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买一张已经实名认证好的联通手机卡实名认证?网上哪里有卖?

手机SIM卡已强制实名 不记名黑卡依然“好卖得很”
  |  来源: 扬子晚报  |  作者: 焦哲  |  责任编辑: 王静
  左图:这张“黑卡”包装上还印着2年前要求实名制的提示。
上图:这样一张“黑卡”只需要花100多元就能轻易买到。
根据工信部的统一要求,9月1日开始我国手机SIM卡实行实名制。从当日起,新办理手机SIM卡,需要用户携带身份证明才能办理。面对群众普遍反感的广告电话“骚扰”和花样繁多的电信诈骗案件,手机卡实名制似乎是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之道。但其实早在2013年,我国就已经开始实施手机用户真实身份登记制度。但是在两年时间里,这项措施并未能完全贯彻实施。此番“实名制”的执行,现实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焦哲文/摄
不记名卡销售火爆,谁在买?
扬子晚报记者来到位于南京市丹凤街的越时空通信广场,这家市场号称江苏最大。记者在营业大厅转了一圈,随机走到一家经营户柜台前询问有无手机卡销售。老板立即“本能”地询问:“你要实名的还是不实名的?”并表示“不实名的要贵一些”。
记者表示想要一张不记名的。经营户拿出一只红色信封,告诉记者里面的不记名SIM卡价格是150元。这位经营户告诉记者,她的卡信誉有保障。虽然是“黑卡”但是来源却不“黑”,都是通过关系从运营商那里拿来的,还有运营商设定的密码,这张卡的密码是“168168”。对方接着介绍说,手机装上这种卡后话费套餐默认是卡的信封上写的套餐,凭借密码到运营商的营业厅修改套餐。
老板再三表示,她这里这样不记名卡的销量很大:“我们一拿就是几百张一起拿,好卖得很呢!有的单位专门要这种卡。”记者好奇是什么样的单位需要集体采购这种卡。老板说:“有的是那种放高利贷的公司,他们这号码打过了就扔掉了。用这种卡,别人到营业厅就查不到你个人的资料。”
记者推说价格太贵,经营户向记者倒起了苦水。“拿卡要通过关系,都是从内部拿,我们不花钱啊?”她说,由于现在运营商内部管得越来越紧,有一家运营商的不记名卡他们这边已经拿不到货了。现在好进货的是另一家运营商的卡:“哎……现在越来越难越来越难,门槛卡得越来越死。”最终,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暗访记者以130元钱买下这张卡,旁边的一位男子很热情的给记者写下业务密码,并招呼记者下次再来。
实名制公告形同虚设,谁在管?
记者将这张买来的手机卡安装在手机里,开始打电话,电话能正常打通,接别人打来的电话也通话正常。扬子晚报记者又带着装这张卡的手机来到南京瑞金路上一家营业厅,试验能否给这个号码换个套餐。营业厅工作人员要求记者出示身份证,并表示“正好”做个实名制登记。记者表示没带身份证。对方表示“没带就算了”,直接输入卡的密码也能换套餐。记者顺利输了密码后,问这样未实名登记的卡没有身份证是否可以使用。工作人员表示:“暂时是没有影响的,但是建议有时间的话,最好带身份证到营业厅做一个实名制登记。”但记者注意到,柜台上方就有推行手机卡实名制的公告。
记者输入了那家经营户告诉记者的密码,成功地修改了这张非实名手机卡的套餐。工作人员填写完资料后,要求记者在电子手写板上签名确认。值得一提的是:暗访记者在电子手写板上的签名,写的是自己的真实名字,肯定是和卡的原主姓名不相符的。但工作人员也确认通过了,并且还把原卡主名字调出来给记者看。就这样,在手机卡实名制实施第一天,记者没有出示身份证就轻松地修改了非本人登记的这张卡的话费套餐,并且获知了原卡主的身份信息。
犯罪分子诱骗民工大量办卡
实施诈骗很难追查
国家明令要求实行手机卡实名制,但现实中不记名手机卡销售依然存在。手机卡实名制还能实行下去吗?其实,早在2年前,也就是日我国就开始实施手机用户真实身份登记制度:要求到移动联通和电信营业厅办理手机卡,必须出示本人身份证并登记。但是在两年时间里,这项措施并未能完全贯彻实施。公开资料显示:到2015年1月份,仅中国移动没有办理身份实名认证的手机卡用户数量就近1.3亿户,再加上电信和联通也有部分没有实名登记的用户,非实名认证手机卡用户数量确实惊人。现在正式强力实行实名制,正是对通信乱象的一种强力回应。
对于犯罪分子来说,非实名手机卡成了逃避警方侦查的有效保护衣。前段时间,南京秦淮警方就在一名嫌疑人身上,搜查出近百张银行卡。经过调查,警方发现犯罪分子诱骗民工办理大量银行卡和手机卡后,又将这些银行卡和不记名手机绑定。嫌疑人实施诈骗后,要求受害人将钱款打入银行卡。据民警介绍,公安机关在侦查的时候就发现这些银行卡并不是登记身份的本人,手机号码也没有明确的身份信息,这就给警方在调查类似案件向上摸排线索时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彻底实现“实名制”
技术和管理要跟上,隐私要护好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沈一兵分析认为:手机实名制对维护通讯信息的安全性,拒绝垃圾短信,短信诈骗等行为,都能够起到一个很好的抵御作用。但为什么在现实中却是另一副景象呢?在沈一兵看来,手机卡实名制和其它安全措施一样,都是一种技术手段。即便是各大手机运营商严格执行,技术都有被绕过或突破的可能,如果运营商再出现管理漏洞,导致非实名手机卡在市面盛行,那么实名制就会形同虚设。所以,对通信运营商和监管部门来说,手机卡实名制都是一种考验。
同时,也有专家学者认为:不记名卡仍有很大的社会需求性。我们在影视剧中也常能看到,国外不少地方也仍在使用预付费不记名手机卡,话费打完卡就扔掉。我国能不能科学发展并规范管理这种手机卡呢?
在一番调查下来,记者也有一些不成熟的感受:“实名制”其实一直没有一个强力的保障实施,比如不实名会受到何种处罚?不记名的卡有没有使用期限?销售不记名的电话卡究竟是否违法?这些似乎都没有一个答案。但主要的问题还是在于,国内的运营商对于用户的相关隐私保护做的不够好。试想如果运营商能够严格按照法律要求来保护用户隐私,除了那些违法犯罪分子,普通用户又有多少人会选择不记名的“黑卡”呢?
系统升级导致手机卡“非实名”
这次会不会被“误伤”?
9月1日开始实行的实名制同时也让南京市民葛先生困惑不已。他使用的是一张非实名手机卡,最近他一直担心原先的手机号码是否能继续使用。葛先生的这张卡从2003年参加工作时开始使用,到现在已经十二年了。他的手机通讯录里存储了很多工作客户的电话号码。这么多年里手机是换了好几个,这手机号码愣是没变。
“当时办卡登记的身份证号码是15位,现在要办的话登记身份证号都是18位。”身份证登记系统升级了,葛先生并没有及时到营业厅更改身份信息,他的手机号码也就成了没登记身份信息的号码,也就是非实名登记卡。葛先生确实也应当到运营商客户服务厅,用新身份证号重新身份登记。
不过这几年来,手机一直能正常使用,葛先生也就没放在心上。不过最近他却开始担心了;“9月1号以后我的电话号码还能用吗?”他担心自己现在使用的号码是非实名卡会被通讯运营商停机。如果一一通知客户就非常麻烦了。
为此,他昨天特意咨询了该手机运营商的客服人员:未实名登记的号码如何处理。客服回复说,没有实名制登记的,建议机主尽快本人携带身份证,去指定的营业厅去登记一下。葛先生听后表示,自己打算利用周末或者抽空,尽快把电话号码实名登记,也方便今后正常使用。
中国政协频道 新闻热线/商务合作:010-  传真:010-  合作QQ: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号 京网文[5号
| 法律顾问: |
| 对外服务:实名制后不用身份证为何也能买到手机卡_网易手机
实名制后不用身份证为何也能买到手机卡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按照工信部的通知,从9月1日起,购买手机卡必须出示二代身份证“验明正身”。“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史上最严手机实名制”实施以来,不少非实名用户已经改办了实名制卡。但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依然存在不出示本人身份证即可购买三大运营商手机卡的情况。
北上广均发现不用身份证也能买到手机卡根据工信部部署,从今年9月1日起,企业各类实体营销渠道要全面配备二代身份证识别设备,核验用户本人的居民身份证件。1日当天,不少手机用户收到来自运营商的,要求其去营业厅办理手机实名制。在位于上海市嘉定区的一家营业厅,记者看到,营业大厅被挤得水泄不通,有近两百人在排队办理业务,其中大多数都是办理实名制卡。然而,记者近日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不用身份证仍然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买到手机卡。在深圳,相关部门9月2日在罗湖书城片等7个电话卡售卖场所查出23家存在违规销售情况的店铺。暗访人员在没有出示身份证的情况下,在罗湖书城片、福田统建楼片、南山区沙河街片购买到3张手机卡,其中中国卡2张、中国移动卡1张。6日,记者在上海火车站地下通道看到,售卖各类电信运营商手机卡的小商店依然随处可见。其中一些店主表示,需要提供居民身份证才可购买手机电话卡。不过,也有一些店主表示有变通的办法。在一家位于拐角处的小商铺,店主从抽屉里抽出一沓“中国联通4G慧卡”表示,不用提供身份证就可以购买,75元一张,卡内包含50元话费。而在不远处的另外一家商店,记者也轻而易举地买到了虚拟运营商蜗牛移动的170号段电话卡,其间也未提供任何身份信息。13日下午,记者在北京朝阳区慈云寺桥附近一处报刊亭看到,店内有多家运营商的手机sim卡销售。当记者问没有身份证,或者只提供身份证号码能否购买sim卡时,报刊亭店主表示需要身份证才能购买。“都需要身份证才能激活,这个是新规定。”该店主随手指向报摊上的一张手机实名制通知。当记者要离开时,店主却随手拿出几张手机卡,称“给你这些卡吧,能直接打电话,不用实名。”这些卡片写着20元市话套餐,预存20元,但卡的售价却是50元。店主称“这50元里有30元是卡费”。店主告诉记者,这些卡是批发来的,可以用别人的身份证信息开卡,这样就不会遭遇停机了。每天超8800万个骚扰电话与非实名手机卡有关来自360安全中心的数据显示,2015年第2季度,360手机卫士共为国内用户识别和拦截各类骚扰电话80.1亿次,平均每天识别和拦截骚扰电话8802万次,同期拦截各类垃圾短信约80亿条。据介绍,利用非实名或“伪实名”的电话卡实施通信诈骗,已经形成庞大的产业链。“有些诈骗电话所使用的手机卡就是‘伪实名’的电话卡。这些手机电话卡看上去是实名的,但却是与登记身份的人毫不相干的人在使用。”360公司首席反诈骗安全专家裴智勇说,此外,让人不胜其烦的各类骚扰电话,与非实名的手机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裴智勇说,从今年初工信部等部门开始整治以来,各类骚扰电话、短信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各种“伪实名卡”的大量存在。为什么会出现“伪实名卡”?一方面,业内人士表示,有不少个人和商家出于利益需求,在实行实名制前就开始“囤积”手机卡,有的甚至从农村和偏远地区大量购买身份证信息用于办卡,给手机卡实名制留下了“历史遗留问题”。另一方面,记者调查发现,即使在9月1日之后,使用其他人的身份信息,仍然能够办理运营商的手机卡。9月4日,北京朝阳区东三环一处报刊亭店主向记者表示:“找个朋友的身份证也可以,我这儿要‘扫描’一下就能用,不是你的也没关系。”利益驱动“开后门”,“伪实名卡”识别难度较大2015年1月工信部公布数据显示,仅中国移动在全国非实名登记的手机卡已达1.3亿张之多。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近期表示,今年治理专项行动开展以来,电话用户实名率稳步提高,全国已完成1000余万老用户补登记工作。工信部电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李易认为,非实名电话卡的泛滥与运营商近年来的高速扩张有关。运营商过于关注自身业绩,对客户信息的质量有所放松,特别是经营业绩层层加码到基层营业网点,有的业务员出于考核的考虑,会放松对实名制的要求,而利益的驱动让这些漏洞依然存在。
尽管三大运营商已经开始清理非实名卡,但是对于“伪实名卡”,运营商还没有找到行之有效的快速解决办法。据浙江省移动公司内部人士透露,“伪实名卡”的识别难度较大,不方便进行电话或短信通知,只能在用户到移动营业厅办理业务进行实名验证,或者在登录网上营业厅输入身份信息时,逐步解决“伪实名卡”的问题。专家认为,运营商应将“实名制”的实施当做自身转型升级的机遇。“在运营商的数据库里,大量非实名或者‘伪实名’的用户数据降低了运营商所掌握的大数据质量,需通过严格的实名制将现在的信息孤岛打通,通过高质量的数据分析提供精准便捷的客户服务,参与‘互联网+’时代的市场竞争。”李易说。
本文来源:cnbeta网站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联通手机卡实名认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