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支出对美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作用是"挤入"还是"挤出

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具有挤出效应吗--《宏观经济研究》2011年02期
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具有挤出效应吗
【摘要】:本文利用我国城乡居民年的人均消费、政府支出和可支配收入等数据,通过建立协整方程和误差修正模型对政府支出如何影响居民消费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政府支出在短期内对居民消费具有挤入效应而在长期则具有挤出效应,决定居民消费水平最重要的因素是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而农村居民消费对政府支出的敏感性较城镇居民低,其消费较城镇居民更加依赖于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最后本文对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和政策含义进行了分析。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基金】:
【分类号】:F224;F126【正文快照】:
居民消费需求作为国民经济总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的稳定增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西方民74国00%%消家以费左来上的右看。关,,而在居系在我民是居国消一民该费个消比一非费例般常需近重占求要到2管0的理G年D议中来P题,总也政。量一政府的直府支维6支出0%持出与在居如—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郭英;曾孟夏;;[J];经济问题;2011年11期
董君;;[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段涛;[D];南京财经大学;201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谢建国,陈漓高;[J];当代经济科学;2002年06期
李广众;[J];世界经济;2005年05期
尹世杰;[J];消费经济;2004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晓润;尹宗成;孙鑫;;[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张菊;;[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6期
李致平,徐宝英;[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李致平;胡金凤;;[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童文俊;[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徐震;李筱光;;[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吴昊;崔志超;;[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胡宝娣;汪磊;;[J];商业研究;2011年01期
陈太明;;[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姚先国;高怿;;[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书云;;[A];纪念农村改革30周年学术论文集[C];2008年
李凌;王翔;;[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卢丽静;郭其友;;[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福建省社科界第五届学术年会——经济改革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王燕武;;[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福建省社科界第五届学术年会——经济改革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王燕武;;[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陆荣;王曦;;[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蔡秀玲;邓春宁;;[A];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2011)[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莉;[D];苏州大学;2010年
谢敏;[D];南开大学;2010年
张丹;[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张宏霞;[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马少康;[D];吉林大学;2011年
刘东皇;[D];南京大学;2011年
刘霁雯;[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王志伟;[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钱良信;[D];安徽大学;2011年
聂鹏;[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浩;[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刘国辉;[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张加双;[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黄昊;[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吴德燚;[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石胜强;[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李薇;[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李涛;[D];沈阳大学;2011年
谢文林;[D];西南大学;2011年
章亚男;[D];南京大学;2011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贺慧玲;;[J];北方经济;2010年09期
洪源;;[J];财贸经济;2009年10期
唐德祥;朱军;张吉武;;[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谢建国,陈漓高;[J];当代经济科学;2002年06期
谭燕芝;;[J];上海经济研究;2009年04期
袁芳英;;[J];上海经济研究;2010年01期
王国清;[J];经济学家;1998年04期
王一鸣;;[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年08期
黄赜琳;[J];经济研究;2005年06期
陈佳贵;黄群慧;钟宏武;;[J];经济研究;2006年06期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胡帮勇;张兵;;[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郭安娜;桂仁意;宋瑞生;朱永军;潘月;戎洁庆;;[J];中国农学通报;2012年19期
王承宗;;[J];中国农学通报;2012年20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谢建国,陈漓高;[J];经济科学;2002年06期
李焰;[J];经济研究;1999年11期
曾令华;[J];经济研究;2000年03期
刘溶沧,马拴友;[J];经济研究;2001年02期
万广华,张茵,牛建高;[J];经济研究;2001年11期
戴园晨;[J];经济研究;1999年08期
李宏;[J];世界经济;2001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治觉;吴定玉;;[J];消费经济;2010年03期
王俊海;;[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鲁佳斐;;[J];世界经济情况;2010年11期
石柱鲜;刘俊生;吴泰岳;;[J];学习与探索;2005年06期
蒋南平;朱琛;刘巍巍;;[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田青;高铁梅;;[J];社会科学辑刊;2008年06期
王恋;张瑞兵;;[J];天府新论;2009年05期
陈浪南;杨子晖;;[J];世界经济;2007年01期
王青;张峁;;[J];山东经济;2010年02期
张峁;王青;;[J];统计教育;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尹恒;;[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陈建国;;[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樊祥成;;[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张书云;;[A];纪念农村改革30周年学术论文集[C];2008年
杜明翠;;[A];北京市第十五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09年
赵宝廷;;[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王燕武;;[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卿平;;[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杜丽群;张营;;[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马佘刚;沈文庆;冯军;;[A];第九届全国核物理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本报评论员;[N];中国消费者报;2009年
洱源县规划建设局
杨树华;[N];大理日报(汉);2011年
;[N];商务时报;2009年
记者 马昭 实习生 王赵磊;[N];西安日报;2006年
;[N];中国财经报;2007年
许润润 邹萃;[N];新华日报;2005年
张晴;[N];湖南经济报;2000年
张泰欣;[N];中国证券报;2007年
赵剑波 见习记者 邱美玲;[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渤海投资研究所
秦洪;[N];上海证券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曹洪彬;[D];厦门大学;2006年
吴龙龙;[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卢书泉;[D];复旦大学;2011年
王力;[D];清华大学;2003年
梁冰;[D];吉林大学;2008年
张家胜;[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黄耀军;[D];厦门大学;2002年
李浩然;[D];西北大学;2005年
程培堽;[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李明;[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俊生;[D];吉林大学;2004年
张姗姗;[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于遨洋;[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年
沈超;[D];广西大学;2012年
喻洁;[D];西北大学;2010年
郑岩;[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周倩;[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段婷婷;[D];宁波大学;2012年
何蓉;[D];湖南大学;2003年
刘红哲;[D];东北电力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日本一县为吸引更多游客自称为&新澳大利亚&
  本文原始标题为:日本一县为吸引更多游客自称为新澳大利亚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网站2月3日报道,日本山口县为推介其资源自称为新澳大利亚,因为其地貌形状和澳大利亚略微相似,简直就是翻版的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
  据报道,山口县是位于日本最大岛本州岛南部的一个县,人口有150万左右。由于国内许多旅客往往无力支付去澳大利亚旅行的费用,当地政府借机吸引更多游客到这里观光旅游过一把出国瘾。
  山口县官方网站这样写道,那些无法去澳大利亚的旅客朋友们,快来山口县纵享澳洲情调。该网站还将澳大利亚的著名地标建筑与当地地标建筑进行比较,并表示旅客能够在山口县体会到如临澳大利亚般的旅行乐趣。
  据报道,澳大利亚拥有悉尼海港大桥,山口县同样拥有相似的地标建筑锦带桥。而且,该木制拱桥跨越锦河有三百年的。
  虽然从规模上来讲,山口县很难与澳大利亚相匹敌。但是,当地宣传部门将此作为自身优势,因为该地从东部到西部驾车只需一个多小时。此外,西澳大利亚和北领地有稀有树种猴面包树属,而山口县有千年樟树,在一定意义上又有类似之处。同时,澳大利亚拥有世界第七大奇迹大堡礁,而山口县发现了世界最大的菊类珊瑚生长群。
  据报道,山口县政府的一位发言人表示,政府在四年前提出新澳大利亚这一想法。(实习编译:史富华审稿:谭利娅)
【日本一县为吸引更多游客自称为&新澳大利亚&】
请将本文分享给你的朋友:
日本一县为吸引更多游客自称为&新澳大利亚& 的相关文章
------分隔线----------------------------
北京联盟郑重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北京联盟无关。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北京联盟对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网友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从取代&持有&到解放&双手& 什么是共享出行的革命催化剂?
从取代&持有&到解放&双手& 什么是共享出行的革命催化剂?
&“站在社会维度看,共享经济是一种资源革命,变相提升了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不仅蕴藏着极大的商业价值,还具有极其深刻的社会意义。”EVCARD分时租车副总经理诸敬在「有数」2017共享经济大数据沙龙现场高度认可了共享经济的发展意义。7月26日,由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举办的「有数」2017共享经济大数据沙龙在上海外滩SOHO3Q召开,沙龙以“享”象进行时为主题,集结了EVCARD分时租车副总经理诸敬、ofo小黄车资深副总裁南楠、小电科技联合创始人姜金晶、方糖小镇联合创始人&COO杨学涛、芝麻信用资深总监王曦等一众共享经济体的大咖们,展开了一场在共享经济风口下的冷思考。现场CBNData数据分析师还独家解读了《2017中国共享出行行业大数据观察》(下文简称《报告》),用大数据揭示了共享出行正如何颠覆革新交通出行方式,同时,从共享出行的角度深入诠释整个共享经济的概念。其中,《报告》基于EVCARD平台数据显示,对于近郊上班族,分时租车是性价比极高的出行方式。与实时打车相比,除了存在早晚高峰以外,分时租车在深夜和凌晨仍有相当的出行活跃度,填补了夜间公共交通的空白,给深夜出行的周末用户提供安全便利、私密稳定的出行方式。
共享汽车,共享出行优势力的最佳演绎?在日的电动汽车国际论坛上,科技部部长万钢就曾在会上指出电动汽车和分时租赁的结合,势必是下一个出行的关键点所在。而在中国,共享汽车或许承载了这个关键性的作用。在城市正饱受交通堵塞、噪声和污染的困扰的大环境之下,以EVCARD为代表的共享出行模式正在加速“绿色革命”到来。据了解,在上海的共享汽车自投入运营以来,总共为上海减少了13036辆私家车,平均每一辆共享汽车可以代替2.48辆私家车。同时CBNData《报告》显示,以EVCARD为例,旗下车辆均为新能源电动车,即不会产生汽油车的污染排放。如果10%的家庭选择分时租车等共享出行方式,仅成都和北京两地减少的二氧化碳量就相当于在阿拉善地区种植3200多万棵梭梭树,可以固定48万亩荒漠。预计到2030年,共享EV汽车和共享出行模式可以减少60%城市交通尾气,氮氧化合物和PM2.5对环境的影响也可以得到缓解。
共享汽车,消费升级的高端载体随着经济基础的日渐丰厚,人们的消费习惯正在由基础型消费向服务型消费升级,共享出行在中国的迅速发展正是经济发展、消费升级的产物。根据CBNData《报告》显示,近年来,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以每年22%的速度增长,其中交通类支出增速更高,每年人们将大约10%的可支配收入花费在出行上。自由化的出行需求愈发旺盛,年轻人的消费理念也逐渐从“持有”向“使用”的转变,EVCARD这样的新兴共享出行方式也势如破竹般在消费者中迅速蔓延开来。而逐渐朝着这种“轻资产”理念靠拢的千禧一代很有可能用分时租车的方式代替购买私家车,以减轻经济压力。以EVCARD常见的三个电动车型号荣威E50,奇瑞EQ和宝马i3为例,选择购买车辆的每公里花费比使用分时租车至少贵0.56元。
共享汽车的未来,加速“无人驾驶”驶入生活共享汽车行业的兴起,不仅是提供服务,更是汽车制造业的扩张与延伸。出行行业的典范转变,加上像EVCARD这样新的市场进入者,将毫无疑问地促使传统汽车制造行业向多条战线布局,是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根据CBNData《报告》显示,预计到2030年,共享出行对于GDP的净增将达到约6000亿元,共享出行行业累计新增就业将达到1700万。推动共享出行在本质上对于拉动本国经济、解决就业和提高收入和促进国民消费都有积极的影响。在「有数」沙龙的现场,诸敬对共享出行的未来也曾表示,“共享交通提供了个性化、快速共享交通的服务,拥有比较好的市场预期和潜在价值,是一种必然趋势。但与此同时,整个市场也处于将蛋糕共同做大的阶段,需要政策的引导和支持,让整个社会不添堵,让政府感受到没有太多的风险。”而交通部在今年早些时候也曾表示,鼓励各地在坚持公交优先的前提下促使共享汽车创新,有序,规范发展,在未来城市规划建设中,探索共享汽车在当地城市交通中的合理地位,在与城市公共交通,出租汽车等方式形成合理出行体系的基础上,促进共享汽车创新,有序,规范发展。这对于推动分享汽车的发展无疑是利好消息,而关于EVCARD的未来,EVCARD分时租车总经理曹光宇表示:“无人驾驶将是分时租车的探索方向,同样,分时租车也是无人驾驶的极佳运营平台,分时租车无疑可以有效降低无人驾驶的使用成本。而今共享汽车正处在从现实走向理想的过渡阶段,EVCARD将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统一的共享服务体系,未来用户可以便捷切换到新的出行模式,选择更加丰富和自由,实现万人‘绿色汽车梦’。”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完整报告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qq:)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点击排行榜
汇金视点微信号:gold678-com
扫一扫,加关注
汇金财经微信号:mygold678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34我国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的挤出效应分析.pdf 4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250 &&
34我国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的挤出效应分析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1------------------------------2005 年第 6 期
学  习 与  探  索
          No . 6 ,2005 (总第 161 期)       
& Exploration
        Serial .
·数量经济学研究 ·
我国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的挤出效应分析
石柱鲜 ,刘俊生 ,吴泰岳
( 1. 吉林大学 数量经济研究中心 ,吉林 长春
. 吉林大学 商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12)
摘  要 :从政府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的划分来看 ,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上政府消费支出对居民消费均
是挤出的;政府投资支出则是挤入的。从政府支出的功能性质划分来看 ,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上经济建设
支出对居民消费都是挤出的 ,而教育文化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则是挤入的; 只有其他项 目支出在长期上对
居民消费是挤出的 ,在短期上是挤入的。
关键词 :政府支出;居民消费 ;挤出效应 ;协整 ;误差修正模型
中图分类号 :F063 .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 -
04   政府支出就是政府执行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或劳务
以免费或低价方式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等方面的开支 。适 方面的决策必须付出的成本 ,它的数额大小反映着政府介
度的政府消费是维护社会经济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 ,也是 入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规模和深度 ,因而政府支出会对
扩大内需、调节景气周期的重要手段 。 私人部门产生影响 。但是 ,有关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影响 的关系长久以来一直都没有定论 ,在国内外的研究中主要 有两种观点 :一种认为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是挤出的 ,另 一种认为是挤入的。
本文运用协整理论 、误差修正模型方法 ,分别考察了 政府支出中的政府消费与政府投资对居民消费的长期和 短期的挤出效应 ;然后分别考察了《中国统计年鉴》中政府 支出的项 目对居民消费长期的和短期的挤出效应 。   一 、我国政府消费与居民消费的变化
最终消费由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构成 ,两者在 GDP
图 1  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的变化 中所占比重是最终消费内部一对重要的比例关系 。分析 政府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的变化 ,有助于看清政府消费和
如图 1 所示 ,我国消费率水平波动比较平缓 ,特别是 居民消费的比例关系是否合理 ,也有助于分析政府规模是
政府消费率水平 ,在 1978 —2002 年间 ,最大为 0 . 152 ,最小 否过大 。我国政府消费是指政府部门为全社会提供公共
为 0 . 131 ,标准差仅为 0 . 01 。而居民消费率在 20 世纪 80 服 务的消费 ,包括国防、社会保障、科教文卫 , 以及向住户
年代和 90 年代初较高 均值为 0 . 509 ,标准差为 0 . 019
1992 年以来有所下降并更为平缓 均值为 0 . 468 ,标准差为
收稿 日期 :2005 -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