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电脑都有虚拟助理我和虚拟助理的通话记录生成器电脑版外人能看见吗

语音虚拟助理将引领下一代互联网人机交互
发表于 11:51|
来源计世网|
作者王哲玮,梁菲
摘要:语音交互技术由来已久,但是一直未能在消费市场中掀起波澜。而自去年10月苹果的Siri横空出世之后,各大厂商纷纷在此领域开始发力,不愠不火的语音也又一次回到了聚光灯下。
语音交互技术由来已久,但是一直未能在消费市场中掀起波澜。而自去年10月苹果的Siri横空出世之后,各大厂商纷纷在此领域开始发力,不愠不火的语音也又一次回到了聚光灯下。
&商标侵权案&并没有影响到业界对于苹果iPad的热度。近日,有消息称苹果将在3月的第一周内发布iPad 3,其中将会添加Siri语音功能,并在原有的英语、法语、德语基础上,新增对日语的支持。
另一方面,苹果的老对手谷歌也已经宣称正在开发类似Siri的语音控制技术&&Majel,用来替代Android系统中现有的Voice Actions。
毫无疑问,以去年10月Siri发布为时间界限,沉寂多年的语音交互技术正在重新回到业界的关注中心。
语音&国战&来袭
全球市场上,新一代语音交互技术的竞争已经在苹果的带动下全面打响。在今年年初的CES展上就可以看到,语音技术已成为各大巨头争相投入的重点,智能手机、PC、智能电视、汽车等产品均引入了语音服务功能。
而在国内,从各大厂商争相推出智能语音服务来看,中文语音市场同样暗流涌动。&目前类似苹果Siri的产品还没推出中文版本。所以,谁能更快开发出支持中文识别的版本,谁就能占据中文语音市场的高地。&艾媒咨询集团董事长张毅认为。
近日,优视科技推出的最新UC浏览器8.2 Android版,已经可以通过语音发出多种控制指令。优视董事长兼CEO俞永福表示:&手机天生就有眼睛(摄像头)、嘴巴(麦克风)、耳朵(听筒)、位置(GPS),围绕这些特性,手机与人的人机交互模式会发生更多革命性的变化。&
记者在体验该产品时发现,在浏览页面过程中,只要口头说出&前进&、&后退&、&加入书签&即能实现相应操作;所有的语音识别都会被上传到云端进行智能语义解析,再回到终端执行,识别的成功率相当高。
2月16日,天猫祭出了&新花招&,网友只要对着麦克风发出&喵&的声音,就有可能获得5元、1000元的现金红包。据天猫的工作人员介绍,&喵一声&的背后其实是&Flash声纹比对技术&,是一种&娱乐版&的语音识别技术&&声音通过终端麦克风搜集上传,再通过云端提取声纹与标准值进行对比,最后反馈给终端用户。&使用起来非常简单方便,与以前那些需要手动操作的活动相比,这个形式就省事多了。&一位参加过活动的用户告诉记者。
此外,腾讯、长虹、TCL、百度等国内厂商也纷纷推出了基于云端语音识别引擎的产品。
&设想一下,如果所有的人机交互操作都可以通过语音完成,这将大大减少文本输入和功能之间的频繁切换。随着产品的更新换代,更多的应用程序会支持语音交互,最终有可能把终端变为智能机器人。&汉语语音技术企业科大讯飞公司董事长刘庆峰认为,随着消费者对语音技术认识的加深,这个行业正在迎来蓬勃发展的时间窗口。
移动互联的契机
其实,语音技术在IT界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
早在2000年,比尔.盖茨就曾提出&未来10年是语音的时代&。而IBM、英特尔和摩托罗拉等巨头也在语音领域有过多年的技术投入。不过,由于缺乏成熟的应用产品,功能上仅依赖于识别终端上原有的语音指令,因此长期以来都不是消费市场上的重要概念;而在PC时代,人机交互方式被更为精确、快速的键盘与鼠标所控制,这同样导致了识别度低下的语音技术无法获得市场的青睐。
现在,移动互联的兴起,加之相关技术的逐渐成熟,给语音这种交互方式带来了全新的契机。
事实上,新一代语音交互技术的崛起,并不是因为在识别技术上实现了多大的突破,更关键的是将语音与智能终端以及云端后台进行了恰到好处的整合。&前端使用了语音识别以及语音合成技术;重点在后台,集成了网页搜索、知识计算、资料库、问答推荐等各种技术,弥补了过去语音技术单纯依赖前端命令的局限性。&手机行业资深人士海东分析道。
此外,随着智能手机的大量普及、群体时间的不断碎片化,个人计算中心移动化的趋势已经开始出现。对于移动终端来说,传统的键盘与鼠标并不能很好地满足用户的输入需求;语音则能解放用户的双手,交互的方式更加直观简便,相对来说能够获得更好的体验。未来,随着交互技术的不断演进以及使用者对人机交互的兴趣逐渐浓厚,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也不再仅仅是一种工具,而是逐步转变为类似科幻电影中的机器人角色&&&人类说话,机器理解&,交流协作的人机交流模式正在逐步实现。
乔布斯生前谈到对Siri的展望时就曾说:&虚拟个人助理(VPA)代表着下一代互联网交互方式。它通过分析交互历史,得出个人偏好,来帮助人们解决具体的事务,并通过经验积累变得更好。&
由此可见, 未来语音服务的准确度和服务质量将取决于和使用者的磨合程度&&使用的时间越长,后台捕捉到的用户个性化偏好就越多,也就意味着&私人助理&的价值是和使用时间成正比的。
不过,新一代语音交互技术在满足消费者新鲜感的同时,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云端智能语音解析技术确实能够提升识别率,但由于多了&上传-解析-回馈&的步骤,因而对速度和网络流量的要求较高。尤其是在Wi-Fi和3G网络基础建设尚未成型的国内,这将会大幅削弱用户体验,影响到各种应用的实用性。
另一方面,语音交互始终面临着隐私的问题。在公开场合使用智能手机时,多数人并不愿意将自己的操作步骤或者想做的事情公之于众,这时语音交互就无法很好地保护个人隐私。
&虚拟个人助理(VPA)代表着下一代互联网交互方式。它通过分析交互历史,得出个人偏好,来帮助人们解决具体的事务,并通过经验积累变得更好。&&&史蒂夫.乔布斯
原文出处:
推荐阅读相关主题:
网友评论有(0)
CSDN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向CSDN吐槽
微信号:CSDNnews
相关热门文章电脑知识与技术(经验技巧)-在线阅读
《电脑知识与技术(经验技巧)》
2012年 第04期
(7)· 李翼伟; (8)·
(20)· blue- (21-22)· 刘长德; (23)· 王昌红; (24)· 我心飞翔; (25-26)· 陈晓军; (27)· 刘长德; (28-29)· 笨狼; (29-32)· 刘长德; (33-34)· 郭萍; (34-38)· 葛宇; (39-41)·
(41)· 贺全荣; (42)· 毛毛虫; (43)· 郭萍; (44-45)· 梁小宏; (46-47)· 王彦博; (47-48)· 陈晓军; (49)· 牟晓东; (50-52)· 方永辉; (52-54)· 牟晓东; (55-57)· 王亚峰; (57-58)·
(59-62)· 晓慧; (63-65)· 晓慧; (65-67)· 阿龙; (67-69)· 阿龙; (69-71)· 阿龙; (72-74)· 晓慧; (74-76)· 王志军; (77-81)· 友文; (82-84)· 小平; (85-86)· 阿龙; (86-87)· 友文; (88-89)· 佚名; (89-90)· ALONG; (91-92)· 晓慧; (92-93)· 晓慧; (94-95)· 阿龙; (95-96)· 刘长德; (97-98)· 三好; (98-99)· 日岳成; (99)· 独孤水手; (100)· 独孤水手; (101)· 独孤水手; (102)· 阿鱼; (103-106)· 阿鱼; (106-109)· 老鸭; (110-112)· 天津南宫雅岚; (113-115)·
(116-117)·
(118-119)·
(119-120)·
《电脑知识与技术(经验技巧)》正在打开,请稍等
继续阅读、放大、全屏、编辑,请先登录... 用户名:密 码: &&记住密码&&使用合作网站账号登录吾喜:
1、拥有放大阅读、全屏显示、打印、文本/图像编辑、注释等更多功能;
2、放入书架,随时随地畅读本刊;> 出门问问李志飞:虚拟个人助理离我们有多远?
出门问问李志飞:虚拟个人助理离我们有多远?
DoNews 1月14日消息(记者 周勤燕)1月14日,出门问问CEO李志飞参加在北京751D PARK举行的极客公园创新大会,做了《虚拟个人助理离我们还有多远?》的主题演讲。李志飞表示,AI的发展和应用,Virtual Personal Assistant必然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向,而问问的未来是要做跨越多场景的虚拟个人助理,真正改变人们的生活。李志飞表示,当大家希望未来的虚拟个人助理总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能像一个真正的朋友那样和你交流谈心,又能随时随地你需要她帮助的时候她都会出现 。甚至,还可以很聪明很性感的时候。现实的VPA应用其实是很尴尬的,往往只能沦为被调戏的对象。李志飞对导致这种巨大差异的原因做出了自己的思考:首先,人机对话依然很难。很多时候,机器还是听不懂或看不懂人类世界的语言和事物。因为计算机跟人不一样,没有简单常识、没有复杂推理、没有合理的知识表示。还有,现在的很多虚拟个人助理的尝试,实用性较弱。例如siri、cortana,普及率虽然很高,但使用率并不高。这是因为没有实现功能性的落地。如果只是查个天气、餐厅,手机和APP能解决的事情,也就不需要智能助手了。去改变这个现状,让VPA更实用,李志飞主要认为有三个方向:一、需要找到更多更合适的应用场景,比如人机对话的交互,在公共场所一定不如在私家车里;二、需要端到端的问题解决,如果仅仅是查询个天气,打开手机看一眼也不麻烦,但如果能控制室内、车内温度呢?三、需要让用户能够统一便捷的管理,用户的需求是分散的,要端到端的解决问题,设备也是分散的,但怎么能让用户通过统一的指令、操作、控制来简单管理分散的设备?基于这三点,出门问问在实践中摸索给出的答案是——以AI为中心的软硬结合和+多场景联动。李志飞把出门问问的实践总结为了三个方面:一、交互体验的不断优化;二、软硬结合的解决方案;三、统一账户下的多场景联动。在交互上,出门问问提出了以语音交互为主的综合智能交互。李志飞认为语言本来就是人类最主要的交互方式,也是实现虚拟个人助理最便捷、最常用、也适用性最广的交互方式。在语音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场景的需要,出门问问的产品还辅助以手势、触控、计算机视觉等综合交互方式。李志飞称,在公司的技术核心,语音交互上,出门问问一直在不断优化用户体验,希望可以实现实现无手无屏的操作。比如,在问问魔镜Ticmirror上,出门问问采用了DSP数字信号处理器 配合双麦克风阵列方案,确保在车内噪音环境里也可以听得清用户指令。同时,问问魔镜能实现全局智能语音操控,随时需要,只要用“你好问问”唤醒即可。哪怕是在问问魔镜播放各种有声内容时,都可以随时打断,下达新的指令。同时,问问魔镜还设置了语音“快词,” 让命令更简洁,交互体验更效率。除此之外,问问魔镜多轮对话的上下文语义理解,让交互体验更加流畅。出门问问的第二个实践是软硬结合。出门问问采用全栈式的解决方案。从算法做到系统再做到硬件让用户的需求落地。第三个实践是多场景联动。不仅是出门问问,多场景联动也是BAT、Google、Facebook等国内外巨头希望的发展方向。然而,它的实现必须是在设备联网、统一账户、操作系统独立开发的前提下实现的。而李志飞对于多场景联动的理解是,不论是穿戴、家里还是路上,所有的智能终端,其实都是入口,这个入口背后是统一的“问问”虚拟个人助理服务。李志飞认为,“我们离像钢铁侠电影中Javis那样的虚拟个人助理可能还很遥远。但是出门问问希望可以踏出第一步,以问问ID连通目前包括出门问问产品微信服务号、智能手表、智能后视镜等等产品,以软硬结合、多场景联动,做能跨越多场景的虚拟个人助理。”(完)
{{news.author}}
{{news.timeFormat}}
正在加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pad虚拟电脑键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