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闻总是有通过手机骚扰工具、诈骗的事件,如何才能更好地预防这些事发生呢?

每天骚扰电话8000万次 电信运营商被指漠视骚扰电话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刚刚签完购房合同,就接到各类中介公司、家装公司的电话,推介各类租房、装修产品,真是不胜其烦。”上海市民方女士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而在股市受关注度较高的期间,各类荐股电话也不胜其烦,“一上来就问你是否关注股市,是否有兴趣了解某某股票,有时一天能接到两三个这样的电话。”方女士说,特别在上班开会期间,这样的电话打过来,特别让人“心塞”。
  《经济参考报》记者调查发现,在公安网警、网络安全监管部门的高压整治下,在工信部推行“史上最严实名制”的背景下,相关电信诈骗案件依然呈现高发态势,新型诈骗手法层出不穷。业内人士建议,一方面要加强打击力度,严惩违法犯罪分子,另一方面还要强化源头治理,保护个人信息免遭泄露,电信运营商也应切实履行职责,保护电信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每天骚扰电话数量近8000万次
  记者从360互联网安全中心获取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用户通过360手机卫士标记各类骚扰电话号码约7320万个,平均每天被用户新标记的各类骚扰电话号码约79.6万个。同期360手机卫士共识别和拦截各类骚扰电话73.4亿次,平均每天识别和拦截骚扰电话7984万次。
  尽管与今年二季度相比,上述数据略有下降,但是骚扰乃至诈骗电话仍让移动电话用户头疼不已。而在骚扰电话当中,给用户造成直接损失的,最多的还是诈骗电话。360互联网安全中心数据显示,在360手机安全卫士识别和拦截的电话中,除了一般骚扰电话占38%之外,诈骗电话的拦截量最高,占21.2%。“这些诈骗电话不仅扰民,更会给民众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360首席反诈骗安全专家裴智勇说。
  事实上,尽管第三季度骚扰电话数量略有下降,但是网络举报的电信诈骗数量不降反升。由北京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总队与360联合发起成立的猎网平台今年第三季度共接到来自全国各地的网络诈骗举报8247起,较第二季度的6916起增长了近20%,涉案总金额高达4057.4万元,环比增长率为32%,人均损失4919元,环比增长率为11%。
  诈骗短信中冒充银行的最多
  据北京市警方披露,北京市已经发生各类电信诈骗案件2.7万余起,其中百万元以上案件120余起。记者调查显示,随着公安、网警、互联网监管部门持续高压态势,电信诈骗的新花样也层出不穷。
  有些诈骗分子利用商业银行等信誉度高的机构实施诈骗,甚至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上海市民徐女士近期收到某银行发来的短信,称其转了5万元到“如意金积存”中,正当徐女士感到奇怪之时,自称杭州一家游戏公司的人打来电话,“核对”情况后询问是否是误操作,并表示如果是误操作,可帮助将5万元转回,但需要徐女士提供验证码。业内人士介绍,正是因为没有这个验证码,诈骗分子只能在该行账户内部转移资金,而无法将徐女士的资金真正转走。
  还有些诈骗分子声称可以帮助用户申办信用卡,并在寄给用户一张“信用卡”之后,声称需要缴纳一定的“保证金”才能开通,有些受害者信以为真,而损失数千元。
  利用机票退票改签实施诈骗也是一种惯用的伎俩。北京市民李女士近日一条“订购的机票因飞机故障需改签”的短信,并附上400开头的电话称“请与民航客服办理业务”。“电话拨过去,对方要求必须先转账才能改签,因为看过相关的报道,我立马警觉到这是诈骗。”李女士说。
  此外,假冒公检法实施的电信诈骗,也呈高发态势。
  电信运营商应完善系统监控
  “今年以来,垃圾短信的数量增长有所放缓,骚扰电话的数量首次超过垃圾短信,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对于骚扰电话仍缺乏明确界定,运营商不去或难以主动识别并采取措施。”裴智勇说。
  专家表示,在频频扰民的骚扰电话、层出不穷的诈骗电话背后,既需要公安机关加大打击力度,严惩违法犯罪行为,也需要从源头治理抓起,严格执行手机“实名制”,严厉打击泄露、倒卖个人信息数据的违法行为,电信运营商等机构还应从自身做起,完善系统监控,切实保护用户合法权益。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执行院长傅蔚冈说,对于频繁的电信骚扰和诈骗,还应从源头治理做起,充分保护个人信息不被恶意泄露。记者调查显示,通过QQ、微信等网络平台,商业银行储蓄卡和信用卡数据、房产交易数据、医疗数据、个人购车数据、学生信息数据等仍被以2分到5毛不等的价格公开售卖。
  专家认为,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说,从源头控制住号码、对号码进行管理和追溯是杜绝骚扰电话的根本,比如实名制手段、开户人资质审核、对代理商的严格管控措施,都能够促使运营商在号码源上更好地控制骚扰电话。
  “现在有很多手机安全软件都具备骚扰电话拦截功能,已经积累了大量数据,电信运营商可以与它们进行合作,形成联动机制,一起封堵骚扰电话,真正保护电信用户的合法权益。”工信部电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李易说。
(责任编辑:黄瑶)
&&&&&&</div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玩机】如何开启使用iOS10识别诈骗骚扰电话的新功能? 文章概要:如今,更加开放的iOS10也带来了支持标记骚扰电话的新功能,不过这需要第三方App 进行支持。
在iOS10之前,iPhone对陌生电话只支持提示来电归属地,并不能像安卓系统那样直接标记出是否为诈骗骚扰电话。如今,更加开放的iOS10也带来了支持标记骚扰电话的新功能,不过这需要第三方App 进行支持。今天教大家如何开启和使用这项功能:首先,我们需要先安装支持识别拦截骚扰电话的第三方App,例如:触宝电话、腾讯手机管家、百度手机卫士、360手机卫士等。大家可以在同步推或者AppStore中搜索下载。安装完成后,打开「设置-电话-来电阻止与身份识别」,就能看到第三方App提供支持的识别电话库,就能实现允许这些应用阻止来电,并允许其识别主叫号码。识别结果依赖于第三方号码库,也许会有部分电话无法及时识别,但已经能拦截大部分骚扰号码,和以前相比省心不少。最后再回放一次我们的视频教程,希望每一位iPhone用户都能彻底防骚扰,还原一个安静的通话环境。
转载请注明 《【玩机】如何开启使用iOS10识别诈骗骚...》转自同步推资讯
有纯净版的麽?
未知号码 什么软件都不能屏蔽
gssfghhcff
不知道用哪一个好噢,大家有什么推荐的不??
同类目其他文章
12345678910
同步助手官方微博
同步推官方微博
同步招聘微博
创始人熊俊微博
游戏联运合作
联运接入商务
发行业务洽谈
管潇明QQ:
姜鑫磊QQ:
应用收录QQ:(公众号)
换量合作QQ:
友链合作QQ:
广告合作QQ
电话:400-998-1389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09:30 - 22:00
周六、周日 10:00 - 19:00
厦门同步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地址:厦门市思明区软件园二期望海路10号之三3F&&
健康游戏忠告:抵制不良游戏 拒绝盗版游戏 注意自我保护 谨防受骗上当 适度游戏益脑 沉迷游戏伤身 合理安排时间 享受健康生活
同步助手是最安全易用的苹果手机助手,是iPhone、iPad、iTouch的管理工具,可以下载游戏、软件、壁纸、铃声资源,玩苹果就用同步助手!国庆期间有软件拦截骚扰诈骗电话10.4亿次_金羊网新闻_网易新闻
国庆期间有软件拦截骚扰诈骗电话10.4亿次_金羊网新闻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国庆期间有软件拦截骚扰诈骗电话10.4亿次_金羊网新闻)
分析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长假时很多人的起床时间会比平时晚,约会或聚餐一般发生在下午或晚上,上午个人空闲时间比较多,身边没有可以给自己提醒的人,被成功诈骗的几率更高。
360大数据统计,10月1日至7日,360手机卫士共为全国用户识别拦截各类骚扰诈骗电话10.4亿次,平均每天拦截骚扰诈骗电话约1.5亿次。(林曦)
编辑:李禹
(原标题:国庆期间有软件拦截骚扰诈骗电话10.4亿次_金羊网新闻)
本文来源:金羊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手机“洗劫精”隐患&预防及时可免一万点伤害
日08:30&&来源:
原标题:手机“洗劫精”隐患 预防及时可免一万点伤害
  腊八已过,年要来了。今年过年,发生了几个现象级变化,那就是扫年货越来越倚仗手机支付了、用手机短信以及朋友圈接收“年终资讯”、“新年通知”成为流行了,WiFi热点全覆盖甚至随身携带了……手机越来越普及,这种方便和快捷却也带来更多的安全隐患:因为“没WiFi活不下去”掉入风险圈套;为了“微信抽奖”、扫码等小利却被一系列陷阱“套牢”;误点伪基站钓鱼短信从而被“鲸吞”了财产……“现象级”安全隐患层出不穷,如何提高安全警惕,及时预防,免受来自手机不安全的一万点伤害,成为重点。
手机安全若无警惕可造成用户一万点伤害
  这年头,人手一部智能手机,连上WiFi就能看视频、听歌、抢红包。WiFi时代简直是无WiFi不欢,不过这背后存在的安全风险却也无处不在,数据表明,2015年每天大约有60万人次连接了存在风险的WiFi,不法分子通过搭建WiFi热点诱导用户连接,从而进一步盗取用户手机信息、如果用户的手机通过风险WiFi被植入恶意软件,用户银行卡及密码便可遭到劫持并且秒变“洗劫精”。
  而在新年送福利之际,用户如果也想通过扫码抢优惠券、或者参与“微信抽奖”活动转发、关注得奖而点进不良链接,秒变“洗劫精”的几率可能更大。一方面,手机扫码有泄露用户个人信息的隐患,而如果不法分子通过二维码将病毒植入恶意软件,手机安全大门将更容易攻破;另一方面,点击朋友圈里的部分“抽奖”信息,导入的也是恶意链接,用户可能一时无法察觉,不过其个人的银行卡及密码和个人信息早就被网络黑手们“记录在案”。
  数据显示,2015年新增支付类病毒超过32.6万,全年被支付类病毒感染的用户高达2505万,平均每天有81000多人遭受支付类病毒的侵害。这些支付类病毒就是通过窃取用户信息来盗刷用户银行卡。除了风险WiFi和不良二维码能使用户中毒,不法分子还往往通过用户最容易忽视也是最常见的短信形式实施诈骗,经伪基站冒充公检法、运营商、银行、学校等形式,向用户发送含钓鱼链接的短信。用户一旦中招,悲剧将会再次重演。
  虽然今年是猴年,但手机安全不能被耍猴,网络诈骗手段多,手机用户理应学会预防和防骗,才能保住手机财产。
iuni 手机防诈骗有“高招”:短信/电话骚扰拦截+权限管理
  首先,不论是在公共场合还是在手机朋友圈,不明链接、风险WiFi和二维码千万不要盲目去点去扫,尤其是要求填写个人信息和个人权限的APP,更要拒之机外,只有在源头做好防护措施,防止手机诈骗就成功了一半。
  其次,如果手机不慎点击恶意链接或下载恶意软件,应该使用手机第三方安全软件进行查杀,如百度卫士或腾讯手机管家等,同时建议立刻修改网银、支付宝等密码,并重置系统,守好手机安全第二关;
  最后,在用户最容易忽视的短信诈骗环节,用户可以选择一款安全且具有拦截骚扰短信功能的手机,如iuni N1,通过“封杀”骚扰短信和骚然电话,有效防止诈骗,同时iuni N1还有权限管理功能,可充分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和隐私安全。
(责编:张歌、毕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融诈骗骚扰电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