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什么我写的书,自己我怎么再回头头看,各种不满意,谁有相同的感觉举手!

社区广播台
热门推荐:
查看: 410|回复: 0
不跳出舒适区,你看再多的书也不会有长进
主题帖子积分
家元254397 元
在线时间16641 小时
汇报天数: 460 天连续汇报: 1 天[LV.9]以坛为家II积分排名
文 | 李小墨
经常有人问:为什么我看了那么多书,还是觉得自己没什么长进?
我想是因为:你在舒适区待的太久了!
避难就易是人的本性,困难和容易之间,我们总是习惯选择后者。可是,真的,不逼自己跳出舒适区,你看再多的书,也难有长进。
不要待在理解力的舒适区
依照舒适区理论,我们可以将分为舒适区、伸长区和恐惧区三个等级。
舒适区内,阅读者阅读毫无难度的读物,虽处于心理舒适的状态,但进步缓慢;伸长区中,阅读者阅读有一定难度的读物,感到某种程度的不适,但跳一跳还是够得着,理解力提升明显;恐惧区里,阅读者阅读难度过大的书,由于超越能力范围太多,感到严重不适,难以卒读。
理想的状态是待在伸长区,但很多人待在舒适区不肯出来。 比如,被推荐去看世界名著,翻几页就表示外国人写的书我看不进去。说实话,刚开始我也面临这样的问题,陌生且拗口的人名地名,缺乏知识积累而对风土人情、时代背景无所适从,重思想轻情节,除了被称为西方通俗小说之王,被拿来和金庸做对比的大仲马,他们很少拿曲折离奇的情节吊住你。 这些曾经都是我理解力的障碍,但我不想错过被时间洗礼过的经典。从简单一些的《简爱》、《红与黑》,再到大部头的《悲惨世界》、《安娜卡列琳娜》、《卡拉马作夫兄弟》,硬着头皮看下去,并不想刚开始想象的那么难读,克服了“外国人的书我看不进去”的刻板印象,新世界的大门就打开了。
我觉得,阅读应该对自己有难度的要求。
曾经看到过一个故事,一个年轻人向钢琴家学习琴技,钢琴家第一天就给了他一份难度极高的琴谱,一周后他才能勉强弹奏完整的曲子。本以为钢琴家只是想给他一个下马威,没想到钢琴家之后给出的琴谱一首比一首难,越来越超出了年轻人掌握的技巧。直到有一天年轻人忍不住向钢琴家提出疑问,钢琴家什么也没说,只是示意年轻人弹奏第一天的曲谱,年轻人惊讶的发现,曾经对他来说生涩的琴谱已经在他指尖化为了优雅流畅的旋律。
尽自己所能,攻克一本有难度的书,特别是某个领域集大成的书,再回过头来看同类型的书,也会有这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比如啃完《亲密关系》,对建立亲密关系有系统的认知,再回头看其他可能就会觉得肤浅难忍。
阅读也应该不断攻坚克难,不断去挑战自己的理解力。看那种跳一下才能够得着的书,理解力才能突飞猛进地提升。我相信,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阅读安排,不断扩大自己的舒适区。
多去看超越你已有经验的书籍,而不是沉溺于寻求共鸣,去看突破你当前认知框架的书籍,而不是一味追求观点认同。
印象很深的是,大一时和一个同学谈论过一个议题,当时觉得她的见解还挺有意思的。大三时我们又偶然谈起这个议题,当我通过阅读和思考对这个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期待可以进行更深刻的讨论时,她的嘴里还是老生常谈。我当时觉得乏味至极,你的说辞和两年前一模一样,知识没有更新,理解没有升级,你没发现自己一点长进都没有吗?
不要待在熟悉领域组成的舒适区
除了在阅读深度层面的不思进取,还有一种舒适区是阅读广度层面的。
一种是把自己局限在所学专业,只看专业相关的书籍。
我大学学的是新闻学,大部分课程都是专业课,有一个学年课表里多了一门社会学概论的课程。老师推荐了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就是这本薄薄的小书,让我顿悟一般突然理解了我从小长大的村子,理解了中国为什么是个熟人社会,也明白了就算当今中国攻城拔寨一般地城镇化,就算乡村如坦克过境一般地衰败和没落,乡土社会的规则仍然融在我们的骨血里。
我就开始想,我学的是新闻学,我就只学新闻相关的东西吗?《乡土中国》提供社会学的视角,帮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我所生活的社会,我从小到大的经历。如果只学习新闻相关的东西,我岂不是错过了很多帮我认识自己、认识社会的视角?
当时班上也有转其他专业的同学,可是我并不是想换到社会学专业学习,我只是在想,我为什么不能不受专业限制地学习呢?
这个问题一直埋在我心里,直到我通读《论语》时读到:君子不器四个字,脑子里电闪雷鸣。
大学的专业教育本质是工具性的教育,是为了服务分工越来越细的社会。但君子不器,完善的人不是工具,体制要把我们变成工具,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对抗这种体制。对抗的方式就是不受专业限制的广泛阅读,谁也不能阻挡我们跟随好奇心,自由地探索和认知这个世界。
君子不器对照的应该是“通识教育”,后来我才知道有别于专业教育的通识教育近年正在兴起,我们学校也开办了通识学院,不时有自称来自通识学院的同学来旁听。
你可能正在接受专业教育,但你要知道大学教育不止专业教育一种答案,要明白专业教育的缺陷,并有意识地去弥补这种缺陷。君不见,人文社科专业之间尚有些关联,理工科和文科根本就是生活在两个世界。
一种是把自己局限在职业里,只看有用的书。 工作以后,对职业有用是最大的阅读动机之一。当然了,生有涯,知无涯,术业有专攻,以专业或者职业为轴心构建知识体系可能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只看有用的书,未免无趣。 我总觉得读书就像吃饭一样,营养要均衡,应该让自己尽可能地广泛涉猎、博览群书,唯有如此,才能培养起广阔的视野,唯有如此,才不容易把偏见当思想。人文社科看,自然科学读物也看;论说性的书籍看,虚构类的文学作品也看;有用的书看,有趣的书也看。
我欣赏荤素不忌的阅读者。
他既可以严肃脸地给你讲《国富论》,也可以不正经地对维多利亚时期的色情小说发表一番高论,既可以结合实例谈论《联盟:互联网时代的人才变革》中提到的雇主与员工的新型关系,也可以毫无违和感地念一段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先知》。
还有一种是把自己局限在某一种喜欢的类型中。
有一群人有一种倾向,只看一种类型的作家,更夸张的是只看一个作家或者一本书,仿佛除此之外再无能入他法眼的读物。我不相信世上再无更优秀的书籍了,不过是自己局限自己罢了。
见过很多女生,只喜欢和自己气质相近的女作家,说不清楚是先喜欢后气质相近,还是先气质相近后喜欢,沉溺在故事里、有才气的句子里无法自拔,模仿着写出多愁善感、小女子情态、被人一眼望到底的文字。
典型的待在舒适区行为,我曾经也有这样的倾向。希望通过阅读有所长进的我,很怕变成这样,曾经故意针对性地看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因为我觉得读饮冰室,可以养浩然之气,可以洗掉文字的矫作感。
我相信兴趣都是培养出来的,太狭隘的喜好是给自己设限。
我希望自己能成为并且正在努力地成为一个博闻强记、有趣有料的人,所以在有意识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即使现在只有一个极其简陋且不完善的框架,但我总会慢慢成为我想成为的人。
不要待在阅读速度的舒适区
还有一个最致命的舒适区,是阅读速度的舒适区。
在保障质量的基础上,对自己要有量的要求。不要拿质量比数量重要当挡箭牌,放任自己。
你确实是在看好书,你确实拥有很多书,可是高兴看一会儿,不高兴就停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你到底有多少知识增量和思想增量呢?
你只是看起来在认真阅读罢了。
逼自己一把,不逼自己一把,你永远不知道自己可以读得多快多好。
跳出舒适区,才能野蛮生长。
上一篇:下一篇:
帮助回答家友提出的悬赏问题50个以后,可以在“互助问答中心”申请本勋章
绑定微信勋章
绑定微信即可获得(获得方法:点网站上的“微信机器人”,进入,关注家园微信,并绑定论坛帐号,然后回复“领取”,即可获得本勋章)
管理员勋章
管理员勋章不跳出舒适区,你看再多的书也不会有长进!
我的图书馆
不跳出舒适区,你看再多的书也不会有长进!
经常有人问:为什么我看了那么多书,还是觉得自己没什么长进?我想是因为:你在舒适区待的太久了!避难就易是人的本性,困难和容易之间,我们总是习惯选择后者。可是,真的,不逼自己跳出舒适区,你看再多的书,也难有长进。不要待在理解力的舒适区依照舒适区理论,我们可以将阅读分为舒适区、伸长区和恐惧区三个等级。舒适区内,阅读者阅读毫无难度的读物,虽处于心理舒适的状态,但进步缓慢。伸长区中,阅读者阅读有一定难度的读物,感到某种程度的不适,但跳一跳还是够得着,理解力提升明显。恐惧区里,阅读者阅读难度过大的书,由于超越能力范围太多,感到严重不适,难以卒读。理想的状态是待在伸长区,但很多人待在舒适区不肯出来比如,被推荐去看世界名著,翻几页就表示外国人写的书我看不进去。说实话,刚开始我也面临这样的问题,陌生且拗口的人名地名,缺乏知识积累而对风土人情、时代背景无所适从,重思想轻情节,除了被称为西方通俗小说之王,被拿来和金庸做对比的大仲马,他们很少拿曲折离奇的情节吊住你。这些曾经都是我理解力的障碍,但我不想错过被时间洗礼过的经典。从简单一些的《简爱》、《红与黑》,再到大部头的《悲惨世界》、《安娜卡列琳娜》、《卡拉马作夫兄弟》,硬着头皮看下去,并不想刚开始想象的那么难读,克服了“外国人的书我看不进去”的刻板印象,新世界的大门就打开了。阅读应该对自己有难度的要求曾经看到过一个故事,一个年轻人向钢琴家学习琴技,钢琴家第一天就给了他一份难度极高的琴谱,一周后他才能勉强弹奏完整的曲子。本以为钢琴家只是想给他一个下马威,没想到钢琴家之后给出的琴谱一首比一首难,越来越超出了年轻人掌握的技巧。直到有一天年轻人忍不住向钢琴家提出疑问,钢琴家什么也没说,只是示意年轻人弹奏第一天的曲谱,年轻人惊讶的发现,曾经对他来说生涩的琴谱已经在他指尖化为了优雅流畅的旋律。尽自己所能,攻克一本有难度的书,特别是某个领域集大成的书,再回过头来看同类型的书,也会有这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比如啃完《亲密关系》,对建立亲密关系有系统的认知,再回头看情感鸡汤可能就会觉得肤浅难忍。阅读也应该不断攻坚克难,不断去挑战自己的理解力。看那种跳一下才能够得着的书,理解力才能突飞猛进地提升。我相信,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阅读安排,不断扩大自己的舒适区。多去看超越你已有经验的书籍,而不是沉溺于寻求共鸣,去看突破你当前认知框架的书籍,而不是一味追求观点认同。印象很深的是,大一时和一个同学谈论过一个议题,当时觉得她的见解还挺有意思的。大三时我们又偶然谈起这个议题,当我通过阅读和思考对这个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期待可以进行更深刻的讨论时,她的嘴里还是老生常谈。我当时觉得乏味至极,你的说辞和两年前一模一样,知识没有更新,理解没有升级,你没发现自己一点长进都没有吗?不要待在熟悉领域组成的舒适区除了在阅读深度层面的不思进取,还有一种舒适区是阅读广度层面的;一种是把自己局限在所学专业,只看专业相关的书籍。我大学学的是新闻学,大部分课程都是专业课,有一个学年课表里多了一门社会学概论的课程。老师推荐了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就是这本薄薄的小书,让我顿悟一番,突然理解了我从小长大的村子,理解了中国为什么是个熟人社会,也明白了就算当今中国攻城拔寨一般地城镇化,就算乡村如坦克过境一般地衰败和没落,乡土社会的规则仍然融在我们的骨血里。我就开始想,我学的是新闻学,我就只学新闻相关的东西吗?《乡土中国》提供社会学的视角,帮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我所生活的社会,我从小到大的经历。如果只学习新闻相关的东西,我岂不是错过了很多帮我认识自己、认识社会的视角?当时班上也有转其他专业的同学,可是我并不是想换到社会学专业学习,我只是在想,我为什么不能不受专业限制地学习呢?这个问题一直埋在我心里,直到我通读《论语》时读到“君子不器”四个字,脑子里电闪雷鸣。大学的专业教育本质是工具性的教育,是为了服务分工越来越细的社会。但君子不器,完善的人不是工具,体制要把我们变成工具,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对抗这种体制。对抗的方式就是不受专业限制的广泛阅读,谁也不能阻挡我们跟随好奇心,自由地探索和认知这个世界。君子不器对照的应该是“通识教育”,后来我才知道有别于专业教育的通识教育近年正在兴起,我们学校也开办了通识学院,不时有自称来自通识学院的同学来旁听。你可能正在接受专业教育,但你要知道大学教育不止专业教育一种答案,要明白专业教育的缺陷,并有意识地去弥补这种缺陷。君不见,人文社科专业之间尚有些关联,理工科和文科根本就是生活在两个世界。一种是把自己局限在职业里,只看有用的书工作以后,对职业有用是最大的阅读动机之一。当然了,生有涯,知无涯,术业有专攻,以专业或者职业为轴心构建知识体系可能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只看有用的书,未免无趣。我总觉得读书就像吃饭一样,营养要均衡,应该让自己尽可能地广泛涉猎、博览群书。唯有如此,才能培养起广阔的视野;唯有如此,才不容易把偏见当思想。人文社科看、自然科学读物也看;论说性的书籍看,虚构类的文学作品也看;有用的书看,有趣的书也看。我欣赏荤素不忌的阅读者。他既可以严肃脸地给你讲《国富论》,也可以不正经地对维多利亚时期的色情小说发表一番高论,既可以结合实例谈论《联盟:互联网时代的人才变革》中提到的雇主与员工的新型关系,也可以毫无违和感地念一段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先知》。还有一种是把自己局限在某一种喜欢的类型中有一群人有一种倾向,只看一种类型的作家,更夸张的是只看一个作家或者一本书,仿佛除此之外再无能入他法眼的读物。我不相信世上再无更优秀的书籍了,不过是自己局限自己罢了。见过很多女生,只喜欢和自己气质相近的女作家,说不清楚是先喜欢后气质相近,还是先气质相近后喜欢,沉溺在故事里、有才气的句子里无法自拔,模仿着写出多愁善感、小女子情态、被人一眼望到底的文字。&典型的待在舒适区行为,我曾经也有这样的倾向。希望通过阅读有所长进的我,很怕变成这样,曾经故意针对性地看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因为我觉得读饮冰室,可以养浩然之气,可以洗掉文字的矫作感。我相信兴趣都是培养出来的,太狭隘的喜好是给自己设限。我希望自己能成为并且正在努力地成为一个博闻强记、有趣有料的人,所以在有意识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即使现在只有一个极其简陋且不完善的框架,但我总会慢慢成为我想成为的人。不要待在阅读速度的舒适区&一个最致命的舒适区,是阅读速度的舒适区在保障质量的基础上,对自己要有量的要求。不要拿质量比数量重要当挡箭牌,放任自己。你确实是在看好书,你确实拥有很多书,可是高兴看一会儿,不高兴就停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你到底有多少知识增量和思想增量呢?你只是看起来在认真阅读罢了。逼自己一把,不逼自己一把,你永远不知道自己可以读得多快多好。跳出舒适区,才能野蛮生长。(来源:微信公众号“深夜书桌”)
馆藏&19988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北美留学生日报
最近又有芮成钢的消息了,因为行贿受贿,他被判了6年。这让我不禁想起了当时他那本风靡一时的畅销书《虚实之间》。这位曾经想代表亚洲的"成功年轻人的典范人物"的故事中,又有多少真实,多少虚假呢?如今再回头看这本书,简直就是大写的尴尬。其实名人的书畅销一时,随后遭遇尴尬的情况很多。今天,咱们回顾几本。文 | Timothy Lin名人著写的书以及描写名人事迹的书通常很容易畅销,因为它们承载着这些名人的心路历程和精神世界。很多名人的著作能够给予人力量与方向,然而有些名人的书却会因为他们的命运变化而变得富有争议性。名人命运易多舛,你不知道他们会在什么时间节点遇到一次个人命运的大逆转,这时候再回头看他们写的书或者写他们的书,就会感到一些尴尬。这两年因为命运突变而使得他们读者略感尴尬的名人可不少。这里有一辈子玩政治向着总统之位努力却在最终大选遭遇滑铁卢的政治家;有标榜自己为精英新闻人分享自己与各国政要"谈笑风生",最终迷失在权力的游戏中落得身败名裂的知名记者;也有一贯以风趣幽默的话风获得广大粉丝而最终却因为自己的调侃之言而遭遇"灭顶之灾"的著名主持人;其实如果名人还健在,撰写出版的传记类书籍就会遇到这种尴尬,因为:勿谓言之不预也。希拉里为总统而生却失之交臂作为去年美国大选的悲情人物,希拉里·罗德姆·克林顿的2016年可谓是惊心动魄。这本由美国著名政治刊物《旗帜周刊》记者丹尼尔·哈伯著写的希拉里传记记录了希拉里克林顿从以第一夫人身份入主白宫开始,一直到2016大选的近30年的政治生涯。从第一夫人到参议员,再到国务卿,希拉里的身份在过去几十年里不断变化,并不断接让自己接近美国政治权力的中心,让自己距离总统之位更近一步。本书在美国一上市,便长时间雄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原因不是靠希拉里和克林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而是隐藏在荧光灯下那些不为人知的"小动作",让普通百姓感觉陌生和距离感的"纯政治人"描写。在2016年的总统大选中,此前被美国主流媒体和精英阶层寄以厚望的希拉里"出乎意料"地输掉了总统之位,迎来了2016继英国脱欧之后的第二次世界级剧情反转。《纽约时报》大选当晚的结果预测,你从两根交叉的红蓝曲线似乎可以体会到希拉里当晚的心情变化其实在此之前长达一年多的竞选活动中,她过得并不轻松,"邮件门"丑闻发酵,FBI调查,各种假新闻小道消息是对她的一次次打击。而最后以较大的选举人票差输给了唐纳德·特朗普,进而引发了多天全美各地的抗议游行示威和后来的重新计票等剧情。希拉里可能是为总统而生,但是似乎很多美国人不是这样认为的。其实在丹尼尔·哈伯的原版书籍中,这本书的英文原名为 Clinton,Inc.
后来的中文译名《为总统而生》是国内的出版方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加上的。在英文原版中,作者试图把希拉里的过往与克林顿家族的政治命运联系在一起来写。这是一对专业做政客的夫妇,人生目标就是攀登美国权力的巅峰。在希拉里的一生中,她有两个阶段,做总统的女人,以及想做总统的女人。克林顿夫妇就像一台精密运行的政治机器,在一步步完善自己,壮大自己以至于成为美国政坛一只不可忽视的势力。而随着这次败选,以及克林顿基金会的丑闻被媒体揭露,Clinton Inc. 这家政治公司会前途如何,就不得而知了。希拉里在大选第二天发表败选演讲不过在去年4月,中文版出版的时候,希拉里正是选情如日中天的时刻。那时候大部分中国人还把最终当选为总统的特朗普视为一个来搞笑的富商。所以中文出版方将中文书名定为《希拉里:为总统而生》也是符合了当时中国读者的心理预期,迅速成为畅销书籍。在搜狐读书专栏里,是这样介绍这本书的:美国政坛没有《纸牌屋》那么戏剧化,但《希拉里:为总统而生》的内容却更加真实、惊险、迷人。希拉里o克林顿这个人物赢得了很多赞美,也受到了很多诋毁,但她无疑是当代历史中最具代表性的美国女强人,而这本《希拉里:为总统而生》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她是如何成为政坛女强人、政界常青树的。美国知名评论家里奇o罗瑞这样说:"如果你以为了解希拉里,丹尼尔证明你错了。读这本内容详实、语言犀利的著作,你要小心未来的第一夫妇会警告你。"可以说,这是市场上最深度爆料的一本书。如果你只想关注那些"希拉里是不是双性恋""克林顿和莱温斯基性丑闻细节",等等,你只需要有台电脑或手机,google一下,便可知道大部分细节。但是,这本书告诉我们的是,为什么希拉里在这个时候是个双性恋,而其他时候不是;为什么希拉里在克林顿性丑闻发生时,考虑的是如何提升自己的影响力,而不是要不要和他离婚。他们的政治考量是作者所想要第一位表达的。这本书也直言描写了希拉里的负面,比如包括克林顿基金会等等诸多在社交媒体和主流媒体上爆出的丑闻的解读。本书的9-11章《希拉里:为总统而生》并不是唯一一本描写希拉里政治生命过往的畅销书籍,另一本《艰难抉择》(英文名:Hard Choices )是希拉里亲自撰写的回忆录。以第一视角描写了自己的过往,以及自己任职美国国务卿时期经历过的多个艰难的抉择时刻。这本回忆录涉及到美国最近十年来很多重要的外交决策的制定的内幕,对外交及政治感兴趣的同学可以买这本书来读一读,虽然她没有当上总统,但不意味着她过往的经历就一文不值。《艰难抉择》这本书的出版时间是2014年,那时候希拉里还没有宣布竞选总统。而决定竞选总统,恐怕已经成为她一生中最"艰难"的抉择了。朴槿惠浮·沉 就是人生大起大落足以形容韩国被弹劾总统朴槿惠,她曾经是韩国备受拥戴的政治人物,甚至是许多韩国国民的精神寄托。4年前,她成为韩国总统,在万众注目下重新走上政坛,她背负的悲剧成为她总统之路的助力。人们对悲剧有天然的趋向性,境遇越坎坷呼声越高,这位从小失去父母的"第一女儿"在逆境中的坚强和隐忍成了人民崇拜的理由。她说:"我没有父母,没有丈夫,没有子女,国家是我唯一希望服务的对象。"她自称嫁给国家,但却因为闺蜜高调炫富的女儿断送了自己的政治生涯。人民高喊"被操纵的小丑"、"把她赶走",街上满是丑化了朴槿惠和崔顺实标语和照片。去年12月9日韩国国会通过朴槿惠弹劾案,12月10日,韩国民众再次走上街头,这一次是狂欢。12月11日,韩国检察特别搜查本部宣布朴槿惠在"崔顺实涉嫌干政案"中以嫌疑人身份被立案。曾经的第一女儿、女总统、精神领袖,可能将成阶下囚。她说,"我终于知道泣血的意思了"多年来,人们崇拜她的不幸。朴槿惠22岁时失去母亲,5年后父亲也遭暗杀。她的父亲朴正熙在1961年发动军事政变成为韩国总统,带着9岁的朴槿惠和夫人一起住进青瓦台。执掌韩国18年的总统却无法保护自己的妻子,朴槿惠22岁的时候,母亲被"朝鲜间谍"刺杀。她从第一女儿成为"第一夫人",代替母亲出席一些活动。"那段时间,电视上反复播放母亲遇刺的画面,要承受媒体将母亲的死当成连续剧一样不断地播放,对于我来说是件更残忍的事。" 朴槿惠回忆说5年后父亲被金载奎暗杀,朴槿惠搬离青瓦台,随后韩国兴起批判朴正熙的运动。每天朴槿惠听着铺天盖地的批判声,却隐忍着要为父亲正名。父亲被杀之后朴槿惠看到了数人的背叛。离开青瓦台的20年,朴槿惠躲开公众的视线,却陷入绝望与极度地痛苦中,直到今天她还是保持独自吃饭的习惯,即使闺蜜崔顺实来访也这样。1997年她重返政坛,随后5次当选韩国国会议员,成为"选举女王"。2004年参与大国家党市长选举活动时被人用美工刀割伤脸部,她后来回忆说:"刀片划过脸颊和颈部,连按压伤口的手指都陷入肉中。""只差五毫米就割到颈动脉,不然3分钟后即毙命。3小时手术,脸上缝了60针。"在民众心中,朴槿惠的生活是一部高低起伏的电影,而她的隐忍和背负在身上的略有传奇性质的奋斗史更成为民众急需的一针鸡血。2012年,三无女性朴槿惠终于成为总统。2007年她出版自传《绝望锻炼了我》,通过这本自传很多人了解了这位曾经的青瓦台公主在的坚韧和悲剧来临后强大的内心。2013年,朴槿惠上任后这本自传在中国出版,并登传记销量榜榜首。这本自传共有5个部分:住在有大庭院房子里的孩子,二十二岁的第一夫人,孤单又漫长的航海,大国家党代表朴槿惠,我的信念将在世界舞台延续。书中朴槿惠以最平实的笔触,以整本书道出她的人生。她对父母的怀念,对韩国民众的使命感,以及在父母离世后她独自一人的隐忍和奋斗。而她的人生在这本书中有了最好的浓缩。很多人在读过这本书后了解了这位女总统的传奇一生,同时也成为了她的支持者。直到去年10月份,韩国"闺蜜干政"事件爆出。一时间,韩国上下哗然,"朴槿惠受邪教控制","世越号沉船事件朴槿惠祭人"、"傀儡朴槿惠"等在网络疯传。民众上街游行,学生罢课,她被弹劾,支持率一度暴跌到4%,青年人中的支持率为0,韩媒甚至批评她独自吃饭这事。据说,朴槿惠在事情发生后陷入绝望,几乎都一人独处。青瓦台,是她从9岁到27岁的家,如今她又得再次离开青瓦台。不知道她的那本《绝望锻炼了我》是否还会再续。芮成钢混精英圈就能成为精英吗?一直以来,他是人们口中成功的典范、精英人士、年轻有为的中国新青年…有多少人对他身上的标签如数家珍:高考状元,耶鲁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耶鲁世界学者",操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对话数百名国际政要,俊朗的外形,出现在公众的形象的总是西装革履风度翩翩,从里到外透露着极度的自信和优越感。然而一切都在2014年7月他被检方带走那一刻戛然而止。要不是他出了事,可能还不知道,其实他并没有那么招人喜欢。奚落和挖苦铺天盖地而来,曾经的精英形象在一些人看来有些伪善,那句"我代表亚洲"和动不动就"我的朋友XXX"听上去满是张狂讽刺,满世界的政要朋友也被大家看出了"水分"。一时间,他成了人们口中"你朋友再牛逼你不牛逼也白搭"的代言人。锒铛入狱后,民间、甚至同事、官方都纷纷来补刀。功利、世俗、张狂、自大成了这位极度的利己主义者身上的新标签。对了,还有伪精英。他在如日中天之时出的两本书《30而励:风暴主播思考中国与世界》和《虚实之间》如今在很多人读来有些打脸,也有人惋惜:"哀其不幸,怒其太爱争。"《30而励》是芮成钢的首部作品,收录了他对中国与世界以及对08年那次世界性的金融危机爆发后的所思所想。作为当时中国最炙手可热的财经主播,不难看出,书中的字里行间透露出满满的优越感和急于向大家证明他有着向世界传播中国的神圣使命。而他签售现场的火爆程度也令在场的BBC记者震惊,足以证明当时的芮成钢在中国青年人心中的魅力值。"将星巴克请出故宫"、对奥巴马说"我想我可以代表亚洲"、质问"原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坐经济舱"等举动均显示出他急于成为"沟通世界和中国的桥梁。"书中的第一章节写的就是:东西文化的碰撞以及纠缠。不难看出,这位与改革开放几乎同龄的风暴主播希望担当中西方文化沟通者的欲望与迫切。书的第二部分是经济事件中的冷酷教训。第三部分:考问高端智慧,启发未来思考。中国图书网对此书的评论。除了这些,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这本书由芮成钢的老朋友,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亲自作序,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题词、耶鲁校长莱文亲自为本书做推荐序,数十位各界名人媒体联袂推荐,正好呼应了他高大上的世界级朋友圈。2012年,《虚实之间》出版,书中"曾经造就你成功的特质,也会让你的城池毁于一旦。"这句话竟成了自己的真实写照。书里,芮成钢总是强调自己对物质生活的超脱,在一些人看来这是爬到食物链顶端后的洋洋得意,也有人说,他的野心比这更大。意大利总理马利奥·蒙蒂说:"被芮成钢这样的重量级记者专访,是一件相当愉悦的事。"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说:"芮成钢是一位活力四射的新时代中国的标杆式青年。"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则说:"我为亚洲能有他这样优秀的媒体人感到自豪和骄傲。这些政要的评价都成为了他新书的封底。当然,能在30岁左右收获如此成就,芮成钢的才华和聪明你不得不承认,他的努力和对成功的渴望也并未藏着掖着。只是,野心未免太大也太急。当然,并不是没人看出来,朴槿惠就曾提字"警告"过他(当然,朴大姐现在的处境也没有太好。)《纸牌屋》里有一句经典的台词:"接近权力让一些人错以为他们拥有权力",而接近与拥有是虚还是实也着实会蒙蔽人的双眼。到头来,收获这份事态炎凉也许成为了必然。毕福剑说话之道不只是幽默2014年,张笑恒的《毕福剑的说话之道》出版,书中讲述了毕福剑,这位不那么"央视"的央视主持人的说话艺术。本色出演不做作、不卖弄高深和文采以及朴实的幽默感一直是毕姥爷的特色,也是他的说话之道。在央视这个从不缺俊男美女的舞台上,老毕是个另类,但却总人看着舒服,听着乐呵。论模样吧,他和崔永元不分上下,咪缝着小眼总是笑嘻嘻的,一打开电视就让你嘴角上扬。论基本功,满口浓重的口音,估计央视看门的大爷都比他字正腔圆。可论当时央视男主持中谁招人喜欢,老毕绝对数一数二。甭管多大的人,总爱一口一个"姥爷"地叫着,足以见得他的亲民路线的确走得顺畅。有人说他是继崔永元后最具幽默气质的主持人。《七天乐系列》、《梦想剧场》、《快乐驿站》和《星光大道》人气一直居高不下,最重要的是,还连续主持了4年的春晚。如果没有那年的"视频事件,"老毕的主持路应该依旧顺风顺水。可就是这位"深谙说话之道"的老司机却在一个聚会上忽略了"公众人物在公众场合的幽默之道。"张笑恒的这本《毕福剑的说话之道》约25万字,全面地分析阐述了毕福剑及其主持的节目之所以得到广大观众欢迎和喜爱的原因。《毕福剑的说话之道》一书中的目录节选然而,书中并没有专门写到的是公众人物不妥言论的界限。关于幽默,老毕的能力当属翘楚,但关于幽默的尺度,老毕似乎没有把握好。公众人物的句话,说出来是让自己"火"还是让观众"火",似乎老毕没拿捏好。一个公众人物滔滔不绝,几年后发现他的巨骗角色,能不恼火?目录中的第七章"开玩笑也要有分寸"如今看起来有点脸热。老毕的玩笑开的的确有点过火,作为一个国家级电视台的主持人,一言一行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而且这样的举动名明显与主流社会价值观不符,嬉笑怒骂地显示"才华"到头来还被说是"吃奶骂娘"。当然,也有人认为传视频的人才是始作俑者。总之,老毕的这本书要是能有个续集的话,要补充的可以不只一点。2015年4月毕福剑离开中央电视台,此后一直未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日,毕福剑加盟了王利芬的优米网,出任首席内容体验官。后记:名人出书是很常见的事情,而且名人将心路历程传授他人也对读者来说是件开卷有益的事情。很多名人传记都对年轻人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上文中提到的几本书,笔者都看过,除了芮成钢的那两本之外,其他基本都值得一读。尤其是看到希拉里和朴槿惠那两本的时候,联系着这两位当下的处境,你会颇有感慨。然而有些名人作著则完全为了给自己树碑立传,美化自己。将自己有限的阅历添油加醋一番出版成册,反而会误导很多年轻人,向年轻人传递一种混圈子比实干要强,有人脉比有真才实学要好,有钱有权就可以搞定一切的错误思想,毒害一方。我还记得几年前,一位前辈老记者面试了一个刚毕业的自我感觉良好的大学生,面试开口第一句话是"您知道芮成钢吧,他是我学长……"面试只持续了三分钟这位大学生就被请出去了。- End近期热门文章 原网页已经由ZAKER转码以便在移动设备上查看
相关标签:
原网页已经由 ZAKER 转码排版
INSIGHT CHINA1小时前
INSIGHT CHINA1小时前
INSIGHT CHINA1小时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怎么再回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