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华为降价最厉害的手机女人是谁

任正非之女:华为最大风险将是内部腐败和惰怠_网易科技
任正非之女:华为最大风险将是内部腐败和惰怠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全球低迷的经济环境并不足以对华为的未来增长造成威胁,华为在未来发展中的最大风险将是‘内部的腐败与惰怠’。”作为华为创始人、总裁任正非的女儿,华为CFO孟晚舟对公司的风险判断与其父保持一致。
华为CFO孟晚舟科技讯 1月21日晚间消息,“在2012年全球经济继续低迷的情况下,基本实现了业绩预期,收入和利润双增长。”华为公司CFO(首席财务官)孟晚舟接受网易科技采访时表示。华为披露的未经审计的年度财务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华为实现销售收入2202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8%,实现净利润154亿元,同比增长33%。这一数据意味着,华为在全球经济形势并不乐观、行业增长普遍疲软的情况下仍保持了相对稳健的增长。相比来看,全球前五大电信设备厂商中的另一家中国公司——通讯则面临亏损困境。根据中兴通讯公布的年度业绩预告,该公司在2012年的净利润同比下降221.35%-240.77%,亏损25亿元至29亿元。按照华为的预测,基于运营商市场、企业业务市场、消费者终端市场的持续增长,华为在2013年的销售收入预计将实现10-12%的增长。作为华为创始人、总裁任正非的女儿,孟晚舟对华为公司的风险判断与其父保持一致。她认为,全球低迷的经济环境并不足以对华为的未来增长造成威胁,华为在未来发展中的最大风险将是“内部的腐败与惰怠”。海外收入占六成以上据了解,这是华为CFO首次公开对外披露业绩预测,更详细的数据将在KPMG(毕马威)审计过的年报中进一步披露。按照华为目前披露的2012年年度财务数据,该公司的三大业务都基本实现了预期的经营业绩。其中,运营商业务实现销售收入约1603亿元,占收入总量的73%,仍然是华为公司销售收入的主要力量;消费者业务销售收入约484亿元,占收入总量的22%,规模突破日本、北美和欧洲等高端市场;处于起步阶段的企业业务收入约为115亿元,占收入总量的5%,在产品和价值市场上得到突破。从国内外的不同区域来看,海外市场仍是华为公司销售收入的主要来源。数据显示,在华为2012年的整体业务收入中,约有67%来自海外市场。在2012年,华为在各区域市场均实现持续增长。其中,亚太地区的销售收入约为374亿元,占总收入的17%;欧洲、中东及非洲的销售收入约为774亿元,占总收入的35%;美洲的销售收入约为318亿元,占总收入的15%;中国的销售收入约为736亿元,占总收入的33%。“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是华为获得增长的主要原因。”据孟晚舟介绍,华为公司在2012年坚持压缩机关平台的费用,将资源配置向贴近客户的一线倾斜。同时,华为通过进行IFS(集成财经服务)变革,实现了综合运营效率的进一步提升。预计今年收入增长10-12%孟晚舟称,华为公司在2013年的整体销售收入,预计将在2012年的基础上实现10-12%的增长。其中,运营商市场将有10%以上的增长,而企业业务市场、消费者终端市场的增长预计也将达到这一比例。华为对2013年的营收增长预期,与全球依然严峻的经济形势形成反差。孟晚舟认为,电信行业是小额消费市场,经济波动对这一行业的影响并不是非常明显。更为关键的是,华为预计其三大业务领域“都有增长空间”。在孟晚舟看来,虽然全球电信运营商市场处于基本饱和的状态,但一部分“优质运营商”在2013年仍有大约5%的增长空间,而全球正在快速推进的LTE网络建设也将成为华为公司未来持续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孟晚舟所说的优质运营商,是指全球排名靠前的电信运营商。根据华为公布的统计数据,截至目前,全球TOP50中的37个运营商选择了华为作为LTE合作伙伴,而华为已获得了超过130个LTE商用网络。“电信行业的技术进步是很明显的,这就是为什么华为公司每年要投入10%以上的资金用于研发。”孟晚舟介绍,华为公司在近十年以来已累计投入1200亿元用于研发,其中2012年的研发投入为299亿元,占收入的13%以上。孟晚舟强调,华为要实现持续增长,就必须围绕客户需求进行持续创新。据了解,目前华为在全球有25个联合创新中心,以及分布在全球29个城市的15个研发中心;在华为约15万名员工中,有超过7万名研发人员。员工奖金增长38%在华为目前公布的年度业绩报告中,有一个值得关注的数据——在2012年,华为员工的奖金增长幅度高达38%,总额约125亿元。与大多数外资科技公司的裁员、减薪相比,华为公司对员工的激励可谓亮眼。据孟晚舟介绍,华为2012年的奖金主要面向员工发放;与此相对应的是,企业业务集团、消费者业务集团的核心管理人员因未达到承诺的业绩增长目标而无法获得奖金,而华为公司董事会成员也因此放弃了当年的全部奖金。据孟晚舟介绍,华为公司以两万元起家,创业之初并没有多少资源可依赖,唯一依赖的就是员工,正因如此,华为设计了延续至今的股权制度。据了解,目前华为员工的持股者数量已达到6.5万名。“‘利出一孔’将华为15万员工凝聚在一起。”孟晚舟强调,华为从最高层到所有的骨干层的全部收入,只能来源于工资、奖励和分红,从制度上堵住高层及执行层的个人谋私利行为。这正是华为所防范的。孟晚舟认为,全球低迷的经济环境并不足以对华为的未来增长造成威胁,华为在未来发展中的最大风险将是“内部的腐败与惰怠”。“华为每天都在居安思危,唯一能击败华为的是内部腐败与惰怠。”孟晚舟说,这就是为什么华为在上周作出“董事会集体宣誓自律”的举动——希望以自己的行动践行华为文化,而不让华为堡垒在内部被攻破。据了解,华为总裁任正非在一周前曾带领董事会全体成员,面对全球的几百名中高级管理者召开了“自律宣誓”大会,明确提出“绝不允许上梁不正下梁歪”、“绝不允许堡垒从内部攻破”等。对上市持开放态度尽管华为公司一直没有透露任何有关上市的计划,但这一焦点问题被业界视作华为“打开北美市场”的重要环节。“华为将以开放的态度对待上市问题。”孟晚舟并没有在采访中明确表示华为是否会上市,或者会在何时上市,但她强调,“无论华为做出何种决策,都将符合股东和客户利益”。孟晚舟介绍,虽然华为希望能在融资渠道上有更多的选择,但目前并不缺乏现金流。据介绍,截至2012年年底,华为公司约有40亿美元的经营现金流、120亿美元的账面现金流。同时,华为约有330亿美元的银行授信,其中77%是由外资银行给予。
这组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华为公司的资金流以及海外市场的健康状况。对于华为海外版图中一直未能攻破的美国市场,孟晚舟认为,华为在美国的商业行为受阻是美国的国家问题,但这一问题并不会影响到其他国家作出自己的战略选择,也不会影响华为的整体业绩表现。“作为一家网络设备供应商,华为承诺会在任何情况下保障网络设备的安全和稳定。在过去20多年里,华为未曾出现过一起与安全有关的网络设备事故。”孟晚舟强调。孟晚舟认为,任何一个以“贸易保护主义”干扰竞争的经济主体,都将成为市场的受害者,而华为能让市场看到其价值所在。(陈敏)
本文来源:网易科技报道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赞(<span class="num" id="tips_count_)
来自&mate 10
赞(<span class="num" id="tips_count_)
来自&iPhone客户端
赞(<span class="num" id="tips_count_)
来自&安卓手机
赞(<span class="num" id="tips_count_)
来自&安卓手机
赞(<span class="num" id="tips_count_)
来自&mate 10
赞(<span class="num" id="tips_count_)
赞(<span class="num" id="tips_count_)
来自&安卓手机
赞(<span class="num" id="tips_count_)
来自&iPhone 9
赞(<span class="num" id="tips_count_)
来自&iPhone客户端
赞(<span class="num" id="tips_count_)
赞(<span class="num" id="tips_count_)
来自&安卓手机
赞(<span class="num" id="tips_count_)
来自&安卓手机
赞(<span class="num" id="tips_count_)
赞(<span class="num" id="tips_count_)
赞(<span class="num" id="tips_count_)
来自&安卓手机
赞(<span class="num" id="tips_count_)
赞(<span class="num" id="tips_count_)
赞(<span class="num" id="tips_count_)
赞(<span class="num" id="tips_count_)
loading.......名人:李一男 华为最牛的人-搜狐女人
名人:李一男 华为最牛的人
作者: 汤圣平 
【】【】【】【字体:
】【】 【】
  杨元庆25岁才毕业进入联想。在他这个年纪,李一男在华为已经是“一脚踢死牛”的主儿了
  唯独,只有,仅仅只有李一男离开公司后,华为专门在《管理优化》报上登载了李一男的长篇辞职声明
  现在李一男到了产品部,他那个部门少1万恐怕通不过吧
  1996年,我刚到华为公司,对华为的一切充满好奇,看到一张张政治局常委来华为视察的照片,我问同事宋婕:“标题上说‘华为公司技术人员向某某中央领导汇报’的小伙子是谁啊?好像每张都有他,小伙子很牛嘛!”
  “小伙子?他不就是李一男,华为公司常务副总裁吗?!”
  李一男!我来的那一年,他26岁。
  而他成为华为公司的副总裁时不是1996年,而是1995年,他25岁。很多人认为1995年华为还是小不点吧,但1994年的时候,胡锦涛就到华为参观了。1996年的时候华为已经有3000人,年销售额是26个亿。
  中国年轻一代管理精英中的大哥大级的偶像是杨元庆。他25岁才毕业进入联想。在他这个年纪,李一男在华为已经是“一脚踢死牛”的主儿了。就是现在,李一男也很小,1970年出生的,杨元庆已经冲上40不惑的大关了吧。
  李一男,华中科大少年班本科,1993年从该校硕士毕业后进入华为研发部,凭借出色的技术、业绩及领导能力,1995年升任主管华为最要害的部门―――中央研究部的总裁、公司副总裁,1998年任华为公司常务副总裁,1999年任华为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总裁。2000年离开华为,独立创办北京港湾通信公司,自主研发、生产、销售,刚一起步,年销售额就达到2亿元,两年就得到10个亿的风险资本。由于近两年通信业环境不好,加上毕竟成立不久,公司的运作还有些困难。但我相信只要气候转暖,他一定会成长为一个通信业巨人。我回过头来修改稿子时已是10月份,我听说港湾公司2003年的销售额可以达到10个亿。
  还是说他在华为公司的经历。
  大家知道,副总裁也有甲乙丙的,他是主管研发的常务副总裁。华为就靠研发吃饭了,直到现在,华为还是研发人员最多,收入最高,当然地位也是最高。李一男当时的实际地位和权力仅次于“左非右芳”。
  华为的研发有那么重要吗?举个例子。你知道华为决定上3G意味着什么?意味着4000名骨干研发人员将耗费数年做3G的研发,意味着你要养活这4000人数年,可这3G牌照还不知什么时候发,更何况市场、生产还将做大量的投入和支持工作。最关键的是如果3G不成,华为何去何从将成为难题,甚至会有灭顶之灾;如果成了,市场接受了,对华为将会意味着新的辉煌,对世界的移动制造业的格局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不说成败,不说其他投入,仅4000人3年的工资至少15个亿以上,3G的牌照迟发一天,华为的成本支出就是300万元。我们很多所谓大企业是在做贸易,做组装,这个不赚钱再换一个。而华为呢,一项研发投入进去只能是生死未卜的等待,残酷到你可能回头的机会都没有。
  现在3G研发不是李一男的事,但在华为公司研发史上,他做出了多少对公司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决定啊。其实在李一男之前主持研发的是郑宝用,郑宝用是任正非创业的搭档,相当于P&G(Procter & Gamble,宝洁公司,1837年以两个合伙人的名字命名),不要以为他只是一位元老而已,他是华为公司研发的奠基人,管理上也有自己的一套办法,不要以为他年纪已大,其实是上世纪60年代生人。2001年,郑宝用因健康原因退出华为公司的管理层,他的为人和能力在华为都是广为传诵的,用年轻有为、才华横溢形容他一点也不过分。
  就是这样一位既是元老(而且是元老中的元老),又年富力强,能力、资历、成就不比任正非逊色多少的郑宝用,在研发大权的争夺中最后却输在了没有华为创业背景、从华中科大刚刚毕业不久的“小孩子”之手。
  这里面会不会有权力的斗争?或许有,但我觉得揣度这些与“狗仔队”性质无异。无论是不是权力斗争,任正非也不敢把如此重的重担放在一个承担不起的人身上。华为公司的人才太多了,郑宝用本人也是一个比较善于与人合作的人,华为现在掌门的副总裁绝大多数和李一男是一个年代进公司的,挑谁不好,干嘛非挑李一男呐?任正非也绝不会因为权力斗争的原因扶植一个不懂研发不懂管理的人,华为是民营企业啊!要靠自己生存活命的。任正非的权威本来就不可撼动,无须通过这种权力斗争来巩固自己,而且,李一男绝不是听话的那种人,相反很有个性,比他随和听话的副总裁很多。任正非自己虽说也是技术出身,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通信技术一日千里,他专业技术方面新的东西懂得越来越少,任正非能大部分判断什么一定不可以做,但绝不至于能预测一定可以做什么。
  事实上也是如此,因为很多的技术决策在李一男那里已经基本上就定论了。
  有人说,在华为任正非一人说了算,副总裁都是傀儡。同志,你想想啊,一个20000人的公司,一个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事业部、没有子公司的庞然大物(见后文《20000颗心一起跳动》),一个人独裁是不可能的。你以为任正非是神吗?那华为为何要招如此多的高级人才,“傻子”更容易把任正非当成上帝。任正非在华为的权威是毋庸置疑的,不要说权威是宝贵的管理资源,权威不等于独裁吧?!你还记得我在前面说到孙亚芳时一个对干部评价的故事吗?工作过的人都应该有体会,无论你领导怎么独断专行,怎么聪明绝顶,这下属的作用可是太大了,他虽然只是建议权,实际上因为领导的信息缺位,建议权也就因此成了决策权,领导只是最后按“Enter”罢了。慈禧独裁吧,一个小李子就能把她弄得晕头转向。所以,华为无论如何也谈不上任正非独裁(见后文《相信规律》)。
  从1995年李一男主管研发到2000年李一男离开的5年间,正是华为发展最辉煌的时候,而直到1999年,李一男在华为中央研究部都是一人独大。
  华为中央研究部高手如云,年轻气盛,即便不是高手,也都是高学历。作为研究部总裁,你没有几下子能把人服住?李一男当政5年,研发部人莫不对他交口称赞,服服帖帖。他离开华为创业后,上百的在华为是骨干以及担任重要职务的兄弟们先后聚在他的大旗下。截至现在,华为常务副总裁级别的人走过3个,高级副总裁走的更多,唯独,只有,仅仅只有李一男离开公司后,华为专门在《管理优化》报上登载了李一男的长篇辞职声明,大致意思是说他辞职不是因为华为亏待了他,只是想尝尝创业的滋味,感谢华为云云。你也看得出来,实际上这不仅是李一男的声明,还是任正非的声明,华为的声明。主要意图就是怕引起员工的震动,稳定军心。
  李一男在华为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 聪明绝顶的李一男
  我没有见识过李一男的技术能力,但我曾经听无线研究部的总工唐东风满怀敬重地评价过李一男的聪明。有一次唐要向客户搞一个技术汇报,邀请李一男出席。由于李一男太忙,事先没有就技术进行沟通,在去会议室的楼梯上,李一男说:你给我把主要的东西讲讲吧。就是从1楼到2楼的距离,李一男到会场上竟然能滔滔不绝地把精华阐述得非常透彻,连唐本人都难以置信李一男领悟、掌握得如此之快。这是一项新技术,而且可以看出他事先不知这项技术的细节,因为他说的很多语言是唐的介绍,但如此专业的技术,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全部掌握,理解丝毫没有偏差,而且发挥得如此淋漓尽致。真是令人难以置信。
  ■ 自然领袖的李一男
  他在华为的权威我是领教过的。
  1998年李一男除了负责研发外,还在市场部兼任产品行销部总裁,我那时在市场干部部负责测算市场部的奖金,市场部两个最主要的部门是产品行销部和国内营销部,华为历来认为客户经理(国内营销部)要比产品经理(产品行销部)重要,因此在我的测算中,客户经理的平均奖金是7万,产品经理的平均奖是6万,我把测算结果汇报到公司资深副总裁、干部部部长杨汉超那里,杨总沉思了一阵说:本来倒没什么问题,但现在李一男到了产品部,他那个部门少1万恐怕通不过吧。
  就市场部而言,最大的官不是李一男,应是市场部总裁,因为市场部在公司的地位,市场部总裁、下属几大部门的头都是公司副总裁,当时在市场部任职的6位公司副总裁在华为都是叱咤风云的人物,都是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年富力强一族,都是名牌大学毕业的本科、硕士、博士,都掌握着核心部门的大权。论资历,谁都比李一男老,3位是1990年就进入华为公司的元老,最晚的两位是1993年进入公司,但人家好歹都是博士啊!论年龄,都普遍比李一男大5岁以上,只有胡厚昆比李一男大2岁,可胡是1990年进的华为。另外,李一男长期在中研部,到市场部来只能算是个新丁,而其他6位中的4位都是市场部元老级的人物,小米加步枪从市场上一步步做起来的。还记得我前文中说的制订“狼狈组织计划”的徐直军吗?他也是7大副总之一。
  就是这样6位让华为人敬畏的副总裁(我相信不少人连他们的面都没见过,毕竟公司太大了),在市场部常委的会议上,只要李一男说话,6位副总裁基本鸦雀无声,认真听讲,如果没有他的意见,这结论是没法轻易下的。
  华为没有政治级别,华为内部也没有谁有什么背景,同志们都是精英中的精品。如果你能力一般,仅凭职位高一点是不可能获得大家尊重的。就是在政府机关、国有企业,就算官比别人大,也不代表别人就一定要尊敬你。再说,除了孙亚芳外,华为的副总裁之间没有行政上的隶属关系。可以说,李一男的权威一方面来自于他的职位和权力,更主要还是他的自然领袖风范。你要知道,在年龄上他还只是个毛头小伙,而且单薄文弱的……他在腰上挂个手机我都替他累!
  朋友,25岁时我们在干什么?我们还在整天地想着买富康还是买夏利,是买商品房还是去摇经济适用房的号子,整天还在想着怎么样才能逗“朱科长”开心,工资怎么样才能涨到4500元吧!
  李一男在25岁时已是10个亿产值的华为公司副总裁,30岁时他已协助把华为带过了200亿的大关,他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华为的发展方向:程控交换机、几十个G的波分传输、代表未来的数据通信、通信技术的皇冠GSM、CDMA、数千人的招聘计划、盛大的市场策划、全球性的市场扩张战略的拍板,李一男都是核心决策层中的一员,甚至很多时候就是直接来自于他的决策。人家可是1995年的25岁啊。
  我不太想得明白,如果华为公司是家上市公司,如果华为公司抛弃低调的舆论主张,如果华为是家生产日用品需在大众媒体上进行广告轰炸的公司,1.70米不到的身高,110斤不足的体重,是风就敢把他吹倒,年薪数百万却买了辆捷达车的25岁华为公司常务副总裁李一男,在妙笔生花的记者那里将会生成怎样的文字!
  编辑:秀芳
【】【】【】【字体:
】【】 【】
和弦音效图片动画
和弦原唱图片动画音效
和弦音效图片动画
Copyright &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相关链接
(03/16 14:34)(03/16 07:21)(03/15 10:51)(03/14 10:08)(03/14 09:54)(03/14 07:29)(03/12 09:43)(03/12 09:10)(03/12 09:09)
&■ 我来说两句
用  户:&&&&&&&&匿名发出: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锦上添花是哥们,雪中送炭是朋友,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是兄弟,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是知己,一生知己不多,你就是我的知己。
精品专题推荐:请问华为p10的这个女模特是谁? - 知乎5被浏览925分享邀请回答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凤凰号出品
任正非之女孟晚舟:为何在华为保密身份20年,是唯一接班人?
◎作者丨菲兹◎来源丨创业邦杂志(ichuangyebang),已获授权任正非之女、华为CFO、华为接班人之一,这是孟晚舟身上自带的光环。她却和任正非一样习惯了低调。她在华为蛰伏了20年,直到2013年,任正非之女的身份才首次曝光!2013年前,孟晚舟从不接受媒体采访。没有人会把孟晚舟和任正非联系起来,毕竟俩个人连姓都不一样。孟晚舟也因为她的身份问题,引发了关于“华为接班人”的猜想?01华为的秘密:孟晚舟2013年初,春节过后不久,孟晚舟她第一次在媒体前现身。这位神秘地任正非之女,终于走到了台前。华为的一举一动都能引起舆论的关注,关于孟晚舟的小道消息,更是五花八门。1. 孟晚舟只有高中学历,却掌控华为财务团队。2. 任正非女婿、孟晚舟丈夫是公司常务董事,因为受到任正非赏识,才让女儿下嫁。针对网上的流言,孟晚舟曾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网上有一些小小的新闻是关于我的。首先要说明的是,我不是高中毕业,我的确是读过高中,但是我有幸考上了大学。对于自己丈夫的传闻,孟晚舟就说了一句话:我的丈夫不是电信行业的人士。否定了夫妻同事华为高层的传闻。02从接电话的小秘书到华为CFO1992年大学毕业之后,孟晚舟在建设银行工作一年时间。第二年,由于银行整合撤销了一个网点,孟晚舟就到了华为。但她的原本计划是出国留学,并且拿到了OFFER,却被认为有移民倾向被拒签了。1987年,华为成立,1993年,孟晚舟加入华为。孟晚舟曾在题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内部文章中回忆,1993年,刚刚进入华为工作最初的那几年,她承担了总机转接和文件打印等工作,琐碎且辛苦。“我是华为早年仅有的三个秘书之一。”任正非曾对孟晚舟说,社会阅历的第一条是对人要有认识,打杂的经历有助于积累这些经验。1997年我去了华中理工大学读硕士,学会计,一年半学成,又回到了华为的财务部门,这才真正开始了我在华为的职业生涯。孟晚舟曾历任公司销售融资与资金管理部总裁、账务管理部总裁、华为香港公司首席财务官,以及国际会计部总监。2011年,华为上任CFO梁华卸任,在华为财务工作18年的孟晚舟才有了机会。4月17日,华为在其官方网站上首次公布董事会及监事会成员名单,显示孟晚舟出任公司常务董事、CFO。直至今日,她一直担任华为的CFO。03任正非曾发内部信公开怒斥女儿及其团队:颐指气使2016年,华为营收超过了5000亿,甚至超过了是BAT三家的总和。华为有庞大的业务线,CFO孟晚舟分管的财务团队在华为有着超然的地位。然而,任正非曾公开怒斥女儿管理的财务团队:任正非直接用性质极其严重的词语“颐指气使”,以及反问句方式来责问女儿及其团队。这是一篇文章引发的“血案”。事件起因,华为内刊登了一篇名为《一次付款的艰难旅程》的文章。文章反映一线作为赞助商面向客户预付款时遇到审批多、流程复杂的问题。当时华为财务审批复杂,引起了大部分业务部门的不满,引发华为内部员工激烈讨论,甚至惊动了任正非。任正非真的怒了!他说:据我所知,这不是一个偶然的事件,不知从何时起,财务忘了自己的本职是为业务服务、为作战服务,什么时候变成了颐指气使,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也符合孟晚舟心中的父亲形象:“在我小时候,他曾是一个慈父,自从我进入华为以来,他变成了一位严父。”04任正非已经73岁!谁是华为接班人?任正非是世界五百强中唯一的未上市公司创始人。他创造了华为,在华为拥有绝对的权威。军人出身的任正非同时也给华为印上了铁血的烙印。然而,华为能够取得新兴业务的突破,却是华为将注意力从创始人身上转移的成功。传奇的创始人,年营收有几百亿美元却不上市,过去华为是神秘的。这也给华为带来不少负面影响,美国国会报告甚用华为不是私企为理由,阻挠它在海外拓展市场。在2012年,华为决定启用了董事会成员将轮流管理公司的制度。其目的就是让公司更加透明,做到一定程度的去任正非化。虽然,每位董事会成员都有半年一次执掌公华为的机会。但在重大问题的决策上,任正非却拥有否定权。轮值CEO制度只能起到短期决策,本身存在严重缺陷。任正非早已经年过70岁,长期以来没有合适的接班人。他自己都说:“华为实在是找不到什么好的办法”。05关于华为接班人的传说孟晚舟却并非唯一接班人任正非年事已高。外界很早就猜测,华为下一代掌权者的人选。孟晚舟首次突然高调的公开露面,也是任正非家族成员第一次面向媒体。随之浮现的是,华为接班人、华为未来是否走向家族化,以及华为控制权等诸多问题。★ 华为董事长,二号人物孙亚芳!在华为,有种说法是“左非右芳”。华为董事长,孙亚芳是绝对的二号人物。1992年,加入华为;1998年,出任华为董事长。孙亚芳在加入华为之前在国有通信企业工作,曾在华为危机时候帮助过任正非。在2015年“福布斯中国最有权势女性”榜中,孙亚芳力压董明珠。在2010年,曾有传闻,任正非儿子任平将上位,逼走孙亚芳。否被证实是假消息。如今,孙亚芳也年逾六十,在华为创业初期立下了汗马功劳。★ 任正非之子任平2010年10月,突然传出任正非之子的消息。关于华为家族化的猜测甚嚣尘上。据孟晚舟采访澄清,任平不在华为管理层任职。此前关于任平接班的传言,不攻自破。孟晚舟为啥不随父姓? 孟晚舟曾告诉媒体:“名字是自己在16岁那一年改的,自己是跟母亲孟军姓的,哥哥任平以前也和我一样,随母姓叫孟平,只不过哥哥后来改过来了”。关于接班人问题,任正非曾说华为早晚要面临接班人问题。如今任正非已经73岁,这个问题也许不久就会有答案。孟晚舟在清华的演讲能看到华为的人才观:不拘一格降人才!在华为,我们不论资排辈,年轻也能当将军。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华为在实战中选拔人才,通过训战结合培养人才。华为的英雄都是在泥沆中摸爬滚打打出来的。华为不论资排辈,所以华为的英雄“倍”出不是一辈子的辈,而是加倍的倍!2003年,孟晚舟负责建立全球统一的华为财务组织。从2005年到2009年,在华为全球账务系统的建设中,孟晚舟主导建立了五个账务共享中心,覆盖和支撑全球的会计核算工作,并推动华为全球集中支付中心在深圳落成。在华为蛰伏24年,孟晚舟身上具备现代化的管理才能,又继承了父亲的雷厉风行。待人和蔼的孟晚舟是崇尚“狼性文化”的华为中的一股清流。华为与任正非并不完美,却渐渐被舆论吹捧上天。当我们理智的看待华为和它的创始人,华为在不到30年历史中稍有不慎就会翻车,有太多不易。正如孟晚舟,名门之后却甘心蛰伏20年。孟晚舟曾经在华为内刊上发表她撰写的一篇文章《风筝》,回忆了任正非创业时期:“父母响应党的号召,在深圳艰苦工作,他们住在漏雨的环境里,深圳是多雨地区,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四面透风的屋子里,隔壁邻居说话都能听见。”后来孟晚舟要上初中,她被送回了贵州的爷爷奶奶家。对于母亲的一切,孟晚舟在公开场合少有提及。对于父亲,她说,“他在工作中是CEO,在家里是父亲。”本文部分资料来自: 中国企业家杂志:《20年,从前台接待员到华为CFO,世人只知她叫孟晚舟,不知她是任正非的女儿》;21世界经济报道:《孟晚舟:华为的秘密》;尚之潮CEO管理智库越是经济衰败,越是赚大钱的好时机很多时候,当面临股票狂跌,经济危机、行业没落时,你可能会选择放弃,但你是否知道这仿佛“已经不行了”的困难正是你重新开始的起点!关注CEO管理智库,启发你在经济衰败、行业没落的时候寻找到新的机遇和发展前景,紧扣市场前沿资讯,把握业界发展脉搏,共享大资源,探求新商机!CEO管理智库ceozczk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本文来自凤凰号,仅代表凤凰号自媒体观点。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朋友圈
凤凰争鸣微信号
来点暖心的!扫这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为降价最厉害的手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