韧带损伤或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疼痛混淆,膝关节内侧疼痛,反复屈膝伸膝可加重,内侧关节线的下方压痛。没有关节内积液,内侧肌腱止点处轻度肿胀,外翻应力试验或抗阻力屈膝可引发疼痛。 X线摄片一般无异常所见。11髂胫束肌腱炎髂胫束与股骨外髁的过度摩擦可引起髂胫束肌腱炎,也属于过度使用综合征,常见于跑步和自行车运动员,髂胫束紧张、足过度旋前、膝内翻以及胫骨旋转都是易感因素,膝关节外侧面疼痛,活动尤其是下坡跑和爬楼梯可加重。股骨外上髁(关节线上约3mm)压痛。&Noble’s test (+):病人仰卧位,检查者拇指放在病人股骨外上髁处,膝关节反复伸屈活动,疼痛通常在膝关节屈曲30°时最明显。可有软组织肿胀和摩擦音。无关节积液,X线摄片阴性。12Hoffa 病病因不明,可能与髌下脂肪垫损伤有关,损伤后出血、炎性细胞浸润、肿胀、机化,以后可能由于反复的轻微损伤,形成慢性炎症、纤维化、增生肥大。某些病人的脂肪垫特大,膝关节伸直时凸出于髌韧带两侧,容易遭受挤压,引起炎症和纤维化。症状为膝前痛,髌韧带附近和髌股关节可有压痛,X线摄片髌下脂肪垫可有粗糙的钙化阴影。13韧带损伤侧副韧带损伤内侧副韧带损伤外侧副韧带(外侧韧带复合体)损伤&交叉韧带损伤前交叉韧带损伤后交叉韧带损伤&韧带的复合损伤14半月板损伤发生于膝关节突然旋转损伤,如跑步者突然改变方向,也可发生于慢性退变过程中,尤其是有膝关节不稳定时,反复膝关节疼痛,交锁时加重,下蹲或膝关节旋转时可引发交锁,轻度积液,关节线压痛,股内侧肌萎缩, McMurray试验阳性 (阴性不能排除诊断)X线平片阴性。MRI:诊断半月板损伤的注意事项半月板表面无清晰的连续性中断,不能诊断半月板撕裂。仅在一个层面有异常信号延伸到半月板表面不能作为诊断的决定因素,此时半月板撕裂的可能性仅为50%。&两个或两个以上层面出现异常信号延伸到半月板表面时,诊断半月板撕裂的特异性为90%。不能仅根据MRI结果,要考虑临床症状。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后,由于纤维软骨的修复机制,沿切口表面产生不规则的高信号,很难在MRI上区分是残留的半月板还是新的撕裂 。15感染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免疫系统功能减弱者:癌症、糖尿病、酒精中毒、AIDS、类固醇治疗者等,无损伤史,疼痛、肿胀、皮温升高、明显压痛,即使轻微的活动也能引起剧烈的疼痛。关节穿刺见浑浊的关节液WBC&50000/mm (50&×&109L)多形核细胞&75%蛋白质&3g/dL (30g/L)葡萄糖&50%血糖浓度& p=&&&细菌培养 (+):金葡菌常见血象WBC升高多形核细胞增加(核左移)ESR加快 (&50mm/hr )CRP升高16骨关节炎常见(&50岁)膝关节痛早期:活动开始时痛、剧院征、上下楼梯时痛、下蹲起立时痛,休息能缓解;中后期:负重痛、行走痛、夜间痛短时晨僵 (&20分钟),活动后消失& span=&&&可有滑膜炎急性发作,关节间隙压痛,活动度减少关节摩擦音,轻~中度关节积液X线摄片:负重位前后位、侧位和髌股关节切线位。17结晶引起的炎症性关节病急性炎症表现,无外伤史,红、肿、热、痛、活动受限。痛风:尿酸钠结晶;假痛风:焦磷酸钙结晶。关节穿刺澄清或轻度浑浊的关节液WBC /mm蛋白质&32g/dL(320g/L)葡萄糖75%血糖浓度偏振光显微镜。痛风-双折射阴性的针状结晶假痛风-双折射阳性的菱形结晶18特发性骨坏死较高龄者 (&55岁),大部分无诱因,突然发生膝关节剧痛,夜间痛明显,关节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无效,股骨髁关节面上有压痛,活动度影响不显著。X线摄片显示股骨内髁骨缺损及透亮层。19隐神经卡压膝关节后内侧缝匠肌的后方有压痛点,小腿、足内侧部感觉减退,卡压点Tinnel征,隐神经:股神经 (L2~L4)分支,发2支, 髌下支分布髌前面皮肤,小腿内侧分支分布小腿内面和足内侧缘皮肤。20近侧胫腓关节不稳定症好发于青春期女性,不固定的膝关节痛及腓总神经麻痹症状,下蹲时小腿麻木,部分为腓骨头习惯性脱位,膝外侧无力,打软,有弹响,“少女膝” Girl’s Knee。&多发性、游走性,膝关节最多见,没有器质性病变,无运动损伤、无髌骨不稳定。鹅足部、内侧关节间隙有压痛。大多双侧,可自行消失,有人认为与内分泌因素有关。 有些误诊为半月板损伤或髌骨软骨软化症而做手术,但术后症状依旧。21腘窝囊肿常见,腘窝部的不适或轻度疼痛,腘窝饱满或扪及囊性肿块,没有压痛或轻度压痛,活动度多不受影响。多起于膝关节后内侧腓肠肌半膜肌滑囊或腓肠肌内侧头附近。B超、CT、MRI。22前膝关节疼痛髌骨软骨软化被用作前膝关节疼痛的统称。但髌骨股骨综合征也常伴有前膝关节疼痛。目前常用的诊断为术语前膝关节疼痛。鉴别诊断髌骨软骨软化 症状性膝关节折叠髌骨不齐 脂肪垫综合征(Hoffa’s disease)髌骨活动异常 髌骨下/髌骨前滑囊炎髌骨腱炎 足鹅状滑囊炎髂胫束高张 支持带神经瘤半月板病变 外侧支持带张力高疼痛性双髌骨 术后神经瘤钝挫伤,隐裂 髋部牵涉痛髌骨骨软骨炎 腰骶棘的放射性疼痛辛丁一拉森一约翰逊氏病(Sinding-Larsen-Johansson)。膝关节疼痛的常见病因少年儿童成人老年人髌骨半脱位髌股关节痛综合征(髌骨软化症)骨关节炎胫骨结节骨骺炎内侧滑膜皱劈综合征结晶引起的炎症性关节炎:痛风、假痛风髌腱炎鹅足滑囊炎腘窝囊肿牵涉痛:股骨头骨骺滑脱损伤: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剥脱性骨软骨炎炎症性关节病:类风湿,Reiter’s综合征感染性关节炎不同解剖部位膝关节疼痛的常见原因膝前痛膝内侧痛膝外侧痛膝后痛髌骨半脱位或脱位内侧副韧带损伤外侧副韧带损伤腘窝囊肿胫骨结节骨骺炎内侧半月板损伤外侧半月板损伤后交叉韧带损伤髌腱炎鹅足滑囊炎髂胫束肌腱炎髌股关节痛综合征(髌骨软化症)内侧滑膜皱劈综合征
实用笔记!22种引起...
的相关咨询
实用笔记!22种引起... 的相关疾病
热门问题推荐
& 2016 好大夫在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年膝盖关节疼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