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危重患者管理制度身上有多根引流管,应注意防止

各类导管评估、观察与护理的方法
我的图书馆
各类导管评估、观察与护理的方法
住院患者,尤其是ICU危重患者身上留置管道种类繁多,它们分别具有不同的功能,常作为治疗和观察病情的手段和判断预后的依据。而导管护理管理及置管期间的安全直接关系到住院患者的预后,甚至关系到手术的成败、患者的康复。留置管道的护理安全是衡量医院护理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其管理可以综合地反映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住院患者留置管道除了常规留置的导管,还有各专科导管。常规导管:如胃管、氧管、导尿管、静脉留置针、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人工气道导管、伤口引流管等;专科导管如腹腔透析管、血液净化用动静脉瘘管等。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对各类导管进行评估、观察与护理的方法。导管分类※ 高危导管:口腔或鼻腔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插管、“T”管、胸腔引流管、动脉留置针、吻合口以下的胃管、鼻肠管、胰管、透析管、漂浮导管、心包引流管等。※ 中危导管:三腔二囊管、各类造瘘管、腹腔引流管等。※ 低危导管:普通导尿管、氧气管、胃管等。评估内容留置时间、部位、深度、固定、是否通畅以及局部情况等,并在护理记录单上详细记录引流管是否通畅,固定是否妥善、完好,引流物的颜色、性状、量。评估时间根据风险程度进行评估,高危——至少每4h评估1次,有情况随时评估;中危——每班评估1次,有情况随时评估;低危——每天评估1次,有情况随时评估。如高危、中危导管发生意外滑脱,属于护理不良事件,要在24-28h内上报护理部。为确保管道护理安全,护理人员应用规范醒目的的护理标识加强管道管理,对护理人员及患者和家属起到了良好的警示作用,能有效规避护理风险,确保患者护理安全。管道安全管理患者因为治疗的需要而留置多根管路,如输液管、鼻饲管、导尿管等,其中输液管每24小时需要更换1次,而胃管及尿管需要每2周更换1次,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如何让护理人员能快速地知道患者有哪些管道,并知道更换日期、有效日期。临床中采用建立导管本职予以警示,达到人人知晓、重视,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确保管路在患者体内保留时间百分百控制在有效期内,及时为患者更换输液管、尿管和胃管,确保管路安全,避免在导管使用和管路方面出现护理差错、事故和纠纷。※ 标识使用外科手术患者使用的导管由主管医生在手术室内标示,其余各科患者所留置导管由各病区护士进行标示,并标上留置时间,有刻度的导管需要标志置管深度,其余导管直接在导管上做好深度标记,起到提醒和确保安全的作用,为了增加患者的舒适度,避免标识对局部皮肤的损伤,将胸腹部引流管由横向黏贴改为纵向黏贴。在不同的部位使用不同色系的标识,一边视觉上更容易区分。对高危导管除了标上管道的名称外,再用红色不干胶标贴做标记,增加视觉效应和警示效果。※ 健康教育根据科室特点做好健康宣教册以及健康宣教栏。操作前解释置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所带来的不适,消除其心理上的紧张与恐惧,增强其安全感;置管后交待注意事项及拔管的危害;指导患者正确带管活动,以免不慎导管滑脱;各专科可根据导管的具体安全内容,从目的性、安全性、有效性、并发症、拔管配合、安全教育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滑脱报告记录置管目的、时间、位置、深度、管道通畅情况等内容。若发生管路意外滑脱,应及时记录、内容包括:托管时间、原因、患者病情变化、重新置管变化、时间及管道通畅情况以及置管后患者生命体征和一般情况。如高危、中危导管发生意外滑脱,按照《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制度》24-48h内上报到护理部。※ 预案演练每人一本应急预案手册,有引流管滑脱应急预案、三级导管安全管理监控网络架构的具体人员和工作职责,便于护理人员人人知晓。内容要涵盖:导管标识与评估记录要求;管理制度;有导管的安全管理具体内容;组织相关培训与考核,进行理论授课和应急操作演练,规范操作。来源:中国护理管理平台所有转载文章均为传递更多专业知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谢谢!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影响俯卧位通气治疗效果的因素研究进展
  【摘要】阐述了急性肺损伤(ALI)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俯卧位通气的基础、机制及相对禁忌症,归纳了俯卧位通气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实施俯卧位通气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俯卧位通气;影响因素   1 俯卧位通气治疗的影响因素   导管与气道因素:   危重患者身上带有多根导管,俯卧位时由于患者体位的特殊,人工气管导管受重力牵拉作用而向口腔方向移位,患者口鼻腔分泌物的增多外流很容易导致固定导管的胶布松动,增加了脱管的危险,俯卧位时导管的位置和状况也不易观察。另外。由于重力的作用,俯卧位通气时会导致口鼻腔内大量分泌物的流出.增加了吸痰次数,由于体位的影响,给吸痰操作带来困难。摆放体位之前准备不足或者的没有能及时清理气道分泌物,可能会导致分泌物堵塞气道,引起窒息等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各种引流管,输液导管,动静脉置管及监护导管等,俯卧位时更容易导致导管牵拉、滑脱、移位、扭曲和脱出。鼻饲后进行俯卧位,易导致反流引起误吸,如果误吸胃内容物未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常常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尤其是误吸量较大或PH<2.5时,严重影响患者预后,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一旦胃内容物误吸发展为ALI/ARDS,死亡率高达40%~60%。因此在实施俯卧位前应准备好抢救用物,停止鼻饲,防止胃内容物返流导致误吸。检查气管导管位置及盘带固定情况,监测气囊压力,调整好呼吸机管道支架位置,清除气道及口咽部分泌物,必要时可在翻身前提高吸氧浓度。体位改变后应及时整理及检查各管道有无滑脱、扭曲、移位等,观察各监护导线的摆放及监护数值的变化,妥善固定各引流管,根据需要及时开放,保持通畅及有效引流,定时巡视,密切观察。   2 操作方面   2.1 实施时机   临床上实施俯卧位通气的时机很重要,如果选择不当会大大影响治疗效果。俯卧位通气的应用在ARDS病变早期效果好,当病理改变进入显著纤维化即便再应用俯卧位也不会明显改善氧合,因此,临床上一旦ARDS病人需要较高吸入氧浓度和(或)PEEP水平过高时,或者传统方法的机械通气不能改善病人氧合时,应尽早考虑应用俯卧位通气。   2.2 实施时间   李秀川认为为防止压疮、眼部水肿、患者不耐受等并发症的出现,以及不影响患者的护理、医疗评估和进行相关操作检查,俯卧位最常时问以2小时为宜。郑玉玲等研究指出俯卧位通气在1h、4h、8h、24h均能显著改善患者的氧合。高景利等报道的是“观察时间为4h”。刘玲等研究证明74%患者在俯卧位0.5小时时氧合改善,13%患者在俯卧位0.5小时时不改善,在2小时氧合改善。王艳玲等研究提示长时间的俯卧位通气可通过减少炎症反应改善病情,24h和16h均优于8h组。国内外学者对于俯卧位每天实施通气的最佳时间并不完全统一,给我们临床实施带来一定的困难。   2.3 镇静和(或)肌松剂的应用   由于呼吸窘迫,清醒患者可能不愿意和医护人员相互合作,这一方面是由于俯卧位让患者觉得不适,另一方面是由于缺氧产生的窘迫感从而诱发了他们恐惧焦躁不安的心态和情绪。临床上对于无法耐受和配合的患者多予以咪唑安定或异丙酚镇静,肌松剂选用维库溴铵,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实际操作中,很容易发生镇静不当,导致患者躁动,同时由于约束不到位,坠床等潜在意外风险也给俯卧位通气的实施带来一定的难度。清醒患者应向其或家属说明俯卧位通气的意义和方法、翻身的程序以及可能出现的不适感,取得患者的理解、合作。实施镇静时,应当连续动态的进行镇静效果评分,Ramsay评分在3-4分,实施最佳镇静效果。观察病人意识及瞳孔对光反射,如果清醒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躁动不安、挣扎等,应及时报告医生,必要时追加镇静剂。给予适当约束,定时松解,密切观察,避免约束部位的损伤。   3 治疗效果   俯卧位通气时,支撑的方法不正确,导致胸腹部受压,造成通气时呼吸阻力和气道压力增大,可导致气压伤。另外腹内压的增加,导致下腔静脉受压而引起低血压,同时膈肌运动受限,功能残气量下降,PaO2反而下降。刘笑雷等认为可将ARDS患者对俯卧位通气的反应分为3类:①俯卧位通气时氧合无改善;②俯卧位通气氧合改善且恢复到仰卧位时效果仍有保留;③俯卧位气时氧合改善但恢复到仰卧位时效果消失。目前预测ARDS患者对俯卧位通气的反应比较困难。但有些因素可以对我们预测是否会改善氧合提供帮助,包括肺影像学及ARDS病因、病程及低氧血症的严重程度、胸腹壁的力学性质等。对俯卧位后氧合无改善的患者是否应该继续实行俯卧位通气?俯卧位是否能改善ARDS/ALI患者的病死率?王云徽等研究发现俯卧位通气可以改善ARDS患者氧合,但仍然有部分患者5例(15.6%)对于俯卧位通气没有反应,这与国外报道一致。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否因为患者病情过重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俯卧位通气究竟能否改善ARDS病人的病死率Gattinoni等在俯卧位通气对ALI/ARDS病人生存率影响的研究中发现,俯卧位通气虽能明显改善氧合,但在生存率方面的对照并无显著差异。这些还没有被大家达成共识和制定成统一标准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俯卧位通气的实施。   4 小结   对于以上所综述的影响因素,有些是在实施过程中可以避免的,对于那些目前尚未定论的问题还需要大规模的前瞻性临床研究,实施俯卧位通气应该要制定具体的操作规程并严格遵照其步骤实施,更好的将这项经济又有效的治疗方式推广,加强监护和护理,以避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陈畅泉,陈华尧,吴同启.俯卧位通气对ARDS患者氧合及循环的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48-49.   刘丹丹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现代养生下半月
本期精彩导读
用户分享的文章
软件产品登记证书&&软件企业认定证书&&国际联网备案登记证书&&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总)网出证(粤)字第007号柳州市工人医院
&当前位置:
厉害了,我的护士姐姐们!
[ 录入者:lzadmin |&时间: 15:13:42 | 来源:
| 浏览:437次 ]
& & 在大家的印象中,护士们每天都在做着重复的护理工作,但其实,她们(他们)不但会护理,还是巧手&发明家&。今天是第106个&5&12&国际护士节,在我市各大医院里,就藏着不少&发明家&,护士们通过总结工作经验,将一些小用品变成&秘密武器&,更显人性化服务,并提高工作效率。这其中,还有不少小发明获得了国家专利。
&& &随心背&腹带、&熊掌手套&方便又实用
&&& 医院:市工人医院
&&& 科室:普外二科
&&& 护士:邓慧珍
&&& 年龄:44岁
&&& &神器&:多功能护理兜、一种引流管固定腹带、熊掌手套
&&& 家属不在身边,病人输液时想上洗手间怎么办?手术后引流管插着难受,病人忍不住想去拔如何是好?这些问题看似琐碎,但对病人的术后康复却至关重要。在市工人医院普外二科,护士长邓慧珍的几个小发明就能把这些问题轻松化解。
&&& &这个布兜挂在身上就像一个斜背的小包,不会给病人增加任何负担。&邓慧珍说。她所说的布兜就是她的其中一项小发明&&多功能护理兜,不仅能够妥善固定多根引流管,还能当作胃兜使用,病人上厕所、活动都能方便许多。
&&& 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可增强其心肺功能、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等。但病人因病情需要,术后需留置多根引流管,因此下床活动或如厕时,需多名家属陪伴。由于患者与多名家属步调的不一致性,会增加引流管对皮肤的牵引痛,容易造成管道滑落、引流液反流等危险。
&怎样才能妥善固定多根引流管,确保病人早期下床活动时的安全呢。&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多功能护理兜应运而生。此后,邓慧珍查阅大量文献不断对其进行改良,并将固定腹带和固定带相结合,发明了&随心背&腹带&&一种引流管固定腹带。而为了防止病人因难受拉扯引流管,邓慧珍还将旧护士服改造成手套,里面塞上硬纸板,使之成为一双双&熊掌手套&。如今,这些小发明都已投入病房使用,病人直呼邓慧珍好像有一个&机器猫百宝袋&。
& &美丽护士爱上小发明每天开展头脑风暴
&&& 医院:市工人医院
&&& 科室:皮肤科
&&& 护士:赵娜
&&& 年龄:32岁
&&& &神器&:一种便携式干化法血钾分析装置、泡沫敷料加压装置、防针刺针漏安全型输液器等
&&& 一种便携式干化法血钾分析装置,让病人在家就能测血钾;泡沫敷料加压装置,可缩短病人恢复时间,提升其舒适度&&至今,市工人医院皮肤科的85后护士赵娜参与发明专利多达11项,其中3项已获得证书。
&&& 随着天气渐渐炎热,不少女性会有腋臭的困扰,其中一部分人会选择来医院皮肤科做腋臭去除手术。&原先是用纱布包扎伤口,但容易移位,造成伤口坏死。绷带加压容易压力不均,如过度受压还容易引起水泡。&为此,赵娜反复研究,特别发明了泡沫敷料加压装置,不仅缩短了患者的恢复时间,还能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此外,另一项发明&&一种便携式干化法血钾分析装置,也让赵娜感到很自豪。该装置根据经典的干化学原理制成,能方便、快捷地测定血钾浓度,便于医院急诊及在众多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家庭使用,目前已获得专利证书。
&&&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我们作为护士平时和病人接触最多,病人哪里不舒服,什么东西他们最需要,我们都会比较清楚。&护士赵娜介绍,在平时的护理工作中,常会遇到一些护理用具使用起来不太方便,或给病人带来不舒适的情况,这给产品创新提供了空间。&每次一有想法我就记在本子上,下班后召集其他护士一起讨论,商量改进的办法。&如今,赵娜依然在不断对这些发明进行改进,并希望与厂家接洽,让这些&待字闺中&的专利服务社会。
【】【】【】
地址:柳州市工人医院纪检监察室
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柳州市工人医院)版权所有  
单位地址:广西柳州市柳石路1号 邮政编码:545005
医院咨询电话:(门诊总台) (门诊预约) (急诊)
(院办) (非上班时间)
公共交通:乘坐4、16、19、41、61、64路市内公交到“工人医院”站;乘坐65路到“乐群路西”站;乘坐53路到“鱼峰南路”站;
乘坐10、11、25、27、28、32、71、81路到“文笔路”站;乘坐33、45、53、65、70、87路到“市一中”站;乘坐51、64路到“桐油山隧道西”站均可。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最佳浏览(IE6.0以上分辨率1024px*768px)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危重患者管理制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